太易心神学:《黄帝内经》核心思想探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02:26:22

点击下载

作者:匡调元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太易心神学:《黄帝内经》核心思想探研

太易心神学:《黄帝内经》核心思想探研试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管窥中国传统哲学和医学的书,主要探讨思维科学和《黄帝内经》神本论,略为涉及一些道家和释家的修炼、境界等问题。

本书提出了一门新学科——太易心神学。它是一种探讨人类肉体和灵性的学问,是暂由七个分支学科组成的一个新体系,涉及哲学、生命科学、中医学、方术、宗教、训诂学和意识的现代量子力学研究。建议大家注意关于“太易心神学”和西方心理学的不同。西方心理学重在讲理和逻辑推理。太易心神学理讲得少,更主要的是讲感悟、直觉领悟。这个差距有天壤之别,希望能够悟到这一点,这对于调治当前全世界常见的情绪失控将是有所启发的。

本书的读者群应是中医学学者,人体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者,以及哲学爱好者。沈序“心神”是最高明的中华话语

我于医学最多是赤脚医生水平,对“易学”更是门外汉,但匡调元教授要我为他的毕生研究成果《太易心神学》作序,我却不自量力地答应了下来,为什么?

我想从最近的一件事说起。

我自2014年下半年发现左眼视物扭曲变形。朋友顾绍文(谷白)早有黄斑变性,所以我知道这是黄斑变性,网上一查果然就是,而且这是初步的,发展下去就像顾绍文,看东西眼中央有个黑圆片,从一只眼睛发展到双眼(他现在即如此),最后致盲。因为这是退行性病变,所以西医所有治疗都只是延缓这个衰变的过程,顾绍文已经花了对我们的收入水平来说非常昂贵的医药费,最好的医生也看了,先进的治疗手段也用了,结果可以说毫无作用。所以,我不把自己的眼疾交给西医。西医已经说这是绝症(没法治的病),我们为什么死乞白赖地要把自己交给西医呢!根据我的气功实践与对中医的认识,我不相信西医没有办法时,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如果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可以供老年朋友参考,供中医、气功同好参考;即使不成功,也可供后来者借鉴。

从那时以来,我试用了各种方法,《瓢饮》里写了一些,这里不赘言。总的情况是略有逆转,时有反复,没有衰退。但我要说的是,到5月初,我突然发现手表的日历框内的数字看不见了,表上的商标小字也看不清了。4月底我还调过日历,裸眼看数字还是毫无问题,但现在却看不清了,再凑近也没用,说明我的裸眼视力下降了,这使我有些紧张。因为在这之前的几天,我运功于眼球,常常一会儿眼前亮得像手机屏幕,有美丽的山水,有时还真的显示手机屏幕,上面细小的字都清晰可辨,但因为这些字组或没有意义,或不认识,所以辨不出。我还以为是眼力转好了,怎么裸眼视力却下降了呢?我想大概是所谓“好转反应”。这几天就少看东西,多睡觉,人也觉得困倦爱睡(还没到嗜睡程度),一面还是运功治眼,这样三天后,我发现裸眼视力恢复了,一点点地在恢复:先是日历框内数字看得出、辨得清了,再后是商标前部的SEA看得清了,接着是后部的CULL也看清了。逐步恢复,说明我裸眼视力确实下降过,而这下降对西医而言是不可逆转的,对我却是实实在在地、一点一点地逆转了。时间并不长,只有三天,在西医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也许证实了我的“好转反应”的猜想,但如果那时因为确定裸眼视力下降而灰心丧气了,好转反应也会变成“必然结果”,成为我要对抗客观规律的无情的嘲笑,甚至造成我不惑之年后所形成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崩塌。所以,这三天对我的意义非常重大,失而复得是因为我正确地用了“神”。

因此,我是受惠于匡老的《太易心神学》,答应写序是为了尽我所能阐释“太易心神学”的划时代意义,5月初的这段亲身经历使我能真切地表达对中医学及气功的那些明“心”用“神”话语、理论的探索者、创建者、传承者、改善者的感恩。

下面我说说对《太易心神学》提出的“明心用神”理论意义的认识。

匡调元教授的《太易心神学》,使我对一向敬而远之(取约定俗成义)的周易阐释系统做了临时抱佛脚的阅读,也许是缘分成熟了,一读即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原来孔子对“易”的解读,第一是“简易”,其次是“变易”,第三是“不易”。“简易”的意思是抽象成符号、概念,以便进行数理逻辑推演;“变易”是现象,纷繁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都与易理有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卦辞、爻变对现象作出判断,对未来进行预测;“不易”是本质,一方面唯凡事凡物无时无刻地在变化这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另一方面永恒不变的宇宙本源本体——生命力是一切现象变化的依据。因此,除了因果律这个世间法(有为法)的最主要规律,还有出世间法(无为法)用“神”(意志力)的法则。《周易》里的“贞吉”“贞凶”之类的卦、爻辞就透露出更高级的含义。按佛教说法,证体还是解脱智、莲华道,已属不易,起用才是菩萨道、金刚地。对中小乘根性的信众来说,能领悟而证体,已经相当好了,说得太深,反可能使这些人心生狂乱,所以《周易》与《易大传》主要说的是世间法。

而因要了解匡调元教授《太易心神学》的另一来源,他毕生研究的《黄帝内经》,我粗粗浏览了被疑古派指为战国时期甚至汉代伪托的医家第一经典。一读就相见恨晚,茅塞顿开。真是人生苦短,限于我目前的精力、目力,与急需我要去完成的任务,我不能再另辟战场。换到十年前,我会搁下一切写作,花一年乃至更多的时间,去精读《黄帝内经》后,再去读《周易》与《易大传》,眼下不太可能排上议事日程了。为什么《黄帝内经》使我这样兴奋,比读出《易大传》味来还要兴奋?

因为我发现《黄帝内经》保存了一个比《周易》阐释系统更古老,层次也更高的话语系统。《周易》只讲了阴阳,为变化提供了哲理依据;《黄帝内经》还讲了五行,而且从五行配五脏,“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五情伤五脏的思路来看,从发生学角度可以合理猜测,是先有对五脏性质、功用、病变的认识,再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符号配上去,然后再有五行配五方、配五音、配五味、配五季、配六腑(把胃与三焦合并为一与脾对应)、配五德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五行话语系统,可以对自然与人文现象进行逻辑推演。这是先“近取诸身”,然后“远取诸物”的话语系统,有生命体验作依据,所以原始先民都能接受与运用,在应用实践中再创新丰富,比起数学物理来,这实在是更高级的智慧。

所以中国人的科学理论发展创新是“举一反三”,是真正的实践哲学。

所以春秋战国时,人们对《河图》《洛书》的出现这样兴奋,因为它打破了已成为思维定式的“易学”的阴阳话语逻辑体系,证明了《黄帝内经》的五行话语逻辑体系的古老而又先进的优越性。不是复古都是创新,也不是先机必是后来,是否先进、是否先进地看事物的性质。中国人的价值评判其实历来如此,只是西方的制造哲学线性发展思维在最近一百多年时间里洗了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脑,才形成话语的执指为月,认贼作父(佛经原意是指错误认识,而不是政治上的卖身投靠)的局面。

而匡老更是抓住了《黄帝内经》最高明的概念——心神。这里的“心”不是现象层面上的生灭心,而是本质上的真如心,是一切心法(受想行识)的根源。“神”就是真如心(生命力)的一方面表现——意志力,佛教用语称之为“行”(行蕴)。“心神”话语就不仅是“道法自然”,而是“心能转物”。而如果能体悟到宇宙本源本体就是生命力,就是真如心,那么真正的“道法自然”,就是效法能用神转物,创造奇迹的真如心。我一开头说的最近的亲身体验,只是初入门所尝到的一点甜头而已。

读《黄帝内经》的感受,结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国人的思维高于数理逻辑思维,也不仅是结合形象思维的“象数思维”,而是“情知(良知)思维”,包含了伦理价值的思维。从《庄子》记载的“道”“术”对待的思维构成来说,逻辑思维、象数思维只是“术”,情知思维才是“道”。《太易心神学》就是以情知思维来阐“道”的大作、力作、传世之作。

太易心神学的可操作性,可传承性,匡老所论甚详,可以说是诲人不倦。因为是门外汉,难道其中精妙之处。作为作序导读,我是不称职的,但作为读后感,衷心表达我的狂喜,我自己觉得还可以。现在已是6月3日凌晨3点半,即此收笔交差。沈善增瓢饮2016-06-03

沈善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小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业作家,曾以长篇小说《正常人》驰誉文坛。21世纪以来,以“颠覆性”学术专著《还吾庄子》《还吾老子》《老子走近青年》《孔子原来这么说》等在思想界、学术界引发深层震动。《光明日报》“当代思想界人物”专栏特发表专访予以报道。从《心经摸象》开始的“摸象”系列,是其以另一种方式对佛学经典进行深入、独到的解读。罗序太易心神学:天人和合之大医

最近匡调元教授完成了新作《太易心神学》,嘱我写序。我不由诚惶诚恐,一者匡教授德高望重,为医者大家,吾等后辈何德何能之为序?二者我于医学全然外行,岂敢“妄议”上医宏论?但是匡教授一再诚意相邀,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对医学、医生向来敬畏。首先英语“doctor”一词,既指医生,又指博士。这表明医生需要广博的学识和技能方能胜任。医科生本科五年制也可见一斑。其次,英语“medicine(药、医学、巫术)”,与“mind(精神、思想)”和“meditation(思,深思)”等同源,显示医学心灵方面的特质。医路之难,非同寻常!因此,真正的医,是具有圣人境界的医圣。

匡教授的“太易心神学”范围广阔,属于广义医学,也是中医学绵绵流长的传统。但匡教授站在现代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的角度,构建了广义中医学的大厦,其基本内涵涉及心、神、易、意、医等核心概念,其外延包括哲学心神学、生命心神学、医学心神学、术数心神学、宗教心神学、太易心神学的训诂、太易心神学的现代研究等七大领域。

由此可见匡教授的“太易心神学”立意高远,架构宏大,充分体现了“doctor”的博大,也体现了“medicine”的精深。此乃在会通中学西学的基础上建构的多层级全息体的中医学。

我与匡教授相识二十多年了。1993年我在校园里看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招生海报,心生好奇,就前往招生教室。于是认识了匡调元教授。匡教授介绍了他们培养中医的新模式,即多学科研究中医。对此他们来华东理工大学招录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就读中医。当时科技界以各种手段企图破译气功之谜。中医也面临被科学“解析”的期待。

1999年应邀杭州胡庆余堂中医文化游,再次相遇匡教授。我问及六年前那个中医研究项目的进展。匡老呵呵一笑,说屁股坐歪了。言下之意,中医的多学科研究,并没有成就中医,反而解构了中医,坐到西医的座位上了。我相信,匡教授对此一定耿耿于怀,力图建立属于中医本体的理论框架。

中医文化旅途上,我们交流甚欢,颇多共识。匡教授视野极其开阔,远远超出医的范围,如他对周易术数、梦心理学的关注,比较文化的兴趣,还有哲学研究。那时好像还特地讨论了李泽厚的哲学观点。

天地人三才是中国传统中最基本的分类系统。就医学而言,也存在着天地人三个层次的医,其中作为地的层面的医,系以近现代生物生理学为基础的西医,而中医涵盖了人和天的层面。匡教授的医论,其体质气质学和体质食疗学等主要体现为人的层面,而太易心神学则实现了天的层面,是匡老医论的集大成。

处于天之层面的医,自然宏阔大气,涉及的领域也就非“常规”医论所能及。其中太易心神学的训诂也远非“常规”中医的“医古文”所能及。匡老极其认同我的汉字原型的研究。他认为许慎的《说文解字》需要升级版,竭力劝说我着手这项工作。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我深深感到汉字也是存在的家,蕴含着生命存在的真谛。匡老如此看重汉字字源的医论阐释,正应了我字以载道的信念。在此不妨沿着字道的路径,走马观花一番“太易心神学”的主要概念。

先从“医”字走起。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探讨医之原型的文章。

医,繁体作醫。《说文解字》:“医,治病工也。醫,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王育说,一曰殹,病声。酒,所以治病也。”许慎的这番注解有点费解。要真正地理解“医”,还得一层层进入其字中,先看“殹”。《说文》:“殹,击中声也。”段玉裁注:“此字本义亦未见。《酉部》医从殹,王育说:殹,恶姿也。一曰:殹,病声也。此与击中义近。”徐灏笺:“殹,呻吟声,故云击中声。而王育说病声也。”由此可见,“殹”是医的意义主体,有三层含义:恶姿、击中声和呻吟声(病声)。

在先民的原逻辑思维中,疾病的本质乃是邪魔的侵袭。恶姿或为巫医敲打病体、捉拿病魔的夸张动作(这很可能演化为后世的推拿)。这意味着疾病的治疗亦非物理、生理的过程,而是有通神之力的巫师与患者体内的妖魔交战。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人(实为半人半神的巫)妖大战,巫医的武器便是“殹”字中的“殳”。这令人想起捉妖道士手中的剑。其实“殳”也是象征性的,它表示巫医驱邪的各种手段。也许经过激烈的战斗,致病妖魔被击败而降服,发出阵阵哀号,故《说文》曰:“击中声。”

因此,殹,可以看作是“以殳击医”。“医”便是疾病所在。医,匚(隐藏),从矢。许慎认为“医,盛弓弩矢器也”。但在巫术思维中,矢,类似“含沙射影”等巫术行为,即遭受“矢”的咒语(矢口否认,誓与矢相通)等伤害;矢也是疾病的象征(疾从矢)。“医”一如潘多拉的匣子,灾难隐藏在“匚”(匣子)中。换言之,“医”就是身体的“隐患”。“医”之“隐患”被遮蔽了,看不见,无法以可见的手段处置,而只能以不可见的“意”应对。正因如此,古人谓“醫(医)者,意也。”进一步说,“医”之“隐患”处于非实体态,一种“功能态”,唯有“沉浸”的意念,才能“触及”。这也是巫的状态,而巫与無(无)、舞相通,即以舞蹈的方式,连通看不见的“无”。

这样的“无”,一旦超越巫术的外壳,便成了易之灵动而研究的“无”,所谓“夫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医的异体字写作“醫”,从巫;而易源自巫术。这似乎是医易相通的基础!

医易相通,何谓易?易的字形读解,文字学家分歧较大。我们暂且不去究竟,就其基本义而言,表示变易,所谓“生生之谓易”。如何生生?《周易·系词》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是以阴阳消长实现自己的,亦即生命的本质。

那么何谓生命?这是生物哲学的核心命题,恩格斯当年也曾论述过。在我看来,生是生物生理层面的自组织系统;命是天命,是生得以赋形而运行的先天因素。《中庸》曰:“天命之谓性。”这便是命与性的关联,我们也经常说性命的。

既然如此,生命之谓,就是生和性的关系。从字形上可以看出其内在联系。事实上,生与性古文相通,甲骨文中生经常用作性字解的。因此生的字象成了破译生命一词的关键。

生,甲骨文为树木或禾苗之形,表示生长。生的古音接近上或升,意味着植物的生长有一种克服地心引力而往上升起的趋势。这样一种逆向驱动力便是“性”。所以许慎说:“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阳气的特征就是向上升腾的,生体现了阳气的运动。医疗或养身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推动、维护身体的阳气运行。中医著名流派扶阳派就是以此为据的。“性”的驱动力就是生的天命,是生的本质。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从心从生。显然植物生长的动力来自“心”。这个心构成运动的本源。在西方哲学史上,唯心唯物的争论关乎心的理解。我们无暇顾及充满歧义的争论,我们只想说,生命之命,是属心的存在。这不是一般的心,而是“心神”。

华南师大的申荷永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文化与分析心理学的融合工作。他认为西方心理学是基于脑的心理学,很难表达中国文化中的“心”。对此他提出“心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heart )的概念。我觉得匡教授“心神学”更为确切地表达了“心的心理学”。“心神”,把心引向神,那正是天命所在。因此“心神学”的生命观,揭示了“性”的“灵力”特性,即揭示了生何以为生的理据。

非常有意思的是,“性”的一个异体字写作“□”,从灵从觉。从字面上讲,“□”就是灵力而来的觉知、觉悟。这非常吻合“心神”的生命范畴。生生之命——性,既然由“□”主导,上医自然关注上“意”的灵动和念力。这大概就是匡教授太易心神学主张的以神为体,而来的“作意”吧!

匡教授集半个多世纪的功力推出其大成医论,内容非常丰富、广泛,思想极为深刻、玄赜。吾辈学浅,难入其堂奥,不敢说是否读懂大作,权作一点心得,正教于匡老!罗建平2017-02-21 23:00

罗建平,笔名字道,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咨询专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文化象征和分析心理学、汉字心理学、梦心理学、《周易》心理学、《周易》管理学。目前致力于用无意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探讨汉字语源中的政治、军事、宗教、哲学等方面的原型,对梦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对汉字原型的研究可谓独领风骚。主要著作有《夜的眼睛:中国梦文化象征》《汉字原型中的政治哲学》等。余序“神本论”是对《内经》的创意性见解

我有幸阅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匡调元教授撰写的“《黄帝内经》的‘神本论’研究”“论人类生命与元神作意”等数篇大作,深感匡教授在治学上的勤勉卓识。我和匡教授都是早期的“西学中”道友,过去我曾拜读他有关人体体质论等论著,从中获益匪浅。回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首届“西学中”研究班后,又拜在卫生部中医顾问秦伯未先生门下,先生曾让我重订他的早期编著之一——《内经类证》(以下简称《内经》),故亦曾通读《内经》全文,但主要是研究《内经》全书所述病证,于1962年春出版了《内经类证重刊本》(秦伯未原编,余瀛鳌重订)。匡教授集中精力,也通读了《内经》全文,并深入思考提出该书有关“神”的阐论,重点阐发有关人体保健医疗,有一指导思想,即“神本论”。我在过去阅习古今有关医著,虽未见此专论,但它是我们医者应予重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术见解,匡文的学术价值当予重视。《灵枢·本神》指出:“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这是人类不断繁衍的要素。一个人在生命诞生后,“神”即开始指导全身。“神”有调节,统御全身的作用。人们很注意《内经》中的精、气、神学说,都知道其中的“神”尤为重要。精与气的健康须靠“神”的调控起主帅作用。《内经》一书,虽是托名著作,实际作者较多,但此书反映了当时的各家学说,我们所见《素问·灵兰秘典论》谈到人体最重要的脏腑时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中亦昭示“神”能指导、推动脏腑气血之运行。正常的“神”对维护阴阳平衡和人体综合功能均负主持要任。

关于《内经》学说,我们从古今多种注本和研究性著作中可以看到某些医家泛论该书主旨,但匡文在生平多项研究课题中,又以研究《内经》体质学说和“神本论”为重点,并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他的《内经》“神本论”,过去未见专论,这当然是他对《内经》典藉论著中的创意性见解。古今中医药所以能不断地发展,这和历代医家的传承、弘扬有密切关系,也与当前党和政府领导所倡导的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创新是分不开的。中国中医科学院 余瀛鳌2017-09-20

致谢:余老是我国中医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学富五车,对《内经》造诣尤深,故早负盛名。多年来,我们除偶遇于全国性学术会议外,平时难得相聚,但心仪已久。最近,有缘在无锡多次见面,并畅叙了一番。天赐良机,我将拙著呈上,请他审阅指正。今见余老对我提出的“神本论”能如此肯定,实在三生有幸。不胜感激!志此为谢。匡调元2017-09-20自 序(一)

这是一本有关人类文化内涵及思维科学的论文集,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去认识和理解人生和疾病的,也是我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研究60年的经验汇编之一。另一本是以体质病理学为核心的《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这是发掘和研究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这样,心和物两面我们都研究了。(二)

何谓“太易心神学”?

大家都说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周易》。我说:不全是。试问:《周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不是。《周易》是由易前文明演化而来的。再问:《周易》又是什么文明呢?《易经·系辞下》明言:“乾坤,其易之门耶!”这是说《周易》是从乾坤入门的,是从太极、阴阳两仪开始的。在此之前的文明,《周易》是不提不论的。为什么?因为那时是“混沌“状态,不知道,不明白,无法说,所以提不出什么来。我们称那时为“无极态”。我们认为:《周易》的源头应在这里。其中大有文章。怎样才能到那里去?靠“神思”,靠直觉,靠顿悟,靠“坐忘”,靠“外其身”。我们亲自修炼,亲历其境,悟到了一点点,悟到了《黄帝内经》的“神本论”,把它们记下来,就是这本《太易心神学》,因为它超越了“太极,乾坤,两仪”,所以名曰“太易” 。“太易心神学”就是没有心神的心神学。(三)

举世公认,东西方文化是有明显差异的。至于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及孰优孰劣的问题,则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彼此分歧还比较大。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故不拟做过多的分析,而只说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而轻物质,重直觉领悟而轻逻辑论证。西方传统文化则恰恰相反。因此,近一二百年来,彼此碰撞与冲突较为严重。这是有目共睹的。

这本《太易心神论》恰恰在这两个问题上提出:东西方文化应该重点加以研究,然后互补其不足;并认为:这将是全人类今后文化逐步趋同的总方向和总课题。(四)

自1980年《中医病理研究》第一版中的“心神病机论”问世以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一直牵缠着我。2011年,在“情绪与体质,无极图说”一文中悟到了“无极态”。此文发表后,心里踏实了一些。从“心肾为先天之本”中悟到了心的确比肾更重要,直到最近完成了“神会上古天真论”和“《黄帝内经》的神本论研究”后,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归宿。这两篇论文把“神本论”的本来面目还给了《内经》,这是中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60年来,我遵循明清名医吴鞠通“进与病谋,退与心谋”的治学方法:白天在临床看病,在实验室里喂老鼠,与鼠谋皮,与事实谋;晚上回家读书、写书、动脑筋,与自己的心谋。尽量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科学与哲学相印证。今已耋耋之年,与事实谋的300余万字早已出版了,以《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为主;一般与心谋的东西也散在其中。最近5年来,我把用自己身心做实验的体验和发现写在这《太易心神学》里。这或许是中医学继第八个“人体体质学”学派后的第九个学派“心神学派”的先声。第八个学派是重在研究身体的,第九个学派是重在研究心神的,这样心身两面都顾及了,“心物一元”了。希望有志的悟道者能接过去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认知。在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新命题,“人类生命是元神作意,令精气顺逆行止的过程和现象”。意思是说:人类生命是一种现象,一个过程,是由元神起心动念——作意,从而指挥原本一体的精和气或顺而向死,或逆而向生,或行或止。这是我们遵循道、医、释原理所做居高临下的首创新概念,不要等闲视之。

目前西方用量子力学研究生命已经相当热闹了!

中医药学很难学。为什么?首先是生命本身很复杂,没有较高的智商、灵商和情商是很难认识生命本质的。其次是名实之间很难一致,即语言文字很难真实反映客观事物。这个问题古人研究很久了,至今并未解决。第三是汉字很深奥,著作《黄帝内经》时的语境、意境、词义和现在相去甚远。第四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非常深奥,非下智和外道所能领悟,恰恰中医药学是以先秦哲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的。试问,如果不明白这些哲理,又怎么能学懂中医药学呢?这本《太易心神学》就是重点探讨“心物一元”和“有无共存”这两个与生命本质直接相关的根本哲理的。(五)

最近,我悟到,贯穿于《老子》的主题是描写不可道的“常道”,即“有无相生”“正反离合”的“无极态”的。《庄子》则主要是论述并教导人们如何逍遥,如何运用“心斋”“坐忘”等法走向“齐物”的无极态的。《易经·系辞》的要言是:“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这里的“至神”不是指世上极为神奇的事,而是指人们对宇宙生命的至高领悟。《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是“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神本论”。大家公认《心经》是佛学的要论,有大德认为“照见五蕴皆空”是整个佛学学术思想的缩影。由此可见,老、庄、易、释、医在顶级认识上是一致的,互通的,恰好就是《太易心神学》所着力论证的“无极态”。(六)

在此,要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在深山老林寂静无声的大山里,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衣食住行,帮我打印文件资科,网购图书,收发Email的年过半百的何美娟及其夫君徐卫东,没有他们,我是无法专心研读写作的;感谢常常不远万里,驱车前来探望我的亲朋好友们。

顺便一提,我近十年来确曾系统地研究了佛理,并认识到佛学是当今人类最高明的智慧。本书中有些理论的确是从佛学经典中领悟出来的,但这不是佛教,对此必须明确加以区分。

我特别要感谢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沈善增先生,他在百忙中为我审稿、把关,提出了不少高见,多有画龙点睛之处,还在目力不济的情况下,激情满怀地为此书写了序,实有点铁成金之妙,令我非常感动!感谢台湾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评审委员游朱义博士,他毕业于法界佛学院已经多年,实修真悟,著作等身,对佛学造诣之深,令人高山仰止,今为本书审定,确令蓬筚生辉!感谢我的挚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咨询专家罗建平先生在百忙中为此书作序。感谢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施建茗教授的一贯支持,感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对本书出版给予的支持!感谢全国名老中医、书法家、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为本书提写书名,更是锦上添花!此外,自2000年起就先后在龙华医院和上海市名老中医门诊部随我专家门诊学医的周狮驮大夫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协助和支持,我深表感谢!

本书的出版,当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并精心编辑。

最后,将感谢对书中那些似是而非的外行话能批评指正的高人们!上海中医药大学 匡调元2016-05-01壹●○引论“太易心神学”是一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据的,对人类心和神进行全面而系统研究的,古老而崭新的学术体系。说他古老,因为他植根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说他崭新,因为他是迄今为止传统文化尚未达到的地方,具有一些与古不同的新思路、新体系和新境界。●○ 一、太易心神学的若干重要概念

由于人类的语言和文字具有多义性和歧义性,常常词不达意,因而增加了人类思想交流的困难,也造就了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我们觉得有必要先对下述四个方面进行一些简要论述:①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②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③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④什么是“太易”?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心”原是中国古今哲学家研究的重要命题。因为它是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系统中最普遍、最基本、最一般,且演变错综复杂的范畴之一。文献浩如烟海,美不胜收,现在只能根据说明“心神学”实际需要略加引述。

最近著名哲学家张立文先生曾对“心”范畴做过系统的专题研究,今归纳综述如下:(1)心为心脏,又为思维器官。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居所。(2)心为主体意识。孔子论心,重在如何做人。孟子论心,却有追求自然社会现象背后本体的意识,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系统理论。庄子则要求超越物我的局限,由坐忘无己达到主体精神的绝对自由。《管子》四篇则探讨了主体意识在认识客体世界中的作用。(3)心为天心。汉代董仲舒将天与心结合起来,“以人心副天心,人心因天心而生”,随着主体意识的客体化,心便含有外在本体的意蕴。(4)心为无、有。魏晋玄学家们,尤其是王弼,把心亦纳入无的本体论含义之中,在《周易注·复卦·彖传》中称:“天地以本为心者也。”这里的“本”与无具有相似的内涵。当然,崇有论者反对此说。如裴说:“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在此,无论以心为有,或为无,都具有形而上本体的含义。(5)“万法唯识”“三界唯心”。这是佛学传入中国以后,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三界唯心尔,离一心外,无别法故。”(6)心即理。宋明理学中,陆九渊和王守仁均以心为形而上学本体。如陆九渊说:“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王守仁在《传习录》中直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良知是造化之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张立文解释此话时说:“良知与具体的心大不相同,是消除了与有对的本体。”陆王是心学,正与程朱理学相对。

以上六点都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心“的主要论述。(7)心为知、情、意。这是近代中国哲学家吸收了西方哲学思想后,企图以此来“改造”(张立文语)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如梁启超即认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这代表中国哲学与西方心理学的交流。这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动向。

我们体会:中国的心神学和西方的心理学是有根本区别的,前者强调的是灵感思维,直觉和心悟,属人类的高级思维;后者强调的是逻辑思维、推论和说理,属人类低级思维。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呀!

接着,张立文在《心》中,对“心”范畴做了四方面的现代解释:①心是主体意识;②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或本体;③心是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④心是指道德伦理观念。他认为:“心的含义多样,广泛,对它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是浑沌模糊,概念不清,而是赋予心以多种含义,这些含义本身是清晰的,而且各家各派对心的上述解释基本上是认同的。”因此,我们也引此说来说明“心”的概念。

心神并提时,心是指血肉之心,是物质;神是指精神,非物质的部分。身心并提时,心又成精神,身成了物质的部分了。沈善增先生更指出:“心应该是指常态的思维活动。神应该是指非常态的思维活动,如灵感思维、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茅塞顿开等。”这是点睛之笔。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的概念尤为复杂、奥秘,更难言传。正因为如此,应更多地加以探讨。“神”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按《实用内经词句辞典》对中医学中“神”的初步整理,归纳如下:①指自然界阴阳神秘莫测的变化。《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②生命机能活动的总称。《灵枢·天年》:“何谓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是说血气、营卫、五脏都已具备,还是要等神气舍心之后才能魂魄俱全,此时才成为人。③人体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感、悟性、智慧等。《素问·八正神明论》为“神”下了个定义:“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沈善增先生认为,这是“心斋”“坐忘”“入定”时的体会。像酣睡时炸雷也听不见,但又了了分明,好像熟睡刚醒来时思维特别活跃,但领悟的道理又说不出来。“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沈先生又说:“众人都熟视无睹,而‘我’有独特的发现,就像在昏暗的地方有一处像白昼一样亮堂。”可见“神”是特别的心理体验与精神作用,不是一般的精神活动,故曰神。在“神会上古天真论”一文中,我们对此定义做了自己的解读,请参阅。④指人体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精神抖擞、萎靡不振、神采奕奕等。⑤指针刺感应。⑥有时指医生医术高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⑦指某些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如正气、气血、水谷精气等。《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神者,正气也。”这类说法在概念上有些混淆,但其实这些都是精、气和神结合以后的共同表现。⑧指神灵。《素问·宝命全形论》:“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在全世界各民族的观念里,将“神”理解为神仙、鬼神、天帝等是非常普遍的,虽然都被批判为迷信,但并无实效,还是久经不衰地流传着。为什么?完全是出于信者的“愚昧“吗?不。很多大科学家的晚年,都把不解之谜归之于“神”!我看应该称之为“全人类之谜”才较为合理。

在《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和神紧密联在一起的重要的词,如“神气”“神机”“神明”等。何谓“神气”?《辞典》称:①指心所主的精神意识情志活动。《类经·藏象十四》:“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②指真气。《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神气者,真气也,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③指血。《灵枢·营卫生会》:“血者,神气也。”其意是指血由神之参与才能生成。④指五脏之阳气。《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神气,神藏之阳气也。”何谓“神机”?《辞典》称:总地说来是指生命活动的征象。《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①泛指生命体内在的阴阳变化之机,是生命征象的根本。②具体指动物内在的知觉运动之机及生长壮老之变化。《类经·运气十五》:“物之根于中者,以神为之主,而其知觉运动,即神机之所发也,故神去则机亦随而息矣。”沈善增先生认为:“物,生命体的生命力(来源)核心部分是以‘神’为主宰,在那里当家。‘机’,是外部条件的变化,‘知、觉、运、动’这些心理活动,都是‘神’对外部条件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因此,‘神’离开了,这些对外部条件变化所做出的反应也就没有了。”在这段话里,“神机”还不是一个词。

何谓“神明”?

①指事物内部的变化及其外在象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神明之府也。”《淮南子·泰族训》:“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

②指人的精神意识聪明智慧。《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③形容治疗技术之神妙。《素问·八正神明论》:“凡欲刺病,必明天时,如日月星辰八正之气了然胸次,乃可调血气而治百病,斯真神而明之者也。”

沈善增先生认为,从这三段话里,很显然“神明”就是如神所具的智慧,“神明”是个偏正词,前偏后正,“神”修饰(形容)“明”,不能分列三个义项。

自1960年学习中医学迄今五十五年来,经反复实践和思索后,体会到“神”还有以下重要含义:

①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那个“神”。就是心神共称时,与物对应的那个“神”。我体会:宇宙和生命都是由两个东西组成的。一是神,一是物或称身体。二者是一,不是二。时而“同一”,里里外外同为一个东西,不分彼此,如无极态;时而“合一”,外表是一,其内为二,如太极态,外面一个大圈,内部分为有无、阴阳两部分。这两个部分无时无刻不在互变互化。

②是道家和医家所称“人身三宝,精、气、神”的“神”。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分而为三。精、气为形而下,有形之物;神为形而上,无形之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且道在器中。道家素有“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说。对此说,我们将另作专论,内容深奥丰富,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的。

③生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时称为“性命”。性有时指心神反应,是本性,不变的,故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说。命是生理反应,是时时变化的。沈善增先生认为:“命”是天命,是先天的规定性,生命个体先天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性”是凡生命体共有的生命力的无限能动性。

④思维是神存在的反映。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特别是直觉领悟,所谓的灵感思维,顿悟,忽然而来的创造性思维,都是神的存在。如《灵枢·病传》说:“神自得之。”《素问·八正神明论》对“神”有精辟的要论,说:“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个独字都是形容此人顿悟时的思维状态。众皆昏昏,惟他昭昭。我在“神会上古天真论”中已有讨论,请参阅。

常言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神”也是指的高于常人的思维能力。《管子·内业》曾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精气之极就是与精气合一的神、神思、顿悟。《内业》又有所谓“灵气”:“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张岱年认为:灵气可能是精气的别名,而管子书中的这种学说,以为人的神来自精气,而精气是在身体之外独立存在的,没有把精神和形体密切统一起来。已如前述,我们认为精气神是合而为一的,精气的思维作用实际上是神的功能,当然在体内不在体外。

⑤我们体会,《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在一“神”字。有人做过统计称:《内经》中似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与精神、神志、情志有关的。《内经》已建立了相对独立、完整、系统的中医心神学说。我们不看重神在《内经》中占多少篇幅,而是着重看“神”在质上对生命有多重要。《内经》曾多次强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由此可见:生命之存亡与否主要取决于神之存在。《素问·宣明五气》的“五脏神”学说是非常重要的:“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本神》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者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是《内经》系统而完整的认知理论,我们在本书其他章节已作过探讨。

⑥“神”,俗称“精神”,多指一个人的总体神态而言的,如神采奕奕、神气活现、英姿飒爽、萎靡不振、垂头丧气等。这种“神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定性,无法定量,只在当下,瞬息即变,了不可得,但对中医临诊之望神色形态以判断病情深浅和测知预后好坏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临床做久了,对此体会尤为深切。

⑦神有宗教之神和人体内精、气、神之神。宗教之神是否存在,现在缺乏明证,对此我们是“无神论者”。《内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这个神是内神,是精、气、神的神,是本神、元神、识神的总称。承认这个,仍是“有神论者”,正确的表述应是“有内神论者”。持这个观点者是正确的。

在讨论到关于事和理的关系时,南怀瑾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事和理是一,我们有时见有此事,但不知其理,这是由于自己智慧不够;有时却理上应有此事,但并未见此事,这是由于自己经验不够。梦和神灵等就属于有此事而不知其理。”

以上所述,仅是初步归纳而得,都是“心神学“独有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经验。对此,西方心理学确是望尘莫及的。3.什么是“学”“学”通常是指一门特定的学科,如化学、物理、数学等。“学”往往是一个由多种相关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如生物学可由遗传学、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组成。“学”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内容及组成学科常随时间的进展而变化,且精益求精,日趋完善。“太易心神学”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熔炉里形成,今后当逐步发展且日益茁壮成长。4.什么是“太易”“易”是《易经》的“易”,上面是个“日”字,象形文字为一个圆圈,中间一点;下面是个月亮。意思是说:日月这个宇宙法则就是“易”。“太易”又是什么?《列子·天瑞》说:“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见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意思是说:得道的圣人创立了阴阳法则来统率天地万物,形而下的宇宙一切都是相对的、对立统一的,所以说“夫有形者生于无形”。那么,天地万物又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呢?列子认为有四个阶段:①“太易者,未见气也”;②“太初者,气之始也”;③“太始者,形之始也”;④“太素者,质之始也”。最原始之时,尚未见气(炁),太易代表气还没有形成以前的状态,是能。这里应是太极阴阳两仪逆返上去的状态,这里没有气,没有分别,非有非无,更无所谓有序无序。然后演化成:气之始,形之始,质之始。气形质三者都具备了,但彼此是一体的,并不相离,故曰浑沦。《庄子》称浑沌。南怀瑾认为,后来道家所谓的精气神也是从这个系统来的。

2011年,我在研究“情绪与体质”时,悟到了由太极逆回无极的境界,也就是这个没有气,没有分别,非有非无,更无所谓有序无序的境界。当时南怀瑾先生读后,在手机中给我短信,赞曰“深佩,极有远见”,心神学的研究也应从这里开始。感谢沈善增先生建议我将此书定名为《太易心神学》。●○ 二、太易心神学理论体系初论

如上所述,“太易”应是最原始之时,“炁”尚未见,非有非无,处于“无极态”中。此时何来“理论体系”可言?当“无极”一动,两仪形成,转入“太极”之际,“心神”即分化而成。为了进一步探明“心神”形成前后之实情、过程及其机理,则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协作。

作为一个学术体系,一般都由若干相关的学科群组成。我们初步分析归纳,至少有以下几个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有自己分管的重点内容,但彼此之间应是互相关联的,一体的。

太易心神学:①哲学心神学;②生命心神学;③医学心神学;④术数心神学;⑤宗教心神学;⑥太易心神学的训诂;⑦太易心神学的现代研究。

现逐门略加讨论,仅示梗概。1.哲学心神学

人类认识世界总是从现象,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追问一个“为什么”,这一追问就进入了理性认识阶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类对“心神”的认识也是如此,先见是什么,后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非常深刻,对心神的思考,不论其广度,还是深度,我体会远远超过现代人、西方人。自汉代以后,历代哲学家对“心神”的研究代有新说,美不胜收,是一笔巨大的遗产,无与伦比的宝库。(1)儒家哲学

儒家论心神主要体现在《周易》中。孔子本人对神的论述不多,让人常常想到的一句名言是:“敬鬼神而远之。”这集中反映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但在《周易·系辞》中却处处论到“神”的问题,且论多精彩,如“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在此已将精、气、神三者的关系初略地、原则性地阐明了。“神无方而易无体”,指明了神与易在天地之化、曲成万物和通于昼夜过程中的作用。“阴阳不测谓之神”。这句话被大家引用很多,因为此话的确反映了“神”的“出神入化”“妙不可测”的特征。“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最明白不过地指出:一切变化之道都是神的所作所为。“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意思是说:易没思考,没作为,寂静不动,受到感应后即能贯通天下一切所以然。若不是有了天下之“至神”,谁能做到如此呢?接着《系辞》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是什么状态?“不疾而速”,时间没有了;“不行而至”,空间没有了。靠什么?靠“至神”。“至神”在哪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在您那里,究竟在哪里?自己去找。1990年,我第一次读到这里,即掷笔于桌,拍案而起,惊呼:伟哉!《周易》!但并未体会到这究竟是什么境界。到2011年才悟到:此时,此人的“神思”已经离开人世间,到另一个时空去了!也就是说,已经不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管辖之下了,返回到“无极态”去了。今天,我称此为“太易”状态,故将此中国的“心神学”命名为“太易心神学”。相比之下,西方心理学,对此望尘莫及,差此远矣。(2)道家“老庄”之学

研究道家神论,主要根据《老子》和《庄子》。《老子》中八见“神”字。选二例,如“谷神不死,谓之玄牝”。按周振甫解释:“神,玄妙莫测,指道的作用。谷神是就道之体用即无有统一而言,不死。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谷神不生,故不死。”谷神是超出了对待的绝对。超出对待就是超出太极、两仪、阴阳,就回到了“无极”去了。“神得一以灵”。按沈善增《还吾老子》在注此话时说:“生命潜能得以集中,归于同一,就能产生超常的影响。”这里的“神”是指潜藏于每个生命个体内的活力,并十分高明地指出:“古人所谓的精神,正是指的这种不可限测的生命活力,与今人以精神指思维等心理活动是不同的。”为什么一般人不会用神?是因为“心将神分散了,形将神拘束了”。这是非常中肯的分析和启示。难得,难得!这里的“一”是指的“整体性,或曰同一性”。“亦颇附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历代研究道学者一致认为:老子之道强调“有生于无”“道法自然”。庄子之道比老子之道更向往精神自由和精神超越。《庄子》论神,不仅讲理论,而且教方法。《庄子·内篇》“逍遥游”就是讲的人要悠游自得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动的心态。接着,第二篇“齐物论”,就讲天下万物都无区别,是齐一的。既然万物是齐一的,思想、观点也应该是齐一的,只有这样,人心才能逍遥,“神”才能彻厎自由。“养生主”是养神,要“顺应自然”“忘却感情”“不为外物所滞”。庖丁解牛讲的是“得神”“用神”的表演和示范。“人间世”用“心斋”教人收心达到“坐驰”状态,即“形坐而神驰”。“大宗师”再教人“坐忘”之法:“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是神游时物我两忘的心态。我们实修后,的确可以亲身体验到这个境界:“非有非无,忘乎所依。”(3)稷下学派。《管子》从思维主体的角度论述心,提出了“心也者,智之舍也”。又称:“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器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心司虑”“灵气在心”。这些观点都很精辟,对而后的《黄帝内经》“神舍于心”和“精气神”学说都有深远的影响,惜当时没有能得到足够的发挥。(4)到魏晋南北朝时,对心的研究受玄学的影响,张立文对此做了简要而中肯的归纳。称刘劭以心质论材性;王弼主张天地以无为本,圣王以无为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郭象从无心应物,心与物化的思想;葛洪神参造化,心遗万物,心具有主体思维、意志力、抉择力的含义;佛教的唯识学主张心体空无,在此时也颇受欢迎;僧肇的《肇论》问世,独步华夏,振动人心。这对中国的心学研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5)隋唐时,佛学盛行于中华,我们将在宗教心神学中略论。(6)宋明理学创世时,哲学思想非常活跃,对心的研究尤为繁荣。邵雍哲学的心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合一的宇宙本原,同时提出“心为太极”。“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张载以气本论为指导,提出“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这是对佛教“心本论”的批判。

程颢,以理为最高范畴,理是宇宙的本体。程颢说:“人心莫不有知”“心所感通者,只是理也,知天下事有即有,无即无,无古今前后。”对于思虑善恶,二程说:“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他们又论述了“心生道”“道心与人心,公心与私心”“心与性”“心与天”等理论问题,在历史上留下了重彩的一笔。(7)到南宋,出了一位心学大家朱熹,明了“心统性情”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一系列论点,如“心者,一身之主宰”“有知觉谓之心”“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并认为“心则能思,而以思为职,凡事物之来,心得其职则得其理,而物不能蔽”,而“虑是思之重复详审者”“虑是思之周密处”,“虚灵,自是心之本体,非我所能虚也”。至于“灵”,他认为“此心至灵,细入毫芒纤芥”“之间,便知便觉,六合之大,莫不在此,又如古初去今是几千万年,若此念才发,便到那里”,这就是“灵”。“心统性情”的思想是朱熹心论的纲领和核心,主要论证了“心兼动静,体用,已发未发”,认为“动静皆由心主”“心兼体用而言,性是心之理,情是心之用”。又说:“未发只是思虑事物之接时,于此便可见性之体段,故可谓之中,而不可谓之性也;发而中节,是思虑事物已交之际,皆得其理,故可谓之和,而不可谓之心。心则通贯乎已发未发之间,乃大易生生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心有体用,未发之前是心之体,已发之际乃心之用。”此外,朱熹还对心与性、心与气、心与理和心与仁的关系做了不少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为心学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8)明代王守仁“出入释老,而归本孔孟”为集心学之大成者,为中国古代心学发展的高峰。其哲学的逻辑结构是:心(良知)-物—心(良知)。

①关于“心”,他认为心是具有意识活动的精神实体,是具有伦理道德的观念;心之本体是不动的,但蕴含着发为事事物物的功能。并认为,心具有“寂然感通”的性质,即既“寂然不动”而又能“感而遂通”。这就融合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裂缝。

②关于“理”,他认为理是心之条理。理由心而发,是心的表现;理是伦理道德之理;理是“自然法则”。

③关于心与理的关系,他的观点很明确,宣称“心即理”,心与理相即,理为心的安顿。

④关于心与物的关系,他认为自我的主体意识以“心”为体,以“物”为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论;“致良知”说和伦理道德学说。

⑤近代对心学的研究:1840年后,不少知识分子受了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在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上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动摇,失去了信心,迷失了方向,面临了危机。在心学研究方面确实乏善可陈。这一层面迄今仍少起色。这是逼使本书不得不硬着头皮,揭竿而起的客观实情。当然,人微言轻,力不从心,鼓足勇气,只期略起漪涟,聊胜于无而已!2.生命心神学

生命心神学是专门研究心与神在生命过程中的实情、作用和意义的学科,是太易心神学的根本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哲学心神学是为生命心神学提供了坚实的哲学根据,后接的医学心神学是直接为人类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服务的应用科学。

我们暂时设以下若干专题列入生命心神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以便统筹安排,分工协作。(1)精气神学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识,认为生命是由精气神三者组合而成的,是“人身三宝”。中国历代研究资料非常丰富,足以形成一门专业。此外,还应包括对“性”与“命”的研究。我们已经注意到:当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在子宫的输卵管中受精之时,父母各将自己的精气神赋予精子和卵子之中了,形成合子即形成了新生命,新的精气神,开始了新的旅程。从这时开始,所谓的养生之道,即养命之道,重点应放在养神、养神明上。过去长期以来并未明确,只认为养生之道就是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能力等。这些都没有错,但都属于形而下的东西,它们都受命于形而上的神,养神才是主导的环节。今天,要把这个观点牢牢地树立起来。包括心意识的形成过程:胎前、胎后,心、意、识各自何时出现的?临命终时心、意、识又到哪里去了?这些另请参阅拙著《匡调元医论》第二版及本书专章。(2)气功学:气功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调身、调息、调心等早为大家熟知熟用,但不知其所以然。近些年来,研究工作受到了干扰,不如人意。有关方面应重新组织力量,开展深入研究。(3)人体科学:自耳朵识字曝开以后,满城风雨,被有些人斥为“伪科学”!其实,这是人类原始具备的功能被偶然的发现,是真实的。这是钱学森对人类所做出的又一伟大贡献,将来必将受到举世瞩目。历史会做出正确结论的。据报道,台湾学者最近对此项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人体特异功能与人的心神活动密切相关,故应属太易心神学的范畴。(4)梦的研究:我将梦列为太易心神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因为梦是人类心神活动的一种形式,又是迄今为止人类尚未破译的一个谜。我在本书中另有专项讨论。西方的学说可供参考,如《梦的释义》将一切都归之于“性”,已遭到众人之非议。(5)生命科学:这是一个总纲性的大学科,应在太易心神学之上。它在国外已受到重视,包括思维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等。这些研究成果当然应该予以重视、参考。3.医学心神学

这是将心神学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以解决其在人类生老病死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具体应用问题。要有以下三门主要学科:(1)《黄帝内经》心神学:这是一项战略性、根本性的课题。我就是从闭门研究《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得到的启发。我体会《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是“神本论”“上守神,粗守形”,“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反反复复,谆谆教导人们,但人们却充耳未闻,视而不见,抓住形而下的东西不放,置心神于不顾,以至今日面对众多疾病而束手无策!(2)体质气质学:这是我在1991年深入研究中医体质病理学后提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可以从体质入手研究体质(身)与气质(心)的关系,从而纠正体质和气质的异常。这是一个与生命直接相关的重要课题,其中既有深奥的理论内涵,更有实际的临床价值,可参阅本书专章。西方是将这个课题置于体质人类学和心理学中进行探讨的。(3)中医临床神志病学:中医学中有神、魂、魄、意、志五脏神学说和喜、怒、悲、忧、恐五脏情学说,合而称为“神志”。它与脏腑学说密切相配。目前,神志病学已成为中医临床应用学科,并已推行于中医学院教学课程中,它相类于西医学的精神病学。

其实,易、老、庄、佛都是可以医心的。人类的一切疾病皆起也心神,愈也心神。为什么和怎么办就是医学心神学研究的任务。4.术数心神学

术数,亦称方术,诸如卜筮、命理、相术、堪舆、择吉、太乙、遁甲、六壬、望气之类,都可以包括在内。一般都认为是迷信,是江湖骗术,我认为对此需要进一步分析。江湖骗术的确不少,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是胡说八道。但做学问就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问:其中有无事实真理?如果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事实,也要问个清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