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茧(俞敏洪亲笔为本书作序,向广大青年郑重推荐。致青春、致奋斗、致爱情:一本90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的青春纪事、奋斗历程、爱情之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03:46:14

点击下载

作者:王欣婷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蓝茧(俞敏洪亲笔为本书作序,向广大青年郑重推荐。致青春、致奋斗、致爱情:一本90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的青春纪事、奋斗历程、爱情之歌。)

蓝茧(俞敏洪亲笔为本书作序,向广大青年郑重推荐。致青春、致奋斗、致爱情:一本90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的青春纪事、奋斗历程、爱情之歌。)试读:

序言

俞敏洪/文《蓝茧》讲述了一群在英国求学的中外大学生的青春成长故事。

来自中国大陆的主人公夏瑞漫入读英国中部小镇的一所寄宿学校,因为语言不过关,遭到老师质疑。拒绝改换科目的夏瑞漫苦读两年后,终于考入伦敦Woodlands大学学习历史。

在这里她认识了热心肠的Maggie、凡事总爱拖拉但运气超好的Jo、有着远大志向的Samuel、性格内向但满腹才华的Sean、自以为是的花花公子彭坷……这些来自世界各地性格与志趣迥异而思想又异常活跃的年轻人,以Woodlands校园及周边为背景,演绎了一幕幕或令人振奋、或令人扼腕,或令人开怀、或令人悲伤的动人故事。

作者以幽默风趣而又深刻宽广的笔触,不仅真实展现了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求学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场景,也把大学生群体的青春迷茫、现实无奈、梦想求索和人生奋进描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王欣婷曾经在新东方学习,后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系。作者本身就是一个90后留学生,因此本书可以说是对90后留学群体的一个全景展现与思考。

我在多年前的一次讲演中提到,如果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出国留学,目标大多是不纯粹的,或为了物质财富而去,或为了摆脱贫困而去,而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当90后的孩子们出去留学,他们多数已不再是为了镀金,而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理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们虽然尚显年轻,但已经有很多成年人所不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尽管还尚显幼稚,但他们懂得跟随自己的内心;他们决心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他们喜欢走出国门,用多种视角和包容的心来拥抱世界……《蓝茧》中的夏瑞漫,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90后留学生。

当指导老师Ascough(“咳嗽”老师)担心夏瑞漫的语言能力,建议她改换科目的时候,夏瑞漫却执拗地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跟老师说:“我不会改变我的选择的。” 我们看到的是永不言败的劲头。

当夏瑞漫经历了一段因寂寞和嫉妒而生的错误情感,意识到这并非自己想要的爱情后,她决然舍弃,不但没有懊恼,反而感谢这段经历让她知道她不想要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乐观与果断。

当夏瑞漫终于发现真爱,即使知道Sean患有抑郁症,仍然接受他的告白,并在Sean最脆弱的时候不离不弃。我们看到的是善良与纯洁。

当夏瑞漫冲破重重阻力帮助脑瘫的美国女孩Anna争取学习权利的时候,面对校方的威胁,她毫不退缩。我们看到的是正直与勇气。

当夏瑞漫发现室友是个同性恋,她没有丝毫歧视。当马彤面对抉择征求她的意见,她说:跟着自己的心走。我们看到的是包容与真实。

当生自中国、长在中国却不会中文的Lauren表示不愿回中国工作的时候,夏瑞漫的决定则是:“我不会一毕业就马上回国,如果读PhD什么的,读完应该也会继续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想回中国吧,如果到时候中国的空气还能呼吸,水还能喝的话。毕竟是自己的家,自己的根,不论走到哪里最后还是希望能回去的。而且就是因为中国有这么多问题,才更要回去为她做点什么。”我们看到的是爱国与责任。

……

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作者借主人公之口,理性而自信地表达了他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当然不是每个出国留学的人都对当时的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严复、蔡元培等被载入史册,而有很多留学生跟大部分人一样消失在历史的记忆里,但这段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章永远不会被忘记。不论后来二十世纪的历史如何演绎,这些留学生—— 举足轻重的个人和整个群体——帮助改变和塑造了某一时期的中国社会面貌。”

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留学生呢?

无庸置疑他们不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一遭,但他们对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及形势的作用大小,会有怎样的作用还是取决于他们在国外的时候选择怎样的生活,如何思考,思考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乌托邦,西方国家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他们的社会不仅不完美,而且问题重重。中国的知识分子该有更高的理想,不是把外国嫁接过来,而是创造出比他们更好的模板。”

这才是我们要出国留学的终极意义。不仅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还为我们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负起一份责任和担当。因为我们祖国的体制依然需要改善,国内的贫富差距依然严重,我们的文化、技术、经济发展依然落后,改变这一切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不仅需要我们在国内埋头苦干,更需要有创新思想的人,对中西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体制和社会体制非常了解的人,而这些了解就需要走出国门,通过留学来完成。

每每眼前漆黑的时候,夏瑞漫都会努力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而这句话,可以看作是这群优秀年青人的人生宣言:“那些能预知的,经过权衡和算计的世俗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看到生命的奇迹,而奇迹,是不会在容易的道路上绽放的。”

愿每一个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勇敢前行的年青人都能体验到自己怒放的生命,都能看到自己生命的奇迹!俞敏洪 Michael Yu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New Oriental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新东方核心价值观: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

作者前言

从要写这本书的念头在脑子里萌生的那一刻起,就像怀上了一个孩子。不管每天有多忙,都会努力让她成长一点点,早点出世。一年多后,她终于要见到世间的第一道光了。不管别人觉得她美还是丑,喜欢她还是讨厌她,我都爱她。

写东西的人总需要那么一点傲气,也不是说傲气,是对自己作品足够的信心,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作品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能对每个人的胃口的。但如果它对得起自己,就算成功了一半。

谁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拥有千万读者,被众人捧在手心,但写作最本质的目的,最初让你拿起笔的原因,应该是情不自禁地想抒发心中的一些东西,可能是情感,可能是思考,可能是感悟,可能是想象力等等。至少我是如此。在找寻共鸣的同时,更多的是在为自己写作。

历史系读书三年,写下这本书也希望传达和记录这个时代的一段重要记忆。 在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时候,任何一些对当时情况的描写都特别重要。我想,如果写下一些现在社会某一群人的状态的文字也算是为记录历史做了一点点贡献吧。 大部分的伟大文学家的作品之所以千百年后还在被不同的人翻开阅读,是因为他们创造的故事里满是那个时代烙印,是文学,也是历史,是生活。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表现了英国工业革命大背景下穷苦人民的生活,那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他的《双城记》更是一本历史书,对法国大革命时的法国做了细致的描写。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经典因为作者用超前的眼光记录了浮夸和物质的“咆哮的二十年代”。而中国的余华把国家过去最残酷和不堪的几十年写入骨髓。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清末和明国时期的留学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之一,而现在的留学潮更是如此,留学生必定会从每一个方面帮助改变中国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所以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所思所想是多么重要。他们该有的努力和承担也是这么的重要。这本小说希望能记录,也能影响。

上篇

(一)

天色渐渐变暗了。夏瑞漫看着远处的太阳慢慢收起羽翼,直到天边只剩一抹淡淡的橘红。她知道又是一个人上路的时候了,这次将是以大学生的身份。

夏瑞漫离家出国读书已有两年,但对家的不舍却有增无减,这点她自己也觉得纳闷。一般来说翅膀越飞越硬,她的怎么越来越软了。夏瑞漫已经记不清楚当初等待出国时的确切心情,但她不记得有任何害怕与不安,只是兴奋地憧憬着在新环境的生活。可一下飞机,她的心境完全变了。踏入他人的领地后她才意识到,在这地方她真的是一个鬼魂都不认识。

排了半个小时队总算到她过关了,检查官竟然是个蓝眼睛的帅哥,正当她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的时候,蓝眼帅哥问话了。“Can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夏瑞漫知道这一定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人家总不可能冷不丁的背一段莎士比亚吧,可她就是没听懂检察官问的是什么。虽然不好意思,夏瑞漫只能请对方重复一遍,Pardon? 不管怎么样,听力能力或许正在被检验着,自己刚才张口说的这句话里面一定没有语法错误。检察官放慢速度又问了同样的问题,“What is your name?” 这回夏瑞漫听得是明明白白,那种感觉简直像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得佛法时的大彻大悟。夏瑞漫中气十足地报出了自己大名,这句话里面肯定也没有语法错误。

刚出关,夏瑞漫的手机就在口袋里又摇身子又唱歌,屏幕上显示的是夏爸爸的名字。夏瑞漫一离开家门,夏爸爸夏妈妈就在家掐着时间算她什么时候会降落,一瞧见时间差不多了,急忙就拨电话。夏爸爸夏妈妈在那头问夏瑞漫感觉怎么样,半打趣但更多真心地说:是不是已经想爸爸妈妈了。夏瑞漫硬是把到嘴边的“我已经想回家了,还是让我去高考吧”硬生生地给咽了回去,淡淡地说:“嗯,一切都还顺利,现在在等行李呢。”

夏爸爸夏妈妈知道女儿平安着地就放了心,又嘱咐两句注意安全之类的,就挂了电话。夏爸爸夏妈妈不像别的爸妈,把“记得好好学习啊”当口头禅,床头的圣经是《3分钟教你如何让孩子上美国名校》。谁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学习成绩就是每家每户白天磕头晚上念经文歌颂的上帝。夏爸爸夏妈妈觉得女儿的成绩靠说是说不上去的,便也懒得费这个口舌,这也只能说明他们不是虔诚的一神论教徒,她们是多神主义者。夏爸爸说过,中国虽然受佛教影响深,其实都是基督教徒。佛教说到达彼岸是有多种形式的,基督教徒相信只有通过耶稣才能被救赎,没有第二条路。中国广大父母也说了,成功没有别的方法,只能靠在学校好好学习。如果这神仙显灵,全国人民都能上天堂了,可惜弥赛亚迟迟不肯来。

夏爸爸夏妈妈喜欢用“注意安全”当电话的结束语,讲多了夏瑞漫也就当听同学说的“考试加油”那么听,不过是个说习惯了的形式罢了。殊不知这的确是爸妈最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没有了青山,斧头磨得再锋利又有什么用。

到学校后,夏瑞漫的第一感觉是祖国人民真是无处不在,敌方阵营就这么轻易地给我国军队渗入了。看来,之前补英语的钱都白费了,应该用来补数学才对,这样说不定能考一个满分来为国争光。不过,她又一想,那钱还是应该花在英语上,接下来两年说不定数理化普通话广东话课程都上一遍,唯独英语不在课表上。

夏家也就勉强算个中产阶级,夏瑞漫大部分的学费是靠两次好运气挣来的。夏妈妈从来不买彩票,有一次为了找零钱,就买了两张,撞撞运气,后来竟然中了一百万。当地小报还来家里采访过一回,为了这次采访夏妈妈特意买了件新衣服,化了两个小时的妆,可惜人家最后连张照片都没拍。中了彩票后全家开了个家庭会议,讨论这笔钱要怎么用。夏爸爸说应该给他拿去投资,这几年股市好,说不定能翻几番呢。夏妈妈马上反对,她一点都信不过老公的商业头脑,上一次夏爸爸拿了储蓄好几年的积累去投资,虽然没亏,但也一个多余的子儿都没收回来。夏爸爸就纳闷了,明明畅销的投资书里的内容都背下来了,怎么别人挣的钱都够在北京二环买别墅了,自己还在近郊住三室一厅。夏妈妈说:如果这次再让你把这钱拿去瞎折腾,不要说一百万没了,欠一屁股债都有可能。应该把这些存起来,供咱家女儿出国读书。老李家闺女不就出去了吗,你看现在,变化多大,怎么看怎么招人喜欢。夏爸爸对此没有异议,他觉得中国教育太差劲,还写过两篇批判中国教育的文章发去报社,可惜人家说他的文字功底不行,内容说得又空洞,没给登。夏瑞漫自己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她老早就想出国,班里好几个同学也都在捧着单词书背。所以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就算有了这一百万,夏爸爸算了算,要送女儿出国的话,家里必须得省吃俭用。他觉得跟从国外高中比起来,从中国直接考国外的大学比较难,而且语言关出国应该过得快些,所以最好高中就送出去。如果十六岁出国,高中加本科要读五到六年,不仅是学费,国外的生活费也比较高,每年来回的机票又要一万多。就在夏爸爸努力按计算机,好像多算几次屏幕上的零就会少几个一样的时候,公司老板来了电话。老板说总经理临时决定移民出国,说是儿子在国外挣了大钱,希望自己能活久一点来享清福。公司经过商讨一致同意由夏爸爸来接替这个位置。夏爸爸虽然在公司的业绩不错,但他觉得自己也四十好几了,加上顶头的上司都没有离开的迹象,升职的可能应该不大。所以这通电话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礼,把他砸得有点回不过神来,挂电话时连句“谢谢领导提拔”都没说。接完这电话,夏爸再看计算机上的数字,底气一下子足了。

钱的问题总算得已解决,夏爸爸说这一定是上天的旨意,他们家女儿说不定能成大器。紧接而来面对他们的是应该选择去哪个国家。夏爸爸说美国好,但夏妈妈不同意,她说美国太危险了,应该去英国。她又拿来老李家的闺女来当例子说:倩倩去英国后还真变成了英式淑女,温文尔雅的。我看美国女孩儿裤子短的半截屁股都在外边晃荡,瑞漫去了能习惯吗?” 夏爸爸不知道自己是真的又被老婆给说服了,还是已经习惯让夏妈妈做最后的决定,也就没有再坚持原先的意见。

就这样在开完那次家庭会议后一年,夏瑞漫来到了英国中部小镇的一所寄宿学校。在这里,她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学了十年的英语就是扯了十年的谈,她发誓在中国学的跟现在用的不是同一国语言。在Barnt Green高中的前半个月,夏瑞漫觉得自己就像是个跑龙套的突然被抓去当了女主角,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光教室就走错了一个星期。国外课堂人数少,每个人都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可她还是不得不继续传承中华民族上课睡觉的传统美德。老师念的一定是比一指禅还难悟透的道理,她一句也听不明白。脑子还不争气,不停发送“好困哪,好困哪”的信息。

就她的表现Tutor(指导老师)有点替她着急,把她找来谈话。夏瑞漫的指导老师叫Ascough, 中国人管她叫咳嗽老师。咳嗽老师把夏瑞漫叫到她办公室,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对她说:“我看你选的科目吧,有一些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我建议你把历史和宗教换成物理、化学之类的,这些,中国学生一般也考得比较好。”

夏瑞漫有个毛病,别人越跟她说不能做,她越要做。她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跟老师说:“我不会改变我的选择的。” 她心想,这不是摆明了瞧不起我吗,虽然知道咳嗽也是为了她好,但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夏瑞漫做人有个不值得提倡的危险原则,在用心选择的路上摔得头破血流也不勉强走无趣又平坦的大道。夏爸爸夏妈妈说她应该是属牛的,一股牛劲上来,连个弯都不会转。

后来夏瑞漫每天就算要花三个小时看别人半个小时能解决的内容也要把所有材料啃完。伊丽莎白一世,詹姆斯一世,查尔斯一世,约翰福音,功利主义,杰里米·边沁……这些真的是她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为了提高英语,图书馆里的书她一本接着一本借。每次中国朋友看到夏瑞漫捧着几百页的英文原著看得聚精会神时,都会羡慕地夸她英语真棒,殊不知十句话里她也就看懂了一句。

像牛一样冲了9个月,夏瑞漫最后考试成绩竟然也不算太差,爸妈问她想报什么专业,她说不如报历史吧。夏爸爸夏妈妈都没有意见,说只要她喜欢就好。夏瑞漫半打趣地问他们: “你们不怕我找不到工作啊,我们家又不是什么亿万富翁。” 夏爸爸夏妈妈都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而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收获真正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感。夏瑞漫第一次发现爸妈的话还有点哲学家的味道,不禁对爸妈有点小崇拜。夏爸爸夏妈妈的文化水平并不太高,但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人生里最宝贵的、最值得追求的元素。看来对人生的理解跟受教育的程度和赚钱的多少其实没多大关系。

这回咳嗽没再来质疑夏瑞漫关于大学专业的选择,反而对她鼓励有嘉。夏瑞漫如愿在表格上点击了“历史”这个选项,也如愿收到了还算满意的录取信。夏爸爸夏妈妈都特别高兴,老李叔叔的女儿倩倩更是对她羡慕有加。

夏瑞漫觉得她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她总认为从考试成绩到收大学录取通知书,运气至少占了百分之三十。运气加上努力,就这样夏瑞漫终于从一个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她的心情又像是回到了两年前第一次离家的感觉,对于未知的事物,她从来多的是期待,少的是不安。

(二)

夏妈妈见天色也不早了,说:“那就快点出发吧,别耽误了飞机。” 夏妈妈边站起身,边摸摸儿子夏瑞安的头:“黑皮蛋,今天咋吃得这么慢,快点吃完最后那点儿饭,我们送姐姐去上学了。”

夏瑞安出生后一个星期还没有名字,夏瑞漫和爸爸妈妈把《名字大全》都翻烂了,还是没达成一致意见,不为别的,只因为爷爷说了,两个孩子的名字要越像越好。爷爷不知道哪天在街上遇到个算命的,那时夏妈妈刚怀上夏瑞安。夏爷爷还没开口说话,算命就问他是不是快要添孙了,爷爷听后心里一惊,想,莫非今天遇上神人,马上上前问有什么可以指教的地方。算命的收了一百块后告诉夏爷爷说家里两个孙子的名字越像越吉利。从此以后这取名字的任务变得异常艰难,就好像老师突然决定让本来在做已经很复杂的初中数学题的学生,来试一试高考的试卷。

压力果然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孩子总不能一直没有名字吧,夏妈妈突然灵光一闪说,我们不是最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嘛,“安”跟“漫”的读音不又刚好很像嘛。这个户口本上的大名总算起好了。

可夏瑞漫觉得在叫弟弟的时候就像在叫自己,怎么都叫不顺口,加上弟弟从小就长的特别黑,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黑皮蛋。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还一直说,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字你给你弟弟取的,但时间久了,加上夏瑞安又没对这名字有什么异议,从来都屁颠屁颠的被夏瑞漫用这个名字指使来指使去,后来爸爸妈妈自己竟然也改了口。

小学一年级的开学第一天,老师叫每个小朋友介绍自己,夏瑞安很自豪的第一个举手,站起来张口就说“我的名字叫黑皮蛋”,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当天下午夏瑞安一回家就哭着让家里人再也不许叫他这个名字了,要不然他就离家出走,可这件事除了让夏瑞漫和爸妈笑到眼泪都流了出来以外,这名字还是一直跟随着他。刚开始瑞安还一直以不跟夏瑞漫说话抗议,直到有一天他从学校放学回家,一脸兴奋,小跑着冲进夏瑞漫房间,气都没喘过来,就一脸得意地说:“姐姐,姐姐,我知道你从今天起叫什么名字了,你就叫臭鸭蛋。哼,看你以后还敢说我。” “臭鸭蛋,为什么叫臭鸭蛋啊?” “没有问什么,这就是你了。哈哈。” 从那以后夏瑞安最自豪的事就是给姐姐取了这个名字,对自己黑皮蛋这个名字也不反感了,原来他之前最生气的不是这个名字本身有多么好笑,而是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样一个名字。夏瑞漫一边笑弟弟傻一边想,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开心的原因不是自己本身的处境,而是看到了跟别人的不同。

夏瑞安今年上五年级,他懂礼貌、有爱心、喜欢帮助人、爱运动,还从夏爸爸那学了点幽默感,只有一个缺点,不喜欢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夏瑞漫的成绩虽然不是数一数二的,但她从小就喜欢学习的过程,她本以为弟弟的成绩问题会让她特别苦恼,其实并没有。原来她对成绩的重视并没有她想象中的多,她更加庆幸弟弟所拥有的这些品质,有这些已经很好了,应该为此骄傲。

每次夏瑞漫出发前,夏妈妈都会做一桌子好菜,以至于夏瑞安常常陷入希望姐姐晚些日子再走,但又等不及吃丰盛的晚餐的困境。 夏妈妈从不吝啬感情的表达,在这最后的晚餐总会不停地说,哎女儿又要走咯,家里又冷清了,去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除了这些常规的唠叨外,这回夏妈妈多加了一个新重点:把自己打扮漂亮些,睁大眼睛找个男朋友。

家长总有操不完的心,上大学前翻日记查手机,好像孩子找了男/女朋友天都能塌下来似的。一上了大学,什么谈恋爱会打扰学习之类的理论全没了,天天叮嘱要认真找啊挑啊,搞得找对象跟菜市场买菜似的。

夏爸爸也舍不得女儿,但夏妈妈一人把十个人的话都说了,也就不再多叮咛什么,省得女儿烦。夏瑞漫有个毛病,让她说我爱你我想你我喜欢我舍不得你之类的话,比让她吃黄连还难。她觉得自己上辈子肯定是个男人,而且还是那种明明没本事却又要装冷酷的人。

因为等会儿有个阿姨来家里做客,夏瑞漫得自己做机场大巴。刚上车,在爸妈面前努力忍住的泪水还是大滴大滴地往下流。她本来想一上车就给五晓小打个电话的,看来得等一会儿了。夏瑞漫想妈妈应该也在哭,她没遗传到妈妈清亮的嗓音也没遗传到妈妈的高鼻子,但爱哭的基因是百分之两百遗传到了,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夏瑞漫是天生的悲情剧演员。小时候她很介意流眼泪这事,觉得那是软弱的表现,所以憋到胸闷也不能让眼泪流下来,但就算这样家里人还是说她是个爱哭鬼。现在她已经不太在意了,最可怜的是那些体会不到这些人间最宝贵的感情的人吧。等把眼泪擦干了,夏瑞漫拨通了给五晓小的电话。“喂,我在去机场的路上了。”“哇,这么快,你又提前了好长时间就出发了吧。”“还好啦,就提早了三个半小时,以防路上塞车。”“你爸妈这次没送你?”“今天刚好有个阿姨来做客,所以要自己做机场大巴。正好遇上晚高峰,不过还好出来的早。”“自己一人这么悲催啊。那你在那边加油咯,多交点新朋友什么的。”“嗯,希望能认识到人。每次去新地方我都怕落单。”“大家都这样的,但最后大部分人不还是找到朋友了吗。那你圣诞回来吗?”“应该回来的,我爸妈应该想我回来。”“回来吧回来吧,我们也想你回来。”“嗯嗯,好。到时候不要忘记带我到你大学转转。”“那必须的呀。我跟你说过了,我们学校特漂亮,校园特别大,中国少见的。那你一路顺风,好照顾自己。我爸妈叫吃饭了。”“你也是。到时候再跟你联系。”“嗯,拜拜。”

五晓小是夏瑞漫的小同学,毕业已经六年了,但到现在还是亲密的朋友。有些最心底里的东西想找人分享,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五晓小。时间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能把曾经以为坚如磐石的感情冲成细沙,也能让两个原本单独个体越长越近,直到交融在一起。用五晓小的话说就是,你瘦的时候住进我心里,后来胖了,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小时候结识的朋友就算几年没见,还是能一下子找回曾经的感觉,因为心还没成形变硬的时候就刻下了印迹,这印迹是抹不掉了。

夏瑞漫刚认识五晓小的时候总是把她的名字写成“伍小小”,因为她表哥姓“伍”,她坚持说五晓小爸妈一定是给她上户口的时候忘写了个单人旁。关于“小小”这部分,夏瑞漫说既然读起来都一样,为什么不直接写那个比较简单的字呢。因为夏瑞漫固执地要给自己改名字,五晓小有一次连续三天没跟夏瑞漫说话以表抗议,但见这方法并不奏效,很快两人又和往常一样蹦蹦跳跳地一起回家了。

五晓小和夏瑞漫住在一个院子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成为了好朋友。但两人的性格其实很不一样,夏瑞漫是个急性子,每次上学都想争取第一个到。五晓小是个慢性子,她实在搞不懂夏瑞漫为什么要那么早到学校,既没有红花奖励也不能考试加分。她总对夏瑞漫说,你名字里不是有个“慢”字吗,你妈一定是有先见之明,让你别老那么着急。五晓小觉得,做学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每天都在老师进门的前一秒钟坐到位子上。两个人经过一个下午的商讨后决定个每人退一步,每天七点十五分在楼下见面。结果所谓的让步只是口头上的,每天七点十分不到夏瑞漫就不停地用楼下的对讲机催五晓小快点下楼,而五晓小总会磨蹭到二十几分才慢悠悠地出现。这么说还是夏瑞漫输了,她再怎么早起也要等到五晓小下楼才能上路,第一个到学校的“梦想”也一直都没有实现。

夏瑞漫出国的时候已经不跟五晓小一个学校了,她约五晓小出来吃饭,告诉她确切的出国日期时,五晓小当场就哭了。夏瑞漫其实没想到五晓小会马上流泪,她要出国已经是好久以前就知道的事了,只是时间还没定而已,而且五晓小一直是两个人中比较坚强的那一个。五晓小一哭夏瑞漫也控制不住了,餐馆服务员还以为是两人同时失恋。五晓小其实早知道夏瑞漫叫她出来的原因,把要送给夏瑞漫的礼物也带了。她半年前开始每个星期给夏瑞漫写一封信,用的都是她精心挑选过的信纸和信封,用笔的颜色也会根据信纸的花纹而改变。她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每周的心情,和夏瑞漫一起拥有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对夏瑞漫的鼓励。五晓小让夏瑞漫在那边什么时候想家了,就拆开一封来看看,夏瑞漫哭着说这是她收过最有爱的礼物。

之后的两年是夏瑞漫和五晓小最拼命的两年,一个在英国奋斗,一个在中国高考。有几次夏瑞漫接起五晓小的电话,传来的只有断断续续的哭声。她找不到好的方法安慰电话那头的她,只能听着她哭,哭着哭着五晓小会说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夏瑞漫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也不好再问一次,就继续听着。夏瑞漫觉得自己很辛苦,但五晓小一定比她更辛苦。

虽然经历着不再相同的生活,夏瑞漫的出国并没有让两人疏远,因为如果有人想要留在你的世界里,他们一定会找到方法的。

(三)

夏瑞漫拖着一个过腰的行李箱,背上背着浅灰色的旅游双肩包,肩上还跨了个小手提袋,绕了几个大圈,向两个大婶一个帅哥手脚并用地问了路后,终于从在学校北边的地铁站走到了学校南边的宿舍楼。因为建在市中心的缘故,Woodlands School的校园并不大,但夏瑞漫竟然也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

考上Woodlands之前夏妈妈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学校,当然这也正常,在英国的学校大家只听过牛津剑桥,在美国的也只有哈佛耶鲁被人熟知。夏妈妈一见学校的名字紧张了,她虽然英语水平不高,但School和University这两个单词还是背过的。她赶紧把夏瑞漫拉过来问,你不会是报了个高中吧。夏爸爸一听就笑老婆没见识,他以前有个叫张展的同事的儿子也是Woodlands School毕业的,加上那个同事总是提这个学校怎么怎么好,所以对此学校印象深刻。刚开始他对张展的吹嘘不以为然,心想:“如果真的好,需要这么做推销吗?牛津剑桥光报个名字出来大家就知道是个什么档次了。” 后来他在公司闲着没事查了查这个学校,发现其实还真的不错,至少排名是这么告诉他的,大段大段的文字介绍夏爸爸没那个功夫看,学校网站也只有图片看得明白。不过排名的数字才是最权威的,夏爸爸想。后来听到不熟悉的国外学校的名字,他总会上网做做调查,这才发现原来好学校不只那么几所,有名气也不一定比没名气的好。所以夏瑞漫告诉爸爸Woodlands收了她时夏爸爸特别的高兴。在报学校的时候他不想给女儿压力,一直说报适合自己位置的就行了,但总还是会加上一句,排名高的当然会更好些。

夏瑞漫被分到的宿舍楼叫Bloomsbury,因为坐落在Bloomsbury区里。Bloomsbury是学校十个宿舍楼里离学校最近的,走到学校只要五分钟。每年申请Bloomsbury的人都远远超过它可以容纳的学生数量,所以夏瑞漫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她实在不想每天都挤公车或地铁上学,如果让她列出最讨厌的事情,坐不透风又人挤人满是汗臭味的交通工具一定高居榜首。

虽然像Woodlands这种在城市最繁华街区的学校,能享受便利的交通和更加丰富多彩的市区生活,但在市中心的房价自然比较高,生活开支也更多,夏瑞漫有些担心自己在国外的生活会让父母有太大的经济压力。除了这点,夏瑞漫想她还会怀念乡村里的一切: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头顶最纯粹透明的蓝与白,夕阳落下后天边最后的一点红,风吹过时,树叶之间的对话和清晨小鸟在窗边的歌唱。夏瑞漫过去的两年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小镇上度过的。

在小镇上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多,可有这样的景色作陪,夏瑞漫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小镇上的居民不多,但个个和颜悦色,有些特别清闲的老人还会主动来找夏瑞漫攀谈,有个老爷爷甚至热情邀请素未谋面的她来家里做客。夏瑞漫不好拒绝就找了个周末登门拜访,这可把老人家高兴坏了。因为子女都在外工作,老伴前些年又得癌症过了世,老爷爷每天都自己过着读书看报散步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爷爷喜欢谈论家里的事情,虽然夏瑞漫根本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谁,也假装认真地听着。这次拜访过后夏瑞漫变成了老人的常客,她每次都尽量带点小东西,有时是一块蛋糕,有时是一束鲜花,有时是一本好书。夏瑞漫告诉老爷爷自己要离开时,老爷爷握着她的手说谢谢一年多的陪伴并嘱咐她好好照顾自己,看她的眼神像看将要远行的女儿那般。夏瑞漫说她一定会再回来看他的,可老爷爷知道,多少次这样的“一定”都变成了“不一定”消失在风里。

过惯了安静的小日子,夏瑞漫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每天在匆匆来往的人群中穿梭的生活,但同时她又满心期待人生新阶段的开始。在来Woodlands之前,她就给自己列了一份长长的单子,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荒废了大学三年,保证学业的情况下还要让课余生活充实起来。

夏瑞漫的房间在5楼,好在有电梯,她才不用把这二十几公斤重的大箱子一节一节地抬上去。五晓小进入大学后向夏瑞漫抱怨的第一件事就是没有电梯的苦恼,她住的比夏瑞漫还高一层,在广东天气又热,每一次回宿舍都是一次不用交水费的淋浴,所以五晓小每次出门都会带上全天需要的行头,誓死一天内不爬两次楼梯。

走出电梯,夏瑞漫顺着标识的方向找属于自己的507号房。“504,505,506, 嗯,到了!” 推门进房,简单环顾四周,夏瑞漫对自己接下来一年将要生活的环境还算满意。房间不算大,但以伦敦市中心的标准来说已经没什么可抱怨的了。房间从结构到装修都和她高中的房间差不多,连地毯的用色和材质都一模一样,全英国是只有一个设计师吗,她想。放在墙角的床比单人床再小一点,床的对面有一张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有一盏台灯。另外房间还有一个衣柜和一个有三个抽屉的床头柜,除此之外就没其他东西了。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夏瑞漫不禁有些惆怅,好像空柜子永远不会被填满一般。

从窗口望出去没有大片的绿色,只有几棵孤零零的小树苗随风摇晃着脑袋。现在才早上七点,路上的车已经多了起来。夏瑞漫不愿再看窗外的“风景”,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好,折腾了十几小时,她实在不愿马上开始整理箱子这浩大的工程。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还没等夏瑞漫站起身,门就自己开了,从门外走进一个五官端正,身材均匀的长头发亚洲女生。对方虽然还没开口,夏瑞漫看她的样子就猜这十有八九是个中国人,说东亚人长得像,但到底是哪国人看多了还是不难分辨的。为了以防万一,夏瑞漫用英语跟来者打了声招呼。对方倒是干脆,连用英文含蓄两句的功夫都省了,直接抛出一句中文:“你是中国人吧?” 夏瑞漫说“是的”,并邀请女生进来坐。女生很开心地走了进来,就像见到了个老熟人一样,一边伸出右手一边说:“你好,我叫Maggie, 中文名字是艾励琪,励是鼓励的励,琪是王字旁的琪。但在国外我还是比较prefer用我的英文名字。” 虽然夏瑞漫觉得有点尴尬,心想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第一次见面需要握手吗?不过,还是赶紧也把手伸了出来说:“你好,我叫夏瑞漫。”

夏瑞漫对这个叫艾励琪的女生并没有特别的好感,她不是自来熟的人,更不喜欢还未说上两句话就搞的跟同生共死过的铁哥们似的。再说了,如果那么希望别人叫你英文名只说英文名就是了,有必要特别强调希望用英语名吗?

刚来英国的时候夏瑞漫也用过一段时间英文名,是出国之前自己挑了好久才决定的,网上的英语名大全基本都翻遍了。 她本来也想过直接用中文名就好了,但’瑞’的拼音所有教过她的外教都没有成功发准过,每次看到他们使劲卷舌头的痛苦表情,夏瑞漫都觉得他们实在可怜,这个罪不能让她未来的同学老师受。夏瑞漫和很多人一样,想找一个和自己中文名字发音相近的英文名。Rayman是个理想的选择,可惜这怎么看也是个男孩名,竟然还是一个卡通和电脑游戏的人物。夏瑞漫又想到了Rayban,这个名字怎么看怎么眼熟,一查才知道是个眼镜的品牌。Rebecca听上去跟夏瑞漫也有点相似,但她不愿意和《蝴蝶梦》里的Rebecca同名,这个角色她一点都不喜欢。最后夏瑞漫决定放弃找相似发音的念头,选择了Tara这个名字,这也是她最喜欢的小说《飘》里女主角斯佳丽·奥哈拉生长的庄园的名字。

夏瑞漫对于给自己新的称呼很满意,可到了学校才发现这个生硬地安给自己的名字并不属于她。她的名字叫夏瑞漫,这个名字跟随了她十六年并还将跟随她六十年,而Tara是谁,她不知道。她很快丢掉了这个刚刚捡来的符号,告诉大家还是叫她“瑞漫”吧,简称“漫”也行。实在不好记又怎么样呢,真正有心的人总会记住的。“你是怎么知道我在房间的?” 夏瑞漫对此很好奇。“我住在你隔壁,这里隔音效果不是很好,我能听见声响。” Maggie回答道。“原来是这样,然后你一看到我就知道我是中国人?”“没错。”“我刚刚应该假装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来吓吓你。”“哈哈,可惜机会已经被你错过了。”“你是中国哪的?” 夏瑞漫没再接着Maggie的话说。她本想再跟她贫两句,但觉得对方还只是个知道名字的陌生人,想想就算了。“上海的,你呢?”“现在住深圳,不过我老家是湖南的。” 夏瑞漫生在湖南,很小就随父母来到深圳。她虽然在深圳长大,但却觉得湖南才是自己的根,就像有些连中文都讲不流利的海外华人仍然觉得中国是自己真正的归属一样。或许深圳这样的新兴移民城市也不易让人产生归属感吧。“你今天什么打算?” 夏瑞漫又问。“没什么太多事,可能要去买床新被子,觉得现在这个冬天应该会不够,趁现在还不忙赶紧先把该买的都买了。”“你什么时候来的?”“来了有几天了,22号来的。”“这么早,应该都没什么人吧。”“是的,的确如此。你是这附近第二个来的,现在你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激动了吧,前两天我闷得都有去找星巴克店员聊天的冲动了。”

Maggie继续跟夏瑞漫聊了一会儿,后来因为有朋友打电话过来便离开了。Maggie走后夏瑞漫才突然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现在是在伦敦,而不是深圳。她应该早就想到“中国人无处不在”是个每时每刻都在被验证正确的真理,只是没料到在大学住在她隔壁的也是个中国人。

在Barnt Green高中的中国人可真不少,就像概率学所指示的,住在她旁边的也是个中国人。在Barnt Green的第一个学期,她竭尽全力避开与任何中国人的交集,哪怕是和外国人混并不一定比跟本国同胞相处开心,加上英语程度一般,她常常像个呆瓜一样跟着别人笑完全听不懂的笑话。因为她对本国人的冷漠和没日没夜的学习,夏瑞漫被华人圈子看作是一个怪胎,但她觉得就算这样也比浪费父母的钱来国外学中文的好。 她甚至拒绝一切中文阅读,连中国新闻都不再了解。 直到有一天隔壁的Linda来找她借作业,两人因此聊了起来,夏瑞漫这才发现这几个月来她和Linda最多讲过三次话,交集少得可怜。因为对方是中国人,她不愿花一分钟去交一个新朋友,去了解一个充满故事的人。

在这样一个迟来的夜晚,两人一聊就是三个小时,夏瑞漫好久没这么痛快地说一回乡音,话变得特别的多。Linda没有怪夏瑞漫之前的冷淡,只说很庆幸能遇到一个知己,晚到的相逢总好过永远未见。这天晚上过后,夏瑞漫发现自己错了,错得很离谱。她身体里流的血是无法被改变的,学习英语和交中国朋友并不互相排斥。当然不要永远站在中国人的圈子内,连抬起迈向圈外的脚的勇气都没有,但更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出国后故意不交任何中国朋友和排斥所有中国文化是什么值得引以为豪的事。夏瑞漫不再说“我现在的朋友都是外国人”这样的话,觉得没什么太多意思,在她眼里,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是否真诚最重要。

手表告诉夏瑞漫现在是早上七点四十分,脑袋告诉她这会是忙碌的一天,身体告诉她先睡一觉吧。最后她选择了听身体的指示,拉上窗帘休息一会儿再说。

夏瑞漫发誓她才睡着五分钟,敲门声又响了,她想既然周边的人都还没到,那肯定还是Maggie。这回Maggie已经换上外面穿的衣服,准备要出门的样子。夏瑞漫还睡眼惺忪,脑子里像有几百只蜜蜂在飞,但强打了精神问Maggie有什么事。Maggie见夏瑞漫在睡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没打扰到你吧?我只是想问你要不要一起出去买东西? ”“现在店子开门了吗?“ 夏瑞漫觉得脑袋清醒了点。“开了啊,现在都下午两点了。” Maggie说。“妈呀,你一走我就睡了,我还以为我才眯了一会会呢。飞机上没睡的这会儿全给补上了。” 夏瑞漫心想看来她头晕不是睡少了,而是睡多了。“小心晚上睡不着。那你来不?”“来来来!” 知道时间后,夏瑞漫只想马上就出门。

(四)

在Maggie的帮助下折腾了三天,夏瑞漫总算把该整理和添置的东西弄好了,在这期间也和Maggie成为了还算要好的朋友。夏瑞漫和Maggie的性格截然不同,夏瑞漫虽然也会热情地对待刚认识的人,但她身体里住的是一个慢热的心,她不轻易把任何人列入好朋友,甚至朋友这个单子里。Maggie就不一样了,她已经表达了要把夏瑞漫加入自己人人网最佳好友名单的想法,没有这么做只因为她榜上有名的朋友太多,已经没办法再加新人。

Maggie学的是精算,实在是没有什么学科能跟夏瑞漫的历史更加不同的了。Maggie听到夏瑞漫学的是历史后想也没想就说了句,你也不觉得无聊啊。夏瑞漫听后当然不是滋味,酸不拉机地回了句:“所以你很喜欢你的学科啰?” Maggie并没有听出来夏瑞漫带有嘲讽的语气,也没觉得自己的前一句话有什么不妥,很认真地回答了夏瑞漫的问题:“就那样吧。报学校的时候,实在不知道选什么,就选了精算。有数据显示学精算毕业的就业率是接近百分之百。加上中国人数学比较好,当时想可能会比较有可能被收。”

夏瑞漫本来想回一句,依照就业率来选专业你不觉得很这样的人生很无趣吗,后来想想算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而且所有人对历史的理解都不一样,也不必强求别人支持自己的选择,因为一句无心之言而想方设法用言语还击岂不是太小气了。

但总的来说,夏瑞漫觉得Maggie是个心眼不错的女孩,她出门买东西之前总会来问夏瑞漫需不需要帮忙带什么东西,有食物也会拿来跟夏瑞漫分享,有朋友来房间玩时也会注意放低声音说话。虽然夏瑞漫知道她没有找到第二个五晓小,对方或许和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关于别人的奇葩室友或邻居的故事她听过不少。

夏瑞漫的另外一个邻居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英国人,第一天搬进来的时候她妈妈也来了,夏瑞漫出去上厕所的时候跟她们简单聊了几句。女孩叫Sophie,专业是国际关系。虽然是母女俩,但口音完全不同。

住在夏瑞漫对面的是一个泰国和英国的混血儿,长得非常漂亮,有一头乌黑的长发,高挑的身材和丰满的胸部。虽然Becky的母亲是泰国人,但因为从小在英国长大,不仅一句泰国话都不会说,连听都听不懂。夏瑞漫一直都希望自己是个混血儿,这样一出生就会两种语言了。但照现在这么看来这不一定,父母得有那个心才行。夏瑞漫问Becky不觉得很可惜吗,本来可以多懂一门语言,多了解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化。Becky说她觉得又不觉得,她当然希望能说泰语,可她妈妈从小就不让她学,说学来没用,把英语说好就行了。她想想也同意妈妈的话,反正自己基本都不回泰国了,而且她生长在英国,接受的是英国文化,也觉得自己只是英国人。尽管Becky这么说,不知道为什么,夏瑞漫还是觉得这是个遗憾。

跟夏瑞漫她们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的还有两个男生,一个叫Chong,不会讲普通话的新加坡人,一个叫Conrad,从小在国际学校读书的德国人。Woodlands果真不负外国学生比例奇高的盛名,看来真的是随便抓一把学生就能抓一个小联合国出来。

看到自己的课程表的时候,夏瑞漫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她一周只有八个小时的课。这一方面表示她会有比高中多很多的课余时间,或许学业负担不会太重,但另一方也可能意味着她将要和图书馆成为最好的朋友,用自己而不是老师的脑袋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事实证明,8这个小之又小的数字,完全不和“轻松”二字挂钩。

夏瑞漫总共选四门课,每门每周两个小时,一个小时上大课,一个小时上小班课。上大课时,教室里人多,讲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师生间的互动较少。上小班课时,班里人数在10人左右,以学生讨论为主。

最让夏瑞漫感到吃力的是阅读内容的难度,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突然推进太平洋的游泳初学者,不停挥动双臂,两脚不断蹬水,却因为朝反方向涌动的海浪力气太大一厘米都无法前进。让她觉得吃力的不仅仅是作者们用的句法本身,还有书本的内容。她阅读的不再是普及性的教科书了,而是一本本针对某一个话题的专著,几百页纸可能都在讨论一个非常细小的问题。对于需要掌握更全面知识的人,大部分内容都是不需要阅读的,他们也没有时间一个星期内读完书单上的全部书籍。所以从大段的文字里找到有用的资料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也是夏瑞漫最欠缺的,毕竟在中国的学校甚至英国的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阅读和理解老师指定的材料。现在夏瑞漫发现,光能阅读还不行,还要会阅读。在茫茫书海里找到有用的段落和篇章后,任务就完成一半了。

更重要的是老师突然扔掉了喂饭的勺子,而拿起了一个大锅,每种菜肴都塞进去一点,然后将大锅放在学生面前,转头就走,只剩学生们自个儿刀叉筷子手脚并用地找有营养的食物吃。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锅却还吃不饱肚子的情况是常有的,这时候再次请教老师当然可以,但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去读读这本书吧,从书里或许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有很多时候,夏瑞漫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后,甚至脑子更加混乱了。

学习方法突然的转变让夏瑞漫有点适应不过来,在太平洋拼命挣扎的她快要沉入深海了;周围的船只正在渐渐远去,而在她身旁的指导员只是站在那里动动嘴皮子而已。夏瑞漫觉得好辛苦,比刚来英国的时候还辛苦,又或者,A-LEVEL后期短暂的收获和放松,已经让她忘记费尽所有脑细胞却还是无法理解文字意思的感觉。从今以后摆在她面前的不再会是几张A4纸了,而是一摞一摞的专著。

夏瑞漫觉得难受身边又找不到说话的人。她当然向Maggie诉过苦,可对方毕竟不是同道中人,就算再怎么努力安慰,那种在茫茫大海中孤立无援的感觉始终未能从她心里离去。夏瑞漫还跟历史系的同学说起过她的感受,他们也说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很高的阶梯,这个阶梯有多高他们没说,在夏瑞漫看来,比她的腿能抬及的高度再高那么一点点。虽然同系的朋友也表示学习难度系数加大许多,夏瑞漫总觉得英语是第一语言的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和她面对的不是一个问题。

想来想去,夏瑞漫觉得可能曾有过和她相同感受的也只有刘梦梦了。刘梦梦是夏瑞漫在英国的高中同学,也是她遇到过除自己以外的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文科生,她比夏瑞漫的胆子更大些,A-Level四个可以选的科目里选了三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历史、英国文学、政治。她原本比夏瑞漫高两届,但因为年底考试没考到理想的成绩决定重读一年,这让夏瑞漫有幸和她成为了朋友。最后皇天还是没有辜负有心人,梦梦去了位于苏格兰,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毕业的大学读英国文学。夏瑞漫很庆幸自己第一次的成绩就还说得过去,她不确定失败了一次后,自己是否还会有继续追梦的勇气。

夏瑞漫直接拨通了手机里储存的刘梦梦的号码,两人有快一年没联系了,她不知道对方是否已经换了手机号码,这样突然找一个好久没见的同学倒苦水可能有些唐突,但夏瑞漫管不了这么多了,她只想找一个或许在大学跟她有过同样经历的人聊聊。

电话接通了,“Hello?” 从那头传来梦梦跟以前一样温柔的声音。“嗨,梦梦。我是夏瑞漫。”“瑞漫哪!好久没联系了!不好意思我之前手机被人偷了,以前存的号码全没了。”“这么惨哪。没关系没关系。你最近怎么样?开学了吧?”“嗯,开学两个星期了。大二功课比大一还多。你呢?哇,刚想起来你今年也上大学了。”“对啊,时间过得快啊。”“感觉我才刚从我们的小镇离开一样。不过我现在还在小镇上,另外一个小镇,呵呵。听说你在Woodlands是吧,学历史?”“你情报还挺准。对,学历史。其实这次给你打电话就是有些学习的事想请教请教。”“还请教嘞,说吧。不过我很有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你可比我厉害。”“不是具体的问题,就是我觉得大学学的东西好难。” 这话一出口夏瑞漫就哭了,好像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一样。“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别太着急,慢慢来很快就会习惯的。” 还好夏瑞漫及时收住,梦梦没听出来她最后两个字是带哭腔的。“嗯。” 夏瑞漫还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想说太多,以防梦梦发现自己声音不对。顿了几秒后,夏瑞漫问:“那你刚上大学的时候有觉得很难吗”“嗯,也有一点,最开始多多少少会有点不适应。” 梦梦回答道。

夏瑞漫其实希望听到梦梦更多的抱怨,可惜没有。从梦梦的语气中她可以感觉到梦梦当时并没有像她一样强烈的不适应感以及对内容理解的吃力感,说的只不过是安慰人的传统套路罢了。“那你后来多久就好了?” 不管怎么样,夏瑞漫还是问了早想好的问题。“不太记得了,几个星期吧。真的别担心,你行的。” 梦梦的鼓励却没有起到任何安慰夏瑞漫的作用。夏瑞漫想,这都已经开学第三周了,我怎么还没适应呢?在所有安慰人的“公式”里,夏瑞漫最不喜欢的就是这句“你能行的”。除了给她增加压力外,什么作用都没有。一,如果别人说“你能行”,她就真的能行,她自然不会介意这鼓励的话语,可奇迹从来都没出现过。二,这其实给她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因为别人都认为她可以做成这件/些事。三,这么一说好像做成这件/些事很简单一样,做好了理所当然,因为“她能行”。如果失败了,那岂不是更丢脸了。“那你有什么学习方法可以推荐一下吗?我知道我们学的不是一科,但有些东西应该还是互通的吧。” 夏瑞漫继续问道。“说实话我还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就努力学吧。别人花三个小时,你花六个小时还不成嘛,又不是比别人蠢的,对不?” 梦梦这么一说,一下子让夏瑞漫想到了来英国第一年的生活,哎,这日子还没个头了?如果要读研究生的话是不是还得这么来一次?夏瑞漫想。让夏瑞漫更提不起精神来的是后一句话,因为她对自己的智商从来就没什么信心,她常觉得自己的确是比别人笨那么一点点,所有只能靠堆时间了,可这战略不是永远都有效,天生的缺陷并不一定可以靠后天的努力补齐。没有百分之一的灵感,有百分之百的努力也没用。夏爸爸夏妈妈总说女儿太妄自菲薄了,夏瑞漫当然也希望他们是对的,可说这话好像也只有爸妈而已,天下哪个父母不认为自己孩子是最棒的呢。夏瑞漫总说爸妈对她的评价不公正,但想想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在两个人眼中她是永远是第一名,多不容易啊。“嗯也是,我夏瑞漫别的没有,有的是时间,因为睡七个小时是我的极限,这辈子就没睡过懒觉。”“哈哈,这样挺好。我就不行,所以考试期间那个叫痛苦啊。”“我就没这种烦恼,不过也有不好,有时候起了大早却不知道干些什么好。”“反正你就别担心太多了,你刚来Barnt Green的时候不是英语不太好嘛,现在还不是考上了Woodlands,你能行的。加油!”“嗯,谢谢鼓励。你应该很忙吧,就不打扰太久了,跟你说完感觉好些了。谢谢。”“客气什么,以后多联系噢,有时间来我这玩。”“一定一定,你来伦敦的时候记得找我。”“好的,拜拜。”“拜拜。”

挂了电话夏瑞漫并没有感觉舒服太多,很明显大一时的梦梦和现在的自己根本不在一条船上,看来自己的负面情绪只能靠自己来控制了。夏瑞漫拿出张白纸,在上面写上大大的 “加油!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然后将其贴在目光最容易停留的地方。这么干完后夏瑞漫真一下子觉得全身是劲,看来这方法对她还是百试不爽,连她自己都纳闷为什么这短短几个字能给她无限的推动力,可能是神奇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吧。

(五)

可能在小事上夏瑞漫常常走霉运,比如只要逃课必定被抓,比如出门晚了路上一定塞车,但她认为自己在大事上却总是幸运的,比如投胎,比如重要考试的成绩,又比如每到一个新环境遇到的朋友。在夏瑞漫看来,在大学过得是否开心,百分之三十取决于大学本身,百分之七十取决于相处的人群,当然在“属于”自己的大学里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夏瑞漫不是一个喜欢以交朋友为目的主动找陌生人讲话的人,别人主动来找她,她当然欣喜不已,可自己却从来不愿做那个第一个开口的人。上大学前夏瑞漫最担心就是跟本系的人混不熟,她没指望同学里会有中国人,有没有亚洲人都难说。国外又不像中国有班级制和寝室,同个寝室的想不变成朋友都难吧。 不过还好,愿意主动走进她生命的人总会出现。

在Maggie之后,夏瑞漫第二个认识并从此改变她大学生活的人叫Jo。夏瑞漫喜欢这种可男可女的名字,觉得因此给人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感。她已经想好了未来小孩的英语名字,男孩叫Charles,简称Charlie。女孩叫Charlotte,简称Charlie。或者Alexander简称Alex, Alexandra简称Alex也不错。

第一堂“大英帝国史”的大课开始前,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夏瑞漫继续发扬一惯的作风,找了个周围没什么人的位置一个人坐了下来。虽然是第一课,很多人貌似已经互相认识,教室里闹哄哄的。夏瑞漫能看见几个在新生见面会上打过照面的人,他们都和座位两边的人聊得正欢。扫视了一遍整个教室后,夏瑞漫才发现,貌似只有她一人孤零零地坐着。她觉得有点不自在,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却又没有挪位的打算。就在这时,门外走进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她显然以为自己迟到了,本想偷偷溜进来,后来发现老师还没开始讲课,便大方地走了进来。她在离夏瑞漫两个座位远的地方坐下,但并没有在那里久待的打算,她左右望了望,看到了不远处一个人的夏瑞漫,便迅速转移到夏瑞漫旁边的位子。“你好,这是大英帝国史的课吧?”

夏瑞漫先是一惊,她没预料到会有人坐到她旁边,然后赶忙说,“嗯,是的。”“我叫Jo,你呢?”“瑞漫,很高兴认识你。”“你是哪里人?”“中国。我猜你是英国人吧。”“我是在这里长大的,不过我家里是爱尔兰人。” 俩人正聊着,老师开始讲课了。在讲台上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老师,看上去也就比台下的学生大几岁。夏瑞漫正想着到底是这老师显得特别年轻还是她是个少年天才,台上的年轻人说,“大家好,我叫Rachael,将会是你们今年的讲师。有些同学应该感到差异吧,因为这堂课本来是Joanna Lewis教的,不过很不幸的是,她最近生病了,什么病我不方便说,但因为这个原因她将无法再来上课。坦白地告诉你们,我现在还是一个博士生,但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来保证你们能得你们应该得到的优质教育。好,那我先来讲讲这个课程会涉及的内容。”

听了这个貌似茅庐都还没出的小鬼头的话,夏瑞漫和Jo不安地互相看了看,一个连博士都没毕业的学生能上得好吗?学生们每星期与老师接触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上小班课的本来就大部分是博士生,现在连大课的老师也只是个博士生,真是倒霉透了。

一下课,夏瑞漫和Jo就急不可耐地开始抱怨起来。“她也太紧张了吧!” 夏瑞漫说。“对啊,而且完全就是在读稿子嘛,又读得那么快,根本来不及记笔记。” Jo非常赞同地附和道。“哎,不过她也挺惨的,这肯定是个临时的活儿的,说不定过两周习惯了就会讲得好些。”“希望吧。” Jo不对这样美好的未来抱什么希望。“Lauren!“ Jo见到了熟人激动地叫。听到自己的名字回过头来的人是一个疑似中国人的亚洲人,她见到Jo也很高兴,两人很快就抱到了一起。“这是瑞漫,这是Lauren。” 激动过后,Jo介绍她的两个朋友认识。“你好,你也是历史系的?” Lauren问。“嗯。你是哪里人?” 夏瑞漫迫不及待地问。“中国。你也是吧?”

夏瑞漫点点头。不过可能是因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在场的原因,夏瑞漫和Lauren并没有开始用中文交谈,后来哪怕是两个人的单独对话也没有。从Lauren的讲话中夏瑞漫可以听出,她的英语非常好,还带着非常纯正的英国腔。如夏瑞漫所料,询问过后得知Lauren初二就来英国读书了,之前在中国上的学校也一直是英国人开的国际学校。

Jo见夏瑞漫和Lauren认识了,提议大家一起去哪里喝点东西,两人都说好。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喜欢交朋友的Jo又见到了三个认识的朋友,便热情地把他们也约上了。很快,大家围坐在咖啡馆的小圆桌旁。“不如我们轮流做个自我介绍好了,然后说一说自己毕业以后想做什么。” 说话的是Samuel,一头棕色的卷发,左边眉毛上方有一道很深的疤,是小时候从单车上摔下来磕到钉子上留下的。他长得不算帅,但有一双特别清澈的棕眼睛,干净得让人觉得他只能看见世界的美好,见不到世界的污秽。夏瑞漫听到这个建议有点想笑,这又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