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灵魂(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15:16:48

点击下载

作者:(奥)奥托·兰克(Otto Rank)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与灵魂(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心理学与灵魂(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试读:

总译序

感悟大师无穷魅力 品味经典隽永意蕴

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与克拉威克在其名著《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中开宗明义地写道:“科学的历史是男女科学家及其思想、贡献的故事和留给后世的记录。”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推动科学发展的两大动力源头:大师与经典。一

何谓“大师”?大师乃是“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的学者”[1]。大师能够担当大师范、大导师的角色,大师总是导时代之潮流、开风气之先河、奠学科之始基、创一派之学说,大师必须具有伟大的创造、伟大的主张、伟大的思想乃至伟大的情怀。同时,作为卓越的大家,他们的成就和命运通常都与其时代相互激荡。

作为心理学大师还须具备两个特质。首先,心理学大师是“心理世界”的立法者。心理学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他们对心理现象背后规律的系统思考与科学论证。诚然,人类是理性的存在,是具有思维能力的高等动物,千百年来无论是习以为常的简单生理心理现象,还是诡谲多变的复杂社会心理现象,都会引发一般大众的思考。但心理学大师与一般人不同,他们的思考关涉到心理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普遍性的与高度抽象的规律。这些思考成果或试图揭示出寓于自然与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内涵与发生方式;或企图诠释某一心理现象对人类自身发展与未来命运的意义和影响;抑或旨在剥离出心理现象背后的特殊运作机制,并将其有意识地推广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把普通人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与反思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高度凝练且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因此,他们的真知灼见和理论观点,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心理科学发展的命运,而且更是影响到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当然,心理学大师的思考又是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的。大师在面对各种复杂心理现象时,他们的脑海里肯定存在“某种东西”。他们显然不能在心智“白板”状态下去观察或发现心理现象背后蕴藏的规律。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心理学规律其实就是心理学大师作为观察主体而“建构”的结果。比如,对于同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大师们往往会做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释与论证。这绝不是纯粹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分歧,而是对心灵本体论的承诺与信仰的不同,是他们所理解的心理世界本质的不同。我们在此借用康德的名言“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同样,心理学大师是用理性为心理世界立法。

其次,心理学大师是“在世之在”的思想家。在许多人看来,心理学大师可能是冷傲、孤僻、神秘、不合流俗、远离尘世的代名词,他们仿佛背负着真理的十字架,与现实格格不入,不食人间烟火。的确,大师们志趣不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脱日常柴米油盐的束缚,远离俗世功名利禄的诱惑,在以宏伟博大的人文情怀与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投身于实现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认识你自己”之伟大箴言的同时,也凸显出其不拘一格的真性情、真风骨与真人格。大凡心理学大师,其身心往往有过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使之处于一种特别的精神状态之中,由此而产生的灵感和顿悟,往往成为其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源头活水。然而,心理学大师毕竟不是超人,也不是神人。他们无不成长于特定历史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下,生活在人群之中,并感受着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体验着人间的世态炎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许就像牛顿描绘的那般:“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心理学大师虽然是一群在日常生活中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但套用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他们依旧都是“活生生”的“在世之在”。二

那么,又何谓“经典”呢?经典乃指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2]“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经典是具有原创性和典范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经过历史筛选出来的最有价值性、最具代表性和最富完美性的作品。经典通常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具有永恒的魅力,其价值历久而弥新。对经典的传承,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门学科长盛不衰、继往开来之根本,是其推陈出新、开拓创新之源头。只有在经典的引领下,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门学科才能焕发出无限活力,不断发展壮大。

心理学经典在学术性与思想性上还应具有如下三个特征。首先,从本体特征上看,心理学经典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理论内涵,提出一些心理与行为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同时,心理学经典是心理学大师与他们所阐释的文本之间互动的产物。其次,从存在形态上看,心理学经典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经典作为心理学大师的精神个体和学术原创世界的结晶,诉诸心理学大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最后,从价值定位上看,心理学经典一定是某个心理学流派、分支学科或研究取向的象征符号。诸如冯特之于实验心理学,布伦塔诺之于意动心理学,弗洛伊德之于精神分析,杜威之于机能主义,华生之于行为主义,苛勒之于格式塔心理学,马斯洛之于人本主义,桑代克之于教育心理学,乔姆斯基之于语言心理学,奥尔波特之于人格心理学,吉布森之于生态心理学,等等,他们的经典作品都远远超越了其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学派、分支或取向,甚至是整个心理科学的共同经典。三

这套“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遵循如下选书原则:第一,选择每位心理学大师的原创之作;第二,选择每位心理学大师的奠基、成熟或最具代表性之作;第三,选择在心理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派、一说、一家之作;第四,兼顾选择心理学大师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作。我们策划这套“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旨在推动学科自身发展和促进个人成长。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心理学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我国心理学从西方移植而来,这种移[3]植过程延续已达百年之久,至今仍未结束。尽管我国心理学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心理学在总体上还是西方取向的,尚未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还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还未形成系统化的中国本土心理学体系。我国心理学在这个方面远没有赶上苏联心理学,苏联心理学家曾创建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体系,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心理学的发展究竟何去何从?如何结合中国文化推进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又该如何进行具体研究?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但我们可以重读西方心理学大师们的经典作品,以强化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自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师们的经典作品都是对一个时代学科成果的系统总结,是创立思想学派或提出理论学说的扛鼎之作,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大师们的学术智慧和创新精神,做到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在“照着讲”的基础上“接着讲”。

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可以提供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身心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最坚强的人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本体论焦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何处去?”这一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们。特别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断涌现,各种压力和冲突持续而严重地撞击着人们脆弱的心灵,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心理学知识。可幸的是,心理学大师们在其经典著作中直接或间接地给出了对这些生存困境的回答。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对话大师与解读经典,我们可以参悟大师们的人生智慧,激扬自己的思绪,逐步找寻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套“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可以让我们获得两方面的心理成长:一是调适性成长,即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周围世界,悦纳自己,化解情绪冲突,减轻沉重的心理负荷,实现内心世界的和谐;二是发展性成长,即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确立明确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我们相信,通过阅读大师经典,广大读者能够与心理学大师进行亲密接触和直接对话,体验大师的心路历程,领会大师的创新精神,与大师的成长并肩同行!郭本禹2013年7月30日于南京师范大学注释[1]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75.[2]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852.[3]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心理学曾一度移植苏联心理学。

推荐序

被遗忘的兰克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概也会知道他有两个后来与之决裂的得意门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和卡尔·荣格(Carl Jung),前者提出“自卑与超越”,后者提出“集体无意识”,他们的学说对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很大,尽管他们不愿把自己的流派归为精神分析学——一个叫个体心理学,一个叫分析心理学。有时,他俩甚至不太承认自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因为他们在与弗洛伊德相识之前,就算是当地比较有名的执业医生了。

但是,奥托·兰克(Otto Rank)和他俩不一样。在遇到弗洛伊德之前,兰克只是一名普通车间工人。是的,他毕业于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当然,他们仨也有着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曾是弗氏的得意弟子或同道,但后来都抛弃弗氏而去。

说起来,兰克与弗洛伊德也有些不一样,否则,他可能就不会离弗氏而去了。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弗洛伊德是“一位带有艺术家气质的科学家”,那么,兰克就是“一位对科学感兴趣的艺术家”。个人认为,比起科学家,大概艺术家更能理解人类的存在。

兰克对于人类存在的艺术性理解,部分可以归功于他的自学成才。1884年,兰克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其家境贫寒,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情感方面,兰克都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1898年,由于其哥哥保罗已经读了大学预科,于是,初中毕业后的兰克,唯一的选择就是进入技术学校。

在技术学校,兰克很不开心,心情郁闷,甚至考虑过自杀。

但那时,哥哥保罗经常能弄到剧院演出的学生票,并带兰克去皇家剧院看戏剧。看了几场戏剧之后,兰克突然对文化开了窍,几乎成了剧院的常客。在技校的最后一年,兰克对剧院的狂热减少了些,却转而对书籍充满了热情。

20岁的兰克,技校毕业,进入车间当了一名钳工,但他很不喜欢这份工作。你知道,他喜欢的是戏剧、音乐以及哲学。在接触弗洛伊德之前,他非常热爱叔本华、易卜生和尼采这些作家。到这里,我要告诉你,兰克其实并不姓兰克(Rank),他祖辈的姓氏是罗森菲尔德(Rosenfeld)。兰克一姓来自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兰克医生——一位热情却又悲伤的医生。1909年,兰克一姓正式取代了罗森菲尔德,同时,这也表示兰克与父辈脱离,走上了独立之路。

巧合而幸运的是,上文提到的阿德勒曾是罗森菲尔德家的家庭医生,他向兰克推荐了弗洛伊德的著作。20岁的兰克,开始阅读弗洛伊德,并且欲罢不能。之后,他还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写了一篇论述艺术家之创造性的文章。

1905年的一个春天,在阿德勒的引荐下,兰克带着他的《艺术家》手稿来见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见到这份手稿,十分惊讶和赞赏。同时,也非常欣赏这位自学成才的年轻人。从此之后,这位年轻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弗洛伊德雇用兰克作为“周三精神分析讨论会”的秘书,负责记录聚会的讨论内容,还付给兰克报酬,这也是精神分析运动中第一个付费的岗位。而且,弗洛伊德还慷慨资助兰克进入大学预科学习,虽然他比他的新同学平均要大6岁,不过,他对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和心理学的把握,显然要成熟得多。1907年,兰克接受弗洛伊德的建议,重新修订《艺术家》(The Artist)并出版。1909年,兰克的《英雄诞生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Birth of the Hero)出版。1912年,兰克的《文学与传说中的乱伦主题》(The Incest Theme in Literature and Legend)出版。同年,兰克以一篇关于精神分析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成了第一位非医学出身的精神分析家。

此时,兰克与弗洛伊德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弗洛伊德深情地称他为“小兰克”。

1913年,在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后,在琼斯(Ernest Jones)的建议下,弗洛伊德选取了五位亲信,组成了秘密委员会,以维护精神分析运动的顺利发展,并且,每人发了一个象征凝聚力的金指环。后来又加入一位叫艾廷冈(Max Eitingon)的,组成了一个七人小组。兰克是七人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是弗洛伊德最亲近的一位,同时,也是除了弗洛伊德之外,最多产的一位。

1911年,弗洛伊德曾写信给荣格说道:“这些维也纳人都毫不重要,唯一一个有前途的人是小兰克,他既聪明又正派。”同年,弗洛伊德给亚伯拉罕(Karl Abraham)的信中同样写道:“除小兰克以外,我所有的维也纳追随者都不值得一提。”他甚至还曾打算把他的小女儿安娜(Anna Freud)嫁给兰克。要知道,当安娜去见琼斯时,弗洛伊德还特地写信告诫琼斯,不要打他女儿的主意。

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后,兰克越发被委以重任,1912年《潜意象》(Imago)创刊,兰克扮演了创始人和编辑的角色。1913—1924年,兰克创办并一直担任《国际精神分析杂志》(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ärztliche Psychoanalyse)的主编。甚至在1914年的八九月份,弗洛伊德的儿子服兵役之后,兰克每周都会陪弗洛伊德吃晚饭、散步。由此可见,弗洛伊德对兰克非常器重并完全信赖,实际上,他已经将兰克视为理想的“精神分析之子”。

然而,可能要令弗洛伊德大为伤心的是,事情并非如他想象中那么顺利。不久之后,他对兰克作为继承人的期望恐怕又要落空了。

1924年,兰克与费伦茨(Sándor Ferenczi)在合著的《精神分析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中,提出了缩短精神分析疗程的想法——不要过多关注患者的童年经验,而应关注患者当下的情感体验。这时,兰克与弗洛伊德之间大概已经点燃了导火索。琼斯甚至说,他在其中看到了与荣格相似的观点。

同年,兰克又出版了《出生创伤》(The Trauma of Birth),这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兰克在写好这本书还未出版时,就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弗洛伊德,献辞写道:“献给潜意识的探索者,精神分析的创立者。”起初,弗洛伊德很喜欢这本书,称赞它是“自发现精神分析以来最伟大的发现”,认为这本书有三分之二是正确的,但他后来只承认其中的三分之一,再后来他简直无法忍受这本书的观点,因为它背离了久经考验的精神分析理论。

兰克认为,出生是一种创伤体验,影响个体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出生时与母亲的分离,无论是神经症的还是正常的焦虑,都源自出生,源自与母亲子宫的原初分离。这等于否认了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至上解释,而认为前俄狄浦斯时期的母子关系更为重要。而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是何等看重俄狄浦斯情结,他曾经宣称:“如果说精神分析除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发现之外,再无其他可引以为荣的东西,那么这个发现本身就算得上是人类宝贵的新成就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弗洛伊德为何对出生创伤的理论由部分接受变为完全否定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本出版物改变了兰克的职业生涯,使他由精神分析运动中最受喜爱的“儿子”变成了一个引起争论甚至被排斥的人物。

1924年4月,硝烟未散,兰克赴美讲学。这是兰克第一次造访美国,弗洛伊德虽然表示支持,但他的内心充满了担忧与不安。他可能想起了自己1909年的美国之行,那并不是一次愉快的回忆。旅途中,弗洛伊德吃不好、睡不香,最后他还觉得美国人很没文化。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可能想起了荣格,自从共同赴美讲学之后,他们就渐行渐远,最后一拍两散。

同样,兰克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此时,他不得不两面做人:在演讲中,他一方面将出生焦虑和短程疗法归功于弗洛伊德的理念;另一方面,他又刻意给听众留下一种印象,即是他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新事物。他既是精神分析的代言人,同时也是大胆的修正主义者。

然而,10月份兰克回到维也纳时,面对年迈的弗洛伊德的需要,他似乎又一下子失去了勇气。兰克感到无力承受这种分离之痛,陷入了痛苦和矛盾之中。正如出生创伤导致人们有一种“生的恐惧”,不愿抛头露面,想要回到原来的温暖之所,11月,兰克准备再次赴美,却两次折返家园。12月的第二周,兰克开始每天接受弗洛伊德的分析。兰克甚至还写了一封认错信,信中详述了自己的悔恨、内疚和自责,并说自己处于神经症状态。

然而,这也可能是一个迂回战,虽然“秘密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并未轻信兰克,但这些举动深深打动了弗洛伊德。这个单纯的老人家选择再次信任兰克,并同意他第二次访美,然后又有了第三次。最终,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兰克战胜了自己的“出生创伤”,克服了“生的恐惧”,决定去开辟新大陆。

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后,1926—1934年间,兰克频繁往返巴黎与纽约,进行演讲、教学和治疗。

居住在巴黎时,兰克吸引了一大批作家和艺术家前来接受分析。其中就有著名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当时他的《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正在创作之中。米勒认为他们的会面非常成功,说他从兰克那里得到了“像宝石一样的艺术治疗”。

1933年11月,著名女作家、现代西方女性文学的开创者阿娜伊[1]斯·宁(Anaïs Nin),在米勒的鼓舞下去拜访兰克。阿娜伊斯在后来出版的《阿娜伊斯·宁日记》(The Diary of AnaïsNin)中写道:“我内心生长的不是芬芳的鲜花,也不是甜蜜的果实,而是困扰和焦虑。兰克医生不把此类症状称为疾病,而称之为大自然的私生子,与那些出生合法、高贵的兄弟姐妹们一样美丽迷人。兰克医生的这一理念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兰克的影响下,阿娜伊斯甚至决定去做精神分析师。1934 年11月,阿娜伊斯应兰克之邀,前往美国纽约,做他的助理秘书。很快,阿娜伊斯就进入了状态。“兰克医生2月底回来,我是他的助理。是的,他在做巡回演讲。”不仅如此,兰克还把他的病人转介给阿娜伊斯,并担任她的分析师和督导师。

兰克为阿娜伊斯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阿娜伊斯则为兰克的生活增添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兰克已经厌倦目前的生活模式,厌倦整天湮没于聆听、分析和阐释,厌倦丝毫没有自我的紧张行医生活。作为一个艺术家,阿娜伊斯建议兰克在工作和娱乐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于是,兰克开始控制病人数量,给自己更多时间去剧院,去阅读,去写作。是的,还把一部分病人转介给阿娜伊斯。

1935年,兰克正式定居美国,奔波于费城和纽约之间。像以前一样,兰克受邀到各处进行演讲和授课。前前后后,兰克做过“精神分析作为普通心理学”“出生创伤及其对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性”“罪疚感的起源”“客体关系的起源”“父母的态度和儿童的反应”“超越精神分析”“神经症患者乃是一个失败的创造者”“主动和被动的心理治疗”“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变革”等一系列演讲。

兰克在美国演讲的内容后来被罗伯特·克雷默(Robert Kram-er)编辑成集,取名为《差异心理学:美国演讲录》(A Psychology of Difference:The American Lectures)。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Rollo May)为此书作序,并在开头写道:“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奥托·兰克是弗洛伊德圈子里最伟大的未被承认的天才。”

这样称赞兰克的并不止罗洛·梅一人。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1936年,他拜访了奥托·兰克并邀请他在纽约州做了一系列演讲。这些演讲改变了罗杰斯,他一直感激兰克,认为兰克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杰斯说:“我被兰克的思想所感染了。”

纽约作家、诗人保罗·古德曼(Paul Goodman)与弗里茨·皮尔斯(Fritz Perls)、劳拉·皮尔斯(Laura Perls)等人一起创立了格式塔疗法,他们在这种疗法里应用了兰克关于“此时此地”(here-and-now,即关注当下情境)的思想,并称兰克关于艺术和创造性的后弗洛伊德主义思想是超越赞扬的。

兰克的思想还对社会工作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费城儿童指导诊所的社会工作者阿尔梅纳·道利(Almena Dawley)说,社会工作是“最先认可兰克倡导的个体意志及其同治疗情境的关系的职业”。兰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创立了社会个案工作的“功能学派”,它被认为是社会工作的四大传统学派之一。

基于兰克思想的功能学派认为,人的行为虽然受潜意识、早期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个体是其行为的决定者和主宰者,当他面临发展困境时,能借助专业人员与机构的帮助发挥潜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发展、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以满足一些由个体努力无法达到的需求,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福利。

很多人认识和了解兰克,其实是从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Ernest Becker)获普利策奖的著作《拒斥死亡》(The Denial of Death)开始的。贝克尔在其著作中对兰克进行了高度赞扬:“(对于兰克的)大多数工作,光有赞美是不够的。因为那些动人的思想常常那么新奇、出人意料、独一无二,那些深邃的洞见完全就是意外的馈赠。我认为,除了因为兰克的天才,还因为他的思想跨越了几个知识领域……兰克的体系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言有着最为深广的内涵,这些内涵甚至为阿德勒和荣格所不及,它们才刚刚开始被发现。”

然而,天妒英才,兰克在美国生活了不过四年,就撒手人寰了。或许,正如兰克自己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所说,太具创造力是对神的一种冒犯,他引用席勒的诗句:“如果允许神灵进入你的意志,她便会从她那星光璀璨的宝座走下。”1939年7月31日,兰克开始了第二次婚姻,新的婚姻给了兰克新的活力与希望,他自己说道:“我在55岁半的时候开始了新生活。”但可惜的是,他却无缘无福享受。同年10月31日,弗洛伊德在伦敦去世五个星期后,小他28岁的兰克由于药剂副作用导致感染,在纽约与世长辞。

兰克曾说,当自己足够老时,要写一本社会心理学的著作。《超越心理学》(Beyond Psychology,1941)便是兰克的最后一本著作,在兰克去世后由其朋友代为出版。这本书远远超越了它的时代。兰克认为,无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还是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理性的解释和建构,而人类存在的基础其实是非理性的。如果我们否认并压抑这种非理性,那么,我们必然变得更为疯狂。当然,兰克也并非一味强调我们释放非理性,他试图调和这种理性和非理性的比例,就如尼采试图调和酒神和日神的关系一样。

兰克晚期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心理学与灵魂》(Psychology and the Soul,1930)。这本书探讨了肉体死亡与个人不朽问题。兰克认为,人类终其一生,都不断地在表现意志,只有死亡才会让意志的表现停止,这是人类恐惧死亡的主要理由。面对死亡,一种最常见的防御方式,就是灵魂信仰(soul-belief)。灵魂信仰自古有之。原始人相信,有灵魂这么一种东西,它保有个人的人格特质,且不会随着肉体消灭。借由相信灵魂确实存在,人们可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兰克,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并不熟悉。在某种意义上,兰克被遗忘了;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他也在被人们所记起。贝克尔在《拒斥死亡》中对兰克的无上赞誉就不必说了。而兰克本人著作中文版的出版,说明我国心理学界开始探究兰克的思想。2013年,作为“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中的一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林等人翻译的《超越心理学》,并于2018年再版;而此次,郭本禹老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纳入了兰克的《出生创伤》《心理学与灵魂》等书,这些都说明兰克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当然,最后我不能隐瞒这一点,即兰克非常晦涩难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喜欢兰克。喜欢兰克,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喜欢你自己。兰克是一个被遗忘的天才,在自己的内心,你我何尝又不是呢?郑世彦写于2013年5月14日修订于2020年1月20日

参考文献

盖伊.弗洛伊德传.龚卓军,高志仁,梁永安,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

兰克.超越心理学.孙林,孙苹,孙恺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

林明雄,刘时宁,刘慧卿,等.精神分析讲台:自体心理学等(之八).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

宁.阿娜伊斯·宁日记.祝吉芳,彭桃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司群英,郭本禹.兰克:弗洛伊德的叛逆者.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郑世彦.记奥托·兰克.大众心理学,2007(12):42-43.注释[1]阿娜伊斯·宁是亨利·米勒及其妻子的共同情人,有部电影讲了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叫《亨利和琼》(Henry&June,又译《情迷六月花》)。引言 自我认知与人的本性

宗教一旦被证实是真实存在的,就会消亡。而科学就记录宗教的消亡。奥斯卡·王尔德[1894]

写一部心理学的发展史,就如同要记载人类灵魂(soul)是如何演变的,这不亚于写一部人类起源的历史。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心理学始于亚里士多德(是他最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与梦相关的问题),但在科学心理学之前以及在非科学心理学的范畴,已经有而且一直有研究关注着“灵魂的科学”,现在的所有心理学流派都起源于此。

要想了解心理学就必须了解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灵魂。但其独特性使这一学科处于非常特殊的处境:从科学的角度研究灵魂这一概念,必须提供自己的研究对象。事实上,心理学并不了解自己的研究对象,同时又坚决拒绝沿袭传统的概念。正如我们长久以来从民俗、宗教、神话等渠道所知道的那样,在科学心理学中“灵魂”并不存在,但研究却在以它存在的方式进行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心理学一方面努力确定其灵魂概念(soul-con-cept)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又通过研究证实灵魂并不存在,选择把这个问题留给其他学科,尤其是人种学。

精神分析给予这些在心理学中被忽视的领域以特殊地位,但是精神分析是从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启蒙”角度进行研究,而不是首先从它和它所处的环境来认识灵魂概念。本书的任务不是将精神分析或者任何现代心理学应用于人文学科,而是从发展演变的角度了解我们的心理,以及这门学科。心理学是如何从灵魂概念演变而来的?这一概念既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多年来发展演变的源头。本书注重的是对灵魂的研究,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史研究——探讨其发展演变而非发展历史。

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问题。对此,我所做的论述虽然看起来像是在回顾历史,但我仅限于其中最基本的要点。对于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来说,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灵魂研究到底是科学的还是哲学的,是物理学的还是形而上学的(亚里士多德),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科学)。从亚里士多德为回应柏拉图的哲学灵魂观而提出的最初科学心理学到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各种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论,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都最终要归结于这一决定了不同世界观、态度和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

心理学的二元性

为了把握存在于具有不同世界观的心理学各个流派中这一古老争论的意义,我们应首先探讨一下这一基本问题。心理学知识的不同发展阶段揭示,主观和客观取向并不是简单地改变视角的问题。实际上,在心理学中存在一种固有的二元性,我称之为关系科学。

我们需要区分心理学的两个领域: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或自我表征)和对他人的认知(了解人的本性)。第一个领域是用自我认知理论研究自我意识;在第二个领域,无论是关于性格、正规教育还是关于心理治疗的一般理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式、工具,或者“技术”,都被用于洞察、控制他人。简言之,我们必须将主观心理学和应用、客观心理学区分开。之后我们将看到这样做是否正确,尤其是我们是否可以将客观心理学称为“应用”心理学。虽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来自主观范畴,但它都有客观的倾向性。这里的“应用”意味着有目的地影响他人,就像在原始的巫术中那样,这是基于对人的内心活动的明确假设。

直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后期才有人尝试把心理从内在、主观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科学研究的对象。亚里士多德反驳柏拉图的哲学灵魂概念就是这种尝试。直到19世纪,作为一门意识科学,心理学才赢得了科学的地位,从笛卡儿主观经验角度研究意识。科学使这种主观观察的研究模式成为感知心理学,或者心理物理学的组成部分,成为“没有灵魂的心理学”,而将灵魂研究留给了哲学家们。因此,我们应该从笛卡儿开始回顾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灵魂概念演变成了自然哲学中的无意识,而意识现象构成了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研究内容。

无论是否合适,精神分析将这两个研究范畴融合在一起。弗洛伊德想把心理学的自我认知从意识扩展到无意识,将难以理解、代表古老灵魂的无意识变成自我观察(self-observation)和客观理解的对象。他扩展了意识的范畴,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是在从现实的角度解释无意识的过程中,正如感知心理学对待意识那样,弗洛伊德将灵魂拒之门外。

弗洛伊德承认无意识也就确认了灵魂概念,但是从唯物论角度解释灵魂,他又否认了灵魂。意识不仅仅包含外部世界的信息。弗洛伊德用无意识这个概念来解释这种超出外部世界的信息,他将之解释为现实的反映,即只是外部世界的一种残留。但是,无意识拥有的不只是过去的现实,它还包含一些不真实的、超感官的、曾归因于灵魂的内容。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祖先早期的思想和哲学是精神性的,不是真实存在的。对我们的祖先来说,灵魂完全是内在的、精神性的和超自然的。灵魂只有在最近科学心理学的包装下,才成为一个外在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当代心理学或许是一门科学,但是科学并不能解释它的基底,即灵魂。心灵(psyche)既不是现代神经病学认为的大脑功能,也不是弗洛伊德设想的被升华了的生物欲望。科学心理学可以用同一理论解释本能的人和理智的人。然而,正如布洛伊勒坦言的那样,这种心理[1]学留下一块“很大的空白”,因为大脑只是我们演奏灵魂主旋律的一种乐器,而性冲动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即使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对灵魂有所了解,心理学的大部分——最好、最有意义的部分——也无法解释,因为灵魂是主观的,需要一门关于自我意识的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投射

关于自我意识的心理学关注的是纯粹的主观现象,这是它的全部价值所在。然而,我们缺少通往内心,即灵魂的途径以及任何内省的动力。内省似乎是非先天的,是后天习得的;先天的、自发的东西似乎就是投射(projection)。尽管——或者因为——它是内心活动和灵魂的基本机制,人们也一直在使用这种机制,但投射还有待于心理学上的解释。稍后,我将讨论我们对投射的内在需求。在此,我只想谈论投射机制在科学心理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早期,科学心理学从感官转向思维的研究——认知心理学。人们设计了联想实验,在一个实验对象身上总结出一种也可以让其他人理解的思维定律。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实验结果是有效的,但就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过程而言,实验者被排除在外。精神分析已经从基于“客观的”联想实验转变到基于主观的自由联想。但即使是这样的精神分析,尽管在临床上是有用的,我们还是看到了相同的取向——非心理的取向。无论怎样,精神分析师揭示患者内心活动的普遍规律时,至少在理论上必须将自己包括在内。但在临床实践中,精神分析师感觉被排除在研究结果之外,而且是主观上不参与到结果之中。他越关注患者,就越是这样。正如我从客观的角度把它称为关于关系的科学那样,我们可以把关于人的本性的临床心理学称为主观意[2]义上的关于投射的科学。

因此,就像在道德和教育领域我们总是研究他人那样,我们也需要一个既研究他人又实践于他人的心理学。虽然我们能理解别人可能会改变,但心理学声称是一门主要关于自我认知的学科。自相矛盾的是,它的自我认知是从他人那里获得并进行检验的认知。科学心理学似乎非常习惯于这种无法逃避的事实,认为观察和研究一个对象是必要的,而这个对象却不是自己。这里,逻辑矛盾实际上是情感上的阻抗(resistance)。

日常生活体验充分表明,自我(self)可以充当自我观察的对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是这样做的。通过他人研究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无论他人是学生、患者、朋友还是情人,我们都无法避免内在的错误根源。但是,一旦一般规则和模式确立后,科学的意识形态就会导致我们忽略差异性,这在心理学领域最为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界定个体或人格因素,这本身在科学上就是挑战。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受过学校教育的实验者的学术思维过程与普通受试者单纯的自发行为之间的区别,就能认识到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一个人推断到另一个。心理学家将他本人从对他人的调查结果中摘离出来也许是正确的,因为大家都有这样心照不宣的默契,即存在着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和被心理化(psychologized)的心理学。

对自我认知的抗拒

心理学家只有把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投射到研究对象身上,才能把他们自己包括在研究之内。由于未觉察到这一过程,我们认为我们所做的恰恰相反——在心理上从研究对象推断到他人,然后回到我们自己——但实际上我们是从自己投射到他人。人们或许会认为结果或多或少是一样的,但我们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心理偏向,而不是结果是否一样。这里我们为抗拒自己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找到了情感上的理由。在内心深处,我们不想观察自己,不想提升自我认知。首先,寻求自我认知并不是我们本性的原始部分。其次,这样做是痛苦的。最后,这并不受益而常常令人不安。要让自我意识更容易忍受,我们需要假想出自我认知是有益处的。但由于自我认知的妨碍作用太过频繁,我们还是决定利用对他人的认知。

客观的或技术性的心理学始于巫术,并且目前在教育者、护理员和治疗专家所信奉的人性精神分析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成功地影响和控制了他人——外在世界最重要的部分。专注于自我认知的主观心理学缺乏实践价值,并且常常困扰着从根本上说具有投射性的本能自发性。原始朴素的投射倾向是“反心理的”,而后来出现的客观科学心理学仍然是投射,也就是说是主观的,尽管它采取的是对他人心理进行研究的形式。心理学通过假设自我认知是理解他人的前提来解决这种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越能更好地凭直觉理解他人——也许还能客观地了解自己——就越不想通过他们了解自己。以自我为目标的或者是内省的心理学并非以自我认知为目的,它始终主观地存在于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之中,而自我表征本身就是一种阻碍自我认知的投射。心理学也许诞生于带有实用目的的客观学科——影响或者控制人们。不受欢迎的自我认知不请自来,我们到后来才认识到这个副产品的价值。

心理学家的类型

既不是源头也不是终点,而是他人心理的一种副产品的自我认知成就了现代心理学家,他的理想就是寻找自己和所有人的自我认知。讽刺地说,人们似乎不得不找到这种看似无用的自我意识的好处,并决定赋予其功能。最终,它成了一门科学,通过心理学间接地获得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