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做人机巧做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17:02:20

点击下载

作者:憨氏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慧做人机巧做事

智慧做人机巧做事试读:

内容简介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成功者并非比失败者有脑筋,只不过他们比失败者多了一点心机。”一般人看来,心机并不是个好字眼,让人产生如小人、阴险之类的联想。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机无罪,算计有理!尽管心机具有阴暗的一面,但在阳光灿烂的地方,同样可以替人遮风挡雨。

我们在这里提倡的“心机”,不是拿来害人,而是教你学会如何去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什么是好事,什么又是坏事?因此,心机其实就是聪明、智慧的象征,是每个人行动力的基础。只要用对了地方,就可能博得睿智的美名。

从本书中可以看出,心机人人都有,只是轻重深浅不同,运用得当,就可以使我们的人生道路更加畅通无阻。阅读本书,除享受阅读心机的快乐外,还带来了驾驭心机的启示。

你最终要明白的是——拥有心机并不是一件坏事,虽然从道德的角度上讲,我们不应该去算计人,但至少不要被别人算计!

憨氏简介

憨氏生于湖北武汉,因家境困顿,小学读了4年后,就辍不当了童工。

20岁前搬了50次家,在大城、小镇、穷乡、僻壤漂泊,看透世态人情。

19岁立志求学,用一年时间补完初高中五年课程,以千人中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中央电大新闻专业,并立即成为名记,作品数次获全国新闻大奖。

憨氏学贯中西,尤其精通佛道儒易等国学。既是著名教授、易学大师有新觉罗的门生,又是西藏活佛洛桑的弟子,后考入北京大学宗教教学系读佛学研究生,常在治贝子园上课。

憨氏1992年下海经商,历经12次大起大落。目前在北京、郑州、武汉、广州、珠海、台湾都有自己的公司,事业遍及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在中国的一南一北,憨氏拥有二儿一女。他们是憨氏心灵的栖息地。憨氏下过乡、拣过荒、坐过牢、流过浪、离过婚、破过产,也曾遭黑白两道追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再恶劣的情况下,憨氏总能笑得出来。他像一个被宙斯责罚的希腊刘,推着大石头,由山下到山上,每次快到山顶,石头总会滚下山底!但憨氏总能从零开始。他常以大洒脱、大无畏的精神面对人生的种种磨难。他明白:一切付出都是为最美好做的准备!

1996年,在中国全民经商潮期间,憨氏曾著有《商场诈术》《商场厚黑术》《拍马技巧》等畅销书,创下发行100多万册的骄人记录,震惊中国,并引来国内60多家媒体的极大关注。同时,给了成千上万初涉商海的群众以智慧的启迪和力量的感召。

近几年,憨氏在商海、政海、情海摸爬滚打,斩获颇丰,著述上百种。作品一经面世,即畅销东南亚,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都况竞相购买其版权。

憨氏的宗旨是:不靠地位、不靠权势、不靠金钱。

他的名言是:真正的智者,拥有全世界的财富!

序言 做人要有心机

本书不讨论道德问题,也不研究哲学问题,我们探讨的是很普遍的社会问题——人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生存、发展、成功的手段和技巧,更具体地说,是一个人做人、办事、说话、处世的心机、城府和计谋。但是,我们不得不从古老的哲学故事说起。

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赤脚敞衫,来到市场上。突然,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问道:“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道:“忠诚老实,不欺骗人。这就是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问:“您说道德是不能欺骗人的,但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军将士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这能说不道德吗?”

那人答:“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问:“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险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们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就要到了,大家奋力突围’。结果成功了。这种欺骗能说不道德吗?”

那人答:“那是出于无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能这样。”

苏格拉底又问:“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十分好吃的东西。’请问这也是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善意的欺骗行为是道德的。”

苏格拉底再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是道德的,也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呢?你告诉我吧。”

那人只好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高兴地说:“您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道德就是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明白了一个长期以来的困惑问题,我衷心地谢谢您。”

这里我们也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心机,本来就与道德无关。

然而,自古至今,心机用之于小人,称为诡计、奸诈;心机用之于君子,称为良谋、韬略。人人都有心机,都会用心机,但有人把心机用得不露痕迹、天衣无缝、变化莫测,玩弄敌手于掌股之间,化解矛盾、困境、危难于帷幄之中,被人们赞叹为一代高人、千古谋士;又有人把心机耍得阴阳怪气、漏洞百出,落得个马失前踢,人仰马翻,被人们痛斥为卑鄙小人。

其实,用不用心机,心机用得成不成功,都与道德无关。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道德检验的只是各人用心机的动机和目的,心机无罪,心计有理。

因此,有心机尽管去用。21世纪是一个智者通赢的世纪,在这样一个矛盾、虚伪、充满诡诈和陷阱的社会里,你是怨忿、失意、忧虑,继续做个没有心眼的人呢,还是反思、内省、检讨自己,乐观地接受现实,发心悟“道”,做一个有心机的人呢?选择权在你手中。我们只再重复一句:心机、计谋略真的与道德无关。

第1章 人本有心,心变为计

爱默生曾写道:“人生是个双面舞台,扮演英雄的人,总是费尽心机地将自己小人的那一面遮掩起来。”的确,在这个充满诡诈和陷阱的人性丛林里,一个人越讲计谋,他就越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从而走向成功。因此,我们要坦然地面对现实,做一个讲计谋的人。

1.人性的弱点

所谓计谋,就是人心的随机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生存、防御、攻击的本能反应,是人的本性。然而,社会生活中,人们偏偏要将计谋与道德伦理、政策法律、人情事故等扯上关系,使得本难琢磨的“心”更加复杂玄虚、善恶难辨。但我们要牢记一点:人性有崇高的一面,也难免有卑劣的一面。

世上只要有人,就会有故事,有故事就必然能反映出人心的轨迹。

西晋时有个周处,今江苏人,孔武有力,是块材料。只因父亲死得早,没人管教,变成“州里患之”的大流氓。

有一老者叹息地方上有三害,周处慨然答应为父老乡亲除害。

老者告诉他第一害是西山有只猛虎,经常下山吃人。周处上山把那只虎杀了。老者又告诉他第二害是附近水中有蛟,常把往来的船只弄翻。他又入水把蛟斩了。

他问第三害是什么,老者本来不敢讲出来,但见他杀虎斩蛟,不像无可救药的恶人,这才壮着胆子说:“第三害就是你啊!”周处经此当头棒喝,幡然悔悟。

有人说这老者是个神仙,特来点化周处。如果这话不可信,如果老者是当地居民,岂不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简直可以说是他除了三害。史学家竟然忘了打听一下他的名字。也许说故事的人为求动听,故意把他说成倏然一现的神龙。

周处的父亲本是有名的读书人,虽然死得早,也给周处留下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周处知道怎么做。他去拜名学者陆云为师,用功读书,后来入了仕途,做过武官也做过文官。

周处的故事被写进教科书,被编成广播剧,还被拍成电影,可说家喻户晓,可是大家所喻所晓到此为止,说故事的人只说了个上半截。

他们把下半截故事故意藏起来。

原来周处在晋朝做到御史中丞。他为官忠直,把除三害的精神拿到朝廷上来,不懂除山中虎易,而除朝中害难。于是得罪了权贵。

有一年,边境叛乱,朝廷派梁王司马彤平乱,司马彤点名要周处参战。有人知道司马彤居心不良,劝周处别去,可是周处认为国家需要用人,他不能逃避责任。

唉,到了战场上,司马彤下手报复。他把周处派到一个绝地,不予援助,结果周处力战而死,全军覆没。周处不避权贵,帮助司马氏保卫天下,可是司马家的人并不这样想。

为了害死一个忠良,情愿打一次败仗,动摇士气民心,不惜血本。至于覆没的五千步卒,谁无父母,谁无兄弟,谁无尘世的贪恋,谁无生存的权利?他们纳粮当兵,敬畏官吏,何负于晋?司马家的人就更不会这样想了。

这后半截故事,大家同心协力把它掩埋起来。有一年,某制片人想拍“除三害”,许多人表示有点意见,说周处的一生可以拍成一部深刻的悲剧,建议本片一直拍到周处战死。但制片人断然说:“这样的电影我们不拍。”那时他懂,我们不懂。现在我们懂,你懂不懂?

我们还有一个故事,是人性的弱点的最佳证明。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打进中国,攻城掠地,奸淫烧杀。日军走后,一位被污辱被损害的少妇,跪在公公婆婆丈夫面前听候处置。

婆婆手里拿着擀面杖,声嘶力竭地责骂:“为什么会是你呢?为什么不是别人呢?”挥动擀面杖就打。

丈夫手里拿着鞭子,血管粗了一倍:“全村的女人都平安无事,你为什么偏偏出事呢?”扬起鞭子就抽。

最后,公公吐一口痰,站起来,指着媳妇:“你该死!你去死吧!”

半夜,那媳妇投了河。公公、婆婆和丈夫,都觉得他们维持了本族本村的道德水准,可以顶天立地做人了。

人间事往往如此,人性的弱点古今如此!

2.防人之心不可无

爱默生说:“成功者并非比失败者有脑筋,只不过他们比失败者多了一点计谋。”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所以,自古就有“兵不厌诈”之说。

世上有些竞争是不择手段的竞争。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记住这样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早在战国时期,便有这样的血的教训。楚王的妃子郑袖长得美貌,又聪慧机敏,楚王十分宠爱。后来魏王又赠送楚王一位美女,既年轻漂亮,又活泼热情,把楚王给迷住了。

郑袖眼见自己一天天失宠,心里非常忌妒,但表面上却装得若无其事,不但没有一点怨言,还百般讨好这位新妃。新妃喜欢穿什么衣服,希望用什么东西,郑袖都叫人给她送去;她住处的陈设要怎么布置,郑袖也叫人侍候得顺心如意。可以说处处做到体贴入微、关怀备至。郑袖在楚王面前还经常对新妃表示赞美。

这位新妃没想到遇上这样好心的一个老大姐,从心眼里对郑袖表示感激,相互来往十分密切,彼此不分,无话不谈。

楚怀王见郑袖和这位新妃相处得这么和美,心里非常高兴,对郑袖说:“你们女人多半凭着自己的美貌和聪明赢得男人的喜欢,而且差不多都有强烈的忌妒心。我看你就不是这样,你能理解我,你知道我喜欢这位新人,就比孝子侍奉父母,忠臣侍奉君王还尽心尽力。”

郑袖听了楚王这番话,相信他绝不会怀疑自己对新妃有什么坏心眼了,不由得为自己的作为感到高兴。

一次,郑袖和新妃闲谈的时候,流露说:“大王经常在我面前夸奖你,说你能歌善舞,活泼热情,又温柔体贴,只有一点,大王嫌你的鼻子稍矮了点儿。”

新妃听了,有些不安,摸了摸鼻子,问郑袖说:“您看这有什么办法吗?”郑袖就等她问这句话,可还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以后见到大王时,用手帕把鼻尖轻轻遮一下不就好了吗!”

新妃以为郑袖给她出了个好主意,以后只要见到楚王来就把鼻子遮起来。楚王开始没注意,后来看她每次都这样就感到很奇怪,又不好直接问,就问郑袖:“新妃近来每次见到我时,为什么总把鼻子遮起来?”郑袖勉强回答:“我听她说过,好像……”她故意看了看楚王,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楚王觉察到这里有什么隐情,就追问说:“你说吧。你和我做了这么多年夫妻,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即使有什么事,我也不怪罪你。”

郑袖故意装出胆怯的样子,低声说:“她说过不愿闻到你身上有一种恶心味!”

楚王一听火冒三丈,怒冲冲地说:“什么?我是国王,敢说我身上有恶心味!岂有此理。传我的话,立即把那个小贱人的鼻子给我割下来!”

就这样,郑袖把新妃的面容给毁掉了。情敌没有了,郑袖又得到了楚王的独宠。

新妃错了,错在什么地方?错就错在没有把对手当成“敌人”。也就是心里不设防。为什么不设防,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得罪郑袖,郑袖不可能陷害她。其实这更错误,因为对于女人来说,新妃的美貌首先就得罪了郑袖。更何况郑袖因她而失宠,已经把她当成了真正的敌人,而不是对手。所以,一旦得势,郑袖是非杀新妃不可的。

实际上,这种事情现在也有。

1968年春天,捷克斯洛伐克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改革派领导人杜布切克接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改组了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通过了一个充满改革新思想的行动纲领。

捷克斯洛伐克的这一改革不仅激怒了前苏联领导集团,也使东欧各国惶恐不安。可是,当8月3日在捷克斯洛伐克达成的华约六国协议公布之后,人们普遍松了一口气。因为,前苏联在协议中承诺了不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军事行动。一时间布拉格的市民产生了种种乐观情绪。

8月20日夜晚,一架前苏联民航客机出现在捷克上空,在盘旋了几圈之后,机组人员向布拉格机场发出紧急信号,声称飞机发生机械故障,要求紧急降落。机场负责人按国际惯例,同意了机组人员的要求。当飞机在机场跑道停稳后,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前苏军突击队员冲出舱门,迅速占领了机场塔楼,并指挥随后而来的前苏军大型运输机降落。当一辆辆坦克、装甲车从飞机上开下来,驶向市区时,人们这才明白前苏联的真正用义。

原来前苏联用了一招缓兵之计,诱使捷克斯洛伐克放松了戒备心理。待到时机成熟之后,又来了个暗夜偷袭,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其实这也是心里不设防造成的恶果。假如我们时时都把对手当成一个假定的敌人来对待,那么类似于楚王新妃及捷克的结局可能就不是这样。所以,作为人,尤其是有志于成功的人,在对待竞争对手的问题上一定要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分寸。

3.要追求理想,但也要兼顾现实

只有完美的理想,没有完美的现实。你应该学会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许多不完美现象,坦然地、快乐地接受这种不完美的现实,然后去适应社会,改变自己。“变”是生存的智慧。

理想和现实绝对是有差距的,理想不管有多完美,一旦碰到了现实生活,再完美的理想也必须适度地妥协,否则,到最后便会一事无成。

有一个老人,身上背着一个破旧不堪的包袱,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脚下的鞋子因为长途跋涉破了好几个洞。这个老人的外表虽然很狼狈,但眼睛却是炯炯有神,总是仔细而且专注地观察着来往的行人。

这个老人立刻引起当地人的好奇,有个年轻人终于忍不住地问老人说:“请问,您在寻找什么呢?”

老人叹了口气,缓缓地回答道:“我从你这个年纪开始,就发誓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然后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可是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你找了那么多年,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存在呢?”年轻人听完老人的叙述后,认真地问道。

老人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存在!我在30年前就曾经找到过。”“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年轻人继续问。

老人叹了口气,悲伤地回答:“当时,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却不肯嫁给我。”“为什么呢?”年轻人又问。“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老人回答。

十全十美的人只会出现在小说或电视里,而不会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

因此,与其找一个完美的伴侣,还不如寻找一个能够包容自己缺点的伴侣,只要能够互相包容、理解,那么他(她)是不是完美就不重要了。

春秋末年,各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孔子是当时有名的教育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有用“仁义”来感化百姓,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恢复礼制,天下才会安宁。

为此,他曾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国君“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希望他们采纳。遗憾的是,他的政治主张并不像他的教育思想那样受人敬佩和欢迎,因而到处碰壁。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准备到卫国去游说,学生颜回便去问鲁国一个名叫太师金的官吏:“我的老师孔子到处游说,劝谏别人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可是却到处碰壁。这次去卫国,你看情况会怎样?”

太师金摇头说:“我看结果还是不行。现在战乱四起,各国国君为了争夺地盘都忙着打仗,对你老师的‘仁义道德’非常反感,谁会去听不合时宜的说教呢?先前蔡、陈两国之行就是如此。这次他到卫国去游说,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太师金又举例作进一步解释:“船是水里最好的运输工具,车是陆地上最好的运输工具,但是硬要把船弄到陆地上来运货,就是白费力气,一点用也没有。你的老师要去卫国游说,好比是把船弄到陆地上去运货一样,结果不但劳而无功,还可能会招灾惹祸。你们不要忘了去陈国的教训,那时你们到陈国时不是就没人理睬,而且7天都张罗不到饭吃吗?”

颜回回忆起那次去陈国的情景,不禁有些担心。他回去把此事告诉老师孔子,孔子也深有感触,但是他还是决定去卫国。结果,依然是碰壁而归。

虽然孔子所推行的‘仁义道德’,是为人民着想的政治主张,但是事与愿违的是,当时的诸侯个个利益薰心,只见眼前的私利。每一个诸侯都希望成就自己的霸业,当然不可能听得进去孔子所说的方法,将权力交还给周天子,恢复旧礼制。

在这种情况下,陈、蔡两国会视孔子所言为剥夺自己利益的蛊惑之言,对待他相当不礼貌,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太师金看透了诸侯们的野心,才会劝颜回不必再白费力气。

尽管孔子不轻易放弃,认为只要有机会,就算成效不彰也要碰碰运气,但是结局早在太师金的预料之中。

很多人之所以会在残酷的社会中一再失败,原因就像太师金所说的“硬要把河里的船弄到陆地上来运货”,老是做着这种食古不化的蠢事,会成功才怪!

人当然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但是在实现理想的时候,既要讲究方法,也要懂得灵活变通,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否则,就会沦为食古不化的失败者,成为众人讥笑的对象。

4.才多识浅,必有后患

现实社会是一本复杂深奥的书,读不懂这本书,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无用武之地。如果你周围小人多或者你树敌太多,才华反而会使你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人是一种具有多面性且不断变异的动物,复杂到即使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或是几万年、几十万年的演变,人对于自身本性的了解,仍然相当片面,更谈不上准确掌握。

举例来说,一个人即使拥有多方面的才能,也仍有多方面的缺陷;既使拥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会对其他某些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即使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却仍轻易地被某种可笑的风潮所鼓动,甚至被知识不多的市井无赖所诈财骗色。这样的现象,呈现的是人的片面性与有限性,这也正是人必须谨慎与谦虚的原因。

以下是著名隐士孙登论断嵇康“才多识浅,必有后患”的故事。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继阮籍之后被司马昭以明为学生、暗为间谍的身份,派往监视隐士孙登的一举一动。

嵇康跟了孙登3年,孙登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淡。直到自己要离开的时候,嵇康才苦苦哀求孙登谈谈对他的看法。

孙登勉为其难地对他说:“你懂得吗?火燃烧之后会产生亮光,如果不懂得去利用亮光,火就没有什么价值;人也一样,如果有才华,却不会运用才华,那也没什么用。火要持续发光,必须要不断添加木柴;而人的才华,则有赖对世事的了解才能保全。可惜的是,你空有才华,却对世事无知、见识浅显,在这乱世之中,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后来,孙登所预言的事终于发生了,嵇康在吕安之难中被司马氏政权集团处死。据说,嵇康在临死之前,对于当初没把孙登的话放在心上,感到相当惭愧与后悔。

才华与见识是不同的东西。才华或许可以解释为具有某种专业知识,而见识则是指对世事人情的深入了解。才华与见识两者兼具,当然是一件好事,同时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在孙登眼里,嵇康自认一身才华,不过是会写一些风花雪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对世事的洞察、人情世故的体会,都相当肤浅、幼稚,因此即使享有盛名,也是徒有虚名。嵇康身处诡诈的政治环境之中,因为有才华而得到盛名,然而见识不足,反而让他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三国时代,曹操手下有位聪明过人的谋士叫杨修。

有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之时却久攻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某天晚上,杨修忽然听曹操在营帐外踱步,嘴里说道:“鸡肋,鸡肋!”

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这座城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心里想要退兵,便对士兵们说:“快准备拔营吧,丞相打算退兵了。”

就这样,全营的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曹操巡营时,看到这种情景,非常吃惊,便向士兵询问原因,知道是杨修点破了自己的心思,心里暗暗佩服杨修的聪颖,同时也很嫉妒杨修的才智,于是,藉口杨修扰乱军心,把他杀了。

杨修死后,他的父亲杨彪非常伤心,因思念儿子而日渐憔悴。曹操见状便问他说:“杨公为什么会这般消瘦啊?”

杨彪叹气说:“我自己觉得惭愧呀,我预先没有料到我儿子会有这样的结果,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舐犊一样的爱子之心!”

曹操听后,十分感动,不禁内疚不已。

人往往只有小聪明,而欠缺大智慧,杨修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炫耀自己的小聪明,却忽略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杨彪痛失爱子,内心的伤痛不可言喻,让曹操也不禁内疚,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事,但是,杨修为什么会惹上杀身之祸呢?原因是不是在于“才多识浅”呢?

曹操爱才,世人所知,但曹操也妒才,容不下“聪明过头”的人。杨修聪明过人,善用计谋,然而他太过锋芒毕露,屡屡看破曹操的心思,难免会引来曹操的猜忌与怀疑,惨遭杀身之祸。

出名靠才华,避祸靠见识。否则,难免陷入因火而红,却反被火烧的结局。

5.君子不与小人斗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进或退,两种态度,两种结果。现实生活中,有时即使你不找人麻烦,麻烦也会撞上你,最好的策略就是退忍,虽有损人格,但不误前程。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拿着一颗夜明珠去找朋友鉴定,没想到半路上碰到一条疯狗扑上来了。打狗吧,手无寸铁,只有一颗夜明珠,舍不得;不打吧,眼看着狗就要咬着自己了。情急之下,这个人只得舍弃了夜明珠,可惜狗没打着,反倒摔坏了夜明珠。

这只是一则笑话,但是却说明一个道理:人生在世,跟小人较劲儿就像用夜明珠打狗一样,得不偿失。

汉初名将韩信小的时候读过书,拜过武师,能文能武,后来家人死了,家道便开始走下坡路。读过书、练过武的韩信似乎并不开窍,因没有学到挣钱的本领,只好到别人家里去混饭吃,时间长了,大家都很讨厌他。

韩信非常穷,衣服也不整齐,但是他的身上却经常挂着一把宝剑。淮阴城里的一班少年看着很不顺眼,经常取笑他,他也不跟这些人计较。这些人认为韩信挺好欺负,就对他说:“韩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富不像富,穷不像穷,像个什么呀?我看你还是把那把宝剑摘下来吧。”这帮人中有一个屠夫的儿子,特别刻薄,当众对韩信说:“你老带着剑,好像有两下子,可是我知道你是个胆小鬼。你敢跟我拼一拼吗?你要是敢,就拿起剑来刺我;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饿着肚子的韩信听了这话非常气愤,众目睽睽,他又走不脱,动刀子的话就要伤人。考虑再三,他只好忍气吞声地趴下来,从屠夫儿子的裤裆下面爬了过去。大伙儿见状全都乐了,觉得韩信实在是个胆小鬼,因此就给他起了一个“胯夫”的绰号。

人们哪里知道,韩信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甘心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后来他率领千军万马逐鹿中原,所向披靡,战功赫赫,成为一代名将。他与部下谈起这件事时说:“难道那时我没胆量杀他吗?只是杀了他,我的一生就完了。因为那时我能够忍耐,所以才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

韩信做对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夜明珠。用夜明珠去打狗,得不偿失,更何况他不是打不过这些小人,而是投鼠忌器。

假如他当初争一时之气,一剑刺死羞辱他的人,按法律处置,则无异于以盖世将才之命抵偿无知狂徒之血。假如他当初图一时之快,与凌辱他的人斗殴拼杀,也无异于弃鸿鹄之志而与燕雀论争。韩信深明此理,宁愿忍辱负重,也不愿争一时之长短而毁弃自己远大的前程。

这样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以图来日方长。一旦时机到了,他就能如同水底潜龙一样冲腾而起,施展才干,创建功业。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同一种环境,忍与不忍便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水浒传》中汴京城杨志卖刀就活生生地描画出不懂忍术的可怕恶果。

杨志因贫困潦倒,无奈到市上去卖刀,以解燃眉之急,没想到会遇上一个泼皮无赖。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泼皮牛二,绰号“没毛大虫”,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骗。连犯数起官司,开封府也治不了他,因此满城人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

那天,牛二冲到杨志面前,就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什么鸟刀,要卖这么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作宝刀!”杨志道:“洒家的刀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为什么唤作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钱吗?”杨志道:“你拿来剁给你看。”

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些铜钱,立刻放在州桥栏杆上,叫杨志:“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却也远远地围住观望。杨志道:“这个值得什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准了只一刀,便把铜钱剁成两半。众人都喝彩。牛二道:“喝什么鸟彩!你且说第二件是什么?”杨志道:“吹毛得过。若把几根头发往刀口上一吹,根根都断。”牛二道:“我不信。”他从自己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送与杨志,“你且吹给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用力一吹,那头发都断成两段,纷纷飘下地来。众人喝彩,看的人越来越多了。牛二又问:“第三件是什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为什么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拿刀剁一个人给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的话,取一只狗来杀给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说:“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什么?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我和你往日无冤,今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现在没来由杀你做什么?”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要买你这把刀。”杨志道:“你要买刀,请拿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我干什么?”牛二道:“我要你这把刀。”杨志道:“我不给你。”牛二道:“你要是个男人,就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马上爬起来,钻入杨志怀里。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人,杨志无盘缠,自卖这把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还要打人。”街坊都怕这牛二,谁敢上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打你了又怎么着?”口里说着,牛二一面探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把刀拔出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正着,牛二扑地倒了。接着,杨志又朝着牛二的胸脯上连搠了两刀,牛二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毫无疑问,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纵然那个时代不一定都按法律办事,但对比一下,韩信与杨志哪位更高明呢?

俗话说:“好男不和女斗,好狗不和鸡斗。”引申一下,我们说“君子不与小人斗”。当然,这不是说怕他们,要知道,小人们都是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赖之徒,我们能把自己捐给他们吗?不仅我们要干事业,而且我们是和他们耽误不起功夫的。

6.让善意的谎言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不撒慌未必比撒慌好”,这句话不只是小人的逻辑,在生活中也有着实际意义和用途。因为偶尔说一两句善意的谎言,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

说谎,连3岁小孩子都知道这是一个坏习惯,可是,在大人的世界里,如果总是诚实地直来直去,有时候反而会吃大亏,因此,某些善意的谎言是有必要存在的。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善意的谎言最忌讳的就是过于夸张,而且要配合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这样一来,才能让善意的谎言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在一次盛大豪华的舞会上,甲对舞会的主人——一位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的女士说:“看到您,不禁使我想起您年轻的时候。”

女士微笑地问:“我年轻的时候怎么样?”“很漂亮。”甲回答。“难道我现在不漂亮吗?”女士开玩笑地问。

没想到甲竟然非常认真地回答:“是的,比起年轻时候的您,您现在的皮肤不但松弛,缺少光泽,甚至还有不少皱纹。”

这位女士听完甲的回答,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十分尴尬地瞪着甲,刚才的自信完全消失了。

就在这个时候,乙适时地出现在这位女士的面前,他彬彬有礼地伸出手,对这位女士说道:“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邀请这个舞会上最漂亮的女士一起跳舞呢?”

女士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接受了乙的邀请,两个人在舞池里跳起舞来。

她像突然变了个人一样,全身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宛然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孩!

舞会过了没几天,甲和乙同时收到一封讣文,那位女士突然死了。

不过,乙比甲还多收到了一封遗嘱,这位女士在遗嘱中注明,将自己所有的财产留给乙。

有一句西洋谚语:“一滴蜂蜜能比胆汁招来更多的苍蝇”,说明了甜言蜜语比毫不留情的实话更能够吸引别人。

虽然说谎不是好事,而且谎言一旦被拆穿,下场往往比说实话还惨,但是偶尔一两句善意的谎言,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

不善于说谎的人,一说谎总是害怕别人识破,所以撒谎时心里特别紧张,一紧张,表情就不自然,语言也结结巴巴、嗯嗯啊啊。更有甚者,还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别人一见你这副样子,哪怕你说的是真话,也不敢相信了。

美国有句谚语:“就想你正走着的这一步,别想下一步。”这对于说谎者来讲,不失为一种正确的方法。说谎的时候,你只要想好你的谎言,其他一切你都不要去牵挂。

其实,真正要说谎,首先就得镇定自若,这样才能给人以最基本的信任。拿破仑有一次检阅军队,按照惯例,值日官应在检阅前向他报告点名的情况。

军乐声中,拿破仑正步走上检阅台。值日官跑步到拿破仑跟前,以非常清晰的口齿报告:“报告将军,本部已全部集合完毕,本部官兵应到3444人,实到3438人,请您检阅。”

拿破仑非常满意地点点头,说:“很好!”回头他又对自己的参谋说:“记住这个值日官的名字,数字记得这么准确的人应该受到重用。你们以后也得向他学习,给我汇报时尽量用精确的数字说话,不要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这样的词。”

这位以谎言博得拿破仑好感的值日官说谎的时候真是干脆利落,显得异常沉着冷静,一点也不打顿,可见其说谎的本事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惟有如此,谎言才会真正产生好的效果。

7.判估现实,先要符合人性需求

能对现实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估计,不见得是“好”事,更不一定是“对”的提议。“对”的提议除了判断要正确外,还要注意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符合人性需求。

一个人能对现实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那只是聪明;如果能对掌控现实形势的人进行分析并随机应变地处理事情,则不失为一种智慧。

我们来看一个反面的例子。

公元279年,晋国讨论是不是应该对吴国发动战争,官员们的看法有分歧,以贾充、苟勖、冯统等人为首的宫廷派,主张应该保持原状,不可以出兵;另一派以镇守襄阳的军事将领杜预为首,主张应该采取军事行动,对吴国动用武力。

益州督导官王濬上书陈情:“孙皓荒淫凶暴,我们应该迅速讨伐。万一孙皓死掉,他们拥立贤明的君王,这件事情就难以成功,恳求陛下,不要丧失良机。”

于是,晋国第一任国王司马炎准备出兵攻击吴国。恰好安东将军王浑上书警告:“孙皓打算北上攻击我国,边疆守军已经进入备战状态。”司马炎又改变主意,延后对吴国采取军事行动。

王濬的参议官何攀刚好在首都洛阳,立刻上书说:“孙皓绝对不敢出兵,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备战形势,让袭击更容易成功。”

杜预也上书说明:“吴国的主力部队并没有西上增援,依常理判断,他们已经是束手无策,才不敢出动军队,让首都建业陷于空虚。陛下误信奏报,放弃军事行动,留下后患,实在非常可惜。我的筹划非常详细,成功的话,可以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即使失败,也不会造成重大损失,顶多只是浪费一些时间而已。如果军事行动往后延缓,以后的天时、人事,恐怕不会像现在这么有利,那么要取得成功,将更为困难,请陛下明察。”奏章呈上后,整整一个月都没有消息。杜预再一次上书陈情:“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比较它的利害得失。这次大军南征,利有八九,害不过一二,最糟糕的情形是徒劳无功。问那些反对的官员们,他们也说不出我们会失败的理由。只因为这项谋略不是由他们提出,他们得不到功勋,才会反对到底。自从入秋以来,全国动员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如果突然中止,恐怕会打草惊蛇。孙皓万一因为恐惧,而把首都迁到武昌,再加强边疆的防御工事。到时候,即使我们准备采取军事行动,恐怕一切都将为时已晚。”

杜预的奏章送到时,司马炎正好在和张华下棋,张华马上推开棋盘,说:“陛下圣明!晋国现在国家富庶,兵力强大。孙皓恰好相反,凶暴淫乱,诛杀贤才。现在出兵征讨,可以轻易取得胜利,请陛下不要再迟疑。”

司马炎于是下定决心立刻出兵,任命张华负责军粮运输。而贾充、苟勖、冯统等人仍然声嘶力竭地提出种种反对的理由。司马炎勃然大怒,贾充等人才脱下官帽,请求原谅,不敢再反对。

征讨吴国的行动,果然如杜预判断的一样顺利,晋国没有多久就灭了吴国。张华的才干和见识都十分卓越,拥有很好的声名。很多人认为他应该担任“三公”之类的高官。苟勖、冯统因为张华当初坚持讨伐吴国,让他们丢尽颜面,对张华恨到了极点。

正好有一天,司马炎问张华:“如果我死了,谁可以托付后事?”

张华回答:“齐王(司马攸)品德高尚,又是皇家至亲,是最适当的人选。”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弟弟,司马师生前并没有生下儿子,因此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本来司马昭要把王位传给司马攸,因为何曾、裴秀、贾充等人阻止,他才把王位传给司马炎,所以司马炎一直都小心提防司马攸。

司马炎对这个答案失望极了,心里开始恼怒张华。

苟勖抓住这个机会,挑拨司马炎和张华的信任关系。司马炎于是把张华贬到幽州。张华治理幽州成效卓著,拥有了更高的声誉,司马炎又打算把他调回朝廷。

有一天,冯统跟司马炎谈到钟会叛变的陈年往事。冯统说:“钟会谋反,太祖(司马昭)要负责任。”

司马炎拉下脸来,说:“你说的是什么话?”

冯统脱下官帽,请求原谅,说:“我听说一个优秀的马夫,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要拉紧缰绳,什么时候要放松缰绳。刘邦推崇韩信、彭越等人,封他们侯爵,最后却把他们诛杀。刘秀一直抑制各将领,不交给他们太大的权柄,将领们却都安享天年。这并不是因为位居高官的人‘仁慈’,也不是惨遭杀戮的人‘愚蠢’,而是权力的放纵和约束之间不同,才会导致不同的后果。钟会的才智有限,太祖却对他不断夸奖,把他擢升到重要的位置,又交给他庞大的军队,使钟会产生了错误的印象,认为自己的谋略从来不会失败,才会产生叛变的念头。假使太祖节制对他的赏赐,用权威来慑服他,他根本不可能产生那种叛乱的思想。”

司马炎想了想,说:“你说得有理。”

冯统叩头说:“陛下既然认为我说得有理,就不应该重蹈覆辙,让像钟会那种人发生同样的事情。”

司马炎问:“现在还有钟会那种人吗?”

冯统回答:“陛下的智囊,还有那些拥有卓越名声或者统领部队建立大功的人,都应该一个一个地考虑分析。”

司马炎于是不再说话,也不再提及征召张华回京的事情。

张华为什么会得到这种恶果呢?因为张华提出建议时忘了一件事,他忘记了当初司马昭本来是准备把晋王的位子传给司马攸的。司马攸的品德高尚,又是皇家至亲,才更让司马炎担心。

张华对司马攸的评价、判断都很正确,但是却完全不符合司马炎的人性需求,才会使司马炎对他失去信任,也让他自己永远都不能翻身。

8.宁可犯错,不可犯忌

成功之前要与众不同,但一个人成功之后又很容易树大招风。这时你就不能太张扬,太自我膨胀,太装腔作势,或者过分炫耀。

一般说来,人不怕犯错,最怕犯忌。犯错,可以说是“各人造业各人担”,可以避免;犯忌则是“花飞花舞花满天”,只要有花香,便容易招蜂引蝶,被叮得满头是包,尤其是不知藏拙,尽情花枝招展的时候。所以,或许可以这么说,犯错是疏失,犯忌则是招惹是非。

以下便是一个以古鉴今的好例子。

马超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代,曾经与曹操、刘备的大军交过手,皆不分胜败,可以说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刘备招降他之后,对他相当赏识,没多久便任命他为平西将军,且册封为都亭侯。

马超以“新贵”的身份备受礼遇后,便开始自命不凡,显得十分志得意满,自觉形同刘备的知己、手足,也不太注意君臣应有的礼节。

有一次,他和刘备谈话时,居然在满朝文武面前直呼刘备的名讳,左一句“玄德”,右一句“玄德”,听在与刘备一起打拼多年的众“核心幕僚”耳里,实在十分刺耳!

关羽气不过,想要杀了他,但刘备不同意。这时,张飞说:“如果不杀他,也要教教他懂点礼节,注意点分寸!”

言教不如身教,所以,他们决定给马超来一次“机会教育”。

第二天,刘备召集所有部将开会,关羽和张飞都刻意提前到达,而且持刀恭敬地站立两旁,让君臣的从属关系看起来真的是有不可逾越的距离。

马超进来后,看见“前辈”关、张二将直挺挺地站在一旁,并没有就座,这才恍然大悟,心想以关、张的身份地位,都不敢造次,自己算老几?于是他便有些尴尬地退到一旁。从此之后,马超再也不敢太过于嚣张,还成了刘备蜀汉朝中不可或缺的大将。“搞不清楚状况”是职场中的大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凭着受到上司的赏识与重用,便不自觉地得意忘形起来,“忘了我是谁”。

虽然这种意气昂扬,大都是“粗线条”的个性,并没什么不对,但自以为已是权力核心的“入幕之宾”,进而睥睨群雄,甚至与上司“称兄道弟”起来,便可能为自己的职场生涯种下危机而不自知。

当然,如果这种人所处的“办公室文化”,上上下下一向平起平坐,倒无所谓。假若不是如此,他们的种种“不得体”的举动,即使上司不太在意,身旁众多的各级长官、同僚、竞争者,难免会因为“刺眼”而兴起“你算老几”的不舒服感受。

此时,“新贵”终将成为被“孤立”的对象,一有差错,铁定遭到围攻,而难以继续混下去。所以说,得意之时可不能随意,否则恐怕很快就会变成失意,落得前功尽弃。

下面再看一则精彩的故事。

唐朝安史之乱时,名将李光弼与史思明隔着黄河对阵。心高气傲的史思明为了展现他雄壮的军容,故意每天将他所拥有的千匹上选好马,分批放牧在黄河河边吃草洗澡。

面对史思明的这种具有挑衅性质的“溜马”行径,李光弼觉得他既幼稚又好笑,于是想给他一点教训,杀杀他的锐气。

李光弼命令部下找来五、六百匹母马,等到史思明再次“溜马”的时候,便将这群母马全部放牧在城外,然后又将这些母马所生的小马拴在城内。

由于母马与小马分离,便群起在城外嘶叫。有趣的是,对岸的马匹受到震天马鸣的影响,像是受到召唤一样,竟然纷纷浮水渡过黄河而来。

这时,李光弼命令将城门打开。眼看着一群群的马通通蜂拥进入城内,全部变成自己的马,李光弼不禁露出得意的微笑。

而在河的另一边,喊破喉咙的史思明却因为无端端地失去了近千匹好马,气得差点吐血。

炫耀,虽然只是突出自我的一种表现,不过却带有攻击的性质,因此,很容易碍人眼、刺人眼,而遭到悲惨的命运。

故事中的史思明,显然想借着“溜马”来展现自己兵强马壮,企图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不过,李光弼棋高一着,让史思明炫耀不成,反而失去了千匹好马。

有花香,便容易招蜂引蝶,在竞争的领域中,当自己足够强大时,炫耀则是另一场更激烈竞争的开始。毕竟,竞争无非就是争奇斗艳,谁又甘心居于人后?

所以,任何有意或无心的炫耀都是犯忌,都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与麻烦。请记住,爱炫耀,可别摔得哇哇叫。

9.多交朋友,少树敌人

在人的一生中存在着许多变数,因此做人办事都必须从长远打算,为自己多留条后路。在迁流不息的社会生活和复杂诡谲的人际关系中,只有多交朋友,少树敌人,才能有更大、更自由的生存空间。

人生可以没朋友,但绝不能有敌人。因为谁都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敌人少堵墙。更何况朋友与敌人的差别之大实在难成比例。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范雎的人,虽说满腹经纶,但因家徒四壁,无人引见,也只好空怀壮志,寄居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充当食客。

不久,魏王派遣须贾出使齐国,范雎以随从舍人的身份一同前往。实际上须贾是带着一定使命赴齐的。当初,齐王无道,燕国大将乐毅联合四国,一同伐齐,魏国亦发兵助燕,联军气势汹汹直逼齐都临淄。不想被齐将田单打败,齐国复兴。齐襄王即位后,国势日强,魏王担心齐国报复,才命须贾至齐修好。齐襄王对须贾很不客气,责问魏国反复无常,并说先王之死与魏国有关,令人切齿痛心。须贾嗫嚅而无言,不能应对。范雎见状,从旁代为辩驳,义正辞严地指出:“齐湣王骄暴无戾,五国同仇,岂独魏国?今大王光武盖世,不思重振齐桓公、齐威王之余烈,反而斤斤计较齐湣王时的恩恩怨怨,恐怕又要重蹈齐湣王的覆辙了。”齐襄王早就听说范雎素有谈天说地之能、安邦定国之志,听了他这一番不卑不亢、在情入理的雄辩,内心甚为敬重。当晚齐襄王就派人去游说范雎,欲留他在齐,并以客卿相处。范雎坚决地推辞说:“臣与使者同出,而不与其同入,不信无义,何以为人?”齐襄王更加敬重他了,特赐予他黄金以及牛、酒诸物。范雎身在异国,肩负通使重命,岂敢擅自收受私馈之物,一再坚辞不纳。须贾身为正使,却遭遇冷落,而随从却受此视遇,心中很不是滋味。范雎如实相告后,须贾令他归还黄金而留下牛、酒诸物。范雎惟命是从,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出使异国不为利禄所诱的一身正气和高风亮节却会遭到小人的攻击,以至于差点丧命。

回到魏国后,须贾向相国魏齐指控范雎私受贿赂,向齐国出卖情报,有辱使命。魏齐大怒,命人将范雎抓来,严刑拷打。把范雎打得遍体鳞伤,血流满面,肋折齿落,惨不忍睹。

范雎胸怀大志,未施展才华,岂能就这样白白地冤死,便佯装气绝,企图脱身。魏齐亲自下视,见其断肋折齿,体无完肤,直挺挺地躺在血泊中动也不动,便命仆人用苇席裹尸,弃于茅厕之中,让家中宾客在尸身上洒溺,不容他做干净之鬼,用以告诫后人。看天色已晚,范雎从苇席中张目偷看,只有一名仆人在旁看守,便悄悄地对这个仆人说:“吾伤重至此,虽暂醒,绝无生理。你如果能让我死于家中,以便殡殓,他日定当重金酬谢。”仆人见他可怜,图钱财,便向魏齐谎报说范雎已死,恰逢魏齐正在大宴宾客,酒酣中命仆人将范雎的尸体弃于郊外。

范雎乘夜返家,让家人将苇席置于野外,以掩人之目。同时通知好友郑安平,帮助他藏匿在民间,后化名为张禄,并嘱家人明日一定发丧,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范雎的估计果然没错,第二天魏齐酒醒后,即疑心范雎未死,见野外仅存苇席,便派人至其家搜查,恰逢举家发哀戴孝,方信范尸为犬豕衔去,从此不疑。

半年后,亦即周赧王44年(公元前271年),秦昭王遣使臣王稽出访魏国。秦国有个传统,荐贤者与之同赏,举不肖者与之同罪连坐。秦国的有识之士,都随时留意访求人才。

郑安平听说秦使臣来魏,认为时机已到,假充仆人,在公馆里服侍王稽,应对敏捷,颇得王稽欢心。一次王稽悄悄地问他:“贵国是否有还未出仕为官的贤人,愿与我一同归秦?”郑安平便回答说:“有一位张禄先生,智谋过人,只是有仇家在国中,不敢白日活动,否则早已仕魏,哪能等到今天呢?”王稽连忙表示,白日不便,可于夜间前来。

郑安平让张禄假扮成仆人模样,夜深之后悄悄来到公馆,拜见王稽。王稽和他促膝畅谈天下大势,范雎指点江山,如在目前。未待话谈完,王稽已确认范雎是个难得的人才,便与他相约,待王稽公事办完归秦之日,请范雎在魏国边境的三亭冈处等候,乘车返秦。

王稽完成使命后辞别魏国君臣,驱车回国。当行至三亭冈时,忽见林中走出二人,正是张禄和郑安平。王稽大喜,以车载之,西行而去。

范雎到了秦国以后,渐渐得到秦王的重视,鉴于当时“枝强干弱”的秦国内政和四面出击的外交政策,范雎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先站稳脚跟,他首先提出“远交近攻”这一留名千古的外交策略,于昭王42年(公元前265年)鼓动秦王攻打韩国,结果大获全胜,使韩国成了秦国的附属国。从此,秦国实力更加强大,从而使得各诸侯国再也不敢不另眼相看了。

外交上的胜利使范雎的地位日益巩固了,于是他又帮秦王在内政方面进行改革,即面对“奴大于主”的不正常现象实行“固干削枝”。他指出:“今穰侯(原秦相,魏冉,秦王之舅)内仗太后之势,外窃大王之威,用兵则诸侯震恐,解甲则列国感恩,广置耳目,布王左右,恐千秋万岁后,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一句话正打中秦王的要害,秦王早就担心这个局面,于是更加信任范雎,便罢穰侯之相,驱逐回籍,又安置太后于深宫不许参与政事,并拜范雎为相国,封以应城,号为应侯。

有仇不报非君子,范雎终于出人头地,有了复仇的资本了。于是,他便奏请秦王发兵伐魏。当然,直到这时魏亦不知秦相是范雎,还以为张禄就是张禄。严格地说,当时也许只有郑安平一人知道,可是郑安平并未告诉任何人。

魏王闻知秦王采用张禄丞相之谋,将要东进伐魏,急召群臣相议。王弟信陵君无忌力主发兵相拒,相国魏齐则认为秦强魏弱,不宜硬抗,主张遣使求和。魏王遂派中大夫须贾赴秦求和,这真是冤家路窄了。

范雎得知须贾来了,换去相服,装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馆驿,徐步而入,去见须贾。须贾一见,大惊道:“范先生固无恙乎?我以为先生被魏相打死,何以得命在此?”范雎回答说,当年被弃尸荒郊,幸得苏醒,为一过客所救,亡命于秦,打工糊口,聊以为生。须贾不觉动了哀怜之意,留之同坐,以食赐之。时值冬天,范雎衣薄而破,战栗不已,须贾见状叹道:“范叔一寒如此!”又命从人拿出一件绨袍给他穿上,范雎称谢不已。须贾初到秦国,没有熟人,便问范雎道:“当今秦国丞相张禄,权势盛大,我欲拜见他,可是没人引见。先生在秦日久,能为我通融一下吗?”范雎谎说自己的主人与张丞相关系甚好,自己也常出入相府,可以为其引见,并同意为须贾借得大车驷马,供其驱使。

范雎亲自为须贾执辔御,赶着马车直奔相府。街市之人,望见丞相驾车而来,全部拱立路旁,或者疾走回避。须贾感觉颇为奇怪,到了相府门前,范雎说:“大夫稍待于此,容我先去通报一下。”须贾下车,立于门外,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消息,便问守门者说:“我的故人范叔入府通报,久而不出,您能为我招呼一下吗?”守门者奇怪地说:“这里并没有什么‘范叔’,适才驾车的御手是当今丞相啊!”须贾大惊,如梦中初醒,心坎突突乱跳,于是脱袍解带,跪于门外,托守门者报告说:“魏国罪人须贾在外领死!”范雎在鸣鼓之声中缓步而出,威风凛禀,坐于堂上。须贾跪伏,连称有罪。范雎历数须贾三大罪状后说道:“你今至此,本该断头沥血,以酬前恨。然而可怜你还有点人味,以绨袍相赠,所以苟全你的性命。”须贾叩头称谢,匍匐而出。

范雎入见秦王,将往事一一报告,并说魏国恐秦,遣使求和。秦王大喜,同意范雎意见,准魏求和,须贾之事,任凭他随便发落。

过了几天,范雎在丞相府大宴宾客,尽请诸侯之使,济济一堂,酒菜甚为丰盛。而将魏使须贾安排在阶下,派两个黥徒夹之以坐,席上不设酒食,只准备些炒熟的料豆,两黥徒手捧而喂之,如同喂马一般。众宾客甚以为怪,范雎便将旧事诉说一遍,然后厉声对须贾说:“秦王虽然许和,但魏齐之仇不可不报,留你一条狗命回去告诉魏王,速将魏齐人头送来。否则,我将率兵屠戮魏国,那时悔之晚矣。”

须贾归魏,魏国丞相魏齐十分恐惧,弃了相印,连夜逃往赵国,藏于平原君赵胜家中。秦昭王闻之,欲为范雎报仇,设计诱骗平原君至秦,以为人质,如不送魏齐人头至秦,将不准平原君还赵。魏齐走投无路,怒而自刎。

范雎报仇雪恨之后,想起自己的恩人王稽和郑安平,便晋见昭王,奏曰:“臣本魏一亡命之人,如果不是王稽忠于大王而纳臣于秦,如果不是大王英明圣贤,臣安能富贵如此?然王稽至今仅为谒者,当年救臣于水火之中的郑安平亦未受重用,请大王恩赐。”秦昭王于是任命王稽为河东太守,任命郑安平为将军。

司马迁在为范雎作传行文至此时,有一句颇为有名的感慨:“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用现在的话解释一下,就是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什么都报。”可见,得罪人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10.学会算计,省事省力

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斗争和竞争。有的人曾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没有好结果;而有的人略施小计,便取得巨大的成功,根本原因是成功者会算计。学会算计,省事省力。

对一般人而言,称王称霸这种“大业”,似乎是属于英雄或野心家的事情,不但与自己毫不相干,甚至有点厌恶感。

不过,以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似乎有竞争,就必然会有你死我活的霸主争夺战,而且不管个人喜不喜欢,都很难不被卷入这种种关于权力与势力角逐的暴风圈。

事实上,竞争有各种形式,大至追求丰功伟业,小至人与人之间相互斗嘴争胜。

人似乎都有一种把别人压下去的倾向,以取得更为有利的控制权或发言权,即使是所谓成为“人上人”这种励志目标,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潜在的功利色彩。

隋文帝杨坚正式建立隋朝之后,就问他的辅佐重臣高□应该如何攻取南朝的陈国,让一统天下的大业能够顺利进行。

高□除了主张应该尽各种可能收揽江南民心之外,在实际的进攻策略上,他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趁着陈国忙着收割水稻的时候,假装调派兵马在边境地区集结,让陈国感到紧张,一方面干扰他们水稻的收成,另一方面在他们有所防备时,我们就退兵。这样反复几次之后,让他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以为我们只是在装腔作势。然后,趁着他们防备松懈的时候,我们再出其不意大举进攻,这样必定能够大破陈国。

第二,由于江南的民房和谷仓几乎都是用竹子茅草搭建,我们应该运用这种建筑特性,派人前去烧毁他们的民房和谷仓,而且,只要他们重建,我们就再度去烧。如此,烧了又建,建了又烧,他们不但疲于奔命,财物和谷物的耗损也必然惨重。

杨坚听从高□的策略,不出几年,便让陈国士气重创,而且民穷财困,走上投降隋朝的道路。

人类的互信基础,事实上是很薄弱的,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牢靠。

或许,人们都很期待“和平共处”的日子,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任何一方壮大后,不会对另一方采取不利的行动。

因此,在彼此害怕对方壮大的情况下,即使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底里的竞争恐怕仍是暗潮汹涌。

在本则故事中,陈国或许知道隋朝并不友善,却对“和平共存”怀有幻想,所以并没有积极的防御作为。因此,在隋朝有计划的“割喉战”之下,国力逐渐耗损,最后连国家的脖子都被扭断了,恐怕都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而隋朝表面上隔靴搔痒,暗地里却节节进逼的策略,不正是“懂得算计,省事省力”的最佳写照吗?

我们再来看看西汉刘邦的“借名出师”之计。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挥军到达咸阳,准备与项羽争夺天下。这个时候,被誉为“新城三老”之一的贤者董公,向刘邦进言说:“师出无名,战争不会成功。”

董公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出兵的正当性不够,就难以号召广大的民众,也无法让原来支持对方的民众,转过来支持你。以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果“政治不正确”,就无法成为政治的主流,达到众望所归的效果。

董公进一步向刘邦解释说:“目前天下的情势是:大家早已认同楚怀王为义帝,但项羽先是支持他,后来又杀了他,等于是‘全民公敌’。大王应率领全军,为义帝穿上孝服,以维护义帝正统的姿态昭告天下诸侯共同讨伐项羽,这样才能确立出兵的正当性。”

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即刻为义帝发丧,下令全军穿上孝服,并且义正词严地昭告天下说:“寡人将率同关中的全部军队,沿着长江和汉水东进,诚恳地希望与天下诸侯共同努力,讨伐在楚地杀死义帝的人。”

由于刘邦听了董公的建言,抢占了正统的地位,让他在未来的战事中增加了很多有形、无形的助力,最终打败了比他强大得多的西楚霸王项羽。

抢占政治先机,成为人民瞩目与寄望的焦点,让客观形势趋向自己,这是每个高明的政治家极力追求的目标。古时候所谓取得“道统”和“正统”就是如此。因为,纵使你再怎么聪明机智、军力强盛,如果没有站在多数人民的一边,绝对是无法长治久安的。

人生其他场合的种种争战,又何尝不是如此?拥有民心,赢得信任,抢先站在时代的浪头之上,成为各方瞩目与寄望的焦点,以后要呼风唤雨,就容易多了。

第2章 智慧做人,谨慎行事

只要是人,都会拥有那么一点深沉的城府和计谋。对小人,人们称之为“奸诈”;对君子,人们称之为“谋略”。在这个复杂诡谲的人性丛林里,做人不得不讲计谋。

1.将“伪善”运用得当

有时候,适时的“伪善”行为,的确能让人赢得更高的评价。千万别忽略“伪善”的力量,只要运用得当,它不仅能帮助你抬高身价,还能让你获得更多的喝采。

很多人会认为“伪善”是一种坏习惯,但是别忘了,生活中到处充斥的高尚行为,有时候也是一种伪善。

所以,只要运用得当,适时的“伪善”也可以成为一种武器。

2000年,在曼彻斯特举行的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中,有一场比赛是埃弗顿队对西汉姆联队,比赛的过程十分激烈,在最后一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一比一。

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拉德因为不小心在扑球时扭伤了膝盖,瞬间倒地不起,于是,球就落在潜伏在禁区里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的脚下。

球场上沸腾的气氛顿时安静了下来,迪卡尼奥这时离球门只有12码,在这样近的距离下,不需要任何高超的技术,只要施一点小力,就可以从容地把球踢进没有守门员的球门里,而西汉姆联队也就能以二比一的比分获得胜利了!

反观埃弗顿队,在这场比赛之前,已经连续败了两场,只要这个球一进,就落入了“三连败”的命运。

现场数万球迷都等着看迪卡尼奥会怎么做。在众目睽睽之下,迪卡尼奥并没有踢出“致胜的一脚”,反而弯下腰来,把球稳稳地抱在怀中。

这一举动让全场太过惊讶而出现了片刻沉寂,接着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赞美迪卡尼奥这个不愿意乘人之危的高尚行为。

这一球不需要什么高难度的技巧,所以即使迪卡尼奥踢进了这一球,也不见得能提升自己多少名气,所以他选择不踢,逆向操作的结果,反而让自己声名大噪。

我们再来看一个“伪善”表现得不好的例子。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国内民穷粮缺。

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活着的人也被饿得奄奄一息。

这时,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想发点“善心”。

于是,每天一早,他便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然后施舍给他们,以显示他的“仁慈”。

一天,黔敖又坐在路旁的车子上,等着有人经过。正在这时,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走了过来。他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眯着眼睛,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身体十分虚弱。

黔敖看到后,认为显示自己“仁慈”的时候到了,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叫道:“喂!来吃吧!”

他一心以为那个饿汉会对他感恩不尽,感谢他的好意和慷慨。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那个饿汉抬起头,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你以为一个人为了食物,就会抛弃自己的尊严,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吗?你还是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

说完,那饿汉扭头就走,最后,他终于因为饥饿而死于路旁。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说:“在所有堕落的行径中,没有比伪君子的所作所为更加邪恶了。伪君子总是在最虚假的时候,小心翼翼地装出最善良的样子。”待人接物切莫有轻侮之意,尤其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更要小心顾全对方的自尊,否则,反而会惹得对方生气,岂不自讨没趣。

当我们想助他人一臂之力时,千万不要抱持施舍的心态,也不要骄傲自大地期望别人感激涕零地给予你回报。否则,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让人觉得纯粹是小人行径。

2.“墙头草”的生存智慧

“墙头草,见风倒”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见风倒是为了永远不倒。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一大法则。所谓“思圆处方”、“刚柔相济”、“难得糊涂”、“韬光养晦”、“得饶人处且饶人”等等,都是对这一法则的最好诠释。

中国官场上有一种被称作不倒翁的人,之所以称他们为不倒翁,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论换了几任领导,他们都照样屹立不倒,巍然而立。虽然谈不上大红大紫,但却能经久不衰。是什么使他们能在险如江海的官场上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的呢?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信奉中庸,哪边风势大,就倒向哪边。就拿清末民初被人称为三朝元老的徐世昌来说吧,慈禧掌权时,他做过军机大臣;载沣当政时,他做过邮传尚书;袁世凯任总统时,他做过国务总理;段祺瑞执政时,他做过总统。可以说,他是个地道的不倒翁。

人都说乱世出英雄。可是徐世昌不是英雄,在那“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混乱时代,他是一个一无兵将、二无地盘的文人,何以位及显要?

有人总结了徐世昌为官的4条经验。一曰圆通。

也就是说,他说话圆滑,模棱两可,有伸缩余地;做事八面玲珑,能左右逢源。比如宣统退位之后,他依旧保持与“朝廷”的关系,不忘旧主,心念皇恩;同时又成了袁世凯的“相国”,两面讨好,双方互利。

二曰沉稳。

他遇事固守缄默,不急于表态,对于争议,故意回避,多听他人意见。在他看来,贸然出头会身陷漩涡之中,乃取害之道,因而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决不能轻举妄动。

三曰柔刚。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必要时哼哼哈哈,转弯抹角,宁可做臭皮囊,软磨硬泡。

四曰机警。

专注风云变幻,既不为天下先,也不落人之后;时机不来,则耐心等待,时机到时则狠狠抓住。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一派是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一派是直系,以冯国璋为首。这时,徐世昌仍然是超然于派系之外。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黎元洪下台,冯国璋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政府总理。

冯、段二人貌合而神不合,虽同出一门,共为北洋系,但二人手中都有地盘,都有军队,因此双方谁也不买谁的账,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虽说段祺瑞把持着政府,掌握实权,但据此想把冯国璋当作黎元洪一样成为他操控的机器,是不可能的。冯国璋同样也处处拆段祺瑞的台。

段祺瑞对南方用兵,想统一天下,派皖系军人傅良佐入主湘中,而冯国璋则指示直系军队不战而退,使皖系军队失利。

冯国璋与段祺瑞之间的关系日趋恶化,梁士怡请徐世昌出面调解,徐世昌说:“往昔府院明争,我能解;今乃暗斗,我没办法,做不到。”徐世昌太聪明了,他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南北双方再战,北洋军直系的后起之秀吴佩孚一路取胜,一直打到衡阳。但不久,吴佩孚就通电主和,公开攻击段祺瑞的“武力统一”的政策“实亡国之政策”。

为了倒冯,段祺瑞表示要与冯国璋同时下野,这样给冯国璋一个面子。正在双方斗得不可开交时,徐世昌却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

有人说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有人说徐世昌的总统是拣来的。但不管怎么说,他终归是总统,虽然人人都说“宁给好汉子拉马拽蹬,不给癞汉子当祖宗”。然而,祖宗终究是祖宗,无论如何他也比孙子强得多。

尤其是徐世昌做官时间长,对上层的勾心斗角了解最深。所以他做官尽量避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对官员们能保则保,能帮则帮,是个“大好人”。但他一旦看清天下大势,也很果断,敢作敢为。大凡行“中庸之道”的人,一向性格怯懦,而徐世昌既敢作敢为,又行“中庸之道”,二者兼有,实属“难得”。

例如,徐世昌是1905年入值军机处的,在军机处,他仍行“中庸”的做官之道。

军机大臣当时是庆亲王奕劻,他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当时与奕劻和袁世凯对立的是瞿鸿机。瞿鸿机在其任期内做了3件大事:

一是否决了袁世凯欲推奕劻任总理组阁的建议。二是赞同新设立的陆军部收回北洋6镇。

三是弹劾奕劻父子收贿纳妾,向慈禧建议解除其军机大臣之职,举醇亲王载沣以代之。

瞿鸿机与袁世凯、奕劻对立,对徐世昌却颇有好感,他“独信徐世昌,谓其谨厚”。另一位军机大臣鹿传霖,又以乡谊与徐世昌亲近,因此徐世昌在军机处颇为得意。

徐世昌与瞿鸿机亲近,与袁世凯更近,在清末著名的“丁未政潮”中,岑春煊对慈禧痛言奕劻贪黩误国,要求罢免奕劻,但后来奕劻却保住了自己的权位,还与袁世凯一起反击,结果岑春煊被罢职。

袁世凯在给两江总督瑞方的密信中说:“幸大老(奕劻)平时厚道,颇得多助,复出此内外夹攻之厄。伯轩(世续)、菊人(徐世昌)甚出力,上(慈禧)怒乃解。”由此不难看出,徐世昌为保奕劻是出了大力的。

徐世昌不得罪奕劻,也不得罪瞿鸿机。奕劻与瞿鸿机暗斗,奕劻总想把瞿鸿机挤出军机处,袁世凯对瞿鸿机亦早有不满,奕、袁二人商议,以瞿鸿机当时兼领外务部尚书为由,派他出洋,他自然无法推卸,只能离京启程。但奕劻、袁世凯让徐世昌在军机处提出此议,这下子,徐世昌为难了。瞿鸿机听了徐世昌的话,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说:“我老了,不能远涉重洋,还是让年富力强的人去吧!”徐世昌随机应变,立即改为自请成行,给了瞿鸿机一个台阶下。瞿鸿机对徐世昌十分感激。

后来,徐世昌见上层斗争太激烈,难以应付,就请调东北三省总督,避开了官场激烈斗争的漩涡。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溥仪入继大统,其父载沣做了摄政王。

载沣为了打击北洋势力,将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疴”。徐世昌在此危急关头,激流勇退,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疏请开缺,清廷却以他向来办事认真为由驳回了他的辞职申请。

不久,徐世昌离开东北,入京就任邮传部尚书。

1910年,载沣又提任徐世昌任军机大臣,授体仁阁大学士,享受了清代文臣的最高荣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派北洋军前去镇压,但北洋军“只知有宫保(袁世凯),不知有朝廷”,因而作战不力,很快南方各省纷纷独立。

这时,精明的徐世昌看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时机,必须靠他的密友袁世凯出山,收拾残局,于是他开始加紧活动。

溥仪在其回忆录中写道:“袁世凯的‘军师’徐世昌看出了时机已至,就运用奕劻、那桐几个军机大臣一齐向摄政王保举袁世凯,并以辞职、不上朝相要挟,逼得载沣无策,最后只好乖乖地签发了谕旨:授袁世凯钦差大臣节制各军。”

后来有人说,袁世凯下野后,徐世昌是他在北京的“灵魂”,此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徐世昌却是由科举之路,靠“中庸之道”,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虽说有些做法颇具两面派的意味,但宦海风波,恶浪滔天,如果没有一点心机,光凭做个老好人,是难以生存下去的。

3.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无论做什么事,对什么人,只有先察言观色一番,摸清对方的心思后,再付诸行动,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万无一失。

三国时期的曹操挟天子移都许昌后,对于前来投靠的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依然不是很了解。特别让曹操不解的是:刘备是凭什么把非等闲之辈的关、张聚在自己门下。为了了解刘备,曹操来了一招“煮酒论英雄”,借与刘备谈论有关英雄的问题,看看刘备是否真有才华,是否具有野心。这是曹操识人的惯用方法。

识人的基本方法,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观察一个人说话,能发现他的思想、性格等多种特征。因为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心里想什么,要想干什么,必然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上。但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如果仅听其言,就会受骗上当。所以听其言,同时必须观其行。

人常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这话说得实在有道理。

因为,人生在世有很多忌讳,如果你在无意之中触犯了别人的忌讳,就会在无形之中得罪对方。所以我们说,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千万不要说人家不愿意听的话。

清代的康熙皇帝,青年时励精图治,做过不少大事。但到了晚年,由于年纪大了,却产生了一个怪脾气——忌讳人家说老。如果有谁说老,他轻则不高兴,重则要让对方触霉头。所以,左右的臣子们都知道他这个心理,一般情况下都尽量地回避说老。

有一次,康熙率领一群皇妃去湖中垂钓,不一会儿,鱼杆一动,他连忙举起钓杆,只见钩上钓着一只老鳖,心中好不喜欢。谁知刚刚拉出水面,只听“扑通”一声,鳖却脱钩掉到水里又跑掉了。康熙长吁短叹连叫可惜,在康熙身旁陪同的皇后见状连忙安慰说:“看样子这是只老鳖,老得没牙了,所以衔不住钩子了。”话没落地,旁边另一个年轻的妃子却忍不住大笑起来,而且一边笑一边不住地拿眼睛看着康熙。康熙见了不由得龙颜大怒,他认为皇后是言者无心,而那妃子则是笑者有意,是含沙射影,笑他没有牙齿,老而无用了。于是将那妃子打入冷宫,终身不得复出。

为什么皇后在说话时明显说到“老”字,而康熙没有怪罪她,而妃子只是笑了一笑,但康熙却怪罪她呢?首先是康熙的忌讳心理,他不服老,忌讳别人说他老,这种心理实际上反映了老年人的一种普遍的心态,由于上了年纪,在体力和精力上都有所下降,但又不肯承认这个现实,而且也希望人们在客观上否认这个现实,故而一旦有人涉及这个话题,心理上就承受不了。再者由于皇后与妃子同康熙的感情距离不同。皇后说的话,仔细推敲一下,有显义和隐义两个意义,显义是字面上的意义,因为康熙与皇后的感情距离较近,他产生的是积极联想,所以他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知道皇后是一片好心的安慰。妃子虽然没有说话,只是笑了一笑,但她是在皇后的基础上故意引申,是把那只逃掉了的老鳖比作皇上,是对皇上的鄙视,因而是大不敬。所以,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环境,由于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理解便引出不同的结果来。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实际上究其原因,还是那个妃子没有眼色的缘故。

生活中,人没有眼色是个大问题。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把别人给得罪了。

汉景帝的皇后没有生男孩,于是生男孩成了当时后宫嫔妃所追逐的目标。在后宫妃姬之中,栗姬最先生了个男孩。按规矩,这个长男就是皇太子,他的生母栗姬应该立为皇后。但栗姬的嫉妒心很强,给别人的印象很坏,皇帝了解后也自然和她疏远了。栗姬不但对此毫无察觉,反而因为生了男孩,更加得意忘形。景帝曾委托栗姬将来照应其他妃姬所生诸子,她很不高兴,出言不逊。景帝很讨厌她,只因她是皇太子的生母,不能随便把她轰出宫。

妃子中有个也生了男孩的王夫人,对宫中这种情况了如指掌。一天她悄悄地对一个大臣说:“皇后的位子空着总不是事,我想去劝皇帝,让太子的生母栗姬当皇后,你觉得怎么样?”这大臣自然想当“栗皇后”的第一个推荐者以便将来得宠,于是马上向景帝进言:“太子的母亲栗姬不应该再和一般的夫人们平起平坐,臣以为宜立为皇后。”景帝正犹豫是否把栗姬轰出门外,却有人建议让她继皇后之位,自然勃然大怒,立即把那位大臣打入监狱,把太子也给废了。栗姬终于“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结果,王夫人升为皇后,她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实际上,这是典型的擢傻狗上墙,但是一样的人,那位大臣为什么愿意当傻狗呢?关键一条就是没有眼色,用俗语说就是看不出眉眼高低来。然而可惜的是,生活中看不出眉眼高低的人却大有人在。

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携带行具,以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便可知其情绪。学会察言观色,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为人处世之道。

4.看透别人的心思

会用计谋的人,不仅要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计谋去对待别人,而且知道别人在用什么样的计谋对待自己。看透了别人的心思,才能让自己的计谋招招中的。

人只有在共同的目标之下,才有可能同心协力,其间的冲突、差异、争执也会在共同的目标之下成为次要问题,会自动退位。但是,当共同的目标完成之后或不存在时,团体成员间的个别差异性和个性需求便会自然浮上台面,成为主要问题。

这种“可以共患难,无法共安乐”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与角落,无论是国家、组织、团体、家庭或朋友之间,都经常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当冲突来临时,便是另一场斗争的开始,要让结局呈现什么样的景况,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与手腕。

汉高祖刘邦在天下大定之后,在一片等待论功行赏的气氛当中,却只先分封了20多名功劳最大的部将,其他在他眼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部将,如何分封都还在慢火炖烤、斟酌考量、伤透脑筋当中。等待当然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这些自恃功劳不凡的部将个个无不拉长脖子,望眼欲穿,而且生怕论功不平、赏赐不公,天天红着眼珠,大眼瞪小眼,一个个显得焦虑难安,不仅同僚之间勾心斗角,与刘邦之间也衍生出相当紧张的气氛。有一天,刘邦正在南宫悠闲地散步,忽然远远地看见很多部将聚集在一起指手划脚、交头接耳。刘邦看了,心中觉得不安,难免开始疑神疑鬼,于是便传唤张良前来,想听听他的想法。

张良有些沉重地回答他说:“陛下来自民间,依靠这些人打得天下,过去大家都是平民百姓,平起平坐。现在你成为天子之后,先分封的人大部分都是故交旧友,所诛杀的人是关系较疏远的人,不然就是得罪你、让你看不顺眼的人。因此,他们聚在一起,有可能是在讨论谋反的事情。”刘邦听了之后,面色凝重,便问张良如果真是这么严重,该怎么办?张良想了一下,便先反问刘邦说:“在这些一起打天下的部将当中,你最讨厌的人是谁?这个人不被陛下喜欢的原因,最好又是大家所熟知的事。”刘邦回答说:“雍齿常常捉弄我,他是我最讨厌的人,我想这也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吧。”张良马上提出建议:“那么,今天就先将雍齿封为王侯。这样一来,我看就可以解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安定大家的心了。”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立刻宣布将雍齿封为“什邡侯”。

这件事果然在众多还未被正式封官晋爵的部将之间起了微妙的作用。在这些人的心里,或许认为,连皇帝最讨厌的人都有糖吃了,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于是,君臣之间的紧张关系果然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猜忌,往往是因为互不信任所引起的。为什么会互不信任?是因为彼此没有给对方足够的信任,尤其是在有关利益分配的问题上。

猜忌是因为生怕得到不公平的待遇,不安则是无法掌握不确知的情况和大局。张良这招“丑猫都能得道,忠狗何须担心升天”的手法,定下了分配的标准,给足了诸将的信心,当然可以暂时缓和不安的气氛,维持和谐的局面。

刘邦的性情及后来对待群雄的做法,在历史上有相当多的看法与争议。事实上,有关人的性情及事情因果的种种起伏转折都相当复杂,旁人及后人不易辨其真伪。但是,这则故事却同时呈现了“可以共患难,无法共安乐”的社会现象。

无论人处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要什么或不要什么,让什么或不让什么,有关尊严与欲求的应对进退,实在是门大学问,如何恰如其分,见好就收,全身而退或全身而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一个人。

5.清除障碍,不露痕迹

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各种障碍和危机,能使暗力,用隐藏的手段清除障碍,比明枪实箭地大干一场要高明得多。

阴暗的地方总是蟑螂嚣张、鼠辈横行,甚至喧宾夺主,令人却步。任何团体也是一样,假如领导昏庸,律法不彰,就成了小人耀武扬威的舞台,将气氛搞得乌烟瘴气不说,更不可能有令人指望的前景。

如果你很不幸,毫无选择地必须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中,同流合污一起鬼混,当然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如果不甘心,当然就得想办法进行“大扫除”,脱离苦海。

大扫除,最重要的是不能搞得烟尘弥漫,否则垃圾除不尽,却可能反而先将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宋仁宗时有个宦官叫作任守忠,因为有巧言令色的本事,得到皇帝的信任,或许因为平常自大惯了,竟然自命不凡起来,以为自己也可以在权力场中呼风唤雨,所以逾越本分不说,还在宫中到处兴风作浪,成了宫中的麻烦制造者。

由于仁宗没有亲生儿子,王位继承当然成为各方思量的焦点。任守忠居然想尽办法希望由比较昏庸、没有才能的王室子弟继承王位,以方便从中控制、揽权。

后来英宗继了位,任守忠的妄想破灭,所以就迁怒英宗,常常在英宗与非亲生母亲的太后之间挑拨离间。例如,在英宗面前就说太后瞧不起他,而在太后面前则造谣说英宗不尊敬太后等等,搞得英宗与太后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

时间一长,朝内大臣都觉得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会惹出大祸,于是就想办法非除去任守忠不可。

但是,要除去任守忠这么一个已经党羽遍布的奸诈老狐狸也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事情败露,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化。

所以,宰相韩琦在征得英宗同意之后,决定给任守忠来个迅雷不及掩耳的致命一击。

为了避免风声走漏,韩琦首先拿来了一道空白命令,自己先签了名,然后派人送去给欧阳修、赵槩这两个参知政事会签。即使只是一道空白命令,欧阳修看了看之后,毫不犹豫地就立刻签了名,可是赵槩却面有难色,下不了笔。

欧阳修见状,就对赵槩说:“你跟着签名就对了,韩琦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会签完毕后,韩琦就把任守忠找来,要他站立在政事堂下,宣布他的罪状,说他本来应该斩首,但是皇帝念在多年情分上,即日起贬他为蕲州团练副使,而且必须立刻起程。

说着说着,韩琦才取出空白命令,将罪状与派令一同填上。此时的任守忠只有叩头谢罪的份,毫无反击的机会。

小人不见得有什么神通广大的本领,可是小人得势,必然大肆豢养狐群狗党。而靠着狐群狗党的张牙舞爪,更让他们具有一手遮天的搞鬼能耐。这个时候,任何“驱鬼”的行动,如果过于光明正大,恐怕鬼魅未除,自己已经尸骨无存了。

抓鬼当然不能点灯。鬼不见得怕光,点了灯反而让驱鬼的人曝光,成为群鬼攻击的目标。

韩琦采取一声不响、不露痕迹的方式,给任守忠措手不及的致命一击,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打击小人、驱逐鬼魅的佳作。

在现实的人生处境中,多得是群魔乱舞,当你想要有所行动前,可千万记得不要开大灯,任意招摇。

6.有多少情感,就有多少信任

对一个人的信任有底线,是“理性”;没有底线,则是“情感”。在情感的世界里,情义相交,有多少情感,就有多少信任。所以,与人交往,与其摸索建立互信,还不如先下功夫“搏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只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顺着理性逐层分析,事实上很难避免出现瑕疵的纹理,因为人心毕竟不是一种经得起百般切割的东西,何况,理性也不是什么“天罗地网”的放大镜。

但是情感则不同,情感很绝对,“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恩恩怨怨、敌敌我我都是这种理性与情感的“信任”不同而造成的。

王猛带领前秦16万骑兵前往讨伐前燕,而首先遭遇的是驻守在潞州的前燕将领慕容评的庞大军队。

当两军对阵的时候,王猛派遣部将徐成前去侦察敌情,命令他在正午的时候,就必须回来报告,但是徐成却到了傍晚才回来。王猛勃然大怒,以贻误军情为由,准备要砍他的头。

徐成的上司邓羌求情说,当前情势是敌众我寡,而且明天就要开战,是否等仗打完了再行论罪。

王猛余怒未消地回答说:“如果不杀他,如何树立军威?”

邓羌坚持地说,徐成是他的部下,虽然误了军情,理当该斩,但他愿与徐成一起奋战以将功赎罪。

王猛还是不肯答应,于是邓羌带着怒气回到营区,摆开阵势,将矛头反过来对准王猛,不惜窝里反,摆明力保徐成的决心。

王猛看到邓羌态度如此坚决,就派人前去转告邓羌,准备赦免徐成。不久,邓羌亲自来谢罪,王猛拉着邓羌的手说:“我刚才是在考验将军,你对部将都如此爱护,何况对于国家呢?”

故事的结局,很显然是因为王猛深感事态严重,为了避免内乱而牺牲军令如山的尊严,不得不在顾全大局之下委曲求全。至于“考验将军”的说法,不过是些场面话。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邓羌与徐成的交情及利害与共的关系,绝对胜过与王猛之间的上下从属关系。

在这里,情感胜过一切,实力决定结局。

这个故事呈现的是,在各自为营、价值观混乱的时候,个人利益的结合绝对超过空泛的群体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种例子,各种形式的“党同伐异”,靠的是情感的结合,而不是理性的认同。

所以说,在打群架的时候,就很容易流于是非不明,到头来是烂仗一场。有实力的为王,没实力的为寇,至于是非对错,不过是属于历史的事后聪明罢了。

所以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以不得罪人为手段,以团结人成就事业为目的。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怎样才能得人心?毫无疑问,首先是会“搏感情”。

楚汉相争时的楚霸王项羽,就其个人能力而言,刘邦远远不是项羽的对手。的确,如果个顶个地进行比较,刘邦处处不如项羽,不但家族背景有天壤之别,便是个人素质也不可同日而语。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攻城则城池皆破,杀敌则敌胆尽丧。刘邦会干什么?在整个举兵灭秦和楚汉相争的过程中,没有一条计谋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一座城池是他自己攻下来的,也没有一场战斗是他亲自指挥的。他惟一的本事,就是会问张良、韩信、陈平他们该怎么办,可以说,与项羽相比,刘邦一点能耐和本事也没有。难怪项羽会在骨子里看不起刘邦了:这种东西也配和我争天下?

事实上,刘邦最大的长处就是会笼络人心,善待和善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曾和群臣讨论过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自己为什么会得天下的原因。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应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将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很有才能的人,我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才能,所以我能得到天下。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能不失败吗?”

这是实话。项羽是“个人英雄主义者”,刘邦却能利用集体的智慧。所以刘邦虽然一无所能,却又无所不能。何况,刘邦也不是一点本事都没有。他至少还有三项看家的本领:一是忍,二是赖,三是痞。说开了,也只是得罪人与收买人之分。

谁都知道,项羽是败于张良、韩信、陈平之手,但韩信、陈平原本都是项羽的人。韩信出道晚,直到项梁的军队渡过淮河后,他才带着宝剑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还只是千军万马中的一个小兵。项梁失败之后,他又跟随项羽,可是由于他是一个小兵,谁也不怎么注意他。然而韩信的机遇在于,项羽见他比一般的小兵强,就封他做了个执戟郎,也就是个带班站岗的,跟随着将军,站在帐幕之外。好几回他向项羽献计,但因为人微言轻,项羽不但没有采纳,还辱骂他“胯下之夫”,使韩信看到项羽是个不成大器的人。后来在鸿门宴上,当他看到刘邦低声下气地向项羽求情,便开始可怜起刘邦来,觉得刘邦当时的情境与自己钻裤裆的情景非常相似,由此对刘邦有了几分同情,而且看准了刘邦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准能成大事。后来刘邦做了汉王,像充军一样被项羽逼着去了汉中,韩信认为投奔一个失势的主人准能得到重用,便决心投靠刘邦,并且在途中还得到陈仓有一条秘道的消息,从而为刘邦以后暗渡陈仓提供了重要帮助。

项羽不知道好花还得绿叶扶,不知道一项事业的成功需要依靠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凭着自己的好恶,凭着自己的感觉,把自己的伙伴一步步推给了自己的敌人。

其实,这怪不得别人。因为中国自古就有“良臣择主而事”一说,更何况项羽的政策本身就是联邦制,不是中央集权。俗话说:“此处不留爷,必有留爷处。”再加上他根本就无视别人的存在,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得罪一两个人没啥,久而久之,使手下的人离心离德,离他而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7.投其所好,意在掳之

用金钱来迷惑人并不稀奇,用思想来迷惑人同样不稀奇。只不过金钱是有形的,很容易使人见利忘义,但很多人知道如何提防;而思想则无色无味,在无形中渗透,潜移默化,让人不易提防。

在道德的领域中,“逢迎富贵”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在现实的人生里,从古至今,我们却看到权贵门前仍旧是车水马龙,排场愈来愈大。

毕竟“富贵”是欲望的磁石,从来不曾消磁。只要人企求“富贵”的欲望还在,就愿意参加“逢迎富贵”的游戏,希望在“富贵”之地沾染“富贵”,扩大“富贵”的基础。“逢迎富贵”,当然需要心机,而不只是哼哼哈哈、打躬作揖而已。下面是一则“放长线钓大鱼”的故事。

东汉时,宦官张让在桓帝当权期间权倾朝野,不可一世,当时还是小商人的孟陀,当然很想拉上这一条线来扩大自己的声势。在一阵摸索之后,灵巧的他便把脑筋动到张让的一位管家身上。

孟陀不断地以金钱攻势来巴结这位管家,管家当然是受宠若惊,很是感动。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久浸权势核心,看尽逢迎本质的管家,自然心知肚明这种道理。有一天,他便问孟陀到底有什么要求。

孟陀回答说:“我的要求很简单,不过是希望在适当的时机,你能向我叩拜一次,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样的要求,管家虽然一时无法领悟其用意何在,但还是满口答应了。

张让呼风唤雨,求见的公卿大臣自然很多,没多久之后,孟陀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前去张府,想要求见张让。这一天,人多拥挤,“生面孔”的孟陀自然沾不上边,这时那位管家看见他后,便急忙率领众多奴仆前来迎拜,并亲自陪同孟陀一起进入大门。

众多宾客看见这种排场,当然对孟陀刮目相看,认为孟陀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于是纷纷上前攀交情、拉关系。

孟陀经过这一番“高格调”的洗礼之后,身份和地位顿时水涨船高,以后便俨然一副“重要人物”的模样出现在各种交际场合,而靠着这种虚张声势的人脉网络,做起生意来当然更加顺手,从此累积钱财的速度,就更加惊人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一般人的眼里,管家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即使是权贵身旁的管家,也只不过是多了点狐假虎威的虚荣,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是孟陀却看见了“虚荣”的妙用,供对了管家这尊“土地公”,发挥了海汇诸神、众仙相迎的效果,省却了到处去求神拜佛的麻烦。

这种手法等于是烧对了香,自然就不必再到处去烧香。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可是,做生意却不能抱着这种心态,当然是愈出名愈好,毕竟,知名度可以说是生意是否能够愈做愈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广结善缘、人脉通达更是自古以来生意人苦苦追求的目标。

在商业世界里,讲究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当然,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孟陀将之运用在“打知名度”上面,而且运用得出神入化,实在叫人啧啧称奇。

唐玄宗时,姚崇和张说同朝为相。张说素以“大手笔”闻于朝野,故为姚崇所嫉妒,两人经常明争暗斗,有时连皇上也觉得难以调解。

这年,姚崇患了重病,日甚一日,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便把儿子召至床前,说:“爹爹就要撒手归天了,审视一生,也曾有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事。只是有件事我甚不放心。张丞相与我同朝为官多年,言来语去,多有磨擦。我在世时,他不敢怎样,但我死后,他会罗列罪名,毁我名声。一死万事休,任他说什么,我倒没什么,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几个。若我一旦获罪,肯定会株连你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应付吗?”

儿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觉得没有什么良策对付。姚崇继续说:“制人,要因人之性,借人之手。若能让张丞相来为我盖棺定论,出于时风所碍,他不会不说话的。这样吧,等我死后,张丞相依照惯例会来祭奠。他来之前,你们可把我平生搜集到的佩饰玉玩都摆在供案上,见机送给他。等他收下,就请他为我写碑文。一旦拿到碑文,就速禀报皇上批准。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姚崇死后发丧,张说果然来吊唁。刚进灵堂,他就盯上了在灵案上的诸多宝玩玉器。连行礼时,也心不在焉。姚崇的儿子们心中暗喜,忙按爹的生前指教,将宝玩玉器尽数送给张说。张说假意推辞了几下,最后欢天喜地地收下了。

宝玩玉器送到张说府上,张说还顾不上看个遍,姚崇的长子便前来求见,见面一问,原来是请求为父撰写碑文的。拿了人家的东西,这点事情,当然应该效劳。张说二话没说,就一口答应了。姚崇的长子千恩万谢地走了。

死人的碑文是等着用的,说写就得写。再说,张说也想赶紧应付了此事,好细细品玩那批稀世珍宝。于是叫下人磨墨,挥笔写下了不少赞誉的话。

碑文刚写完,就有姚府的人等着取。姚崇的儿子们见到碑文,忙按父亲的吩咐呈奏皇上。皇上御批“可”,便速请人刻在石碑上。

过了两天,张说从偶得宝玩玉器的狂喜心境中平静下来,仔细品味,才觉得此事有点不对头,他姚崇家为何平白无故地送这么多珍贵的宝玩玉器给自己呢?又一想所写的碑文,才大呼“上当”,忙派人去姚府,说前日所写碑文有点不妥之处,请求取回去修改。听家人回话说那碑文已奏过皇上并已刻在碑上,张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声:“又让姚崇这匹夫算计了!”

姚崇深知张说贪图宝玩玉器之性,才因其性而巧施贿赂,让自己的政敌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说好话,避免政敌在自己死后对自己进行攻击,也为儿孙们免除了一场大劫难。

8.等距离外交,谁也不得罪

工作中,人们有时会无端地被卷入对立的两派之间,而两边又都得罪不起,但是你又不能不表明态度和立场。这时候,就得用点计谋:等距离外交,谁也不得罪。这是夹缝中求生存的高招。

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大多爱找上别人以便给自己作个证明。有时候,因为领导与领导之间出现矛盾需要你作出选择,这时候你千万不能轻易表态,最好的办法就是两边谁都别得罪。因为你惹恼了任何一方,他们可能都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清末陈树屏做江夏知县的时候,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的关系不太合得来。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座客里有个人谈到江面的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就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都不肯丢自己的面子。陈树屏知道他们明明是借题发挥,是狗扯羊皮,说不清楚的。他心里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也很看不起,但是两人都比自己官大,自己谁也得罪不起。于是他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词谦恭地说:“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就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就落潮而言。两位大人都没说错,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张、谭二人本来都是信口开河,听了陈树屏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于是众人一起拍掌大笑,不了了之,停止了“争辩”。

在本则故事中,张、谭二人因江面的宽窄问题而争执不休,致使宴会大煞风景。其实根本上是二人的较劲心理在作怪。

究竟怎样与互相有矛盾的上司相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等离距外交”,因为“等距离外交”不得罪人。“等距离外交”的意思是指无论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你与所有的人都大致保持相同的距离,大都处于关系均衡的状态。但是“等距离外交”绝对不是说你没有主见,而是因为你处在夹缝中得罪不起人,不采取这种方法,你就将面临危险。用某些人的话说,不能上九天揽月,还不能下五洋捉鳖吗?一旦一方斗败了,你就会被无情地当作老鳖给涮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比如某人与自己的直系亲属闹矛盾,需要我们从中调解,这时最好的策略就是“好好好”,这不是不负责任,因为成语里有“疏不间亲”之说,即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这时看似矛盾,但如果你真正插手其间时,就会发现你一定会面对其联合起来的阵势。更何况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彼此的矛盾毕竟不同于敌我,他们不会永远仇视下去。例如,古人苏秦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外为官的小吏,其妻与人私通,到了小吏回家的日子,其妻很担忧,就和通奸者商议对策,决定以药酒毒死小吏。小吏回家的那天,其妻就让小妾端着药酒递上去。小妾已知他们的奸计,想说出酒中有毒,又怕得罪女主人;不说出来,又怕药酒毒死男主人。无奈只好端着酒假装失手摔在地上。小吏正在高兴老婆让小妾送酒,却被摔了,十分恼火,就痛打了小妾一顿。小妾满怀忠信,却要受皮肉之苦。

但对明显处于劣势的小妾来说,这不愧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虽然受点皮肉之苦,但毕竟保全了丈夫而且还没得罪夫人。

不过,有时候这种方法也被用于收买人心方面。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在帝后两党的斗争中,始终站在慈禧一边,维护后党的利益,但他毕竟谙于世故,因此不但表面上从不表现出来,而且有时候还假装同情光绪。尤其在光绪被囚于瀛台时,李莲英还常常在衣袖中藏些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糊里糊涂地感激不尽。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样的领导眼中,下属是没有左右领导的能力的。因此,谁敢说,在帝后两党的激烈斗争中,如果不是阴险狡猾的袁世凯倒向慈禧,一旦光绪胜利,李莲英不更加“劳苦功高”?当然这不是说在现今社会中也有人像李莲英那样心里一套,表面一套。但面对互相矛盾的正、副领导,如果没有一技之长,相信你很难会受到一把手的重视。相反,如果你一味地过于世故,光看着一把手的眼色行事,一旦一把手退位,下场可想而知。所以,在抛开成见的前提下,审时度势地想一想,李莲英的手段也不可谓不高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