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克父母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20:06:22

点击下载

作者:(美)斯波克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斯波克父母经

斯波克父母经试读:

前 言

为人父母是一种压力和快乐相交织的奇妙体验。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发现每当和他们在一起时,我经常会有一点紧张不安,守护着、担心着并纠正他们的行为,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紧张。但是当我离开他们的时候,比如外出去演讲,我内心对他们的爱和骄傲就会占了上风,我会对自己和他们相处时没有表现出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而感到惭愧——既愧对自己,也愧对他们。我的父母帮助我理解了这种感觉。他们经常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像喜爱孙子孙女一样,喜爱我自己的儿女们呢?”这让我逐渐认识到,父母们总是担心和纠正孩子的行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规律。因为父母之爱不只是给予孩子拥抱、欢笑和夸奖,它还包括希望孩子的热心助人和彬彬有礼能被亲朋好友所认可,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能被老师所欣赏。这意味着父母希望孩子们成长为富有责任感的员工、受人尊敬的友邻、忠诚的婚姻伴侣和称职的父母。从最基本的底线来说,父母要保证孩子们健康、安全,避免意外伤害。所有这些牵挂、担心都会让你变成一个容易紧张不安、小题大做的人,因为你必须等待才会有回报,可是孩子并非总能获得赞美或是取得好成绩,所以,你要耐心些。

当然,有些幸运的父母能够在大部分时间喜爱和欣赏他们的孩子——即使是在孩子的青春期。记得有一次我去观看高中球赛,在场上,我的女儿(继女)正率领着啦啦队加油助威,一位妈妈眼里闪着光、情不自禁地对我说:“青春年少是多么美好啊!我就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她的话让我格外惊讶。我一直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比年幼的儿童更难相处,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反抗的需要,其中包括小看他们父母的观念和评价标准,这让我觉得他们是在与我为敌,合伙在背后嘲笑我,而我却对他们无能为力。事实上,我的儿子和继女从未做过出格的事情,只是我缺乏自信让自己变得紧张兮兮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的母亲影响了我,毫无疑问儿时父母如何对待我们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我母亲对孩子的敏感警觉表明,她担心如果不对孩子们始终严格管教,他们就会无法无天的。

相比之下,在和别人家3~5岁的孩子相处时,我总是觉得自信和快乐,他们不仅没有伺机造反,而且我还会让他们认为大人很了不起,拥有许多有趣的知识,总是很会讲故事,能像魔术师般地把事情做成功,有足够的钱可以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孩子们对成年人的莫大赞美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而且经常都会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

6~11岁的孩子则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乖巧迷人、讨人喜欢了,他们不再以父母为榜样,而是去模仿同龄人,外表上邋邋遢遢,吃相上毫不讲究,语言粗鄙,喜欢争辩,抗拒接受父母教给他们的良好的言行举止。但是,他们并不怀疑和嘲笑父母的信仰,也并不有意挑衅,他们不会为了让自己显得久经世故而对抽烟、喝酒、吸毒和性行为产生兴趣。

有的父母对一两岁的宝宝特别是两岁多的宝宝心怀恐惧,把后者称为“可怕的两岁”,这其实是他们的偏见。的确,管理这么大的宝宝是需要一些机智和灵活的,因为他们正在初次体验独立的滋味,但是他们很容易分心,而且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所以,你难免由于对他们束手无策而有点和自己较劲。

除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个性冲突引起的教养难题之外,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也为家庭带来了一些普遍问题。

低收入以及中低收入的人们在有钱人变得更富有的同时却变得更加贫穷了,这种不幸有多种原因。早在里根总统任职期间,富人和企业的税收被大幅降低,过多地拨款到武器制造上,而对裁军谈判也未做认真的努力,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不断地削减专门为帮助穷人、老人、病人、儿童及妇女所提供的服务。由于实际收入的减少(以及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妈妈不得不和爸爸一起在外工作以维持家庭生活,现在有一半学前儿童的妈妈在工作,这也暴露出一个事实,现有的高质量日托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家庭的需要,好的日托机构的收费对于普通收入的人们来说太昂贵了,需要政府或企业像许多欧洲国家所做的那样给予补贴。在我们国家里,有关孩子们的财政预算被严重削减了。

现在,美国有一半的婚姻以离婚而告终,这说明我们似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无论是什么原因,离婚都会造成孩子至少在两年内心情抑郁,让父母双方痛苦不堪,而再婚家庭带来的压力我是有切身之痛的。

十几岁孩子怀孕、吸毒和自杀事件都急剧上升,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在这段令人不安的青春岁月中,青少年缺乏精神信仰的支持,而且他们的父母一定也缺少足以激励孩子的精神信念。

美国社会中发生的凶杀案数倍于其他国家(多数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绑架案、虐妻案和虐童案数量也高得惊人。

一对父母和多个孩子组成的传统家庭数量在稳定减少,看到这样的统计数字,有些父母认为家庭将会永久消失,我认为这不是最核心、最主要的问题。当然,家庭正面临日益沉重的压力,但是孩子们只要曾经拥有过一个家庭,就会把这个家庭理想化,当他们长大后,就会为了他们的孩子而努力重新创造出家庭的积极价值。

我认为更大的危机来自于家庭往往生存在紧张冷漠的社会环境之中,包括:过度竞争和物质至上、精神信念的缺乏、没有成就感和缺乏乐趣的工作,以及大家庭和亲密社交圈的消失。

正如我在这本书中试图说明的那样,化解这些家庭问题的办法是,在我们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不要抱有太强的出人头地的动机,而是要教他们以合作、友善和爱来为人们服务,他们会发现这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激励心灵的力量。亲爱的金吉尔:

多年以来,我渴望有个女儿,但是没有成功。后来我如中奖般得到了你,就像是我与玛丽结婚收到的一份丰厚大礼,一个非常优雅、大方和美丽的女儿,从你身上我受益颇多。

致 谢

感谢Redbook编辑允许我使用过去十年来刊登在该杂志中的文章作为本书的主要内容,这些文章经过了改编和修订以适应时代需要,并加入了我最新的思考,现将它们整理为一本书。

特别要感谢我出色的秘书琳达?朗恩(Lynda Long),她从不会弄错任何一篇手稿所在的章节,她总能找到我把它们错放到了哪里,她总是那么干练、高效和富有同情心。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 & Schuster)的高级编辑卡罗尔?拉里(Carole Lalli)是一位完美的编辑,她以新颖的视角来选择收录的文章、检查重复内容并通过专家评审,从不纠结于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问题。

第一章 我们生活中的焦虑

ANXIETIES IN OUR LIVES

我们的压力能减轻吗

我认为美国是世界上生活压力最大的国家,尽管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我们也没有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因为大多数美国人还是比其他国家的人们在经济上更富裕,物质财富让我们变得麻木了。

我们为什么这么紧张呢?首先,我们失去了安全感和舒适感的来源,那是几代人以前我们的先辈赖以生存的东西,我们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过去,当人们认为宇宙万物神秘不可思议,而且只有上帝才能洞察一切的时候,现在大多数人坚定地认为,自己是被按照上帝的形象制造出来的,并且每时每刻都受到上帝的关爱。如今,科学的出现代替了过去上帝所拥有的权威地位,但是作为人生向导,科学显得太没有人情味了,更糟糕的是,科学把人类拆解并降级,让我们觉得自己只是比其他动物稍微复杂一点、能适应各种社会背景的生物机器和心理机器。所以,我们丧失了许多作为独特的人的高贵尊严,我们不再有灵魂。

在过去的大家庭中,人们经常和亲戚们住在一起或者比邻而居,年轻夫妻可以在照料孩子、婚姻矛盾、财务危机和疾病困扰方面得到及时的帮助,姐妹们总是近在咫尺,这大大增加了情感心理上的安全感,但是我们对这种安全感的丧失还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实际上,我们还会同情那些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小两口,我们会说:“可怜的詹金斯,不得不和她的母亲住在一起。”

大部分美国人曾经生活在一个小型而亲密的社区中,在那里人们彼此很了解,可以信任热心的邻居,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别人和参与社区事务。现在,年轻夫妇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纷纷赶赴大城市,在那儿他们只能靠自己,感到孤立无援。他们往往经常搬家,这是一种漂泊无根的生存状态,我们把它视为理所当然,但这必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拥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中,有一半家庭的母亲需要和父亲一样出外工作,无论是出于经济原因还是情感原因,她们都完全有追求工作和事业的权利。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国家里我们还没有解决提供高质量日托服务的问题。好的日托意味着必须由政府或企业为普通收入家庭提供经济补贴,但是我们的政府说无法承担提供这样的帮助。所以,很多孩子被忽视了,这会对他们的性格产生终身影响。

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国家的离婚率增长了一倍,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对高离婚率的影响“功不可没”,离婚本身也给孩子和父母双方增添了新的困扰和压力,其影响至少持续2年。接下来是再婚家庭的困境,那会持续许多年,而且除非亲身经历你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我有切身体会。目前,美国再婚家庭的数量和非再婚家庭几乎一样多,原生核心家庭(译者注:亲生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的数量第一次成为少数。

导致离婚的原因包括婚前交往时间太短而早早结婚,我想另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美国年轻人被宠坏了,只要父母能负担得起,他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据我所知,有的家庭会把小汽车当做孩子16岁生日礼物,这样的礼物远远超过了其他工业国家年轻人的期望。在美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挣钱,高中和大学与其他国家相比学业难度也不大,也就是说,这里的许多年轻人可以不必付出艰苦努力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很多东西。所以,他们期待婚姻能给他们带来一切想象中的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认识到,父母也没有告诉他们,婚姻就像一个花园,需要经常耕耘才能保持生机,更不要说希望它变得更好了。

在非工业化社会中,人们无论是制作各种容器、工具、衣服、装饰品等供自己生活日用,还是为了出售,都能从创造精致美丽的物品中获得巨大满足感,这是我们人类的本性。但是,现在工厂和办公室中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尽管效率和利润更高,却让无数人失去了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欧美的产业工人都越来越多地抱怨这样既枯燥又紧张的工作毫无意义。

我们的社会极度崇尚竞争精神,家庭中,学校里,孩子们之间互相攀比,驱使他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一些父母给孩子报名参加每天下午的各种课外班——音乐、舞蹈、数学,或者送他们去特殊的训练营学习计算机、网球或足球。从少年棒球联赛到大学中的比赛,人们越来越少强调享受体育运动中的乐趣,而是更多地强调要表现完美和赢得胜利。

努力培养“超级儿童”就是一个过度竞争的荒唐可笑的例子,教1岁的孩子认识卡片上的贝多芬画像,教2岁的宝宝阅读,可是没有人能说明这些早熟技能对孩子有什么积极作用。(至少我们的孩子还没有达到日本孩子所承受的压力程度,那里小学生的自杀数量令人吃惊地不断增长,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成绩不能让父母满意。)

成年人也一样,大部分成功人士在追求出人头地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他们的孩子和配偶。

美国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过于看重物质了,所有社会都要讲实际,但是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物质追求都要与强调精神信仰相平衡,比如提倡为真主服务的责任(如伊朗),或为服务于家庭甚至不惜牺牲个人欲望(如某个欧洲国家),或是为国家服务(如以色列)。

美国的青少年自杀率在过去的20年里增长了3倍,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年轻人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以支持他们度过那些充满压力和迷茫的青春岁月。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暴力的国家,许多凶杀、绑架、虐妻和虐童案件发生在家庭内部。在许多情况下,家庭暴力本身既是人内心紧张不安爆发出来的表现,也是造成家庭成员紧张不安的原因。我们一直是一个粗暴的社会,很容易逐渐变得残忍,就像我们对待印地安人、奴隶以及每一次新移民潮那样。现在电视和电影中充斥野蛮残忍的情节镜头使暴力行为成倍增加,因为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儿童或成人每一次目睹暴力行为,都至少会让他们变得麻木和残忍一些。然而据估算,美国儿童在18岁以前平均观看暴力行为达18000次,所以,我们在培养成千上万的麻木、暴力的人。并不是说那些由善良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变成暴徒,而是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慢慢朝那个方向变化。

我列出这些压力和恐惧清单不是为了让你沮丧或麻木,我相信,我们首先要认清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儿童的抚养教育。

我认为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少给孩子施加与人竞争和出人头地方面的压力,不要在家里或学校里把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不要给孩子按分数排等级;让体育首先成为一种快乐,让孩子们自己组织体育活动。

我认为我们不要以出人头地为主要教育目标,而是应该代之以激励孩子热心助人、合作、友善和爱的行为,这并不需要一本正经地灌输给他们,父母的榜样作用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而且,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喜欢帮助别人,这会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感觉,并且促进孩子的成长。

2岁左右的宝宝希望帮忙摆餐桌,大人可以允许他们帮助摆放没有危险的餐具,并称赞他们会帮大人干活儿了,为鼓励宝宝,还可以保证说将来会让他们帮忙摆盘子。然而当孩子忘记帮忙做家务时,我们要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批评他们,你可以礼貌地提醒孩子,你是多么需要他们的帮助,就像提醒你的好朋友一样。(在日托中心,老师也是靠日积月累才能慢慢教会孩子收拾东西、做餐前准备和打扫卫生)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可以期望并鼓励他们去医院做志愿者工作,或是为更小的孩子辅导功课。

学校里不应该有分数等级(我在一所医学院校教过书,他们非常成功地取消了考分制度),分数让每一个学生之间互相竞争,让学生和教师误认为学习就是牢牢记住老师所说的话,但是,有意义的学习来自于动手操作、思考、感受、体验、主动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过程之中,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帮助人成为一个劳动者、公民和家庭成员,教师负责提供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和引导学生关注到底发生了什么,其余的事就让学生自己来做了。

我希望美国父母能改变“体罚对培养孩子良好品行必不可少”这种主流观念。当然,在孩子故意捣乱或是打碎父母最珍爱的宝贝时,几乎所有的父母一气之下都会想揍他们一顿。但是,世界上有一些家庭里的大人从来不打孩子。我在私人关系和专业研究中认识了许多家庭中的父母,他们从来不向孩子举起巴掌,也从不严厉对待或羞辱孩子,然而他们的孩子却十分友好和礼貌。孩子们都渴望自己更成熟、更富有责任感。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要纠正某个员工所犯的错误时,他不会对人拳脚相加或者打他耳光,他会把这个人叫到办公室,向他说明自己希望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都会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与对待孩子是一样的道理,当孩子得到尊重对待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得更好。

我想,人们对于体罚的认识是错误的,它教人强权即公理,会把一些孩子变成了恃强凌弱的小霸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体罚也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他的良好表现只是因为害怕挨打。如果他因为爱自己的父母,希望让父母开心,并且长大以后希望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他就会有更好的行为表现。

我认为不应该允许孩子观看暴力的影视作品,无论是卡通片还是真人出演,我深信不疑地认为:“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杀戮和伤害了!”

出于同样的原因,我反对给孩子玩枪或其他武器类玩具,但是,当孩子用棍子当枪追赶着小伙伴玩耍时,我也不会跟着屁股后面去阻止他。

要不要外出工作

婴幼儿或学前儿童的妈妈要不要重新外出工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照顾孩子是一份全职家庭工作),每一个经历过这个时期的人都会这样告诉你,这里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对妈妈来说,这份工作在经济上、感情上或是心理上有多重要?妈妈和爸爸能否安排好两个人的工作时间,以便在宝宝醒来的大部分时间里能够陪伴他吗?有没有一位父母双方都喜欢的祖母、阿姨或是亲戚可以来帮忙照顾他们的孩子呢?

妈妈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从业时间是否足够长、工作经历是否足够成功,会影响到她在决定辞去当前工作时,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今后还能找到同样的工作,或者换一份别的工作。当地的日托机构质量如何,是否提供方便的服务?妈妈是否愿意在家里呆上一年或几年,也许等到最小的孩子上了一年级,或者至少3岁之后可以送日托中心或幼儿园时,妈妈再外出工作呢?(国家应该给无力承担妈妈不外出工作的家庭提供补助。)

儿童发展领域的专业研究认为,只有父母才能给婴幼儿理想的照料,因为亲子关系之中有亲密的感情和割不断的血缘。但是,大多数人一样,我认为日托机构中训练有素的教师,或是一位提供优质家庭日托服务女性,或者一位相处融洽的祖母、阿姨或叔叔,或者一位全职保姆,都可以在父母外出工作时很好地完成照料孩子的工作,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要有良好的性格和心态。

代替父母照料孩子的人应该能够给予孩子父母般的关爱,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为孩子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而高兴(这会鼓励孩子不断进步),并且能够用和蔼的态度来管理孩子(没有苛求,也没有压制)。

在3~5岁孩子的日托场所中,每个成人看护数量不应超过7个,3岁以下的孩子每个成人看护数量不应超过3个,后一种情况由照料者在家庭中提供服务时被称为家庭日托。

如果你正在考虑寻找日托机构或家庭日托,就应该到这些地方去参观几个小时或多去几次,以便确认那里的保育理念和客观环境是否都符合你的要求。你要注意观察,看看老师们是把更多时间放在给予孩子们全面指导上,还是对那些遇到困难的孩子格外关注。你是否会关注到,有的孩子被某个玩具难住了,需要巧妙地给予他帮助;有的孩子与人发生激烈争斗,需要教他学习如何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还有的孩子受了伤需要安慰。

当然,日托机构里还应该有足够的富有创造性的玩具,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玩具应包括积木、娃娃和娃娃配套装备、过家家玩具、绘画架和手指画颜料、建造模型、玩具车、三轮脚踏车、玩具货车、儿童攀登架和沙坑,对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应有的玩具和活动设施会简单一些,但是一定要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希望外出工作的女性倾向于结婚以后较早生育宝宝,然后他们在孩子1~6岁时出去工作。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是先在事业上打个好基础,然后在30岁左右的时候再要宝宝。这样一来,她们首先不用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保住一份好工作,当宝宝出生的时候,妈妈处境就会比较有利,可以决定自己是早日回到全职或兼职工作中去,还是抽出一年或更长时间来全职照顾宝宝,直到孩子准备好3岁时去托儿所,5岁去学前班,6岁去上学。那时爸爸的收入可能会更多,也可以在财力上支持妈妈暂时放下工作。

研究表明,“要趁年轻身强力壮时生育宝宝”这样的老观念并不一定在理,一般来说,年纪大一些的父母更加灵活、宽容,更能理解别人,也乐于照顾孩子。

3岁以内的婴幼儿对于与亲密照料者的分离是高度敏感的;6个月大的宝宝如果突然离开妈妈被留在一个陌生人身边,他会陷入情绪压抑之中;2~2.5岁之间的宝宝如果突然被妈妈交给一个陌生的照料者,他就会变得闷闷不乐。孩子的情绪失落程度只有在妈妈回来时才会暴露出来,他会扑到妈妈怀里紧紧黏着她;妈妈要是去别的房间,他会放声大哭;妈妈不在时他能接受保姆的照顾,而现在则会把保姆推开;该睡觉了,当妈妈把他放进小床里时,他会牢牢地抓住妈妈不放,如果妈妈把自己松脱开来向房门口走去,这个以前从没有爬出过小床的2岁宝宝,就会毫不犹豫地翻跃过床栏向妈妈追去。受过这种惊吓的孩子大约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恢复安全感。

解决方法是至少要用两个星期或更长时间为亲子分离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宝宝逐步熟悉保姆或其他替代妈妈的照料者。这个人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逐渐延长到家里来的时间,但不要试图直接去照顾宝宝,只是在与宝宝保持距离的情况下和他交上朋友。当宝宝接受了她时,就可以帮宝宝穿衣服或者拿吃的东西。这一步进展顺利的话,妈妈就可以离开家一会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第二天离开1个小时,如此这般,渐渐延长妈妈离家的时间。如果孩子对妈妈离开有任何惊慌害怕的表现,临时看护人就应该退避,让这个适应的进程再放慢一些。

如果是送宝宝去家庭日托,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宝宝和妈妈一起短时间地参观几次日托场所,直到宝宝在那里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轻松自在,然后妈妈可以离开他半小时并逐渐延长她离开的时间。这个办法看起来在时间和资金上投入都比较多,但是这对避免宝宝的分离恐慌是非常值得的,否则这种负面情绪会给他带来几个月的影响,而且也许还会让妈妈无法再外出工作了。

宝宝3岁以后发生分离焦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我还是建议要让他们逐渐熟悉日托中心,至少前几天里要看看宝宝的适应情况如何,然后再视情况决定进展的快慢。全职还是兼职

对许多女性来说,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的折衷办法是从兼职工作做起,这样妈妈就有了更多选择,既可以在孩子个性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陪伴他成长,又可以继续从事她想做的工作,而且这会让她感觉摆脱了封闭的居家生活状态。这是许多女性所需要的,特别是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妈妈的自由从此被终结了。

平心而论,作为孩子的爸爸也应该自愿把全职工作改为兼职工作,这样妈妈就不会牺牲太多在外工作的机会了,但是有些爸爸还没有想过要把他们自己当作宝宝的主要照料者,即使在那些爸爸愿意承担照顾宝宝角色的家庭中,这种方式也不太可行。事实上,不公平的是,同样的工作,男性比女性工资要高得多,所以,爸爸做兼职工作通常意味着比妈妈完全不工作,家庭收入受到的影响更大。当公司为育婴提供长假时,通常是给妈妈提供产假,而不是给爸爸提供陪产假。

好的日托中心和家庭托儿所价格都很贵,超过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能力,大部分欧洲国家比美国做得更多更好,他们通过政府或企业或者共同出资提供日托补助,众所周知我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有什么理由亏待我们的孩子呢?

在以往的几代人和几个世纪中,大多数女性认为家庭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我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是在争取男女平等的运动中,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女性解放运动中,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平等首先是要同工同酬,女性同样可以从事社会地位高的工作,这当然是女性应有的权利。但是,在我们这个过分崇尚竞争和物质利益的社会里,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是男性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女性现在接受了男性的价值观,或者说得更难听一点,许多女性加入了这种毫无意义的激烈竞争。顺便说一句,越来越多的女性患上胃溃疡和心脏病,这两种病曾被认为是精神紧张、争强好胜的男性所特有的疾病。

将来我们应该在美国强调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在我作为医学院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试图帮助学生敏锐觉察到他们病人的情绪感受,因为这些情感与他们的疾病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我在努力缓解许多美国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情感压抑,帮他们在他们的生活、工作中,客观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这种倾向对内科医生的工作特别不利,如果他们没能正确识别患者的情绪因素,就会在许多情况下做出错误诊断。

在我的儿科医生实践和写作《斯波克育儿经》的过程中,我曾努力劝告爸爸们要给予孩子更多关心,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爸爸自己。

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积极分子,我对电视、电影和战争类玩具中所鼓励的人身侵犯和暴力行为感到忧心忡忡。

无论在家庭、社区还是工作中,如果女性不认同男性过度竞争的价值观,如果男性能意识到自己追求的理想是有害的,并且认识到家庭生活、热心参与邻里事务、建立温暖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男人女人都把在外工作的重要性降到第三位,那么情况就会好得多了。

我所说的这些与女性要不要外出工作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是在努力劝告女性,无论她们是主动选择工作,还是出于生活需要必须工作,都要避免陷入男性的错误观念,不要认为在外工作比家庭更重要、更具有挑战性。

推迟做父母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一对夫妇应该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要宝宝,这样父母会更有活力,内心与孩子更亲近(这有点像体育比赛中更有耐力的一方会获胜)。做父母的确需要耐性,但是以前有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做父母更需要有理解和宽容品质。一般来说,30多岁的人比20多岁的人拥有更多这样的品质,而且,30多岁做父母的人亲子关系和孩子的适应能力都更好一些。

我为此结论所做的解释是,年轻父母自己的年龄与童年时代还比较接近,却深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而自豪,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还有些孩子气。我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缺乏宽容的情况。我曾经与一个14岁的女孩聊天,问她10岁的弟弟表现如何,她对弟弟的莽撞幼稚是那么不满,但是只会气愤地大声抱怨 。如果她再大几岁,对于弟弟的粗鲁可能就会表现为抬眼看看天空,宽容地一笑了之。另一个例子是,当我询问一个16岁的妈妈,她的新生儿情况如何时,她皱着眉头说:“他是个坏孩子!”接下来在询问中得知,让她如此愤怒失望的事情不过是正常的婴儿烦躁啼哭。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30来岁的时候再要孩子,你可能会更喜欢孩子,孩子也会更喜欢你。

从那些准备初次参加工作的年轻女性的来信和交流中,我发现在我们这个性别歧视的社会里,她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言论:女人做不了优秀的工程师,或者不能成为优秀的物理学家,或者不是好的管理者,因此,许多女性怀疑自己能否在她们选择的专业领域里获得成功,特别那些怀有雄心壮志的女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这样的女性来说,最好在事业上早一些起步,逐步获得提升,树立良好的职业声誉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这样,她们对于抽出一段时间来全部或部分用于照料宝宝,以后再考虑重返全职工作,在心理上会觉得更舒服一些。我并不是说先开创事业并推迟生育对所有的女性来说都是好事,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对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满意。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婚姻,近年来的趋势是把结婚时间推迟到将近30岁。

30多岁处于成年期的父母内心更加安定,他们不会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能够理解婴儿的天性并感受到他们的需要。

我并不是想过多强调20多岁和30多岁成为父母之间的差别,以阻止那些希望20多岁的夫妇要宝宝,我只是想改变那种认为“20多岁要宝宝更为有利”的观念。

你能培养出超级儿童吗

你能培养出超级儿童吗?至少有一些心理学家和父母认为他们可以。

当焦虑的父母听说有某种早教计划可以教2岁的宝宝阅读,或者教1岁的宝宝在闪卡上识别贝多芬画像,他们就会匆匆得出结论,要自己为宝宝探索类似的训练方法,即使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样做对宝宝长远发展有好处。

我记得几年前有位纽约的妈妈抱怨说,她11岁的女儿变得越来越紧张不安和容易哭泣,通过询问发现这位妈妈给女儿报了许多课外班:周一上马术课,周二上滑冰课,周三上交际舞课,周四上音乐课,周五上芭蕾课,周六上歌剧欣赏课。此外,孩子所在的学校教学水平很高,老师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业。当我指出孩子身心疲劳可能是造成她情绪异常的部分原因时,她的妈妈却极力反驳说:“但是这些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啊!”

我曾认识这样的父母,如果他们的儿子没有在1岁的时候放弃奶瓶,或者没有在3岁时停止吸吮手指,对大学、律师学校或是他爸爸的法律事务所也从来没有兴趣,他们就会感到焦虑,这种焦虑在成功人士的家庭中特别普遍,你可能会说,这就是社会精英总能保持精英地位的原因。

渴望成功的驱动力代代相传,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童年时,父母期望他出类拔萃,如果做不到,他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这样的人很可能会把同样的压力转加给他们的孩子。有的父母会辩解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文化优势是他们的责任。

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取决于智力和教育的社会里,我们也确实知道,过分忽视婴幼儿的情感和智力需要,可能会大大限制孩子的学习能力,但是这些情况并不能证明超出孩子天性范围的刺激是有益的。事实上,我相信过多的错误刺激对孩子是有害的。

有什么害处呢?在所有这类教育计划中,一个最基本的缺陷就是,力争优秀的动力都是来自于父母而不是孩子,父母们是被他们自己对高成就的关注所驱使,所以,孩子可能会为保护自己而犹豫不前。

有时父母确实成功地促使孩子在某些领域里取得了优秀成绩,比如芭蕾或是音乐,孩子却有可能在其他方面的平衡发展上出现停滞,也许是自我中心,或者是缺乏幽默感,或者是不擅与人相处。而且他们可能会认为父母看重的只是他们过人的才华,而不是自己这个人。

反之,如果他们没有成功地实现出类拔萃的目标,有的孩子就会强烈地认为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并且最终产生持久的挫败感。

给孩子太大压力有可能让他们成年后变成一心渴望争第一的人,除了在狭窄的竞争领域之外,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他们在与妻子、孩子、朋友和同事的关系中,既无法给他人带来快乐,也不能从中享受到快乐,他们或许还可能患上胃溃疡或早期心脏病。

日程安排过紧和过多的控制,剥夺了孩子天生为自己而学习和争取良好自主性的动力,他们也剥夺了孩子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机会,那对孩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成功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一项对于高创造力人士童年的研究揭示出他们普遍拥有的共同特点: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这些人都对某些爱好或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不一定与他们日后的职业有关),并且坚持到底。

如何正常促进孩子在情感、社会性和智力方面的发展呢?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孩子们非常努力地向他们所热爱的人学习如何为人行事,没有得到爱的孩子则不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模仿学习正确行为。

一个被人疼爱的孩子,他的天性会不断展现出来,当他准备好的时候,就会主动做出各种动作,触摸各种东西,慈爱的父母一直在观察和期待孩子第一次主动微笑,他们会用自己的微笑来愉快地回应宝宝。如果在几个月内父母不断重复这种鼓励性的愉快回应,宝宝得到有规律的哺育、经常的拥抱和适时的安慰,他就会知道自己是被疼爱的,父母是值得信任的。这些感觉——爱和信任——构成了孩子未来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基础,甚至他对外界的兴趣以及处理自己想法的能力,都会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婴儿期被剥夺了这些感觉的孩子会因为这方面的严重缺陷而蒙受痛苦。

父母也可以通过关注不同时期宝宝对各种事物的反应,不断提供引起孩子兴趣的观察目标——色彩鲜艳的图画或是运动物体,然后是娃娃和可爱的玩具,自然而然地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1岁的宝宝从来都不闲着,他们对每一件东西都感兴趣,脏东西也要尝一尝,还不会走就要爬楼梯,天性促使他们要去做自己能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他们会固执地在喂饭的时候来抢夺勺子,甚至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会反抗那些表达得不太婉转的建议,甚至会对一件喜欢做的事情先说“不!”他们不想被人控制。

到2岁的时候,孩子们努力模仿父母的行为,学着自己刷牙,穿衣服,脱衣服,以显示自己长大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本能地表现出喜悦之情,就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到2岁末的时候,宝宝掌握的词汇量和句子数量猛增,父母们的职责就是好好倾听他们说话。

在3~6岁期间,孩子们会非常热衷于观察同性别父母,努力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情感表达方式及行为模式,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看得最清楚,某些职业工作全部由男人来承担,而另外一些职业则全部属于女性。通过对自己父母在情感上的认同,所有孩子都会获得终生的动力去做好为人父母的工作。开始时他们在游戏中扮演父母角色,当他们长大到一定年纪时,父母就会把他们当成维持家计的学徒或是助手。(在我们这个复杂的工业社会中,不幸的是孩子很难看到父母在家庭以外如何工作,而且工作的种类也让人眼花缭乱。)

3~6岁的孩子喜欢别人读故事给他们听,这会刺激他们的想象力并逐渐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愿望。

所有这些成长的努力是被鼓励还是被压抑,取决于成人的态度。给孩子机会去练习新的技能直到他们可以熟练掌握,这会增强孩子自主性的动力,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果父母和老师经常给予他们不必要的指导和控制,每时每刻对他们发号施令,就会损害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内在渴望。

学龄的孩子们本身就热衷于参与许多人性化且令人愉快的活动,不需要做任何计划——与朋友相处,玩洋娃娃,做游戏,读书和参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活动不只是愉快的游戏,还能让孩子们的情感在这个越来越走向冰冷技术的社会中保持活力和得到温暖。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追随能力、创造性、责任感、独立思考和自律能力,从而帮助他们为日后获得成功的事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打好基础。

与这些好处相比,在我看来,那些特别强加给孩子的课程价值就是次要的了,并不是说那些教育课程不好或是不重要,而是教育课程和规定活动不应该完全取代孩子们自发的活动。

如果父母在外工作,安排课外活动可以作为一种监管孩子的方式,理想的做法是孩子应该参加课后小组活动,能在自己的学校参加活动就更好了。这些课外活动可以让孩子追求他喜欢的兴趣爱好,其价值取决于孩子如何选择,他能保持多大的热情,也取决于这个小组活动中能否培养领导力、责任感、自主性和创造性。小组的指导老师应该选择受孩子欢迎的人来担任,这里也不应该有评分制度。可以提供的课程内容数不胜数:竞技体育运动(教练要强调团队合作和享受快乐,而不是追求完美和不惜一切代价战胜对手)、计算机、戏剧、木工手艺、电子技术、油画、音乐、故事创作、报纸编辑、邮票收集和交换等等。无论父母双方是否都要工作,都应该向学校要求开设这些课外活动项目。

在本文开始我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每周被送去参加6个课外班,她没有什么时间交朋友、读书、发展爱好或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显然,当她的父母寄希望于把她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人时,这个孩子却在压力之下变得紧张不安了。

我看到另外一些孩子,他们每天课后也很忙,但却是忙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在做他们自己,培养好奇心,发展个性。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孩子应该在课外花多少时间或拥有多少爱好,而是在于哪些活动能让孩子用心去参与并坚持到底。

我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列出这些人们熟悉的少儿活动呢?我只是为了提醒大家,还有一种美好的教育方法,它能够培养出得到充分关爱的孩子,他们出于内心的需要,主动亲近他们的父母,主动去关心这个世界。几个世纪以来,这种教育方法已经造就出一大批富有智慧的人,他们不仅学业有成,而且生活幸福。

所以,不必去寻求特别的、最新式的、先进的课程,我坚持认为幼儿园和正规学校应该培养孩子们创造性、自主性、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里应该是个快乐的地方,而不是只教导孩子们死记硬背和循规蹈矩的监狱。当然,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必须要与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但是,那些安全感和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孩子,对适应这些课程没有什么困难,而那些成长过程中好奇心受压制,又未得到充分关爱的孩子就会跟不上了。

儿童安全教育

近年来两个儿童安全提案已被多次讨论,并在一些地方已开始付诸实施:获取儿童指纹及邀请警察到学校进行演讲,警告孩子们提防诱拐者与性骚扰者。这些方案显然很具有吸引力,但是我本人更支持能提供真正保护的方案。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特别的预防措施带来的害处可能多于好处,因为这只会让成千上万的儿童担惊受怕却无能为力。

毫无疑问,儿童的想象力还不健全,很容易被惊吓。例如,研究表明,到医院进行普通的扁桃腺切除手术的孩子,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惧心理,比如他们会以为自己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所以才需要做这个手术,以为他们的脖子会从一侧的耳朵切开到另一侧,或者以为他们的父母会再也找不到他们,再也不会带他们回家了。

那么你可以猜到,一位警察叔叔的报告会让孩子们对绑架儿童、强奸和谋杀产生什么样的想象呢?对许多孩子来说,警察首先代表的不是保护而是惩罚,我很容易想象到,一个小女孩如果在上学路上碰到一个看起来衣着不那么体面的男人,她可能会告诉朋友说:“我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拐骗小孩的人,他还看我来着呢!”

事实上,在性骚扰者中孩子的熟人占多数,比如家庭中的亲戚朋友,那些通常受到孩子尊敬的人。警察该怎么向孩子解释性骚扰,或者警告孩子连至亲也不要相信呢?我认为这些工作最好由父母来做,他们更了解孩子的敏感程度。

绝大多数失踪的孩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已离异的孩子,非抚养父母对探视权执行情况不满,显然,获取孩子指纹无法防止这类拐骗。第二大类是离家出走的孩子,主要是女孩,她们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理解,或者父母没有给自己充分关爱,她们的指纹对找到她们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如果她们最终“被”警察找到,那是因为她们躲闪警察的行为让警察找到了她们,无论如何她们很快就能证明自己的身份。其实我认为指纹真正的用处只不过是加速确认新近被杀害的儿童身份。

父母们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避免性骚扰呢?

在我看来,先从如何处理与同龄孩子或大孩子的性接触谈起,似乎会比较容易,对孩子也较少伤害。这个话题可能要通过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或是转述的此类事件来引起,或者因为你发现了孩子之间的性游戏。三四岁的孩子对婴儿的来历产生兴趣,也会玩一些性游戏。你可以告诉女孩,如果某个小男孩要求看看或者触摸她的阴部(或表示此部位的其他惯用语),她必须拒绝,可以直接说:“不行!我不想让你这样做。”然后,妈妈可以向女孩重申,告诉她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于大男孩,最后,再重申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于成年男人。反复重申这个建议有助于帮助孩子接受这种观念,并且为孩子自己讲出这句话而做好准备。实际上父母可以马上和她一起练习复述:“我们一起来说:不行!我不想让你这样做!”万一有个成年亲戚或者家庭成员对她提出非礼要求时,这句话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唤醒孩子,让她意识到她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

为了保护幼小的孩子免遭拐骗,我要实事求是地对她说,“除了父母的车之外,不要上任何人的汽车,不要和任何人去他的住处。如果有人邀请你,你就告诉他:不,我不想去。然后跑开。”你要告诉孩子不必听从陌生人的要求,有些事情是她能做到的,所以她是有一定力量的。如果她希望知道这个陌生人可能做些什么时,我会告诉她说:“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不怀好意的,他们可能会对孩子做出令人厌恶的事情。”

如果孩子已经从朋友那里或从电视节目中听说了一些关于性骚扰的报道,问我为什么有人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会尽量委婉地告诉她:“有极少数男人脑子进水了,迫使别人家的孩子住到他家,或用令人不安的方式侵犯他们的身体,他们以为自己有权这样做。”我会尽量对这种行为做最温和的解释,因为那会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而且我认为,教育孩子对人类同伴怀有尽可能多的信任是很重要的。

如果电视报道中某起儿童凶杀案让孩子感到不安,我会多做一些解释:“有些人在他们童年时受到非常恶劣的对待,所以现在他们才会企图伤害他人,他们不仅伤害儿童,也伤害成人。”

无论孩子在遭遇的性骚扰中受到轻微伤害还是更严重的伤害,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孩子会始终有一种罪恶感,父母应该尽最大努力减轻孩子这种感觉。你可以说:“这完全不是你的错,你并不想让他那样做,他脑子进水了,他是个坏蛋。”你不应假装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那会让孩子觉得谈论这件事情很可怕,同时,也不要把这件事当做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可怕灾难。

对孩子和你们自己来说,明智的做法是从心理诊所、专门从事性创伤治疗的机构及家庭援助社会机构获得安全的帮助。

要想长远解决针对孩子的各种暴力行为问题,包括性虐待问题,就要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培养教育我们的后代,要让孩子们成长为比许多生活在今天的父母、教师和一般人更加友善仁慈的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针对成人和孩子的各种暴力行为远低于美国,这给了我们希望,如果我们认识到问题,并且努力解决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社会。

所有的学校都应该是友好的、富有创造性的地方,就像我看到的最好的学校那样,我们应该戒除对孩子的体罚,制作激发思考的电视和电影节目,而不是现在的暴力节目,应该有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机构去帮助那些正被忽视和虐待的孩子,不要让这样的教养模式继续传承给下一代。

第二章 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

BEING A FATHER TODAY

孩子需要从父亲那里得到什么

在这一章中,我要谈一谈父亲如何担当好自己的各种角色,成为孩子的榜样、伙伴、严父及教导男女平等的老师。

首先,我们应该回顾一下男孩子对父亲的身份认同的问题,因为那是形成男孩性格最重要的强有力的心理机制,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女孩对父亲的浪漫依恋心理,因为她与所有男性的关系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父亲在这两个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父亲的个性,而且他怎么做比他怎么说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早在数百年前,人们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自然会成长为男人和女人,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现在知道,尽管人的腺体、本能和天生气质确实在这里起了一部分作用,但主要影响还是来自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缘关系。男孩从3岁左右开始认识到他生来就要成为一个男人,他观察并认同他的父亲,并试着模仿父亲的行为,这就是他获得男性感觉的方式。男孩也会对母亲产生认同,程度要轻微得多,他对女性的大部分了解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通常情况下,女孩主要是认同她的母亲,但是也会在较小程度上认同父亲。

有少数孩子会主要认同他们的异性父母,比如:有的男孩长大后成为我们所说的那种女里女气的男人,他主要认同的就是他的母亲而不是父亲,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可能导致男孩这种相反的认同,比如糟糕的父子关系以及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同样,长大以后在外表和举止上明显男性化的女孩,很可能是主要认同了她的父亲而不是母亲。(这里我不是指那些像男孩般顽皮的女孩。)

当然,什么样的活动、兴趣、服装和举止会被认为具有女人味或男子气,标准是不确定的,取决于社会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在一些国家,男子气意味着有大丈夫气概、强壮结实、积极进取;在另一些国家或社会阶层中,则意味着有哲学头脑、爱思考。当今时代,大部分美国的年轻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不再表现得被动、无助和脆弱,而一个世纪以前,人们认为这些才是女性气质最重要的特征。

小男孩认定他的父亲是世界上最强壮、最聪明、最富有的男人。他努力效仿父亲的举止、说话的语气、措词甚至是骂人的话;他会在做游戏的时候模仿父亲开车的方式和开车时所说的话;他会假装去工厂或办公室上班;在过家家游戏中,他惟妙惟肖地扮演父亲在家中所承担的角色,对游戏中的子女非常关心——真人扮演的或是用娃娃——就像他父亲所做的那样,对他们表现出疼爱、称赞或批评,还有可能给予惩罚。他和游戏中的妻子交谈,表达他的关爱或愤怒,和她讨论日常生活计划,并表现出他的能干和令人尊敬或是完全相反,尽可能地准确模仿他所看到的父亲的姿态。

3~4岁的男孩在和其他男孩做游戏或者与男人打交道时,已经表现出他父亲的一些言行举止特点,为人热诚或是冷淡,争强好胜或是亲切随和。

他不仅仅是在做游戏,他是在学习做一个男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当他长大成人,真正承担起这些角色时,6岁以前的学到的行为方式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

作为父亲不需要过于主动地去塑造儿子的性格,儿子自己会积极地完成90%的工作,我并不是说父亲不需要充分肩负起日常教导和维护纪律的责任,他是需要这样做的,因为孩子们缺乏经验而且容易冲动。但是,父母的教导不应该只包括责任、礼貌、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具体细节,还应该包括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态度。

对父亲来说,要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积极影响,需要让孩子们感觉到父亲真正对他们感兴趣,爱他们,并且无论父亲批评了他们多少次,但从根本上是认可他们的。这也同样适用于母亲。这种被父母所爱的感觉会让孩子愿意去做让父母高兴的事,并希望长大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当然,父亲必须和孩子在一起,至少是常常在一起,以便让孩子们了解他的性格和感受到父亲对他们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离婚后远离孩子生活的父亲要尽可能经常去看望孩子、给孩子写信和寄生日礼物,以弥补亲情鸿沟的重要原因。如果父亲住的很远,消失在孩子的生活中或是去世了,为保持父亲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母亲要多强调父亲的优点,淡化缺点——即使母亲现在仍认为他是一个恶棍无赖——而且可以通过讲述孩子小时候的故事,来说明父亲对孩子的喜爱和欣赏。

当父亲永远离去的时候,孩子们会对父亲怀有强烈的渴望,他们会在想象中创造出一个父亲的形象并保存在心里,这个形象的特征来自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的,以及他们所欣赏的其他男人,如:祖父、叔叔、继父、老师和友好的小卖店主等。孩子在失去母亲时也会这样做。

正如人们从经验中得知的那样,如果一位父亲有几个儿子,他们最终不会都成为父亲的翻版,天生的气质类型(比如安静还是活跃)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家庭中是排行老大、中间还是最小也会对孩子个性形成有所影响。比如:最大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认真、负责和自觉的人,但是在家中老大并不像排行在后的孩子那样善于与人交往。另一个对塑造孩子性格有影响的因素,是父母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态度,出于有意或无意的原因,他们可能会对某个孩子更严格而对另一个孩子更宽容。

当我们说一般男孩在身份认同上更多的指向父亲而较少指向母亲时(女孩正好相反),意味着一个男孩本应该主要认同父亲的个人形象、与男人和女人的交往方式以及他的雄心壮志,而从母亲那里他本应该获得对孩子的浓厚兴趣,比如因此让他成为一个学校老师或心理学家。但是,这样的模式过于简单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或行为动力除了以父母的影响为基础之外,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女孩首先向妈妈学习怎样做一个女人,怎样与女性打交道,但在童年早期她向父亲学习怎样与男性打交道。她学到一些显而易见的男性特点,诸如习惯男性低沉的嗓音(有的不习惯这种嗓音的女婴开始时会被吓哭),学习享受爸爸喜欢玩的那种粗鲁一些、勇敢一些的游戏,诸如被抛向空中,或是被爸爸背着绕圈飞跑,学习如何接受玩笑,还有如何撒娇示爱。

在成长过程中这些事情看起来不像读、写、算那么重要,那是因为我们太想当然了,这些都是重要基础,从没有过这些经历,或者在婴幼儿时期从不知道有爸爸这个人的女孩,在日后的生活中会发现与男性相处会遇到更多困难。

3~6岁时,女孩对父亲产生强烈的浪漫依恋,她认为父亲是世界上最英俊、最迷人和最有魅力的男人,他的长相、工作和兴趣,他的个性品质,他与妻子和女儿的关系,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女孩最终形成的对未来丈夫的期望,再加上母亲的影响,都将对她行为模式和情趣爱好的形成产生作用。

另外我要说的是,女儿特别需要一位对家庭忠诚、值得信赖的父亲。他有一颗温暖的心,能像欣赏儿子一样欣赏女儿,但是,他不应该与女儿过分亲密,以免在女儿和她母亲之间激起过度竞争,或者使她在青春期时很难把情感转向与她同龄的男孩。

孩子们非常专注地观察、模仿父母,与父母建立亲密依恋,特别是在3~6岁期间,他们往往会把母亲和父亲理想化,热情崇拜父母的美好品格,而忽略他们不太完美的地方。对所有父母来说,那都是令人愉快的一段时光。事实上,直到青春期,孩子们批判父母的需求才会变得强烈起来。

所以,父母不需要成为拥有一切美德的完人,只需要做一个正派、善良、和蔼可亲、通情达理的人就行了。比如:如果父亲恰好是个害羞的人,这可能多少对他儿子有点影响,但是,如果真是这样,大多数情况下也未必是件坏事。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一定数量性格外向的人,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作家、音乐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比较害羞的那类人。另一个例子是,小时候胆小羞怯的孩子,在补偿作用的驱动下,会变成一个特别坚忍顽强的人。

我想说的是,从长远来看,父母们永远无法预料到,自己赋予孩子的哪些生活态度将被证明是最有价值的。

学习做一个好父亲

我曾主持过一次与五六个爸爸的讨论会,目的是为了直接向他们了解现在的年轻父亲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南森,一位23岁的父亲,用承认错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开始,他说:“我刚刚做了一个星期的爸爸!我完全不知道怎么为人父母,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我还在嘲笑人为什么要做父母,那确实是让我受不了的事情。现在突然之间我真的成了父亲,我面临所有做父亲的责任,可以说这让我很恐惧,尽管我通常不是一个会被这类恐惧所困扰的人。不过,我确实在努力寻找各种信息,寻求养育我儿子的最好方法。”

在座年龄最大的父亲是29岁,孩子年龄最大的是7岁,我请他们告诉南森在他们初为人父时学到的最有价值的经验。迈克谈到了需要建立起养育孩子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用正确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观来抚养好孩子;利昂坦率承认最初自己对宝宝的陌生感,渐渐地他才认识到宝宝的啼哭、微笑和咿呀儿语都是她与人交流的方式,他必须给予回应,不能等到她会说成句的话时才和她交流。南森也谈到宝宝啼哭时他的无助感和挫折感。

我对讨论要点的总结如下:

自信心对养育孩子是极为有利的条件,最能让父母感到欣慰和愉快,但却是这个年代很难得的事情,特别是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

几个世纪以前还没有心理学,从没有人建议父母要不断地塑造他们的孩子,不管结果好坏。那时人们认为做父母不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重复你的父母所做过的事情。

如果一个孩子变坏了,人们通常认为他是魔鬼缠身,或者会归咎于与他最亲近的任何人。比如,当一个孩子成为酒鬼时,父母会说这一点是从他叔叔查尔斯那里继承的。

我可以肯定,这种对于心理学的无知让做父母变得容易许多,因为我知道有些父母——包括如今的一些父母——从来不会自责或质疑他们自己,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在开始做父母时都会感到有压力,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

这种怀疑一部分来自于学校教育,它告诉我们,人生来是无知的,上学后才开始学习,如果我们不学习就会在考试中失败。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上过有关儿童发展的课程,即使上过这门课程,学到的只是有关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而不是关于怎样给宝宝喂奶、换尿布以及处理婴儿啼哭和呕吐的常识。

更具体地说,这种怀疑还来自于我们通过上课和阅读书籍文章,吸收了足够多的心理学知识,得到的印象是,只有专业人士、专家才知道怎么养育孩子,而且,还跟他们学到责怪父母所做的那些让我们不满的事情,而当我们自己做了父母时,才发现我们做的事情也会引起孩子的不满。

一个之前从来没有和孩子接触过的男人,认为与人开始建立关系的方式都是先打个招呼,然后找一个共同的话题来聊。但是,大多数婴儿实际上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来学会微笑,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说一个词。

大多数女性从童年时起就被鼓励同情各种弱小生命,包括玩具娃娃,鼓励她们用儿语和它们说话,尽管如此,大部分女性还是发现自己刚开始与第一个孩子建立关系时有困难。如果在医院或是出院回家后不久,你有机会私下里和她们交流,她们会承认自己很不安,因为她们发现当自己第一次见到宝宝的时候,找不到做母亲的感觉,甚至感觉不到这个孩子是自己的。

顺便说一句,如果母亲看到自己的宝宝通过自然分娩出生,并且在医院里允许宝宝一直留在她身边,这种陌生感就会减轻许多。同样,如果父亲参与了宝宝出生的过程,他对宝宝的陌生感也会减轻。

我相信,父亲和母亲主要是通过照料第一个孩子来学习怎样做父母的。在我看来,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相比的巨大优势之一,就是让女人更相信自己是个好妈妈,因为宝宝是那么喜欢吃母乳,而且因此而健康成长。

如果初为父母的人有许多照料别人家宝宝的经验,那也会有所帮助,但是没有人具有那种与生俱来的做母亲或做父亲的本能。

最接近本能的经验来自于他们自己婴幼儿时期父母照料他们的方式。你可以看到3~5岁的孩子照料他们的娃娃,他们对娃娃进行批评或表扬,就像他们的父母批评或者表扬自己一样,20年后他们会同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你是在幼年时就学会了对待你未来孩子的基本态度,其余的东西是你在做父母的实践中学习的。如果一位父亲让他的妻子在孩子一两岁期间全权负责养育孩子,这位母亲就会成为一名育儿专家,而这位父亲则只能游离在外,袖手旁观。

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必须做到与妻子给宝宝喂奶、洗澡、换尿布的次数完全一样,而是应该做的足够多,这样他就能成为宝宝固定的照料者,也能在宝宝不舒服的时候分担安慰妻子的工作。所有这些不仅有助于他乐于照料宝宝,真正感觉到这是自己的孩子,而且也有助于他从一开始就培养起与孩子和谐、亲密的关系。

当丈夫外出工作而自己待在家里照料第一个孩子时,大多数母亲往往会比丈夫感到更多的紧张不安,她们不得不从原来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中转变,那时她不需要整天待在家里承担照料孩子的重任,不需要操心宝宝,也不需要担心自己对宝宝的照顾是否正确。

如今美国大多数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不需要承担什么家庭责任,也许他们会负责一两件家务,但是没有什么重大责任。在高中和大学期间,甚至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他们都有充分的自由。那么,突然间夫妻俩要承担起对另一个生命的责任——一个完全弱小无助的生命,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突如其来的负担,是生命中最为沉重的责任之一。

在以前更为纯朴的社会里,男孩从10~12岁开始就已经成为了父亲的助手,从事捕鱼、种田、打猎或以其他方式谋生;而这个年龄的女孩其实已开始帮助母亲照料最小的孩子,从她四五岁起,就要整天把弟弟或妹妹背在背上。所以,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承担必要的成年人的责任,但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因为孩子们要上学,所以大部分这类责任就不会让他们来承担了。

结果是许多美国人对为人父母几乎毫无准备。记得我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做儿科医生的时候,年轻人比现在更缺少安全感,有的妈妈出院的时候会哭,因为她们觉得自己远远没有准备好做母亲,并因此感到恐惧。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更为自信,不再看到许多妈妈因此哭泣,不过,在许多情况下她们仍然会感到焦虑。

当第一个孩子烦躁哭闹得厉害时,妈妈的这种焦虑会更为严重(当然,第一个孩子的啼哭似乎比第二个孩子多得多,即使实际上他们啼哭的时间一样多),父母深感困扰,无论医生怎么说,他们都会觉得一定是出了什么严重问题,不太可能让他们放松下来。他们认为如果不能让孩子得到满足或安慰,就是不称职的父母。

不管父母怎么努力安抚,宝宝都不停地拼命啼哭,这让父母觉得她是在生他们的气,患有疝气(或肠绞痛)的婴儿看起来好像是故意在踢抱着她的父母。

父母在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开始抱怨这个看上去太忘恩负义、太不友好的小家伙。但是因为母亲整天在家,理所当然要承担照料孩子的重任,她不能说:“我讨厌我的宝宝!”所以,母亲在被这个难缠的小家伙所困扰时,不得不拒绝和隐藏自己内心的不满。

最好的补偿是,丈夫要坚持携妻子外出享受一个晚上的二人时光——去餐厅、看电影或者去拜访朋友,如果找不到或请不起临时保姆,那么他至少应该让妻子自己出去走一走,他代替妈妈照顾一会儿宝宝。

对父亲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鼓励妻子觉察和表达她的苦恼以及对宝宝的不满,他可能需要先从接受自己内心的这些感觉开始,才能帮助他的妻子并接受她的感觉。在我所知道的案例中,父母双方的坦率沟通可以大大缓解紧张压力,并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亲密。

父亲的陪伴

在美国有些爸爸会因为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或者无法陪伴孩子而担心,这是美国人关心的问题。据我所知,别的国家父母不会像美国人这么关心这个问题,美国人并不比其他国家的父母更爱孩子或是为孩子做出更多牺牲。但是更让他们担心的是,是否对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以及孩子是否爱他们。

在更为纯朴自然的社会里,父母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是正确的,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爱他们的,至少是尊敬他们的。他们会认为父母担心自己是否被孩子认可,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应该是让孩子来担心自己是否得到了父母的认可。

我认为美国父母所关注的这些问题,至少部分来自于一种观念,即我们的先驱者及相继而来的移民,为了给子孙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情愿忍受所有的艰难困苦。在古老的国家里,孩子们对父母负有重大责任和义务,而在美国这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里则相反。

因为古老传统的消失,同时也因为缺少祖父母在身边一起生活,美国人特别容易接受心理分析和儿童心理学,这些学问把许多注意力放在大部分家庭中存在的爱恨交织的人际关系上。把负面情绪公开化,让认真尽责的父母产生负罪感,首先,他们努力与孩子做朋友,并且为如何最大限度降低与孩子之间的对立而焦虑不安。

有的父亲会很焦虑,尤其是那些在工作或社会事务上投入太多时间,以致几乎没有多余时间来关注家庭的父亲,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发现自己很难把侧重点调整过来。

那么,确实有些父亲和孩子在一起时感觉不自在,特别是在与儿子相处时,因为在潜意识里父亲和儿子之间容易有互相敌对和批判的倾向,正如母亲和女儿也一样。有些这类父亲与自己父亲的关系通常也比较紧张,有的人与成年人相处时也会腼腆不安。大部分有这类问题的人都不愿意去仔细思考甚至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当丈夫很少与孩子们接触时,妻子会经常公开表示担心,有时还会向专业人士寻求建议,询问这样的情况对孩子特别是对儿子会有多么不利,是否可以做些什么加以补救。

不需要外出工作的母亲很少关注自己与孩子的亲密程度,除了孩子上学的时间,她们从早到晚与孩子亲密接触,而事实上多数情况下她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和孩子一起玩。那些常常会感觉焦虑和担心的人,是孩子还很小却要出来工作的妈妈,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如果父亲本来就愿意陪伴孩子,想为他们做事,那就再好不过了,比如可以带孩子做些更令人兴奋的事,陪孩子参观博物馆和动物园,听音乐会和观看体育比赛,去郊外钓鱼、野餐,参观名胜古迹等等。在为这些游历活动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之前,无论如何,父亲应该先带孩子尝试一两次,除非他们格外成熟懂事。像我从自己孩子身上发现的那样,他会发现孩子在观看球赛过程中,对零食饮料和纪念品比对活动本身更感兴趣,但是,只要他们并没有给父亲带来麻烦,那也没有关系。带孩子去钓鱼的旅程中,他们可能会希望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在小溪上建一个水坝;在野餐时,他们可能又想把所有食物都抛给小鸟和松鼠。无论如何,短程旅行应该对父子双方来说都是一份快乐,否则这个决定就是错误的。有时如果父亲和孩子分别带上一位朋友同行,情况就会好得多,这样双方就都能享受这一旅程,而各得其乐。

如果父亲持续不断地为孩子们提供各种特别的活动,这既非必要也不明智,这一点对已经离婚的父亲适用。在家里或离家不远的地方搞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通常会给家人之间更多互相了解的机会,比如偶尔举行一次球类比赛,来一场轮滑赛,或者打棒球、踢足球。父亲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木工活,玩拼图,或是教孩子烹饪。父亲给孩子们读书时的声音和神态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偶尔他也可能会被孩子们缠着下一盘国际象棋或是强手棋。

在做木工活、玩火车或是其他游戏活动中,父亲应该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复杂想法强加给孩子,那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做得不好。另一方面,父亲也不应该在需要技巧的游戏中每次都假装失败,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胜利是假的,也不能从中得到满足。

父亲与其琢磨怎么才能成为孩子好的游戏伙伴,更明智的做法是,不如想一想怎样才能鼓励孩子快乐地参与到父母的活动中来。在工业社会中,父亲不可能带儿子去工厂或办公室协助他工作,但是在家里有许多父母必须要做的事情,而孩子们应该帮得上忙,比如购买食物、准备饭菜和布置餐桌、清洗和晾干碗碟、打扫房间、收拾院子、洗车和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我相信经常都是父母们自己做这些事情,直到他们认为孩子们有能力帮忙了,才会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他们做,至少有时是这样的。我认为,父母们早一点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会比较好,即使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这些家务工作时,也继续和他们一起来做。工作中的伙伴关系在我看来比单纯的陪伴要更愉快,如果亲子之间一时找不到话题,不妨一起安静地干一会儿活,当心里有了想法时他们就又会打开话匣子。

此外,父亲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可以避免孩子忘记做家务或者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这类问题非常普遍。

但是假如父亲觉得太忙了,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整理草坪或是做做家务,而且对木工活、体育运动或远足旅行等活动也确实没有兴趣,他们的孩子会觉得不能容忍吗?我首先会问他是否真的那么忙,或者他是否真的不喜欢陪伴孩子,如果他确实太忙了,那么他就不应该让自己这么忙。

我曾和许多父亲聊过,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的事业刚刚起步,他们认为工作是第一位的。当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时,他们认识到自己再也无法和孩子成为朋友了,并因此而十分后悔,特别是在孩子遇到一些麻烦时。这些爸爸明白得太迟了,其实忽视家庭而一味服从工作需要,并不是在公司或社会上取得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只是一种强迫观念,一种焦虑心态的表现。

在美国这样一个广泛宣扬成功至上的国家里,年轻父亲需要富有勇气和远见才能认识到,美好的家庭生活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不仅是对社会所做的更大贡献,从长远来看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满足感,一定要在初为人父时候就下定这个决心。

说到那些不太知道如何与孩子愉快相处的父亲,建议在第一个孩子还是婴儿时起,就要花时间与他相处并渡过难关。在那个阶段,有的男人会说:“我想我还是等他再大一点,更像个小人儿时,和他在一起才会觉得自然。”

我认为情况正好相反,关心照料孩子可以帮助成年人了解孩子的性格、需要和愿望,理解和孩子在一起有什么乐趣,学到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向他表达爱意,以及怎样赢得孩子的爱,这些功课无法通过文字学习来掌握,只能通过与孩子一起生活才能学会。

作为一个能和其他成人和睦相处的成年人,不需要等婴幼儿长大后再和他们搞好关系。对成年人你可以通过知识和人品来展示自己的魅力,但是用这种方法吸引幼小的孩子是行不通的。

有个办法能让父亲成为孩子好伙伴,那就是要充分参与第一个孩子的抚养过程,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并一直坚持下去,这样,当孩子两三岁时,无论是父亲去超市购物,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或在房间里做家务,都可以指望他能帮上一点忙了。父亲参与照料孩子的生活,孩子帮助父亲做事,都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佳基础,而父亲与孩子一起在家里做游戏和外出远足就是锦上添花了。

最后一点,相当多的父亲喜欢和孩子疯玩疯闹,他们把孩子扔向天花板,和小孩子玩扮演狮子的游戏,跟大一些的孩子玩枕头大战。儿科医生发现,至少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会让孩子过于兴奋,会激起孩子情绪躁动不安,再也定不下心来,并导致他出现情绪紧张的症状。当你告诉父亲这些情况时,许多人都会不以为然,他们会说孩子们是多么喜欢这样的游戏,还会要求多玩几次。这是事实,但并不能否认孩子会过于兴奋,对孩子来说,小小的兴奋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做父母的快乐

想到为人父母,我们多数时候就会想到责任和难题。在我儿子小时候,我总是对他们不满意,直到有一次外出旅行时才发现我是多么想念他们,当他们长大离家生活以后也是如此。这让我总觉得有些歉疚和羞愧,但是这似乎并没有改变我和他们在一起时的行为表现。

主要原因是我们大部分人认为父母必须事事都要提醒孩子——包括他们日常的衣食住行,还包括提防孩子玩火的危险、被车撞、中毒、从树上或是楼上的窗户里掉下来,等等。

祖父母们经常问我,为什么他们不像喜欢孙子孙女那样喜欢自己的儿女呢?我对这个问题考虑了很久,最后我认定,因为父母不可避免地要对孩子的行为和安全问题承担长远的责任,这是父母职责所在。当然,尽管不同家庭中让父母烦恼的问题大不相同。

另一方面,祖父母们感觉自己与孙子孙女在血缘上特别亲近,会为他们的聪明能干而骄傲,也会为他们的可爱而快乐。但是,大多数祖父母会有意识地逃避自己做父母时那种因责任感而产生的焦虑。

所以,我不认为自己能总结出父母从孩子身上获得更多快乐的所有方法,但是我会为此提供一点点帮助。

首先,父母的杞人忧天不仅没有好处,可能还有反作用,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形成孩子性格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孩子对父母的钦佩和爱戴,他们深深渴望自己长大后成为父母那样的人,这件事主要是由孩子自己完成,但是如果他们对父母的抱怨越多,就越不会渴望去模仿和取悦父母。当然,我并不是建议你任凭孩子犯错误或惹麻烦,你只是需要努力避免对孩子习惯性的、而且通常是不必要的监视、警告、指挥、禁止和责备。

我从儿科医生的实践中认识到,父母的特别关注和焦虑不安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排行老大和老二的孩子一两岁时的对比显现出来。许多妈妈对我说她们很渴望拥有一个可爱得让人想时时拥抱在怀里的孩子,但是第一个孩子通常让她们产生挫败感,他们会在得到拥抱时不耐烦地转身离去,第二个孩子对拥抱就容易接受得多,她们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当然,无论如何,这种鲜明对比并非发生在所有家庭中,但是我想许多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会得到所有人的关注,特别是面对那种令人不安的关注,会让他们感觉到有压力,但是,带有期盼和骄傲的关注同样会让他们感到压力。比如:他为什么会打嗝?他鼻子不通是不是说明感冒了?为什么他还不像我们侄子那样可以坐起来呢?嘬手指是不是他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为什么不睡觉?还有:“别把那个东西放到嘴里去!”“给梅布尔阿姨拍拍手。”“叫爸爸!”

有了第二个孩子以后父母就会考虑到孩子之间的不同,他们很自然地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许多怪毛病,这些毛病无法解释清楚,也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他们懂得孩子虽小,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从第一个孩子身上认识到自己完全能胜任父母,而且通常都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他们会相信自己,对第二个孩子的养育也能更加驾轻就熟。

我认为婴幼儿本能地知道他必须拥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比如: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活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玩玩具;今天少吃一顿他昨天还喜欢吃的饭菜,而且明天也会如此。他觉得一定不能让父母太多控制他,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如果父母过于精细地指导他们如何用蜡笔或是如何穿袜子,如果父母把他抱得太久,或者想清理他的耳朵、窥探他的口腔超过2秒钟,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要为自己的自由而反抗父母。

父母会给第二、第三个孩子更多的自由去做他们自己,这些孩子也不太会感觉别人想控制自己,所以,当他觉得自己想要被人疼爱时,或者当妈妈想要抱抱他的时候,他就能愉快地接受5~10秒的拥抱,或者在妈妈怀里待一会儿,然后再跑开去做自己的事情。

现在我再给大家一些积极的建议,父母可以通过理解认同孩子的每一次新体验来重温自己童年的快乐,这是为人父母的一个重要乐趣。当你教18个月的宝宝与一只小狗友好地打招呼时,你可以看到,他先是小心地把手缩回来,再情不自禁地伸手去触摸,当小狗友好地回应他时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为自己的勇敢而感到自豪。一个3岁的宝宝第一次看到铲土机工作时,你发现他会久久地沉浸在这一场景之中:机器的轰鸣、移动时地面的震动、地面上被挖出的巨大的坑,还有它搬运的巨大石块,铲土机突然把土石倾倒进等待的卡车里,满载的卡车发出颤动,眼前一个看上去相貌平平的男人能用控制杆调动如此巨大的力量……这些都给孩子留下长久的深刻印象,此后他会念念不忘地讲述初次看到的铲土机的工作场面,他的眼里会闪闪发光,父母此时一定要和他分享这份惊奇。

去动物园、博物馆、马戏团、森林、溪流和海滨的远足旅行就更加刺激了,但是,不需要为了取悦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快乐反应,而在精心策划复杂旅程上花太多时间和资金,在自家后院里观察各种虫子也能给你们俩带来半个小时的快乐。

别忘了朗读给你们双方带来的简单的快乐,不管多大年龄、哪种类型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图书馆里有大量的儿童书籍,你们要做的只是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原因之一,这是一种理想的与孩子快乐相处的方式,这个时候你暂时放下其他的责任,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决定阅读的速度,让他提问题,如果他需要的话,可以把某一页故事再听一遍,或者把整个故事再讲一遍,这个方法可以让他从故事中得到他想了解的东西,也能让你与他相处融洽。

和孩子一起培养些爱好——做木工活、缝纫、串珠子、制作模型、种花花草草、钓鱼、绘画、烹饪——也可以建立友谊和满足精神需要。不过,从我做父亲的经历中知道,如果父母把标准订的太高、太想控制局面或是太爱挑剔,这些事情反而经常会让亲子双方都觉得沮丧。

我曾破坏了两个儿子对火车模型的兴趣,因为我买的玩具超出了他们的发展阶段,设计火车路线图对他们来说太复杂了,我总是对他们指手画脚。所以,你一定要让孩子在合作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即使你和孩子在同一项活动中负责不同任务,你也要巧妙地避免自己聪明过头而让孩子觉得没面子。

即使是一起做家务这样的最单调的活动也能给父母和孩子双方带来快乐,但是父母一定要记住,孩子专心做事的时间是有限的,也不是那么有效率的,可能干一会儿就心不在焉了,所以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热情正在消失,就要随时准备提醒孩子他做得已经够多了。当然,你也可以等孩子长大一些再期待他能帮更多忙吧。

最后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孩子交谈,这件事本身是人类互相建立好感的基本方式之一。亲子之间交谈的愉快可以不亚于两个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当然,这种乐趣并不常见的原因是,父母经常通过这种口头交流来指导或批评孩子,而孩子也通过这个渠道去乞求父母或者发牢骚。所以,这样的交谈使双方得到的习惯就是不愿意听取对方的意见。

一种能达成共识且富有成效的谈话方法,是通过专注和充满同情的倾听,让自己和对方产生共鸣,让你的目光与对方接触,你的面部表情反映出对方的情绪,无论这种情绪是幽默、愤怒还是恐惧。这个方法也适用于成年人之间的交谈。然后,当轮到你发言的时候,要以对方的谈话为出发点,表达你对他的想法和情感的回应,这样,谈话就会在两个人的心灵中产生共鸣。

首先发起谈话的人一定是希望分享并得到另一方的真实反馈,所以,亲子之间的交谈不能以父母对孩子的刺探和调查为出发点,比如你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都干了些什么?”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能得到任何有价值的重要信息的。

我认为孩子们最可爱的地方之一就是他们的奇思妙想,特别是在学前阶段,他们说的话,解释事物的方式往往非常有创见,甚至比哲学家和作家还要生动。然而许多父母从未注意到孩子这些珍贵的洞察力,甚至还因为他们的语言不合常规而去纠正他们。大部分孩子从6岁到8岁左右开始用更加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并且很快就会像我们这些成年人一样说一些毫无新意、索然无味的话。

我最近读了一篇一对父母写的文章,描述了他们与孩子的一种沟通方式,是我从来没有用过的,估计大多数父母也都没有用过。他们和孩子一起观看电视节目,特别是在星期六的早上。他们说在这段特殊时间里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可以跟踪到孩子们在看什么,并避免让他们观看暴力节目;他们发现这时很容易自然、平和地进入有关电视节目和相关话题的交谈之中;孩子们利用这个机会询问许多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父母很高兴能给他们一些启发和教导。

他们还发现孩子们的言论精辟、有趣得令人吃惊——特别是他们对商业广告的冷嘲热讽。父母们还惊奇地发现自己甚至也喜欢看这些节目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这是让全家人成为朋友的一种轻松愉快的相处方式。

男女平等的教育

在6位父亲的小组中,大家讨论了共同关心的有关培养孩子的几个基本问题。29岁的父亲斯科特有一个8个月大的儿子,他问道:“怎么才能从孩子的反应中识别出爸爸妈妈谁对他的影响力更大一些呢?我说的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我很担心这个。我妻子和孩子特别亲密,她每天从早到晚和他在一起,我很高兴她和儿子亲密相处,但是我一个星期有4天晚上不在家,我想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对孩子有影响的事情呢?我不希望他长大成为一个软弱无力、缺乏男子气概的人。如果我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他在一起,应该从他多大年龄开始呢?”

吉姆提出更深入问题:“怎么才能让男孩像个男孩,女孩像个女孩呢?父亲应该花多少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呢?”

利昂说:“我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提问:男孩、女孩应该区别对待吗?”

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如下:

这是一个现在广受争议的问题,我们确实无法从“我们应该怎样养育男孩女孩?”这个问题入手,我们首先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女人和男人希望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个争论会非常激烈,正如你们知道的美国人为“男女平等权利修正案”所做的斗争,而人们男女平等的观念至今仍在转变之中。

如果女人和男人对他们希望扮演的角色有了坚定的信念,那么他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来处理第2个问题:怎样为男孩女孩成年后的角色任务做准备?

怎样培养男孩的男性气概和女孩的女性气质,这个问题也很难理性地回答,因为在不同社会和国家里,人们对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的定义是很不一样的,在今天的美国社会里,这些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18世纪的英国,绅士穿着领口、袖口饰以蕾丝花边的衣服,拿着银柄手杖,走路故作斯文;在史前的希腊克里特岛,女人袒胸露背地在竞技场上与公牛搏斗;在维多利亚时代,女人们听到男人使用粗鲁下流的语言时会非常愤怒,而现在许多女人自己也这样说话。现在世界许多地方,同一工作领域中的男人和女人在走路、说话、动作手势上的习惯已经几乎是一样的了,所以,所谓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是在不同的社会里培养出来的,而且各有不同。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要让男孩走上成为男子汉的正轨,就要给他们玩男子汉的玩具、做男人做的家务和穿男性化的衣服,他们鼓励男孩隐藏和压抑自己痛苦、害怕和难过的感情,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嘲笑他们。人们要求男孩面对挑战的时候要去战斗,要参加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为自己成年后从事男人的事业而做准备。教导男孩子把未来事业上的竞争和成功当做荣耀,而对那些选择了不太男性化的职业和行为表现女性化的男人多少会有一些轻蔑。

早年的人们认为女孩应该盼望结婚并期待成为妈妈,把做母亲看做是女人最值得骄傲性别角色,鼓励她们发展天性中情感细腻和良好教养的一面,而不是心怀大志或喜欢竞争。

20世纪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让人们的观点和态度发生了变化。两次世界大战把妇女推进了工厂,她们做得很好,这让她们品尝到了经济上和情感上独立的滋味。数量上日益增长的技术工作不再依赖体力,也让女性走出家门,加入了职场大军,男性不得不习惯于妻子的工作,但并不因此感到羞愧。诸如汽车、各种厨房用品、电视机和空调的新产品广告,让夫妻俩觉得丈夫独自工作的收入已是杯水车薪,他们必须拥有更多的收入,妻子出去工作挣钱是完全正常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妇女解放运动的参与者们就大声疾呼,反对极不公平的性别偏见和女性歧视,至今这种情况仍很严重。她们指出性别歧视现象的顽固存在,是因为从童年开始男孩女孩被毫无任何科学依据地任意区别对待,如果我们真诚坦率地面对这一不公平现象,至少它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早年人们对于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的认识,以及为男孩女孩成年后的任务所做的准备工作。

同时,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们过去的关注点聚焦于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现在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前对于“男性化”和“女性化”行为的武断定义,而转变为更加灵活具有弹性的定义。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现在认识到,每个人的性格特质中既有男性的部分也有女性的部分,男孩的主要身份认同以父亲为主导,但在一小部分程度上他们也认同母亲,效仿母亲的某种兴趣和态度。大部分女孩的身份认同以母亲为主导,但是与父亲也有一定关系。

举几个例子吧。我现在发现,我成为儿科医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对母亲的那部分认同。我是家里6个孩子中的年龄最大的,帮母亲做了许多照料弟弟妹妹的工作。像我母亲一样,我喜欢孩子,希望给他们正确的喂养,让他们感到舒适,当他们生病的时候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教育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快乐的人。我没有看到过我父亲参与宝宝的照料工作,在那个时候这不是男人该做的事,尽管他也深深地爱我们。过去许多率先在医学、法律、工程和航空事业中打拼出一番成就的年轻女性,很可能是受益于对她们父亲超乎一般的认同,这使得她们反对人们强加给女性的非常有限的社会角色,从而打破针对女性设置的事业障碍。

所以,很显然,男孩在身份认同上不是百分之百男性化,女孩也不是百分之百女性化。其实,那种特别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表现得过于粗鲁,而且嘲笑其他爱好比较优雅的男人,据分析,这样的人对自己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软弱无力感,有一种过分的恐惧。而有些女人在衣着打扮和言行举止上极力施展自己的女性魅力,对此更准确的理解是,这暴露出了她们对男性怀有敌意。

每一个男孩女孩身份认同的组合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每个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父母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看法,父母所有的态度、情绪、行为反应模式和影响力都会起作用,包括对孩子的赞赏、焦虑、对抗、嫉妒、奢望和思念等等。无论男孩或女孩的性别认同组合状态是什么样,如果他们自己对此感觉满意,那么这个人在成年后的生活中将会是最成功的。

让我们以芭蕾舞为例,过去在美国,芭蕾舞在一些家庭中被认为不是男人做的事情而不允许男孩涉足。(有意思的是,我看到几年前当俄国芭蕾舞团第一次来美国时,他们的男性芭蕾舞演员一点也不女气,有的还很强壮,像足球守门员似的,他们当中每个人的举止风度都很有男子气。)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男孩有非常强大而持续的动力去学习芭蕾舞,那么对他来说做一个芭蕾舞演员就是很明智的选择。当然,你绝不可以通过羞辱他让他放弃这个愿望,而逼他去实现什么有重大意义的目标,那并不能改变他的性格、兴趣,或者让他变得更男人,那只会让他觉得不自在、不安全和难以胜任,无论最终他是跳芭蕾还是做别的事情,都会让他难以成功。

女性至今仍被毫无充分依据地严重歧视,我从这个话题谈起,来说明性别歧视是怎样一步一步从幼年培养起来的。

在给孩子讲的故事里,男孩在历险,女孩则在旁观或待在家里;好心的父母告诉女孩她们的体力弱,不应该做爬树上房的事情;争强好胜又喜欢攻击别人的男孩嘲笑她们,完全不顾事实地说女孩跑不快,投球也投不远。如果老师和父母没有妥善处理好女孩的月经期问题,这似乎就会成为女孩身体欠佳的另一个证明。人们说女孩应该玩娃娃,男孩应该穿耐寒的、男孩式的衣服,应该去耙树叶,打扫车库,女孩应该帮忙做家务。这些观念中的任何一条都没有恶意,但是如果许多这样的歧视性言论的效果积累起来,在男孩女孩成长的过程中灌输给他们,他们就会确信男女两性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物种,女性低于男性。我们还听到人们说:“女人不擅长数学和物理!”“女人是很糟糕的司机!”这些毫无科学依据的观念极为普遍,并因此让女人失去自信。

那么多男孩和男人们宣称的优越感,看上去好像是他们的有利条件,但是其实并非如此。那些还没有意识到要提高自身觉悟水平的男人,不仅幼稚地自我吹嘘以安慰内心的不安全感,而且由于他们坚持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对自己造成了心理伤害。

他们一辈子装腔作势,与女性展开辩论,把时间用在担心自己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所有这些行为都意味着他们内心那些更具建设性、创造性、令人愉快的情感能量在不断流失。这些男人与大多数女性的关系都是失败的,因为他们不能在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女性建立关系。

此外,至少在过去,男人和男孩们对于表现出标准的男性行为模式一直感到有压力,无论这些行为模式是不是符合他们的性格,他们试图从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恐惧或是从不哭泣,只穿符合常规男性风格的衣服,避免自己的职业、爱好和兴趣被认为女性化。作为成年人,为了更高的职位、工资和更好的房子、衣服,为了让他们的家庭过上自己所能负担的最体面的生活,他们大多数会强迫自己投入无休止的、充满竞争性的奋斗之中。

换句话说,男人也是性别刻板形象的受害者,是一种要区别于女性、自我强加的行为模式的受害者。

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形象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女人被认为能力有限,并期望她们扮演一个以被动为主的角色时,男人就觉得自己有责任成功进取,并且要忽略自己的情绪情感。两性都需要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

精神病学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良好的男性或女性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在对一些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他们发现,尽管这些人在理智上知道自己的性别,但在感觉上还是搞不清楚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或者希望自己是相反的性别,或者确实在感觉上和行为上表现的像是与自己的性别相反。

我曾经认为,父亲理所当然地要帮助儿子培养强大的男性身份认同,给他买玩具汽车和手机,分配他做打扫院子和车库的工作,和他聊关于各球队技术水平的话题,同时,他要给女儿买玩具娃娃,和她聊完全不同的话题。我很后悔地记得自己对主张男女平等者的嘲讽,因为我曾在早期著作《斯波克育儿经》中说,父亲对女儿的欣赏也许会表现在赞美她的新裙子或是她烤的小点心上。

现在我坚信,尽管性别认同在心理学意义上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性别感到舒适自在,但是过于强调服装、玩具和家务种类上的区别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有时这种过分区别还是有害的。女孩和男孩对女性和男性最初的感觉不仅来自于对同性别父母的认同,也来自于他们性腺分泌和身体外形。

当一位父亲把严格区分儿子和女儿的玩具、家务和衣服当做一件大事的时候,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都大抵表达出他对于自己是否足够像个男人的不确定感。我还记得我的儿子3岁时想要一个娃娃,他妈妈建议给他买,而我焦急愤怒地说“不行!”所有男人都多少有些担心他们自己是否足够男人,但是欧洲科学家注意到,在美国,男人们尤为强烈地害怕被认为娘娘腔或同性恋。

当一位父亲在男孩气、女孩气问题上产生焦虑时,他的儿子会感觉到他的不自在,会接受一部分他的焦虑,这可能会妨碍他获得舒服明确的身份认同。

其实,每个孩子对异性父母的轻度身份认同,促进了他们一生对异性的理解,也为两性的人格特征增添了多样性、灵活性和复杂性。既然所有人都是男女特性的混合体,他们就能够接受自己天性中的这些部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此感到羞耻、困惑和焦虑。

所以,现在我认为,为了有利于儿子们和女儿们的成长,父母们应该努力克服自己有意无意的性别偏见,并避免歧视,这需要有良好的意愿,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出一代不再受性别偏见束缚的孩子,这场斗争就多半会取得胜利了。父亲们作为可能因这种性别偏见而受益的一方,比母亲有更大的影响力,如果他们选择为此而努力的话,必须从孩子的童年早期开始。

这些都是我的建议,明智的父母会比我考虑的更全面。我认为,当女儿和儿子希望穿同样款式风格的T恤和牛仔裤时,无论是经常如此还是一贯如此,包括整个大学期间,父母都不应该暗示:对女孩来说,穿衣打扮妩媚动人是更重要的事。

当然,女人和她的丈夫肯定是有许多不同的,她年幼的女儿在许多方面会渴望模仿妈妈,女孩可能会因为她的妈妈或朋友穿裙子而喜欢穿裙子,但是对女孩来说,自愿选择穿裙子与被告知:“你必须穿裙子,因为女孩都穿裙子。”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在《斯波克育儿经》修订版中写道,父母不应该在玩具或衣服上有性别歧视,但是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决定他们想玩什么,想穿什么,父母不要有性别、身份认同上的顾虑,而且应该分配给女孩和男孩同样的家务劳动。

在分配耙地、割草或清洗汽车这样的工作时,我认为父亲应该假设女孩像男孩一样能胜任这些工作,而且她可能很喜欢和哥哥和爸爸一起干这些活儿,无论她妈妈是不是也做这类事情;但是,如果女孩喜欢跟着妈妈做室内的家务活儿,那也很好。重要的是她不应该觉得自己是被强迫或者被拒绝成为某一种角色。

如果父亲正在考虑带他儿子去参加体育比赛,或者去钓鱼、野营,他也应该邀请女儿和妻子同行,除非她们总是表示没兴趣。如果儿子和女儿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和争吵,那父亲就最好先邀请女儿同行,下一次外出时再先邀请儿子。

因此,我认为儿子和父亲应该参与、分担所有家庭事务,我列出以下清单:采购食品、准备饭菜、布置和收拾餐桌、洗刷碗碟、洗衣服,还有日常的家庭卫生工作,如吸尘、整理床铺、收拾房间。照顾孩子是家务劳动的另一个方面,应该包括所有年龄段的男孩、女孩,比如:给小宝宝喂奶、换尿布、洗澡和穿衣,给他们讲故事,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哥哥姐姐来说,还要在其他家人不在的时候,承担起在家看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这样做对年幼的孩子尤为重要,特别是对自己受到的全面呵护极为敏感的孩子,他们会看到爱的付出需要每个家人都来分担,这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会自动地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当母亲独自承担了所有的或者几乎所有的家务劳动时,她成了家庭所有人的仆人,当只有母亲和女儿做家务时,这种现象暗示了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没有男人做的工作重要,更糟糕的是,它还暗示了女人的角色就是为男人服务和支持男人。但是,如果家里所有人根据各自的年龄和在家的时间比例,都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那么这份工作就得到了尊重,发挥了它的效用,无论男女都不能轻视它。此外,当大家以平等的心态一起做家务时,家务劳动也变得更加令人愉快。

我的观点是,如果母亲有一份全职工作,父亲就应该在家里承担与母亲相等的家务劳动,但是如果母亲没有工作也不想外出工作的话,平时父亲可以在早上离开家以前和晚上回到家以后,公平地分担一些必须完成的家务活儿,周末则全天都可以分担家务劳动。

每个孩子分担家务的情况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当然,也取决于学校的作业是否完成,但是没有人可以例外,这是对家庭和个人都有益的事情。3岁的孩子也可以帮忙布置餐桌,帮忙取来宝宝的干净纸尿裤。即使压力最大的高中生平时也可以在晚餐时间帮点忙,周末还可以多做一点。

丈夫和妻子平等,男孩和女孩平等,当然并不意味着每顿饭都一定要洗同样数量的盘子和餐具,家务工作可以每天或每周轮换。18岁以下的孩子不是高级厨师,所以做饭时只能打打下手。如果家里有的人不喜欢洗刷碗碟,而有的人不喜欢做擦干碗碟的事,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当他们组成一个清洗小组时,可以交换工种,做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如果女性渐渐同意接手所有的家务琐事,而把外面的工作全部交还给男性,那就违背了共同分担和男女平等的精神实质了。

我现在发现几乎所有三四岁的小男孩都想玩娃娃,想要有一个自己的娃娃,这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做女孩,而是因为他们想学做父母。这就是为什么男孩像女孩一样在3~5岁时那么喜欢玩“过家家”游戏的原因,我认为对男孩来说,如果是他们主动要求的,那么不管玩“过家家”还是玩娃娃都是好事,这会有助于他们日后成为好爸爸。

只有一种情况我会认为不属于正常范畴,如果一个男孩在身份认同上非常明显地女性化,只喜欢和女孩玩,只喜欢在游戏中扮演他明知是女性的角色,对自己是个男孩觉得很不快乐,这样我就会带他去做心理分析。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深处的恐惧让他不敢认同他的父亲,这些恐惧需要被带到意识层面上来并加以解决。这样做是假设如果他主要的身份认同与真实性别一致,他就会愉快地度过他的一生。如果一个女孩总是扮演男孩角色,并且始终对自己是个女孩感到不快乐,我建议至少也要带她见一见心理医生。不过,许多假小子式的女孩有时喜欢和男孩一起玩球,偶尔还会抱怨自己是个女孩,我不会认为这样的女孩有问题。

男孩对父亲的身份认同并不主要基于与父亲相处的时间,父亲可能在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外出参军服役两年,然而儿子可以通过其他多方面的综合作用,来实现良好的基本男性身份认同:母亲要充满爱和赞美地谈论她的丈夫;要把父亲的照片摆在壁炉架上;还要告诉男孩,当爸爸听说他已经特别能干而且长大了时,会为他感到骄傲的;父亲要不定期地给儿子写信;男孩也会见到其他友好的男性,比如:祖父、叔叔、推销员。所以,良好的性别身份认同并不只取决于父亲每周在孩子身边出现若干个小时。

我认为如果父亲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很多,认同感就会发生的更加容易,但是我不认为父亲不能在孩子身边就应该悲观,这取决于亲子之间拥有什么样的关系,重要的是父亲和儿子彼此之间感觉相当满意,多数时间能愉快相处,这才是男孩愿意以父亲为榜样的原因。

但是,什么是我所说的“相当满意”,需要多做一些解释。

父 子 亲 情

如果父亲对儿子总是批评他、小看他、轻蔑地嘲笑他,或者只是看着他,脸上的表情说明他在努力寻找可批评的地方,那么男孩显然是不会有什么动力以父亲为榜样的。如果父亲始终忽视他的儿子,就好像他不存在似的,这对儿子来说也是很不幸的事。

但是现在我必须回过头来解释一下,父子关系并不一定是完美的、田园牧歌似的,不一定始终是非常亲密或是彼此完全轻松相待的。大量的心理分析证明,一般情况下,男孩潜意识中对父亲比对母亲更多几分害怕,或者至少有些敬畏,而且一般来说父亲对儿子也比对女儿更严厉。

父亲有更多责任在儿子成长过程中引领他走上正道,而母亲对女儿的责任更大。如果你问一位父亲为什么对儿子更严厉,他会说因为他的父亲对他就是这样严厉的,但是,作为一个信奉弗洛伊德学说的人,我也会说这是因为在父亲和儿子之间,比父亲和女儿之间有更多的竞争关系,同样母亲和女儿之间也有比父亲和女儿之间更多的竞争关系。

一些认真负责的父亲会特别努力地试图与孩子成为朋友,他们会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做他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可是最终他们就会抱怨这些活动。在我会见的母亲当中,有人希望我给她的丈夫施加压力,让他多和孩子一起玩,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丈夫不喜欢和孩子玩,就不要勉强他在这上面花多少时间,因为他会越来越反感,这样和孩子玩也会弊大于利。”当然,父亲应该尽量发现一些他们确实喜欢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可能是去看球赛、钓鱼、读故事、看喜剧或观看一档喜爱的电视节目,也可能仅仅是在吃饭时的愉快交谈。

回到19世纪或更早的时期,几乎没有父亲会陪儿子玩耍。那时中上阶层家庭中的父亲都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他们穿着体面的衣服外出挣钱,回到家就是一家之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和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亲情关系,也不意味着儿子不能很好地认同父亲。

我的父亲从来不粗暴地对待我,也不和我玩球,他没有带我去参加过体育活动、钓鱼或是野营,因为他自己从不做这些事情。有两年不同,他带我坐轮船去迈阿密参观那里出租的夏日别墅,那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他喜欢歌剧,有一次带我坐火车从纽黑文到纽约去听《蝴蝶夫人》,我对演唱和表演一点兴趣也没有,但是我被舞台灯光变换的技术深深吸引,白天的阳光渐渐变成玫瑰色的晚霞再变成黑暗的夜晚,这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魔术。(你从不知道什么东西会打动你的孩子,什么东西会让他们失去兴趣。我还记得和孙子们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美国第一位宇航员划时代的返航降落,几分钟之后他们就没兴趣了。)

最让我对父亲产生强烈认同的事,是在我大约12岁那年,他教我如何在他不在家时给煤炉生火和给家里的汽车上润滑油。那些日子我得躺在汽车底下,为十几个轴承油杯加满油,脱落的灰尘掉到我眼睛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相信我能承担这些责任,尽管很没面子的是有两次我都忘记照看炉子让火熄灭了,不得不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重新添煤和点燃木头引火。我记得父亲还让我油漆家里的汽车,并付给我5美元。(那是在1915年,非技术性工人一天的工资只有1美元,小杂货店里的东西没有超过1美元的,一辆新车花300美元就可以买到。)他教我怎样熨烫第一条长裤和夹克衫的袖管,非常郑重地引领我进入人生的青春时代。

我一直在强调的是,除了游戏以外,有许多方法可以让父母和孩子建立认同关系。

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之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另一个因素是身体上的亲近,这种影响从婴儿期开始并长久持续。在许多家庭中有一个传统,特别是有盎格鲁-撒克逊背景的家庭,父亲与儿子在身体亲近方面是含蓄节制的,我父亲和我的关系就是这样,我自然继承了这一点,也同样对待我的儿子。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为此埋怨过我,说那让他们感觉和父亲亲近是错误的,虽然他们对此极为渴望。我的儿子是在上学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与别人的爸爸多么不同,因为学校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家庭认为父子之间公开表达情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我的童年时代,我所认识的都是来自同类家庭背景的孩子,这在许多方面都很不利。

父亲和女儿、母亲和儿子在身体上的亲近是有益的,只是不能过于热烈持久。

在大多数家庭中,父亲与女儿相处比与儿子相处更为融洽,因为两性的自然吸引,不那么对抗,而且从传统上来说,母亲对女儿的管教更多一些。

但是不幸的是,也有一些父亲,包括与女儿相处融洽的父亲,很容易让女儿觉得自己没有男孩重要。父亲可能会特别热切地和儿子讨论体育、汽车、家里需要修理的什么东西,因为他的生活假设是这些话题只属于男人。这样的父亲从不会带女儿去看球赛或去参观科技馆,这种歧视可能让女孩确信男人女人不仅是不一样的,而且认为女性地位比男性低,父亲爱儿子比爱女儿更多一些。这可能让他的女儿产生一种保守过时、自我压抑或是仇视男性的女性观念,或者产生一种叛逆心理,让她竭尽所能以各种方式扮演惹人注目的角色。

我认为理想的女性气质,不过就是一个女孩快乐地成长为一个女人,她或多或少受到来自母亲的影响,同时也得到父亲的尊重,她的父母支持她特有的性别认同感和她的心愿。对男孩来说也是一样,他很高兴成为一个男人,他感觉到父亲和母亲接受他来源于父母双方的特有的性别认同,也接受他的志向。

父亲在训导中的角色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讨论会,十几位年轻妈妈和我相聚在一起探讨有关养育孩子的话题,我们事先并没有计划要具体讨论什么,但是,当聊天开始不久,妈妈们就很快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了交流,谈到有些父亲是多么不情愿参与孩子的训导工作。(“训导”这个词带来的麻烦是有些人认为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惩罚,其实它在词源里的含义只是教导,我认为其中包括指导、管理、训练、纠正,以及有些情况下对孩子的惩罚,我自己并不赞成惩罚,详见第六章。)

我过去一直知道确实有一些父亲不愿意参与到孩子的训导工作中,但是让我很吃惊的是,讨论会中大部分母亲加入了声讨之中,她们对此感到愤愤不平。

例如,女人们抱怨说,她们的丈夫下班回家之后,仍然把对孩子的训导管教任务全扔给妻子,而他们则只顾看报纸,或是在家里游手好闲,甚至只管和孩子们玩。到了孩子们的睡觉时间,母亲不得不请求或恳求丈夫动用他的权威让孩子乖乖服从。一个小时后,当孩子们知道应该保持安静时,还能从他们的房间里听到兴奋的或是争吵的声音。有位母亲对丈夫说:“每天晚上他们都是这样违反规矩!我希望你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而父亲只是温和地喊了一声:“请安静啦,该睡觉啦!”

父亲们对此做何解释呢?有的父亲说,离开孩子们一天了,他们希望让孩子快乐,而不是批评和惩罚他们,另一些父亲解释说,他们认为妻子对孩子太挑剔或太急躁了,至少她在晚上的表现是这样,还要坚持让丈夫也用气愤的态度对待孩子。确实有少数母亲整天不停地抱怨孩子,然后再向她们的丈夫诉说,希望丈夫用批评和惩罚孩子来给予她支持。这些父亲抗议说,他们不希望每天晚上都被派去扮演惩罚者的角色。

当然,让父亲一回家就变成令人讨厌的角色那是不公平的,总的来说,我认为父母谁白天和孩子在一起,谁就应该负责当时必需的纠正、批评或惩罚等训导管教工作,只有严重的不当行为才需要事后告知另一方。

有时女性对孩子和丈夫烦躁易怒是因为被压抑的不满,她认为,与外出工作的挑战性相比,孩子和家庭琐事十分乏味,往往还得不到尊重。这个重要的潜在问题必须得到开诚布公地解决之后,有关谁来负责孩子纪律约束问题的争论才能得到解决。

当然在许多家庭里白天大部分时间由母亲承担管教孩子的责任,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她的威慑力已经消耗渐尽,非常希望丈夫能帮她一把;父亲的权威通常是新鲜有力的,他只要平静地说一句话可能就等同于妈妈耗费许多口舌才能达到的效果。我认为,如果两人互换一下,父亲在家照顾孩子的时间更多,那么到了晚上母亲可能就会是更有效的纪律执行者。

尽管有些母亲希望丈夫对孩子施以不必要的严厉管教是不公平的,但我认为更正确的说法是,她们的丈夫在回避分担教导孩子的责任。

国外的访问者经常发现,美国似乎有相当多的母亲在家庭中掌握主要的管理职责,这与欧洲国家普遍的家庭模式形成对比,在欧洲父亲被当作家庭的高级管理者。我认为这种情况有几方面的原因。

那些倾向于在家庭中逃避分担管教责任的父亲,他的表现有时既像一位丈夫和父亲,又像家里的一个孩子,他可能希望妻子给他买衣服,可能会把他的薪水都交给妻子,让她全权管理家庭开销,他还可能把妻子称为“老板”。

我认识少数家庭中的一些父亲,很明显是故意和孩子联合起来搞恶作剧,破坏母亲制定的纪律,或者至少不停地给母亲添乱,这种家庭模式迫使母亲在家里越来越强势,以抵御与她作对的父子联盟,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激起对方的反抗。

不愿意参与孩子训导管教工作的年轻父亲,可以解释为他不希望孩子,特别是儿子怨恨他,就像他童年时代怨恨他的父亲那样,他希望孩子更多地把他当成一个伙伴。这个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实中往往行不通。它代表着一种对父母批判态度的后遗症,这种批判态度在青少年之中或多或少地普遍存在,但是成年后通常就不再存在了。

当年轻人正在努力摆脱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而争取最终自由时,他们会发现父母观念老土、约束太多又过于严厉,他们可能发誓自己永远也不要成为那样的父母(我记得自己就说过上百次这样的话)。但是,当他们有了一份工作,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大部分人就会回过头来在情感上认同他们的父母,他们会说:“现在我理解我的父母为什么那么做了,我认为他们做得非常好。”他们在养育孩子方面会更多采用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法,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但是,有少数父母对童年时隐藏的负面情感记忆更加深刻,而且他们确实希望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抚养自己的孩子,我认为父亲们更害怕激起儿子的怨恨,像他们童年怨恨自己的父亲那样。一般来说,这是因为在父亲和儿子之间比父亲和女儿之间或母亲和儿子之间,存在更多的竞争和潜意识中的敌意,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也会很严重。

有的父亲特别在意不要让孩子害怕自己,我要指出的是,在指导儿童临床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一般来说,男孩更害怕那种尽量不批评自己的父亲,或是特别压抑自己怒气的父亲,这些男孩主要是通过成人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想法,看他们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否反对或者是否感到生气。所以,当男孩看到他父亲克制自己时,他会认为父亲真的生气了,并对父亲隐藏起来的怒气感到害怕,他会比一般的男孩更害怕,因为如果他极少看到父亲发怒,那么,天真的孩子就会把父亲的愤怒想象得比真实情况更加严重。

儿童辅导的临床经验显示,这样的男孩也会认为,他父亲克制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害怕他的愤怒具有破坏性力量,这听上去可能太牵强了,如果我换个说法你可能更容易理解:一般男孩经常受到父亲的指责,并偶尔看到父亲发怒,这些体验令人不快,但是很快就会过去,男孩每次都带着几分胜利的感觉,发现自己从“暴风雨”中活下来了。每一次这样的事件都增强了男孩的自信,就像他敢于在黑暗中爬上楼梯,或是故意选择一条直通学校的小路,需要他从一只狂吠的狗身边走过,每次这样的时刻都会让他收获更多的自信。

我并不是建议父亲突然变成易怒的人以使儿子变得坚强,但是我确信,每当父亲对儿子不满或是被激怒时,最好不要掩盖自己的情绪,而是要迅速而公开地处理这个问题。

纠正孩子的错误不必气势汹汹或是贬低孩子,其实如果父母在每一个小危机初起的时候就及时处理,他们的不满就不会积累到愤怒的程度。管理孩子的主要方法包括正向的指导、实事求是的批评及快速解决问题,不遗留负面情绪。做领导的人,无论是将军、大企业的首脑还是父母,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把他们的指令表达清楚,不强加于人,这样就基本上可以与那些处于他们管理之下的人保持友好和尊重的关系。

还有一个因素导致父亲不愿意分担孩子的训导管教工作。这样的父亲可能是由一位控制欲过强的母亲抚养长大,他不敢公然反抗,而是以捉弄和捣乱的方式巧妙地对抗母亲。在这样的母子关系中长大的男性,无意中可能会寻找一个同样控制欲很强的女人为妻,即使在他最初选择配偶时并没有重视这一人品特质,在结婚之后他还是可能无意识地通过不承担做丈夫和父亲的全部责任,以及跟孩子联合起来每天和妻子作对,来试图激怒妻子,使她成为一个爱唠叨的人。无意当中他使妻子不得不成为了一个喜欢责骂的母亲,就像他真正的母亲所做的那样。弗洛伊德把这种情况称为“强迫性重复”。

如果一位不愿意参与孩子训导工作的父亲要想改变自己,承担起他所应分担的责任,他就必须足够成熟起来,认识到他已经做到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到什么。

他的妻子必须给他创造机会,让他有可能承担起自己的角色。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位母亲严重抱怨她丈夫对孩子疏于管教,但是当他试图为孩子做决定并纠正他们的行为时,她却总是否定他或是反对他对孩子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父亲回到家里不需要妻子的督促,就应该主动承担起晚间管理孩子的主要工作,包括催孩子洗澡和睡觉这样特别艰难的工作。

所有这些并不是说父亲必须对孩子铁面无情,或者不能与孩子做朋友,对孩子来说有一位朋友般的父亲是一大优势,但是如果既想对孩子产生良好影响,也想和妻子保持良好关系,那么首先他必须先做一个好父亲,也就是说要做孩子的引导者和好榜样。男孩主要是从父亲那里获得激励,学习怎样做人和怎样成为一个男人,他用心观察父亲如何对待他的孩子,如何领导他们,尊重他们,也要求孩子们的尊重,给他们分配责任,有能力说“不”,并明确表达他的反对意见。男孩也会观察他的父亲怎样对待妻子和其他女性;怎样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地与其他男人相处;怎样用智慧、美德和勇气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化解危机。

如果一位父亲表现出自己只是一个好脾气的长不大的孩子,就会让儿子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效仿榜样,也会影响女儿心目中良好的男性形象,这是她未来与男性建立关系,特别是与她未来丈夫建立关系的基础。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朋友,但是他们可能只有一位父亲,父亲能成为孩子的伙伴当然是好事,但最重要的是,他要首先成为一个父亲。

父亲对孩子的指导和管教责任不能等到儿女长到一定年龄后才开始,父亲也不能在危机临近时突然出现,问题解决后又突然消失。建立和维护父子关系就像织布,训导管教只是这块布上的一条线,这块布会一直织下去,至少持续到孩子最终离开家独立生活。父子建立牢固的亲情关系应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父亲和母亲应该一起成为育儿专家。父亲对孩子的教导工作是从早期参与照料宝宝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比如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洗澡、穿衣服、抚慰、答疑、读书和讲故事等。

当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时,在家庭中通常很自然地显现出妈妈给予女儿更多教导,而父亲给予儿子的教导更多。在这个时期,男孩特别强烈地感觉到母亲和自己如此不同,因为她的性别属于几乎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物种,他很难想象母亲会理解他的感受和需要,他希望并且认定父亲作为他的主要指导者和管理者,尽管他还是会听母亲的话并尊重母亲。

随着女孩进入青春期,她同样会觉得父亲不太可能理解她的感受和问题,所以父亲应该巧妙地把大部分教导工作交给她的母亲。但是,父亲做女儿的朋友和支持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父亲要对女儿的想法和活动表现出兴趣,与她分享自己的感受,带她去旅行和请她吃大餐,随时准备在她茫然失措或是受到伤害的时候,向她解释男人的个性特点为什么这么奇怪。

怎样做一个好继父

多年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继父母问题的文章,当时我自认为里面有许多高明之处。但是,当我成为一位11岁女儿的继父之后,我发现我其实一点都不了解该怎么做。我带着沮丧和不快去见了一位对这类问题有独到研究的咨询顾问,她给了我信心和希望。她说如果我天真地以为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在一两年内接受继父继母,那我就是生活在幻想之中。她的话让我感觉好一些,我安下心来着手解决问题,接受家庭治疗师的帮助,并从阅读许多相关书籍和文章中获得省悟。

首先,我会斗胆指出,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本来就是不幸的、令人反感的,在许多童话故事和小说中的反面人物都是邪恶的继母或残忍的继父,这不是偶然的。对身在其中的孩子们来说,继父继母似乎就是恶毒的人。毕竟孩子们不喜欢这个外人,也不允许这个闯入者哪怕有亲生父母一半那样地关心自己。在父母离婚或其中一位去世之后,孩子通常和身边的亲生父母关系十分亲密,而继父继母在这个时候闯入这个家庭,所以就激起了孩子强烈的嫉妒和不满。为了证明自己有理,孩子必定会夸大继父继母的缺点并无视他们的优秀品质。

毫无疑问,我现在关注的是消极的一面。孩子们有时候会对继父继母相当热情,但是在表面现象的背后,却潜藏着转为痛苦的可能,有可能表现为不合作或是不礼貌,这迟早会让继父继母内心不得安宁,即使他们对孩子既体谅又耐心,最终也会生气,也许会大发雷霆,似乎开始否定孩子。孩子认为这恰好证明了继父母对自己怀有敌意,这让他们开始表现得更恶劣了。

继父继母会责备孩子的亲生父母教育出品行如此恶劣的孩子,并要求纠正他们的行为,于是,孩子会认为继父母在试图让亲生父母与自己作对,不幸的亲生父母觉得自己要被撕裂了,无论向着哪一方都会伤害另一方。

我所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情境,当然,那是我自己的经历。金吉尔是我的继女,从她父母离婚到4年后我走进她的视野,她在很大程度上独享妈妈的爱,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玛丽和我是在加利福尼亚一次会议上一见钟情的,所以,在金吉尔有机会见到我之前,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关系,在妈妈选择伴侣这件事上,从一开始她就被剥夺了参与意见的机会。后来,在玛丽和我彼此热恋时,对金吉尔的感情关注的也太少了。

当我从医学院教授的工作上退休后,我就住在一条帆船上,每年冬天到维尔京群岛,夏天到迈阿密。在我的整个生命中,海上航行是我的酷爱,一旦退休,它就变成了我生活的基本内容,所以了解玛丽是否愿意分享这样的生活,这对她和我来说很重要。所以,在我们相识后不久,玛丽来维尔京群岛暂住过几个星期,后来冬天的时候,她又来过一次。这两次来访时,她都把金吉尔托付给好朋友照看,但是,玛丽第三次旅行的时候,我们邀请了金吉尔和她的一位朋友也一起来。金吉尔一直对我很冷淡,还有一次她的过分无礼让我的愤怒爆发了。

在我们初次相识10个月后,玛丽和我准备结婚。当时我住在纽约,玛丽和金吉尔住在加利福尼亚,我们倾向于在这两个地方之中的一处定居,但是金吉尔请求我们把住处安在阿肯色州,这里是她成长的地方,是她成为父母双方家庭中第一个孙女的地方,也是她爸爸生活的地方。出于这些原因,我们同意把家安在阿肯色州,金吉尔和她爸爸也同意在每年我们乘船出海的几个月里他们俩住在一起。但是一年之后房子建成的时候,金吉尔和她爸爸改了主意不愿意住在一起了,我们再次承担起照顾她的全部责任,并且努力让我们的计划适合每一个人。

我们的想法是,春天和秋天的时候住在阿肯色州,夏天和金吉尔一起在船上度过,冬天时,圣诞节前后她有3周的假期,2月份还有2周春假,那时她还可以跟我们一起航海,只剩下2个月时间她需要住在学校,我和玛丽则希望生活在船上。我们认为我们有能力把她的生活安排的愉快舒适。

但是金吉尔十分气愤,从她的角度来看,她认为自己被留守了好长时间。随着金吉尔渐渐长大,胆子也大起来,特别是当我们的言行让她觉得我们不爱她,觉得自己被忽视和被抛弃的时候,她会指责我们,我们当然会为对她的忽视和感觉迟钝感到内疚,但是,我认为事实并不完全像金吉尔自己单方面感觉到的那样。在我看来,更多的时候是她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她极为固执地拒绝和我们一起去迈阿密,她把那里想象成一个不友好而且令人寒心的地方。有一年夏天,我们答应了她的请求,呆在阿肯色州度过了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但是她几乎所有时间都和朋友住在城里,而不肯邀请朋友到我们所住的湖边来。

不光如何度过夏天是个问题,在我们组成新家庭的最初三四年里,我觉得金吉尔似乎极少正眼看我或和我说话。当她错过了公交车,我开车送她去学校时,我本想和她聊一聊,但是她除了含含糊糊回应“是”或“不”之外根本不搭理我。一年里有一两次我会发作,记得有一天我对她吼:“金吉尔,我25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成千上万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像你这么无礼。”我想,那一刻我在她脸上看到了淡淡的、胜利的微笑。

这么说好像我除了努力争取被金吉尔接受以外,并没有遇到太多麻烦似的,那就让我把对金吉尔的不满全都告诉你们吧:在餐桌上,她把炸鸡用手撕成小块,把手指浸到肉汁汤里(玛丽确信她这样做是为了嘲弄我);无论我怎样坚持,她都绝对不肯戴矫正牙齿用的帽子;她把她的房间搞的乱七八糟;每天早上把她的洗脸毛巾丢在湿透的洗脸池里,尽管我一遍又一遍告诉她,这样做毛巾干不了还会发霉,她依然我行我素;如果她用不规范的语法表达方式说话,我就要去纠正她的语法。多么愚蠢的行为!

我经常希望玛丽谴责金吉尔,可是尽管她满怀同情地倾听我的抱怨,还是很自然地不愿意做任何支持我反对女儿的事情。玛丽对朋友说,她的胳膊都要被我和金吉尔拉得脱臼了。

再婚家庭的问题比我所关注的这些还要多得多。在有些情况下,夫妻双方都是带着孩子组建成一个新的家庭,双方的孩子既要与各自的继父继母和睦相处,也要彼此和睦相处,有的时候,与前夫前妻的关系也经常会在探视权和钱的问题上充满没完没了的冲突。

就我自己而言,时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疗愈因素。我和金吉尔经历了3~4年的痛苦关系,到第4、5年时逐渐改善。金吉尔自身的成长也缓解了我们之间的问题。她从几乎完全依赖她妈妈的阶段逐渐过渡到要求独立的年龄,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我对她的威胁越来越小。

在记忆中,当我意识到并且控制住自己,避免去批评她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可能会立刻变得友好一些。所有写文章谈及再婚家庭亲子关系的专家都认为,继父母不要急于成为纪律约束者,那只会让孩子认为“你不是我的亲父母,我不需要听你的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继父母只能接受孩子的恶习,只是在你接管亲生父母管教孩子的责任之前,孩子会期待得到更多的接纳。

现在金吉尔和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好朋友。作为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她帮学校来邀请我去他们的毕业典礼上演讲,她对我的认可让我高兴得不得了。她有时和人提到我时也会说我是她爸爸,尽管我无意取代她的亲生父亲,但是这份亲情还是让我心里感到很温暖。

我把金吉尔所写的有关我们早年共同生活的文章附在这里:

附:我和我的继父本恩金吉尔

有一天,出乎意料地,我转眼之间有了第2位父亲,在我7岁时就从我们家消失的那个人现在被别人取而代之了。唯一的问题是,我的新父亲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当被告知他要和我妈妈结婚时,我只见过他一次。最初进入我头脑中的恐惧是,我和妈妈两个人的亲密小家庭,被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入侵了。我的新任父亲和我能相处好吗?我需要必须要主动接受他吗?

我很快认识到,我与继父本杰明·斯波克博士的关系,和我所认识的其他人任何人的关系都不一样,而且显然是最最困难的关系。一旦他们结婚,我妈妈,这个世界上与我最亲的人,一年里我就只能见到她大约5个月。我选择不和我的亲生父亲住在阿肯色州,这样当我妈妈和继父航海旅行的时候,我就要和我的朋友住在一起。在我看来,本恩(译者注:本杰明·斯波克先生的昵称)和我妈妈并不理解我,我感觉非常不快乐,认为自己被他们抛弃了,我想任何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么想。我觉得他好像是踏进我们家门接管了我们。

我从来没有打算成心让本恩觉得他不受欢迎或是对他无礼,尽管在潜意识里我可能是这样想的,因为我很难轻易适应有他在身边的生活。本恩曾经在几篇文章和演讲中说,有几年时间,我从来不和他说话,也不正眼看他,在早晨上学之前我还无视他的存在。首先,我早上不太爱说话,其次,我真的和本恩没什么可说的。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只是观察他。

他们结婚后的第一年夏天,我妈妈和本恩想去迈阿密,我从没去过那里,我希望他们留在阿肯色。当他们决定还是要去的时候,我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我的意见。如果没有本恩的话,我妈妈从来不会在夏天或在任何时候丢下我一个人不管,我被迫和他争夺我妈妈的关心,我没法儿不把这一切不愉快的原因归咎于他。

我从没有恨过本恩,只是我们之间有太多不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他的年纪比我整整大60岁,而且是在一个极为拘谨严格的家庭中长大,他外表上比我要保守得多。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喜欢和我的女朋友煲电话粥,跟男孩子打情骂俏,我知道本恩认为我很愚蠢。我总是喜欢毛绒玩具,但是本恩有四个从来不喜欢这种东西的妹妹,所以他觉得这很幼稚。当然,我们在音乐方面也有不同的品味,当他在客厅里听古典音乐和爵士乐时,我在我的卧室里玩摇滚。有的时候我们中的一个人会放大自己的音量以盖过对方的音乐声。

过了几年,我和本恩的关系变得好多了,当我开始了解他,我发现他并不是一个自私、狡猾、想偷走我妈妈的男人。渐渐地,我们开始一起玩独木舟,一起航海,一起大声读书。有一次,当我和妈妈因为一件对我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争执时,本恩支持了我,我非常感动,而且认识到他是真的关心我,真心希望为我好。

我还记得第一次给本恩送父亲节礼物的情形,我们俩都知道,那意味着从此我已把我们三个人看做是一家人了。

第三章 离婚及其后果

DIVORCE AND THE CONSEQUENCES

孩子与离婚

你准备怎样和孩子谈离婚这件事,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呢?你必须明白,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一样重要,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密切相关。只要他们一听到父母可能离婚的消息,就会恳求父母不要分开,甚至在离婚成为现实之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他们还在希望和恳求父母。所以,重要的是,争吵不休的父母不要在他们发生冲突时把离婚当做威胁,除非他们已经决定离婚。但是,一旦做出离婚的决定,对孩子坦白才是明智之举。当家庭中暗藏严重危机时,即使没有人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孩子也很快会知道一定有什么事不对劲儿了,在他们恐惧而焦虑的想象可能会比真实情况更加糟糕。

首先,他们可能会用奇怪的儿童的逻辑去假设自己是离婚的罪魁祸首,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已习惯于为许多事情被责骂,在被证明无辜之前,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那都是自己的错。

第二,他们认为从家里消失的那位父母是永远离开了,再也不是他们的父母了,如果分开的父母确实不再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联系,孩子就会深信自己不值得爱了,这种感觉会影响他们一生。这就是为什么离家的那位父母不仅要承诺来看望孩子,而且要把这种承诺尊为一种神圣的义务,如果相距遥远,也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生日或圣诞甚至情人节的礼物,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

第三,年幼的孩子内心会害怕,如果父母中的一位离去,另一位接下来也会这样抛弃他,使他成为孤儿。

最后,如果他们被父母中的一方说服,相信另一方是个令人厌恶的家伙,他们就会相信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因为自己是父母由双方共同孕育出来的。

即使做了最好的准备父母也要预料到,孩子会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表现出难过不安的症状,症状表现会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和年龄,包括:恐惧和噩梦、依赖黏人、哭泣、苛求、攻击性、吵闹不休以及更糟糕的学业成绩。

我对父母双方的建议是,无论是拥有监护权的一方还是没有监护权的一方,都要尽可能地像离婚之前那样对待孩子。以前不需要外出工作的母亲出于内疚,可能会觉得她必须经常给孩子带回礼物,但是讨好孩子的礼物不能代替母亲在身边的陪伴。有的父母还可能过于讨好孩子,比如在给孩子读故事,陪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容忍孩子的不合作和无礼行为。没有监护权的父母一方可能陷入一套固定不变的周六探望模式,在麦当劳吃午餐,然后看电影,好像这是所有孩子的常规生活一样。对父母来说,最好做让自己和孩子同样开心的事情,而不是在消磨时间。在这种现象背后是父母的负罪感,孩子们能看懂这一点,而且不由自主地变得越来越苛求,对此你只需要说一句:“我现在累了,我想看一会儿报纸。”

应该鼓励孩子坚持日常生活习惯,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骑自行车,从事自己爱好的活动,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完成家庭作业,读书等,在父母双方的家里帮忙做家务也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母亲也能承担父亲的角色吗?不能,不过她也不必为此感到难过,祖父、叔叔、教练、夏令营辅导员、童子军团长,以及母亲的男性朋友都可以填补父亲的形象。母亲可能会担心儿子长大进入青春期时,她会对他束手无策,但是,依靠体力和惩罚也不是父亲管理儿子的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潜移默化地向他传递尊重他人、通情达理和理想主义的观念。

母亲不要试图把她的儿子变成丈夫的替代者,这很重要,不要让他睡在自己的床上,或是和他毫无保留地讨论她内心深处的忧虑,即使她对前夫的行为方式十分痛恨,或是认为所有男人都是恶棍,她也不应该试图让她的儿子或女儿也相信这一点,即使这种想法很强烈。男孩和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相信大多数男人和女人,特别是他们的父母,都是正派的、心地善良的人,否则他们就会产生错误的自我形象、错误的异性形象和错误的婚姻观念。

如果母亲是监护人,从许多方面来说,离婚和单亲生活都给了她最沉重的打击。许多从未做过工薪族的女性证实,她们作为单亲妈妈的最大恐惧,是担心是否有能力支撑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母亲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时,除非她们经济独立、富有,通常都可以要求得到充足的孩子抚养费,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收取抚养费往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她们也证实说,如果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拥有一份好工作并管理好孩子,就会带给她们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豪。可是,在我们国家里,能让男性挣得1美元的工作,一般来说只能让女性挣到72美分,这一事实通常会让母亲处于弱势,所以,她可以用于孩子、自己、保姆或日托机构的钱会更少。

除了全职的外出工作以外,拥有监护权的父母还必须承担家务、照料孩子的日常需要,要对孩子因父母离婚而产生的特殊情感需求格外敏感,要应对孩子更多的要求和更多问题行为,这让他们几乎没有时间精力去关注自己的社交需要和情感需求。我曾经与一个离异父母俱乐部的成员做过一个晚上的漫长讨论,相当多的人说,从他们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真希望自己当初能通过相互理解和心理辅导,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成功挽救他们的婚姻。我指出这一点是要说明,这些人坚持诉诸离婚是因为愤怒、固执和报复心理,而事后这些感觉却消失了。(参见下一章中关于约会的讨论。)

一些单亲妈妈开始时因为考虑到自己的收入没有男性多,不能肯定自己能否独立承担经济压力,所以搬去和父母同住,至少暂时住在一起。另一些单亲妈妈发现与另一位女性,通常是另一位妈妈合住在一起非常令人满意,这有助于减少开销,提供迫切需要的友谊,并且更便于晚上轮流外出。当然,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前,她们应该彼此已非常了解。这个办法也同样适用于男性。

所以,单亲生活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不过它可以让一个人成熟起来,如果希望再婚,这可能就是二次婚姻中的有利条件,或许它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令人满意。

单亲能像双亲一样好吗

怎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单亲父母呢?如今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当然,数量最多的还是以离异、被抛弃和寡居的女性为主导的单亲家庭。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法官愿意把监护权授予合适的父亲,此外,还有数量相对较少,但在不断增长的女性,选择独自抚养自己的孩子或者收养一个孩子,不要配偶的帮助(有的人还会说配偶是妨碍)。

如果我们首先考虑孩子从双亲家庭的父母那里能得到什么,我们就能为单亲父母找到抚养孩子最佳方法的一些线索。

孩子们通常希望既有妈妈又有爸爸,因为他们从婴儿开始就是这样生活,并且对父母双方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依恋,这种愿望表现为他们是那么恳切地希望离婚的父母重新在一起生活。孩子们也渴望其他孩子拥有的东西——无论是一台电脑,还是一个新式的娃娃,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从前,有那种所谓的孤儿院专门用来收容被忽视和被抛弃的孩子,你可以看到,那些从没有见过父母的孩子也会渴望拥有父母,他们会在想象中以及在见过和喜欢的各种成人形象中,创造出自己父母的样子,例如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来访的其他孩子的父母。这些孩子会向你非常详细地描述他们想象中父母的外表,并且告诉你他们如何经常来访,带来多么精美的礼物,并且很快就会来这里把自己接回很好的家中。

同样,双亲家庭中的孩子通过父亲和母亲来树立至关重要的人生理想,对他们的一生起到指导作用。

直到现在,我似乎一直都在谈论孩子只有通过认同和依恋自己的双亲,才能得到榜样和激励,无论是双亲家庭还是离异家庭中的父母都极为重要。离异家庭中父母要通过探望孩子和其他联系方式(信件、礼物、电话)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特别是在有助于孩子性格塑造的学龄前时期。但是,即使在双亲家庭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了解到家庭以外世界,并开始希望脱离父母而独立,他们渐渐受到老师、团队领导者和英雄人物的影响,对他们产生依恋和认同。

所以,一个孩子如果与他的父母相距遥远或是无法取得联系,他就会本能地转向代替者,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的2~5岁,他会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叔伯舅舅、姑婶姨妈、堂(表)兄弟姐妹、家庭的朋友、熟悉的店员等,这些友好和关心他们的人可以满足孩子对缺失父母亲的情感需要。(孩子不会认同一个对自己漠不关心的人。)我还记得当年一个同事的4岁的女儿,在我出诊给她做儿科检查时,她是如何黏着我不肯放手,那时这位同事正在二战时太平洋战区一家军队医院服役。毫无疑问,许多人物传记也证实,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成长为适应性良好的、成功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应对与父母分居或与父母替代者相处的生活。

导致单亲家庭教养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哪些呢?(为了写作方便,我假设大部分孩子和母亲一起生活。)我们可以先来讨论以下这种情况,孩子的父亲离婚后住的并不远,也乐于承担对孩子的责任,孩子们可以从分居的父亲那里得到许多关心。父亲会定期来看望孩子,也用其他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比如写信、送礼物(如果他们希望得到礼物)和打电话。这显然是最有效而且相对来说最容易的方式,让母亲通过鼓励父亲看望孩子、与孩子保持联系,来保证孩子们享受到拥有父爱的好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的安排是父母分担监护权和养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可以定期轮流在两个家里生活许多时间,父亲就不会觉得自己被太疏远。但是共同监护需要父母双方为了孩子而保持非常合作的态度,如果父母互相敌对,共同监护就难以执行了。其次较好的安排是在母亲通常获得监护权的情况下,父亲经常和定期地看望孩子。但是,太多时候的结果是父亲逐渐忽视了他的探视权和与孩子的其他联系方式,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孩子的事情上不再拥有权威,他说母亲从不征询或采纳他有关孩子养育、教育等问题的建议,孩子也不再征求他的意见或允许,不再把他当做一个父亲来对待,这剥夺了他做父亲的感觉。他会认为母亲趁着他看望孩子的机会对他恶语相加,因为他的一些小过错而限制他看望孩子,诸如接孩子迟了或是送回来晚了,让他们吃垃圾食品,或是让孩子睡的太晚并因此感冒了,没有按时付孩子的抚养费等。

所以,母亲的一个重要责任是要促进父亲和孩子保持联系,尽量忽略父亲的过错。当孩子父亲出现在她家里时,尽量热情一点或至少是礼貌相待,不时征求一下他对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有关露营活动、体格检查或是牙齿保健的问题。

如果孩子和父亲之间一点联系也没有,对父亲也没有任何记忆,孩子就会依赖于母亲的讲述来了解父亲,依赖于母亲通常对男人的态度来认识男人。如果她告诉孩子父亲的优秀品质和他对孩子的疼爱,如果她通常表现出对大多数男人的尊重,那么她的儿子就能对母亲所描绘的父亲形象产生积极的认同。但是如果她总是把她前夫说成是一个无赖,这会给男孩一个糟糕的认同榜样,因为他会认为自己也是半个无赖。如果她在言语和行动中表现出对所有男人的怨恨和轻蔑,她就会给儿子和女儿造成一个病态的男性形象。她培养出的女儿可能会对男性采取怀疑和冷淡的态度,或者对男性产生痴迷,但是让她迷恋的却是对方的不可信赖;她会不知不觉中被那些具有卑鄙、背叛、无能等品行特征的男性所吸引,都是妈妈曾特别关注的那类男性。

许多离异女性会强烈抱怨说:“但是,他就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花花公子、一个无能之辈,这也许准确表达了她的感受,但是她没有考虑到,在孩子心目中要为爸爸保留一个良好形象,为了孩子,妈妈应该这样做。为了向孩子公正地展示父亲的形象,妈妈需要努力去回想并告诉孩子,当初是他爸爸的什么优秀品质让自己爱上了他,以及在那些幸福岁月里爸爸是多么爱他的孩子并以他们为荣。

孩子与爸爸的联系越少,与其他友好的、关心他们的男人建立联系就越加重要。妈妈能不能在子女与父亲替代者之间创造联系呢?我认为她可以创造这种可能性,但是不能强迫他们接触,那将取决于巧妙的尝试和因人而异性格。如果她看到孩子对一位亲戚、老师或是老朋友产生好感,可以告诉那个人他多么受孩子欢迎,并告诉对方自己特别高兴,因为孩子非常想念他们离去的爸爸。如果这个人看上去很高兴,但是并没有进一步行动,可以邀请他来家里吃饭,如果他有家庭的话,可以请他和家人一起来。如果对方是亲戚也许可以表达得更直接。这些做法应该能促进对方至少做出一点点友好表示,这对孩子来说却非常重要。妈妈也可以建议孩子加入童子军、参加体操班、游泳班或是少年棒球队,特别是听说某个班的教练深受孩子爱戴时,她还可以把孩子送去参加他的夏令营。

妈妈要是去和异性约会,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如果这个男性要和妈妈结婚,那他当然很重要,但是那恐怕还为时过早,这时有几件事情需要注意。

大部分孩子很多年来一直在期望父母有朝一日能够重新生活在一起,所以,当有迹象表明妈妈(或爸爸)将和另一个人开始一段亲密关系时,许多孩子会觉得这是不忠的行为,这也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现要放慢脚步的原因。孩子们迟早都要知道妈妈会和男朋友举行订婚晚宴,但是妈妈要等一等,在相信男友确实是她可以骄傲地介绍给孩子们的那个人之前,不要邀请他到家里来吃饭,这是为了避免让孩子觉得她频繁更换男友。在孩子们对妈妈的男友有所了解,并表现出喜欢他的迹象之前,妈妈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和他有亲密的身体接触。我建议,在这种日益亲密的关系发展了很长时间,并且孩子也有所介入之前,妈妈不应该留男友在家里过夜,或是透露出自己曾和他在外面过夜。这些都是为了避免让孩子觉得妈妈对感情过于随便。

我对妈妈所说的这些话同样适用于爸爸,不要故意表现自己混乱轻率的性行为,这个建议对父母双方来说都是明智的,因为炫耀自己的新恋情是面对离婚带来的痛苦、羞辱和中伤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就好像要证明自己还是很有魅力的,即使在彼此的婚姻关系上并不成功。

如果妈妈真的爱上了一个人并且考虑和他结婚,她就应该听听孩子们对这个男人怎么说,告诉他们自己正在考虑结婚的事情,希望听听他们的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应该把婚姻的投票权交给孩子,许多孩子原来是喜欢妈妈这个男朋友的,但是一旦意识到这个人可能成为他们的继父,就会变成怀疑、嫉妒和敌视。实际上,他们可能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来接受这个现实。明智的做法是,在结婚前后,夫妻双方都要鼓励孩子表达他们对父母和继父母的真实感受,只要他们的表达不是那么直白粗鲁就好。

一些单身妈妈曾经用同样的话问过我一个让她们焦虑的问题:“我怎么才能既成为一个好妈妈,也成为一个好爸爸,特别是对我的儿子。”我想这里有三种误解。一是认为妈妈也必须像个爸爸,例如,教孩子怎么踢足球,或是从男人的角度对青春期孩子谈论性问题。另一个误解是男孩必须从父母那里学习这些知识。第三个误解是女人和男人对于生活的认识完全不同,而且对异性一无所知。其实妈妈不需要成为儿子的体育教练,他可以跟学校的教练和其他男孩学得更好;她也了解足够多的男女对于性的观点,可以和儿子谈论和回答他的问题,许多妈妈比爸爸更能很好地和儿子谈论性问题,因为众所周知大部分男人都羞于和回避做这个工作;妈妈们要记住,大多数青春期孩子的性知识并非从父母那里得来,而是从其他孩子那里和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中获得。

我曾在前面解释过,男人和女人对于彼此的想法和感觉并不是一无所知,在两性之间有大量明显的、跨性别的直觉本能,有些个体表现的更明显,有些不那么明显,这是从童年早期对异性父母的认同中学到的。所以,妈妈不必操心试图去做儿子的爸爸,她们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妈妈不应该为了给孩子找一个爸爸而再婚,那只是附带发生的结果,她的再婚唯一理由应该是她深深爱上了这个男人,而且坚信他可以做一个好丈夫,否则这段婚姻就难以持久。这样,这个男人才能迟早被孩子接纳,成为一个好继父。

监护权解决方案

在最近几十年里,当女性要求得到过去专属于男性的工作时,也有一些男人倾向于表明他们也能像女性一样养育好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要求获得孩子的监护权,一些开明的法官授予了他们这个权利。无论如何,大部分离异的父亲没有获得监护权的愿望。

在美国,现在有一半的婚姻以离婚而告终,最让我关注的是每年有一百多万的孩子要面临家庭的解体,在我们国家里已经有600万拥有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尽管从长远来看,离婚是结束不幸婚姻的最佳解决办法,但是认真观察会发现,根据法律惯例,单亲父母的监护权在90%的情况下授予了母亲,这对相关的每一个人来说,不论孩子、父亲还是母亲都是痛苦的,这种痛苦至少要持续好几年。

让我惊讶的是,几年前我才知道20世纪之前的监护权通常是授予父亲的。但是,无论那时还是现在,几乎各个州的法律都宣称不能在监护权上偏向母亲或是父亲,而决定因素应该是“对孩子最有利”。换句话说,法官的明显偏向最初是指向父亲,然后又指向母亲,原来都是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信念,而不是基于法律。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会假设孩子的监护权被授予母亲,除非另有说明。

年幼的孩子在父母离异后,会在一些方面出现明显的退步,如:大小便失控、爱抱怨、爱哭、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和攻击他人。

一年以后,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可能会更加严重,尤其是当父母仍然纠缠于冲突之中时。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有改善的倾向,而与母亲的关系则有可能变得更糟。

其后几年内,孩子们有可能对父母中的一位感到愤怒,而且最终会站到母亲一边。

父母离异对青少年来说也是痛苦的,但是一年之后他们大部分人不再认为自己必须站在哪一方,他们能够开始去做自己的事情。

研究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当孩子们能经常和父亲保持联系,父母双方也能为了有益于孩子成长而互相配合时,各种年龄的孩子就都容易做出更好的调整,而且母亲对他们的管理也更为有效。

当监护权被授予母亲时,在很大程度上父亲与母亲离婚也就是与孩子们分离。在许多实际情况中,离异后的父亲只被允许每周或隔周看望孩子一至两次,不允许他留孩子过夜,有时他可能只能去前妻家里看望孩子,而不能把孩子带出去。

刚刚离婚的父亲会觉得自己被拒绝,很沮丧,感到无家可归,有些父亲说他们甚至丧失了认同感,他们强调去看望孩子让自己多么痛苦,因为这种看望机会少得可怜,结果就是感觉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疏远。

当监护权被授予父亲时,同样的感觉也会让母亲深受折磨。

一些孩子父亲抱怨说他们被前妻故意羞辱,他们觉得前妻专横霸道地要求自己遵守她制定的看望条件,从中获得一种自私的满足感,他们要是不付清孩子的抚养费,通常就会被禁止看望孩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抱怨有可能是父亲不去看望孩子,也不支付抚养费的借口,而不是事实。

大多数母亲尽管获得了孩子的监护权,但是在离婚后至少两年内她们都会很不快乐,她们感觉到焦虑、愤怒和无助。三分之二的母亲必须自己养活自己(非离异的母亲中有一半人不外出工作),而且她们还要应对生活水平的下降。(据统计,同样数量的人分住两套房子,开销要增加25%。法官判定的孩子抚养费通常比较低,而且即使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被拖欠。)

下班回家,母亲们还要做家务,没有另一个成人的帮忙或陪伴,孩子的需求、吵闹和问题行为都需要她来应付,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会明显比以前更不听话、更对立。

多数离异母亲发现她们的社交生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为她们既要工作,又要陪伴孩子;也因为她们的老朋友都是夫妇,他们更愿意招待其他夫妇做客,而不是邀请单身的人;还因为她们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的机会极少。

我来总结和强调一下这一观点:离婚后的父亲继续与孩子保持亲密联系,对孩子自身心理调整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他与前妻的友好合作,对于她妥善管理孩子和与孩子保持良好关系都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大部分离婚判决严重限制了父母与前妻和孩子的联系,这让父亲觉得没有人需要他,不受他人欢迎,感觉很不舒服,并有可能导致他在几个月几年过后看望孩子的次数日益减少。这是一个悲剧的恶性循环。在10%的监护权被授予父亲时,母亲也会处于同样糟糕的情况。

我和其他的专业研究者都认为,父亲完全可以像母亲一样参与孩子的养育工作。根据2000年的人口调查,因为孩子母亲的去世、弃家不顾或离婚,210万单亲家庭是由父亲在独自支撑。拥有孩子监护权的父亲证实,这样的经历使他们不再像以往那么专注于对孩子的管教约束,而是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也更加重视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和其中的快乐。

共同监护权,把监护孩子的权利平等地授予父母双方,而不是只授予其中一个人,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法律程序。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父母双方要为了孩子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在所有关于孩子的重大决定中要采取合作态度,这样任何一方也不会感到自己不再是孩子的父母,而且孩子们也会对父母双方保持尊敬。但是,如果父母之间还存在相当严重的怀疑、敌意和怨恨情绪的话,共同监护是不可能实现的,那就最好还是像以前所做的那样,把监护权授予父母中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看望孩子的权利。

有些州的共同监护权里还包括就公平分配孩子时间达成协议,让孩子每周分别在父母各自的家里生活同样长的时间,或者至少保持1:2的比例。我认为这个办法在理论上是有益的,让父母双方都觉得能同样亲近孩子,但是这需要父母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两家距离孩子的学校都不远,都要为孩子的生活起居做好安排。我觉得共同承担责任,不让父母任何一方感觉被排斥,是共同监护权的最重要的部分,而时间分配则是另一个问题,它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做决定。

如果总的来说双方态度还比较合作,但是某些问题仍难以解决,就需要请一位熟悉这类情况的、能令父母双方都满意的心理咨询顾问,可以定期向他咨询。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能够鼓起合作勇气的父母,我非常支持采取共同监护的办法,那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依然拥有父亲,因为他们会继续有许多时间和他生活在一起,并且知道父亲还在为自己的重大决定提供帮助。父亲仍然会感觉到他和孩子的亲近,他参与孩子的生活,并且为他们的幸福承担部分责任。尽管共同监护可能会让母亲在孩子的生活问题上做出一些令人不悦的让步,但是多数情况下她会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她可以获得自由时间,并且从独自为所有问题、所有决定负责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我知道有些专家在理论上反对孩子分别住在两个家庭中,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有证据证明不仅仅是共同监护权案例中的孩子,所有父母双方都工作、要在日托中心或托管家庭中呆一整天的学龄前孩子,都能很好地适应在两个家庭中的生活,只要把计划制定的体贴、周到,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我一直认为,对离婚后的父亲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是要尽可能经常去看望孩子,这既对孩子有益,也是为了他自己,可以保持他对孩子的亲近感和责任感。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半途而废。离婚后的父亲应该带孩子去自己家,在那里应该有孩子的床,还有他们的玩具、书和衣服,这比带孩子出去玩和请孩子吃大餐都更好。

第四章 新生宝贝 新手父母

THE NEW BABY

生命最初的三个月

在第一个孩子生命最初的3个月里,大部分父母的体会是既兴奋又紧张,哪种心情占主导将取决于宝宝是否惹人喜爱和父母的自信心。

有些宝宝恰好天生就能自得其乐,即使他们饿了、冷了,或者好长时间被独自丢在一边,他们也从不大哭大闹。而且令人愉快的宝宝对于任何人的关注都可能以喜笑颜开的反应来回报,他们会让那些最冷漠、脾气最坏的成人也为之动容。这些宝宝很幸运,因为在他们整个生命过程中,他们将会在与之相处的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友善。然而他们身上也并非全是优点,比如,他们通常不会发展成父母期望的那种雄心勃勃的可以改变世界的人。

另一个极端是那些难以照料的宝宝,通常是男孩更多一些,他们有时会非常难以应对:有的宝宝特别折磨人,有的总是很快就会疲倦和失去耐心,有的身体和情绪总是处于紧张状态,有的患有肠绞痛,有的很容易发脾气,还有的宝宝白天不睡或者晚上不睡,甚至有的从早到晚都不肯睡觉,看起来对生活毫无兴趣。大部分这类性格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安静下来,并且变得甜蜜可人,3个月通常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但是在此之前他们会让父母暂时过一段痛苦不堪的生活。

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宝宝,他们很少有表情,无法给他们的父母带来更多快乐。我曾有些忧虑地观察过这样的宝宝,想知道他们是不是天生冷静孤僻,当然,他们后来变得非常温情和幽默,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尽力去向人表示友好或者激发他们父母的信心。

父母怎样才能轻松度过最初的几个月,这里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那些充满自信的妈妈和爸爸能够容忍宝宝的许多令人困扰的行为,不会被宝宝这些行为所迷惑。但是,那些从小接受的教养方式造成他们总是自我怀疑的人,如果有这样一个困难宝宝,他们就会相当的沮丧泄气。

以前有过较多经验的父母也能容忍宝宝更多的难题,因为他们或是照顾过年幼的弟弟妹妹,或是做过临时的婴儿保姆。

我个人认为,那些学过儿童发展课程但是对照顾婴儿毫无实践经验的人,他们的日子往往会比较难过,如果宝宝哭了,他们会在理论层面上去担心孩子是需要更多的爱呢还是被宠坏了?只是盯着宝宝看是没办法知道答案的。

我认为,初为父母的人为了确保妥善照顾宝宝,内心充满富有责任感的焦虑牵挂,这是大自然的一种安排。要知道,我们周围还存在许多不负责任的父母,但这样的父母毕竟是少数。而这个自然系统运行效果并不怎么样,因为认真负责的父母体会到的焦虑感总是最多的。

医生、护士和心理学家发现,让新生儿父母紧张担忧的事情五花八门并让人吃惊,比如:打嗝、打呼噜、打喷嚏、颤抖、脸色苍白、情绪忧郁、手脚冰凉、男婴生殖器勃起等。有的妈妈半夜里悄悄进入宝宝的房间,想确认他是否仍在呼吸,结果几乎被吓死,因为她看不到孩子的胸部有任何起伏,可是婴儿的呼吸大部分是腹式呼吸。

如果宝宝哭的时间很长,没有经验的父母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他们觉得一定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作为儿科医生,我发现自己有时会很无奈,每次我给这样的宝宝做例行的身体检查,并且说明他显然非常健康时,他的父母就会问那为什么他总是哭呢?如果把原因都归结为肠绞痛,这样的老生常谈只能有一点点帮助,但并不能说清楚所有的问题,这些父母可能有一段时间半信半疑,但是接下来他们又会疑窦丛生,希望得到另外的解释。这种焦虑把父母折磨得筋疲力尽。

比焦虑更糟的可能是相伴而生的抑郁和内疚。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星期里,即使宝宝的表现十分完美,许多新妈妈也会被忧郁情绪所困扰,婴儿的长时间啼哭让妈妈越来越担心是自己的过错和疏忽伤害了宝宝。在意识层面,她可能会担心宝宝在分娩时受到了损伤,或是自己没能给他正确的喂养,然而在潜意识层面,这里通常有一种童年早期遗留下来的对性的罪恶感。在我童年时,我的母亲为了警告我手淫的后果,她会威胁说:“你肯定希望将来有一个正常的孩子,是不是?”于是,在我的第一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当医生允许我进入产房看望妻子时,我如释重负地向告诉她说:“他的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是齐全的!”

在最初的几个星期里,父母们另一种表现是对哭闹不休的宝宝感到愤怒,大部分人不敢相信自己会对一个无助的婴儿产生愤怒,于是,每当这种情绪产生的时候,他们就会马上压抑下去。但是,这并不能消除愤怒,只能换一种表现形式,父母会感觉到内疚、难以自控或是持续的担心和沮丧。最常见的情况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这种愤怒情绪,结果转变为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这种紧张焦虑每次持续几天或几周,导致父母身心疲惫,除了宝宝,他们对任何人可能都不耐烦。

我记得有一对成熟、敏感的父母,在宝宝因为肠绞痛持续哭闹了一个月之后,陷入极度紧张的情绪之中,其中一位抑制不住向另一位承认宝宝让自己感到多么愤怒,另一位也坦率承认自己隐藏了同样的感觉,在经过几次深入讨论之后,他们的感觉大大好转。

新手父母可以做这样几件事以保持他们的心态平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体贴与配合,为了宝宝的健康幸福,父亲要和母亲共同承担责任。

这显然并不意味着如果父亲做全职工作而母亲不外出工作时,父亲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的次数必须像母亲一样多,但是,这确实是指父亲要充分参与进来,与母亲共同协商,在她深感焦虑的时候为她分忧,不要躲在报纸后面,好像照顾孩子主要是母亲应该操心的事情。

如果宝宝是用奶瓶人工喂养,他可以在晚上和夜里两点起来给宝宝喂奶,这并不是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就是个懒爸爸,因为他白天可能要非常辛苦地在外工作,这样做是为了表示他把照顾孩子和他的工作视为同样重要,也表明他在支持妻子担负起这一全新而艰巨的责任。

心理学观察表明,如果一个人被要求给予他人自己从未付出过的更多关爱时,那么他自己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也需要接收到更多的爱和关心。孩子的出生,特别是第一个孩子的出生,给母亲带来了尤为严重的情感压力,这也许是因为过去我们都认为养育孩子应该是母亲的主要责任。无论是什么原因,母亲都需要支持,父亲必须成为最重要的支持者。

如果奶奶(或姥姥)住的不远,而且与孩子的妈妈相处很好,她们是可以像丈夫一样提供帮助的。在有些社会中,年轻人的家庭和祖父母及其他亲戚生活亲密,老人们被认为很有智慧,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互相支持配合,人们认为祖母理所应当成为母亲最好的朋友、知己、顾问、帮手和情感支持者。

相对而言,在美国,老一辈人的想法和年轻父母要求独立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大多数美国家庭认为老人是落后于时代的,所以也不认为他们有什么智慧,这样当宝宝出生时,祖母通常并不被认为是可以提供帮助的人。

如果新妈妈是一位成熟、自信的人,她可以求助于孩子的奶奶(或姥姥),并从她那里得到许多帮助,但是如果妈妈总是觉得自己被奶奶(或姥姥)批评和贬低(无论是否故意而为),她可能就不会希望老人在身边,她会以为老人会把她推到一边,亲自接管宝宝。

当然,新手妈妈需要感觉到宝宝是属于她的,她在学着把养育宝宝的工作做好,所以,如果她对自己的母亲或是婆婆不信任,就不必请求她们的帮助,或者如果求助之后发现对方既专横又挑剔,就应该委婉地说明自己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独自应付照料宝宝的工作了。同样,她也应该解雇小看她的保姆。

我在前面章节中建议过父母特别是母亲,在宝宝出生后前几周里,应该至少每周外出一次,这对于头生宝宝的父母,或者焦躁不安以及患有肠绞痛的宝宝的父母来说尤为重要。父母可能对离开宝宝感到焦虑内疚,但是如果他们能得到短暂的休息,通常就会发现自己更能享受生活,并带着复苏的活力和放松的心情回到家里。这对他们和对宝宝都是有好处的。在他们为人父母一两年之后,他们会更加适应从自由到不自由的转变,可能就不再有这种逃离孩子的强烈需要了。

宝宝生命最初的三个月对母亲和父亲来说是一段非常有收获的时光,他们努力培养自己表达感情的习惯,表达他们的焦虑、抱怨和紧张不安,这是每一个家庭中都有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果他们能学会委婉的真诚,努力彼此理解对方的想法,就不太会因为误会和隐藏的问题而争吵和生闷气,他们的婚姻因此而被破坏的机会就少得多了。从更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生活中的转折点,学习相互坦率沟通,这是让婚姻生活牢固和快乐的最佳保证之一。

解读婴儿的啼哭

在任何初为父母者的讨论中,一个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怎么对付婴儿的啼哭,怎样避免宠坏宝宝。但是,在谈有关宝宝啼哭的处理办法之前,我想最好讨论一下宝宝为什么啼哭。

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里是相当能哭的,他们出于各种各样已知(饥饿、疲劳)和未知的原因而啼哭。典型的有肠绞痛,其症状表现为严重的腹部疼痛、腹胀和排气。这种症状的出现是有规律的,最常见的是在晚上,大约从宝宝2周大开始,持续大约3个月。还有一种啼哭我称之为“周期性的烦躁哭闹”,和肠绞痛发生的时间规律一致,但是没有腹胀和排气的现象,而且也不确定宝宝是否真的难受。还有一种更加模糊难辨的宝宝哭闹通常被认为是烦躁所引起,可能发生在白天或夜晚的任何时候,持续的时间或长或短。

在前3个月里,肠绞痛、周期性啼哭和烦躁哭闹非常普遍,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我的假设是,与3个月之后相比,此时的宝宝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还比较淡漠,这让他对自己饿了、肚子不舒服或是疲劳等内在感受更加敏感,因为这个月龄宝宝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仍在试运行过程中。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把宝宝啼哭归咎于分娩时的损伤,然而人们并没有在难产和后来的养育困难之间发现内在关系。

不幸的是,对于宝宝肠绞痛、周期性啼哭和烦躁哭闹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认为安抚奶嘴非常有用,尽管它什么病都不能治,但是足以让宝宝得到安抚,或者至少可以堵住宝宝的嘴,这样啼哭就可以暂时停止,尽管宝宝还是会再次啼哭的。

如果安抚奶嘴不管用,而你很想抱起宝宝或抱他出去走走,那就这样做吧,你也可以试一试,用一个温暖的热水袋覆盖一条浴巾,搭在你的膝盖上,让宝宝俯卧在上面,热水袋的温度以你的手腕不感觉烫为宜。有些父母发现带宝宝坐汽车可以有效制止啼哭,假如遇到红灯,汽车停下来时,宝宝又会哭起来。

不要担心宠坏你3个月以内的宝宝。我觉得这个建议是令人安心而且恰如其分的。过分宠爱会是儿童哭闹的重要原因或全部原因,而这对3个月的婴儿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此外,在儿童阶段,你还有太多别的事情需要担心。在世界上许多不太发达的地方,婴儿整天被妈妈背在背上,或者在她做事的时候被放在旁边,夜晚和妈妈亲密地睡在一张床上,然而并没有证据证明或是怀疑孩子因此被宠坏了。很可能白天妈妈这种不停地忙碌走动和感觉到妈妈的亲近,正是宝宝所需要和期望的。当然,这也正是宝宝在母亲子宫里一直体会到的感觉。

我来举个例子,比较一下我所说的对稍大一些婴儿的娇惯与婴儿早期父母的紧张不安有什么不同。最简单的例子是,比如奶奶来家里住了几个星期,她特别喜欢宝宝,在宝宝醒着的每一分钟里都陪着他玩,背着他绕着房子转圈,给他看各种各样的东西,把他放在膝盖上颠着玩,玩拍拍手游戏,胳肢宝宝逗他大笑。等奶奶走了以后,宝宝还是希望整天都能被人背着抱着,哄他开心,如果父母不能这样陪他玩,他就会连着几天哭闹不休。我认为这种情况纯属宝宝被溺爱宠坏了,因为这种宠爱行为的起因并不是宝宝有什么特殊的疼痛不适,也完全不是由父母的焦虑所引起。

宝宝改变了婚姻吗

从某种角度来看,如果宝宝出生以后,父母能够继续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继续保持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友谊,像以前一样彼此体贴关心,这将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但是,照顾宝宝当然需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换衣服、洗熨衣物,给宝宝洗澡等都需要父母亲力亲为。

更多思想上的负担和精力的消耗令人烦恼,至少一切生活都要以宝宝为先,特别是在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们要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对宝宝的护理程序对吗?宝宝的皮疹是怎么回事?宝宝现在为什么哭?我听到的是他的哭声吗?我是不是把她宠坏了?宝宝吮吸手指是不是说明他缺乏关爱和紧张不安?

初次对另一个人生命和安全负有难以抗拒的责任,所有焦虑都来自于此,因为这个小人儿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甚至也不会说自己哪里难受。产生这种焦虑不完全是因为父母没有经验和过于敏感,在新生儿阶段,有时医生也可能偶尔担心某个宝宝的情况,或许这个宝宝可能就是患有肠绞痛或容易烦躁的类型,遇到这样的宝宝对初为父母的人来说简直太痛苦了。

此外,对所有初为父母的人来说,宝宝让他们失去自由:他们不能再去餐馆吃饭,不能凭一时冲动做事,不能去看望朋友或逛街购物,不能在周末熬夜然后第二天早上睡懒觉。失去这些自由不仅让人遗憾,也会暗暗产生抱怨。

问题不只是因为父母要面对各种各样新的负担,而是他们必须面对人生中从未经历过的重大转折:从关爱的接受者变成关爱的付出者。

新手父母对新生宝宝付出大量无私的和无条件的爱,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像泄了气的皱皱巴巴的气球,这种情况是在预料之中的。对第一个宝宝的关心、照顾实际上是在逐渐训练父母付出的能力,避免让自己过度劳累、筋疲力尽地付出,这样,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他们对需要额外付出的努力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了。

如果需要有一位父母留在家里照顾孩子,通常这个人都会是妈妈。到了晚上,她会觉得自己的情感贮备已经枯竭,在外工作的丈夫所给予的爱和支持,能够帮助她重新振作起来。

对宝宝的过度关注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其一是它可能导致没有子女的朋友会认为他们很无聊,事实上,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不为宝宝担心而且很喜欢宝宝的人身上,他们很难挽回因过度关注宝宝而疏远的朋友;一旦朋友们给你贴个标签叫做“爱聊孩子的话痨”,他们就不愿意再给你机会做朋友了。(还记得在50多年前,我是多么让那些没有孩子的朋友感到厌烦啊。)

夫妻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当双方都全神贯注于孩子时,就会不知不觉中失去本应该在夫妻之前流动的关注和感情,无论是在意识中还是潜意识中,他们都会感到不满,会感觉彼此的关系单调无趣,甚至可能感觉有些轻微的抑郁。

如果父母一方的时间精力被宝宝完全占据,最终就会让另一方十分不满,不管这份不满的原因是否被意识到,同时,全身心照料宝宝的一方会觉得自己是在独自肩负重担。那么,他们要想挽回局面并恢复以往的热情是需要时间的。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最好不要让他们成为过度关注的焦点。如果父母的关注是以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们最终就会接收到一部分父母的焦虑,并且也变得焦虑和担心起来。但是,即使孩子得到的过多关注是令人愉快的,孩子也将会变得有些自我中心和自我意识过于敏感,他们会太在意别人是否喜欢自己,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也会比一般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这些心态通常在长子长女身上较常见,而在排行在后的孩子身上则不多见。

即使父母没有变得过于关注孩子,但是仍然为了孩子放弃了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快乐,时间长了他们就难免有意无意地对此产生抱怨。他们可能通过对孩子急躁易怒或无端责骂孩子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我母亲的方式)。至少他们会对孩子期望过多,要求他们感恩或表现完美。

那么多少关心就算过多了呢?婴儿需要大量可以感知到的关注、理解和慈爱,比如对宝宝呢喃儿语、亲切微笑、夸张赞美、拥抱和带他们出去遛弯儿,当他们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无论是疼痛还是莫名的烦躁,他们都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关注,尽力发现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至少给予他们安慰。

然而,我所强调的照料宝宝带来的紧张压力只是一部分人的情况,现在的年轻人通常在他们认为自己准备好之后才决定要宝宝;这说明他们渴望去迎接挑战,渴望像自己曾经受到父母的疼爱那样去疼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当最初两三个月的焦虑过去之后,他们的紧张劳累就会在喜悦满足之中消散。

当没有证据证明需要担心却仍不免担心的时候,我认为这种过度关注是有问题的;过分专注于宝宝,是指这个人所想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全部都是关于宝宝的事情。不管怎样,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父母的小心谨慎和缺乏经验所导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怎么做才能避免过分专注于宝宝呢?或者更积极一点来说,怎么做才能保护夫妻之间的快乐呢?仅仅告诉新手父母不要对宝宝太全神贯注,就像告诉一个焦虑的人不要焦虑一样,不会有什么帮助,但是,我认为运用更有技巧的方法是有帮助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夫妻俩每周外出1~2次,去看望朋友(如果没有保姆的话,就用婴儿篮带上宝宝),去看场电影,或者去餐厅吃饭。如果有亲戚的话,可以请他们来家里帮忙看一会儿宝宝,或者雇一位临时保姆。如果没有足够的钱雇保姆,可以组织一个临时代管宝宝的合作小组,在这些合作小组中有一群父母可以互相临时代管宝宝,轮流互助,到年底的时候,接受帮助和提供帮助的时间一样多。

宝宝初生的几个月里最好的事情是,宝宝能轻松适应晚上在不同的人家里入睡,也能接受不是父母的其他人给他用奶瓶喂奶。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通常在两次哺乳之间有4个小时,妈妈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或者和她的丈夫在一起。

别太担心为了请临时保姆而欠债或是花了更多的家用钱,也别太担心因为请别的父母帮助照看宝宝而欠了人情,在宝宝初生的几个月里与宝宝保持一种适度的距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成功了,你就赢得了这场战役。之后你可以再去开始偿还那些债务。

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夫妻俩无法请到保姆,他们可以在晚上轮流照看宝宝,至少要给每人每周一次外出的机会。

认真负责的父母会觉得脱岗太长时间不好,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负责任,像杜鹃鸟似的,这种鸟把蛋下在别的鸟巢里,不负责养育后代。或者他们会对麻烦亲友照顾宝宝而感觉不安。另一个困难是,新手父母离开家时比在家时更容易惦记和担心宝宝,这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一旦他们确信自己不在家时宝宝也能过得挺好,这种担心就会消失。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他们的夫妻关系,也为了宝宝将来的性格,我认为父母们还是应该鼓励自己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休息。

另一个有技巧的窍门是,在夫妻俩一同外出或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训练自己不谈宝宝。开始时你会发现,每隔两分钟自己的思绪和谈话就会转到宝宝身上,但是如果你能管住自己的嘴,或是互相用某个信号提醒一下,你就能渐渐学会不谈也不想那个新来的小家伙。

坚持自己的爱好,坚持阅读以及娱乐、文化方面的兴趣,对父母双方都是明智的,没有时间不是一个好借口。

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这样的观念,有些原则性很强的父母满腔热情地相信,所有宝宝都应当得到至少两年的母乳喂养;在宝宝啼哭或是烦躁的时候,应该立刻将宝宝抱起来;在宝宝两岁之前,父母在做出每一个决定时,有责任将宝宝的利益放在首位。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态度,但我还是不赞成这样。

我刚刚建议父母不要变得过分痴迷宝宝,这看上去可能与下面的章节有些矛盾,下面将谈到对其他社会和种族中亲密母婴关系的观察。痴迷是一种带有焦虑情绪的专注投入状态,它会使人完全忘掉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