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系统诊疗学(十三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20:09:40

点击下载

作者:贾春生,马铁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针系统诊疗学(十三五)

微针系统诊疗学(十三五)试读: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微针系统诊疗学(第二版)(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主 编 贾春生(河北中医学院)     马铁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微针系统诊疗学/贾春生,马铁明主编.—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2017.5重印)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ISBN 978-7-5132-3414-6

Ⅰ.①微… Ⅱ.①贾… ②马… Ⅲ.①针灸疗法—中医药院校—教材 Ⅳ.①R2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10339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山东百润本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3.5 字数302千字

2016年7月第1版 2017年5月第2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414-6

定价 2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微针系统诊疗学》编委会

主 编 贾春生(河北中医学院)

    马铁明(辽宁中医药大学)

副主编 赵吉平(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希言(河南中医药大学)

    田岳凤(山西中医学院)

    孙曙霞(香港大学)

    冯玲媚(贵阳中医学院)

    姜云武(云南中医学院)

    尚秀葵(天津中医药大学)

    李晓峰(河北中医学院)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 溯(河北医科大学)

    王 军(北京中医药大学)

    尹洪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孔立红(湖北中医药大学)

    冯淑兰(广州中医药大学)

    任 珊(河南中医药大学)

    杜玉茱(河北中医学院)

    李 铁(长春中医药大学)

    杨 路(南方医科大学)

    杨志新(承德医学院)

    杨宗保(厦门大学)

    张 莘(河北中医学院)

    张 潮(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斌仁(山西中医学院)

    陈卫华(安徽中医药大学)

    陈美仁(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岳增辉(湖南中医药大学)

    周艳丽(河南中医药大学)

    赵建新(北京中医药大学)

    胡幼平(成都中医药大学)

    秦晓光(甘肃中医药大学)

    谢 敏(贵阳中医学院)

    潘兴芳(天津中医药大学)

    戴丽丽(辽宁中医药大学)

秘 书 张 莘(河北中医学院)

绘 图 王 迟(中国传媒大学)编写说明

微针系统诊疗学,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微针系统(微针疗法)泛指采用针刺等方法刺激、体相对独立的特定部位,以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的各种针灸疗法。其刺激部位有别于传统经穴,且偏于短针。与传统经穴应用相比,微针系统疗法具有穴位集中、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等特点。微针系统诊疗学中的诊疗方法大多数是在继承中医诊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众多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使得微针系统诊疗学的内容不断充实,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如耳针、头针、眼针、舌针腕踝针、面针、口针、鼻针、人中针、手针、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等各种微针疗法的穴位定位、操作、临床应用。这些不同的微针疗法在理论、操作、治疗作用和主治范围上各有特点,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证性质、证候类型及治疗要求等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应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的指示精神,结合微针系统诊疗学近几十年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广泛的临床应用的现实,我们组织全国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30余名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的创新点体现在:首次将“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概念引入教材,对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源流及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以现有的各类微针疗法的“国家标准”为基础,并结合目前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全面整理出微针系统的相关疗法;各个微针疗法之后给出典型病例,并对临床各科的主要疾病的微针治疗以专篇列出,以紧密与针灸临床相结合。此外,本教材精心配以大量插图,包括各类微针疗法的定位及操作图等,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本教材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级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本教材总论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由贾春生编写,第三章耳针由潘兴芳、张莘编写,第四章头针由高希言、周艳丽编写,第五章眼针由马铁明编写,第六章舌针由李晓峰编写,第七章腕踝针由赵吉平编写,第八章面针由孙曙霞、任珊编写,第九章口针由于溯编写,第十章鼻针由孔立红编写,第十一章人中针由杨志新、冯淑兰编写,第十二章手针由冯玲媚编写,第十三章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由马铁明编写,第十四章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由田岳凤编写,第十五章神经精神疾病由王军、尚秀葵、陈卫华编写,第十六章内科疾病由田岳凤、张斌仁、胡幼平、秦晓光编写,第十七章外科及皮肤科疾病由张潮、杨宗保、李铁、杨路编写,第十八章妇科疾病由戴丽丽、姜云武、谢敏、杜玉茱编写,第十九章儿科疾病由尹洪娜、陈美仁、岳增辉编写,第二十章五官科疾病有岳增辉、杨志新编写,第二十一章其他疾病及美容由赵建新编写。

本教材为第二版,对第一版的部分内容和图片进行了修订,但仍可能存在不足,恳请各院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在此致谢!

本教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编号为:81072883,81173342,81473773。《微针系统诊疗学》编委会2016年5月上篇 总 论第一章 绪 论

微针系统疗法,泛指采用短针刺激人体相对独立的特定部位,以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的各种针刺疗法。因其刺激部位有别于传统经穴,且偏于短针的应用而得名。与传统经穴应用相比,微针系统疗法具有穴位集中、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等特点。

微针系统诊疗学中的诊疗方法大多数是在继承中医诊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随着近几十年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的一门新兴学科。第一节 微针系统诊疗学发展简史一、古代中医理论的奠基

早在3000多年以前,古人就对机体局部(特定部位)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有所认识。如《周礼·天官》载:“面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意即通过观察体表九窍的变化,可测知内脏的病变。

在《黄帝内经》中就详细记载了五脏六腑、头面胸腹、上肢下肢等在面部的投影部位,并且根据这些部位的色泽变化,诊断与其相关的脏腑、肢体的病证。如《灵枢·五色》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扶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髌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论述了躯体内脏器官在面部的投影关系。《灵枢·论疾诊尺》记述了古人把前臂作为一个整体的缩影,通过前臂的变化了解不同部位疾病的内容,其曰:“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在此基础上,后世发展起来的眼部五轮、八廓学说,是将眼部分为五轮或八个方位,分别对应相应的脏腑。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脉诊法即通过脉口局部来测知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论述了寸口脉以候脏腑的观点。其后《难经》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即以膈、脐为界,将躯体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候寸、关、尺三部。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对寸口脉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规范为“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即左手分为心、肝、肾,右手分为肺、脾、命门。此后,取寸口脉以诊断全身疾病的中医独特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灵枢·经脉》从经络联系的角度阐述了耳郭与全身相应的观点,“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却入耳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阳明之别……入耳,会于宗脉”“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前”“膀胱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唐代名医孙思邈不仅认识到耳郭与经络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实践中还发现,当机体有病时能够在耳郭上产生反应。他在所著的《千金要方》中记载:“耳大小、高下、厚薄、扁圆则肾应之。”“正黑色小理者,则肾小,小即安难伤。”

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除提出简要的小儿脉法外,尤其重视望色和局部诊察,书中对通过诊视小儿眼部测知全身疾病有较详细的论述。

明清时期,《审视瑶函》载眼部五轮学说,分属五脏,曰:“夫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肝有病则必发于风轮,心有病则发于血轮,肾有病则发于水轮,脾有病则发于肉轮。”《银海指南》则将眼分为八轮,分属于脏腑。《石室密录》记载鼻部为整体的缩影,认为两目之间为明堂,属心部;明堂下面,鼻的中端为肝部;肝部两侧为胆部;鼻的两侧为小肠部。《望诊遵经》搜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将机体面、耳、口、唇、齿、腹、背、手、足等视为相对独立的部分,论述了通过诊察这些相对独立部分的异常推测全身疾病的所在。《厘正按摩要术》提出了耳背分属五脏的理论,并绘制了耳背图。此时,日趋成熟的舌诊,则根据舌部的不同部位与不同脏腑相关,进行望舌诊病。自17世纪初开始,有的望诊专书和小儿推拿专书又记载了五脏在耳郭的反映部位,开创了耳诊法。

由此可见,古代中医早已认识到身体的某些局部同全身各部分有着投影或关联关系,并以这种理论指导诊断及治疗。二、近现代的迅速发展及成形

19世纪中叶出现了利用虹膜变化诊断疾病的Vega虹膜分区表,虹膜诊断点发展到30个左右,这说明眼睛的每一细部与人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匈牙利的Peezely以《用眼作诊断的操作引论》发表了他对虹膜的研究结果,确信眼睛与整体有连带关系。20世纪初,Lean Vannier对各器官系统与虹膜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指出机体各部的状态、陈旧性损害和功能紊乱在眼睛上都有特异性改变。Craston Verdier自1930年以后一直热衷于虹膜诊断学的研究,他将原有的30多个虹膜诊断点发展到160个左右。

20世纪初,英国医生菲特兹格拉德提出了人体区带反射理论和人体反射区带图,并进一步创立了足反射疗法。实践中他发现在鼻腔内部也有像足那样与内脏相关的穴位。此发现促使他开始系统地研究人体各部与内脏器官的密切联系。在其所著的《区带治疗法》中,他将人体纵向分为10个区带,每个区带都是人体的缩影。其后,他又与美国按摩医师莫哈姆密切合作,绘制出足部全息图,将人体的各器官系统投射到足反射区带内。1940年,莫哈姆著成《足会说话》一书,意即足部某处的反应是相关内脏器官的“呼叫”,充分体现了其对足部是整体缩影的认识。之后,德国的玛尔卡、日本的吉元昭治及我国台湾的吴若石等,都致力于足部反射疗法的研究。

“面诊及反馈疗法”于20世纪70~80年代在国外盛行,对此研究颇为深入者当属法国的Tran Van Sen等,其曾在《美国针灸杂志》上做过总结,指出“面诊及反馈疗法”是以人体各部在颜面具有投影理论为依据的。“面诊”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的异常“疵点”(包括骨骼和肌肉的形态、张力、弹性的变化,皱纹、瘢痕、皮肤色泽变化及皮温变化、局部充血、皮下小动脉、雀斑、粉刺、白斑、痣,病人自觉的疼痛、痒感、烧灼感以及仪器测得的局部温度、电阻、电磁等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反馈疗法”则是在此基础上作用于相应的“疵点”治病的一种方法。同时,他们还绘制了面部投影图,人体各器官系统反射到面部,都有特定的位区。在探讨面诊及反馈疗法的理论基础时,他们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便是反射理论。此理论认为宇宙、社会和人体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是宇宙的缩影,面部存在于整体之中,是整体的一部分,即颜面代表了整个人体,因此,人体任何心理、生理和病理状况都会反映于面部。颜面有如一面镜子,对内脏变化的反映既全面又有特异性。

现代意义的微针系统诊疗法,最初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耳针疗法为其先导。法国外科医生诺杰尔(P.Nogier)博士偶然发现一位患顽固性坐骨神经痛的妇女在同侧耳郭被烧灼后症状完全消失。此后,他经过长达6年的系统研究发现“外耳并非单纯为一弯曲软骨,它与内脏器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内脏发生疾患时在耳郭上就会有相应的反应点出现”,并提出了形如胚胎倒影式的耳穴分布图。其后,耳针疗法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流传、使用和研究。1958年,叶肖麟将P.Nogier博士的耳穴介绍到国内,于是耳穴很快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广泛开展耳穴临床诊治实践,对已有耳穴从临床治疗到作用原理等方面进行了验证、筛选和补充,逐渐形成了目前国内广为医用的耳穴图谱。为适应学术交流,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区办事处于1980年委托我国制定了“耳穴标准化方案”,并于1987年在韩国举办的“国际耳穴标准化工作会议”上通过,这标志着耳穴诊疗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我国学者以中医学的理论为指导,又相继发现了相对独立的面穴、鼻穴、口周穴、手穴、头皮针穴区、眼针穴区等微针穴位系统,并分别创立了相应的针刺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相继传到国外,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此后,微针系统诊疗体系逐渐完善,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现在的微针系统诊疗学主要包括耳针、头针、眼针、舌针、腕踝针、面针、口针、鼻针、人中针、手针、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等十余种诊疗法,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微针系统概念的提出和命名

1976年,美国学者DALE提出了“微针系统”说,与以他认为的“巨针系统”(指经典的十四经穴系统,现在流行的说法为体针系统)相区别。一时间不少人沿用此说,并衍生出“微针疗法”“微诊疗系统”“微诊疗学系统”等名称,有的专著对“微针疗法”下了定义:微针疗法即特定部位针刺疗法,它是通过针刺全身各部微小的经络脏象系统的缩影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新疗法。由此可看出,其实际意义是指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如头、面、鼻、眼、耳、手、足等)能反映机体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按全息医学的观点,各局部均反映整体的信息而成为整体的各项全息元。

“微针系统”这个词组中的“针”字是针刺之意,这是由于微针系统治疗疾病大多采取针刺疗法的缘故。但是,随着微针系统诊疗法的发展,治疗方法已不限于针刺,还有艾灸疗法、热度疗法、贴压疗法、指压疗法、按摩疗法、低频声波疗法、电刺激疗法、磁疗法、激光照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药物贴敷疗法等。微针系统不只用于治疗,还用于诊断,可见,“微针系统”这个名称已经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了。再者,“微针系统”的“微”字,本是针对“系统”二字而言,即可供针刺的微小系统。有人误将“微针”当作一个词,而与《灵枢》所说的“微针”(即小针)相混淆。

由于上述原因,著名中医针灸专家王雪苔教授曾提出“微针系统”名称理应加以改换,用一个概念更准确的名称来代替。可供选用的新名称有三:一为“微针灸系统”,“针灸”二字比单一“针”字概念广泛,不只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还包括各种腧穴特种疗法;二为“微穴系统”,“穴”字更符合微针系统所使用的刺激与反应部位的特征,近年来,人们逐渐将“耳针疗法”改为“耳穴诊疗法”就是实践的证明;三为“全息区”,这是借鉴全息生物学的词汇,加一个“区”字,取代“系统”二字,也很贴切。姜瑞兰等曾提出“微经穴诊疗系统”来代替“微针系统”,也极力主张用全息理论引入此类系统中,用“耳全息穴群”“头全息穴群”等来简称。第二节 微针系统诊疗学的理论基础一、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与针灸学科的关系尤为密切。《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系统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和脏器,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正如《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脏腑居于内,肢节居于外,其间是通过经络系统相联系的。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和营养全身的作用。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具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的作用,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犯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部位之间相互影响的渠道,内脏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组织部位,如《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说明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属络,它可以反映经络本身及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通过观察全身经络穴位的色泽、形态变化,如皮肤的皱缩、隆陷、松弛,以及颜色的变异、光泽的阴晦、色素的沉着和斑疹的有无等可诊断疾病。《灵枢·背腧》记载:“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这就是说脏腑有病就会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反应,按压反应部位,疼痛也随之缓解。

微针系统诊疗学的穴位和刺激部位均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和组织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局部和整体的密切联系,与经络系统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经络学说是微针系统诊疗学的理论基础。二、生物全息学说

全息(Holography)一词,最早始于物理学,是“全部信息”的简称。1948年,物理学家葛伯(D.Gabor)发明了全息摄影术,这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记录物像并在激光照射下显像的全新技术。通过这种摄影术得到的图像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任何一块小的碎片仍然能够显示出物体原来的完整影像,而并不会因为底片的碎裂使影像残缺不全,只是比例缩小。全息照片所反映的实质,是局部包含着整体的信息,是整体比例的缩小。

随着“全息”一词运用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3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生物学界开辟了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即全息生物学。全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是生物全息律。微针系统的诊疗学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图1-1 第二掌骨桡侧的全息穴位群

1.生物全息现象

生物全息律是由我国学者张颖清教授首先发现和提出的。张氏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的大量观察和研究发现,无论是植物体还是动物体,其中都存在全息相关现象,如在整个植物体中,叶、果等作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其形状总是与植株的形状极为相似,是整个植株的缩影。1973年,张氏发现了第二掌骨桡侧的全息穴位群(图1-1),相关穴位在第二掌骨节肢的分布规律与它们对应部位在人体整体上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恰似整体的缩影。在第二掌骨桡侧,根据压痛点的有无和位置,就能判断整个机体有无疾病及病变的位置;在压痛点进行相应的刺激(针刺或按摩),就可治疗整体对应部位的疾病。由此而扩展,张氏认为第二掌骨桡侧的穴位分布规律不应只是此处所独有,而在全身的其他节肢也应有相同的穴位排布规律,不论是股骨还是指骨,都有着与第二掌骨侧相同的穴位的分布规律,都是人体的整体缩影,进而提出了头部、躯干、四肢等各相对独立的部分全息穴位群。张氏把观察到的这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称为全息相关性,把这些生物学现象称为全息生物现象。

2.全息元

在一个生物体内,功能或结构与其周围的部分有相对明显边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称为全息元,也称全息胚。如一片叶片、一个果实、一个茎块、一根长骨、一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只手、一只脚等,都是独立的全息元。

一个全息元各部位的生物学特性是大致相似的。但是同时又必须看到,一个全息元的各部位在生理、病理、生化、遗传等生物学特性上又是有差别的,即每一个生物全息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人体的眼睛、鼻子、耳朵、手、脚与周围组织都有明显的界限,植物的叶子、果实等更是独立存在的。

生物体是一个大系统,构成整体的全息元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全息元中又包含着小全息元,即全息元具有层次级别性。整体以下的全息元的级别由高向低、由大向小依次为第1级,第2级……第n级全息元。在全息元之间的关系上,就有同级全息元(如眼睛与鼻子、左手和右手等)和异级全息元(如足和虹膜、手与第二掌骨桡侧等)的区别,同级全息元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异级全息元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全息元与整体、全息元与全息元之间具有如上所述的全息对应关系被称为具有全息相关性,全息相关性的程度称为全息相关度。

3.生物全息律

生物体全息元上的每个位区(点),都分别在整体或其他全息元上有各自的对应部位;全息元上的某个位区(点)相对于该全息元的其他位区(点),与整体或其他全息元相比,其所对应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各位区(点)在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与其对应部位在整体上或其他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相似。这样,每一个全息元就包含着整体各部位及其他全息元各位点的生物学特性的信息,这与一幅全息照片的每一碎裂的小片都包含着整个生物的信息十分相似,故把生物体结构的这一法则称为“生物体结构的全息定律”,简称“生物全息律”。(图1-2)图1-2 生物全息律穴区

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和生物全息律问世后,微针系统中的多种诊疗方法便与之联系起来,并将生物全息学说的原理作为这些诊疗方法的穴位分布规律和作用原理的一种解释理论之一。如耳穴形似倒置胎儿的分布规律,以及鼻针、手针穴位的分布规律等,均完全符合生物全息律的原理。三、神经反射学说

对微针系统相应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调节相对应脏腑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它是以人体“刺激-反应”这一生理现象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都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及时给予规律性的应答。而“刺激-反应”这一生理现象是以神经系统固有的反射方式——反射弧来完成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人体表面和内部有无数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首先刺激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到达中间神经元,再将冲动传到高级中枢效应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传至相关的细胞、组织,发生生理变化。刺激微针系统的相应穴位,就是通过上述神经反射方式调动机体内各种系统保持不断地联系、合作与协调,从而使其相关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以调节,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脑内神经元的全息联系学说指出,机体的任一相对独立部分的每一位区在中枢内投射,都与其所对应的整体部位在中枢内的投射存在着双向突触联系,如耳穴信息的传递就是由脑内全息联系的神经元作为反射中枢而形成的全息反射路。反射弧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通路。全息反射中枢所存在的基本部位是在脑干,从脑干到大脑皮层的各级中枢都有神经细胞参与这一反射过程的控制。微针系统穴位刺激作用的发生,即通过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射引起的。第二章 微针系统常用诊断及治疗方法第一节 诊断方法

由于微针系统的穴位(穴区)均为整体的缩影,当整体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在微针系统的相应穴位(穴区)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改变。利用微针系统相应穴位所出现的这些异常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整个机体的病变。

微针系统在诊断学方面的研究较多,如耳穴诊断的内容已经较为系统(详见各论)。临床上常用的微针系统诊断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切按法、电阻测定法、染色法等。一、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观察不同微针系统穴位出现的异常变化来诊断整体组织器官疾病的方法。这些异常变化包括相应穴位的变形、变色、凹陷、隆起、丘疹、脱屑、条索、血管改变等,这些均为具有诊断意义的阳性反应点。

望诊时需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让被观察的部位充分暴露,在相应区域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等,避免遗漏)仔细观察,寻找阳性反应点。如发现阳性反应时,用手指先绷紧阳性反应处的皮肤,然后放松,再慢慢绷紧、慢慢放松,以便仔细观察和鉴别阳性反应物的大小、形状、色泽及类型,同时与周围及对侧穴位进行对比观察,以鉴别反应的真伪及类型。阳性反应物常有强烈压痛反应,而一些常见的如痣、疣、白色结节、小脓疱、冻疮瘢痕等假象则无压痛。对于发现的皮下或皮内可疑结节或条索隆起,应用手指按、压或用探棒试探其大小、硬度、可否移动、有无压痛、边缘是否整齐等。二、切按法

切按法是通过用探笔、毫针针柄或手指指腹触摸、按压相应穴位,探查其形态改变或压痛敏感程度而诊察疾病的方法。

按压时需以均匀的压力顺序按压,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寻找出压痛最敏感的穴位。按压要保持压力大小和方向一致性,过程中避免暗示病人,以增强结果的可靠性。尽可能减少对同一穴区按压的次数,反复按压同一部位会使该部位的感觉灵敏度降低,降低结果的可靠性。亦可以手指指腹仔细寻按,感知相应穴区是否存在隆起、凹陷、结节、软骨增生及水肿等阳性反应,并以适宜的压力上下左右捻动,仔细体会阳性反应物的边缘、界限、光滑度及是否移动等。三、电测定法

当人体出现病理变化时,相应微针系统的反应点的电学特性亦会发生改变,运用电测定仪可以测定其电阻、电位、电容的变化,从而帮助我们诊断疾病。

探测时,患者手握电极,医者手执探测头,先放在某一基准穴上,以确定病人的基础电阻。然后在相应的微针系统位区按顺序探测,当探到电阻低的敏感点(良导点)时,可以通过电测定仪的指示信号、音响或仪表数据等显示出来。

由于电测定仪种类繁多,使用前必须熟悉所选仪器的性能,并严格按产品的使用规定操作。探测时用力要均匀,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以不出现凹陷为度,在各穴位停留的时间要一致。由于皮肤电阻值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不宜运用测得的穴位电阻绝对值来分析结果,最好是先测得基础电阻值,再计算穴位电阻值与基础值的比值来进行对比分析。四、染色法

目前,染色法主要用于耳穴的染色诊断,是使用染色液和活体染色技术使相应穴区着色来观察的方法。

管遵信首创了管式染色液,由特殊的着色物质为主配制而成,其后有所改进。染色前先用NaHCO液、高锰酸钾液、草酸液、蒸馏水逐3次清洗耳郭并吸干,然后用棉球蘸饱和染色液在耳郭上均匀涂抹进行着色,最后用脱色液进行清洗,凡不能被洗去的耳穴即为着色阳性点。第二节 治疗方法一、术前准备

1.体位

针刺时患者的体位选择是否得当,对穴位的定位、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根据施术部位,应以利于医者取穴、操作和患者舒适为原则选择适当的体位;如因治疗要求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点而必须采用两种不同体位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劳或晕针等。

2.取穴

治疗点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治疗前医者必须将相应穴位或反应点的位置定准。要熟悉治疗部位的解剖特征,如进行针刺,须掌握进针角度、方向、深浅,避免进针和行针时的疼痛,防止针刺出血、血肿、滞针、弯针等意外出现。

3.消毒

术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使用毫针针刺,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灸针外,普通毫针如果不消毒或消毒不严,都有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形成脓疡,重者会出现全身症状等不良后果。因此,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针后皮肤针孔不要立即接触水和污染物品。二、选穴原则

1.辨证取穴

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用相关穴位。如耳针治疗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目赤肿痛患者,除选用相应的部位外,可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用肝穴。

2.对症取穴

根据中医或西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针对临床症状选用有关的穴位。如用耳穴治疗胃痛取耳穴胃为主穴,如同时兼见腹胀,可选腹穴。

3.对应取穴

直接选取病变部位或组织器官在相应微针穴区的对应穴位,如腰痛可取耳穴腰骶椎、手针腰腿区、足针腰穴等。

4.经验取穴

指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取穴。如耳穴外生殖器穴治疗腰腿痛效果良好,耳穴神门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头针顶颞前斜线治疗中风有奇效等。三、刺激方法

1.毫针刺法

针具一般选用28~30号粗细的0.5~1.5寸长的毫针。确定相应穴区及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穴位皮肤,根据穴位局部特点采用相应的针刺角度刺入一定的深度,刺激的强度和手法应视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耐痛度等综合决定。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可适当延长,儿童、老年人不宜多留。期间可间歇运针,治疗结束后按常规方法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免出血。

2.电针法

电针法是将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利用不同波形的脉冲电刺激以强化效应,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凡适宜毫针刺法的疾病均可应用。操作时先按毫针刺法的操作将毫针刺入相应穴位并使之得气,然后将电针仪的两根导线接在两根毫针的针柄上,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的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在5~20分钟,如感觉弱时,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后再行通电。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器退出“0”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导线,最后按一般起针方法将针取出。

3.埋针法

埋针法是将皮内针埋于相应穴位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一些疼痛性疾病和慢性病,可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或防止复发的功用。使用时,消毒局部皮肤,左手固定埋针处的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的穴位皮内,一般刺入针体2/3,再用胶布固定。每日自行按压3次,留针3~5天。如埋针处痛甚而影响睡眠时,应适当调整针尖方向或深浅度。埋针处不宜淋湿浸泡;夏季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感染。局部若出现胀痛不适需及时检查,如针眼处皮肤红肿应立即出针,并采取相应措施。

4.压丸法

压丸法又称压籽法,是利用某种压丸贴于相应穴位以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简易刺激方法。本法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可治疗常见病证,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法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痛,副作用少,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惧痛的患者。将王不留行贴于0.5cm×0.5cm的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相应穴位上。一般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压数次,3~5天更换1次。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个别病人可能对胶布过敏,局部出现红色粟粒样丘疹并伴有痒感,可改用毫针法治疗。一般孕妇用本法时按压宜轻,但习惯性流产者须慎用。局部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等不宜采用。

5.灸法

灸法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或药物,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本法多用于虚证、寒证、痹证等。灸的材料可用艾条、灯心草、线香等。操作时,既可用艾条间隔穴位一定距离进行施灸,也可把艾炷直接或隔垫物品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对精神紧张、严重心脏病患者、孕妇等均应慎用;颜面、耳鼻等部位不宜用艾炷直接灸;眼、唇、舌等部位不宜用灸法;施灸后局部若出现水疱,应注意护理,防止感染。

6.刺血法

刺血法是用三棱针在相应穴位处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凡属瘀血不散所致的疼痛,邪热炽盛所致的高热抽搐,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症,均可采用刺血法。本法具有祛瘀生新、清热泻火的作用。操作前常规消毒,持三棱针或毫针对准穴位或络脉迅速刺入1~2mm,随即退出,用手挤压局部,放血3~5滴,然后以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止血。隔日1次,急性病可每日2次。虚弱者、孕妇及患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用本法。

7.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是用微量药物注入相应的穴位内,通过注射针对穴位的刺激及注入药物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注射药液,所用针具为1mL注射器和26号注射针头,将抽取的药液缓慢地注入皮下,每次1~3穴,每穴注入0.1~0.3mL,隔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8.磁疗法

磁疗法是用磁场作用于穴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镇痛、消炎、止痒、催眠、止喘和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各类痛证、哮喘、皮肤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等。如用直接贴敷法,即把磁珠放置在胶布中央直接贴于穴位上(类似压丸法),或用磁珠或磁片异名极在患部前后相对贴,可使磁力线集中穿透穴位,更好地发挥作用。间接贴敷法则是用纱布或薄层脱脂棉把磁珠(片)包起来,再固定在穴位局部,这样可减少磁珠(片)直接接触皮肤而产生的某些副作用。

9.其他

如推拿治疗、激光照射法、生物电治疗等。四、适应范围

目前,我国用微针系统诊疗学的各种治疗方法治疗的病证已达200多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皮肤各科。根据临床应用情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疼痛性病证

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胆绞痛、肾绞痛、胃痛等内脏痛,麻醉后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性病证

如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3.功能紊乱性病证

如对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癔病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促进病证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如单纯性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等,微针系统诊疗法有减肥、改善症状、减少常规服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传染病

如对菌痢、疟疾等,耳针治疗能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加速疾病的痊愈。

除上述病证外,微针系统诊疗法还可以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治疗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戒毒等。五、禁忌证

微针系统诊疗学的禁忌证,因刺激部位及刺激方法的不同而各异。总体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年老体弱及精神紧张或畏针者,不宜用毫针刺法,以避免出现晕针等异常反应。

2.有严重器质性病变、伴有高度贫血者,有严重心脏病史者,刺激量不宜过强或不宜针刺。

3.孕妇下腹部所对应的微针系统穴位及易引起子宫收缩的相应穴位,应慎用或禁用。

4.皮肤有开放性感染、溃疡、冻疮、肿瘤等部位,禁用针刺或其他刺激方法。

5.对不同刺激方法有其不同的禁忌证,亦须严格遵守。六、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微针系统治疗方法多为简便安全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操作不慎,或疏忽大意,或触犯针刺禁忌,或针刺手法不适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有时也会出现某种不应有的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针后异常感、损伤内脏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处理,不然,将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针灸工作者应加以注意,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

1.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多见于初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可因情绪紧张、素体虚弱、劳累过度、饥饿,或大汗后、大泻后、大失血后;也有的是因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或因诊室内空气闷热、过于寒冷、临时的恶性刺激等,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患者发生此症。患者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弱而数或沉伏,甚而神志昏迷,猝然仆倒,唇甲青紫,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

此时应立即停止针刺,或停止留针,退出全部已刺之针,扶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或温开水,即可恢复。不能缓解者,在行上述处理后,可指按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太冲等。也可灸百会、关元、气海。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采取西医急救措施,在病情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对体质虚弱或年迈者应采取卧位,且体位适当、舒适,少留针;取穴宜适当,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过累、过饥、过饱的患者,推迟针刺时间,应待其体力恢复、进食后再进行针刺。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医者在针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

2.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病痛或当针刺入腧穴后,引起局部肌肉强烈痉挛;或行针手法不当,捻针朝一个方向角度过大,肌纤维缠绕于针体;或针后患者移动体位所致。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如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须做耐心解释,消除紧张情绪,延长留针时间,或用手在邻近部位做按摩,以求松解,或在邻近部位再刺一针,或弹动针柄,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如因单向捻转过度,需向反方向捻转;如因患者体位移动,需帮助其恢复原来的体位。滞针切忌强力硬拔。

对初次接受针治者和精神紧张者,做好针前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不可捻转角度过大,切忌单向捻转。选择较舒适的体位,避免留针时移动体位。

3.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和行针时,或当针刺入腧穴及留针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且不正;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进针后病者体位有移动;或因外力碰撞而压迫针柄;或因滞针处理不当可造成弯针。

出现弯针后,不要再行任何手法。弯曲度较小的,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拔出;针身弯曲度较大的,可顺着弯曲方向慢慢将针退出;体位移动所致的弯针,先协助患者恢复进针时的体位,之后始可退出;针体弯曲不止一处者,须结合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次分段外引。总之,要避免强拔猛抽而引起折针、出血等。

因此,术者手法要轻巧,用力适当,不偏不倚;患者体位适当,留针过程中不可移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要防止受外物碰压。

4.针后异常感

针后异常感是指出针后患者遗留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的感觉。多半是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或体位不适造成。一般出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去。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或加艾条施灸,即可令不适症状消失或改善。

5.出血和皮下血肿

出血是指出针后针刺部位出血;皮下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出血、青紫多是刺伤血管所致,有的则为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者,可用棉球按压较长的时间和少施按摩。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引起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应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病位,避开血管针刺。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并嘱患者不可随意改变体位。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中篇 常见微针系统第三章 耳 针第一节 概 述

耳针,是指在中医、针灸基本理论以及西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耳针源流及发展

耳针疗法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灵枢·经脉》直接记载手足六条阳经都与耳郭有经脉联系,且有通过观察耳部变化诊断疾病的应用,如“视耳好恶,以知其性”“耳轮焦枯,如受尘垢者,病在骨”等,这些都是望耳诊病最早的记载。清代汪宏在《望诊遵经》一书中专辟“望耳诊法提纲”讨论耳郭望诊,除引述前人经验外,对望耳识病加以概括和阐发,将耳部色泽变化分属五行,应乎五脏。关于刺激耳部穴位以治疗疾病,古人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灵枢》载“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其出血”“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亦载有灸耳以治病。到清代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已经出现了耳部的复式按摩手法。此时《厘正按摩要术》一书已经提出了耳背分属五脏的理论,这是《黄帝内经》之后论述耳与脏腑生理关系最引人注目的发展。

1946年,美国人Potter.F.L曾报道先天两肾的发育情况与耳壳形态有某种对应关系,但当时并未引起世人的注意。1957年,法国医师P.Nogier在中国耳穴诊治的基础上,将他形如倒置胎儿的耳穴分布图公之于世,引起世界医学界对耳穴医学的关注,并掀起了耳穴诊治学临床试验研究的热潮,促进了我国耳针疗法的发展。

迄今为止,采用耳针疗法治疗的疾病种类已达20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等临床各科;不仅对功能性病变、变态反应性疾病、炎症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对部分器质性病变和某些疑难杂症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为促进耳穴应用的发展与研究,国家质量检测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于1992年和2008年两次颁布和实施了《耳穴名称与定位》的国家标准。二、耳郭解剖

1.耳郭的软骨、肌肉、皮肤

耳郭的表皮由生发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组成,除耳垂外均有耳软骨为支架,并附有韧带、脂肪、结缔组织和数块退化的耳部肌肉。

耳部主要肌肉有耳内肌、耳外肌。耳外肌分为耳上肌、耳后肌、耳前肌,耳内肌有耳轮小肌、耳轮匝肌、耳屏肌、对耳屏肌、耳郭横肌、耳郭斜肌。

2.耳郭的神经分布

神经入耳后,贴近软骨循行,不断分支,分支相互吻合,有的交织成网,形成浅、深神经丛,因此各部神经的支配范围错综交叉,很难划出明显的界限。耳郭神经大致的分布情况是:耳垂、耳轮、耳舟及对耳轮等区主要有脊神经-耳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分布,部分人有枕大神经;在耳腔区为脑神经-耳颞神经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面神经之混合支分布,极少数人还有副神经参与分布;三角窝内神经分布极为丰富,几乎所有支配外耳的神经都有分支到三角窝内。此外,耳郭上还有沿血管分布的交感神经。

3.耳郭的血管分布(1)动脉:耳郭的动脉血主要由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供给,两者各分上、中、下三支分别供应耳郭上、中、下段的内外侧皮肤。耳郭外侧面上段(包括对耳轮上下脚、三角窝和耳舟部分)主要由耳后动脉上支或中支与颞浅动脉上支供给,中段(包括耳甲腔、耳甲艇、对耳轮和耳舟部分)主要由耳后动脉中支供给。耳郭内侧面上段主要由耳后动脉上支供给,中段由耳后动脉中支供给,下段(包括耳垂与对耳屏)主要由耳后动脉下支或与颞浅动脉下支共同供给或单由颞浅动脉下支供给。耳郭前缘的耳屏由颞浅动脉中支供给,部分耳轮由颞浅动脉上支供给,部分耳垂由颞浅动脉下支供给。(2)静脉:耳郭的静脉起于皮肤浅层,前面最后汇成2~3支较大的静脉,并有耳轮和耳垂较大的吻合支连接,经颞浅静脉及其他的头皮静脉汇入颈外静脉。应注意耳郭的静脉分布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4.耳郭的淋巴分布

耳郭的淋巴管分布密集,多呈网状,淋巴注入周围的淋巴结,按流向分为前、后、下三组。

前组:耳郭外侧面的淋巴汇入耳前及腮腺淋巴结。

后组:耳郭内侧面的淋巴汇入耳后淋巴结。

下组:耳垂、外耳道下壁、下颌关节及腮腺上部表面皮肤的淋巴结流入耳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与颈深淋巴结。第二节 耳针理论基础一、耳与经脉脏腑的关系

耳与经脉的关系密切。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提及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黄帝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均有详细的记载。

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郭周围。如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经筋分别入耳中,或循耳之前、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手阳明大肠经之别络入耳合于宗脉。六条阴经虽不直接联系耳郭,但均可借助经别与阳经相合而达于耳。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临床实践中发现,接受耳针或耳穴贴压治疗的病人,有轻微的触电或气体流动或一股发热暖流感由耳郭沿着一定路线向身体的某一部位放射,其经过路线大部分与经脉循行的路线相似。刺激耳郭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耳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其论述散见于历代医典。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载:“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所载:“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千金方》所载:“……神者,心之脏……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所载:“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中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脏器法时论》:“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等。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相互联系,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临床用电针耳穴胃区观察对人体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即针前胃电波幅和频率偏低者,针后可提高;针前偏高的针后则能降低。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功能改善、促进恢复的作用,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功能调整有相对的特异性,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针刺或贴压耳穴可调节脏腑和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疾病。二、耳与神经的关系

耳郭的神经很丰富,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有来自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随着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分布在耳郭上的四对脑神经及两对脊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联系,如分布在耳郭的耳颞神经属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除司咀嚼运动和头面感觉外,还与脊髓发生联系;面神经除司面部表情肌运动外,还管理一部分腺体。延髓发出的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对呼吸中枢、心脏调节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唾液分泌中枢(呕吐、咳嗽中枢)等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来自脊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除管理躯干、四肢、骨关节肌肉运动以外,还支配五脏六腑的运动。由脑、脊髓部发出的副交感神经和脊髓胸、腰部发出的交感神经(分布在耳郭上的迷走神经属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在耳郭上伴动脉分布)所组成的内脏神经,对全身的脏器几乎有双重支配作用,两者互相抵抗,而又互相协调,共同维持全身脏腑和躯干四肢的正常运动。

从耳郭神经的分布可以看出耳郭与全身有密切的联系。从耳郭神经分布的显微观察更可以看出,耳郭和神经系统有密切的联系。神经进入耳郭后,从表皮至软骨膜中含有各种神经感受器: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神经感觉末梢及环层小体;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有单纯型和复杂型丛状感觉神经末梢、高尔基型腱器官、鲁菲尼样末梢及肌梭。由于耳郭含有浅层和深层感受器,在耳穴治疗中运用手法行针、耳穴按压、电脉冲、激光、磁力线等不同刺激方法所出现的“得气”,可能是兴奋了多种感觉器尤其是痛觉感觉器,使其接受和传递各种感觉冲动,并汇集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然后,由该核传递冲动至脑干的网状结构,从而对各种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影响。三、耳与全息理论的关系

全息理论认为每个生物个体中的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又称全息元),均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全息元在一定程度上即整体的缩影。

耳郭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全息元,从形式上成为人体整体的缩影,并包含了人体各部分的主要信息。根据生物全息律,耳郭与脑内全息联系的神经元(反射中枢)、躯体(内脏)形成了全息反射路,并通过脑内神经元的全息联系起作用。脑内神经元的全息联系,是指机体的任一相对独立部分的每一位区在中枢内的投影,都与其相应的整体部分在中枢内的投射存在着双向突触联系。故每个耳穴在中枢内的投射也必然存在着这种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躯体(内脏)一中枢一耳郭”间的双向反射径路是耳穴刺激疗法的生理学基础。全身各部位的异常,通过全息反射路会在耳部引起相应的改变,从而为耳穴诊断疾病提供了生理学的依据。对耳穴实施的各种刺激,也会通过全息反射路传达给身体相应的器官,以调节相应组织器官的状态,使其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