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2:34:3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导 言

复习笔记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现代“经济”一词包含的意思(1)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2)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3)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各部门的总称,即指包括再生产各部门的总体。(4)节约、节省。(5)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状况等。

2.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在西方的普遍使用

①“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蒙克莱田提出的。他在161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

②1755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大百科全书》中刊登了一篇题为“政治经济学”的论文。

③1767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也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写了一部名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著作。(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派

①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者代表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增加一国财富的途径除了开采金银矿外就是扩大对外贸易,通过增加出口使外国的金银流人本国。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促进对外贸易。

②重农学派

以魁奈为首的重农学派,把社会财富的产生问题由流通领域转入到生产领域,但把生产领域仅限于农业,并认为只有农业部门才创造财富。

③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的杰出代表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把一切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都看作是研究的基本对象,提出了一整套科学地反映许多经济过程的概念和范畴,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出现使得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科学。

④庸俗学派

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并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3)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果,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列宁及其他学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后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从广义上来说,也就是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经济结构。

2.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论述

法国萨伊的“三分法”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英国詹姆斯·穆勒的“四分法”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英国经济学家系统的总结了经济学理论体系,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日常生活;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

3.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和把握(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研究生产的社会方面,而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方面。(2)政治经济学必须重视对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

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

1.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质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问题,这包括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性体现基础性和对人类经济生活概括的整体性。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经济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承担基础理论研究的分支学科。

2.政治经济学的国别问题(1)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

①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它既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社会活动,也是人们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各种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

②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客观性质。

③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2)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的理论性指导

①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经济制度问题,研究特定的制度条件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

②必须研究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

③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以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

④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基本问题和规律。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指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分析其变化发展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2.科学的抽象法

科学的抽象法就是从大量的经济现象人手,借助抽象力,通过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经济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带具体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坚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既要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由简单到复杂地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又要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规律。

第一篇 社会生产过程

第一章 社会生产与再生产

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生产的构成要素

1.生产和需要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物质形式,使自然界适应自己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劳动过程,它是社会生产的物质过程;另一方面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社会过程。

人类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可以分成两类,即分成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2.生产的物质过程(1)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也称为生产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实现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生产力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力量便是生产力。它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起着根本的作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3)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是指生产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和方法组织在一起而形成的有机体系。劳动组织的状况决定着劳动者以什么方式及方法和自然界发生关系。(4)小结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过程的内部联系也在不断发展。劳动分工和劳动组织的发展,使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生产过程的必要因素提出了信息问题。生产力各要素结合的劳动过程,也是这些要素被消费的过程。

3.生产的社会过程

社会生产既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劳动过程,同时,它也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社会过程。(1)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

从生产的社会过程方面看,社会生产是以社会成员之间结成的对生产要素的一定的占有关系为起点的。这种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关系,既是人们之间一切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这些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实质。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即私有制和公有制。(2)对劳动力的占有关系

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占有关系也是决定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因素。从自然意义上说,劳动力作为一种劳动能力总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内的。但从社会意义上说,这种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劳动力并不总是由劳动者本人占有和自由支配的。(3)对产品的占有关系

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扣除耗费掉的生产资料后,可以分为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相应的劳动者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占有的对象只是剩余产品,剩余产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之,社会生产是生产和需要的统一,是生产的物质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二、社会生产的总过程

1.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

从社会经济的运动过程来看,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1)关于分配的两种规定

一种是作为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即分配方式或分配关系。另一种是属于生产过程本身的分配,是生产条件的分配。(2)关于交换的两种规定

一种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直接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进行的交换;另一种是属于生产的交换,即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交换和活动的交换。(3)关于消费的两种规定

一种是个人生活消费,通过劳动者个人消费各种生产资料,使劳动者再生产出他们的劳动力;另一种是属于生产的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着主导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影响和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变化。

一方面,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表现在生产的方式、对象、性质等相应的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对象和性质;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变现在只有与生产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相反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3.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1)社会分工的含义

社会分工是指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其发展而不断深化。(2)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推动作用

①从劳动者这个因素来看,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一种专门性的操作,因而他们的整个身体就会变得非常适应这种工作的需要。

②由于劳动者反复地进行一种操作,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事情上,因而也就比较容易积累经验,使技巧和熟练程度可以较快地提高。另外,专门从事一种操作,可以避免因变换工作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使劳动时间更加紧凑。这些都会增加同一时间内产品的数量。

③从劳动工具这方面看,分工的结果是工具越来越专门化了,不仅工具的种类和式样大为增加,而且这些工具也改进得更加适合专门操作的需要。这对劳动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生产社会化的表现

①在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生产的社会化表现为生产资料变成了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劳动变成了许多人协同进行的活动,产品也变成了社会的产品,即每一件产品都要经过许多劳动者的手才能生产出来。

②分工的扩大和深化使社会生产的部门越来越多,每一部门又由许多生产单位构成,甚至是一个产品的生产,也由不同的生产组织去分别进行,然后再加工组装在一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分工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跨越国界。

③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使各个部门和生产单位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

三、生产和再生产

1.再生产的含义(1)再生产的定义

再生产是指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再生产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为个别再生产;二为社会再生产。(2)个别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

①联系

个别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个别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基础,社会再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替的个别再生产所构成的有机总体和前提。

②区别

首先,在再生产条件上存在差别。

其次,在生产和流通范围方面也存在着差别。(3)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社会再生产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三者的统一。它决定着人类社会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再生产的类型(1)社会再生产的分类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①简单再生产是指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其特点是没有进行积累,全部剩余产品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

②扩大再生产是指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其特点是剩余产品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2)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联系

①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②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结果。(3)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①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

②先安排好当前生产,有余力再安排基本建设。

③先安排好更新改造,有可能再安排基本建设。

④先安排好设备维修,有必要再安排设备制造等。

3.扩大再生产的模式(1)扩大再生产的分类

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2)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模式的优点

①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建立新的生产部门,是调整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和地区结构合理化,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第三,有利于扩大劳动力就业,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

②内含的扩大再生产的优点

第一,可以广泛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组织形式,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可以节约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可以在更高水平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结合,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四、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

1.社会生产的发展(1)农业经济时代

农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是手工生产力,手工工具日趋完善,从而为转化为机器生产奠定了基础。科学技术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虽尚未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但为近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产生准备了条件。(2)工业经济时代

①蒸汽时代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重大的技术突破是蒸汽机、铁路和转炉炼钢。蒸汽机发明和使用是这个时代的标志,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可以替代原来自然力的蒸汽动力,而且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②电力时代

第二次产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末,重大的技术突破是电力、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③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改变了生产的管理。农业社会的管理是以经验为基础。工业社会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到了电力时代,管理已完全建立在科学原理和科学手段的基础上。(3)知识经济时代

①信息革命是经济时代的先导

a.信息技术是一种先导技术,它的革命引起了一系列高新科技的发展,形成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是一场生产力系统的革命,以科学同时在许多部门获得重大突破为先导。

b.信息技术以及它所带动的高新科技的发展,是知识经济兴起的标志,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经济的信息化。

c.信息革命形成的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它激起了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②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

a.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高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越来越快,科学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国际间科技与经济的交流不断扩大,产业技术升级也在加快。

b.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加大对高科技的投资。

c.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增长。

d.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展开,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e.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入科技产业的劳动力高于投人农业、工业的劳动力,白领工人超过了蓝领工人。

f.为了加速科技的发展,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

③知识经济的特征

a.从社会生产力系统(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系统)来看,知识经济是建立在数字信息生产和传输工具系统基础之上的。

b.从生产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来看,知识经济主要依赖于知识的投入。

c.从产业结构的特征来看,知识经济是以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从就业结构来看,知识经济阶段的就业集中在知识产业部门。

e.从资产和财富形态结构来看,知识经济的资产和财富主要是知识。

f.从生产的社会化来看,知识经济阶段的生产社会化则达到高度一体化的水平。

2.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不同社会形式(1)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2)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和其他一切生产资料,而且直接占有劳动者——奴隶。奴隶主直接占有劳动者是奴隶制度区别于其他剥削制度的重要特点。(3)封建制度

在封建社会,占人口少数的地主阶级占有了大部分基本生产资料一一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只占有极少部分土地,许多农民完全没有土地。农民耕种地主土地的代价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封建地主将其所有的土地分为封建地主的自营地和农民的份地,农民为封建地主无偿耕种自营地,农民获得份地;另一种是封建地主将全部土地都交给农民耕种,而农民则必须向封建地主缴纳地租。(4)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他们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剥削雇佣工人;广大劳动者则一无所有,被迫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同资本家所有的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5)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适合生产社会化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经济制度,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制度。

3.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经历了不同的具体形式,这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所决定的。(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生产关系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的含义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是指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关系的变化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生产关系的性质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那么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迟早要为同生产力性质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1.2 课后习题详解

1.物质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1)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物质形式,使自然界适应自己需要的过程。人们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①人的劳动,就是人们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改变自然物,使它适合于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所持有的活动。而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也越来越高。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合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②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界原有的物品,如地下的石油,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天然的鱼类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的生产物,如纺织用的棉纱,建房用的砖瓦,这类生产物通常被称为原料或材料。

③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工具。此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厂房、容器、仓库、道路等。(2)物质生产过程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为人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力量便是生产力。在生产中,人的因素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人是生产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离开了人的劳动,所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一堆死的东西。在劳动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

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学技术本身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进人生产过程,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这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相结合,就能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生产力,是因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科学技术会渗透到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之中,引起它们的变化,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是深入地融人到生产力的要素中,越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劳动者掌握自然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或能够更加熟悉和掌握生产过程的规律。由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就能设计和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大大地增强劳动者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特别是现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推广与应用,促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科学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也发生变化。科学技术包括在生产力之中,而且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当代世界上生产力的发展,都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

3.试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形式及其不同类型。

答: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即私有制和公有制。在私有制和公有制这两种基本的所有制类型范围内,存在着多样化的、在性质上有区别的具体的所有制形式。

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占有关系也是决定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因素。从自然意义上说,劳动力作为一种劳动能力总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内的。但从社会意义上说,这种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劳动力并不总是由劳动者本人占有和自由支配的。从历史上看,劳动力存在着由剥削者占有、劳动者自己占有以及由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等多种形式。

社会生产进行的过程,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在一定的劳动组织或劳动方式下结合起来的;作为社会过程,两者也通过特定的社会方式结合起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社会方式由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劳动力的占有关系决定。生产资料归劳动者自己占有,两者就在劳动者手中直接结合起来。这时,两者结合的具体方式还取决于劳动力占有的状况,如果劳动力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的,就是一种私人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如果劳动力是属于劳动者集体共同所有的,就会是一种社会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如果生产资料不是归劳动者所有,而是归非劳动者所有,则两者的结合要在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支配下才能结合起来。这时两者结合的具体形式,也取决于劳动力的占有关系。如果劳动力本身也归非劳动者占有,两者就是在非劳动者的直接支配下结合起来的;而如果劳动力是归劳动者本人所有,两者则要通过某种间接的社会方式才能结合在一起。

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占有方式所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形式,也直接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生产的社会性质。当劳动者和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起来从事生产时,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人,如果是共同劳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员,劳动者为别人也为自己而劳动;如果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者和所有者就处在不同的经济地位,劳动者就会在所有者的监督下为所有者劳动。生产过程的社会性质,同时也决定着劳动过程中生产消费的社会性质。劳动者本人占有生产资料时,他们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消费而去进行生产消费,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非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时,生产消费要服从他的利益和需要,这时不仅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能成为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而且,劳动者的个人消费本身也会被作为生产的手段,作为一种生产消费来看待。

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的环节

从社会经济的运动过程来看,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

①生产就是人们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物质形式,使自然界适应自己需要的过程。

②分配有两种规定性:一种是作为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即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分配,是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它是一般所说的分配方式或分配关系。另一种是属于生产过程本身的分配,是生产条件的分配,包括生产资料和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在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先于生产,并包括在生产过程之中,这种分配决定着生产的结构。

③关于交换的两种规定:一种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直接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进行的交换;另一种是属于生产的交换,即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交换和活动的交换。如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个车间之间的生产资料的交换,以及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参与生产的劳动者相互之间、生产的组织者和被组织者之间的劳动交换。这种交换,属于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

④关于消费的两种规定:一种是个人生活消费,通过劳动者个人消费各种生产资料,使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保持和恢复,从而把他们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另一种是属于生产的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消费实际上就是生产本身,包含在生产过程之内。(2)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各环节间的关系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着主导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影响和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变化。

①生产决定分配

a.被分配的对象只能是生产出来的产品。

b.生产的方式决定分配的方式。

c.生产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

②生产决定交换

a.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

b.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

c.交换的水平和结构是由生产决定的。

d.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

③生产决定消费

a.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

d.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④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

a.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当产品的分配方式适合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时,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b.交换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扩大,就要求生产的规模相应扩张,穿那个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如果交换进程受到阻碍,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c.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实现为产品。产品只有被人们消费了,它才能作为实现的产品发生作用。消费推动着生产向前发展,为生产创造出动力。归根结底来说,人们总是为获得消费品而进行生产。

5.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社会分工是指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其发展而不断深化。社会分工及其发展对于社会生产的效率和规模,以至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的面貌都发生着深刻的影响。(1)从劳动者这个因素来看,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一种专门性的操作,因而他们的整个身体就会变得非常适应这种工作的需要。例如,专门抡锤的人会有特别发达的臂膀,专门绣花的人会有特别灵巧的手指,等等。单是这一点,就足以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大步。(2)由于劳动者反复地进行一种操作,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事情上,因而也就比较容易积累经验,使技巧和熟练程度可以较快地提高。另外,专门从事一种操作,可以避免因变换工作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使劳动时间更加紧凑。这些都会增加同一时间内产品的数量。(3)从劳动工具这方面看,分工的结果是工具越来越专门化了,不仅工具的种类和式样大为增加,而且这些工具也改进得更加适合专门操作的需要。这对劳动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生产社会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生产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3)产品的社会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

7.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简单再生产是指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其特点是没有进行积累,全部剩余产品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2)扩大再生产是指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其特点是剩余产品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

8.扩大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地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扩大生产场所而实现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它是以向生产的广度发展为特征的,人们通常称其为“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一般来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有利于建立新的生产部门,是调整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途径。

②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和地区结构合理化,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扩大劳动力就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2)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就是在厂房、机器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等方法,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其主要优点在于:

①可以广泛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组织形式,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可以节约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③可以在更高水平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结合,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9.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1)从社会生产力系统(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系统)来看,农业经济是建立在手工工具系统基础上的,工业经济是建立在大机器工具系统基础之上的,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数字信息生产和传输工具系统基础之上的。(2)从生产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来看,农业经济主要依赖于简单劳动的投入,工业经济主要依赖于资本的投入,而知识经济主要依赖于知识的投入;农业经济阶段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人的体力,工业经济阶段的生产虽然由于机器的采用而极大地降低了对人的体力的依赖,但是体力仍然生产的基础,体力供应对生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知识经济阶段,生产不再依赖于人的体力,而是依赖于人的智力;农业经济依赖于土地资源的消耗,工业经济依赖于对矿物资源的消耗,而知识经济依赖的是智力资源的消耗,就是说在知识经济以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依赖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知识经济所依赖的则主要是可再生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高消耗经济,而知识经济则是低消耗经济。(3)从产业结构的特征来看,农业经济是以第一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经济以是第二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知识经济是以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4)从就业结构来看,农业经济阶段的就业集中在农业部门,工业经济阶段的就业集中在工业部门,知识经济阶段的就业集中在知识产业部门。(5)从资产和财富形态结构来看,农业经济的资产和财富主要是土地等自然资源,工业经济的资产和财富主要是资本,知识经济的资产和财富主要是知识。简言之,知识经济以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资产和财富主要是有形资产和财富,知识经济阶段的资产和财富主要是无形资产和财富。(6)从生产的社会化来看,农业经济阶段的生产社会化程度极低,分散的、孤立的小生产是其基本特征,工业经济阶段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工业经济的成熟阶段,生产社会化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知识经济阶段的生产社会化则达到高度一体化的水平。

10.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社会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就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这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社会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的,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变化,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这当然不是说,社会生产力一发生变化,生产关系会立即同步地发生变化,而是说,只要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变化,最终会突破原有生产关系的限制,打破原有生产关系的藩篱,使旧的生产关系完全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生产关系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生产关系的落后达不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已处于较高水平的生产力的发展就会起阻碍作用;在后一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达不到超前的生产关系的要求,或者说这种生产关系还不具备其建立、维持的生产力基础,因此对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会起阻碍作用。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第二章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形式

2.1 复习笔记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中,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生产者之间是分散的,生产规模狭小,互相封闭,很少发生经济联系。

2.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化的经济形式。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交换的需要,亦即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存在社会分工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必备条件。

二、商品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

②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其劳动的关系,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③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又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一切商品部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只有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东西才是商品。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具有矛盾的一面,商品交换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得到商品的价值。(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a.具体劳动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对象、目的、方法、手段和结果等都是不同的。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的关系不同。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

②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

③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以及资本积累理论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的反映,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则是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反映。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影响商品价值量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①劳动的复杂程度与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劳动,是指人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即不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每一个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人的复杂劳动力的耗费,即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复杂劳动在同一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可以是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若干倍。

②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是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三、货币

1.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其中,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主动地要表现价值;表现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就商品全体来说,其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充分地表现出来。(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2.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样是实在的商品体,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货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现材料,执行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3.货币的职能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只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3)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货币能充当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的代表,可随时用它换取任何商品,故能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作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即用来执行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起因于商品的赊买赊卖。(5)世界货币

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是在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在当代,世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己成为其最重要的职能。

4.货币形式与货币制度的演变(1)货币形式的发展

就货币的具体形式的演变过程来看,一般经历了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几个阶段。货币的具体形式不断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进,是商品生产和交换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货币形式的演进也不断地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2)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货币制度是指货币运动的准则和规范。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的演变过程。

5.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1)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也称货币必要量规律。它反映了货币流通必须与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之后,上面的公式就变为:(2)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流通规律也就是指纸币发行量应决定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纸币流通规律以公式来表示,即: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纸币不能离开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纸币流通规律反映了纸币和金属货币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一方面受货币流通规律制约,另一方面反映了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殊要求。(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地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

②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的下降和货币升值的经济现象。(4)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①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可以自发地起到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作用,货币流通能够保持正常和稳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②纸币流通条件下

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能依靠纸币本身的运动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国家应遵循纸币流通规律,使纸币发行量同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一致。

四、信用

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1)信用的定义

信用是指借贷关系、行为和活动,是一种以价值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信用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产品或货币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他们各自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

②有产品或货币的盈余者。

③有因生产或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需要的自有产品或货币量的不足者。(3)信用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空前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而成为处于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信用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

①商业信用的含义

商业信用是指商品的所有者(主要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向别的经济单位(主要是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基本形式包括: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

②商业信用的特点

a.商业信用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在一起。

b.商业信用一般发生于工商企业之间。

c.商业信用一般时间较短,数量较小。(2)银行信用

①银行信用的定义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工商企业等提供的信用。

②银行信用的特点

a.金融机构充当信用中介。

b.信用的标的物,即借贷的对象是货币资金。

c.信用程度高。

d.信用方式灵活。

e.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3)证券

①有价证券的含义

广义的有价证券是指对任何一种有价物具有一定的权利的凭证;狭义的有价证券是指

代表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证券,主要包括债券和股票这两种形式。

a.债券

债券是指债务人(发行单位)为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向债权人开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在约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债务凭证。

b.股票

股票是指股份公司发行的,以证明股票持有人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所有权凭证。

c.债券和股票的联系和区别

债券与股票本身并无价值,是一种虚拟资本,是经济运行中实际运用的真实资本的证书。

不过,虽然债券和股票同属有价证券,但两者的性质和持有人的权利内容是不同的。

②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指进行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以证券市场的运行程序来分,证券市场可以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指新证券的发行市场,它是二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级市场是指进行旧证券交易的市场。二级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级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量。

3.信用的作用(1)促进经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2)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3)促进积累和投资的增长。(4)有利于消费品市场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调整。(5)为政府调节国民经济提供了便利。

五、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含义

价值规律包括两重不可分割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相反,它正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

2.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经济资源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2)自发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导致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

2.2 课后习题详解

1.商品具有哪两重属性?商品的二重性之间是何关系?

答:(1)商品的两重属性

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重性,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商品的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又是相互矛盾的:

①一切商品部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a.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就没有人需要它,因而不可能有价值,即使在这种物品的生产上耗费了大量劳动,这些劳动也是白费,不能形成价值。因此,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

b.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其中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因而没有价值,当然也就不是商品,例如,空气、天然水、阳光、处女地等。

c.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其中耗费的劳动也不形成价值,因而也不是商品。例如,农民自己生产的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粮食等。

d.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而且也是交与别人使用的,但并不是通过交换,而是无偿提供的,耗费在其中的劳动也不形成价值,它们也不是商品,例如,在封建社会,农民向封建主缴纳的实物地租一一粮食,等等。

总之,只有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东西,才是商品。

②矛盾的一面表现在:

a.对商品的生产者来说,其生产商品是为了交换,对他有意义的只是商品的价值,对商品的购买者来说,他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生活或生产消费的需要,他所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生产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他就必须支付这个商品的价值。

c.商品交换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得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想尽可能多地得到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买者则只想尽可能多地得到使用价值。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才不得不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不一定能顺利实现其价值。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不能顺利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价值就得不到实现。在商品交换遇到困难的时候,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充分地暴露出来。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是何关系?

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是产品成为商品的物质前提;但是商品生产者所进行的这种具体劳动只有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如果具体劳动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就不能实现其价值,产品就不能转化为商品。具体劳动同抽象劳动的矛盾正是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反映出来的,或者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同价值之间的矛盾源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经济存在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独立的私人所有。由于社会分工,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他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则由其他商品生产者来供给。因此,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应具有社会性质,应是整个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是他的私事,经济决策是由独立的私人商品生产者分散地作出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归私人所有,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首先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这样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便出现了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在商品交换中,各种具体形式的私人劳动是无法进行量的比较的,它们只有作为一般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这就是说要将具体劳动化为抽象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取决于他所生产的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卖得出去。如果他生产的商品不为社会需要,卖不出去,那么他在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化为抽象劳动,就是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实现其价值。这说明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的反映,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则是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反映。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