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5:31:09

点击下载

作者:刘延金,赵波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试读:

前言

一、编写背景

2011年秋,我国开始在湖北、浙江两省试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并于2013年8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现行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在关注学历资格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能力导向功能、专业导向功能及实践导向功能,并且打破了之前教师资格考试只针对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的局面,改变了通过师范学历教育和资格考试并进选拔人才的制度,师范生毕业时自然取得教师资格证也就成为了历史。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拓宽、考试科目增多、考试难度加大、报考条件更加严格,按照“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思想,实行国家统一命题、阅卷、笔试统一划线的原则,使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更加严谨,教师人才选拔标准大大提高,教师选拔渠道更加多元、开放。

二、教材的特点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统一了考试标准、考试大纲和命题内容,完善了考试科目设置。本书紧扣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编写而成,与同类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教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 精析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帮助考生全面把握考试内容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的编写团队既精准分析了考试大纲,同时也深入研读了考试标准,并以此为基础精心设计了本书的编写体例:书中的每个模块均设置了“考纲要求”和“考试权重”,每章也均设置了“知识体系及思维脉络”和“核心考点及学习提示”,以便考生清楚地了解本书的逻辑结构,这样既方便考生明确复习内容,又能使考生提高复习效率。

2. 精选真题,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内容上,本书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详尽介绍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便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本书还配备了历次考试真题及其解析,引导考生准确理解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加强了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了考生的应试实战水平。

3. 解读考试规律,科学命制预测试题

本书认真总结历次考试真题,经过一线教师的专业解析,要点清晰、技巧实用,并将预测试题以模块练习题的形式附加在每个模块后面,高度契合了考试的命题思路,以便帮助考生领悟考试规律。

4. 使用二维码,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

本书是一本“互联网+”教材,为了满足考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二维码资源,内容包括微视频、历次考试真题及其解析、模块练习题的答案,供教师教学和考生深入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参考,使教师和考生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使用本书。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的编写团队参阅了大量的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已在书后进行了标注,在此向相关文献的原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与精力的限制,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也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衷心感谢给予我们关心和大力支持的所有相关领导、命题专家、一线老师以及编辑工作人员,谨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编者2018年8月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考纲要求1. 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2. 掌握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3. 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4. 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考试权重第1章 教育、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知识体系及思维脉络核心考点及学习提示

◆核心考点

教育的内涵,教育的起源,当代教育发展趋势,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和主要观点。

◆学习提示

考试重点:教育的内涵及其属性,教育的起源,《学记》与《论语》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考试难点:近代西方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及其主要观点。一、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内涵及其属性

1. 教育的内涵(1)“教育”一词溯源。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字早在甲骨文中已多次出现,古意指教化。但是,“教”和“育”这两个字在春秋以前尚未合成一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最早对“教育”进行了解释。他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教育”指的是教诲培育,已有我们今日所说“教育”的含义了。(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来承担。真题及解析

2. 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是指人类从古至今纷繁复杂的各类教育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且又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①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与人类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一种本能活动。

②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物质生产经验,而且还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③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④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 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的职能决定的。教育具有两大社会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成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 教育的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教育具有历史性。

③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的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会有所不同。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催生作用。(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 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离开了教育者,就不存在教育活动。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又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就不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3.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形态,即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从其存在的形态上看,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种基本形态。这三种基本形态构成了教育的总体,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教育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2)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教育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3)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四)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1.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教育就是体现神和上帝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主要是由当时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决定的。(2)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教育家勒图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和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

勒图尔诺在《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起源于一般的生物现象。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的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等传给小动物,这些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和发端。人类的教育不过是对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的继承、改变和演进。沛西·能则在《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有教育,甚至在高级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为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将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与动物的本能混为一谈,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真题及解析(3)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孟禄。

心理起源说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其没有揭示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在《教育史教科书》一书中,孟禄认为,原始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一样,都脱离了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孤立地看待教育现象,把教育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因此不可能正确地说明教育起源的问题。(4)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劳动起源说者在评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 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指存在于原始社会中的教育。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实行原始的公有制,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 教育与生产活动、社会生活相互融合,具有非独立性;

② 教育没有阶级性,具有公平性;

③ 教育具有原始性,目的单一,内容较为贫乏(多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简单(多为言传身教);

④ 教育具有同一性,表现在教育的内容、对象、目的等方面。(2)古代社会的教育。

一般而言,古代社会的教育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形态和教育特征。真题及解析

① 奴隶社会的教育。

A.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滕文公上》里说夏、商、周“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且也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即射击教育;御,是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书,是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数,是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B. 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

a. 古印度。

在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手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宗教教育盛行。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个等级:第一,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婆罗门种姓,他们担任僧侣祭司,受到最优良的教育;第二,是刹帝利种姓,他们为军事贵族;第三,是吠舍种姓,他们仅能从事农工商业;第四,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会被处死。在上述四个种姓中,前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婆罗门教的教条是其教育的指导思想,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是其主要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b. 古埃及。

大约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发展成强大的中王国,文化繁荣,教育也达到了鼎盛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有史可查的最古老的学校。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因而国家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肩负着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于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但是,农民子弟与奴隶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真题及解析

c. 古希腊。

古希腊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为代表。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国,9000户奴隶主统治着25万余名奴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经常引发奴隶暴动,斯巴达奴隶主为了维护统治,特别重视军事镇压。因此,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学习内容主要是“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称为“五项竞技”。

雅典是一个商业、手工业和航海业发达的城邦国家,实施民主政治。雅典教育的目的是使雅典人的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综合能力,成为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学习内容主要为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雅典教育的显著特点。

② 封建社会的教育。

A.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其中,以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共有弟子3000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和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的等级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当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控制。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特别是“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不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儒家主张的“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背诵经书上,目的就是为了能进入上层社会。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这不仅使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就连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B. 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

在西方封建社会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教会学校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经过宗教加工的“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学校的目的是培养除了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使其成为保护封建主利益的武士。教育内容除了通俗的教义之外,很少习文,而以“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为主。

③ 近现代的教育。

近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两种形态。

A. 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教育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学科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多样,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教学法受到重视。真题及解析

第四,教育日益大众化,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学校法令,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将强迫其履行义务,这是义务教育的开端。1763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在世界上第一次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普通义务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否则要对其家长处以罚金。

第五,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六,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七,建立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具有了完备的教育系统。

B.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教育是为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

第三,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④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A.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化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的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的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第六,教育的国际化。教育从民族的、狭隘的观点转变为全球的观点,主要表现为教育领域的国际比较研究加强、国际间教育合作与交流密切化以及国际间的教育援助有所加强。

B.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其中,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如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工资的增长或拖欠、毕业生的去向、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等。(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和深化发展阶段。真题及解析

1.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① 《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据郭沫若考证,其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克正。《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因此也被人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学记》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的遗产。其中,《学记》记载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相长、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记》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如“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教师要开导学生,但不是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要提供现成的答案。《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认识水平。真题及解析

② 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因此,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己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其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进行教育的基本科目分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虽然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③ 墨家。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同为显学。由于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的不同,墨家与儒家的教育主张也有所不同。墨家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不仅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但前两种途径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即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④ 道家。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主张“绝圣弃智”“弃仁绝义”,所以长期不为教育理论所重视。其实,道家的许多教育思想也是很值得研究的。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其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2)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首先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昆体良。真题及解析

① 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闻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② 柏拉图。

柏拉图是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他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影子。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他认为,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情感三个部分构成的,理性是灵魂的基础。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根据这三种品质中的一种在人的德行中占主导地位,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一是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二是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三是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帮助未来的统治者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这种教育只有贯彻了睿智的哲学家和统治者的思想才能引导芸芸众生走向光明。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则是正义国家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工具。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他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接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他重视早期教育,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认为节制是一种对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

③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继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个共同目的,所有的人都应接受同样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但是,他这里所说的“每个公民”是不包括奴隶的,他主张一部分人可以接受教育,一部分人(即奴隶)则是不可接受教育的。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他是提出分阶段教育的历史第一人。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来源。真题及解析

④ 昆体良。

西方古代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2.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出现,教育学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培根。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的实验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真题及解析(2)夸美纽斯。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他深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夸美纽斯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了一条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教育要适应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同时,他还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制定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了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认为它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主张建立泛智学校。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3)卢梭。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书中著名的一句话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所破坏。另外,他还主张高度尊重儿童。真题及解析(4)康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康德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5)裴斯泰洛齐。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林哈德和葛笃德》以及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的《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裴斯泰洛齐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基础,由此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主要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第三,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第四,提出要素教育理论。真题及解析(6)洛克。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构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要培养有德行、有智慧、懂礼仪的绅士。他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绅士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就都会很快走上正轨。另外,他还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中实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洛克轻视国民教育,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教养不良,品行恶劣,成分复杂”的儿童,不利于绅士的培养。

同时,洛克还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真题及解析(7)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他明确提出了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提出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1809—1833年,赫尔巴特一直在哥尼斯堡大学继续着康德的哲学讲座,讲授教育学。1835年,他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赫尔巴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

第二,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特点。

第三,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四段教学法”。后来,他的学生又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和应用。

第四,在教学上,赫尔巴特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认为多方面的教育应该是统一而完整的,学生所学到的一切应当是一个统一体。他在《教育学讲授纲要》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第五,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3. 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1)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他们提出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梅伊曼的代表作有《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和《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的代表作有《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但是,实验教育学把科学的教育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和《教育学的展望》、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文化教育学强调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而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与学生个体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文化教育一味地夸大了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3)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分别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实用主义哲学之父”,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体系上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也大不相同。杜威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① 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由于生活是一个生长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发展的,这是从教育的纵向说的;而从教育的横向来说,教育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了个体的和集体的经验。由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适应环境就需要不断改造或改组经验。所以,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

② 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真题及解析

③ 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他认为,这种传统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失去了思考的余地,限制了人的思维。受教育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只能通过机械的注入法,消极地对教师所教的东西做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因此,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④ 学校即社会。

⑤ 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此外,杜威还试图把“民主”和“科学试验方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并探讨它们在教育上的意义。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批判性地讨论了西方以往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真题及解析(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也称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苏联的一批教育家在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事业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教育问题,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要观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 克鲁普斯卡娅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特别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

② 苏联政治家加里宁著有《论共产主义教育》。

③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著有《论共产主义教育》《塔上旗》《父母必读》和《教育诗》。他在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④ 1939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一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这本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⑤ 1930年,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撰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5)批判教育学。

批评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时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思潮。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迪厄等,代表作有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等。批判教育学是针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中种种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而进行的精神分析与批判,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在教育理论层面上的反映。

4. 教育学的深化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为了适应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各国开展了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改革,形成了大批现代教育理论。(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著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评测》等著作,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真题及解析(2)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学过程》一书中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强调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主张教学要重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3)瓦·根舍的范例教学理论。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著有《范例教学原理》一书,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对范例的接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基本型、基础性、范例性,这也是选择范例的基本原则。(4)赞可夫的发展主义教学理论。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通过长期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其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赞可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这些原则推动了苏联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改革。(5)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一书中。(6)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7)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

1970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这本书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8)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认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9)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指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在此基础上,他阐述了关于智力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的多元智能理论。第2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知识体系及思维脉络核心考点及学习提示

◆核心考点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的文化功能。

◆学习提示

考试重点: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考试难点:运用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分析和评判我国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教育与人口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

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果人口数量过多,教育的需求超越了社会实际,特别是社会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的极限,就必然会制约或影响教育的规模。同时,人口数量过大,必然会降低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转移。

2.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对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的影响。

3.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自然结构是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社会结构是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种专业教育的构成。人口的阶级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地域结构和民族结构决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布局,以及不同人口结构受教育的类型、规模和层次。例如,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人口的社会结构影响教育的分配;人口的职业结构影响教育需求和学校类别;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学校的布局。

4.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人口流动的种类包括:一是城乡之间的流动;二是国内贫困地区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三是不发达国家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流动。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劳动力资源在全国配置,社会流动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流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他们在选择职业、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由此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1. 控制人口数量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2. 改善人口质量

人口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其次还表现在对成人的教育上。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通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可以显著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3. 优化人口结构

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例如,教育可以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进而调整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教育也可以改变人口的城乡结构,通过扩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以及职业技能。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真题及解析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和最终的决定性作用。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又来源于生产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即能提供多少劳动年龄人口、多少社会剩余产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多少以教育经费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提出的需要,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