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管理与实践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9:22:27

点击下载

作者:彭曾恺,彭萍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体育管理与实践概论

高校体育管理与实践概论试读:

前言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学生独立运用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锻炼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由此可见,高校体育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要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提高体育素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学科是以大量的运动项目支撑起来的学科群,体育实践是体育学科的核心要素,没有体育实践就没有体育。体育在实践中发展、发达、发扬光大。

然而,近年来高校体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积极性较差、课余体育参与率不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仍然在低水平徘徊,高校体育设施和器材还未能高效利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高校体育在全面人才培养当中独特作用的发挥。高校体育要突破现有困境,除了要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不断进行体育综合改革以外,加强对高校体育的管理,发挥现有体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所能支配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过程。本书以体育管理的理论为基础,对高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体育社团、体育场馆设施、课堂实践教学、体育专业实习及职业规划与求职应聘指导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和内容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论述,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体育管理理论,并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一线体育教学经验和高校体育管理经验,结合国家对高校体育的指导性文件精神,在个别方面的管理上把一些高校好的管理经验与大家分享,力求提出高校体育管理的新理念,以期为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者在高校体育实践管理过程中提供借鉴。

在本书的编撰中,我们阅读、参考和引用了大量相关文献,这是一本站在前辈和同行的肩上创作完成的书,在此对他们致以由衷的谢意!

由于学术水平和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能力所限,本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请各位同人、学者及时提出宝贵意见,有待在今后的修订中继续完善和改进。著者2017.5

管理篇

第一章管理及高校体育管理概论

管理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体育管理的产生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管理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研究高校体育管理在于寻求高校体育实践的客观规律,加快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以便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达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所能支配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过程。从认识发展的规律来看,总是先有实践才有认识。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认识事物的外延,然后在经验感受的基础上,利用抽象思维,按照一定的逻辑,才能确定其内涵。管理也不例外,人类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然后才从一系列的活动中逐渐发现管理的内涵,明确了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最初,人类在面对大自然、面对自身生存发展等诸多难题时,单个个体几乎无法应付,于是人们不得不形成一个个群体来对抗大自然的威胁,以谋求个人无法获得或实现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目标。后来,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能够实现个人所无法实现的目标,于是慢慢地产生了各种社会组织。在组织内,为了解决意见分歧,协调每个人的行动,使大家共同服从于组织目标,就产生了管理。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产业革命。技术进步使工厂制度取代家庭生产、手工业作坊制度,人们不再对土地完全依赖,不再仅以血缘或地域为联系的纽带,而以生产组织的形式结合了起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有效组织生产的问题。在这一时期,技术革新和科技革命为生产提供技术力量,培训技术工人成为工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雇佣劳动制为资本家物色管理人员提供了可能,自由竞争的产生与加剧要求管理人员发挥更大的创造力,用更好的方法管理组织,使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同实现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今日的人类已掌握了强大的科学技术,且在自然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已相当丰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理念已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筹划未来、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挑战新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管理则更是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不断完善适应环境急剧变动、减少风险的组织方式及技术手段。

二、管理的概念(一)西方的管理概念

管理自古有之,由于管理活动日趋复杂,管理环境和不同组织的管理目标千差万别,以及研究管理活动的诸多学者所处的文化背景、时间、立场和采用方法的不同,人类对管理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的。

西方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在泰勒的眼中,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所以他在其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中就曾设问:“员工如何能寻找和掌握最好的工作方法以提高效率?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以获得最大的工作业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的著名论断则是:“管理就是决策。”在西蒙教授看来,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是在面对现实与未来、面对环境与员工时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使组织的一切都可以不断运行下去,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实现令人满意的工作目标。

对管理的定义有重大影响的是法国人亨利·法约尔,自从其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给出管理的概念后,这种管理的概念就产生了一个世纪的影响。法约尔提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法约尔为代表的强调管理职能的人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使事情做成的一种职能。强调以职能定义管理的学派尽管对职能内容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就其管理的定义而言,均落在管理的职能上。(二)我国的管理概念

在我国古代,“管”是指钥匙,后来被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体现着权力的归属。“理”,本意是治理,后来被引申为整理或处理。“管”“理”二字连用,即表示在权力的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另外,“管”在词典中的注释主要是指“过问”“负责”的意义,“理”在词典中的诠释主要是指“纹理”“整齐”“秩序”“处治”的意义。这样来看,“管理”的含义就是“负责处治”。首先是负责,明确责任、目标、任务;其次是如何负责,即负责的表现就是处治得有秩序、稳定、有条不紊。

长期以来,我国管理学界多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定义管理的概念。有的认为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由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职能,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有的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等等。

对管理概念的认识,还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如认为“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门艺术”,等等。这种管理概念上的“百家争鸣”现象集中反映了由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管理实践本身的复杂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管理概念的不同见解却有其共同的一面。因此,把这些带有共性的内容揭示出来,可以为人们认识管理的概念提供帮助。在以上的管理概念中可以发现,管理的概念有诸多共性,如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中、管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主的各种资源、管理是为达成一定目的的行为过程等。(三)现代管理的概念

结合以上有关管理的各种定义,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理解与把握现代管理的这一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组织”与“管理”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组织是完成管理活动的有力工具,是管理活动的实体,是管理活动实现的场所。缺少了组织,管理就缺少了“用武之地”。缺少了管理,组织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就会消亡。(2)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类型,其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现代管理活动的核心。组织所需的资源不仅包括属于组织所拥有的各种组织内部资源,还包括不属于组织所有但可以为组织所调动的其他组织资源或组织外部资源。为使资源发挥作用,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培育、开发及配置各种稀缺资源,需要通过有效方式来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亦即对各种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整合。(3)资源作用的最大程度发挥需要借助于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资源的整合方式不仅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等属于管理职能的内容,还包括各种管理的知识、技能、方法、手段、工具等,也可以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对资源的整合过程所采取的各种知识、技能、方法、手段、工具以及步骤、途径等统称为管理方式。(4)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制定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最终是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服务。任何群体或组织都有社会赋予的既定目的,而既定目的的达成,均需建立在一系列子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并且每个子目标的实现均需要资源的保障。管理目标的制定,管理资源的获取、协调及合理利用,正是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

三、管理的特点

1.科学性

管理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常规性活动。所谓常规性活动,即程序性活动,就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取得预期效果的管理活动。二是非常规性活动。所谓非常规性活动,即非程序性活动,就是指无章可循、需要边运作边探讨的管理活动。这两类活动虽然不同,但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实际上,现实的程序性活动就是以前非程序性活动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对这类活动规律性的科学总结,这就是管理的科学性。因此,任何管理模式都需要不断探索,都需要符合现实情况,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

2.艺术性

管理活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是由于管理对象所处的不同环境、不同状态等条件导致了对每一个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更是如此,这造成了具体管理活动的绩效与管理主体、管理技巧的发挥程度相关性很大。事实上,管理主体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主体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外,由于在达成组织目标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而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和手段,体现了管理者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3.动态性

管理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活动需要在变动的环境与组织本身的变化调整中进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需要不断消除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事实上,由于组织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具体的工作环境不同,各个组织的目标与从事的行业不同,组织所具有的资源不同,从而导致了每个组织管理过程的不同性,这种不同性在现实的管理之中就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

4.经济性

经济性亦即管理成本的最小化。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管理者总是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回报。这不仅反映在资源利用的成本上,而且还反映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选择上。

5.创造性

管理的艺术性特征实际上已经与管理的创造性紧密相关。管理既然是一种动态活动,既然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对象没有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欲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就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正因为管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才注定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存在,试想如果按照程序便可管好,或者有某种统一模式可以参照,那么岂非人人都可成功、人人都可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创造性根植于动态性之中,又与科学性和艺术性相关,正是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管理创新成为一个人们永远追求的主题。

四、管理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一)管理系统

1.管理系统的要素

管理实践活动是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的。管理系统的要素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以及管理环境等。(1)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支配者。管理的主体是人,因为只有人才可能有目的地去组织调动资源以达成组织的目的。管理者包括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集团的人。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分类,可分为直线管理者、职能管理者;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管理主体的基本任务是制定目标和组织资源。虽然社会给每个组织规定了基本目的,但是基本目的是由一系列清晰可见的组织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的。组织目标制定之后,如何组织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各种资源确保目标的实现就成为管理工作的另一基本任务。如果说制定目标体现了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那么,组织资源体现了管理者的战术及战术管理能力,这又表现为对稀缺资源的获取和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两个方面。管理主体需要通过有效的行动、高超的方法促使各种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以顺利达成组织的目标。(2)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支配的对象,即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任何一个组织若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发展,首先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源,其次是要能够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任何一个组织尽管其存续的目的不同、形态不同,但都必须拥有一定资源,否则就无法维持组织的存续。组织所使用的资源并非单指具有组织所有权的各种资源,还包括其他组织的资源。组织的发展壮大,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因此,管理者需要不断研究如何培育新的资源、如何开发现有资源的潜力、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及如何高效利用资源等问题。(3)管理中介。

管理中介是对实现管理系统目标的方法、手段、工具、措施等的总称。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可以导致不同的管理效果。(4)管理环境。

管理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管理系统运行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是管理活动赖以发生、发展的空间,这些因素对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约束、导向等作用。管理的组织环境则是管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环境的变化对组织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大影响。组织环境的变化是绝对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变化的速率会愈来愈快,程度也会愈来愈大。组织环境的变动特性可体现为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确定性是指环境变动难以预先确切知道,复杂性是指组织的外部环境是由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方面组成的综合体,各种变量互相交织,难以迅速辨明。组织所面临的复杂性通常在影响决策的因素中表现出来,如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数量、消费者类型、组织所在的地理区位等。随着复杂性程度的提高,组织变革的程度和它的适应能力也要随之提高。一般来说,组织在对付复杂性方面的能力要比对付不确定性方面的能力强。

2.管理资源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社会活动的开展和活动目标的实现,都是人、财、物等资源投入的结果。一般认为,资源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及条件的总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用以创造财富的客观存在物。一切有利用价值且能够为人类所用的各种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条件及要素都属于资源的范畴。一般而言,管理资源具有如下特性。(1)生成性。

任何资源均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即使通常被认为是天然的资源也是如此。资源的生成性这一特征对于管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启示人们,管理的资源是可以培育的,任何管理都不能以消极的态度等待资源的出现,而后再加以利用。而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及手段,积极、合理地创造各种条件培育和发展资源,以满足管理发展的需要。(2)过程性。

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由各种发展过程组合而成的,展开在时间轴上,便呈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因此,任何管理资源的存在和变化都是有条件的,对于任何一个过程,一定的条件具备了,就会出现并展开自身的运动,一定的条件消失了,这种存在物就会随之消失或归于完结。这决定了管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代价的,对它的培育更要讲求条件,要取得开发、利用、培育资源的最佳效果,关键在于创造相应的条件,条件成熟了,目的便能达到。其次,任何管理资源都具有时效性,超过了一定时限,资源便会失去应有的效应。(3)社会性。

资源的社会性是就资源反映出的社会关系而提出的,无论何物,一旦成为资源,便同人和社会发生了关系,也便具有了社会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社会性是通过资源的商品性具体体现出来的。资源的商品性是指资源中体现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市场上通过资源这种商品的交换得到协调和实现,从而实现资源的配置和效用。这就意味着管理资源的调控要考虑成本问题,为了得到某一类型的资源,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如果对管理活动本身的资源消耗不重视,认为是小事、无所谓,那么管理就很有可能失去资源优势,进而丧失与同类组织相比的竞争优势。(4)稀缺性。

每个管理活动所拥有的资源尽管在数量、质量、种类上不尽相同,但一定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不仅体现为资源存在形式上的客观稀缺,还体现在人类对资源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稀缺上,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管理资源的稀缺性对管理目标有很大的影响,管理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管理的有限资源为出发点,以管理可调动的资源为限。管理活动的可调动资源是指管理活动在实现既定目标中可调动的所有资源。可调动的资源可能大于管理活动自己拥有的资源,也可能小于管理活动自己拥有的资源。当一个管理活动拥有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密切合作关系,且在考虑自己偿还能力的条件下,可向其他管理活动借用或利用它们的资源来为本管理目标的实现而配置,此时,管理活动可调动的资源大于管理活动自己拥有的资源,此时,管理目标就可以确定得更高一些,从而使管理活动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反之,当管理活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中还有一些成为滞存的、无法使用的资源,且管理活动又无法获得其他管理活动的支撑时,那么它可调用的资源就比它名义上拥有的有限资源还要少,此时,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谨慎小心。(5)连带性。

资源的连带性是指不同资源在使用上的相互连带、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管理中的各种资源都是以具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其间不仅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的使用都是以另外一种资源的投入或损耗为代价的。这些资源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抵触的关系。因此,就管理资源的整合而言,必须认识到资源的存在是一个整体,会连带地产生,也会连带地存在。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对资源的功能、价值及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二)管理要素间的关系

管理系统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管理的完整系统结构。正确认识管理要素间的关系,对于科学把握管理活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管理要素之间的整体性

正确理解和把握管理系统各要素的作用,前提是必须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要从整体上去认识和理解不同要素的作用和功能。大量事实说明,孤立、静止地看待管理的不同要素,难以抓住工作重点,更不可能发挥不同要素相互协同、整合的作用。

2.管理要素之间的独立与统一

管理各要素虽共同构成了有机整体,但各要素间却相对独立,作用各异,它们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坚持整体的观念是正确理解和充分发挥各要素作用的首要前提,把握和深入研究各个要素的作用和规律则是提高管理整体效能的基础。只强调整体而看不到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也就看不清整体的结构和格局。如果认识上存有模糊,工作上就难免会分不清主次。

3.正确处理各管理要素间的关系

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需要处理好各管理要素间的种种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些关系不仅包括要素间的直接关系、间接关系,还包括要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等。隐形的直接或间接关系有时甚至比有形的关系更为重要。

4.把握管理要素间的动态变化

管理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管理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认为只要了解了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便可一劳永逸的观点,是难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把握各因素的作用,处理好其间的关系,还必须及时捕捉其发展变化的征兆和信息,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工作重点,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第二节 高校体育的管理

高校体育管理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又是体育管理的重要分支。高校体育管理应具有管理的基本含义、特征和性质,同时又具有高校体育管理的自身实际和特点。高校体育管理是指高校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高校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高校体育目标的活动过程。高校体育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高校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高校体育的既定目标。高校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教学过程、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师资、学生体质与健康、学校体育经费、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科研等方面。

一、高校体育管理的目标

我国高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高校体育目标可以划分为一定的层次,在高校体育总目标下,根据各项体育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可以分解成下一个层次的目标,如体育教学目标、课外体育锻炼目标、课余运动训练目标、课余运动竞赛目标、科学研究目标等。高校体育目标的结构及层次反映出高校体育的目标体系,不同目标共同配合,以实现高校体育的总目标。而通过对高校体育各项工作的管理,就可以逐步实现上述高校体育的不同目标。因此,进行高校体育管理,其重要目标及任务就在于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合理调控资源,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以保证各项高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体育管理的任务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的任务:明确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和高校体育发展目标;建立和健全高校体育的各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制度并明确各有关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职责;科学地制订高校体育管理的各种计划和文件,使之适应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合理地组织管理高校体育各方面、各环节的活动,确保各项活动低耗、高效地顺利实施;协调高校体育各管理部门和高校体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三、高校体育管理体制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是高校体育的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和管理制度等的总称。建立与健全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是保证政令畅通、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为高校体育提供组织保证的重要措施。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体系作为学校管理体系的重要分支,可分为高校体育外部管理系统(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体育组织)和高校体育内部管理系统两个方面(见下图)。我国高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一)高校体育外部管理系统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负责领导、监督、检查高校体育工作,其具体职责:制定高校体育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制定高校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督促检查贯彻落实情况;领导和组织全国学生运动会,组织参加世界性学生体育竞赛;组织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开展国际性体育学术交流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设有相应的体育管理机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部门设有体卫艺处以对高校体育进行宏观管理。

2.国家有关局、部、委及各级地方局、委主管学校体育管理的部门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设有专门的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协同领导和组织全国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其他有关部委也设有专门管理高校体育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各级地方体育局、委也相应地设有学校体育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高校体育工作。

3.社会体育组织

我国高校体育的社会组织是由学术研究团体和学生体育团体构成的。社会学术团体是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前者属于教育部门的社会团体组织,后者属于体育部门的社会团体组织。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县教育部门或体育部门一般也都设有相应的高校体育的研究组织。它们负责开展高校体育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有关高校体育现状及发展的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普及和宣传高校体育工作,开展高校体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向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咨询材料及合理化建议,举办各种培训班及学习班,组织出版和推广有关学校体育的书刊及科学研究成果,开展高校体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

学生体育团体主要指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全国各地也相应地建立了大学生体育协会,其基层组织是大学生体育协会或学生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团体的任务: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选拔有条件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及优秀的体育人才。除此之外大学生体育协会还应组织全国性大学生体育竞赛,进行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评估及培训;承接世界大学生体育协会有关比赛任务,参加世界性大学生体育比赛和体育交流等。

此外,我国各社会团体(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学联等)和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所属各单项运动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均设有对体育教育进行指导、研究和协助管理高校体育工作的机构或组织。这些团体在全国也都有相应的机构,它们接受上级的领导,在全国和各地的高校体育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二)高校体育内部管理系统

1.高校体育管理的领导系统

校长或副校长对高校体育工作全面负责。其具体职责:提出学校体育工作的总目标,制订高校体育工作计划;加强对体育学院(部)和体育教师的领导;经常深入实际,检查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根据高校的规模与结构,配备体育教师。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加强宣传体育,明确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动员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健康;对高校的体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教务处的具体职责:在校长授权下,管理全校体育教学工作,安排全校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督促检查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研究教改措施;安排体育教师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

财务处、后勤处、设备处的具体职责:合理安排体育经费,购置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负责场地建设和维护、设备维修;教育后勤人员支持体育工作,做到服务育人。

2.高校体育管理的组织实施系统(1)体育学院(部)具体负责全校的体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①根据党的教育和体育方针以及上级部门的体育工作计划、文件精神,结合高校的工作计划以及高校的具体情况,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并提交校领导审批,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

②组织好教研室的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督促教师认真备课,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教师从事体育教学改革,热情关心他们,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③认真组织和领导早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对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的测定工作,建立学生健康卡片,不断改进高校体育工作。

④组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校内外各项体育竞赛活动。

⑤协助后勤、设备部门做好场地器材的修建、选购、维修和保管工作,教育学生爱护体育设施。

⑥做好体育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培养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2)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主要职责如下。

①认真学习国家的教育、体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高校体育工作,掌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圆满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

②根据上级对体育工作的有关指示及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

③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制订好各种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④认真备课,努力上好体育课,并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及科研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组织好早操,积极推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搞好运动队训练工作和校内外各项体育竞赛工作。

⑤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定期向领导汇报情况,积极提供合理化建议。(3)学生体育活动组织是开展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活动单位,其主要职责和任务如下。

①根据学校及体育教师的有关工作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及训练活动。

②积极做好高校体育的宣传工作。

③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开展学院之间的体育竞赛并热情为同学们服务。

④选拔学生组织中的体育优秀人才担任体育干部,积极参加学生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以发挥体育组织的骨干作用和模范作用。

四、高校体育管理的特点

1.教育性

高校体育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因此,对人的教育与管理要特别突出“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及各级各类管理干部的积极性,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制定与执行各种体育管理制度的同时,思想教育要始终贯穿于高校体育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学生体育的管理工作,更应将“育人”放在首位。

2.系统性

高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动态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干扰高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要使该系统运转协调,就必须不断提高高校体育的管理效能。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调控系统,完善各种制度及控制手段,不断获得各种管理信息并及时反馈,以维持高校体育管理系统动态、良性发展。

3.方向性

方向性是指高校体育管理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精神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实现高校教育的总目标服务。因此,高校体育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要明确高校的基本目标任务是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要摆正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体育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使之通力合作,以实现整合效应。

4.阶段性

首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其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其次,高校工作是按学期或学年来安排的,上、下两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从而每学期的工作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对于不同学期、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管理,应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管理方式上应有所区别。

五、高校体育管理的原则

高校体育管理必须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各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部门对高校体育工作的要求、规定及高校工作规划等方针政策,对高校体育工作实行系统管理。高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控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高校体育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体育管理首先要为实现高校管理目标服务,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高校体育管理应该建立在这一目标上开展各种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摆正高校体育管理的位置。既要防止片面夸大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育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形成良好校风、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还要从整体上协调好高校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关系,正确处理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锻炼及运动竞赛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根据各个时期高校的任务及实际,有所侧重地突出重点,使之能始终围绕完成高等教育目标、高校体育目标开展工作。

2.计划性原则

高校体育计划是指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安排及规划。高校体育计划管理要求对整个高校体育系统做出全面的部署,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理,统一计划,统一实施。在宏观上要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高校体育基本标准》为准则,提出实施细则,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在微观上要明确高校体育各方面的具体任务及责任,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及高校整体管理的要求,制订全面实施计划并加以贯彻落实。计划是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制订哪一方面的计划都应遵循规律。例如,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先是制订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其次是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再次是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最后是编写教案—执行—实施。可以说,没有计划,就无法完成任务。无论哪一项工作计划,在实践中必须不断地接受检验,及时修改与调整。

3.导向性原则

高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在于完成国家赋予的“育人”的重要任务。国家对青少年一代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高校应结合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提出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因此,作为子系统的高校体育管理系统,必须依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所制订的阶段发展规划,结合每一时期(阶段)本地区高校体育发展水平,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办法。

4.可控性原则

可控性原则就是指在实施目标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检查、评估和控制,保证整个系统顺利地开展工作。高校体育管理的控制主要通过检查、评估去执行,通过检查、评估发现在实施目标过程中哪些工作得到了贯彻落实,哪些工作在执行中出现了问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修改或促进。评估结果及意见反馈到决策部门后,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修正,使原定目标更能切合实际。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按预定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作初步评价,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或改变教学方法,以便能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六、高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学工作管理

在高校体育的微观行政管理中,虽然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既要有管理的全面性,又要注意管理的重点。高校体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体育课教学实现的,体育课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的中心环节、硬性指标,占有显著的位置。高校体育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各种教学文件的制订,体育课的准备、实施、分析与评价,对学生体育课成绩进行考核,教学工作总结,这些工作都是相互衔接的。

2.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群众性体育活动、代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工作。

3.体育科研工作管理

高校体育科研管理的范围很广,涉及组织机构、目标、人、财、物、效果等许多因素。加强高校体育科研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组织开展高校体育科研活动,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调动广大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科研效率,获得最佳的研究成果。

4.体育社团的管理

为了完成高校体育任务,必须建立一支由学生体育干部和积极分子组成的业余体育社团或协会。在体育社团中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带领和辅导学生进行锻炼以及独立组织小型竞赛活动的能力,发挥社团在课余体育的独特作用。

5.大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管理

大学生体质监测是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重要措施。为使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充分发挥监测结果的作用,必须把体质监测作为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体质监测的资料应加强管理,建立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系统,发挥其信息存储和反馈作用,建立健全学生体质档案。

6.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的管理

体育经费、场地、器材是开展高校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应根据高校的规模和条件,合理使用经费,规划和设置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附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0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活跃,运动训练水平大幅度提高,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高等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淡薄;生均体育资源随着高校扩招出现负增长;学生中存在着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健康体魄是青少年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阵地,健康体魄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载体,学校体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二、切实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高等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学校领导班子要把体育工作真正摆上学校的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体育工作,制订年度体育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应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把体育工作的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指标。

三、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四、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高等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通过科学安排作息制度,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时间用于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要有制度、有组织、有要求、有记录。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参加2~3次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部(室)、学生处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以及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要大力宣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以此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要加大对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力度。在学校运动会中应更多地设立大学生喜欢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把学校运动会真正办成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学生体育盛会。

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努力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是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体方面没有特殊原因,未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在其体育课成绩中应有反映。高等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咨询中心,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测试,要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教育功能、指导功能和反馈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激发学生自觉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六、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学校体育既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也是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面对新的形势,高等学校要大力开展运动训练,积极探索培养优秀学生运动员的规律,尽快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的精神,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运动员,努力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其他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做贡献。

七、高度重视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加强对体育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和训练能力的重要措施,学校要重视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对体育教师的科研要有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并予以必要的时间和经费保证。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组织、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都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应合理计算工作量。根据体育教师主要在室外工作的特点,要按有关规定落实相应待遇。

八、切实保障体育经费的投入和场馆设施条件。针对高校扩招后,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确保体育经费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要认真执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加速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科学配置体育资源。同时,要充分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九、积极开展高等学校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体育是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活动中最具共同语言、最易相互沟通的交流形式之一。体育的国际交流日益活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高等学校要重视开展体育国际交流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团参加重大国际体育赛事,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参加有关国际学术会议,聘请高水平外国专家到高等学校任教、讲学、指导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水平,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请将此文件转发所属高等学校。附1-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基本标准》是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估、检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凡是达不到《基本标准》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得评为合格等级,各省(区、市)不得批准其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

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和规范管理,认真落实《基本标准》。教育部将适时组织开展面向所有高校的《基本标准》达标工作专项评估、检查,凡不达标的学校,将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停止招收运动队新生。

请将此件转发至所属高校。教育部2014年6月11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

一、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多元育人功能,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全面发挥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并落实各项工作。(3)设置体育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干部、教师和工作人员,并赋予其统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能。实行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或体育工作委员会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合理分工,明确人员,落实责任。(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竞赛活动、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领域制订规范文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测。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并纳入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1)严格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2)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3)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建立体育教研、科研制度,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多渠道开展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质量、课余训练、体育文化水平等为目标的战略性、前瞻性、应用性项目研究,带动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1)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多样化、可选择、有实效的锻炼项目,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学校每年组织春、秋季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设置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竞技性、健身性和民族性体育项目,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经常组织校内体育比赛,支持院系、专业或班级学生开展体育竞赛和交流等活动。(3)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有效发挥体育特长生和学生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组建学生体育运动队,科学开展课余训练,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和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竞赛。(4)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采取鼓励和支持措施定期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开展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通过校报、公告栏和校园网等形式,定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传播健康理念。(5)因地制宜开展社会服务。支持体育教师适度参与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的组织、裁判等社会实践工作。鼓励体育教师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和参与社区健身辅导等公益活动。支持学校师生为政府及社会举办的体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1)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完善工作条件,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2)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3)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4)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实改进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五、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1)健全学校体育保障机制,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伤害预防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妥善处置伤害事件。(2)根据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健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岗位聘任和学习进修等制度。(3)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实行同工同酬。(4)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符合国家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完善配备、管理、使用等规章制度,基本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定时维护体育场馆、设施,及时更新、添置易耗、易损体育器材。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第二章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概况

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是高校体育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搞好体育教学管理,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前提,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师的根本任务。

一、高校体育教学概况

体育教学是围绕体育教学大纲所从事的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人物、有场馆设备器材的教学活动。高校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完善人、财、物的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成为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的课程。

1.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主导教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主体需要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