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中的心身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17:18:10

点击下载

作者:张桂青,董原君,李林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疑难杂症中的心身疾病

疑难杂症中的心身疾病试读:

前言

在我所从事的临床医疗工作中发现,既往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让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患者所患疾病的生物学特征的探查,关注生物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我们常常会把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结合起来用推理的方式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我们常常是依据程式化的“客观的”诊断标准与流程来对他们进行诊断,用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症状学特点来判断疾病,我们更擅长记录客观资料,极力去找足够的“依据”去证实某个疾病而排除另一个疾病的诊断,这是一种找足了“依据”诊病的方式,这种医病方式的典型特征是只见器官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较少倾心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较少根据患者独特的个人体验来理解他所遭遇的痛苦感受及症状反应,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这种诊疗思路对于有些患者的某些症状反应难以给出诊断与解释,如,A患者说他身上冷透了,夏天就诊时会穿着厚厚的翻毛皮大衣(一种直接用5厘米厚的羊毛连着羊皮做成的大衣);B患者又说身上很热,不能着装,衣服穿在身上发烫,大冬天的时节在室外着一件单衣,在室内光着膀子。C患者描述自己身上有一股气在全身到处乱跑;D患者描述自己咽喉部卡了一个东西,吃饭与喝水都受影响,一定要医生将卡在他喉部的“异物”取出;E患者说她呼吸时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凡此种种症状反应都难以用躯体器质性疾病来诊断和解释,追问病史这些患者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大都去过多家医院,多个科室就诊,作过许多的检查,拿着厚厚的一摞病历与检查单,病历上写着一些打问号的可能诊断,检查单上却没有阳性结果。患者往往痛苦不堪,急于想明确诊断,急于想得到治疗,而这些患者游走在综合性医院的内外各科,患者痛苦,医生也头痛。

我们看到有些患者就医,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它所揭示出来的内在的淤堵。当你直面患者的疾病,用你的心灵去接受它,愿意倾听他内心的声音时,你就已经消除了他部分的淤塞,虽然你还未精确地知道他的疾病要告诉你什么。但通过你踏上这段内在旅程的意愿、耐心和决心,有一部分沟通已经重新建立了,患者的疾病也就在逐渐地隐退。

基于这样的现象,我们收集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曾经在多个科室就诊过,但诊断不清,疗效不好的 “疑难杂症”患者进行病例分析,重新整理他们的症状,理清他们躯体症状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内心反应,找出他们症状背后的原因,给予他们身心一体的治疗。

心身医学观在医病的同时更是在医人,其通过心理分析对患者的症状成因,人格类型,个人的心理成长史与目前的症状如何互为因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结论。这种诊病的方式对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体现了其释义性,整合性的特点,体现了心身同治的特点。

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让我们的临床医生在诊疗工作中,在最初的问诊时就用心身医学的思维模式,仔细地从心身两方面去询问患者的病史,而不是在进行疑难杂症的会诊时才会仔细询问病史,以尽早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症状多一些思考,尤其是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更全面地去关注患者,帮助患者减轻或摆脱他们的痛苦,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此书的撰写受到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吴爱勤教授的指导与帮助,书中提到的患者的“逛医行为”就是受到吴爱勤教授学术思想的影响,在此衷心地感谢吴爱勤教授,也希望能够将吴爱勤教授的思想通过这本书进行传播。

感谢胡浴桓教授,是他在1984年让我参加全国A型行为的常模取样工作时把我带进了心理学的学科中,是他在1986年编写《医用心理学》教材时把我带入到临床心理学的队伍中,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我的同事,我的研究生,我与他们并肩工作才有了如今的案例积累。

对我的家人给予我的爱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感谢他们愿意把他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部分,最深刻的体验告诉我们,愿意让我们陪伴他们走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和痛苦的岁月。同时,使得我们也有机会去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在困境之下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让我们坚信面对疾病心身同治的重要,让我们看到心身同治之后的强大愈合力。

谨将此书献给临床医务工作者,愿能为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著者:张桂青2015年11月第一章 疑难杂症第一节 临床工作中的现象

作为一名医生,您是否常常被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所困扰,你想给予他们最好的治疗却不得要领,他们的症状让你费解,你从教科书、诊疗指南中去对照这些患者的症状都难以找到答案,他们的症状深深地困扰着你,如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下述一些表现:

患者A常常唉声叹气,恐慌疑虑患上了癌症,四处求治,对其他一切事物悲观绝望,多项检查无异常,他的病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患者B上周来看头痛,昨天来看背痛,今天又来看胸痛……但所有的检查都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依据,难道漏诊、误诊、疏忽了什么吗?

患者C胃肠胀痛不适,嗳气、咽喉部有堵塞感,服用多种改善消化的药物,疗效不明显,为什么久治不愈呢?

患者D慢性发作性心慌、气急、胸闷、惊恐、濒死感,阴性体征,ECG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担心是否得了冠心病?

患者E总是抱怨疲乏衰弱,反复联想,经常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到底得了什么病呢?

临床上这些林林总总的 “疑难杂症”是否让您束手无策?第二节 疑难杂症的定义

我们常说的“疑难杂症”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吴爱勤教授这样说:

疑:敏感多疑,健康焦虑,病感痛苦;

难:确诊困难、沟通困难,治疗困难;

杂:症状复杂、包罗万象、形式多样;

症:症状严重,一症多病、查无据实。

吴爱勤教授的描绘非常地形象。

疑难杂症出自鲁迅《二心集·风马牛》:“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比喻难以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引申到临床工作中是指患者常以躯体不适的症状就诊,但是经过针对这些症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或辅助检查,其检查结果无异常或微小异常,无法解释症状或不足以解释症状的严重程度称之为疑难杂症。第三节 疑难杂症的危害“疑难杂症与一般的躯体疾病相比,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危害更大,每一个疑难杂症患者的背后都充满了血和泪”。

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社会矛盾也在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疑难杂症”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疑难杂症”不同于一般的生理疾病,生理疾病除传染病外一般只是当事人自己受害,而所谓的“疑难杂症”的危害却不止是当事人自己,更多的是他们身边的家人、亲人,甚至是无辜的人!“疑难杂症”的患者常常有如下特点:

一、患者往往成为医疗资源的高度使用者,反复到医院各科就诊,做大量昂贵的检查、治疗,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疑难杂症”对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劳动生产力的损害是巨大的,它所导致的心灵痛苦一点也不亚于躯体疾病导致的痛苦,患者不仅不能为社会正常创造财富,往往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医疗看护并消耗过量的社会资源,严重的“疑难杂症”患者由于精神异常,会产生影响社会治安和工作秩序的行为,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而“疑难杂症”所伴随的恐惧、焦虑、紧张、绝望等心理因素又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溃疡病等的重要致病因素。此外,“疑难杂症”有可能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社会歧视、自罪感等间接的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精神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将会越来越严重。

二、危害自己、殃及家庭、祸及他人“疑难杂症”患者不仅因其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受病态心理的影响,会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有时会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被攻击者往往是患者周围熟悉的人,甚至亲人居多。

三、此种情况往往导致医患双方对诊疗活动均不满意,沟通交流困难,甚至引起医患矛盾增多、关系紧张。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医学领域充满着未知和变数,针对复杂的患者个体,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技术的运用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因此,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更何况是所谓的 “疑难杂症”呢?疾病的治疗过程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疑难杂症”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对医方的不满,加之始料未及的悲伤,也就难免使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升级。第四节 疑难杂症的临床特征【从医生的角度看疑难杂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您是否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

患者F,女,怕冷,33岁,夏天穿棉衣;

患者G,女,晕倒,53岁,早晨反复摔倒,每次摔倒都是软软地倒地,没有外伤;

患者H,女,呕吐不止,16岁,因症状难以控制而行胃大部切除手术;

患者I,男,全身多处疼痛,66岁,因疼痛全国多家医院反复就诊;

患者J,男,心慌,60岁,放三根心脏支架症状仍不缓解。

临床医生认为的疑难杂症见图1-1:图1-1 临床医生眼中的疑难杂症

医学是一门科学,现代医学各科都在对疑难杂病进行探索,尚未探明病因,治疗无效,机制不明的病症为“疑难杂症”。然而,这些 “疑难杂症”中,有一部分我们是可以拨开其神秘面纱,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而这一部分就是我们在本书中所要分析的心身疾病。【从患者的角度看疑难杂症——病史复读机】

有这样一群患者,他们反复到医院就诊,请求医生帮助按确认键,不断地寻求医生的保证,频繁检查自己的身体(如乳房的自我检查,心脏的检查,胃肠的检查,血液的检查等),查阅医学书籍或上网阅读关于某种可怕疾病的参考资料,试用多种治疗方案(如气功、针灸、偏方等)。虽然医生反复强调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但他们还是频繁地寻求医学关注。在就诊时,往往很难打断他们对自己疾病的详细介绍,不厌其烦地描述他们的疾病,医生有时戏称他们为“病史复读机”。

也有学者很形象地将这种就医行为称为逛医行为(Doctor shopping),这也是疑难杂症患者中最引人注目的临床特征之一,是一种寻求安全保证的行为。这种行为之所以重复出现,是因为负性强化作用,医生的“保证”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但从而也强化了患者试图不断寻求医生按确认键,不断让医生保证其没病的强迫行为。

当患者注意到更多躯体感觉或变化时,就会对检查结果和医生的保证产生怀疑,为了消除疑虑和缓解焦虑,患者又会强迫性地去检查和寻求保证。检查不可能100%的与前面的检查结果一致,在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采取防御性的诊疗策略,更不会轻易给予100%的保证,会比较保守地给予模糊的或模棱两可的解答,告知患者“就目前检查而言,没有发现明确的问题,但是,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谁也不知道今后会怎样”。患者没有得到100%肯定或否定的保证,患者希望能100%排除他所怀疑的疾病的愿望落空,于是,再去寻找另一个医生帮助按确认键,新一轮的重复检查和寻求保证再次重演,也有医生称这些患者为“看病专业户”。

有些惊恐障碍的患者多次看急诊,总相信这次犯病一定是很严重的,要死过去了;有的患者急诊室的医生都非常熟悉他了,由于不厌其烦,医生们故意采取拖延其候诊时间的方法,从而减少其不必要的看急诊的动机。不过,这种拖延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患者认为他们没有得到公平认真地对待,认为医生不能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忽视了自己的痛苦,从而加重他们的疑病观念:“我肯定有严重的疾病未被医生发现,因为他们感到我没救了,对我治疗也不积极,也就不认真地给帮我看病了。”有时会让患者感到很愤怒,认为医生冷漠无情,无视自己的痛苦,因而辱骂医生或拳脚相加,严重者发生流血事件。这一切,源于人们对疾病缺乏认识,对诊疗流程缺乏认识所致。【混合性焦虑抑郁状态(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MAD)】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诊断描述如下:

在综合性医院的内外各科门诊中,一些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混合状态。它们的特点是患者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障碍,但从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均不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且持续或间歇存在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颤抖、口干、心悸、胃部搅动感等)。

这类患者多见于初级医疗保健机构,而更多的病例则游走于综合医院的内外各科门诊中,大部分患者终生都不会到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美国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的测试组对此分类进行了大规模的测试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的诊断标准:(1)病程标准: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烦躁不安(dysphoria)至少1个月。(2)症状标准:

患者必须在同一时间至少具有下列10项症状中的4项:注意力不集中或大脑空白、睡眠紊乱、疲劳或无力、警觉性增高、预感到有某种坏事情发生、无望感、自卑和无价值感。(3)排除标准:

①症状直接由物质依赖或常见的内科疾病引起;②具有抑郁症、心境恶劣、惊恐障碍或广泛性焦虑等诊断病史;③处于部分缓解期的某种焦虑或抑郁障碍。(4)严重程度标准:

存在显著的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临床研究发现MAD具有治疗效果差、治疗反应下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和自杀率高等特点,且许多患者有医学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导致了过度滥用检查,造成了健康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患者的长期痛苦,故对这种患者的识别和治疗非常重要的。如图1-2患者的逛医行为;图1-3所示,患者的就医历程。图1-2 患者的逛医行为图1-3 患者的就医历程第二章 病因学革命对医学模式的推动与发展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 “革命史”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同,这不仅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而且也体现着人们意识观念上的变化。疾病观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意识及文化观念是分不开的。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发展的进程不同,文化各异,其病因观、疾病观,健康观也各显不同。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自身的健康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和行为方式。

既然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其本质的概括,实质上是一种指导医学实践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医学模式是客观存在的,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是处于动态之中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

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科学思想尚未建立,人们的认识是超自然的,人们对许多疾病没有更多的认识,难以解释疾病的现象,于是人们认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的结果。

当然远古时期人们也会采用一些自然界中有效的植物和矿物作为药物使用,但大多为催吐、导泻等猛烈的方法,但主导思想仍然是驱除瘟神疫鬼。二、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al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人们将健康和疾病与自然现象、人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产生了粗浅的理论,出现了朴素的辨证的整体医学观,人们开始用自然的原因来解释疾病的发生。

在这一时期,在古希腊迸发出了许多智慧的学说,如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提出了“四根说”:土、气、火、水;阿尔克迈翁(Alcmaeom)提出了“四种物质”:冷、热、干、湿;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提出了“四种体液”:血液、黄疸、黑疸、痰。当然意义最为深远、最著名的还是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的“四种气质”学说: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黏液质。

当时,中国对医学模式的进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部脏腑等相互关系,用整体论的观点来解释、诊断、预防、治疗等医学中的一些问题,将病因归纳为内因(“七情”)、外因(“六淫”)、“不内不外”的病因。中医 “情志”致病的说法,这种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与由风寒暑湿等外因导致的疾病不同,前者会直接损伤五脏功能,发病更加严重。三、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medicalmodel)

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商业繁荣和工业革命,于是机械论医学模式应运而生: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机器出现了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英国的培根(FrancesBacon,1561—1626):“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提倡研究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法国的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动物是机器》 “生物体只不过是精密的机器零件”;拉美特利(Lamterry,1709—1751):《人是机器》。

机械论的成功之处在于:倡导用观察实验方法来处理问题,促进了医学的分科,促进生理学、病理学、外科移植学的发展。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生物复杂性,禁锢了自然科学家的思想,产生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机械性,使医学的发展存在历史局限性。四、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

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学病因的标志是维萨利斯 《人体的构造》和哈维 《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两书的出版,为生物学病因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和确定了方向。特别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对医学的渗透使医学摆脱了神学和自然哲学的束缚,迅速发展为以生物学为特征的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用 “还原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的保健制度。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当时的人们认为:(1)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平衡,疾病则是该平衡的破坏者;(2)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3)病因多系生物的、理化的,单因单果的疾病表现形式;(4)躯体没有病即为健康。

当然,生物医学模式的 “功绩”是不能忽视的:(1)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消灭和控制了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几种传染病,使人的平均寿命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使死亡率下降至30/10万;(2)建立了基础与临床各个学科;(3)克服了外科学的三大难关。在这之前,疼痛、止血、感染被称为外科学的三大难关,而在这一时期“麻醉术”、 “止血术”、“无菌术”的发展,成功克服了这三个难题。

生物医学带给人类健康推进的同时也有着他自身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只看重人的生物属性方面而忽视人的心理与社会属性(无脑医学);(2)忽视患者的陈述,过多地依赖仪器,导致医疗经费的上涨过快(老虎机+试管的组合);(3)对人类自身在诊疗活动中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估计不足;(4)重视局部,忽视整体,临床分科过细,造成顾此失彼;(5)忽视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五、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进入20世纪,医学家逐渐发现,疾病不能单用生物医学模式进行解释,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还有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参与;研究者认为,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例如技术更新迅速,职业容易变化等),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人们认为健康是幸福的标志,也是造就幸福的基本条件。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还是一个社会的人。个体只有在生理上、心理上和对外界社会上三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才拥有了真正的健康。这也是人类医学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心身统一”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的推动使心身医学蓬勃发展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的、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医疗实践中,医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生理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或者说心理因素起到了元凶或帮凶的作用。为什么是这样呢?原因是心理、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一方面,心理的原因可以导致生理疾病,治疗时可以从心理治疗入手;另一方面,生理的变化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的变化,造成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共同存在。

更详细地说,在疾病分析中,有几个相联系的因素要并列出来考虑:(1)表层心理;(2)深层心理,即潜意识;(3)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4)生理疾病。

这四个因素是相连的,可以综合入手,实施治疗。也可以只从表层心理入手。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或用催眠,从潜意识入手。也可以从提取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入手。还可以直接用一般医疗手段,如,吃药、打针、针灸、理疗,直接从生理疾病的治疗入手。

上述五种病因学对应的医学模式见图2-1。图2-1 病因学与对应的医学模式第二节 心理活动对躯体生理的影响

就疾病学而言,如何搞清楚生理、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疾病的生理、心理两方面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影响生理,心理原因导致生理疾病,有以下一些现象:一、情绪对生理的影响

情绪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有许多研究已证实了心理社会因素与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肿瘤患者转归的影响,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抑郁等因素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大。“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我国四书之一的《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二、理性思维对生理有着特定的影响

有条有理的思维,自由放松的思维可以让生理活动趋于平稳;而逻辑混乱的思维,紧张拘束的思维,会使生理功能紊乱。三、意志对生理的作用

一些患者求医心切,出现有病乱投医现象,走遍大街小巷后还是一筹莫展,以至于一部分人失望,最终放弃求医,退行在家,往往加重病情的发展。相反坚定的意志品质,对疾病的痊愈,有着积极的意义。

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要坚持“四要”:

一要树立信心,病者要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实现的心理;

二要下定决心,以坚定不移的意志,不畏艰难地接受治疗;

三要持以恒心,持着能治好病的坚韧意志,坚持多疗程持之以恒地治疗;

四要坚持耐心,服药和外用药或接受其他治疗均需费时费力,若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有埋怨和厌烦的情绪。四、性格对生理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性格与健康密切相关,性格对健康的影响有4个方面:

首先,某种性格可能导致某种疾病的多发,如A型性格与冠心病。

第二,某种人格可能是某种疾病引起的。如人患癌症后,会产生抑郁和愤怒情绪。

第三,性格可能是一个知觉过滤器,是对疾病结构的一种独特反应。例如,有抑郁特质的人患了癌症后会更加消极绝望,使病情加剧恶化。

第四,性格可能是一个显示器,影响与疾病有关的生理机制。例如紧张情绪会加剧腹痛,腹泻或溃疡,延缓机体康复。了解性格与疾病的关系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适度调整,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让我们看看不同性格特征的高发疾病。【A型性格】

1959年,美国心血管专家对冠心病患者的性格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均表现出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称为“A型行为模式”。表现为:个性强,过分的抱负,强烈的竞争意识,固执,好争辩,说话带有挑衅性,紧张,好冲动,大声说话,做事快,走路快,说话快,总是匆匆忙忙,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在1977年国际心肺及血液病学会上,已确认A型行为模式(也称A型性格,和血型没有关系)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抑郁型性格】

抑郁的情绪反应是常见的“心理感冒”,许多人都不同程度的感受过情绪低落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在美国,1/15的人有中度或重度的抑郁症状,表现出对自己和生活不满,悲观绝望,失眠或嗜睡,食欲下降,不愿活动和参加社交活动,思维迟钝,反应缓慢,注意力不能集中,厌世并有自杀念头。抑郁情绪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使人更容易患病,如冠心病、哮喘、头痛和溃疡病。另外,抑郁状态下长时间的厌食、饮食习惯紊乱、缺乏锻炼、疲乏无力以及睡眠紊乱都会诱发生理疾病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人在紧张和压力下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良的性格组合是造成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例如:内向、敏感、多疑、固执、自卑、急躁、完美主义、犹豫不决、自尊心过强、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对于这类患者调整性格成为治疗的关键。

抑郁型性格的改变方法:(1)对情绪和思想要顺其自然,接受自己的恐惧和焦虑;(2)保持良好的朋友、家人关系,获得心理上的支持;(3)培养并坚持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癌症敏感型性格】

对于癌症,科学家研究了遗传、基因突变、免疫和环境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而最近几年,人们把注意力转向社会压力和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调查发现:克己、压抑、焦虑、易怒、抑郁、无助、敌视、完美主义、过分为别人着想等性格特征与癌症有关,学者又将这种以压抑为主的性格特征称为C型性格。五、潜意识对生理的影响

潜意识参与了一部分疾病,成为其发病原因。一些医生及患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在我们的内心,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健康的体魄,但不是人人都能达成心愿。近些年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检查设备的不断更新、药物销售量大增、营养食品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各种的疾病却越来越多,更有各种稀奇古怪疾病的产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学者在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去寻找更多新的保健养生方法,但是现代人有时却以一种错误认知的方式寻求着健康,如,过度地迷信保健品,偏方等,所以才造成自身身体的损害。

例如,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的很多潜意识来源于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因为我们自小就意识到要让父母喜欢,于是就按照父母的意识去生活去适应,压抑着自己的潜意识,这样久了也就成了去做另外一个人而非是做真实的自己,做另外一个人久了,难免会觉得不舒服,觉得压抑,很多人在长大了之后会埋怨父母,觉得自己的一切是父母造成的,把过失也一并推到了父母身上,这样也造成了一些新时代的啃老族现象。

有位患者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的顺从父母,跟随着父母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等到他慢慢地长大成人、工作,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的是非,自然会在事件中用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停地循环下去。换句话说,现在的生活其实是我们以前生活的某种程度不同的再现。但是这个患者的生活却让他很不舒服,他来咨询的原因是嗜酒,记得第一次的谈话中他流露出对酒的喜欢,医生细心地听出他不是喜欢酒,而是喜欢酒后的感觉,仔细询问后才了解到他的内心是希望自己放松一点做人,长期的压抑造成他已经不会轻松的做人做事了,只有在酒后才感觉轻松一点。想想真是可怕,潜意识造成了人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疾病,改变了人的潜意识其实也就是改变了这个人的人生。

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要求人们含蓄、内敛,家长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塑造他们,告诉他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等,殊不知这样让小孩子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很深的固定潜意识,就是自己不够好,因为父母亲从不会表扬自己,自小都是批评伴随着自己成长,自己不好的声音一直伴随着自己一起成长,有的人甚至伴随自己终身,当这样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轻松的面对生活呢?我们怎么能够幸福的生活呢?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说我不够好,我不让人喜欢,我不能得到亲人的爱,这样的声音不仅仅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甚至还会影响我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如果一个人有了任何问题不去深入思考问题的根源,而把问题的原因推给别人,是永远打不开自己心锁的。毕竟把问题推给别人是没有压力的,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问题推给别人了,不代表我们就能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

有一个患者,在结婚后的初期发现自己怀孕,结果是宫外孕,两年之后怀孕是先兆流产,身体恢复后两年后再次受孕,这一次又是先兆流产,又过了两年,先兆流产的迹象还是存在,在住院一个月后,这个妈妈刚刚回到家里就又遭遇到了早产,这是什么原因呢?医学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很好地解释了,这个患者在北京看过4家三甲医院的妇科,到最后医学也没有办法解释她的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她在第4家医院就诊时,妇科医生建议她:“去看看心理医生吧,你的问题应该不是躯体问题造成的早产及流产。”患者前去心理科就诊,心理医生与其进行深入的交谈后了解到她的成长背景,了解到她的内心发现,“憎恨自我”是她负面思想的根源,她连自己都不接纳,如何能接受得了新生命的到来,正如,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如何能够接纳新生命的到来和去爱他人呢。经过治疗后患者学会了用积极的思维代替负面的消极信念,逐渐地能够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了,身体健康程度也因此而大大改善,半年后怀孕,十个月后顺利诞下一名女婴。

我们前面讲述了潜意识致病的案例,下面来看一个潜意识治病的案例。有一个残疾的美国人叫梅儿龙,他在战争中受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靠轮椅代步12年。他的身体原本很健康,19岁远赴越南去打仗,在战场上被流弹打中了背部,送回美国医治,经过治疗,虽然身体逐渐康复,但是医生评估后认为他以后只能坐轮椅代步了。他觉得此生已经完结,整天借酒消愁。有一天,他从酒馆出来,照常坐轮椅回家,碰上三个劫匪抢了他的钱包。当时他拼命呐喊抵抗,激怒了劫匪,劫匪放火烧了他的轮椅。轮椅突然着火,梅儿龙忘了自己是残疾,拼命逃走,竟然一口气跑完一条街。事后,梅儿龙说:“如果当时我不逃走,就必然被烧伤甚至烧死。我忘了一切,一跃而起,拼命逃走,当停下脚步时,才发现自己竟然能够走动。”这就是我们内心潜意识的力量,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和不信任的自己的力量。当我们的潜意识致病后,我们寄希望于医院和医生,把我们生的希望交到了医生的手里,让医生来决定我们的存活,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再举一个病例,随着人们对生理功能障碍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潜意识里存在着对性欲的压抑,这种压抑往往与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它可跨越漫长的时间距离而影响人们成年后的生理功能。

一位原发性性欲低下患者,幼年时父母不和,经常吵吵闹闹,但是他们却连续生育了11个孩子。患者认为他的父母简直像猪,过着没有感情的性生活。从此,他一直在默默地压抑着父母遗传给他的动物般的性欲,对性生活一点儿兴趣也没有。还有一位性欲低下的女患者,幼年时随母亲去医院,从产房旁边经过时听到产妇的喊叫,母亲告诉她,生孩子是女人最痛苦的事,是女人要过的鬼门关,生孩子时,女人的一只脚在人间,一只脚在地狱,弄不好就下地狱了,从此之后,患者认为结婚生孩子是一件可怕的事,是会要人命的事,工作后不愿意谈恋爱,不愿意结婚,三十岁时在父母的逼迫下结了婚,但婚后对性生活没有兴趣,每次同房即出现性交痛,之后找理由不愿意与爱人过夫妻生活。

潜意识是个体不能知觉的精神生活,它由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所组成,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储荷。这种储荷总是力图渗透到意识中去,造成意识的兴奋、紧张。人的渴求和控制欲望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常常会引起一种弥漫性的恐惧感,即心理学上的焦虑。焦虑可使人产生许多心理防御机制,其中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就是压抑,它可以使心理矛盾冲突几乎完全隐蔽起来,不让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不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运用较多时,可以主宰一个人的人格及其发展,损害他(她)的生理机能。这些心理矛盾的性质与强度取决于儿童期的教养情况和父母的态度。解决潜意识阻抗的方法是把压抑的情绪识别出来,引导到意识领域中去,从而达到消除压抑的目的。

疾病同时也是潜意识表现自己意志的一个方面。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败时它用疾病来保护我们,使我们避免因为承受不了的负担而崩溃和发疯。

平时,我们的机体在保护着我们,当人们工作太累了,它让你感冒,被动休息一下;吃多了,它让你腹痛,主动少吃一点;

同时,机体也在用疾病解脱人们的内疚、惭愧、不安;同时它也在用疾病惩罚你,转化释放你的内疚、惭愧、不安和自责;

机体以疾病的方式使你避开不愿承担的各种责任,病了,可以不工作;

当你精神上难以活下去的时候,它又给你创造了难治的疑难杂症。

它不仅可以制造疾病,也可以制造事故。各种自我过失性事故,都是潜意识假你之手制造的。切菜时怎么会失手切伤手指?在车床旁怎么会操作失误伤了自己?都是潜意识无意而有意地暗中在操控着你。

现代医学在诊疗过程中已经不再把身心割裂开来思考,生理上的疾病,往往可以探查到背后的心理因素,甚至一些与器质性问题不匹配的剧烈疼痛,从心理角度入手也可以缓解很多。

既然身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那么在患者生病后,我们就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治疗,以达到身心的康复。第三节 新健康观

健康观(health view)是建立在一定医学模式基础之上的,WHO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因此,健康包含三个层次:

1.躯体健康——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

3.社会健康——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扮演社会角色、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 “健康十大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综上所述,新的健康标准是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看待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坚持整体观和系统论的观点,把人看成是一个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让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蛋白、分子、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如果只重视被分开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功能,或将各个器官和系统割裂来看,忽视其整体联系,都是不恰当的、有害的,容易让临床工作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被动局面。(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心理行为活动通过心身中介机制影响生理功能,同样生理活动也影响个体的心理功能。因此,在对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应同时注意心身之间的相互关系。(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对人的心身健康产生剧烈影响。(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人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个体的内环境的变化可随时做出一些主动的适应性调整,以保持自身的健康。

因此,“生理疾病”久治不愈的患者应考虑他们是否与心理因素有关,建议他们求治于心理门诊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以便能及早解除他们的 “疑难杂症”。第三章 新的医学模式下的心身疾病分类第一节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一、定义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的学科。

新的医学模式下的疾病分类,见图3-1。图3-1 新的医学模式下的疾病分类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PSD)是指在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方面是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所致的躯体疾病。

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主要指在上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体组织损害性的疾病,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刺激,通过情绪和人格特征等作用而发病;

2.明确的躯体症状和与症状相关的体征;

3.损害往往涉及的是自主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调资料。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患者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这些他们认为是内科的疾病而看成是与精神科相关的疾病,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关注。

影响心身疾病诊治的因素,见图3-2。图3-2 影响心身疾病诊治的因素二、病因理论

心身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各种因素之间又互有联系和影响。目前对其发病的理论主要有两派:心理动力学理论和心理生理学理论。

1.心理动力学理论

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代表者Alexander认为未解决的潜意识的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变化,作用在相应的特殊器官和具有易患素质的患者而致病的。例如,哮喘的喘息发作和咳嗽症状被认为是“被压抑的哭喊”,目的在于得到他人的帮助;生活环境中对爱情的强烈而矛盾的渴望,可伴随胃的过度活动,具有易患素质者就可能引起胃溃疡。因而他们主张对心身疾病的治疗,需要查明并解决所谓致病的情绪因素和心理矛盾。

心理动力学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片面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把躯体疾病的许多症状都解释为潜意识中情绪反应的象征,影响了对其他病因的研究和全面治疗。

2.心理生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以Cannon的情绪生理学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为基础。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来研究有意识的心理因素,如情绪与可测量到的生理、生化变化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情绪对一些躯体疾病的影响很大,对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某一器官和某一系统影响更为明显。此外,他们还探索到心理社会刺激引起的情绪是通过一些途径引起生理生化变化而致病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不仅重视对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而且把心理因素扩大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强调了人们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即强调了心理社会的紧张刺激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适应性和对抗性等概念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与心身疾病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有以下几点:

1.生活事件 Schmale研究了亲人分离、忧郁与各种疾病的关系。他发现在住院的大部分患者中都有失落感的诉述(真实的或想象的),并在疾病的症状出现以前,就已感到失去希望和失去帮助。与此相似的报告有配偶死亡后,存活一方的死亡率和冠心病患病率都有增高。国内康文娥的研究揭示,在一组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应激生活事件对心身疾病的影响。

2.精神应激和情绪反应 精神应激可以导致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皮肤病等心身疾病。应激事件之所以能致病,实际上是以情绪反应作为中介来实现的。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即愉快、积极的情绪)和负性情绪(即不愉快、消极的情绪)。正性情绪有益身心。负性情绪一方面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必然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久,则可能导致机体功能失调而致病。Cannon研究认为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并发现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都可使消化活动受到抑制,同时情绪对心血管、肌肉、呼吸、内分泌等功能也存在类似的影响;而情绪的改善则有利于胃溃疡等心身疾病的康复。因此情绪反映是心身疾病的重要中介过程。

3.个体易感性 在相同的心理应激背景下,并非每个人都会患心身疾病,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般认为与个体的素质和生理特点,即个体易感性有关。Mirsky曾对加拿大伞兵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溃疡病发病研究,探讨情绪、个体易感性与溃疡病的关系,发现紧张的训练会增加溃疡病的发病率;另外发现,63例具有高蛋白酶原者中有5人患溃疡病,而低蛋白酶原者则无一人患溃疡病。因此,认为高蛋白酶原是消化性溃疡的易感因素之一。

4.行为模式 人类的性格特点与躯体疾病的关系,在医学发展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