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按摩养生治病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04:00:59

点击下载

作者:周建党,凌云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按摩养生治病一本通

针灸按摩养生治病一本通试读:

前言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为了保持健康,远离疾病,我们身边许多人将脸交给了昂贵的高级化妆品,将身体交给了健身房里的健身器材,将被病痛折磨的身体完全托付给了具有不少副作用的药物。殊不知,经年不愈的老毛病依旧不断复发,身体也时常在不经意间拉响红色警报。那么,有没有简单、便捷而又省钱的养生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针灸按摩就可助你一臂之力。我们知道,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相当于一味大药,它们的任何一种神效,都是我们祖先防治疾病的智慧总结。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病并非全靠吃药治疗,只要你学会针灸按摩,就能做最好的保健医生。针灸按摩属于非药物疗法,无创伤,无副作用,有病防病,无病强身,而且具备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限制的优点,日益被医学界和养生爱好者看好。

针灸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理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如眼睛疲劳,按一下太阳穴、攒竹穴就能解除疲劳;肩膀酸痛,按一下肩井穴、肩中俞穴就可无痛一身轻。

针灸与按摩互相配合,对于养生而言,不仅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且无痛苦,只要找对穴位,手法得当,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多能手到病自除。正是基于针灸按摩保健治病的实用性、便捷的操作性和治疗的有效性,还有就是人们对于养生的困惑,我们潜心于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精心整理了这本《针灸按摩养生治病一本通》。本书依傍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在诸多方面解除了人们对养生的困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针灸按摩的基础知识,针灸按摩的要穴,针灸按摩美容、美体、保健,以及常见病的针灸按摩疗法。

健康是每个人的第一财富,让我们的健康从针灸按摩开始吧!编者

第一章 一看就懂,针灸按摩常识

针灸按摩是中医几千年的养生精髓,其疗效奇特,无毒副作用,是备受人们爱戴和当代医学推崇的“自然疗法”。本章站在患者的角度,分别介绍了针刺、艾灸和按摩的基本常识,做到了近乎手把手心贴心的指导,使患者渐入针灸按摩养生佳境,使之不仅能在养生的实践中把丢失的健康找回来,还能掌握一门手到病自除的艺术——不吃药就能保健康的艺术。

第一节 针刺——神奇但不神秘的养生法

第二节 艾灸——养生选对艾绒灸对穴

第三节 按摩——手到病自除的养生法第一节 针刺——神奇但不神秘的养生法

了解针刺的3大基本功效

1.调和阴阳

阴阳学说是针刺的理论基础,它认为宇宙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阴阳两方面的变化,即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针刺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刺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2.疏通经络

经络学说是针刺手法的理论依据,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使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疏通经络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刺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刺激经络腧穴,使经络通畅,调和气血,是经络气血运行正常。

3.扶正祛邪

中医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正不胜邪必生疾病。其中正气是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邪气是各种致病的因素。《素问》中说“邪之所奏,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说明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以正气和邪气的盛衰变化为转归的。正气充足时,病邪无以侵犯;当正气不足时,病邪才能乘虚而入,侵犯机体,造成疾病。《灵枢》中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说明针刺可以调和经气,使其有余者泻之,不足补之,使机体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状态,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关注针刺疗法的9大类型

根据不同针具的形制、用途、刺激方式等,针刺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毫针疗法 用毫针(包括芒针)刺入皮内。

2.皮内针疗法 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

3.皮肤针疗法 用多支短针浅刺人体皮肤。

4.火针疗法 用特制的针,针尖用火烧红,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

5.电针疗法 以毫针刺入腧穴后,针柄通过电流,以加强刺激量。

6.水针疗法 又称穴位药物注射法。用注射针刺入皮肤后,推注相应药物治病。

7.刺络疗法 用三棱针刺血络以放血治病。

8.鍉针疗法 用针按压经络腧穴治病。

9.圆利针疗法 用圆利针点刺体表或挑刺皮下组织。

对毫针的构造、规格等要做到心知肚明

针刺的工具种类很多,如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耳针、水针等,其中毫针是最常用的,下面主要介绍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1.构造

现在常用的毫针多为不锈钢,不锈钢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热和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的特点,临床上广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

毫针的结构可分为5个部分,即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针尖亦称针芒,是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针身亦称针体,是针尖与针柄之间的主体部分;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针根;针身与针根之后执针着力的部分称为针柄;柄的末梢部分称为针尾。针柄与针尾多用铜丝或银丝缠绕,呈螺旋状或圆筒状,针柄的形状有圈柄、花柄、平柄、管柄等多种。其中花柄又称盘龙针,较粗大,常用于火针,有利于散热,使用时不烫手。

2.规格

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来区别的。

粗细规格

长短规格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8~30号和长短为1~3寸的毫针最为常用。短毫针主要用于耳穴和浅在部位的腧穴;长毫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或腧穴做横向透刺。而毫针的粗细与针刺的强度有关。

3.检查

毫针形如“松针”,针尖要端正不偏,圆而不钝,无毛钩,光洁度高,尖中带圆,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均匀,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断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毫针是治病的工具,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

4.保存

保存针具,是为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污染等,因此,对针具应当妥善保存。可以用专用的针盒或藏针夹,多垫几层消毒纱布,将消毒后的针具,根据毫针的长短,分别置于或插在消毒纱布上,再用消毒纱布敷盖,以免污染,然后将针盒、针夹盖好备用。

实施针刺需提前加强练习

实施针刺需要有良好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由于毫针针身细软,没有相当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就很难使毫针出入自如,即使勉强进针,也会造成疼痛,对各种手法的操作也不能运用自如,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针刺练习,是初学针刺者的重要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纸垫练针法

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形扎紧,做成纸垫。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另换一处,反复练习。

2.棉团练针法

用棉花作衬,外用布将棉花扎紧封口,做成直径6~7厘米的棉团。练针方法同纸垫练针法,所不同的是棉团松软,可以做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手法的练习。多加练习,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3.亲身试针法

当有了一定的指力和掌握了一些行针技巧手法后,可在身上按要求进行试针,在学员之间也可相互试针。自身试针时,要仔细体会手法与针感的关系,针尖刺达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时持针手指的感觉。通过真实操作,能够快速有效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锐、针感出现快。

针刺前宜选择正确体位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精神紧张或畏惧针刺的患者,如果体位不当,易使病人感到疲劳,易于发生晕针,而且不易于医者取穴。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在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带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因此在选择体位时,应以医者能够正确取穴,施术方便,同时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留针为原则。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仰卧位舒适自然,全身放松,不易疲劳,易于持久,是患者的最佳体位。

2.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3.伏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注意事项:

消除初诊患者的紧张情绪;施针腧穴的部位充分暴露;体位选定后,患者不要随意改变或移动;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尽量采取卧位;如因治疗需要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点而必须采用两种不同体位时,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把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取穴的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的位置,还必须与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临床上针刺同一个腧穴,如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么刺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针刺感应和治疗的效果,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针刺操作的熟练程度,是与其能否恰当地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密切相关的。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可以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还能够防止针刺意外发生。

临床上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施术腧穴所在的具体位置、病人体质、病情需要和针刺手法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穴位皮肤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其角度的大小,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手法要求和针刺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而确定的。一般分为以下3种角度:(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角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或是关节部位的腧穴,施用某种行气和调气手法时常常用到。(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或卧针法。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角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面部的腧穴等。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头皮针法和腕踝针法都是用的平刺法。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主要根据穴位所在部位而定,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而决定。(1)年龄:气血衰退的年老体弱和稚阴稚阳的小儿娇嫩,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2)体质:形瘦体弱者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以免伤及重要脏器官;四肢、臀、腹及肌肉丰厚处的腧穴宜深刺。

健康贴士

通常,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

常用的针刺手法宜先知

临床常用的进针法通常是双手进针法,即刺手和押手互相配合,左手为“押手”,右手为“刺手”。协同进针,常用的进针法有以下几种:

直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按所要刺的穴位,右手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针尖紧靠左手指甲刺入腧穴;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或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

又称骈指进针法,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或捻入腧穴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

将左手五指伸开,其中手拇指和食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将针刺入左手拇指和食指的中间。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

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面部的腧穴。

把握4种得气现象

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疼痛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气。古称“得气”或“气至”,现在称为“针感”或“针响”。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镇痛效果的好坏有关。得气与否也是针刺麻醉成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得气是使用针刺手法的基础,是疗效与预后的标准。针刺得气说明扎针后效果必然好,但是不得气不等同于没疗效,只是疗效差,或者是预后差。

对于初学者,对“得气”把握不是十分准确,我们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看得气现象:

病人的感觉

主要是酸、麻、胀、痛、重的感觉。

医生的感觉

主要是针下的沉滞感,形容是如鱼吞钩。

穴位处红晕

红晕一般随着得气的过程逐渐出现,范围可大可小,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圆形,在出针以后逐渐消失。

滞针现象

在留针的过程中,针体周围皮肤紧束,略微高出其他部位皮肤,在运针和出针的时候,针下有沉滞感。

正确掌握2大行针手法

行针又称运针,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手法一般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1.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即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这两种行针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法。

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进行上下的行针动作,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反复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

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夹持针柄,进行前后来回反复旋转捻动的行针手法。

2.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辅助手法能够促使行针后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行针时常用的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循法:是医者用手按压所刺腧穴的所属经脉,进行上下左右按揉或叩打的方法。此法有行气、催气之效。

刮法:是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未得气,稳住针,使针不能上下左右晃动,用指甲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弹法: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轻轻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的方法。

飞法:行针后不得气者,医者用右手拇、食两指夹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之为飞法。

摇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轻轻摇动,以行经气。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使经气向一个方向传导。

震颤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针,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的方法。

熟悉临床常用的7种针刺补泻手法

中医中补泻是治病的基本理论原则,补法是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下面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

留针和出针可以提高针刺疗效

在针刺得气以后,可根据病情需要将针留置穴内或取出穴外,前者是留针,后者称为出针,留针和出针可以提高针刺疗法,协助针刺补泻。其中留针的时间须视病情而定,出针的操作也有不同的要求。

1.留针

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些特殊病症,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症,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作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素问》中“静以久留”是说当针刺入穴位之后,要安静地多留一些时间,这种静留以待气至的方法,称“静留针”。如果在留针过程中,由于病情的需要,还应继续施用手法,加强针感,才能够达到补泻目的的方法,称为“动留针”。小儿一般不便留针,点刺放血亦无须留针。还有一些腧穴常用快速针刺法,亦不必留针。

2.出针

出针是针刺操作规程中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在行针施术或留针后即可出针。出针时要注意,最好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紧接着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防出血。起针后病人应休息一会儿再活动。从起针开始半小时内不能吃喝东西。

避免针刺意外有9大注意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不同,故在针刺时为避免意外,应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在过度饥饿、疲劳、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体质虚弱。气虚血亏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尽量采用卧位。

3.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怀孕3个月以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针;3个月以上者,禁止针刺上腹部和针感强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4.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行针时避开血管,以防出血。

5.患有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重要脏器所在处,如眼区、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7.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8.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

9.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

5大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针刺治病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由于患者的体位不适当、精神紧张等;或者因为针具质量不好,或操作不慎,手法不正确等原因,可能出现如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晕针

症状: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严重者会发生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原因:主要由于患者处于饥饿、劳累等虚弱状态,或患者取姿不舒适,术者针刺手法不熟练等;或患者心理准备不足,对针刺过度紧张。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令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闭目休息,并饮少量温开水。若症状较重,则可针刺或掐人中、内关、足三里、素髎等穴。处理后如不见效,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预防:首先应该注意病人的体质、神志,以及对针刺反应的耐受性;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尽量采取卧位,对于过度饥饿、体质过度虚弱者,应先饮少量水后再行针刺;对于刚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应令其休息片刻后才针刺。一旦出现面色苍白、神呆、胸闷、泛恶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措施。

2.滞针

症状:将针在穴内进行捻转、提插或出针时感到十分涩滞困难。若强行针,患者感到疼痛。

原因:行针时用力过猛;捻转、提插时指力不均匀,或向一个方向连续捻转,使患者的针刺处发生肌肉强直性收缩,致肌纤维缠裹在针体上。

处理:出现滞针后,不要强行行针、起针。让患者全身放松,并用手按摩针刺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轻缓向初时行针相反方向捻转,提动针体,缓慢将针起出。

预防:对初诊病人及精神紧张者,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和顾虑。进针时必须避开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过快,更不能单向连续捻针。

3.弯针

症状:针刺在穴位中的针体,于皮下或在皮外发生弯曲,提插、捻转及出针时均感困难,病人感觉疼痛。

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留针时患者体位移动;也有因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和碰撞;有的因滞针后未能及时处理等造成。

处理:先令患者将变动的肢体缓慢恢复到原来进针时姿态,不可再行提插捻转,并在针刺穴位旁适当按摩,轻摇针体,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果针体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忌强行起针,以免钩撕肌肉纤维或发生断针。

预防:患者应取舒适的体位,留针期间不要变动体位;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凡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物的碰撞或压迫;如有滞针现象应及时处理。

4.断针

症状:出针时,针体部分或全部折断在针刺穴位内。

原因:针具质量差;医者行针时,猛力提插捻转,致使肌肉剧烈挛缩;外物压迫碰撞针身和针柄;另一个原因是因滞针、弯针处理不当或强行起针,造成部分针体断在皮下或肌肉组织中。

处理:令患者肢体放松,不得移动体位,对于皮下断针,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垂直下压针孔旁的软组织,使皮下断针的残端退出针孔外,并右手持镊子捏住断针残端起出断针。若针体折断在较深的部位时,则需借助于X光定位,手术取针。

预防:注意在针刺前仔细检查针具,对于针柄松动、针根部有锈斑、针体曾有硬性弯曲的针,应及时剔弃不用。针刺时,切忌用力过猛。留针期间患者不应随意变动体位,当发生滞针、弯针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5.血肿

症状:出针后,在针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肤隆起,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

原因:针刺时损伤小血管,尤其是针尖弯曲带钩时。

处理:出现皮下血肿时,应先持酒精棉球压按在针孔处的血肿上,轻揉片刻。如血肿继续增大,可加大按压并冷敷,然后加压包扎,48小时后局部改为热敷,消散瘀血。

预防:针刺前应仔细检查针具,针尖有钩的不能使用。针刺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察看皮下血管走行,避开血管再行针刺。

第二节 艾灸——养生选对艾绒灸对穴

艾灸疗法: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用艾灸法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的记载。现存最早记载灸疗的书籍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记录了早期的经络理论和灸法。《黄帝内经》对灸疗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论述,为针灸理论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的扁鹊用灸法救治了濒临死亡的虢国太子,被后人称为神医。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除了手术高超外,还擅长灸疗,他使用的夹脊穴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也载述了大量艾疗内容,而且在灸法上又增加了多种隔物灸法,如隔豆豉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陆饼灸等,用艾草温灸足三里穴以保长寿更成为经典。

金元时期,艾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名医滑柏仁在其所著《十四经发挥》中按十四经排列腧穴,对后世经脉腧穴理论有很大影响。

明代是艾疗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了许多艾灸名家。在艾疗的方法、经脉理论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寿域神方》中记载了艾卷灸法。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灯火灸、神针火灸、阳燧灸等灸法。杨继洲的《艾灸大成》是一部总结性的书籍,内容丰富,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

清代时期,艾疗也有所创新,如砾缸灸、针柄烧艾灸(温针灸)、隔面碗灸等。到清末,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入侵,艾疗同中医、针刺法一样,备受摧残,停滞不前,使艾疗一度濒于灭迹之境。但因其灸法的自身特点——简便、安全、有效、价廉,在民间广泛流传,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艾疗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备受医家重视,《中国针灸学》《新针灸学》等针灸专著相继问世,书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灸法的有关内容,丰富了灸法的内涵;二是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艾疗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三是出现了一批新灸法,如火柴灸、硫磺灸等新灸法,发明了电热仪、电灸仪等各种现代灸疗仪器,使灸法更定时、定量、定性、无烟,操作更方便;四是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不断提高,对休克、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硬皮病、白癜风等危重、疑难病症的防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是步入减肥防皱、美容抗衰老的新领域,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医学界的瞩目。

当今,艾疗的显著效果已经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并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良医不废外治”,我们深信,艾疗在挖掘、整理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医界同仁和民间的共同努力,结合和借鉴现代医学技术,必将取到更大的发展和推广普及,在治疗疾病、康复保健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拯救健康:艾灸治病的四大原理

艾灸历史悠久,但并不过时,大浪淘沙中,能经受得住历史千百年的考验,自有其存在的魅力。那么,艾灸到底有哪些保健原理呢?

1.通络行气

经络通,气机的升降运动就会后劲十足。心脏的跳动是动力气血运行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身处躯体中心部位的心脏只是在做分内的工作——跳动,更何况“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所以,有时候必须依靠外力的帮助,心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年人更是如此。如果再有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或跌打损伤,那么,人体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事情,进而身体就会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的功能障碍。此时,艾灸穴位就是点燃经络上的“大药”,可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体功能的作用。

2.泄热拔毒

寒则温之,无可厚非,寒可灸,但是否热症也可以用艾灸之法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要辨证地看待艾灸。事实上,在古代文献中就有“热可用灸”的记载,《黄帝内经》就有艾灸治疗痈疽的记载。历代医籍也将艾灸作为此病症的一个重要的治法。唐代《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艾灸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的消渴症的火疗做了论述。由此看来,艾灸还能以热引热,将热引导出来。艾灸,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失衡的状态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如果这一点你还有些似懂非懂,那么打个比方或许你会有更明确的认识。平常我们在游泳的时候,很容易耳朵就进水了,怎么办?当然我们可以用棉花,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往耳朵里灌进适量的水,然后猛地一偏,把那些水倒出来。艾灸导热的道理和这个就有些类似。通络行气泄热拔毒

3.散寒温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水代表寒,火代表热,阴阳的基本病理特征就是寒热。照五行分就分为温、热、平、凉、寒。寒、热是对致病因素影响人体、病因与人体相互作用后,人体所表现出的功能状态的概括。中医称为寒证、热证。若是指引起寒热证的病因,则称为寒邪、热邪。艾叶性温,既能入阴,又能入阳,补中有通,通中能消,灸疗时释放的红外微波及烟熏能够气血双调,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是药效广泛的一味中药。因此,灸法具有良好的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

4.健体防病《黄帝内经》中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治未病”,时至今日,“防病于未然”仍然是我们捍卫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艾灸除了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重要的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犬所啮之外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这就是针对狂犬病的预防来说的。散寒温经健体防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绝骨四处各二壮,可以预防中风。”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则难犯,达到预防保健之功。所以,《扁鹊心法》中也说人要在没有病的时候,常常灸一下命门穴、关元穴、气海穴等,虽然不能保证他长生不老,但至少可以保其长寿。民间对于温灸的看法,大多是口碑不错的。有类似“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等赞誉。

艾灸是古代民间和宫廷都盛行的养生方法。在日本、韩国也很流行。现代人多用“针”而忽略了“灸”,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即是对艾灸作用的肯定。

选艾技巧:选择艾草的六大要点

艾灸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艾草。艾草,有药草中的“钻石”之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使用。其名字就非同一般,是源于希腊守护女神之名而来,自古民间相传艾草可趋吉避邪(旧俗在端午节用艾草结成草人,将这些“艾人”悬挂于门上则可以避邪除毒)。艾草叶子背面有白色的绒毛,为艾灸的材料,因为中医多用艾灸来治病,所以有“医草”之称。这还没完,因为艾草在生活中有食用、饮用、浸泡、清洁等广泛用途,因此还有“神仙草”的美誉。

艾草的功效如此奇多,那么,如何才能选择好艾灸用的艾草呢?选择好的艾草还要从它的原料艾绒和艾灸条选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选择绒体以柔软细腻为好,如果里面有枝梗或其他杂质就不好了。另外,可以从艾绒中取出一小撮,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一捏,以能成形为好。

是指艾绒的色。艾绒的色最好选择土黄或金黄。

好的艾绒气味芳香,不刺鼻,如果闻起来有青草味,那就是当年艾,当年艾效力没有陈艾好,毕竟自古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好的艾烟淡白、不浓烈,气味香,不刺鼻。如果将点燃的艾一头朝下,烟雾往上有缭绕的样子。

如果是艾条,那么,在选择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其整体比较结实为好。如果艾条松软,可能是工艺不过关、艾叶质量不好。

看火力是选艾条的又一关键点。好艾条火力柔和不刚烈,弹掉艾灰,看上去是红透的样子。用手掌离2厘米左右试火力,应该感受到热气熏烤,而不是火苗烧灼的感觉。这样的艾条渗透力大,灸感强,疗效好。

精制艾具:艾炷、艾条及药条的做法

1.艾炷的制作

用纯净的艾绒取出适量放在平板上,用拇指、食指、中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捏得越紧越好。

此外,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具体方法:将艾炷器中铸个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中,另用金属制成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直插孔内紧压,即成为圆锥形小体,倒出即成艾炷。用艾炷器制作的艾炷,艾绒紧密,大小一致,更便于应用。

艾炷规格有大、中、小三种,若以植物种子形象比喻的话,大艾炷如半截橄榄大,常用于间接灸,中艾炷如半截枣核大(一般临床上常用中型艾炷),小艾炷如麦粒大,可直接放于穴位上燃烧。

2.艾条的制作

艾条的制作并不困难,既可以用手卷,也可用简单卷烟器卷,当然有条件的可用专业机器卷制。一般中药店有成品出售。艾条的规格,一般长20厘米,横断面的直径为1.2厘米。艾条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还可以自灸,故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艾条的制作方法如下:

方法一:取12克艾绒,铺平在20厘米长、3.5厘米宽的棉纸上,留出0.3厘米作为黏合,卷成艾卷的横断面直径为1.2厘米。在纸上印上分划,每卷分划为6节段,每节段可燃烧约10分钟。

方法二: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为15厘米的圆柱形艾条,越紧越好,用胶水封好。

3.药条的制作

在艾绒里掺入其他药物粉末制成的艾条,称为“药艾条”。药艾条由于疗效较好,故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具体方法根据临床需要而定。一般药物处方有以下几种:

处方1:取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份,研成细末。将药末混入艾绒中,每支艾条加药末6克。

处方2:取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衬以数层纸或布,按压以灼熨患处。

处方3:在500克艾绒中加入金粉40克,甘松30克,白芷、细辛各6克,制成无烟火微烟艾条,施灸时不会出现烟雾。

灸疗的取穴原则

取穴是根据病情进行治疗时的方案(即处方)。取穴时,有以下几个原则。

1.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

局部取穴:又称邻近取穴,是指在疾病的局部和邻近部位取穴,包括阿是穴和病理性反应点。

循经取穴:包括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和特殊穴位(即特定穴)的取穴。

2.辨证取穴与异向取穴

辨证取穴:是指按循经取穴,并依据每穴的主治范围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

异向取穴:是指按上下、左右和交叉取穴的方法。①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如胃脘痛取足三里、内庭;牙痛取合谷;下肢瘫痪取肾俞、关元俞、秩边;手指无力取肩髃、曲池。②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通常称为健侧取穴法。③交叉取穴,如右踝关节扭伤,可在左腕关节处取穴。此法对于四肢疼痛性疾病尤为适用。

3.对症取穴与病理反应点

对症取穴:①按穴位特性取穴。采用的是穴位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如高热取大椎,心悸选内关,落枕取悬钟,带下症取带脉,乳房疾病取乳根,头痛取太阳,牙痛取颊车,腹痛取神阙(肚脐)等。②可根据病情选择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特定穴)。

病理反应点: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有意义,对疾病的诊断也有意义。可按经脉循行规律的分布区域在疾病相对应的体表部位寻找出病理反应性疹点或压痛点,即病理反应点。脏腑病变多在相对应的背腰部出现病理反应点。①肩背区:约第7颈椎以下至第7胸椎棘突下的肩背部区域。多用于治疗心、肺病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疾病,胸背部病症,头面部病症,上肢疼痛、麻木及运动功能障碍等。②腰背区:约第7胸椎棘突下至第1腰椎棘突下的背腰部区域。多用于治疗肝、胆、脾、胃、大肠、小肠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症,上腹部、背腰部病症。③腰骶区:约从第1腰椎棘突下至长强穴的腰骶部区域。多用于治疗肝、肾、膀胱、大肠、小肠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症,并可用于强身壮体。

临床上可以根据以上所述分区及主治范围,结合背腰部检查之阳性所得(如反应性疹点、压痛点等)而选定治疗部位。一般按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侧,先左后右的顺序,仔细观察背腰部皮肤有无光泽改变,皮肤潮红与否,有无皮损、脱屑、瘀点、凸起与凹陷等,再按中线(督脉)→脊旁0.5寸(夹脊穴)→脊旁1.5寸(俞穴)→脊旁3寸→脊旁4寸顺序切诊。切诊时,双手同时对称地检查左右两侧,用触摸、触压等方法,以发现有无压痛、结节,感知肌肉紧张度、皮肤温度和湿度的改变,以及有无酸、麻、胀等敏感反应。

体位顺序:灸术必知的两大要点

1.施灸的体位

施灸应选择合适的体位,以达到方便施灸操作,有利于准备选穴和安放艾炷施灸,病人以感觉自然舒适并能坚持施灸的全过程为原则。常用体位有卧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四肢的位置可根据取穴施灸的要求选用仰掌式、曲肘式和屈膝式。总之,要求体位自然,腧穴暴露,艾炷放稳,以方便操作。

2.施灸的顺序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个脏器之间都互有联系,某一器官发生疾病,往往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而引起失常。所以在施灸时应注意顺序,以便使身体各器官都保持最佳的协调状态。

施灸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是上部→下部→背部→腹部→头部→四肢→阳经→阴经。

按这种顺序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若不按这种顺序施灸,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咽燥、头面烘热等不适感。

当然,临床施灸应结合病人病情而宜,灵活应用,如脱肛施灸,就可以先灸长强穴以肛门有向上收缩感为度,再灸百会穴以举陷。

各显神通:温灸的六大基本手法

传统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但临床常用的灸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灸

直接灸主要分为化脓灸(瘢痕灸)、非化脓灸(无瘢痕灸)、发疱灸三种。(1)化脓灸(瘢痕灸)

操作方法:先摆正体位,选好穴位,并涂敷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加黏附作用和刺激作用。用黄豆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到穴位上施灸,一般每穴每次灸3~6壮。由于此种灸法较痛,故在烧近皮肤、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在施灸穴位周围用手指轻轻拍打,以减轻痛感。

适应证:此法可预防中风,一般用于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哮喘、瘰疬、肺痨、痞块、癫痫、遗精、阳痿、早泄、溃疡病、妇科疾病和发育障碍等。(2)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操作方法:施灸时选用中、小艾炷,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烧至患者有灼热感时,即将艾炷压灭或用钳子取下。

适应证:哮喘、晕眩、慢性腹泻等一般性虚寒病轻症和疥癣、湿疹、痣及皮肤溃疡不愈。(3)发疱灸

操作方法:施灸时选用小艾炷,先在施灸穴位皮肤上涂以少量蒜汁,然后将艾炷置其上粘固,用火从艾炷的顶尖轻轻接触点燃,待病人感到发烫后继续灸3~5秒即可。

适应证:哮喘、肺结核、瘰疬、肝硬化腹水及疖疮、皮炎、疥癣、白癜风等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

注意事项:艾灸结束后,有些病人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可出现比艾炷略大一点的黄斑,隔1~2小时后局部发疱,不需要挑破,3~4日便可自然吸收,无瘢痕。

2.间接灸

间接灸即施灸部位上垫以对人体有不同治疗作用的物质,上加艾炷施灸,以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间接灸又称“隔物灸”。下面便介绍一下间接灸常见的灸法。(1)隔姜灸

操作方法:将鲜姜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中间扎些小孔,放在穴位上,上面再放艾炷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疼痛不可耐时,可将姜片稍稍向上提起,稍停片刻后放下再灸。

适应证: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症、虚寒性呕吐、腹泻、腹痛、痛经、阳痿、遗精、胃脘冷痛、风寒湿痹、肾虚腰痛等疾病。(2)隔蒜灸

操作方法:将新鲜大蒜切成厚0.1~0.3厘米的蒜片,用针在蒜片中间刺数孔。放置在穴位区,上置艾炷施灸。或将新鲜大蒜捣成蒜泥,铺在穴位上,上面放置艾炷施灸。因大蒜汁液有刺激作用,灸后容易起泡,一般每穴灸5~7壮。

适应证: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疔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疬、肺结核等也有一定疗效。(3)隔盐灸

操作方法:用细盐末填平肚脐眼,将艾炷放在盐上点燃施灸,连续灸3~9壮,换炷不换盐,以患者感到温热合适为度。

适应证: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腹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四肢厥冷等症。

3.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为艾卷灸,是用棉纸将艾绒包紧、裹好,制成长圆筒状,将其一端点燃后,对准所需部位进行熏灼的一种方法。艾条灸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温和灸

操作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处,固定不要移动,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适应证:对气血阻滞者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疗。(2)雀啄灸

操作方法: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悬置于施灸部位之上,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一般可灸15分钟左右。

适应证: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适用于灸治昏厥、胎位不正、各种儿童疾病以及内脏疾病等。(3)回旋灸

操作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3厘米左右的距离,往复回旋施灸,一般灸20~3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潮红为度。

适应证:有消散作用,还可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适用于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损伤、皮肤病等病症。(4)太乙针灸

操作方法:取硫磺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克组成。取其中一方,将药研细末和匀。以桑皮纸一张铺平,取艾绒24克,以上药末6克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制成药条,对准穴位点燃药条,也可以将点燃的药条用7层棉布包好直接按在穴位上,停留1~2秒,使药气温热投入深部。

适应证: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顽麻、半身不遂等症。(5)雷火神针灸

操作方法:取艾绒60克,沉香、乳香、木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制成药条。先在施灸部位覆盖棉布5~7层或棉纸10层,然后将药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紧按在棉布或棉纸上;也可以将点燃的药条用7层棉布包好直接按在穴位上,停留1~2秒,使药气温热渗入深部。

适应证:适用于筋骨疼痛、经络不适、沉寒积冷等症。

注意事项

若火熄灭,再另换一支继续,每穴可以按数十次,直到穴内感觉温热为止。然后再继续按其他穴。

4.温针灸

操作方法:先取长度在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保留一定深度,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或取约2厘米长的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厘米,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直到艾绒燃尽,使热力通过辐射和针身的传导经穴位穿透人体内,才得以达到治疗目的。待艾团燃尽,除去残灰,再换上新艾团施灸,一般可更换1~3次,使针下有温热感即可。

适应证: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故适用于寒凝气滞、经脉闭阻、寒湿痹痛、关节酸痛、冷麻不仁等为主的一类疾病以及形体虚寒、便溏腹胀等症,也可用于保健灸。

注意事项 捻裹艾团要紧,宜小些,表面要光洁,可预先用硬纸剪成圆形纸片,并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如使用银针,因其导热性能强,要避免艾团在燃烧过程中散落或火星脱落,以烧伤皮肤和衣物。

5.温灸器灸

此法是在艾熏灸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专门器具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可以较长时间地连续给患者以舒适的温热刺激,以达到局部红润发热而起到温行气血的作用。

艾灸器的样式很多,而且还不断地有新产品研制出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温灸筒

操作方法:先将艾绒和药末放入筒内燃着,然后对准施灸穴位或部位上来回熨烫,以局部发热红润、患者自觉舒适为度。

适应证:适应于风寒湿痹、腹痛、腹泻、腹胀、痿症等。(2)温灸管

操作方法:取大艾炷放在管灸器半个鸭嘴形处,点燃后用胶布封闭管灸器内端,插入耳道内施灸,每次灸3~9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施灸时耳内有温热感,适用于面瘫治疗。

注意事项:选择温灸管最好到正规的保健馆去购,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买假具,假具会使疾病效果适得其反。

6.烧灯火灸法

操作方法:取3~4寸长的灯芯(即灯草),或用纸绳,蘸芝麻油或其他植物油少许,浸透1寸长左右点着并起火苗,用快速的动作对准选好的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即为成功。如无此音响,当即重复1次。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急性炎症,对急性腮腺炎,往往1~2次就能治愈,所以此法很受欢迎。

补泻有道:刺激因人而异、强弱有别

病有轻重,体有强弱,人有大小,故艾灸刺激之强度,应视病者具体情况而定,当分别强弱。所谓的强刺激,是指艾炷为大炷,捻成硬丸,12~15壮;所谓的中刺激,是指艾炷为中炷,捻成中等硬丸,7~10壮;所谓的弱刺激,是指艾炷为小炷,宜松软而不紧结,3~5壮。

施灸时,需采取何种施灸手法,需根据辨证而定。虚证宜补,用弱刺激;实证宜泻,用强刺激;虚实夹杂证宜平补平泻,用中刺激。因此,施灸手法很重要,是达到治病宜补宜泻之关键。

艾灸施补

点燃艾炷后,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尽自灭,火力缓和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要用手按其施灸部位,使灸气聚而不散。如用艾条灸,可取用雀啄灸弱刺激,每穴灸0.5~2分钟,或温和灸、回旋灸3~5分钟,以促进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

艾灸施泻

点燃艾炷后,连吹旺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以开其穴使邪气易散。若用艾条灸。可选用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的强刺激,以达镇静,促进正常抑制。

灸疗的注意事项

艾灸施灸的效果跟患者施灸前后的生活细节、施术者的专业水平紧密相关,那么,以艾灸为切入点,需要做哪些细致的工作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无法对准穴位,影响效果。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

2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 灸后熄灭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或放入盛少量水的容容器内,以利于熄灭。

4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5

5 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6 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症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或在饭后立即施灸。

7 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操作。

8 防止灼烧衣服 施灸时,因火星、火灰掉落很容易灼烧衣服等。因此,一要及时除去艾灰;二要在靠近燃端处用布或纸遮住,亦可防止灼烧衣服。

9 防止晕灸 晕灸虽然罕见,但术者亦应注意。在施灸中,若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手冷脉细、血压降低甚至眩晕等症状时,应视为晕灸,应立即停止灸治。并让病人平卧,急灸其内关穴即可平复。

10 防止烫伤皮肤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人或儿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11 艾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 艾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油腻生冷的食物。

晕灸的预防与护理

晕灸的发生,多于第一次施灸;或有的患者患病日久,体质过于虚弱,对痛感特别敏感;或者过于饥饱、过于疲劳、有恐惧感,艾灸时精神过于紧张所致;艾灸时艾炷过大,火力过重,患者也易出现晕灸。晕灸主要表现为一时性的昏迷、心慌汗多、手足发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的感觉时,应立即停止艾灸,让患者卧床休息,用大拇指轻按内关穴。对于饥饿所致者,应给予甜食;对于已昏迷者,可采取急救措施,用手指掐人中、中冲,并在胸部用手掌轻揉,以利血液循环。

为防止昏厥的发生,对体质虚弱者、神经衰弱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的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患者应先进食或喝红糖水。

对腰痛、腿痛、背痛等症状,如果艾灸过重,或第一次艾灸,有可能加重疼痛。一般情况下,痛感会在一两天后消失,原来的病症也有可能一起消失。当然,手法应轻柔缓和,以患者感觉不是非常痛苦为宜。特别是腰部肾脏解剖部位,切忌用大火艾灸。

病人的体位不舒适,艾灸火力过猛,患者肌肉紧张也可能导致岔气,当出现岔气时,要配合呼吸做牵拉上肢、推压后背的运动以减轻痛感。

灸疗后的反应和护理

艾灸后,有些人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应,如皮肤潮红、灸疱灸疮、口渴、失眠,灸者不用有太多顾虑,这些多属于正常的良性反应。重要的是,要学会妥善处理灸后事项,如灸疱、灸疮的处理措施等,了解这些知识,将会为取得更好的疗效提供保障。

1.艾灸后的反应

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的艾灸后感觉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和副作用,而有的人艾灸后则反应明显。临床经验证实,这些反应多属正常的良性反应,一般不用有所顾虑。(1)皮肤潮红 艾灸时,由于热力的作用,会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刺激血液流动,所以会出现皮肤潮红的现象。(2)灸疱、灸疮 灸疱是灸疮的前一个阶段,多属于化脓灸。灸疮是艾灸的特征性表现,出现灸疮,疗效才好。灸疮期间也要坚持温和灸,让艾灸效力持续,否则会出现病情反复。(3)口渴 很多人艾灸之后会口渴,这是正常的。艾灸后可以喝红糖水或温开水,不要喝菊花茶等寒凉性质的饮料,否则会出现病情反复。(4)失眠 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初次艾灸后出现失眠,也是一种正常反应,此时的失眠多伴有疲乏无力。但经过一段时间艾灸,如果睡眠还很少,此时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艾灸治疗期间不要因为睡眠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加以改善,只要自己精力充沛即可。其实,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5)上火现象 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有的中医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其实这样做会使治疗效果功亏一篑。(6)走窜现象 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是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例如艾灸关元穴,你也许会反应出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7)抑郁反应 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表现,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野外空旷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另外,在艾灸期间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过饥过饱,不要过于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到户外运动或散步,光艾灸不锻炼也是不行的。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2.灸疱怎么处理

施灸时,若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很有可能出现小水疱,注意不擦破水疱,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疱较大就要及时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用针刺破水疱。可以用药店卖的一次性梅花针,也可用家里缝衣服的针,但要消毒后才能使用。(2)刺破水疱后,需用医用棉签或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要注意卫生。(3)出灸疱时要注意保护周围的皮肤,避免衣服摩擦,未变成灸疮前可不盖敷料。在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若偶因不慎而擦破时,即重新消毒后严密包扎,以免化脓溃烂。

3.灸疮怎么处理

灸后起疱,化脓后才能形成灸疮。产生灸疮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艾炷捻得太松,燃时部分掉落触肤;其二,艾炷大而壮数多;其三,起疱后被抓破感染。

灸疮后的处理措施:

灸疮后要注意避免感染,可用赤皮葱、薄荷各适量煎汤乘热淋洗,淋洗疮之周围,外贴玉红膏,促进结痂,自然而愈。若灸疮感染化脓,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若疮愈,新肌黑色不退,可以取桃枝嫩皮煎汤温洗之;若灸疮黑色而烂,可用桃枝、柳枝、胡荽各等份煎汤洗之;若灸疮痛不可忍,可用桃枝、柳枝、胡荽、黄连各适量煎汤温洗之,立可止痛;若灸疮久不收口,多为气虚,宜内服内托黄芪丸(黄芪48克,当归12克,肉桂、木香、乳香、沉香各6克)。天热时,灸疮之分泌物多,宜常用净纸或消毒棉花、纱布拭干,不宜用凉水洗涤;天寒时,肉不易生长,宜常以葱汤淋洗其周围,以助药膏之不及。

4.施灸后如何调养

接受灸疗后,穴位的毛孔张开,这时极易受风寒的侵袭,所以应注意保暖和饮食起居,以调养气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情绪,不可过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禁食一切生冷油腻的食物,不要喝酒,饮食宜清淡,以调养脾胃。对于个别灸后出现口渴、尿黄、便秘等症状者,不必大惊小怪,这属于灸火伤之象,应给予加味增液汤(生地黄、麦冬、玄参、肉苁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即可消除。

第三节 按摩——手到病自除的养生法

按摩的4大基本功效

据说早在原始社会,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出血时,人们便本能地用手按压以止血;当损伤使局部部位隆起时,人们又本能地通过抚摩、揉动使隆起变小或消失,从而缓解了肿痛。据史料记载,春秋名医扁鹊就曾经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由此看出,在古代医疗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按摩疗法已成为人们治疗疾病最好的选择。

按摩治病安全可靠,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这种疗法方便易行,适用范围广泛,疗效奇特,无副作用,且不受外部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用双手在体表部位实施手法,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经济简便、疗效可靠,归纳来说,有以下好处: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沟通表里内外,贯穿左右上下,网络全身、运行气血,使人体各部位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而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活动,保持人体机能的协调和相对平衡。而按摩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就可以调整相关的脏腑、组织和器官的系统功能,调节相关脏器的生物信息,改变相关脏器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

1.疏通经络

2.调和气血

由于按摩手法的机械刺激,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提高身体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从而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黏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按摩,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平衡阴阳

人体为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医经常以阴阳观念解释人体内部变化。以阴阳鱼来看,不管黑鱼还是白鱼,其中任何一方的势力范围过大,都会引起体内的阴阳不平衡。所以调整阴阳一直都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营卫不和、气血失和等都属于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因此,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都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而穴位按摩则是刺激特定的穴位,使得人体阴阳调和,比如当我们熬夜特别想睡觉,但工作没有做完,又不能睡觉时,就可以按摩四神聪(以两耳尖连线中点为圆心,以1横指为半径作1圆,该圆周与两耳尖连线和前后发际正中线的四个交点即是此穴,共有4个穴),可以直接把元气调上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战斗了。

4.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的人,也就是指动不动就容易生病的那些人,这些人除了婴幼儿、老人、孕产妇外还包括体质较弱的人等等。而通过按摩就可以帮助这些人提高免疫力。这是因为,按压特定的穴位,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比如按压大椎穴,可以促使体内的白细胞数目增多。再比如预防感冒可以按摩腹部,接着按摩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手法应该先轻缓后用力。每天持续10分钟,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按摩的常用手法和技巧

按摩是很讲究技巧的技术,是一种高级的运动形态,是用人手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按摩技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必须重视按摩技术的研究和使用。

有人认为按摩只需有力气就行,甚至认为力气越大越好,在治疗中妄用蛮力,动作生硬粗暴,强拉硬搬,把病人弄得痛苦不堪,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这一看法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

强调手法技巧并不是说手法操作时不需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说力的运用必须与手法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即通常所说的“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力量是基础,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有,缺一不可。体力充沛,能使手法技术得到充分发挥,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如果体力不足,即使手法掌握得再好,但运用起来就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学习按摩疗法,就必须了解按摩常用手法及技巧。

1.按法

功效:本法具有安心宁神、镇静止痛、开通闭塞、矫正畸形的作用。常用于心绞痛、胃脘痛、头痛、腹痛、筋骨劳伤等症。

操作:用拇指或掌根等部按压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是一种逐渐用力、深压捻动的按摩手法。

2.推法

功效:有消积导滞、解痉镇痛、消瘀散结、通经理筋、消肿活血等作用。本法常用于外感头痛、神经性头痛、脾胃不和与风湿疼痛等症。

操作:操作者放松上肢,肘关节微屈下垂,腕关节自然微屈,拇指着力,以螺纹面螺旋式向前推动;向后回旋,压力均匀,一推一回,动作灵活。

3.摩法

功效:本法具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的功效。常用于消化道疾患及软组织急性损伤者。

操作:用手掌或指腹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做环形的、有节律的摩动按摩,直至肌肤产生热感为止。

4.揉法

功效:本法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全身各部,如揉按中脘、腹部,配合其他手法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操作:用手指或手掌,贴在患者皮肤等有关部位、压痛点或穴位处不移开,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

5.抖法

功效:本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松解粘连、疏理肌筋、滑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急性腰扭伤、椎间盘突出以及肩和肘等关节的功能障碍。

操作:用双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远端,微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使其关节有松动感。

6.捏脊法

功效:疏通经络、通达气血、祛除邪气。

操作:用两拇指桡侧面顶住脊柱两侧皮肤,食指和中指与拇指相对,交替捏起皮肤并轻轻向上提捻,边提捻,边向上慢慢推进。

7.擦法

功效:本法刺激柔和、温热,可以打通脉络,适用于胸腹、腰背、四肢。常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脘冷痛、颈项酸、手臂僵硬麻木等症。

操作:用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手自然伸开,注意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

8.拍法

功效:本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的作用。常用于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

操作: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部微屈曲,掌心空虚,用虚掌有节奏地拍击体表治疗部位的皮肤,拍击时常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可以单手拍打,也可以双手交替拍打。

9.滚法

功效:本法可以舒筋活血、解痉止痛。常用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运动后疲劳、偏瘫、截瘫等多种病症。

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余指屈曲的角度则依次减小,如此则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使手背偏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地滚动。

10.捻法

功效:本法具有滑利关节、畅通气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手指、手背及足趾僵硬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与食指末端捏住施治的部位,着力于对合的左右或上下或前后的旋转捻动,捻动时,拇指、食指的搓揉动作要快,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但移动要慢,即所谓紧捻慢移。

11.搓法

功效:本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放松肌肉的功效。常用于四肢疼痛、胸肋疼痛等病症。

操作:用双手掌面着力,对称地挟住或托抱住患者肢体的一定部位,双手交替或同时相对用力做相反方向的来回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常见的3种找穴法

1.根据身体的标尺定穴

如果对于身体的结构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的话,对于穴的位置确定也会有所帮助,这一点可以借助绘画等相关知识来做一些了解。比如小孩儿,一般在比例的处理上,头部占到身体的1/4,而成年人在采用立姿的时候,应该占到约1/7,如采用坐姿的时候,头部占到1/5左右。事实上,在找寻穴位的时候,一般不大可能带着尺子,比照着书去具体量化,所以,这个时候尽可能地去采用身体的一些标尺,去做一些大体的量化。因为身体本身就具有发展的协调性,所以,如果利用自身的一些尺度去衡量的时候,往往可以较为准确地帮你找到穴之位。事实上,人身上有很多有趣的尺度标准,这不仅让你在生活中少了“郑人买履”的麻烦,甚至还被刑事上用于侦破案件。如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一下你的脚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了;量一量你父母的身高和脚长,你就会发现,身高是脚长的7倍。这样,孝顺的儿女在为父母买鞋的时候,就不用打电话问穿多大鞋了,只要知道身高一算就有了,这一点还可以作为一些年轻人是否还会长个子的标准。因为长个子往往先长脚,如果你的身高比脚长的7倍还矮,那你还会长个子;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而一个人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于此种种,中医里也有了“同身寸”的说法,比方说,用自己的手指就可以作为寻找穴位的一个尺度,如一般情况下,大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是“一寸”,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宽度是1寸,把四指并拢的时候,第二关节的宽度是“三寸”;从结构上来看,低头的时候,脖子后部正中最突出的凸骨就是第七颈椎,紧接着的凸骨就是第一胸椎,而平常在系腰带的时候,左右两侧突出的骨头与第四腰椎的位置约在一条线上。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

2.根据疼痛反应点来定穴

在知道了大体部位的情况下,如何找准穴位,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压痛感,即用手指的指腹略微重压,身体就会有疼痛感,比如肝胆疾患,在期门、日月穴有压痛,肠道疾患在天枢穴有压痛等,或者穴位较浮于体表的话,往往会在触摸的时候,有一种硬结的感觉。再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色素沉淀,出现类似黑痣和黑斑的外在特征。当然,如果和周围的皮肤具有明显温差的话,往往也说明你是找对了位置。痛点或者结节点的出现,多是由于经络阻滞,造成缺氧指标很高。正是利用这样的一种反应,从而找到了对应的穴位。前些时候,同单位的会计对话就印证了这一点,她说她母亲胃痛,她在给她母亲按压“足三里”的时候,她母亲感觉舒服多了。

从上面听起来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就是说,哪里痛就专找哪里的问题,但这里需要提醒您的是:不要太过了。自己给自己按压自然有个轻重缓急,毕竟由于身体的原因和穴位位置的关系,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家人的帮助,所以,这就要顾及其感受,不能超出了对方所能承受的范围。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关公刮毒疗伤”的精神可嘉,但行动不可取,因为在忍受的时候,不是你在忍受,是那些身体的细胞在超越其极限的忍受,忍受大多数时候意味的都是破坏。所以,在通过经络进行防治疾患寻找穴位的时候,最好在范围上采取先大后小,在手法的力度上采取一个由轻缓到重急的渐进的方式。

3.顺藤摸瓜,大药长在经络上

经络对于自己辖区的大药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不仅因为经络各有各的“领地”,而且因为大家协调配合,共谋身体的健康大业。就拿肺经来说吧,从上半身来看,前臂偏外为肺经,所以一切肺系统的疾病都和它有关。比如,一个人咳嗽了、气喘了、气虚了等,都可以在这个区域找到大药,而且要进行肺部的调养,也多需在此线上下工夫。除此之外,前臂靠里侧还有心经,中间还有心包经,后臂里侧还有小肠经,外侧还有大肠经,中间还有三焦经。而下肢则有肝经、胆经、脾经、胃经和肾经、膀胱经,其中肾经和膀胱经在下肢的后侧和里侧,而其余的在下肢的前侧和外侧,肾经和膀胱经作为身体肾药的盛产地,可以称为性冷淡、性功能低下、尿频、尿急等的福田,而干呕、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则可以在前侧和外侧找到大药。

按摩力度的3种把握法

有人认为穴位按摩只需有力气就行,甚至认为力气越大越好,在治疗中妄用蛮力,动作生硬粗暴,强拉硬搬,把病人搞得痛苦不堪,甚至造成不良后果。诚然,对穴位按摩力度的标准无法用一个精确的物理量去规范,例如在给病人进行按摩时,是十斤的用力合适还是十五斤的用力恰当?谁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并不是说穴位按摩的力度就没有一个衡量的尺度。下面我们就从三方面详细介绍穴位按摩的力度,让你不再茫然。

1.从按摩者的角度看

按摩用力的大小是可以通过按摩者的主观明确把握的,如轻手法力度作用部位仅限在局部,甚至只限在皮肤或皮下组织。而重手法则不然,力的冲击波可深达筋骨脏腑,甚至向远端传递到对侧及全身。按摩者的施力速度和频率决定着按摩的力度。无论何种手法,施力的速度和频率越慢力的冲击越小,越不容易突破被按摩者所允许的力的最佳范围。因此当施力的频率和速度加快时,被按摩者所允许的力的最佳范围将减小,不容易接受较大的按摩力度。反之亦然,施力的速度与频率变慢时,被按摩者允许的力的最佳范围将增大。

2.从被按摩者的角度看

被按摩者总是以感觉轻松舒适并在此过程中病痛解除为最佳体验。为了解除病痛,被按摩者需要忍受一定程度的疼痛,比如被按摩者产生酸疼、胀麻等感觉,就不必减轻力度。当然,如果按摩的力度已经超过你自身的耐受程度,请叫按摩者减小按摩的力度。若按摩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