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国民党飞行员韦大卫等驾机归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11:28:13

点击下载

作者:陈栎宇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弃暗投明:国民党飞行员韦大卫等驾机归来

弃暗投明:国民党飞行员韦大卫等驾机归来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江富考驾机飞回大陆

●1949年10月16日,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江富考及机械师周震南、陈尚明、石健儒等4人,从台湾国民党空军嘉义机场驾驶C—47型248号运输机,飞回大陆,在南京机场安全降落。

●江富考就这样踩一下,松一下,飞机终于成功转弯,冲上跑道,腾空而起!

●南京机场人员在跑道上用两辆汽车的灯光指示跑道,使他们的飞机得以安全着陆。

坚定起义决心

1949年10月16日,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江富考及机械师周震南、陈尚明、石健儒等4人,从台湾国民党空军嘉义机场驾驶C—47型248号运输机,飞回大陆,在南京机场安全降落。

江富考原是国民党空军第十大队上尉飞行员。

1947年夏,江富考在上海结识了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的同学叶昭的哥哥,我党地下党员叶文津,这使他对时局的看法获益不少。

此时,江富考饱尝了整日隆隆炮声的滋味,而且亲身感到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欺压老百姓,野蛮地轰炸解放区,挑起内战,心中非常失望。

在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前夕,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炮火连天。

一天晚上,江富考和副大队长杨道古,从上海大场机场仓皇起飞,飞回台北后,飞机就进厂大修。

6月上旬,江富考请假回广州探望母亲,他先去了香港,住在同学叶昭家。在那里,江富考阅读了许多在台湾看不到的进步报刊。

同时,江富考还与老朋友叶文津又一次见面,经叶文津推荐,他阅读了《人民公敌蒋介石》一书。又经过与叶文津的多日交谈,江富考的思想开始起了变化,他打消了原计划脱离国民党到香港谋生的念头,逐步认识到只有回到祖国,才是光明大道。

8月下旬,江富考又一次从台湾嘉义到了香港。经叶文津介绍,他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东江游击队负责人。该负责人对他说明了祖国大陆对起义人员的政策,赞扬江富考的起义想法,帮助他消除了他的种种顾虑,坚定了他起义的决心。

于是,江富考放弃了在香港的逗留,很快回到了台湾嘉义,准备起义。

驾机起飞成功

1949年9月,台湾嘉义机场增加了卫兵,而且飞机上的汽油都放掉了,机场跑道中间还堆放许多空油桶以阻止飞机通行。

原来,国民党空军防止空军人员逃跑,每当傍晚,天色一暗下来,机场就增加卫兵,加强防逃措施。

同时,每天有两架P—51型驱逐机值班,随时追击逃跑的飞机,驾机起义难度很大。

在江富考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发现戒备森严的机场也有机可乘。只要在巡逻飞机空中停止巡逻之后,跑道堆放空油桶之前,驾机行动就可以顺利进行。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拿到开飞机舱门的钥匙,如何将飞机加够航油。

不久,江富考终于找到与党地下工作者有过接触的大队机械师周震南,周震南答应与他合作配合。

过了几天,周震南又在本大队物色了两名可靠的机械兵石健儒、陈尚明作江富考的帮手。

于是,江富考和周震南他们开始寻找机会起义。

10月14日,周震南借飞行值班室命令给执行任务的飞机加油的机会,让石健儒给C—47型248号运输机加满了油。

10月16日18时左右,江富考、周震南、石健儒、陈尚明4人先后潜进机场,寻机行动。

这时,在机场正碰上蒋介石携宋美龄结束了对菲律宾的访问,乘机回到台湾。

在当时,蒋介石和宋美龄乘坐的专机正在嘉义机场徐徐降落停稳后,顿时,人群、车辆拥向蒋介石的座机下。

乘此时机,江富考、周震南、石健儒、陈尚明4人,立即奔向加满油的C—47型248号运输机。

他们四人解开系飞机的绳索,踢开飞机的轮挡,取下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的夹板,打开机舱门,摆上大舷梯。

江富考等4人进入机舱,立即发动了两部引擎,开始滑行。

这时,嘉义机场塔台发现他们驾驶飞机的可疑行动,就追问他们:“干什么?干什么?”

他们回答:“试机!试机!”

塔台便不再追问。

但是,当飞机滑出停机线,正要转弯进入跑道时,意外的情况出现了。

原来,这架飞机在检修完后,还未试飞,飞机尾轮失灵,任凭他们怎样操纵,飞机就是转不了弯。而此时,塔台又在继续查问……

在这紧急的情况下,江富考别无选择,他使用大马力起飞的动作,拉大油门,踩死刹车,与此同时,他用力推动机头,使飞机的尾部浮离地面。同时,他一边加油一边不断刹车……

江富考就这样踩一下,松一下,飞机终于成功转弯,冲上跑道,腾空而起。

当时,蒋介石亲眼目睹江富考驾机强行起飞的一幕时,他走下专机舷梯,没有和迎接他的任何一名官员握手交谈,便匆匆驱车离去。

驾机安全着陆

1949年10月16日18时40分,江富考等4人驾驶起义飞机飞向祖国大陆。

当江富考他们驾机飞到海边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富考关闭了飞机所有灯光设备,不顾危险地贴着海面超低空飞行。

约过30分钟后,江富考他们发现有两架P—51型国民党空军战斗机在后面追赶。

江富考他们的飞机飞得很低,天又黑,国民党空军战斗机无法发现他们,只好返航。

当江富考他们的飞机飞到福州上空时,为了彻底摆脱国民党空军战斗机的追赶,江富考决定拉起高度,直飞北京。

当江富考他们的飞机飞越长江后,天气忽然变坏,机身颠簸,而此时他们身边又没有地图,又担心油料不够,所以江富考他们决定返回南京降落。

当江富考他们的飞机在南京要下降高度时,突然受到地面炮火的猛烈射击。

当时,天色已经很晚,江富考他们又无法辨认确定机场跑道。

这时,江富考他们处境十分危险,但是,为了保全这架飞机,江富考他们不愿跳伞,他们希望把这架完整飞机作为献给新中国的礼物。

就这样,江富考他们继续保持低空盘旋,寻找跑道。

23时40分时,南京机场人员终于知道了江富考他们是起义飞机,就在跑道上用两辆汽车的灯光指示跑道,使江富考他们驾驶的飞机得以安全着陆。

江富考他们驾驶的飞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从台湾投诚飞来的第一架国民党飞机。

当晚,南京党、政、军首长到机场亲自迎接江富考、周震南、石健儒、陈尚明4人,并设宴欢迎他们的回归。

17日凌晨,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追击轰炸,江富考他们又将飞机转飞到济南机场。

不久,江富考起义机组全体人员飞赴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

二、魏昌蜀驾机飞回大陆

●在烈日之下,哨兵走到停机线的另一头树阴下,乘凉去了。

●魏昌蜀大胆走进机场,避开哨兵的视线,逐渐接近停机坪。

●魏昌蜀加大油门,冲出停机线,将飞机快速滑向跑道。

决心驾机起义

1949年10月17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飞行学员魏昌蜀驾机飞回大陆,在福州机场降落。

魏昌蜀于1925年11月出生于重庆巴县。

1945年6月,魏昌蜀在四川成都一所中学读高中时,国民党空军军士学校到成都招生,魏昌蜀报名参加了考试,并被军士学校正式录取。

魏昌蜀在军士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远征空军第一大队三中队当射击士。后来,在1946年3月,魏昌蜀被派到成都补习军事机械和通讯课程。1947年3月,魏昌蜀又到杭州定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学习飞行驾驶技术。

魏昌蜀在空军学校的两年飞行训练期间,正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对解放区由全面进攻到自身全面溃退的急转时期。

这时,魏昌蜀的思想因受进步同学的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魏昌蜀对国民党寄予的种种希望,已经被其倒行逆施一扫而尽。

1949年1月,魏昌蜀的两位同学,驾驶飞机飞到解放区,随后,又有几位教官也驾机起义。

当时,这几件事在国民党空军军官校和部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魏昌蜀的思想影响也极为深刻。

以后是在国民党空军里继续这样混下去,还是像同学们一样奔向解放区?这成为魏昌蜀当时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

当时,正是杭州定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要准备迁台湾的时刻,学校内部比较混乱,是一个飞走的好机会。但是此时,学校方面已经停止飞行训练,魏昌蜀只得随军校到达台湾冈山空军基地。

在台湾,魏昌蜀和几位思想进步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议论时局,谈论祖国大陆传来的许多消息。

有一天晚上,魏昌蜀收听大陆的新闻广播,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非常高兴。因为那里有自己的家乡,年迈的老母,少年时的同学……魏昌蜀仿佛听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召唤。

正在此时,魏昌蜀又因一些小事与教官发生了矛盾,被停止了飞行。

因此,魏昌蜀更坚定了驾机起义飞回大陆的决心。

开始起义行动

1949年10月17日,魏昌蜀决定采取回归行动。

原来,魏昌蜀早已做好驾机起义的准备。魏昌蜀根据当时情况分析,在飞行员正常飞行训练时,他是无法飞走的,因为机场驻有战斗机中队,每天都有值勤飞机进行海峡巡逻飞行。

魏昌蜀只能趁人们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他才能驾机出走。他发现飞行交班的中午为最好的时机。因为,这时飞行训练已经停止,机场人员不多,机场的空中巡逻机也已返航回机场加油,飞行员在吃中午饭。如果这时起飞被发现,机场部队之间还要上下联系,战斗机飞行员赶到机场起飞也都需要时间。因此,要想追上已经起飞的飞机,那可能性不大。

那么,他想,飞机要在解放区的哪个机场着陆最好呢?魏昌蜀根据消息得知,福州已经解放,而厦门、汕头的情况还很不明确。于是,魏昌蜀决定选择在福州的机场着陆。

为此,魏昌蜀设法找到了一张航行地图,同时准备了一把钳子,用来打开飞机机舱门的锁。

17日上午,魏昌蜀到机场周围观察动态,见飞行训练及各种情况正常,天空只有几片积云,这个时间,很适合飞行。魏昌蜀马上回到宿舍,取了几件自己准备带走的东西。10时30分,魏昌蜀就到机场附近的草丛中隐蔽着,等待时机。

不知是心情急躁,还是时间过得太慢,魏昌蜀好不容易等到中午。这时,在机场上,上午飞行的人员已经离开了飞机,地勤人员在给飞机加油,并做下午飞行的准备,只有一个哨兵在那里游动。

过了一会儿,地勤人员也陆续离开机场前去吃午饭了。在烈日之下,哨兵也走到停机线另一头树阴下乘凉去了,整个气氛显得很松懈。

魏昌蜀马上意识到,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驾机一走了之。

这时,在机场上,只有几架AT-Al型飞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关键的时刻已经来到,魏昌蜀大胆地走进机场,避开哨兵的视线,逐渐接近停机坪。

这时,他看见停机线的另一头,还有二三个机务人员在飞机上工作。

魏昌蜀迅速选中停在机场上的77号飞机,按预定的计划行事。他先取下舵翼夹板,再到飞机前检查油量,见油是刚加满的。魏昌蜀便把轮挡踢开,立即爬上飞机,检查后舱磁电机在开启的位置,接着,他拿出钳子,把前舱的锁撬开,跳入座舱。

这时,魏昌蜀看到哨兵和其他人员仍没有发现他,便立即开车,起动发动机。魏昌蜀加大油门,冲出停机线,将飞机快速滑向跑道。“滑向跑道的飞机到哪里去?”指挥台发现魏昌蜀的飞机后,就用无线电询问。“去察看天气!”魏昌蜀随机应付了一句话。“是谁驾驶的?”指挥台继续问。

情况紧急,容不得半点拖延,必须尽快出动。魏昌蜀决定不理睬指挥台,他驾驶飞机滑进跑道,加大油门,飞机起飞了。

驾机着陆福州

1949年10月17日中午,魏昌蜀驾驶飞机,按照预定的航向飞行。

魏昌蜀驾驶飞机升高到6000英尺,然后,改为平行飞行。这时,飞机下面只有五六片积云,天气太好了。魏昌蜀高兴地说:“真是天助我也!”

魏昌蜀驾驶飞机起飞5分钟后,他听到地面指挥台正在呼叫台湾屏东机场:“有一架飞机逃跑了,你们立刻派飞机起飞追击!”

10分钟后,魏昌蜀又听见屏东机场战斗机起飞的报告。这时,飞机下的积云增多了。

魏昌蜀想,如果他驾驶飞机进入云层中,即使有来追击的飞机,也很难发现他的飞机。

于是,魏昌蜀驾驶飞机钻进云层中飞行。

过了一会儿,魏昌蜀就从云缝中看到祖国大陆的海岸了,很快就要飞抵大陆了,他此刻的心清是既紧张又高兴。

很快,海岸边的几个岛屿渐渐清晰地显示出来,出现在他的眼前。

魏昌蜀开始下降高度,以增大飞行速度,接近岸边。“刚才从冈山起飞的飞机,我是P-51,你快飞回去,不然,一见面不客气。”飞机无线电传出呼叫,原来,是追赶来的战斗机在威胁魏昌蜀。

这时,魏昌蜀正驾驶飞机下滑,他回答说:“你们晚了,追不我上了。”

魏昌蜀继续驾驶着飞机向大陆方向飞去。

这时,在海岸边,魏昌蜀发现了一条河口,他判断,可能是闽江的一条支流,沿江而上一定可以到达福州。但是,如何避开追赶的P-51飞机呢?

为了避开追赶的飞机,魏昌蜀决定在两山之间的江面上做低空飞行。

一会儿,一座城市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像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魏昌蜀的心里真是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他想,这一定是福州了。于是,他立即操纵飞机升向高空,寻找着陆的机场。

果然,按照方位在山边看到了机场,魏昌蜀迅速判断风向,驾驶飞机通过机场,并放下飞机的起落架。

同时,为了不使地面发生误会,魏昌蜀还把白绸缎围巾放出舱外。

但是,在飞机通过机场上空时,魏昌蜀发现机场跑道已经被炸坏了,在跑道的一头,只有大概200到300米长的跑道比较完整。

这该怎么办才好?

魏昌蜀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收起落架进行紧急迫降,这样,飞机的机体却会损坏。二是进行短跑道着陆,飞机可能完好,但是如果操纵不当,人和飞机都存在很大的危险。

魏昌蜀一闪念想,飞机来得不容易,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它保全下来,作为礼物送给大陆人民。于是,魏昌蜀决定进行短距离飞行着陆。

当魏昌蜀驾驶飞机进入机场时,他把飞机控制在最小速度,飞机刚着陆,他就开始刹车。

这时,飞机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坑,魏昌蜀迅速紧急刹车,同时,他操纵飞机扭转180度。终于,飞机完好地停住了。

这时,魏昌蜀深深地吐了一口气,将飞机滑到跑道尽头。

就在这时,追赶的飞机已经临近机场上空。

魏昌蜀和跑来欢迎的解放军同志,赶快把飞机推到机场旁边的树下隐蔽。

刚隐蔽好,4架P-51战斗机开始俯冲扫射,驻机场的高炮部队也立即进行还击。一时间,枪炮声大作,弹雨纷纷。

在追赶的飞机走后,魏昌蜀检查飞机,发现有两到三处弹孔,没有什么大损伤。

魏昌蜀回归祖国大陆后,他首先受到福州军民的热烈欢迎,部队兵团级首长都亲切地接见了他。随后,魏昌蜀奉命到达北京,并受到空军首长的亲切接见。

魏昌蜀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他认为要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认,为建设新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后来,魏昌蜀被分配到东北空军某航校工作。从此,魏昌蜀开始了新的生活。魏昌蜀历任空军某航校教员、中队长,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团副参谋长。

1963年4月,魏昌蜀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岳哲安驾机飞回大陆

●岳哲安迅速进入座舱,打开磁电机开关,按规定注油,刹车,拉动开车手柄,一次开机成功!

●飞机滑上主跑道后,岳哲安便推大油门起飞。此刻,岳哲安极度紧张的心弦才稍稍松缓了一些。

●一个解放军战士迅速跳出战壕,招呼岳哲安往机场外跑,进入一个临时防空洞。

首次起义计划

1949年12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中尉军械师岳哲安从台湾台中机场驾驶美制PT-17教练机起飞,飞回大陆,安全降落在福州机场。

1942年,岳哲安正在湖南大学读机械工程系。但是,面对日本侵略军的炮火狂轰乱炸,岳哲安决心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后来,岳哲安考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入第十六期班学习。

在1942年,为了共同抗击日寇,按照当时美国援华租借法案,其中有一项是:要帮助中国建立1000架飞机的空军队伍,即要培训1000名飞行员。可是,在当时,中国既没有飞机,又没有汽油,还没有培训的环境,所以,只能选送人员出国学习。同时,由于国民生活艰苦,营养不良,飞行人员的选拔比例为千分之几,实际上只有万分之四左右,岳哲安是选中的幸运者。

在1943年的初春,岳哲安等在昆明重新接受入伍训练,并在四川宜宾参加了22型初级教练机的培训,以等待时机,出国参加飞行训练。

当时,由于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和腊戎,而且切断了中国西南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即中缅公路。因此,航空油料进口中断,航空学校只好全体停飞。6月,根据中国和印度两国协议,岳哲安等120名飞行生搭乘3架C-46型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到达印度的拉哈尔市。在这里,飞行生们把原来已经有的一个英国皇家空军机场,改建为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的一个初级班训练基地,使用pT-17型教练机继续进行飞行训练。

同年10月,经过美国教官带飞检查,只有80人合格,完成了初级训练,岳哲安是其中之一。结业后,学校又组织岳哲安等飞行生,到印度西部的大城市孟买,乘坐一艘美国运输舰,到美国洛杉矾接受预备飞行训练。

1944年,岳哲安因身体不适,放弃了飞行训练,被转送到耶鲁大学学习航空军械。

1945年5月,岳哲安在美国学习结业回国,他被分配在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三中队任军械师,同时,参加了抗日战争。

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100多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首次伟大胜利。岳哲安正想要满怀希望,重建国家,恢复家园时。没想到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国内战争,使全国人民又陷入炮火连天、骨肉相残的惨境。

1945年10月,岳哲安随部队从四川省梁山移防到武汉王家墩机场。经过同学朱九疑的介绍,岳哲安在汉口认识了一位叫盛中衍的青年。岳哲安在他家借阅了不少苏联文艺小说。

1946年3月,岳哲安又随飞行中队调动到北平。不久,盛中衍也到北平大学法学院借读,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住房。从此,岳哲安经常去找盛中衍借阅书报,谈论国内形势。在两个人的交往中,盛中衍多次劝岳哲安去解放区,还说:“如有可能,弄一架飞机飞过去。”岳哲安也有这种想法。

岳哲安经过分析当时情况,他发现:第一大队是轰炸机部队,他没有飞过双发轰炸机,不敢贸然从事。不过,三中队有一架L-5型侦察机可以驾驶。

当岳哲安打算驾驶L-5型侦察机飞向解放区时,正当他接近该机的机务维护人员,开始熟悉驾机动作时,飞行大队分队长朱秋贤却奉命要驾驶这架飞机去郑州。后来,朱秋贤误落在安阳机场,被解放军俘虏。因此,岳哲安的首次驾机起义计划没能实现。

决定驾机起义

在1948年底,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相继展开,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南京政权摇摇欲坠。岳哲安所在的飞行大队撤退到武汉,这时,因病在武汉休养的盛中衍找到岳哲安,告诉他说:“时机不可错过,应该迅速想法驾机起义。”

由于时间仓促,岳哲安一时没有找到起飞机会,只好被迫随国民党空军离开祖国大陆,飞往台湾,驻守在台中机场。

台湾是美丽的。可岳哲安到台湾后,却没有兴趣去欣赏那里的风光。因为岳哲安很思念家乡和亲人,不知道自己和家乡、亲人离别后,今生今世还能不能再见面。

那时,国民党空军内部到处是一片凄凉景象。中秋节那天,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岳哲安等和漂泊在这个孤岛上的军人们,相聚在一起,借酒消愁,谈论自己思念的家乡。大家都怨恨分隔两岸亲人的大海,共同的心愿就是冲破这个人为的藩篱,脱离这个孤岛,回到家乡去。

从此,岳哲安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回到大陆,他开始做准备工作,并留心观察整个机场的情况。

岳哲安所在的台中机场控制非常严格,四周警戒森严。但是,岳哲安还是发现有空子可找。比如:机场一角的一个小停机坪上,停放着装甲兵司令蒋纬国的两架座机和其他几架通讯机,还有两架岳哲安熟悉的PT—17型初级教练机。由于这些飞机都是轻型飞机,警戒比较松一些。

因此,岳哲安专门利用检修飞机的机会,有意识地去那里找朋友闲谈聊天,打听两架教练机的情况。岳哲安曾飞过这种飞机,便决定就此行动,驾机起义,飞回大陆。

驾机回归大陆

1949年12月25日,这一天是圣诞节,台中机场的美国空军全体放假。

整个台中机场静悄悄的,停机坪上空无一人,但是,机场增加了警卫。

岳哲安绕着机场观察了一下,他感到这天行动的话,容易引起注意,就决定推迟一天行动。

12月26日,在快要上班的时候,岳哲安戴上工作帽,穿上绿色的军用夹克,提着工作包,他进入到停机坪里面。

岳哲安看了看周围,没有看到警卫,他便选择了一架PT-l7型教练机。

这时,岳哲安迅速地用小刀割断了拴在飞机上的3根绳索,然后,他踢开轮挡,掀起蒙布,迅速进入到座舱。他打开磁电机开关,按规定注油,刹车,拉动开车手柄,一次便开机成功!

这时,岳哲安马上加大油门,使发动机加温,随即松开刹车,滑出停机线。

岳哲安一边滑行,一边观察动静,似乎没有人发觉他的行动。

岳哲安便驾驶飞机,滑上了主跑道,推大油门,胜利起飞!

飞机起飞离地后,岳哲安才顾得上扣上安全保险伞。这时,岳哲安极度紧张的心弦才稍稍松缓了一些,但他的心早已是归心似箭。

为了避免被台湾军队的雷达发现,岳哲安驾驶飞机采用三角航线,对准南日岛,紧贴着海面飞行,高度不超过15米。

这时,岳哲安看到辽阔浩瀚的台湾海峡,那汹涌的海浪溅起的白色浪花,恰似他胸中澎湃的心潮,他感到激动不已,他日夜思念的祖国大陆就要出现他的眼前了。

岳哲安驾驶着飞机飞行了约1小时后,他看到了遥远的大陆海岸,还有好几艘在海上航行的帆船。

这时,岳哲安的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了,他无限深情地面对祖国大陆默默呼喊:“故乡啊,亲人啊,我回来了!”

岳哲安驾驶飞机飞临大陆的时候,他为了避免大陆火炮的误会而射击,他先操纵着飞机,升高到1300米的高空,然后,按计划通过预定的转弯点,驾驶飞机向北飞去。

当岳哲安驾驶飞机通过福建省福清县城上空时,飞机越过一长段山地,又飞了一阵,才看见远方福州机场灰白色的跑道。

岳哲安按照联络信号摇晃机翼,推飞机头直线进入,操纵飞机下滑,一进机场即拉平着陆。

飞机落地后,岳哲安立即将飞机滑向西边的一座机仓地域。

当岳哲安正准备停车、跨出座舱时,忽然,他看到飞机右前方20米处,扬起一片尘土,并听到枪炮声。原来,是台湾两架蚊式飞机追来扫射。

这时,一个解放军战士迅速跳出战壕,招呼岳哲安往机场外跑,岳哲安跟着他进入一个临时防空洞。

后来,岳哲安又听到一阵枪炮声,他看了一下那两架飞机的尾号是317和319。

枪炮声过后,岳哲安拉着解放军战士激动地说:“谢谢你,我终于回家了!”

解放军战士笑着回答说:“欢迎你,我们早就盼望你回来!”

这时,岳哲安看见解放军战士军帽上那颗红五星帽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驻守在这里的机枪连连长也跑过来,高兴地对岳哲安说:“你降落时机太好了!那两架飞机已经在这里转了一圈,没有看到你,就往外找去了,正好赶上这个空隙你落地了。”

岳哲安也庆幸自己和飞机都没有受到损伤。

多年后,岳哲安和台湾来的朋友相聚时,他才知道,他驾驶飞机在降落的时候,执行任务追击他的那两架飞机的驾驶员,都与自己交往较深,在当时,他们也是有意放他走的。

从归来那一天起,岳哲安就光荣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分配在空军某航校任地面军械教员,以后又担任过训练参谋。

后来,在1963年3月,在全国支援商业的号召下,岳哲安转业到河北省青县商业局,先后在煤建、药材、生产资料等部门工作。

1987年,岳哲安当选为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副主席。

四、李纯驾机飞回大陆

●李纯加大油门起飞,离机场稍远,就对准290度往大陆方向飞。

●李纯高兴得唱起“黄河船夫曲”:“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李纯收小油门,放下襟翼,向沙滩落去。

希望飞回大陆

1950年1月3日,国民党空军军官校飞行生李纯,从台湾冈山机场驾驶AT-6型教练机起飞,飞回大陆,在福建漳蒲东湖乡海滩降落。

1928年,李纯出生在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在他上学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处在危亡之际。这时的李纯,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心中便立下一个伟大的志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抗日飞行员。

1945年的盛夏,当时只有17岁的李纯,考上了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正当他接受空军入伍教育,在火热盛夏中操练之时,抗日战争胜利了。但他也有一点没能亲自参加抗日战争的遗憾。

1948年,李纯被派到杭州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学习。当时,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在杭州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也发生了教官起义,学生起义……

1948年秋天的傍晚,在空军俱乐部里,在随意的搭话中,李纯认识了一位同学朱修。

朱修平时很少说话,总是埋头看书。有一次李纯看见他在看一本厚书,书中有个“共产主义社会”的标题。

经过多次交往,李纯知道朱修也是热血青年。后来,朱修借给李纯很多进步书籍和革命文献让他读。

一天,李纯大胆地向朱修提出自己思考了很久的的事情:决定驾机起义。

这时,朱修才正式地告诉李纯说:“地下党让我们去台湾,掌握战斗机会,宣传策反更多的人一起回来。”

这时,李纯才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还有陈泽群、黄永华和他们并肩作战。从此,李纯不再感到自己只是一个孤独的光明追求者,而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了。

1949年3月,李纯随军队来到了台湾的冈山机场,这里是他们的新校址。

虽然,台湾的山和大陆的山一样的青翠,海也像大陆的海一样湛蓝,但是,李纯却恨不得马上飞回祖国的大陆。

驾机顺利起飞

1950年1月3日,这是新年后国民党空军学校的第一个飞行日。

13时左右,实习飞行的学生们进入机场。这时,天空低云密布,能见度很差,不能飞行,学生们只好等待。李纯所在的小组,有4名学生共用1架飞机。

按李纯预定飞走的计划,必须有两个条件才能行动。

一是必须是单飞,教官不在机上。二是油料必须加满,保证足够的空中飞行时间。

当天的飞行次序安排,李纯被排在第二位。但是,只有排在第一和第三位,飞机油才是满的。因此,在第二个飞行,飞回大陆的条件则不够。

15时,天上的云渐渐消散了,全场开始飞行。

当第一个飞行的学生在空中报告,准备返回机场时,李纯向教官敬个礼说:“报告!下一个是我飞,请求指示!”

教官看看手表,懒洋洋地说:“今天,开始起飞晚了,飞两个人时间不够,飞一个时间又多。算了吧,提前加满油,你多飞点时间吧。”

李纯一听,喜出望外,这不是起义飞走的大好时机吗、机不可失。

趁飞机还没有着陆的间隙,李纯悄悄地回宿舍把早就准备带走的200来张照片放入飞行衣口袋中。

当李纯返回时,回场的飞机刚落地,一检查,飞机尾轮坏了,一时没法修好。教官火了,冲着机务人员大骂。区队长就过来打圆场,说:“算了!算了!就拿那架‘打靶机’顶替一下吧。”

所谓“打靶机”就是专供可靠教官飞行的,在上空巡逻,防止叛逃的,装备荷枪实弹的飞机,而学生飞的飞机是不装枪弹的。“打靶机”共有两架。那天,一架“打靶机”留在空中巡逻,另一架就是这架。

同学们帮李纯上了飞机,扣上保险伞和安全带。李纯开车后滑到跑道头停下,报告:“122请求起飞!”

教官回答:“可以!”

李纯就进入跑道,上了飞机。他加大油门起飞后,沿着机场周围转了几个弯,在离机场稍远的地方,推飞机机头,使飞机进入海上,然后,对准290度,往祖国大陆方向飞去。

驾机降落漳浦

1950年1月3日下午,李纯驾驶飞机向大陆方向飞去。

刚起飞时,李纯本想贴近海面低飞,以避免被台湾的雷达发现。但是,因为李纯没有海上飞行经验,又加上天空云团很密,他不知不觉就把飞机拉升到3000英尺左右,进入了两层云的夹缝之中。

李纯一看,上面是高层云,太阳透过,既不强烈,又很明亮。下面是一朵朵相连的云团,偶有云洞,能看到海水和浪花。

好极了!

这时李纯的内心充满了向往、自信和豪情。

这时,下层云渐渐疏散开了,可以看到澎湖列岛像撒到海上的一把珍珠。

李纯修正了航线,对正300度飞去。

不一会儿,前面明亮起来,再过一会儿,青山、海滩和居民点都陆续出现了。

大陆到了!

李纯高兴得唱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末段:“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李纯驾驶的飞机已经飞临大陆上空。从空中看下去,下面有一片开阔地,有沙滩,也有村落,在沙滩与村子之间隔着一条堤,是很理想的迫降场。

但是,李纯怕降在国民党军队还在盘据的岛上,就驾驶飞机绕村子低飞两圈,希望看到新中国的五星红旗,但是,他什么也没有看到。李纯认为,海岛不可能有这么高大连绵的山,就下决心在沙滩上迫降。

李纯收小油门,放下襟翼,不放起落架,向沙滩落去,快接地时,他又打开座舱座,关闭发动机。

飞机接地滑跑10多米后,停下了,李纯立即下飞机查看,除螺旋桨弯曲外,飞机完好。

这时,堤埂下站着一群村民,李纯就一边向他们走去,一边向他们招手,用在台湾学会的闽南话问:“这是什么地方、”

有人大声说:“漳浦啦。”

李纯一听十分高兴,这正是他计划要到达的地方。这时,走出一个30岁左右会说普通话的男子,他小声问李纯:“这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

李纯大声说:“这是军用的。”

他以更低的声音说:“喂!快走吧,这里已被解放军占领了。”

李纯一听不对劲,怕是特务。就装出无奈的样子说:“没有法子,飞机不能飞了,已经坏了。你们能不能带我到县政府去、”

这时,来了一个挎盒子枪的青年人,后面跟着一群人,李纯立刻说:“我是从台湾驾机起义归来的。”

他伸出手来和李纯握手并说:“同志!欢迎你。”

这时,一股暖流涌遍了李纯的全身。“同志”这是他多年梦寐以求的亲切呼唤呀。

李纯后来回忆:他们带我进村并在一个大院落里住了一晚上。我只记得,门口、窗外站满了一大群青年男女,嬉笑交谈,但说些什么,我听不懂。

第二天赤湖乡乡长胡爽接我到乡公所,和他一起住了几天,后来不几天,三野九十一师派一个侦察科长和一个政治协理员牵着一匹马来接我。“我和他们一起走了几十里山路到了海澄县他们的师部,住了几天,又到了华东厦门航空接管组。在这里我穿上解放军军装,并参加政治学习。”

1950年3月底,李纯到了北京,很快被分配到空军训练部飞行科当参谋。第二年到第四航空学校,在石家庄任喷气式飞机教员。后来,在1955年初,李纯被调到空军军校部任飞行技术检查员。1978年后,李纯调到空军指挥学院研究部任外军学术研究员。其间,他对空军学术理论,空军教育训练思想和体制,军事空运等领域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军事论文。

五、黄永华驾机飞回大陆

●黄永华和李纯在阅览室墙上挂着的全国大地图前,研究驾机起义的飞行计划。

●黄永华按照起义信号,放下起落架,低空盘旋一圈,然后再收起轮子,在潮安河滩上安全降落。

●黄永华驾驶飞机绕过澎湖马公岛,飞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看见了祖国大陆的海岸线和高山。

奠定起义思想

1950年1月9日,国民党空军军官校飞行生黄永华从台湾台南机场驾驶AT-6教练机起飞,飞回大陆,在广东潮安降落。

1925年9月25日,黄永华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1941年春,日寇铁蹄踏遍半个中国,日本飞机到处狂轰滥炸,连梧州市这个西江口小小的山城也屡遭日本飞机的空袭,弹痕累累。在黄永华幼小的心灵里,激起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在这民族危亡,苦难深重的紧要关头,年仅16岁的黄永华抱着“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他毅然投笔从戎,独自一人奔赴桂林,于1941年考进了国民党空军幼年学校第二期。

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黑暗,也在空幼学生的心灵上打下烙印。特别是高中那几年,正式抗战的最后阶段,有些从西南联大调来的进步老师,他们经常给同学们思想启迪,教同学们放眼国事。

黄永华和同学陈泽群、李世平、莫少澜、朱修他们志趣相投,结为知己。课余、假日常在一起畅谈国事,抒发爱国之情。

当时,幼校教官队伍里有一个教官叫林莽,在同学中组织了一个“蒲涛读书会”,经常介绍同学们阅读一些进步书刊。黄永华、陈泽群和第四期的张陶普同学等,都是这个读书会的成员。

后来,读书会被学校当局勒令解散,林老师被勒令离校,后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