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课程 人生课堂——教给学生点金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12:14:45

点击下载

作者:薛宝卫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魅力课程 人生课堂——教给学生点金术

魅力课程 人生课堂——教给学生点金术试读:

前言

《魅力课程人生课堂——教给学生点金术》这本书终于出版了。里边收集了我近几年的一些学习成果和部分学生作品。这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很多领导、专家和同事们的帮助,非常感谢大家!

每每回想我调入定福庄第二小学以来的情景,都让我倍感温暖,那是因为张丽荣校长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当我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她就像大姐一样及时对我提供援助;当我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她就像智者一样对我进行点拨;当放松对自己要求时,她又会及时提点鼓励我,让我在学校搭建的大舞台上奋勇前进。今天的我如果有了点滴的成绩,那得益于学校、领导和二小全体同事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所以,在这里要感谢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感谢张校长对自己的全力支持!

我个人的成长还与市、区教员老师们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记得2009年我参加全国首届品德与社会课优质课展示时,教研中心王颖老师(也就是我的师傅)多次听我的课进行反复研磨,并且及时找到了市里的顾老师和赵老师给我指导,最后还请到了贾美华主任来亲自听我试讲,帮我一起设计、反复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在全国首届品德与社会课优质课展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荣誉的取得首先要感谢市里的专家,但更要感谢的是我的师傅王颖老师。王老师既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几年来的成长,是在王老师精心指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取得的。不知多少次和我一起研究教材,一起进行理论学习,一起进行说课、评课,牺牲了大量自己的时间,使我在我们的团队中逐渐成熟,王老师谢谢您!

从2010年开始,有幸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的张洁博士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合作,进行了如何提高小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研究。在张洁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迅速提高,多次参加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交流,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这里衷心的对张洁老师和研究团队中的全体成员表示感谢。

成长之路

放飞梦想,扬帆起航

1993年7月,我从一个校园步入到另一个校园,也从一名师范生变成了一位小学老师,来到了家乡的一所农村小学,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在平淡之中三年过去了。一次偶然机会,我调到了另外一所农村小学,随着环境的变化,也开始了我新的教师生涯。在新的学校很多年轻老师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外,都在积极地参加自学考试。看到大家都在学习,我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了。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北京教育学院,主修“教育学”专业,开始了自己三年的大专学习生涯。三年的大专学习很辛苦,每周学习两次,因为离教育学院比较远,每次5点钟就要从家里出来。即使是这样,我也乐此不疲,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确实很需要在这里学习的内容,为能有来这里学习的机会感到很幸运。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我受益匪浅,丰富了自己的学科知识,了解了许多教育教学理论,还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通过三年的学习,我迫切地想把自己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感到了自己课堂的变化,同时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自己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于是继续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我产生了很多新的疑问,有时还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又一次走进了北京教育学院,开始了三年的本科学习。在这一轮的学习过程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李春山老师的课。李老师让每名学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一个研究课题,从选题立项、开题论证、撰写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等方面一步步进行指导,大家边学习边研究,与自己的教学结合得很紧密,受益匪浅。我做了“小学社会学科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通过三年边学习边研究,收获很大,相关的研究论文、课程、教学设计等相继获奖,我也先后被评为“科研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但随之自己也进入了一个高原期,为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教学工作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就是在这个时期从大兴区调到了朝阳区,自己所教的“社会”学科也逐渐被新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所取代,开始了从一个社会老师向一个品德与社会老师的转变。随着环境和学科的变化,我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那年参加“朝阳杯”的比赛,在第一轮的“教学设计赛”中就被淘汰下来了,当时心中有过不服气,有过报怨,最终还是客观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对于那次的失败,我倒不觉得有多么难堪,反而为有这样一次失败而感到庆幸,觉得是对自己的一次客观认识,是对自己的一次激励。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综合性学科,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与研究。

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2008年的秋季品德与社会课将推进到五年级,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节像样的课来。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多。2008年的暑假我没有像以往假期那样悠闲度假,整个假期都在熟悉教材,并从中选取一节课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我选取了“青铜铸造一枝独秀”这一内容来研究。青铜器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即使教师也对这一内容感到很陌生。基于以上原因,我首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书籍,多次走进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积累了大量的学科知识,自己也从最初的为准备这一课去搜集准备资料,发展到喜爱上这一内容,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其次,我详细记录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包括多次修改教学设计、多次修改课堂实录、集体教研记录等内容。再次,针对自己的记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尝试。通过对这一课不间断的研究,不知不觉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表述、对教材的解读分析、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都在发生着变化。

教学目标表述上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达成情况。两年来,“青铜铸造一枝独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十几次,其中针对教学目标的修改也有五六次之多。经历了从抄教参到根据学情和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的过程;经历了从表述中存在主体混乱、实施条件不清晰、结果不可测量等问题,到目标的主体清晰、条件明确、结果可测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反映出自己学习成长的经历。

从抄教参到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最初的教学目标基本上是照搬教参上的目标,认为教参上已经有目标了,没有必要再去重新制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逐渐地认识到为什么要重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参中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情况差异很大,只有结合自己本校的学生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施。其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课程资源差异也很大,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资源来制定目标。因此,在制定目标前,我会先设计调查问卷或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掌握情况;还会了解本地区、本校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再根据这些情况来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性也更强。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这句话说来容易,要想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体现这句话,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工夫。就拿其中的“实施”二字为例吧,最初自己对“实施”二字的含义理解得不是很透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领悟到,“实施”二字强调用什么条件来实现目标,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资料对比”、“观看视频”、“阅读课文”等。只有将条件在目标表述时说清楚,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完成,也就是常说的教学目标要有可操作性。

对教材的解读与分析更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研究成长历程,我也像研究教学目标那样,把每次教材分析都记录下来,并针对每次的修改写出反思。两年来对教材分析的修改也有五六次之多,通过对两年来自己修改记录的进一步梳理,我总结出在解读分析教材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在教材分析过程中只关注教材与教参的联系,忽视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联系。二是只关注一课的内容,而忽视了与前后内容的联系以及与主题单元的联系。三是只关注教材而忽视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四是只关注本学科的内容,不注意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品德与社会学科解读分析教材的方法”的研究,并总结出了由表及里聚焦核心价值看教材法和用联系的方法看教材法。联系法包括联系前后内容看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看教材、联系相关学科看教材。为自己备好课、上好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年轻教师以借鉴。

通过对“青铜铸造一枝独秀”这节课的反复研磨,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说起这节课,两年来我上了三十来遍。有很多人说一节课做这么多遍,没有什么意义,就是在作秀。如果没有这个经历,我自己也会这样认为,现在我却不这么认为。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把一节课上三十几遍,我想他的收获一定非常大。因为,这三十来遍不是简单地重复,每一次都是在解决上次课中的问题。虽然每次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课堂是动态的,每一次的学生也在变,生发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就以运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说吧,最初我总是预设学生会说些什么、怎么说,再根据学生表达的情况进行表扬。这样表扬与激励指向的是学生表达的结果,学生以能回答对了而感到高兴。慢慢地我认识到,其实教师更应该激励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表扬应指向学生的行为。每次学生回答后我都会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获取知识的。我将激励的重点放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上,学生也从以能回答正确而感到高兴,变为因自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感到高兴。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激励,比指向结果的表扬与激励更加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基本功促特色形成

2009年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参加了北京市教学设计评选答辩、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和全国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全市基本功大赛。整个基本功大赛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回想起那段日子,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

基本功大赛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考查,考查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撰写、说课、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内容。我参加的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功大赛。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个新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庞杂,教材实验一轮还没有完成,六册教材近二百节课内容,很多课都是第一次接触,既要准备教学设计还要准备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说课稿,工作量可以说非常大。指导老师为我们参加基本功的选手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定期进行检查、演练。当时最大感受就是时间不够用而且压力特别大,参加全市的基本功大赛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着学校,代表着朝阳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任务,即使不睡觉也觉得时间不够用。整个备战基本功大赛的过程可以说很痛苦,但是收获也非常大,通过基本功大赛我完善了学科知识体系,提高了理论素养,提高了教学设计和说课的能力以及课件制作的能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回想起来,虽然过程很痛苦,但也为能有这样一次经历而感到幸运。

我想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如何通过基本功大赛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理论素养和形成自己教学特色。

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理和环境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等内容,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庞杂,不像语、数、英等学科,背后都有一个专门的学科作为学科支持,相应地为教师备课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我们参加基本功大赛的选手把每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把与每课相关的知识点也梳理出来做成了知识卡片,方便在备课时查阅。同时还根据每册的知识点出了题库,一方面方便检验自己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奠定了基础。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弥补了自己很多知识上的空白点,也使原来一些不是很清晰的知识变得清晰起来,为备好课、上好课奠定了基础。

理论素养的提高。事物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也有规律,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事半功倍,教育心理学就是教育的规律。教育心理学是基本功大赛的一项考核内容,既体现在纸笔测试中,也体现在教学设计和说课中。开始是根据基本的考试纲要,对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反复背也反复忘,成了大家都很头痛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始转变学习策略,从死记硬背变成讲用结合,即每个人选择一个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然后把自己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讲给大家听,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在对教育理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每个人根据自己深入学习的理论做一个教学设计,最后结合自己的教育理论进行说课。通过这种方式,从最初的一想教育理论就头痛,到能够自如地运用相关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说课,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的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教学特色的形成。在准备基本功大赛的过程中,几乎每周都要进行教学设计的练习和说课练习。最初的练习几乎每周说的内容都不相同,当时考虑更多的是近两百节课都是考试的范围,要尽量多地去准备出一些课,将来能够抽到一个自己准备过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一些了。但是慢慢地发现每周说课后,通过与指导教师和小组交流,总会找出很多需要改进的内容,如果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就不能再完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即使完成质量也不是很高。指导教师针对这一情况,对我们的计划进行了修改,即从每周一个教学设计改成两周一个教学设计,但是对同一类型的课程要求相应地提高了很多,尤其是针对同一内容,要求每位选手找到自己教学特色。针对教学特色的形成,每位选手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即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关注知识讲授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讲授过程中注意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的内容要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展开。通过对自己教学特色的总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能够依据自己的特色进行设计和说课。这样设计的课程既有一些固定的模式,设计起来比较容易,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够与众不同。

一点感悟

我想每一名教师都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名有思想的优秀教师,我们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奋斗。教师每天都在上课,每学期都在重复相同的工作,但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够迅速成长呢?通过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不断地积累起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把经历变成教育教学经验,再把共性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地锤炼,变成教育教学经典。当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变成经典时,我想就能够成为一名有思想的优秀教师!

第一章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17年,说起来也算一名老教师了。虽然每天都在上课、备课,但是从没有思考过教学模式这个问题,也不觉得从事教学工作必须要有教学模式。直到经历了2009年北京市基本功大赛的准备和比赛的全过程,“教学模式”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起来。什么是教学模式呢?简单地说:“教学模式即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依据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是高效、高质完成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标中同时还提出:“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兴趣和好奇心是督促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往往因对周围事物、现象等迷惑不解而产生好奇,由好奇产生疑问,由疑问产生学习动机,通过学习得到合理的解答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以及成就感等内心体验,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基于以上原因我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境、切入主题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自然地切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1.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活中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怀有深厚的兴趣,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六年级一册第三主题单元中“人类生存的家园”中栏题二“我们唯一的家园”。我是结合当前热播的电影《阿凡达》来创设情境的,很多同学都观看了这部电影,对这部电影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我播放了影片中的两个片段,一是反映人们在潘多拉星球上建立模拟的生存环境的片段,一个是潘多拉星球与地球相似的环境的片段。先是让学生回忆两个片断的内容,然后再分别提出两个问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否可以实现影片中的设想?人类目前是否能找到像潘多拉这样的类地星球?通过这两个问题自然就过渡到教材中关于生物圈2号的学习,以及人类对其他星球的探索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唯一性。2.结合前后内容创设情境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呈现的,同一主题单元下的四个主题,以及同一主题下的分栏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前后之间的这种联系。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第二个主题“世界奇迹探秘”中栏题一“震惊世界的金字塔”与栏题二“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被称为世界奇迹,都与古代帝王的陵墓有关。因此,我结合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创设了猜一猜的活动:“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被称为古代建筑上的奇迹,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位皇帝的陵墓的卫队,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同学们知道是哪位皇帝吗?它的卫队指的是什么?”由此自然地切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3.结合社会资源创设情境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为教师备课、上课增添了难度,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综合性,课程又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例如,教材中涉及青铜器、陶器,北京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首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教材中有关于农业的知识,北京有中国国家农业博物馆;教材中有关于电影艺术的内容,北京有电影博物馆……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结合这些社会资源进行,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课下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在讲六年级第一单元中“辉煌的电影艺术”一课时,我就通过播放人们排着长队看电影《阿凡达》的场面来让学生猜一猜人们在做什么。当学生知道这是人们在电影博物馆排着长队看北京最大的巨幕电影时,既能体会到人们对电影的喜爱,又能激起学生参观电影博物馆的愿望。(二)提出问题、梳理问题

一方面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切入到学习主题,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够自主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每节课在切入主题后,我都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本课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梳理,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很模糊,有的与本节课的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没有联系,要注意从中选择与本课相关的问题来切入。例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老的民族”这一单元中的“青铜铸造一枝独秀”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关于青铜和青铜时代同学们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提出:“青铜器是怎么做的?青铜器是用来做什么的?青铜时代指的是什么时候?青铜都有什么样式的……”这其中“青铜器是怎么做的”涉及的是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与本课联系得不是很紧密,可以先忽略,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青铜。“青铜器是用来做什么的?青铜器都有什么样式?”涉及的是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通过这样的梳理,就能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学法指导、巧解问题

解决问题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引导者的角色很重要,要从方法上进行引导,也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分类、典型分析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1.分类法,解决问题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种类和用途有关,这些内容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例如,教材中关于交通标志种类的、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关于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的、关于电影种类的等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学习。需要强调一点,关于这一类内容的学习,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教材有时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呈现得很全面。如,五年级上册第三主题单元中“青铜铸造一枝独秀”一课,教材呈现了三件青铜器——伯矩鬲、曾侯乙编钟、人面铜钺,其实这是三件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青铜器。但是青铜器的种类不止这三种,教师要注意课前搜集不同种类的青铜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课上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青铜器种类繁多的事实。同时,还要注意方法灵活多样,有时也可先让学生猜一猜。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兵种多,我课前搜集了不同兵种的兵马俑,先让学生根据兵马俑的动作、服饰猜一猜是什么兵种,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进行分类。当学生得出兵马俑的种类多这一结论时,再引导学生分析是怎样得出的这一结论,从而体会分类方法的运用。2.对比法,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会进行比较,购买商品时会用到对比、升学时会用到对比、择业时也会用到对比……掌握对比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所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辨别异同或高下。在进行对比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异同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常用的对比方式有以下两种:

1)横向对比(1)以时间为线索的横向对比

以时间为线索就是时间不同,其他要素基本相同。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古老的民族中“青铜铸造一枝独秀”一课,通过了解越王勾践剑在铸造过程中运用了复合金属工艺,才使它千年不锈而且锋利无比(而这一技术国外是在近代才兴起),感受到我国青铜铸造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在教学中我抓住国内运用的相同技术和不同的使用时间这两点设计问题和搭建支架。先是了解越王勾践距今的年代,再让学生猜想这把宝剑在地里埋藏了两千多年会是什么样了,然后呈现视频支架(越王勾践剑锋利无比),当学生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猜想的不一样时,自然就产生欲探个究竟的想法,然后再呈现下一段视频支架(锋利无比的原因是运用了复合金属工艺,而且比国外早了两千多年)。最后让学生说一说锋利无比的原因,同时再次提出问题:你怎样评价这项技术?依据视频支架中的介绍,学生自然就得出了这项技术世界领先,是因为比国外早了两千多年的结论。(2)以空间为线索的横向对比

以空间为线索就是指空间不同,其他要素基本相同或相似。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古代文明中“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一课,兵马俑的气势磅礴是从它的雕塑工艺精美和数量众多上体现出来的,如果单纯地说它雕塑工艺精美、数量众多,学生也能感悟到,但是印象不深。如果把兵马俑与同时期的国外雕塑艺术相比较,学生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将近八千件陶俑陶马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而且虽然数量众多,但没有一件陶俑陶马是相同的。通过这样的对比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相同内容还有很多,例如不同地区人们的服饰、居所、习俗、饮食、动植物、物产、气候等,都可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对比。

2)纵向对比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事物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比如教材中关于农业工具的演变、通信工具的演变、生产生活用品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划分清楚不同的阶段,梳理清楚每个阶段所产生效果的变化,围绕着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效果来设计活动和问题。例如,在讲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主题单元中“农业工具的演变”这一课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发展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我设计了连一连和比一比的活动。首先是让学生把相关的一组农业工具用线连起来(如耕种工具石铲、耒耜、协田偶耕、二牛抬扛、拖拉机耕地),初步了解农业工具的发展变化。其次,给学生呈现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工作效率的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连一连和比一比的活动,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农业工具的演变,以及这种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3.典型分析法,解决问题

典型分析就是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析这一类事物的方法与步骤。例如,五年级第四主题单元中“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活”中关于民族服饰、民族居所、民族饮食的学习。之所以会各具特色,是因为不同的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其中气候和地理环境是关键的因素,气候和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地区的动植物资源的不同,不同的动植物资源又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造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以一个民族为例,分析人们的服饰、居所、饮食与气候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分析其他民族。

三、实施条件

(一)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解读教材

解读分析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准备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材的准确解读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制定好教学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有利于做好备课工作,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解读分析教材要结合课程标准来进行,课程标准是各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内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结合课程标准来分析教材有利于理解编者的意图,有利于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二)深入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在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过程中,了解学生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现有知识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使之不会过难或容易,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因此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教师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聊天等形式向学生了解情况,然后再对了解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比较准确、有说服力的数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情境。(三)加强学习提高学科素养

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这就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地掌握教科书中的那些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在平时加强学习。教师如何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科素养呢?我个人觉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1.关注生活,使课程更好地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就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教师要深入了解社会,坚持收听、收看报纸、广播是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从这些大众传媒中捕捉到与课程有关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恰当地引入课堂中,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剖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也使学生感受到课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勤于读书,提高修养

由于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虽然不是很深,但有些内容不但对于学生是陌生的,即使对于教师也是比较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加深对学科知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进行讲解,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走进博物馆去学习

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提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北京有很多的博物馆,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深入到这些博物馆中去学习,既能够提高自身的学科和文化素养,又能够拓展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第二章 课堂探索与实践——教学设计

国家课程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品德与卒十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南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窄间。在《青铜铸造一枝独秀》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青铜器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学qi搜集到的材料制作成青铜扑克牌学具,指导学牛整理,并根据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制作成青铜扑克牌学具,指导学生利用学具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课上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先提出一系列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猜一猜、观看视频、讨沦交流、分类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青铜器的认识层层深入,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先在青铜铸造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教学背景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古老的民族,《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单元就是根据这一内容要求而设置的。“古老的民族”这一单元主要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而本课则侧重从物质文化方面,以青铜铸造为载体来了解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及在青铜铸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在青铜时代我国铸造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教材选取了伯矩鬲、兽面铜钺、曾侯乙编钟这三件不同种类的青铜器。伯矩鬲是一件食器,它上面有浮雕的牛头七个,造型精美,器内有铭文,而且它就在北京的首博,便于学生前去参观考察。通过认识伯矩鬲,有助于学生体会青铜器的造型美及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曾侯乙编钟是一件可以和现代钢琴演奏效果相媲美的乐器,而且北京奥运会运动员颁奖曲的编排就用到它,通过认识它,有助于学生理解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兽面铜钺是一件武器,教材中介绍得很少,而且网上关于它的资料也很少,因此我就用另外一件青铜武器——越王勾践剑来替代它,首先,越王勾践剑的知名度高,关于它的介绍很多;其次,铸造越王勾践剑过程中运用的复合金属工艺比国外早了两千多年,通过认识它,有助于学生理解青铜铸造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2.学生情况分析

为掌握学生对本课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课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统计得知,78%的学生不知道这些内容,13%的学生知道一个问题,5%的学生知道两个问题,3%的学生知道三个问题;学生对本课喜爱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参观、观看视频、教师讲解、自学。从统计结果看出学生对什么是青铜、青铜器的种类、我国青铜器的特点都不是很了解。

根据实施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要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旧知识,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学习。学生在课前资料搜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青铜时代离现代生活比较远,很多青铜器的名字现在也很少使用,学生不认识的字很多。例如:簋(guǐ)、觯(zhì)、卣(yǒu)、饕(tāo)、餮(tiè)等,这些生字会影响学生课前学习的质量和兴趣。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四项措施:第一,提供辅助性资料,对不同种类的青铜器名字进行注音,注明用途,同时提供一些介绍青铜器的网站,方便学生查找,从而较好地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第二,引导学生观看有关青铜器的视频资料。观看视频比较形象直观,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央视“国宝档案”是一个很好的栏目,其中有很多是关于青铜器的内容,介绍也比较系统和全面。第三,借助学具——青铜器扑克,让学生利用青铜器扑克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对青铜器的种类用途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第四,北京有很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作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博物馆去参观。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青铜时代和青铜的特点。

2.通过课前搜集和课上进行分类、对比等方式,了解我国青铜器种类多、用途广、造型美的特点,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工艺高超;通过分析铭文的作用,体会青铜的铭文当中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青铜的种类、用途以及技术工艺,感受分类、对比、典型分析等学习方法在本学习中的应用。

2.通过上网搜集青铜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参观首都博物馆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伯矩鬲这三件青铜器高超的铸造工艺,世界领先的铸造技术和精美的造型,激发学生热爱古代辉煌灿烂科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青铜是铜、铅、锡三种金属熔炼而成,具有熔点低、硬度高的特点(强调青铜和铜相比具有熔点低、硬度高的特点),以及青铜广泛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或夏、商、周时期。

3.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种类多、用途广的青铜,感受青铜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1.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在青铜铸造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无穷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通过了解典型的青铜器,感受青铜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4.教学过程(一)走近青铜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奥运会导入,感受奥运既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一个展示中国古老文明的舞台,青铜器也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被用来展示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切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教师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传统文化的画面,并定格在击缶的节目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画面敲击的是什么乐器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乐器,青铜器也像四大发明一样是我们古老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去感受一下青铜铸造的魅力。(板书:青铜铸造)

4.提出问题:关于青铜和青铜时代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5.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明确,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学生可能会提,青铜器都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什么样的青铜器?教师归纳:就是要了解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并从什么是青铜和青铜时代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二)探秘青铜器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探究活动,了解青铜器的基本情况,感受青铜器的三种价值;在每一次探究活后进行学法指导,总结“分类、对比、典型案例分析”这三种学习方法;不断激发学生情感。

一探基本情况

查一查——自主学习查找青铜和青铜时代。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了解什么是青铜和青铜时代,在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点适时地进行提问,使学生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感受青铜广泛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师让学生从教材第64页和第65页中查找什么是青铜和青铜时代。

2.学生浏览教材,查找什么是青铜,青铜时代是什么时期。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在青铜的特点熔点低、硬度高这一点上,意识不到是和铜比较,也就不容易体会青铜广泛使用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注意适时地进行提问。

4.教师提出问题:“青铜熔点低、硬度高是和什么金属相比?”

5.学生回答(铁)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首先说明不是和铁比,因为当时还没有发现铁的使用,青铜没有被发现使用之前,人们使用石头、骨头、木头和铜等来制造工具,因此青铜的熔点低、硬度高是和铜相比较。再让学生思考利用青铜制造工具与用石头和铜制造工具的区别,使学生体会青铜广泛使用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猜一猜——互动游戏了解青铜器的用途。

设计意图:活动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和分一分这两个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我国青铜器所具有的用途广、种类多的特点。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分类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

1.教师出示青铜器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它的形状猜一猜它的用途。

学生根据青铜器的形状猜用途。

预设:教师注意对学生合理的推测进行表扬,同时注意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师结合猜一猜进行小结: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的用途广,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扑克牌,根据上面的提示进行分类。

学生介绍分类结果。

教师出示学生的分类结果,让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活动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学生介绍结论和得出的理由。

教师板书:种类多、用途广、分类

二探工艺和技术

越王勾践剑: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提出问题,再结合出示的引导性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运用复合金属工艺的时间比国外早了两千多年,从而感受我国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

1.教师提出成语“卧薪尝胆”,让学生说一说主要介绍的是哪两个人物的故事。2.学生介绍成语故事。

3.教师出示越王勾践剑的图片,并让学生猜一猜它的主人是谁。

4.学生猜测。

5.教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越王勾践剑的资料,或结合扑克牌中的资料进行介绍。

6.学生介绍。

7.教师出示年代尺,通过年代尺了解越王勾践剑距今的年代,再根据学生介绍中提到“锋利无比、丝毫不锈”这些关键词,提出问题: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这把宝剑依然锋利无比、丝毫不锈,在铸造它的过程中我国古代的工匠运用了什么技术呢?国外运用这项技术是什么时间?比国外早了多长时间?教师搜集了一段视频资料,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观看。

学生观看视频寻找答案,并进行介绍。(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运用复合金属工艺,国外是近代才开始运用的)

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进行小结:这项技术我国比国外早了两千多年,说明我们的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板书:技术领先)

曾侯乙编钟:

意图:从欣赏编钟演奏的乐曲《茉莉花》引出对编钟演奏效果的认识,再结合年代尺把编钟和现代钢琴制造时间、演奏效果进行对比以及猜想复制全套编钟所用的时间等环节,使学生体会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工艺。

1.教师播放编钟演奏的乐曲《茉莉花》,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2.学生感受编钟演奏的乐曲的优美。

3.教师讲解这首曲子是北京奥运颁奖曲——《茉莉花》,在编排这首曲子时用到了两千多前的一件青铜乐器。并提出:有人知道是什么乐器吗?

3.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编钟的图片,并让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也可结合教材,说一说它的出土为什么轰动了世界)

5.学生介绍编钟的资料。

6.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提出问题:“编钟的出土为什么轰动了世界?”

7.学生回答。

8.教师介绍编钟轰动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演奏效果。询问学生:“你认为现代乐器中什么乐器演奏效果比较好?”

9.学生回答钢琴(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说,教师认为是钢琴,因此我就编钟的演奏效果和钢琴进行了一下比较)。

10.教师出示年代尺及钢琴和编钟演奏效果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并说一说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11.学生阅读资料,谈自己的感受:两者的效果相似,年代相差很远,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

12.教师小结并提出问题:两千多年前能够达到这种演奏效果的乐器,在全世界来看也是不多见的,因此国家规定不准再对编钟进行敲击,编钟这美妙的声音我们将无法欣赏到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13.学生介绍自己的办法:复制、录音等。(教师注意学生合理的办法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14.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复制一全套编钟需要多长时间?

15.学生猜测。

16.教师播放复制编钟的视频资料,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7.学生观看,然后谈感受。

18.教师进行小结:两千多前的编钟,我们想复制,原想用一两个月,或者一两年,没想到却用了七年的时间,足以看出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板书:工艺高超)

19.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青铜器的技术先和工艺高这两个结论我们是怎样得出来的,梳理出对比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板书:对比)

三探铭文和造型

意图:通过分析三件青铜器上的铭文的作用,感受青铜器的铭文当中藏有历史信息,再通过认识伯矩鬲上精美的浮雕牛头体会青铜器的造型美。

1.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件青铜器?

2.学生回答: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

3.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我国出土的宝剑有很多,出土的编钟也不只这一件,为什么就说这件是越王勾践剑,这件就是曾侯乙编钟?

4.学生思考原因。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出示两件青铜器上面的铭文进行引导。

5.教师讲解青铜器上铭文的作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叫铭文,正是有了这些铭文以及对铭文的正确解读,才让我们确定了这些青铜器的身份。古人认为青铜很坚固,铭文可以流传千古,因此每逢有重大事件,都会铸造一些青铜器,并在上面用铭文进行记录。过了几千年,这些铭文就成了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在青铜器的铭文中还隐藏着其他历史信息。(板书:藏信息)

3.教师出示伯矩鬲的图片,提出问题:阅读教材第64页,在它上面藏有哪些信息?(板书:造型美)

4.学生介绍。

5.教师小结:正是通过这十五字铭文,解决了一个学术界关于北京建城史的争论。结合年代尺讲解伯矩鬲中铭文的作用,因此它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6.教师介绍:伯矩鬲造型也非常精美,在这件鬲上面有七个浮雕的牛头,请同学们找一找。

7.学生找伯矩鬲上的浮雕牛头,并进行介绍,感受它的造型美。

8.教师进行小结: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不但种类多、用途广,铸造技术领先、工艺高超而且造型美。(板书:造型美)(三)感悟青铜器

设计意图:通过说自己印象最深的青铜器和对铸造者的赞美,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欣赏我国青铜时代造型精美、种类繁多的青铜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今天认识的三件青铜器,说一说:你对哪件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你想对这件青铜器的铸造者说些什么?

2.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青铜器及原因。

3.教师小结:通过这些青铜器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古老智慧的民族。(板书:古老智慧)在青铜时代我们的祖先铸造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教师手示板书)其种类和用途、铸造技术和工艺、造型等,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板书:一枝独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一一认识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博物馆亲眼看看,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去感受青铜时代的辉煌。

4.播放青铜时代的青铜器图片。

5.学生观看结束。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主要以课堂上教师言语评价为主,通过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是从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让学生根据青铜器的样子猜用途时,学生猜出了饕餮纹铜鼓,追问是怎样猜出的,学生说出它与现在用的鼓样子差不多,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这种认真观察和比较的学习行为给予高度的肯定,引导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为学习好本课内容奠定基础。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原有的经验。首先,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青铜器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铜器,设计制作了青铜器扑克牌,让学生利用青铜器扑克牌进行课前课上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奥运会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事,注意挖掘奥运会开幕式中用以展示我国古老文明且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元素,如开幕式中缶的运用,颁奖曲中曾侯乙编钟声音的采集,从这些切入本节课的学习,拉近了青铜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注重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本课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前提,分类、对比、典型分析是本学科所倡导和常用的一些学习方法。本课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如在了解青铜器的种类多、用途广时,及时进行总结,感受分类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再如认识青铜器的“技术先”时,是通过把越王勾践剑铸造过程中运用复合金属工艺的时间与国外对比进行学习的;“工艺高”是通过把编钟的演奏效果和现代的钢琴进行对比来认识的。

3.注重活动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让学生感受青铜器的种类多、用途广时,是通过猜一猜和分一分这两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再如,让学生了解青铜器“工艺高”时,开展了让学生猜一猜复制编钟需要多长时间的活动。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追问学生在母亲节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妈妈送花、送祝福,引出母亲孕育了我们,我们要对母亲有感恩之心,再引出长江、黄河母亲,为学生转移对长江、黄河母亲的情感做好了铺垫;然后再通过设计考古发现,来对比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在衣、食、住等方面所取得的文明成就,是他们适应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使学生萌发对大自然的关爱和感激之情。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选自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锦绣中华大地”。本单元是针对课程标准中“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等内容而设置的。

本单元主要是在认识了祖国的位置以及基本地形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本主题单元是以总分的形式来呈现的,先是以长江、黄河孕育中华文明、养育华夏子孙为例,来说中华文明的诞生与长江、黄河密切相关,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然后分别选取我国不同地区,来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孕育中华文明”这一栏题,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长江、黄河孕育了早期中华文明。然后通过小天使的提问“你听过赞美长江、黄河的诗和歌曲吗”和呈现的长江之歌的歌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人们赞美长江、黄河的诗词和歌曲,感受长江、黄河的功绩。接着又呈现了长江、黄河的位置示意图和生活在那里的早期人类遗址。意在使学生通过看图、识图,了解长江、黄河的位置和我国的早期文明诞生在那里。接着通过一段文字介绍长江、黄河流域不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且是中华文明的缔造地。通过一系列的图文说明中华文明的诞生与长江、黄河之间的密切关系。教材最后呈现的是一组长江、黄河流域所取得的考古发现对比图,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文明成就的取得与河流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不同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培养学生借助图片和文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

为掌握学生对本课知识的了解情况,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利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对长江、黄河的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的省市、注入的海洋以及人类在长江、黄河流域取得的早期文明等知识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对于长江、黄河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没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因此在情感上也谈不上对长江、黄河的关爱和感激。针对学生这一情况,课前组织学生搜集了有关长江、黄河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人们对长江、黄河赞美的诗词,让学生积累相关的资料,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准备:

为了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课前我搜集有关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一些考古发现的图片,一方面依据搜集的资料制作了教学课件,另一方面把这些图片制作成学习卡片,课上让学生利用这些学习卡片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易于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道长江、黄河在我国的位置,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知道长江、黄河流域的一些早期文明遗址和取得的文明成就,并能够列举出3~4项文明成就。

2.通过把半坡与河姆渡人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进行分析和比较,感受文明成就的取得与河流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3.通过了解人类的文明成就的取得与人们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密切相关,通过对比了解河姆渡与半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点,提高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感受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差异,认识中华文明诞生的过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萌发对母亲河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长江、黄河的基本信息以及长江流域的代表和黄河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半坡人取得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体会文明成就的取得是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萌发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教学过程

1.走近母亲河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母亲节来导入,提出问题,切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并为学生情感迁移做好铺垫。

看一看:教师出示学生母亲节献花、献贺卡的图片,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母亲孕育和哺育了我们,我们对母亲要有感恩之心)

想一想:教师出示《长江之歌》和黄河母亲图像,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

指一指:让学生在地图上按照长江、黄河的流向,即从发源地到注入的海洋的方向指出它们的位置。

预设:如果学生认为长江流入黄海,教师可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关于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问一问:教师提出问题,长江、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人们把它们比喻成母亲河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来,教师可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

小结:长江、黄河为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水,而且动植物还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因此人类把长江、黄河比喻成哺育我们的母亲河。(板书:哺育我们的母亲河)

2.探秘母亲河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探究活动,了解长江、黄河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中华民族在长江、黄河流域诞生,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河流的关系。

一探:中华文明诞生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和课前资料的展示,了解长江、黄河的长度、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训练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初步感受中华民族诞生在长江、黄河流域。

看一看:教师出示带有长江、黄河示意图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从图中指一指长江、黄河,并让他们说一说长江、黄河的形状特点。

指一指:让学生顺着长江、黄河的流向指出黄河、长江的发源地以及注入的海洋。

想一想:教师提出问题,河流为人类、动植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而动植物又是我们的衣食之源,请你想一想我们的祖先会生活在什么地方。

预设:学生能够结合刚才的学习认识到我的祖先分布在河流旁边,但有可能说是长江、黄河的旁边,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引导学生。

看一看:让我们一起追寻远古先人的足迹,看看这张分布图,通过这张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借助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古代遗址分布的特点。(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小结:我们的祖先多数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我们把长江、黄河比喻成母亲河。

二探:适应自然,孕育中华文明

想一想:看图说一说我们的祖先最初是用什么方法获取食物的。(打猎和采集)教师结合课件演示提出问题: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加,通过捕猎和采摘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如果是你,会采取什么办法?

预设:学生能够说到采集和打猎,如果不能,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过渡:刚才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要想证明这一点,要找到证据才行。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和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那里有很多的考古发现,而且那里还建立了博物馆,并且还有网上博物馆,薛老师就把网上博物馆里的一些考古发现图片,给同学们放到了资料袋中,就请同学们利用这些考古发现的图片查找一下人们掌握种植和养殖技术的证据。

学习要求:(1)阅读卡片上的资料。(2)和同组同学找一找。(3)确定如何组织语言进行表述。(4)汇报时要求语言流畅,声音洪亮。

找一找: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考古发现的图片,找一找哪些考古发现证明我们的祖先已经学会了采集和捕猎技术。

说一说:学生汇报自己在小组内考古发现的结果。

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河姆渡出土的水稻大约有多吨。(100吨)

算一算:用100吨×1000=100000公斤÷365-400=0.6公斤,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当时人们种植的水稻可以够400人吃一年的。

想一想:为什么没有在河姆渡出土粟米,没有在半坡出土水稻呢?这和什么有关?

预设:学生可能想不到与气候有关,教师可问一问班中有没有家住南方的同学(或到南方旅游过的同学),让他们说一说那里的气候与北方有什么差异。

小结: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板书:适应自然)

三探:利用自然孕育中华文明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学习卡片自主学习,认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解决了哪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想一想:教师结合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分析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发生转变后,原有的一些打猎和采摘用的工具能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他们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学习要求:(1)阅读卡片上的资料。(2)和同组同学找一找哪些考古发现证明我们的祖先解决了这些问题。(3)确定如何组织语言进行表述。

评价标准:找到两个为合格;三个为良好;四个以上为优秀。同时汇报时语言要流畅,声音洪亮。

找一找: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卡片和要求对考古发现的图片进行分析。

预设: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不会运用图片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到小组当中去了解,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如,从某个考古图片知道了什么,说明人们用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小组汇报。

预设:对学生的小组汇报,教师要注意发现比较合理的分析,要及时对学生的合理分析进行肯定和表扬,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是在引导其他学生如何进行汇报。

比一比:当学生介绍到半坡与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子时,教师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他们居住的房子的特点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分析这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的生产、生活都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想一想:人们解决各种生产、生活问题所用的工具都来自哪里。

小结: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进行小结,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利用自然资源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发展。(板书:利用自然)

2.感恩母亲河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河流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

过渡: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板书:孕育中华文明),我们的祖先正是在长江、黄河的哺育下,不断地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对长江、黄河都有深厚的感情,人们写了很多赞美长江、黄河的诗词,也让我们带着对长江、黄河的感激之情,来读一读人们赞美长江、黄河的诗词吧!

读一读: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朗读人们赞美长江、黄河的诗词。

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长江、黄河说什么。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贯穿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活动。如在课程的导入部分利用具有震撼力的《长江之歌》导入,每个教学环节中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以探究式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并将体验、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融为一体,体现一法为主、多法融合的特点,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与学方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目标和谐统一

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激发学生对长江黄河的热爱之情。课程说明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17课《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青铜器》是依据课标标准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而设置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青铜器》一课的教材先对青铜和青铜时代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三件不同类型的青铜器,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铸造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最后通过一则学生日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参观,体现了课程实践性特点。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领先的青铜铸造技术、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造型,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青铜铸造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愿意了解和关注有关青铜时代辉煌成就的信息。

2.会运用分类、比较、典型分析的方法认识青铜的种类、用途和特点。

3.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青铜铸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能够举例说明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青铜铸造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能运用对比的方式或借助典型事例解释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他们的聪明智慧。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电影入手,激发学生对电影的学习兴趣。通过把不同时期的经典电影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电影发展变化的同时,了解电影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电影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典型分析的方式分析社会事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辉煌的电影艺术》选自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不断发展的世界”,本单元是针对课程标准中“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简要了解一些人类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等内容而设置的。本单元主要是从音乐艺术、美术艺术和电影艺术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艺术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表面上看与前面科学技术发展与变化是并列的,同时也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因为,电影的发展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本课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电影的百年发展历史,以电影的发展变化为载体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不同时期电影内容的变化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

教材首先呈现了电影诞生的时间、发明人并简要介绍了电影发展的几个时期,然后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分别呈现了不同时期的经典电影,以及不同时期为电影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发展变化是本课的主线,其中明线是电影的发展变化,暗线是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推动了电影的发展变化,以及通过电影的发展变化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学生情况:

为掌握学生对本课知识的了解情况,并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前设计了问卷和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了如下结论:

1.学生对电影发展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但是对电影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一些动画电影和科幻电影特别感兴趣。

2.对于科技在电影发展中的作用、电影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缺少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电影情节、画面、冲击力,对电影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在电影中的作用很少关注。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时期经典电影的了解,能够对电影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为人类在电影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能力:

初步学习对比和典型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

了解电影艺术的种类、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就,知道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电影的发展;知道电影艺术的特点,能够说出一至二名为电影艺术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能够说出两至三部不同时期经典的影视作品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电影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和典型分析这种学习方法认识电影发展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走近电影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人们排着长龙看电影《阿凡达》的场面,感受人们对电影的喜爱,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想探究的问题。(一)猜一猜

1.同学们,老师在生活中拍摄了这样一段视频,猜一猜人们排着长龙在做什么。(播放人们排队看电影的视频片断)

2.学生进行猜想。

3.教师揭示结果,这是人们排着长队等候看《阿凡达》,可以看出人们对电影的喜爱,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二)说一说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电影的历史长河,去了解一下电影的发展历史。关于电影的发展历史,同学们都想了解什么?2.预设:学生想了解电影是如何拍摄的?电影是谁发明的?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3.过渡语: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影的诞生。

二、探秘电影艺术(一)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1.电影的诞生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图像和年代尺进行对比,了解路易·卢米埃尔和爱迪生等人物为电影的诞生所作出的贡献。(1)猜一猜:课前老师走进了电影博物馆,在里面看到这样一个大箱子,你们想看看吗?(播放爱迪生的电影窥镜的视频资料)(2)学生猜想后,老师进行介绍,这是爱迪生在1891年发明的电影窥镜,但是只能供一个人观看,我们再来看一看法国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与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有什么不同。(播放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3)学生观看并进行比较。(4)教师小结:(出示年代尺,展示不同年代、不同人物为电影发展作出的贡献)其实为电影发明作出贡献的并不只是爱迪生和卢米埃尔,只是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价格更便宜,更易普及,与现代的电影差不多,因此人们习惯把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放映电影作为电影的诞生。

2.电影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电影海报进行分类的活动,了解电影的种类,透过各种各样的电影了解大千世界;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电影了解电影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通过把不同时期的电影与年代尺上同电影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相对比,感受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电影发展的。

分一分(1)根据手中的电影海报上面的提示进行分类,电影可以分成哪些种类。(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3)教师小结:通过我们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电影的种类……(生:多种多样)(板书:电影种类多)

比一比

过渡语:电影自诞生至今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你们知道电影都有哪些变化吗?(1)播放不同时期的电影,让学生比一比电影发生了哪些变化。(播放不同时期的电影片段)(2)学生观看电影片断,并根据电影内容介绍电影发展的阶段。(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彩色电影、数字电影)(3)学生介绍电影的变化。(4)教师提出问题:是什么促使电影在不断发展变化呢?然后让学生根据电影海报上的提示,把不同时期的电影和相应科学技术成就贴到年代尺上,把电影与科学技术成就进行比较,说一说科学技术与电影发展之间的关系。(5)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6)教师小结。(科技发展促进电影发展)(二)电影艺术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和对经典影片的赏析以及调查了解,感受电影像窗、像镜、像灯、像梦的艺术特点。

电影像一扇窗

1.电影自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来看都记录了什么?

2.学生介绍。

3.教师结合年代尺上的影片进行小结,从时间、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内容在电影当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从空间上看,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都能在电影中找到他们的影子;从内容上看,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把电影比喻成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的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电影像一面镜

1.过渡语:电影也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性的善恶、美丑、高尚、平庸和卑劣。在电影中是不是真的能映射出人的善恶、美丑呢?我们来欣赏电影“狮子王”中的片断,感受一下其中的善恶美丑。(播放:狮子王的片断1.感受刀疤引诱辛巴去大象谷险恶用意。2.辛巴在危险面前对朋友的关心和它的勇敢)

2.学生介绍感受。

3.教师小结:影片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辛巴的勇敢、善良,看到了刀疤的丑恶。(板书:电影像一面镜)

电影像一盏灯

1.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课前调查了父母和爷爷、奶奶喜爱的电影和原因”,从中感受电影对人们的激励引导作用。

2.播放“采访学生家长的视频”。

3.教师小结:电影还像一盏夜灯,指引在茫茫人海中孤独徘徊的人们。(板书:电影像一盏灯)

电影像一个梦

电影有时也像一个似真似幻的梦,传达我们的恐惧、创伤、无奈,也寄托我们的希冀、期待和热情。

欣赏电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选择经典电影、欣赏经典电影,使学生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受到激励、学到知识、欣赏美。1.过渡语: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顿精神大餐,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道理。但是全世界每年有上千部电影,我们不可能把每一部电影都看了,同时也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值得我们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学生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影。

3.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小结:当一部电影发布后,网上会有内容简介和观众评论,我们可先看看内容简介和评论,初步判断一下,并从中选择精品。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部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同学们可以利用周末去看一看。(边介绍边播放《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曲)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教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尤其是评价内容,它是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附:评价量规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节课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从三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从中选取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电影题材,如动画、喜剧、科幻等电影,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其次,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影片《阿凡达》中纳威人动作、表情十分逼真,猜一猜是由真人扮演的还是由电脑制作的。最后,运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掌握学法同样重要,这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帮助学生梳理品德与社会课常用的学习方法,如本节课所用到的对比学习法、典型分析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的掌握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同类型的课奠定了基础。

注重结合儿童的现实生活。

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本课所选取的一些电影都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内容,通过对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影片进行对比和分析,让他们了解电影发展的同时感受电影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影的发展。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电影,通过经典电影的欣赏,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就是依据此建议而进行设计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世界和中国的人口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展开课前和课上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人口亮黄牌,人与资源要和谐,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本单元就是依据这一内容标准而设计的。教材先是从世界万物应和谐才能共存,而当今社会人口与资源之间出现了不和谐,资源与人口向人们亮出了黄牌入手,从世界能容纳多少人这个问题开始,使学生认识地球所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再呈现一张1930~2005年世界人口的条形统计图,通过识图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数量庞大。然后通过一组对话和数据来说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之后教材呈现了2005年的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率的饼状图和我国人口增速示意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增长速度快。

在认识世界和中国人口现状后,教材又简要介绍人口急剧增长所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通过一组图片和一则新闻报道来说明人口增长对交通和就业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带来的社会问题,感受人口增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围绕课程的核心价值,我从两个角度重新解读教材。一方面是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现状,知道由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认识人与资源要和谐,当和谐被破坏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乃至国家的发展。(二)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情况,依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我课前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分析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学生对世界和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现状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从电视、广播的报道和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了解。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一些人口急剧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例如,上下学或节假日外出会经常遇到乘车拥挤、堵车的现象,尤其是春节回老家车票难买,车站、车上的人很多;去超市、菜市场时人也比较多,经常排队;在参加小升初面试时,面试的人很多,感觉竞争的压力很大。但是不同的学生关注的点不相同,有些同学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目标

1.愿意关注有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新闻报道,萌发控制人口,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2.能运多种方式收集身边人口方面的信息,会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人口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知道世界和中国的人口现状及快速增长的趋势,知道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粮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世界和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现状和由人口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对自己身边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自己、社会生活及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问题框架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地球能够承载多少人?中国能够承载多少人?中国和世界的人口现状是什么样的?人口急剧增长会引发哪些社会问题?还能再增长吗?借助图表了解中国和世界人口现状,再结合调查说明中国和世界人口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问题得出结论。最后总结归纳,认识人口急剧增长对社会生活、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认识到只有人口与资源和谐,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引发学生对地球人口承载量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1.谈话导入:每学期学校都带领同学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前田老师都会根据学校班级数量、学生人数以及汽车的载客量来决定租多少车,这样做是为什么?

2.学生结合经验谈感受。

预设:出于安全考虑,为了我们乘坐更舒适。

3.再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超载会引发问题,超载会有安全隐患,其实每一个国家和我们生存的地球都像一辆行驶的汽车,大家思考一下这辆车有没有载客量的限制,它的载客量是多少,如果超载会不会有问题,超载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4.猜想现状与影响。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猜想我国及世界人口的现状以及人口急剧增长造成的影响。(板书:人口 世界 中国)

过渡:今天我们就围绕世界和我国人口情况以及人口快速增长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来展开研究。

二、分析数据,了解现状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现状。

1.议一议:出示世界人口的条形统计图,小组内讨论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是如何分析知道的。

预设:学生能知道2005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4.77亿,2050年人口将达到90亿,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

2.说一说:学生介绍自己条形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板书:世界人口70亿 急剧增长)

3.看一看:同学们,随着“2011年10月31日‘第70亿宝宝’在菲律宾马尼拉降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70亿人口’时代”,养活70亿人口需要多少资源呢?我们以衣、食、住为例看几个数字。

喝:每人喝一瓶矿泉水,这70亿个矿泉水瓶排在一起,全长达到154万公里,大约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4倍的距离。

食:每人每天吃1斤大米,70亿人就需要消耗350万吨大米,需要5.8多万个标准火车皮才能装下(1000辆火车)。衣:每人一件全棉的T恤,即便不算加工的损耗,按照85%的含棉量计算,至少也要消耗165万吨棉花。

住:如果按每人居住面积30平方米计算,占地面积达到2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312个北京市的面积。

4.谈感受:说说自己看完这些资料后的感受。

5.读一读,议一议:阅读中国人口占世界比率饼状图和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小组内说一说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是怎样分析得出结论的。

6.学生汇报。(板书:中国13.7亿 急速增长)

过渡:13.7亿人口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我国人口还适合再增长吗?课前同学进行了调查,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们的调查情况,依据你们的调查分析我国人口还适合再增长吗?

三、开展调查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自己课前的调查或访谈来说明,由人口引发的社会问题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1.小组交流讨论。

学习要求:

1)在组内分别介绍自己的生活感受或说一说你对我国人口的看法。

2)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进行自我介绍,能够结合生活经历清楚说明人多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并能恰当运用图表或音视频资料进行说明,使自己的介绍形象直观。

2.分组进行汇报。

3.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板书:影响粮食、升学、交通、生活、就业……)

4.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我们中国面临人口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否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5.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可以看出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都在急剧增长,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其实就是在警告人类,人口增长已经亮起黄牌。(板书:急剧增长)

四、总结提升感受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人口急剧增长对社会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1.想一想。人口增长是不是只对我们个人生活造成影响,对国家的发展有没有影响。

2.学生介绍。

3.思考: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这组数据“目前我国在校人数约2亿,是美国在校生人数的4倍”说一说,人口多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4.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进行分析。

5.教师小结:人口多不但影响我们个人的生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还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要合理控制人口,使人口与资源平衡,这样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认识人口急剧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本节课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人口众多对自己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向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人口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人口问题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容易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认识人口过多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2.关注学生能力,注重课前、课上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对课前运用不同方式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课上借助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后是运用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解释说明和交流能力。

3.关注情感激发,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通过课前调查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人口急剧增长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萌发人与资源要和谐的意识。《急剧增长的人口》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引导学生探究,提高学生能力”,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急剧增长的人口”这一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结合学情说教材

地球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唯一的家园不受到破坏。但是由于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致使资源告急,使人类唯一的家园告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还引发了教育、交通、粮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亮出了黄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的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的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政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针对这一要求,在《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安排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个主题单元。本课是本单元中的第二课,是在学习了“人类生存的家园”之后,来了解人口急剧增长,以及由于人口急剧增长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教材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世界能容纳多少人?”然后呈现一张1930~2005年世界人口的条形统计图,通过识图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数量庞大的现实。再通过一组对话和数据来说明全世界人口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所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增长。紧接着教材从世界聚焦到中国,通过一张中国占世界人口比例图和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来说明,无论是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还是中国自身人口数量都说明,中国也面临人口数量多、增长过快的问题。在认识世界和中国人口现状后,教材简要介绍了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通过一组图片和一则新闻报道来说明人口急剧增长对交通和就业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调查自己的身边是否存在由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感受人口增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情况,依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我课前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分析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学生对世界和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现状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从电视、广播的报道和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例如,上下学或节假日外出经常会遇到乘车拥挤、堵车的现象,尤其是春节回老家时车票难买,车站和车上的人很多;超市、菜市场的人也比较多,经常排队;在参加小升初面试时,面试的人很多,感觉竞争的压力很大。但是不同学生的关注点不同,有些同学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其与资源之间失衡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二、依据目标说思路

1.愿意关注有关人口增长带来问题的新闻报道,萌发控制人口,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2.能运多种方式收集身边有关人口方面的信息,会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人口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知道世界和中国的人口现状和快速增长的趋势,及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粮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世界和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现状和由人口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自己身边的社会问题,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自己、社会生活乃至国民经济的影响。

教学思路: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据了解现状、结合调查解决问题和总结提升感受危机这四个环节,使教学层层深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线,暗线是情感激发和价值观的引导线。体现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的特点。三、围绕过程说方法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引发学生对地球人口承载量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1.谈话导入:每学期学校都带领同学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前田老师都会根据学校班级数量、学生人数以及汽车的载客量来决定租多少车,这样做是为什么?

2.学生结合经验谈感受。

3.再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超载会引发问题,超载会有安全隐患,其实每一个国家和我们生存的地球都像一辆行驶的汽车,大家思考一下:这辆车有没有载客量的限制?它目前的载客量是多少?以目前的载客量来看是否超载呢?

4.猜想现状和影响。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猜想我国和世界人口的现状以及人口急剧增长造成的影响。

5.方法指导验证猜想。指导运用搜集资料和实践调查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环节二:分析数据,了解现状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知道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现状。

1.找一找:出示世界人口的条形统计图,小组内讨论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是如何分析知道的。

预设:学生能知道2005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4.77亿,2050年人口将达到90亿,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适时补充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的知识点。

2.说一说:学生介绍自己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板书:世界人口70亿 急剧增长)

3.看一看:同学们,随着“2011年10月31日‘第70亿宝宝’在菲律宾马尼拉降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70亿人口’时代”,养活70亿人口需要多少资源呢?我们以衣、食、住为例看几个数字。

喝:每人喝一瓶矿泉水,这70亿个矿泉水瓶排在一起,全长达到154万公里,大约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4倍的距离。

食:每人每天吃1斤大米,70亿人就需要消耗350万吨大米,需要5.8万多个标准火车皮才能装下(1000辆火车)。

衣:每人一件全棉的T恤,即便不算加工的损耗,按照85%的含棉量计算,至少也要消耗165万吨棉花。

住:如果按每人居住面积30平方米计算,占地面积达到2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312个北京市的面积。

4.谈感受:说说自己看完这些资料后的感受。

5.读一读:阅读中国人口占世界比率饼状图和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小组内说一说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是怎样分析得出的结论。

6.学生汇报。(板书:中国13.7亿 急速增长)

7.议一议:说一说自己对中国人口的看法。

过渡:结合学生的讨论,教师小结:“13.7亿人口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我国人口还适合再增长吗?课前同学进行了调查,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们的调查情况,依据你们的调查分析我国人口还适合再增长吗?”

环节三:结合调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自己课前的调查或访谈人口增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以此来说明人口急剧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认识到世界和中国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1.小组交流讨论。

学习要求:

1)在组内分别介绍自己的生活感受或对家长的访谈,说一说你对我国人口的看法。

2)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能够结合生活经历清楚说明人多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并能恰当运用图表或音视频资料进行说明,使自己的介绍形象直观。

2.分组进行汇报。

3.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互评。(板书:影响粮食、升学、交通、生活、就业……)

4.深入了解:是不是只有我们中国面临人口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否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5.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可以看出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都在急剧增长,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其实就是在警告人类,人口增长已经亮出黄牌。

环节四:总结提升,感受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人口急剧增长对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1.想一想:人口增长是不是只对我们个人生活造成影响,对国家的发展有没有影响?

2.学生介绍。

3.思考: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这组数据“目前我国在校人数约2亿,是美国在校生人数的4倍”说一说人口多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4.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进行分析。

5.教师小结:人口多不但影响我们个人的生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还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要合理控制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口与资源平衡,这样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四、基于反思说特色

1.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认识人口急剧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通过访谈我发现,学生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因此课前让学生围绕人口增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展开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人口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人口问题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容易引起学生对“人口”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加深其对社会的认识。

2.关注学生能力,注重课前、课上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本节课前注意指导学生展开调查,搜集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课上指导学生借助图表来获取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运用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解释说明和交流。

围绕“勿忘”和“国耻”这两个关键词展开的。“国耻”是日本自1894年到1945年以来一系列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和由此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勿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历史的真实被扭曲,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另一层的含义是通过这段历史来激发学生维护和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情况:

为了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情况,课前通过问卷、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对日军侵华的历史事件,学生了解的资源非常匮乏。

2.不知道如何来证明历史的真实。

3.不了解国歌所承载的历史。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国歌所承载的这段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勿忘历史是警醒人们防止悲剧重演,唤起爱好和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

通过课前资料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3~4个主要历史事件,并能列举日本在侵华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能力:

在模拟法庭的活动中,通过运用文献(历史图片、历史文字、历史文物等)来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初步学习运用文献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在侵华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教学难点:

认识到勿忘历史能够警醒人们防止悲剧重演,唤起爱好和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了解历史

设计意图:以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作为切入点,引入日军侵华历史,了解“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这几个主要事件和日军的罪恶行径,体会亡国灭种的危险。(一)谈话导入

1.教师导语:每周一我们都要升旗,升旗时都会唱国歌。(出示歌词,学生阅读歌词)

2.教师提问: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谁带来的?

预设:学生如果不知道,结合国歌词曲作者的背景介绍引出。

3.过渡语: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时期,去了解那段历史。(二)媒体演示,了解侵华历史

1.导语:老师播放一段资料,请仔细观察,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2.教师媒体演示:日军自1894年至1945年主要侵华事件,以及侵占领土并逐渐扩大的示意图。

3.学生明确四个主要侵华事件。把相应的历史事件贴到黑板上的年代尺上。

4.教师谈话:日军在其侵占的领土上都做了什么,我先听一首歌,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5.播放视频:《松花江上》

预设:

A.资源被掠夺

B.人民被屠杀

C.百姓背井离乡

6.教师提问:看到我国的领土一点点被侵占,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屠杀你有什么感受?

7.学生回答,感受亡国灭种的危险。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和感受,我也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的确到了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

二、采用文献,证实历史

设计意图:以日本战犯在法庭上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为例,创设“模拟法庭”的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证明历史事实的能力,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一)模拟法庭

1.导语:就是这样一段真实、清晰存在的历史,可对待这段历史,却有人这样认为……

2.播放:法庭上日军战犯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

3.教师:假如你是一名中国的律师,你会怎样反驳。

预设:根据前测知道,学生在情绪上波动大,不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辩驳,只能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说明。

4.教师指导:在历史面前光有冲动是不够的,我们要学会利用“文献”来证明历史的真实,文献包括:照片、文字、文物、遗迹,因为它们是历史最真实的表现。请你根据手中的资料,找出相关的文献,对日军战犯进行批驳。

5.学生运用资料进行批驳。

过渡:孩子们,你们说的太好了,我仿佛来到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我国律师的风采。

6.教师播放:《东京审判》片断。

过渡:正是这些有力的证据,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使这些战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二)学法运用

1.导语:老师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成为这样的律师,请你依据老师给大家的资料,来证明“细菌实验”和“潘家峪惨案”的历史真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3.学生汇报。

三、敲响警钟,以史为鉴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不忘记历史,是对历史的尊重,是让我们以史为鉴,知道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防止悲剧重演,维护和平。

1.导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这么多的罪行,却还极力否认,需要去讨回曾经欠下我们的血债吗?

预设:学生提出两种观点。

2.教师引导:如果去讨回血债,会出现什么结果。

3.体会悲剧会重演。

4.教师小结:

这些历史不能忘记,还有很多历史我们都不该忘记。勿忘历史是对历史的尊重,是让我们以史为鉴,知道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防止悲剧重演,维护和平。每年的九月十八日,沈阳市都会拉响警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让我们一起在警报声中记住历史,祈祷和平。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

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分为教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尤其是评价内容,它是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附:评价量规

卫队,还介绍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人工奇迹,兵马俑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材还呈现了三组图片,第一组图片呈现的是秦始皇和兵马俑一号俑坑的图片,说明的是兵马俑与秦始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号俑坑展现出兵马俑规模宏大,与本课的气势磅礴相呼应。第二组图片呈现的是基于问题的对话,体现出课程注重探究性的特点。第三组图片呈现的是彩绘铜车马、一号俑坑的全景图和一些兵俑的细部特征。这组图既体现出发散性又体现出多层性,发散性体现在从兵俑的服饰、造型等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多层性体现在,它既蕴含着艺术价值,又蕴含着历史价值,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围绕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重新从三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解读,一方面教材呈现的是兵马俑的基本情况,包括它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卫队,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及被发现的过程等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它的历史价值,兵马俑的发现为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民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三方面是它的艺术价值,兵马俑以“大、多、精、美”的艺术特点堪称世界雕塑艺术中的珍宝。所谓“大”是指规模大,三座俑坑共两万多平方米,规模这样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艺术群雕,确实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还可看出陶俑的体型大,与真人、真马的大小相仿。所谓“多”,是指数量多。三座俑坑共出土陶俑陶马近8000件,它们身着不同服饰,手持不同兵器,亮出不同姿势,站立不同位置,组成不同的阵式,浩浩荡荡,威风肃杀,大有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之势。所谓“精”,是指每件陶俑陶马大到体型结构,小到毛发须眉都经过精雕细刻。所谓“美”,是指其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进而体现出兵马俑是古代雕塑史中的珍品,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而自豪。

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解学生的情况,我课前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访谈和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得出了如下结论:

学生对于兵马俑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因为在四年级的语文课中学习过《秦兵马俑》一课,教材中对兵马俑的规模、造型进行了介绍,对于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还不是很全面,对于兵马俑的历史价值了解的比较少,但学生对兵马俑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兵马俑所反映出的兵种、作战思想等。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并通过呈现一些引导性的学习材料实施有意义的学习。

教学准备

搜集兵马俑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并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根据搜集的兵马俑图片制作兵马俑的扑克牌。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兵马俑“大、多、精、美”的艺术特点以及它对研究古代军事、服饰等方面的作用,感受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萌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逐步树立珍视、热爱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意识。

能力:初步学习分类、对比、典型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能力。

知识:知道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卫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学重点:

知道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奇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兵马俑“大、多、精、美”的艺术特点,萌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逐步树立珍视、热爱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意识。教学过程

环节一,走近兵马俑

设计意图:金字塔与兵马俑都被称为世界奇迹,金字塔这一内容学生又刚刚学习过,因此从金字塔切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兵马俑与金字塔一样是古代奇迹。(一)猜一猜

1.教师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并提问: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它被称为古代世界奇迹,在中国也有一位帝王,他陵墓的地下卫队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同学们知道吗?

2.学生介绍。(二)说一说

1.教师介绍:法国总理希拉克称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奇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兵马俑,关于兵马俑同学们想了解什么呢?(板书:兵马俑)

2.学生介绍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预设: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可能不是很明确,教师要注意结合本课的内容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兵马俑的用途,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环节二,探秘兵马俑

一探艺术价值

兵马俑的大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兵马俑坑的面积大和兵马俑的形体大,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教师提出问题,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兵马俑?并引导学生回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习过的《祖国领土不可分割》中关于秦始皇的介绍进行回答。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