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寺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12:26:03

点击下载

作者:贾永辉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临济寺史话

临济寺史话试读:

前言

本书从唐朝、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说起,讲述了我们临济宗、临济寺在历朝历代中的跌宕起伏,使我们了解到义玄禅师对修行人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关心,也深一层体现出义玄禅师对痴迷不悟者的那种热忱和关怀,蕴含着义玄禅师对众生那种博大仁爱的精神。

纵观漫长历史,佛教以及临济宗在各朝各代中历经兴废。在各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僧人们依旧恪守佛祖的悲愿,履行着自己善良的本分,依旧耐心向众生施洒甘霖,为社会祈求安康,依旧为广大众生祈求幸福安乐!然而,这一切,离不开众生的慧根和一颗善心!在我们的肥沃土地上,华夏人滋生了看不见的、粗壮的慧根,广大众生是善良的,只是受环境所污染,造成了一个个的贪、嗔、痴,就像深陷在大雾之中,使自己的善心迷失了方向,使自己那颗平常心也在歪曲中不断升级……

在我们人生余下的、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以慈悲为怀,以和善为贵,努力、勤奋修行,努力为众生、为社会的安康发展,为众生安居乐业,增添一份祥和、一份清凉,就是诸位修行人的无量功德。

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人心劳累的今天,众生不要只考虑挣钱,将自己搞得身心疲惫,能真正静下心来,将自己认真修整一番,歇一歇已经疲惫的身和心,也是一件非常愉快、使自己身心健康的好事,一件幸福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一定挣到多少钱就是好事,不一定有钱就是幸福,关键在我们的这颗心,是否能经常保持一颗“平常心”,以一颗“平常心”善待身边一切事。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常世界里,不要总梦想有很多钱,就是在过“仙人”的生活,那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消极的态度。因为佛陀告诉了我们,怎么来正确使用自己挣来的辛苦钱。如果挣钱只为享受,沉陷在花天酒地的某种生活中,那是一种思想贫穷、精神颓废的消极表现,体现不出存在的意义,更体现不出在生活中的价值。

除非自己不去修行,甘愿在某种生活中尝试那种所谓的烦恼——那是您的自由。

住持:

一 著名的“棒喝”

(一)义玄来了

临济寺的前身叫临济院,位于城外东南2.5里的临济村。当时,临济院是一座平常、普通的小寺院。在历史的长河里就像一片枯黄的树叶,很不起眼。当时一些官员、社会上层人士经常到临济院来拜佛,向几位僧人求教佛法。

唐大中八年,义玄拜黄檗希运禅师为师。后在黄檗、大愚禅师的钳锤下悟明心性,便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弘扬佛法。在路上,他看到各地的佛教发展一蹶不振,人们的精神面貌非常沮丧,根本无心学佛。当他走到真定时,看到这里的居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秩序井然,充满着祥和之气,便决定在真定弘扬佛法,遂来到城外的临济院。

常来的官员、社会上层人士看见这位陌生僧人修行很好,便相传开来,引起了太尉墨君和的注意。在唐咸通元年(860年),墨君和将城里自己的住宅作为了寺院,请义玄来做住持,仍以“临济”为名,于是“临济寺”在历史上、在真定就这样诞生了!

(二)“棒喝”的理论

义玄禅师不负墨君和的厚望,潜心研究佛学,在这座新建起的“临济寺”里创建了闻名于世的临济宗“三玄、三要”和“四料简、四照用、四宾主”以及“四喝”。义玄禅师的这种模式并不是他的专利,他用《祖堂集》中的“以喝、打为化门”来概括,“喝打”或者“棒喝”作为表现禅机的一种“势”,义玄将这种形式贯穿于一切禅行中,就形成了临济的独家门风。“三玄、三要”就是三种原则、三个要点;“四料简、四照用、四宾主”是根据不同智慧、不同根器的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对初学佛的人提出的问题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大喝一声,使人瞬间顿悟。

三玄、三要:关于“三玄、三要”,汾阳善昭禅师有这样的偈诗:三玄三要事难分,得以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这位聪明的善昭禅师又做了这样的总结,第一玄,照用一时全,七星光灿烂,万里绝尘烟。第二玄,钩锥利似尖,拟拟穿腮过,裂面倚双肩。第三玄,妙用具方圆,随机明事理,万法体中全。第一要,根境俱忘绝朕兆,山崩海竭洒飘尘,荡尽寒灰始得妙。第二要,钩锥察辨呈巧妙,纵去夺来掣电机,透匣七星光晃耀。第三要,不用垂钩不下钓,临机一曲楚歌声,闻者尽教来反照。

成都一位姓史的人家,这家的儿子很有学问,并且是位居士。他和慈明禅师交谈的时候说,临济道: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大众,事因叮咛起,展转见讹淆。听取一颂:句中难透是三玄,一句该通空劫前。临济命根元不断,一条红线手中牵。慈明禅师是这样总结三玄三要的:第一玄,三世诸佛拟何宣,垂慈梦里生轻薄,端坐还成落断边。第二玄,灵利衲僧眼未明,石火电光犹是钝,扬眉瞬目涉关山。第三玄,万象森罗宇宙宽,云散洞空山岳静,落花流水满长川。第一要,岂话圣贤妙,拟议涉长途,抬头已颠倒。第二要,顶峰敲楗召,神通自在来,多闻门外叫。第三要,起倒令人笑,掌内握乾坤,千差都一照。另外,他还加了这样一句话:报汝通玄士,棒喝要临时,若明端的旨,半夜太阳辉。

四料简:“料”,谓度量;“简”,谓简别,或即问答解释,指按照学徒的不同“根器”和接受佛教教义的不同程度,所采用的不同教授方法,破除我、法二执。据《人天眼目》卷一:(1)“夺人不夺境”,是针对我见中的人,破除对人我见的执着;(2)“夺境不夺人”,是针对法执重的人,破除以法为实有的观点;(3)“人境俱夺”,是针对我执和法执都重的人,二者都须破;(4)“人境俱不夺”,对于人我、法我均无执着的人,二者都不须破。

四照用:有两种解释,一、据《人天眼目》卷一,“照”指对客体的认识;“用”是指对主题的认识。根据参禅者对主体和客体的不同认识和采取的不同教授方法,总的在“破除”那种视主体和客体均为实有的世俗观点。(1)“先照后用”,针对“法执”重者,先破除以客体为实有的观点;(2)“先用后照”,针对“我执”重者,先破除以主体为实有的观点;(3)“照用同时”,针对我、法二重者,同时都破除;(4)“照用不同时”,对于我、法二执轻者或破除者,即可运用自如,“应机接物”。二、据《五家宗旨纂要》卷上,“照”指禅机问答;“用”指打或喝等动作,纯属接引参禅者的方法。(1)“先照后用”,先向参禅者提问,然后根据其答对情况,或棒或喝;(2)“先用后照”,“如遇僧来,师便打、便喝……然后提问,汝道是什么意旨?”;(3)“照用同时”,即在师或棒或喝中看对方如何承当;(4)“照用不同时”,或照或用,不拘一格,随机纵夺。

四宾主:“宾”指参禅者或不懂禅理者,“主”指禅师或指懂得禅理者。据以考察宾主问答中是否真正掌握禅理的方法。据《人天眼目》:(1)“宾看主”,参禅者掌握禅理,而禅师不懂装懂;(2)“主看宾”,禅师掌握禅理,而参禅者不懂装懂;(3)“主看主”,禅师和参禅者都懂禅理;(4)“宾看宾”,禅师和参禅者都不懂禅理,但又相互卖弄。

义玄禅师将“喝”当作指导修行者的手段,同时将“喝”分为四种:第一种,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金刚王宝剑坚而锐利,可以斩断一切迷惑、除掉妄想。第二种,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言发吐气,震立威武,众魔胆裂,能使当机者内心回光返照、万有诸法。第三种,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能用来探测当机者是否具有“勘破棚头傀儡门面”的力量。第四种,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能正觉心源,空虚消殒。“喝天下”匾

义玄禅师的理论和行为,很快传遍了当时的中国佛教,于是,一位伟大的大师,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正定临济寺坐落在城内的东南部,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这里占地面积约一万六千平方米,正是当年的太尉墨君和家的地方,寺内有一座古塔,耸立在一片树木中,这是临济禅师义玄的舍利塔,始建于咸通八年(867年)。义玄禅师在大名府讲法期间圆寂,享年八十岁。义玄禅师在圆寂前传下一首偈诗: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需磨。

义玄禅师的生平不一致,《祖堂集》《宋高僧转》等资料里显示他圆寂的时间是唐朝咸通七年(866年)。而在《古尊宿语录》中,他的弟子编撰的《临济慧照禅师塔记》中,记载他圆寂时间为咸通八年,也就是867年。资料中常见的“慧照禅师”是唐懿宗赐予他的谥号,并赐塔号“澄灵”。

(三)塑像的传说

临济寺院的门前是一条东、西宽十米左右的小马路,正门前是一座很古老的、高五米左右、长七八米的影壁墙。走进正门是寺院的山门,然后便是天王殿,殿内供奉的木雕弥勒佛的化身,我国五代时期的契此和尚,俗称布袋和尚的坐像。东西墙上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四大天王画像,南墙两侧挂的是韦陀和伽蓝画像。

佛经说,佛、菩萨为了普度众生,应随机缘,根据不同环境、不同人类,可以变化多种形象,为人们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佛、菩萨既然在帮助人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变化自己的形象呢?众所周知,雷锋做好事不留姓名,可佛、菩萨做好事连形象都不留,这与今人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会使人感动得又哭又笑,对我们这阎浮提世界的人也未免太厚道了!

弥勒,是古印度语,译为慈氏,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译为无能胜,合起来便是:慈无能胜,意思是大慈大悲无人能胜过他。他出生于印度南部一个比较显赫的贵族、大婆罗门家庭,婆罗门是当时印度非常高贵的种姓,掌管祭祀、僧侣和文教。《弥陀疏钞》说,慈无能胜在母胎里就有一颗慈善的心,后来他这一家族都叫慈氏。又说他在前生遇见了大慈如来佛,也发愿和他一样的名号,就得了慈心三昧。

契此,五代时期出生在浙江奉化,他在世的时候,经常拿一布口袋,说话语无伦次,随处就寝,人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圆寂。

1994年,浙江奉化雪窦寺的知客师讲道:五代时候,奉化溪口河边的一只小船上,传来被弃婴儿的哭声,一个渔民便将小孩抱回家抚养。小孩三岁的时候,随父母去拜佛,他便嚷着要出家。八岁的时候,父母终于耐不住他的纠缠,便送他到附近的雪窦寺出家了,法名契此。

契此和尚长大后,常拿一布口袋四处化缘,他什么东西也要,要的东西再多,也装不满他的那布口袋。一些顽童将果皮、死鱼抛向他,他便笑呵呵地收下,将鱼放在水中,鱼便活了,游离而去。又将要来的东西发放给贫苦人们,并随机向他们说法,教化、帮助了很多在苦海中挣扎的穷苦众生。

一天,宁波天童寺的僧人准备用斋,忽然来了一位拿布袋的胖和尚,竟然坐在方丈的座位上,巡堂师非常生气,揪住他的耳朵便往外拖,耳朵越拖越长,一直拖到门口,那胖和尚仍然笑嘻嘻的纹丝不动。方丈闻讯赶来,大声喝道,是菩萨应供来了!众僧便恭恭敬敬地顶礼三拜。

后梁明贞三年,炎夏的一天,宁波太守府花园内忽然出现了一个胖和尚,护院家丁赶也赶不走,便告诉了太守。太守是一个佛教根底很深的居士,他想,门卫很严,和尚怎么能进来呢?到花园看时,只见胖和尚正在柏树下睡觉,待他醒后,太守问他来自哪里。胖和尚说是雪窦寺的契此。太守便请他到客堂用茶,契此不理太守,便脱掉衣服,跳进水池洗澡,并让太守帮他搓背。太守看在他是出家师父的分上,便耐着性子帮他搓起了背。突然看见他的背上生出了眼睛,笑嘻嘻地看着自己,顿时吓呆了。

洗完澡,契此交给他一封信,告诉他等我走了你再看。说完就不见了。太守拆开信一看,信上写着: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太守不解其意,跑到雪窦寺一问,才知道契此和尚已经圆寂一个多月了。因此,人们便认为这个布袋和尚——契此,就是弥勒佛的化身。雪窦寺变成了弥勒佛的应化道场。

(四)深远的意义

临济禅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寺院,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没有留下什么故事。如果说临济寺,必须先从“临济宗”开始,临济宗完全可以代表临济寺,没有著名的“临济宗”就没有影响深远的临济寺。影响深远的临济寺,完全取决于著名的“临济宗”。资料记载,义玄禅师称作“临济禅师”。

由于“棒喝”理论影响极大,他的弟子也日渐增多,有着“临济子孙遍天下”的美誉,又有“临济天下、曹洞一角”之说;《景德传灯录》中记载,义玄禅师有嗣法弟子二十二人(另据《传法正宗记》卷七,有嗣法弟子二十四人),其中十六人有文字记载,他们主要分布在河北三镇,以镇州的宝寿沼、三圣慧然和魏州的兴化存奖为代表,还有个别人在江南传禅,如鄂州的灌溪志闲等。

临济门风虽然以“峻烈”而著称,但前来学佛的人却络绎不绝。人们意识到许多事情让我们甩不掉、放不下,与那些使人哭笑不得、死去活来的事情结为“挚友”,那些无明的烦恼便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义玄禅师对一些现象已经无喜无悲,所以便教导弟子“不受人惑”,这非常符合修行人的宗旨。

义玄还采用呵佛骂祖、甚至还要“杀佛、杀父母”的手段,这标志着禅宗反对在相上用功,更反映了当时的禅宗主流是以明心见性、以见性为贵。必须有自尊、自信、自主,必须建立真正的见解,特别重视唤醒人们的“自觉”意识。义玄禅师是那个特殊时期的典型代表,他提倡道法自然,这有助于教导人们在社会衰落时期,如何面对虚妄不实的表现,达到彻底的精神解脱,超越自我的境界。这又是义玄禅师思想的深远意义之一。

之后,临济宗又分为了黄龙、杨岐两个支流。“棒喝应机”也反映在毁佛、毁祖、骂僧和排斥三藏教上,他反对思想上有任何束缚,甚至教人“遇见佛杀佛,遇见父母杀父母,遇见亲眷杀亲眷”,“杀”代表破除一切相的执着,不历阶级,顿悟本来面目。

义玄的“棒喝应机”里有他自己的理论和人生标准,在理论上他继承的是道一以来的——即心即佛,突出个人自信,换句话说,就是使人认识到你与佛没有什么区别,你就是佛。义玄坚持禅宗的基本思想,倡导行平常心,做平常事,他的理想人生,归根结底就是“无事过时”;有事可能不如没事,逍遥也许胜于参与。

在义玄禅师圆寂后,他的弟子三圣慧然编写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里边记载了义玄禅师的简历和示众禅话的语录,介绍了义玄禅师的生平和传法概况,具体分析了义玄禅师的禅学思想以及临济宗初创时期的概貌。

义玄禅师告诉我们,参禅者必须建立真正的见解、自主自信、不受人惑,在平常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心,实现无事的境界,从而达到随处做主、立处皆真的最终目的,并且强调求“真”,才是禅学思想的实质。“求真见解”,就是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才会有真正的见解;在这个阎浮提世界里,要以坦诚的态度说话,我们不怕错,怕的是遮掩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生活错上加错。“不受人惑”,必须要有自己真正的见解、科学的认识,才不会受蛊惑才会识别健康与不健康的生活和文化。义玄禅师这深刻、明了的思想和见解,影响着华夏子孙的文化和生活,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他那伟大而又深远的思想,远远超越了正定城以及这城内的临济寺。

他告诉我们,禅的体验——从解悟到证悟必须透过日常生活的深化,才能达到大彻大悟。关键在于放不下某些事,一旦放下,就从日常生活中去体悟,触缘而悟,也不是件难事。重要的是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生活,在无修而修中顿见风光,并且虚空粉碎,身心的疲惫、烦恼就会脱落。

临济宗主要是重视思想的研究,他们从朴实而又实际的生活中,总结出高深莫测的哲学道理,平民百姓能够接受他们对实际生活的看法,学者专家也能够研究那高深莫测的哲学,并且还有一种俗而不凡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佛教的高明之处吧。

(五)临济文化传四海

公元8世纪,禅宗文化和精神就传播到了邻国朝鲜。后来又有朝鲜人在南方的马祖那里受法,然后回国传承南禅宗的文化和精神。到高丽时期,朝廷主张将这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定慧双修,禅宗文化便在朝鲜开始了广泛、久远的发展。

在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间,日本僧人荣西漂洋过海,到宋朝参禅学佛,在天台山万寿寺,在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那里受法,将黄龙禅法传入了日本,建立了建仁寺、圣福寺,他们叫作兼修禅、密二宗。显然,这样的寺名,也是在为日本人民祈求着福音、祈求着和平。在历史的变迁中,这一派叫“千光派”。

同时,还有一位叫俊芿的日本僧人,在宋朝接受了杨岐派的禅法,回到日本后建了泉涌寺,向他的弟子传授了杨岐禅宗的主要思想。13世纪,一位叫道元的日本僧人到南宋,在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如净那里学习禅法,又将曹洞宗传到了日本。当时日本僧人的学习精神感动着中国僧人,在南宋末年,有许多的中国和尚前往日本,传授杨岐派的禅法以及精神和文化。中日两国人民的佛教文化以及民间文化,早在宋朝就开始了源源不断的密切交流与繁荣发展。日本僧侣拜谒临济祖庭

在元、明、清时期,随着朝廷的对外开放和民间的广泛交流,中国的佛教、临济文化的精神传到了东南亚一些国家,所以他们现在的一些生活、文化以及习惯酷似我们华夏人。

禅宗文化传入英国之初,由英国籍的日本曹洞派比丘尼肯尼特在英国诺桑伯兰谷地区创立了“霞斯塔寺院”以及分支机构“瑟罗塞尔洞修道院”,这里除供人习佛坐禅和举行佛教主要庆典活动外,禅师还为人主持婚礼、举办丧礼。在肯尼特的影响下,本地区热爱佛教的人士积极倡导,禅宗便在英国很快盛行起来,各地纷纷建立起了学佛坐禅中心。

南朝,即420年~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在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在这个时候,陈宣帝太建六年(574年)的时候,印度僧人灭喜来到中国,在僧璨禅师那里学习楞伽禅法。太建十二年(580年)间,他去越南建了法云寺,并将禅法传于弟子发云,到定空禅师以后,渐渐接近了中国南宗禅的“顿悟”禅法。这就是越南最早的禅宗“灭喜禅派”。唐元和十五年(820年),中国禅师无言通到越南弘扬佛法,在北宁仙游县传法于弟子感诚,代代相传,形成了“无言通禅派”。直到越南“李朝”时期,即1010年~1224年间,“无言通禅派”成了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

这一派继承了中国的南宗禅法,实行面壁禅观修行方式,运用了中国公案和体验的研究方式。到13世纪,曾受教于中国天封禅师和德诚禅师的越南人陈太宗,又传到陈仁宗,在安子山花烟寺创建了“竹林禅派”,在“无言通禅派”的基础上,以河北正定的临济宗为法门,成为无言通禅派的支系。

宋朝的雪窦重显的弟子、草堂禅师在越南被误解,被抓到一位管僧人的官员家当了奴仆,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管僧人的官员将草堂禅师推荐给了越南的皇上李圣宗,李圣宗得知草堂禅师对禅的功力非常深厚,便请他到开国寺传授禅法,草堂禅师主讲了雪窦重显禅师的《颂古百则》,后来便形成了“草堂禅派”。

这一派倡导禅净一致,发展得很快。到18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元绍禅师到越南弘扬佛法,在那里创建了“元绍禅派”,这一派以河北真定的临济宗的思想为宗旨,主张禅教一致,一时盛行于越南南方顺化等地区。18世纪初,有越南僧人在临济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建了“观禅派”,这一派流行于越南中部地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17世纪中期,竹林禅派的著名僧人白梅麟角创立了“莲宗派”,是禅宗和净土宗相结合的派别。这一派主张禅净一致,一教为佛眼、以禅为佛心,以阿弥陀佛为禅的公案,专门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修行方法,由此而得悟平生。这一派流行于越南的北方广大农村。至今,佛教仍在越南广为流传,尤其是临济宗。

二  临济寺的变迁

(一)昔日临济寺

请允许展开一点联想——唐朝的某一天,一片蓝天下,临济僧人在院内的垂柳下闭目静坐,在僧舍认真读书,大雄宝殿里飘出缕缕淡淡的清香,萦绕着寺院,使正定城内辛勤劳作的人们,鼻中扑满来自寺内的清香,让人心神安宁,精神愉悦。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时刻提醒着人们要过清心寡欲的生活,在生活中不要奢望太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墨君和将自己的宅院作为寺院,义玄禅师将墨君和留下的房屋作为了法堂、禅堂、僧舍。基于当时的条件,僧人的佛教仪式活动也相应简单些。从南方来的义玄禅师习惯了那里青山绿水的环境,那种环境在他的内心产生了深刻的美感。于是他和众僧在空闲之余,在寺内种植了很多树木,虽不及黄檗山的风景,但也满足了几分内心的愿望,他引导众僧在这样的环境里修习禅法。清净临济寺

史料记载,宋朝时期,在宋、金战争中,墨君和于城中留下的房屋、殿堂全部毁掉,澄灵塔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下旨修复了澄灵塔、大雄宝殿、藏经阁以及山门,还在殿内增加了部分佛像;与此同时,还建了天王殿和弥陀殿,为僧人建了不少的新住所。今天我们看到的澄灵塔就是辽金典型样式的。

元朝时期,住持海云法师主持重修了临济寺,葛罗禄乃贤所著的《河朔仿古记》中有记载。后来赵孟頫奉敕将《河朔仿古记》中的一些内容撰写在《临济正宗碑》(非原碑)文上,立于临济寺中。1235年,海云禅师被临济寺的寺监定明通过知府礼请来当住持。来到临济寺,当时寺内殿宇荒废,但很快就兴修了祖师道场,在各个殿内增添了很多主要的菩萨像,这又为临济寺增添了光辉。直到1246年,临济寺恢复为十方禅寺。

海云住持临济寺大概有十年之久,同时还住持庆寿寺,他经常往返于燕京与真定之间;临济寺是海云生前活动的主要场所,并且真定临济寺内还曾经建有海云印简的舍利塔,可惜现在该塔已经不存在了。

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临济寺院在现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简单的修缮。并新立石碑,由王饼撰记,郭希愈书写。当时临济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澄灵塔和祖堂。史料记载,这一时期,寺内没有太大的变化,是佛教比较衰落的时期,到明末清初,临济寺再度荒废。

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世宗胤祯加封义玄禅师为“真常慧照禅师”。寺院奉旨放在塔的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着篆书“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道光十年(1830年),总兵舒通阿出资再度重修,并将祖师殿移至大雄宝殿两侧。解放初期的临济寺

抗日战争时期,临济寺内的澄灵塔残败不堪,三间祖堂无人问津,东边的三间大殿内处处落满着多年的灰尘,显得破旧不堪、一片狼藉。1947年底,这些殿堂也不知被谁人拆毁,仅存孤零零的一座澄灵塔。

1949年全国解放后,宗教活动受到抑制。1979年六月下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第一次访华期间,来到正定参拜了临济宗义玄禅师的舍利塔,即澄灵塔。当年十月重修了围墙、新建了四间房屋。

(二)临济寺内的塑像

新时期的临济寺僧人、居士以及喜欢佛教文化研究的人们,不像过去历史中那样了,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有了新的精神家园,在这片佛教净土上建造了很多新的殿堂和宏伟的大殿,营造出了更加浓厚的佛教氛围!

大雄宝殿,是本寺院一座很重要的殿堂,店内正中供着樟木雕刻的释迦牟尼像,两边是他的弟子迦叶和阿难;他的后面是观世音菩萨;北墙东面是文殊菩萨,西面是普贤菩萨,东南角是地藏王菩萨;东西两侧是木雕的十八罗汉。

释迦牟尼佛,在我们的生活中,习惯称:佛祖、佛陀、如来佛、世尊或释尊;在《佛十种通号》中还有这样的记载,称他为应供、明行足、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等。释迦,是他们的本族名称;牟尼,译为圣人,全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大约生于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4年圆寂;另一种说法是生于公元前564年,公元前484年圆寂。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母亲是国王的表妹,结婚二十年没有生育。一天,梦见白象投胎在自己身上,梦醒后果然怀孕了。四月初八,在她分娩前回娘家时,路过蓝毗尼花园,她在园中手扶无忧树,准备坐下休息时,孩子便从右肋下降生了。

生下来,就奇迹般地向东南西北各行七步,每走一步地上便出现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时候,天花似锦、飘香四溢,天上出现了九条龙,口吐清水,为他沐浴。七天之后,他的母亲便去世了,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七岁开始习文、学武,但他性情文质、忧郁。在他十七岁时,父王就为他完了婚。婚后,他仍旧整天闷闷不乐,经常陷入某种沉思,试图想弄清楚人们为什么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于是便决定离开王宫,出家修行。

他向国王提出这个想法,国王说你如果有了儿子,就同意你出家。国王想用这个方法阻止他出家。他便用手指向妻子的腹部,告诉国王,她有身孕了。不久,果然生下了儿子罗睺罗。记载说,他在十九岁时的一个深夜,带着马夫和五个随从离开了王宫。

他一路走访了很多名师,仍不得解法,于是便下定决心,到很远很远的尼连禅河畔的伽耶毕波罗森林中去修行,在那里长达六年的苦修,尝尽了各种折磨和苦难……终于明白,这样的苦修不能解脱人世间的苦难;这时候,他已经将自己折磨得皮包骨头了,身体也非常虚弱,他决定放下这种苦修,接受了牧女馈送的乳糜,恢复了体力。与他同行的五人误认为他思念王宫的生活,便离他而去。

释迦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并且发誓,不成正觉,终不起座。当地魔王担心他成佛后对魔教不利,便率领大小魔女、魔将、魔鬼头对他进行骚扰。他意志坚定,不受任何干扰,魔王气急败坏地冲他喊道,谁能证明你的行为是正确的?他便用手指地,大地立刻发生了强烈的震动,众地神涌出来说,我能证明。

他又指了指苍天,顷刻间狂风大作,众魔便随风慌忙四处逃窜,以后再不敢惹他了。经过三七日的禅定,终于在十二月初八的凌晨,顿感星光灿烂,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正觉的佛陀,悟得了世间一切天人合和的真谛。

悟得了人生“四谛”即:苦、集、灭、道——人生痛苦的缘由和解除的途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达到涅槃的正道。“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表明人的一生一切活动互为因果的关系,达到正觉境地,终于成佛。当时大地震动,人神齐欢呼,地狱鬼一时也脱离了苦海。释迦时年三十岁。

释迦成佛后,他首先找到曾经跟随他的五个人,教化他们,称为初转法轮。成了佛祖最早的弟子;从此佛教具有了佛、法、僧三宝,这是佛教成立的标志,释迦就是真正佛教的创始者。从此,他到处宣讲佛法,普度众生。弟子越来越多,包括他过去的好多远近亲眷、好友,好多的富贾商豪,他们出资,在古印度各国,为释迦佛祖建了好多讲经说法的场所,规模日渐庞大。

在他八十岁、二月十五日那天,去舍卫城的途中,自感阳寿将尽,走到恒河边的婆罗树林的时候,躺在两个大娑罗树之间,面向西方,右手将头支起,对身边跟随他的十大弟子进行最后讲法,讲完之后,便涅槃了。

附近的弟子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悼念这位伟大的佛祖的遗容。火化后,人们看到了很多的舍利子。古印度的十个大小国家都想得到佛祖的舍利子。经过商议,将舍利子分给了八个国家,两个小国得到了骨灰,分别带回国建塔供养。

阿难,大雄宝殿内,站在释迦牟尼佛像左侧、双手合十,非常虔诚的样子,这就是——阿难。他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意译是,庆喜或者无染。传说是斛钣王的儿子,也有的说是白饭王的儿子。斛钣王和白饭王与释迦是同一个家族,阿难是释迦的堂弟,他出生于释迦牟尼成道的夜晚,所以也叫“庆喜”。他出家后侍奉释迦牟尼二十多年,因为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又称“多闻第一”,在第一次以大迦叶为中心,进行“三藏”结集时他是主诵人。后来在华人翻译经文时,开头第一句的“如是我闻”,就是阿难所说的。阿难是中国禅宗继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迦叶,站立在释迦牟尼右侧,双手抱拳,看上去,给后人老成持重的感觉,“迦叶”,是梵文“摩诃迦叶波”的简称;摩诃,是“大”的意思,“迦叶波”是他的姓。迦叶也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他年高德重,被称为“大迦叶”,他以严格遵守戒律的苦行而著称。释迦牟尼涅槃之后,迦叶组织了第一次佛经的结集。大雄宝殿的精美雕像

有资料记载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世尊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汝,汝当护持,毋令断绝。”是以迦叶为西天初祖,延续传至到达摩这里,为西土二十八祖,故曰:四七真乘。

后来达摩传到东土六祖慧能这里,代代相传,传佛心印,如灯续明,六祖慧能传至义玄禅师,成为临济宗的开山祖师,祖祖相传,直传到第四十五代临济寺释有明禅师这里。在中国禅宗中,尊迦叶为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

观世音,是宣扬大乘经菩萨之一;意译为:听闻到他(她)的声音,能解灾难。《悲华经》中记载,他是古印度转轮王、无诤念,即阿弥陀佛的第一个太子,名叫“不眴”;《小乘经》中记载,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女儿。一种说法是太子,一种说法是女儿,究竟是男是女,我们华夏人不甚了然;为了美化救苦救难的菩萨,华夏人世世代代便将观世音菩萨女性化;观世音菩萨为广度众生,能展现种种形象,因此是男是女,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唐玄奘翻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译为:观自在,又称:救世菩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如果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就现身为佛,为众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就现身为居士为众人说法。应以妇女、儿童等身得度,就现身为妇女、儿童为众人说法。”《法华经》中记载:“若有众生,受各种苦难所缠身,一心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可以解脱。”

在民间,尤其是涉及观世音菩萨的节日,民间活动更为重视和盛行。在民间关于道教的活动也很多,尤其是在一些古老的县、乡和中型城市的庙宇中,人们还称她为“送子娘娘”。因此观世音菩萨在道教中也有一席地位,书面语被称为“慈航道人”,在民间,送子娘娘面前的香火非常旺盛。

文殊,大雄宝殿内北墙东边的东侧,骑着狮子的就是文殊菩萨。文殊是梵文“文殊师利”译音的简称,意思是:妙吉祥。是宣扬大乘经菩萨之一,他以“智慧第一”而著称。《悲华经》中记载,说他是转轮王、无译念的第三个儿子,名叫王象。《小乘经》中记载,她是妙庄王的大女儿。由此看来,众位菩萨是男是女、是谁的后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能够随应变化,不论是谁的后人,只要能够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用我们现在中国人的语言和指导思想来说,只要能为人民服务,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一份吉祥、增添一份清凉之意才是最重要的!他骑坐的狮子,象征着他智慧的勇猛;他右手拿的那支宝剑,象征他以智慧之剑,斩断一切烦恼和魔障;左手持莲花,花中放着《般若经》,表示般若智慧一尘不染。他在佛教界的地位非常高,三世都已经成佛,他的“过去世”是龙种上佛;“现在世”是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是普世佛。当初为了帮助如来世尊弘扬佛法,他自愿站在如来佛祖旁边。

文殊菩萨曾在中国五台山显圣,五台山的清凉寺是他显灵说法的道场。传说,五台山设无遮大会斋,一位乞丐婆带着两个小孩和一条狗去讨饭,只讨得三份食物。他说,狗也是活物。和尚便说,人有吃的就行了。乞丐婆说,众生应该平等,狗也是众生中的一个,它也需要食物的。说着,剪下一把头发,腾空升起,显出菩萨真身,两个小孩化为童子,那只狗变成了文殊菩萨骑的狮子。至今,五台山还有文殊菩萨的“发塔”。

普贤,大雄宝殿内的北墙西边,骑白象的就是普贤菩萨。普贤,是梵文“三曼多跋陀罗”的意译,“三曼多”意思是“普”,“跋陀罗”意思是“贤”,因此称为“普贤”,就是“普遍贤善”的意思。他也是弘扬大乘经的菩萨之一。他骑的是六牙白象,象征着慈祥、慈善的力量;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象征着“四如意”,也说“四种禅定”;他手中的那朵莲花则象征着清净不染。《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记载,普贤为说法,发下十大愿,释迦牟尼佛对他的护法精神极为赞赏。传说,普贤在中国的峨眉山曾经显圣,因此峨眉山就成了普贤菩萨说法的道场。西南方向有座光明山,普贤与他的众多弟子,经常在这里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后来佛门中说的“光明山”就是峨眉山,山上有“光明寺”。

地藏,在大雄宝殿内的东南角,他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十轮经》中说,安心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便称他为:地藏。《宋高僧传》中说,地藏是新罗国(今朝鲜)的一位王子,名叫金乔觉,他少年出家,公元653年来到中国,在安徽九华山苦行修炼。后来就广收徒弟、居士,开始化缘建寺院。于是,九华山的寺院、僧侣日渐增多。他九十九岁坐缸圆寂,三年之后开缸时,肉身不腐,面色如生,骨节还能动。后人便将其全身放入塔内,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地藏肉身塔”,后来又建了大殿,以得名“肉身宝殿”。因此,九华山成了金乔觉地藏的道场。

到了明朝,金乔觉开始被人们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王菩萨诞辰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成群的朝拜者跪在肉身殿内,守候在肉身塔边。

传说中,释迦牟尼佛曾经嘱咐地藏王菩萨,让他常住人世间,并掌管阴曹地府,救济三恶道受苦众生。于是,地藏王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弥勒佛出世之前,就一直在人间教化众生,拯救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他发下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他的像多半是身披袈裟,手持九锡宝杖和如意宝珠。

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最早可能是从绘画引起的。唐朝末期的张玄和贯休开始画十八罗汉像,宋朝诗人苏东坡题了赞诗。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了唐玄奘翻译的《法住记》的结集者庆友,庆友为第十七罗汉。绘画的时候,重复了第一罗汉宾头罗尊者(就是“宾度罗跋啰惰阇”的异称)为第十八罗汉。相传,此人有伏虎的本领。关于第十八罗汉,有加“迦叶和君屠钵叹”的;也有加“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的,中国西藏地区则加“摩耶夫人和弥勒”。圆通店内的木雕十八罗汉

据记载,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佛嘱咐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人世间,由众生供养,为众生造福,普度众生,并护持佛法。《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的结集者是阇那多迦,由范仲淹作序。

第一尊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阇,人称坐鹿罗汉。原来是古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忽然发心出家,优陀延王苦苦相劝无效,便随遁入深山修行。几年后的一天,他忽然骑着一头鹿回宫,劝导优陀延国王出家,他用种种比喻,来说明世间的欲念、贪念的可悲,结果国王让位于太子,跟随他出了家。于是后人称他为“骑鹿罗汉”。国王成罗汉以后,与他的眷属大部分居住在西瞿陀尼洲。

第二尊罗汉:迦诺迦代蹉,人称欢喜罗汉。他原是古印度的一位雄辩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喜”、什么叫“庆”。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可以感到的快乐,就叫“喜”;由耳、眼、鼻、口、手所感觉到的快乐,就是“庆”,比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等,就感觉快乐。他修成罗汉后,人们便称他为“喜庆罗汉”,后来他与自己的眷属五百罗汉居住在北方的迦湿弥罗国。

第三尊罗汉:诺迦跋哩陀,人称举钵罗汉。他原是古印度一位化缘的和尚,他化缘的方式是,举起铁钵向人乞求。修成罗汉后,人们便称他为举钵罗汉。后来他与眷属六百阿罗汉分别住在东胜神洲。

第四尊罗汉:苏频陀,人称托塔罗汉,原来是佛陀最后一位弟子。由于当时的塔是瘗藏佛的舍利、佛骨的,因而,塔也就成为佛的象征。他为了时刻不忘佛陀,自制一座塔随身携带,故名托塔罗汉。他与自己的眷属七百阿罗汉,大部分居住在北俱卢洲。

第五尊罗汉:诺距罗,人称静坐罗汉。他是一位大力罗汉,他原来是一位战士,出家后,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使他放弃之前当战士时候的粗野行为。他在静坐的时候,仍然显出大力士的性格。他潜心修行,在修成罗汉之后,便称他“静坐罗汉”,后来他与自己的眷属八百阿罗汉分别住在南瞻部洲。

第六尊罗汉:跋陀罗,人称过江罗汉。他的母亲在跋陀罗树下生下了他,因此取名跋陀罗,后来送他出家。传说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他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了东印度群岛、中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他为“过江罗汉”,他修成罗汉后,和自己眷属九百罗汉分别住在耽没罗洲。

第七尊罗汉:迦理迦,人称骑象罗汉。他是一位驯象师,象是佛法的象征,象征着佛的力量威力无比,能耐劳、又能远行,他出家后又得到吉祥的罗汉果,故名“骑象罗汉”。他与自己家眷分别住在僧伽荼洲。

第八尊罗汉:伐阇罗弗多罗,人称笑狮罗汉。他原是一位猎人,出家后便戒了杀戒,有两只小狮子走到他的身边,感谢他放下了屠刀。他得道后,常把小狮子带在身边,后人便称他为“笑狮罗汉”。他与自己的眷属一千一百多阿罗汉分别住在波茨纳洲。

第九尊罗汉:戍博迦,人称开心罗汉。他原是中天竺国太子,他的弟弟不服父亲的管教而作乱,他告诉弟弟,我的心中只有佛,没有想当国王。说着便解开衣服,弟弟果然看见他心中有一尊佛,他便不再作乱。故人便称他为“开心罗汉”,后来他与自己的眷属九百多阿罗汉分别居住在香醉山中。

第十尊罗汉:半托迦,人称探手罗汉,因为他打坐的时候,常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毕便双手举起,长嘘一口气,故人称他为“探手罗汉”。他与自己的眷属一千三百多阿罗汉分别居住在三十三天外。

第十一尊罗汉:罗怙罗,人称沉思罗汉。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修行而著称。“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动中,能知行人所不能行。他的沉思,就是获取智慧与行动,故称“沉思罗汉”。他修成罗汉之后,与自己的眷属一千一百多阿罗汉分别居住在比利飏瞿洲。

第十二尊罗汉:那伽犀那,人称挖耳罗汉。他是一位论师。“挖耳”就是由于觉醒而产生的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根根源之一。佛教讲六根清净,其中“耳根清净”最为重要。因为那伽犀那论耳根功夫最到家,所以挖耳形态最能代表他以及他修炼的成果,故称“挖耳罗汉”。他与眷属一千二百阿罗汉分别居住在广半度波山。

第十三尊罗汉:因揭陀,人称布袋罗汉。他原是古印度的一位捉蛇人,常携带一口布袋到山上去捉蛇,然后拔掉蛇的毒牙,再将它放掉,这样,行人就避免被毒蛇咬伤、致命。因发这样的善心,获得罗汉果。因他手中的布袋,便称他为“布袋和尚”。他修成罗汉之后便与眷属一千三百阿罗汉分别居住在广肋山中。

第十四尊罗汉:伐那婆斯,人称芭蕉罗汉,传说他出生的时候,雨下得很大,院中的芭蕉叶被雨打得沙沙作响,随之取名“雨”,梵文伐那婆斯是“雨”的意思。他出家后便常在芭蕉叶下静坐,芭蕉叶可以避雨,也可以遮日,是静坐、修炼的好地方。他得道后,便称他为“芭蕉罗汉”,后来便与眷属一千四百阿罗汉分别居住在可住山中。

第十五尊罗汉:阿氏多,人称长眉罗汉。他生下来就长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的前世就是一位涉世很深的和尚,修行到老,毛发都已脱落,只剩下两条长长的白眉,他死后再转到人世间,他的父亲就送他出了家,若干年后他终于修成了罗汉,人们便称他为“长眉罗汉”,之后他与眷属一千五百阿罗汉分别居住在鹫峰山。

第十六尊罗汉:注茶半托迦,人称开门罗汉。他到人家化缘的时候,常用拳头砸门,叫屋里的人出来布施,后来佛陀担心他这样会吓到人家,或人家对他产生反感,便赐他一根锡杖,让他再化缘时,用它在人家门前晃动,人们听到这声音,果然出来布施于他。这锡杖后来演变成和尚用的禅杖。他得道成罗汉后,人们便称他为“开门罗汉”。他与自己的眷属一千六百阿罗汉分别住在持轴山。

第十七尊罗汉:迦叶,人称降龙罗汉。古印度的时候,有恶魔波旬,他煽动那竭国人四处杀害僧人,毁掉佛塔和寺院的大殿,将佛经抢劫到那竭国去。龙王似乎也看重佛经,便发洪水,淹没那竭国,将佛经收藏到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伏了龙王,取回佛经,因此便称他为“降龙罗汉”。

第十八尊罗汉:弥勒,人称伏虎罗汉。他出家修行的寺院门外是一座山,经常有老虎下山觅食,在寺院门外呼啸。弥勒担心饿虎伤人,便在伙房里众和尚的饭菜中取出一些来喂虎,老虎被感动了,便被他收服并度化,故名“伏虎罗汉”。

藏经楼,藏经楼是正定临济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坐落在大雄宝殿的后边、圆通殿的上层。这里宽敞、明亮,摆放着高大的藏经柜,存放着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经书,是众僧学习佛经的地方。在藏经楼大厅的中间还供奉着毗卢佛。临济寺藏经楼

毗卢佛,在中国有几种译法:毗卢,是“毗卢遮那”的译音,简略译为“卢舍那”“遮那”,大意是“光明照遍”“遍一切处”“大日”。佛教内还有三种不同的解释:(1)旧译本《华严经》,是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第六十卷译为“卢舍那”;新译本《华严经》,是唐实叉难陀翻译的,第八十卷中译为“毗卢遮那”。华严宗根据这些翻译,认为毗卢遮那和卢舍那分别为译音的全称和略称,为报身佛,是《华严经》所说的莲花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的教主。(2)天台宗以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相佛与此相同,但所称不同,以卢舍那、释迦牟尼二佛为变化身,以毗卢遮那佛为自性身。(3)密宗视毗卢遮那为“大日如来”,即摩诃毗卢遮那,为理智不二的法身佛,是尊奉的主要对象。

药师殿,正中供奉的是药师佛,左边是日光遍照菩萨,右边是月光遍照菩萨,三位佛被誉为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全称是“药师琉璃光如来”,译音为:鞞杀社寠噜,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他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相传,他是医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菩萨;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记载:星宿光、电光明兄弟俩曾持良药,供养日藏比丘及其他众僧,此时大众赞叹,号兄为药王、弟为药上,是今天的药王、药上二菩萨。佛陀告诉弥勒,药王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已满,于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药上菩萨,亦次药王作佛,号净藏如来。《药师经》有记载曰:药师佛在没有成佛之前,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经发下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出众生一切痛苦。使众生生活所需,无有不足,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五福俱全,文明鼎盛。药师佛成佛之后,也在时时刻刻践行着自己发下的大愿。

(三)僧人的精神支柱

由于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和一些小规模的动荡,使当时寺内的僧人不能安心修行,并且还将一些宏伟的殿堂毁掉。说来也怪,殿堂、佛像虽均被毁坏过,但义玄禅师的那座塔却从没人敢动。今天,寺内留存最久的澄灵塔,是临济寺的象征,是禅宗文化的象征。其他建筑物均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所建。

澄灵塔始建于唐代。唐懿宗当时非常仰慕义玄禅师的德行,在义玄禅师圆寂后,便下诏在邯郸的大名和真定建塔以为纪念,两座塔同命名为——澄灵塔,均为义玄禅师的舍利塔(一说临济寺澄灵塔为衣钵塔,邯郸大名澄灵塔已毁)。坐落于真定的这座澄灵塔,塔高三十点四七米,是八面九级砖仿木结构的檐塔,又称青塔。澄灵塔的石砌基座和砖砌塔身都是八角形的,最下为台基,往上为先石后砖合砌的须弥座,须弥座束腰部分,两两一组雕刻着奇花异草图案。束腰往上,先为砖仿木的斗拱,然后是两层花纹装饰,再往上是四层仰莲承托的塔身。塔身第一层较高,四个正面砖雕拱形假门,四个侧面砖雕花棂假窗。八个角都为半突出圆柱,使得这一层十分精美耐看。在南门楣上,镶嵌着篆书石刻匾额——临济慧照澄灵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