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给予与接收的心灵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14:00:27

点击下载

作者:帕特里西亚•斯帕达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尊重自己:给予与接收的心灵艺术

尊重自己:给予与接收的心灵艺术试读:

声明

为保护那些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人生历程的朋友的隐私,本书所讲述的故事中的人名和细节已经做了相应修改。书中相关信息和见解纯属作者的个人观点,不应被视作任何形式的治疗、建议、指导和/或诊断。书中相关信息也不能代替医疗建议、心理建议,以及其他专业建议、心理咨询或护理。所有与您个人健康有关的事宜都应由医生或相应的保健医生监督指导。作者和出版商均不代表任何购买者或读者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

致东西方圣贤,是你们让我明白:我能给予他人的最好礼物就是我自己。第一部分充实自己,尊重内心需求

寻遍全世界,唯有自己最值得去爱。——佛

人人都要给予,并要快乐地给予,但生活也希望我们掌握平衡之术。我们有责任给予他人,也有责任给予自我,这是我们理所应得的。我们有责任珍爱他人,也有责任珍爱自己。但为何这做起来会困难呢?一些劝诫人们多多付出的谬论已然根深蒂固,我们难免会受其影响而陷入一种失衡的生活方式。这就好比穿着紧身衣走钢丝:我们无法自由移动来重获平衡。有一种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脱离困境,摆脱这些谬论的束缚,了解那些有关珍爱自己的真谛。我们可以凭借悖论之力来达成目的,而这也正是所有智慧的源头。第一章悖论之力

我自相矛盾吗?好吧,那我就自相矛盾吧。(我心胸宽广,包罗万象。)——惠特曼(WaltWhitman)

生活从来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无论是在理论中还是在实践中,生活总是充满了矛盾与悖论。生活就是从矛盾双方中寻求平衡,而这两方总是在争夺我们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拼命说服我们必须从二者中选一。

每一天,我们都在面临两难决择:应该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还是去开创事业?应该开拓创新、勇担风险,还是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还是更多的掌控?应该远离故土还是近守亲人?应该互相合作还是相互竞争?应该居高管控还是友好指导?应该孤身单干还是寻求支持?应该慷慨包容还是划定界限?应该保持沉默还是奋力反击?

古老的传统告诉我们,矛盾不只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它们本身就是生活。宇宙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正是依靠矛盾双方的积极互动。这一点在太极图的黑白旋圈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同时也印证了一个普遍原理:矛盾双方相依相附,失去一方,另外一方也无法存活。

正是太极图中的黑白双方构成了完整的圆圈。我们既需要白天,也需要黑夜;既要有男性,也要有女性;既需要运动,也需要静止;既需要右脑,也需要左脑;既要注意细节,也要顾全大局;既要专注,也要灵活。缺少了矛盾双方的积极互动,世界将日渐衰败,停滞不前,并最终走向消亡。矛盾之力极富创造性,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都至关重要。悖论无处不在

何谓悖论?悖论一般包含两个命题、真理、原则或观点,它们看似自相矛盾,却能自圆其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优秀的领导者都是仆从”“学得越多,方知自己懂得越少”等都是悖论。悖论在生活中很常见,生活中的许多奥秘和意义,以及悲喜剧,都是以悖论为依据的。悖论的狂热支持者有三类人:一类是科学家,他们至今仍在努力解决物理学中的悖论;另一类是喜剧演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指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第三类是神秘主义者,他们相信,尽管人类生活在物质世界,但是依然可以窥见触摸不到的精神世界,这是最大的悖论。

东西方的圣人经常谈到深陷悖论的感受。他们的讲述激励我们要改变自己狭隘的思维方式。他们说,生活中矛盾的双方并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互相补充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包容的。生活也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有此有彼。

悖论好比一根纵贯线,贯穿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世纪的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SaintFrancis)曾经说过:“在奉献里得收获……在死亡中得永生。”佛陀也曾告诉他的学生,在僧团中寻求庇护对他们的灵性成长至关重要,但他也隐晦地劝告他们:“除了自己,不要向任何人寻求庇护。”中国的圣人、道家创始人老子教导我们:“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耶稣也曾警告人们:“因此,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如鸽。”

这些伟大的导师是不是糊涂了?还是有人在翻译他们的言语时犯了错?当然不是。在先贤们的著作和生活中,悖论无处不在。事实上,这正是他们教给我们的重要一课: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试图消灭矛盾中的对立双方,因为矛盾普遍存在,这正是宇宙的运作方式。苏菲派(Sufi)神秘主义者鲁米(Rumi)对此进行了总结,他说:“真主让万物两两成双以教导众生,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双翅膀去翱翔,而不是一只。”

悖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无法逃避,唯有张开双臂去它们,与它们融为一体。在现实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它们两两对立,却又和谐共存。

悖论的普遍性原理与宗教派别无关。无论我们来自何种背景,信奉何种传统,我们都将面对悖论。圣人们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跟随生活的节奏顺势而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期望我们择天时地利让悖论的双方轮流暂露头角。正如一位开明的学者曾经所说的:“灵活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不会因弯曲而变形。”谋求突破,拒绝崩溃

如果我们不去接纳悖论的对立双方会如何呢?那么,我们得到的将不是突破,而是崩溃。如果不遵从自身的身体需求,我们的身体可能会罢工并将我们送入病房,这样我们才会“乖乖就范”。另一方面,如果全情投入去满足物质需求而忽视精神滋养,我们的灵魂就会受伤,我们会变得忧郁,却不明原因所在。简而言之,如果失去平衡,我们就会跛足难行。这就好比玩跷跷板,当另一端的玩伴跑掉,只剩我们独自一人时,跷跷板就会突然落下,我们会重重地撞在地上,因为另一端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们平衡运动。

我认为压力的罪魁祸首是我们无法识别并掌握悖论之力。我们对一些学习到的谬论习以为常,而正是它们让我们时常深陷矛盾的一方而无法自拔。我们甚至不知道它们是谬论,因为我们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作真理。这些谬论基于人们对世界的运行方式的多种假设,并像紧身衣一样束缚我们,阻止我们看到矛盾的另一面。它们让我们相信,我们别无选择。

一旦我们失去平衡,生活便会派出他的信使——环境、人物和事件——帮助我们找回平衡。当然,人的本性总与信使背道而驰,甚至想“杀死”信使,这样我们就不必听他带来的消息了。但这完全是徒劳的。信使会不断前来,直到我们停下来倾听,并接受他们的邀请与之共舞。

本书将探讨生活中的众多悖论之一——给予与接受的悖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都期望人们能掌握给予与接受的微妙技巧。在处理诸如丰厚馈赠、自我价值、健康、人际关系、职业生涯和个人天赋的发现等问题时,我们总会遇到这一悖论。如何平衡他人的需求与自身需求?要给予他人,真的必须放弃自己吗?这是很多人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给予与接受这一悖论的核心问题。

首先,我郑重声明:珍爱自己不是纵容自己,也不是拒绝向那些需要你的人伸出援手。给予与接受的相关话题更富深意。尊重自己,就是珍爱、欣赏和成就最好的自我,从而以珍爱他人的方式创造性又多样化地给予他人。

虽然现代社会很难让我们重归平衡,但东西方的圣贤们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在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圣贤们给出的有关掌握给予与接受的艺术的建议,它们不仅实用,而且常常给人惊喜。你将学会识别那些让你受到挟持的谬论,它们像眼罩一般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阻碍我们过上充满希望和激情的生活。当你用心付出而不是理性付出时,当你设定合理界限时,当你坦诚面对生活中的不健康关系时,当你跟随感情忠于自己时,当你探寻自身特质、尊重结局时,你会发现这一切背后的强大内在动力,并明白“发挥自身天赋与才干”的真正奥义。

最重要的是,你将学会保持平衡的方法。一旦掌握了它们,你将如鱼得水,驰骋于生活的海洋。找回节奏

生活好似一堂舞蹈课,每个人都在学习掌握一个或另一个动作。我们都是生活的学生,在学习随着生活不断变化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的新技巧。同时,我们也是老师,因为我们以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所学。而且,我们经常教授的正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东西。这看似矛盾,但确是事实。在我的多部著作中,所有不同的主题都验证了这一论断,本书也不例外。我每天都在学习如何珍爱自己,珍爱最好的自己。

有时,遇到不同的舞蹈,我仍会绊倒或跟不上节奏。这个时候,我不得不停下来深呼吸一下,然后重新找回音乐节奏。但我仍在不断学习,这对于那些耐心诱导甚至偶尔强行把我拖上人生舞台的指导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坚信,只要不断练习,我一定能跳得更好。我也知道,我会一直坚持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技巧以尊重和发扬自己的天赋。

正因如此,这本充满矛盾风格的书,是为你而写,也是为我而写。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的人生历程,以及一些我必须与你们分享的珍贵发现。没有哪本书能提供所有的答案,或者教会你所有的动作,但我希望这本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曲折。也希望它能帮助你学会如何在逆境中让自己的舞步变得更轻盈。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让你放松微笑,去享受你的人生之舞。第二章寻求平衡

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无法触动他人的心。——安妮·默洛·林德伯格(AnneMorrowLindbergh)“为他人付出时,我快乐无比。付出胜过回报。”这是谬论还是真谛?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坚信:不断为他人付出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但这只能算半个真理,另一半则是谬论,一个让我们无法快乐生活、全情付出的谬论。让我们来听听那些伟大圣贤的箴言:人有责任为他人付出,也有责任为自己付出;如果深陷危难,你也必须接受他人的付出。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那些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有关给予和接受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如出一辙。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曾说:“田有休耕,方得丰登。”在我们播下种子之后,土壤必须获得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才能获得丰收。丰收之后,土地必须休耕,才能重新储存力量,以便再次给予。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不先充实自己,你拿什么给予他人呢?

以前你可能未曾留意,但这一问题早已隐含在我们孩童时代所学的第一道德准则中——黄金规则。黄金规则贯穿于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之中。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伊斯兰教也说:“己之所欲,方施于人。”基督教教导我们:“爱邻应如爱己。”的的确确,待人当如待己。但是,如果一个人对待自己都缺乏情和爱,他又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先珍爱自己,我们就无法真正珍爱他人。

谬论:

我的职责就是为他人付出。

真谛:

我的职责是为自己和他人付出。

为自己付出,其实也是在为他人付出。

这就是有关给予和接受的内在艺术的第一个悖论——唯有先关爱自己,方能用心关爱他人。这一点和所有真正的悖论相似:看似对立的矛盾双方并非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包容、共依共存的。

万物皆有时,给予和接受同样如此。正如《圣经·传道书》所说:“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我们的任务是要认清我们当下所处的时机,并遵从其召唤。学会为自己付出

有些人是极好的给予者,但不是很好的接受者。他们从不寻求别人的支持,也不承认自己需要他人的任何支持。他们甚至不喜欢接受称赞。他们只站在悖论的一面(我有责任给予他人),而忘记了悖论的另一面(我有责任为自己付出)。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世界就会采取行动唤醒我们,力图帮我们重获平衡,并告诫我们要珍爱自己。

无论你是谁,生活都会自动让你去学习给予和接受的艺术,而其入门课程往往始于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的身体。该课程会先向你提出几个问题:你真的做到爱惜自己并满足身体的需求了吗?你是否给予了自己足够的营养、休息和娱乐?

如果没有做到这些,你的身体会不时地发出提醒。我曾亲眼见到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熟人身上。每年参加商务会议时,我都会碰到她几次。有一次在会场,听说她刚做了一个手术,目前正在康复中,我便关切地问她近况如何。“还好,但又忙了起来,”她皱着眉头说,“如果我不能马上休息一段时间,恐怕不久又得去拜访医院了!”我大吃一惊,很有可能她会一语成谶。她仍未领会身体上次给她的警告。

对于这样的教训,我本人深有体会。有一次我意外住院,康复期间,我的一位护士朋友每天都会过来看我几次,以确保我一切正常。看到我只能静坐在床上休养,一副难受的样子,她坚持一个星期都来守护着我。我不断跟她讲我没事,没有理由一直躺在床上,而且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去做。但她就是不买账。她直视着我的眼睛说:“你现在的工作就是静坐休养。”

接着她又告诉我,她不过是把自己生病时的教训教给我。当时她像我一样,恨不得从病床上爬起来继续工作。她的导师发现她不在床上后,强行把她送回病床上休息。“这才是你现在该待的地方,”导师对她说。“当了这么久的护士,所以你认为应该一直为别人付出。现在,你必须学会接受。”确实说得有理。我猜想,自己当初之所以进医院,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长久以来工作太努力了。朋友离开之后,我靠着坐好,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她是对的。此时此刻,我的身体尚未痊愈,无法全情付出。

尽管我们一直被教导要追求灵性,把注意力从肉体和物质世界转移到“超凡脱俗的世界”,但这种逻辑中隐藏着一种误解。人类的伟大导师们曾警告我们要对此多加小心。他们说,如果要了解自身的内在潜能,我们必须同样关心我们的身体。

比如,犹太教哈西德派领袖纳赫曼(Nachman)就曾说过:“在充实灵魂之前,请先强健体魄。”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SiddharthaGautama)也正是在同样的领悟之下创立了他的一大佛学理论——中道论。释迦牟尼曾是印度王子,后来他离开了妻儿,独自去寻求超越财富和物质享受的极乐世界。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并且坚信苦行僧的修行会使他最终悟道。由于缺乏所需的营养,他变得非常孱弱,有一天差点饿死。

幸运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发现了释迦牟尼,还给了他一碗滋补的乳粥。意识到自己的牺牲和苦行僧的修行并未使他悟道后,释迦牟尼感激地吃下了这碗乳粥。恢复体能之后,他发誓要在树下禅坐,直到最终悟道。在这场考验中,释迦牟尼遭遇了许多诱惑,但由于保存好了体能,最终他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悟道之后,释迦牟尼教导人们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秉承中道,而不要走自我放纵和自我否定的极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功悟道,实现心中所追求的目标。

释迦牟尼说:“身在苦中,心则烦恼,身在乐中,心则放逸,极端苦乐皆非成道之因。”苦乐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善恶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贪舍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劳逸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中道原理既适用于那些首次从佛陀口中听到它的人们,也同样适用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我们也必须审视那些自认为对自己“好”的极端牺牲行为和习惯,它们是否真正使我们更接近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你是否因信奉了“我的唯一职责就是为他人付出”之类的谬论而牺牲了自身需求?你是否忽略了那些试图助你重获平衡的警告信号和讯息?你是否认为自己的身体应该被好好珍爱?

诺拉(Nora)是一名生化研究员,她发现,改变对自己身体的看法后,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多年来,诺拉一直在尝试各种饮食和养生方法,却丝毫没有效果。当她对自己的健康产生严重恐慌时,她告诉自己,这将是最后一搏。她必须减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很快,三个月过去了。当我再次见到诺拉时,她完全变了个样,笑盈盈的,脸上满是成功的喜悦。朋友们也非常吃惊,很难相信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减掉那么多的体重。诺拉承认:“我以前总是在脑子里想很多事情,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当我开始减肥之后,我发现这并不仅仅是让自己变得更苗条,更是在珍爱自己的身体。于是,奇迹发生了。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发现注重饮食并不是那么难了。”

当然,你没有必要变成一个胖子才能感受诺拉所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往往得有所牺牲。这个时候,人们经常选择让自己的身体吃亏:少吃一顿饭,或者一边奔波一边大口吃着快餐,或者过量喝着含兴奋剂的饮料,或者参加一些自己不适应的锻炼。但是,问题来了:如果身体无法保持均衡,我们的大脑、情感、精神和人际关系也会跟着受损。

在长篇小说《希腊人左巴》(ZorbatheGreek)中,有一幕场景很好地总结了珍爱身体的重要性。朴实的左巴做事总是充满韧性与激情。他的老板却尚未学到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的乐趣所在。有一次,左巴为老板准备了美味的食物,但是老板只顾埋头看书,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不饿,也不想吃。”见此情景,左巴大声喊道:“从早上到现在,你一点东西也没吃。身体也是有灵魂的,你就当是可怜可怜它。老板,给它点吃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是不好好喂饱它,它会把你撂在半路上的。”我精力充沛!错觉而已

忙碌就是力量——这是另一个妨碍我们珍爱自己的谬论。这就好比玩杂耍球,你耍的球越多,说明你越是厉害。当一个人似乎有能力继续加油前进时,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无所不能。我们以为自己异于常人,能够不停付出,完全不用像普通人一样停下来稍作休息。其实,我们不过是在骗自己。一个人越是奋发努力,他的精力就越少。

布兰登·凯利(BrendanKelly)是一位针灸师兼草药师,专门研究中国的五行针灸。他给我讲述了其中的道理,因为我确实在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之列。像其他疗法一样,这种疗法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观察能量是如何在我们体内和生命中运行的,接下来他讲了传统中医对身体、心灵和精神如何协同工作的一种解释。此种解释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人类的身体需要交替劳作和休息,这样才能补充能量储备。

中医认为,生活中大量的活动会使人们的体内产生“火”。“火”会消耗人体的“冷却剂”,而“冷却剂”是保存我们体内的资源和能量的必需品。一旦体能耗费过度,人体内的“火”便会多过“冷却剂”,从而引发许多不适症状,比如焦虑、失眠、潮热、红疹或上火。“中医把这种冷却剂称为阴。阴可以维持体内平衡,为智慧提供源泉,”布兰登解释道,“如果一个人短时间内太过繁忙,他会耗光体内的冷却剂,从而导致体内失衡,失去智慧。”

换句话说,终日繁忙而不花时间去补充能量,我们会让自己“失去内在平衡,无法倾听心声。”布兰登补充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冷却剂’,我们无法认识自我,也无法准确表达自我。”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放松和静休来恢复体内的“阴”能,可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多加休息或增加睡眠,参与祷告或冥想,或采用一些康复疗法。

现在来看看我们是如何欺骗自己的。随着体能的不断减少,我们体力不支的感觉会越发明显,仿佛身体难以为继。没有人喜欢这种感觉,这时我们会更加努力,以弥补体能的不足。我们喝含有兴奋剂的饮料来给自己打气,我们用各种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们让自己更加繁忙。所有这些都掩盖了体能耗尽的感觉,并制造出了一种错觉:我们有用不完的能量。现代的快节奏文化鼓励人们忙忙碌碌,这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错觉。我们擅长制造各种产品和灵丹妙药来帮助我们保持忙碌状态。但实际上,这种内心的喧闹、繁忙并非真正的能量。相反,它正是能量不足的表现。

布兰登表示:“体内多余的‘火’会让我们误以为我们体能充沛,但实际并非如此,我们只是内火过旺。当你误把内火当作能量来支撑自己一天的工作时,你就会忽视体内发出的健康信号。”内火过旺而体能不足与真正的体能充沛究竟有何区别?当我们体能充沛时,我们不会来回奔波。相反,我们的内心平和而稳定,因为我们有充实感和安全感。我们在意那些需要做的事情,但对于那些透支身体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不会去做。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自己精力匮乏,我们也无法继续为他人付出。

谬论:

让自己无比繁忙,能做更多事情,表明我很强大。

真谛:

静休创造力量。

人们有时会用一组经典的类比来说明这一过程:烧水的火好比人的内火,盛水的壶好比人的身体,而壶里的水好比体内的冷却液,即所谓的“阴”。火把水烧热,产生蒸气。蒸气好比中医里面的“气”,它是人类重要的生命能量,正是“气”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持续动力。当一切处于平衡状态时,火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暖化效应。但如果火势过大,水会被烧开,进而沸腾。如果持续时间太长,火会耗尽水分,同样也会消耗我们体内用以消灭内火的冷却液。一旦水被烧干,我们也将垮掉。因为身体已经无法产生更多的“气”来提供能量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结局会非常具有戏剧性。”布兰登说。“这个月你还觉得自己精力无限,而下个月你就会跌入低谷——躺在床上,无法动弹。”

你的身体真的充满能量?还是,这只是你的一种错觉?你会在补充体能之前把体能耗光,让自己面临崩溃的风险吗?你会让体内的油灯油尽灯枯吗?简而言之,在你的人生重大事项清单上,你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太多时候,即使位居其列,我们也会把自己的需求置于底部。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然后用剩下的精力照顾自己。但是,说实话,我们何时会有剩余精力呢?

如果把清单上的顺序颠倒一下会怎样?如果我们在为别人照路之前先确保自己灯里的灯油充足又会怎样?难道这不会让油灯烧得更旺,同时带给别人更多光明吗?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会认识自身的内在需求,然后划定一些健康界限,以便我们有时间和精力来满足这些需求。要让自己重振旗鼓以便更好地为他人付出,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悖论:说“不”才能更好地说“行”。

如果说“不”的想法让你感到害怕,那么请记住,这一法则正是源自我们的精神传统。历史上的伟大导师们都知道如何说“不”。跟我们一样,他们也需要独处的时间来补充和恢复体能。就连特蕾莎修女(MotherTeresa)这样不知疲倦的仁慈传教士也教导我们,恢复体能是发挥力量的先决条件。她说,恢复体能才能让我们精力充沛地继续为他人服务。特蕾莎也说过:“历史上所有的宗教修行者和苦行僧都曾在寂静无人的沙漠、森林和高山中寻找上帝。”她说,我们也要每隔一阵就稍作休息,只有当我们在静休中与上帝独处时,我们才能“积攒内在的力量,以便后续使用”。

她是在听从自己老师的建议。耶稣在给众人喂食“五饼二鱼”之后,做了同样的事。耶稣催促门徒们先上船,“等他把众人送走,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关于这一话题,美国男演员约翰·巴里摩尔(John Barrymore)曾开玩笑说:“上帝说,人独处不好,但有时独处是一种很好的放松!”

人的体能会在一周的七天里自然地起起落落,因此,我们需要休息和放松。这时便是我们划定健康界限的恰当时机,这一点将在下一章进行深入探讨。当体能消退时,你应该将身体从积极付出模式转换成接受模式。你得将身体重新接通你的能量之源,做一些最能让自己恢复精力的事情——去大自然中散散步,听听喜欢的音乐,玩玩游戏,或者闭目养神,什么也不做,来一个深呼吸。认识自己

尊重自己所倡导的,不是把自己逼到极限,也不是用更多的兴奋剂来刺激自己以完成对他人的承诺,而是倡导一种不同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要求你重视自己此刻内在与外在的需求。为了让你在放下本书后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以恢复平衡,并牢记每天坚持如此,你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我了解我自己”——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深刻的表述之一。毕竟,自我认知是神秘主义者和全世界的大师们所颂扬的最终目标。阿波罗神庙(Apollo’stemple)位于希腊古城德尔菲(Delphi),它的石柱上刻着那句著名箴言:“了解你自己。”《竞争者多马之书》(TheBookofThomastheContender)也说过:“不了解自己的人一无所知。”犹太教密宗经典《光明篇》(Zohar)里倡导:“依靠自己,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你之所以不采取具体行动来满足自身需求,原因之一是缺乏对自己最基本的认识。你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正需求。虽然“了解自己”是一个富有深层含义的终身目标,但你可以每天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一小步。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我们关注恢复平衡所需要做的事情:我现在需要什么才能快乐?

每当我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我的回答就是,要做自己觉得最富创造性的工作。我需要宁静,也需要经常到大自然中呼吸些新鲜空气。当然,仅仅有意识是不够的。如果我不用心珍爱自己,如果我忽略自身需求,那么,当我烦躁焦虑时,我就会忘记向这些“解药”求助。当事情开始失控时,除非我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否则我就会忘记呼吸新鲜空气。我会忘记通过关掉手机、不看邮件,或者搬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工作来掌控局面并创造自己需要的宁静。

一个在外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了解自己并依此行事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有一天,我问她我们什么时候见面比较好。她立刻直截了当地回答:“最好是在午后。如果早上出去,我就会想着各种差事,然后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徘徊,最后该做的事都没做成。”她对自己非常了解,因此,她可以制定一个最适合她的时间表。这和许多珍爱自己的方法一样,听起来并不难,但需要多加练习。一旦你开始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满足自身需求的实际行动,那么改变就开始了。保持平衡的秘诀注意警告信号

让生活恢复平衡的第一步是识别自己何时会失去平衡。那么,有哪些警告信号会在你的生活中不断出现,提醒你生活正在失衡呢?这里有一些警告信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失衡,需要在某些地方进行调整。

长期紧张或焦虑  紧张并非坏事,它可以推动我们前进,并帮助我们取得突破。然而,长期的紧张,尤其是自己已经明显察觉的紧张,则是一个信号:我们已经过于操劳,忽视了自身的内在需求,导致身体的能量储备正在衰减。有些人已习惯于轻视自己从而忽略了这些信号。你可以通过留意自己何时会感到紧张或焦虑来改变这个习惯。一旦感到紧张,请多加重视。培养这种意识是珍爱自己的第一步。

注意力不集中  当你没有满足自我需求时,你的思想和情感便会捉弄你。我发现,如果我没有足够的时间玩耍、放松,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会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做事拖拖拉拉。我曾试图牺牲一些玩乐时间,让自己专注于手头的工作,结果却事倍功半。因为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于是,我想出各种理由不让自己停下来:花园需要除草,碗碟需要收拾,猫咪需要按摩。然后,我又不断指责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务必牢记要让自己适时休息和放松,补充体能,以免身体受损。

唠叨抱怨  唠叨抱怨实际上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它通常要传达的信息是“我有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你没有注意到”。或者“我不想让你觉得我总是需要帮助,但既然你没有领会我的潜台词,我就得用其他方式表达我的不满”。所以,当一个人对着地板上的衣服、水槽里的碗碟满腹抱怨时,她其实是想说:“我需要帮助和休息。”如果听到自己或他人在唠叨抱怨,是时候去关心地问一问原因,然后仔细倾听答案。

身体症状与情绪症状  如果你未给自己足够的关注,你的身体和情绪会以各种方式做出反应。一定要留意那些不同寻常的反应。你是否肩膀酸痛,长吁短叹,头痛胃胀,失眠流泪,大发雷霆,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不振?要知道,这些反应本身并非坏事,它们是有作用的。它们是在提醒你,而你的任务是听懂它们的话,因为症状背后总是隐藏着你应知道的真实情况。多多练习,你一定会读懂这些症状背后的隐语。保持平衡的七个步骤

玛莎·葛兰姆(MarthaGraham)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舞蹈家和舞蹈指导,她曾说过:“多多练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不管是通过练习提高舞技,还是掌握生活本领,道理都是一样的。”以下有7种方法可以让你将自我认知付诸行动,进而帮助你从多个方面去练习如何珍爱自己。你也可以使用下文的观点和本书中的那些真谛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练习。你可以在心中默念它们,也可以放声朗读出来,这样可以提醒自己远离那些谬论,掌握那些珍爱自己的真谛。

1.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有时候你不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不采取行动来满足自身需求,仅仅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每天的练习过程中,请试着不停地问自己:我现在感觉怎么样?我现在最需要什么?什么会让我感到更快乐、更平和?这看上去虽是件小事,但只要坚持每天练习,它们定会产生重大影响。每一个珍爱自己的行动都会向他人传递一个信息,告诉他们你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你期望他们如何待你。

2.消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如果你发现自己即将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请赶紧悬崖勒马,否则你根本无法掌控局面。也许你会听到一些自己的内心独白,比如“我得立刻处理这个情况,现在没时间考虑自己。在他和我之间,我只能选一个,但我不能抛弃他。”不幸的是,一旦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我们通常会放弃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感到“非此即彼”的争夺战即将来临,告诉自己:“我有权利和义务为自己争取利益。如果我深陷危难,我也必须接受他人的援助。”

3.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现自己即将陷入一种失衡的给予和接受模式,务必提前采取措施。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周都有头痛、背痛或者肩痛的趋势,请赶紧采取预防措施,好好关爱自己。远离办公桌,舒展筋骨,休息一下,或者锻炼锻炼,或定期去做个按摩。花点时间定期检查一下自己。把这些提醒事项加入你的每日记事簿中,这样你就不会忘记了。

4.全面检查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有四个方面的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在进行自我检查时,我们应该对每个方面都进行评估,同时想一想:“现在,哪一方面需要我特别留意?”如果你感到情绪低落,那就去找个朋友聊聊天,寻求些帮助。如果你感到疲惫,那就多休息休息,或者去锻炼一下。如果你感到无聊,那就去找点刺激和挑战,比如参加一个新活动,培养一个新爱好,或者报名参加个培训课。如果你觉得精神空虚,人生毫无意义,那就去做点事情,让自己重新振作精神。总之,先弄清楚哪一方面需要补充能量,然后采取行动让它恢复正常。

5.庆祝自己的成功。如果你完成了一定量的工作或者实现了某个目标,即使是个小目标,你也应该犒赏一下自己,去做点有趣的事,让自己恢复活力。就算只是个小小的奖赏,比如看场自己喜欢的电影,给自己买束花,观看一场戏剧或音乐活动,也能让你更加珍视自己。它还能教你回报自己,补充体内的能量储备。

6.采取简单措施。如果对你来说,接受他人的援助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要着急,一步步慢慢来。有一阵,我的经济状况非常吃紧,正是靠着这些“一步步来”策略,我才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在那些日子里,我对自己非常吝啬,只允许自己购买一些必需品。我发现,周围的世界似乎也在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我。于是,我开始给自己买一些美味的零食或新衣服之类的简单东西,而事情似乎有了变化,我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其实,真正改变的是我自己的态度。当我对自己吝啬、苛刻时,本质上我已经确认,这是我想要被对待的方式,也是我期望生活的世界。当我对自己慷慨大方时,我改变了我想要的世界。为了生活在自己期待的世界里,你会坚持采取哪些举措呢?

7.接受称赞。当别人称赞你时,你是否会习惯性地说:“噢,这没什么。”或者,当别人意外地送你一份礼物时,你会说:“哦,你没必要这样做。”如果你无法接受别人的赞美或礼物,你是在试图告诉他们和你自己,你认为你不值得得到它们。如果不能轻松接受这些恭维或礼物,那你将如何面对生活带给你的丰厚馈赠、礼物和各种人际关系?难道你会说:“哦,你没必要这样做?”还是会说:“谢谢你,非常感谢,我愿意接受更多!”第三章设置界限

想要帮助别人,但实力不济,着实是件可悲的事。——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我有一个问题。”冥想小组里的年轻女子一边说,一边拨开散落在脸上的一绺头发。她瞥了一眼坐在身旁的男朋友,他点了点头,鼓励她继续说下去。“这个问题和白蚁有关。”她说。

我和丈夫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旅行,并应他叔叔的邀请参加了这个每周一次的晚间冥想小组。那天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十几个人,有老的、少的,还有单身的、已婚的,以及一名资深冥想老师,大家一起围圈而坐。冥想活动结束后,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我们正面临一场危机,”年轻女子继续说道,所有人都专注地听着,“我们都懂得要去同情所有生命,尽量不去伤害他人。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的房子里满是白蚁,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把它们都杀死似乎不太好。”

冥想老师约翰(John)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到:“如果你让白蚁留下来会怎么样?”“它们会摧毁整个房子的结构,”年轻女子的男朋友回答说,他和她一样心急如焚,“房子会垮掉。我们就无法继续在里面居住,当然,也不会有人愿意买我们的房子。我猜白蚁也会继续破坏附近的其他房屋。”

约翰向组员解释说,无害化的理想要求我们保护生命而不是伤害生物,但它并不是要求我们放弃常识而不实事求是。接着,他又做了优秀老师最擅长的事情。他继续提问:“如果有人要强奸你的妻子,伤害你的丈夫,或者绑架你的孩子,你会让他们得逞吗?如果一个杀人犯闯进你家,而你没有采取行动阻止他,那么,你是在保护家人的生命吗?你还继续宣扬无害论吗?如果一只昆虫携带了致命病毒,会杀死许多人,那么,为了保护社区,杀死病毒携带者是否正确呢?如果白蚁摧毁了你的家,你究竟牺牲了谁的生命,又拯救了谁的生命?在座的每个人都必须好好回答这些问题。”

在这里,是否消灭白蚁的例子似乎有些极端,但事实上,它与我们面临的许多挑战都是类似的。你是否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在设定界限之前,我应该让这种情况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牺牲自己是对的吗?还是这样做只会损害对自己而言举足轻重的东西?如此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是否会损人又损己?我以前的邻居苏珊(Susan)就发现,儿子和她的幸福都取决于最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对自己再投资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苏珊一向认为自我牺牲是理所当然的。她相信付出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大门,只要自己不断付出,一切都会好起来。苏珊的儿子杰克(Jake)一直性情羞涩,不善交际,到了二十出头的年纪也没什么变化。他不愿出门,工作也常常保不住,有时候还会大发雷霆。

苏珊越来越担心儿子,她想着找份能在家上班的工作,以便随时了解儿子的情况,并给他额外的支持。尽管她做出了许多牺牲,杰克却丝毫没有长进,最终她只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苏珊意识到得采取一些大胆的措施。她建议杰克从家里搬出去,住到离家不远的集体宿舍去。虽然不情愿,杰克最终还是同意了。就是这样的一次分开生活,促成了母子俩后续的改变。几个月后,他们的生活都有了好转。

后来,当苏珊看到儿子在合适的环境中取得巨大进步时,她向我承认:“我以前成了他的支柱。”通过这件事,苏珊有了很多感悟。她表示,让孩子们过得尽可能舒适并不是总能解决问题的。曾经有一段时间,她确实应该给予杰克无限支持,但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她懂得了,要想给儿子更多,就得为他付出更少。她也开始学着理解悖论了。

划定新的界限也给苏珊带来了自由,让她能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以前,因为信奉着错误的信条——牺牲自我可以办好所有事情——她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现在,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关心自己。她发现,自己的工作干得并不开心,她也不喜欢自己住的地方。现在,她迫切需要新的面貌。当确信儿子在新环境中安全无忧时,她开始寻找新的住处。五个月后,她准备搬家了。当我向苏珊道别时,她看起来精神抖擞、异常开心。

谬论:

我以牺牲自我来支持我最爱的人。

真谛:

想要给人更多,有时你得给得更少。

有一次,在接受福布斯网站采访时,95岁的传奇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谈到了“界限”。他说,领导者要学会的一个重要技能是学会如何说“不”。“不要告诉我你在做什么,”他说,“告诉我你否决了什么。”总是说“可以”的领导者非常受人欢迎,但他们什么都没做,他补充说。德鲁克建议领导者不要同时处理两个以上的优先事项,同时他还强调: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分配给其他人十分重要。“如果你不是专家,千万不要试图成为专家,”他说,“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找有能力的人来完成其他的重要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是领导,如果不是在工作中,就是在社区里、家庭中或者在最重要的领域——在自我管理中,你也是领导。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引领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你的现有资源由你决定,而其中最宝贵的就是你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你的选择将决定你未来会兴旺发达还是勉强维生。

正如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你也需要把适量的资源重新投资到自己身上。除了付出帮助他人,你是否积蓄了内在动力,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活力?还是你把摊子摊得太大,导致自己精力耗尽、疲惫不堪?如果想要一次做太多的事情,你可能会把自己累垮。这种人正如德鲁克所描述的,相信对一切要求都说“行”是最好的。因此,划定健康界限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选之项,至关重要。付出会危害健康吗“划定健康界限”不只是一个可爱的词组。适当的界限有助于我们关爱自我,进而永葆健康。例如,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因给予与接受失衡而引发的慢性压力与我们的健康有直接联系。一项研究表明,承受慢性压力或感觉自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女性,其免疫细胞内的端粒出现了显著老化(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片段,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医学院的丹尼斯·诺瓦克(DennisNovack)认为,这项重要研究“证明了所谓的身心分离根本不存在,我们身体中的分子对我们的心理环境是有反应的”。而一些其他研究已经将压力、无助、绝望和压抑情绪与癌症的发生或演变联系起来。当我们不去划定必要的健康界限,也不学习如何为自己补充能量时,当我们压抑自身需求而不积极表达时,我们可能会危害自己的生命。

所以,付出会影响健康吗?如果付出让你无法承认,且难以表达自己的有效需求,答案是“是的”。如果付出削弱了你继续快乐地为他人大量付出的能力,答案是“是的”。如果你的付出阻碍了别人或自己的成长,答案是“是的”。

为别人付出太多而为自己付出太少的习惯也会破坏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探索自我,激发潜能。在《内在英雄》(TheHeroWithin)一书中,卡罗尔·皮尔森(CarolPearson)指出,由于社会传统将女性角色与养育子女和履行职责捆绑在一起,女性通常会“克制自己,不去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因为她们担心这会伤害自己的丈夫、父亲、母亲、孩子或朋友”。同样,如果男性觉得他们脆弱的妻子需要保护,他们也会放弃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这种牺牲自我就是在帮助我们所爱之人的想法其实是一种错觉。牺牲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者让自己受制于人,不是在帮助他们,而是在伤害他们。

皮尔森进一步解释说,助长别人的依赖行为实际上是在阻碍他们的自我发展。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说:“女人对男人造成的最大心灵伤害之一就是让男人压迫她。”同样,当男人认为自己的伴侣笨拙无能时,他就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犹豫退缩,而这又会“加深她对自己的这种看法,进一步重创她”。但实际上,“她体内那个坚强、睿智的自我渴望成长,她也希望他能成长”。

在“牺牲永远是正确的”这一谬论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微妙的错误观念:如果我们不主动放弃一切去为他人付出,就等于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抛弃他们。然而,正如我们所见,情况恰恰相反:牺牲自我去成全他人,会阻碍他们的发展,也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谬论: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必须牺牲自己去帮助他。牺牲自我永远是正确之举。

真谛:

我以为我的牺牲帮助了他们,其实是妨碍了他们。当我对自己真诚以待时,我也帮助他人学会了对自己真诚以待。

根据环境和时机的不同,给予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可能是富有同情心的,也可能是毁灭性的。通过学习这一威力强大的原则——当我对自己真诚以待时,我也帮助他人学会了对自己真诚以待——我们可以超越“牺牲自我永远是正确之举”的谬论,掌握平衡的真谛。当我们划定界限来促进自我成长时,我们也帮助他人成长了。别拿自我牺牲当借口

让人奇怪的是,我们潜意识里可能乐于接受这种极端的自我牺牲,因为它无形之中帮我们找了一个借口。如果不想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牺牲自我去成全他人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又或者,当我们想尊重自我需求,将自我权益置于首位时,这也是一种避免冲突的好方法。又或者,当我们的内心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我们会迷上自我牺牲,正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也”。的确,那种被人迫切需要的感觉非常美好。

当然,所有这一切最终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自我牺牲就像一张面具,戴得久了,我们太过习惯,以至忘记了这张展示给世界和自己的脸根本不是我们真正的脸。我们可以把内心的疲惫隐藏在繁忙的外部事务之后,同样,我们也可以把真实的自我隐藏在自我牺牲的大山之后。

发自内心的牺牲精神是一种美德。但如果用自我牺牲来逃避面对恐惧,或是逃避塑造自己的未来,那么,自我牺牲就是一种放弃。这就等于把我们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而尊重自己的基石正是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就好比你本该驾车前行时,却选择搭别人的顺风车(通常不是什么豪华轿车)走了一段漫长而颠簸的烂路。或者你本该在自己的人生大戏中担任主角时,却选择在别人的剧本里出演一个配角。

有时,自我牺牲似乎是最简单的出路。等待他人发号施令似乎轻松又省事。一旦出了事,我们可以说:“不是我的错。”我们都想把生活中的问题归咎于他人。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曾这样做过,不要感到羞愧。相反,你要从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成长。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来唤醒你的使者。

当你发现自己在为某事责怪他人时,你肯定是被一个狡猾而阴险的谬论所欺骗了:我不是自己的人生主宰,别人有责任来满足我或者帮我解决我的不快。这种说法毫无道理。

只要你相信让生活的天平恢复平衡不是你的职责,你就会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拯救自己,最后只有接受那些美中不足的东西。满足自己并不是别人的工作,是你自己的职责,而且你自己也不需要他人的许可来完成这项工作。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该去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什么时候该去度周末,什么时候该离开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或一段感情。当我们责怪别人时,我们就扮演了无助的受害者角色,也放弃了我们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和权力之一:自由选择权。无论你处于何种境况,无论你以前经历过什么,你永远有能力做出新的选择——从现在开始。

谬论:

别人有责任来满足我或者帮我解决我的不快。

真谛:

人生如何展开,我自己负责。人生的下一步如何走,我自己选择。

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在默问或大声抱怨“他们怎么能这样对我?他们怎么了?我怎样才能改变他们,让我得到我需要的东西?”时,请马上抛弃你信奉的谬论,牢记上面的真谛。对自己说:“我的选择、我的态度和行动将决定我人生未来的走向。我有能力做出全新的明智选择。我的幸福建立在自己的所为之上,而不是他人的所为。”美国20世纪著名的民间艺术家摩西奶奶(GrandmaMoses)70多岁开始学绘画,并活到了101岁。她的例子就很好地证明了选择的力量。“如果我没有开始画画,我或许会去养鸡,”她说,“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自我牺牲也是自私自利

我们惯于以自我牺牲为挡箭牌,甚至抱怨我们背负着所有的“责任”,这背后或许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故意花光自己所有的时间去为他人付出,这样,我们就可以逃避人生的首要职责——努力实现自我。

为什么我们要逃避这场人生的灵魂之旅?因为我们有时会担心一旦我们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可能得搬家,或者放弃一段感情,或者冒险换一份新工作。如果遵从内心的崇高呼唤,我们会担心自己也许不够优秀,或者自己可能会被拒绝。这种担忧很正常,我会在第四部分“歌颂自我,遵从心声”中展开详细论述。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种担忧只是恐惧心理,并不是真正的自己。

说到自我牺牲,这里还有一条与之相关的悖论:自我牺牲是展现最好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隐藏最好自我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自我牺牲可能是自私自利的缩影。

每个人生来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品质和天赋,我们理应将它们充分发挥,与人分享。如果你不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并以此为借口说没有时间发挥个人天赋,这种所谓的自我牺牲实际上就变成了自私自利,因为你压制了自己的天赋,没有让它帮助你去更好地付出。同样,如果你迟迟不去开启自己的灵魂之旅,你不仅耽误了自己,更亏待了那些等着你去帮助的人们。每个人能带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不是躲在“自我牺牲”的借口背后,而是勇敢地做最好的自我,这样才能发挥真正的自我牺牲精神。

研究为什么我们很难划定正确的界限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但值得一试。只有对症下药,身体才能真正康复。为何我们给别人那么多却给自己这么少?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事实:我们之所以逃避一些事情,是因为害怕它们所带来的后果。如果不去划定界限,不去自我牺牲,你担心会发生什么呢?你害怕说“不”会让别人不开心吗?你相信让他们开心是你的工作吗?你害怕不做别人让你做的事,他们会拒绝你吗?你相信只有顺从他人才能得人所爱吗?

当然,这些都是不错的理由。但是,我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也许在孩童时代,我们就学会了取悦他人,这样才能不被人否定、批评,甚至攻击。或者,在我们成长的家庭或文化中,这样的行为正是被提倡和赞扬的。然而,即使我们内心感到痛苦,却依然毫无疑问地继续遵循着这种模式,而这相当于慢性自杀。

勇敢地去做一些深刻的反省,弄明白是什么驱使你始终把别人放在第一位。一旦知道了自己沉迷于自我牺牲的原因,你就可以反驳这些谬论,并训练自己做出和以往不同的反应。你将能更好地驾驭自己,不会让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告诉自己:为了改变,我可以忠于自己的需求。你有权利坚持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权利,并做出自己的决定。你可以选择和支持你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和专横跋扈的人在一起。你值得拥有这样的朋友:他们对你说的话感兴趣,更不会压制你。你可以做到尊重自己。制约与平衡

要想掌握平衡给予与接受的技巧,你需要改变观点。给予和接受,设定界限和打破界限,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我们越是这样看待它们,就越能熟练地感知到什么时候该划定界限,什么时候该走出界限。

犹太神秘的卡巴拉(Kabbalah)教传统认为,给予和接受的悖论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这一悖论在卡巴拉生命之树(Kabbalah’sTreeofLife)中得以体现。卡巴拉生命之树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构想图,它描绘了世界的创造过程和运作模式。生命之树是由十个“原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