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机制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16:38:45

点击下载

作者:付媛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机制研究

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机制研究试读:

前言

自1995年电子商务概念引入中国之后,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网络零售呈现出鲜明的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化特征。然而目前鲜有集聚理论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拓展研究。传统的集聚理论在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中是否仍然适用;哪些因素将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产生影响;如何促进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推动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良性发展;不仅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更为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企业所关心,同时也关系着中国未来网络经济的发展。

本书基于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以中国平台型电子商务的集聚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的不同主体,结合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以及自下而上的扎根分析,构建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确定在网络特殊环境下,不同集聚主体在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集聚意愿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不同集聚主体集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每一类主体的集聚趋势,分析各集聚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集聚的内部作用机制;第三,根据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特征,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构建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演变趋势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的集聚演变规律;最后,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过程中各主体间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合理的集聚协调机制。

本书发现:(一)网络消费者感知的搜索成本的降低、商品价值、服务质量、平台口碑以及商户组合均对网络消费者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网络消费者感知的服务质量的四个维度中,网络消费者感知的客户服务质量对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网络消费者感知的网站设计质量、网站可靠性以及网站安全性对网络消费者的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的正向影响均不显著。网络消费者感知的商品价值的两个维度中,网络消费者感知的商品个人内部感知价值维度对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网络消费者感知的商品社会价值对网络消费者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二)网络零售商感知的网络消费者聚集程度、成本的降低以及服务质量对网络零售商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零售商感知的市场拥挤对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所有主假设中,网络零售商感知的知识溢出对其集聚意愿的正向影响未得到支持。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零售商感知的服务质量的三个维度中,网络零售商感知的平台网站的决策支持质量与任务支持质量两个维度对于其集聚意愿的正向影响均得到支持,但感知的平台网站界面质量维度对其集聚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该子假设未得到支持。(三)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感知的平台网站商品交易量、知识溢出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均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感知的市场拥挤对其集聚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四)本书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了平台型电子商务各集聚主体(各类种群)集聚的增长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消费者种群增长模型为与密度无关的“J”型指数增长模型,网络零售商及支持服务提供商种群增长模型为与密度有关的“S”型Logistic增长模型。其中,网络消费者集聚意愿的所有影响因素将通过影响网络消费者种群增长模型中的种群瞬时增长率而影响增长曲线的形态;网络零售商集聚意愿影响因素中的网络零售商感知的成本降低、网站决策支持质量以及网站任务支持质量将通过影响网络零售商种群增长模型中的种群瞬时增长率而影响增长曲线的形态,消费者集聚规模则影响了该模型中的最大环境容量值;第三方支持服务提供商意愿影响因素中的第三方支持服务提供商感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知识溢出,将通过影响第三方支持服务提供商种群增长模型中的种群瞬时增长率来影响增长曲线的形态,模型中的最大环境容量则受到网络消费者的集聚规模与网络零售商集聚规模的共同影响。(五)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存在以下四种演变趋势:第一,当网络消费者种群瞬时增长率为零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体增长曲线将与其他常规集聚相同,沿着Logistic描述轨迹呈“S”型演变趋势;第二,当网络消费者种群瞬时增长率为负值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将呈现短期的规模递增后迅速降低,直至集聚体瓦解的恶性演变趋势;第三,当网络消费者种群瞬时增长率为正,且大于网络零售商瞬时增长率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体增长曲线将呈现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特征,增长轨迹表现为“J”型良性演变趋势;第四,当网络消费者种群瞬时增长率为正,且小于网络零售商瞬时增长率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体增长曲线将呈现出无上界的“S”型良性演变趋势。(六)网络环境下的平台型电子商务活动需要多个主体协同实现,因此,受各类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影响,将会存在“投机者短期获利行为”“间接服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等问题;同时,受网络虚拟特性影响,还可能出现“非主观意愿的销售失败”现象。可以通过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部互利共生的第三方强势物种发挥其规则制定作用,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或在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引入新物种,对受侵害的损失进行补偿并从中获得收益而达到新的平衡,形成受侵害物种与新物种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促进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良性协调发展。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尤其在商务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买卖商品,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中国自1995年引入电子商务概念之后,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网络购物网民规模达到2.71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5.9%。与2012年12月底相[1]比,半年度增长率为11%。麦肯锡2013年3月发布的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业的销售总额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日本而跃居世界第二位,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猛增到1.2万亿美元,其中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一天,全国网络零售额就高达250亿元,超过美国的“网络星期一”。从2003年至2011年八年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20%,高居全球第一。然而中国的宽带普及率则远低于美国。麦肯锡预计,随着3G和宽带网络覆盖的扩张,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增长至2.7万亿~4.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当今市场之和。由此可见,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国己经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并正在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零售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即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的网络零售市场具有非常高的集中度。在模式上,网络零售市场虽然存在平台模式和独立销售网站模式两种,但目前看来,中国仍以平台模式为主。相比2011年美国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占整个市场24%的比例,中国的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的市场份额则高达90%,并且在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内部也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集聚特征。以C2C市场为例,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平台型C2C电子商务模式中,淘宝网一家占据90.4%的市场份额,拥有600万家店铺,而腾讯拍拍网和ebay网站则分别只占9%和0.4%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原本意义上的独立B2C电子商务网站,例如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在自营业务基础上呈现出了平台化特征,即允许大量第三方经营者在其网站开展经营销售活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商业集聚现象非常典型,尤其是平台型电子商务的商业集聚。传统的集聚理论在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中是否仍然适用,哪些因素将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产生影响,如何促进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推进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良性发展,这些问题不仅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更为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企业所关心,同时也关系着中国未来网络经济的发展。

[1]数据来源: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1.2 研究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集聚,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主体类型、集聚驱动和影响因素、集聚内部机制、集聚演变趋势等与传统的商业集聚均存在很大的差别。对该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首先,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本书将进一步拓展商业集聚理论,推进集聚理论研究的发展。①由于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不受空间距离这一传统集聚现象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本书试图从平台型电子商务活动的各类主体入手,发现影响其集聚意愿的因素。②由于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不受空间资源限制,集聚规模的发展及演变将不完全符合传统研究中的Logistic增长模型,本书试图针对网络环境设计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规模变化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集聚的演变趋势。③根据网络环境中集聚所出现的各类问题,研究有别于传统商业集聚的协调机制。

其次,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机制的研究,在发现理论模型及规律的过程中,给予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重要的商业启示。通过发现平台型电子商务各类集聚主体集聚的驱动及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帮助平台型网站企业发现促进商业集聚的有效手段与措施,为该类网站有效聚集各类网站用户、扩大商业规模、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以及合理有效制定商业集聚的协调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中国电子商务的集聚化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解释和引导,本书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机制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的不同主体,结合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以及自下而上的扎根分析,构建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确定在网络特殊环境下不同集聚主体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集聚意愿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不同集聚主体集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每一类主体的集聚趋势,分析各集聚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集聚的内部作用机制;再次,根据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特征,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构建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演变趋势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的集聚演变规律;最后,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过程中各主体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合理的集聚协调机制。

网络环境与实体环境下商业集聚的驱动和影响因素、集聚机制等均存在显著差别,本书在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机制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之处:

第一,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与自下而上的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并验证影响网络消费者平台集聚意愿的因素。

第二,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与自下而上的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并验证影响网络零售商平台集聚意愿的因素。

第三,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与自下而上的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并验证影响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平台集聚意愿的因素。

第四,结合平台型电子商务的特点,构建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演变趋势模型,将商业集聚理论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拓展。

第五,结合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特征,发现各类集聚主体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平台型电子商务协调机制。

以上五个方面不但推动了商业集聚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也为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促进集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1.3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1.3.1 研究技术路线

本书遵循图1-1所示技术路线进行研究:

首先,根据已有产业集聚、商业集聚的研究现状以及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典型特征,发现具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对集聚理论进行再研究,并通过回顾经典的产业集聚理论,为本书寻找集聚主体集聚意愿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及合理视角,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及心理场理论构建平台型电子商务各类主体集聚行为的理论框架。

其次,本书在已有文献研究和经典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现状中发现对各类集聚主体集聚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各类主体集聚意愿的相互关系来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四个子模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子研究一主要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主体——网络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者集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子研究二主要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的集聚主体——网络零售商,进行网络零售商集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子研究三主要是针对平台型电子商务的集聚主体——支持服务提供商,选取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研究对象,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集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子研究四是在子研究一至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平台型电子商务各类集聚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演变趋势等,针对集聚整体机制的研究。

第三,子研究一、子研究二及子研究三分别针对网络消费者、网络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均利用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方法,结合自下而上的扎根资料研究方法,发现影响各自研究对象平台集聚意愿的因素,构建网络消费者集聚影响机制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实证模型,同时开发适当的实证检验测量量表,选择合适的被测对象及测量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采用SPSS数据处理工具,对以上三个子研究的所有假设进行假设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原假设被支持或不支持的原因。

最后,在以上三个子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学视角,利用生态学研究工具及模型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不同“种群”各自发展模型、相互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上三个子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因素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描述集聚演变的Logistic增长模型进行修正,发现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演变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协调机制。图1-1 技术路线图1.3.2 研究方法

本书拟釆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规范研究的方法主要应用在本书的两个部分:

第一,在研究初期,利用文献研究法及经典理论回顾,提出问题,找到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理论演绎法为本书概念模型的形成以及研究假设的提出提供支持。

第二,在实证结果讨论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内部相互作用机制及集聚演变模型,以经典的Logistic集聚增长模型为基础,根据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特征,对Logistic模型进行拓展,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不同演变趋势,并为系统的良性演变设计适当的保障措施及系统协调机制。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应用在本书的四个部分:

第一,利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辅助本书概念模型的构建及研究假设的提出。由于网络环境下对影响各类集聚主体集聚意愿的因素鲜有研究,本书采用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与自下而上的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概念模型。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是在较新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理论模型的构建方法。

第二,模型操作化定义。对概念模型进行可操作的定义,形成本书的实证模型。在概念模型形成后,根据各个变量结合扎根资料分析结果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本书各变量进行可操作性定义,为下一步的变量测量打下基础。

第三,利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实证数据。考虑到平台型电子商务各类集聚主体均为不完全理性的个体或以不完全理性个体为领导者的组织,个体的感知对于个体意愿的作用将有更强的说服力。因此本书在实证数据获取方法中选择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主观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第四,本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作为模型分析方法,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主要是对概念模型中平台型电子商务不同集聚主体的集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验证。由于本书主要侧重于发现特定因素是否对集聚意愿产生影响本身,不考虑中介效应及影响路径等,因此多元线性回归是比较适宜的方法。1.4 主要内容安排

本书共分为八章,各章内容的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的内容、主要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具体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相关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分析了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特征,并对国内外集聚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书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三章: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书的理论基础,本书将基于经典的集聚理论以及个体行为理论形成理论框架,并在该理论框架下,借助扎根方法,从现状中发现对不同集聚主体的集聚意愿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包含四个子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网络消费者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根据子研究一“网络消费者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的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实证模型,对模型涉及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证检验方法,搜集并处理实证数据,对网络消费者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主假设及子假设进行验证。

第五章:网络零售商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根据子研究二“网络零售商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的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实证模型,并对模型中涉及的变量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实证检验方法,搜集并处理实证数据,对网络零售商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主假设及子假设进行验证。

第六章:支持服务提供商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以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研究对象,根据子研究三“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的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实证模型,并对模型中涉及的变量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实证检验方法,搜集并处理实证数据,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集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主假设及子假设进行验证。

第七章: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机制研究。在以上三个子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学视角,利用生态学研究工具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内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上三个子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因素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本身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修正商业集聚增长模型,发现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的演变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协调机制。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本章给出本书的主要结论,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可能展开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第二章相关研究综述

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形式,其结构形态、交易过程、交易形式等相对于传统的商务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其各类主体的集聚机制的研究将是商业集聚研究的新扩展,但终究是商业集聚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商业集聚又是产业集聚的一个特例,其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均源自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对商业集聚以及平台型电子商务的集聚机制研究仍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章首先分析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集聚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述评。2.1 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特征分析2.1.1 目前电子商务模式的划分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层出不穷,电子商务模式的识别也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划分未能达成一致,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研究目的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方法。同时,在互联网这一新兴领域进行的商务活动,其内容、方式等都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因此,要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并非易事。据统计,1999年创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有上百种,而2000年[1]引进中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就多达77种。

目前最常见并被普遍接受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方法是按照电子商务参与主体进行的划分,包括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业与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C2C (Consumer to Consumer,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G2C(Government to Citizens,政府对公众的电子商务)、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企业与政府间的电子商务)、C2B(Consumer to Business,消费者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例如团购)等。

除了以上电子商务模式的划分方法外,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2]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式。例如,Paul(1998)根据创新和功能集成程度提出了电子商务的11种模式,分别为网络商店(e-shop)、网上采购(e-Pro-curement)、网络集市(e-Mall)、网络拍卖(e-Auction)、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ies)、第三方市场(3rd Party Marketplace)、价值链服务提供商(Value Chain Service Provider)、价值链集成商(Value Chain Integrator)、合作平台(Collaboration Platforms)、信息中介(Information Brokers)以及信[3]用中介(Trust Service)。Armir et al(2000)基于交互模式和价值链提出了5种电子商务模式,分别为网络商店(e-Business Store)、信息中介(Infomediary)、信用中介(Trust Intermediary)、电子商务使能者(e-Business Enabler)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4](Infrastructure Providers)。Peter(2001)在对不同行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8种电子商务模式,分别为直接面向客户(Direct to Custom-er)、中介(Intermediary)、整体服务提供(Full Service Provider)、内容提供(Content Provider)、共享基础设施(Shared Infrastucture)、价值网集成(Value Net Integrator)、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和企业全部(Whole of Enter-prise)。2.1.2 平台型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

从以上电子商务模式的划分中可以看出,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很难找到明确对应的类别。在最常见的以电子商务参与主体为划分标准的分类中,平台型电子商务既包含B2B模式,也包含C2C以及部分[1]B2C模式。按照Paul(1998)提出的划分方式,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则融合了第三方市场、网络拍卖、网络集市、虚拟社区、价值链服务提供商、价值链集成商以及信用、信息中介等多种模式。若按照[3]Armir(2000)等的分类方法,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大致可以包含信用及信息中介、电子商务的使能者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等的功能。[4]按照Peter(2001)的划分标准,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似乎可以对应“中介”类,但是“中介”类比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范围更宽泛。

具体来说,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一种,是由专门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或开发商建设的网络平台,众多买方和卖方通过这个集支付、认证、安全、客服和渠道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为其提供相关服务来完成买卖双方交易的商业模式(胡岗岚,2010)[5]。该模式决定了其“独立第三方”的特点,即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是由交易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组织提供的,在交易过程中保持中立并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能够为交易双方创造和维持必要的商业环境。

而本书所要研究的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型电子商务,则是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中的一种子模式,特指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的买方是最终消费者的那一类平台型电子商务。从通常的电子商务模式划分理解,它应包含基于平台中介网站进行交易的C2C及B2C模式。2.1.3 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集聚特征

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中,众多商家及消费者集聚于平台网站进行交易,是一种典型的商业集聚,但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平台型电子商务的集聚方式、集聚特征与传统的商业集聚有很大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非空间集聚

以往我们所谈论的商业集聚都是一种商业企业及消费者在某一区域的集聚,即空间集聚,相关研究均以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空间距离为核心要素,论述交通成本和搜索成本对空间集聚的影响。而依托互联网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通过网络与商家进行交易,完全打破了时空距离的约束,消费者、商家以及为交易提供支持服务的服务提供商聚集在某一网站(平台),是一种非空间的集聚。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买卖双方不存在空间上的距离,买卖过程中将不存在因为空间转移而产生的交通成本。(二)交易支持服务的不可或缺

依托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是一种非面对面的交易,需要支付、配送等一系列为交易本身提供的支持服务。因此,整个交易过程不仅仅需要商家及消费者的参与,还需要支持服务提供商的参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服务是一种集成的服务。这就意味着,在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中,不仅商家和消费者的集聚是必要条件,支持服务主体的集聚也是该类商业集聚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商业集聚中,不仅要研究商家和消费者的集聚,同时也要研究支持服务提供商的集聚。(三)平台服务的深入性

传统的购物中心等商业场所的经营者更像是一个商业地产运营商,他们所运营的购物中心为各类商家提供经营场所、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而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平台,不仅仅作为“虚拟空间地产运营商”的角色出现,它们除了为商家提供网络销售场所、服务器的运维、平台的推广等基础设施及服务以外,更重要的是制定各类规则以及安全保障措施以保证交易的安全、顺利完成。此外,平台运营商在记录每笔交易数据时,将形成庞大的信息宝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除了可以为自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外,还能利用这些信息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深层次的支持服务。例如,为商家提供网络消费者整体特征、在其店铺有过浏览或消费行为的消费者特征,以及店铺交易数据分析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卖家在售商品交易量、消费者满意度等信息,辅助其进行消费决策。

根据以上特征可以看出,首先,非空间集聚特性意味着对平台型电子商务集聚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集聚可能发生了部分改变。其次,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型电子商务的集聚主体应包括商家、消费者以及支持服务提供商。最后,在这类集聚模式中,集聚主体既存在自发的内部集聚驱动因素,也存在由于平台环境差异所引发的外部集聚驱动因素。内部驱动因素决定了集聚的形成,而外部驱动因素则决定了集聚形成于此平台而非彼平台。2.2 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现状

产业集聚理论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学说,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期。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其著名的区位理论著作《孤立国》中首次论述了集聚的向心力,认为工业企业必须位于具有众多产业部门集聚的区域中心才能生存;同时也阐明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加强区域的产业集聚。因此,杜能不仅是区位选择理论的鼻祖,也为产业集聚理论的开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石。之后,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产业集聚问题逐步展开了研究,集聚理论也随之发展成熟。

虽然早在19世纪初期产业集聚现象就已经被学者发现并研究,但国外大量的研究成果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相继出现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产业集聚的界定、产业集聚的成因及演变机制、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中的政府行为及产业政策等。2.2.1 产业集聚的界定[6]

Czamanski(1974)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其研究中提出了“集群”(Cluster)的概念,对其进行量化研究并将集群与产业综合体进行比较分析。当时他提出的集群概念是与产业集聚最为接近的概念。波特1990年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正式提出了“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并展现其在竞争优势方面的研究。此后,[7]产业集聚一词开始在学术界大范围的流行。波特认为(1998),产业集聚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靠近,业务上处于某一特定产业领域或与该产业领域密切相关,彼此之间具有共性或互补特征、相互联系或者关联的企业或组织。此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9)[8][9]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01)分别给产业集聚下了定义。OECD认为,产业集聚是由增值的生产链把相互依存的企业、中介机构(如技术、咨询服务的提供者以及经纪人等)、知识产出机构(如高校、科研院所、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机构)以及顾客等联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网络。UNIDO则将产业集聚定义为:集聚是指处于相同产业领域,面临共同的机遇与挑战的企业和机构在部门以及地理上的集中。

由于产业集聚现象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不同学科对于产业集聚的理解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至今还没有一[10]个公认的确定的定义。Rosenfield在论述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过程中将产业集聚定义为:企业为了共享劳动力市场、专业化基础[11]设施和服务,从而形成地理位置的集中、相互依赖和协作。Feser在对以往涉及产业集聚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不仅是彼此相互协作、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组织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企业及与其相互关联的组织间的社会关系。Swann[12]等(1998)在其著作《产业集聚的动态:计算和生物技术的国际比较》中将产业集聚定义为:一群相关领域产业的公司在某特定地理[13]区域的集中。Erik Braun等(2001)在分析比较欧洲九个城市产业集聚动态时认为,产业集聚是一种专业化组织的多个公司形成的地方网络,各公司间生产过程密切联系,彼此交换并流通商品、知识以及服务。

从以上不同学者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虽然对于产业集聚的理解视角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具有共性。综合来看,产业集聚应具有以下特征要素:空间集聚、基础设施共享、企业间互动、专业化分工、社会网络、知识溢出等。2.2.2 产业集聚的成因及演变机制

什么原因导致集聚、哪些因素会对集聚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从集聚现象被发现开始,直到现在仍是该领域学者们不断研究的课题。从最初的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到韦伯的“基于成本降低”,以[1]及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理论”,均在寻找集聚产生的原因及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

波特(Poter,1998、2000)[14,15]从竞争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成因作了诠释,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提升企业、产业以及国家竞争[16]力,因此集聚是由于竞争所致。Ellison(1997)和Ciccone(2002)[17]从产业经济角度对集聚的成因进行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既是高生[18]产率的成因也是高生产率的结果。Sweeney&Feser(1998)对美国科罗拉多州企业集聚趋势的研究表明,企业的集聚规模趋势呈倒U形,即当企业集聚到一定规模后,企业集聚规模趋势将再次降低。

随着创新网络研究的兴起,创新网络论者认为,创新主体(企业)需要与相关知识源在地理上邻近,以便能够实现与其频繁的交互,以获取隐性知识。因此,企业将倾向于与关键的互动学习对象实现地理上的邻近,并且这种邻近的需求会随着学习难度或技术复杂度[19,20]的提升而增加,这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21]Athreyr(2001)从经济组织和集群关系角度对剑桥高科技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剑桥高科技集群的增长和变迁规律,以及可以解释该现象的微观经济因素。

[1]关于产业集聚的经典理论将在后续章节中进一步评述。2.2.3 产业集聚的效应

产业集聚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其产生的原因及规律,另一方面则集中于产业集聚产生的各方面的效应。目前针对产业集聚的效应,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产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投资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创新等的影响。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将企业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地理因素和不完全竞争纳入研究框架,对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空间集聚现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解释,形成一种全新的思路。Ottaviano&[22]Martin(2001)在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假设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建立了一个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强化的模型,论证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通过创新成本的降低刺激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使新的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这个区域,所以,经济的增长又会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23]集聚。Baldwin&Forslid(2000)则在假设企业间垂直联系并且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分别讨论了资本不流动和资本流动两种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和空间集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资本流动,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及技术的溢出都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两个研究具有相似的结论,均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地理集聚的内生关联机制。在此研[24]究基础上,Fujita&Thisse(2002)进一步假设存在两个区域、三个生产部门(传统、现代化和创新部门)、两种生产要素(熟练工和非熟练工);传统和现代化部门使用非熟练工,这类工人不能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熟练工则可以在两个区域内自由流动;熟练工总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该研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当运输成本足够低时,现代化和创新部门将集聚到一个区域,而另一区域则只生产传统部门的产品。伴随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经济增长速度也随之加快,经济的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相互强化、相互促进。此外,[25]Paija(2001)通过对芬兰ICT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ICT产业集群对基于知识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并对芬兰的产业结构具有优化作用,提高了芬兰的国家竞争优势。

其次,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投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针对产业集聚对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的研究大多是运用二手数据,通过统计、计量的方法来考察集聚经济对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26]Head等(1995)对日本在美投建的751家制造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集聚利益对这些制造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27]Smith&Florida(1994)研究日本汽车制造相关产业在美国的投资,发现产业链上向前及向后联系的企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这些企业在区位选择上除了考虑该区域是否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日本企业外,更倾向于高工资、人口数量多以及制造业密度高的区域。[28]Guimaraes等(2000)对葡萄牙的外国直接投资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集聚经济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区位定位因素。[29]Rene&Martin(2002)利用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从1990至1995年的数据,对日本电子类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域电子制造业的集聚水平正向影响企业的定位,若该区域已有日本的电子制造业企业时,其影响效果将增强;若存在同一财团的企业集聚,集聚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

再次,也有一部分学者关注产业集聚与集体学习和创新之间的关[30]系,并展开了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Asheim(1996)强调了集群内部集体学习机制对于区域创新的重要作用。Bagella&[31]Becchetti(2002)以意大利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区的集聚程度加强不影响R&D支出,但对区域创新水平有正向影[32]响。Pinch et al(2003)认为企业集群可以通过提高相关企业的相[33]互学习能力来促进集群内部的知识传播。Gilbert et al(2008)对127家独立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处于高集聚程度区域的企业的产品创新水平高于低集聚程度区域的企业,技术知识的溢出与创新显[34]著正相关。Cainelli et al(2007)则对意大利的Emilia-Romagna产业区进行研究,认为集群网络关系是需要企业通过投资来营造的,并发现非市场性的网络关系(社会资本)投资与市场性的研发投入是推动创新的互补因素。[35]

其他的有关集聚效应的研究还包括:Acs&Varga(2005)利用跨国创业板数据验证了当控制了股票知识和研究开发支出这两个变量后,创业活动与集聚之间具有统计上显著的正向影响;Greenaway[36]&Kneller(2008)利用英国制造业1988—2002年的数据验证了集聚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将增加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可能性。2.2.4 政府行为及政策与产业集聚

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地方政策及政府行为不仅在自上而下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等聚集方式中对集聚产生重要的影响,即使是自下而上的集聚模式,地方政策的制定以及政府行为对集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很多学者不仅在这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还进一步进行了实证验证。[37]

Baldwin(199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资本不能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政府若采取地方保护措施来促使该区域的利润率提升,那么,利润率的提升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提髙资本的积累,这将促进产业[38]集聚的形成。Lanaspa et al(2001)则认为政府办事效率的高低将影响产业内企业的集聚,效率高的地区更能够吸引企业的集聚。[39]Ades&Glaeser(1995)选取1970年、1975年、1980年、1985年这四年全球8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外开放程度低、高国内贸易壁垒和髙关税是阻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Hanson(1996)[40]认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成立后,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流动性的增加引起美国制造业向墨西哥的大规模迁移。对西班牙1979年、1986年以及1992年制造业的30个细分行业的数据结果显示,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没有提[41]升西班牙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对墨西哥1993—2003年数据的研究表明,墨西哥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促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海外[42]市场中增速较快,但在内陆地区则是进口替代性行业增速较快。2.3 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现状

自从一个多世纪前马歇尔首次研究产业空间集聚现象以来,各国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在产业集聚理论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们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研究。中国学者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该领域,迄今为止已经产生较多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可以看到,伴随着研究热点的不断转移,产业集聚领域研究热潮热度依然不减。因此,本书借助元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集聚领域已有的相互独立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剖析不同研究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整体的研究特征及研究趋势。2.3.1 综述方法概述(一)期刊选择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选取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其来源期刊。该索引期刊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人文社科领域学术研[1]究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本书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将CSSCI所有学科的来源期刊作为文献检索来源,获得产业集聚领域研究的文献数据。由于CSSCI是逐年变化的动态索引,有部分期刊在某些年份是CSSCI索引来源期刊而在某些年份有可能未被其索引,对于这类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仍不可忽视,因此,本着全面反映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原则,本书对这类文献采取保留政策,即所有曾被CSSCI索引的期刊均在检索范围内。(二)研究主题

鉴于现有文献中没有专门讨论产业集聚研究主题的成果,笔者及研究团队通过对检索出的产业集聚领域学术论文进行精读,并与多位该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后,总结归纳出几类研究主题(见表2-1)。①产业集聚的理论性问题,主要包括早期对于产业集聚概念特征及其重要性的界定、产业集聚理论的探索、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产业集聚的度量方法、产业集聚的集聚模式研究、产业集聚领域理论综述等。②产业集聚机制,包括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产业集聚的运行机制、产业集聚的演化机制以及产业集聚特征影响因素。③产业集聚的效应及与特定对象的相互影响问题,包括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的促进、产业集聚对企业及地区竞争力的影响、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产业集聚对知识溢出及创新的影响、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对于地区收入的影响、产业集聚与金融环境、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等。④促进有效产业集聚的策略及政府作用,包括促进产业集聚的策略分析、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区位选择、产业集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以及财政税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等。⑤已有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主要包括针对目前已有产业集聚区集聚特征情况等的描述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策略,以及集聚区集聚程度的度量与评价两个方面的研究。(三)研究方法

产业集聚研究是经济学及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产业集聚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非实证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其中非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数学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经验总结(对个人经验或他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观点)、以事例等支持观点、理论阐述及推导等,实证研究则包括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二手数据分析、系统仿真等。(四)分析过程

由于中国对产业集聚领域研究起步较早,在进行文献检索时未定义起始年限,并以2013年为终止年限,分别以“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企业集聚”“集聚效应”为关键词对CSSCI来源期刊中的文献进行关键词检索和主题检索,共检索出文献1033篇,其中最早涉及产业集聚研究的文献为1982年刊发。笔者及研究团队对这1033篇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并甄别,剔除主题与产业集聚研究领域无关文献后得到727篇文献,在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献后,按照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分类。对于跨领域、多主题综合研究的文章,通过讨论与分析,摘取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属性进行归类,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在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之后,针对该领域主要研究主题的具体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分类描述。

[1]中国知网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化信息知识资源平台,收录了包括所有CSSCI来源期刊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期刊、文献、报刊、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以及统计年鉴等。2.3.2 综述统计结果分析(一)研究整体概况

从表2-2中可以看到,虽然早在1982年就已经有学者关注产业集聚现象,但是一直到2000年以后产业集聚领域的研究才算正式起步,并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有着快速的发展,2002—2012这十年间发表的产业集聚领域论文占到论文总数的97.25%,并且研究热潮至今尚未消退。

在所有CSSCI来源期刊中,有上百种期刊都曾经刊发过产业集聚领域的学术论文,其中刊发十篇以上的有16种,分别是《生产力研究》(34篇)、《科技管理研究》(32篇)、《科技进步与对策》(24篇)、《统计与决策》(23篇)、《经济地理》(21篇)、《经济纵横》(18篇)、《中国科技论坛》(16篇)、《软科学》(14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3篇)、《中国工业经济》(13篇)、《国际贸易问题》(12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2)篇、《财经研究》(11)篇、《管理世界》(11篇)、《科学学研究》(11篇)、《经济学家》(10篇)。(二)研究主题特征分析

表2-3显示了各类研究主题占比情况。产业集聚的各类研究主题中,产业集聚的效应及与特定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总量上最多(36.7%),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7.7%)、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7.0%)、产业集聚与城市化(5.2%)、产业集聚与企业及区域竞争力(5.1%)、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4.8%)等方面。其次是集聚机制的研究(21.2%),其各二级研究主题研究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集聚的发生机制研究(9.4%)、集聚的运行机制研究(5.9%)、集聚的演化机制研究(3.9%)、产业集聚特征影响因素研究(2.1%)。产业集聚的理论性问题研究占总量的16.5%,其中相当大比重属于理论综述类研究(6.7%)。产业集聚的策略及政府作用的研究(14.6%)全部是关于产业集聚路径及策略分析的(10.0%)。已有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中(11.3%),集聚区集聚程度度量与评价则占到绝大多数(8.5%)。[1]

图2-1所示为各类主题按年份论文数量分布图。由于2000年以前各类主题论文数量都非常少,在绘制折线图时仅选取2000—2012年作为样本。从图2-1可以看出:①产业集聚的理论性问题研究(T1)在2006—2009年达到高潮后,论文数量逐渐减少。②产业集聚的集聚机制研究(T2)2002—2008年论文数量逐渐增加,在2008年达到顶峰后,至今仍然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③产业集聚的效应及与特定对象的相互影响(T3),其文章发表数量相对于其他研究主题在各个年份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这类主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且近几年其论文发表数量仍然处于持续稳步上升状态。④产业集聚的策略及政府作用(T4)研究的论文数量各年分布趋势与产业集聚的理论性问题TD类似,在2007年达到高潮后逐年减少。⑤已有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T5)虽从总体来看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但一直呈缓慢增多态势。图2-1 各类研究主题按年份论文分布图(三)研究方法特征分析

表2-4是产业集聚领域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情况。结果显示,实证研究占54.1%,非实证研究占45.9%。实证研究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二手数据分析的方法(44.0%),有8.0%的论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也有少量运用调查研究(1.7%)和系统仿真(0.4%)的方法。非实证类研究论文中大多是基于个人经验等提出观点,占文章总量的22.3%,运用事例等支持观点的非实证方法以及文献研究方法均占总量的7.6%,此外,利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占5.9%,理论阐述及推导方法占2.6%。

图2-2则显示了实证和非实证研究方法应用情况的各年分布趋势,在2002年以前,所有的相关论文均采用非实证的研究方法,2002—2007年,虽有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但从总体上看非实证方法还是占主流,但2007年以后,使用非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逐年迅速减少,而实证研究方法占到绝对主流。这与中国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图2-2 研究方法各年分布趋势

[1]本书所有比例计算均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分类占比之和与总类占比存在细微差别系进位误差所引起。2.3.3 主要研究主题国内研究内容概括性描述

产业集聚领域研究中,产业集聚机制以及集聚效应研究占到总研究的57.9%,成果较多,是该领域重要且热门的研究方向,因此,本书主要对这两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一)集聚机制研究

首先,在集聚的发生机制方面,中国学者大多是在马歇尔、韦伯等经典的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论述或实证研究。综观中国目前产业集聚研究文献,对于产业集聚的发生产生影响的主要包括以下因素:地方政策、要素成本、空间成本、交易成本、劳动力结构、知识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外商直接投资(FDI)、工业基础、产业关联效应、区域金融结构、地区市场潜能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