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19:35:24

点击下载

作者:胡文仲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作者:胡文仲排版:昀赛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11-01ISBN:9787560016603本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序

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自80年代初期,时间不算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却相当快。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已达数百篇,专著也已有二三十部。1995年在哈尔滨召开了我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性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组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1997年在北京又召开了第二届研讨会。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包括外语界、对外汉语界、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和教授,他们的研究角度虽然不同,但是他们都对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确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目前我国的研究来看,一般性的探讨较多,而基于大量数据的研究比较缺乏。前者相对说来比较容易,而后者就要花费许多时间、物力和财力。从其它国家的情况来看,要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做出成绩,必须在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只有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做得扎实,理论探讨才会有真正的深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跨文化交际丛书的作者都是外语教师及对外汉语教师,他们侧重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语言交际方面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需要说明的是这只代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角度。研究跨文化交际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例如,沙莲香教授主持的中国民族性的研究就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在美国,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者也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不少人是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而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在研究者中则处于少数。在欧洲一些国家,社会语言学家和语用学者则又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力。这都说明跨文化交际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有的教师说“教无定法”,其实,研究跨文化交际也是一样,并没有人规定必须从某一个角度研究。这只会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我们目前出版的这套丛书不是纯理论研究,而是为普及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理论的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需要的参考书,我们希望这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普及和深入。尽管在策划这套丛书时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并且确定了大致的写法,但是,每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创造和发挥,甚至在术语上也不完全一致。我们在编辑时尊重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并没有坚持整齐划一。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历史还不长,我们自己的知识和理论修养也还有许多缺陷,因此,错误和偏颇在所难免,希望专家和读者不吝指出。丛书主编胡文仲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98年10月前 言

我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始于80年代初期,在澳大利亚两年的进修生活使我感受到要学好教好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于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的了解。回国以后陆续在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章,在这期间的认识大致上都是感性的。以后接触到跨文化交际学的书籍和杂志,读了西方学者的文章,才知道跨文化交际学至少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从这时开始,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跨文化交际学的一些著作,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层次的学生中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课程。1988年和1996年在美国讲学时也为美国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90年代中期在国内还招收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博士生。

从80年代初期到世纪末,我接触跨文化交际学也有近20年了,对它的兴趣不减当年。但是,与此同时,我越来越感到做这门学问的难处。有的困难是由于个人读书少积累不够所致;有的困难我认为是学科本身所固有的。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多学科的学问,涉及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要熟悉所有这些学科对于任何人都不是容易的事。我和英国同事谈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不少人都公开表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研究跨文化交际和在其他方面做学问一样,入门似乎不难,但是要深入进去就不那么简单了。

酝酿写这本概论已经多年,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动笔。到1997年我筹划写书时,已经有三四本跨文化交际学的专著问世。这包括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以及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看了他们的著作以后,我觉得再写一本变得更困难了。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写作过程中,我尽量不写或少写他们已经谈到的方面,在他们谈的较少或没有涉及的方面多发挥一些。书的结构自然也就与他们的不同。我的读者对象是外语专业、对外汉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翻译工作者以及一切对跨文化交际感兴趣的人们。我希望这本小书可以作为他们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向导。

书的名称既然是“概论”,在许多方面就必须删繁就简。另一方面,这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跨文化交际系列丛书之一,在内容上不应该重复系列中的其他书,因此,也需要精简。例如,杜学增教授已经写了《中英文化习俗比较》,毕继万教授专门论述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我在相关的章节中只能挑一些重点讲解。但是,为了概论的完整性,这些部分又不能完全略去。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迅速,参与的学者、教师越来越多,这是十分可喜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但是,我必须提醒年青的学者,这是一门看来容易实则困难的学问,要真正做的深入必须投入全副精力,花费大量的时间。我预祝年青学者成功。第一部分 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对于一些读者来说是一个新词,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只是我们不自觉而已。我国外交部长与外国领导人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同样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即使我们不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仍然可能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例如,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与小说的作者、电影电视的导演和演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理解外国小说、电影电视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如果下定义,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相互接触和融合,这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丝绸之路使我国古代人民通过商业往来与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的人民进行交流,这是我国早期在国际范围内的跨文化交际的一个突出例证。印度佛教的传入,唐朝鉴真高僧的东渡,明朝郑和下西洋,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以及历经数百年的西学东渐包括了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在我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也是一样。

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世纪初需要几个月才能从我国的上海到达美国的洛杉矶,而今天却只需要十几个小时。电话的普及使得一般信函的数量不断减少。卫星转播电视节目使得全世界的人们可以同时观看世界杯足球赛。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因特网更把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人们交往的频繁都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的。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L.S.Har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1)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Harms认为,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这是人类交际的第五个阶段。在他看来,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与语言的产生可以相提并论。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

在前一节谈到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时,曾经提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但是,对于什么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一种看法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因为,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Marshall Singer持有的就是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首先,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其次,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2)因此,在文化上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请看下页的两幅图。图的意思是Mary和Margaret分属于许多不同的群体,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念结构也十分不同。Mary是一位住在芝加哥郊区的已婚白人中年妇女,信奉基督教,受过大学教育,在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工作。她倾向于民主党,在选举中投克林顿的票。她主张环境保护,反对种族歧视。业余时间她喜欢打网球,参加了一个网球俱乐部。假期中她常常与朋友一起去爬山。我们可以说,Mary属于以下的群体:

1)白人;

2)城市郊区的居民;

3)妇女;

4)中年人;

5)已婚的人群;

6)基督教徒;

7)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

8)有职业的人群(以别于失业人群);

9)中产阶级;

10)支持民主党;

11)主张环境保护的人群;

12)反对种族歧视的人群;

13)喜欢运动的人群。Mary的价值观念结构Margaret的价值观念结构

如果我们有兴趣还可以作进一步更细致的分析。

Margaret是黑人,居住在华盛顿市区,中学毕业以后作过各种工作,收入较低,信奉天主教,目前在一家餐馆打工。她对于政治没有兴趣,从来都没有参加过选举。她主张环境保护,反对种族歧视,反对人工流产,认为这是伤害小生命。她不喜欢运动,但是喜欢流行音乐。因此,她属于以下一些群体:

1)黑人;

2)妇女;

3)城市市区居民;

4)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群;

5)天主教徒;

6)收入较低的人群;

7)体力劳动的人群;

8)对于政治缺乏兴趣的人群;

9)主张环境保护的人群;

10)反对种族歧视的人群;

11)反对人工流产的人群;

12)喜欢流行音乐的人群。

从她从属的人群来看,她与Mary大不相同,因此,她们在看问题的观点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即使Margaret与Mary属于完全相同的群体,在每一个群体中她们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对于问题的份量也不可能抱有完全一样的看法。这就是Singer的出发点。他认为既然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在每个群体中的看法又有差异,那么,严格说来,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跨文化交际。(3)

Porter和Samovar把各种文化差异放在同一个标尺上,在他们看来,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由此可见,他们虽然不像Singer那样过分强调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独特性,但是,在原则上他们与Singer的观点是一致的。

Ron和Suzanne Scollon在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看法上与Singer有共同之处。他们也认为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而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群体都有各自的独特的语篇系统,因此,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语篇系统方面。研究文化差异不如研究语篇差异更有意义。下面这一段话可以概括他们的基本观点:“在跨文化交际讨论中,如果我们把焦点集中于作为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会更加有效。在这些亚文化系统中各系统之间的对比更加突出一些。”(4)

Singer和Scollon的观点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些现象的不满。他们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这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也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避免大而无当的比较。但是,实际情形究竟是怎样呢?我们稍作调查,就会发现尽管作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比较往往有许多弊病,人们仍然需要进行这项工作。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书目中有大量的书籍是从国与国之间的对比研究出发的。例如:

Understanding Arabs:A Guide for Westerners

Border Crossings:American Interactions with Israelis

A Fair Go for All:Australian and American Interactions

From Da to Yes:Understanding the East Europeans

A Common Core:Thais and Americans

With Respect to the Japanese:A Guide for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Germans,French and Americans

Management in Two Cultures: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U.S.and Mexican Managers

Crosstalk and Culture in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

即使我们没有读过这些书,不了解它们的具体内容,仅从书名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采取的路数大致上是国与国之间的对比。至于在文章的论述中作这类对比的就更是司空见惯了。

在作文化比较时似乎可以大到东西方对比,小到两个人之间的对比。中间还有种族、民族、国家、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等层次。我们研究跨文化交际究竟应该从何处入手呢?这牵涉到文化的定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笔者以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特点。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我们是否可以采取这样的顺序:小结: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问的交际。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对于跨文化交际存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因此,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这种观点提醒我们应该避免空泛的比较,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首先把眼光集中于国别研究,集中于一个国家中的主流文化的研究。思考题:

1.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2.你认为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

3.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1) L.S.Harms.(1973)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Harper & Row.p.8.(2) Marshall Singer.(1987)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Perceptual Approach.Prentice-Hall.p.2.(3) Richard Porter & Larry Samovar.(1988)Appro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Samovar & Porter(eds.)th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5 edn.Wadsworth Publishing Co.p.23.(4) Ron and Suzanne Scollon.(1995)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Blackwell.p.163.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学一、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中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有的学者区分两个术语,他们认为前者强调过程,后者强调文化比较,但是大部分学者不作这种区分。目前使用前者的已占绝大多数。

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是合乎逻辑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印第安人以外,其他人都先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各国的移民。他们具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他们在相互交际中难免产生问题,因此,跨文化交际理所当然地引起学者的注意。在60年代,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争取自己权利与地位的斗争风起云涌,民族意识日益增强,各少数民族都强调维护自己的文化,于是逐渐地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在学校、政府部门、企业、民众团体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次,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每年大批政府官员、商人、技术人员、学者奔赴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有着各种不同的接触,而美国每年又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和数以千万计的旅游者。对于大批留学生和移民的训练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许多学者把Edward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Hall是人类学家,对于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一直予以关注。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Hall对于时间、空间与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书中Hall对于如何更科学更细致地研究文化提出了一些设想。此后,他又发表了数部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著作。Hall在跨文化交际学的领域内对于其他学者的影响巨大。

在Hall的《无声的语言》一书发表以后,60年代陆续又有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著作问世。例如,1962年R.T.Oliver所著《文化与交际》(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1996年A.Smith主编的《交际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1967年I.Parry发表的《人类交际心理》(The Psychology of Human Communication)等。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

就跨文化交际学在学术领域的地位而言,1970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在学会下面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言语传播学会确定1970年年会的主题为跨文化交际与跨国交际。此后,各大学传播学系、教育系纷纷设立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课程。

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出席人数超过两千,出席人中有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传播学家、社会学家,也有商界、政界人物。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raining and Research)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首届会议,正式宣布成立。这是跨文化交际学方面最有影响的一个组织。目前这个学会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在欧洲设立了分会。它的名称亦相应改为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International,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raining and Research)。

在70年代,美国又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书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David Hoopes主编的一套选读本,Larry Samovar与Richard Porter合编的《跨文化交际学选读》(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以及John Condon与Fathi Yousef合著的《跨文化交际学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到70年代中期。在美国已经有二百多所大学开设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有的大学甚至授予跨文化交际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大学中,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不限于传播学系,在心理学系、教育系、语言学系、社会学系、人类学系都有这方面的课程。

这里有一份材料报告了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大学中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开设的情况。迈阿密大学的两位学者在1983年调查了138所大学的传播系的开课、教材、教师、作业、考试等方面的情况,写出了调查报告。他们的结论是:“最重要的发现是过去几年中这门课程在几个方面都有所发

展。Barna和Jain曾经估计,1978年有200所大学在开设这门课程。

假如我们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美国大学中的17.8%至少开设一门

跨文化交际学课程,那么,目前大约有275所大学在开设此课。

这就是说,在过去的6年中,这门课程增长了37.5%。被调查的

大学还说明,在过去几年中,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人数增加了。这

一势头还将继续。因为18.1%的学校表示他们不久将开设跨文化(1)

交际学课程。”

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年级开设这门课程,但在三年级开设的最多,占57.6%,大部分学生是选修,占80%。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包括传播学、言语交际、新闻学、教育学、工商管理、社会福利、医护等。教学方法按使用多寡排序,最多的是讲课,其次是小组讨论,以下是个例研究、客座演讲、电影、小组报告、角色扮演、实地调查、录相等。

教学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列如下:

1.文化差异及其对于交际的影响

2.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3.跨文化接触及场合

4.语言及文化,双语教育及翻译问题

5.特殊的文化模式及其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6.非语言交际

7.内圈和外圈的形成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8.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

9.民族、种族和亚文化

10.主观文化理论

11.对不同种族、民族和国家的成见

12.融合理论

在有些学校的研究生中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到70年代末,已达到六十多所大学。研究生课程的要求包括:

1.使学生掌握一套统一的术语与定义

2.要求学生深入考察文化交际中遇到的某些特殊问题

3.使学生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作广泛接触

4.使学生了解克服文化障碍目前使用的方法

5.给予学生机会,使其能够就他所感兴趣的文化作调查、分析(2)和报告

关于跨文化交际学究竟应该包括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有些学者的论述中得到启发。Richard Porter曾列出八个方面,即态度(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民族中心主义、偏见、成见等)、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规定、语言、空间的组织与利用、时间观念、非语言表达。(3)几年后,Porter和Samovar在另一篇文章中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观点(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语言过程(包括语言及思维模式)和非语言过程(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对于空间的使用)。其基本内容并未改变,但角色规定一条略去。这说明他们深深受了Marshall Singer的所谓文化无非是观察问题的角度的影响。心理学家Michael Argyle认为跨文化交际中主要的问题或困难有6个方面:1)语言,包括礼貌用语;2)非语言交际;3)社会行为准则,包括赠送礼物等;4)家庭和同事的关系;5)做事的动力和动机;6)思想观念,包括受政治影响产生的观念。Argyle在这里提到了Porter和(4)Samovar所没有的提到的社会行为准则以及宗教观念。但从总的方面来看,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内容人们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和咨询也逐渐发展起来。例如。美国政府对于和平队员在派出前进行有计划的细致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和文化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效地工作。美国新闻总署对于富布赖特学者、教授也进行短期的培训。另外,民间的商业性咨询活动在近二十年以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二、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

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发展的比较晚,而且具有不同的传统。总的说来,跨文化交际学与语言学的联系更密切。跨文化交际学被承认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比较近的事情。

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 International)在欧洲的分支SIETAR Europa已经存在多年,开过多次会议。学会主席与总部采取轮换的方法:哪一个国家的人担任主席,总部就设在哪个国家。最近的两次会议一次在德国召开,另一次在芬兰召开。除此以外,还有另一个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组织在北欧活动。除了平时通过因特网在会员之间保持联系以外,也定期召开国际会议。

在英国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大学比较少。据了解,只有University of Leicester。Luton University正式开设这一课程。在University of Leicester。Martin Cortazzi开设此课采取多学科的路子,与美国一些大学的教法有类似之处。大学中开课少自然不是说英国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问题不予注意。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的《文化论》(费孝通等译,1987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以及其他许多著作对于文化的探讨对我们了解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有关社会与文化的词汇》(Key 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一书对于英语词汇中有文化内涵的一些词作了追本求源的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在语用学研究中注意到文化因素,例如Jenny Thomas对于这个课题研究较多,《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表达了她的基本观点。她把语用失误分为两种:语用一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与社交一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语用一语言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到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一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牵涉到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力和义务,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学生对于教师讲话一般需要用相当尊敬的口吻,但如果把这种讲话方式和内容照搬到英国教师身上就未必恰当。何自然指出:“两类语用失误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由于语境不同,双方各自的话语意图和对对方的话语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因而某一不合适的话语从一个角度看可能是语用一语言方面的失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是社交一语用方面的失误……如果我们的售货员把汉语中的招呼顾客用语‘您要点什么?’套到英语中,去招呼操英语的顾客:‘What do you want?’他们就会感到这位中国售货员缺乏礼(5)貌。这里既有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也有社交—语用的失误。”

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体现在它的国情语言学方面。在60年代末,随着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开展以及交际原则在外语教学中的普遍贯彻,在俄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领域里开始重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授与俄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1967年9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成立大会的决议指出:“必须加强俄语教学与国情知识研究的联系。”此后,国情语言学的研究在前苏联引起日益广泛的重视和不少学者的兴趣。曾先后召开过多次国情语言学的学术研讨会,截至目前已出版了二十多本专著、论文集和四部词典。1981年制订了《国情语言学教学大纲》,并在部分学校的教师进修班中开设了这门课程。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是国情语言学的创始人。国情语言学的重要著作包括维、科合著的《语言与文化》、《词的语言国情理论》,托马欣著《国情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等。“他们认为,国情语言学是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教学法里的运用,以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它一方面包括社会语言学的内容,一方面又包括如何传授语言的民族文化语义,使学生搞清词语(6)的实际所指,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和词语的使用范围等。”从我国学者的国情语言学著作的内容可以大致看出前苏联这一学科的走向。顾亦瑾、吴国华著《语言与文化:俄语语言国情学概论》上编着重论述俄语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分析反映俄罗斯民族文化特点的各类词汇(包括动物、植物、颜色词、数字、人名、地名、民俗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下编讨论交际文化,包括物质民俗、人生礼仪、交际民俗、身势语。由此可见,国情语言学主要研究词语的文化内涵和涉及交际的风俗习惯。此后,前苏联的国情语言学又有新的发展,重点似已转入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国情知识分析,着重研究文学名著的篇章及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目前已出版三本这方面的论文集。此外,对比国情语言学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迄今为止,在欧美的语言学理论中还没有与俄语国情语言学相对应的独立分支,因此在英语中难以找到这门学科的恰当译名。俞约法认为,国情语言学或语言国情学这一术语“十分令人费解,而且未能反映出这个俄语术语的多义性,更未(7)揭示出其最本质的方面”。这门学科既然是与语言使用、语言教学有关的文化背景的教学,为什么不用“文化背景”而用“语言国情”这一名称呢?俞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前苏联学界好在新建学科名称上标新立异,以区别于西方各国,另一方面,这里确实也包括了宣传前苏联‘国情’的内容。”他提出,根据不同场合应分别使用词语文化(背景)教学、词语文化(背景)学、词语文化(背景)教学法、词语文化(背景)课等名称。

从有关文章看,有三点是清楚的:1)前苏联的国情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和交际法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国情语言学主要研究词语的文化内涵,兼及交际文化、身势语等;3)国情语言学既包括高层次的文化研究,也包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三、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8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在初期,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许国璋先生于1982年在《现代外语》上率先发表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着重讨论了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的关系。他提出讨论的词汇数量并不多,但是,重要的是他提出在不同的语言中表面上对等的词汇实际上在文化内涵上并不相等。在80年代学术刊物上讨论文化差异的文章为数不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交际教学路子在外语教学中的推广,使得人们认识到学习外语必须结合文化。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在专业的外语教学大纲中对于文化知识的授予作了规定。例如,《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

社会文化的过程。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

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

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备文化比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质并

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第4页)

在教材中对于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开始注意,有的课本提供文化知识的材料,有的设文化知识注释一栏。

从80年代中叶开始,在我国几个大学开始设立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这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书籍也陆续出版。下面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国内出版的部分著作和论文集。续表

从已经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与交际的关系;2)非语言交际;3)中西习俗对比;4)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5)国民性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也有一些探讨,但是,总的来说,这方面的论著较少。从参与者的学术背景来看,大致上有这样几类:外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等。

19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我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与会者中我国学者230人,国外学者四十多人。这是我国首次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主要议题的会议。在会上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选举产生了学会的领导机构。会议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199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会议。此外,北京大学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共同发起举办了1996年8月的研讨会。会议议题是“交际与文化——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1999年将在深圳大学召开第三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四、跨文化交际学的多学科性质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英语中既指跨文化交际这一现象,又可以指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在汉语中我们作了区分,在指现象时我们称之为跨文化交际,在指学科时称作跨文化交际学。但是这并不是统一的译名。有的学者将它译为跨文化交流,有的译为跨文化传播,有的译为跨文化传通,还有的译为跨文化沟通。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译名呢?原因之一是一门新学科刚建立,学者还未能在译名上取得一致。另一个原因是学者来自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因此,在选择译名时不可能不受到自己学科的影响。选择“跨文化交际”的译名的大多具有语言学或外语教学的背景,因为communication在语言学中通常译为“交际”。选择“传播”、“沟通”、“传通”的大多具有传播学的背景。

跨文化交际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多学科性质。它的理论与材料来之于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

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贡献极为突出。在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建立之前,文化人类学对于文化的定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非语言交际等都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在跨文化交际学建立的过程中,文化人类学也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面已经提到,Hall的《无声的语言》被许多学者认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关于文化的定义,学者们主要是依据人类学家的著作。例如,A.L.Kroeber与Clyde Kluckhohn合著的《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是论述文化定义的经典之作。虽然此书出版于1952年,但至今人们仍然经常引用。Edward Sapir与Benjamin Whorf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出过一个设想,认为语言对于人们的世界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尽管对于这个假设的看法不一,但是它的影响却至今不衰。在具体的文化差异方面,跨文化交际学取之于人类学的则更多。人类学家Ruth Benedict的重要著作《菊与剑》(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对于日本文化的模式做了深入的分析。如果考虑到作者是在从未到过日本的情况下撰写此书的话,则更能看出Benedict根底之深。人类学家许烺光(Francis Hsu)所著《美国人与中国人——通向分歧之路》(Americans and Chinese:Passage to Differences)对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做了十分全面而透辟的分析。

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是社会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心理学家对于人们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不同的心理反应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他们一般采取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调查,收集确切的材料和数据,然后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Brislin对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过许多研究,出版了一些著作,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他的著作《跨文化交往》(Cross-Cultural Encounters)收集了近百个跨文化交际中的实例,他对于这些实例先给予几个不同的解释,然后说明为什么某一个解释是正确的。加拿大心理学家Michael Bond长期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对于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从事过多年的研究,在跨文化心理研究方面有许多著述。荷兰学者Geert Hofstede对于与管理有关的心理从事专门的研究,他的最著名的著作是《文化的后果》(Culture's Consequences)与《文化与组织——心灵的软件》(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文化的后果》是他运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对其雇员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的材料所著的一部书。他在书中提出了研究文化的四个尺度。他提出的研究方法之后被许多学者所使用。1991年他又发表《文化与组织》一书,对于他的论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其他有影响的心理学家还包括Harry Triandis,Dan Landis等。

传播学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基地。跨文化交际学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传播学者的努力。他们是举办会议出版刊物的主力。他们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从事研究,提出一些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方法。在这个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包括William Gudykunst,John Condon,Nemi Jain,Stella Ting-Toomey,Young Yun Kim等。他们定期召开会议,围绕一定议题展开讨论,在会议之后出版论文集,目前已经出版了多集。

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早期有C.C.Fries和Robert Lado提出在学习外语的同时,需要注意目的语的文化。Lado提出在比较不同文化时应该采取的理论和方法。美国社会语言学家Nessa Wolfson对于不同文化中的赞语做了细致的对比。Scollon夫妇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著述颇多,前面已经提到。英国学者Michael Byram和美国学者Ned Seelye,Gail Robinson等对于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由于人们的学术背景不同,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采取的理论与方法有所不同。人类学家一般采取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的方法,他们收集的材料往往生动而丰富。心理学家的文章中通常有精确的数据和严密的分析,因此具有更大的说服力。语言学家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说明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一般都很具体。传播学家重视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探讨最多。不少学者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时交叉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就跨文化交际学整个领域而论,早期似乎是人类学的影响最大,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人类学得益最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的影响次之。美国加州大学的两位研(8)究人员在1991年做了一项调查。他们给跨文化教育训练和研究学会的350个会员发了调查表,其中大约45%回答了调查的问题。被调查人大约20.0%获得教育学学位,10.3%获得跨文化交际学学位,9.7%获得言语交际学学位,6.5%获得心理学学位,6.5%获得文学学位,5.2%获得工商管理学位,其余获得其他学科的学位。调查表包括8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调查哪一个学科被调查人认为最有助于跨文化交际学。结果是人类学得分最高(1.18),其次是社会学(0.74),以下依次是语言学(0.69)、心理学(0.60)、言语交际学(0.45)、政治学(0.27)、地理学(0.06)。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