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与创新工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22:08:17

点击下载

作者:宋晋生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造学与创新工程

创造学与创新工程试读:

前言

当代,是奋发进取的时代,是创造的时代。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提高,对社会各界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更多的新成果、新产品提供给人类享用,要求科学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着的需求。

目前,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着全球。在这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要不失时机地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在技术上做出重要发明,在经营管理上做出突出成就,在社会变革中做出独树一帜的创新,不仅需要广博精深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求能够巧妙灵活地应用最新的科学方法。无论是科学革命,还是技术革新,或者是社会的变革,都必然伴随着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必然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

创造学是用从伟人、天才的创造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来开发普通人乃至全社会的创造力,使人类的创造发明活动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而达到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创造学更是各行各业更新观念、开发创新、把握机遇、提高创造力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是进行创造发明活动的重要工具,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突破困境、取得高效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创造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注重创造力开发以及思维方法和创造技巧的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创造学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从人们的创造实践中孕育和吸取营养,又有力地推动着人们的创造实践,同时,它又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自我。

创造学不仅仅是一门学术理论,更重要的是,它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先进的软技术。它能极大地发挥人的潜能,可以直接服务于从事社会实践的各行各业,从而导致创新和突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许多新的局面需要开创,任重而道远。伟大的事业,需要全新的理论来冲破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式,需要千千万万全新的创造型人才为之奋斗,前进的使命在呼唤着创造学。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社会的蓝图,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构建创新型社会,其含义广阔深远,并不是单由专利法界定的实物性技术发明所能够涵盖的。它既包括国家体制的变革、社会文明形态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的发现与技术发明,也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革新及教育体系的创新等。

构建创新型社会,不是一句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话,它要求调动全社会的能量,推动社会所有领域进行变革。首先要在社会、文化方面构建一个鼓励创新、适宜创造发明的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全体的积极性,开拓创新,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的自然人,不论是公职人员、企业管理者、科学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劳动者,全社会的所有人员,都应努力掌握创造发明的方法和技巧,投入到创造发明活动中去,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构建创新型社会,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如何创新,怎样搞创造发明,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需要总结前人创造发明的活动过程,上升到理论规律,用于指导现代人的创造发明活动。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利用创造发明的理论和规律进行全社会的培训,使全员掌握创造发明的方法和技巧,在短时间内提高创造发明能力。

俗语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也有责任为国家繁荣富强出力,也希望能对我国构建创新型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在研究和推广创造学的活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深感在我国推广、应用创造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有利于创造学的推广和应用,经过多年辛勤耕耘,终于写成此书,奉献给广大读者。由于创造学的形成、发展和应用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所以本书选编的大量实例旁涉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教育、管理科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有利于社会各界读者阅读、理解创造学之精要。在编写过程中,尽量突出其实用性,减少了理论的论证和探讨,增强了事实的说明,力争理论与实践结合,通俗易懂,深浅皆宜。

由于创造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学科,本书的结构以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心理学、创造性环境学、创造性教育学、创造技法为主要构架,增加了创造性开发要素和创造性选题原则与开发技巧的相互贯穿,力求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强化了其适用性。为了突出灵感的价值,将灵感从创造性心理学中抽出,和机遇组合独列为一章,强调了灵感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瑕疵,望读者批评指正。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个人认知水平尚浅,又受篇幅限制,表述和分析深度可能还存在不足,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当拙著面世后,仅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为本书作者,最大的愿望是:广大读者能发扬光大书中正确、合理成分,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创造力,促进创造发明活动的开展,从而对构建创新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能有所帮助。作者2015年3月于西安上卷创造学第一章创造学概论第一节 导言

长期以来,人们崇拜的只是创造发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人们崇拜牛顿的经典力学,崇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赞赏爱迪生的1000多项发明……古今中外文献上记载的也只是科学家的创造成果,从来没有详细记录过他们进行这种创造活动的具体思维过程和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醉心于享受别人创造发明的成果。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例如自行车、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视机……几乎充斥着每个家庭;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给人们外出提供了极大方便),但是,大多数人只是按照传统习惯走路,满足于享受社会现有的物质条件,他们不愿意去了解、去培育新的成果。只有一小部分人热心为近代文明充实新的内容,他们担风冒险,孜孜求索,用燃烧的生命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事实上,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的演化史。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繁衍、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依靠不断的创造,才能取得今天的繁荣昌盛。创造发明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创造发明,就不会有劳动工具,人类绝不能走出原始人的洞穴,也不会在生物竞争中成为地球的主宰,更难于享受到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

当前,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大业,是摆在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艰巨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智力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智力开发是振兴经济的战略重点。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建成繁荣富强的国家,傲立于世界之林,如果不依靠对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源的开发是不可能达到的。

一般地说,科学技术水平集中地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力水平。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智力发展的高度和广度;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又依赖于智力开发的程度。智力开发是实现经济振兴的前提,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广义的智力开发,应该以13亿人口为对象,以教育为基础,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列宁曾经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社会的基本素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全过程,渗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创造活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创造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

创造发明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结果。创造是科学的灵魂,创造是艺术的生命。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样也是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结果。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也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在经济体系和政治体制方面都需要进行大胆的全面的改革创新。构建创新型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需要创造性智慧的支持,没有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是难以实现的。

能否认识创造的规律,按创造的规律办事,将成为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更好成才、一个企业能否更快发展、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昌盛的大事。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使一门专门研究开发创造力,总结探讨创造规律的科学——《创造学》破土而出,并迅速得到发展。

开发智力、开发创造力,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研究创造活动规律,总结创造方法,推广创造学,力求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些规律和方法,就能更好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做多方面的艰苦工作,而重视并认真探讨、总结科学技术创造活动的规律,学习和运用创造学的原理,便是其中之一。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竞争机制已被广泛引进各个部门。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一方面能够促使经济协调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有的企业受到破产的威胁。企业的经营者,面对新的局面,正在寻找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用以克服陈旧的模式和思维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且思路敏捷的创造型人才,把握住社会和企业跳动的脉搏,开创出新的局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纵观国际国内经验,创造学的确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的一把金钥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体制方面,我们走了一条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仍需要继续地不断创新。在经济技术方面,我们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走了许多捷径。随着经济技术的深入发展,能够借用的越来越少,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高端技术领域,要做到超越,就不能总是跟在别人的后头,必须开掘出自己的新路。需要的是自主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占领技术的前沿。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不仅需要有大无畏的勇敢精神,还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力和技巧,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现在,学习和运用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已刻不容缓,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和推广创造学与创造工程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二节 创造机制

什么是创造?不少专家学者根据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曾做过不少解释。现摘录部分如下:

按照创造的本来意义讲,凡是能提供新的、独创的、有高度社会价值的活动,都叫创造活动。(捷普洛夫:《心理学》)

创造或创造活动是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曹日昌:《普通心理学》)

创造首先是顽强的、精细的、同时富于灵感的劳动,这种劳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高度的紧张。真正的创造总给社会以有意义的成果。(波果斯洛夫斯基:《普通心理学》)

概括地说,在观念意向指导下,为了获得基本价值的需要,并且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的活动,叫做创造性活动。观念需要创新,这是创造性活动得以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区别于一般性活动的基本特征。(张敏:《创造力与创造活动》)

所谓创造,是主体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客体产生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实际活动。(甘有恒:《创造·创造力·创造学》)

从以上不同形式的定义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创造,就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活动过程。

从创造的定义可以看出,创造所具有的特征,其一为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它的典型表征是新颖性、独创性和前所未有。其二为具有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含义既包括有精神文化价值,又包含有物质价值。

在许多情况下,创造与发明往往连用,因为它们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发明一般是指技术领城的创造,因此发明往往以专利和经济效果为前提。而创造则泛指一切领域,也就是说,发明是创造的局部,创造的内涵远远大于发明的内涵。一、创造的含义

创造的含义可以用下述4点表述:(1)创造或者创造活动也像其他活动一样,是活动主体(或者创造者)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对活动客体的一种改造或更新。(2)这种改造或更新,其方式是新颖的、独特的,其结果是前所未有的。(3)由于方式的新颖、独特、前所未有,因此,总要付出艰苦、顽强、且又富有灵感的智力和体力劳动。(4)这种劳动的结果,最高级形态应当是新奇的、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创造的分类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方案。最常见的为以下2种:

1. 形态分类(1)表现式创造

例如,艺术家和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形体美、线条美的创造性活动。(2)生产式创造

例如,从事生产的工人、农民、技术人员改进劳动手段、工艺流程、产品制作方法等的创造性活动。(3)社会意识与科学思想的创造

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也是创造的成果。例如,像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智慧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等影响社会与科学变革的创造性活动。(4)人才培养式创造

这种创造不仅表现在培养人的过程之中,还表现为创造的精神美与创造的结果美。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指老师的劳动,也包括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创造性活动。(5)发明式创造

发明是指人们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在现有物质的基础上,产生出现实世界还没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物质实体的过程,它们的产物一般可以用专利来衡量。(6)发现式创造

这类创造是指在科学领域里,科学家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发现自然界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然现象或物质等。这一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创造过程。

2. 形式分类(1)创造(狭义)

创造即产生前人或今人所未曾有过的新事物。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居里夫妇发现新元素——镭和钚,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都属于这类形式的创造。

这类创造有不少是超时代的,有的要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人们所接受。比如哥白尼创立日心说,经历了大约300年,才被实践所证实,既而为社会所承认。(2)改造

这是指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更新,或者是将某一领域的创造成果移植于另一新的领域。

例如,对某一部机器的改造更新,使效率提高,性能改善;用心理学的理论说明社会中的问题,就出现了社会心理学;用经济的观点看待教育,从而产生了教育经济学。

人们大都认为瓦特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其实,瓦特本人曾讲过,他不是蒸汽机的首创者,他只不过改良了纽可门的蒸汽机而已。

国外一个大型的博物馆曾为画家提供一项特殊服务项目——向他们展示古代艺术。结果,单是一幅绘画中天使的翅膀形状,就成为100多项创造的基础。

小说的创造,几乎离不开情节的移植。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一个年轻能干的小伙子爱上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例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柳青的《创业史》都有原型可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也都是有前因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就是改造,因为创造总需要原型。世界上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属于此种类型。即便是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前人成果的改造。没有欧氏几何的基础,很难想像,有非欧几何的呈现;没有牛顿的经典力学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难以形成并诞生。(3)仿造

所谓仿造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型、示例进行再创造。在这里,虽然模仿是主导方面,但毕竟有一定的创造成分。比如我们仿照某一部机器制造出一台新机器,不会没有一点创造成分。在设计、加工制造工艺过程中总要遇到并解决一些新问题。

网上的流行语“山寨”,其实其产品也没有完全照搬其原型,在功能、元器件、制造方案和成本方面都会有所调整变化,也多少存在创造的成分。在一定意义上,“山寨”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企业的垄断经营,逼迫主体企业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和推出市场的速度。在20世纪80~90年代,一些国外电子企业,一次性开发出一种电子产品,通过不同的功能组合,形成一个产品系列,而每一种新品仅有些微功能调整。他们不断推出,用以控制市场。一次开发,享用、控制市场许多年,这种经营模式,基本上被“山寨”打破。

仿造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观念的更新

当我们看到某一实物或接受某一原理时,总是在个体一定的心理背景之下进行的,因而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看到下面这样的一些图形(见图1-1);图1-1 实体图形

因受到思维意识的影响,而在思想中反映出来的,可能是如下(见图1-2)的图形:图1-2 思维转换图形

我们在学习某一原理时,也会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认识水平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2)模仿

在模仿的基础上对原型进行改进,使某一局部比原来变得更好。

厦门圆珠笔厂根据用户反映,低档圆珠笔价格便宜,使用广泛,但由于没有笔夹,容易从桌子上滚下来。于是他们仿照国外18世纪的鹅毛笔,试制出Clll型圆珠笔初样。后来,他们又从药房司药在简易圆珠笔上端绑上1根竹片,一头用来写药单,一头用来拨药片的事实中受到启发,改进了圆珠笔的形状。这类形状的圆珠笔,不仅克服了原来圆珠笔的不足,而且使圆珠笔具有多种用途——写字、裁纸、拨算药片、抹浆糊等,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

近一二十年,世界上出现了一门处于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仿生学,它涉及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数学、控制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它把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加以研究,希望能在技术发明中运用这些原理和机理,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食品、设备。这种仿生创造,无疑是以模仿为前提的。例如,矩阵雷达就是模仿昆虫的复眼;飞机机翼的减振器就是模仿蜻蜓的翅膀。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羡慕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经过长期的仿生努力,人类终于发明了滑翔机和飞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现代科学家仔细地研究了海豚,发现它的皮很特别,像优质橡皮那样富有弹性,加上它总是在出汗,像是在皮上涂上了一层油……海豚的这种生理功能启示人们仿制出一种覆盖一层油、有弹性的游泳衣。

人是万物之灵,尤其是大脑的构造与功能,是任何机器、设备无法比拟的。现在人们正在根据脑子的特点,制造各种会思考、有感情的机器。这种仿造并不是机械地仿造,而是仿中有创。(3)复制与临摹

复制与临摹非常逼真,这本身就是创造。名画的赝品,特别是收藏了很多年的名画赝品,使人区分不出真伪。这种复制与临摹的艺术技巧,也是非常招人羡慕的,它们也都有创造的因素。三、创造过程

任何一种创造都不是轻而易举获得成功的,都需要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创造成果的价值越大,其实现过程的复杂程度越高。

探索创造过程的总体规律是创造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许多学者站在各自的认识水平、立场、观点上,提出过许多不同看法。如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创造过程经过“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这样3个阶段;而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却认为创造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4个阶段;前苏联科学家戈加内夫则提出创造过程应由“提出问题——努力解决——潜伏——顿悟——验证”5个阶段组成……

尽管创造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尽相同,但是内容却有许多共同之处,经过整理,可以认为大体分为以下5个阶段:

1. 创造的发动阶段

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创造的冲动阶段。创造的冲动一般是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或者由所研究领域的问题与矛盾引发的。

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最初本源是人们丈量土地及其他生产、生活的需要。1686年牛顿对力学的总结,是从研究天体运行的需要开始的。伦琴发现X射线是对通电的克鲁克斯管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探索的结果。

鉴于发现问题对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实现的意义,创造发明家们经常自觉地向自己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优点或不足?改变这种物品的形状、大小、颜色、声响或气味等会怎样?能否改变它的制造过程?还有没有代替它的更好的物品?等等。

2. 创造的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核心内容是为解决问题而搜集、整理、分析事实,为提出假说、做出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创造所依据的事实不外乎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亲身考察;二是在特定条件下,人所创造出来的实验现象。

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卢瑟福为了揭开人工同位素和转变元素的秘密,曾在2500张照片和41万个各种基本粒子轨迹中仔细观察,才发现有6张未出现轰击后α粒子的照片。

英国年轻的女灵长类学家珍尼·古多尔为揭开黑猩猩王国的内幕,亲自到非洲原始森林去考察,并与黑猩猩一起生活了10年之久。这期间她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弄清了黑猩猩群体内部复杂的结构、亲缘关系和等级现象,发现黑猩猩不仅能用物体做“工具”,而且还能初步修理“工具”,推翻了许多关于黑猩猩的传统看法。

我们的祖先,从公元前613年便观察到彗星现象,到1910年,仅这样的记录就有31次。翻开这些记录,他们所记载的彗星形状是那么惊人地相似,且时间间隔都是76年左右。然而古人实在可惜,对这样系统、全面、周密的材料,却没有认真地分析、研究,进而发现其内在规律。直到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欧洲的记载,才揭开了这颗彗星的秘密。这就是后来以哈雷的名字命名的彗星。

3. 创造的潜伏阶段

这是假说与方案反复酝酿的阶段。这时,在表面上创造活动可能毫无进展,然而在头脑中却进行着紧张的工作。它动员了自身全部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包括新掌握的事实数据,时而将它们分开,时而又将它们联合;时而做出这样的假说,时而又提出另外的设想。

在此阶段,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行动上可能会出现许多反常现象。比如,注意的凝滞,情绪的烦躁,失眠。在某些方面,出现判断力弱化,甚至违反生活常识。据说,有一次牛顿在专心致志思考某一问题时,被旁边烧得很旺的炉火烤得大汗淋漓,竟没有想到可以将椅子离开火炉远一些,却要仆人把笨重的火炉后移1米!

4. 创造的解决阶段

这一阶段是灵感闪现的阶段,即顿悟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感这一特殊心理现象的出现。

18世纪时,木工哈格里夫斯为发明纺纱机已苦苦思考了很长时间。有一天,他疲倦地站起来,打算暂时丢开这个问题。可是,他不小心把妻子的纺车撞倒了。这时一个现象使他惊呆了,原来水平放置的纺锤,在垂直放置时仍旧不停地转动!对!竖立转动,一下子使他豁然开朗,获得了发明“珍妮纺纱机”的灵感。

美国一位女游泳装设计师为设计新式的夏季泳衣,翻阅了大量服装杂志而不得要领。忽然,她想到妇女参加晚会时穿的无吊肩带的礼服,这是妇女非常喜欢的一种服装,而且流行经久不衰。于是她灵机一动,把束胸部分加进女泳衣而取掉肩带,轰动一时的泳衣就这样问世了。

5. 创造的验证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解决阶段产生的新奇设想或假说进行逻辑证明和实际检验。

例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悟出可以用水的浮力来侧定王冠是否掺假的设想后,经过验证,才证明王冠制造者在王冠中掺进了银而偷走了金。

创造的机制极其复杂。只要正确理解创造的机制和规律,合理掌握和运用创造的方法和技巧,去处理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你就会发现创造发明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第三节 创造学基本概念

创造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学科。创造学以创造活动、创造过程、人类的创造性、创造成果、创造环境、创造过程中人类的能力、创造人格和实践经验等为研究对象。

创造学是通过对创造发明史上大量的发明、发现过程的实例剖析研究,力求探寻出创造发明活动的规律,借此来有效地促进各种创造发明活动。通过创造学的研究,还将使人们原来认为十分神秘的,只有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哲学家等所独有的创造性设想,最终成为每一个普通人也能拥有的设想。

在整个人类活动过程中,到处存在着创造性活动。各种创造性活动的特征、过程是怎样的?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创造性活动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创造性活动如何组织,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创造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完成这些基本任务,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更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

创造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并不限于科学技术研究、劳动生产、经营管理、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实践领域。创造过程遍及每一个领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学知识的普及和充分运用,对每一个实践领域都具有实际意义,对各行各业的现代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鉴于创造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它负有研究各种创造性活动的任务,因此,创造学衍生了许多分支领域,这些分支领域大体可分为3类:

1. 创造科学

创造科学旨在研究创造性活动,以全面揭示创造性活动与创造过程的客观规律。它是研究创造学的基础理论。

2. 创造性科学

创造性科学旨在研究人类的创造性,为开发人类的创造性和培养造就创造性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3. 创造工程

创造工程旨在研究各种有效的创造发明技法,使之直接应用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之中,以此来促进创造发明效率的提高。它是创造学最富于应用性的一个领域。

除了以上这些分支领域,还出现了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分支。如创造性心理学、创造性环境学、创造性教育学、创造性开发学等。在研究这些边缘领域时,还需要经常吸取诸如管理工程、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环境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集体动力学等新学科的知识。

创造学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新的知识系统。今后,随着人类知识系统的日益庞大,创造学的研究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创造发明只是科学家、艺术家、政治思想家的事情。事实上,创造学家将创造分为两类:一类是伟人的创造,称为伟大的创造;一类是普通人的创造,称为一般的创造。伟大的创造不难被人接受。普通人所做出的一般的创造,在通常情况下不被人们注意和重视。事实上,一般的创造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中。

美国有一位中年妇女,文化程度很低,她在一家企业工作。她的工作是给一根绳子上打3个结,周而复始,单调无味。由于工作性质简单,别人都不愿意干。她参加了该公司的创造性教育训练班后,产生了改进工作的愿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验,终于实现了愿望。原来,在一根绳子上打3个结要打3次才能完成,现在,在一根绳子上只要1次就可以打出3个结来,使工效提高了3倍,受到上司的表彰。

上海某小学学生方黎在上篮球训练课时,因球篮少,一节课下来,一个学生只有几次投篮机会。于是她产生了改进篮球架的设想。在老师的鼓励下,经过长期思考,她想到用一个十字支架固定在立柱上,在每一个支架顶端固定一个球篮,这样不就成了一个多用篮球架了吗?由于小学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身高和体力相差悬殊,她又想将其改进为立杆可以伸缩的、通用性强的篮球架。在长期探索得不到答案的时候,偶然一次在母亲启动家中落地电扇时,落地电扇的升降机构启发了她。她将落地电扇的升降机构移植到她的篮球架立杆上,终于发明了理想的体育训练器材——多用篮球架。它既可以适应高年级学生练习,又能适应低年级学生使用,并且还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投篮的机会。方黎为此还取得了发明专利,并获得青少年发明奖。

创造学研究者将产生新的想法和新的事物的能力叫做创造力,或者创造能力。所谓创造力,通常是指神智正常的人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生发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

创造力是创造发明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一个人的创造力结构主要由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格构成。分别简述如下:

1. 知识结构

创造的全过程一步也离不开知识,广博的知识构成了创造力的基本因素。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在发明事业上获得成功,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对各种常用数据要能倒背如流。为此,他强调挑选助手时要出多达130道试题,以全面考核应招者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从创造发明的过程来看,知识至少有3种作用:(1)通过对知识的分割与组合,促进新的创造性设想的形成。也可以说,新的创造性设想是在问题意识刺激下,对已有知识的活用(包括组合成新知识)的结果。(2)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可以帮助创造者正确理解自己提出的设想(包括对设想的简化、转化和分解,以及对价值的判断和可行性分析),确定解题思路(这时知识成为明显的定向工具,而其灵活性则表现为对原有知识所确定的思维框架和固定概念的突破),寻找捷径,确定合理、恰当的方法。(3)对所设想的理解方案的检验,包括运用已有原理作理论上的证明,对未来价值的预测、评估,同时也包括运用实验、实践手段对方案的实际可行程度的最后验证。

2. 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创造力的具体体现,是产生创造发明成果的根本保证。极强而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造发明的源泉。

创造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实现力等等,其中,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学研究者常将创造力归纳为下列关系式:

创造力=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能力

其中:

基础能力=吸收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吸收能力=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运用能力

3. 个性品格

创造个性品格是创造力的基础。对大多数人来说,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很容易产生一种惰性,对他人的超乎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多加指责。一些在科学创造上有重大贡献的人多被指责是“疯子”、“病态狂”。其实,正是持这种指责态度的人的思想出了毛病,他们对新鲜事物不能理解接受,反而横加指责。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大智若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个性品格特点主要有:(1)对高成就的不懈追求

这实际上是创造的意向、动机、欲望问题。没有很强的创造欲望,创造性活动便不能进行,遇到困难也容易回头。

我国治疗骨髓炎的专家杨文水,原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双手又有残疾,但经过刻苦自学,终于当上了医生。后来他克服各种困难,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经过反复实验,终于获得成功,成了驰名中外的治疗骨髓炎的专家。(2)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怕挫折的顽强意志

这是发挥创造力的最高、最宝贵的品格。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拼博精神是不行的。正如贝多芬所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的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表现为坚持到底的顽强毅力,还表现为在辨明方向、看清利弊之后的当机立断。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原来是搞数学研究的,当他意识到边缘科学的研究有广阔前途之后,便断然放弃了对纯数学的研究,表现出一位卓越科学家果断、机敏的意志品格。

意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能排除各种干扰,在挫折面前不回头,在成绩面前不忘乎所以。(3)虚心好学、会学,不断充实自己,以培养储备知识的良好品格

虚心好学、会学是前提。好学是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大乐事。会学则是指善于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所谓会学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准确地确定学习内容,从所学的内容中推演出新观念,而不是对所学材料的简单堆积;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顿悟;善于积累自己学习所得,并能在自己的创造过程中加以利用。(4)不拘泥于传统观念,敢于标新立异

创造性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异常行为,是对旧框架的突破与发展,否则,便不成其为创造。凡是要想做出创造性成绩的人,重要的是,要有敢于标新立异的品格。鲁迅说:“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需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及,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挥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

改进科学研究方法或工业生产方法,提高产品质量,赋予产品新的功能,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也不仅是局限于发明新的产品,发现新的原理、新的定律等这些较大项目的创造发明活动。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凡是以新的方法解决旧的问题而有所改善、有所收获的活动,都属于创造性活动。第四节 创造学发展简史

创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虽然只有80多年的历史,但是,创造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西方远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对创造问题进行研究的思想。例如,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亚里士多德就著有《工具论》《心灵论》,可以看作是早期的创造学著作,特别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中,第一次论述了创造性活动的主要思维形式——想象。

伏尔泰在1764年出版的《哲学词典》中研究了想象力概念。他把想象力分为消极想象、积极想象和创造想象。

黑格尔进一步探讨了创造性活动,把创造分为科学的创造和艺术的创造,并在《灵学》中对艺术的创造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古希腊以后,还出现了许多从科学的领域研究创造规律的著作。如笛卡儿的《精神规律的法则》《方法论序说》,拉伯罗萨的《天才和狂妄》,伯格森的《创造的进化》,克莱茨多的《天才的心理》,市川龟久弥的《独创研究的方法论》,柯思特勒的《创造活动的理论》等等。

这些有关文艺创造和科学创造的著作,都涉及了创造性活动的规律,探讨了创造性活动的思维形式,或多或少地阐述了创造发明的奥秘。它们是现代创造学的前身。

这些著作所阐述的一些有关创造性活动的规律,并不是自觉地从创造学的角度去论述创造问题,而只是在他们所从事的专业学科的研究中,发现了有关创造的问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归纳上,并不能像现在的创造学,是作为一门应用科学而自觉地去指导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这一时期还只能是创造学的初创时期。因此,理论界把这个阶段称为创造学的文科阶段。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对创造问题的研究是从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学的角度来讨论的。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成果也不断涌现。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创造发明达到了高峰。这样的形势要求人们很好地总结创造性活动的客观规律,以便能进一步发挥人类的创造才能。于是,包含对创造技法的研究和创造工程的应用的创造学学科便应运而生了。

创造学于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1931年内布斯加大学教授P.P·克劳福德首次在大学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课程。1933年,美国电气工程师H·奥肯写成了他的发明教育讲义,向马萨诸塞州政府申请在波士顿开办训练发明方法的课程,遭到一些人的反对。1935年,在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主席肯纳的大力支持下,训练班才得以开办,培养出了一批熟悉发明方法的发明家。

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家、大发明家爱迪生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长兼经理。他于1936年去世后,尽管该公司技术人员增多,但创造力下降。公司董事会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教育落后。为此,1937年A.R·史蒂文森在通用电气公司为技术人员开设了“创造工程训练课程”,对职工特别是新录用的大学生和新职工进行培训。公司认为,通过培训,职工的创造力提高了3倍。这也是工业界在创造力开发方面的首次尝试。

1938年,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的美国纽约BBDO广告公司经理A.F·奥斯本提出了“头脑风暴法”(即智力激励法)。1941年出版了他的著名的《思考的方法》一书。时隔不久,奥斯本在美国布法罗大学设立了研究中心。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当代著名的发明家纷纷撰写专著,向人们传授创造发明的方法。

1949年以后,创造力开发逐渐得到心理学界的认识和重视。特别是60年代以后,以科研中心为主体,美国开始在各大学普及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有的专门教授创造技法,有的则同各门专业课程相结合,运用创造力训练方法,改造原有的课程安排。据报道,已有航空、农业、建筑、企业管理、化学、英语、工业、地理、物理化学、新闻学、销售学、教育学等20余个专业采取了创造力开发的原则和方法。在这场风行美国的创造力开发运动中,许多一流的大公司、军队和政府部门争先恐后地开设了项目繁多的训练课程。

20世纪末,美国约有53所大学设立了专门研究创造学的机构,有10个创造学研究所,还设立了“创造性教育基金会”。

从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设“创造工程训练课程”,到20世纪中期,被创造学界认为是创造学发展的第2个阶段——工科阶段。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创造发明达到了高峰。这样的形势要求人们必须很好地总结创造性活动的规律,以便能进一步充分发挥人类的创造才能,而不再是无意识地、自发地、低效率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在这种形势下,针对创造技法的研究和创造工程的应用的创造学便应运而生。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创造学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加以研究和探索,并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创造技法,用以指导创造实践。创造学的产生和形成,是创造学发展的工科阶段的标志。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创造学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对创造技法的总结也日趋完善。创造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研究也日益向综合化和系统化发展。例如对人类智力能力的研究,已经达到从细胞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乃至营养学的角度来探求人类大脑的机理的程度。创造学界将这一阶段称为创造学的理科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创造学理论和方法,开始传入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1970年,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将创造技法的教学并入视听课程和集体工作课程。英国和德国接受了美国创造力训练课程并形成了创造力开发的热潮,而且做出了自己的独特建树。

日本的创造学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引进、消化、扩散、独立发展4个阶段。1955年,日本在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美国的软科学——创造学。同年,在日本的大学里设置了创造能力训练课程,并陆续建立了创造性研究会、创造性开发研究所、创造工程研究所。1979年,日本成立了创造学会。

1965年到1979年,在美国普及的“创造工程”和“创造性思维”课程,也在日本迅速推广,出现了一批有建树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日本工业品进入国际市场,企业界开始在职工培训、产品开发、设计与管理方面,强调创造力开发。到了70年代之后,创造力开发问题受到政界重视,研究和应用领域旁涉激励政策、教育改革诸方面。日本创造学研究的成果,在质量和水平上与美国相比虽然尚有差距,但是在全民中形成的影响,创造力开发活动的广泛和持久程度,以及创造发明教育的完整性方面,都超过欧美各国。不可否认,日本战后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全民的创造力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前苏联的创造学研究更侧重专门化和技术对象的客观规律。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发明课程的程序。早在1910年,恩格里迈尔就提出了要创立一种类似创造学的学科。1946年他在解决发明课题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起,截止1978年,共建立了100所发明创造学校。前苏联政府要求专利工作者、经济和科技领导干部都必须参加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专利和发明课程的教学过程。

除上述国家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创造力开发,如埃及、印度等国家。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被引入我国。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从多方面鼓励创造发明活动。如设立自然科学成果奖;将创造发明活动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并列提出。但是,终因起步太晚,创造学的推广应用仍落后于世界上一些国家。

1980年,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首先开设了创造学选修课,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等10余所大学开设了创造学讲座,与此同时,还出版了大学使用的教材。

1983年6月28日至7月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广西大学联合发起,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我国首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上海工业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给大会发了贺信。信中说到:“我国的创造学研究,对促进科学、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委会与中国创造教育研究会筹委会。中国科学协会副主席、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应聘担任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委会顾问。

在学术讨论会之后,我国的创造学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并把从国外引进的创造学结合中国国情加以中国化,继续把创造学推向全国。学习和应用创造学的重要性已引起全国许多省、市教育界和企业界的重视。

一个学习创造学,运用创造技法,大力开发职工创造力,大搞技术革新,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热潮在全国蓬勃兴起。

国际上的创造学研究,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创造的文科时代——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及创造的工科阶段——把它视作一门应用技术,开发具体的创造技法。目前正迈向理科时代,探讨创造性的科学机理。创造学的实践意义是十分丰富和深远的,创造学是以研究人类创造性活动的规律,总结提炼出创造发明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为人类各个实践领域服务的。

创造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在未来的创造时代,必将得到更大发展,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第五节 创造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

发明家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发明家的作用毋庸多言,尽人皆知。然而,发明家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些也许我们没有想过,也许有人会对此很感兴趣,但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看上去发明家都是些极平凡的人。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身体极为虚弱,有人曾担心他是个低能儿。大科学家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刚生下来时连头也直不起来。另一位大发明家兰米尔也是这样,一生都极其平凡,可以讲他的一生是极安稳顺当的,但他的一生曾有过许多震撼他人的成功。1932年,他得到了诺贝尔奖。他的发明还得到过英、美、德、法、意大利等国的化学学会、科学学会以及美国童子军协会等授予的勋章、奖状。

尽管发明家的外表、性格、表现、经历不同,但有一点都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独特的好奇心。这一点也可以说是与众不同的。

爱迪生就是一个具有极强好奇心的人。无论什么场合,不论遇到什么事,他都想亲自试一试,以求探个明白。有一次,他曾问母亲:“妈妈,鹅为什么要坐在蛋上呢?”母亲答:“为了孵蛋。”过了一会儿,看不到爱迪生的影子,姐姐玛丽立即到处找他,终于在邻居家的棚子里找到爱迪生,并看到他正抱着白鹅和鹅蛋在仔细地探究着。

兰米尔的好奇心也极强。不管什么事都会引起他的好奇心。他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对抱有好奇心的事物总要进行调查、研究。兰米尔特别喜欢徒步旅行,游览参观。在旅行、游览时,他总爱携着计算尺、笔记本、照相机、双色眼镜、指南针、带有干湿度的温度计等工具。在旅行途中,他经常走出1英里路就停下来,观察树木的不同颜色,寻找颜色不同的原因;查看蚂蚁的动向;调研奇妙的地形状况。他对事物做观察、测定、分析、思考的热情和劲头一直到晚年始终没有改变过。

从发明家的成长过程来看,他们都有一种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和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品质。一般都能在失败的逆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持续不断地开动脑筋,找出问题关键所在,直至取得成果为止。

历史上许多天才、创造发明家都是自学型人才。像爱因斯坦、费米、兰米尔等都是些自学意向很强的人。爱迪生阅读了许多书,其中有不少是和他的专业无关的书。有人认为他这种对看书的酷爱,极广的阅历,是他后来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基石之一。

创造发明家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工作,从来就没有厌烦之意,根本没有想偷懒而走捷径的想法。他们非常善于总结经验,善于高度概括。

马克思曾说过:“天才是集中注意力。”当他们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以后,就马上能将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理解和验证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概括出事物的规律。像牛顿、爱因斯坦等人都是这样。他们常常会将其他事情全部忘却,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上。

天才也好,发明家也好,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就是发明家。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样,任何天才出生后发出的第一声一定是哭,而不是笑,也不是一段动人的歌声。纵观一些著名发明家的成长过程,他们都是后天得到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总的说来,大发明家都有渊博的知识,具有真知灼见;从不道听途说,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而是努力学习,敢于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实践,适应并能自己创造良好的环境,将这些组成一个良好的系统。能将日常所见所闻上升概括为高度的知识,由此开拓出新领域,并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为人类为社会不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新科学、新文化、新艺术、新产品。给人类造福,推动历史不断发展前进。

创造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创造学研究表明,一个当代科技人才应该具有下面8个方面的能力:

1. 创新能力

只要我们回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对历史上的创造发明实例进行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创造发明家的一个共同之处是不满足现状,不满足于前人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他们有很强的创新意向,他们总是用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冲击和取代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习惯的那些旧东西。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得研究成果可能性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知识的精深,还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起码要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相邻学科的知识。

创新能力,也可称为创造发明能力。它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智力素质,最重要的是还必须具有极强的创造能力,即创造力;极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以及熟练地掌握和善于运用创造技巧,是创造力的具体体现,是创造发明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 科学研究能力

李政道教授在中国科技大学讲过,一个人读书从小学到大学,中小学阶段是老师提问题,你回答,大学是你提问题,请老师回答。大学毕业以后,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实质上,所谓科学研究能力,就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有的人书读得不少,在学校考试成绩也很好,但以后不一定有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关键一点是他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开发一个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善于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关键。因此,不但要多学习,善于寻找和提出问题,还要善于针对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去解决,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

3. 获取信息能力

自觉地、能动地利用信息改造世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说过:“要有效地生活,就要有足够的信息。”获得必要的、足够的、系统的信息的能力,还包括获得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充分地、正确地利用信息。上海某家单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成功一项在保温瓶制造工艺中以镁代银的技术,当时被宣传为一项重大突破。经调查发现,1929年,美国有一家公司早已研究出来,并早已取得这项专利。可见,搞科技研究不注重信息,尽管你埋头苦干了很多年,不仅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你的研究成果也许在科学上毫无价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并没有选择像费米、康普恩这样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第一流的物理学家来担任技术总指挥,而是选择了一个年仅38岁,成就远逊于前两者的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就是因为他有着难能可贵的优点:知识渊博。他研究的领域涉及基本粒子、物质结构、宇宙射线、天体物理学、波动与量子力学等方面。他的兴趣很广泛,在文学、历史、哲学、诗歌、建筑、地质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诣。他的渊博知识,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他率领的1500多位科技人员,仅仅花了4年时间,就先后研制成功3颗原子弹,从而确保了他所研究的整个工程的成功。

4. 变通能力

变通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思路敏捷,思维活跃,善于运用类比、联想、想象等方法和技巧,善于凭借大胆的直觉将搜集的各类信息,转变为对创造发明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善于利用创造学的原理处理、分析、解答问题,从而导出创造性的设想、方案或结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涉及的科学领域越来越宽广,新与老、新与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和启迪,既为创造者提供了较大的活动范围,同时也带来了复杂性。大量的无用信息、有用信息、相关信息互相交织,盘根错节,给创造者有效地利用信息增加了困难。如何从无用信息中提炼出有用的成分,如何正确、恰当地利用有用信息和相关信息,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关系到成败的问题。创造性的变通能力是善于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重要条件。

爱因斯坦说过:“找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的技巧,而发现新的可能性,以及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旧问题,必须有富于创新的想象力,科学的真正进步也因此而产生。”

创造性活动本身是一个新鲜事物。现代的科技创造发明往往需要多人、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创造性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和障碍。能否优化创造环境,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争取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助,对于取得创造性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有极强的变通能力。

对于管理科学的创造型人才,变通能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应变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如何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适时地、大胆地、完美地做出成功的决策,变更工作计划和转移工作重点,如在惊涛骇浪中驾船乘风破浪前进的经验丰富的老练的舵手,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条件,根据客观事物变化所提供的一切可能条件,采取科学的、灵活的应变对策,随时调整创造性工作行动的创造能力。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应变能力带有明显的被动性,它是对现实事物的被动的变通;而变通能力则是对事物的主动变革。比如修路,应变能力是对已有的路进行整修改造;而变通能力则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开拓出新道路来。变通能力涵盖应变能力。

5. 组织管理能力

像居里夫人那样在实验室里孤身奋战取得成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科学要求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们进行合作奋斗。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往往能取得更大的科研成功。目前,国际上发表的每一篇科技论文的署名越来越多,进行跨国研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看,我们不仅需要大批各个专业的人才,我们更需要大批善于把多学科的科技人才组织协调起来进行工作的科技组织工作者。他们大多数是创造型学者,不但本人学问精深,而且非常精明善断,善于同别人合作,善于组织管理。搞科学研究也是这样,要善于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才组织起来,协调、调度他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