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醉美的古诗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05:07:16

点击下载

作者:吴礼明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醉美的古诗词

中国醉美的古诗词试读:

关于本书几点说明

一、本书所选古典诗歌35首,并涉及古典诗歌17首,只粗略地分为“词曲”“绝句”“律诗”和“古体诗”等几个部分。其中词曲部分不再细分。具体篇目不再按照讲课的时间进度,而以朝代与诗人年代的前后进行排列。至于诗作作者,在每首诗歌讲析的前面都做一般性简介,重复的作者只显示前一次介绍。

二、每一讲基本分为“诗词品读”“问题聚焦”和“读法链接”三个板块。讲析依然从诗歌的语言入手,按照诗歌的自然节律推进讲析进度,力求深入到诗歌语言的细节或为人所忽视的局部,并顾及诗歌内容的整体性;然后,再对涉及诗歌的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的解答、提示或说明等。最后再作一些小的牵引,以“有关点评”的方式,搜索一些历史名籍、名家对相关文本与作家的评价等,列之于文稿之后。而相关的观点,则比较注意将一些相左的看法,或是与笔者看法较远的一些其他的看法摆列出来,以便读者思考及参照。

三、讲析注重诗歌结构技巧的分析,也注重关涉诗歌的用典等修辞手法,对于诗歌的意象、情景或意境,则尽力用现代文学性语言进行一定的情境性描述,而不作专业引证及烦琐的考证性讲解,其他的内容则纳入思想文化范畴进行简略的当下性揭示。

四、行文在逻辑上,以《周易》“言有物”“言有序”为指引,讲析文字讲求逻辑性和舒展性。而在有限篇幅内,也尽量使有关观点附带一点证据并具备说服力。同时,追求“品其滋味,析其道理,得其圆释”的风格,使之成为这本古典诗词讲授的一根鲜明的主线。此外,在主体部分(四个单元的古典诗词讲析)之外,另附两节古典诗课录,亦作为“精细的文学感觉”之一部分,以增加对中国诗歌语言特性的认识与理解。

五、就文本解读来说,本书以“解读者对文本要素的感兴及对文本结构的把握程度”为解读的发生依据和弹性空间,遵守解读的共同规约性,兼顾解读的感性与理性层面,并加强文本解读的相关修炼;同时认为,理解本于心灵,努力抓住文本的蛛丝马迹,感知和领略意义世界之美,不断增益生命的底蕴和亮色。本书不遮掩自己的解读风格,相信不乏一些新的发现。

序1

吴华宝

中国是诗国。中国的诗歌如江如海,如繁星闪闪烁烁。

与之相应,《诗大序》、《诗品》、杜甫诗论、元好问诗论以及各种诗话等可以说解诗之作如花如草,如森林莽莽苍苍。

遗憾的是,从《诗大序》起,迄《人间词话》止,种种精确、精彩、精致的解诗之作,皆不能被中学生直接汲取。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吴礼明老师的新作《中国醉美的古诗词》已经杀青,即将付梓。

吴老师品读诗词,能够深入浅出。词义、句意、典故、旨意、情感等,娓娓而谈,头头是道。对关键的词语,吴老师不厌其烦,词义不讲解清楚不肯罢休。句意概括的,具体之;句意具体的,概括之;句意抽象的,阐发之;句意含蓄的,明确之。吴老师抓住画面,把握格调,进而带领学生体味作品的意境。对于典故,不仅熟悉它,还要理解其作用、妙处。诗课很耐心,很细致,很从容,学生每节课都会有丰富的收获。

礼明君适当地进行深度鉴赏。对于重要的篇章或重要的段落,礼明广征博引,诗论、诗话、词话,凡可用者,皆信手拈来,质疑、印证、联系、剖析,各得其妙。把古今同类作品、近似作品、相反作品集中起来,比较、分析、斟酌及探究,从而是是非非,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解铃还须系铃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原作者的作品、观点来说明问题,委实是巧妙的方法。礼明君还现身说法,以自己创作的诗歌来佐证。诗课精益求精,使学生口服心服、入脑入心,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能收举一反三之效果。

诗课深中鹄的。学生阅读中可能产生的困惑,教师测试时可能设置的问题,往往是学生阅读诗歌的难点,也可能恰恰是诗歌作品的关键所在。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就问题讲问题。礼明君结合诗歌实际,注重方法引领,传授诗歌知识、写诗技能,炼字、炼意、格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技巧及结构特征,都能适当地解说,通过点拨、引申与拓展,学生的困惑迎刃而解,问题涣然冰释。诗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技巧,而不单纯为了应试,但学生参加考试却能比较好地解难释疑,获得好成绩,这是诗歌教学的高境界。

其实,有《诗大序》以降,现当代解诗说词的佳作也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但它们大都是专家的著作,在接地气方面存有缺憾。礼明君的不同之处和优势所在,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他多年操作经营“生命课堂”,贴近学生、熟悉课堂;教学之余,他参与《汉书》《后汉书》的注译工作,有较深厚的古文功底;他的《散文阅读新路径》,更展现了开阔的视界。这部新著厚、实、新、宽、深,既把握宏观,又深究细部,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因此,这部新著既适合中学生阅读,又可供中学语文教师作重要参考。

收到礼明君的电子稿《中国醉美的古诗词》,先睹为快,一口气读完,兴奋之余,欣喜之后,写下自己的感想,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教正。2016年3月31日

吴华宝,著名学府中国科技大学附中特级教师、省作协会员、合肥学院硕导,全国语文教学与研究先进个人,安徽中学语文教师远程教育首席专家。著述18 部(含与人合著)。

序2

周美超

老实说,我是带着敬佩和感激之情读完吴礼明老师的这本书稿的。

在我的朋友圈中,甚至在整个教育界,可以说,吴老师都是个少见的有个性、有思想且有博大教育情怀的人。他真心做教育,痴迷于教学研究,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课堂、献给了自己心爱的学生。教书育人在他这里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行为的准则和生活的全部。他爱自己的学生,与学生做朋友,蹲下来与学生沟通,把学生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在越来越功利的当下,老师们的教育热情也渐渐消减、冷却,而吴老师却依然故我,甚至有越来越热而至有熊熊大火之势。他说:“教学要做好该做的事,就要有所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教学的内容,思考教学的方法,思考怎样打好学生的精神底子,思考怎样在巨大的应试压力下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他努力将自己的思考付诸实践,渗透到每一个课堂、每一个教学行为之中,几十年如一日,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普通教育者的良知和责任,而他的这本《中国醉美的古诗词》正是他炙热教育情怀的一次鲜明的体现。

吴老师反对应试教育,一直走在教改的前沿,但他并不盲目跟随潮流,扎堆附和,人云亦云,而是冷静地对待每一波教改浪潮、层出不穷的教育思想、花样翻新的教学模式,更不屑于搞那些虚假的公开课、研讨课以及任务性的课堂研究。他把全部的精力投注于课堂,他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从每个学生的表情和精神状态中,寻找教育的真谛,发掘语文教学的规律。从他独自所做的课题——“课堂教学现场化”与他所积累的大量的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录音中,都能清楚地发现,他所做的一切都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包括本书所提到的他在高三古诗词教学中采用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吴老师既是个思想者,又是个长于行动者。实事求是,返璞归真,使他的课堂教学达到了自如、自由的真境。

对于一个真教育人,情怀不可少,个性也不可或缺,但更需要的是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吴老师就是个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的人。

我们都知道,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软肋,学生怕学,老师也觉得难教,教学效果一直很差。究其原因,恐怕主要还在于老师的教学目标错位、方法缺席以及教师本人才识浅陋等方面。而吴老师却克服了这几个方面的缺陷,因而他的课堂显得自由、随意且效果颇佳。

所谓目标错位,是说当前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以应试为目的,以接近“标准答案”为宗旨,带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妄图借助大量的训练,借助技巧、方法的总结,达到考高分的目的,却忽视了古诗词的本质,即古人思想、情怀、气质乃至生命状态的一种表达,是古人与自我、与社会、与宇宙自然的真诚对话,是活的生命体,而非一堆死的文字。也就是说,要想提高古典诗词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喜欢古诗词,热爱古诗词,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走近古人,与先贤对话,理解他们的表情,触摸他们的心跳,甚至是血脉交融,进而让他们的深刻思想、丰富情感、高雅气质、高尚情操流入自己的身体,化作个性、化作精神、化作底气。当然,古今殊异,教师又必须允许学生站在当代的立场上,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生活体验,去理解、评判古人的行事与思想。学习的目的是充实自己,是满足孩子们生命成长的需要,而非模仿、复制古人。因此,古诗词教学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让学生在仔细地品味、理性的思考、激烈的论争和清晰的表达中,获得有关思维品质、阅读能力、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培养与提升。而吴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要“品其滋味,析其道理,得其圆释”,正体现着他对古诗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

吴老师说,他教古典诗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识读与欣赏的方法,还要将对文学的一些精细的感觉传递给他们”。我认为,吴老师把握了古诗词教学乃至深中中学语文教学之肯綮。他所说的对文学的“精细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敏锐的语感。朱作仁教授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可见,培养敏锐的语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敏锐的语感”或者说“精细的感觉”的培养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实践的,离不开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吴老师“讲”古典诗词,都是从语言入手,“顺着语言的自然节律”,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把握意象的内涵,进而深入诗歌的意境;同时对作品的主要意象,或者幽微深邃之处,或者“敏感的细节”,带学生做重点的探讨,反复揣摩品味。为此,常常要引入诗人的其他作品,或者用其他诗人的相关作品加以比照,或引述历史人物、典故传说来映证,或直接把当下的现实、自己的生活经验植入诗歌,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把握诗歌的内涵,领悟文字背后丰富、幽微的情味。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具体的作品,而且能让他们在长期的思维训练中,最终形成对文学的“精细感觉”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理念也好,目标也好,方法也好,我认为,都还是外在因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识才华。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学识,是无法创造出独特而高效的课堂的,而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学不到的。吴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师,也是位作家,更是一位“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学者,他“每天都要读书,每天都要思考”,笔耕不辍、思考不止,日积月累,所以,他的每一节诗词课看上去朴拙、随意,却深藏机巧和用心。大巧若拙,没有过硬的功夫是根本做不到的,而于平常不读书的老师,更是望尘莫及的。

新一轮课改已经持续十几年了,应该说,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但老师们普遍很少读书却也还是不争的事实。高考的压力,功利的思想,使得很多老师心浮气躁,根本静不下心来去读教参、教辅以外的书籍,更谈不上作系统的阅读、深入的研究了。有的老师大学毕业,本身就底子薄,多年不读书,知识长期得不到有效更新与补充,以致视野越来越狭隘,对文字的感觉也逐渐钝化,到最后,即使他们想改变,想有所作为,也是悔之晚矣。

因此,多阅读、多思考,乃至会读书、会思考,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只有我们会读书、会思考,才能让学生会读书、会思考。老实说,这是我读吴老师这本书的最大感触,也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感激”的主要原因。

说着这些,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吴老师深夜读书、奋笔疾书的情形。

心有所感,手有所书,姑以为序。2016年3月25日

周美超,安徽百年名校浮山中学语文名师、学科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安庆市学科带头人,安庆市首届名师团成员。序3“慢慢走,欣赏啊!”——我的最美古典诗课梦吴礼明

〔一〕我仍然还记得2012年6月8日那个高考结束的晚上的一个路遇,随即记在了新浪微博里。现在翻看,感觉还是那么温馨。当时写道:“晚与妻轧了一截马路,遇到了刚刚结束考试的孩子,三三两两群过,高高兴兴地招呼了一通。不想这时就遇到了。不期而遇,遇而即散。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就这样,我感觉很好。

〔二〕我也仍然记得高三班毕业课上的致辞,叫《文学:一种人生的修养方式》。

我说,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对你们说,做个文学的人。

你们应该像海德格尔理解大画家凡·高的《农鞋》那样理解一个人,将心灵引向善,以寻求更多的生活的本真,而不至于被生存的黯淡淹没了。像朱光潜先生那样对文学有一颗敏感而丰富的心灵,那么,即使在生活的最难处,也能找到一片鲜丽的诗魂。

也许你们中的一些人将来或为名人,或默默无闻,但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应该有一种诗性的生命审度。你可以像我们东方慧根所展示的对一朵花的情感,也可以将生活轻轻地点化。

〔三〕当然,我不会忘记答杂志记者问的《我的一份审美答卷》。

我说,读古典诗,很随意地读到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更不要说那些熟悉的意象、辞藻和韵脚等了。好诗是天才与时间共谋的结果。一方面,好诗出自天才的创造。当然,诗人可以是平凡之身,但在创造的那一刻,他须得天启。留传至今的每一首诗作,几乎都是天书,只不过以凡人能够看懂的方式书写着。

另一方面,读诗需要时间。这好比酿酒,时间越长,醇厚的滋味就越长。有高人说过,时间越长,应景性的或是机巧的小物件都会褪色,并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于是剩下的,全是触动我们灵魂的东西。古诗里那些纯粹的部分,在时间的长河里,就变成恒久的美和意象。

读这样的美与意象,是精粹的、感动心灵的。即使耳熟能详的诗句,每新一次的品读,总有一番深切的滋味在心头。诗之所以感动人,是因为在根子上,它让人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而诗意的栖居,就是让人寻得理想的精神家园。读诗,让我们获得生命里更深厚的存在。

〔四〕照理说,中学的文学教育最应当是分内的,而不是例外的。而浸润于数千年文化与诗文的中国,其少年和青年,应当含英咀华、芬芳吐纳才是。但现实则不然,极端低俗化和功利化,正不断地侵蚀着一代又一代孩子和年轻人的青春生命和价值观。

避免这种走势的,只有回到人文之路,回到文学之路。所以近十年来,我是越发感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五〕近代以来,面对弊病丛生的中国,先贤们或以“生活于趣味”说(梁启超),或以“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凡此种种,都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来培育现代人格。

至于我,则更服膺于乡贤朱光潜先生“人生的艺术化”。它是关于人生的理想化和情趣化,以及人生的生命自由和淡泊泰然。他在《文学与人生》里说:“文学是一般人接近艺术的一条最直接简便的路……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又说,“文艺到了最高的境界,……对于人生世相必有深广的观照与彻底的了解,……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绝不会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六〕而我的文学讲授之道,则取之于乡贤刘大櫆先生的“因声求气法”。

他在《论文偶记》里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而乡贤姚鼐先生,在《古文辞类纂》里又说:“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而衔其精者而遗其粗者。”

我的诗词教学,正践行此理与此法。由字句到音节,由音节到神气,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完整过程。今天的教学,已经淡化对音节的品咂,而强化由词到句以及句组、语篇的把摩与玩味。我的讲析从诗词语言入手,按照诗歌的自然节律推进讲析进度,并力求深入到语言的细节或为人所忽视的局部,同时顾及诗词内容的整体性。

〔七〕再回到特别的2012年,与学生们一起分享了我们的“最美古诗课”——

读刘孝绰《咏素蝶诗》,让人相信,这一首揭示生存的堪怜之作,足以击毁史书的捏造。而王维《田园乐·其六》诗,在闲美的风物背后,让人领略了自由生活的滋味。

向子湮的《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王安石的《葛溪驿》、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文天祥的《夜坐》等诗作,是柔弱中的坚强,让人看到风骨。而柳永的《甘草子·秋暮》、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贺铸的《如梦令·莲叶初生南浦》和周密的《玉京秋》等词作,落寞又孤单,体己兼怀人,培养的是一份温细的心灵。

刘长卿的《余干旅舍》,让人感到庸常生活的某个场景,可以化为温馨。而读魏初的《鹧鸪天·去岁今辰却到家》,让人理解生活、理解人生。至于读杜甫的《岁暮》,慷慨悲歌,意绪深沉;而《日暮》一诗里,也有一片清辉、灯光与乡愁啊。

读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让人感到,青春何其风情万种,它也最能警醒和让人牵念。而读崔橹的《三月晦日送客》,总有一份温馨而浓厚的别情在心头。

……

〔八〕朱光潜先生在《谈美·十五》里说,“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朋友,‘慢慢走,欣赏啊!' ”

多好,“慢慢走,欣赏啊!”

〔九〕而现在,让我欣喜、激动的是,语文报社副社长、《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主编姜联众先生,《语文报·青春阅读》主编、语文报社21世纪图书项目部主任路静文女士,都对即将出版的这册古典诗课小书呵护有加,并写下热情洋溢的推荐语,令人感动啊!

而此时,又荣幸得到著名学府中国科技大学、省内德高望重的语文前辈吴华宝先生的肯定并赐序,又有幸得到执教成都著名中学、中国最具艺术修养并思想兼美的语文明星教师夏昆仁兄的热情推荐,还得到我的大学同学、安徽百年名校浮山中学名师周美超仁兄的支持并赠序。同时,又荣幸得到出生于人才纷涌、将相辈出、深具中原气象的江淮名都合肥的著名出版人、首席策划董曦阳先生的善待,从书稿审读、提出修改意见到最后的完善等,为小书的出版付出了极大的心力,在此,均真诚地谢过!

最后,感谢我敬重的文化发展出版社,将一个教师的又一个梦想变成了现实——而这本书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作者的中国梦和教育梦的一部分!2016年4月9日第一章兰红波碧忆潇湘——词曲赏析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大序

最壮丽的诗意之旅只能在不受拘束的距离之外进行,好比我们有时在黑夜寻找星星,不是从正面而是从一旁向它注视的方法。—— [美]惠特曼 摘自《西方诗论精华》第271页

当一首诗写好了的时候,它便结束,但并非完成了;它开始,它在它自身中,在作者那里,在读者那里,在沉默中找寻另一首诗。有许多时候,一首诗向它自己启示,很快地在它自己的内部发现一种料想不到的用意。辉煌,整个辉煌。—— [西]贝德罗·沙里纳思 摘自《戴望舒译诗集》第165页

一首小小的抒情诗能够唤起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又把其他感情汇集在自己周围,并和后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伟大的史诗,最后,由于它变得越来越有力,它所需要的形体或象征也就越来越直率粗犷,而不必那样纤巧。此时,它就带着全部汇集的感情涌溢出来,置身并活动于日常生活盲目的本能出动之中,成为力量中的力量,就像人们在一棵老树的树干上看着年轮套着年轮一样。—— [爱尔兰]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戴叔伦、韦应物《调笑令》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抚州刺史等。贞元二年(786年)辞官还乡,四年出任容州刺史兼容管经略使,贞元五年,卒于任所。其诗有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也有反映人民生活艰苦之作。

韦应物(737-792),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以恩荫补官,建中四年(783年)以后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等,受封扶风县男。晚年寓居苏州,卒于官舍。韦系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诗作感受深细、清新自然,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韦诗各体俱长,尤以五古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今传有《韦苏州集》等。【诗词品读】一

下面,我们先看看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调笑令》。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此曲子采用了一种反复、回环复沓的方式,带有非常明显的民歌味道。我们试看第一句,草啊,草啊,到处都是草,除了草还是草,好不容易边草“尽”了,人也走“老”了。地域之大,行旅之艰难,顿时凸显了出来。不是吗?“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继续前一个白天的场景,夜晚的边地这个场景可能更浩大无边。雪晴之夜,明月在天,到处都是月辉,似乎更见苍茫。“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一连吟念两个“明月”,赞叹它的皓皓通明之余,应该还有引人追思的念想,俗语不是有“明月千里寄相思”吗?所以月夜难寐,正在可以触发人的相思之念。而恰在此时,视觉转为听觉,诗人听到了极带边地风情的哀伤、凄婉的胡笳声,于是乡情一发而不可收拾,弥散在这千山万山之间了。

是啊,这个哀愁是如此的空旷,如此的浩大,塞满了山南山北,弥漫到千里万里,明月所到之处,那种迷愁哀愁也充塞着。当然,胡笳是北方的一种音乐,很哀切的音乐,汉末诗人蔡琰的《悲愤诗》写道:“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但在这里,从中原去边关的人们,其感受可能就很不一样。他们在丝竹声里长大,听惯了种种温柔细腻、圆润婉转的中和之音,或者还要时不时地浅唱低吟、起舞徘徊,哪里受得了这满腔倾泻、诉尽悲苦的曲调呢?何况,这悲咽的胡笳声里又可能还含着吹奏者刻骨的乡思、忍受骨肉分离的极端苦痛,以及滞留边地撕肝裂肠的伤悲呢!……所以,倾听此音,万端皆触,尤其是乡关之念,让人难以忍受。这就是所谓“胡笳一声愁绝”。

应当说,本词属于边塞词。它与绝域大漠、荒凉孤独的边关特有的风物(边草、山地、胡笳以及明月等)、情境是契合的,以空间的浩瀚和物什的单调,来体现边地戍守的老兵的寂寞、空虚和难以忍受的心理。而越是环境的单调和孤寂,越能催发人的思乡情结;越是胡笳的悲抑弥漫,越能起到渲染和强化情绪的作用。二

我们再看第二首,是唐代另一位诗人韦应物的同题同调词《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我们看,这两首词,一个是写傍晚(如“边草无穷日暮”)的情形,一个是写夜晚(如“千里万里月明”)的情形。如果让人比较一下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异同点,应该还是有很多可说的地方吧。拿不同点来讲,戴叔伦这首《调笑令》词反映的对象是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以边草到处都是,没完没了,来写人的精神上的感受:从关内到边疆,单调弥散,它甚至耗尽人的青春和岁月,都无法穷尽和走出边地的孤独和种种精神的折磨。所谓走啊走,这个动作是个隐喻,反映的是人的一个思想动向。越是单调乏味,越想摆脱这种困境,于是越想不停地走下去;而不断地走下去时,又发现,这反倒越发增强人的从思想到心理的单调乏味感。由此显现边地的路途是何其漫长啊!而韦应物的这首《调笑令》小令呢,“东望西望路迷”,我们看,好像就是对前面戴叔伦《调笑令》的第一句词儿(“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的注释。

我们接着刚才所讲,戴叔伦这首词反映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而韦应物的这首词,则通过刻画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马来抒写士卒戍守边关的艰苦生活,以及思乡的情感。

为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思想与情感,先介绍一下词里提及的燕支山。它就在今天甘肃省的北部,在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是古代汉人扼守北方胡人入侵的要地。自然,这片地域也是那些大漠胡人南下进入中原的一个很主要的踏板。据说,山坡上原有唐将修筑的寺庙,山下西北有霍城遗址,是汉将霍去病屯兵之处。它也是水草非常肥美的地方。我曾见过一个资料上讲,它既是优质的畜牧区,又是一块天然的林区。夏天冰雪融化,清流缓缓而下,成就了当地的两条河流。

再回来。这是一匹被放牧的边马,就散放在远远的燕支山下。本来是好好地吃草,但它这会儿却焦躁不安,奔来跑去,并时不时地用脚蹄子在沙上和雪上刨来挖去(这里的“跑”解释为“刨”,指畜兽等用蹄齿刨地),一刻也不得安歇;同时仰颈甩鬃,东张西望,似乎要找寻到来时的路径。诗人凭借丰富的边地经验,知道那匹胡马一定是迷路了。要知道,马是天地里辨识道路的灵物(不是有“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吗?),而现在,它竟然迷路了。山环水绕,它居然陷入了巨大的迷失之中,可见它吃草吃得太过痴迷,且跑得实在是太过遥远了——就像一个贪玩的野孩子,在外面玩疯了且沉迷既久,现在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抬头,忽然见到了苍茫的“日暮”,才一打紧,赶紧往回赶。但天色是晚了,光线变了,且来时边跑边吃并没有用心去记忆一下路径,现在想到该回去了,但怎么回去呢?于是一段焦躁在心理发作起来,无怪乎它是如此地烦躁不安,拼命地辨识来路和去路,兴奋地刨挖着草地,但可怜的马儿啊,使出了浑身解数,居然还是那么惘然!

我们看,“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仿佛是远方看着它的诗人也不禁替它担忧起来,也竟然失声地叫了出来:“迷路,迷路……”除此之外,诗人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啊。要知道“边草无穷”这四个字的分量!到处都是肥美的野草,长势那么旺盛,密扎扎地长得那么深!这匹可怜的、失群的、孤独的胡马儿,眼看着暮色渐渐下沉,渐渐暗淡起来,诗人的忧心不禁也随之而加重。但除了替它担忧,实在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

这马儿的命运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诗人只告诉读者这么多。这首词只将一个焦躁的瞬间,像作画一样地印刻在纸上:它兴奋,焦躁,用力刨着地,不时地用鼻子嗅着土地(雪地和沙地)散发出的气味,并且也用它的大脑在思考着、判断着;同时它向天发出悲鸣,希望唤出同类或是戍守的兵士的注意——原来在诗人的笔下,这个特定情境下的马儿,也是如此地攫住人的眼球,如此地展现着它的生命的活力。相信,假如不能在傍晚找到马群或者回到宿营地,那么,在次日,当太阳再度升起,它辨识着它所吃过的草,再通过光线以及它脑海里所储存的记忆,它一定会回到它所熟悉的宿营地的。

尽管如此,这匹马还是会牵动人的关注点的。有一点是可知的,就是这是边关地带,这马不是北边胡人所属,就是唐军这边所辖,但一定不是诗人所知军队所属的支别。而从“放马燕支山”这一行为来看,其实还可以知道,这一定不是战争特别紧张的时候,而恰恰是一个和平的间歇里。想到这里,相信读者也会稍收焦虑之心。同时,我们再看,这安静的一大片场域,雪山、落晖、水草、沙地,还有溪流等,在这片如此广阔的肥美地带,突然因一匹失群、孤独而迷路的马儿的出现,以及它的嘶叫、它的乱跑,一下子打破了所有的沉静,给这壮阔的背景增添了异样的、鲜活的色调。这难道不令人惊讶吗?三

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刻画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马,表达一种迷茫和悲壮,这样一种复杂的心绪。所写虽为一匹胡马,但是写马实际上就是写人啊。这就是诗歌的复杂性,或者说叫形象的复杂性。而“诗无达诂”也就在这里(当然得要“自圆其说”)。说顺了,合乎一定的情境,你的解读都是合理的。

然而,词作中的那匹马儿的焦躁不安的动作、神情,特别是其“刨沙刨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等仍然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思索。

有多少人,当他们处于青春勃发、活力四射的二十多岁时,他们一头扎进了五光十色、充满了种种诱惑力的风险与理想并存的世界,他们多像词作中的那匹吃迷了的马儿!也有多少人像韦应物《调笑令》里的那匹马儿,曾经焦躁、嘶嚎,激烈地挣扎,度尽了千难万险;他们也可能迷途,茫然,失落,痛苦,但经过了种种人生的历练,现在,他们渐渐走到社会生活的中心,现在正在努力挑起这个社会的大梁了。

如果我们把诗歌的阐释拉长些,就会像长篇叙事一样,可以囊括无数我们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情节与故事。也许,无数壮阔的人生场景,就从这里起步。

当然,要知道阐释的空间还有很多,“胡马”这个意象,实在是太丰富、太美妙了。【问题聚焦】四

下面看看关于戴叔伦的《调笑令》中的一个问题。

戴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其中的两例予以说明。比如说这则小令一开始有民歌的特点。而民歌的特点,则表现为一开始所运用的比兴的手法。所谓起兴,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戍边的士兵的所见,这里说及边草,一连重复了三次,当然通过重复以言边草之多,多得无穷无尽了。对于所叙对象,当人的感情无法表达时,往往借用重复来加深(可见语言的表达,有时是多么的有限)。在望草叹老中,含着一种悲愁的况味(当然,具体地说是含着思乡与苦恨)。

另外还要告诉大家,那些远戍边疆的、耗尽了青春和热血的士卒们,他们是否在终老之前,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呢?答案可能是否定性的。这是非常残酷的事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语),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语)……正因为如此,这首小令的篇幅虽短,然而,尺幅千里,因其所载,同样具有震慑人心的效果。

除了比兴之外,其次是采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边草、白雪、明月等,烘托了士兵静夜思归的心情。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比如采用了反复的手法、顶真的手法等,大家也可以举说一二。【读法链接】〔附〕前人有关点评评戴叔伦《调笑令》:

陈廷焯(zhuō)云:爽朗。(《放歌集》卷一)《古今词话》:笔意回环,音调宛转,与韦苏州一阕同妙。(《词林纪事》卷一引)

今人俞陛云云:唐代吐蕃回纥,迭起窥边,故唐人诗词,多言征戍之苦。当塞月孤明,角声哀奏,正征人十万碛(qì)中回首之时。李陵所谓胡笳夜动,只增忉怛(dāodá)。(《唐词选释》)评韦应物《调笑令》:

曹锡彤云:燕支山在匈奴界。跑,足跑地也。此笑北胡难灭之词。(《唐诗析类集训》卷十)

日人近藤元粹云:圆活自在,可谓笔端有舌。(《韦柳诗集》卷十)孙光宪《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五代词人。仕南平(五代十国之一)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等。入宋,为黄州刺史。《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氏“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chóu),老而不废”。能填词,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谓其“词气甚遒,措辞亦多警练,然不及温韦处亦在此,坐少闲逸之致”。著有《北梦琐言》等传世。【诗词品读】一

关于这首小词(也就是小令)《浣溪沙》表达什么意思,读下来有何感觉,有同学讲思乡,有同学讲送别,或者兼而有之,都还是不错的初判。下面展开来看看。

蓼(liǎo)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孙光宪《浣溪沙》)

先看首句“蓼岸风多橘柚香”。蓼是一种野草,过去一般作为厨房烧柴用草,庭院沟渠多的是,为红秆绿叶,开红白花,乍一看有点像荞麦,但叶片上有很多斑点,有点像非洲鬣狗身上的斑点。皮肤一旦碰上这种草,就会有被烧灼的火辣辣的痛感。但作为一种风景或背景还是很美的。蓼这种草成片生长,这时候长势也确实有看点。“风多橘柚香”,橘柚,橘子和柚子,都是橘一类,此时都已成熟,西风吹过,它们的香味送过来了。

橘也好,柚也好,蓼草也好,这些都极富有地域色彩。对于一个生长在江边这样环境里的人来说,眼见鼻嗅,即唤起一种强烈的温馨感。

次句“江边一望楚天长”,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讲过柳永的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快要分别的时候,想到了要去的辽远的南方,暮天沉沉,就感到是那么遥远和渺茫。这里也是一样,江边送别,极目而望,天长水阔啊……这“一望”之间,面对茫茫远天,究竟要生出多少慨叹来,却无法计算。景大人微,以阔大的景来压慑人情,以衬托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渺小、卑微或无奈,这种写景方式在古典诗词里比较常见。比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等,都在暗示人在艰难情势下,所遭受大景的威压而生出无言的伤悲。

再看第三句“片帆烟际闪孤光”,当是送别之人站在江边,睹见在远方烟涛里出没的风帆,自然在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担忧和牵念,也因此深情驻望,而表达出无限的惜别之情。烟际,是云烟迷茫之处;孤光,犹如孤影,指远方所见的孤零零地闪着光亮的片帆。航船越远,则影像越小,渐至最后只剩下在烟涛里出没的孤舟的亮点。随着行船的远去,而送别者,其在江边怅望,就变得格外地无助了。当然,要知道,这种视觉上的效果,是与前句“楚天长”联系在一起的。楚天越是空阔无尽,则航船越显得渺小,而其行途便越发令人担忧。

需要指出的是,对“片帆”一句,历来评价甚高。陈廷焯《云韶集》云:“‘片帆’七字,压遍古今词人。”“‘闪孤光’三字警绝,无一字不秀炼,绝唱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附录》里亦说:“昔黄玉林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

再回溯以上句意。本来在这样一个瓜果飘香、果木收获的季节,我们可以分享种种收获的喜悦,可是这时候却要因出行而分别,到那茫茫的远天去;而且只身孤零一人,身处一只孤船,在烟涛微茫的江天里远航啊,这会给送行者多少的担忧和牵挂呢?……大家要知道,古代出行不像我们今天有种种物质条件上的便利,我们因充裕的物质和便捷的交通可以做得非常潇洒,而不必哭哭啼啼、悲悲戚戚;而在古人那里,每一次长距离的分别,都可能被当作生离死别,因而每一种思念都显得特别地忧伤和凄苦。越往古代,因为物质条件的低下,也因为无法预料的因素太多,而人生的不确定性便随着每一次的分别而陡然增加。行船简陋会致命,天长水阔也会造成生死之关,一旦离别的距离加大,则情感的维系和担负便显得愈发沉重起来。所以,每一次的分别,所产生的情感的强度和烈度,都是刻骨铭心的,甚至是永世难忘的。离开了这些具体的因素,乡愁就显得乏味,爱情的字眼里也不再含有深情,而分量很重的友情,也因为心机和利益而大打折扣。

接下来看看“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二句。“目送”二字可以说是全词的关键。前三句皆是目见与目送;而第四句以下皆以此二字而生发。征鸿,是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杳杳,犹渺茫,邈远。这两句说,目送行舟到水尽处,再送南飞的大雁直至看不见为止,希望借它传递自己的牵念之情,期望眼前那只飞向远天的飞鸟,寄托一份送别的情思。同时,又寄情于眼前的流水,希望流水也随其一道去那遥远的被送者的身边。但是,征鸿飞杳杳,流水去茫茫,都不会给她(送行者)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所以这岸边送别之苦,归于“杳杳”,归于“茫茫”;然而,即使如此,送行者并不会绝望。这就体现在本词的最后一句上。“兰红波碧忆潇湘”,兰红(即红兰,秋开红花)和波碧(即碧绿的波涛),系潇湘一带的典型风物,是送行者将视线投放在异域的虚拟所见,并以一段烂漫的历史想象来抒情言志。目送虽苦,但仍存相守的贞念。这种真诚的信义,穿越了空间,也穿越了历史,将情爱坐实,让人感慨唏嘘、击节赞叹。所谓潇湘,本来是指湖南洞庭湖一带,后来又有一种指代和象征的意义,在这个词里,寄托了某种忠贞不变的情感。因为,潇湘是舜妃娥皇和女英为爱情相守的地方。传说帝舜南巡时,其妃娥皇和女英未能同行,她们相守洞庭湖畔,后闻舜死讯,悲痛不已,溺水而亡。二

再提一下,我们讲到“目送征鸿飞杳杳”,所谓“杳杳”,就是没有踪迹,看不见踪迹;而“思随流水去茫茫”之“茫茫”,也是远望而模糊不清的意思。“兰红波碧忆潇湘”,潇湘我们已经讲过,可能要注意的是所写景致虚拟性的特点。

这首词还有一个背景,作者当时做荆南节度副使,治所在今湖北省中部的荆州,而友人所去的地方潇湘正在其南方。顺流而下至于岳阳,便是洞庭湖,而潇湘在其南。因此,所谓“思随流水去茫茫”, “流水去”自然是自西往东南流。我们再回顾一下前面所说,“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就是说,把一切的情思都寄托在飞鸟上,寄托在流水上,然后又深情地对友人说,相信你会记得潇湘地区的兰花和那澄碧的波涛,还有那里的山山水水。潇湘的典故本来就是一种情结,就是娥皇和女英与舜所结下的一种结,很是缠绵悱恻,很是凄婉感人,那种对情感的忠贞和情爱的坚守,即使面对的是友人,也因约定而增加情谊的分量。

但这首小令写得比较巧妙,主打为写景,自始贯终,将含情之景做足。有人说:“整首词句句写景,又句句含情,充满诗情画意,堪称佳作。”诚然如此!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在抒情,写景是非常好地表达我们情感的方式,当然也是我们把内心的情感投射到那些所系的事物上去的移情作用的一种有效的展示。【问题聚焦】三

下面再回顾一下全词的有关内容。

我们看从第一句“蓼岸风多橘柚香”,所写的是家园的丰收之美,很是诱人,然而在此却要分别,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情致之下,送行者与远行者的痛苦都难以自持。的确,秋天金黄背景下的绚丽色彩,种种诱人的成熟的香味儿,还有秋天特有的、弥漫在空气里的迷思、忧愁等,都混合汇兑成一种复杂的况味。“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有人把它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起来,尤其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虽然前者写片帆在日光照耀下闪着点点亮光,已经显得邈远了,但后者似乎更远,至于孤帆的完全消失;虽然前者见长天的远阔无边,而后者的“天际流”也是极尽目力,展现空间的邈远,不过,两者所表达的方式方法,即寄情于景,深情驻望,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其实都是一致的。当然,这里的“片帆烟际闪孤光”为历来传诵的名句,自然还有其独特的表现。我们看,在遥远的天边,烟涛混茫、水天相接的地方,还能看到一叶孤舟上的白帆在一闪一烁地反着日光,究竟是多么让人担忧和牵挂啊!又有人将其与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相比较,都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至于“目送征鸿飞杳杳”,这个“征鸿”,有时也可以喻指友人,这里当然还是取其本意。这首小令很有意思,下片把情感的韧性(即所谓“顽强持久、坚韧不拔”)具体化了。词意说,已经看不见朋友了却还在目送,李白的诗至“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止,但本词在“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之后,仍然要顽强地再把感情投射到飞鸟上去,再投寄到流水上去,希望它们传递讯息,真是精诚所至,无有已时!所以,诗词通过种种能够表达的情思、能够寄情的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深情,这点我们要注意。

作者孙光宪经历了三个时代,晚唐,中间的五代十国,后来又到北宋,一生经历了那么多复杂的时代,虽然“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引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语),却并没有让情致失措、人伦颠倒,其所叙事的情感还是那么深长,那么缠绵,超越了时间,也覆盖了沧桑。他通过文学,是不是也告诉我们,唯有真情才是寄世的真正良方呢?【读法链接】〔附〕前人和今人有关点评

王奕清《历代词话》引孙洙(zhū):“小词有绝无含蓄自尔入妙者,孙葆光之《浣溪沙》也。”

陈廷焯《云韶集》:(1)“‘片帆’七字,压遍古今词人。”(2)“‘闪孤光’三字警绝,无一字不秀炼,绝唱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昔黄玉林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昔在湘江泛舟,澄波一碧,映似遥山,时见点点白帆,明灭于夕阳烟霭间,风景绝胜。词中‘帆闪孤光’句足以状之。‘兰红波碧’殊令人回忆潇湘也。”

李冰若《栩庄漫记》:“‘片帆’句妙矣。‘兰红波碧’四字,惟潇湘足以当之,他处移用不得,可谓善于设色。”柳永《甘草子·秋暮》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当时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谓。【诗词品读】一

下面我们来看柳永的《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秋暮,一个特定的时令,似乎含有愁思和惆怅。关于“暮”字,在古典文化里也是一个很带情绪性的词汇,概源于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惯性。暮归、暮休、暮合等则祥,而暮不归、暮不休、暮不合等则不祥,于是愁思、悲苦因之而起。以前已经讲过很多了,不多说。乱洒衰荷,就是雨打秋荷。“乱洒”二字一用,整个下雨的画面就显得比较散乱。散乱,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绪的。再看,雨还是那个雨,晶莹、透亮,但此时的荷已不是那四月的荷、六月的荷了,所以在画面上,这时的荷何其破旧、衰颓啊,于是相形之下,倒显得这秋雨“颗颗真珠”似的。

诸位,你们一定还记得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吧?那莲叶与荷花都蓬茂滋荣,都受了日光的充分沐浴,可以说花开六月是一年中最盛的时候了。你们稍作想象,比如那六月的荷,珍珠一般的好雨珠子打着,滚落着,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而眼下,这珍珠一般的好雨珠子打着、溅着,似乎未免有一丝可惜啊。光影变了,色彩变了,生命的姿势也变了,人心受感于外物,岂能不有所动?再细味一下。你说“乱洒衰荷”中的“乱”字有什么作用?……就是写出了雨溅衰荷,散乱而破碎的声音,让人心惊。不知我们同学可曾听过那种破碎的声音,衰荷就是枯荷,是僵硬的,雨打在上面发出沙沙的碎裂声。如果没有体验,再举一例。住在你们家楼上的,应该有很多家都装了遮阳篷,或塑料材质,或铁皮质,特别是晚上雨点打出的声音就当如此,嘶嘶啦啦地会响一整宿,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自然有一种破碎惊心的感觉。当然,这一句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暗示了主人公寂寞无聊、纷乱不平的内心。

诗歌里有时间变化,从“秋暮”开始,这不,“雨过月华生”,月华者月光也,过渡到雨过天晴,月亮出来了。与前面的“真珠雨”一样,“月华”也是个好词儿,它银亮、纯净,然而,它的光辉是冷色调的。我们看,“冷彻鸳鸯浦”,除了时令季节在秋季之外,可见这月亮出来,似乎更增加了悲凉的心绪。再看,所谓鸳鸯浦,当然是有野鸳鸯栖息的水边。关于鸳鸯浦,这里想多说几句。一是鸳鸯这种像鸭子一样的水鸟,它们很爱干净,它们有固定的觅食区,有固定的沐浴区,从来不相混淆。二是我们都知道的,鸳鸯这种禽鸟很奇怪,是相生相伴一对对不分离的那种。你如果是古人,一看到这种成双成对的水鸟,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我们人类自身,如果你还是对月单望的主儿,那么,你见了这种水鸟可能就会生出一种情愫,这一点都不稀奇。大导演徐克执导的《倩女幽魂》大家看过没有?里面有一幅画,上面还题有一首诗:“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这就是单身汉羡慕双鸳鸯。不过,人类表达情感的时候,一般不会赤裸裸,而会指着他物说道,这叫触景生情。当然,早在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里就有这样的诗句:“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由此可见,鸳鸯这种美丽、多情、缠绵又忠贞的水鸟是何等让特定情境之中的人类艳羡了。“冷彻鸳鸯浦”,我想,除了因为月辉的清冷,还有,就可能是与经这一场秋雨之后,鸳鸯浦上的鸳鸯都差不多消失得干干净净有关。这种鸟儿古灵精怪,它们怎么会让冷雨敲打呢?空空如也,一点让人牵动思念的引子都没有了,这也未免让人从心底里凉透,所以说是“冷彻”。

总之,经了秋雨之后的这样一个夜晚,词中主人公眼里的世界显得分外地寒凉,这个氛围又反过来冷彻了词人的心灵。于是,词中抒情主人公的惆怅、孤单、落寞就显得格外凸出而分明了。

词的上片写景,凄清落寞可见。现在看看下片。“池上凭栏愁无侣”,池上凭栏,点明了词中主人公所在的位置,而前面涉及的鸳鸯浦,很可能就是与池子再相隔一个宽遥水面的彼岸。如此雨后鸳鸯浦,寂冷寒凉,触景生情,因为独自凭栏,让词人的心里产生了落单的感觉。凭栏,是凭栏而望;池上无侣,是指没有伴侣在池边相伴,当然,触景生情,无侣可能更指没有鸳鸯相伴的事实。她很难指望有人类伴侣的到来,已经落到靠对岸的鸳鸯为伴的地步,以至于现在竟如此无所聊赖,显得何等的孤凄了!“奈此个、单栖情绪!”奈此个,当然是不奈、怎奈之意。这一句不啻从胸中呼出,是那么情不自禁,那么触目惊心。为什么这么说?无人与她做伴,现在连“慰情聊胜无”的水鸟鸳鸯们都不见了,于是她感到眼前的世界真的是百无聊赖啊。“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金笼,当然是装饰得很精致的亮闪闪的鸟笼子。这个笼子因为关着鹦鹉,而使得本词的“情节”出现了波澜。傍,靠着、倚着、凑着,外面的世界无所寄托,那就转过身来,凑凑室内的鹦鹉金笼吧,可见真是落寞、无聊透顶了。玩什么呢?跟鹦鹉逗逗,可能是词中抒情主人公极为下意识的行为。不跟鹦鹉逗着玩,又会跟谁逗着玩呢?她不会去研究鹦鹉是否知道、懂得自己的内心,只求将刚才所见所感的孤凄情绪转移转移。不过,她竟然没有想到,学舌多嘴的鹦鹉,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和癫狂,或者错乱到什么地步,竟然“念粉郎言语”,于是从傍晚开始被围裹起来的浓浓的愁障,终于透了一个小小的孔隙,可以让人呼吸一下。凝重的场景一经这错乱鹦鹉的一顿乱嘴瞎嚷嚷,而有了一丝滑稽的笑意。不是吗?

当然,有意思的是,“念粉郎言语”,也可作二解。既可以理解为,女孩子在单相思时所说的一些痴情的话,现在被鹦鹉复述了出来,它居然还喊着小情人的名字,并念叨着如何如何地想念。这就叫泄露抒情主人公的极为隐秘的内心。可以看出,她曾经叨念过多少次情郎的名字,经历过多少个孤栖难耐的日子。此外,这“言语”也还可以理解为,那个情郎与这闺室里的女子幽会时所说的种种情话。可能曾经一时,就是小伙子还寄情于词中主人公的时候,也是在这间绣楼,他许下多少诺言,发过多少誓言,当然,还有多少甜腻的温音软语,现在,除了主人公还深记于心外,似乎谁也不会当着一回事。谁知道这饶舌的鸟儿,居然懂得一点人心,居然想起了小伙子说过的话,于是脱口而出,一时让人错愕起来。但无论是哪种,都会打破眼前这烦闷而无聊的局面,算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

借鹦鹉学舌,打破了无聊,也点破了眼前这僵冷的局面。现在,由鹦鹉所虚拟的情郎及其痴痴的情话,又将文学性的表达推进了一层。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首词完全可以视为词人柳永模仿相思中女子的口吻而写的精彩片断。借由女性来表达男性的心声,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里非常普遍的写作方式。绕到对方来抒情,来诉说,可以使表达效果成倍增加。另外,古人追求的是委婉、含蓄的文风,而借助于或模拟女人的心态来写作,使诗歌显现更为温柔的情绪,从而避免激烈、直接表达所致的伤害。这方面擅长的如柳永,还有如秦观,就是写《鹊桥仙》的那个人,其委婉而风情的表达之作也不少。他们似乎都采用了虚拟对方的情绪来曲折地表达自身的情绪,让情感绕了一个弯子,不断地回旋蕴蓄,于是显得更为含蓄而深沉了。因为,至少你知道,如果他所写的女子的心理是那么真实而生动,那说明他对情感的理解是何等的细腻而深刻了。而做一个心灵丰富的人,岂能寡情而薄义呢?【问题聚焦】二

现在再回照一下一些关键句。

有人评价说,“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别开生面,呈现新意,平时就在念叨了,今天又听到鹦鹉在重复自己的声音,像“录音机”播放。那这句有什么作用?不直接说女主人公如何思念她的情郎,即所谓“粉郎”,而是通过鹦鹉复述对方的话语,来表达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这样写显得非常含蓄。又因为是常人所不道,所以又有些新奇。同时,女主人公这种凄苦的相思,在读者看来,更增加了一份凄凉。

另外,这个“金笼”也很有意思,笼中关着鹦鹉,实际上也具有象征意味,象征谁?象征女主人公。过去的女子事实上是被囚禁,她们孤独,寂寞,并要在固定的小圈子内度过漫漫人生,所以我们看李清照《一剪梅》词里,那个抒情女主还是“独上兰舟”,而其行为已经很大胆了。古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进”之俗规,平时走的是偏门偏路,上的也只是翠楼或者叫西楼,最多露脸就是如这里所说的“池上凭栏”,所以对拘禁生活中的“她”来说,何尝不就是一只鹦鹉呢?通过这样一种描述,或者说通过这首词,看起来是表达相思之苦,事实上,还有一番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在其间。

至于说,那些生活在水里的野鸳鸯,为什么让高于它们的人类那么羡慕和向往?不就是它们生活得自由自在吗?双来双去都自在自由吗?诚然,对人来讲,尤其对当时的女人来讲,追求自由的生活、自由的爱情与婚姻,或许根本就无法做到。所谓美,就是“自由的呼吸”。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字辟疆),在《影梅庵忆语》谈及他到秦淮河,将绝世风尘女子董小宛娶来,然后沿江逆流而上,夹岸欢呼雷动,处于自由生活中的才子佳人,是何等的风光与快意!其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周郎与小乔的绝配组合,也是极具自由感与风流感。所以,他们在解读上,总能深深引发读者的神往和垂羡之情。

古代对女子的禁锢是可怕的。在行为、思想意识以及物质待遇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少的限制及规训。不准自由恋爱,不准离婚,不准再嫁,从一而终,否则就要遭人非议乃至加惩。当然,愈至于明清,节烈与牺牲往往成正比例关系,而所谓女子的节烈事迹、贞节牌坊就越多,说明人间女子就越发悲惨。不过,宋时的女性究竟有多少自由呢?至少从这首词来看,其实是很少的。从这个角度看,它毋宁提供了一则历史社会学解读的资料。

最后,需要稍稍注意的是,本词中的物象间有比对性,某些意象有隐喻性,有兴趣的同学不妨细细地梳理一番。【读法链接】〔附〕前人与今人有关点评

清人彭孙遹(yù)《金粟词话》云:“柳耆卿‘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花间》之丽句也。……少游‘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亦近似柳七语矣。”《宋词鉴赏大典》:上片写女主人公池上凭阑的孤寂情景。秋天本易触动寂寥之情,何况“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比喻贴切,句中“乱”字亦下得极好,它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色,间接地,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紧接着,以顶真格写出“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两句。词连而境移,可见女主人公在池上阑边移时未去,从雨打衰荷直到雨霁月升。雨来时池上已无鸳鸯,“冷彻鸳鸯浦”即有冷漠空寂感,不仅是雨后天气转冷而已,这对女主人公之所以愁闷是一有力的暗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曾大兴:发端三句,“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这是一幅晚秋的景致。满塘的荷叶枯萎了,稀稀疏疏地倒伏在秋凉的水面上,给人一种衰飒的感觉。但是,淅淅沥沥的秋雨洒落在上面,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真珠在跳掷,敲打出一种清脆悦耳的秋的声韵,又使人获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