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妖之歌:横跨欧亚的奇幻之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08:30:34

点击下载

作者:程方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妖之歌:横跨欧亚的奇幻之旅

海妖之歌:横跨欧亚的奇幻之旅试读:

编者的话

《丝瓷之路博览》是一套普及丛书,试图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稳定可靠的古代中外关系史知识。

由于涉及形形色色的文化背景,故古代中外关系史可说是一个非常艰深的研究领域,成果不易为一般读者掌握和利用。但这又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领域。从浩瀚的大海直至无垠的沙漠,一代又一代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活剧。既有友好交往,又有诡诈博弈,时而风光旖旎,时而腥风血雨。数不清的人、事、物兴衰嬗递,前赴后继,可歌可泣,发人深省。毫无疑问,这些故事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本丛书是秉承《丝瓷之路》学刊理念而作。学刊将古代中外关系史领域划分为三大块:内陆欧亚史、地中海和中国关系史、环太平洋史。欧亚大陆东端是太平洋,西端是地中海。地中海和中国之间既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也可以通过草原之路往来。出于叙事的方便,本丛书没有分成相应的三个系列,但种种传奇仍以此为主线铺陈故事,追古述今。我们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一起努力,让古代中外关系史的知识走进千家万户!2012年秋引 子

读者诸君,本书将要讲述的是在古代,欧亚大陆的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交流的几个案例。今天,作为中西交流史上的象征—“丝绸之路”—已经广为人们所知,但是同时也正是受到这个命名的影响,我们在思考古代中西交流的情形时,往往联想到的大多只是“几匹布”的往来而已。

但是,事实却远非如此,历史上欧亚大陆上各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多层面的、立体的,其中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更有精神层面的,这里的精神层面包括文化、宗教、文学和艺术等等。本书便集中讲述神话、故事和动植物艺术形象在欧亚各文明之间的流传,其中既包括为我们所耳熟能详的灰姑娘童话、海妖神话传说等,也包括一些已经湮没无闻,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民众对于那些神话、传说、故事的接纳和传递时所怀的开放态度,也是令人惊讶的。我们可以通过本书所列举出各个案例惊奇地看到,这些神话、传说和故事在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来往自如,通行无阻。这些交流的案例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方面,在流通之中,这些神话、传说、故事中的许多细节被人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而修改;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交流的“民间性”,关于它们的记载往往都存在于野史轶闻中,即使在正史中出现,也是只字片语,甚至十分晦涩。关于这两个特点,相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有自己的体会。

最后想要强调的是,本书各章节虽为学术意义上的选题,却非学术意义上的写作。本书最大的目的是以此趣题,博君一览,若在阅卷之后,还有所感悟,那便是本书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了。《兰卡大战》,Sahib Din,印度乌代普尔,1649—1653第一章塞壬的歌声

在古希腊的神话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中,塞壬最初的形象是原始并且粗野的,她们被描绘为邪恶危险的半人半鸟的女性,通过演奏美妙的音乐和展示动人的歌喉来吸引水手,让他们在沉醉中触礁而亡。塞壬与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属于同一类妖怪,她半人半鸟的形象体现了她妖魔的本质—食肉的猛禽,而她的特性或者说手段便是充满诱惑力的歌声。第一节 美人鱼与塞壬

今天每当我们提起海妖塞壬(Siren),大部分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画面便是美人鱼的形象。有着绝美容颜的女性,却拖着长长的鱼尾巴,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诱惑着海上来往的水手和商人。这便是在近现代的戏剧、电影、绘画、文学作品中经典的海妖形象,也是在我们的脑海中已经基本程式化了的海妖形象。

德国诗人海涅有一首关于海妖的诗歌,名为《罗雷莱》,他这样写道:

不知是什么道理,我是这样的忧愁

一段古老的神话,老萦系在我的心头

莱茵河静静地流着,暮色昏暗,微风清凉

在傍晚的斜阳里,山峰闪耀着霞光

一位绝色的女郎,神奇地坐在山顶上

她梳着金黄的绣花,金首饰发出金光

她一面用金梳梳头,一面送出歌声

那调子非常奇妙,而且非常感人

坐在小船里的船夫,勾引起无限忧伤

他不看前面的暗礁,他只向高处仰望

我想那小舟和舟子,结局都在波中葬身

这是罗雷莱女妖,用她的歌声造成

这首诗歌是对我们心中塞壬形象的完美阐释,妙曼的女子坐在山头,身后的竖琴代表她美妙的歌喉,而在前方的迷雾中,向她驶来的船只以及她脚下的暗礁都意味着死亡的到来。这绝色的女郎,竟是舟子的终结者!

但是,塞壬的本质和原始形象却并非如此。无论是在古代的绘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塞壬从没有被表现为美人鱼的形象,而是无一例外地被描述为具有鸟类体形特征的女人。从古代器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原始的塞壬形象—鸟身人首。一个希腊时期的陶器上就有塞壬形象,下方的希腊文字母写着Sipen Eimi,意思是“我是塞壬”。

塞壬的故事在许多希腊故事中都有所记载,但是最广为流传的是在《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故事。《奥德赛》讲述的是希腊某部落首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取胜以后返航途中的历险。为了参加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在他的妻子刚刚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便离家前往特洛伊。特洛伊战争持续了十年,在利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以后,奥德修斯终于率军返家。但由于他伤害了海神波塞冬的儿子独目巨人,愤怒的波塞冬制造海难,让奥德修斯全军覆灭。机智勇敢的奥德修斯死里逃生,却一直找不到回家的路,在海上漂泊了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里,奥德修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遭遇塞壬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故事。

在经过塞壬所居住的岛屿之前,女巫喀耳刻(Circe)警告奥德修斯说:

你们将首先遇到塞壬女妖们,

她们能够唱出美好无比的歌声,

以此来诱惑过往的行人,

若有人靠上前去,仔细聆听,

那他就永远不可能再回到家乡了,

再也见不到美丽的妻子和欢快的孩子。

这些塞壬女妖们坐在绿草地中间,

唱着优美的歌,可是她们周围,

都堆满了死人的白骨,上面还挂着风干的人皮。

你们经过那个地区时,

你们一定要用蜂蜡塞住双耳,

别听诱人的歌声,如果你非常想听,

就可以让其他们同伴把你紧紧绑在

桅杆上,不让你挣脱,

这样,你就可以聆听塞壬优美的歌声,

那时,你会恳求同同伴将你松绑,

他们不但不听,反而会将你绑得更紧。

在接受了喀耳刻的忠告之后,奥德修斯与他的同伴们起航了。在经过塞壬居住的岛屿之前,奥德修斯向他的同伴们讲述了前方的危险。他按照喀耳刻的指示,让同伴将自己绑在桅杆上,其他人都用蜡块堵住耳朵。在他们的船只到达塞壬的领地以后,“刹那间,海风不见了,海面上一片可怕的寂静, 一定是某个天神平息了汹涌的浪涛”。奥德修斯的同伴们继续划行船桨。这时塞壬的歌声传来了:

足智多谋的阿开奥斯英雄奥德修斯啊!

停下来,聆听我们美妙的歌声吧。

你要知道,每一个从这里过去的海船上的人们,

总要停下来,静心欣赏,等心满意足之后,

再离开,带走了许多的奇闻异事。

我们对所有发生在大地上的事情都知根知底,

包括在遥远的特洛伊发生的那场

在天神控制下的特洛伊人和阿尔戈斯人的恶战。

奥德修斯想让同伴们给他松绑,他们却站起来将他绑得更紧。在经过了这片岛屿以后,船员们便取出了自己耳中的蜡,并为奥德修斯松绑,由此渡过了这个险境。

在希腊神话中还有另一个关于塞壬的故事。这个故事将海妖与阿尔戈斯的英雄们联系起来。在这个故事中,阿尔戈斯的英雄们在得到金羊毛后,便启程返航。返回途中路过海妖岛,海妖依旧使用歌声来迷惑他们。但是英雄之一的俄狄浦斯用自己的歌声吸引住同伴们,使他们战胜了海妖歌声的诱惑。俄狄浦斯在希腊神话中也是一个著名的歌手。在这个故事里,俄狄浦斯用自己的歌声战胜了塞壬的歌声,这展示了俄狄浦斯高超的歌唱技艺。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个贮酒罐,罐身图案所描绘的便是《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经历海妖塞壬的场景。图中船只的帆因为无风而被卷起,水手都在划桨前行。奥德修斯被绑在主桅杆上,仰头望着正在歌唱的塞壬。图画的作者似乎是为了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而在两侧画了两个岛屿,上面各站一个塞壬,其中一个头上有铭文“嗓音优美[με(ρ)οπα]”。中间有一个塞壬正在飞翔,或者说正一头掉向船上。画家并没有为这个塞壬画上瞳孔,这种画法表示眼睛没有视力,即为死者、盲人的眼睛,或者表示已经睡着了。画家以此表现由于奥德修斯意志坚强,让塞壬感到绝望,因而在悬崖边绝望地往海里跳去。

罗马时期有一幅时间大约是2世纪的马赛克图画,这幅作品与贮酒罐上图案的布局略有不同,塞壬的数量依旧是三位,但是都被安排在船的同一侧,而且塞壬的鸟形特征主要体现在腿部和翅膀上。

英国画家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在1891年创作绘画《奥德修斯与塞壬》,专注于希腊罗马古典神话题材的沃特豪斯非常正确地描绘了塞壬的形象。作品中的塞壬数量增加到了七位,这并非是沃特豪斯的自行增加,而是民间传说中塞壬的具体数目一直都并不确定,从两位、三位到多位的版本都存在。

在“奥德修斯遭遇塞壬”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首先看到荷马记载的塞壬形象是传统的塞壬的普遍形象,显然,作者是取材于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但是荷马的记载却丝毫没有提到塞壬的具体相貌。虽然塞壬使用歌声来迷惑船员,但是在荷马诗歌中的塞壬却并没有太多的海洋属性,例如鱼尾、游泳等,从荷马的记载中,我们只能看出塞壬是居住在一个岛屿的绿草地中间,同时被累累白骨所围绕。

而在后来罗马作家的笔下,塞壬的海洋属性被逐渐加强,她们的住处也被描述为被海洋包围着的悬崖绝壁。同时她们的父亲也由河神阿刻罗俄斯,转变为海怒之神福耳库斯。在塞壬的海洋属性被加强以后,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她们与美人鱼的形象联系起来。事实上,在今天的许多欧洲语言中,如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波兰语,表示“美人鱼”的单词分别是Sirena、Sirène、Sirena和Syrena。在生物学上的动物分类名称中,Sirenia所包括的动物便有儒艮和海牛,而这两者,正是美人鱼的原型。第二节 鸟的崇拜

在早期文明,例如古埃及文明中,鸟和其他兽或鱼一样,由于它们所具有的特殊能力,经常被人们所敬畏,被认为具有特殊魔力。有学者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鸟被认为是神圣动物的历史最长。因为飞鸟可以到达野兽无法到达的地方,它们能够飞近太阳,能够在蓝天翱翔,却又跟人的距离很近。同时它们的飞翔速度很快,还能在暴风雨来临前夕发出奇特的叫声,因而被人认为具有很强的预兆性。正是由于鸟的这些特性,在人类幻想出并崇拜人格化神之前与之后,鸟都是长期作为被崇拜的神灵而存在。

这种与鸟有关的神灵崇拜在中国的早期文明中也同样存在,可以从文献中找到一定的线索。根据史书记载,在太昊和少昊的氏族部落,出现了“以鸟命官”的制度。今天的学者多认为太昊和少昊部落位于沿渤海湾地区,即今山东、辽东等地。这些部落被称之为“鸟夷”。《左传》上记载少昊曾经用鸟名来设立不同的官职,譬如用凤鸟对应历正、玄鸟对应司分、青鸟对应司启、丹鸟对应司闭等。

这种早期的神鸟崇拜除了反映在史籍中,在考古材料上也得到了许多证明。其中,红山文化、新乐文化、良渚文化中的神鸟崇拜元素表现得尤为明显。

红山文化中的神鸟崇拜在出土文物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距今约7000年的赵宝沟文化时期起,就有了十分发达的鸟崇拜信仰。在之后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上下层文化也一脉传承神鸟崇拜传统,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神鸟崇拜体系。在红山文化诸遗址,出土和采集到数十件以石、 陶、 玉等不同材质雕成的鸟形器和佩饰,其中,玉制鸟形器最具代表性。

其中,在与赵宝沟文化年代相当的沈阳新乐文化遗址中曾出土过一件长约14厘米的鸟形木雕。鸟体表现得十分抽象,尾部延伸成一个木柄,柄长约占整个木雕的三分之二,柄尾渐细,可能曾被插在某件物体之上。该鸟形木雕可能为权杖,直柄上端的雕饰图案应为图腾徽帜。

而在良渚文化中,也有典型的鸟崇拜文物出土。良渚文化中反山墓地曾出土玉鸟,仔细看玉鸟,可以看到其中有些鸟的背上刻画有圆形。有些学者认为这个圆形代表太阳。《山海经》记载:“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或许当时良渚人观念是每天太阳东升西落,都是由神鸟背负着的。正是因为有了神鸟,才有了光明和万物。

除了纯粹的神鸟崇拜,在中国也有如同早期塞壬一样的半人半鸟或者说人首鸟身的形象存在,后世中国流传一直流传的羽人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羽人是中国古代信仰的一种产物,它的发展成熟反映着古代社会的神仙思想与丧葬观念的逐步演化。古代文献中对羽人有很多描述。《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记载:“羽民国在其(头国)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羽民国”很有可能是以鸟为图腾或者如前文所说的具有神鸟崇拜的族群。他们可能以鸟的羽毛作为装饰,所以被描述为身上长有羽毛的人群。

到了战国秦汉时,关于羽人的传说广为流传。屈原在《远游》中写道:“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羽人在当时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神仙思想和升仙传说。许多人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羽化登仙”,飞升而去,以得长乐无极。这种观念的流行让羽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登仙梦想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羽人活跃于两汉时期,从数量和丰富性上来看,以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青铜器和铜镜为主。从出土的汉代羽人形象来看,不同地区由于在民间信仰、社会导向和鸟崇拜遗迹方面的差异,而使羽人的形象及其出现方式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综合考古所发现的汉代羽人的图像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汉代羽人大多数都是人鸟的组合。具体而言,汉代的羽人造型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人首人身,只在肩背位置长出翅膀,腿上长羽毛;第二类,人首鸟身;第三类,鸟首人身,同时身体长翅膀;第四类是人首兽身,同时兽身上长出翅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类羽人中,第一类出现频率最高,可以说第一类是我们通常印象中的羽人。除了第一类之外,其他三种类型的羽人其实在汉代并不多见。

西安南玉丰村西汉墓曾出土青铜羽人像,与河南洛阳东郊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铜羽人像,这两个羽人像都属于第一类羽人形象,也是汉代最典型的羽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羽人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有高出头顶的大耳朵,背后有细而长的翅膀,腿部有羽毛的纹饰。他们的头部特征非常符合汉诗《长歌行》说仙人“发短耳何长”的描述。

当然,汉代也存在如同西方早期塞壬一样的人首鸟身像。非常有名的长沙马王堆帛画的中间部分,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对羽人。他们都戴着冠饰,身体是白色的,虽然他们与塞壬的形象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表达着截然不同的内涵。首先,这些羽人都是作为仙人而存在,也就是说当时的羽人便是仙人的代名词。汉诗《长歌行》这样描述了当时仙人的一次活动: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

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

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

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仙人也并非只是天天逍遥游,他们还拥有包括接引神仙、赐予仙药等重要使命。这些使命让他们频频在墓葬中出现。

其实,塞壬的雕像也经常作为坟墓的装饰,即被当作哀悼者,在这个时候,塞壬的角色就转变为了“温柔的死亡天使”。一方面,代表着死亡的塞壬可以令人恐惧,将她安放在墓上可以守护坟墓;另一方面,塞壬的歌声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在葬礼上,也许塞壬会唱歌颂死者的哀歌。

汉代画像石上的仙人形象较多,大都长着羽毛和翅膀。这个时候的“羽人”已经成功转型为仙人,占据了神仙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东汉时期的王逸说:“《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在世俗的观念里,仙人其实跟我们自己的样貌并无二致,只是他们能够长生不死罢了。但是战国秦汉时期人们所想象的仙人形象却不同,当时的人所想象的由人变仙的过程大致是身体先长羽毛,然后手臂变为翅膀,或者直接从后背长出一堆翅膀,飞上云端行走,从而延年益寿,最后千岁不死。

有意思的是,在汉代很少见到第二种类型的羽人像,即人首鸟身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却发现了许多,学者对此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因为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人首鸟身像往往会与另一个兽首鸟身像相对应,成组地出现在墓室的画像砖或者在墓志志盖及棺床上。

这两种羽人像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人首鸟身的形象都戴着高冠,其中有些梳着很长的发髻,此外他们几乎都有着同样尖而长的耳朵,鸟身都是展翅欲飞状,衣着方面,他们大部分胸前都有交叉的带束。而兽首鸟身像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些头像鹿,长有独角;有些则像狗,没有角;有些则口中衔着瑞草,同时都做展翅欲飞状。画像砖的四周被各种植物纹饰铺满,其中有卷草、莲瓣、忍冬纹,另外还有云气纹。这些画像砖都是被相对应地放置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砖还有榜题,邓县学庄出土画像砖的左右下角就可以看到标有榜题,上写“千秋”和“万岁”四字。榜题的出现有利于学者对这一种画像的理解。因为在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对俗》中,有这样一句记载:“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这句话讲,有种名叫千岁的鸟和名叫万岁的禽,它们都是人面鸟身,它们的寿命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有千万年。所以,许多学者将这一类的图像命名为“千秋万岁”。这样的命名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这是榜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文献中也有所反映。但文献与实物图像也有不符合的地方。最明显的莫过于葛洪说“千岁之鸟”和“万岁之禽”都是人面鸟身,但是考古发现的邓县学庄羽人画像却是人面鸟身和兽面鸟身的组合。另外“千秋万岁”其实在魏晋时期及以前都是十分流行的吉祥祝福语。在考古出土的汉代瓦当和铜镜上经常看到“千秋万岁乐未央”之类的字样。《韩非子》里记载:“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便跟今天我们常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类祝福词一样。

人首鸟身和兽首鸟身图像组合在魏晋时期,并且多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出现,能让人产生很多联想。有学者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这两个不同的图像应该分别是汉代流行的羽人和飞廉的组合。因为在传说故事中,羽人和飞廉的寿命都是没有极限的,所以在画像砖上才会有“千秋万岁”这样的标注。

通过综合比较上文提到的汉代的羽人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砖中的人首鸟身像,能够发现它们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是有学者将人首鸟身像称之为羽人的原因。

首先,羽人拥有的仙人身份和无限的寿命,与魏晋时期画像砖榜题所写的“千秋万岁”有一定的一致性。

其次,是形象分析。从头部特征来看,这些人首鸟身像中的头部与前文中汉代的第一种类型羽人的头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耳朵高过头顶这一特征,但是魏晋时期的人首鸟身像中的耳朵似乎要更尖长一些。而这些人首鸟身像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人首鸟身像(即所谓的第二类型的羽人)在整体形象上是一致的。但是可观察到,马王堆帛画中的羽人的耳朵特征并不明显,而他们的高冠或者说发髻与魏晋时期的人首鸟身像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似乎可以说魏晋时期的人首鸟身像大体上继承了汉代羽人的第二类型的特征,同时吸取了第一类型的部分特征。

魏晋时期的这些人首鸟身像都出土于南方地区,而上面列举出的马王堆汉墓帛画上的汉代第二类型的羽人也是出自南方地区。魏晋时期的人首鸟身像的出土也可以看作是这种地域性的延续。第三节 甘英出使与塞壬

行文至此,虽然分别讲述了形象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塞壬与中国的人首鸟身像,但是目前还不能看出他们之间除了形象相似性之外的其他联系。那么,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到底和中国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吗?笔者在这里要讲一个关于塞壬神话传入中国的有趣的故事。

东汉年间,班超受到中央王朝的委派,前往经略西域。班超在西域的经略活动中表现神勇,这让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西域地区站稳脚跟以后,班超在东汉和帝永元九年,也就是公元97年,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希望能够代表东汉政府与当时的大秦国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中国史籍中记载的大秦,一般是指罗马帝国,但有时也指罗马帝国治下的地中海东部。甘英于同一年率领使团从龟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出发,开始了这段旅程。但遗憾的是,这次遣使活动没有取得成功,甘英并没有成功地到达大秦国。《后汉书·西域传》对这次失败的遣使活动做出了记载: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甘英抵达了条支,到了“大海”边上,但是被安息国的船人给劝了回去。安息人说海面很大很广,来往的船只如果遇到有利的风向,大概三个月也就能到了,但如果遇到慢悠悠的风,也有花费两年才能到的情况,所以很多出海的人都要带上三年的补给。当时船只出海远航主要依靠风帆动力,所以这个理由虽然有所夸大,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理解。然而安息人对甘英吓唬的第二条却不那么明确了。“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说海洋会让人思念故土,很多人都因为这种思念而导致了自己的死亡。这句话虽然在字面逻辑上是通顺的,但是说这个理由能够将甘英吓退却是不合理的。甘英作为汉朝使者,一方面在西域驻扎也有许多年,另一方面他承担了如此重要的外交使命,如果说他会因为思念故乡而被吓退,是不大合常理的。《晋书·四夷传》上也有对甘英使大秦的记载。虽然《晋书》的记载与《后汉书》大体一致,但它恰恰在此句上与《汉书》有所差异。《晋书》记载那个船人说:“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这个记载就说得清楚明白了,其实让人在海中死亡的并不是因为旅行者对家乡的思念,而是海洋中有某个能够让人“思慕”父母妻子的怪物。船人还强调,如果甘英希望不与父母、妻子和孩子永远分离,就不要入海航行。

有学者根据这个记载,推测其实船人给甘英讲的便是海妖塞壬的传说。海妖塞壬虽然来自于古希腊,但是波斯帝国对于希腊文化是非常熟悉的,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以及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都给波斯与希腊文化交流创造了机会。作为安息国的船人,常年在海上航行,对于海上的各种传说掌故一定了然于胸,其中应该包括让船员们既向往又恐惧的海妖塞壬的故事。塞壬的歌唱能够让人“恋慕”,正是在这种恋慕之中,船员如痴如醉,最终触礁身亡。女巫喀耳刻警告奥德修斯说:“她们能够唱出美好无比的歌声,以此来诱惑过往的行人,若有人靠上前去,仔细聆听,那他就永远不可能再回到家乡了,再也见不到美丽的妻子和欢快的孩子。”这些话是不是跟船人警告甘英时所说十分类似呢?《后汉书》说甘英出使归来后,对他所到的地方都“备其风土,传其珍怪”,但甘英语焉不详的这个著名的海妖故事却一直没有被史家所重视,由此带来了今人的考索……

当两千年的历史尘土覆盖在海妖故事的表面时,我们只能看到模糊与晦涩。而将尘土一点点拂去后,看到的却是一个鲜活灵动的异域神话,和一个站在海边叹息的背影。

 

 第二章蟠桃与人参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古代人从桃子的形态、味觉等特征发现了丰穰与繁殖的象征,所以桃被纳入西王母传说之中,永远占据着长生仙果的位置。还有很多植物也是如此,因为独特的生长习性,从而被赋予神秘色彩。然而,从《西游记》中的蟠桃到人参果,从押不芦到曼陀罗,最后到今天武侠小说中的情花剧毒,中间的跳跃之大,线索之多,实在是值得追索和思考的。第一节 仙桃的故事

孙悟空第一次与蟠桃亲密接触,是在他被封为“齐天大圣”并被派去看守蟠桃园时。土地神向孙悟空介绍了蟠桃园里面的三千六百株蟠桃树,其中有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和九千年一熟的。食用后的效果似乎大同小异,不是“成仙得道”,便是“霞举飞升”,总之是既成仙又长寿。那这种仙果对于那些已经成仙长寿的天宫神仙而言,岂不是毫无用处?这个疑问我早已有之,却也一直没有能够找到答案,所以本文在这里也无法解答。

孙悟空虽然偷吃蟠桃,但一开始并没有计划要大闹天宫。然而,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便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王母娘娘与蟠桃的关系十分密切,似乎只要提到蟠桃或仙桃就能够想起她老人家,因为这些蟠桃都是她下令种植的,蟠桃会也是由她主办的。所以在我们讨论蟠桃前,首先要讨论一下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这位尊贵的女仙人是从西王母演变而来的。今天对于西王母的研究已经十分充分,但是对于西王母最早的身份却依旧众说纷纭。由于西王母神话传说非常古老,加之它与民族、历史和地理学关系密切,所以引起这些领域中众多学者的持续关注。有学者认为最早的西王母是“兽”,也有学者说只是普通的“人”,还有学者认为是某位“神”的称呼。

在历史上,可能为战国时期所做的《穆天子传》中,西王母还被描述为一位地处远西某王国的女性统治者,相当文雅,极有风度,怀有与中原王朝通好的强烈愿望。而在西汉以后,西王母就开始位列仙班,成为女仙之宗了,这应该与汉代黄老思想的流行是分不开的。至此,西王母几乎成为仅次于女娲的女性神话人物而家喻户晓。到魏晋以后,西王母的仙化基本完成。这个时期,西王母的神仙面貌和仙性特征都已经基本定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各门宗教都给她增加了一些新的色彩。因此,西王母还拥有金母、王母、王母娘娘、瑶池阿母等称号。到了今天,她还作为道教的一位大仙,为道教所供奉。

王母娘娘与仙桃的结合便发生在这个仙化的过程中。《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都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其中,西王母与仙桃首次同时出现。

故事的开头是西王母向汉武帝遣使,说她七月七日那天会来拜访武帝。汉武帝十分高兴,立即答应,马上开始斋戒,一切政事都交给大臣代管。七月七日那天,武帝盛装等候西王母的到来。二更时分,天空西南有白云向宫廷涌来,云中还伴有鼓乐之声。只见西王母乘紫云辇,驾九色斑龙,带着五十位仙人随从降至宫廷。接着两位仙女扶着西王母,走到大殿上,朝东方而坐,武帝朝南坐在她的边上。接着,西王母用自己带来的美食、仙酒设宴来招待武帝。她拿出了七颗仙桃,自食三颗,剩下的四颗给了武帝。武帝在吃完仙桃后,将桃核留着放在身前。西王母便问他留着桃核做什么。汉武帝说:“这种桃子很味美,我想用这个核来种桃树。”西王母便笑着说:“这种桃树要三千年才结一个果,并且你们这里的土地也不能种植。”武帝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仙桃作为献给神仙的专供产品,自然不能生长在凡俗之地。从文献记载来看,古时的仙果,如蟠桃,都并非产自中原地区。类似的仙果多见于六朝时期的文献。其中包括:生长在东海以东扶桑国的九千年才结一次果的椹;有三千年开花、九百年结果的仙树的果实;还有生长在距离扶桑五百里外的磅唐山,一万年才结一次果的桃树。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虽然西王母最早的出现地域是西方地区,但是与西王母关系密切的仙桃却多生长在扶桑等东方地区。仙桃在异域的出现可以理解为古人对远方之国的一种想象,毕竟远方的事物都会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有学者认为桃之所以被选为仙人专享之物,是因为桃子的象征意义。古代人从桃子独有的形态、味觉发现了果实丰穰与繁殖的特质,从而将无限的生产力假托于它。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日本的桃太郎故事看出。《诗经》中亦有一篇名为《桃夭》的诗,其中有名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首诗将结婚以及生育前的姑娘比喻为桃花。桃所象征的无限生产力,繁衍出对种族繁荣的愿望,同时这种愿望与个体生命长存(即长寿)的理想结合在一起。所以桃被纳入西王母传说之中,永远占据着长生仙果的位置。

今天提起偷桃,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孙悟空在蟠桃园监守自盗。其实最早因为偷取西王母仙桃而被惩罚的却是汉武帝宠臣东方朔。东方朔偷桃的故事同样出现在《汉武故事》这本书中。故事讲到在汉武帝时期,东郡给朝廷送来了一个“短人”,身高只有七寸。秦汉时期,一尺大约只有23厘米,所以七寸便仅为16.1厘米。由此可知,这个短人的矮小程度。武帝猜想这个人是“山精”,允许他经常在自己的桌案上行走。有一天,东方朔被武帝召来问话,一看到桌上的短人,就对他喝道:“巨灵,你为什么突然逃出来了,阿母回来了吗?”短人不答话,反指着东方朔对汉武帝说:“王母种桃树,三千年才结一次果。这个人心存不良,已经偷过三次。因此失去了王母的宠爱,才被贬谪到这里。”汉武帝大惊,这才知道东方朔原来并非凡人。

这个故事后来广泛流传。在敦煌文献出土的唐代变文资料中,还有以东方朔和王母桃为主题的故事,可以想见这个故事在唐代民间流传之广。东方朔偷桃也成了后世帝王寿辰的主题,偷桃献寿图经常出现在这一类庆典上,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目前一般认为东方朔偷桃的故事是孙悟空偷桃故事的原型。当东方朔因为偷桃而被西王母惩罚的故事传到宋代时,东方朔便被孙悟空的早期法号“猴行者”所取代。

 第二节 “树上小儿”人参果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明代的版本,但是《西游记》的成书却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很早便通过戏曲等方式流传,在流传过程中内容逐渐丰富。最早的取经故事版本来自于宋代。宋代的都市有名为“瓦子”的闹市,说书人便在瓦子里向听众讲述唐僧取经的故事。

今天的学者找到了当时说书人的两个底本,但这两个底本都收藏在日本的图书馆。两底本刊行于南宋末年,后来由来到宋朝的日本僧人带回日本收藏至今。它们分别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大唐三藏取经记》。其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残缺部分较少,资料性价值更高,所以研究《西游记》的学者大多参考这个版本,下文将其简称为《取经诗话》。《取经诗话》中记载猴行者(即后来的孙行者),因为偷取王母娘娘的蟠桃而被惩罚,化身为白衣秀才与玄奘一行相遇。值得注意的是,《取经诗话》中并没有出现《西游记》中的人参果,但是有一个故事与人参果密切相关。

在这个故事中,玄奘唆使自己的徒弟猴行者去偷西王母的蟠桃。就在玄奘一个劲唆使的时候,那蟠桃竟然有三个已经熟透,而从树枝上落了下来,掉到了王母池里。猴行者用金镮杖敲击岩石三下,便有一个小孩从池子里走出来。猴行者问这个小孩几岁了,小孩回答道:“三千岁。”猴行者便说:“我不用你。”又敲了岩石五下,出来了一个小孩说自己是“五千岁”,猴行者还是说:“不用你。”又敲击,出来一个小孩说自己是“七千岁”。猴行者便把这个小孩抓在手里转圈并挥动了几下,这个小孩就变成了乳枣。猴行者将乳枣一口吞下,后来在从印度回国的路上,复将乳枣吐在蜀地,那个乳枣就变成了人参。

这是一个由仙果转化为动物又转化为植物的奇特变身故事,这便是后来明代《西游记》中人参果故事的前身。在明代《西游记》中,人参果生长在一个名叫五庄观的地方,观中仙人叫镇元子。《西游记》对人参果的介绍是: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看起来这人参果要比蟠桃更为珍贵。但是唐僧看到以后,却硬说是未满三朝的婴儿,而吓到不敢吃。猪八戒知道这是仙果,于是教唆孙悟空去偷来尝尝。孙悟空便去道童的房间里偷来金击子,用金击子敲下三个人参果,与猪八戒和沙僧一起分享了。

将《取经诗话》与《西游记》中的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比较,人参是中国的本土产品,在中国民间的栽种历史已经有了数千年,我国古籍上关于人参的记载也很多,所以在《取经诗话》中出现人参并不奇怪。但是在古籍中,关于人参果的记载,甚至类似的树上结人形或其他动物形状的记载,却十分罕见。

在《西游记》中有一段关于人参果的描述,当孙行者偷偷进入五庄观后面的果园后,倚在人参果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像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扢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这段描述与任昉所著《述异记》中的一段记载有些类似。这段记载说大食王国的西海中有一块石头,石头上有很多树,树干赤色而树叶青色。这树的树枝上经常长出小儿,长约六七寸,看到人就会笑,还摇动他们的手和足,但只要把挂着小儿的树枝摘下来,小儿便死掉了。由此可推测,《西游记》对《述异记》中的故事应该是有所借鉴的。

关于大食国树上长小儿的故事在唐代杜佑的《通典》中也有记载,但没有提到任昉的《述异记》。今天多认为杜佑是从他的同族杜环那里得知了这个故事。杜环在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出征中亚,但是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拉伯。杜环被虏,带往大马士革,十年后经海路回国。杜环在回国后写下了《经行记》一书,由此传出许多异国奇事,但现在这本书已经散佚了。既然这个故事中说到地点是在大食国,那在阿拉伯文献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记载呢?

阿拉伯学者巴佐尔·本·萨赫里亚在10—11世纪期间写过一本《印度珍异记》的书,其中有篇《默罕默德·伊本·巴比萨德从去过瓦克瓦克的人讲的故事》,讲述在一个名叫瓦克瓦克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圆叶的大树,有时也长椭圆形的叶子,结一种类似葫芦的果子,但比葫芦要大很多,和人形具有某种相似性。当风摇曳它时,这个果子便会发出一种声响。这种果实的内部充满了空气,好像是马利筋的果实一样。如果将它从树上摘下来,那它里面的空气就会马上逸出来,只剩下一层皮。有一位水手曾经见过这种果实,非常喜欢它的形状,于是摘下一个想带走。但是它马上就瘪掉了,只剩下一块松软的东西留在他的手里,就像一只死乌鸦一样。类似的故事在当时的阿拉伯还有许多。

土耳其曾出版一本书,上面有关于瓦克瓦克岛的插图。图上说瓦克瓦克岛上的树长满了女性作为果实,等到果实成熟时,这些女性就会叫喊着“wakwak”,从树上掉落。

11世纪波斯人菲尔多西的叙事诗《列王纪》中也有插图“会说话的树”。树上不仅结着人头,还有马、蛇、羊等动物的头。

关于阿拉伯文献中瓦克瓦克岛的地理位置,有人根据阿拉伯学者绘制的地图,认为瓦克瓦克岛处于今印度尼西亚南方的位置上。也有人根据“wakwak”与“倭国”的唐代古音的一致性,认为瓦克瓦克岛可能是对日本岛的一些想象。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树上结人或动物的故事,中国古籍中类似的记载很少。然而欧洲关于东方珍异植物的传说倒是经常出现植物果实转化为人或其他动物的故事。如著名的《斯基泰的羊》记载,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加的尔,有一种像葫芦大的果实,成熟后里面会有一只有血有肉的动物,就像一只没有长毛的小羊。这种东西方传说故事所反映的彼此之间的幻想,非常值得深思。第三节 蒙汗药与情花毒

在《西游记》的早期版本《取经诗话》中,树上掉下来的蟠桃最终转变为土中生长的人参。人参是中国的本土产品,在中国民间的应用历史已经有数千年。《本草纲目》在记载人参时,引述了一个关于人参呼喊的奇异故事。传说在隋文帝时期的山西地区,有一户人家人每到晚上就听到屋后有人在叫喊。但每次去找都找不到那个人。这家人无意中找到离他们家约一里远的一棵人参,枝叶异常繁茂,于是往地下深挖五尺,发现其根四肢齐全,极似人形。当人参被挖出来后,叫喊声也就不再有了。

我们在拔萝卜时,也经常能够发现其根部有类似人形的分叉,所以古人对于这一类植物能够发出声音的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

无独有偶,西方人也有类似联想,阅读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或者观看过电影的同学,应该对其中一种会叫喊的魔法植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这种植物叫作曼德拉草,它同样有人形的根部。当它被连根拔出时,会发出令人血液凝固、撕心裂肺的致命哭声。当赫敏和她的朋友拔起曼德拉草时,都戴着耳塞来保护自己,因为曼德拉草的叫喊声是致命的。但同时,在魔法世界里,曼德拉草还是强效恢复剂,可令中魔咒(如石化咒)的人恢复原来状态。

在电影《潘神的迷宫》中,小女孩拿在手里的也是曼德拉草,但是这根还处在幼年阶段,它需要被养在牛奶之中,并且每天清晨都要喂给它两滴血。小女孩将这盆曼德拉草放置在已怀孕的母亲的床下,期望保护妈妈和弟弟平安。

其实,这种被称为曼德拉草的植物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其英文名为Mandrake, 它的另外一个名称是风茄,这是一种属于茄科茄参属的植物。曼德拉草的原产地是欧洲南部和中部、地中海周围地区以及科西嘉岛,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南部、北非和阿拉伯地区。它的植株比较矮小,叶子为墨绿色,有花,根须部分像人形。

关于这种植物的起源,在欧洲各地有许多故事。传说有一个遭受不白之冤而被绞死的男性,临终之际遗泄的精液和尿液侵入大地,而生出曼德拉草。所以曼德拉草经常被认为生长在绞刑架下,要由吊死的男人的精液滋养,故而具有邪恶的生命。

传统的观念往往认为,植物的外部特征暗示了它的药用性质,中国以形补形的思想便是其中的一例。曼德拉草的根须像人形,并且在根部的分叉处往往会有如男根似的突起或女阴似的裂缝。由此,曼德拉草成为强力春药,古代大多数欧洲人都相信曼德拉草能催情,它在希伯来语中的名称便为“爱的植物”。

在希伯来人的传统文化中,曼德拉草象征生育繁衍,食用它有助于怀孕。根据《圣经·创世记》记载,雅各和利亚的长子在田间发现了曼德拉草,给了母亲利亚。利亚生下四个儿子便停止生育,但在此后又再度怀孕,连续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见生育力之强。雅各的第二位妻子、利亚的妹妹拉结,由于不能生育,渴望从姐姐手中得到曼德拉草,提出以该夜与丈夫同床的权利作为交换。

在中世纪,曼德拉草的根被晒干,当作护身符或是用作企求生育的护符,用途非常广泛。古时欧洲水手们常常买一小片根以保佑自己在海上能获得平安;主妇们把小片的曼德拉草根放在大门上,可以防止火灾和失窃;妈妈们把曼德拉草根放在枕头下有利于睡眠。

曼德拉草根被认为有这些功能,除了它的形状,还跟它的实际化学成分以及医疗用途相关。如果上面所说的几个用途都只是谣传或盲从的话,那下面的这个用途是可以肯定的。曼德拉草中含有多种有毒性的致幻剂。这种致幻剂少量使用时能够兴奋神经中枢,让人有快感。用曼德拉草的叶子泡茶,饮用后先是兴奋,但不久精神就会变得迟钝。中世纪时,人们常用其叶制茶服用,具镇静催眠的效果。这种致幻效果可能也是被用作催情药的原因之一。

当过量使用曼德拉草时,会导致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突然逆转为抑制作用,使机体机能骤降,常致死亡。古人经过探索,发现适量使用曼德拉草,可以产生麻醉和止痛功能。这一功能让曼德拉草在过去的手术中常被当作麻醉药或止痛剂使用。

曼德拉草的神秘性以及诸多用途让采掘仪式也变得神秘独特。在中世纪的传言中,曼德拉草根的叫喊是致命的,所以采掘这种植物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采掘曼德拉草的方法很特殊,在找到曼德拉草之后,需要在星期五的黄昏时(也有人说是在月圆之夜),带着一只饥饿的狗来到草前。靠近草以后,要用蜡塞住自己的耳朵。首先要在植物的表皮刻上三个十字记号,挖开植物周边的泥土,但是不能碰到植物。然后把曼德拉草拴在那条饥饿的狗的尾巴或者脖子上。接着在狗的前面掷出一块肉或者其他食物,狗很自然就往前冲,曼德拉草立刻被拖带出土。这时草根会发出致命的叫喊声,狗便应声倒地,采掘者由此得到完整的曼德拉草根。

完整的曼德拉草根价格十分昂贵,根部越像人形,价格就越高。今天许多学者认为,正是因为曼德拉草根的高昂价格,才让那些采掘者编造出这可怕的故事。一方面让那些想发大财的人畏难止步,另一方面则借此抬高价格。

曼德拉草的这些独特用途与神秘性必定会让它声名远播,所以它在中国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在中国的史籍中,它拥有另一个名字,即“押不芦”或“押不卢”。这个词语来自阿拉伯语yabruh或abruh(波斯语jabrūh),是阿拉伯语对于曼德拉草的称呼。生活在13世纪的南宋词人周密便对押不芦的特征做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所描述的押不芦采掘方法与中世纪欧洲流传的采掘方法几乎完全一致。

除了周密有所记载外,押不芦也被收入了《本草纲目》以及《回回药方》这两本书之中。即使如此,押不芦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对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陌生的。这也就导致了人们经常将押不芦与中国本土的人参相混淆,或者认为它是与人参类似的东西。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今天我们读到的汉译《突厥语大词典》的“人参”词条,将突厥语中的押不芦直接译为人参。维吾尔语中有Yebrujsenem一词,很容易就能够看出与押不芦为同一词根,但这一词语也经常被译为人参。

其实,押不芦在汉语中还有一个今天非常流行的称呼,喜欢阅读《盗墓笔记》一类考古题材小说的读者应该都听说过这个名字,即“尸参”。《鬼吹灯》的第二部曾经这样描述尸参:

虽然我们对这株尸参“押不芦”缺乏了解,但根据在福建接触到的一些生物常识来分析,它可能像海百合一样,是一种扎根地下不能移动的生物,它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最长的根须,不能离开适合它生长的泥土,从那砖窖到这内层密室的距离来看,其长度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将这已被防腐药水杀死的尸参一段段切掉,才发现不仅是根须与许多半腐尸连在一起,它身体表皮里裹着的尸体更多,根须缠着的尸体大多发白微腐,而参体内的尸体几乎都烂得不成形骸了。

在这段文字里,尸参被描述为扎根于尸体,依靠吸收尸体成分生长成活的植物,这个描述可以认定为是根据押不芦吸取男性死者精液、尿液而生的传说衍生出来的。而在这些盗墓类小说里,押不芦成了缠绕尸体而生长出来的植物,这是现代小说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进一步恐怖化的故事。

曼德拉草在欧洲被认为有诸如催情、助孕等多种用途,但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时,它的用途仅有单一的记载,即作为麻醉剂。南宋周密在描述了采掘押不芦方法之后,接着说在采出押不芦以后,再埋到其他土中,经过一年后取出来暴晒成干,然后用别的药材对它进行加工。在喝酒时加入一些的话,就会全身麻痹,像死了一样。即使有刀斧加身,也不会知觉。但是三天后,可以再用别的药让人醒过来。周密认为史书中记载华佗能够开膛破腹进行手术,也许是使用了这种药作为麻醉剂。另外,周密还说,当时南宋皇宫御医院中亦储备了两枚押不芦制成的药。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押不芦作为麻醉剂用途的认识非常全面且深入。事实上,麻醉剂不止有押不芦,还有蒙汗药。各位读者对于蒙汗药应该都并不陌生,尤其是熟悉《鹿鼎记》中韦小宝的读者更是会心一笑。虽然蒙汗药在武侠小说中被各大名门正派视为下三滥的方法而不屑于使用,但是初出江湖者,或者说像韦小宝这样对各类门道兼容并包的武林人士,都将蒙汗药作为居家以及出差旅行的必备良药。蒙汗药在中国的历史久远,虽然在现代武侠小说中常常不受待见,但是古代的侠义人士却并没有这样的观念束缚,梁山好汉们就常常使用蒙汗药,连武松也差点中招。因此,《水浒传》的作者感慨:“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古代的蒙汗药到底是什么呢?曼德拉草跟中国的蒙汗药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明代郎瑛在其著作《七修类稿》中列出三种蒙汗药原料的可能来源:押不芦、草乌和曼陀罗。根据今人研究,我国古典小说中“蒙汗药”大部分是以曼陀罗组成的复方。有人考证了10个与“蒙汗药”有关的药方,其中有9个使用了曼陀罗,并且有6个只用了曼陀罗。由此可见,虽然押不芦也拥有麻醉的功能,但是在中国无论是作为麻醉剂还是蒙汗药,它的使用都并不普遍。

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记载了一个使用曼陀罗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官员名叫杜杞,任湖南转运副使,当地有少数民族造反。杜杞用金帛和官爵将这些造反者都引诱出来,设宴招待他们。造反者喝了掺有曼陀罗的酒而昏睡过去,杜杞下令将这上千人全部诛杀。用曼陀罗酒能够对上千人下毒,可见曼陀罗的威力。

曼陀罗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山茄子,中医上经常称之为洋金花。曼陀罗的叶子、花和种子均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及阿托品,服用过量将导致神经麻痹直至窒息死亡。曼陀罗的原产地是印度,后传播至中国,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曼陀罗花可以生长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草地等。南宋时期地理学家周去非对广西的曼陀罗做过一番描述,他说广西的曼陀罗布满原野,有大的叶子与白色的花,结出的果实像茄子一样,并且周身长满小刺。

仅从曼陀罗这一名称来看,可知它与印度以及佛教的关系很大。但是对于名称来源,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试图对曼陀罗的名称来源进行一定的说明,他首先提到《法华经》记载有一次佛在说法时,曼陀罗花像雨点一样从天上落下来。虽然曼陀罗花很漂亮,但是这里的曼陀罗花可能并不是植物曼陀罗的花,而是梵语mandarava的音译,这是一种名为白花石蒜的植物,也被称为彼岸花。李时珍还提到道家系统中有一个名为陀罗星的使者,手中拿的正是这种花,所以后人以陀罗来命名。

在佛教的教义中也有曼陀罗一词,但是经常被译为曼荼罗,它应该来自于梵语mandala,还被翻译为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等,字面意思为坛场,是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在藏传佛教中,供养曼陀罗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

曼陀罗在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叫风茄。大家或许便开始奇怪了,前文说曼德拉草的别名叫风茄,还举了《圣经·创世记》中的例子。为何它们都同时叫风茄呢?其实这是前人的翻译给今人阅读带来的混乱。因为曼德拉草也是茄科植物,近代译者在翻译《圣经》时因为曼德拉草与曼陀罗同属茄科而混淆,所以将“风茄”这原本属于曼陀罗的名称安在了曼德拉草的头上。这也直接造成今天许多人将曼陀罗与曼德拉草的中文古名押不芦混为一谈。

明朝官员魏浚曾记载说他在南方为官时,他的部下有一次在处理完政务后,便派一名下属把官印送回寓所。这个下属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个人说要请他喝酒。下属被带到喝酒的地方,喝了几口便昏睡过去,醒来发现官印已经被盗。过了几天捉到这个盗贼,魏浚带人去审问,盗贼招供说他是在酒里放了风茄末。这里的风茄便是曼陀罗,而不是押不芦。

陈寅恪先生曾经对《三国志》中记载的华佗故事做过一番研究,他认为《华佗传》中记载的华佗开膛剖腹做手术的故事并非为真,而是因袭了印度神话中关于药神的传说。考虑到医学发展的规律,在三国时期进行如此复杂外科手术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那么,《华佗传》中记载华佗使用的麻醉剂“麻沸散”是否存在呢?三国时期的人们可能尚未掌握先进的外科手术技术,但是他们极有可能已经掌握了曼陀罗这种植物的麻醉性能,就像我们的祖先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知道附子的毒性一样。因此麻沸散的存在是值得相信的。由于作为麻醉剂使用的曼陀罗产自印度,因此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想,印度居民在早期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掌握了曼陀罗的麻醉功能,并将曼陀罗用于医疗实践,但印度人将曼陀罗的发现与使用都归功于药神。随着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流,药神的故事随着佛教故事进入中国,曼陀罗也逐渐从印度传播到了中国南方,也就出现了华佗使麻沸散为人手术的故事。

中国文学中与曼陀罗有关的话题挺多,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描述过一种奇毒无比的植物,名叫情花,杨过、小龙女乃至李莫愁都中了情花剧毒。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情花便是曼陀罗。情花与曼陀罗的确有些相似,都是源自于天竺,都能够让人中毒。但是将情花与曼陀罗对等起来,却是不妥的。

小说中的情花只是金庸的虚构而已,以情为毒,动情便会有剧痛,这本身是一个绝妙的比喻。若要将其与现实中的某物进行一番比对,似乎有不解风情之嫌。但是一方面为了表明情花并非白色曼陀罗,另一方面为满足作者的考据之癖,在此将这小说中的植物和现实中的植物进行一番比对,以此说明情花并非白色曼陀罗。

小说中情花只生长于绝情谷。它的特征有三方面:首先,情花的花瓣无比娇艳,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入口香甜,芳甘似蜜,初尝微有醺醺然的酒气,后来有一股苦涩的味道。其次,情花结的果实或青或红,生着茸茸细毛,丑如毛虫一般,啖之酸臭,辣苦多而甘甜少,其中也有甜而好吃的,但是外表看不出来,只有亲口试过才能知晓。最后,情花的茎上长遍小刺,被刺到者,心中一动情便会剧痛。中毒轻者可以自愈,但中毒深者会在情花毒遍布全身后死亡。如果思念心上人导致情花毒发作,更会加速情花毒在体内散播。

通过前文对曼陀罗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情花的这些特征都非曼陀罗所有。首先,曼陀罗的整株植物都含毒,花与果实都不例外,所以它的花和果实都是不能够食用的。其次,曼陀罗的茎上并没有长刺,只是果实上长满小刺。非常有意思的是,情花的毒是通过刺来传播的,刺一下便会中毒,这种传播方式像蛇一样在牙齿里面含有毒液,在刺入人体后喷射而出。自然界中的有毒植物是不可能发起这种主动攻击的,情花在金庸笔下,更像一个为爱而死的幽怨女人魂魄结成的神秘物种,对任何接触者都会发动甜蜜而痛苦的攻击,这远非曼陀罗温和的麻醉效果所能达到。第三章孙悟空与哈奴曼

中国有只神猴,他的名字叫孙悟空;印度也有一只神猴,他的名字叫哈奴曼。他忠诚、仁义,骁勇善站,浑身是胆;他机智、勇敢,翻山越海,奋不顾身。

中国的神猴孙悟空与印度的神猴哈奴曼有关系吗?孙悟空的形象是不是来源于哈奴曼?自20世纪初以来,这个问题便一直被争论不休。第一节 两只神猴的争论

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先生提出了对孙悟空和哈奴曼关系的讨论,他在文章《西游记考证》中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孙悟空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他在“印度最古的纪事诗”(即《罗摩衍那》)中寻到了一个哈奴曼,认为“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原因是“中国同印度有了一千多年的文化上的密切交通:印度人来中国的不计其数,这样一桩伟大的哈奴曼故事是不会不传进中国来的”,“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猴行者是孙悟空的早期名称,出现在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根本”。

胡适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假设,却并没有加以论证。这观点发表以后,便遭到了鲁迅的反对。1924年7月,鲁迅在西安暑期讲学时,针对胡适的新观点做出回应,说道:“我还以为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祁的。但胡适之先生仿佛并以为李公佐(唐代小说家,曾记录了无支祁的故事)就受了印度传说的影响,这是我现在还不能说然否的话。”一段学术争论便由此展开,之后各有反对和支持之声。

胡适的观点得到了陈寅恪和季羡林的认同。季羡林正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者,他说:“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西游记》里面就有大量的印度成分。要想研究孙悟空的家世,是比较困难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