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11:20:28

点击下载

作者:王雪琦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王雪琦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7206136269本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前言一、研究背景

人类的海洋经济发展史上,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之后,海洋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各国的重视。美国海军上校马汉于19世纪末在其著作《海权论》中重申了狄未斯托克的主张,并进一步指出“所有国家的兴衰,决定因素在于海洋控制”。我国民主革命开拓者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过“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海洋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不仅是国际贸易和商业流通的交通要道,而且有利于解决世界食品短缺、人口爆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挑战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对海洋经济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就将开发的方向重点转向了海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不断认识和关注海洋,沿海各国和地区也逐渐推出了相应的海洋开发计划,开始对海洋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到了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沿海国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域,各国也开始从陆地扩张到海洋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疆域。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之后沿海国家更是纷纷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构和海洋战略研究机构,并开始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方案。21世纪以后,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在内的主要海洋国家也开始陆续调整各自的海洋发展战略,制定新的海洋发展战略方案,均力求在海洋中取得有利地位。

纵观世界强国的发展战略和历史轨迹,都是本着海洋立国,海洋强国的战略原则。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议程》显示了国际社会对海洋资源全面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动向,也再次印证,人类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对海洋的依赖性大大增强。21世纪显然是发展海洋的世纪,全球范围的海洋经济正在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板块,并影响着其区域范围内的各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进程。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亦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海洋资源不能得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诸如海洋资源过度、无序、无组织开发利用;大量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入海,致使海洋的环境容纳能力、物质代谢能力、资源循环能力等显著降低等不良现象。因此,各国相继明确提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海洋产业节能减排,加强陆源污染防治,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的总体目标。从国际背景来看,海洋经济发展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多极化的机遇与挑战。海洋作为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特殊区域,作为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在成为各国科技水平、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激烈较量的重要舞台。进入海洋世纪,海洋在世界各国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视,海洋经济是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领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以加快海洋科技进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取得最大海洋经济利益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海洋竞争日益加剧。向海洋要粮食、要能源、要通道、要效益成为海洋开发的潮流。许多沿海国家加紧调整海洋开发战略,积极向广袤的海洋索取战略资源,争夺在海洋中的有利态势和战略利益。

截至目前,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方面。Side Jonathan等认为技术对海洋资源的发展和管理极其重要;Garcia Montero等对海岸带经济综合管理性规律进行了研究;Read Paul和Field John从海洋环境的角度去研究海洋的开发和管理;Giselle等以海洋资源的净效益为依据去探讨海岸带的管理;George Gogoberidze对海洋经济的潜力进行估计并应用于海岸带的规划。研究主要强调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在海洋开发和海岸带管理与规划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内涵。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相对丰富。主要有张德贤、蒋铁民等强调从海洋经济持续性、海洋生态持续性和良好的社会持续性三方面去研究,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王诗成从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去探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力推进了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王长征、张耀光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思路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韩增林等从承载力角度探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目前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人口持续膨胀、陆地资源短缺、国土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瓶颈。而向海洋进军,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大力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缓解资源困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这代表着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必须适时提出自己的海洋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着全面、科学管理海洋新时期的到来,极大地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沿海各国都制定了海洋开发规划,加强了管理,并借经济全球化的东风,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进步,已经使产业结构、科技格局、贸易态势和文化氛围发生了划时代的演变。从国内背景看,沿海经济发展将进入新型沿海经济发展时代。即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激烈国际竞争背景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新阶段或新时代。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时代呼唤新的海洋经济大战略的构建和指导。沿海各省区紧紧抓住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机遇,把海洋经济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制订了新一轮发展规划与重点建设工程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海洋开发事业突飞猛进。当前,我国沿海各省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把海洋经济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制订了新一轮发展规划与重点建设工程计划:广东、福建制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出台了决定和指导文件,对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做出战略部署;广西出台了“蓝色计划”,提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海南提出“以海兴岛,建设海上海南”;江苏提出“建设海上苏东”;浙江连续召开三次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上海将海洋经济列入支柱产业;辽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天津的滨海新区建设,在列入国家战略以后正在加速度发展。沿海各地紧紧抓住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机遇,采取一系列措施,海洋开发事业突飞猛进。可见,黄河三角洲地区及整个山东面临重大竞争与挑战。

黄河三角洲地区海洋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我国拓展发展空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潜力与优势所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等。积极发展黄河三角洲的海洋经济,是推进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利用我国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历史机遇的战略选择,对增强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带动黄河流域发展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战略意义。在2009年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发布实施的《国家“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并提出对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这对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发展海洋经济,必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已经出台,这些都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经摆在了山东省战略布局更加突出的地位。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放开发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战略。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产业特色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互补发展因素。对接滨海新区,更好地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总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黄河三角洲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很多:天津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的辐射带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以及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荣乌高速、黄大铁路、东港铁路、大唐发电厂、东营港扩建工程的实施;连接京津冀、山东半岛、东北和中原地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都为东营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海洋发展沿海联动三角洲的潜力巨大,只要借机造势、乘势而上,努力向开发深度和广度进军,向环渤海、东北亚要财富,要产值,要效益,必将为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插上腾飞的翅膀。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黄河三角洲地区和全国一样,海洋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选择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思路取决于科学认识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作出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域面积等优势,对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正确处理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步伐,成为黄河三角洲研究的重要的课题。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海洋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阻碍海洋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积极寻找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路径,实现区域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理论意义

对黄河三角洲的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该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总体评价,概括出影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产业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为海洋产业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战略实施打下理论基础。(二)现实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海洋经济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分析,可以准确了解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对其提出改进建议,这会促进黄河三角洲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该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其次,有利于我国海洋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力推形成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虽然我国各个地区的海洋产业要素禀赋存在着差异,但是在同样的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个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可以对另一个地区的海洋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与带动作用。因此,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可以对国内其他地区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作用,这将对我国海洋经济圈的全面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利于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按照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对黄河三角洲的海洋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黄三角海洋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环境方面入手,对黄三角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管理体制、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环保等方面,提出提高黄三角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三)战略意义

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加快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加快这一地区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育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举措。三、研究方法(一)实地考察法

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辖区内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向相关部门进行走访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二)文献资料法

分析相关资料和文献,获取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等相关数据。(三)定性分析法

鉴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复杂,其中包括多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复杂的关系,所以在分析过程中侧重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由于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与基础,定性分析的运用可以减少定量分析的繁杂性。(四)调查访问法

一是访问有关熟悉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弄清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二是实地调研,搞清黄河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二章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第一节海洋经济一、海洋经济概念(一)国内学者研究的概念

中国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将海洋经济限定在与海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或者以海洋资源作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对象的活动,或者活动空间范围局限在海洋,但没有包括与这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直接衔接的上下游产业和支持产业方面,忽视了一些与海洋间接相关但可以归入海洋经济的一些活动。主要观点如下:

1.何宏权等(1983)认为海洋经济是人类在海洋中及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这种观点认为海洋经济的活动范围在海洋,就空间地理位置来说有别于陆地,故而称为海洋经济。

2.杨金森(1983)认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以上定义代表了早期中国学者对海洋经济概念的探索、认识和观点。

3.徐质斌(1995)认为所谓海洋经济,是产品的投入与产出、需求与供给,与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海洋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这种定义的独特之处在于提出了与海洋间接相关的概念,但是何谓间接相关以及间接到何种程度,却没有更多的说明。到2003年徐质斌又将海洋经济定义为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称。此界定基本没有脱离先前的框架,只是将直接或间接相关改称为特定依存关系,仍旧需要对特定依存关系的具体内涵继续界定。

4.陈可文(2003)将海洋经济划分为三个层次。他认为海洋经济与海洋相关联的本质属性是海洋经济区别于陆域经济的分界点,也是界定海洋经济内容的主要依据。按照经济活动与海洋的关联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狭义的海洋经济,指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水体和海洋空间而形成的经济。第二,广义的海洋经济,指为海洋开发提供条件的经济活动,包括与狭义海洋经济产生上下接口的产业,以及陆海通用设备的制造业等等。第三,泛义的海洋经济,主要是指与海洋经济难以分割的海岛上的陆域产业、海岸带的陆域产业以及河海体系中的内河经济等,包括海岛经济和沿海经济。此海洋经济三层次划分,将之前学者提出的直接相关、间接相关或特定依存关系进行了具体化,并进行了分层说明,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和理解相对更加全面和完善。但是,从逻辑上讲,广义应该包括狭义,而泛义则应包括狭义和广义,可是陈可文的界定没有体现这种包含关系,因此需要进行修正以体现这种层次包含关系。此外,该定义特别是泛义定义不具备统计可操作性。

5.2003年5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相对权威的海洋经济定义,提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此定义与前述徐质斌和陈可文的定义基本一致,只是更加综合与抽象,仍然需要对外延进一步进行统计界定。

6.中国国家海洋局1999年12月28日发布、于2000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虽没有直接给出海洋经济的定义,但也做了一些基本界定,认为以海洋和海岸带为依托的海洋经济,具有综合性,它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同时又具有涉海性,必须与海洋密切相关。

7.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现代海洋经济(MarineEconomy)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二)国外学者研究的概念

国外学者对于海洋经济的界定与国内学者相差不大,有的学者认同狭义的海洋经济定义,例如美国学者Charles S Colgan(2004)认为,海洋经济是指那些直接与海洋相关,并将海洋资源作为投入的经济活动。具体包括那些依赖海洋的活动如海洋采矿、海洋渔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等。而有的国外国家机构给出的界定相对松散。例如:加拿大没有具体对海洋经济进行界定,只将海洋产业界定为以加拿大海域和与这些海域相邻接的沿海地区为基础的,或依赖这些区域进行经济活动获取收入的产业。而且出于种种原因,国外目前尚未建立独立的海洋经济学科,海洋经济的研究也主要是放在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等领域进行。国外学者研究海洋产业结构更为具体,他们运用实践经验,对海洋产业中某一个产业或者某几个产业之间的关系和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Schittone(2001)通过海域具体案例研究,发现在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捕捞业之间存在着冲突,并且运用相关方法对这两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Herrera和Hoagland(2004)对多个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海洋生态旅游与商业捕鲸、国际贸易与商业捕鲸、商业捕鱼与商业捕鲸等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韩国学者KwakaYoob和Chang(2005)分析了海洋产业布局与产业关联,并且发现两者前后间存在着明显的拉动效应。Richards、Glegg和Cullinane(2000)对英国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环境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环境规制可以更好的协调产业发展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Lane、Stephenson(2000)通过对政府与渔业之间的合作进行研究,探讨了在两者之间如何安排制度与组织建设;Fox、Grafton和Kirkley等(2003)对渔业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渔业产权的规制变革和企业绩效存在的问题。Doloreux和Melancon(2008)提出政府不应只关注基础资源的投入,还应积极倡导海洋创新机制,建立海洋产业企业之间与科研机构之间协作和技术分享的机制。

综上所述,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形成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称。海洋经济是相对于陆域经济而言的。“陆域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经济”,而是特指以陆域为主要发展载体的经济系统。与海洋相关联的本质属性是海洋经济区别于陆域经济的分界点,也是界定海洋经济内容的依据。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二、我国海洋经济理论体系(一)我国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洋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条点一线一面一空间”系统化的发展脉络。总体概述,以1978年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分界线,我国海洋经济的研究分为前、后两大阶段。

前阶段:1949—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并未提出“海洋经济”这一概念,但此时国内已经存在着规模不小的海洋相关产业,如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业。因此,涌现了一些围绕这些产业的个别问题研究的成果,成果见于渔业经济、运输经济或农业经济各研究领域之中,而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前阶段可以称为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萌芽阶段”。

后阶段:1978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许涤新等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建立“海洋经济学”新学科以及专门研究所。1980年7月,我国召开了第一次海洋经济研讨会,并且成立了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以此为标志,我国海洋经济体系逐步建立,相关研究工作开始踏上正轨。

从文献数量可以看出,自1979年开始,我国海洋经济相关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平稳增长阶段、90年代的迅猛发展阶段,以及21世纪以来的成熟阶段。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学科体系已经逐步得以完善。(二)我国海洋经济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

我国早期的海洋经济理论研究具有离散的特点,只要分为产业(行业)研究、区域研究、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整体上与当时的海洋开发水平是相协调的,早期研究区域也限定在海岸线的界定区间或者近海、浅海区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产业不断产生分化,与此同时,我国海洋开发实践不断进步,海洋经济研究的进程也沿着纵横两条轨迹不断扩展和演进,经历了纵横发展到纵横结合的过程。横的轨迹是指由单一部门的海洋经济学不断综合的演进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许多学者将各自的零散研究成果简单整合,形成了最初的海洋经济理论;80年代后期,有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海洋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和全面性;90年代之后,较多学者开始利用西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的相关理论,将涉海各经济部门进行横向综合研究,将海洋经济理论研究扩展到海洋经济的各个方面。纵的轨迹是指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发,将经济科学与海洋科学相结合,从海洋资源开发的研究逐步向海洋资源的深加工、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资源产业化对区域经济、环境经济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影响方面发展。从纵向贯穿海洋经济理论的整个体系。

到了21世纪初期,海洋经济理论横、纵两条发展主线开始交织,逐渐有学者将海洋产业经济观点与海洋资源经济观点进行融合,建立海洋“大区域经济理论”,也有学者运用集成创新理论与系统创新观,按照社会经济活动的纵横结构规律和经济科学的分类要求,将海洋经济学定义为是在海洋空间范围内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各种海洋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将海洋资源、环境经济、海洋产业经济和海洋区域经济结合为一个密切联系的系统。具体发展脉络见图2-1所示。图2-1 海洋经济理论体系发展逻辑脉络(三)海洋经济研究方法论综述

1.海洋经济多学科整合研究方法

由于海洋经济存在流动性、公有性、立体性、自然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因此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和多方法整合显得十分必要。近四十年的我国海洋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海洋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学科交叉主要体现在内涵性交叉和外延性交叉两大方面。海洋经济学外延性交叉主要是指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海洋经济外延上的扩展主要体现在与社会人文学科的融合。20世纪80年代较为盛行的海洋技术经济研究和对资源开发的经济效果研究便是典型的外延性交叉例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战略价值逐步得到认可和提升,与海洋经济研究形成相互促进的格局,一些学者将其他社会学科方法论和经济学理论结合,对海洋经济活动进行大量研究。这些学理理论交叉必然带来相应的研究方法之间的借鉴、渗透与整合,赋予研究者更为强大的方法论,也更加适应日益复杂的海洋经济实践活动。

2.海洋经济研究方法论发展历程

海洋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历程经历了调查研究基础下的定性分析法(1949—1987)、基本经济理论指导之下的理论定性分析法(1988—2000)、具体经济学理论与先进的经济学模型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法(2000至今)三个阶段。这个历程体现了方法论由低级向高级跃迁的演化过程。而这种跃迁受到了其他外来因素的干扰,如“文化大革命”、西方经济理论的逐步引人,但从本质上讲,出现这种跃迁轨迹是必然的,是海洋经济特性所决定的。除海洋经济宏观体系体现出了这种特征外,在具体到个别海洋部门的经济理论研究中也体现出了这种特点,如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海洋旅游经济研究的演化进程之中,也体现了这种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进程。一是对各地区域海洋旅游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法(20世纪90年代前期)。二是引入西方旅游经济的一般理论对其做深入的理论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三是开始构造数量模型进行因素分析(21世纪以来)。

3.海洋经济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

我国海洋经济活动体系于21世纪初逐步形成,进而促进了海洋经济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建设。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钱学森为代表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给包括海洋经济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带来方法论上的革命。由此,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多方法运用和方法间架构逐步展开,逐步形成应用导向型的多方法导入、整合与提升,融入人本主义、结构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将经济学传统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自然科学(地理学、生态科学等)研究方法结合,纳入海洋经济研究方法体系中。同时,引入数学和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使海洋经济的研究方法进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发展阶段,为科学构建方法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4.海洋经济基础问题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979年开始,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持,国家科委、海洋局和测绘局等参加完成的“中国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调动500多个单位及近2万人,在35万平方公里的海岸带上取得各种观测数据5800万个,初步整理了海洋资源的存量和开发状况;1983—1989年、1987—1992年,国家组织20多个单位进行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世界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获得了大量基础性的数据;198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海洋年鉴(1986)》,包括部分海洋经济统计资料;1989年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局的职责中明确提出由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洋统计”的工作,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海洋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自1989年起,《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陆续出版,为海洋经济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经济信息资源。至此,我国海洋基础数据工作基本完成。

受生产力条件所限,20世纪80年代的海洋经济活动仍以资源开发为主题,以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产业为主流,海洋盐业、滨海矿砂开采、海洋石油开发为辅。相关文献分布也与此相适应,据统计,1978—1990各学术期刊共有海洋经济相关文献480篇,其中研究海洋渔业与海洋运输业发展的占80%以上。海洋区域经济研究与海洋资源经济研究也比例相对较大,分别为6.3%和5.21%,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海洋研究是以实效性、政策性为主的,缺乏基础理论研究。

5.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全国首次海洋工作会议于1991年在京召开,会议确定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海洋工作的基本战略: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围绕“效益、资源、环境、减灾”主题开展海洋工作。1996年《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正式发布,是我国实施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政策指南,其基本战略原则是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适度和快速开发、海陆一体化开发、科教兴海和协调发展。1998年“国际海洋年”开始,我国掀起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高潮,各种合作协议、学术研讨会、知识培训、考察访问活动层出不穷,我国学者还广泛参与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撰文分析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了“海上中国”的说法。此后围绕政治、主权、国家安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经济的战略性研究。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出现研究热潮,我国沿海各省市也出现“蓝色国土”研究热,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海洋经济发展和地区资源集赋特点出发,对地方各省、市、县的海洋相关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研究。例如“海上山东”、“海上辽宁”、“海上浙江”、“海上广东”等,形成一系列“战略性构想”、“发展规划”、“综合开发”、“发展方向”、“经济跳跃发展”等新概念。

6.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先后在1994年和1996年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议程明确提出中国海洋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受我国经济发展条件所限,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不强烈,专门针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多。直到2001年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海洋工作“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不断增长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研究成果才开始涌现,主要涉及:海洋资源合理开发、海洋权益维护与海域管理、海洋灾害与环境安全、海洋生态系统价值及评估等方面。而海洋旅游经济则是从产业经济侧面,提出了可持续性开发海洋资源的道路,并开始建立海洋旅游经济基础理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海洋区域旅游开发、海洋旅游产业进程等一系列研究方向。

7.海洋产业经济专题研究

海洋产业结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立民教授在海洋产业概念探讨的基础上,对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近30年来的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传统海洋产业发展阶段。该阶段人类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主要局限于近海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这阶段海洋产业一般以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盐等传统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第二阶段:海洋三、一产业交替演化阶段。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资金和技术的逐步积累,部分传统海洋产业在总量上虽然仍在进一步扩大,但在增长速度上逐渐进入低增长或零增长,一些新型海洋产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第三阶段:海洋第二产业大发展阶段。资金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海洋产业发展的重心将逐步转移到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石油、海上矿业、海洋船舶等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经济也随之进人高速发展阶段,从而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进入“二、三、一”型。第四阶段:海洋产业发展的高级化阶段,又称海洋经济的“服务化”阶段。该阶段一些传统海洋产业采用新技术成果成功实现技术升级,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模式也更加集约化。同时,为了适应海洋一、二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需要,海洋第三产业重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海洋信息、技术服务等为海洋一、二产业配套服务的新型海洋服务业开始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第三产业重新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海洋产业结构再次演变为“三、二、一”顺序类型。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结构演化存在差异,其原因是由于海洋地理条件的特殊性,以及海洋资源与空间开发对技术水平的更高要求,使得建立海洋工业体系较之陆地产业的难度更大,这些产业大多是作为陆域产业的替代或延伸产品而存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又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种种因素导致海洋一、三产业发展较快而第二产业发展却比较迟缓。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着“同构化”和“低度化”的发展趋势,为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巨大挑战。

8.海洋产业组织研究

目前尚缺乏对海洋产业组织研究的直接文献,但是国际学术界在涉海产业经济领域的研究却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成果,尤其是海洋资源问题的动态博弈研究、海洋交通运输卡特尔与企业兼并研究、海洋制造业与临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研究、海洋产业环境问题的规制研究等方面。国内学者于谨凯等尝试将西方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我国的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Raba-hAmi模型和SCP范式的海洋产业市场绩效模型,认为海洋产业绩效评价准则应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以及企业规模等方面来分析。提出通过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破除市场壁垒等途径提升我国海洋产业运行绩效。国内学者朱意秋教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垄断竞争理论,对国际范围内的海洋运输组织行为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海洋运输卡特尔形成及运输垄断巨头的出现,使得我国海洋运输企业处于被动竞争地位,仍需要提升相对自由开放的国内航运市场环境。还有学者在海洋产业集群概念探讨的基础上,对上海市海洋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上海海洋产业集群存在领军企业缺乏、结构水平低下、支撑体系薄弱、整体规划滞后等问题,应该制定科学的海洋产业集群培育政策,做好海洋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海洋产业集群基础和公共平台体系建设。

9.涉海国际产业经济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研究所戴桂林所长、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邵桂兰教授等总结了将海洋产业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相结合的内在机理。认为海洋资源与环境约束对于涉海产品与服务的国际贸易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而涉海企业对于国际竞争规则的适应,对于提升涉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高金田教授等分析了国内海洋产业组织与国际海产品价格形成的内在逻辑,并以挪威出口到中国的海产品的高定价为例进行了阐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陈万灵教授则对海洋渔业的国际产业政策协调机制与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我国参与东南亚国家国际渔业合作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10.海洋区域经济专题研究

海洋经济空间动态研究,这是我国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以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张耀光教授等进行了长期持续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为提高国民海洋国土意识、加快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大海洋保护力度等方面。研究运用海洋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回顾和评价诸如区位商、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威佛组合指数、塞尔系数等相关研究方法,以及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选择海洋区域结构变化的“三轴图”方法,对海洋区域经济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描述。海洋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重视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的理论与实证相互促进,对我国海洋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入持续研究;强化海陆一体发展和沿海经济带建设问题研究;建立和开展从陆地、海岸海洋到深海大洋的海洋区域经济研究序列;关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注重海洋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方法的借鉴与集成,改变传统的以定性描述为主的研究方法。

11.海洋保护区经济研究

主要代表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刘洪滨教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刘康研究员等。他们对国际学术界在海洋保护区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系统概述,认为在过去20多年间,世界海洋保护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洋保护区数量快速增长,有关海洋保护区的研究急剧增长。但有关海洋保护区的经济学研究却相对较少,更加缺乏实证研究。目前的海洋保护区经济学研究,国内外学者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向:一是决定海洋保护区净经济价值的成本效益分析,除传统的海洋保护渔业价值外,主要考虑非消耗性开发活动,如游憩机会增加的可能性。这种价值主要通过条件价值法、享乐定价法和旅行成本法等常见的非市场价值方法来进行评估;二是生物经济学模型,主要突出生物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应用。

12.海陆区域经济协调研究

主要代表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叶向东教授。他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海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海陆统筹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从海陆统筹所内涵的经济学意义出发,综合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海岸带复杂系统与人海关系调控、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等理论,同时借鉴国际海陆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和我国实践,对海陆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建设、分产业布局和分空间尺度协调,以构建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的模式。第二节海洋产业一、海洋产业的概念

海洋产业(MarineIndustry)是指人们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资源所进行的各类服务和生产的活动,即人类保护海洋资源和幵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配套形成的各种物质性或非物质性生产部门的总和。也有的学者将海洋产业表述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我国2000年开始实施《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对海洋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出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而进行的各类服务活动和生产活动的总称。海洋产业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从海洋中直接获取海洋产品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

2.从海洋中直接获取的海洋产品进行一次加工的生产活动和一次服务活动。

3.直接用于海洋发展和海洋幵发产品的服务活动和生产活动。

4.利用海洋空间或海水资源为生产过程要素进行服务活动和生产活动。

5.进行和海洋有密切关系的海洋教育、科学科研、海洋管理和海洋社会服务。

海洋产业与陆地经济活动相比,属于新兴领域。海洋产业不仅包括传统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盐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不断提高,开发海洋的范围扩大,发现新资源、开发新领域的经济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海洋新兴产业,因此,海洋产业还包括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油气开采工业、海洋娱乐和旅游业等。还有一些正在产业化过程中的海洋经济开发活动,如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利用、海洋药物开发、海洋空间新型利用、深海采矿等。二、海洋产业的类型

海洋产业类型是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洋产业结构合理性将决定其能否稳定而快速的发展,而海洋产业的发展环境将直接影响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产业结构和发展环境都应随着发展的进行而积极调整,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海洋产业的各项优势,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根据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类型划分,海洋产业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三次产业分类法

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可以将海洋产业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第三产业三种。《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第一产业主要是指生产活动是以直接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为特征进行生产的产业,海洋第一产业主要是指海洋养殖、捕捞业等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是指以海洋资源的加工和海洋资源的再加工为特征进行生产的产业,海洋第二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盐化工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滨海矿砂业、海洋机械制造与船舶制造业、海水直接利用业等;海洋第三产业是以提供非物质财富为特征的生产产业,主要以海洋服务业为主,主要包括海洋旅游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教育业、海洋科技、海洋保险业、海洋金融业等。(二)按形成时间分类

根据形成的时间海洋产业可以划分成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三种。最初阶段的传统海洋产业是指一直经营的传统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捕榜业;新兴海洋产业是近年来发展形成的,主要有滨海及周边文化旅游、农业养殖、工业生产、海洋服务业和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等;未来海洋产业是指正在技术储备阶段,在将来有较大发展的海洋产业,如海洋信息产业、深海釆矿业、海洋能利用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等。其中传统海洋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时间发展久,并且技术依赖程度较低,传统产业的产品主要是初级加工产品和海洋原材料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产业需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条件和基础不断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按产业在区域内的经济地位分类

按产业在区域内的经济地位划分,将海洋产业划分为以支持核心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市场领域为主的发展性产业、以提高相关服务为主的服务性产业等。(四)按部门分类

部门分类法,也是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分类方法,就是依照产业自身的特点形成的产业部门进行分类,这样海洋产业可以分为滨海砂矿、海洋渔业、海洋盐化工业等16个产业部门。(五)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分类

按照此类分类法将海洋产业分为下五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方式从海洋中获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相关活动;二是通过直接方式从海洋中获取的产品的一次加工生产和服务相关的活动;三是通过直接方式应用于海洋和海洋开发活动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相关活动;四是将海水或者海洋空间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从而进行的生产和服务的相关活动;五是与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和服务相关的活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海洋产业分类表见表2-1所示。表2-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海洋产业分类表三、海洋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国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相对重要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因素。(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因素和自然条件因素两方面。其中自然条件因素又被称为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整体环境中,刨除社会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那部分。自然资源因素,是取自自然环境中的,能够被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加以利用的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显而易见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海洋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海洋产业布局和海洋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布局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其次,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形成劳动地域分工的前提条件;再次,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对海洋产业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多样性,也为海洋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最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也是影响海洋产业分布的空间界限的重要因素。在海洋产业布局中,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主要发挥被动性影响,即动接受利用和改造。(二)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海洋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因素分为软技术因素和硬技术因素两大类。软技术因素指劳动者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等;硬技术指企业设备、作业方法、生产工具和工艺流程等。技术因素在海洋产业布局中处于主动地位,表现在主动干预和调整海洋产业的布局,对于海洋产业布局的性质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海洋产业布局和海洋产业发展、演变的最关键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因素拓展了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在海洋资源釆掘、加工、提炼以及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中,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原来无法开发的天然海洋资源,得以通过生产加工有效利用。曾经难以利用的低品位矿藏,也能突破技术限制,进入生产加工程序。技术创新提高了对海洋资源的利用率,也提升了部分资源的经济价值。

第二,技术因素打破了海洋产业靠近能源和原料产地的原有布局。在海洋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物流、生产和销售成本较高。因此,当时在海洋产业发展中为了节省成本,就把布局指向燃料地、原料地较近的地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行业、交通运输等公共事业不断完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等为海洋产业的全新布局提供了便利条件,海洋产业本身的生产能力提高、新能源和新型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更进一步减小了能源、原料产地对海洋产业发展布局的限制。在整体技术环境变化下,海洋产业打破了靠近能源和原料产地的原有布局,开始以综合利益为导向的时空布局设计。第三,技术因素重组了海洋产业的产业结构。科技发展与技术更新,让海洋产业全面进入了机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全新时代,这种变革改变了海洋产业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方法、生产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等,也因此对转变了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重点从原有的第一产业逐步转向海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海洋各产业的分工也更趋于精细化和专门化,生产部门逐渐增多、部门划分逐渐细化、产品质量逐渐提高、生产成本得到控制,从而重组了海洋产业的产业结构。(三)社会因素

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和制约海洋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社会因素内涵较广,涉及地理位置因素、交通运输因素、市场环境因素、经济基础因素、劳动力因素、法律制度与宏观政策因素等。各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对局部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状态造成影响。第一,固有经济基础。海洋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受到固有经济基础的影响,对历史具有一定的沿革继承,应充分依靠其中优势并充分发挥原来海洋产业发展中就有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优势,分析原有海洋经济布局的客观依据,加大对传统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海洋产业布局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一旦形成,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获得突破性改变,因此,依靠固有经济基础则显得尤为重要,应充分与固有经济基础进行良性合作,扬长避短,结合各方面的实际因素,采取科学的态度,更好的发展海洋经济。第二,法律制度与宏观政策。我国目前是市场经济,在进行地区规划和区域规划过程中,仍坚持原有的规划政策,这些规划政策虽然法律效力等级较低,但因其实用性较强而得到广泛遵守,目前仍在海洋产业布局中发挥着较强的制度约束力,同时也为海洋产业布局的资金提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政策和相关的法律等方面的因素,对于海洋产业布局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宏观影响。第三,信息条件、交通情况和地理位置因素。信息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三者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经济资源,并且在海洋产业布局中发挥的着重要作用。地理位置、信息条件和交通情况越优越,这里的经济潜力也就越巨大。地理位置、信息条件和交通情况越差、也就越影响海洋产业的分布。在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海洋第三产业一般都选择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和信息发达的地方便于更好的销售和接受信息,一般不会选择在海岸带的狭窄区域内。地理位置、信息条件和交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一沿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类型和经济发展方向。第四,市场环境因素。市场环境因素也同样对海洋经济布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和劳动因素是决定海洋经济布局的前提条件,而市场环境因素则对引导生产和消费海洋产业布局进行影响的。随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条件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海洋产业的布局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根据市场预测结果和市场调查对海洋产业布局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第五,劳动力与人口分布因素。人力作为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人口总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都可以给海洋产业布局带来影响。海洋产业在某一地区布局时,要求人口数量要达到特定标准,消费需求要与产业布局相契合,劳动力分布要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反之,海洋产业布局也对劳动力和人口发挥着反作用,海洋产业发展层次越高,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区幵发越快,人口就越向这些沿海地区迁移,海洋产业布局和人口优化是相互促进的。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念。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但其蕴含的理念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寂静的春天》、“太空飞船理论”和罗马俱乐部等。早在1989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上,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发展观的演变和更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公认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定义要求我们要在生态环境可以支持的前提条件下,同时满足人类当前和将来的需要。当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国内外很多学者从科技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了解释: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放弃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使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量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密封式”。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将经济发展、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还包括: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既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使得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现有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提出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指既满足人类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提高自然资源的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人类发展计划和政策中关注与考虑生态环境。总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作为一项国家的发展战略得以确立。

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涉及海洋经济、海洋的生态环境与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可以从经济、生态环境和科技三个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经济角度

许多学者从发展的经济视角定义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发展不再是传统经济中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以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资源基础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要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并且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值。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以保护环境为理由限制经济增长,反而是鼓励经济增长。粗放的经济增长是以高污染、高投入、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而集约的经济增长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我们所指提倡的经济增长就是集约型经济增长,不仅指数量方面的增长,还包括质量方面的增长。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不仅能够为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而且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2.生态环境角度

在生态学中最早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是以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为基本出发点,并且将自然生态因素考虑进去的一种良性发展方式。生态环境角度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对环境的利用和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将环境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能力维持在一个良好水平,保持自然资源开发与自然资源存量之间的一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