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18:59:28

点击下载

作者:燕廷淼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

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试读:

序言一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承担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而国家财政和学生家长为高等教育也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国家有充分的理由来知晓大学教育的价值、成本,高校也有权衡办学成本与收益的动力,家长与学生更是十分关注教育投入与回报。

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着“缺钱”与“浪费”两相矛盾的现象。缺钱与浪费严重制约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与壮大。缺钱意味着我们缺乏最珍贵的现金资源,正因其稀缺与珍贵才有节约之必要;有了节约的需要才有了经济学与会计学存在的意义。从会计学角度分析,所取得的有限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浪费,一是造成高校资金紧张,二是大大降低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高校开展成本管理、实施成本核算十分必要,是厉行节约的有效途径。河南工程学院的燕廷淼同志不畏艰难,孜孜以求,敢于创新,乐问好学,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率先推出了《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一书,相信会给相关学界同仁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

燕廷淼同志长期从事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一边工作,一边钻研业务,不舍学术追求,一直潜心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本研究。他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硕士毕业论文就是以《我国高校运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为题,随后又单独主持研究了类似的课题。现在推出的这本书是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对比其多年、多项研究成果,其研究逐渐深入、观点日趋明确和完善,应当说,这本书是其本人的力作,同时也是本领域不多见的新作。

通览书稿,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书中专章模拟了高校进行培养成本核算的全过程,程序顺畅,脉络清晰,关键问题无遗漏。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务操作演示。

其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目前,国家已出台相关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至于如何计提、初始工作如何准备,以及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要求等均没有配套制度给予指引。但是,该书对诸如此类问题均给出完整的操作办法,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三,富有创新性。个人认为,该书在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程序等方面具有突出创新亮点。再者,诸如“费用项目”、“复式核算”等新名词,虽然对一些财会专家来说,可能似曾相识,但却是本书作者悉心洞察和别具匠心的应用。事实上,正是这些概念的提出与应用,才解决了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下无法进行成本核算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借鉴平衡记分卡的“平衡”精神设计了高校成本管理综合考评指标体系,说明本书作者视野开阔。尽管只是一家之言、仍不失其意义。

总之,《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这本书,理论上有创新、观念上有突破,切合高校财会工作实际,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也为高校相关制度改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研究成果。当然,对许多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借本书出版的机会,衷心希望作者的研究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关心高校财会研究工作,关注高校成本核算与管理,一花引来百花开!2013.12.30

序言二

近些年来,有关高等教育成本的研究渐趋低落。截至2010年,相关研究的新成果已经很少出现了。但曾经的研究,使人们形成了许多共识。首先,高等教育成本有狭义广义之分,不同的定义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其次,在成本计算方法上也有“双轨制”、“调整法”、“统计法”等方法。凡此种种,成果颇丰。但是,还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一直没有十分清晰的答案。比如,狭义的高等教育成本如何理解?大家普遍关心的高校成本究竟如何定义?在现实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下,如何进行成本核算?采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诸如此类,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务操作难题。

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必须增强经营高校意识,加强高校管理,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实施成本核算与管理即是十分有效的途径。2012年12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已是大势所趋。《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一书,系燕廷淼同志在其“河南省2008年度重点会计科研课题” 《高等学校运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新认知所进行的持续研究成果,也是对课题成果的再完善。个人认为,该书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与贡献:第一,厘清了狭义高等教育成本的几种涵义,尤其是高校培养成本的涵义。所谓高校培养成本是指高校为学生提供教育培养服务所耗费资源的总代价。该定义,规定了发生支出和费用的承担客体是学生享受或视同享受到的教育培养服务,而非与之无关的其他事物或事项。同时,也把高校发挥其他社会职能作用的成本区别开来。第二,提出了期间服务法成本计算方法。该方法弥补了现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之不足,为高校成本计算方法之争,提供了解决方案。第三,提出了复式核算概念。通过复式核算能在一个会计处理过程取得预算支出和成本支出两种会计信息。也正是复式核算解决了在现有预算管理体制下,高校核算成本问题。第四,提出了费用项目概念。费用项目不仅是培养成本核算的基本数据单元,而且也是高校基层部门编制预算的基本项目。这为提高经费预算质量、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第五,设计了高校培养成本核算处理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够清晰明了地计算出年度培养成本和毕业生培养成本,简便实用。第六,设计了校内二级机构成本管理综合考评300指标体系,使高校成本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性。《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这本书,理论与实务兼具,可为高校会计制度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参考思路。本书力求通过会计核算得出高校培养成本,以区别现行的统计核算得出的成本,并提出了“成本不结转”设想,但对不结转的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客观性缺少论述,毕竟不结转的数据没有科目间的勾稽关系制约。此外,成本管理综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虽为难得的尝试,但诸如指标设计、权重设计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该书还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案例,应当说是这本书理论部分的实际应用,充分说明了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学为应用。至于该书,优乎?劣乎?望学界同仁拨冗品评。2013.12.29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背景分析和选题的意义一、背景分析(一)社会背景

高等教育大众化日益显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复兴中华民族提供了难得的智力基础。2011年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至202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纵观发展趋势,这一比率必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征将日益显著,高等教育牵涉的社会层面亦将愈加广泛。(1)为子女投资高等教育已成为中国家庭极具普遍性的共识,高等教育收费问题备受全社会关注。据有关资料统计,1990年至2007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过几倍,但大学的收费却提高了25到50倍!大学的高额收费一涨再涨。有人测算,一名大学生四年最少需要花费2.8万元,这相当于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的收入,还有人测算,其结果比这一数据还要高。总之,高学费使普通老百姓家庭难以承受。以至于这一问题也成为2007年“两会”热点之一。对此,广东省茂名代表团陈华伟代表向该次大会提交了《重新核定并降低大学收费标准,切实减轻广大人民群众负担的建议》。陈华伟分析说,约占广东全省百分之八十人口的欠发达地区,即使是(普通的)公务员,每月的工资也不过一千多元,农民的实际收入就更低。一个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城镇家庭需要4~5年的纯收入,普通的农民家庭可能需要十几年的纯收入!(2)社会普通民众经济压力不断增大。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不断有社会性矛盾显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普通民众的经济压力不断增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撰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二00五》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的受益者与落后者之间的鸿沟正逐渐拉大,这种不公平尤其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及不同人群之间表现得极为突出。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达到了0.45。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基尼系数2009年已经攀升至0.47,2010年又达0.48,这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国际上,反映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通常以0.4为警戒线,当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基尼系数大于0.4时,便认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了社会不公平。作为贫富差距矛盾的衍生物,高等教育收费带给社会民众的经济压力,备受瞩目。目前,有相当多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生活艰难。而接受高等教育后又无法保证就业,不能及时取得经济“回报”,致使一些贫困县的高中生放弃报考大学。近些年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人数在逐渐减少,其中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家庭收入偏低。(3)目前,前述高校收费与大众家庭收入偏低的矛盾只是暂时的缓和。原因之一:自2006年以来,国家主管部门要求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执行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发改价监〔2011〕 1892号)中明确规定,专项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二)各级各类学校(民办学校除外)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政策落实情况”;原因之二: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奖、助、贷等制度,缓解了困难学生的缴费、吃饭问题。如,《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 133号)、《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 〔2007〕 90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 7号)、《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 91号)。

然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财政向高等教育投入的比重很难增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及学前与高中教育是新定的目标,且“普九工程”更需要巩固。与此同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稳定高校发展规模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般而言,基础教育是应当依靠财政性拨款来支撑的,近些年来,国家也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 41号)、《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财教〔2011〕 405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07〕 337号),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对义务教育的保障。

事实上,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可能长期停滞不涨,伴随着高校资金短缺隐忧的显现,缓和的矛盾必然会伺机爆发。(4)加强高校管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果的社会呼声持续不断。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高校的浪费现象如影随形地反映在内部活动的各个环节,很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许多高校有大量的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等闲置不用或不能充分利用。王敏、郑旭(2012)在《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索》一文中也称:“据报道,不少高校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总值已占仪器设备总值的50%以上,国家重点高校甚至达到60%~70%,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总体上偏低,平均不到25%,甚至存在个别设备零机时的情况。”在人才方面,高校存在大量的“闲置”人员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很多高校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以至于不能提升和开发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当然,高校浪费现象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曾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可见高校用水的浪费程度。

另据师帅(2006)分析,三个相对成本指标即生均日常经费/人均GNP指标(代表国家成本)、师生比指标(代表学校成本)、生均学费/人均国民收入指标(代表家庭成本),“我国高等教育的相对成本(国家成本、学校成本和家庭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一些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这些指标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成本高、效率低”。

总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极大地提高了高校的社会关注度;高涨的学费及社会大众收入的偏低等因素刺激了高校教育成本问题的浮出;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也惊醒了管理者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思考。(二)专业背景

1.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我国的预算会计,经历了1989年的规范和1998年的改革之后,2007年,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实施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这一改革将有效地克服原分类体系不能清晰反映政府收支全貌和职能活动情况的弊端,充分体现了国际通用做法与国内实践的有机结合,可谓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又一次创新。

但是,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来说仍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高校的收入除去收取的学费,只有财政拨款。根据现有预算管理规定,高校的教育收费收入和按预算外管理的收入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高校的收支作为政府收支的组成部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财政资金的性质,将高校的收支列入政府收支亦无不可,但是,高校毕竟不同于政府,有其鲜明的业务特征和特别的管理需求,完全按政府收支分类(经济分类)方法核算,无法有效管理高校的支出,很难高质量地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

因此,高校目前的预算管理解决了宏观层面上的管理需要,却忽视了个体尤其是各个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高校作为一个庞大的事业群体,其事业运转、发展,自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行政单位,其事业支出也是如此。按现在的支出分类法,很难从职能角度反映高校的事业支出状况,其支出的合理性也容易遭受质疑,况且也不利于每个高校进行经费支出控制,不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2.酝酿高校成本核算

早在高校实施收费之初,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和财政部就于1996年,联合颁布了目前仍然有效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财字〔1996〕 101号)。该办法中有这样的规定:“第四条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可以有所区别。教育培养成本包括以下项目: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第五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和标准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作出原则规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具体比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分步调整到位。”

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发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5〕 1008号)。对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规定与要求,目的是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供依据,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

此外,从世纪之交到2010年,学术界有关高校成本核算的学术探讨十分热烈,相关学术著作、论文俯首即是。然而,高校会计核算如何兼顾财政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问题,始终是一个瓶颈。(三)制度背景

1.高校财会工作的制度体系

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得以开展,必须有健全的规范或制度体系。我国的高校财会工作赖以开展的制度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

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该法是指导全国各行各业财会工作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全国各行各业必须执行。

其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这一层次的部门规章制度具有十分明显的行业特征,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就高校而言,这是指导高校财会工作最直接的专业制度,是高校财会工作操作规范的基础。这一层次的规章制度由国家财政部制定颁布,全国同一行业内执行。

其三,各个高校制定的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这一层次的内部规章制度是高校根据上述法律规章,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措施,也是高校自身财会工作实际操作的业务指南与规范。其由各高校自主制定并颁布,本校范围内执行。

2.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简析

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 30号)于2013年12月30日颁布,是财政部数年准备,察纳雅言,出台的新制度,篇幅长达5万多字。与原制度相比较,新制度在诸多方面都显现出突破和创新。但是,新制度仍然存在待改革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虚提”折旧,欠严谨。计提折旧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核算计量成本,而“虚提”方式不仅让固定资产管理与计提过程易生疏漏,且计提核算缺少科目间必要的勾稽制约,使成本核算有失严谨、成本信息质量难以服众。

其二,核算基础未深度改变。新制度规定,高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与原制度相比,尽管权责发生制核算不限于经营性收支业务,但毕竟没有突出权责发生制应有的地位,相应地,也限制了权责发生制核算业务的开展。比如,成本核算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新制度缺少在此基础上进行核算的会计科目。

其三,存货核算欠完整。高校如果用“财政补助”购置需要跨年度分摊耗费的存货,当年的“财政补助”必然不能全部转作“事业支出”,那么年末如何反映未摊销存货的资金占用呢?根据新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没有相应的会计科目。要准确而完整地核算显然无法实现。

如此等等,一言蔽之,新制度仍然没有为高校核算成本创造应有的制度基础。同时也充分说明,高校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二、选题意义(一)微观意义

1.开展成本核算有利于增强师生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包下来的情况逐渐发生改变,多渠道筹措的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大部分高校的资金来源仍是单一的财政拨款和学费),但是,高校作为政府附庸的身份并未有大的改变。因此,财政预算管理的“以拨作支、年终报账”处理办法,延续至今。以至于无人关心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效果,当然也很难激发出进行微观分析的动机。

正因高校归属行政事业单位之列,长期以来,执行的是预算会计制度,不核算成本,更不进行成本管理,只注重“开源”,无意识“节流”。从某种层面上看,高校也一直是管理的盲点,毕竟高校管理关心的重心是教育质量而非直接的经济效益。作为独立的个体,高校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支出项目不明确、支出范围不确定等因素存在的条件下,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一套“支出制度或支出原则”,至于支出的效果,很少有人深入地关心过。

必须指出的是,在企业成本核算已经班组化的今天,大部分高校还沉浸于“大锅饭”思维之中,机构设置庞大,超出了管理的需要;人员配备冗余,致使人浮于事;资产管理不力,浪费严重;行、住、办公,讲究奢华、气派,花钱大手大脚,行政大楼越来越高档,面子建筑越来越气派,各式的宾馆、会议中心、假山、人工湖等,极尽奢华。凡此种种,就是典型的无成本意识表现。

另外,根据政府收支分类要求,高校事业支出主要按经济性质分类核算。所有支出混淆在一起,很难区分,哪些支出是应该发生的,哪些是不应该发生的。也就是说,高校花如此多的钱,无法知道都干些什么事,以至于“内部人说不清,外部人看不懂”。只有通过成本核算、实施成本控制,才能具体、直观地增强人们的成本意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全国高等院校管理官员协会建议美国采用按性质对费用进行分类和报告的高等院校,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揭示按职能对费用进行分类的信息。

总之,通过实行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够动员全体教职工共同关心经费支出、规范经费支出,从而减少浪费,节约支出,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2.成本核算有利于高校进行科学决策,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未来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也需要高校精细管理支出,否则很难生存下去。根据营销学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没有定价的主动权。尽管我国的有关法规明确规定,高校学费标准按照生均培养成本的25%来收取,这其中的生均培养成本应是客观的、公允的和真实的。决非“我的生均培养成本高,我的收费标准就应该高”。展望国内外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教育服务市场必会进一步规范与开放,发达国家争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必会愈来愈激烈。实施成本核算,掌握相关专业成本信息,将有利于提高专业设置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与此同时,我国小学毕业生呈逐年下降趋势,未来高校生源也呈大幅萎缩趋势(见表1-1)。实施成本核算,精细管理支出,不仅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而且有利于选择与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开拓方向,为我国高校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表1-1 2005—2011年全国小学毕业生情况 单位:万人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走过了膨胀发展时期,进入了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苦练内功阶段。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只有实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财务管理目标,为高校稳定、健康地发展,创造一个十分有利的管理环境。(二)宏观意义

1.现有教育成本信息的生成

我国现有的教育成本数据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全国教育经费年度统计数据,如《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年度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二是抽样调查采集到的适应于某种特定需要的数据。然而,由于基层单位存在口径不一、严谨性差,致使这些统计信息可信度不高。目前,对高校教育成本资料,社会关心、国家需要、高校必要,以“统计数据”代替“会计数据”显然不妥。尽管国外也有专家、学者运用统计或调查之法来计算所谓的教育成本,但那也是仅用于宏观研究的需要。

2.高校教育成本资料是国家实施教育收费价格管理的基础

从1996年教育部门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财字〔1996〕 101号),到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5〕 1008号),再到2006年,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颁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均要求:高校收费标准的确定要以高校的成本为基础。准确的高校教育成本,既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价格宏观管理的信息基础,也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相关业务管理的必要信息。2006年至今,我国高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一直保持不变,重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拿不出变动收费标准的依据。的确,不进行成本核算哪来的教育成本资料?没有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成本资料可信吗?

如果上述用统计方法生成高校教育成本可行,则全国高校学费标准就不必长时期保持不变。同时,教育部等部门也不必尴尬于社会与舆论对高校教育成本的质问。

3.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高校校务和国家财政支出信息的公开透明

在政务日益公开化的今天,国家各级财政部门也十分渴望了解财政资金的真实去向,以及拨出资金的使用效果;纳税人也同样十分渴望了解缴的税、付的款究竟用在何处。缴费上学等同于消费教育服务已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共识的同时,高校有关成本信息的不透明,必遭社会大众所诟病。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慈善事业不断壮大,高校来自社会的捐款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社会对高校经费支出过程的透明需求和进行成本核算的呼声,将会越来越迫切。

总之,高校开展成本管理,有利于高校自身的管理,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二节教育成本相关研究综述

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学领域研究中,产生了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HumanCapitalManagement),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研究的崭新思路。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有关教育成本的一系列研究即发端于相关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活动。一、相关成本概念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是伴随教育经济学的产生而产生的,“教育成本”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维泽在其专著《教育成本》中提出的,虽然他以教育成本为书名,但却没有明确给出教育成本的定义。高校教育成本问题的出现,则源于对教育成本等系列相关问题研究的思考。对教育成本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宏观领域的研究,起因缘于上述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提出,人力资本的生产能力超过了其他所有形式的资本生产能力,对人的投资带来的收益超过一切其他形式的资本投资。自此,教育投资具有巨大收益性的观点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各国掀起了投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热潮。为了计算投资的产出价值,人们提出了教育成本的概念,且这一概念通常是指宏观教育投入。其后,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延展,人们对教育成本概念的理解与表述是见仁见智,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教育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广义教育成本的研究

从宏观或中观角度,讨论经济学意义上的教育活动支出,学者多取其广义。广义的教育成本,与传统的有形商品(产品)的成本相比,突出的特征是无法计量,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空间涵盖广,更无计量组织保障。其数据仅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但科学的统计数据,并不影响其使用(决策实践的应用)。也正是如此,教育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理论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对教育成本进行过多角度的论述。

1.国外研究(1)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二是学生上学期间的机会成本。第一部分包括教职工提供服务的成本,维持学校正常运转耗费的要素成本,以及房屋、土地等的折旧及利息成本等直接与教育活动相关的项目成本,而用于学生食堂、宿舍、文体活动以及助学金、奖学金等带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都不包括在内。第二部分是学生因上学而放弃就业所损失的收入。(2)科恩(1979,1990)提出教育成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学校提供教育服务形成的成本,包括学生因上学而发生的支出,如食宿费、服装费、交通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间接成本主要有:学生因上学放弃的收入、政府对学校减免的税款以及放弃的对学校建筑物、土地等资产形成的租金及利息收入。(3)莱文认为,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讲,教育投入成本(实际成本或经济成本)的最合适的定义是它的机会成本,它可以通过在其他最佳使用状态下的价值来衡量。因此,教育的实际成本不仅包括公共教育经费,也包括私人成本。

2.国内研究(1)我国的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筹)(1983)曾提出,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国家或社会直接承担的教育费用。教育的社会间接成本:教育所占用的劳动力给生产带来的损失,免除的税收。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学生或家庭负担的教育费用,即学杂费、书本文具费、交通费、生活差距费。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学生因在校学习而放弃的就业收入。(2)王善迈(1996)提出,教育成本是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这一概念规定了只有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资源才能构成教育成本,投入教育的各种资源,如果不是用于培养学生,而是用于其他目的,则不能构成教育成本。(3)娄成武、史万兵(2008)持同样观点,并丰富了教育成本的内涵。他们提出了政府的教育成本包括政府直接对教育拨款、处于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在原本可以就业的时间内接受教育而减少的税收以及政府对教育的政策优惠;社会的教育成本包括民间对教育的捐助以及志愿者投入劳动的价值;学校最终承担的教育成本指学校从参与科研、开发及经营等活动中获得的收入用于教育活动的支出;受教育者个人负担的成本包括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支出、个人因接受教育所必需的额外的生活费用的支出以及个人的机会成本即由于接受教育而放弃的收入。教育在有关各方面的教育成本构成了教育的总成本,或称教育的社会成本。(4)我国教育经济研究专家王善迈教授(2000)进一步提出,教育成本可“根据由研究目的不同而决定不同的划分标准”。教育成本主要分为以下一些类别:

①按其是否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可以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的直接成本包括经常性成本和学校系统的固定资产折旧;间接成本也称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者说,是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②按其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成本和公共成本。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支付的各种费用和发生的机会成本;公共成本是由政府支付的教育费用和间接成本。(二)狭义教育成本概念的研究

从微观角度讨论学校所发生的教育活动支出,多取其狭义,即特指学校发生的教育活动支出。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的衰退使得财政对教育投入减少了,为了说明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对学校经营效率等微观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提了出来,这时的教育成本多指狭义的成本。

此外,高校毕竟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质量,政府财政部门作为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提供者,迫切需要掌握教育经费使用的真实情况。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高校的教育成本研究持续不断。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膨胀时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激起了社会各界热议教育成本,同样,热议的教育成本也多指高校的教育成本,即狭义的教育成本。

1.国外研究(1)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西奥多.W·舒尔茨(1964)将教育成本定义为:学校运行耗费的要素成本,包括房屋、土地、折旧、利息成本;不包括与教育服务无关的成本,如学生食堂、宿舍、运动队费用以及奖学金、补助等转移支付和学生因放弃工作的损失。(2)Mary Mckeown Moak(2000)将高等教育成本定义为:高等院校在完成其使命中,为履行项目与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学生及其家庭为了上学的花费,如学费、住宿费、书费和伙食费。(3)丹尼斯.P·琼斯(DennisP.Jones)(2000)将高校成本定义为向学生提供教育及其相关服务所发生的耗费。

2.国内研究

狭义的教育成本,在时空方面对广义的教育成本进行了限定,时间限定在学生在学年限,空间缩小至学校。另外,我国国内学界在研究过程中对狭义的教育成本称谓或涵义表述方面也存在众口不一的现象。(1)高校实际成本与高校运行成本

据2005年9月的《中国青年报》报道,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曾介绍,“高校学费有两种核收办法,一是按实际成本,一是按日常运行成本,我国目前选用后一种。调研结果显示,高校生年均日常运行经费,高的超过1.4万元,低的在1万元左右。综合一下,按25%提取,每个学生每学年学费定在3500元,现行的学费标准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这里有两个教育成本的狭义概念,即高校实际成本与高校运行成本,但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

关于高校运行成本,孙天华博士在《中国公立大学运行成本制度研究》一书中,有一个相近的表述,即“大学运行成本是指大学每年维持自身运转和发展耗费资源的总价值。大学运行成本和大学教育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学运行成本所涵盖的内容比大学教育成本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大学运行成本包含教育成本所剔除的许多‘非教育成本’。”(2)教育培养成本与培养成本《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财字 〔1996〕 101号)第四条规定“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可以有所区别。教育培养成本包括以下项目: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对教育培养成本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004年,教育部张保庆同志在一次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培养一个本科生,不是像现在有些人讲的,一万多块钱就够了,要讲完整意义的培养成本,大概一个学生一年至少要四五万块钱。”2006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一次会议上说,核定成本,“一是制定恰当合理的学生分摊培养成本的比例。有数据显示,今天培养成本中学生分摊的比例已达4成以上,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二是成本要有本质意义的真实”。这其中均提到“培养成本”概念。

2006年崔邦炎在《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一书中使用了培养成本这一概念,但并未给出确切的定义或解释。

2007年史进保、刘贤仕在《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测算与分析》一文中解释,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劳动总和,即所支付的各项费用总额。培养成本主要由高校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个部分构成。

2011年,夏中雷在《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与办学规模关系的定量研究》一书中确切地定义了生均培养成本,即高校的生均培养成本是指高等教育机构为实现其教育的基本职能,并达到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通常为一年)必须发生的,平均用于每个学生的直接支出和应计费用的总和。由此不难理解其所称培养成本的含义。(3)高校教育成本

2004年,刘冬荣教授对高校教育成本有解释。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属于会计学的概念范畴,是指高校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费用,即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高等教育成本与高校教育成本两个概念,虽有联系但更有本质区别。高等教育成本包括三方面:一是学校为培养一定数量的层次的学生所支出的一切开支和耗费,即高校教育成本;二是学生个人成本;三是教育机会成本。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宗文龙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作业成本法视角》一书中直接在“教育成本”前冠以“高校”,以示其狭义,但同样未给予确切的定义或解释。

2007年经济学博士甘国华所著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研究》一书中,使用“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概念,但其也未给予确切的定义或解释。二、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在教育成本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教育成本数据的生成方法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生成教育成本数据呢?由于不同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其所需成本资料也各不相同,许多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成本数据的应用方向,寻求其生成方法。(一)统计调查法

统计调查法就是指利用现有的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加以适当调整而获取教育成本数据的方法。目前,所用的教育成本数据基本是用这类方法得到的。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教育成本数据;不足之处是教育成本数据不准确,说服力或代表性就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宏观管理所应用的教育成本数据精度略低,常用测算的方法生成教育成本数据,统计调查法就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统计调查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众多,兹举一例。

如:曹方、梁全进(1996)等提出的数学模型与计算公式为:bt

其中,C表示培养一名毕业生的教育成本,表示年生均成本,i表示学制,t表示年份。

上式中

其中,ti

N表示某年的在校生学生数;∑R表示学制内政府财政投入的人ii员经费;∑G表示学制内政府财政投入的公用经费;∑J表示学制内政ii府财政投入的基建费(2%×∑J表示基建折旧费);∑S表示设备费ii(7%×∑S表示设备折旧费);∑C表示学制内历年固定资产折旧费;表示当年预算外教育经费;表示预算外设备折旧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