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民国趣读·老城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19:26:46

点击下载

作者:《老城记》编辑组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福州(民国趣读·老城记)

老福州(民国趣读·老城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老福州(民国趣读·老城记)作者:《老城记》编辑组排版:情缘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2-01ISBN:9787503497100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第一辑 ——三山两塔一座楼,凝视和承载着城市的变迁  林炳钊 历经毁建的福州城墙

福州城墙从建立至拆毁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福建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座古城。早在西汉时(前202),闽越王无诸建冶城为王都,是福州城郭之始。当时范围不大,以后不断拓展,先后有西晋的子城、唐代的罗城、五代闽王的夹城、宋代的外城和明代的府城等多次扩建,阙门重叠,由南向北,有合沙门、宁越门、利涉门、还珠门、虎节门、威武军门(后改鼓楼)、都督府门等七重高大城楼,矗立其间,颇为壮观。宋程师孟有诗云:“七重楼向云霄动。”后代又传王尚书诗云:“七楼遥直钓龙台。”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据有浙江和福州一带的吴越王钱俶“纳士归宋”,宋王朝虑有反复,一度诏隳福州城墙。以后虽经修筑,但终宋之世,州城不能复其旧观。宋末,福州曾成为端宗的临时首都,元统一中国后,蒙古统治者再一次下诏废福州城墙,直到明洪武四年(1371),才重建起来……

清代,福州城又经几次重修。顺治十八年,总督李率泰为防火患,拆换城屋,增筑垣墙,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九尺,计窝铺264座,炮台93座,垛口3000多,马道5530丈。康熙三十年,总督郭世隆重建西南二城楼。雍正五年与九年增筑女墙。乾隆十六年,总督尚书喀尔吉善、巡抚都御史潘思渠又重修,但城的范围没有拓展。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后,城垣旧貌依然。直至民国后,由于新式的武器不断问世,战争走向现代化,因而城垣已失去防御作用。随着城市交通发展,古老的城墙必须拆毁。至今,只能从环城马路和一些以旧城楼命名的地名中,略窥古城遗址的所在。《福州古城变迁史》  林炳钊 南门兜

昔日,福州民间流传着《进京路引》。其中有一段是:“……斗中街一派做头梳,月片池中铜钴店,闯过南关一座城(就是现在的‘南门兜’)。安泰榜眼坊一座,南街七巷双门前;双门前三狮朝五虎,环进抢珠左边路,到任桥过总督口,鼓楼顶悬挂时辰睥(即今‘鼓楼前’)……”“南门兜”位处福州市区中心。据记载,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闽王王审知又把罗城向南北两端延伸,北端在今屏山东麓,南端从安泰桥的利涉门扩展到今天的南门兜,把于山、乌石山也纳入城中,因而,将罗城夹在中间。当时福州城呈为“满月形”,节度推官黄滔的《万岁寺》诗中有“新城似月圆”之句。

当夹城建成后,南城门(今南门兜)设两城门、八暗门。当初称“登庸门”,后唐长兴二年(931)王延钧改为“闽光门”,宋景德四年(1007)知州严辟疆又改名“宁越门”。元代统一后,下诏隳毁福州城墙,明洪武四年(1371)重砌石城,称为府城;明末起了防御倭寇入侵的作用。当时在石城之外,又于南城外再加上一重半圆形瓮城,亦设门,可关闭,所以,人们叫作“瓮城”。相传,当时瓮城与石城规定同开同关,但有些群众因赶进瓮城却不及进石城,被关在其中,欲进不得,欲退不能,无奈何要熬到天亮,方能进城。所以,福州民间俗语叫作“关在瓮城中”。

1842年福州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后,城郭还没有大变迁。辛亥革命后,随着战争现代化,城墙已失了防御作用。为了发展城市交通,福州开始拆毁城墙、筑成环城马路。1928年秋兴建马路,从城内鼓楼起向南延伸到台江万寿桥、中洲,直至仓山观音井一带,南门兜成为福州市区交通主干线,环岛中植有绿荫如盖的榕树,欣欣向荣,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南门兜”与“鼓楼前”》从仓山看福州城民国时期南门兜附近  林传成 商业繁华的杨桥巷

与总督后相邻的杨桥巷却是全皮箱店铺集中的地方,共约20家。原来福州有个姓李的,于同治末年,与几个人同去台湾谋生,姓李的学会了制造全皮箱的工艺,回到福州以后即在杨桥巷开设了“万福来”皮箱店,到光绪时传到了李誉骥手上。此时,一些学徒从该店出师后,也多在此间开设全皮箱店,都用“万”字为店号,只有一家陈姓的“宝金”为号,人们戏称“十三家万只一宝”。杨桥巷的全皮箱的质轻皮韧,收藏丝绸类衣服久不变色,皮毛类衣物不蛀坏,在全国有名,过去福州婚俗“礼饼花红朱漆全皮箱”为办亲必备的礼物。

与杨桥巷相对的东街,主要有两个行业:一是以布鞋为主的鞋店十数家,有“步武”等制作布面和直贡呢面、鲤鱼掌厚底、圆口的古老式样布鞋店数家,而制造新式的、比较时髦、式样也比较多的为“新其昌”等家,还有一家“詹斗山”鞋店开设于民国初年,是首先制作皮“洋靴”的鞋店。而开设在鼓楼附近的“长顺斋”布鞋店,其所制作的千页底布鞋,具有防湿耐磨、冬暖夏凉、不打滑、走路轻松利落、无汗臭,且式样美观大方、久穿不变样等特点。这种布鞋不但受福州人民欢迎,还闻名于全国,特别是受许多革命老前辈欢迎,如朱德、陈毅,以及董必武、郭沫若、叶飞、彭冲、陆定一等领导,知名人士梅兰芳和田汉等都曾向“长顺斋”定做过千页底布鞋,可见其声誉有多高了。东街另一个行业为“鸟店”,所谓“鸟店”,除转卖白鸽、画眉、白燕等以外,还卖洋狗、猴狲、花猫等供人消遣耍弄的动物。此外,东街还有竹器店、菜馆等穿插其间。东街的菜馆以“三山座”比较有名,馆内还附设有供堂会用的戏台等。《鼓楼商业今古谈》  萨兆寅 屏山与镇海楼

越王山在市区的北面,形如屏扆,又叫作屏山。远在史前时期,来到福州的原始民族,就有一部分择居越王山。这是一个靠近河流的小山顶(过去闽江比现在的靠北,西湖、东湖比现在的大,南面也有湖沼),既便于生活,又能防御敌人和野兽。汉初,无诸建国,都冶为城,就是根据越王山而建立城址的,这也是山名的由来。至今,山麓有越王井,俗称金鸡井,又有越王鼓琴石等遗迹。越王山可以说是福州历史的策源地。

自汉以后,人口日多,经济逐渐发达,原有城址不够容纳了,于是逐渐扩大建筑,由晋代至六朝的子城,变为唐朝改建的罗城和南北夹城,又变为宋朝增建的外城,把南向的九仙山和乌石山也包围在城内了,这三座山,成为福州城的特征,因此福州别称三山。宋代福州第一部地方志书,就名为《三山志》。

明初洪武四年(1371),有一个建筑工程专家驸马都尉王恭,把福州城垣重新修砌,北面的城墙就跨在越王山上,并在山上建造一个样楼。样楼的设计有一定的规格,作为其他各个城门的城楼的模型。这个样楼雄踞山巅,成为全城最高的建筑物,不仅是越王山第一名胜,也增加了全城的壮观。样楼为海舶昏夜进航省会的标识,也是防哨要地。当明戚继光扫平倭寇的时候,有一次从福州鼓岭移兵入连江路过北岭,由楼梯崎俯瞰省城,观察形势,认为越王山上的样楼是福州城防的险要。数百年来,福州人民喜爱登临这个胜地,写了不少诗歌,还把楼改名为镇海楼。镇海楼曾经倾圮焚毁了许多次,但每次焚毁后不久就在群众力量的支持下重建起来。最后在1929年被火焚毁了,至1947年改建为现在的形式。山麓有宋代乾德三年(965)建筑的华林寺,是福州市仅存的宋代建筑物,为本省屏山上的镇海楼镇海楼

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它表明了福建人民的建筑技术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高度的发展。《三山两塔》  萨兆寅 白塔与石塔

福州的两塔,耸立在乌石山、九仙山的中间,东西并列。在东的名定光塔,俗称白塔;在西的名坚牢塔,原名净光塔,俗称石塔,或叫乌塔。相传福州城内过去共有七塔。除白塔、石塔外,还有的是开元寺的开元塔,仙塔路的崇庆塔,大中寺的定慧塔,神光寺的报恩塔,塔巷的阿育王塔。这些塔后来焚毁倾圮了,只有白塔和石塔至今仍然存在。白塔是唐天祐元年(904)王审知建造的,明嘉靖十三年(1534)被雷震焚烧,到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重建,以后曾经过多次的修缮,基本上保持明代原有建筑风格。石塔是唐贞元十五年(799)福州观察使柳冕建造的,唐乾符六年(879)毁,后晋天福二年(937)闽王王延曦重建,自重建至现在有一千零二十多年历史了。石塔高35米,共7层,每层有浮雕。全部建筑用纯石块巧配叠积,并用花岗岩的赤泥粘固。白塔高约42米,也分7层,全部用砖建成,外面涂满石灰,内部只旋梯是木构。石塔代表了五代福建建筑雕刻的艺术,白塔保持了明代福建建筑的风格,它们都显示了福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石塔上每层还有石刻,从石刻上可以考证五代闽王王延曦王朝统治集团和家族亲戚以及政治组织的职官姓名。这些材料在新旧《五代史》和《十国春秋》上没有记载,可以说是福建地方重要的历史文献。《三山两塔》白塔远望于山白塔  林寿农 泉山古迹

榕城之北,有一名胜,叫泉山,位于屏山之麓,属冶山山脉。当战国时期,冶山原是冶铁之所,旧时尚存冶灶遗迹。泉山东北面的冶池,相传为战国时期欧冶子铸剑的地方。笔者于新中国成立前在冶池(又称剑池)旁见过石碑一块,高约两米,有隶书“欧冶子铸剑处”等字样。

泉山在1928年以前,人们都称其为将军山。因为泉山原为唐陈岩将军建牙之处;里人因将军有功于民,建有将军庙于泉山,以祀陈岩将军。以前每年春秋两祭,久而不替。里人又建有天后宫,祀湄州林孝女。泉山地方虽小,而岩石嶙峋,流水涟漪,一丘一壑,足以游目骋怀。

泉山原本非常荒芜,山中满目荆棘,草高没胫。1928年,曾任福州工业学校校长的施景琛(字涵宇,晚号泉山老人)向闽侯县政府建议,组织成立“闽侯县古迹古物保管委员会”,泉山面貌始发生变化。经集资修葺,惨淡经营,使亭台楼观焕然一新。其时,把将军庙改为“陈岩将军洞”,只保存陈岩将军偶像,所有其他神像一律毁除净尽。同时,也将天后宫内神像一律毁弃,只留林孝女像。嗣后,林孝女像亦撤除,并将这两个庙充作陈列古物之用,以供游客赏玩。由此以后,人们只呼泉山,不呼将军山了(事实上是恢复原名)。除修建两祠外,新建及改建的有“东山楼”“泉山堂”“啸庐”。嗣后,还建有“仁寿堂”,系为纪念萨鼎铭(镇冰)先生而建。将岩石的转折曲径,仿武夷胜景,也分为“九曲”,每一曲都有摩崖刻石。岩顶为“玩琴台”,台之周围石刻颇多。靠东面有“筋竹岩”“藏娇坞”“雉梁”“桃李坞”。靠南面有“唐氇场故址”“无诸故城”“云根”“小嶙峋”。在玩琴台周围有“枇杷川”“九曲池”“流觞亭”“武陵源”“观海亭”“幽翠”“椒磐石”“望京山”“唐陈岩将军建牙处”“独秀峰”“王坛岗”“芳茗源”“红蕉坪”“山阴石塔石塔一层的金轮王佛无垢净光塔铭碑

亭”“乾冈岭”“贫簦坳”“藏春洞”等等。

上述“九曲池”,虽旱天而水不涸。笔者少年时,曾在“曲水流觞”处玩过。其水由“九曲池”靠石壁处罅隙中流出。玩时,一人把一个空酒杯放在“曲水流觞”水池中(水池的弯曲流径,仿佛寿字),空杯在曲水中盘旋而下,另一人紧接着也放一个酒杯在水池的顶端(即流出口),亦任其自流。俟至水曲之处,两杯时常相碰,砉然有声。以此作为游客的一种游戏,亦颇耐人寻味。此游戏,也成为泉山一胜。在岩石旁,有“过冬梨”树一株,约有百年以上树龄。闻此树可作药材,能医背疽。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每年逢重九节,里人到泉山登高并放风筝为戏。1932年,在泉山左侧建成过街桥楼,以通剑池,使泉山面积突增数倍,仿佛成了一个小型公园了。《泉山古迹与泉山老人》  潘祖鏛 千年兴废话鼓楼

鼓楼位于狮子楼北,扼今鼓东、鼓西两路相接处,其旧址当现在鼓楼糖烟酒商店与人民银行鼓楼办事处之间,鼓楼区即因此楼而得名。鼓楼是唐元和十年(815),观察使元锡建的州门。乾宁三年(896),为威武军门。宋嘉祐八年(1063),知州元绛更辟双门,建楼十楹。熙宁二年(1069),程师孟守福州,为楼以辅翼,并作铜壶滴漏报更,故称“鼓楼”。嘉定间(1208~1224),楼被火,安抚使杨长孺重建。元泰定四年(1327),又火,增筑重楼。明宣德三年(1428),为大风所圮,御史方端命僧了心募建,复置刻漏。嘉靖四十三年(1564)布政使陈大宾改建,南额“海国先声”,北额“拱辰”。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修,更名全闽第一楼,南题“海天鳌柱”,北仍旧。丁继嗣诗句“天空鳌柱辰初拱”即指此。

清顺治十八年(1661)七月初一日,城内大火。鼓楼与狮子楼同被波及。康熙十一年(1672),布政使何中魁修建。这时,楼上设有十二时辰水鼓楼旧影“雄镇全闽”

牌,派人专管,随时更换,故榕城有“鼓楼顶掏时辰牌”之语,喻挨时过日之意。雍正十年(1732),改为威武军楼。乾隆二十七年(1762),改为拱辰楼。道光二十四年(1844)冬,毁于火,藩司徐继重建,改用西洋大自鸣钟一架报时,高一丈二尺,广六尺多,声闻百步,每月一开,过两年,又毁于火。翌年复建,总督刘韵珂改为拱北,北录“圣谕”十六条,字皆大六七寸。南面正额有“雄镇全闽”四大字,左额“海天”,右额“鳌柱”。民国间,楼上置一古钟,闽侯县民众教育馆曾设其上。抗战中,古角顶为敌机炸塌。民国三十七年(1948)春,福州老人施景琛等建议把鼓楼改为“萨公纪念堂”,以纪念海军耆宿萨镇冰先生九十大寿,议而未行。1952年,开辟鼓楼至屏山下的鼓屏路,鼓楼才被拆除,把三只石狮移放于南门兜。《狮子楼与鼓楼》  林山 双抛桥的来历

南后街像一条文化大动脉,将新鲜丰富的文化氧气,经过三坊七巷的支脉,输送到分布在其中的各个名宅大院。南后街作为福州古籍书店的集中地,许多古书铺买卖孤本、善本、古旧书籍和历代名人字画,跟北京的琉璃厂一样,成为当地和外地名流学者经常光顾流连的地方。

有一种传说,宋末,元军攻打福州,福州太守率宋军死守。元军以高官厚禄劝其归降,太守把名利双双抛在脑后,把生死置之度外,誓死守城。后来,元军打下福州城,太守与夫人宁死不降,双双在这里跳河。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桥名改为“双抛桥”。《闽杂记》则说:“相传昔有王氏子与陶氏女相好,父母夺其志,月夜同投此桥下,故名。”这是一个违抗“父母之命”的爱情悲剧。

福州民间传说双抛桥有个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似的爱情悲剧故事。说是过去这河边住着邱、何、胡三家。邱家儿子老实忠厚,何家女儿漂亮善良,双方父母定了亲。胡家少爷好吃懒做,到处寻花问柳。胡少爷见何女漂亮,就叫人说亲,被何家拒绝了。胡少爷求婚不成,就在邱、何两家迎娶之日拦路抢亲。何女被抢到胡府,宁死不从,并寻机逃出胡府。

胡少爷不肯善罢甘休,追到邱家抓人。邱、何夫妇拼死反抗,胡少爷恼羞成怒,将他们双双抛入河中,并抛尸两岸。

没多久,河的南北两岸各长出一棵榕树,树根在河底盘结交错,树枝则在空中挽手相连。有人写诗赞叹:“双抛河里不分离,夫妻结成连理枝。”于是人们便将这两棵榕树叫连理榕,把这座桥叫作双抛桥。《双抛桥畔连理榕》  郭公木 旗下街

1656年(明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五月,满洲统治者以为福建局势大抵可以抵定,乃派强悍善战的郎名赛固山的部队长期驻防福建,选定福州城内交通最便,商业繁盛的东门、汤门、水部门一带,迫令这三处居民迁移一空,谓之“匡屋”,为满洲营。它的兵额实数三千人,家眷亲戚一共四五万人,置将军一员统辖,给以“镇闽将军”的称号。福州城这一大片土地,从此遂为旗人所专有,成为禁地了。东自东街、井大路、仙塔街交叉点起,一直至东门兜,包括整个东湖。北从汤门温泉路、秘书巷向南展延到水部门古仙桥河沿,包括河东街、河西街(五一路的一段),大根路几条街道,盖起满洲营房,八旗住宅,将军衙门(今东大路省立医院),都统衙门(城守前今轻工业厅机器厂),都在圈地界内,名曰“旗下街”。辛亥革命时,曾一度改称光复街,即今东大路的一大段。原在东街十字街口分界处,筑有一座骑牌楼大门以为标志,圈地以内都是八旗汛地,门里有个小型衙门置官把守,监视人民出入,名曰旗汛口。尽管旗界地广人稀,但只准汉人通行,不准汉人杂居(鸦片战争以后,逐渐放松,才许一些汉人迁入居住或做一些贸易)。

由于这样的特殊畛域形式,形成了汉满的严格界限,不断地引起汉人和满人的冲突纠纷,经常发生事故,以下面两三事为多:一件是青幼年的旗人最喜爱玩弄铁球,天天在街道上旁若无人地踢球作乐,汉人稍有不小心把他一碰,他们认为有碍他们踢球活动,大兴问罪之师,把这过路人打得皮破血流,东门外农民挑菜进城,如果碰到踢球时,常常被他们把菜倒在河里去;挑粪出城的农民脚上偶有泥泞污地,便强迫洗濯干净,破口大骂,把农民吓得通身发抖。另一件是八旗妇女装束和汉人完全不一样,穿着长衫旗袍,披上背心,已经结婚的女子还要把鞋的后端折叠起来拖着行走。她们的耳朵凿有小孔,坠着好几个耳环,据说儿子结婚时加上一个环,环数越多,表示儿孙的代数越多,显得无比的光荣,一贯不作劳动,白天多站在门口聊玩,汉人偶尔通过旗下街,看到这样的装束,不免为好奇心所驱使,回头注视一下,旗人借口有意侮辱,便围聚殴打,毫不留情。因此,汉人平时相戒不要随便走入旗界,万不得已要通过旗下街时,也须提高警惕,乖乖地低头垂手,不敢仰视和回顾。此外,还有一事也会发生恶感,就是旗人一生过着剥削生活,平日闲得无事,整天玩着画眉鸟、鹌鹑、蟋蟀,偶尔和汉人竞赛斗画眉斗蟋蟀,他们总是依靠八旗势力,不讲竞赛规则,硬要夺取优胜。总括说来,哪凡与旗人接触时,都会引起恶感,使汉人抱着无限的愤怒。《辛亥革命福州处理八旗官兵经过》  郁达夫 闽都鼓山行

闽都地势,三面环山,中流一水,形状绝像是一把后有靠背左右有扶手的太师椅子。若把前面的照山,也取在内,则这一把椅子,又像是面前有一横档,给一二岁的小孩坐着玩的高椅了。两条扶手的脊岭,西面一条,是从延平东下,直到闽侯结脉的旗山;这山隔着江水,当夕阳照得通明,你站上省城高处,障手向西望去,原也看得浓紫缊;可是究竟路隔得远了一点,可望而不可即,去游的人,自然不多。东面的一条扶手,本由闽侯北面的莲花山分脉而来,一支直驱省城,落北而为屏山,就成了上面有一座镇海楼镇着的省城座峰;一支分而东下,高至二千七八百尺,直达海滨,离城最远处,也不过五六十里,就是到过福州的人,无不去登,没有到过福州的人,也无不闻名的鼓山了。鼓山自北而东而南,绵亘数十里,襟闽江而带东海,且又去城尺五,城里的人,朝夕偶一抬头,在无论什么地方,都看得见这座头上老有云封,腰间白墙点点的磈奇屏障。所以到福州不久,就有友人,陪我上山去玩;玩之不足,第二次并且还去宿了一宵。

鼓山的成分,当然也和别的海边高山一样,不外乎是些岩石泥沙树木泉水之属;可是它的特异处,却又奇怪得很,似乎有一位同神话里走出来的艺术巨人,把这些大石块、大泥沙,以及树木泉流,都按照了多样合致的原理,细心堆叠起来的样子。

坐汽车而出东城,三十分钟就可以到鼓山脚下的白云廨门口;过闽山第一亭,涉利见桥,拾级盘旋而上,穿过几个亭子,就到半山亭了;说是半山,实在只是到山腰涌泉寺的道路的一半,到最高峰的屴——俗称卓顶——大约总还有四分之三的路程。走过半山亭后,路也渐平,地也渐高,回眸四望,已经看得见闽江的一线横流,城里的人家春树,与夫马尾口外,海面上的浩荡的烟岚。路旁山下,有一座伟大的新坟,深藏在小山的怀里,是前主席杨树庄的永眠之地;过更衣亭、放生池后,涌泉寺的头山门牌坊,就远远在望了,这就是五代时闽王所创建的闽中第一名刹,有时候也叫作鼓山白云峰涌泉院的选佛大道场。《闽游滴沥之二》闽江风景闽江上的船  郑丽生 鼓山石刻“天风海涛”鼓山宋代石刻

朱熹所书的“天风海涛”四字,刻于屴峰磐石,真书,径二尺,无年月。因为朱熹是我国历史上正统派的学者,影响巨大,后人游鼓山往往要访问这个石刻,表示景仰。王世懋《游鼓山记》云:“……亟问僧晦翁先生所书‘天风海涛’何在,乃刻一卧石上,书楷而遒,稍不似平日书。”潘耒《鼓山游记》也提到“山顶有石刻‘天风海涛’四字,是朱晦翁书,遒逸有晋唐人风格,与晦翁他书不类,贤者固不可测。”按《福建金石志》载,晋江安平镇石佛寺也有朱熹所书“天风海涛”四字石刻,不知与此有没有异同。“天风海涛”四字,是从赵汝愚(子直)游鼓山诗的名句摘出的。赵诗刻于石门的左侧石壁上,文曰:“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堪叹世人只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绍熙辛亥九月二十日赵子直同林择之(用中)、姚宏甫来游,崇宪、崇范、崇度侍,待王子克、林井伯(成季)不至。”行书。鼓山的宋刻,字体多肥厚凝重,此独瘦削劲拔。这一诗的颈联,成为传诵甚广的名句,林则徐做江苏巡抚时,也曾亲书此联锓版,悬挂在焦山自然庵。《鼓山摩崖石刻》  郁达夫 涌泉寺三奇

涌泉寺的建筑布置,原也同其他的佛地丛林一样,有头山门、二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藏经楼、方丈室、僧寮客舍、戒堂、香积厨等等,但与别的大寺院不同的,却有三个地方。第一,是大殿右手厢房上的那一株龙爪松。据说未有寺之先,就有了这一株树,那么这棵老树精,应该是五代以前的遗物了,这当然是只好姑妄听之的一种神话;可是松枝盘曲,苍翠盖十余丈周围,月白风清之夜,有没有白鹤飞来,我可不能保,总之以躯干来论它的年纪,大约总许有二三百岁的样子。第二,里面的一尊韦驮菩萨,系跷起了一只脚,坐在那里的。关于这镇坐韦驮的传说,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现在只能含混地重述一下,作未曾到过鼓山的人的笑谈,因为和尚讲给我听的话,实际上我也听不到十分之二三,究竟对与不对,还须去问老住鼓山的人才行。

——从前,一直在从前,记不清是哪一朝的哪一年了,福建省闹了水荒呢也不知旱荒;有一位素有根器的小法师,在这涌泉寺里出了家,年龄当然还只有十一二岁的光景。在这一个食指众多的大寺院里,小和尚当然是要给人家虐待、奚落、受欺侮的。荒年之后,寺院里的斋米完了,本来鼓山上的涌泉寺回龙阁原貌

就待这小和尚不好的各年长师兄们,因为心里着了急,自然更要虐待虐待这小师弟,以出出他们的气。有一天风雨雷鸣的晚上,小和尚于吞声饮泣之余,双眼合上,已经蒙胧睡着了,忽而一道红光,照射斗室,在他的面前,却出现了那位金身执杵的韦驮神。他微笑着对小和尚说:“被虐待者是有福的,你明天起来,告诉那些虐待你的众僧侣罢,叫他们下山去接收谷米去;明天几时几刻,是有一个人会送上几千几百担的米来的。”第二天天明,小和尚醒了,将这一个梦告诉了大家;大家只加添了些对他的揶揄,哪里能够相信?但到了时候,小和尚真的绝叫着下山去了,年纪大一点的众僧侣也当作玩耍似的嘲弄着他而跟下了山。但是,看呀!前面起的灰尘,不是运米来的车子么?到得山下,果然是那位城里的最大米商人送米来施舍了。一见小和尚合掌在候,他就下车来拜,嘴里还喃喃地说,活菩萨,活菩萨,南无阿弥陀佛,救了我的命,还救了我的财。原来这一位大米商,因鉴于饥馑的袭来,特去海外贩了数万斛的米,由海船运回到福建来的。但昨天晚上,将要进口的时候,忽而狂风大雨,几几乎把海船要全部的掀翻。他在舱里跪下去热心祈祷,只希望老天爷救救他的老命。过了一会儿,霹雳一声,榄杆上出现了两盏红灯,红灯下更出现了那一位金身执杵的韦驮大天君。怒目而视,高声而叱,他对米商人说:“你这一个剥削穷民、私贩外米的奸商,今天本应该绝命的;但念你祈祷的诚心,姑且饶你。明朝某时某刻,你要把这几船米的全部,送到鼓山寺去。山下有一位小法师合掌在等的,是某某菩萨的化身,你把米全交给他罢!”说完不见了韦驮,也不见了风云雷雨,青天一抹,西边还现出了一规残夜明时的月亮。

众僧侣欢天喜地,各把米搬上了山,放入了仓;而小和尚走回殿来,正想向韦驮神顶礼的时候,却看见菩萨的额上,流满了辛苦的汗,袍甲上也洒满了雨滴与浪花。于是小和尚就跪下去说:“菩萨,你太辛苦了,你且坐下去歇息罢!”本来是立着的韦驮神,就突然地跷起了脚,坐下去休息了……

涌泉寺的第三个特异之处,真的值得一说的,却是寺里宝藏着的一部经典。这一部经文,前两年日本曾有一位专门研究佛经的学者,来住寺影印,据说在寺里寄住工作了两整年,方才完工,现在正在东京整理。若这影印本整理完后,发表出来,佛学史上,将要因此而起一个惊天动地的波浪,因为这一部经,是天上天下,独一无二的宝藏,就是在梵文国的印度,也早已绝迹了的缘故。此外还有一部血写的《金刚经》,和几叶菩提叶画成的藏佛,以及一瓶舍利子,也算是这涌泉寺的寺宝,但比起那一部绝无仅有的佛典来,却谈不上了。我本是一个无缘的众生,对佛学全没有研究,所以到了寺里,只喜欢看那些由和尚尼姑合拜的万佛胜会,寺门内新在建筑的回龙阁,以及大雄宝殿外面广庭里的那两枝由海军制造厂奉献的铁铸灯台之类,经典终于不曾去拜观。可是庙貌的庄严伟大,山中空气的幽静神奇,真是别一个境界,别一所天地;凡在深山大寺,如广东的鼎湖山,浙江的天目山、天台山等处所感得到的一种绝尘超世、缥缈凌云之感,在这里都感得到,名刹的成名,当然也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闽游滴沥之二》  林行 二梅书屋

郎官巷24号二梅书屋,是清道光同治年间福州名人林星章宅第。

该宅始建于明末,清道光同治间及民国间大修,木构。前后五进,门头双重大门,第一扇为朝街六开大门,有楼檐,原门额中央挂“进士”金字匾。入门,中间小厅,两侧耳房。进石框大门、三面环廊、东西两廊宽2米,原安放仪仗执事牌,上书主人历任官职。廊下天井,中为走道,两旁栽花。从天井上三层台阶为第一进厅堂,三间排,大厅高敞,可搭七层桌,飞檐吊柱,雕画精彩。两侧厢房为4米×6.5米,房门四开式,窗花用骨格编排成各种花饰,门扇窗扇、壁板等全部楠木构成。

第二进建筑与首进大略相同,所不同的是厅前有长廊可并排六顶大轿,天井两侧有披榭。

第三进建筑分为三区:第一区有两房一厅,是林家书斋;第二区为佛堂,为本家寡妇和节女念经拜佛之所,现称为三间排;第三区为库房,共五间,分别为米库、菜库、酒库、柴房、工具房,现称为五间排。

第四进为“二梅书房”,这里只有一间藏书屋和一间书房,是林星章藏书画、阅读和写字的房间,唯今书房和书屋亦改为住房。原来屋前有两株梅花,花卉百盆,绿草如茵。

第五进为花厅,三开间,中为厅,两旁为房,有前后四间厢房,所有门、窗、壁板等皆楠木制成。窗子都是双重漏花,冬夹窗纸,夏蒙窗纱,壁板、门扇上部都有油漆画面,上画戏剧故事、花鸟树木。厅前小花园边,有两座古亭,亭前有一株100多年的荔枝树和一株棕树,树后有一座假山,与塔巷仅一墙之隔,站在假山顶,可望见塔巷街路。这是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幢五进大院,进与进之间有围墙相隔,过道露天处有复龟亭以遮雨。《鼓楼珍贵的古建筑》  林行 艺术珍品——欧阳推花厅

衣锦坊54号欧阳推花厅,电视片《三坊七巷漫话》《榕城赋》《福建》等,都在这里拍摄了不少镜头。日本古建筑考察团捷足先登,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以及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等十多所大专院校、建筑科学研究系统接踵而至,一致认为,这个花厅许多木构件,镂刻巧镌,神工妙手,算得上是当今世上的艺术珍品。

花厅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木构,面积约400平方米,由前后花厅、覆龟亭、书房等三个部分组成。前花厅是全宅的精华,宽12米,进深21米,三开间,中为厅、旁为房。客厅前壁各有六扇门窗子,窗上部为镂空漏花,中间为玻璃窗框,窗框下为楠木壁板。客厅两侧所有门、窗、壁板、漏花框架全是楠木制作,拼、镶、榫、卯合成,全无铁钉及金属配件,关启自如。所有窗子漏花都是双重,冬夹纸,夏蒙纱。所有门框和窗框漏花骨格仅0.6厘米,最大空隙不过2.5厘米,编排榫接用生漆作黏合料。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左右厢房八扇门,每扇门的花槛中镶入100多幅用黄杨木树根相形雕琢而成的花鸟图案,现在还可以随手掏出,随手嵌入。

后花厅宽12米,深5米,三间排。前廊宽2米,廊前左右对称两根吊柱,柱头雕刻牡丹花,乳状间有一木雕飞鸟,造型优美。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后花厅专为妇女吟集、娱乐之所。

覆龟亭即花厅经返书房的中间通道,高与厅檐齐,宽6米,纵深5米,亭两侧有美人靠,地面斗底砖。美人靠外旁为天井,供栽花养鱼。

书房宽12米,深3.5米,中为厅,旁为书室。中间书厅有八扇门,两侧书室各有四扇撑开式窗子,全楠木构制,拼、镶、榫、卯合成,亦无铁钉或金属配件,艺术价值相当高。《鼓楼珍贵的古建筑》  林行 工艺考究的谢家花园

东街旧闽县4号谢家,是一个单进、单层砖墙木构小屋,双重小门,入临街六扇大门有门头房,屋顶框架皆精雕细刻,保存完好。入石框大门为五间排房屋,坐西朝东,房前天井深5米,宽9.2米,种有茶花、茉莉、盆景等十多盆。走上天井是宽27.8米、深17.7米的五间排,屋顶木构架由驼峰、斗、拱、托相互交叠,精雕细琢,玲珑生动。大厅两壁各8扇壁扇,窗子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工艺精美,构成丰富的花锦图案。四间厢房前有十二扇撑开式窗子,用漏花骨格编排,工艺非常考究。厅前厅后20多条大石条,宽者达80厘米,长者达10多米。30根大木柱,青石柱础,四周浮雕八骏马,十二生肖等。门、窗、壁扇、插屏门、石框大门、灯桁等全部楠木构成。特别,前厅和后厅的粉墙正中,有一悬塑的“福”字,字径三尺,字圈上各有三只蝙蝠,相映成趣。墙顶上彩塑有“八仙过海”“双狮抢珠”“百子千孙郭子仪”“五代同堂张公义”“刘海钓金蟾”等故事。西侧有门可通花厅,花厅小巧玲珑,原是家庭书斋,为旧时子弟课读的地方,书斋墙上有一幅卷书,上写“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的对联。整座房屋基本保持清道同时期原来的格局和风貌,身入其境,仿佛置身于古代灿烂的文化环境之中。《鼓楼珍贵的古建筑》  杨秉纶 闽王祠

闽王庙到明代改称闽王祠,沿用至今。笔者1961年从部队接收闽王祠时,与现今又已有很大的变化。笔者所看的闽王祠是民国十年由王骐重修的闽王祠。

祠前有跨街红色宫墙,东西有门洞,供人通行,上有额。一曰:绍越开疆,一曰:八闽人祖。祠坐北向南,正门大石券门洞,双开门,额青石竖刻楷“奉旨祀典”“闽王祠”。左右小旁门,也是石券门洞额横刻“崇福”“报功”。门后小院,院偏东立唐《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院西侧立明代《重修忠懿闽王祠碑记》。进入第二道门墙,正中开门,方石门框,门后为走廊接左右廊,过天井(院庭)便是祠厅。厅坐北向南,前廊后堂,面阔三间五柱,前游廊。正中供奉闽王王审知夫妇塑像,仅残存泥座。左右及边旁均设木神龛,龛内供奉王氏闽王以下后裔神主牌,是由全省各地王姓子孙进祀的宜宗神位。堂后有小门通后院。后院内为民国式双层楼房,闽王祠王审知德政碑

系祠被用作贫民小学时建的教室。楼后院墙上镶嵌着宋开宝七年《重修忠懿王庙碑铭》。祠中轴线西墙外,与双层楼房平行的方位有王审知母亲董太后享堂,也是坐北向南,阔三间,深五柱。堂前小院,立一碑,竖刻“拜剑台古迹”。相传王审知曾拜剑飞起,而获得封疆大任。《闽王府·闽王祠·庆城寺》  林家钟 开元寺造像

王审知在开元寺造像两次。一在天祐二年(905)于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像,这是泥塑的;一在天祐三年(906),铸金铜像一,丈有六尺高,菩萨二,丈有三尺高,铜为内肌,金为外肤,这三个大小贴金铜佛,都见于黄滔《丈六金身碑》,不知何时丢失。志书也无下文。至《三山志》“寺观”类中“僧寺”条目所云:“怀安太平寺,同光元年,闽忠懿王析开元寺建,忠懿于城南张炉冶十三所,备铜腊三万斤,铸释迦牟尼像。”

这个铜佛,不知何时丢失。三万斤铜像不可能被盗,很有可能被火熔化。《三山志》“开元寺”条云:“有辟支佛……梁贞明四年,闽王以梦故,铸铜万斤,置太平寺……政和六年,以寺为神霄宫,移置开元戒坛。”同是《三山志》,这里说在后梁贞明四年(918)建寺铸佛,而在“太平寺”条又说:“同光元年(923)忠懿析建,张炉冶”等等,前后不符。这个铜佛到底毁于何时,而今日这铁佛,究在何时冶铸?笔者认为,此铜佛可能在天禧中(1017—1021)被焚,其后,庆历中(1041—1048)又修建太平寺,今日所存铁佛的冶造,应在此时。清初,在铁佛石座下,发现银塔一座,上有元丰六年(1083)字样,亦可能为元丰六年前已有铁佛之证。至《三山志》所云:“政和六年(1116)以寺为神霄宫,(佛像)移置开元戒坛”等况,核与实际情况不符。开元寺铁佛

这个铁佛,乾隆《福州府志》记载为宋后所铸。其形象为叠掌盘足坐于莲花台上,外披泥金,高5.3米,宽4米,头部实心,人立佛肩上,伸手摸不到头,肚脐有孔,过去儿童多以瓦石投其中,后宝松和尚用金箔封脐孔,遂不见其迹。全佛像估计有十万斤以上,造工精巧,极有艺术价值。在北宋时代,福州能制出十万斤铁佛,其冶炼技术较唐代进步。供养铁佛的殿,后人名铁佛殿,明末文人曾异撰有联云:“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旌阳宫铁佛镇妖》中,曾提及福州开元寺铁佛故事。《福州开元寺今昔》  林炳钊 地藏寺与金鸡山

福州金鸡山地藏寺位于东郊金鸡山西麓,晋安河畔,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兴废史。它原名“法林尼寺”,建于梁武帝大通元年(527),是福建最早的尼庵。后因尼散寺废,继于唐昭宗乾宁元年(894)重修,五代闽王时改建为“报恩寺”。当时,佛教盛行,天下名山多为僧尼所占,东郊本系风景区,因而,寺院林立,碧瓦红墙,梵钟苍松,给优美的自然环境增添了庄严肃穆的色形,吸引了不少游客。现在的地藏寺,就是报恩寺的一个殿宇——地藏殿,经过宋、元、明、清各代修葺和扩建,规模宏伟。又因一度火灾,寺灭殿毁。清同治甲子(1864)年间重修,定名为“古迹地藏寺”。清末民初,比丘信坚、自通及秀岩等管理,除供佛外,又成为寄棺之所。戊戌维新变法的六君子之一林旭,被清廷杀害后,运棺回原籍福州后,曾停柩于此。1930年间,比丘尼德钦法师为“振兴地藏”,劝募“一钱一功德”,风餐露宿,走遍江浙。回榕后,率双溪庵尼众出资接管。移棺柩九十六具他葬,重修庙宇,寺貌焕然一新。1944年建成火葬炉,为榕城市区创办了火化场所。福州解放前,又经海内外捐款资助,建成骨灰寄存塔,修造念佛堂。从此,地藏寺不仅与鼓山涌泉寺、怡山西禅寺同样行持,成为我国南方著名的女众丛林;而且,还驰名日本、美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教友遍布各地。……

地藏寺有弥勒殿、韦驮亭、地藏王大殿、十五殿、祖师殿、观音堂、功德堂等建筑,以及古石柱、石碑等。布局匀称,质朴古雅。殿内的地藏王、观世音、金刚、弥勒、韦驮等泥塑金身,造型精美,法相庄严。大殿悬挂着一口清康熙年间重铸的九百多斤重的古铜钟,撞击时,钟声洪亮,远近皆闻。

寺前左右分立着高耸的古榕,舒枝张臂,似迎宾客;殿宇后院,围墙绕筑,把石山装饰为园林假山,重叠的岩石裂缝中长出形似凉伞一样的榕树,古樟参天蔽日,景色宜人。岩石形异状奇,内有一石,镌刻有“金鸡洞壑白云间,围住真山当假山,五岳匡卢常到眼,免携杖履远跻攀。”这是前人吟咏地藏寺的秀丽景色和独特风光。与地藏寺齐名之西禅寺大雄殿

金鸡山略高于榕城三山之一的“屏山”,成为东郊诸山之首。山景秀丽,树木丛生。山上古迹有“八仙过海”的李铁拐脚印及其拐杖痕迹。山顶上矗立着一块又长又大的岩石,形似“状元帽”,岩上刻有“棋盘”等,但称为“金鸡洞”。传说,古时发现山上有金鸡成群地在这块岩石附近飞翔,“金鸡三唱,天色黎明”。这个优美的故事,也就是金鸡山山名的起因。《福州古刹地藏寺》  郑拔驾 马尾船厂罗星塔旁

马尾在闽江北岸,距城台江汛约三十里。江心有巨石如马头,潮平则没,潮退则现,故名马江。沿江村镇遂名马尾。入水十尺以上之轮船,均停泊于此。马路宽阔,市肆齐整,旅馆、饭店、邮政、电报、村自治公所,应有尽有;将来福马公路告成,省内外旅客均由此上下,较前比更热闹。海军造船厂规模宏大,厂设立于1867年,聘请法国技师为正副监督,招请法国工人传授技艺,聘请英国技师传授航海术。1873年后厂务完全由中国人自理,成绩甚佳,计至现在至,共造成42船,其中商船8,拖船1,其余则为各式军船及鱼雷艇等,修理船舶更多。厂内工人达1000人以上。厂分绘图室、铸冶厂、小艇场、木工场、铁料场、机器厂、汽锅场、帆索部、制砖场、船坞等,海军学校分两院,办理亦可观。又该地出产炒花生,脍炙人口。罗星塔

罗星塔为一小岛,在马尾东,以木桥相通,屹立江心。闽江之水以南台岛分为台江、乌龙江。至马江复合为一,岛镇压水口,故称罗星,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塔在岛上,为宋时柳七娘所造。七娘,岭南李氏女,貌美,里豪谋夺之,抵其夫与法,谪死闽南,七娘斥卖所有,入闽捐资造塔,以资冥福。塔在岛之最高部,可为到闽之标志,旅客搭轮远见一塔高耸,便知将停轮矣。环塔旁者,屋宇市肆,重叠栉比,亦殊热闹。《福州旅行指南》  林怡 观澜书院民国四年闽侯县私立螺洲观澜小学校十周纪念摄影

观澜书院,俗称“观澜堂”,因它坐落于洲尾江浒,院门正对盘萦而过的乌龙江,可观澜滚波翻、潮涨潮落,故以得名。院内有奎光阁,相传建于明初,系明成祖永乐年间,乡人括囊子林岜,及其弟晞发生林峦、巢云子林三人读书处,他们愤朱棣篡权,拒绝出仕而隐于故乡读书著述以明志,后人称此阁为“三才子读书楼”。书院正前方右岸临江处有螺女庙(螺女徐氏仙娘庙),著名的田螺姑娘的传说即出于此。书院正前左岸临江处嵌有明才子王偁所书“曲水观澜”擘窠大字石刻,笔力苍劲,气势磅礴。但因久历风吹涛打,字迹漶漫模糊,后得左宗棠所赏识的乡人书法名家林兰琴(字则伊)重书复刻。林则伊书艺精湛,笔力奇崛劲拔,风格酷似朱熹,故后人多误为“曲水观澜”出自朱熹手笔。明清以来,面山临水的观澜书院、螺女庙及“曲水观澜”碑刻一直是远近骚人墨客慕名游览、寄兴抒怀的佳丽地——此处风起潮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伫立在虬干盘空、绿荫翳日、长须飘拂的百年老榕下,极目骋怀,适足以怡情养志也!

在福建,“林陈半天下”,民间戏语“林家天下陈家党”。洲尾林氏乃“双阚林”之后,与“九牧林”同出一宗,唐宋以来以忠孝廉介和文采斐然为世所重。清乾隆三十三年,洲尾乡贤林雨化中举人。雨化公秉性耿介,素履道义,是个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真君子。他和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等结社“真率会”,月必集聚于希五斋,谈文论政,忧国忧民,对少年林则徐影响极大,林则徐终生钦慕心仪雨化公,将雨化公比为司马迁和黄道周,以其风节为立身行事的楷模。雨化公的高风亮节感染着观澜书院的历届莘莘学子。《江山才子笔,天风如写读书声——福州螺洲观澜书院盛衰记》  萨伯森 福州螺洲陈氏五楼

螺洲,一名螺江。因盛产柑橘,被称为橘洲;又因莳花甚多,亦号百花仙洲。位于南台岛之东南端,离福州市中心45华里。

螺洲居民,昔以陈、吴、林三姓为主。三姓之中,陈氏称为望族,据说唐时由河南迁入闽中。陈宝琛《三修族谱序》称,螺洲陈氏是明初洪武年间自长乐鹤上之陈店迁入,自始祖陈巨源起,至今已传二十多代,清初始盛。

螺洲陈氏之第十三代陈若霖,字宗觐,号望坡,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陈若霖为官达45年之久,以谳狱、水利等多方面的卓著政绩,名重朝野,为螺洲陈氏著称之始。若霖之次子景亮,字孔辅,号弼夫,进士出身,累官至云南布政使,任上以气疾乞休归里。景亮之长子承裘,字孝锡,号子良,进士出身,任刑部主事。后因父疾辞归,不再出仕。承裘长子宝琛,字伯潜,号弢庵,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后授侍讲学士,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末代皇帝溥仪之师,终授太保进太傅。

螺洲陈氏累代簪缨。自陈若霖起,连续五代出进士。陈承裘共六个儿子,三个为进士,三个中举人,成为著名的“六子科甲”。承裘之孙(宝缙之子)懋鼎亦为进士,致有“父子叔侄兄弟同榜进士”之奇观。陈氏成为闽中最显赫官宦世家之一,遂在螺洲旧第先后建成五楼,为福州著名园林之一。

赐书楼

陈若霖在朝时,曾得清帝不少赐书,乃建赐书轩庋藏之;后由陈宝琛改建成赐书楼。除陈若霖所得赐书,陈宝琛所得清帝赐书更多,都收藏于此楼中。楼前悬有翁方纲所书“赐书楼”之匾。匾额两旁,有木刻楹联:“赐书夸父老,听履上星辰。”

赐书楼楼下长廊上,亦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大羹有味是诗书。”又有陈宝琛录其父承裘之家训一联:“聪明原美质,非愚无以尽实际;忠孝只嘉名,守正方不入歧趋。”

赐书楼楼下,为陈宝琛罢官乡居时,与夫人王眉寿(字莪庄,状元王仁堪之胞姐)住房。房中陈设,为五楼中之冠。

还读楼

还读楼当是用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句“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之语意命名。楼中藏书亦富,多系陈宝琛所得者,颇多善本。还读楼前有光绪皇帝之师翁同龢所书楹联云:“江天留客榻,湖海读书楼。”

楼有两盖环廊而绕之。楼外数武,有铁石轩。轩前立“铁石”一块,状甚雄伟。轩中悬木制楹联云:“几多怪石全胜画,无限好山都上心。”盖铁石之外还有数笏佳石,散立其间也。

陈宅首进大厅,有何维朴所书隶书长联,联文雅切可喜:“锦带江流,画屏山色,佳气常钟持节第;神仙胜地,德行名家,清风长护赐书堂。”

沧趣楼

楼台寓归隐之意。因中法战争中,陈宝琛奏荐唐炯、徐廷旭堪任军事,二人相率败绩。光绪十一年(1885)部议,陈宝琛以“荐人失察”过,被降五级调用(此前不久,他已丁母忧回籍守制)。自是里居二十余载,以兴办学堂,倡建铁路,为桑梓服务,故以沧趣名其楼;且其所著诗文集,亦以沧趣楼署之。此楼为陈宝琛投闲置散后所建。当时并在福州鼓山建有听水斋,在永泰方广岩建有听水第二斋。沧趣楼中满贮金石书画,并悬有《澂秋馆全图》。楼下庭中立有巨石十二块,各肖地支动物之形;又置长城巨砖二块。庭畔有小池。墙外花圃,门额乃沈瑜庆所书“橘中乐”三字。楼之左、右悬挂木刻楹联甚多。其中刘墉手书“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客朝看麇鹿游”一对,端庄浑厚,人更盛称之。

曩时,朝野名人来访者,恒于沧趣楼招待之。而吾乡文人如陈衍、严复、林纾、王允皙、何振岱等,则经常为座上客云。

北望楼

此楼坐南朝北,乃辛亥鼎革后所建,其横匾为郑孝胥所书“北望楼”三字。有一联云:“百年世第看乔木;万卷家藏有赐书。”

楼中于图书、鼎彝之外,最奇特者,乃高悬中国最后皇帝宣统(溥仪)之照片(此照片为盛服临朝所摄之影)一帧。从楼名到陈设,都表现出浓厚的“思君恋阙”之意。如今已属历史陈迹矣。宝琛尝有句云:“云山北向心长耿,河汉西倾泪与齐。”可见念念不忘旧主之情怀云。

晞楼

此楼乃五楼中最后建成之楼。楼名想系采用嵇康《养生论》中“晞以朝阳”语意为之,故此楼东向,以迎朝曦。楼上有阳台,设水泥固定椅桌,以供观日赏月、迎风听雨之用。楼下仅六间房屋,供客住宿而已。《福州螺洲陈氏五楼》  郁达夫 福州的西湖

总之,是一湖湖水,处在城西。水中间有一堆小山,山旁边有几条堤,几条桥,与许多楼阁与亭台。远一点,是附廓的乡村;再远一点,是四周的山,连续不断的山。并且福州的西湖之与闽江,也却有杭州的西湖与钱塘江那么的关系,所以要说像,正是再像也没有。

但是杭州湖上的山,高低远近,相差不多;由俗眼看来,虽很悦目,一经久视,终觉变化太少,奇趣毫无。而福州的西湖近侧,要说低岗浅阜,有城内的屏山(北)与乌石山(南),城外的大梦山祭酒山(西)。似断若连,似连实断。远处东望鼓山连峰,自莲花山一路东驰,直到海云生处。有时候夕阳西照,有时候明月东升,这一排东头的青嶂,真若在掌股之间;山上的树木危岩,以及树林里的禅房僧舍,都看得清清楚楚;与西湖的距离,并不迫近眉睫,可也不远在千里,正同古人之所说,如硬纸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样子。

福州的西湖,因为面积小,所以十景八景的名目,没有杭州那么的有名。并且时过景迁,如大梦松涛的一景,简直已经寻不出一个小浪来了,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但是开化寺前的茶店,开化寺后,从前大约是宛在堂的旧址的那一块小阜,却仍是看晚霞与旭日的好地方。西面一堤,过环桥,就可以走上澄澜堂去,绕一个圈子,可以直绕到北岸的窑角诸娘的家里,这些地方,总仍旧是千余年前的西湖的旧景。并且立在环桥上面,北望诸山腰里的人家,南瞻乌石山头的大石,俯听听桥洞下男男女女的行舟,清风不断,水波也时常散作鳞文,以地点来讲,这桥上当是西湖最好的立脚地。桥头东西,是许世英氏于“五四”那一年立“击楫”碑的地方,此时此景,恰也正配。门上书“西湖公园”四字西湖

福州西湖的游船,有一种像大明湖的方舟,有一种像平常的舢板,设备倒也相当的富丽,但终因为湖面太小了一点,使人鼓不起击楫的勇气;又因为湖水不清,码头太少,四岸没有可以上去游玩的别墅与丛林,所以船家与坐船的人,并没有杭州那么的多。可是年年端午,西湖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总是人多如鲫,挤得来寸步难移;这时候这些船家,便也可以借吊屈原之名而扬眉吐气,一只船的租金,竟有上二三元一日的;八月半的晚上,当然也是一样。

对于福州的西湖,我初来时觉得她太渺小,现在习熟了,却又觉她的楚楚可怜。在《西湖志》的附录里,曾载有一位湖上的少女,被人买去作妾;后来随那位武弁到了北京,因不容于大妇,发配厮养卒以终。少女多才,赋诗若干绝以自哀,所谓“为问生身亲父母,卖儿还剩几多钱?”以及“嫁得伧父双脚健,报人夫婿早登科”等名句,就是这一位福州冯小青之所作。诗的全部,记得《随园诗话》,和《两般秋雨庵随笔》里都抄登着在。她,这一位可怜的少女,我觉得就是福州西湖的化身;反过来说,或者把西湖当作她的象征,也未始不可。《福州的西湖》  官桂铨 于山戚公祠旁的抗战题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全境,激起了我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福州人士经常前往于山戚公祠,缅怀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的丰功伟绩,赋诗题字,在戚公祠前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摩崖题刻。今日我们娑婆这些题刻,更加激起爱国热情。

戚公祠前原有长乐诗人施景琛于1932年2月在“平远台社饮”后题刻了一首七律诗,末联云:“若使中原能底定,毋忘社祭告先贤。”诗人模仿陆游《示儿》的诗句,希望早日赶走日本侵略者,国家安定。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又占领了我国热河,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备起反抗,人们在戚公祠醉石亭旁岩石上刻上“四省沦亡,空前耻辱,嗟我国人,何时湔雪”两行大字,表现中国人民誓死收复失地的坚强决心。蔡廷锴等领导抗日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丘国珍题刻了“国魂”两个大行书,十九路将领翁照垣也题刻了“剿倭先进”四个大行书。1933年8月永定人林鸿辉也题刻了“民族之光”四个大楷字,都表示以戚继光的榜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6年,正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进而蚕食华北的时候,浙江童杭时在醉石亭下的岩壁上写下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楷字“誓雪国耻”,字大一米,最引人注目。同时,文学家郁达夫在拜谒戚公祠后写了一首《满江红》:“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作者着力歌颂民族英雄戚继光,表示对日本侵略者仇儆和对当局的不满。

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1946年春,上海沈桢等人谒戚公祠,因“战胜勒石”于醉石亭崖石上,刻诗两首:“江围大野郁雄图,平远台荒豹气粗。逋客南来犹净土,将军老去尚戚孤。激山急水风声壮,落照春城塔势孤。四百年前今日事,高原释甲又提壶。”“台榭梯云气自豪,暮分竞病罢弓弢。劈开重雾仍驯豹,踏遍三山偶驾鳌,脚底烟轻生野意,寰中风大唱葡萄。江城落日街孤塔,一柱雄擎宇宙高。”诗人看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心情无比兴奋,认为这是继戚继光抗倭后四百年来的又一次大胜利,放怀高唱凯歌。《于山戚公祠旁的抗战题刻》—— 第二辑 ——船与海的特异文化,『足为海军根基』  王志毅 左宗棠肇始船政事业

19世纪50年代中期,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军,曾经购买和租雇过几艘小型的外国轮船。咸丰十年(1860)“廷议购置船舰炮位助剿粤寇,十一年(186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总税务司会商购买”,即所谓“阿思本舰队”。这时左宗棠任浙江巡抚,他曾指出:“将来经费有出,当图仿制轮船,庶为海疆长久之计。”其意已不在购买而在制造,不在“剿寇”而在海疆。1864年左宗棠驻杭州时,曾觅匠“仿造小火轮二艘,试之均能合用”。并与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往返商讨设厂造船事宜。同治五年(1866)正月,左宗棠由粤东回闽浙任总督。这时,清廷经威妥玛、赫德鼓说,又议购雇外国轮船,并寄谕各省督抚筹议。左宗棠详细分析了借用、雇赁、购买外国轮船的弊端后指出:“就局势而言,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于是,在左宗棠的创议下,扭转了购雇外国轮船的原议,终于得以建立我国近代的第一所造船厂——福建船政。微斯人,中国自己的造船工业又不知要延迟到何年何月。

在当时的条件下,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是必须借助于西欧国家的。但是他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十分注重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的造船工业;自力更生建设本国的海上武装力量。一方面他采取订立合同等各种有效措施,使得“用洋人而不为洋人所用”。另一方面,他十分强调,用洋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仿造轮船,而更重要的是把外国的先进技术真正学到手。他指出:“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轮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求一二人能制造、驾驶也,欲广其传,使中国才艺日进,制造、驾驶展[辗]转授受,传习无穷耳。”“至自造轮机成船,较买现成轮船多费至数倍,即较之购现成轮机配造成船,亦费增过半。所以必欲自制轮机者,欲得其造福州船政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