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与育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22:57:43

点击下载

作者:边孟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书与育人

教书与育人试读:

自序

1990年7月,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从菏泽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因为教师资源匮乏,报到后,学校领导让我教初中历史,真是用非所学、风马牛不相及。思想上抵触了一个晚上,心情十分烦闷,在床上躺一会儿坐一会儿,脑子里反复出现一个问题:学数学的怎么能教好历史?

登上讲台,惶恐万分,面对学生,不知从何讲起。初中时所学的那点浅薄的历史知识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怎么办?望着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我决心一定要想法教好学生!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都要回到15公里以外的老家,向离休在家的祖父请教。他老人家教了几十年的高中历史,有着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我最好的老师。同时,我还常常跑到书店购买书籍,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参考资料。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讲课时不看教案和教科书。为此,我每次都书写翔实的教案,并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在我家的墙上挂个小黑板,上课前先讲给妻子听,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到满意为止。终于,我的艰苦付出有了可喜回报,学生们都很喜欢我的历史课,我成了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第二年,除了教历史课,领导让我兼教数学课和地理课,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教好学生,我不叫苦不叫累、不怨天不尤人,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备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挤时间去农村家访,为那些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鼓劲打气,劝那些辍学的学生重返校园。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我不愿我的一个学生落伍。也正是从那年开始,我落下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毛病。当时,我不能说话,就在黑板上书写,坚持把课授完。不少学生看着我艰难讲课的样子,暗暗流下了眼泪。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总怕学生学不会、学不好,更怕因我的教学失误而耽误了学生的前途。于是我想尽办法,费尽心机,一心扑在教学上,牺牲了无数的节假日。我乐于从教,无怨无悔,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曾先后五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两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10年又被评为菏泽市第二届名师人选。我深深感到,作为人民教师,只要心里始终有学生,就一定能教好书、育好人,就一定会从中获得最大的幸福和欢乐。

回想多年的教学实践,有经验也有教训,有喜悦也有遗憾。为了做到精益求精,尽量避免错误,我除了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之外,还时时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并且时常把某些反思结果记录下来。年复一年,便有数百篇之多,但可惜大都遗失,现在能够找到的不足百篇。其中,有部分篇目已经在报刊上发表。有人把它称作“教育随笔”,有人称为“教育感悟”。多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随笔”对我帮助非常大。我深深感到,由于撰写教育随笔,我的教育思想逐渐明确、不断成熟;对学生、对教材、对教法、对教育理念等,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认识,而不再是生搬硬抄、人云亦云了。通过撰写教育随笔,我的内心世界在充实,在丰富。观察、回顾、思考,肯定与否定,思索与修正,理想与现实,快乐与痛苦……教育随笔成为沟通我心灵的桥梁,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思想和教学方面的提升,更使我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在快乐中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近几年,我常通过网络把我写的某些文章发给边文纪先生看。他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的老教师,又是我的伯父。他看后,赞不绝口,并再三鼓励我要坚持写下去。我的同事周强先生,作为我文章的热心读者,在提出宝贵意见的同时,也时常劝我整理出书,与同道进行交流。长辈的期望、同仁的鼓励,使我心里热乎乎的,我决心把书出版,以求领导、同行给予批评指导。若能如此,对我的思想和教学工作必然又是一个可喜的提升。基于这种认识和期望,我才壮着胆子把我的这些篇文章结集成册,敬请读者指正。边孟颖2013年3月16日

谈谈数学课中的学生板演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各种教学媒体普遍应用的今天,就数学学科而言,学生板演这一古老的教学方式仍然值得提倡。

一、学生板演的作用

1.学生板演能充分展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知道,在刚学习了新授知识后,接着做课堂达标练习是完成课堂目标、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做达标练习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口头问答,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还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进行展示,在某种情况下更可以让学生板演,这样简便易行,不仅可以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示学生对新授知识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

2.学生板演能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学生板演的情况如果对,优点在哪里?错,不足又是什么?通过对比观察,很容易发现。板演能够使同学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学生板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的学生一到考试就紧张,做起题来丢三落四,遇到难一点的题更是无所适从。之所以如此,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心理素质较差。让学生板演,学生会有一种上考场的感觉,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学生由先前的比较紧张变成比较自然,考试时不再紧张,做题成功率明显提高。

4.学生板演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俗话说:教学相长。教师根据学生学生板演所反馈的信息,可以及时评估授课中的得失,找出备课中的不足,重新设计教与学的方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久而久之,教师的业务水平定能逐渐提高。

二、板演注意事项

为了使学生板演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设计好内容

学生板演内容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良性设计不但能促进教学之顺利发展,而且能准确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补救。教师备课时就要针对某一教学目标,设计出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生板演内容,选准时机及时进行。

2.要选择好对象

教师对学生板演对象的选取要注重代表性,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使其反馈的信息更具有代表性。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针对某一教学目标的教学,提前确定学生板演的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3.要处理好结果(1)教师不应只说一下结论或核对一下答案,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题目的转化过程及其揭示的思想方法。应重点指出学生是怎样把生疏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的。(2)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文字表达方面的偏差,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化和多样性,多余的步骤要删除,漏掉的部分要补充完整。(3)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出现的新方法、新思路,要及时予以表扬,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只要不断探索,学生板演这一古老的信息反馈方式照样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照样有大力提倡的必要,相信返璞方能归真。此文发表在《菏泽教育》2001年第12期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七步法”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结合数年的教学实践,借鉴名师名家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七步法”。

第一步,审题。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和写作文是一样的道理,正确审题很关键。审题即读题,要求做题人用通顺的语言、抑扬的语调、平缓的语气准确地读懂题意,不仅要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而且要找出题中的未知条件。梳理题意的方法有多种,如行程问题可采用图示分析法,溶液问题可采用表格分析法,等等。

第二步,设量。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未知条件,将其设为未知数。一般情况下,我们采取直接设未知数的方式,即题目中求什么我们就设什么。有时也采用间接设未知数的方式,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第三步,翻译。用第二步所设的未知数来表示出其他未知条件,完成将普通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用代数式表示)的过程。

第四步,列式。把题目中所体现的等量关系,将第三步中所表示的代数式用等号连起来,即列出方程(组)。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方程两边所表示的量要相等,二是方程两边的单位要统一。

第五步,求解。即解方程(组)。

第六步,检验。这里说的检验包括两个层面:(1)首先检验第五步所解方程(组)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组)的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检验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2)其次检验第五步所解方程(组)的解是否与题意相符合。

第七步,作答。写出符合题目所求的正确答案。这里强调题目问什么答什么,不问就不答。如果第二步是间接设出的未知数,还要注意将第五步所求的未知数的值转化成题目所求的结论。

总之,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虽然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只要按照以上七个步骤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信会有大的收获。2002年5月13日

一道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数学题

学生做题要注意发现题目本身所蕴含的规律,然后从规律入手解决问题。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的问题如果一味地从寻找规律入手,解决起来反而会既费时又费力。

例如初一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填空题:100个人排一列,从1到100报数,奇数出列偶数留下,剩下的人再报数,奇数再出列偶数留下,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人。问:这最后剩下的一个人在首次报数时报的是( )号。

下面给出多种解法。

1.动手操作法

考虑到这是一道数学填空题,我们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去解决:先在草纸上写出从1到100这100个数字,然后用橡皮从第一个数字开始,隔一个数字擦去一个数字,第二次再从头隔一个数字擦去一个数字,依此类推一遍一遍擦个不停,30秒钟就会完成任务,只剩下64这个数字了。

2.找寻规律法

该题也并非无规律可循,但是很麻烦,这里给出推理过程:

首次报数:1、2、3、4、5、6、7、8、9……100

第一次剩下的人,在最初的报数为2、4、6、8、10、12……都是2的倍数(下去50人,还剩下50人);

第二次剩下的人,在最初的报数为4、8、12……都是4的倍数(下去25人,还剩下25人);

第三次剩下的人,在最初的报数为8、16、24……都是8的倍数(下去13人,还剩下12人);

第四次剩下的人,在最初的报数为16、32……都是16的倍数(下去6人,还剩下6人);

第五次剩下的人,在最初的报数为32、64、96……都是32的倍数(下去3人,还剩下3人);

第六次剩下的人,在最初的报数为64……是64的倍数(下去2人,还剩下1人);

这个留下的人在首次报的数应是64的倍数,而在1至100中,就只有64,所以这个人的首次报数为64。

3.理论推导法

如果到高中阶段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里也给出推理过程:

假设m个人排队,最后剩下的会是几号呢?

第一次报数:1、2、3、4、5、6、7、8、9……m

第一次报数后剩余:2、4、6、8、10、12……

第三次报数后剩余:4、8、12……

第四次报数后剩余:8、16……

由此可以看出每次报数时的第一人在第一次报数时的号数组成一组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2、4、8、16……nn-1n

则通项a=2(这里n就是报数的次数,a就是最后剩余的人在第一次报数时的号数)

当m=100时,代入上式有:22

log50<n-1≤log100

5.64<n-1≤6.645

即:n-1=66

所以2n-1=2=64

比较以上几种解法,不难看出该题放在初中解决并不是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是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当然,如果人数比较多时(比如2012个人排队),再用动手操作的方式也会变得不切实际,建议大家尝试其他解法。2003年11月10日

评价体系不落实就会走回头路

为使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县里全体中小学教师都接受了有关培训,我们学校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邀请专家传经送宝,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可以说全校上至领导、下至教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走在了全县教改的前头。可是期中考试却令老师们汗颜,课改最积极、举办公开课和观摩课最多的教师教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下降了,不得已许多教师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新课程教育评价落实不到位。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它较以前的评价体系更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强调教师不断提高及课程不断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现象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个体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它与应试教育阶段以“选优”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区别。

新课程教育评价理念尽管早已提出,但落实还很不到位。现在无论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一般教育工作者,仍然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一个学校升入重点学校的人数仍然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砝码,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仍然是衡量业务水平的标准,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仍然是衡量学习能力的尺子。学生考试分数高,大会(期中、期末表彰会)发奖品、奖状,小会(家长会)家长谈教子经验,可以说是风光无限;考试分数低,轻者到办公室受训,重者学生和家长一起接受“辅导”,可以说是脸面丢尽。

其实教师也无奈,教学成绩高,除大会小会表扬外,重要的是还与奖金、月考核挂钩;教学成绩低,扣奖金倒在其次,严重的转岗待聘、辞聘。其实学校也无奈,升入重点学校的人数多,在县教师节大会上台、发言、领奖不说,关键是稳定了生源;人数少,单生源一事就令校长寝食难安。其实教育局也无奈,谁让县与县之间还有个本科上线人数在那里呢!如此一来,局里给各校下达升学指标,学校给教师制定学期目标,教师给学生规定赶超任务,可以说是层层落实、层层加码,为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学生只好拼时间,“学不会练会,练不会考会”的口号又回到了校园,像《学生成长记录袋》这一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很少有教师采用。

因此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要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人才观念,真正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打破唯“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其次有必要转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行为,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铲除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使新课程教育评价体系真正落到实处。此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6日第5版

电脑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电脑辅助教学已走进我们的课堂,然而一些教师在应用电脑辅助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随之先进

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而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可参与的环境为出发点,使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素质培养相统一。但是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学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随之先进,于是在电脑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的漂亮外衣下,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满堂灌”仍然存在。

误区二:电脑辅助教学成了教师演示的工具

电脑多媒体在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改变,把电脑辅助教学看成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是错误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着眼于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等途径获取知识。电脑辅助教学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仅仅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误区三:重视电脑多媒体的应用,忽略其他媒体

课堂上应用电脑的同时又使用其他媒体的很少,许多课件从上课“欢迎”到下课“再见”,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成了名副其实的放映员,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把以前低效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机灌”,电脑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其实,从中小学教学实际出发,根本没有必要把电脑从上课使用到下课,有的只使用几分钟就可以了,更不需要连续地使用。再说,有些教学内容运用其他媒体并不比电脑差,自设的教具有时会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能用小黑板、投影仪等媒体讲清楚的,应尽量不使用电脑。

误区四:重视形象思维,忽视抽象思维

电脑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但是过多地使用电脑,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有的学科(如数理化)更是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减弱不利于学科的学习。电脑辅助教学虽然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偏重逻辑能力培养的局限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做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完美统一。

误区五:不恰当地追求电脑辅助教学,忽视对教学的干扰

有的课件过于形式化,一开始就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或一段“动听”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正确,出现掌声或“你真棒”的赞扬声;回答错误,来个“再想想”或一个怪声音。其实这就把电脑辅助教学用偏了。我们说电脑辅助教学确实能够把声音、图像、文字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教材,但是作为辅助教学的电脑课件,如果过多地追求电脑多媒体,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考,影响课堂教学。

误区六:把是否使用电脑作为好课评比的条件

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电脑辅助教学有明显的优点。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对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学校、一些地区一味地强调应用电脑辅助教学的做法并不可取。其实,一堂课的好坏要看其有没有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及教学效果如何,而不是看其使用了何种媒体。教师不管是否需要都使用电脑,电脑辅助教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当然,现在电脑辅助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讲还是新事物,在运用过程中存在误区也在所难免,只要我们正确处理这些误区,做好电脑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机整合,就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此文发表在《菏泽教育》2004年第3期

教师解惑要讲策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者,疑惑、迷惑、疑难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惑”很正常,教师给予“解惑”更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教师被学生“缠住”的情形:有的问题偏难,甚至超出所学范围,没个二三十分钟难以解决;有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根本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因此教师解惑时讲讲策略很有必要。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依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问题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认识深刻、理解透彻。因此学生遇有疑难问题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先行尝试,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急于问别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想一下学过的公式、定理、法则甚至例题,把零乱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将疑难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然后逐一解决。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当今社会需要大量有合作精神的人,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个体之间有差异,有的问题自己不会,别人不一定不会。因此,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在自己独立思考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寻求同学的帮助,同学之间在平等自由的情景下讨论问题,互帮互学,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有的教师让学生把疑难问题写在纸上交上来,自己在办公室解决,然后再把现成答案直接告知学生。我不提倡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学生不清楚教师遇到问题时究竟是如何想的,他们得到的只是答案,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建议教师每月安排一到两节答疑课,在答疑课上由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自己思考后不能解决或与同学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直接提出来,师生一起进行探究。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经过事先思考或讨论后解决不了的,一定是难度较大的倾向性疑难问题,对全班同学来说会具有普遍性,具有很高的解决价值。第二,对某些难度较大的倾向性疑难问题,师生面对面,采用师生讨论、典型启发等方式去探究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这种师生共同体验解题过程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掌握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综上所述,我以为教师解惑要遵循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寻求同学帮助,最后老师才给予帮助的问题解决流程,并把握住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达到开启新智、明白事理的目的。2004年8月25日

我看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合适与否?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让学生评价教师是最合适不过的,因为学校的整体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服务者服务水平的高低要通过服务对象的认可程度来体现。之所以产生学生评教是否合适的疑问,问题出在学生评教的过程和学生评教结果的应用上,即怎样进行评教和如何对待评教结果两方面。结合我校评教实践,我认为学生评教要注意几点内容。

一、评教时间要体现常态化

现在的中小学校一般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评教,大多安排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后,这样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学生为了赢得教师的好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分数,而过高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为了寻求学生对自己的较高评价而给学生较高的考试分数。笔者认为把学生评教时间安排在每学期最后一堂课之前比较合适,学生填好的评价表由学校办公室统一保管,教师在批改完试卷、公布考试成绩之后才可以调阅学生评价表,这样做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另外,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学生评教可以常态化,评价时间应该没有限制,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络,不仅可以对教师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可以对教师的某一堂课、某个问题进行评价,为教师提供即时信息,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真正做到教师进步,学生受益。

二、评教内容要体现科学化

评教内容既要有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内容,又要有评论教师所涉及的一些问题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其科学化。在设计评价表时应有所创新,要涉及多个评价项目,制定不同的评价等级供学生加以选择。评价内容要体现出学校的教学特点,不仅有学术性指标,还要有民主性指标。所谓学术性指标一般是针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的,而民主性指标往往是针对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是否鼓励学生提问,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等等方面来说的。评价表要力求简单明了,易于学生判断,坚决杜绝人为诱导内容的出现。如“老师自习课辅导不蹲班你烦不烦”等一类问题就应该杜绝。有的学生喜欢老师自习课辅导蹲班,方便向老师问问题;而有的学生喜欢老师自习课辅导时不蹲班,认为自习时间就应该是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有老师在反而感到压抑,感到浑身不舒服。所以这类问题不能准确反映出老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

三、评教结果要体现人性化

首先要端正进行学生评教的目的,对教师本人来讲,学生评教是对其教学效果的认定,目的是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管理者来讲,学生评教是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目的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整人”的工具。因此教师和领导对评教结果都应该正确对待,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我相信每一位负责任的领导都不会由于一次评教就改变对某位老师的看法;同样,每一位负责任的教师也不会因一次不满意的评比就牢骚满腹。对评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自身修养,完善教学和管理才是硬道理。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在评教过程中极个别学生会借评教之机报复老师,但是从总体上看,老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学生还是心知肚明的,评教结果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信只要用爱心去对待学生,获得学生的好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2005年5月6日

我的一堂公开课

一九九二年初夏,初三新课都讲完了,正是复习的好时节。

作为全县十位参评人之一,我有幸参加菏泽地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能手评选。那时评选教学能手不像现在这样复杂,领导只是到参评人所在学校听一堂公开课就行了,课题也由参评人自己确定。

和同科教师交换意见后,我决定讲一堂复习课,主讲课题是“主元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为讲好这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写出翔实的教案外,还在不同的班级试讲了三次,每次都有学校领导和科任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大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私下里进行了两次演练。可以这样说,当时我是踌躇满志,对上好公开课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来啦,终于来啦!在县教研室李俊法主任的陪同下,地区教研室的多位评委来到学校。加上我校的教师,听课的人数有三十多人,坐满了教室后面的四排座位。

开始讲课啦,我首先给出了“主元”的定义,并且通过例题与学生一起找出“主元”,然后练习让学生单独找“主元”。本来在课下的演练中,我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找“主元”,现在在开课十分顺利的情况下,我突然心血来潮地想让学生到黑板上找“主元”。当我问哪位同学乐意在黑板上做练习时,全班同学遵照我事前的指示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事前说好的,学生会不会都得举手,老师专挑学习好的回答问题)。于是我让数学尖子李秋萍到黑板上来,只见她快步走向讲台,拿起粉笔,面对题目,却突然愣住了——她不会做!我的脸刷的红了,一边看着她一边启发她,可是她就是启而不发。虽然是初夏,可我的白衬衫一下子全湿透了,教室里静极啦,所有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不知道李秋萍是何时回到座位的,我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课是怎样讲完的,我只知道我们校长的脸始终是阴沉沉的,没有一点笑意。

完啦,一切都完啦!

下课后,听课的老师们刚刚离开教室,我就大声问李秋萍:“这不是昨天刚刚做过的题吗!”

李秋萍同学哭啦……

从此以后,李秋萍就像换了一个人,从前活泼好动的女孩变得深沉内向了许多,每次看到我,她就远远地躲开。尽管半个月后我领到了地区教学能手证书,并且把领导表扬我“课堂应变能力好”的话告诉给她听,她仍然远远地躲着我……

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想见一下李秋萍,请求她的谅解,当初不该把自己的过失迁怒于她,可是总没有机会。

真后悔上了那堂公开课,我得到了一本烫金的证书却失去了一个学生的心。2005年8月10日

必须吃透学生——初一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调查

近段时间我发现平时作业完成非常出色的学生,在章节测验中的成绩却一塌糊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为了查找原因,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我在初一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现给出调查问卷的设计意图、考察对象及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以及我的几点思考。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意图(调查问卷见附件)

(1)了解初一学生作业完成的现状,力求发现造成作业和考试之间强烈反差的原因。(2)了解初一学生对作业反馈信息的处理情况,探求学生做题反复出错的原因。(3)了解初一学生对教师所布置作业的认可度,以便改进今后的工作。

二、考察对象及基本情况

鄄城县第十二中学位于鄄城县城区,是全县国办重点初级中学,由于近几年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带来的后果已变得十分明显。为保证调查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我在初一年级22个班级中每班抽出12人,共计264人,利用晚自习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255份。

三、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1)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约占21.96%),有不会做的题主动问老师或同学的人数较少(约占14.90%)。(2)学生对作业所反馈的信息重视不够,能够认真改正的很少(只占6.67%),学生大多只是看一看了事,有的甚至根本不看(约占24.72%)。(3)学生对作业在难易程度上是认可的(约占67.06%),学生认真做是能够做对的,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4)学生对作业的数量是不认可的(约占10.20%),看来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多了些(约占67.45%),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问题。(5)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时间长短也是不认可的(约占20.78%),课下完成作业时间太长(约占59.61%),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太短。

四、几点思考

(1)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完成作业现状与教师所期望的效果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形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2)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力求灵活多样,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教师布置五道题让学生选做三道,与直接布置三道题让学生去做的效果应该是不一样的。(3)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评,切不可只把作业本发下去就不管不问了,那样学生不一定看,看了也不一定会,对个别学生要单独进行辅导。(4)为防止学生抄袭作业,教师可以把课下作业留在课上完成,虽然这样做会挤占授课时间,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能促使教师精讲多练。(5)由于本次调查没考虑到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的存在,问卷中没设计有关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产生原因的调查内容,因此就其原因也无法下结论,留待以后去探讨、去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教好学生,必须吃透学生。只有吃透学生,工作中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005年11月17日

附件

初一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本次问卷活动。希望通过你如实认真的回答,反映你作业完成的情况,谢谢你的积极配合!特别提醒:不要写自己的班级和名字!

一、单项选择题

1.你完成作业的方式 ( )

A.每次都能独立完成

B.偶尔能独立完成

C.通过询问老师或同学完成

D.完全抄袭完成

2.你对作业本返回后的处理方式 ( )

A.全部仔细看一遍

B.看一遍,把错的订正过来

C.只偶尔看一遍

D.根本不看

3.你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难易的看法 ( )

A.老师布置的作业难易适中

B.老师布置的作业较难

C.老师布置的作业较易

D.说不上来

4.你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的看法 ( )

A.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适中

B.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

C.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少

D.说不上来

5.你对完成作业时间长短的看法 ( )

A.完成作业时间比较适中

B.完成作业时间太长

C.完成作业时间太短

D.说不上来

二、你对今后的作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说说看。

谈谈教师听课与评课

听课、评课活动是检验教师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教学研究性活动。听完课后马上组织评课,共同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并提出改进意见,能极大地推动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可是在我多次参加的听课、评课活动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听课而忽视评课,要么只听不评,要么评不到位。

结合数次评课经历,可以将评课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只说优点。(2)只说不足。(3)能说出优点,也能说出不足,但是说不出原因,更提不出改进措施。(4)能说出优点,且说得透彻;能指出不足,且说得准确,针对不足之处,能够提出改进措施。

显然,第四个层次是教师在评课时要力争达到的最高境界。实践证明,教学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在评课时往往能够达到第四个层次。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第四个层次呢?这取决于评课者的听课质量,即要想评好课必须听好课。

那么听课者怎样才能听好课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听。

一、从是否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听

新课程有三大理念: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因此听课者要注意听授课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上述新课程的“三个理念”。这种体现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是没有体现是根本不行的。

二、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听

好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设计不到位往往会事倍功半。(1)注意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对学生来讲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可以进行评价;教学重点是否准确;教学难点是否适中。(2)注意听教学方法。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围绕着提高教学效率来进行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要听授课者采用的某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是否能充分利用体态语等辅助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如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次点头等),是否存在着过分依赖电脑辅助教学的现象等等。(3)注意听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听课的重点,首先要听授课者的教学层次是否清晰,其次要听授课者的情境创设是否合理、有用。问题设置不明确、不具体,学生就不知道如何来回答。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学生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来讲也是无用的。(4)注意听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可以说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质量。过多过滥的群答、简单无聊的提问只是走过场、摆花架子(一般情况下学生口答在三个字以内的问题往往是无效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行为参与,更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参与。(5)注意听教师处理课堂小结的方式。课堂小结是反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梳理,更是对知识的深化。课堂小结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授课者水平的高低,只有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才可以真正做到学生画龙、老师点睛。

三、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听

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评课者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诸多教学任务来进行评课,看知识落实是否到位、技能训练是否到位、学习方法是否到位、能力培养是否到位,等等。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教师听课评课活动确实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教学研究性活动,积极认真地开展好这一活动,对评者和被评者都大有益处,何乐而不为呢?2006年3月19日

不妨来个“难得糊涂”

记得1986年上高中时,我们八班的班主任是赵老师,他是一位很和善的老人,“本事”不大,脾气很好,是“老三届”毕业生,教高中物理有些吃力,学生如果有问题问他,他首先问你“你说咋做?”说实在的,除了“力的分析”一章他讲得津津有味以外,其他像光学、电学他根本讲不清,同学们明知道他讲不清,可是偏偏都喜欢问他,“你说咋做?”成了宿舍熄灯后我们的谈资。可是赵老师好,好就好在他管得“松”,谁上课迟到了,谁自习说话了,他根本不过问。每天早晨五十多岁的赵老师和我们一起出操,下午课外活动准时和我们打乒乓球,打球时他的“孬法”说实在的连我们学生也不耻,可是我们都乐意和他玩,乐意看他“装疯卖傻”,只要赵老师在,学生就高兴。

与我班隔壁的七班,班主任是位三十多岁的张老师,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业务水平高,课讲得非常棒,对学生也很负责任,每天早来晚走,经常找同学在走廊里谈心。七班的自习课比我们八班安静多了,每次校方检查总是先表扬七班再批评我们八班,“纪律标兵班”流动红旗变得不再流动,一直在七班的墙上挂了三年,我们八班从来没挂过。七班的学生都怕他们的班主任张老师,连我们八班的学生也怕。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学校组织的历次考试我们八班的成绩总比七班好,在1989年高考时我们八班比七班多考上了12人,上名牌大学的也比七班多4人。

现在我们那一级学生也毕业近20年了,同学们还是经常到七十多岁的赵老师家里坐一坐,玩一玩,赵老师还是拿我们这些快40岁的人当孩子。听说张老师也退休了,学生们也经常说起他,可没有人敢去看他,现在还有些怕他呢。

我想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妨也学学我们的赵老师——“难得糊涂”吧!2006年7月5日

装作看不见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五年前的一次初三数学测验,分发试卷以后,我就在教室里巡视,来到王凯座位旁,不经意间看到一张纸,上面写有污辱老师的文字,其中也有我的名字。我瞪了王凯一眼,可他正在专心地做着题。

强压心中的怒火,我继续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王凯是个学习不错的学生,只是性格比较内向,上课时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下课也很少与老师交谈。如果说老师平时对他重视不够的话,也不至于如此啊,更何况我在王凯身上也付出了不少,平时与他说说话、谈谈心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寒心啊,寒心……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哪位老师得罪了他?没听说。是我得罪了他?绝对没有。在教室里戳穿他?不行。把他撵出教室?更不行。装作看不见?又怎能咽下这口气。可他毕竟是个孩子……不知不觉又来到了他的座位前,又看到了那张纸,就在我们四目相对的瞬间,我突然迅速地把那张纸拿在手中,看也没看,就轻轻撕碎,然后扔到了垃圾桶里。教室里静得出奇,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做着题,我没有再看王凯,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脸通红,他的心也跳得厉害,因为我的心也跳得厉害。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一切都像没有发生,我还像往常那样笑容满面地去上课。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王凯打报告进来了。“老师,我对不起你,我不该写……”“写什么?”“您那天撕的……”“哦,那不是一张废纸吗?”

后来王凯给我解释了很多很多,至于他解释的内容,今天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后来王凯笑了,我也笑了。2007年春节,我被邀请参加学生们的聚会,又见到同学们,又见到王凯,他已是山东师范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这次他又主动谈起了那张纸:“老师,谢谢您,几年前正是您的大度和宽容改变了我的一生,将来我也会成为一位好老师的。”

哈哈……当一名教师还真不容易啊,该看不见的时候就要装作看不见!2007年3月7日

如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谈到现在的师生关系,教师有抱怨:学生难管理;学生也有抱怨:教师私心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师生关系不和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学生难管理,教师私心重,以至于师生关系不和谐呢?我以为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一、不和谐的因素

1.社会的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的待遇普遍较低,其工资收入与消费支出很难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社会财富分配也存在着不公的问题,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教师的付出和收入与一些部门、行业之间存在着极不协调的情况;即使是同样的教师,由于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的待遇也差别很大。当然,以上社会原因的产生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背景,但是其存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师的从业积极性。

2.教师的因素

某些教师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在利益的驱动下,在学生身上打起了歪主意:私自办辅导班,搞有偿家教,乱订报纸教辅……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给学生造成了生理与心理上的伤害。这样的教师尽管是极少数,但正是这极少数的害群之马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使一些人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3.学生的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某些学生身上极易形成唯我独尊、任性固执的性格特征,正是这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性格特征,使学生缺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了刻苦学习的斗志,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往往会不理解、不配合,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对老师的合理要求都难以接受。

4.家长的因素

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孩子在学校受一点点“委屈”家长就受不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本来是师生之间或者同学之间小小的矛盾,有的家长就说三道四,甚至无理取闹。还有的家长为了让老师特别关照自己的孩子,总感到不给老师送点什么心里不踏实,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表露在孩子面前,长此以往,教师在一些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二、如何创建和谐

针对以上原因分析,我认为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要对症下药。

1.社会要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虽然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来维护教师的权益,但是各级各类部门在落实上还不到位,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建议政府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依法办事,多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彻底排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从教、乐于从教。

2.教师要自重自爱

教师整天和学生打交道,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只有充满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只有负责任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谨言慎行,做到自重自爱,抛掉私心,去除杂念,不贪小利,不做违规违法的事,把关爱学生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

3.学生要自律自省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为了学到知识,掌握本领,早日成为有用之才,必须做到自律自省,尊敬师长,服从管理,虚心好学。学生如果一旦与教师产生摩擦,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原因,主动与教师沟通交心,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扩大事态。

4.家长要率先垂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行为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了孩子能“成龙成凤”,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在孩子面前要识大局顾大体,不利于维护教师形象的话不说,不利于维护教师形象的事不做,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其明白事理。只有家长在尊师上率先垂范,孩子才会尊敬老师、乐于向学。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所期望的,胡锦涛总书记倡导创建和谐社会,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师爱生、生爱师”的和谐新局面。2007年9月29日

从生活实际问题的教学看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适当加入一些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数学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一家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两种上网收费方式:方式A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方式B除收月基费20元外,再以每分钟0.05元的价格按照上网时间计费,问如何选择收费方式能使上网更合算?

现在网络逐渐进入家庭,学生对网络收费非常关心。就本题而言,通常的做法是:列出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看出交点,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出交点坐标,然后结合图象,给出结论。

如果我们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可以进一步深挖该题的教学价值,依次引申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上网10分钟两种方式各收费多少?20、30、40、50分钟呢?

问题2:为什么可以用射线来表示收费情况?

问题3:为什么方式A的图象经过原点,而方式B的图象经过点(0,20)?

问题4:如何找到上网10分钟时两种方式各收费多少?

问题5:计费方式的哪些方面在表格或图象中得到了表现?

问题6:如果你不常上网,选哪种方式更合算?如果常上网呢?

问题7:如果你想尽可能长时间上网,但又不想让费用超过40元,该选择哪种收费方式?

问题8:如果方式A收取月基费或方式B提高月基费,对图象有什么影响?

问题9:方式A如果将每分钟0.1元提高到每分钟0.15元,它的图象会有什么变化?

问题10:如果方式A改为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请画出图象。

问题11:哪种函数表示法更容易得到收费相等的时间点?

问题12:哪种函数表示法更容易看出每分钟的收费标准?

问题13:如何从表格中确定收费标准?

问题14:如何从图象上确定收费增加的快慢?

问题15:如何从图象上看出用哪种收费方式更经济?

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类比、归纳、猜想、探究、推理、论证等各方面的能力。

类似的现实事例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阐述,仅再列举两个例子:

事例1:一个由3个大人和4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3/4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元。问:这个家庭选择哪家旅行社花的费用少?随着孩子人数的变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费更优惠?

事例2: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1)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2)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满足的方程。(3)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底端滑行的距离比1大,还是比1小?

总之,教师在认真领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增加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数学运算中解脱出来,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大有益处。2007年10月25日

讲与不讲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始,山东泰安的“目标教学法”、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的“10+35”等教学模式,先后成为教育界争相学习的典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课堂教学注重“少讲多练”。可是一些学校在学习时却出了偏差,教师课堂讲课时间的长短成了衡量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有的明文规定教师课堂讲课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更有甚者某些领导在评课时拿着跑表,累加教师的讲课时间,将教师的讲话进行分类汇总:哪句话是讲解知识,哪句话是启发引导,哪句话是可说可不说,哪句话是说了也白说……

出现上述偏差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少讲多练”没有错,它在某种程度上杜绝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出现,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但是如果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地强调“少讲”,势必会违背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上出现问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介于讲与不讲之间。

首先,讲多讲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学生基础好,教师就可以少讲,因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如果学生基础差,教师不讲还真不行,因为这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很难掌握知识,更不要说灵活运用知识了,只有教师讲清了、讲透了,他们才可能有所收获。

其次,讲多讲少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知识的难易是存在差异的。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的知识,教师就没有必要喋喋不休,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完全可以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师少讲或者不讲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有的知识概况性较强、逻辑性较强,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很难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必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再让学生去苦思冥想,要抓住时机讲清讲透,多说几句也未尝不可。

再次,讲多讲少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来确定。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有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在语言表达上有优势,有的教师则不然。同样一个问题,表达得好,学生就易于理解,容易掌握,教师多讲也无益;有的教师表达得不好,学生就难以理解,不容易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多重复一遍,或者换个角度加以表述也是完全可取的,关键是看学生理解不理解,明白不明白。

最后,讲多讲少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授课类型来确定。学科之间存在着差异,课型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科在授课时讲多讲少应该有所区别,比如化学学科与历史学科在讲解时就应该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课型也应区别对待,像试卷讲评课教师就应该多讲些,把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到位,而动手操作课就可以少讲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规律、找寻乐趣。

综上所述,教师讲得多或少,没有必要硬性规定时间的长短,更没有必要千篇一律、搞一刀切。我们在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注重“把课堂还给教师”,该多讲时就多讲,该少讲时就少讲,该不讲时就不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介乎“讲与不讲之间”。2007年12月19日

收藏景点门票其乐无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假期长假的诱惑,我有幸到祖国各地去游览,并且对旅游门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形之中加入到收藏者的行列,每到一处我都把旅游门票保存好,并买一本介绍旅游地风土人情的书,用过塑机将旅游门票过塑后,作为书签放到书中,闲暇之余,一边细心地读书,一边抚摩着门票,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大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其乐无穷,惬意顿生。

旅游门票大多设计精巧,印刷精美。有的清秀,有的厚重;有的玲珑,有的大气。门票的正面往往是景点的标志景观,大同小异。背面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有的是景点简介,有的是游览线路简图,有的是游客须知,有的干脆和保险挂上钩。像泰山碧霞祠门票,正面是泰山碧霞祠建筑群,背面是碧霞祠简介;扬州瘦西湖门票,正面是五亭桥,背面是游览线路简图;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门票,正面是太庙,背面是注意事项;北京颐和园门票,正面是万寿山佛香阁,背面是中国人寿保险的广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