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1:39:19

点击下载

作者:钱先,陈剑梅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试读:

前言

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成人患病率为0.2%~0.4%,农村高于城市。按调查显示的发病率推断,我国目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数有500万之多。关节病是目前我国肢体致残的两大主要原因之一,远远高于脑血管病及外伤等原因,而在这些关节病中类风湿关节炎的致残率高居首位。但由于对类风湿关节炎仍然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许多患者不能在疾病早期得到积极诊治。这不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病,患者常需长期服用药物。患者需要对疾病有基本系统的认识,而且在平时的治疗及饮食起居中也有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之处,但是在和医生的接触中患者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没有足够深入的认识,将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所以,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类风湿关节炎》一书由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风湿科专科医师和药师撰写,旨在对广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普及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基础知识,帮助其走出常见的误区,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并配合医生治疗,使病情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

衷心感谢全体编写人员在繁忙工作之余,鼎力支持本书的撰写。本书的编写工作也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老师的精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未得精雕细琢,书中的不当之处,殷切希望读者和同道们批评指正!

最后祝愿广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日康复!编者2018年1月第一章 基础知识导航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概念

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侵犯四肢可动关节为主。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关节滑膜异常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入关节腔,侵蚀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肌腱等组织,破坏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是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患人群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发病率较高,约是男性患者的3倍。其患病率占世界总人口数的0.5%~1%,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略低,约为0.32%~0.36%。每100,000人口中不同年龄段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Cynthia S. Crowson,Eric L. Matteson,John M. Davis,et al. Gabriel Contribution of obesity to the rise in incidenc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Care & Research,2013,65:71–77.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是遗传、环境及免疫系统紊乱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因研究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但单独一项均不足以导致疾病的完全发生。研究显示,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级亲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久居阴冷潮湿环境、吸烟、各类病原菌感染、产后、从未妊娠等人群易患类风湿关节炎。抗原介导,多因素参与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为11%,单卵双生子同时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为12%~30%,而双卵孪生子同时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为4%,基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和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某些环境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相关,在部分人群中吸烟是最明确的因素,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刺激呼吸道的天然免疫系统有关。在吸烟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了瓜氨酸肽,这可能刺激了抗瓜氨酸肽抗体的产生,而抗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潜在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诱发本病,包括直接感染滑膜、病原体的某些成分与识别受体结合后激活了天然免疫;或者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导了自身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发生。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感染性病因有:支原体、细小病毒B19、反转录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和风疹疫苗、肠道细菌、分枝杆菌、细菌细胞壁等。

免疫紊乱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发病机制,以活化的+CD4 T细胞和MHC-Ⅱ型阳性的抗原递呈细胞浸润滑膜关节为特点。滑膜关节组织的某些特殊成分或体内产生的内源性物质也可能作为自+身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活化的CD4 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相应的关节炎症状。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可以通过经典途径固定并激活补体,已有确凿证据证明受累关节局部有补体的产生,这直接证明了自身免疫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合成与瓜氨酸肽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及抗瓜氨酸肽抗体,这种抗体的出现对于评价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与类风湿因子相似,抗瓜氨酸肽抗体在临床关节炎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出现,因此可以作为免疫高反应性和亚临床炎症的标志物。抗瓜氨酸肽抗体也可由滑膜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并能在滑液中检出。这种抗体的出现提示疾病更具有侵蚀性,破坏骨和软骨组织。

另外如Ⅱ型胶原、糖蛋白39、软骨连接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自身抗原及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等亦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介导炎症损伤,促进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多样,机制复杂,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关节炎症的产生。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手足小关节为主的对称性炎性关节炎,亦可累及大关节,常有软骨破坏和骨质侵蚀。未控制的滑膜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甚至增加死亡率;其全身表现主要包括血管炎、类风湿结节、肺和眼部病变。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差异较大,轻者仅表现为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重者表现为急剧进行性加重的多关节炎,并伴发其他系统损害。一、关节表现

1.常见的受累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四肢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偶尔呈游走不定的多关节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跖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肘、肩、膝、踝、颈、颞颌及髋关节等;远端指间关节及脊柱、骶髂关节极少受累。

受累关节活动期因炎症充血、水肿而出现肿胀、压痛和僵硬等症状。

2.关节肿痛特点

关节疼痛以夜间、晨起或关节启动时为著,严重时疼痛可向关节周围放射。

慢性期则多呈梭形肿胀,伴或不伴关节肌肉萎缩;晚期常见关节畸形,如关节脱位,手指尺侧偏斜,近端指间关节过伸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形成“天鹅颈”样畸形,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过伸形成“纽扣花”样畸形,掌指关节肿大屈曲呈峰谷畸形,膝关节外翻,腕、肘、膝、踝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等,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完全丧失功能,生活不能自理。早期关节软组织肿胀、发僵晚期关节脱位、畸形、强直二、关节外表现

1.皮肤表现

15%~2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单个或数个,质地软硬不等,无触压痛或仅轻度压痛,常见于关节的伸侧面或受压部位的皮下,如鹰嘴突和尺骨近端,出现于内脏,如心、肺、眼、椎体、脑膜等处的类风湿结节,常引起相应的症状。

当关节腔积液流入滑囊后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皮下囊肿,以膝关节的腘窝囊肿最为常见,又称Baker’s囊肿。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变还包括皮肤易碎擦伤、甲床皱襞及指垫部碎片状棕色梗死出血、手掌红斑、下肢或骶部溃疡,严重者可见单发或多发的指端坏疽等。

类风湿结节亦可发生于内脏及其他组织中(如眼、胸膜、心包膜及肺、心脏等,称为深部结节)。

2.肺部表现

肺部受累表现为胸膜炎或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广泛的类风湿关节炎胸膜病变可引起小到中量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液;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时,肺功能顺应性下降;累及肺泡时可出现细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还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及肺小气道功能障碍等。肺间质病变胸部高分辨CT冠状位肺间质病变胸部高分辨CT横断位

3.心脏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的心血管并发症形式多样,如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偶尔可有心包填塞。有时类风湿结节出现于心肌、心瓣膜,引起传导阻滞、瓣膜关闭不全。

4.肾脏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很少累及肾脏,其出现肾损害的原因多为治疗而间接受损。淀粉样变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滥用水杨酸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可致其发生;金制剂和青霉胺治疗可导致膜性肾病。

5.眼部表现

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直接相关的眼部损害是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这与滑膜病变及类风湿结节相关。患者可出现巩膜外层炎、巩膜炎、巩膜软化甚至穿孔等;眼底血管炎可引起视力障碍或失明。

当并发干燥综合征时可出现干燥性角结膜炎。

6.神经系统表现

可出现单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性感觉缺失、垂腕征、垂足征或腕管综合征。寰枢关节受累时轻则出现颈肌无力、进行性步态异常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重则损伤脊神经出现截瘫、甚至死亡等危重情况。硬脑膜类风湿结节可致脑膜刺激征。

7.肿瘤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某些亚群的患者发生淋巴瘤的危险性增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这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无关。部分资料显示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实体瘤的风险增加,然而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癌症发病率影响的几项评估表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致癌作用即使存在,其影响也是很小的,多发生在长期使用后。

8.血液系统损害

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轻度贫血症状,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的,且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和病情活动有关。血小板增多亦非常常见,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和疾病活动性明显相关。如患者出现典型的单克隆γ-球蛋白升高则提示预后不佳,该类患者淋巴瘤或骨髓瘤的发病率较高。

9.其他

除上述系统表现外,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还可出现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抑郁、听力下降等关节外症状。第五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必须依据有效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任何一项单一特征或实验室检查均不能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目前临床采用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1988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表1-1),其诊断特异性较强,但当符合该诊断标准时患者往往病情已经较重,易延误治疗时机;另为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会议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最新分类标准(表1-2),该标准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较高,但敏感性高,二者各有其优劣。表1-1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续表注:以上7条满足3条或3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Cynthia S. Crowson,Eric L. Matteson,John M. Davis III,et al. Gabriel Contribution of obesity to the rise in incidenc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J]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13:65:71–77)表1-2 2010年ACR/EULAR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续表

关节炎定义:关节肿胀或压痛。

受累关节中远端指间关节、第一腕掌关节和第一跖趾关节除外;

大关节包括肩、肘、髋、膝关节;

小关节包括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第2~5跖趾关节。

为了解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目前多采用如下关节功能分级方法:

Ⅰ级:能完成日常生活而无工作障碍;

Ⅱ级:能从事正常活动,但有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受限或不适;

Ⅲ级:能进行部分日常活动或生活部分自理;

Ⅳ级:大部分或完全丧失活动能力,长期卧床或依靠轮椅,生活不能自理。第六节 特殊类型类风湿关节炎

1.缓和的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syndrome of remitting seronegative symmetric synovitis with pitting edema,RS3PE)

以屈(伸)肌腱鞘滑膜的炎症为主,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手足背凹陷性水肿、腕关节滑囊炎和屈肌腱鞘炎,以疼痛和晨僵为主要表现。双侧肘、肩、髋、膝、踝及足关节均可受累。全身表现可有乏力、发热、体重减轻、皮疹和肌肉疼痛等。患者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阴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轻度贫血等,X线检查无关节骨质破坏。患者常对小剂量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良好,但也可能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病。该类患者应长期随诊,以防病情发生变化。缓和的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

2.回纹型风湿症

以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为特征,多以单关节起病,数小时内波及多关节。好发于手指、腕、肩、膝及踝关节,出现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红、肿、热、痛现象,症状在数小时至1周内完全消退,2年内发作5次以上,发作间歇期无任何症状,故称为“回纹型风湿症”,又称为“复发型风湿症”。本病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多数患者反复发作,但不发生永久性滑膜炎或关节损伤。全身症状较少出现,关节症状发作时血沉多升高,约半数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多阴性。

3.Felty综合征

典型的三联征是关节炎、脾肿大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血培养阴性及体重减轻。大部分患者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部分患者伴肝大,可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

4.类风湿血管炎

发生率约小于1%,是重症RA的表现之一,临床较少见,多见于类风湿因子阳性、病程较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任何大小血管均可受累,以中、小动脉受累更为常见(如阻塞性终末动脉炎最多见)。可出现皮肤、神经系统、心、肺、肾、胃肠道等系统损害,其中皮肤静脉炎最为常见。一般认为,踝部皮肤的深溃疡是类风湿血管炎的标志,直径多>1cm,边缘不规则。第七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性

1.影响关节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可出现关节肿痛、晨僵,影响日常生活。病程日久,尤其是未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关节出现破坏、畸形、固定,导致患者残疾,失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系统损害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肺、眼、肾、神经系统等损害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使病情复杂化,增加医疗费用。

3.增加感染发生率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使用后患者可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各类感染,影响生活质量。

4.增加死亡率

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预期寿命中位数低于对照人群。感染、肾病、呼吸衰竭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第八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自我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但表现为周围关节急性滑膜炎的患者只有一部分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而临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滑膜炎有可能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因此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

1.持续的滑膜炎症。患者的四肢关节尤其是小关节出现肿胀、压痛、晨僵,持续6周以上仍不缓解者。

2.关节骨结构出现破坏。当关节X线、CT或磁共振检查可见骨皮质变薄、广泛性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囊性变,甚至出现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时需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可能。

3.部分患者在关节症状发作之前体内即可存在自身抗体,因此当出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等现象时,需行进一步专科检查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第二章 个人调理攻略第一节 饮食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饮食须知

饮食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发育与健康。安排合理饮食,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能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常常因为关节疼痛、长期服药等原因影响日常进食和消化功能,更加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合理饮食就显得更为重要,除去过去吃过的能明显诱发关节炎的食物,其他食物都可以吃,且要保证营养全面、均衡。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饮食要求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患者需常年服药,由此对消化系统产生的不良刺激,往往可导致其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降低。如果患者的饮食营养及能量需求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则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科学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饪,保持食物良好的色香味,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食欲,使患者在饮食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及能量,具体可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有节

该病病程较长,患者病久体虚、常年用药,且多数药物对胃肠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因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易出现蛋白质、维生素不足,肌肉萎缩、贫血、骨质疏松等症状。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可选用鱼肉、鸡鸭、蔬菜、水果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高能量的食物。同时饮食应定时、适量,不能饥饱失常,应以清淡为主,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且食物软硬、冷热皆应适当。患者如果出现贫血,可以食用动物肝脏、瘦肉等;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应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于趋于肥胖的病人,要适当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对于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如出现水肿或血压高等并发症时,还应适当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

2.辨证施食

在大多数情况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除了少数人因某些食物会引起反应或加重症状外,没有必须禁忌的特殊食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说明应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进行辨证施食。

体质内热者,不宜服用热性食物,如辣椒、葱、大蒜、韭菜等。

脾胃虚弱运化乏力、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阿胶、银耳等补品,食物中坚硬、生冷者及水果中的生梨等也均应少吃。

胃脘腹饱胀者,不宜多吃甜腻之物及牛奶、豆浆等闭气助胀之品;如舌苔厚腻,内湿盛者,不宜吃油腻厚味之品,如甲鱼、猪蹄等,应以清淡为宜。

3.饮食宜忌

本病不适宜盲目忌口、进补与偏食,营养应合理、全面、均衡。但在急性活动期患者如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应限制辛辣刺激性和油腻食物的摄入。(1)不盲目忌口与进补:

因本病病程较长,患者如忌口太严,长此以往会影响营养吸收,对病情不利。如果进补太过,增加胃肠的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成为痰湿生成之源,也易加重病情。(2)不偏食: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除选用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豆类等)之外,还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冬瓜、山药、西红柿、苹果等)和一些粗杂粮(如玉米、高粱、薯类、燕麦片等),来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但这些饮食都应以胃肠能充分消化吸收,且满足人体生理需要为度。(3)注意事项:

一些食物因其对关节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格外重视。

1)少食花生、巧克力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等,导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2)少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并进一步导致关节破坏。

3)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且会使关节滑膜炎恶化,导致病情加重。

4)少饮酒、少吸烟、少喝咖啡和浓茶,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5)适量多食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以及含有不饱和长链脂肪酸的鱼油等。第二节 功能锻炼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功能锻炼须知

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都较为强壮,抗病能力较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也比一般人强。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需参加一定强度的功能锻炼来增强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同时适度的功能锻炼对改善关节功能、预防畸形、促进身体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即使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都应该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主要有以下作用:保持关节灵活性,避免出现僵直挛缩;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振奋精神,增强体质;有利于加强五脏六腑的气血功能。但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较多,各个关节恢复的快慢不一,进行关节锻炼时不能强求一致。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活动次数由少到多,活动方式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活动量及强度逐渐增加至可以耐受的程度,活动方法可依病情灵活确定。二、不同分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功能锻炼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和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但锻炼的方式、强度与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病程等做出相应调整。

1.急性期

应以休息、药物治疗为主,只进行受累关节的轻微活动。休息时尽可能地使关节处在接近功能位的舒适位置上,床应该结实,床中部不能下垂凹陷,以免关节变形;平卧时双脚蹬于床端横档处,预防足下垂;仰卧时用少量枕头垫于腰下,保持脊柱良好的姿势。在关节不感到明显疼痛的前提下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锻炼,如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和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ROM训练),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亚急性期

患者应减少休息的时间,逐渐增加锻炼量。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等张收缩练习和主动加被动练习,如ROM练习,并鼓励患者尽量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逐步增强关节活动能力。

3.慢性期

可通过按摩或采用热疗、水疗和电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以此改善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与淋巴循环,以减轻组织的退行性变。但此期应以功能锻炼为主,尽可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耐力,增强体质。主要有如下锻炼方法。(1)有氧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能舒张肌肉,减轻关节周围组织痉挛,促进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炎性物质堆积,促进炎症消散。它不仅能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力,改善心肺功能,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有氧运动方法目前不统一,需针对患者具体耐受情况进行选择。如功率自行车、跑步机、水上运动、跳舞、步行、户外跑步等。(2)抗阻力运动:

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应用较多的主要为增强肌力运动及耐力训练。如类风湿关节炎侵袭膝关节时,常易引起股四头肌肌力下降,宜做直腿抬高运动,取仰卧位,在膝伸展的情况下做下肢的抬高运动,可以起到增强股四头肌和髂腰肌肌力的目的。(3)关节体操:

能使各关节维持自身的活动度,防止因为疾病破坏关节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90%以上最先累及手腕关节,且本病常累及全身其他大小关节,因此全身性的关节锻炼很有必要,同时应加强手腕部关节功能的锻炼。

以下为大家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常累及的手关节的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动作一:上下摆手

双臂平放在桌面上,手掌向下

第一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向上抬起,姿势类似向别人打招呼,尽量做到摆动的最大幅度。

第二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逐渐放下,并低于腕关节平面,前臂有向前牵拉的感觉。

第三步:保持6秒钟放松。

动作二:左右摆手

肘关节支撑在桌面上,手背面对自己。

第一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向小指方向倒。

第二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向大拇指方向倒,姿势如同摇手。

动作三:逐一对指

第一步:用食指接触大拇指。

第二步:用中指接触大拇指。

第三步:用无名指接触大拇指。

第四步:用小指接触大拇指。

动作四:握拳平展

第一步:五指屈曲,握成拳头状。

第二步:五指放开,尽量伸直。(4)作业疗法:

作业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战胜病残的信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和手工操作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饮食、更衣、沐浴、如厕等动作,可以较高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进行绘画、编织、雕刻、木工等各种工艺品的手工操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也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改善精神状态。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受限项目进行训练,有利于使患者在家庭、社会上都能不依赖他人而独立生活和工作。(5)中医传统健身项目:

近年来,中医传统健身项目因其独特的康复效果,在慢性病治疗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重视,而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治疗方面的效果也日益显著。(6)借助简单的器械与工具:

如手捏核桃、弹力球等锻炼手指功能;悬空脚踏自行车锻炼下肢关节;滚圆木、踏空缝纫机锻炼踝关节等。第三节 起居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起居须知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程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正是万物萌芽之际,也是“百病好发”之时,因此为了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以及疾病的复发及加重,患者需多关注自身日常生活起居。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起居要求

1.环境适宜

中医认为风寒湿是本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多数患者受天气变化等刺激易致关节肿胀、疼痛,往往使平时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前功尽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最怕寒冷和潮湿,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被褥要轻暖、干燥,经常洗晒;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防止睡眠中受凉。

2.生活调护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冷水洗物、洗澡的次数,避免受寒受凉、受潮、淋雨。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不要因贪凉露肤,暴食冷饮;不要卧居湿地等。另外,劳动或运动后,不可汗液未干便凉水洗浴,且应及时更换汗湿衣物;若工作在水湿潮寒的环境中,如井下、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具;天热出汗时要避免电风扇或者空调直接吹风;出汗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把皮肤擦干,衣服汗湿后及时更换干燥衣服,避免受风。洗漱宜用温水,晚上洗脚时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泡洗15分钟左右,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选择的衣服应该舒适、容易穿脱,且应选择大小合适、轻便柔软的硬底软帮鞋。

3.居家照护

对于病情较重长期卧床者,应注意2小时帮助更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对于关节畸形,生活不便患者,要及时照顾与帮助,可运用代步器、轮椅等辅助工具。此外,也可对一些小家具进行适当的改造。比如可用木块或砖块将餐桌和办公桌调到合适的高度,在洗手间重新安置扶手等。第四节 药膳

中医学认为“医食同源”,食物只要使用得当,配之得法,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就是药膳从古至今一直这么热门的缘由。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制作药膳时,不宜用炸、烤、爆等方法,防止有效成分遭到破坏,或是改变性质失去疗效。宜采用蒸、煮、炖或煲汤的方法。

由于本病多因风寒湿邪阻络而致,故药膳多选用祛风、散寒、化湿、温通之品,且应根据患者具体证型进行选择用膳。(一)风邪偏胜

1.防风薏米煎

配料:薏苡仁30g,防风10g。

制法:薏苡仁洗净,与防风共煎。

服法:取药液约200ml一次服,每日服1剂,连用1周,停3日后再用。

功效:祛风除湿。

适用人群:关节窜痛、重着麻木之风痹兼湿者。

2.樱桃酒

配料:樱桃500g,五加皮50g,白酒500ml。

制法:樱桃、五加皮洗净晾干,放入500g装入瓶内,再添加60°白酒,瓶满后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五周后可用。

服法:每日1次,每次10ml。

功效:祛风止痛,益气扶正。

适用人群:风湿腰腿关节窜痛,全身乏力患者。(二)寒湿偏胜

1.薏苡仁粥

配料:薏苡仁50g,干姜9g,适量白糖。

制法:先把薏苡仁、干姜加适量水,煮烂成粥,再加入适量白糖服用。

服法:每天1次,连服1月。

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

适用人群:寒痹湿盛者,症见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手足困重,痛有定处,阴雨天加重。

2.煮黑豆

配料:黑豆1000g,松节200~300g,黄酒250ml。

制法:小火煮黑豆,酥烂时,收水,晒干黑豆。和松节一起放入黄酒中,密封瓶口,2周后可用。

服法:每次嚼服50粒黑大豆,每天3次。

功效:祛风除湿,强健筋骨。

适用人群:寒痹患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三)湿热痹阻

1.赤小豆粥

配料: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

制法: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做粥。

服法:每日1次。

功效:利水除湿,活血消肿。

适用人群:适合湿热痹证。症见关节肿痛、下肢为甚,有沉重感,步履艰难、发热、口渴不欲饮者。

2.苡仁丝瓜粥

配料:薏苡仁150g,薄荷15g,豆豉50g,丝瓜100g。

制法:薄荷、豆豉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500ml,沸后用文火煎约10分钟,滤汁去渣。薏苡仁、丝瓜洗净后倒入锅内,注入药汁,置火上煮至薏苡仁酥烂。

服法:食用时可加糖或盐调味,空腹服,每日1次。

功效:清热利湿,解表祛风。

适用人群:风湿痹证兼有表证者。症见肢体关节、肌肉酸痛,上下左右关节游走不定,但以上肢为多见,以寒痛为多,亦可轻微热痛,或见恶风寒。(四)肝肾亏虚

1.何首乌粥

配料:何首乌60g,粳米60g,红枣20g,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将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待粥将成时,放入红糖调味,再煮1~2沸,即可食。

服法:每日1次。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祛风。

适用人群:肝肾不足者。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夜尿增多。

2.猪肉鳝鱼羹

配料:黄鳝250g,猪肉100g,杜仲15g,葱、姜、料酒、醋、胡椒粉、香菜适量。

制法:杜仲水煎去渣备用,将黄鳝宰杀,去肠肚洗净,用开水略烫,刮去外皮上的黏物,冲洗、切段。将猪肉剁末,放油锅内煸炒,加水及杜仲汁,放入鳝鱼段、葱、姜、酒,烧沸后改文火至鱼酥,加醋、胡椒粉,起锅,撒上香菜,配餐用。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祛风通络。

适用人群:肝肾两虚及乏力者。症见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第五节 误区一、因关节疼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怕加重病情

因关节疼痛不敢坚持活动与锻炼,长此以往有可能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和肌力下降等现象,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疾病分期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指导。二、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应多进补,补充营养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长期服用大量治疗疾病的药物,容易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形成刺激源,因此不宜过度进食滋补食物,食之反而适得其反,易助湿生痰更伤脾胃,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越能保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都比较怕冷,喜欢穿暖和点,但要避免穿得过多,以免捂得过于严实而出汗。如果汗液不及时擦干,遇风、受寒反而易加重病情。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是完全不能喝酒的

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触酒精之后可能会诱发疾病,或病情加重、复发,此类患者应该完全避免与酒接触;如果未出现以上情况,可以进行药酒治疗。但对于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来说,应该完全戒酒。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限制酒的摄入,因此服用药酒也不合适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使用药酒进行治疗,但须注意的是,药酒大多是治疗风寒湿痹所用,不能滥服,尤其是风湿热痹、孕妇、小儿阳盛之体,更要禁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切勿将外用药酒内服,以免中毒。第三章 名家防治指导第一节 中医内治一、辨证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中属于“痹证”范畴。所谓痹证,通俗的说来,就是风寒湿三种邪气夹杂而至,痹阻经络,不通则痛,出现的一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即《黄帝内经》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根据该病的不同表现,将本病分为行痹、痛痹、着痹三种类型,即“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书中还提出了“寒痹益温”的治疗原则,即应当使用火热或辛温之品以散寒通络为主要治疗方案来治疗该病,对后世治疗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医学的发展,各位医家对本病的病机、分型、辨证治疗也越来越趋于完善,如汉代“医圣”张仲景采用发汗利小便、通阳行痹、温经散寒祛瘀三种方法来治疗该病,其搜集及创立的大青龙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乌头汤等方剂沿用至今,疗效颇佳。唐代“药王”孙思邈为“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创立犀角汤;为“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之痹证创立独活寄生汤,仍为今日医家广泛应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集历代中药、方剂学之大成。所记载的方药已开始广泛使用乌蛇、白花蛇、全蝎等虫类药,进一步发展了治疗方法。及至明清,痹证治疗的理论更趋于完善,李中梓认为本病虚实夹杂,攻补兼施可达治疗效果;王清任在其医学著作《医林改错》中提出了“痹证有瘀说”,其独创身痛逐瘀汤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树立了典范。叶天士则集前人大成,创络病学说,并应用祛风通络、化湿通络、活血通络、宣肺通络、温阳通络等诸多方法治疗本病,多为现代医家所借鉴。

可见,对于本病的治疗,在我国历代医家不懈的努力下不断充实完善,至清朝末年已逐渐趋于成熟,并愈加规范及多样化。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整理、挖掘,建立了以辨证论治为体系的治疗方法。虽然各位医家的辨证分型及论治体系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及处方也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本病主要根据邪气的偏胜,虚实的不同来进行辨证分型治疗,临床常可分为如下几种证型。(一)风寒湿痹

1.行痹(风邪偏胜)

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

常用药:防风、麻黄、桂枝、葛根祛风散寒,解肌通络止痛;当归养血活血通络;茯苓、生姜、大枣、甘草健脾渗湿,调和营卫。

药物加减:腰背酸痛可加桑寄生、菟丝子、仙灵脾等补肾助阳通络;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渐化热,寒热错杂,宜寒热并用,可加石膏、知母、丹皮等亦温清并用,或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

2.痛痹(寒邪偏胜)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乌头汤。

常用药:制川乌、麻黄温经散寒,通络镇痛。芍药、甘草、蜂蜜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活血通痹。

药物加减:若寒湿甚者,制川乌可改用生川乌或生草乌;关节发凉,疼痛剧烈,遇冷更甚,加附子、细辛、桂枝、干姜、全当归,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3.着痹(湿邪偏胜)

症状: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本方有健脾祛湿,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痹证湿邪偏盛,关节疼痛肿胀重着。

常用药:薏苡仁、苍术、甘草益气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麻黄、桂枝、制川乌温经散寒,祛湿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脉。

药物加减:若关节肿胀甚者,加萆薢、木通以利水通络;若肌肤麻木不仁,加海桐皮、豨莶草以祛风通络;若小便不利,浮肿,加茯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祛湿;若痰湿盛者,加半夏、南星。(二)风湿热痹

症状: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得冷则舒,可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前方以清热宣痹为主,适用于风湿热痹,热象明显者;后方重在清热利湿,宣痹通络,适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疼痛明显者。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清热坚阴;桂枝疏风解肌通络;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赤小豆、蚕沙清利湿热,通络宣痹。

药物加减:若热盛伤阴,症见口渴心烦者,加麦冬、生地以清热滋阴生津。如热毒炽盛,化火伤津,深入骨节,而见关节红肿,触之灼热。疼痛剧烈如刀割,筋脉拘急抽挛,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合用五味消毒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