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问题应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6:52:54

点击下载

作者:陈辉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幼儿行为问题应对

幼儿行为问题应对试读:

“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丛书序

几年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出版他写的《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一书时,曾经他的导师郭齐家介绍,打电话要我写序,当时我以对幼儿教育的现状不了解为由推辞了。2012年6月,我又接到储朝晖的电话。原来是他收到徐勇给的《卢乐山口述历史》一书,看后又打电话告诉我,说他在筹备编写一套婴幼儿发展与教育丛书,其中还有一本我的朋友钱玲娟的书,希望我能为这套书写序。我盛情难再却,就答应了下来。

储朝晖30多年来一直作实地调查,对教育的实际情况很了解,对各地婴幼儿教育很热但又很功利的问题感到很担忧,对中国早期教育的专业水平还处在较低的阶段很着急,因而在内地、香港约集早期教育前沿的专业工作者编写“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丛书,试图为早期教育注入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理念,这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

现在幼儿教育各方面的书多了,但是能理论结合实际的书还是很需要的。这套丛书以婴幼儿的生活和发展为关注点,既有国外比较成熟的早期教育论著翻译,又关注婴幼儿护理与习惯养成;既有久远传统的玩具的玩与学,又有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应对,还有亲子游戏这些富有生活趣味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这是本套书的长处。

但需要对家长、老师们多说一句的是,书本只能谈到一般的规律,或者展现个别的经验。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的遗传、环境、所接触的人各不相同,那么他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一定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在学习书本的时候,先要把理论学懂了,再结合其中的实际部分,看看人家为什么是这么实践的,想想我该怎么去实践;在具体实践的时候,我们要参考一般的规律,也要借鉴个别的经验,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结合孩子的个别情况来灵活运用。总之,务必将书本消化了之后,再运用到自己身上,这是广大读者需要注意的。当然,这注定不是一件“小儿科”的事。

0~6岁婴幼儿发展是终身发展的基础,早期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具有极为关键性的作用,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卢梭讲:“天性为是。”相信本套丛书将高扬此幼儿教育真谛,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科学、理性的育儿之路。

是为序。

引言

从呱呱落地开始,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行为。第一声啼哭、第一个微笑、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回耍赖打滚……这些行为印刻着他们成长的痕迹。在成人看来,幼儿的行为有的呆萌可爱,有的顽皮捣蛋,也有的让人觉得不可理喻、忧心忡忡。实际上,不论呆萌顽皮还是不可理喻,幼儿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它们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某个或某些原因的必然结果。其中,心理因素是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影响幼儿行为的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因素已经得到了深刻和细致的探索,目前已经达到脑电波和眼动的程度,人类心理的黑匣子已日渐打开。

但是,幼儿是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复杂个体,对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些行为问题,我们不能像医生做外科手术那样,找到某个症结就能快速处理掉。因为,一方面,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机制比较复杂。不仅心理因素只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因素,而且心理因素内部也存在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找出幼儿行为问题的原因并不意味着能改变幼儿的行为,原因与行为改变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该在分析幼儿行为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个别差异和环境因素,理解幼儿的行为并尝试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幼儿的行为,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心理和教育的视角,从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入手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立足于幼儿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复杂个体,在理解幼儿行为的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心理与发展的视角强调的不是发现幼儿出现行为异常后就给予矫正,而是先去理解幼儿的行为,综合考虑幼儿行为发生的年龄、情境和环境等因素,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合理性,然后从发展、健康成长的角度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实际上,幼儿的一些行为问题,只要成人理解了其发生的阶段性和情境性,是不需要过多干预的。

本书侧重分析的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的一些行为问题,因为这些行为问题对于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来讲,一方面是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共鸣;另一方面是在一定的指导下比较容易掌握应对的方法,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而那些因为生理、病理等原因形成的行为问题,则不是本书讨论的内容。第一章幼儿的行为与心理

幼儿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除了生理和环境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幼儿的行为与其心理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一、 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一般来讲,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例如,吃饭、穿衣、睡觉、跑步,都是幼儿各种不同的行为。有的行为简单,如光线刺激眼睛引起眼睑关闭,食物刺激口腔引起唾液分泌;有的行为则很复杂,如串珠、骑自行车、做体操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人的心理主要包括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个方面。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努力。比如,有的幼儿因为想得到老师奖励的贴画,在做操的时候站得笔直,得到奖励就是幼儿的动机。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比如,有的幼儿记东西快,有的幼儿记东西慢,这就是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比较文静温和,有的幼儿比较好动急躁,这就是人格的差异。

幼儿的行为与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 幼儿的心理支配着其行为

幼儿之所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是由其心理决定的,心理的复杂性决定了行为的复杂性。例如,从外人听来差不多的哭声里,有经验的妈妈能分辨出宝宝哭声的差异,有时候是饿了哭,有时候是渴了哭,有时候是想让妈妈抱而哭,有时候是受到一些惊吓而哭。幼儿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就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他们通过不同的行为来表达,只是受他们身体发展的限制,在这个阶段,他们只能选择妈妈能理解的不同程度的哭来表现。(二) 幼儿的行为是其心理的表现

幼儿的心理支配着行为,同时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幼儿天真、单纯,他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比较直接,怎么想的,就怎么表现出来,比如,他们饿了就会找家长要吃的,伤心了就会大哭起来,生气了就谁都不理,很少会因为环境的原因而改变或隐藏自己的行为。从这一角度来看,成人通过幼儿的行为来分析他们的心理,会更加真实和准确,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知识的基础之上。二、 解释幼儿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不一定能解释幼儿的所有行为,但是,幼儿的很多行为都能从心理学中找到解释。随着社会、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心理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丰富与完善。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心理学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与分析问题。其中,一些理论到目前为止一直被证明是正确的,也有一些理论后来被证明是不完全正确或者错误的;一些理论能解释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理论只能解释某个方面的问题。这里,我们只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能解释幼儿某些行为的心理学理论,以便于读者从整体上了解幼儿行为的心理原因,而不是对心理学理论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一) 早期游戏理论

早期游戏理论是指18、19世纪出现的游戏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剩余精力说”“前练习说”及“复演说”等(刘焱,2014)。

1.“剩余精力”说

在成人眼里,幼儿有一个普遍特点,那就是“精力旺盛”,他们不停地奔跑、跳跃,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席勒和斯宾塞的“剩余精力”说对幼儿的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剩余精力”说的基本观点是: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也就是说,儿童的精力除了维护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这些剩余精力必须找到出路,消耗、发散出去,游戏就是儿童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所以,成人对幼儿的活跃行为不用过于担心,应该允许和提供条件让他们释放多余的精力。当然,一些涉及病理的极端行为除外。

2.“前练习”说

在幼儿的游戏中比较常见和存在典型性别差异的现象是,女孩子喜欢布娃娃,常常乐此不疲地给娃娃喂饭、换衣服、洗澡;而男孩子喜欢追逐打闹、舞刀弄枪地玩打仗。“前练习”说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前练习”说也叫“生活准备”说,是由德国学者格鲁斯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游戏就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根据“前练习”说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本能的层面来解释前面提到的幼儿游戏的性别差异现象,即女孩子喜欢玩布娃娃的游戏是她们具有做母亲的本能,喂布娃娃等游戏是为了练习做母亲;男孩子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是他们有作战的本能,舞刀弄枪、追逐打闹正是为了练习作战。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游戏是很复杂的行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前练习”说的解释只是其中的一种。

3.“复演”说

年轻的爸爸妈妈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费尽心思给孩子买了昂贵、精致的玩具,结果玩不了几天,孩子就腻了,他们似乎对路边的小石子、沙土、小水坑更感兴趣。先撇开玩具的结构不谈,霍尔的“复演”说给了另一种有趣的解释。“复演”说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游戏的发展过程同种族的演化过程相吻合,儿童通过游戏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比如,幼儿喜欢扔石子儿,这是复演了原始阶段人类用石头做武器进行生存斗争的活动;幼儿喜欢玩沙土,这是处于农业—家族制阶段的人类的行为反映;幼儿喜欢荡秋千,这是处于动物阶段的人类祖先(猿)的行为的反映,等等。(二) 行为主义理论

日常生活中成人应对幼儿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是用玩具、零食等物品来影响幼儿的行为。比如,在家里比较常说的话是“你如果……就给你买新玩具、好吃的”;在幼儿园或早教机构,老师们都会用贴画、印章等物品来引导幼儿的行为。这类方法为什么普遍有效,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华生之外,还有斯金纳和班杜拉等。其基本观点是: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这一理论强调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反对以意识、心理状态等不可捉摸的内部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力量塑造起来的,只要具备或施加适当的环境条件,任何正常儿童都能学会任何事情;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行为主义理论虽然有很大局限,但它对教育教学、行为治疗等许多领域一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引起注意:

1. 强化和强化物

强化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 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例如,孩子在小区里碰到邻居有礼貌地打招呼,家长和邻居都表扬他,这样,孩子以后有礼貌地打招呼的行为会更多,大家的表扬就是正强化。而当某种刺激在环境中消失时,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例如, 因为药很苦,孩子不愿意喝药,但是,如果给苦药里加些糖或者换成口味好点的药,孩子就愿意喝药了,这里苦味就是孩子力图避开的负强化。

强化物,是指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老师和家长为了鼓励幼儿的行为,常用的表扬、拥抱、贴画、零食以及玩具等都可以说是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例如,幼儿不遵守纪律,教师收回刚发的贴画,使幼儿的违纪行为减少;或者幼儿在家不听话,家长会严厉训斥甚至打幼儿,使幼儿的不听话行为减少,这都是惩罚。

2. 观察学习

行为主义理论的另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是观察学习,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应对外在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例如,甲、乙两个幼儿在一起玩,甲看中了乙手上的玩具,想要过来玩,但乙不给,甲没办法,只能玩另外的玩具。一会儿,幼儿丙加入进来,丙也想要乙的玩具,见乙不给,就从乙手上抢过来,乙哭了会儿,没办法,只能换一个玩具,而丙则高兴地玩乙的玩具。整个过程,教师没发现,丙也没受到应有的批评。甲目睹了这一过程,他以后抢玩具的行为就可能增加。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会突然做出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行为,比如,说脏话、爱打人、喜欢做某种特殊的手势、说出一些怪怪的话或者方言,等等。幼儿行为突然变化的原因可能就是观察学习。人是社会的人,幼儿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家庭、居住小区、托幼机构、游乐场所、各种媒体等都可能会触发幼儿的观察学习,因此,我们在理解与分析幼儿的行为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三) 精神分析理论

你会在孩子身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怕打针、怕医生、怕进医院的孩子玩起“医院”的角色扮演游戏时会特别带劲儿。他们抢着当“医生”,煞有其事地模仿医生的语言与动作,特别“痛快”地把玩具针头戳到扮演“病人”的幼儿身上,戳完后,要么说些安慰的话,要么乐得哈哈大笑。精神分析理论能很好地解释他们为什么怕医生又喜欢当医生。

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彭聃龄,2001)。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学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学说之一。他提出,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处于意识的三个层次上的伊底、自我、超我构成。伊底包含基本的内驱力和反射,它是由“快乐原则”所支配,处于“潜意识”状态;自我处于伊底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伊底加以控制与压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指导自我去限制伊底的冲动,以社会道德标准或理想来控制行动(李丹,1987)。

在弗洛伊德看来,对于儿童来说,“自我”调节和平衡“伊底”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机制,某种程度上是在游戏中获得的。由于游戏是部分与现实分离的,因此它允许自我自由地调节伊底和超我的要求,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快乐原则”,即通过游戏实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释放因内驱力受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以前面的“医院”游戏为例,在现实生活中,被医生打针是让幼儿感到紧张、焦虑、愤怒等很不愉快的体验,他们在现实中是被动的“受害者”,无法抵抗与发泄,只能通过游戏把这种不愉快体验转嫁到别人身上,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使自己战胜环境、反败为胜,从中获得快乐。所以,他们特别喜爱这种游戏。(四) 认知发展理论

当一名婴儿手上的摇铃掉到地上时,你会欣然为他捡起来,殊不知,你刚递给他,他又把它丢到地上,两次、三次……当你累得够呛时,你会很恼火,也会很纳闷:小宝宝怎么也不嫌累,干吗要反复做这种简单动作。当你和3~4岁的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只要是自己闭着或用手蒙住眼睛,即使就是背对着你站在旁边,也会觉得藏得很好,很激动、很兴奋地等你找他。等等,这些有趣的现象可以用认知发展理论来解释。

认知发展理论是关于认知过程与认知方式发展的理论,它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人通过对客观现实的适应逐步建构起来的,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通过行动不断地自行建构而成的;认知的发展体现为认知结构的发展,主要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而且这些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一般是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他们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自我中心与缺乏守恒是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因此,当婴儿把玩具一遍又一遍地往地上丢的时候,成人不要斥责他们瞎胡闹,也不要轻视他们的这种重复,因为这是他们认识世界、习得经验的方式。他们通过扔玩具,知道了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向,了解了物体与物体之间(手——玩具——地面)的关系,发现了两个物体相接触会产生声音,而且这种声音可能会随着自己的动作有所变化,等等。而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的捉迷藏游戏,则非常形象地诠释了他们的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他们脱离了动作,可以凭借表象来思维,但是他们只能从自己而不能从别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蒙住自己的眼睛,自己是看不见了,但他们不知道其实别人是可以看见的。(五)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理论

人始终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幼儿也不例外。从家庭、亲朋圈、社区到各级教育结构,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理论指出,他们的心智也正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与宠爱他们的家人相处,他们会显得任性、霸道;碰到强势的哥哥、姐姐,他们会逐渐明白有时候需要服从、忍让;在同龄人群体当中,他们开始学会平等、合作与互助。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其基本观点是,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随意的以语言为中介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分为两种: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这些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是指观察(有目的的感知过程)、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等,这些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儿童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而文化就其本源来讲,是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理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成人或优秀同伴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突出了社会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在生活与教育活动中,成人应该积极地创设各种物质与社会环境,支持幼儿的发展。第二章幼儿的行为与教育

人的行为是复杂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心理学更多地是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解释幼儿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实际上,一方面,在同样的心理机制下,幼儿的行为表现可能完全不一样;另一方面,幼儿相似的行为表现下的心理机制也可能完全不一样,影响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面对幼儿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来应对,这需要从教育的视角来思考。一、 行为与教育的关系(一) 行为是教育的基础

幼儿的行为以外显的形式反映出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教师和家长正是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来发现问题,从而选择相应的应对方式,所以,行为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是一套复杂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效果和教育者具备的理念和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必然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在具备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不是理论水平越高,其教育效果就越好。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了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父母和孩子最亲近,他们最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解决办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刚学说话的幼儿手舞足蹈地叫着“达达、达达”,其他人都无法破解这一外星语,递给他玩具,他不要;给他喝水,他不要;逗他玩,他也不乐意,眼看着孩子越来越急躁了,这时,妈妈拿过来一根昨天买的手指饼,孩子马上满意了。(二) 教育的意义在于理解幼儿的行为

儿童的行为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部分行为都属于正常范围内的行为,只是有的行为可能表现得与别人不一样。面对幼儿的行为,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理解幼儿的行为,也就是弄清楚幼儿行为发生的生理、心理与环境的原因,然后再思考对策。理解在前,对策在后。许多家长和老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看到幼儿出现不当行为,就立刻去干预,由于没正常分析幼儿的行为原因,往往导致干预无效甚至适得其反。例如,一个幼儿突然戳了一下另一个幼儿的脸。对于这种类似“攻击性”的行为是否应该立刻呵斥制止呢?如果结合幼儿的性格、平时的行为表现及当时的情境来分析,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幼儿喜欢同伴,他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喜欢,也想引起同伴的注意;幼儿对同伴好奇,他通过戳脸的方式来试探着了解同伴;同伴让幼儿不快,他想通过戳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喜欢;等等。在没分析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给予粗鲁的呵斥肯定是不适宜的。

另外,我们要看到,幼儿的行为并不总是朝着人们所期待的那些所谓好的、对的、有益的与有效的方向发展,不适当的、错误的或有问题的行为显然无助于幼儿对环境、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这类行为会长期压制幼儿的兴趣,并让他们无法从行为的结果中获益,因此,成人(特别是幼教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幼儿习得更多的适宜性行为。帮助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幼儿因为看了不良行为的动画片,学着打人、搞怪,这时需要树立正面榜样,进行正面教育;幼儿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长时间地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而不愿意或不会尝试难度稍高点的游戏,这时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提升,适当提高他们的游戏水平。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帮助很重要,也很容易被成人忽视,即不作为。也就是说,幼儿的一些行为,开始看起来似乎让人很意外,但幼儿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耐心一点,以幼儿为本,可能会发现他的行为是有合理性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看着他、理解他,不明白的时候问问他,而不是过多地干预和教导。二、 理解幼儿的行为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身上都带有与生俱来的遗传特性、家庭和文化的价值观与倾向、社会的影响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成人的眼里,幼儿的行为常常会表现出所谓的好或坏、正确或错误、有益或无用、有效或浪费等特性。成人对幼儿适当行为的理解往往来自自己童年时期的经验和被训练与社会化方面的经历体验,他们很多时候也不确定什么是最好的行为及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适当的行为。因此,要理解幼儿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幼儿的行为与其各方面发展的关系。(一) 行为与生理发展

幼儿的成长是从生理上的不成熟开始的,在抚养者的帮助下,他们的生理能力日渐增长,逐步可以自由走动并操控自己周围的环境。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生理上的不成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比如,因为他们的身体不能很好地协调,没有精细的动作控制,他们可能会碰撞东西,打翻液体,拿不住东西,吃饭时弄得一团糟,不会整理物品,在户外活动时会跌倒,在上厕所时会发生意外事件,等等。

针对由生理不成熟所带来的不恰当行为,主要的应对方法是帮幼儿做好准备工作,预防问题的发生。比如,扔掉那些易打碎的物品;给幼儿提供各类尺寸的物品,让他们积累起现实活动的经验;当幼儿很不娴熟地倒水或系鞋带时,不要急于去帮助他们,给他们练习发展大小肌肉并增强身体协调能力的机会和时间;在安排活动时,考虑他们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不要让一项活动持续的时间太长;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点心和休息时间,确保他们有充沛的体力,同时,让他们有各种的机会去进行奔跑、跳跃、攀爬等健康的活动,以消耗掉他们剩余的精力,从而避免他们把精力投入不适当的活动中。(二) 行为与语言发展

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变化非常大的一个时期。成人首先应当弄清楚的是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取决于他们的年龄和成熟程度,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与语言发展相关的行为。成人可以通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积极地回应幼儿在沟通方面的尝试等方法来减少幼儿相关的不恰当行为。

人似乎从出生开始就对学习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真正学会说话之前,婴儿通过哭等方式能发出很多的前语言词汇,以此来表达他们的需求。咿呀学语发生在婴儿约6个月大的时期,这是儿童具备真正的语言能力的第一个象征。在大约9个月的时候,婴儿就具备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比如,婴儿能够对简单的命令作出回应并执行要求。然而,由于发展上的限制,婴儿的这种回应能力是不一致的,也是不可预知的。婴儿虽然没有语言表达的技巧,但有沟通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用于沟通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暗示。因此,不断地和孩子讲话与沟通对于成人来说十分必要。同时,由于婴儿还不具备精确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因此需要成人的敏锐发现和正确的理解解释。如果成人没有及时发现婴儿向成人求助的努力并作出反应的话,那么像发脾气、爬来爬去、哭喊和扔东西等行为就会更频繁地发生,这类行为实际上是婴儿在努力获取成人的关注和回应,并不能看做是婴儿的错误行为。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开始在语言和行为之间形成联系,他们能够用一个词来表达复杂的意思。比如,“妈妈”这个词可以用来表示“妈妈给我拿饼干”或“妈妈把我抱起来”等意思。到一岁半左右,他们可以将两个词合起来以传达更复杂的意义。到两岁左右,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了快速的增长,他们开始喜欢自言自语,不管听者的感受。3岁左右,他们在说话时会考虑听者的需要。在这一时期,成人促进婴儿语言发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面对面地和他们说话,模仿他们,用微笑来回应他们,与他们谈论照片和每天发生的事情,描述物体和事件,一起玩游戏和唱歌等。

在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词汇量大增,他们对通过语言来与成人和同伴进行沟通非常感兴趣,而且更多地依赖语言而并非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他们开始和成人进行复杂的沟通,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沟通的规则。这一时期的幼儿基本能够完全了解成人向他们说的话,但是不一定会在行为上作出某种明确的反应,因为在儿童的行为表现方面,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当成人发现幼儿对自己的话没有反应时,除了考虑他们是否听清楚了之外,还应该结合情境分析其他相关因素。(三) 行为与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感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方向、任务或者目标,这些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根据埃里克森的情感发展阶段理论,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 阶段一: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焦点是幼儿对与他们相处的人们的信任或不信任。成人如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让幼儿认识他们生活的世界,知道这是一个安全的、友好的地方,能够信任照料自己的人,相信他们可以迅速、始终如一地回应并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幼儿发现自己是被充分肯定、照料和尊重,他们就能建立起安心探究世界与开展学习的强大而巩固的基础,同时,也将与他人建立起持久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幼儿发现成人对他们的反馈缺乏关注或延迟关注,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在环境中并不重要,那么他们就会感到不安全,感到受拒绝,就会对他人和世界产生不信任。这样,幼儿将在开展学习和建立人际关系方面难以建立起安全的基础。

在行为表现上,已建立起信赖感的幼儿更有可能符合成人的行为期待,因为,在无意识和基本的水平上,他们知道成人最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他们世界中最好的事物。而一个已建立起基本不信任感的婴儿会对世界和周围的人产生强烈的怀疑。这样的婴儿总是不信任他人,而由此形成的人际关系将总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只有当婴儿发展起了第一个基本的信任感,他们才会为情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2. 阶段二:自治心对羞愧感和疑惑感(.~岁)

这一阶段幼儿发展的焦点在于发展自治或独立。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幼儿变得“什么都会做了”!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日渐独立,幼儿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来操纵世界。他们已经充分觉察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幼儿发展的这一阶段有时也被称为“麻烦的2岁”,因为这些幼儿总是和你对着干,期望能展现自己的意志,表现自己的独立,会对成人的权威发起挑战,并希望按他们自己的愿望来控制周围的世界。

成人应该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选择和机会,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做某件事情。例如,不会强迫幼儿穿某件衣服,而是会问:“你是自己选一件衣服,还是让我来为你选一件呢?”这样一来,幼儿会感到自己能够对生活及对即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有所控制。当幼儿没有获得充足的机会以发展生理和心理方面自治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对自身能力的羞耻感和对自己独立能力的疑惑感。成人如果不提供充足的机会给那些希望有独立性的幼儿,那么,对自我概念的贫乏认识和低水平的自尊种子就会悄悄播种下来。如果幼儿没有感受到自治与独立,他们就会显得更加不成熟或依赖他人,这将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

3. 阶段三:进取心对罪恶感(~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在生理、语言和智力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因此他们对于展现自己新获得的能力具有浓厚的兴趣。

成人需要在日常活动中主动地为儿童提供展示的机会,如可以让大家就有关活动改变的提议进行讨论,可以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故事书和音乐,对规则的设定进行讨论,对那些不可接受的行为和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程序。幼儿非常乐意通过参与并完成那些有意义的和像成人式的工作来展示出自己的进取心,这些事务可能会是清扫工作、清洗工作、装配和收拾整理工作。成人需要移交部分自己手上的控制权并去支持幼儿迎接那些他们所面临的进取心的挑战。正是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区分服从与合作。

缺少成功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会让幼儿产生罪恶感,尤其是当他们感到不能达到成人的期望和某个标准时。当幼儿不能够达到成人的期待时,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的不安全、忧虑和惴惴不安,感到自己有罪。幼儿很容易非常主观地理解成人的反应,他们会觉得“无论我怎么做,他们都会觉得我是个坏孩子,是个淘气的孩子”。那些对儿童表现出失望、无法友好对待儿童、把眼光就盯在“淘气”和“坏行为”上的成人会让儿童产生畏惧感并造成很多麻烦,幼儿会故意做你不乐意的事情来报复和回应那些贬低与羞辱他们的成人。这样一来,学前儿童将无法为进入下一步的学校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4. 阶段四:成就感对自卑感(~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主要是小学生,学前晚期的儿童也会经历。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够感觉自己可以独立地参与和完成一些有意义工作,而这些工作将使他们自己显得更加有能力,并与社会文化更紧密地融为一体。他们开始能够以“你是成功了产生成就感,还是失败了产生自卑感”为标准来评估自己的行为。

成人要知道,这一阶段的幼儿是期望获得成功的。那些已经发展起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幼儿会把自己看做有能力的人,相信自己完全可以达到成人对自己的期待。那些把自己看做失败者的幼儿更易产生不适宜的行为,并表现出退缩。经历成功的机会越少,就越会降低儿童的自尊感,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恶性循环。

总体来讲,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上四个阶段,虽然各个阶段在年龄上区分得没有这么严格,但基本阶段的差别是很明显的。理解情感的发展阶段,将有助于成人预防潜在的行为管理事件,并提醒他们采用更加有效的干预策略以防止问题的发生。(四) 行为与社会发展

人是社会的存在,幼儿很多社会行为的习得是向成人和同伴学习得来的,成人在影响儿童的社会行为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化方面的不成熟很可能会导致幼儿打人、踢人、咬人和抓人等问题行为的产生。幼儿表现出的很多社会问题其实就是社会发展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空间资源和缺少成人关注所造成的结果。幼儿的社会化从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了,成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这就需要成人对幼儿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内容及应对策略有所学习和掌握。

1. 幼儿早期的社会发展(0~岁)

婴儿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让至少一个成人来对自己的生存负责任。婴儿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出生不久就会哭泣和微笑,能对成人的声音进行呼应,这将有助于建立起与父母之间的最初的联系。他们也在快速地学习如何与成人之间建立令人满意的联系,如在被抱起来的时候他们会显得很安静,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会微笑。

在最初6个月内,婴儿能学习表达一些基本的情感,如高兴、感兴趣、害怕和惊奇。他们通过微笑和大笑以应对不同的社会情形,他们能模仿父母的表情,开始显示他们独特的气质类型。

到1岁的时候,他们会依恋重要的成人,通常是他们的父母。他们会在不熟悉的人出现时表现出焦虑。这一时期,成人需要提供机会让婴儿发展起安全的依恋感。那些和亲近的成人建立起依恋感的婴儿会感到安全并能充满自信地去探究外部世界。他们已经发展起了最基本的信任,他们相信成人会保护他们远离危险。如果试图把他们从熟悉与亲近的父母或信赖的照料者身边带走的话,他们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害怕。

到1岁半的时候,幼儿开始对兄弟姐妹、同伴及游戏产生兴趣。他们能够在镜子、相片或录像中认出自己来,能理解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已经开始能够遵从来自成人的一些简单请求。

到2岁时,幼儿就能将语言作为社会交往的一个部分,在玩具选择上表现出性别倾向,自我控制开始出现。

2. 幼儿后期的社会发展(~岁)

对于2岁左右的幼儿来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他们的一项挑战。那些有着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程度高的幼儿,在合作、独立和负责任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当幼儿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程度提高后,他们将会在有益的氛围中高效率地学习适当的行为,同时也将大大减少那些不适当的行为。提升幼儿自我概念和自尊的水平是减少和消除不适当行为最好的预防策略。

自我是一个人建立起来的关于自身的认知结构,这个结构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发展起来。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对于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和他们所持的观念是一致的。比如,知道自己是个男孩的幼儿就会倾向于选择那些男孩类型的活动,而不选择那些他认为是女孩才参与的活动。幼儿可能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魅力的、受欢迎的、有能力的人,也可能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无魅力的、不受欢迎和无能力的人。这样的观点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些对自己有着积极看法的幼儿就会自觉地让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认识一致,就不易出现那些人们不喜欢的行为。而那些对自己有着消极认识的幼儿就会因适应不良而达不到人们的期望,他们甚至会做一些事情来证明对自己的消极认识。

自尊是自我评价中的一部分,是关于自身价值的主观的和个人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可能是有利和积极的,由此自尊将在较高的水平上发展;它们也可能是不利和消极的,这样自尊的发展就会在低水平上进行。幼儿自尊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那些在他们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成人(父母或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成人事先设想了一些关于幼儿的表面与不合理的标准和期望,比如,希望孩子容貌出众、伶俐可爱、智慧过人或身体十分强健等,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地把孩子们推向失败并让他们形成自卑感。幼儿会认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由此也就产生了对自己的怀疑。成人如果采取忽略的、贬低的、羞辱的和拒绝的态度,那么儿童就会形成低水平的自尊。与此相反,成人如果采取沟通的、接受的、关注的、支持的、鼓励的和肯定的态度,那么儿童就会形成高水平的自尊。

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来说,他们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这需要幼儿能够理解他人行为并知道他人会如何对自己产生影响。幼儿需要能够以他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样才不至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幼儿的社会认识、社会概念和推理能力将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道德的发展。在此期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友谊是在与相同性别玩伴的活动中形成的。虽然攻击性行为时有发生,但是与其他孩子的合作行为有所增加。

父母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早期发展依赖感、自我概念、自尊和社会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他们与至少一位在其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有亲近感,并发展成为一种安全、信任的关系,他们就更加能够顺应成人的期待和要求,表现得更为合作。这个重要的他人,通常情况下会是他们的父母,也可能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等。已经建立起安全依赖感的幼儿会更乐意同别人建立起安全的人际联系,如祖父或祖母、自己所熟悉的其他成人和孩子、照料和教育自己的专业人士等。而如果幼儿没有和一个重要的人物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这将在他的人际关系发展方面造成失败,从而在很多方面造成发展的延迟。

在幼儿与成人形成情感联系及产生依恋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人对幼儿发出信号(饥饿、不舒服、厌烦等)的敏感度和回应程度。简单的回应是不够的,幼儿需要成人对他们特定的需要做出适当的回应。比如,如果一个宝宝很饥饿,成人把他抱起来并摇晃他是无法满足他特定的需要的。成人对幼儿的回应会受到孩子个性和气质的影响,同时,成人自己的个性和工作方式也会对幼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爱挑剔、急躁的成人可能发现让婴儿安静下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对待幼儿时应充分尊重个体的不同气质类型,要用积极的互动来形成友好的关系,并且能在很长的时期内保持足够的耐心,以不断调整儿童的行为。(五) 行为与智力发展

幼儿在思维和推理能力方面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幼儿了解世界的视角是不同于成人和大龄儿童的,因此,他们对于事件和行为的解释也是不同的。幼儿智力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他们是感性的,还无法理解别人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幼儿无法延时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想要的东西立刻就要获得。因此,他们的行为显得自私,他们一点也不关心和考虑别人的感受或需要。认知上的不成熟往往会导致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比如,说假话、自私自利、乱拿东西和错误的理解等。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把幼儿看做是一个积极活跃的个体,他们通过活动在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逐渐地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2岁以前的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以感官的形式探究外部世界、获取信息,他们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反应。在行为上,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具有明确意图和目的的行为,他们对探究充满兴趣,并尝试着要有新的发现,乐意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行为。这种探究和尝试的行为常常看起来似乎是惹了很多麻烦,但它们并不是错误的行为,相反,它们是幼儿积极努力地发现和学习新事物的体现。

2~7岁的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其中,2~4岁的幼儿处于前概念水平,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这个时期的幼儿表现出一种有限的但又是在不断提高着的象征能力,如语言、假装游戏和绘画等,他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很有限,而且无法由成人教给他们,只有通过逐渐成熟和获得与环境互动的机会,才能逐步具有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所以,在某种情形或事件上,幼儿还无法考虑到别人的观点,会显得自私和不顾别人,但这并不是错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只是由于儿童认知发展还不够成熟。 4~7岁的幼儿处于直觉思维水平。这个时期的幼儿虽然还不能离开操作进行思维,但是他们已经对物体和事件有心理表征,并能进行处理和转换信息,他们已经获得了分类、守恒和理解序数的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依然受到直觉认识的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猜测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幼儿常常无法将假想和真实区分开来,他们会有假想的玩伴,会“说谎话”或编造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成人需要明白的是,这些混淆是幼儿认知发展不成熟的体现,是正常儿童发展的一部分,并不需要对充满幻想的幼儿进行训斥和纠正。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强调成人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认为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着社会的起源,社会和文化背景对幼儿的思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说,幼儿的发展受到成人与同伴的重要影响,幼儿潜在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与成人之间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取决于成人的指导、支持及同伴间的合作,所以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会促进幼儿认知的成熟与发展。三、 教育原则与策略(一) 理解所有幼儿都可能会有不当和错误的行为

行为不当或错误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只是,一些幼儿可能会做得比其他人更好一些。前面已经讨论过,幼儿的行为与他的发展水平有关系,受发展水平的制约与影响;而且,当幼儿做出不当行为的时候,他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正在学习新的价值、期望、规范、标准、文化与社会的规则,所以常常是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关于幼儿的行为,成人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就能促进幼儿形成适当的行为。不管是最顽皮的幼儿,还是最友善的幼儿,都会出现不适当或者错误的行为,这是不可能避免的。所以,对于幼儿的不当和错误行为,成人首先应该理解,而不是生气、训斥和禁止。其次,要分析行为产生的原因,区别对待。如果是因为发展水平制约或是积极探索形成的,应多为幼儿提供锻炼、尝试的机会,让他们获得相应的经验;如果是因为模仿形成的,应为他们树立正面的榜样,等等。(二) 给幼儿积极的纪律约束

纪律是一种控制和改变行为的方法,这其中包含很多的暗示。当纪律被看做是一种学习和引导帮助儿童学习的形式时,纪律就有积极的方面。积极纪律的目标是引导和鼓励幼儿的行为成为人们社会上与文化上认可的适宜行为,并发展起自控和自尊。也就是说,广义的积极的纪律是幼儿社会化与文化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断积累感受,与他人相互作用,并形成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关于对与错的标准。

成人管理幼儿行为的一个目标就是通过积极的纪律约束让他们发展起自律和自控。这两个概念指的是幼儿能主动控制自身行为并使其符合人们主观的价值观、期望、标准和规则。当幼儿内化了价值观、期望、标准和规则后,他们就能采用成人教给他们的那些方式方法。形成的顺序一般是首先开始构建自我概念,然后再发展起自尊感,最后,学习自控,那是他们自身行为的规则。但是,对于5岁以下的幼儿来说,这种发展是间歇性的。因为自控能力的发展在儿童早期的整个发展中显然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成人回应幼儿行为的方式影响着他们自控能力的发展。使用积极的纪律约束策略更易于让幼儿形成自控能力,因为这使幼儿能够参与到积极的认知过程当中。当幼儿发展起自控能力后,他们就能够控制冲动,会等待并延迟行动,忍受挫折,延期满足,开始尝试制订计划并执行计划。2岁以下的婴儿还不具备自控的能力,但是在2岁左右,这种自控能力开始有所萌芽。从这个时候开始,幼儿就能不断地提高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感。第三章幼儿的行为问题一、 幼儿行为问题的界定

行为问题,有时也称作问题行为,关于它的界定目前还不统一。有人按结果来界定,认为行为问题是指那些影响儿童身心健康、阻碍儿童智力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孙煜明,1992)。有人按类别来界定,认为行为问题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它包括儿童在行为和情绪两方面出现的异常,表现为各种违纪行为和神经症行为(张梅,1996)。有人按表现来界定,认为行为问题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在攻击反抗、违纪越轨、焦虑抑郁、孤僻退缩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吕勤等,2002)。还有人按程度来界定,认为行为问题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王秀珍,2006)。

参考相关的定义,在本书中,我们把幼儿行为问题界定为:幼儿偏离常态标准的异常、不恰当行为。它有三层含义:一是这种行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二是这种行为影响到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或者给他人带来麻烦,但是并没有达到严重阻碍幼儿发展的或者障碍的程度;三是这种行为在成人的正确应对下,会随着幼儿的成熟而逐渐减少和消失,但是,如果应对不当,则有可能转化为心理行为疾病,影响幼儿以后的生活。二、 幼儿行为问题的种类和表现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幼儿的行为问题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一) 根据行为问题的影响来分

根据行为问题的影响,可以把幼儿行为问题分为内向型行为问题和外向型行为问题两类。

1. 内向型行为问题

内向型行为问题主要指影响幼儿内部心理特征而非外部环境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退缩、焦虑和抑郁等。

2. 外向型行为问题

外向型行为问题反映了幼儿对外部环境的消极反应,表现为外显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攻击、多动和违纪等(李宏田、刘建蒙,2010)。(二) 根据行为问题的表现来分

根据行为问题的表现,可以把幼儿行为问题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当三类。

1. 行为不足

行为不足,指人们所期望的和通常应该发生的行为很少发生或者根本不发生。例如,4岁了还不会说话;7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出现与场合不相符的过度紧张焦虑,如社交恐惧、很少与同伴交流,或不愿意与同伴交往等。

2. 行为过度

行为过度,指人们所不期望的和通常不应该发生的行为发生太多。例如,上课经常坐不住、扭动身体;打扰他人听讲;经常撒谎;非常爱干净、拿任何东西前都要洗手;贪吃太多甜食、经常咬指甲等。

3. 行为不当

行为不当,指行为出现在不适宜的情境下,但在应该发生的时候却不发生。行为不当是行为不足和行为过度的变式,即该发生的时候行为不足,不该发生的时候行为过度。例如,把玩具放在垃圾桶里;悲伤时大笑、欢乐时大哭等。(三) 根据行为问题的内容来分

根据行为问题的内容,可以把幼儿行为问题分为神经性行为问题、习惯性行为问题、情绪情感等社会性行为问题和认知性行为问题四类。

1. 神经性行为问题

神经性行为问题,指由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引发的一些行为问题。例如,总是出现一些毫无意义、反复重复的强迫性行为,或歇斯底里行为;行为过于轻率、活跃,动作言语过多;精神紧张、无故生气;动作奇特、性格突变等。

2. 习惯性行为问题

习惯性行为问题,指由于不良的习惯引发的一些行为问题。例如,习惯性地吸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地擦腿、晃腿、晃头、眨眼;厌食、挑食;口吃;重复性小动作;玩弄生殖器;睡眠失调;遗尿等。

3. 情绪情感等社会性行为问题

情绪情感等社会性行为问题,指由于社会性发展引发的一些行为问题。例如,攻击性行为;焦虑;退缩性行为;过分依赖父母、老师;与别的孩子总是关系恶劣等。

4. 认知行为问题

认知行为问题,指由于认知发展引发的一些行为问题。例如,语言障碍、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等。

幼儿行为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交往不良、攻击、任性、依赖、睡眠障碍等,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也存在着差异。有研究(刘云艳,2009)显示,0~2岁幼儿的行为问题主要有7种,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社交退缩、破坏行为、攻击、身体诉说、睡眠障碍、抑郁、任性。3~6岁幼儿的行为问题集中表现在:攻击、分裂、社交退缩、抑郁、多动、违纪、身体诉说、性问题、不成熟、焦虑、强迫、学习障碍等方面。三、 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幼儿自身生理和心理特质的作用以外,家庭、托幼机构等其他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主要从幼儿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 幼儿因素

幼儿因素包括幼儿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大方面。虽然,本书强调的是从心理与教育的视角来认识、理解与影响幼儿的行为问题,前面也重点讨论了影响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心理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理因素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尽管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幼儿的严重行为障碍和疾病不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有必要对这一重要因素进行一些分析。幼儿生理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发育状况和气质特点两个内容。

1. 生理发育状况

遗传、脑损伤、怀孕期及围产期受损、新生儿缺氧、婴幼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自身发育迟缓等都是导致儿童发展异常的重要原因。其中,母亲妊娠时的健康状况及围产期安全,是4~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最大生物学影响因素。比如,母亲妊娠时与有毒物或放射线接触,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等对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都有影响。此外,有研究发现,感觉统合失调是幼儿行为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 许多存在行为问题的幼儿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 还伴有脑神经发育迟缓的现象, 感觉统合治疗可以减少幼儿的行为问题。

2. 气质特点

许多研究都表明, 幼儿早期的气质特点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有影响, 幼儿的气质特点可能塑造着个体的发展并影响发育结果, 是行为问题的前兆。比如,难养型的气质类型与内向型及外向型行为问题有更高的相关;活动水平高的气质类型与外向型行为问题有更高的相关;害羞及胆怯的气质类型与内向型行为问题有更高的相关;而坚持度与适应性是幼儿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也就是说,坚持度与适应性高的幼儿表现出的行为问题会更少。虽然很多证据表明了气质与行为问题存在关联, 但其关联产生的机制却缺乏研究证据(胡敏等,2011)。(二) 家庭因素

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在幼儿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幼儿的神经类型、性格特点、性别特征等不易控制的内部因素而言,研究者们更关注外部因素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态度、父母的心理特征及家庭气氛等一直被视为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最重要因素。

1. 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近几年幼儿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研究中的重点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