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史前哺乳动物(指尖上的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23:41:04

点击下载

作者:《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可思议的史前哺乳动物(指尖上的探索)

不可思议的史前哺乳动物(指尖上的探索)试读:

不可思议的史前哺乳动物

(指尖上的探索)作者:《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122243423本书由悦读名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不可思议的史前哺乳动物“史前时代”开始于什么时候?那个没有文字、没有影像的时代,留下了什么信息?哺乳动物作为这个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动物,在史前时代经过了哪些精彩的进化历程?那些消失在时间长河里的地球过客对如今的生物有着哪些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史前时代!第一章走近史前时代A1.什么是“史前时代”?

5500年前,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5000多年前,生活在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创造了圣书字;33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甲骨文字。这些文字,以及后来世界各地出现的其他文字,意义深远,历史就在这些文字与图形的记录中诞生。而那些发生在文字产生以前的事则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在广义上,人们把从宇宙诞生起到文字出现前的这段时期称为史前时代。而狭义上的史前时代是指从人类诞生开始到文字出现前的这段时期。例如,在考古学上,中国的史前时代可以往前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前,也就是云南元谋人生活的时代,他们被认为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往后截止于甲骨文出现的殷商时期,距今约3300年前。

不过,本书所说的史前时代均以广义的史前时代为准,即有文字记录以前的时代。在本书中,我们将穿越时空,一探那湮灭在时间长河里,曾在这个星球上出现过的那些史前哺乳动物。

1、中国的甲骨文出现在距今多少年前?

A.5500年前

B.5000年前

C.3300年前

2、广义的史前时代是指哪一时期?

A.人类产生之前的时代

B.自人类诞生起到文字出现前的这段时期

C.自宇宙诞生起到文字出现前的这段时期

3、狭义的史前时代是指什么时期?

A.人类产生之前的时代

B.自人类诞生起到文字出现前的这段时期

C.自宇宙诞生起到文字出现前的这段时期

正确答案:C C BA2.史前时代是怎样划分的?

从宇宙诞生起到文字出现前的这段时间,久远得难以想象,也漫长得难以想象。史前考古学家们和地质学家们为了能够更方便地描述史前时代,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人类产生以后的史前时代,使用丹麦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的“三代法”进行划分。即根据人类对工具的使用程度,将这段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而人类出现以前的时代,则根据地壳褶皱的强烈程度,采用地质年代来划分。从大到小有六级时间单位,分别为宙、代、纪、世、期、时。宙与代之间的间隔通常为几亿年,纪中的每个时期大约持续数千万年。在地质年表中,每一个时期又都有自己的名字,用来描述生物在不同地质阶段里的发展程度。各个地质时期的命名也各有含义。如冥古宙表示生命现象开始的时期,显生宙表示现代生物存在的时期;再如中生代表示中等生物进化的时期,新生代表示现代生物的时期。纪的命名来源于英文,经由日语最终翻译成中文,一般以最初研究它们时期岩石的地点命名。如奥陶纪源于英国的古老部落——奥陶的居住地,侏罗纪源于法国与瑞士之间的侏罗山。我们目前生活在新生代的第四纪全新世时期,它始于大约11700年前,是目前最年轻的地质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地质年表中的时间单位均由人为划分,因此并不能用来表示准确的时间,而只是根据当时的遗迹或遗物经研究推测出的粗略时间。

1、人类产生以后的史前时代,用什么进行划分?

A.丹麦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的“三代法”

B.地质年代法

C.六级时间划分法

2、在地质年代划分法中,从大到小有六级时间单位,最大的单位是什么?

A.时

B.代

C.宙

3、宙、代之间,间隔多少年?

A.几百万年

B.几千万年

C.几亿年

4、关于各个地质时期,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显生宙表示生命现象开始的时期

B.中生代表示现代生物的时期

C.奥陶纪源于最初研究该时期的岩石的地点在英国的奥陶部落的居住地

正确答案:A C C CA3.怎样了解史前时代的生物?

史前时代是没有文字记录的,更不要说照片和录像了。那么,现在的人们通过什么来了解史前生物的信息呢?岩石中留存的古代动植物化石,便是一种获取史前生物信息的主要途径。原始海洋是生命最早诞生的场所,在那里有大量的泥沙沉积和生物的钙化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不断地被埋入表层松软的沉积物中,日积月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被风化之后,形成沉积岩。凝固在岩石中的动植物遗体,有些能够历经数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光阴完好地保存至今。不同地质层的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化石,因各种机缘巧合被人们发掘、研究。人们从化石中判断出了远古生物的各种信息:生活年代、外形、生活习性等。而且,这种对化石的发掘、研究并非当今的人们才有。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位叫作希波利图斯的人,依据哲学家色诺芬尼的著作,推断在距离海岸很远的山上所发现的海洋动物的遗迹,是当时海洋中陷入泥中的动物所留下来的。11世纪,中国宋代的苏颂,在他们集体编纂的《图经本草》一书中明确指出,《山海经》所记载的龙骨是龙遗体上的骨、角、齿等坚硬的部分。16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最先提出化石是曾经存活的动植物遗体。随着1858年达尔文“物种起源论”的提出,人们对化石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逐步达到古生物学的研究水平。

随着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化石中掩藏的史前故事一层层被揭开。

1、科学家们主要通过什么了解史前生物的信息?

A.通过照片

B.通过录像

C.通过化石

2、关于化石,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A.只有原始海洋的沉积物中才会存在大量史前生物的化石

B.不同地质层的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化石

C.人们从化石中判断出了远古生物的各种信息:生活年代、外形、生活习性等

3、下列哪位科学家最先提出化石是曾经存活的动植物遗体?

A.米开朗琪罗

B.达•芬奇

C.达尔文

4、“物种起源论”是谁提出来的?

A.米开朗琪罗

B.达•芬奇

C.达尔文

正确答案:C A B CA4.什么是化石?

2013年,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掩埋了一万多年的一头猛犸象的尸体被发现。这副猛犸象残骸色泽鲜艳,眼睛和内脏完好无损,几乎和活着时一样。这样的残骸是化石吗?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者生活的痕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生物的演化、地层的年代等信息。要行成化石,需要具备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首先,化石一定是生物或者与生命有关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化石必须要是有机的沉积物。因此,泥沙、碳酸钙等无机沉积物,经过一系列风化的过程而形成的岩石,并不能称为化石;其次,化石必须在岩层或者沉积物当中,自然裸露出来或者经过挖掘而被发现。被风吹落的树叶、躺在地面上的动物遗体等都不是化石;最后,化石必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一般是指全新世(开始于12000~10000年前持续至今)以前的各个地质时期。所以,一些在年代较近的墓地中发掘出用来陪葬的动物遗体,不能称为化石。

只要符合化石的三要素,我们都将它们认定为化石。对照上述三个要素,西伯利亚冻土层中的猛犸象尸体,也是化石。

1、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石?

A.年代较近的墓地中发掘出用来陪葬的动物遗体

B.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物

C.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

2、下列哪一项不是判定化石的三要素?

A.必须在岩层或者沉积物中

B.化石必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

C.必须是无机沉淀物

3、在年代较近的墓地中发掘出用来陪葬的动物遗体是化石吗?

A.是

B.不是

4、2013年发现的西伯利亚冻土层中的猛犸象尸体是不是化石?

A.是

B.不是

正确答案:A C B AA5.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化石的形成过程可是一个漫长的化学与物理反应的过程。首先,要有大量的古生物遗体,才有形成化石的基础。其次,这些古生物的遗体有些被其他动物分食,有些氧化或腐烂。只有那些被掩埋到地下的遗体,才有可能形成化石。再次,被掩埋的生物遗体中的硬质部分更容易形成化石,如动物的角、骨骼和牙齿等,植物的树干、孢子和花粉等。这些硬质部分与外界的矿物质发生反应,使得遗体得到加固。最后,需要经过非常漫长的石化过程。那些已经加固的硬质部分在经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之后,或烙印在岩体上,或与矿物质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最终形成化石。

化石的种类也有许多种。那些古生物遗体本身形成的化石,被古生物学家们称为实体化石;而古生物遗体留在岩石中的印痕和复铸物,被称为模铸化石;古生物活动的痕迹和遗物形成的化石,被称为遗迹化石;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载岩层里保存的古生物遗体分解的有机物形成的化石,被称为化学化石。

1、关于化石形成的条件,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那些被氧化或腐烂了的古生物遗体才能形成化石

B.古生物遗体中的硬质部分更容易形成化石

C.加固的古生物遗体的硬质部分已经就是化石了

2、下列哪一项古生物遗体部分最容易形成化石?

A.猛犸象的毛发

B.恐龙的牙齿

C.剑齿虎的血液

3、化石形成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什么?

A.氧化

B.腐烂

C.石化

4、什么是模铸化石?

A.古生物的活动痕迹和遗物

B.古生物遗体在岩石中的印痕和像铸造模型一样的填充物

C.古生物遗体本身

正确答案:B B C BA6.什么是“活化石”?

我们已经知道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遗物,经过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年演化而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它真的是指已经死去的生物复活而产生的一种化石吗?其实,活化石并不是指有生命的化石,它是指现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种类,又称孑(ji9)遗生物,意思是遗留下来的生物。这些生物历经主要的灭绝事件后仍旧存活,并且保留了原始的外观和生活特性,如鸭嘴兽、银杏和水杉等。它们代表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物种,拥有非常珍贵的研究价值。

活化石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科学家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其中最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如今存在的活化石,在外观上看起来跟它们的老祖宗没什么两样,与较晚出现的“亲戚们”相比,身体结构和器官都显得老旧、运行缓慢。然而在不断演变的地球环境中,它们为了生存不断使自身适应变化的环境,由此获得物种的延续。如生活在新西兰外海岛上的斑点楔齿蜥,与现代蜥蜴相比,它们能在更为寒冷的环境下生存。还有在5亿年前就出现的丰年虾,无论是在零下195摄氏度的液态气中,还是100摄氏度的沸水中,甚至在无水的环境下,它们的卵都可以存活。

1、下列哪一物种不是活化石?

A.鸭嘴兽

B.银杏树

C.河马

2、为什么活化石能够经久不衰?

A.为了生存必须使自身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B.受到了大自然的保护

C.受到了人类的保护

3、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丰年虾能存活吗?

A.能

B.不能

正确答案:C A AA7.什么是哺乳动物?

雌性动物用乳腺分泌的乳汁来喂养幼体的这一类动物,瑞典的自然学家林奈把它们命名为哺乳动物。我们人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份子。哺乳动物除了用母乳哺育后代这一典型的特征外,还有许多迥异于其他动物的特点。首先,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一般由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组成;大多属于胎生,表皮披毛,具有毛囊和汗腺,用肺呼吸;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使它们具有更强的适应外部多变环境的适应力。其次,哺乳动物不同于冷血的爬行动物,它的体温恒定,为25~37摄氏度。最后,哺乳动物在口腔内咀嚼食物,有比较完善的消化系统,对能量的摄取能力大大增强。

由于哺乳动物具有以上的特征,使得它们具有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陆生、水栖、飞翔、地下穴居,草食、肉食、杂食……地球上有丰富多彩的哺乳动物。

1、给哺乳动物命名的是下列哪位科学家?

A.达尔文

B.林奈

C.霍金

2、哺乳动物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呼吸?

A.鳃

B.肺

C.鼻子

3、对哺乳动物而言,在口腔内咀嚼食物,拥有较完善的消化系统有那种好处?

A.吃东西吃得快

B.吃东西吃得多

C.能量摄取得多

4、关于哺乳动物,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A.哺乳动物体温恒定

B.哺乳动物分布广泛

C.哺乳动物是冷血动物

正确答案:B B C CA8.哺乳动物的祖先是谁?

哺乳动物虽然是在恐龙灭绝以后才开始统治这个星球,但哺乳动物的祖先要追溯到比恐龙产生还早的年代——石炭纪晚期,大约3.2亿年前。在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之后,有一个分支向着哺乳动物的方向进化。它们被称为似哺乳爬行动物,也叫半龙半兽动物。古生物学上的“龙”是指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兽”是指已经灭绝的哺乳类动物。似哺乳类爬行动物的家族极为庞大,它们已进化出了最初哺乳动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头骨的结构和颌(h9)骨上的牙齿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二齿兽、水龙、犬颌兽、鼬(y7u)龙类的双关节颌兽等。犬颌兽身长2米,它拥有一副很长的犬齿;它的四肢强劲有力,腿不再像爬行动物那样长在身体的两侧,而是与哺乳动物一样长在身体的下方;它的样子像狗,生活在早三叠纪,几乎分布于世界各地,以腐肉为食,是凶猛的猎食者。双关节颌兽的外形犹如家鼠,它是最接近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南非。

从这些似哺乳类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哺乳动物后代,它们顽强地挺过了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在绵绵不断的生息繁衍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球的头把交椅。

1、哺乳动物的祖先出现在什么时候?

A.石炭纪晚期

B.泥盆纪晚期

C.侏罗纪晚期

2、哺乳动物的直接祖先是什么动物?

A.鱼类

B.恐龙

C.似哺乳爬行动物

3、关于犬颌兽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四肢强劲有力

B.四肢长在身体的下方

C.四肢长在身体的两侧

正确答案:A C CA9.哺乳动物是怎样成为地球霸主的?

在恐龙还信步游走在森林里,嬉戏在沼泽内,翱翔在天空中时,另外一种动物——哺乳动物却在默默地进化着。它们的规模非常小,体型也很小,根本不是个头巨大、数量众多而且异常凶猛的恐龙的对手。那么,这类动物是怎样逐渐成为地球霸主的呢?爬行动物都是冷血动物,主要吸收太阳光的能量,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一到夜晚,没有了太阳,气温降低,爬行动物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撑它们移动。而哺乳动物则是恒温动物,自身可以产生能量,在夜晚还能自由活动,同时可以避开爬行动物的攻击,所以它们大多是夜行动物。于是,哺乳动物取代爬行动物的帷幕就在夜幕中悄悄拉开。为了能在黑暗中摸清道路,早期的哺乳动物还进化出很多帮助它们生存的能力:灵敏的嗅觉、听觉和触觉,帮助它们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和判断周围的环境。

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凭借其自身强大的进化能力和适应能力,度过了气候急剧变化的时期,熬过了生物的大灭绝,进而填补了曾经属于爬行动物的生活空间,它们的体型和规模也从小变大。它们逐渐占据了地球上大多数气候适宜的温暖地区作为自己的栖息地,成为自6500万年前至今的地球统治者。这段时期也被称为“哺乳动物的时代”。

1、下列哪一项是早期哺乳动物的特点?

A.体型小

B.规模巨大

C.体型巨大

2、爬行动物的体温有什么特点?

A.自身可以产生能量

B.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体温恒定

3、下列哪一项是早期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

A.夜晚活动

B.白天夜晚都活动

C.白天活动

正确答案:A B AA10.胎生的哺乳动物有什么优势?

有少部分哺乳动物如针鼹、鸭嘴兽等是卵生,但包括人类在内的超过90%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胎生的哺乳动物在许多方面都比其他种类的生物更有优势。首先,胎生的哺乳动物有效地保证了后代的成活率,它们不用再为失去自己一大半的孩子而伤心,同时也少做了很多无用功。因为在幼崽出生之前,母体为它们的发育提供了保护,通过胎盘向它们输送充足的营养,并将废物排出,使胚胎在一个稳定的恒温条件下发育完成。胎生的方式将外界环境对幼崽发育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使幼崽一出生,就有更强的身体素质。

其次,幼崽一出生就和妈妈在一起,在它们能够独立生活之前,妈妈不仅会保护和养育它们,还传授给它们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教它们怎样寻找食物,怎样保护自己。这种早期训练促进了幼崽的大脑发育,更加发达的大脑是哺乳动物能够傲视群雄的重要原因。

1、下列哪一种动物是胎生的哺乳动物?

A.鸭嘴兽

B.针鼹

C.猫

2、关于胎生哺乳动物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胎生的哺乳动物繁殖数量很多

B.胎生的哺乳动物成活率较高

C.胎生的哺乳动物在出生时身体素质很弱

3、哺乳动物中胎生的占多少?

A.7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正确答案:C B CA11.哺乳动物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不变的?

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能够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热量的调整,使体温保持恒定。那么,它们是如何保持体温恒定不变的呢?首先,哺乳动物体表一般都长有毛发,这对保存体内热量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绒毛还是粗毛,都能起到保温作用。其次,出汗是哺乳动物散热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汗液的蒸发,体内多余的热量会被带走。有汗腺的哺乳动物会在温度过高时分泌出汗液,而没有汗腺的哺乳动物也会用其他的散热方式,如狗在夏天会把舌头伸出来散热,老鼠会把口水涂在脸上,借其蒸发带走热量。最后,也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产生热量的方式——新陈代谢,使它们不至于像爬行动物,在过冷的环境下就不能动了。新陈代谢就是吸收营养和排出废物的过程。哺乳动物不断地进食来补充热量。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哺乳动物也可以通过加强肌肉收缩的强度来控制新陈代谢的速度,比如运动,就会快速增加热量。维持体温更省事的是蝙蝠,它们的颈部和肩部之间有一种叫作“褐色脂肪”的组织,可以自行、快速地产生热量。

综合以上原因,哺乳动物不会因为外界气温的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正常的活动。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哺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哺乳动物的毛发有什么作用?

A.保温

B.美观

C.产生热量

2、老鼠是怎样散热的?

A.出汗

B.伸出舌头

C.把口水涂在脸上

3、哺乳动物产生热量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

A.晒太阳

B.通过新陈代谢

C.通过喝热水

正确答案:A C BA12.为什么哺乳动物更为聪明?

是什么原因使得哺乳动物相对于其他非哺乳类动物,更加聪明呢?首先,用母乳喂养后代的方式,是哺乳动物大脑发育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糖、脂肪、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和幼儿所必需的元素,它们为幼兽提供充足的养分,并且质量纯正,易于消化。初生的小生命不会因为自然灾害和恶劣的天气而填不饱肚子。哺乳动物中乳汁营养含量最高的要数海豹和灰鲸了,它们的脂肪含量高达53%,一头小鲸一天仅靠乳汁就可以增重100千克。人类“怀胎十月,哺乳三年”的自然定律也不知不觉给予了我们1.3升体积的最强大脑。

其次,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也是哺乳动物智商高于其他动物的原因。哺乳动物继承并高度发展了爬行动物出现的大脑皮层,不仅神经元数量大增,而且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中枢。尽管各路神经在大脑中纵横交错,但仍能使大脑有条不紊地运作,高效快速地处理大量的外界信息。此外,哺乳动物也进化出了发达的小脑。这些都是其他种类动物所不具备的。

1、下列哪一项不是母乳喂养的优势?

A.乳汁能为幼兽提供充足的养分

B.不受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C.乳汁能让幼兽很快成熟

2、哺乳动物主要用母乳喂养后代吗?

A.不是

B.是

3、海豹的乳汁中脂肪所占的比例达到多少?

A.53%

B.63%

C.73%

4、哺乳动物的智商高于其他动物吗?

A.不是

B.是

正确答案:C B A BA13.为什么早期的哺乳动物体型较小?

与我们所熟悉的猛犸象和剑齿虎这样大型的兽类不同,哺乳动物在启蒙阶段,它们的体型大多数都很小,这是为什么呢?早期的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伴生。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统治者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身为弱势群体的它们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身的安全和种族的延续,时刻警惕爬行动物发起的攻击。于是,它们小巧的体型就出现了,既不易引起贪婪的猎食者注意,也能在遇到危险时迅速地躲避和隐藏。早期的哺乳动物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对付自己的天敌,成功地存活下来。如羽齿兽只有动物的角那么大,古猬兽和斜沟齿兽体型更小、更易隐藏,甚至还有身长几厘米,体重仅约2克的巨颅兽。现代的许多小型哺乳动物延续了祖先这一特性,它们大多隐居在热带雨林中,如果遇到猛兽的袭击时,便借助森林里的障碍物隐藏自己。

而在恐龙等爬行动物灭绝之后,哺乳动物的天敌骤减。它们开始大大方方地在白天活动,并且迅速占据了许多原本属于爬行动物的领地。哺乳动物从此开始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的种群,与此同时种群之间的竞争加剧,体型较大的动物就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所以后来慢慢出现了许多或凶猛或温顺的大块头哺乳动物。

1、下列哪一项不是早期的哺乳动物体型小的原因?

A.食量小长不大

B.不易引起猎食者的注意

C.遇到危险时便于躲避和隐藏

2、巨颅兽和羽齿兽,谁的体型更大?

A.巨颅兽更大

B.羽齿兽更大

C.一样大

3、巨颅兽的体重约为多少克?

A.100克

B.10克

C.2克

4、早期的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是伴生的吗?

A.是

B.不是

正确答案:A B C A第二章森林里的史前哺乳动物A14.森林哺乳动物有什么特点?

远古时代的地球覆盖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这里可谓是动物生存的天堂、哺乳动物生活在其中,也随之进化出许多适应森林生活的特性。森林哺乳动物有三种栖息类型:树栖动物,最典型的是灵长目动物,它们长有细长且灵活的四肢和尾巴,在林间跳跃、攀爬,吃饭睡觉全在树上解决,几乎从不下到地面。地栖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哺乳动物喜欢在地面上穿行,构建自己的爱巢。穴栖动物,大多数鼬科动物采用这种栖息方式,如蜜獾(hu`n),白天的时候在地下打的洞中休息,晚上才出来寻找食物。

作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动物的伪装广泛存在。为了躲避敌人的侵扰,更好地繁衍后代,生活在森林里的哺乳动物纷纷进化出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外观。如森林哺乳动物的皮毛大多数是深浅不一的棕色,野猪的皮毛上还有斑点,这都是为了与森林土壤的颜色相融合。再如栖息在树上的一些猫科动物,身上长着斑点状的纹理,这是因为在树上能够与林隙间斑驳的树影相融合,更好地隐藏自己。

1、下列哪种动物是树栖动物?

A.金丝猴

B.野猪

C.蜜獾

2、蜜獾属于什么动物?

A.树栖动物

B.地栖动物

C.穴栖动物

3、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采用什么栖息方式?

A.树栖

B.地栖

C.穴栖

正确答案:A C BA15.巨颅兽的脑袋到底有多大?

1.95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有一种长相类似家鼠的哺乳动物昼伏夜出,在恐龙遍地的森林中寻得自己的一方家园。这种动物体重只有2克。然而,它的脑袋却占到全身的三分之一,它也因此得名巨颅兽。这里的“巨”是相对的,巨颅兽的头并不是绝对的大。“大头娃娃”似的特殊身体构造,使得巨颅兽特别能吃,新陈代谢迅速。巨颅兽喜欢吃昆虫的幼虫,如果捕到足够多的幼虫,它一天能吃下相当于自身体重3倍的食物。为了躲避恐龙的袭击,巨颅兽进化出了良好的视力,它的听觉也比同时代其他哺乳动物要灵敏得多。

1985年,古脊椎研究所研究生吴肖春在中国云南禄丰盆地,发现了巨颅兽的化石。最初研究人员推测它只是一小片骨头化石,经过不懈的研究,终于证明它是一种新型的哺乳动物。2001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用发现者的名字,将这个新种类的哺乳动物命名为吴氏巨颅兽。巨颅兽的发现对哺乳动物的进化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它不属于三大类哺乳动物的任何一种,却是现代哺乳动物最古老和最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为科学家了解哺乳动物的初期进化阶段提供了关键信息。

1、巨颅兽的脑袋占全身的多少?

A.1/5

B.1/4

C.1/3

2、巨颅兽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A.脑袋比一般的哺乳动物大

B.脑袋进化得比较聪明

C.脑袋占身体的比例大

3、下列哪一项不是巨颅兽的特征?

A.昼伏夜出

B.夜伏昼出

C.视力和听力都很好

4、1985年在中国哪里发现了巨颅兽的化石?

A.云南禄丰盆地

B.云贵高原

C.云南石林

正确答案:C C B AA16.尖嘴兽的上下半身进化有什么差异?

生活在1.23亿年前的尖嘴兽长12厘米,体重15~20克。这种小巧的古兽,有着异乎寻常的“混搭”造型:它们的上半身,即前肢部分有明显的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特征,垂直竖立在身体之下,与老鼠、狗等现代哺乳动物的腿形相似;而下半身却呈“外八字”打开,大腿平伸,小腿90度急转直下,具有单孔类哺乳动物和爬行类动物的特征,走路的姿势很像壁虎。尖嘴兽主要分布在中国辽宁省的西部地区,喜欢吃昆虫和蠕虫。别看它们平时走路慢吞吞的,捕起食来一点也不含糊,可谓“稳准狠”。一旦发现猎物,就用尖尖的嘴巴迅速将它们捕捉,用尖锐的牙齿嚼碎后送进肚子饱餐一顿。

有关尖嘴兽上下半身进化的不一致性,有多种猜测。有的观点认为是它们呼吸和活动的需要,也有观点认为是它们生活方式的需要,使得下半身发生了退化现象,但至今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些猜测。这个古灵精怪的小怪兽留给我们的进化之疑,有待更多的发现和研究。

1、尖嘴兽的上半身有什么特点?

A.前肢垂直竖立在身体之下

B.前肢长在身体两侧

C.前肢呈“外八字”打开

2、尖嘴兽的上下半身有什么特点?

A.上半身与爬行类和单孔类动物类似,下半身与哺乳类动物类似

B.上半身呈“内八字”聚拢,下半身呈“外八字”打开

C.上半身与哺乳类动物类似,下半身与爬行类和单孔类动物类似

3、尖嘴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A.吉林地区

B.辽宁西部地区

C.黑龙江地区

正确答案:A C BA17.最古老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是什么?

有袋类动物相对于卵生哺乳动物而言,是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胚胎在母亲身体内发育4~5周后,爬到母亲的育儿袋中吸食乳汁继续发育。但这种方式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幼崽出生时还非常不成熟,在生存上有较大的风险。有一部分哺乳动物进化出了在体内的子宫孕育幼崽的新方式,这类动物被称为“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在出生前,幼体通过胎盘吸收母体的养分,并将废物排出,一直在子宫内发育,直到发育完成,它们才会从母亲的身体里分娩出来。人类也是用胎生的方式繁衍生息的。目前我们所知最古老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是生活在1.6亿年前的侏罗兽,意为“侏罗纪之母”。它的化石在中国辽宁省的玲珑塔地区被发现,因此也叫中华侏罗兽。侏罗兽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空下,与那个时代的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它身材小巧,体长10厘米,体重为15~17克,夜晚出来活动,善于攀爬,在夜色和树木的庇护下,小心翼翼地生存。侏罗兽的牙齿已经进化出胎生哺乳动物的特征,有3颗臼齿,但它们更喜欢吃昆虫。

考古学界曾经认为生活在1.25亿年前的始祖兽,是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但侏罗兽化石的发现,将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3500万年。

1、什么是有胎盘类动物?

A.在育儿袋内照顾幼崽的哺乳动物

B.用肺呼吸的爬行动物

C.在母体内的子宫孕育幼崽的哺乳动物

2、有袋类动物相比有胎盘类动物有什么劣势?

A.幼崽出生时还非常不成熟,在生存上有较大的风险

B.乳汁的营养不够充分

C.不能时刻陪伴自己的幼崽

3、侏罗兽喜欢什么时候活动?

A.夜晚

B.白天

C.白天和夜晚

4、侏罗兽的牙齿有什么特点?

A.与爬行类动物类似

B.没有臼齿

C.有3颗臼齿

正确答案:C A A CA18.剑齿鼠的牙齿有什么作用?

动画片《冰河世纪》中幽默搞笑的剑齿松鼠,其实是虚构的,但史前时代真的存在形似剑齿松鼠的一种动物。它们是现代鼠类的远古祖先,因为它长有突出的剑齿,科学家们将它们命名为“剑齿鼠”。剑齿鼠生活在距今约1亿年的白垩纪时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地区。同早期的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为了在恐龙霸主脚下求得一席之地,剑齿鼠的体型也很娇小。它们身长10厘米左右,还有一条差不多相同长度的小尾巴,体重大约50~100克。为了避开危险四伏的白昼,剑齿鼠用它们的爪子挖了很深的地洞,白天就在里面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

剑齿鼠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们的剑齿了,虽然这些剑齿只有5毫米左右,但用处可大了。动画片中剑齿松鼠的牙齿,经常用来撬开坚果,但实际上剑齿鼠的牙齿是用来吃肉的。剑齿鼠喜欢跟在恐龙或其他大型爬行类食肉动物的后面,用尖尖的牙齿从它们吃剩下的动物骨架上剔出肉来填饱肚子。然而,在恐龙灭绝之后,剑齿鼠家族虽然存活下来,但也因失去了食物来源而不断衰落。它们的尖牙也再无用武之地,最终在不断的进化中,慢慢消失了。

1、剑齿鼠生活在什么时候?

A.白垩纪

B.侏罗纪

C.全新世

2、剑齿鼠的牙齿有什么作用?

A.撬开坚果

B.吃肉

C.咀嚼树叶

3、剑齿鼠是怎样获得食物的?

A.主动捕猎

B.在地底寻找植物根茎

C.在大型动物吃剩下的骨架上剔肉

4、剑齿鼠的牙齿为什么在进化中消失了?

A.不需要打地洞,无用武之地了

B.失去食物来源,没有用处了

C.不再吃肉,失去作用了

正确答案:A B C BA19.爬兽是怎样吞吃恐龙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早期的哺乳动物都像老鼠那样大,昼伏夜出、小心地生活在恐龙的统治下。偏偏有这么一种动物,敢于挑战恐龙的权威。这种动物叫作爬兽,因为同时具有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征而得名。它们最早发现在距今1.23亿年的白垩纪早期,分布在中国辽宁省的朝阳市的北票地区,属于三尖齿兽类,也就是说爬兽的臼齿上有3个笔架式的小尖。从这样锋利的牙齿可以看出,它们是标准的肉食性动物。而且爬兽拥有3颗粗壮的门齿、1颗犬齿、4颗臼齿,还有大量肌肉附着的头部,这表明它们嘴巴具有强大的咬合力。叶片状的犬齿和极为发达的咬肌,似乎告诉我们,爬兽在捕食猎物的时候,很可能不经过咀嚼,而是直接整块吞下。爬兽有长达一米的身体和短小粗壮的四肢,它们可以半直立行走,与今天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獾(hu`n)有相似之处。

在对爬兽化石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分析的时候,考古学家发现在爬兽的腹腔内,竟然有一块还未完全消化的鹦鹉嘴龙的骨骼,这表明它不仅能与恐龙抢占地盘、争夺食物,甚至还以恐龙为食。

1、关于爬兽,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A.爬兽生活在距今12.3亿年的白垩纪早期

B.因同时具有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征而得名

C.爬兽的嘴巴具有强大的咬合力

2、爬兽喜欢吃什么?

A.草

B.树叶

C.肉

3、爬兽是怎样吃东西的?

A.细嚼慢咽

B.整块吞下

C.迅速地咀嚼吞咽

4、爬兽是怎样行走的?

A.半直立行走

B.直立行走

C.爬行

正确答案:A C B AA20.为什么焦兽的化石很少见?

焦兽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化石发现地——火山,它们的化石最初发现于南美洲的火山灰中,因此有了这个奇特的名称。焦兽的形态类似早期的象类,但是鼻子较短。它们的门齿犹如刀刃,在鼻子的配合下可以轻松将食物带入嘴中。与行动灵活的雕齿兽不同,大块头的焦兽由于它原始形态的大脑和笨重的身躯,无论是行动还是反应,都略为迟钝。

迄今为止被发现的焦兽化石很少,原因可能是它们生活在化石不易保存的雨林地区或广阔的稀树草原上。也可能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稀有动物,因而化石十分少见。根据焦兽的牙齿磨损较少,判断它们的食物应该是较为柔软的树叶,而非较硬的草。由于缺少足够的化石资料,所以产生了许多有关焦兽的未解之谜。比如焦兽灭绝的原因,至今还未形成定论,只有一些猜测:随着大陆的气候越来越干燥,许多大型动物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遭到淘汰。南美洲在干燥的气候下,森林和草原中的树木以及灌木急剧减少,失去了食物来源的焦兽,也就逐渐在这个大陆上消失了。

1、焦兽的名称源自哪里?

A.稀树草原

B.热带雨林

C.其化石发现地——火山

2、关于焦兽,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行动灵活

B.身躯庞大

C.大脑反应快

3、下列哪一项不是焦兽化石少见的可能原因?

A.人为损坏

B.生活地区不易于化石的保存

C.本身稀有

4、人们猜测,焦兽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A.天敌数量急剧增多

B.新物种的肆虐

C.气候变化导致食物来源丧失

正确答案:C B A CA21.双门齿兽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双门齿兽曾经是澳洲大陆上一种独特的动物,独特性在于它是澳大利亚为数不多的大型食草动物,而且是当时澳洲最大的陆地动物,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有袋类动物。双门齿兽起源于260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多分布在有丰富淡水资源的森林和灌木丛中,以植物为食。双门齿兽的名字来自于它的牙齿,即拥有两对门齿,上门齿靠前且粗大,上门齿后还有一对较小的门齿。双门齿兽的头骨长度为全身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它们长有可以减轻重量的窝孔,所以看起来并不笨重。双门齿兽家族中最早被发现的成员是丽纹双门齿兽,它同时也是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雄兽身长3~3.2米,身高超过2米,体重在3吨左右,比一辆小汽车还要重。

双门齿兽在这个世界上只存活了200多万年,关于它们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因为那时的气候越来越干燥,水源和栖息地逐渐消失使它们无法继续生存;也有人认为早期人类到达澳大利亚之后,捕杀野兽,大面积烧荒,造成了环境的恶化,从而导致双门齿兽的灭绝。其实,不能说人类的活动直接导致了这种史前动物的灭绝,只能说人类的活动可能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因为即使没有人类的影响,它们也难以在越来越荒凉的澳洲大陆上存活。

1、双门齿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A.有丰富淡水资源的森林和灌木丛中

B.有丰富淡水资源的草原上

C.有丰富淡水资源的两极地区

2、双门齿兽的牙齿有什么特点?

A.有一对很大的门齿

B.有两对门齿,上门齿靠前且粗大

C.有两对门齿,上门齿靠后且粗大

3、丽纹双门齿兽是双门齿兽中最早的成员吗?

A.是

B.不是

4、下列哪一项不是双门齿兽灭绝的原因?

A.天敌数量增多

B.气候的变化

C.人类活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A B A AA22.尤因它兽凶猛吗?

恐龙灭绝之后,整个地球走进小型化的时代,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过如恐龙般庞大的动物。终于,在距今3500万年前的北美洲,尤因它兽接过了“巨人”的接力棒。它们的化石最早发现于美国西部的尤因它山区,由此得名尤因它兽。除了在北美洲有所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和蒙古国也发现了这种巨兽的踪影。尤因它兽身长4米,肩部的高度在1.6米左右,体重达2~3吨,大小犹如一头犀牛。不但大小相似,尤因它兽长得也像犀牛,而且同样是植食性动物。它们还长有一副长达30厘米的獠牙,露在嘴巴外面显得面目狰狞。然而,尤因它兽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凶猛,它是温顺甚至有些胆小的大块头,它们很容易受惊,然后到处乱撞。这与尤因它兽用于自我保护的武器不够强大有关。首先,它们的脑容量很小,智商不高,容易惊慌失措。其次,它们头上的6对角有皮肤覆盖,所以在争斗中并不能派上用场。就连看起来很厉害的獠牙,也很可能只是用于求偶的工具,而非武器,甚至也不是用来在树皮里或者土壤下寻找食物的有力工具。

虽然尤因它兽只在地球上存活了短短的100多万年,但它拉开了哺乳动物“巨兽时代”的序幕,是名副其实的先驱。

1、尤因它兽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A.体型巨大

B.体型瘦小

C.体型中等

2、下列哪一项不是尤因它兽的分布地区?

A.蒙古

B.北美洲

C.中国东北地区

3、尤因它兽的獠牙有什么作用?

A.用于求偶的工具

B.寻找食物的工具

C.用于防御的武器

4、关于尤因它兽,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尤因它兽生性凶猛

B.尤因它兽是肉食性动物

C.尤因它兽只在地球上存活了100多万年

正确答案:A C A CA23.砾爪兽有什么独特之处?

我们通常所了解的大型食草动物,比如牛科、马科、鹿科动物,它们的脚上都长有蹄。可偏偏有这么一种食草动物,它们的脚上长的却是爪子,这就是身材魁梧的砾爪兽。砾爪兽生活在5300万~530万年前的始新世到中新世时期,在北美洲、亚洲、非洲地区都有分布。最早的砾爪兽体型不像后来那么大,但是没过多久,进化神速的它们就变成了身长2.6~3米、肩高1.8~2.6米的庞然大物。砾爪兽的前肢长于后肢,脚上长着或细长或粗壮的爪子。骨骼结构和牙齿,都与同为植食性动物的马和犀牛相似。砾爪兽口中的犬齿和上门齿已不复存在,余下的门齿也经不起磨损和消耗,它们便以柔软的树叶为食。砾爪兽经常会在树干上蹭痒,时间一长,它们的身上就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树脂,这层“铁甲”成为它们在争斗中占据优势的盾牌。

渐新世后期,也就是大概2300万年前,砾爪兽分为一类在丛林生活,另一类在草原生活的不同类群。丛林砾爪兽的脚爪较为细长,为了避免磨损,好让爪子在拉扯树枝以吃到树叶时发挥作用,它们竟然用脚趾的关节走路。草原砾爪兽的脚爪相对就粗壮多了,它们正常用脚掌走路,爪子会在必要时开掘泥土,寻找植物的根茎,作为主食灌木之外的“零食”。

1、砾爪兽的脚有什么特点?

A.脚上长有蹄

B.脚上长有爪

C.脚上既没有蹄也没有爪

2、砾爪兽的“铁甲”是怎样形成的?

A.在树上蹭痒粘的树脂

B.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长出的

C.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3、丛林砾爪兽是怎样走路的?

A.用脚掌走路

B.用脚趾的关节走路

C.直立行走

4、下列哪一项不是草原砾爪兽的食物?

A.小型哺乳动物

B.植物根茎

C.灌木

正确答案:B A B AA24.跑犀是怎样自卫的?

我们通常见到的犀牛,都是身材高大、四肢粗壮,头上长有1~2个坚硬的角的动物,它们在遇到敌人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角来防御其他动物的攻击。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种犀牛,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生活习性,都与现代犀牛相去甚远。跑犀是犀牛科中最原始的成员,它们生活在距今5300万年的始新世到3300万年的中新世时期。跑犀的足迹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的森林或灌木丛中,有时在确定了四周安全的情况下,它们也会到开阔的林地或河湖边散散步。跑犀的个头只有山羊那么大,身长在1米左右,长有灵活的脖子和细长的四肢,非常善于快速奔跑。跑犀身上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如前肢长有4个脚趾,比现代犀牛多1个,后肢长有与现存同类一样的3趾;长有锋利的门牙和犬牙,臼齿是适合咀嚼柔软树叶的低齿冠牙齿。跑犀的鼻骨上没有用来防御的角,所以在遭遇天敌时,它们只能借助四肢快速奔跑。

跑犀家族中最著名的成员是内布拉斯加跑犀和原蹄犀。内布拉斯加跑犀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它们相对于前辈有所进化:牙齿可以吃更粗糙的食物;眼眶更大,视力更好,无论白天黑夜都能毫无障碍地行动。相比较来说,亚欧大陆上的原蹄犀则显得十分弱小,跟现代小狗差不多大小,它们的牙齿较为原始。

1、跑犀身上哪一部位的特征比较原始?

A.牙齿

B.后肢

C.脖子

2、跑犀怎样保护自己?

A.快速奔跑

B.用角防御

C.挖洞逃跑

3、内布拉斯加跑犀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A.视力差

B.视力好

C.眼睛看不见

4、关于原蹄犀,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原蹄犀身材高大

B.原蹄犀的牙齿较为进化

C.原蹄犀跟现代小狗差不多大小

正确答案:A A B CA25.锤鼻雷兽的鼻子有什么特点?

雷兽是第三纪早期分布在北美洲和亚洲东部以及欧洲少部分地区的一支很繁盛的史前哺乳动物族群。它们是一种古老的大中型奇蹄类动物。在雷兽家族中,个头最大,最著名的要数锤鼻雷兽。锤鼻雷兽最早出现在距今约3650万年的始新世晚期,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它们的化石最早发现于中国的内蒙古。锤鼻雷兽身长在5~6米,身高在2.5米左右,相当于亚洲象的体型。锤鼻雷兽的头骨占据了全身约四分之一的长度,但脑容量却只有一个橘子那么大。庞大的身躯和较低的智商,使得锤鼻雷兽十分笨重,它们不能像犀牛一样快速行走,也不能做出富有震慑力的驱赶动作,只能缓慢地移动。再加上锤鼻雷兽习惯用脚趾走路,以及以肌肉作为身体支撑的习性,使它们经常需要停下来休息。锤鼻雷兽的臼齿也有许多原始特征,不适合咀嚼较硬的食物,所以它们通常以柔软多汁的水生植物或树叶为食。

锤鼻雷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们高高耸立的鼻骨,以至于古生物学家最初还以为那些是哺乳动物的角,所以锤鼻雷兽又名王雷兽、大角雷兽。但是在雷兽类动物的进化过程中,锤鼻雷兽的角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退去,而它们的大鼻子却凸显出来。别看这鼻骨又大又长,但却并不坚硬,所以锤鼻雷兽通常不用它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而是将鼻骨上的鼻孔用于在沼泽中呼吸。

1、锤鼻雷兽的体型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动物?

A.亚洲象

B.非洲象

C.犀牛

2、关于锤鼻雷兽,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锤鼻雷兽的大脑容量很大

B.锤鼻雷兽只能缓慢地移动

C.锤鼻雷兽能够快速地奔跑

3、锤鼻雷兽以什么为食?

A.水生植物

B.小型哺乳动物

C.树枝

4、锤鼻雷兽的鼻子有什么作用?

A.御敌

B.捕猎

C.呼吸

正确答案:A B A CA26.蝙蝠是最早会飞行的哺乳动物吗?

我们知道蝙蝠是为数不多会飞的哺乳动物之一,而且一度被认为是最古老的会飞行哺乳动物。然而,2006年初中国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宁城地区的发现,否定了蝙蝠是最早的会飞行哺乳动物,并且将会飞哺乳动物的进化史整整向前推进了7900万年。这种动物,因为会飞的特性,得名翔兽。而且由于它们不同于任何一种类别的哺乳动物,古生物学家专门为它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类别——翔兽目。翔兽生活在1.65亿~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同其他早期的哺乳动物一样,翔兽也拥有一副小巧玲珑的身躯。它们的体长在12~14厘米,体重在70克左右,体表长有皮毛,这是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翔兽喜欢吃昆虫,它们像蝙蝠一样是夜行动物,在夜幕的掩映下延续着自己家族的血脉。翔兽会飞得益于它们通体遍布的翼膜,在树林间飞行的时候好像一只被放飞的方形风筝。它们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更省力地在林间穿梭,并寻觅更多的食物,有时还可以摆脱心怀不轨的猎食者。

其实准确地说,翔兽的飞行更接近于滑行,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不会很长,所以不能够在空中捕捉猎物。但这种勇敢的进化尝试,为实现哺乳动物的飞翔梦迈出了一大步,它们当之无愧为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会飞行哺乳动物。

1、最早会飞行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A.蝙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