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改革是民生发展动力之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1:45:16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改革是民生发展动力之源

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改革是民生发展动力之源试读:

前言

40年改革开放,40年风雨征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东方大国,经过短短40年的改革开放,如神话般地崛起,成功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4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50%。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在当今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民生改善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总体上实现小康的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这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增进老百姓的民生福祉不仅成为改革的根本目的,更是激活民生发展活力、触发民生发展动能、做大民生发展蛋糕、提升人们民生发展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不竭力量源泉。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以“改革:民生发展动力之源”为主题,探讨改革对民生发展的影响。报告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沿袭定型的格式,在多次专家论证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民生发展指数4.0版”,对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及260个地级市的民生发展进行了测度。

根据对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018年民生发展的测度结果,得分前五、排名前五位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深圳、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相较于2017年前五位(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的排名,深圳超过北京排名第一,杭州超过上海、广州跃居第三。这表明深圳、北京、杭州、上海、广州在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开放能力、共享能力上较其他城市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反映出传统的“北上广”被“北上深杭”替代的发展趋势。得分后五名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西宁、石家庄、长春、南宁、拉萨,表明这五个城市在改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民生方面尚需进一步发力。

根据对260个地级市的测度结果,评出“2018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民生发展指数地级市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金华、苏州、东莞、珠海、中山、无锡、阿拉善、威海、佛山、绍兴。与2017年地级市排名前10位相比,此前排名第29位的金华一路高歌猛进,取代了苏州一跃成为2018年地级市民生排名第1位。同时,2017年排名第16位的威海于2018年跃升至第8位,其余8个入围城市皆是前10位名单中的常青树,鄂尔多斯和乌海虽然跌出前10,但其所取得的成绩仍旧不俗。2018年地级市排名后10位的城市是衡水、天水、北海、绥化、齐齐哈尔、邢台、达州、玉林、梧州、阜阳,表明这10个地级市在民生改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精准发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12月31日第1章 绪论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滴水穿石、与时俱进的韧劲,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书写出一部中华民族蓬勃发展、开拓奋进的壮丽史诗。1.1 40年改革带来的民生发展变化

1978年5月,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掀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前奏曲。1978年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同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由下至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序幕;1980年,国务院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为经济特区,开启了中国看世界的窗口,打开了中国开放的大门;1988年5月10日,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北京成立,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拉开;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看深圳、20世纪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的连续剧;2018年4月14日,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新阶段……除此之外,还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价格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户籍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

梳理40年来中国改革的这一幕幕,回望40年中国改革的足迹,这是触及人们灵魂的改革,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民生的改善。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40年间,中国年均GDP增幅达到9.5%,大大高于世界同期年均2.9%的水平。按照国际组织的数据,1980年中国在148个国家中,以人均GDP312美元排在第130位。2017年中国在232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均GDP排位上升到第70位,达到了9481美元。这为民生保障、改善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中国脱贫人口占全球脱贫人口的76%。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3岁增加到2017年的76.7岁。中国还是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改革,解决了中国社会民生发展中很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1.2 全面深化改革是民生发展动力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民生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要消除这些制约因素,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仍然是新时代的民生发展动力之源。

为了深入解析40年中国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揭示中国民生发展成就取得的动力源泉,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课题组以“改革:民生发展动力之源”为主题,研发了《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报告从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民生发展巨大成就入手,探析了改革激发民生发展活力,触发民生发展动能,做大民生发展蛋糕,提升人们民生发展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探讨民生发展的动力之源。1.3 2018中国民生发展指数的特点

2018年民生发展报告沿用中国民生发展指数4.0版,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及可量化性的原则,设计了包括5个二级指标(民生基础、收入消费、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安全健康),25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并依据德尔菲法,确定了每个二级指标20%的权重、每个三级指标4%的权重,分别对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上的城市、27个省(区)的260个地级市的民生发展状况进行测度,评出了“2018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同时对260个地级市在省(区)内的地位进行了排名。

根据对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018年民生发展的测度结果,得分前五、排名前五位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深圳、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相较于2017年前五位(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的排名,深圳超过北京排名第一,杭州超过上海、广州跃居第三。这表明深圳、北京、杭州、上海、广州在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开放能力、共享能力上较其他城市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反映出传统的“北上广”被“北上深杭”替代的发展趋势。得分后五名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西宁、石家庄、长春、南宁、拉萨,表明这五个城市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民生方面尚需进一步发力。

根据对260个地级市的测度结果,评出“2018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民生发展指数地级市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金华、苏州、东莞、珠海、中山、无锡、阿拉善、威海、佛山、绍兴。与2017年地级市排名前10位相比,此前排名第29位的金华一路高歌猛进,取代了苏州一跃成为2018年地级市民生排名第1位。同时,2017年排名第16位的威海于2018年跃升至第8位,其余8个入围城市皆是前10位名单中的常青树,鄂尔多斯和乌海虽然跌出前10,但其所取得的成绩仍旧不俗。2018年地级市排名后10位的城市是衡水、天水、北海、绥化、齐齐哈尔、邢台、达州、玉林、梧州、阜阳,表明这10个地级市在民生改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精准发力。

2018年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中,有东部城市53个,中部城市28个,西部城市19个,民生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状态,充分验证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正确性。我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导向有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产物。但是,在国家东、中、西部平衡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日益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民生领域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总之,《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在继承连续研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内容上有进一步的创新,特色更加鲜明,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和新观点,丰富了民生发展理论。我们坚信,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课题组通过坚持不懈的扎实研究,一定会推动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第2章 民生是改革的目标,改革是民生的动力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创举,翻开了新中国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稳稳地走过了4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民生改善和发展取得了惊天动地的成就,中国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40年改革历程,40年民生发展,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生发展之路。中国民生发展进入新时代,民生发展的道路和经验,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民生发展成功案例和参照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发展民生、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民生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正以更大胸怀、更广视野的全新姿态,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善和发展民生为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新征程。2.1 40年改革带来中国民生发展的伟大成就

40年改革开放,40年风雨征程,40年中国民生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创中国民生发展的伟大辉煌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2.1.1 民生发展的基础:经济实力大幅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户籍、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整个欧元区的GDP只比中国多了不到2000亿美元。2018年中国的GDP(名义GDP)预计达到约13.2万亿美元,超过19个欧元区国家的12.8万亿美元。中国GDP占世界GDP总和的比重从1978年不足1.8%,上升到2017年的15.2%,稳居世界第二位。40年间,中国年均GDP增幅达到9.5%,而世界经济同期的年均增幅是2.9%。按照国际组织的数据,1980年中国在148个国家中,以人均GDP312美元排在第130位。2017年中国在232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均GDP排位上升到第70位,达到了9481美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978年是206亿美元,2017年超过了4万亿美元,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位。中国对外投资近几年上升很快,累计达到了1.9万亿美元,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位。中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首次超过了美国,占世界的19.8%,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下降到第二位,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9.6%。2016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25.5%。2005年,中国GDP增加16.8%,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GDP增速为13%,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仅3年之后的2010年,中国GDP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可以说,当今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2.1.2 民生发展的治理结构: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给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治”的动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年底,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中共党员总数达到8956.4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457.2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突破80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

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优化了民生发展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民生改善和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的民生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大大增强。2.1.3 改革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

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此后,经过采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被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居民,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一体化的超大城市区域,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对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城市居民为主的国家,同时以高铁、互联网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未来中国社会,将是一个城乡互动共融、协调发展的城乡融合型新社会。2.1.4 改革实现了从温饱向全面小康的整体性转变

40年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7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穷。中国脱贫人口占全球脱贫人口的76%,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元,恩格尔系数为57.5%,到2017年,分别变为24445元(增长了78倍)和28.6%;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6元,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7年,分别变为10955元和31.2%。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开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费的生活;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3岁,发展到2017年的76.7岁。新时代,随着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创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进一步建设,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高品质生活成为新的追求目标。2.1.5 改革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越式转变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二元体制,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等,大量优质的公共服务集中在城市,绝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将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改革促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首先,创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制度和方法,在借鉴世界上优秀的公共服务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质的公共服务改革理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公共服务发展的市场制度、产权制度、投融资制度、分配制度、人才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教育、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生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文化体育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制度,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瞄准公共服务的瓶颈制约问题,制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发展出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改革打破了城乡二元体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等举措,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再次,改革促进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加快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发展,加大了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最后,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具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生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文化体育、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亟须相关具体制度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2.2 改革的目标和主题是民生2.2.1 夯实民生是化解风险的稳定力量

改革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因而风险与各方阻力必然伴随着整个改革进程。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料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的涉及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与早期改革相比,今天的改革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改革更难获得公众的支持与信任。长期以来的社会问题消耗了部分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和政府的公信力,使改革越来越难获得社会一致的支持;社会上的急躁情绪,导致人们希望改革一蹴而就,而现实是改革需要长时间的试错与纠错才能发挥成效,因而易受到公众的指责。

改革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动利益团体的既得利益,无论改革的方案多么周密,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用挑剔的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改革总与风险相伴。尤其是当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之时,越向前推进,触动的社会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复杂,阻力也越大。如何化解改革过程中的风险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我国改革一直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尽管有顶层设计相配合,对于缺乏经验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风险依然存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体制性改革,如何在改革与稳定间保持平衡是考验执政党的难题。

化解这些矛盾,渡过深水区和攻坚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发展民生,夯实民生是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实现社会稳定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体,民生问题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生产需要中,也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与生产的一种实践活动。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克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依靠力量,有民本温度,才有改革力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点,鉴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合理的分层流动,是促进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从资源配置、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大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投入;把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药品监管等作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旨在为群众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体系;鉴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提出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业,并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尤其要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养老保障基金的投入,构建以自我养老与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主干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等等。不能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就会动摇立党之本,削弱执政之基,阻塞力量之源。民生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更是获得民心的过程,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可靠途径,也是化解改革风险的稳定力量。

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难题。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目标涉及民生领域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同时民生的改善也绝非一时一事之功,它涉及每个人的生活,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参与。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民生问题事关改革进程与成败,也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动力。从长远来看,夯实民生必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和强大的物质保证。2.2.2 改革是为了民生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从来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自我革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之所以生气勃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改革。改革是党的生命力所在,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没有照搬照抄苏联城市包围农村、首先从城市夺取政权的经验,而是根据中国当时城市中反革命势力大大超过革命势力的情况,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最终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等方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向苏联学习;另一方面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避免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过火行为。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以苏联为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当改革面临困难之时,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指出: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创新精神。

改革为了什么?或者说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是古往今来改革者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改变北宋初年“三冗”造成的积贫积弱现象;明代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是为了挽救日渐衰落的明王朝。由于时代的局限,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们推行的改革都是从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的,目的是强化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一开始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为的是为劳苦大众求解放,谋利益,消灭阶级差别,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收剥削阶级的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初心始终没有变。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共产党为改善民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民生有了基本的保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民的生活仍然艰难。因此,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直接目标。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人均GDP比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还少340多美元,84%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专栏2-1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民生改革开放前,老百姓的穿衣需要票证供给,每年每个人发一定数量的布票,用以购买布料、衣服、蚊帐、床单乃至布袜,一切含有棉纱成分的产品均属其内。正常情况下,不分年龄大小,每人每年一丈二尺。一般家庭内部按不同需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统筹考虑使用。一家几个孩子,总是只给老大添置新衣。老大穿的旧衣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再给老三穿……衣服破了补了又补,穿了又穿,以致补丁垒补丁是常见的事。后来有了尼龙袜,有了的确良,不收布票,又是新产品,成为时髦,为众人所追捧。人们平时克勤克俭,万般节约,过年时总要想尽办法给孩子添置件新衣,或棉袄,或罩褂,或裤子,或帽子,让他们喜庆喜庆,高兴高兴。有人调侃说:“要想富,过年穿新裤。”再说“食”,改革开放前,粮食定量供应,分大小口,成年人月供应标准多在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孩子出生,凭出生证到派出所办理户口,到粮站办理粮油供应证,于次月正式供应粮油,每人月供菜油四两。很多农村人口每到青黄不接时捉襟见肘,甚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米、面、杂粮,包括玉米、红薯、土豆、山芋干等均凭粮证或粮票供应。粮站有什么老百姓才能买什么。食品店里的糕点零食,饮食店里的包子、油条、发糕、馄饨、水饺,均收取粮票。过年过节,居民才能凭票购买一些肉食蔬菜、豆制品,节日的糕点也要凭票排队购买,甚至为病人购买红糖也要凭医生开具的证明。再说“住”,改革开放前,农村的住房一般较为宽裕,城镇居民的住房则十分紧张。一家几口人十来平方米,没有厕所没有厨房,房间大点儿的腾出一小块儿地方作厨房,一律上公共厕所。有的地方,两家人合住一间房,中间用木板隔开,户与户之间一点都不隔音,年轻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也不敢结婚。一些筒子楼里,三户五户,乃至八户十户人家挤在一个空间里煮饭烧菜,叮叮当当,磕磕碰碰,既嘈杂又热闹,而且没有自来水。再说“行”,改革开放前,对于县城乃至农村人来说,出行靠的是两条腿。公路多为砂石铺成,路况极差,坑坑洼洼。火车每小时60千米,一到春节,买不到票,即使买到了票火车上也是挤得水泄不通,从北京到云南,要走几天几夜。县城里没有公交车,更无出租车。城市里,自行车是颇受人们欢迎的代步工具,一般单位都要努力弄一辆乃至几辆自行车,“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是最时尚的交通工具,干部下乡、办理公事,都用这种交通工具。出门办事,到外地出差,住宿问题常令人困扰。住宿需要单位开介绍信,无论去哪个城市,无论多晚到达,必须去“住宿接待站”排队登记,然后持单到指定的旅社住宿。总之,改革开放前,“票证”这两个字是当时民生最生动的写照。今天的“票”是代表价值的,如钞票、邮票、电影票、门票等,“证”是证明身份的,如身份证、选民证、工作证、学生证等。改革开放前,各种“票证”对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来说,是民生必不可少的。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票”,如粮票、油票、布票、棉花票、豆腐票、肉票、肥皂票、糖票等,是按人定量每月(年)发放的,而且是定点供应的;有一些紧俏物资的票,既不定量也不定时,如手表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还有逢年过节根据物资的多少,临时发一些酒票、香烟票、香菇票、木耳票、粉丝票等。以上这些票大多数是发给有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居民的,发到农民手中的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证”则主要是购粮证和购货证。购粮证是和粮票同时使用的。购货证主要用于买盐和临时分配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购货以后,要进行登记,以免重购。购货证也发给农民,让他们买盐和其他由供销合作社凭计划供应的少量的食品和工业品。由于当时人们离不开各种票证,票证也就成了民生的基本保障了。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的民生改善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总的目的是重新开辟和寻找一条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新路。“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好。“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改革是否成功,就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改革思想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经济水平、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稳步推进,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中国的民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中国人民从短缺经济中走出来过上了比较富裕的小康生活,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个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8年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针对突出矛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又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问题,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不仅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改革开放的目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2.2.3 民生问题的解决是构建改革正当性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与民众对改革正当性的认同程度有关。正当性是指合理性、正统性、合法性,改革正当性是指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当大多数民众认为改革是正当的,改革的诸项措施才会得到支持和拥护,即使出现部分抵触也不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倘若大多数人认为改革是不正当的,比如,改革的分配过程不透明,分配形式不公平,改革成果不能惠及大多数人,那么改革就是无正当性的,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苏联早期的改革由于忽视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为日后日益恶化的国内形势埋下一颗地雷。苏联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选择,重工业是一切工业、农业技术改造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发展国防、增强国防实力的前提。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引导下苏联完成了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但后期发展由于过于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农业等关系民生的行业的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现代改革者在启动改革之时,承诺所有社会阶层在改革的过程中都能获利,因而自身具有不证自明的正当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进的改革是一场多边双赢的改革,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失去的是锁链,获得的是改革红利,它打破传统集权计划经济,是极具正当性的一次改革。然而,当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做法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后果,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模式忽视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与贫富分化问题,人民对改革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这影响着改革正当性的评估。

正当性基础是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韦伯最早提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指出“政治合法性是指政府在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是政治稳定的保证。现代社会主张用“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来分析不同政权的正当性基础,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政绩正当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主要国家改革的正当性基础同样也可通过三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对改革理念的认同、对改革实际运行的程序和规则的认同、对改革绩效的认同。开启改革,首先要使改革理念或目的得到民众的认同,最初进行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经济”的理念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拥护,因而在改革的进程中阻力也是最小的。正如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其目的是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民众具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道路自信。改革正当性的规则基础是指改革必须依据一定的程序规则,而民众对规则也是明确的,是监督以国家主导的改革进程的重要一招,也是预防当权者借改革契机牟取个人利益的有效监督途径,这在西方具有法治传统的国家表现突出。最后一种改革正当性基础在于有效性,认为国家进行改革后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当前发展中国家能够继续推进改革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当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绩正当性,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腾飞为大众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也悄悄改变着民众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单纯GDP的增长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社会生活的质量成为其考量的重要因素,这客观要求政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的解决是政绩的主要内容,但不同时期民众对民生的诉求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每年保持在10%左右,这也成为近几年来维持政治正当性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低迷,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纯粹以经济增长速度作为政治正当性基础的观念必须改变。同时,经济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带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社会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程度加深。英格尔哈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指出,在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进入后物质主义时期,人们对社会问题更为关注,物质需求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尽管我国的经济尚未达到如此程度,但公民对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的确在不断提高。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行需要获得人们的认可,必须达成对改革正当性的认同,而这种正当性基础的获得必须来自人们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发展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对民生的持续关注,比如十八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居民收入的提高”“强调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速”“提高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根本上保证居民收入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更加注重缩小贫富差距,提出改变贫富差距扩大现状的若干措施,“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等。这些举措成为构建改革正当性的现实依托。2.2.4 改革的主题是发展民生

民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民生问题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按照历史发展的线性逻辑,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中都存在民生问题,只是每个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不同,即便是在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仍然依靠集体劳动与平均分配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历史上非民主国家中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依靠社会底层的不断反抗和统治集团的适度调节与妥协实现的;在鼓吹人民享有天赋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时代,所有民主国家的改革都号称以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为终极目标。民生问题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原因在于民生问题是人类进行其他活动的前提,人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才能从事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马克思从个体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出发,对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的这段话中确实没有“民生”一词,但却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等民生问题来加以阐述。恩格斯评价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物质资料的获得是进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民生问题贯穿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它并非一劳永逸地就能得到解决。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不断做出调整,每一次社会形态的衰落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的原因是生产关系满足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无法解决当前社会民生问题,因此,始终存在的民生问题是不断进行改革的持久动力。

民生是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问题,自人类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人类整个发展过程都伴随着不断产生的民生问题,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民生才能得到完全保障。民生问题的凸显是一系列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产生的结果与表现。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而改革必定是对原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的调整,作为旧体制产生的现实结果——民生问题,就必然成为当前深化改革的直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民生问题解决为基础,进而实现对原有不合理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改革。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是改革必须面对的难题。纵观世界上一些中等收入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惨痛教训,一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但无法发展到高收入国家行列,而且老百姓的民生直接受到威胁,遭受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冲击。“现代性孕育着稳定,现代化滋生着动乱”,中国如果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民生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形势将更为严峻,收入、城乡、医疗、卫生、社保、住房、教育等方面矛盾将日益激化。因此,民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改革的主题,包括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需求成为改革直接关注的对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为民生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

基本公共服务是最重要的民生,是实现每个公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由政府提供的必需的生活服务,不同地域、身份、能力的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我国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公共财政体制的缺陷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都是造成公共服务分配非均等化的关键原因。公共教育领域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政策不完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都给不成熟的教育体制带来了挑战。公共卫生建设,尤其是农村的公共卫生设施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的社保应不断加大投入。民生问题虽然表现为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但实质上是政治体制机制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医药改革进展缓慢,主要在于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羁绊。医疗卫生部门希望政府加大对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投入,劳动保障部门希望政府着手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而财政部门认为现有行政体制不改进,投入多少资金都不能解决问题。不合理的权力运作机制导致更多权力寻租,政府转移的专项基金,如扶贫基金、“三农”基金、社保基金等成了某些部门及利益部门牟取私利的目标。此外,民生问题出现时,不畅通的民众参与反映机制,导致民怨无处倾诉,无法为政府及时了解民情提供一个可靠的渠道,结果是原本易解决的民生问题经过发酵后难以解决。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不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诸多不合理体制制度的改革,必然首先触及民生问题,因而民生问题是当前改革的直接目标。

民生问题成为改革的主题,最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上确定“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以人民为中心”。我国民本思想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产生,姜尚最早提出,“得民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后经过儒家的继承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如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等。马克思主义的民本思想来源于对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的批判继承,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倡导从现实中的人、实践中的人出发分析社会现象,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通过保障人的权利最终实现人的价值。

民生领域的改革除了建立起“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之外,还包括丰富的内容。毛泽东早在1934年就说过:“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过去有饭吃、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医疗服务优质、教育公平、住房改善、环境优美和空气洁净等更多层次的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改革就是“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做好教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工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要在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的同时,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治安等各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推出的每件民生实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显然,民生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和中心内容。专栏2-2 改革开放40年民生发展的十件大事1.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全面小康。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为3679亿元,占全球的1.8%,排名世界第15位,人均GDP381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排在倒数第7位。2018年中国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2017年)为82.7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5%,人均GDP达到59660元。2.实现了住有所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中国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要大过英国、德国、荷兰等绝大部分欧洲国家,在欧盟范围内仅稍落后于丹麦。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3.6平方米增长到2017年的40.8平方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3.学有所教,大幅提升了国民素质。改革开放40年,我国全面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570万名考生只录取了27万人,录取率仅为4.7%,是地地道道的精英化教育。2017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913所,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23.42万人,录取人数达650多万人,高考录取率超过70%,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接近4000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重达20%,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2012年教育经费首次突破国内生产总值的4%,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4.初步建立起了全民医保体系。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