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IPT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4:27:05

点击下载

作者:(美)奥尔森(Chris Olsen)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施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IPT2)

实施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IPT2)试读:

前言

多年以来,职业认证都在计算机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在将来仍会不断提升。这些认证的存在有着诸多理由,其中最大众化的理由就是它的可信度。在其他条件完全均等的情况下,持有认证的员工/顾问/面试者比那些没有持有认证的人士更具优势。

目标与方法

本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向读者介绍如何在统一通信环境中部署 CUCM(Cisco 统一通信管理器)产品。本书的另一宗旨是帮助读者通过CIPT(Cisco IP电话通讯)Part 2考试,因为该考试是获得CCVP(Cisco认证语音高级工程师)认证的一个环节。本书所使用的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完成工作任务并通过CCVP CIPT考试。在每一章的末尾,本书都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帮助读者加强本章的学习效果。另外,读者也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公司(如http://www.selftestsoftware.com)出品的备考软件,这些软件准备了更多的备考试题,可以为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基础。

本书所使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帮助读者了解考试的主题,因为这些内容是读者必须深入理解的,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完全掌握并记忆这些知识的具体内容,同时帮助读者记住这些主题的相关知识。当然,本书的宗旨并非是希望读者通过简单的背诵来通过考试,它旨在帮助读者学会并掌握这些内容。CIPT Part 2是CCVP认证考试的基础课程之一,而本书所包含的知识对于一名优秀的UC(统一通信)工程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本书会使用以下方法来帮助读者通过CIPT考试。

■ 帮助读者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内容。

■ 为了帮助读者补充缺乏的知识,本书对介绍的知识进行了解释并提供了其他一些相关的信息。

■ 针对各个主题提供了一些练习,并在每章末尾以考题的形式对读者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

谁应该阅读本书

本书既是一本通用的CUCM技术图书,也是一本应试图书。本书旨在向读者提供通过CCVP CIPT(CIPT Part 2)考试所必需的知识。

您为什么渴望通过CCVP CIPT考试呢?想必因为CIPT Part 2考试是获得CCVP认证的里程碑之一。而CCVP对您有可能意味着提薪、升职、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成功或者别人的肯定;不过,最终它肯定对您所有帮助。获得职业认证说明一个人对待其学习和职业生涯的态度是严谨的。由于技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一个人的技术水平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工程师来说,他/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否则他们迟早会发现自己掌握的产品技术落后于时代。

应试策略

由于个人技术、知识、经验水平的不同,很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试策略,因此每个读者都应该寻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您参加了 CIPT 的课程,那么您需要采取的策略必然和那些在工作中学到如何使用CUCM的考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您打算采取何种策略,无论您拥有何种背景,本书都可以帮助您理解相关的知识,通过 CIPT考试。Cisco考试覆盖的知识是很全面的,因此请不要跳过本书中的任何章节。

本书是如何组织的

本书分为如下主题。

■第1章“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问题”介绍了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使用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所面临的挑战,为本书后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第2章“理解多站点部署解决方案”针对本书第1章提出的挑战给出了解决方案。

■第3章“实施多站点连接”给出了下列设备和技术的配置步骤:MGCP网关、H.323网关、与CUCM协同工作的SIP和集群间中继。

■第4章“实施多站点拨号计划”提供了多站点CUCM部署环境中的拨号计划解决方案和话费旁路、TEHO(经济路由)和号码处理技术。

■第5章“检查远端站点冗余性选项”提供了维护远端站点冗余性的功能,当 IP WAN失效时,可以通过实施选项SRST和MGCP回退进行部署。

■第6章“实施Cisco统一SRST和MGCP回退”提供了实施SRST和MGCP回退的配置,以及在SRST路由器中实施网关拨号计划和语音特性的配置。

■第7章“实施SRST模式的CUCME”讨论了提供SRST回退支持的CUCME配置方式。

■第8章“实施带宽管理”介绍了如何使用CAC(呼叫准入控制)来实施带宽管理,以在 IP WAN链路上避免超额订阅,从而确保高语音质量。

■第9章“实施呼叫准入控制”描述了在网守和CUCM中配置CAC的方法,并描述了CUCM中RSVP和AAR所提供的优势。

■第10章“在Cisco IOS网关中实施呼叫应用”描述了网关上用于实施呼叫应用的Tcl和VoiceXML。

■第11章“实施设备移动特性”介绍了用户在站点间漫游时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移动解决方案。

■第12章“实施移动分机”描述了移动分机(EM)的概念,并给出了为漫游用户实施EM的步骤。

■第13章“实施Cisco统一移动”给出了在CUCM和网关中实施移动连接和移动语音应用的步骤。

■第14章“理解密码学基础及PKI”描述了在Cisco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中实施安全语音技术的原理与概念。

■第15章“理解CUCM自身的安全特性及CUCM PKI”旨在帮助读者理解IPSec、TLS(传输层安全)、SRTP和SIP摘要等安全协议,并提供了在CUCM中实施安全语音技术的方法。

■第16章“在CUCM中实施安全特性”介绍了如何在CUCM中进一步实施安全特性,以保护IP电话的配置文件、信令交换和媒体资源,并实现安全的音频和电话会议呼叫。第1章 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问题

在多站点环境中部署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UCM,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Manager)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仅在多站点的部署环境中才需要进行考虑。比如,在多个站点之间部署Cisco统一通信(Cisco UC,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解决方案需要使用恰当的拨号计划,站点间需要有足够的带宽,需要实施服务质量(QoS)技术,并且设计方案必须能够克服 IP WAN连接出现故障的情况。本章将会介绍在多站点CUCM部署环境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1.1 本章主要内容

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读者应该能够解释与多站点部署相关的问题,并了解它们与多站点连接选项之间的关系,同时读者还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描述与多站点部署环境相关的问题。

■ 描述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语音质量问题。

■ 描述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带宽问题。

■ 描述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可用性问题。

■ 描述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拨号计划问题。

■ 描述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网络地址转换(NAT)及安全问题。1.2 概述部署多站点环境时将会遇到的挑战

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设计者有可能要面临如下挑战。

■质量问题:语音和视频的实时通信必须在包交换网络得到优先处理。然而,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默认模式下,它们却会一视同仁地处理这些流量。但语音和视频数据包对延迟是十分敏感的,因此需要授予它们更高的优先级来避免延迟和抖动(不稳定的延迟),因为这两种现象都会降低语音的质量。

■带宽问题:Cisco UC可以包含语音和视频数据流量、信令流量、管理流量以及应用流量(如富媒体电话会议)。因此,在部署Cisco UC解决方案之前,设计者必须计算出这些必需的额外带宽,这样才能确保数据应用和Cisco UC应用不会超过带宽的限制。管理员可以通过部署QoS来为某些应用保留一些带宽。

■可用性问题:在采用集中式呼叫处理的方案部署CUCM时,IP电话要跨越IP VLAN(有时还要跨越IP WAN)来注册到CUCM上。如果远端站点的网关正在使用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作为信令协议,那么这些网关也要依赖于 CUCM 来充当MGCP 的呼叫代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员有必要为 IP 电话和网关实施回退(Fallback)解决方案,以预防通往CUCM服务器的连接由于 IP WAN的故障而断开。H.323网关也可以提供回退解决方案,并且在正确的H.323网关配置中,应该已创建好了回退所需的H.323拨号对等体(Dial Peer)。

注释:CUCM就是过去所说的Cisco呼叫管理器(CCM,Cisco CalManager)。

■拨号计划问题:目录号码(DN,Directory Number)可以覆盖多个站点。管理员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强健的多站点拨号计划,来解决重叠的拨号计划(Overlapping Dial Plan)和号码不连续的问题。

■NAT和安全问题:目前,在企业IP网络中使用私有IP地址是一种很常见的做法。但ITSP(Internet电话服务提供商)却必须使用唯一的公有IP地址来路由IP电话的呼叫。因此,必须将企业内部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然而,公有IP地址又会使IP电话暴露在Internet网络中,从而使IP电话更容易受到攻击。

注释:NAT和安全性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多站点部署环境中。比如,Cisco呼叫坐席控制台(AC,Attendant Console)能够从每个记录条目中获得每个用户主用线路的线路状态(Line-State)和呼叫前转状态(Call-Forwarding Status)。当管理员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接口来连接CUCM与Cisco AC的时候,或者当它们之间部署了防火墙设备的时候,TCP流量可以正常地执行NAT转换。因此,大多数AC功能都可以正常工作。问题是,AC的线路状态信息使用的是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而CUCM服务器发来的UDP流量是不能穿越NAT接口的。因此,所需的UDP端口必须在防火墙上开放。1.3 语音质量方面面临的挑战

IP网络的设计初衷本来就不是用来承载实时流量的;相反,IP网络的设计宗旨是在快速复原和容错机制的方面发挥优势。在IP网络中,每个数据包都会得到独立地处理,有时,这会导致同一个通信流中的不同数据包选择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而由于路径的不同,它们的带宽、距离、拥塞也就各不相同,于是这些路径之间也就会存在不同的丢包率和延迟值(抖动)。于是,目的设备就必须作好按照乱序接收数据包的准备。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采用RTP(实时传输协议)序列号和流量重排序(Traffic Resequencing)的方式得到解决。不过,只要条件允许,希望管理员不要完全依赖RTP机制解决这个问题。正确的网络设计方法是使用Cisco路由器的(Cisco快速转发[CEF])交换缓存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该技术在默认情况下会执行基于目的地址的负载分担。基于目的地址的负载分担并不是完美的负载分担方式,但是这种方法至少可以确保每个IP流量(语音呼叫)都通过相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

带宽是由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所共享的,而每个IP流量所需的总带宽会在短期内存在巨大波动。大多数数据应用都存在带宽突发的情况,而采用RTP协议的Cisco实时视频通信只会占用相同的带宽,并持续发送数据流。各个应用的带宽(包括承载的CUCM和语音流量)是无法预计的。在高峰期,由于网络中存在拥塞的情况,因此数据包就必须进行缓冲,并放在队列中等候处理。每个做过航班的人对于排队恐怕都不陌生。当你到达机场,必须首先选择一个队列,因为检票窗口的数量(即带宽)比不上客流(入站IP流量)的速度。如果排队的人过多,队(数据包缓存)就会排满,于是旅客就会感到不满(数据包就会被丢弃)。负载较高的低速链路更有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队列延迟问题和丢包问题,比如在多站点环境中,站点间的WAN链路就有这个隐患。质量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类链路上,因此管理员就有必要通过 QoS 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使用 QoS 技术,那么语音数据包就有可能经历延迟、抖动和丢包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语音的质量。因此在网络中,为了获得较好的音频和视频性能,正确配置端到端的Cisco QoS机制是相当重要的。

在高峰期,由于接口存在拥塞,因此数据包无法立即得到发送。于是,这些数据包就会被临时存放在队列中等候处理。数据包等待的总时长久称为队列延迟,这个时长会因网络条件和流量到达的速率而产生巨大变化。如果队列已满,那么新接收到的数据包就会因为无法进行缓存而被丢弃(我们称之为尾部丢弃)。图1-1所示即为尾部丢弃。在所有路由器接口的硬件队列中,数据包都会遵循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等待处理。语音通话是连续的,也是可以预测的(默认每20毫秒进行一次采样),但数据应用往往占据过大的带宽而且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因此,语音通话的质量更有可能因延迟、抖动和丢包而受到影响。图1-1 尾部丢弃1.4 带宽方面面临的挑战

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站点间是通过 IP WAN(有时也通过MAN,如城域以太网)相互连接的。而 WAN 链路的带宽是比较有限的,而且往往价格昂贵。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将可用带宽尽量高效地加以利用。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内容过滤、防火墙功能和访问控制列表(ACL)来过滤掉 IP WAN链路上的那些不必要的流量。另外,也可以考虑通过优化带宽来实现 IP WAN网络的提速。因为只要网络中出现了拥塞的情况,就必然会影响网络的性能,解决的方法是在网络中部署QoS技术。

对于 Cisco 音频数据包来说,语音流是连续而且能够预测的。一般来说,为了有效利用带宽,在WAN链路上往往使用G.729编码。相比之下G.711音频编码需要 64 kbit/s,而将G.711语音采样信息封装进 IP/UDP/RTP包头需要16 kbit/s,另外还要加上前面封装的二层头部信息。

语音每20毫秒采样一次,因此每秒采样50个数据包(pps)。IP头部是20字节,UDP头部是8字节,RTP头部是12字节。这一共40字节的头部信息必须转换成比特数来计算数据包头部的速率。由于1字节是8比特,因此40字节乘以8等于320比特。这320比特以每秒50次的速率进行发送,也就是每20毫秒发送一次(1毫秒是0.001秒,20除以1000等于0.02)。因此:

0.02×50=1秒

320×50=16000 bit/s,或写作 16 kbit/s

注释:上述计算中并没有考虑二层的封装。读者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相关信息,可以阅读 QoS Solution Reference Network Design(SRND)(http://www.cisco.com/go/srnd)或《Cisco QOS Exam Certification Guide,Second Edition》(Cisco Press,2004)。

相比于数据应用,语音数据包对带宽的利用可谓温和。数据应用会占满以太网数据帧的最大传输单元(MTU)(1518字节或9216字节,后者是启用了巨型帧的情况)。相形之下,语音数据包则比较小巧(当采样率为默认的20毫秒时,G.729为60字节,G.711为200字节)。

在图1-2中,会议桥被部署在了主站点中,远端站点则没有部署会议桥。如果远端站点中的3台IP电话需要加入电话会议,它们的RTP流就会穿越WAN网络发送给会议桥。然后,会议桥会将接收到的音频(无论使用软件还是硬件)流量混合在一起,通过 IP WAN 将3个相互独立的单播音频流发回给IP电话。会议桥会从发送给接收方的独立RTP流量中清除掉接收方的语音,这样就不会由于WAN链路传输过程以及混合RTP音频流过程导致的延迟,而使用户听到回声了。图1-2 资源所面临的挑战

集中式部署的会议资源会影响到带宽、延迟以及语音网络的性能。每个G.711 RTP数据流都需要 80 kbit/s(还要算上二层的头部信息),于是这次语音会议总共需要消耗240 kbit/s的IP WAN带宽。倘若会议桥没有部署在 IP WAN的另一端,那么流量就不需要穿越WAN链路,也就不会消耗这些带宽。如果CUCM中远端站点的地区参数(Region)配置为与主站点之间使用G.729编码,那么CUCM中的软件会议资源就无法为其混合音频会话了。为了实现G.729音频会议,就需要使用语音网关中的硬件会议资源或硬件编码转换资源。但本地的媒体资源可以消除这一需求。所有位于中心站点的媒体资源(MOH[音乐保持]、信号器(Annuncicator)、会议桥、视频电话会议和MTP)都会面临类似的带宽、延迟和资源耗尽的问题。1.5 可用性方面面临的挑战

在多站点环境中部署CUCM时,集中式部署的CUCM服务是通过 IP WAN网络进行访问的。受此影响的服务如下所示。

■在CUCM多站点部署环境中,与集中式呼叫处理相关的信令:远端站点的Cisco IP电话会在集中部署的CUCM 服务器上进行注册。远端站点的MGCP 网关由充当MGCP呼叫代理的CUCM服务器进行控制。

■在CUCM多站点部署环境中,与分布式呼叫处理相关的信令:在这类环境中,站点之间通过H.323(非网守控制的、由网守控制的或H.225)中继或者SIP(会话初始协议)中继进行连接。

■媒体交换:分别位于不同站点的端点之间的RTP流。

■其他服务:包括Cisco IP电话XML服务(可扩展标记语言)和对应用的访问,这里所说的应用包括AC、CUCM助理(CUCM Assistant)等。

图1-3所示为一个UC网络,其中主站点通过一个集中部署的呼叫处理环境来与远端站点进行连接。主站点同时还通过ICT(集群间中继)与远端集群相连,而ICT代表了分布式的呼叫处理环境。这种结合采用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部署方式的手段,可以看成是一种混合式的呼叫处理模型,在这类模型中,小型远端站点往往会使用主站点的CUCM资源,而大型远端站点则会拥有自己的CUCM集群。在图1-3的左下方是一条SIP中继,它一般会通过城域以太网连接到一个ITSP(Internet电话服务提供商)。使用SIP 中继的优势在于 ITSP 提供了与 PSTN 连接的网关,而不需要主站点提供 PSTN网关。图1-3 可用性方面面临的挑战

在图1-3中,IP WAN的中断会使集中式部署模型为远端站点提供的呼叫处理服务一同中断。虽然远端集群的呼叫处理服务并不会因此而中断,但远端集群在 IP WAN中断期间无法通过 IP WAN拨叫主站点。因此,在WAN链路故障期间,任何其他站点都将无法访问位于主站点的重要语音应用(如语音邮件、IVR[交互式语音响应系统]等)。

如果连接 ITSP的链路与实现 IP WAN连通性的链路相同,那么站点就无法再发出和接收PSTN呼叫了。

注释:图1-3所示的部署方式是一个很糟糕的设计方案,因为这种方案没有实现 IP WAN和PSTN的备份。1.6 拨号计划方面面临的挑战

在拥有一个或多个CUCM集群的多站点部署环境中,拨号计划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很多单一站点部署方案中根本无须考虑的因素,如下所示。

■重叠的号码:位于不同站点的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目录号码。因为目录号码只需在站点内部保持唯一,因此多站点部署环境需要为重叠的号码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号码不连续:连续的号码范围有利于对呼叫路由信息进行汇总,这与连续的IP地址范围有利于进行路由汇总的概念类似。这种连续的地址块可以用呼叫路由表中的短短几个条目进行代表,如路由模式(Route Pattern)、拨号对等体中的目的地模式(Dial Peer Destination Pattern)和语音转换规则(Voice Translation Rule),这样做可以确保路由表短小精炼。如果每个端点都需要在呼叫路由表中拥有它们各自的路由条目,那么路由表就会变得非常庞大,对内存的需求也会变得很大,查找路由表的速度也会变得很慢。因此,在任何站点上,采用不连续的号码都不是理想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会降低呼叫路由选择的效率。

■可变长的编号计划:在有些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PSTN号码使用固定长度的编号计划。而其他一些国家(如墨西哥、英国)则使用可变长的编号计划。可变长的号码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拨出号码的长度是由CUCM路由计划来进行判断的,而这里判断的标准是拨号间隔时间是否超时。在等到拨号间隔时间(即T.302计时器)超时的过程中,拨号后的延迟时间也就在相应地延长,但用户未必乐意等这么长的时间。

■DID范围与E.164地址:在考虑与PSTN进行集成时,内部使用的目录号码必须与外部的PSTN号码(E.164地址)发生关系。这取决于拨号计划(是定长还是变长)以及PSTN提供的服务,下面我们给出最常见的解决方案。

—每个内部目录号码都关联一个定长的PSTN 号码: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内部目录号码都有它们自己专用的PSTN 号码。这个目录号码可以(但不必)与PSTN号码最低位的数字相匹配。在使用定长编号计划(比如NANP[北美编号计划])的国家,常用的方法往往是使用4位办公号码作为内部的目录号码。如果得到的号码不唯一,那么可以在4位号码前添加PSTN局号(Office Code)或者添加由管理员分配的站点码(Site Code),于是有些内部的目录号码就会长达5位甚至更多位。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不复用PSTN号码中的任何位数,只是将各个内部使用的目录号码映射到分配给该企业的PSTN号码中。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和外部号码就没有任何的相同之处。如果内部使用的目录号码匹配了该公司 PSTN号码中最低位的几个数字,那么管理员可以在网关或中继上设置这些重要数字(Significant Digits)。同样,网络设计人员还可以配置通用外部电话号码掩码(General External Phone Number Mask)、转换掩码(Transformation Mask)或前缀,可以这样做是因为所有的内部目录号码都能够使用相同的方式被设置为符合PSTN编号规则的号码。另一个例子是,如果内部目录号码是由部分PSTN号码和管理员手动添加的数位所组成的,比如站点码加PSTN办公号码;或者PSTN号码范围与内部号码范围不同,比如把PSTN站点码4100~4180与目录号码1100~1180进行映射;或者完全独立地将内部目录号码与PSTN 号码进行映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员就必须对入站的呼叫部署一条或者多条转换规则(Translation Rule),还需要配置一条或多条的主叫方转换规则(Calling Party Transformation Rule),转换掩码、外部电话号码掩码或前缀。

—不支持DID的定长编号计划:为了避免在定长编号计划中,必须为每个内部目录号码分配一个PSTN号码,人们常常不允许使用DID扩展分机号码。常见的做法是,PSTN中继只有一个单独的号码,所有路由到该号码的PSTN呼叫都会被发送给话务台、声讯总机、接待员或者秘书。然后再从那里将呼叫转发给相应的内部分机。

—内部目录号码是可变长号码的一部分:在使用变长编号计划的国家中,分配给 PSTN中继的“用户”号码通常比较简短,但 PSTN会将所有从这个号码开始的呼叫都路由给中继。然后由呼叫者加拨号码来指定分机。这里没有定长号码中额外数位或总数位的概念。不过,这里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赋予了网络设计者选择目录号码长度的自由。这个最大长度有时很小。比如,E.164的最大号码长度是15个数位,其中不包括国家代码。呼叫发起方需要在公司PSTN号码(通常很短)后面加拨相应的分机号码来呼叫某个特定的用户。如果只拨打了那个简短的PSTN号码而没有加拨任何分机号码,这个呼叫就会被路由给公司的话务台。民宅的PSTN号码通常会比公司的PSTN号码长一些,一般也不允许加拨额外的号码。我们在这里谈到的特性只能在中继上使用。

■ISDN的号码类型(TON):PSTN接收到的主叫方号码(ANI [自动号码识别])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示。

— 7位的用户号码。

— 10位号码,其中包括地区代码(Area Code)。

— 在地区代码的前面还带有国家代码,这是国际上的通用格式。

为了将所有呼叫的ANI进行标准化,使用的格式必须是既定的,因此号码必须进行相应的转换。

■呼叫路由的优化:当各个站点之间同时通过 IP WAN和 PSTN进行连接的时候,可以让呼叫通过 IP WAN进行发送,而不通过PSTN进行发送,以此可以避免PSTN对通话的收费。在这种情况下,PSTN可以充当WAN的备份链路,仅当WAN链路出现故障时,才使用 PSTN 进行通信。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同样是使用 IP WAN链路来发送 PSTN呼叫,这种方法是对前一种方法的拓展,也可以降低长途电话费用,这种方法称为经济路由(TEHO,Tail-End Hop-Off)。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多地利用 IP WAN发送流量,使用离目的PSTN最近的网关用来充当PSTN出口。

注释:所有的双向电话呼叫都有两个电话号码:主叫方号码(也称 ANI [自动号码识别])和被叫方号码(也称DNIS [被叫号码标识服务])。所有双向呼叫都是从ANI去往DNIS的呼叫。而号码处理(Digit Manipulation)的过程就是将ANI和/或DNIS修改为其他号码的过程。1.6.1 重叠号码与不连续号码

在图1-4中,位于主站点的Cisco IP电话使用的目录号码为1001~1099、2000~2157、2365~2999。在远端站点,使用的号码则是1001~1099和2158~2364。这些目录号码存在两大问题:首先,1001~1099是重复的,这一部分的号码在两个站点都有,因此它们在整个的部署环境中是不唯一的。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如果一个远端站点的用户只拨打了1001这4位数字,那么到底哪个电话应该振铃呢?这个由重叠地址引发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号码处理技术来得到解决;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问题是,2000~2999的号码是不连续的(两个站点间还存在另一些重复的号码),这就需要在呼叫路由表中添加大量额外的条目,因为这样的范围很难用一条或几条呼叫路由进行汇总。

注释:本章针对这些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会在下一章中展开具体的介绍。图1-4 拨号计划方面面临的挑战:重叠号码与不连续号码1.6.2 定长编号计划与可变长编号计划

定长编号计划的特性是地区代码和本地号码的长度都是固定的。而开放式编号计划的特性则是在一个国家中,地区代码或者本地号码(或者这两者)的长度是不固定的。

表1-1将NANP与可变长编号计划进行了对比,该表中的可变长编号计划将以德国的编号计划为例。表1-1 定长编号计划与可变长编号计划续表

例如

■美国国内电话:9-1-408-555-1234或1-555-1234(地区代码相同时)。

■从美国打去德国:9-011-49-404-132670。

■德国国内电话:0-0-404-132670或0-132670(地区代码相同时)。

■从德国打去美国:0-00-1-408-555-1234(注意:00-1-408里面的那个1,是美国的国家代码,并不是中继前缀)。

NANP PSTN号码是 408-555-1234,没有使用DID,所有位于主站点的呼叫都由话务员进行处理。在德国的远端站点,E.164 PSTN号码是+49 404 13267。在德国站点中使用4位分机号码,由于可以把分机号码直接添加到PSTN号码中,因此允许使用DID。在呼叫德国办公室的话务员时(因为不知道分机号码),美国用户应该拨打9-011-49-404-13267。要注意国际前缀011和接入码9是如何取代了加号“+”的。如果电话的分机号是1001,那就应该直接拨打9-011-49-404-13267-1001。

注释:在表1-1 所示的例子中,从美国向外拨打始终要先拨打号码 9,作为出向呼叫的接入码。这是一种可选的拨号计划,但是在拨号计划中,这种做法十分常见。不过,如果使用了接入码,那么在到达PSTN之前,9必须被剥除,而拨打的其他前缀则必须发送给PSTN,唯有这样呼叫才能得到正确地路由处理。1.6.3 可变长的编号计划,E.164地址与DID

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部署了CUCM的主站点位于美国,而没有部署CUCM的远端站点位于德国。美国的NANP PSTN号码为408-555-1234。要注意这里并没有使用DID,因为所有拨往主站点的呼叫都要由话务员进行处理。德国远端站点的PSTN号码为+49 404 13267。在德国需要使用 4 位分机号,并且启用了 DID,因为可以直接把分机号码添加到PSTN号码中。在呼叫德国办公室的话务员时(主叫方并不知道具体的分机号码),美国用户应该拨打 9-011-49-404-13267。如果电话的分机号为 1001 ,那么就应该直接拨打9-011-49-404-13267-1001。图1-5 可变长编码:E.164地址与DID

由CUCM通过WAN或PSTN将呼叫路由给远端站点的这个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1.6.4 呼叫路由的优化与PSTN的备份

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节省PSTN话费有以下两种方法。

■话费旁路(Toll Bypass):企业内部站点间的呼叫可以使用 IP WAN来代替PSTN进行发送。只有当呼叫无法通过 IP WAN进行发送时(由于WAN出现故障,或呼叫准入控制功能[CAC]不允许发起该呼叫),才使用PSTN进行发送。

■经济路由(TEHO):这种解决方案同样是使用 IP WAN链路来向远端目的地发送 PSTN 呼叫,这种方法是对话费旁路的拓展。在使用 TEHO 时,方法是尽可能多地利用 IP WAN发送流量,并使用离被叫目的PSTN目的地最近的网关来充当PSTN的出口。本地PSTN充当 IP WAN故障或CAC失败时的备份路径。

注意:有些国家不允许使用TEHO或话费旁路技术来规避话费开销,在这类国家中,这种规避国际长途费用的做法是不合法的,这种做法会剥夺运营商的国际入向收益。因此,在实施相关技术之前,请确保这些部署方案符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图1-6所示的环境中,从芝加哥打往圣何塞的呼叫会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路由。

1.芝加哥的CUCME用户拨打 9-1-408-555-6666,这是一台位于圣何塞的PSTN电话。

2.呼叫从芝加哥CUCME路由器通过 IP WAN(使用SIP或H.323)路由给了圣何塞的CUCM集群。

3.圣何塞 CUCM 将呼叫路由给圣何塞网关,呼叫从这里进入 PSTN,于是一个长途电话就成为了一个打往圣何塞PSTN的本地电话,通话费用也毫不昂贵。

4.圣何塞PSTN中心局(CO)路由该呼叫,于是被叫电话振铃。图1-6 经济路由(TEHO)示例

如果在打电话之前,由于某种原因而使该呼叫无法使用 WAN 链路,那么管理员就必须通过配置芝加哥网关,使其能够通过号码处理技术来正确地路由呼叫,也就是将呼叫通过PSTN发送给圣何塞的PSTN电话。当然,这样一来,这通电话的通话费也有可能因此而相对昂贵一些。1.7 NAT与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单站点的部署环境中,CUCM服务器与IP电话往往使用的是私有IP地址,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和外部 IP 网络通信的必要。电话所在的子网也不会配置 NAT,因此外部也就不可能对这个子网发起任何攻击。

不过,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可以在站点之间建立 IPSec VPN(虚拟专用网)隧道。因为VPN隧道只允许站点之间进行通信,也就是说外部网络是不可能访问受保护的内部网络的,只有其他站点才能通过隧道访问内部网络。因此,由外部发起的攻击在网关就会被阻塞。如果打算使用 IPSec VPN,管理员必须将VPN隧道的终点设置在站点的网关设备上。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配置VPN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说两个站点可能隶属于不同的管理者,或者站点间的安全策略不允许管理员进一步配置 IPSec VPN。

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者在有必要连接公共服务(如ITSP)的情况下,管理员就必须在CUCM服务器和IP电话上配置NAT。Cisco称这种做法为“部署在会话边界控制器上的NAT穿越技术(Hosted NAT Traversal for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s)”。

在图1-7 中,公司 A与公司 B都在内部使用了 IP网络 10.0.0.0/8。为了能够通过Internet实现通信,必须将这个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的IP地址。因此,公司A使用了公共的IP网络A,而公司B则使用了公共的IP网络B。于是,所有的CUCM服务器和IP电话就都可以从Internet上进行访问了,同时这些设备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通信。

一旦CUCM服务器和IP电话可以通过公共的IP地址进行访问,它们就有可能受到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于是安全性方面的隐患随之产生。图1-7 NAT与安全问题1.8 小结

本章着重论述了以下内容。

■ 部署多站点环境必须考虑质量问题、带宽问题、可用性问题、拨号计划问题和NAT及安全问题。

■ 在拥塞期间,数据包必须进行缓冲,否则就要被丢弃。

■ IP WAN的带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必须善加利用。

■ 多站点部署环境有很多服务需要依赖于 IP WAN的连通性。

■ 多站点拨号计划必须解决重叠号码和不连续号码的问题、可变长编号计划的问题、DID范围的问题和 ISDN TON的问题,并且应该能够尽可能少地使用PSTN。

■ 当CUCM服务器和IP电话需要暴露给外部网络的时候,它们就会很容易受到来自Internet的攻击。1.9 参考

读者可参考下列资源获得更多信息。

■ Cisco Systems,Inc.,CUCM解决方案参考设计指南(CUCM SRND),CUCM 6.x版本,2007年6月。

■ Cisco Systems,Inc.,CUCM管理指南6.0(1)版本。1.10 复习题

下列问题可供读者检验本章的学习成果。正确答案请参考附录A“复习题答案”。

1.下列哪一项是对DID的最佳描述?

a.E.164国际拨号

b.从IP电话打向PSTN的外部拨号

c.电话拨号的VoIP安全性

d.外部用户直接拨打内部电话的能力

2.下列哪一个针对IP网络的描述是最不精确的?

a.数据包可以按照乱序进行发送

b.缓存会导致可变的延迟

c.尾部丢弃会导致持续的延迟

d.带宽是由多个数据流所共享的

3.下列哪种说法是对语音封装包头的最佳描述?

a.VoIP数据包相比其他数据包来说更大,而且发送速率也更高

b.语音数据包的三层头部信息并不重要,因此在计算负载的时候可以忽略不计

c.语音数据包的负载比较小,发送的速度较高

d.分组语音与电路交换语音技术拥有相同的开销

4.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IP电话的__和__数据包会受到WAN链路故障的影响?

a.数据、视频

b.信令、数据

c.数据、媒体

d.信令、媒体

5.下列哪两项是在多站点部署方案中需要通过 CUCM 解决方案来解决的拨号计划问题?

a.重叠的目录号码

b.重叠的E.164号码

c.可变长的编号

d.集中式的呼叫处理

e.集中式的电话配置

6.为Cisco IP电话执行NAT的必备条件是?

a.使用DHCP取代固定IP地址

b.与外部网络交换RTP媒体流

c.使用DNS取代CUCM中的主机名

d.与外部网络交换信令信息

7.下列哪一项针对E.164的描述是最为准确的?

a.国际标准的电话号码,包括国家代码和地区代码

b.本地电话号码的国际标准

c.只通过PSTN拨打本地号码的国际标准

d.电话号码DID的国际标准

8.下列哪一项针对TEHO的描述是最为准确的?

a.使用PSTN来削减开支

b.使用 IP WAN链路来削减开支

c.使用 IP WAN链路来路由呼叫,然后再通过远端的网关将呼叫转发给 PSTN,以此削减开支

d.使用PSTN来降低 IP WAN利用率,以此削减开支

9.长途话费规避的最大优势在于?

a.可以提高VoIP的安全性

b.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UC技术

c.可以通过WAN链路,而不通过PSTN来路由内部呼叫,以达到节省运营成本的目的

d.可以通过实施NAT来实现可变长的编号计划第2章 理解多站点部署解决方案

多站点部署环境中存在一些单站点部署环境中不会遇到的问题。因此管理员在多站点环境中实施CUCM时,必须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本章为读者介绍了解决多站点部署环境中各类问题的方法。2.1 本章主要内容

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读者应该能够描述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解决CUCM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 描述服务质量(QoS)如何解决了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通话质量问题。

■ 描述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实施带宽限制的解决方案。

■ 描述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电话设备的存活性和可用性。

■ 描述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解决拨号计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 描述Cisco移动(Cisco Mobility)和移动分机(EM,Extension Mobility)如何解决了移动用户的问题。

■ 描述CUBE(Cisco统一边界元素,Cisco Unified Border Element)如何解决了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NAT和安全问题。2.2 多站点部署解决方案概述

图2-1所示为典型的多站点部署环境。

上述部署环境中包含了如下解决方案,并以此来解决多站点部署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

■ 通过部署SRST(Cisco统一可存活远程站点电话,Cisco Unified Survivable Remote Site Telephony)来解决可用性问题,SRST可能包含MGCP回退或H.323,两种协议均使用Dial Peer(拨号对等体)进行部署。

■ 通过QoS、CAC(呼叫准入控制,Call Admission Control)、RTP头部压缩和本地媒体资源,来解决通话质量和带宽问题,

■ 通过接入码(Access Code)和站点码(Site Code),以及号码处理,来设计拨号计划(Dial Plan)解决方案。

■ 通过部署CUBE来解决NAT和安全问题。图2-1 多站点部署解决方案2.3 服务质量(QoS)

QoS是指网络为网络中相对重要的流量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QoS的主要目标是为特定的通信流赋予优先级,以便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提供专用带宽、(为某些实时流量和交互式流量)控制抖动和延迟、改善损耗特性等。读者可以把 QoS 理解为“不公平的流量管理”,因为一旦为一种流量赋予了更高的优先级,也就意味着另一种流量拥有更低的优先级。因此QoS的设计者必须评估各类流量的级别,这样才能根据每个企业的业务需求,来为各类流量赋予最合适的优先级别。

从根本上说,QoS可以为特定流量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员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一种流量的优先级;另一种是降低另一种流量的优先级。在使用拥塞管理工具时,管理员可以通过列队,并为不同队列提供不同服务的方式,来提高某类流量的优先级。用于拥塞避免的队列管理工具会通过丢弃高优先级流量前面的低优先级流量,来提高某类流量的优先级。策略和整形工具会通过限制其他流量的吞吐量,来提高某类流量的优先级。链路优化工具则会为小数据流(比如语音流量)限制那些会严重影响其质量的大数据流(比如文件传输流量)。

管理员在实施QoS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理解流量,比如语音流、信令流和数据流。

■ 在实施QoS策略时将流量分类,比如分为实时流量、关键任务流量、较不重要的流量等。

■ 根据流量类别来应用 QoS 策略(通常将其应用在路由器接口上),并指明为每个类别提供何种服务。

QoS的优势

QoS可以为RTP包赋予高优先级,从而在高带宽利用率的情况下,提高语音通话的质量。图2-2所示为使用LLQ(低延迟队列)为语音(音频)流量赋予绝对优先级的案例。这样做可以减少抖动并降低丢包率,前者由变化的队列延迟引起,后者则由缓存满了之后触发的尾部丢弃引起。为了避免完全阻塞其他流量,管理员应该限制语音流量能够使用的带宽,他/她可以在LLQ配置中使用优先级命令,来指定最大数量的呼叫所能使用的带宽。管理员还应该使用 CAC 机制来限制语音呼叫的数量。也就是避免额外的呼叫进一步占用有限的WAN 链路。理想情况下,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自动替代路由(AAR,Automated Alternate Routing),来通过PSTN路由额外的呼叫。图2-2 QoS的优势

让我们举一个更形象的例子:QoS通过LLQ为具有高优先级的司机建立了一条共乘车辆专用道,而CAC则限制了这条专用道上,可以同时行驶的最大车辆数量。

注释:包含有可视影像的视频帧也是通过RTP发送的,而且管理员也应该在LLQ中为视频流量配置单独的优先级队列。Cisco 最佳做法的建议是:分配给优先级队列的带宽不应该超过接口带宽的33%。

最后,为了确保网络能够为语音呼叫提供正确的服务,管理员还应该通过QoS来为信令流提供特定带宽,比如使用CBWFQ(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来为SIP(会话初始化协议)或SCCP(Skinny 客户端控制协议)提供带宽保障。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活动呼叫的通话质量可能还不错,但活动呼叫无法挂断,新呼叫也无法建立。

注释:本书不会进一步介绍QoS。更多与QoS有关的信息,读者可以参考Cisco QoS或ONT课程。2.4 带宽限制解决方案

管理员可以使用下列方法来节省 IP WAN链路的带宽。

■使用低带宽编码:如果管理员使用了低带宽(压缩)编码,那么以 G.729 编码为例,数字化语音包只需要8 kbit/s带宽,或者需要大约 26 kbit/s来传输RTP流;而使用G.711编码的数字化语音包则需要 64 kbit/s带宽,或者需要大约 87 kbit/s来传输RTP流。上述带宽是基于PPP或帧中继头部(6字节)计算得来的,若使用其他二层头部,则带宽数量会发生相应变化。

■使用RTP头部压缩:如果管理员使用了RTP头部压缩(cRTP)技术,那么就可以把IP、UDP和RTP头部压缩为2~4字节,而如果未使用cRTP,这些头部则为40字节。cRTP是针对每条链路启用的,需要在点到点WAN链路的两端都进行配置。因此管理员应该有选择的在低速WAN链路上启用cRTP,通常在低于768 kbit/s的链路上启用。没有必要在所有快速WAN链路上逐跳启用cRTP。

■部署本地信号器或禁用远端信号器:如果无需使用语音提示,管理员就可以为那些没有本地信号器(Annunciator)的Cisco IP电话禁用信号器功能。否则,管理员可以部署本地信号器。CUCM 只支持运行在 CUCM 服务器中的IP Voice Streaming Application服务所提供的媒体信号器。因此只有在部署了本地CUCM集群,或者部署了跨越 IP WAN集群的环境中才可以实施本地信号器。

■部署本地会议桥:如果管理员部署了本地会议桥,那么当会议的所有参与者都与会议桥位于同一站点时,无需占用 IP WAN链路来传输流量。

■ 部署本地 MTP:如果需要使用 MTP(介质端接点)的话,管理员可以针对每个站点部署本地MTP,这样可以避免通过 IP WAN链路来使用MTP服务的情况。

■部署编码转换或混合会议桥:如果并非所有端点设备都支持低带宽编码,管理员就可以部署编码转换特性,这样可以在跨越 IP WAN链路时使用低带宽编码,然后再将语音流的编码从G.729转换为G.711。针对本地会议参与者使用G.711编码,而远端会议参与者使用低带宽编码的情况,管理员可以部署混合会议桥并在网关中部署硬件DSP,以此来支持使用不同编码的会议参与者。

注释:CUCM可以通过软件会议桥来实现会议呼叫,但它只支持使用G.711编码的会议呼叫。

■部署本地MOH服务器(由本地CUCM服务器提供)或使用组播MOH(由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部署本地MOH服务器意味着每个站点都部署了CUCM服务器。因此对于集中式呼叫处理模型(并不是所有站点都部署了CUCM服务器)来说,建议管理员使用分支站点路由器Flash提供的组播MOH。这样做就避免了通过 IP WAN链路来传输MOH流量。如果无法通过分支站点提供MOH,那么管理员应该使用组播MOH来代替单播MOH,这样做可以减少 IP WAN链路上传输的MOH流的数量。部署组播MOH需要在传输MOH的IP网络中启用组播路由。

■使用CAC来限制语音呼叫的数量:在CUCM或网守中使用CAC,以此避免出现过多的语音呼叫超额订阅WAN带宽的情况。2.4.1 低带宽编码和RTP头部压缩

图2-3所示的案例通过帧中继(Frame Relay)WAN链路传输语音包,该语音呼叫使用G.711编码和20毫秒的封包周期。RTP帧的总大小为206字节,由以下部分组成:6字节的帧中继头部、20字节的IP头部、8字节的UDP头部、12字节的RTP头部和160字节的数字化语音负载。因此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是每秒50个包(pps),最终所需带宽为82.4 kbit/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管理员使用了 cRTP,那么带宽会一下子降低为11.2或12 kbit/s。图2-3 低带宽编码和RTP头部压缩

注释:CUCM中默认的编码方式是G.711,并使用160字节的样本大小和20毫秒的封包周期。

当管理员使用cRTP技术,并通过CUCM中的Region(地区)把编码改为G.729,那么所需带宽就会发生如下变化:这时每帧的总大小为 28 或30 字节,由以下部分组成:6字节的帧中继头部、2或4字节的cRTP头部(取决于是否发送UDP校验和)和20字节的数字化压缩语音负载。数据包的传输速率还是50 pps(这是因为封包周期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最终所需带宽为11.2或12 kbit/s。

对比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7个启用了cRTP(假设cRTP并不发送UDP校验和)的G.729呼叫所需的带宽,要少于1个未启用cRTP的G.711呼叫所需的带宽。2.4.2 CUCM中的编码配置

每个呼叫所使用的编码是由CUCM中的Region(地区)配置决定的。CUCM中每个Region为下列情况分别配置了相应的最高承诺带宽需求。

■ 在所配置的Region之内。

■ 发送到某个特定Region(手动配置)。

■ 发送到其他所有Region(手动配置)。

管理员需要把Region分配给设备池(Device Pool)(每个设备池对应一个Region),再把设备池分配给每台设备(比如Cisco IP电话)。实际使用的编码取决于通话双方设备的能力,也就是两端设备都可以支持的编码方式之一,并且该编码未超出Region配置中的编码承诺带宽需求。如果两边设备的编码方式不能达成统一,就需要编码转换的介入。如果这时编码转换不可用,音频连接就会失败。2.4.3 禁用信号器

图2-4所示的案例说明了单靠对远端电话禁用信号器RTP流,就可以实现节省 IP WAN带宽的目的。图2-4 禁用信号器

信号器(Annunciator)是CUCM中的特性,它通过RTP向IP电话发送单向音频流,这个单向音频流传输的是预先录制好的消息。比如用录制好的消息“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来代替挂机重拨音。如果不应该通过繁忙的IP WAN链路来发送语音提示,那么管理员可以使用MRGL(媒体资源组列表)来限制远端电话对信号器媒体资源的访问,如图2-4所示。

注释:考虑到并不是所有呼叫都需要信号器消息,而且这类消息通常都非常短,因此通过禁用信号器特性所能节省的带宽非常有限。2.4.4 本地会议桥对比远端会议桥

如图2-5所示,如果管理员在远端站点使用该站点网关的DSP,部署了该站点的本地会议桥,那么当会议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在物理上位于这个远端站点时,则该会议产生的语音流不会占用 IP WAN链路。管理员也可以对MTP实施与此相同的解决方案。这时MRGL会指定哪个IP电话应该使用哪个会议桥(或MTP)。图2-5 本地会议桥对比远端会议桥2.4.5 混合会议桥

在图2-6所示的案例中,管理员在主站点网关上部署了硬件会议桥。硬件会议桥用来支持混合会议,也就是允许会议参与者使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比如总部的IP电话可以使用G.711编码来参与会议,而远端的IP电话可以使用一种低带宽编码来参与会议。这样做的结果是实现最小的WAN带宽占用率,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语音质量。图2-6 混合会议桥2.4.6 编码转换

在图2-7所示的案例中,管理员在主站点部署了一个仅支持G.711编码的语音邮件系统。比如CUE(Cisco Unity Express)就是一个分支办公室语音邮件系统,它仅支持G.711编码。再比如提供软件会议桥的CUCM也仅支持G.711编码。这时如果管理员为了节省带宽,而在CUCM Region中把穿越 IP WAN的远端Cisco IP电话配置为使用G.729编码,那么这些电话就无法加入会议,也无法访问语音邮件系统。为了让这些IP电话能够使用G.729编码,并且能够访问仅支持G.711编码的服务,管理员就要在主站点网关中,使用DSP资源来部署硬件编码转换器。

这样的话,远端Cisco IP电话就会通过 IP WAN链路,向编码转换器发送G.729语音流,来达到节省带宽的目的。而编码转换器会把收到的语音流转换成G.711 编码,并将其发送到会议桥或语音邮件系统,从而实现了音频连接。

编码转换的配置准则

为了让仅支持G.711的设备能够与使用G.729的远端IP电话通信,而实施编码转换时,管理员需要遵从以下指导方针。

第一步是部署编码转换媒体资源。由于CUCM不支持软件编码转换资源,因此管理员只能使用硬件编码转换资源,管理员可以先在 Cisco IOS 路由器上配置编码转换,再在CUCM中添加编码转换。

第二步是实施Region配置,比如仅允许在 IP WAN链路上使用G.729编码,并且在需要时使用编码转换。这时管理员需要把位于总部的所有IP电话和仅支持G.711的设备放到同一个Region中(比如HQ),仅支持G.711的设备包括第三方语音邮件系统或软件会议桥。同时还要把远端IP电话放到另一个Region中(比如BR),最后把编码转换资源放到第三个Region中(比如XCODER)。图2-7 编码转换

现在管理员必须为Region内部和Region之间的呼叫指定最大编码方式。

■BR内部——G.711:允许远端IP电话使用G.711编码发起本地呼叫。

■HQ内部——G.711:允许总部IP电话使用G.711编码发起本地呼叫。通话双方并不一定都是IP电话。这里所指的呼叫也包括呼叫仅支持G.711编码的第三方语音邮件系统,或者呼叫仅使用G.711编码的软件会议桥。

■XCODER内部——G.711:由于这个Region中仅包含编码转换媒体资源,因此这个设置无关紧要,因为该Region内不可能产生呼叫。

■BR与HQ之间——G.729:这样做可以确保远端IP电话与总部设备之间,不会通过IP WAN链路传送G.711呼叫,总部设备包括 IP电话、软件会议桥和语音邮件系统。

注释:总部IP电话与远端IP电话之间的呼叫并不一定要使用编码转换。它们可以根据CUCM Region的设置,在双方都支持的编码方式中,选择优先使用的那个编码,理想情况下是使用G.729编码。因此只有当双方端点设备无法根据 Region 配置,找到共同支持的编码方式时,才需要编码转换的介入。这也是本案例中的情况,本例中不允许远端IP电话(同时支持G.711和G.729)跨越IP WAN链路使用G.711编码,同时总部的语音邮件系统和软件会议桥并不支持G.729编码。CUCM根据其 Region 配置,检测到这一问题,并在使用呼叫建立信令进行能力协商时,指明该呼叫需要使用编码转换。

■BR与XCODER之间——G.729:这样做可以确保远端IP电话与编码转换器之间,不会通过 IP WAN链路传送G.711编码的RTP流。

■HQ与XCODER之间——G.711:位于总部且仅支持G.711的设备可以根据该配置,向编码转换器发送G.711编码的RTP流。2.4.7 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

利用分支路由器Flash来提供组播MOH,是使用集中式呼叫处理模型的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一项特性。

该特性仅提供组播MOH,并且以Cisco SRST的MOH能力为基础。管理员要在Cisco IOS SRST网关上配置组播MOH,之后网关便会持续发送一个MOH流,该行为与 SRST状态无关(备用或回退模式)。

事实上,无论CUCM还是远端IP电话,它们都不会知道通话中涉及了SRST网关。对它们来说,这一过程就是由CUCM MOH服务器产生组播MOH流,而远端 IP电话接收组播MOH流。

因此,管理员需要把远端Cisco IP电话的MOH源配置为集中式CUCM MOH服务器。还要把CUCM MOH服务器配置为组播MOH(强制),把MOH服务器配置中用于音频源的最大跳数值设置为1。最大跳数这个参数决定了RTP包的IP头部所使用的TTL(生存时间)值。CUCM MOH服务器和远端站点的Cisco IOS SRST网关必须使用相同的组播地址和端口号,来传输它们的组播MOH流。在这种方式中,中心站点的路由器会由于TTL超值,而丢弃中心站点CUCM MOH服务器生成的MOH包。因此,MOH包并不会穿越 IP WAN。SRST网关会持续使用相同的组播 IP地址和端口号,来生成组播MOH流,这样Cisco IP电话就可以听到MOH流,就好像MOH流是从CUCM COH服务器发出的一样。

管理员也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之一,来代替将MOH包的最大跳数设置为1。

■在中心站点的WAN接口配置ACL:用来阻止去往组播组地址的数据包从该接口发送出去。

■在WAN接口禁用组播路由:不在WAN接口上配置组播路由,从而确保组播流不会被转发到WAN中。

注释:CUCM会根据CUCM MOH服务器中为每个组播MOH音频源启用的编码方式,来针对每种编码方式生成一个MOH流。MOH流会基于IP地址或者基于端口号而增加(建议为不同组播流使用不同的IP地址)。假设管理员配置了一个组播MOH音频源,并为其启用了G.711 a-law、G.711 mu-law、G.729和宽频编码,那么总共会产生4个组播流。管理员要确保ACL中包含了所有组播流,以防止将MOH包发送到 IP WAN中。

当管理员使用分支路由器 Flash提供组播MOH时,必须在CUCM MOH服务器与远端Cisco IP电话之间启用G.711编码。这是因为分支SRST MOH特性仅支持G.711编码。所以CUCM在信令消息中建立的音频流,也必须使用G.711编码。由于组播MOH包不会发送到WAN中,因此只为MOH配置高带宽的G.711编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他需要发送到WAN中的音频流(比如电话之间的呼叫)应该使用低带宽G.729编码。

1.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的案例

在图2-8所示的案例中,管理员把CUCM MOH服务器配置为提供组播MOH,目的地址是D类组播地址239.1.1.1,目的端口号是16384,最大跳数TTL值是1。思科建议使用私有网络上为管理控制应用保留的IP地址范围:239.0.0.0~239.255.255.255。图2-8 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

管理员要在远端站点的SRST网关上,配置与CUCM MOH服务器相同的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当远端电话变为保持状态时,会发生下列事件。(1)根据远端电话的MRGL配置,CUCM MOH服务器充当该电话的MOH媒体资源。(2)CUCM以信令的的形式通知IP电话,使其接收IP地址为239.1.1.1,端口号为16384的MOH流。(3)CUCM MOH服务器发送组播MOH包,IP地址为 239.1.1.1,端口号为 16384,TTL值为1。(4)中心站点的路由器由于TTL超时,而丢弃CUCM MOH服务器发来的组播MOH包。(5)远端站点的路由器配置为SRST网关。并且在其SRST配置中启用了组播MOH,目的地址是239.1.1.1,端口号是16384。SRST网关总是在发送MOH流,甚至它不在回退模式时也是如此。(6)IP电话监听组播MOH流,并播放收到的MOH流,这个组播MOH流是由SRST网关向IP地址239.1.1.1,端口号16384发送的。(7)无论远端网关是否处于SRST状态,MOH包也从来不会跨越 IP WAN。

注释:如果使用路由器Flash中的MOH文件提供MOH,那么同时只可以配置并播放单一的MOH文件。这点与CUCM不同,CUCM中可以配置多个不同的MOH文件。

2.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的Cisco IOS配置案例

在图2-9所示的案例中,分支路由器Flash中的音频文件名称是moh-file.au,配置的组播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是239.1.1.1和16384。管理员可以使用route命令(可选),来为组播流指定源接口地址。如果管理员没有指定route选项,那么路由器会以配置中的SRST默认地址为源,发起组播流。SRST默认地址是在SRST配置模式下,使用命令 ip source-address来指定的(本例配置为10.2.2.2)。需要注意的是,路由器Flash只可以使用1个音频文件,而且每个路由器只可以使用1个组播地址和端口号。图2-9 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的Cisco IOS配置

无论管理员是否真正使用了SRST功能,这个分支路由器都需要拥有Cisco SRST许可证(License)。之所以需要这个许可证,是因为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的配置是在SRST配置模式下完成的。同样,即使不会使用到SRST功能,管理员也必须至少配置1个max-ephones来支持每个Cisco IP电话,还必须至少配置 1个max-dn来支持所有电话上的每个DN(目录号码)。

3.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的替代方法

有些时候无法使用分支路由器Flash来提供组播MOH。举例来说,也许分支路由器并不支持这个特性,或者分支路由器不具有Cisco SRST特性许可证。在上述情况下,管理员可以使用下列替代方法。

■使用单播MOH:在 IP WAN链路上使用组播MOH,会大大减少所需的MOH流。因此与多个单播MOH流相比,组播MOH需要的带宽更少。但部署组播MOH需要IP网络中,从MOH服务器到远端IP电话这条路径支持组播路由。

■对远端站点使用G.729 MOH:如果环境中无法部署组播MOH(比如网络中无法启用组播路由),管理员仍有办法降低MOH 所消耗的带宽。管理员可以把MOH流使用的编码类型改为G.729编码,并在 IP WAN中启用 cRTP,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单个MOH流所需的带宽,从而降低了WAN链路的负载。管理员也可以在传输标准音频流时使用G.729和cRTP,同样可以达到节省带宽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为了对MOH流使用G.729编码,管理员必须把MOH服务器和远端IP电话放入不同的Region中,并且必须把这两个Region之间使用的音频编码设置为G.729。2.5 可用性

管理员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解决多站点部署模型中的可用性问题。

■PSTN备份:用PSTN充当网内(On-Net)站点间呼叫的备份路径。

■MGCP回退:配置MGCP网关当其与呼叫代理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时,回退并使用本地配置的POTS、H.323或SIP拨号对等体来进行呼叫路由。这一特性可以使网关使用本地配置的拨号计划,当网关处于 MGCP 模式时,会忽略这个拨号计划。如果管理员部署的是H.323网关,那么当网关处于SRST状态时,会使用本地配置的拨号对等体,而未处于SRST状态时,则会忽略本地配置的拨号对等体。

■使IP电话回退到SRST:Cisco IP电话(无论SIP还是SCCP)要想正常工作,必须注册到呼叫处理设备上。管理员可以为通过 IP WAN注册的IP电话部署本地的Cisco IOS SRST网关,作为CUCM服务器的备份方案,IP电话可以通过CUCM组配置获得相应的SRST网关信息。当远端IP电话无法连接主用CUCM服务器时,它们可以注册到本地SRST网关上。同样CUCME(CUCM Express)也可以工作于SRST状态,并且它比标准的Cisco SRST网关提供更多的特性。

■未注册呼叫前转(CFUR):这是IP电话的呼叫前转配置,当电话未注册时启用。

注释:CFUR是CalManager 4.2版本中引入的,并再次出现于CUCM 6.x版本中。

■自动替代路由(AAR)和带宽不足呼叫前转(CFNB):当 CAC 机制不允许通过IP WAN来路由呼叫时,AAR特性可以通过PSTN来重路由呼叫。CFNB是 IP电话的呼叫前转配置,当使用AAR时启用。

注释:AAR是为来往于相同集群内的IP电话之间的呼叫而配置的。那些通过SIP或H.323中继,去往不同集群的呼叫并不使用AAR特性。为了使这类呼叫也能够由于CAC机制而倒换到PSTN链路,管理员可以在路由模式(Route Pattern)中,使用路由组(Route Group)和路由列表(Route List)来配置路径选择。

■移动解决方案:当用户或设备在不同站点间漫游时,会由于他们真实物理位置的变化,而损失一些特性或得到次优配置。这时管理员可以通过CUCM的移动分机(EM,Extension Mobility)和设备移动(Device Mobility)特性来解决这类问题。除此之外,Cisco 统一移动还能集成手机和家庭办公电话,无论用户在哪里使用哪个设备,其他人都可以通过单一(办公)号码找到该用户。2.5.1 PSTN备份

在图2-10 所示的案例中,管理员为相同集群内,去往远端站点的呼叫配置了 AAR特性,使其能够首先使用 IP WAN链路,并把 PSTN链路作为备份选项。这种做法的最终效果是通过WAN链路实现话费旁路(Toll Bypass),从而节省运营成本;同时当 IP链路出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 PSTN 链路成功路由相同的呼叫,但这时企业需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图2-10 PSTN备份2.5.2 MGCP回退

MGCP网关回退特性增强了远端MGCP网关的可用性。

位于远端站点的MGCP网关通过WAN链路与中心站点的CUCM服务器相连,CUCM服务器充当了MGCP呼叫代理的角色。当WAN链路失效时,回退特性能够维持网关的正常运作,也就是回退为H.323网关或SIP网关,并且当WAN链路重新可用时,使MGCP网关重新注册到MGCP呼叫代理上。

图2-11所示的案例显示出使用MGCP回退特性来增强多站点环境可用性的案例。图2-11 MGCP回退:正常运作

图2-11 所示为 MGCP 网关与呼叫代理(CUCM)之间的连通性没有问题时,MGCP回退特性的正常运作情况。

■ MGCP网关通过 IP WAN链路注册到CUCM上。

■ CUCM是MGCP网关的呼叫代理,并负责控制MGCP网关的接口。这时网关并没有(或者说并不使用)本地拨号计划,因为所有的呼叫路由选择行为由呼叫代理完成。MGCP协议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CUCM充当服务器,而网关充当客户端。

当MGCP网关失去了与其呼叫代理的连接时,如图2-12所示,它就会回退到它的默认呼叫控制应用(POTS、H.323或SIP)。这时网关会使用本地的拨号计划配置,比如拨号对等体(Dial Peer)、语音转换配置文件(Voice Translation Profile)等。从而,它可以脱离MGCP呼叫代理而独立运行。如果未使用MGCP回退特性,那么当MGCP网关无法连接呼叫代理时,它就无法处理任何呼叫。2.5.3 IP电话的回退

Cisco IOS SRST特性可提供 IP电话的回退,同时增强了远端 IP电话的可用性。图2-12 MGCP回退:回退模式

位于远端的IP电话通过WAN链路与中心站点的CUCM相连,这时CUCM服务器是呼叫处理设备。当WAN链路失效时,Cisco SRST使网关能够为 IP电话提供呼叫处理服务。在这种情况中,IP 电话注册到网关上(在 IP 电话的服务器组配置中,管理员需要把网关列为备份CUCM服务器)。Cisco SRST从电话本身获得 IP电话的配置,并可以在 IP电话之间路由呼叫,或者将呼叫路由到PSTN。

注释:当Cisco IP电话处于SRST状态时,任何人都不应该删除电话上的配置,因为删除配置的电话只有当再次连接到CUCM后,才可以正常工作。

图2-13所示的案例显示出在多站点集中式呼叫处理模型中,IP电话的回退特性如何能够增强IP电话的可用性。图2-13 IP电话的回退:正常运作

图2-13所示为 IP电话与主用服务器(CUCM)之间的连通性没有问题时,Cisco SRST的正常运作情况。

■ 远端IP电话通过IP WAN链路注册到CUCM上。

■ CUCM负责为IP电话提供呼叫处理服务。

当Cisco IP电话关失去了与CUCM的连接时,如图2-14所示,它就会注册到本地的CiscoSRST路由器上,SRST路由器负责维持呼叫处理服务,使IP电话能够拨打和接听呼叫。图2-14 IP电话的回退:回退模式

Cisco SRST网关会自动检测WAN链路的失效情况,向 IP电话查询配置并对自己进行自动配置。Cisco SRST 网关使用 SNAP(简单网络自动配置,Simple Network-Enabled Auto-Provision)技术来进行自动配置,使分支站点路由器能够为注册在其上的Cisco IP电话,提供呼叫处理服务。

管理员也可以使用运行SRST状态的CUCME来代替标准的Cisco SRST功能。在这种情况中,当IP电话无法连接其主用CUCM服务器时,会注册到CUCME上。运行SRST状态的CUCME相比于标准的Cisco SRST功能来说,可以为 IP电话提供更多的特性。2.5.4 WAN链路失效期间使用CFUR

前文提到,当 IP WAN链路失效时,位于远端站点的IP电话可以使用SRST网关作为备份CUCM。网关可以使用本地的拨号计划,通过PSTN来为注册上来的电话路由去往主站点IP电话的呼叫。但当 IP WAN链路失效时,如何从主站点路由去往远端站点的站点间呼叫?

这个问题发生在以下情况中:被叫号码与CUCM拨号计划中配置的目录号码条目相匹配,但该目录号码未注册上来,这时若CUCM中没有做其他配置的话,就无法路由该呼叫。因此如果主站点的用户在 IP WAN失效期间拨打了内部分机号码,那么这些呼叫将会失败(或者转到语音邮箱)。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使主站点IP电话能够打通远端IP电话,管理员需要为远端站点电话配置 CFUR(未注册呼叫前转),如图2-15 所示。CFUR 应该配置上远端站点网关的PSTN 号码,这样才能将去往远端 IP 电话的这个内部呼叫,以正确的PSTN号码转发出去。图2-15 在WAN失效期间使用CFUR,通过PSTN拨打远端IP电话2.5.5 使用CFUR拨打用户的手机

如果移动用户在笔记本上安装了软电话(比如Cisco IP Communicator软电话),当用户关掉笔记本后,其他用户还可以通过 CFUR,将去往该用户软电话的呼叫,前转到该用户的手机上,如图2-16所示。移动用户无需在关闭软电话程序前,手动设置CFA(呼叫前转所有)。当软电话为未注册状态时,CUCM就会把呼叫前转到用户的手机上。这是CFUR特性的另一种应用,这种用途增强了CUCM部署环境的可用性。图2-16 在软电话未注册期间使用CFUR拨打用户的手机2.5.6 AAR和CFNB

如果去往相同集群内另一个 IP电话的呼叫,由于CAC的限制而无法通过 IP WAN链路路由,那么该呼叫可以使用AAR,通过PSTN链路进行重路由,如图2-17所示。AAR特性中包含CFNB(带宽不足呼叫前转)选项,管理员可以在这里为每个IP电话设置替换号码。在本例中,由于远端站点没有PSTN接入码,因此呼叫无法通过PSTN(代替 IP WAN)重路由到IP电话。但CUCM可以把呼叫重路由到相应用户的手机上。AAR和CFNB通过使用PSTN,重路由被CAC拒绝的网内呼叫,而增强了多站点环境的可用性。图2-17 AAR和CFNB2.6 移动解决方案

这部分概述了移动解决方案,该方案旨在解决由移动用户和设备,以及单用户多电话(办公室电话、手机、家庭电话等)引发的问题。

当用户或设备在多个站点之间漫游时,由此引发的问题可以通过移动解决方案得到解决。

■设备移动特性(Device Mobility):解决由漫游设备引发的问题,其中包括无效的设备配置参数,比如Region(地区)、Location(位置)、SRST参考点、AAR组、CSS(主叫搜索空间)等。CUCM 的设备移动特性允许设备注册到不同的物理位置时,根据当时的物理位置,自动覆盖原设备的配置参数。

■CUCM移动分机(CUCM Extension Mobility):解决由漫游用户引发的问题,使用户可以使用其他办公室的访客IP电话。这种情况中的问题包括目录号码错误、IP电话订阅的服务丢失、CSS问题等。CUCM移动分机允许用户登录到访客电话上,并以登录用户的IP电话配置替换原访客IP电话的配置。

■Cisco统一移动特性(Cisco Unified Mobility):解决由多电话和多号码引发的问题,比如办公室电话、手机、家庭(办公)电话等。Cisco统一移动可以使其他用户通过单一号码拨打某一用户,而无论这个用户当前使用的电话设备是哪个。

注释:第11章、第12章和第13章将详细介绍这些移动特性。2.7 拨号计划解决方案

管理员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解决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拨号计划问题。

■覆盖号码和不连续的号码:管理员可以为站点间拨号计划实施接入码和站点码。这样做可以使呼叫路由选择独立于目录号码。管理员需要配置适当的号码处理行为(为出站呼叫删除DNIS中的站点码),并且需要为入站呼叫的ANI添加站点码前缀。

■变长的编号计划:由超时时间来确定被叫号码串的长度。启用重叠发送和接收,允许以发送逐个数字的方式,代替发送完整被叫号码的方式。

■DID范围和E.164寻址:用于将内部目录号码映射到PSTN号码的解决方案,PSTN号码包括DID,用来帮助实现呼叫转移,还包括在变长编号计划中,扩展为PSTN号码的目录号码。

■ISDN中的不同号码显示(TON [号码类型]):根据TON进行号码处理,这样做可以使用不同的TON发送标准化的号码。

■话费旁路、TEHO和PSTN备份:通过具有优先级别的呼叫路由和路径选择来实施这些特性。

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拨号计划组成部分

表2-1列出了拨号计划的组成部分,及其在CUCM和Cisco IOS网关中的配置参数。表2-1 固定与变长编号计划

注释:所有这些配置参数的介绍请参考《Cisco Voice over IP》和《Implementing 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 Manager,Part 1》。第4章介绍了如何使用这些配置参数来实施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拨号计划。2.8 NAT和安全解决方案

当CUCM服务器和IP电话需要连接到Internet时,可以使用CUBE作为应用代理。将它作为应用代理时,CUBE会把网外呼叫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呼叫线路(Call Leg),一条在CUCM集群内,另一条在CUCM集群外PSTN内。CUBE还可以提供信令协作特性,其中包括SIP到SIP、SIP到H.323、H.323到SIP、H.323到H.323。

注释:CUBE(Cisco统一边界元素)曾经称为Cisco多服务IP到IP网关。

CUBE可以工作在下列两种模式中。

■绕行模式(Flow-Around):在这种模式中,CUBE 仅拦截信令流。而媒体交换是直接发生在端点设备之间的(并绕过 CUBE )。只向外部隐藏信令设备(CUCM)。

■直通模式(Flow-Through):在这种模式中,CUBE同时拦截信令流和媒体流(也就是穿越CUBE)。向外部同时隐藏CUCM和IP电话。

在 Flow-Through 模式中,只有 CUBE 需要拥有公共 IP 地址,因此解决了内部设备(CUCM服务器和IP电话)的NAT和安全问题。由于CUBE暴露在外部,因此管理员应该增强其防御攻击的能力。

Flow-Through模式的CUBE

在图2-18所示的案例中,管理员为CUCM配置了私有 IP地址 10.1.1.1,为Cisco IP电话配置了私有IP地址10.2.1.5,子网掩码为255.0.0.0。CUBE将CUCM集群连接到外部世界,也就是本例中的ITSP( Internet 电话服务提供商)。管理员把 CUBE 配置为Flow-Through模式,并使用内部的私有IP地址10.3.1.1和外部的公共IP地址A。

当CUCM想要向ITSP发送呼叫信令时,它并不把数据包发送到ITSP的IP地址(IP地址B),而是通过SIP中继配置,把数据包发送到CUBE的内部IP地址(10.3.1.1)。接着CUBE向ITSP建立起第二条呼叫线路,以自身的公共IP地址为源,以ITSP的IP地址B为目的。一旦呼叫建立起来,CUBE用其公共IP地址来终结去往ITSP的RTP流,并用其内部IP地址来发送和接收内部IP电话的RTP包。

在这个解决方案中,CUCM和IP电话仅与CUBE的内部私有IP地址进行通信。对于ITSP或者任何在外部抓包的人来说,只能看到CUBE的公共IP地址。图2-18 Flow-Through模式的CUBE2.9 小结

本章着重论述了以下内容。

■ 多站点部署解决方案中包含QoS、有效利用 IP WAN带宽、防范WAN失效的备份方案、接入码和站点码以及使用CUBE。

■ QoS允许优先处理具有更高优先级的通信流量。

■ 管理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节省带宽,其中包括使用低带宽编码、部署混合会议桥和编码转换、使用RTP头部压缩技术以及部署本地媒体资源。

■ CUCM可用性特性包括Cisco IP电话的回退、CFUR、AAR和CFNB,CUCM移动特性包括设备移动、移动分机和Cisco统一移动。

■ 管理员可以使用Cisco IOS网关和CUCM拨号计划工具来建立多站点拨号计划解决方案。

■ 流控制模式的CUBE可以向外部公共Internet隐藏内部设备,比如CUCM和IP电话。2.10 参考

读者可参考下列资源获得更多信息。

■ Cisco Systems,Inc.,CUCM解决方案参考设计指南(CUCM SRND),CUCM 6.x版本,2007年6月。

■ Cisco Systems,Inc.,CUCM管理指南6.0(1)版本。

■ Cisco Systems,Inc.,Cisco多服务 IP到 IP网关应用指南。2.11 复习题

下列问题可供读者检验本章的学习成果。正确答案请参考附录A“复习题答案”。

1.下列哪一项是多站点环境中QoS解决方案的最佳描述?

a.确保可靠的PSTN呼叫

b.确保所有类型的IP流量都获得卓越的性能

c.确保卓越的数据性能

d.确保所选择的流量(比如RTP音频流量)获得卓越的性能,以牺牲较低优先级流量的性能为代价

2.下列哪两个关于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的带宽解决方案的陈述是正确的?

a.RTP头部压缩技术把RTP头部压缩为1字节

b.可以通过在远端站点使用低带宽编码,来节省WAN带宽

c.可以通过部署本地媒体资源,来节省WAN带宽

d.语音负载压缩是RTP头部压缩的一部分

e.由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组播MOH,就无需通过WAN链路发送MOH流

3.下列哪两个关于可用性的陈述是正确的?

a.在SRST回退期间,主站点电话需要使用CFNB来拨打远端站点电话

b.SRST为Cisco IP电话提供回退功能

c.MGCP回退允许网关在无法连接呼叫代理期间,使用本地的拨号对等体

d.当 IP WAN失效时,电话需要使用AAR,通过PSTN来路由去往另一个CUCM集群的呼叫

e.MGCP回退和SRST不能在同一台设备上实施

4.下列哪两项与多站点CUCM部署环境中的拨号计划解决方案无关?

a.接入码和站点码

b.TEHO

c.PSTN备份

d.共享线路

e.覆盖信令传输

5.下列哪个Cisco IOS特性可以提供信令和媒体代理功能,并以此消除对NAT的依赖?

a.Cisco统一边界元素

b.Cisco PIX防火墙

c.CUCM

d.Cisco ASA

6.下列哪一项是对CUBE Flow-Around模式与Flow-Through模式之间区别的最准确描述?

a.两种模式都拦截信令流,但只有Flow-Through模式拦截媒体流

b.两种模式都拦截媒体流和信令流

c.两种模式都只拦截媒体流

d.两种模式都只拦截信令流

7.CUBE可以支持下列哪两种协议交互?

a.SCCP到SIP

b.H.323到SIP

c.SIP到H.323

d.SIP到MGCP

e.MGCP到SCCP

8.下列哪一项是对MGCP回退特性的最佳描述?

a.当CUCM失效时,MGCP回退到SCCP拨号对等体,来提供PSTN拨号计划

b.当CUCM失效时,MGCP回退到MGCP拨号对等体,来提供PSTN拨号计划

c.当CUCM失效时,MGCP回退到H.323拨号对等体,来提供PSTN拨号计划

d.当CUCM失效时,所有PSTN拨号都会失败

9.在分支路由器中使用组播提供MOH的优势是?

a.路由器Flash中可以使用多个MOH文件

b.路由器Flash不需要MOH文件,因为分支电话之间相互发送组播

c.MOH为所有收听者发送单一RTP流

d.MOH为所有收听者发送多个RTP流,以确保最佳的语音质量第3章 实施多站点连接

在CUCM多站点部署环境中,管理员可以在站点之间应用各种连接方式。本章介绍了各种连接方式及其配置方法。3.1 本章主要内容

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读者应该能够在多站点环境中配置网关(Gateway)和中继(Trunk),并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 指出CUCM所支持的中继类型和网关类型的特点。

■ 描述并实施MGCP网关。

■ 描述并实施H.323网关。

■ 描述并配置Cisco IOS H.323网关。

■ 描述在CUCM中配置H.323网关的方法。

■ 理解CUCM所支持的不同类型的中继。

■ 描述并在CUCM中实施SIP中继。

■ 描述并在CUCM中实施集群间、H.225和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3.2 查看多站点连接方式

多站点环境拥有多种连接方式;在图3-1所示的案例中,管理员在主站点部署了CUCM集群,并且分别以3条连接与其他站点相连。

连接方式如下所示。

■ 集群间中继(H.323),与位于不同站点的另一个CUCM集群相连。

■ 在远端站点上部署H.323网关。

■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中继通过CUBE(Cisco统一边界元素)设备连接到 ITSP(Internet电话服务提供商),还有一条SIP中继连接到CUCM。

■ 在远端站点上部署MGCP网关,并由远端集群的CUCM对其进行控制。3.2.1 MGCP网关的特点

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网关使用的是集中式呼叫处理模型,因此网关上无需配置本地拨号计划,并且也不由网关提供呼叫处理服务。尽管MGCP网关中确实拥有拨号对等体(Dial Peer),但它并没有拨号计划中的电话号码。MGCP网关需要依赖于呼叫代理(比如CUCM),来控制网关及其接口。Cisco IOS MGCP网关中的特有特性(H.323或SIP网关不支持这些特性)如下所示。图3-1 多站点部署环境的连接方式

■ 集中式部署。

■ QSIG(Q信令)补充服务(H.323中继中可支持QSIG)。

■ 集中式CDR(呼叫详细记录)数字服务等级0。

■ MLPP(多优先级和预占)。

■ 与CUCM结合的闪断转移(Hookflash Transfer)。

若必须使用这些特性中的任意一个,网关就必须使用MGCP信令协议。

注释:管理员可以从Cisco.com下载一个Tcl脚本,就可以在H.323网关上实现闪断转移了。3.2.2 H.323网关的特点

H.323 网关使用的是分布式呼叫处理模型,因此网关拥有自己的本地拨号计划(通过拨号对等体配置的),并且自己执行呼叫处理功能。它不依赖于任何其他设备,但它能够与CUCM或其他H.323设备协同工作。Cisco IOS H.323网关的特有特性(MGCP或SIP网关不支持这些特性)如下。

■ NFAS(随路信令),能够通过一条 ISDN D信道管理多条 ISDN PRI信道。

■ Tcl/VoiceXML(语音可扩展标记语言)。

■ 集成语音和数据接入。

■ 部分 ISDN PRI。

■ TDM(时分复用):A-DID(模拟直接向内拨号)、E&M(ear and mouth)、PRI NFAS、CAMA(集中式自动消息记账)、T1 FGD(特性组D)。

■ TDM T3中继。

■ 设置出站呼叫的编号计划类型。

■ 根据ANI,来拒绝从PSTN收到的入站呼叫。

若必须使用这些特性中的任意一个,网关就必须使用H.323信令协议。

注释:MGCP也可以支持部分PRI(Fractional PRI),管理员需要在MGCP网关上手动限制能够使用的时隙,并且在CUCM上(通过使用高级服务参数)把B信道设置为Busy Out(占满)。然而,这并不是官方支持的配置方式。3.2.3 SIP中继的特点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使用的是分布式呼叫处理模型,因此SIP网关或SIP代理设备拥有自己的本地拨号计划,并且自己执行呼叫处理功能。CUCM SIP中继可以连接 CiscoIOS网关、CUBE(Cisco统一边界元素)、其他CUCM集群或实施了SIP的网络服务器(比如SIP代理)。

SIP是一个简单的能够自定义的协议,并且它拥有一个正在急速发展的特性集。SIP是Internet标准,且它能够支持急速成长的VoIP市场。

注释:在使用SIP中继时,若端点设备无法使用通用的DTMF交换方法,则也许会需要使用MTP(媒介端接点)。3.3 H.323中继概述

如图3-2所示,CUCM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H.323中继。CUCM集群A使用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ICT,Intercluster Trunk)来连接CUCM集群B。除此之外,CUCM集群A中还配置了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指向一个网守,这个网守负责提供地址解析服务。网守是可选的H.323设备,可以实施在Cisco IOS路由器中,它可以实现集中式呼叫处理,并且(可选)可以提供呼叫准入控制(CAC)。在本例中,网守能够路由所有电话之间的呼叫,其中这些电话分别由CUCM集群A、C和D进行控制。图3-2 H.323中继概述

H.323中继对比

表3-1对比了CUCM 所支持的3种H.323中继类型。表3-1 H.323中继对比

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最为简单,因为这种部署环境中并不使用网守。也正因为无法由网守把被叫号码解析成IP地址,因此管理员需要指定一台或多台远端CUCM服务器的IP地址。在这种环境中,管理员需要通过Location(位置)特性来实施CAC,而不是通过网守来提供CAC。这种部署方式的可扩展性非常有限,因为这里没有应用地址解析,管理员必须手动配置所有IP地址。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需要指向其他集群的一台或多台CUCM服务器。

管理员可以为同一个目的地集群定义最多3台远端CUCM服务器。中继链路会自动在管理员定义的远端CUCM服务器之间实现负载分担。在远端集群中,一定要配置一个相应的(非网守控制的,Non-Gatekeeper Controlled)集群间中继(Inter-Cluster Trunk),这个集群间中继所属的CUCM组中要包含第一个集群中配置的远端CUCM服务器。通过集群间中继相连的CUCM集群需要实施类似的配置。

在包含很多集群的部署环境中,管理员应该使用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来代替非网守控制的中继。使用由网守控制的中继链路的优势主要在于整体的集群管理和故障倒换时间。在非网守控制的中继环境中,通常需要配置全互连的中继,随着中继数量的增加,这项工作将会成为管理负担。除此之外,当集群中的一台Sub服务器不可用后,在用户尝试发起呼叫时会出现5秒(默认值)超时时间。当整个集群不可用后,在呼叫失败前或通过PSTN 进行重路由前的尝试次数,依赖于为中继链路定义的远端服务器数量以及路由列表或路由组中的中继链路数量。当配置中存在大量远端服务器和大量非网守控制的中继时,呼叫延迟就会相当严重。

在使用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时,管理员只需配置一条中继并将其指向网守,之后集群中的服务器就可以通过网守,与注册在网守中的所有其他集群进行通信了。当Sub服务器或整个集群不可用后,网守会自动把呼叫定向到集群中的另一台Sub服务器,或者当没有可用服务器时拒绝呼叫。这样就可以在很小的延迟后,把呼叫通过PSTN重路由出去(若需要的话)。对于单独的Cisco网守来说,它能够支持100个集群,每个集群向它注册1条中继,之后所有集群可以通过这台网守相互呼叫。当然,在拥有100个集群的超大型企业环境中,管理员可以部署多台网守,将其配置成网守集群,这样可以消除单点故障。若使用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来部署相同的环境,则每个集群中需要配置99条中继。全互连连接的计算公式是N(N–1)/2。因此在没有网守的环境中,100个集群需要使用4950条中继来实现集群间的连通性。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应该只与其他的CUCM进行通信,因为若使用这条中继来连接其他H.323设备,会在提供补充服务时产生问题。除此之外,在向后兼容CUCM 3.2之前的版本(当时称为Cisco CallManager)时,必须使用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

H.225中继的本质与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相同,只是它可以连接多个CUCM集群(CUCM 3.2及其后续版本)。它还可以连接其他H.323设备,比如Cisco IOS网关(包括CUCME)、电话会议系统和客户端。这种性能是通过基于呼叫到呼叫(Call-by-Call)的发现机制实现的。3.4 实施MGCP网关

如图3-3所示,在CUCM中实施MGCP网关时,管理员必须把网关添加到CUCM中,管理员可以打开Device>Gateway菜单进行配置。然后管理员需要把MGCP端点添加到网关中,最后管理员需要对端点进行配置。管理员必须在CUCM中手动为MGCP网关输入所有设置。CUCM并没有类似于网关硬件SNMP请求那样的自动机制,能够自动填入MGCP网关信息。图3-3 实施MGCP网关

注释:读者可以从《Cisco Voice over IP(CVOICE)》第三版一书中获得MGCP协议和MGCP网关特点的更多信息。CVOICE详细介绍了在CUCM中实施MGCP网关的信息。本书仅对MGCP的实施做了高度概括的回顾。

实施图3-4所示拓扑中的MGCP网关所需要的配置命令已显示在例3-1中。本例在网关中添加了1条E1线路,用来与PSTN相连。

只有以高亮条标注出来的命令才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其他命令是由 TFTP 添加的。

例3-1 MGCP网关配置(待续)

在CUCM中添加并配置好MGCP网关及其端点后,管理员还要配置MGCP网关本身。CUCM 会在它的TFTP 服务器中储存一个 XML(可扩展性标记语言)配置文件,MGCP网关可以下载这个配置文件。若管理员使用了这个配置服务器(Configuration Server)特性,那么他/她只需在网关上配置两条命令(ccm-manager config server 10.1.1.1和ccm-manager config),详见例 3-1。Cisco MGCP网关会自动下载并应用其他命令。除此之外,根据管理员在CUCM中配置的MGCP端点,MGCP网关还会自动下载MGCP拨号对等体,并将其添加到MGCP配置中。图3-4 实施MGCP网关(续)

注释:管理员要谨慎使用自动的MGCP 配置,因为该配置会为网关中的所有数字信道预留所有DSP资源。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当硬件会议桥或编码转换功能需要使用DSP资源时,没有可用的DSP资源。很多工程师不使用这两条命令,而是自己手动输入所有命令。3.5 实施H.323网关

图3-5所示为CUCM与H.323网关之间的关系。

实施H.323网关时,管理员需要配置CUCM和Cisco IOS网关。CUCM中的重要配置步骤如下。

步骤1 创建网关并指定IP地址。

步骤2 创建路由组并把网关放入其中。

步骤3 创建路由列表并把路由组放入其中。

步骤4 创建一个或多个路由模式并将其指向路由组。图3-5 实施H.323网关概述

注释:在CUCM中可以为H.323网关实施的设置要远少于MGCP网关的设置。这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因为 MGCP 是客户端/服务器协议,因此 CUCM 必须包含所有有关网关的设置。相反H.323是对等协议,因此CUCM只需知道如何与网关通信就可以了。

Cisco IOS网关中的配置步骤如下。

步骤1 配置H.323网关时必须指定H.323 ID及其使用的IP地址。管理员可以在任意接口上实施这一配置,但出于可靠性的考虑,最佳做法建议管理员使用环回接口。管理员要确保在这里使用的IP地址,与在CUCM中为H.323网关配置的IP地址相同。

注释:若在CUCM中为网关配置的IP地址,与网关所使用的IP地址不同,CUCM会认为它收到的H.323信令消息来自于一个无效(未知)的源,并会忽略这些消息,除非管理员允许CUCM进行混杂运作(可以在CUCM的服务参数中进行配置)。

步骤2 配置一个或多个VoIP拨号对等体并将其指向CUCM。

步骤3 配置一个或多个拨号对等体并将其指向PSTN。3.5.1 Cisco IOS H.323网关配置

实施图3-6所示拓扑中的H.323网关所需要的Cisco IOS配置命令已显示在例 3-2中。

例3-2 Cisco IOS H.323网关配置

在配置H.323网关时,管理员要确保先在一个IP接口上启用H.323。若网关上有多个IP 接口,建议管理员使用环回接口。否则当用于 H.323 的接口失效(Down)后,即使网关还能使用其他接口来路由IP数据包,H.323应用也会随之停止工作。在本例中,管理员在环回接口启用了H.323,使用的命令是h323-gateway voip interface和h323 gateway voip bind srcaddr IP address。

与 MGCP 网关由呼叫代理提供呼叫路由选择不同,H.323 网关需要本地的拨号对等体配置。在本例中,H.323 网关中配置的VoIP 拨号对等体会把所有去往网关 PSTN号码 511555....的呼叫发送到 CUCM。这些也就是网关从 PSTN 接收到的呼叫,因为511555 1001-1003是 PSTN接口(0/0/0:23端口)的DID(直接向内拨号)号码范围。除此之外,PSTN网关上的POTS(普通老式电话服务)拨号对等体会把所有以9开头的呼叫,通过 ISDN PRI(0/0/0:23端口)发送到PSTN。

读者需要注意,在 POTS 拨号对等体中,目的地模式后明确配置的数字会被自动剥除,因为 POTS 拨号对等体默认只发送掩码(可变的)数字。因此,网关不会把本例中的9发送到PSTN。但对于另一个方向,网关并不执行任何号码处理,因为VoIP拨号对等体默认并不剥除任何数字。CUCM接收到的H.323呼叫建立消息中,包含从PSTN发来的完整号码(通常是10位号码)。由于内部目录号码是4位的,因此CUCM或H.323网关需要把前面的号码剥除,这样CUCM就可以使用剩下的4位号码把呼叫路由到内部目录号码。图3-6 Cisco IOS H.323网关配置

注释:例3-2的拨号对等体21中使用的9T仅仅是个案例。通常在生产环境中管理员会使用更精确的目的地模式,来实现更高级别的呼叫控制。下一章会介绍如何实施号码处理的相关信息。

端口3.5.2 CUCM H.323网关配置

图3-7所示为CUCM H.323网关配置的案例。

管理员可以打开Device>Gateway菜单并单击Add New来把H.323网关添加到CUCM中。然后在Gateway Type(网关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H.323并单击Next。

打开Gateway Configuration(网关配置)页面,在Device Name(设备名称)部分输入H.323网关的IP地址,选择该网关应使用的设备池,并(可选)输入描述信息。若CUCM应该只关注被叫号码的一部分,管理员就可以使用重要数字(Significant Digits)参数来设置路由入向呼叫至少需要多少位数字。在本例中,网关会向CUCM发送完整的10位PSTN号码,管理员把重要数字设置为4后,无需配置其他的CUCM号码处理(比如转换模式),就可以使用4位号码来把入站呼叫路由到内部目录号码。图3-7 CUCM H.323网关配置3.6 实施中继概述

图3-8所示为在CUCM中,实施SIP或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ICT)所需的重要配置元素——中继自身的配置和对等体的IP地址。管理员还要在CUCM中配置与网关关联的路由组、路由列表和路由模式。图3-8 非网守控制的ICT和SIP中继配置概述3.6.1 由网守控制的ICT和H.225中继配置

图3-9所示为在CUCM中,实施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ICT)或H.225中继所需的重要配置元素。

管理员需要配置网守及其IP地址,以及指向网守的由网守控制的ICT。管理员还要在 CUCM 中配置连接网关的路由组、路由列表和路由模式,这部分与前面的案例相似。图3-9 由网守控制的ICT和H.225中继配置概述3.6.2 实施SIP中继

图3-10和图3-11所示为CUCM SIP中继的配置。图3-10 CUCM SIP中继配置图3-11 CUCM SIP中继配置(续)

管理员可以打开Device>Trunk菜单并单击Add New来在CUCM中添加SIP中继。然后在Trunk Type(中继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SIP Trunk并单击Next。

在Trunk Configuration(中继配置)页面中,输入SIP中继的名称,选择它应该使用的设备池并(可选)添加一个描述信息。

在图3-11所示的Trunk Configuration页面中,在SIP Information部分输入SIP中继另一端的设备的目的地地址。这台设备可以是CUBE(Cisco统一边界元素)、CUCME(CUCM简化版)或其他SIP设备,比如第三方SIP代理服务器。

除了上述配置之外,管理员还必须选择SIP Trunk Security Profile(SIP中继安全配置文件)和SIP Profile(SIP配置文件)。这两个参数都是必须配置的并且都没有默认值。

SIP Trunk Security Profile用来确保并配置SIP中继上的安全特性,比如双向认证交换的TLS(传输层安全)或SIP摘要认证。CUCM中默认有一个SIP Trunk Security Profile:Non Secure SIP Trunk Profile,它禁用了安全性配置。管理员可以通过System>Security Profile>SIP Trunk Security Profile菜单来添加额外的SIP Trunk Security Profile。

SIP Profile(SIP配置文件)用来设置计时器、RTP端口号以及一些特性设置,比如呼叫代答URI(统一资源识别符)、呼叫保留回铃音或主叫方ID禁用。CUCM中默认有一个叫做Standard SIP Profile的SIP Profile。管理员可以通过Device>Device Settings>SIP Profile菜单来添加额外的SIP Profile。3.6.3 实施集群间中继和H.225中继

图3-12和图3-13所示为如何在CUCM中实施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配置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 选择Device>Trunk菜单并单击Add New。

步骤2 选择适当的中继类型。单击Next后CUCM会显示出Trunk Configuration页面,管理员可以在这里配置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

步骤3 输入设备名称,选择它使用的设备池并(可选)添加一个描述信息。

步骤4 输入其他集群中一台或多台CUCM服务器的IP地址。图3-12 实施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图3-13 实施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续)

注释:因为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并不使用网守来提供地址解析,因此管理员必须手动配置另一端设备的IP地址。3.7 在CUCM中配置网守控制的ICT和H.225中继

图3-14、图3-15和图3-16所示为如何在CUCM中实施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H.225中继或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配置步骤如下。

步骤1 管理员需要打开Device>Gatekeeper菜单并单击Add New。如图3-14所示,在Gatekeeper Configuration(网守配制)页面中,输入H.323网守的IP地址并(可选)输入一个描述信息。然后确保勾选了Enable Device(启用设备)复选框。

步骤2 配置了网守后,管理员就可以添加由网守控制的中继了,如图3-15所示。管理员可以打开Device>Trunk菜单并单击Add New,然后选择中继类型。前文已经提到过,由网守控制的H.323中继有两个类型。在连接CUCM 3.2之前版本的设备时,必须使用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在连接CUCM 3.2及其后续版本的设备时,可以使用H.225中继,也可以使用H.323设备,比如网关或电话会议系统。图3-14 在CUCM中实施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配置步骤1

步骤3 选择了中继类型后,输入中继的名称,选择它该使用的设备池,并(可选)输入一个描述信息。

步骤4 如图3-16所示,管理员必须提供网守信息。从下拉菜单中选择这个中继应该注册的网守,然后选择终端类型。CUCM 可以把中继作为终端或网关来向H.323网守进行注册。通常将终端类型设置为网关。图3-15 在CUCM中实施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配置步骤2和步骤3图3-16 在CUCM中实施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配置步骤4~步骤6

步骤5 在Technology Prefix(技术前缀)部分输入应向网守注册的前缀。

注释:管理员输入的前缀DN是中继会向网守注册的前缀。这个前缀中可以但不必须包含技术前缀。图3-16中使用了技术前缀408。Cisco Voice over IP(CVOICE)第三版详细介绍了前缀和技术前缀。

步骤6 输入中继应该注册的网守区域。

提示:H.323 区域的名称是大小写敏感的。管理员要确保在这里配置的区域名称与网守中的配置相同。除此之外,若管理员没有添加区域名称并且没有设置区域安全性,CUCM会注册到相关网守上配置的第一个区域中,这会引起一些问题。3.8 小结

本章着重论述了以下内容。

■ 连接多站点的方式包括网关和中继。

■ 在实施MGCP网关时,多数配置是在CUCM中完成的。

■ 在实施H.323网关时,管理员需要在CUCM和网关中都配置拨号计划。

■ Cisco IOS H.323网关配置中包含H.323网关和拨号对等体的配置。

■ CUCM中的H.323网关配置包括网关和拨号计划的配置。

■ CUCM中支持的中继包括SIP和3种类型的H.323中继。

■ 实施SIP中继包括在CUCM中配置中继和拨号计划。

■ 在实施非网守控制的ICT时,管理员必须指定对等体的IP地址。在配置由网守控制的ICT和H.225中继时,管理员需要配置一个H.323网守。3.9 参考

读者可参考下列资源获得更多信息。

■ Cisco Systems,Inc.,CUCM解决方案参考设计指南(CUCM SRND),CUCM 6.x版本,2007年6月。

■ Cisco Systems,Inc.,CUCM管理指南6.0(1)版本。

■ Cisco Systems,Inc.,Cisco IOS 语音配置资料室:http://www.cisco.com/en/US/partner/products/ps6441/prod_configuration_guide09186a0080565f8a.html。3.10 复习题

下列问题可供读者检验本章的学习成果。正确答案请参考附录A“复习题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是连接多站点CUCM部署环境的方法?

a.SIP中继

b.SIP网关

c.H.323网关

d.H.225中继

2.在使用CUCM配置服务器特性时,需要在网关上输入哪两条命令来启用MGCP?

a.mgcp

b.sccp

c.ccm-manager config server IP address

d.ccm-manager config

e.ccm-manager sccp

3.在配置H.323 PSTN网关时,下列哪项不是在CUCM中配置的?

a.路由组中的网关

b.路由列表中的网关的IP地址

c.路由列表中的路由组

d.指向路由列表的路由模式

4.在配置H.323 PSTN网关时,下列哪项无需配置?

a.H.323接口所使用的IP地址

b.指向CUCM的拨号对等体

c.呼叫代理的IP地址

d.指向PSTN的拨号对等体

5.在网关配置页面中,哪个参数用来剥除被叫方号码,使之成为特定位数的号码?

a.Called Party Transformation Mask

b.Significant Digits

c.Calling Party Transformation Mask

d.Number-Length

e.Discard Digit Instruction

6.下列哪种类型的中继需要直接配置路径中下一个信令设备的IP地址?

a.SIP网关

b.非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

c.SIP中继

d.由网守控制的集群间中继

e.MGCP中继

7.管理员可以在哪里为SIP中继配置SIP计时器和特性?

a.SIP Profile

b.SIP Security Profile

c.SIP Trunk Security Profile

d.Common Trunk Profile

8.在向CUCM中添加网守时,管理员需要在网守配置页面配置下列哪个参数?

a.网守的主机名

b.网守的H.323 ID

c.网守的IP地址

d.区域名称

e.技术前缀

9.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实施网守的最佳理由是什么?

a.允许IP电话注册到网守,以便实现集中式呼叫路由选择

b.防止IP电话注册到不正确的CUCM服务器

c.使用CAC部署集中式呼叫路由选择

d.实施集中式呼叫路由选择,确保正确使用CAC第4章 实施多站点拨号计划

管理员在设计多站点拨号计划时需要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重复的目录号码和不连续的目录号码、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接入码、PSTN备用路径和TEHO(经济路由)。本章描述了如何使用CUCM和Cisco IOS网关来建立多站点拨号计划。4.1 本章主要内容

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读者应该能够通过实施拨号计划,来实现入向和出向 PSTN拨号、站点码拨号和经济路由。同时读者还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指明拨号计划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 描述如何通过站点码和转换掩码(Transformation Mask)来解决重复的目录号码带来的问题。

■ 在多站点部署环境中实施PSTN接入码。

■ 实施可选择的PSTN出口。

■ 描述如何为去往其他VoIP域的呼叫提供PSTN备用路径。

■ 实施TEHO。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