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2017)(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4:29:49

点击下载

作者:耿明斋 主编 郑祖玄 执行主编 赵志亮 副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2017)

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2017)试读:

文前辅文

本项研究与报告编撰、出版得到了中原发展研究基金会、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经费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总序

由苏联开启,曾经波及半个地球,涵盖几十个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是基于某种理论逻辑构建的。而针对这种体制所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却是基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最初,为了证明这种改革的正当性,人们往往采取对理论进行重新解释甚至不惜曲解的办法。而守护原有理论正当性和纯洁性的学者则将这些理论与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相对照,指出现实中某些变化的非合法性,要求纠正并向原有的符合理论模式的体制回归。1990年底,我参加了某个当时被认为是全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学术会议,强烈地感受到上述两派学者的分歧,也突然悟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即把现实放到了一个从属的地位,将现实的合法性归入某种理论框架,试图用理论的合法性来解释现实的合法性。这显然颠倒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其实,现实的合法性来源于自身,并不需要用理论来证明。因此,经济研究还有另外一条更为正确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实出发,从实际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先弄清楚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去寻找可以解释问题的理论。如果找不到现成的可以解释问题的理论,那就说明理论本身有问题,理论发展和创新的突破口也就找到了。自那以后,我就一头扎进了现实中,自觉走上了从现实出发、从问题出发的研究轨道。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经过长期琢磨和争论才弄清楚并坚持下来的,那就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究竟是涉及全局还是局部的问题;究竟是关注看起来更大、更重要但距离我们更遥远的事情,还是看起来更小也没那么重要但意义更深远的身边的事情。我们最终选择了后者,那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看起来渺小但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具有深远影响的事情,即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时间已证明当初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相信其将继续证明我们的正确性。

十多年来,我们围绕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这个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主持了“欠发达平原农业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工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路径研究”“黄河中下游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路径研究”“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等多项重大、重点、一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一系列教育部、省政府、相关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完成了《关于建设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若干问题的思考》《河南省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鹤壁现代城市形态发展战略规划》等多个区域发展研究报告,编撰出版了《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一套,出版《中国农区工业化道路研究》《人口流动、制度壁垒与新型城镇化》等专著数十种。2004年初提出论证并被河南省委、省政府采纳,写入河南省“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及历次省域经济发展重要文件的“郑汴一体化”战略,成为我们这个团队的品牌之作。

为了更好地凝练方向,聚集人才,积累资料和成果,早在1994年1月,我们就成立了“改革发展研究院”。2009年9月,更是促成了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与河南大学合作共建了“中原发展研究院”2013年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加入了共建序列。。中原发展研究院的宗旨是更好地践行从现实出发、从身边的问题做起的研究理念,围绕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这个主轴,以河南这个典型区域为对象,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把每个细枝末节都梳理清楚,在更基础的层面把握经济和社会演进的方向,为政府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决策建议,为经济学术尤其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提供有价值的思想素材,在传统的政府系列和高校及科研院所之外打造一个高端的智库机构。

2011年9月,适逢中原发展研究院成立两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也意味着以河南省,即以中原为研究对象的中原发展研究院真正是应时而生的。中原发展研究院多位学者作为全程深度参与中原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研究谋划团队的核心成员,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作为较早就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研究领域锁定在河南也就是中原的专业团队,我们应该为中原经济区的研究和建设做点什么。为此,从2011年3月开始,中原发展研究院启动了一项计划,就是全面梳理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比较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构成一个能够反映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状况的完整体系,成果冠以《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名称,作为中原发展研究院的系列年度出版物之一,每年一份,连续编撰出版,首份报告于2012年4月面世。

2012年,适逢河南大学百年庆典,深圳海王集团总裁刘占军博士和北京汉唐教育集团张晓彬董事长两位校友得知我们的研究计划后,不仅非常赞赏,而且乐于施以援手,分别资助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报告》和《中原经济区金融竞争力报告》两个项目,该两个项目的首份年度报告于2013年11月面世。从2014年开始,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则资助《中原经济区财政发展报告》的编撰与出版。

上述三种报告的编撰和出版,不仅使我们收获了知识和经验,也为我们赢得了社会声誉。2013年6月,我们又获得了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项目,即2011工程项目——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并以中原发展研究院为依托单位,同年,中原发展研究院获批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为智库建设的先行者,中原发展研究院于2015年7月被确定为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智库机构之首(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豫办〔2015〕32号文《关于加强中原智库建设的意见》),同时被吸收为国家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理事单位。为了将“中原发展研究”这一主题做深做细做透,2013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酝酿谋划更大规模的研究出版计划。该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在继续编撰出版《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等综合性报告的基础上,将“中原发展”问题按不同的经济社会活动领域分解成若干个专题,分别进行研究,并于每年定期出版专题报告,形成系列,冠以“中原发展研究院智库丛书”名称。“中原发展研究院智库丛书”实际上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启的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研究的继续和升华,也是前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1&ZD050)、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原发展研究院系列专题等多个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融汇了中央相关部委、河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相关基层政府与企业委托的各类专项研究课题及提交报告和政策建议的内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项研究和出版计划得到了郑州宇通集团公司、河南投资集团公司、河南民航发展投资公司、河南铁路投资公司、中原信托公司、中原证券公司、河南恒通化工集团公司等企业及河南省中原发展研究基金会的赞助。同时,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了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对这些企业及政府部门领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示深深的敬意。“中原发展研究院智库丛书”为年度出版物,其所含所有报告均为每年一期,连续出版。

该丛书是中原发展研究院的重点项目和拳头产品,我们为其研究和撰写投入了大量精力,力求无憾。但因项目工程浩大,问题和瑕疵必然在所难免。期待着关心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使该丛书能够不断改进,日臻完善。耿明斋2016年5月8日修订

综合篇

第1章河南省2015年宏观经济发展报告

2015年,河南省总人口9480万,是全国人口第三大省,也是外出务工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第1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大粮仓”。河南地区生产总值3.70万亿元,居全国第5位。2015年,郑州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729.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40.33万吨,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第8位。

2015年,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比2010年提高8.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增长、扩大就业的生力军;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的56.3%,提高15.5个百分点,装备、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0.4%,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成为工业增长的主阵地。城镇化率46.85%,提高8.03个百分点,五年新增790万城镇人口,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城市群。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级研发中心数量翻了一番,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9家,达到14家,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可见光通信、客车智能驾驶等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控制目标,“十二五”节能目标提前一年完成。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之后,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验区建设“三年打基础”目标基本实现,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初步形成。高速公路新增1289公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全面展开。电力装机容量净增1740万千瓦,疆电入豫工程建成投运。郑州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全光网”河南建成。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1.1 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评价分析1.1.1 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6~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1-1-1所示。表1-1-1 河南省2006~2015年经济规模竞争力指标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受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9%,河南省GDP增长率为8.3%,高于全国水平1.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态势良好。2006~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大幅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稳步提高。2006~2015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2362.79亿元增长到37002.1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3172元增长到39122.61元;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由679.17亿元增长到3016.05亿元;人均财政总收入由723.14元增长到3181.49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由5907.74亿元增长到35660.35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由6290.18元增长到37616.40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32.55亿元增长到15740.4亿元;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187.13元增长到16603.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810.30元增长到25575.6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3261.00元增长到10852.86元。由此可见,河南经济在过去十年中取得巨大发展,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最多,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十年前的6倍多。1.1.2 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1-1-2和图1-1-1所示。(1)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综合排位在全国处于第12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上升3位,经济规模扩大。(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5项,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的优势指标;处在下游区的指标有6项,分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其中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是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中的劣势指标。表1-1-2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规模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排位趋势图1-1-1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规模竞争力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比较(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略有增大,经济规模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4)从排位变化动因看,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和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项指标排位上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排位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在全国的综合排位上升3位,居全国第12位。1.1.3 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变化情况如表1-1-3和图1-1-2所示。表1-1-3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规模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排位趋势图1-1-2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规模竞争力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1)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综合排位在中部六省处于第3位,表明其在中部六省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排位相同。(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6项,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的优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5项,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中的劣势指标。(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略有增加,经济规模竞争力保持不变。(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排位上升,其他各项指标排位不变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综合排位保持不变,仍居中部六省第3位。1.1.4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规模竞争力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经济规模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1-1-4所示。表1-1-4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经济规模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排位趋势表1-1-4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经济规模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排位趋势-续表

2015年河南省各市经济规模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驻马店。2015年河南省各市经济规模竞争力排位上升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开封、焦作、濮阳、漯河、南阳、信阳、周口。2015年河南省各市经济规模竞争力排位下降的城市有6个,分别是安阳、鹤壁、新乡、三门峡、商丘、济源。详细变动情况见表1-1-4及区域篇各章分析。1.2 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1.2.1 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6~2015年,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1-2-1所示。

从表1-2-1来看,河南省在2006~2015年的十年里,经济结构在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度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84.5%增长到2015年的88.62%;所有制结构优化度也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2006~2015年不断缩小;支出结构比例呈现先减少后缓慢回升的态势,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在2013年后开始回升,消费额相对投资额开始增加;国际贸易结构2015年比2014年降低,出口比例减少,进口增加。表1-2-1 河南省2006~2015年经济结构竞争力指标1.2.2 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及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1-2-2和图1-2-1所示。表1-2-2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结构竞争力及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趋势图1-2-1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结构竞争力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比较(1)2015年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16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下降1位。(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所有制结构、人均收入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2个,分别是产业结构、支出结构。(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略有缩小,经济结构竞争力呈现稳定态势。(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结构指标排位上升,支出结构、国际贸易结构指标排位下降,其他指标排位不变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综合排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下降1位,居全国第16位。1.2.3 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排位的变化情况,如表1-2-3和图1-2-2所示。表1-2-3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结构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排位趋势图1-2-2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结构竞争力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排位比较(1)2015年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5位,表明其在六省中处于劣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变。(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中部六省上游区的指标有2个,分别为所有制结构、人均收入结构,且均是优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为产业结构、支出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它们全为劣势指标。(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经济结构竞争力呈现平稳发展趋势。(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排位上升,国际贸易结构指标排位下降,其他指标排位不变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经济结构竞争力综合排位保持不变,仍居中部六省第5位。1.2.4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结构竞争力的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经济结构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1-2-4所示。表1-2-4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经济结构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排位趋势表1-2-4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经济结构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排位趋势-续表

2015年河南省各市经济结构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的城市有4个,分别是郑州、焦作、三门峡、信阳。2015年河南省各市经济结构竞争力排位上升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开封、洛阳、濮阳、漯河、南阳、商丘、济源。2015年河南省各市经济结构竞争力排位下降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许昌、周口、驻马店。详细变动情况见表1-2-4及地市篇各章分析。1.3 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1.3.1 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6~2015年,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1-3-1所示。表1-3-1 河南省2006~2015年经济外向度竞争力指标

从表1-3-1来看,河南省在2006~2015年的十年里,经济外向度有了明显增强。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指标近3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中,表明河南的经济外向度竞争力稳定增强。1.3.2 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1-3-2和图1-3-1所示。表1-3-2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排位趋势图1-3-1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外向度竞争力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比较(1)2015年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11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下降2位。(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全部指标均位于上游区,其中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出口总额为优势指标。(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略微缩小,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呈现下降的趋势。(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指标排位上升,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出口拉动指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综合排位与2014年相比下降2位,居全国第11位。1.3.3 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1-3-3和图1-3-2所示。表1-3-3 河南省2014~2015年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排位趋势图1-3-2 河南省2015~2016年经济外向度竞争力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排位比较(1)2015年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3位,表明其在六省中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下降2位。(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进出口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指标均位于中部六省上游区,且都为优势指标。(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缩小,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呈下降趋势。(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出口拉动指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指标排位下降,外贸依存度指标排位上升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综合排位下降,居中部六省第3位。1.3.4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外向度竞争力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1-3-4所示。表1-3-4 河南各地市2014~2015年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排位趋势

2015年河南省各市经济外向度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的城市有6个,分别是郑州、新乡、许昌、三门峡、南阳、商丘。排位上升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洛阳、平顶山、鹤壁、濮阳、漯河、驻马店、济源。排位下降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开封、安阳、焦作、信阳、周口。详细变动情况见表1-3-4及区域篇各章分析。1.4 河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1.4.1 河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综合分析

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力、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均处于全国上游区。从指标变化趋势看,在经济规模竞争力指标排位上升,经济结构竞争力、经济外向度竞争力指标排位下降的综合影响下,宏观竞争力指标排位上升1位,居全国第15位,如表1-4-1所示。表1-4-1 河南省2014~2015年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在全国的排位趋势1.4.2 河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综合分析

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河南省经济规模竞争力和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均处于中部六省上游区,经济结构竞争力处于中部六省下游区。从指标变化趋势看,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力指标排位保持不变,经济外向度竞争力指标排位下降。从综合排位分析来看,三个指标不同的变化趋势决定了2015年河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排位呈稳定趋势,仍居第5位,如表1-4-2所示。表1-4-2 河南省2014~2015年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在中部六省排位趋势1.4.3 河南省各地市宏观经济竞争力的综合排位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宏观经济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如表1-4-3所示。表1-4-3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宏观经济竞争力的排位趋势

2015年河南省各市宏观经济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郑州、许昌、商丘。2015年河南省各市宏观经济竞争力排位上升的城市有8个,分别是开封、洛阳、平顶山、濮阳、漯河、南阳、信阳、周口,其中濮阳保持了上年的增长态势,宏观经济竞争力持续上升。2015年河南省各市宏观经济竞争力排位下降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安阳、鹤壁、新乡、焦作、三门峡、驻马店、济源,其中驻马店延续了上年的下降趋势,宏观经济竞争力持续下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详细变动情况见表1-4-3及地市篇各章分析。第2章河南省2015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

2015年底,河南省城镇人口达到4441.38万,城镇化水平达到46.85%,比2006年高出了14.38个百分点,尤其是近5年,全省每年约有200万农民变身为市民,新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2014年,洛阳市、禹州市、新郑市和兰考县入选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5年,濮阳市和长垣县入选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12月,鹤壁市、新密市、登封市、长葛市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至此,河南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已达到10个。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河南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深入实施,并积极开展城市管理下沉,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初步构建了权责明确、功能完备、管理规范、运行顺畅的城市运行体系。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百姓宜居更宜业。据测算,目前全省经济总量的70%左右在城镇产出,投资的80%左右在城镇发生,消费的82%左右在城镇实现,劳动力的42%左右在城镇就业,城镇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成为集聚人口、资源、要素、产业的最大平台。2.1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2.1.1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6~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2-1-1所示。表2-1-1 河南省2006~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指标表2-1-1 河南省2006~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指标-续表

2006~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不断提高。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建成区面积、市区人口密度、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燃气普及率等指标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河南省的城镇化率指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6年的32.47%持续增长至2015年的46.85%,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来增长较快,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和燃气普及率等指标稳定增长。2.1.2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2-1-2和图2-1-1所示。表2-1-2 河南省2014~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趋势图2-1-1 河南省2014~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比较(1)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综合排位在全国处于第25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劣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上升2位。(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2个,分别是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市区人口密度,且它们均是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的优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6个,分别是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燃气普及率和人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且它们均是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中的劣势指标。(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略有增大,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排位下降,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燃气普及率指标排位上升,其他指标排位不变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在全国的综合排位上升2位,居全国第25位。2.1.3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2-1-3和图2-1-2所示。表2-1-3 河南省2014~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趋势图2-1-2 河南省2014~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比较(1)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在中部六省中处于第6位,表明其在中部六省处于劣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变。(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2个,分别是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市区人口密度,且它们均是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中的优势指标;处在下游区的指标有6个,分别是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且它们均是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中的劣势指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