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4:41:41

点击下载

作者:崔璀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作者:崔璀设计:小暑暑排版:小暑暑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27ISBN:9787511373564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妈妈不必完美,但请尽兴

李筱懿

我和崔璀的关系很复杂。首先,我们是好朋友,不用天天寒暄,但有事一定会彼此照应。我不想用“闺密”这样太热闹的词来形容我们的关系,因为过度热烈,也意味着脆弱和不够持久。其次,她是我公司的投资人和董事,虽然比我年轻,却在自我管理和商业运营中经验丰富,让我叹为观止,从她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最后,她是我的同行,我们都开了自己的课程,经常讨论女性成长的话题。当然,我们都是努力让自己和孩子充分绽放的妈妈。

如果你想了解“妈妈”这个职业,希望学习当妈妈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欢迎打开崔璀的这本书——《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如果你没有当妈妈,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别人家的妈妈是那么完美:她们会烘焙,做出来的蛋糕足以放进五星级酒店的甜品橱窗;她们会做手工,剪的纸、捏的黏土、做的陶器几乎能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们会做各种各样特别难的菜,每一个都能让你想到《舌尖上的中国》;她们每天观看孩子做早操,不像有的妈妈匆匆把宝贝送进教室,在脸蛋上亲一下,就一路小跑赶去上班;她们看起来优雅从容,永远装扮得体,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孩子扑到自己怀里。

和她们相比,你既羞愧又焦虑,总想不顾一切地迎头赶上。

但是,每个女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不同,优点和特点也不一样,用得着那么勉强自己和别人一样吗?在“妈妈”这个领域,用得着拿自己的短处与其他人的长处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特别糟心的结果吗?

我们能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引导孩子接受我们的不足,不要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孩子的仰视,害怕自己不够称职呢?

包括亲子之情在内的很多情感,都是建立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的,老老实实还原自己的本来面目,既不刻意表现优点,也不卖力掩饰缺点,更不要为了讨好谁而做自己原本不擅长的事。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所有不舒适的姿势都坚持不了太久——犹如靠迁就和透支换来的感情,都跑不完全程。

在这本书里,崔璀用特别棒的方式告诉大家:妈妈怎样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加压,在必要的时候为自己减压。

我们都知道,人生中的各种角色都不会完美,只要尽情尽兴投入其中就行。

我相信,这是一本让人读完豁然开朗的书。

我为我的朋友崔璀感到特别骄傲!推荐序面对焦虑,最好的解药是真实

李松蔚

市面上讲育儿的书很多。即使没时间看书,打开手机上一上网,也遍地是教你如何为人父母的文章。大部分是规则和训诫:不能这样,不要那样;爸爸该怎么做,妈妈不能做什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现这三个信号,小心,说明你养得不对……这些道理,我们看了很多。

看得多,不代表自己做得到,而且心里很焦虑,总担心哪里有问题。“80后”是这样的一代: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焦虑自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今天我们初为人父、初为人母,又开始害怕自己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伊坂幸太郎说的“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在网上广为流传。我想补充一句:“一想到那么多人同意为人父母要经过考试,也很可怕啊。”说实话,考试很让人头痛,尤其是还没有考纲、题库、重点和参考答案,而我们就稀里糊涂地当了父母!这些年我们渐渐意识到,为人父母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稍不注意就会犯错,说不定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些警告来得晚了,我们已经当了父母,怎么办呢?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试及格!

考试的威严,真是浸入了一代人的骨髓里。

我自己也是一个“80后”,为人父。在我目力所及,很多同龄人正在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力图成为“不那么不合格”的父母。正如“80后”的大部分人的人生体验一样,他们焦虑,时刻自我怀疑。焦虑在这里不是一件好事。我坐飞机时看到过年轻的父母哄哭闹的幼儿睡觉,一边哄,一边慌乱地看身边乘客的反应,急得满脸通红。他们的急躁完全体现在语气和行为上,孩子哭得更响了。

难道他们真的不会哄孩子吗?那是父母的本能。假如他们没有那么焦虑,假如多一点时间和空间,他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和孩子达成默契。

焦虑反倒限制了他们。这本书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

它不是教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告诉我们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这是一本真诚的书,它反对一切不切实际的“应该”,在这个语境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崔璀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和一个善于学习的内容生产者,在她刚刚成为妈妈的那段时间里,看了市面上所有能买得到的养育类读物。在这本书里,她记录了在自然而然的养育过程中,她对这些内容的体验与反思。

我们一起创办了Momself这个平台。我是她相当早期的读者,这本书的很多文章在最初写成的时候,带给我相当深切的共鸣。有时候,个体的经验或许不能作为某种普适的结论而存在,却体现了更鲜活的情感和生命。

我遇到过很多跟她同样的问题,也在看到很多规章戒条时有过类似的困惑。看到一个如此自律、如此善于学习、社会经验如此丰富的职场女性,对于当父母这件事也会感到手忙脚乱,说实话,让我心里多少有了点安慰。可能我对她的“功能”也差不多。小核桃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她问我:“家长该怎么应对分离焦虑?”我刚想一本正经地跟她讲心理学的理论,她却说,“你就说吧,你当年应对得怎么样?”我实话实说:“不怎么样。”她说:“谢谢你,我感觉已经好多了。”

面对焦虑,最好的解药就是真实。

这本书就是对点滴真实经验的记录。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经历真正的学习,不是学习完美的、理想化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是跟着崔璀一起,在现实处境中学习应对那些不可控的事。有些事她做得不错,有些事她也不擅长,或者你有不同的办法来应对。这都没什么好焦虑的,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Momself有一个口号:关注真实而非正确。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的同龄人看到彼此的真实。在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拼命追寻更好的未来的时候,我们联合起来,成为彼此的依靠。少一点焦虑,会让我们走得更好。2018年3月于清华园自序我是妈妈,我是我自己

成为妈妈,是我迄今为止最丰富的经历。那个小小的生命,仿佛具有巨大的能量,唤醒我们内在的小孩、搅动沉睡的家庭关系、挑战我们习惯的生活和身份。与他相伴的过程中充满烦琐、细碎、绵密,也充满惊喜、惊讶和惊吓。

在这些不安和好奇中,我不断寻求外部的信息,关注了几乎所有育儿公众号,做足了功课。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女性,制定方案和效率达成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即使如此,我也会常常措手不及、困惑重重,总是充满了缺失感。比如:“担心产后的身材走样”:6种产后快速瘦身的秘籍;“有了孩子以后夫妻关系不如从前”:7个适合全家一起玩的亲子游戏;“知道这些,宝宝远离感冒发烧”:孩子发烧的8种家庭护理方法;

……

它们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些只是触及了问题的表面,问题背后还有一些潜在的深层因素,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关心。

我常常想,这种缺失感到底从何而来?

前几天,我出差接近一周,一直东奔西跑,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天吃完工作餐,得空跟小朋友视频。“妈妈明天就要回家啦,你高兴吗?”“不——高——兴。”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你不高兴啊,那妈妈明天不回去了哦。”我尽力隐藏内心的失落。“可——以。”他完全不吃威胁这一套。“啊?可以吗?我不回去你就没有妈妈了哎!”“没——关——系。”

……

瞪着屏幕上那个肉嘟嘟的小脸,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小孩子随口说说,你跟他计较什么!”脑袋里有个理智的声音在说。如果有育儿专家在,或许会告诉我:“这是孩子在应对他的分离焦虑,他坚持说不想,只是因为他离开你这么多天太难过。”道理我都懂,而且就在我的心里。如果我有女友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可以拿出同样的道理来安慰她。

但在那一刻,所有的道理都帮不了我。作为一个“功能良好”的社会人,我可以一笑置之,迅速回归工作状态。但我知道我把一些情绪压到了心底,它绵密纠缠、难以化解。在内心很深的地方有种感觉:那份难过跟孩子无关,那是我自己的。

对于每一个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景。这些私人的感触,无处不在,却又不足为外人道,像小小的鹅卵石,日复一日地投入那条在身为妈妈的日常生活中平静流淌的长河,一颗颗落入河底,带着难以索解的深意。

我看过一个短视频,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讲述者是一位生活在国外的写作者,她很美,阳光洒在她的长睫毛上,有阴影打在脸上。她有两个混血小孩,一家人站在一起,是一幅画。

她讲述育儿理念,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培养他们独睡,不管婴儿如何在房间哇哇哭,她都硬着心肠坚持。她会去哄,陪一会儿,可是,最终她会离开那个房间,他们必须独自入睡。

我看这个视频的时候,儿子已经快两岁了,是一个平常的入睡前的夜晚。我们一家三口散落在大床上的各个方位,横七竖八。儿子嘬着奶瓶跷着二郎腿揪着我的头发。他每天醒来第一眼就要看到妈妈,否则会瘪嘴——他的独立性会不会已经被我毁掉了?我有点儿焦虑。

我跟我后来的合作者——心理学家李松蔚聊这个问题,他并没有给我一个结论,只是重新看了那段视频,看到那个妈妈说:“我从小是跟外婆一起长大的,一直跟她睡在一起,这使得我上大学的时候非常痛苦,大一有一段时间我夜不能寐……”李松蔚说:“或许她只是太害怕当年与外婆分开的痛苦了。”

我愣了愣。

屏幕上的漂亮女人仍然在讲她的理念、她的坚持,然后她笑了一下,笑容很复杂,有一些成就感,有一些轻松,也有一些遗憾和抱歉。

我忽然有点儿心疼,想着听到隔壁传来哇哇大哭声的那些夜晚,同样作为一个妈妈,我想拥抱她一下。

我的一个女友是一名资深编辑,逗趣、搞怪、文艺,是个丰富的人。跟她聊天,10句有8句不正经,总是让人哈哈大笑。说起当妈妈,我问过她一个问题:“有没有哪一刻,你曾经有过‘我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这种念头?”

她忽然就严肃了。明明上一刻还在酝酿一个精彩的笑话。“不是哪一刻,而是‘好多时刻’: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时候;费力做了牛肉炒饭,然而人家不要吃的时候;加班不能回家照顾她的时候;周末终于能陪她,她兴奋得大叫的时候;陪着她,自己却满肚子埋怨的时候……这种念头,通常只能靠自我安慰敷衍过去:‘啊,那个谁谁还把孩子送回老家了呢!’‘那个谁谁的孩子才1岁多就去外地工作了呢!’‘那个谁谁从来都不会做饭呢。’”

她说,Loser妈妈就是这样。她给自己的定义是“Loser妈妈”。对应的是“产后30天练出马甲线的妈妈”,“80天带孩子环游世界的妈妈”——你看看人家当妈的!

她说,如果可以,想看到平凡的妈妈面对困境时究竟会怎么想、怎么做。

心里的那份缺失感渐渐清晰。

我关注的多数内容有一个共性,大多从“怎样做一个好妈妈”“如何养一个健康的/优秀的/省事的宝宝”等角度切入,把妈妈功能化为一个养育工具,却很少真正关注“妈妈”自己——一个独特的、困窘的、正在完成自我,却总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女人。

成为妈妈,是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是我们过去的延续、未来的开始。一个女人同时面对角色转换、养育身份、自我认知、家庭关系等复杂而系统的问题,而它们真正的内核只有一个——妈妈自己。因此,我和我的团队创建了一个公众号:Momself——我是妈妈,我是我自己。

我们邀请了心理学专家、育儿专家、教育专家、社会学家、媒体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女人成为妈妈的过程。他们提供了很多有趣的也很有帮助的视角,但最终我们发现,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妈妈自己。

在这里,我们找了很多妈妈聊天。聊那些养育过程中最普通的话题:聊与孩子的分离;聊夫妻关系;聊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聊隔代养育和过度管教;聊那些最崩溃和最幸福的瞬间;聊重温和期待;聊面对各种困境时最真实的感受和做法……它们反映了成为妈妈之后的日日夜夜,但是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切的时候,会看到很多感动、困惑、领悟、泪水和欢喜。

在这里,我们关注真实而不是正确,关注个体而不是群体。

在这里,我们用各种内容和形式传递理念和价值观,理解和释放作为妈妈的情感和欲望——因为被理解,我们将会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不做被定义的妈妈。这一次,我们来定义妈妈。写给3岁小孩的一封信给予的正确目的在于让接受者脱离需要的境地。亲爱的小核桃:

春天来了。

因为你,3月成为一年中格外特别的季节。3年前的这个季节,你“咣当”一声掉进了我们的生活,从此,“烟花三月”“万物复苏”“春回大地”……这些词语对我而言又多了一层欢喜。

这3年,我好像也跟着重新长了一遍。每每蹲下来,跟你平视,不断“发现”你,和你“探讨”,向你“展示”,给你“灵感”,和你一起“学习”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你也在“发现”我,给我“灵感”,向我“展示”,带我“学习”。

你是世间的瑰宝,不仅自己如夜空星芒,更有奇妙能量,把身边的人也化作宝藏。

我在这个宝藏中看见自己,诚惶诚恐。

我要写一封信,向你汇报一下与你在一起的这些时间里我的变化。

看着你睡着后的脸蛋,觉得你好像一夜长大了。你每前进一点,似乎都在提醒我时间的真相。诚实地说,妈妈这个角色,并不是常常怀有喜悦。其中最常有的一个挣扎便是,放开你的手,接受从你身边“引退”。

你我曾是一个整体,你在我肚子里,陪我开会、出差、睡觉、发呆。我生下你,满心欢喜,因为你是我的小孩,我不曾担心你会离我远去。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的。

第一次意识到你不再“天然”属于我,是在你刚出生没多久。傍晚时分,总是哇哇大哭的你被月嫂阿姨抱进怀里,忽然就安静了。大家说,因为阿姨抱得更舒服。“原来,我已经不是你唯一的选择。”我心里想。

后来我回去上班,与你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次你发烧,挣扎着从我怀里扑向姥姥。你因为生病难受大哭,我因为你的挣脱而流泪。我试着去理解,白天你大段时间跟姥姥、姥爷在一起,饱受呵护,你生病难受之时,自然也需要被精心照顾的感觉。

但是我消化不了“本能”上的失落。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去做一个诚实的人,看见自己的需要。我蹲下来,告诉你:“你生病难受,妈妈很想陪着你。”你一个人玩耍被打扰的时候,会跟我说“你走开”,姥姥马上制止:“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哦,不不,亲爱的小核桃,你当然有权利保护自己独处的时间。只是我想告诉你,“妈妈也很想跟你一起玩”。

说出这句话的瞬间,我变得轻松很多。有时候你歪着脑袋想一想,会答应我,自然也会有拒绝我的时候。但是没关系,我只是想诚实地告诉你我的需要。

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这很难吗?我刚出生就会啊。”饿了就哭,不想要就说“不”,遇到喜欢的,就会说“给我吃一点好不好”,被拒绝之后,又会说“就一点点”,还是不行,就大哭。

一气呵成。

可是宝贝,不知道为什么,好多大人都失去了这个能力。

爸爸妈妈之间也经常这样啊,你听到爸爸说:“你总盯着手机,每天都让小核桃跟着你睡那么晚。”其实他想说的是:“老婆,每天多给我们一个小时,不要老是埋头工作。”姥姥总是说:“他还小,怎么可能自己吃饭啊。”你猜,她真正想说的是什么?是的,你的衣袖、裤子说话间就短了一截,她已经看到了你的日渐独立,她在说“我希望他多依赖我一段时间”。

其他小朋友的妈妈有时候会说:“我不能带他参加你们的聚会,他太调皮。”“他太不合群,跟其他小朋友交不了朋友。”你听得出来吗?那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跟我在一起,他才能乖一些。我不舍得放他出来。”“他需要我帮他,才可以变成开朗的孩子。”

但我们意识不到我们需要,这也就罢了,可气的是,有时候我们这些大人意识到了,也拒绝承认。

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这么复杂?

我猜想呢,是因为我们这些大人啊,太想通过“被需要”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获取安全感。为了能让自己总是“被需要”,我们常常让关系中的另一方始终处于需要的境地,要么就是不断给他创造“假的需要”。

比如,“你还太小,怎么可以进厨房!”“哎呀!我来我来,你肯定做不好的。”“你总是这么丢三落四,什么都要问我。”

这些话,是不是都很熟悉?从你出生到现在,估计听了得有成百上千遍吧。我们用训斥的、责怪的口气,有意无意传递着“你需要我”的信号。“给予的正确目的在于让接受者脱离需要的境地”。这是我曾经喜欢的一个作家说的。他叫C.S.刘易斯,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怪叔叔,我们以后会一起看他写的那本《纳尼亚传奇》。我喜欢他的这句话,虽然他半辈子都很气自己的《纳尼亚传奇》不如好友的《魔戒》三部曲受欢迎。

在承认自己的需求之后,“引退”是我借由你而生发出的另外一种能力,也是你带给我的又一份礼物。

我们抚养你,为的是你不久能自食其力;我们牵着你的手看世界,为的是你很快就无须我们牵引。

小核桃,我要承认,它有一点儿难。因为爱的本能跟“放手”是冲突的。爱的本能是希望你幸福,但也希望那份幸福是完全由我带来的。这种本能非常强烈,多数时候,它拒绝引退,于是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所谓的“情感绑架”。

有一天,我不小心吃光了你喜欢的葡萄干,懊悔不已,因为头一天晚上我们明明说好要一起吃的。那是很大粒的葡萄干,你每次都用两只小胖手抓一大把,塞满一嘴。去姥姥家接你的时候,我有点儿不安。“喂,小核桃,跟你说件事儿哦。”“嗯。”你停下手中的玩具。“我把你喜欢的葡萄干给吃光了。我就一边写东西一边吃,没意识到,就吃光了。对不起……”我有点儿慌张,做好你会不高兴的准备。毕竟,谁要是把我喜欢的零食吃个底儿朝天,我也是会大叫一番的。

你想也没想,说了一句话:“没关系,我今天不想吃葡萄干了。如果我再想吃的话,妈妈会给我买的。”

逻辑清晰,情绪稳定。从来不知道,原来一个3岁的小孩子是可以如此独立和成熟。

你一转头,继续跟姥爷踢球去了。你笑的声音,像钻石发出的光芒。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你值得拥有这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独立且幸福,拥有健康、快乐和丰富的生活,而那一切美好里,会包括我,但一定不全都是我。

也就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爱的介入,它帮助我驯服了“占有”的本能。这种爱希望你获得幸福,而不是计较幸福来源于何处。

我已经做好了某种准备:当我能够说出“他不再需要我了”的那一刻便是生活对我的奖赏。如果说,你我同行的这段路,有什么所谓带有意义的目的,那么我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多余的。

飞机要降落了。3年汇报止于此。在我出差的这三四天,你也许偶尔会问:“妈妈呢?”但多数时候,你的眼睛会看向整个世界。

我爱你,亲爱的小孩。生日快乐。你的不太靠谱但还算努力的妈妈谎言是最真的真话你是否听到了我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有一次开会,聊到了“撒谎”这个话题。我们的视频总监最近正好因为这个问题而苦恼:“我问我女儿刷牙没,小朋友居然说刷过了!”

她女儿养乐多,今年3岁,一双眼睛很大,跟小动物的一样。

你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很顺溜地回答你:“我叫养乐多,酸酸甜甜就是我。”“后来我发现她根本没刷牙,她竟然会撒谎了!”视频总监说这些时也是瞪大了眼睛,“她这么小哎,真是觉得再也不敢相信她了!”

我们都笑她太夸张了:“多多还是个孩子呢。”“对啊!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跟我撒谎了呢!”看得出,即使她不觉得刷牙是件大事儿,她还是很介意“撒谎”这件事的性质。

我小时候第一次被定义为“撒谎”,是偷偷拿了姥姥家存钱罐里的硬币,去学校门口买贴纸。被舅舅看到了,我说是别人给的钱。舅舅看我面红耳赤,很快就问出了真相,告诉了我妈妈。

我还记得妈妈是从单位“弹”回家的,冲进门暴雨狂风般打骂了我一通。那天我吓死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们很少打骂我,最让我害怕的是,我觉得妈妈那天也很怕,她怕我变“坏”了。

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我想。它让我觉得很耻辱。“撒谎有什么可怕的?谎话也可以是最真的真话嘛。”李松蔚老师总在我们一通瞎聊之后才开口,负责让我们不明觉厉,又陷入沉思。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倒是有点儿吃惊——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生活,然后发现自己永远只是在看我们想看到的那部分。“什么意思啊?”我们问他。“不是吗?撒谎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他总能把这些歪理说得天经地义,“每句谎话都是有诉求的,那个诉求就是真的。”“什么意思啊?所以撒谎就是对的吗?”“当然不对,要教育她不能这样。”

我松了一口气:“对嘛,还不是……”“问题是,”李老师话锋一转,“你们的教育她听见了。她想表达的声音,你们听见了吗?”

我又愣了一下。

如果我们去问养乐多:“你明明没有刷过牙,为什么要说自己刷了呢?”

她也许会眨着大眼睛告诉我们:“因为刷牙很无聊啊。”“因为牙膏太辣了啊。”“因为平常你都不跟我玩啊,如果我不好好刷牙,你就会多花一点时间在我身上。”

最后一句是我编的。虽然我们都知道,那是真的。

如果有人问小时候的我:“为什么要撒谎?”

我应该会说:“因为我想买贴纸,它们太好看了,花花绿绿的,每次放学路过那里,我都没办法不停下来看一会儿。”“要钱就说,为什么要撒谎?”“因为你们说买贴纸是浪费钱,浪费钱是不对的。”“那你就学会撒谎了吗?”

你看,我们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只要你揪着一个字眼不放的话。

如果撒谎没有在我们脑海里被定义为洪水猛兽,那么,在家长告诫我不可以这么做的同时,他们会听到我发出的一个真实的声音:“我想要一个东西,我不敢告诉你们,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它。”

他们本该听到我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谎言是真话,只是有时候我们不去听,被“撒谎”两个字给吓到了。

男女之间,怎么作都可以,可以一天要求对方说180次“我爱你”,但唯独不能“骗人”,一骗人,性质就不一样了。“你怎么不联系我!你都不像以前那么在乎我了!”“没有,我实在是太忙了。”

你知道他其实没有那么忙。可能在谈恋爱的时候,他也忙得晕晕乎乎,但抢时间上厕所、喝水时都忍不住想要听听你的声音。

但如果你说:“你骗人!你根本没有那么忙!”

这句话一出来,什么东西都变了。两个人非得撕出一个结果。“你明明就没有那么忙!”“我真的忙!你别扣帽子,上纲上线!”

你心里明白,“我实在是太忙了”里面藏了一句真话:“我们的关系好像哪里不同了,我的确不想跟你像之前那么腻歪了,可是我又好怕你不高兴,我宁愿找一个借口来转移话题。”可能这句“真话”太难让人接受了,你死咬着“骗人”这件事不放,并因此大发脾气。

哦,撒谎太真实了,我们宁愿不去听那句“真话”。原来给“撒谎”贴一个标签,有可能是我们在保护自己。

晚上回家,我给浴缸里放水,小核桃站在一边,用手拨拉着水花,含混不清地说“要玩小船”。

他喜欢洗澡,因为可以在浴缸里玩小鱼和小船。可是他很不喜欢洗头发,每次都要哭鼻子。“白天在姥姥家有没有洗头?”我一边给他脱衣服一边问。

好像是没洗,接他回家时姥姥似乎说过。我想起白天讨论的选题,以及那句“谎言是最真的真话”。

他会“撒谎”吗?我看着他。但我并不担心,就算他骗我说“洗了”,我也会想到,这句所谓的谎言背后,他真正想表达的也是:“妈妈,你最近对我有点没耐心,我都不敢告诉你我不喜欢洗头了。”

是啊,洗头真的挺难受,洗发水会流到眼睛里。而且,我最近真的有点不耐烦,他一哭鼻子我就说:“哎呀……”

也许我该跟他一起想一些让洗头没那么难受的办法吧。我们可以买个洗头椅,躺在上面洗,水就不会流到眼睛里了。

我还是有一点点担心地看着他,等他回答。

他仔细地打量着我,我也微笑地看着他。他伸出了食指,放在嘴边,轻轻跟我说:“嘘,这是一个秘密。”

……你吃穿不愁,到底有什么可难过的?有时候会对负面情绪充满负罪感。

毛平最近被女儿伤到心了。

小姑娘有一天郑重其事地跟她说:“你不是我想要的那种妈妈。”“她才上小学三年级,应该还不到青春期啊。哎,你说是不是有前青春期这个阶段。”

她试图去找一个“概念”,来证明女儿目前的表现都是有原因的。“我对她真的很宽容,从小就跟她说,你开心就好,妈妈不要求别的。她成绩不好,我几乎都不说她。结果你看,她现在反倒天天不开心。”“我对我儿子/女儿没什么要求,只要他/她开心快乐就好。”

你一定经常听到这句话,在大大小小的场合里,它伴随着密集的爱意,以及某种给予“自由”的宽容出现。“开心就好”,这是一句好话,也是一句祝福。

当然,祝福的意思就是一份心意,我给出来是我的事,你怎么样是另一回事。如果你真的不开心,我很遗憾,但也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就像“祝你健康”一样,你送我这句祝福,万一有一天我真的生病了,你难道还会找我算账,“都说了祝你健康啊,怎么还生病”,觉得我不领情吗?

没有人会把祝福当成命令。开心就好的另一面,是不开心也好。我希望你开心,不等于我非要你开心不可。

但有时候,说出“开心就好”这话的人,心里的确把它当成了一个要求。

他们也有委屈:“你看我对你也没提什么要求,只是让你开心啊,为什么连这个你都做不到?”“你吃穿不愁,有什么好难过的?”“人家孩子都能高高兴兴,你怎么就不行?”“我对你没什么要求,只要你开心就好。”看上去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基本到像是生活中其他事情得到满足的前提。

但作为一个“要求”,它就是一个最难的要求。

有时候就是不开心,怎么办呢?想到明天,有时候就是很紧张;被推到不喜欢的人面前,始终挤不出一张笑脸;工作不顺心,就会心情烦躁;感觉不到爱人的体贴,怎么可能不生气……那些难过和沮丧,那些不如意的时刻,从来就不是我们“想”不要就真的会消失的啊。

可是,人家对你什么要求都没有,不用你考试得第一,不用你年少成才,不用你跻身新中产,就只要你开心而已啊!你连这个都做不到,你对得起谁啊!

有时候会对负面情绪充满负罪感。

木楠跟我说,她长到现在,也不敢在妈妈面前哭,只能把眼泪憋在眼睛里,抬头望天空,因为泪水一旦掉下来,妈妈比她的反应还大——“有什么好哭的!怎么人家孩子都能高高兴兴的,你这到底怎么了?”

木楠知道妈妈是出于关心,“可是那种关心好严厉啊,我的伤心,不知怎么变成了一个错误”。

小鹿对童年最深刻的一次记忆,是有一年的春节。跟每一年一样,大人们觥筹交错,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开心。她只是一个小孩子,听不懂酒桌上的寒暄,觉得除夕的夜晚漫长又无聊,在奶奶的床上睡着了。零点的钟声响起,电视里传来央视主持人辞旧迎新的祝福语,家宴差不多结束了,妈妈喊她穿衣服回家。她睡得热热乎乎的,想到外面天寒地冻,拖拖拉拉不肯动。妈妈大概也累了,不耐烦地说了她几句。本来就别扭了一晚上,她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一下子就变成了众矢之的。“大过年的,多喜庆,哭什么啊!”“哎呀,这孩子,这是怎么了?”叔叔婶婶收拾着饭桌,一边穿衣服,一边“安慰”。

妈妈更着急了。“你没听说过吗?过年哭,哭一年!”她冲着爸爸嚷嚷,“你看你女儿!”

爸爸向来是靠山,拥有把葡萄籽都剔光再给女儿吃的温柔。小鹿听到大家的指责,便哭得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头扑到爸爸怀里。

爸爸一侧身,躲开了。

她心里轰隆一声,忽然就停住不哭了。她一声不吭地穿上衣服,跟着大人回家。“但是那个瞬间,我记到现在。我意识到,爸妈因为我的难过感到羞耻,他们没办法面对这些。”小鹿说。

小鹿并不觉得这是坏事,至少不完全是。只有这样,她才会长大。

埋怨的情绪,多少是有一点的。但是回头看,觉得本来也是啊,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你那么大一个姑娘了,就不该照顾一下大家的心情吗?有什么情绪不能收拾起来呢?

小鹿长成了一个大方得体的姑娘。

长大的代价是一点点地跟家人疏离,她说:“我现在很少跟爸妈说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如意。这些年一个人在外地,有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大到大把掉头发,好几次哭着哭着睡着了。但是接起爸妈的电话,也都是说一切正常,东拉西扯。最熟悉的陌生人,总是有这种感觉。”

小鹿至少还允许自己一个人哭。

还有的人,甚至把“开心就好”内化到自己心里,即使是一个人的时候,也不允许自己“不够开心”。

我以前有一个下属苏苏,30岁,总是笑嘻嘻的,说自己有最好的老板、最好的同事,说大家都很喜欢她。工作不顺心的时候,身上也满是正能量。直到有一天她告诉我,她一点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她真的很难开口说“不”。“你有偶像包袱吗?”我说,“不开心就说啊。”

她立刻改口:“我现在就在说啊。”一句话把我噎回去,然后她告诉我,“说完我好多了。”我看着她又像以前一样,笑嘻嘻的,赞美自己有最好的老板和最好的同事。又过了一段时间,她辞职了。

苏苏告诉我,妈妈从小跟邻居夸奖她的说法都是“我家苏苏特别懂事,从来不哭不闹”。她还说:“我记得偶尔几次我哭,她会说,你吃得也好、穿得也好,到底有什么好难过的。她这样说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很讨厌,太索求无度了。”

我跟毛平聊了这些想法,她眼神黯淡,说:“是啊,我就是这样长大的,现在,我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的女儿。这种循环,看来是无解了。”

我不这么认为。

有一次家里没人看孩子,我把小核桃带去公司。那天排了好几个会,忙得根本顾不上他。他东摸摸西摸摸,终于忍不住跟我说:“妈妈,我觉得好孤单啊。”

晚上吃饭,我把这事儿讲出来,还没来得及赞美小核桃“很会表达”,我妈着急地说:“小孩子怎么会用‘孤单’这个词啊?有什么好孤单的,别人听到会怎么想啊,我们很开心!”

我的愤怒正要喷涌而出,你怎么可以要求我们每天都开心,每次我有一点难过,你都用更大的情绪压过来,你到底想我怎样!现在你又这样对待小核桃!

这时候,小核桃说了一句话:“可我就是很孤单啊,我不开心啊。”说着摆弄着手里的变形金刚。

我为他的坦然感到惊讶。

也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不同的能量。即使面对同一个养育者,我这样长大,但我的孩子也许会有另外一种轨迹。

至此,我在心底似乎完成了某种告别:这是姥姥爱人的方式,也是她的权利。她爱一个人的方式,是无法面对他的任何难过,她比他还着急,比他还难过。我可以为此苦恼愤怒,也可以微笑点头,心里坦然地说:她没有办法接受我难过,但我就是很难过啊。

我在那一刻放下了“你怎么可以这样”的念头。

我跟毛平说,曾以为远走他乡是与父母的分离,但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分离,是在心底坦然接受:“你的情绪是你的情绪,我安慰你、在乎你,可是首先,那是你的事情。”做一个不上进的妈妈,有错吗?你只是可选项当中的一种。一

我的儿子小核桃一直口齿不清,我们只当他起步比较晚,有时候觉得可爱,反正家人能听懂他的意思,也就这么过了。

前几天一个朋友来做客,忽然对我说:“我有个同事的孩子也是这样,可能是舌系带短,要去医院做个手术。”

末了他说:“你对孩子也要上点心啊,工作虽然忙,但是孩子的成长不能掉以轻心。”

我愣了3秒钟,下意识地连声道谢。

刚好那天晚上《奇葩说》的辩题是“我没有上进心,有错吗”。颜如晶说:“我现在非常非常有上进心,但是我也非常非常需要‘没有上进心没有错’这句话。因为开始有上进心的时候特别容易,但是上进心的尽头在哪里,不知道。我们很努力,可是常常会卡住,这个时候,能不能不要有上进心,只有平常心,只有开心。”

借着那期《奇葩说》,我哭了一晚上。不是因为所谓的舌系带短,一则那个还没确诊,二则手术也很小。

压倒我的,是朋友的潜台词:你这个妈妈,太不上进了。二

其实,能为这种莫须有的指责流泪,本身也足以证明我的上进心有多夸张。

正因为这份上进心,才会这样为难自己吧。当了妈妈,一颗上进心必须分成两半。

工作十几年,我从一个勤勉的员工,到一个勤勉的管理者,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是当了妈妈,这份上进心就备受煎熬。这两三年,无数次小核桃得睡觉了,我还有一大堆工作要处理。他睡觉的时间,从9点推到11点、12点。有时候一边陪他躺在床上,一边还在开电话会议。结束时一歪头,他自己已经睡着了。

有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问我:“妈妈,你怎么不看手机了?”“啊?我今天没有工作了。”“可是,你不看手机,我睡不着哎。”

姥姥知道了这件事,忍不住皱眉:“不要当着孩子面看手机,说了100遍了,他睡觉那么晚,对身体不好。”

每个周末,都在“陪儿子痛痛快快玩一天”和“抽出几个小时工作”之间斗争。其实也没什么好斗争的,周末必须要完成下周所有文案工作,否则一开工,经营上的繁杂事情扑面而来,没办法专心写东西。

路过小区里的露天游泳池,我跟儿子说,今年开放的时候,妈妈一定一定带你来游泳。

爸爸在一旁听到,嘻嘻笑道:“去年开放了3个月,我们一次也没下来过。当心妈妈把这3个月又忙过去了。”

什么啊,在当妈妈这件事上,我也是有上进心的好不好!

可是我没做到——这件事时常压在我的心底。

在当妈妈这件事上,我们从来都是奔着美好愿望去的。我们从怀孕起,开始储备知识,保证身体状态良好,挑食?不可以!你不是一个人,你不想吃,也要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

孩子出生了,我们一刻不停地学习科学养育,以当“好妈妈”为己任,不敢懈怠。你自己可以不上进,但是为了孩子,谁不是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上进心?

但是的的确确,不得不承认,生活中想做的事还有很多,当“好妈妈”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哪怕它是最大的一项,但只要它没有占到全部,跟想象中的“好妈妈”比一比,就已经足够我惭愧了。

有了孩子以后第一次出差,已经做了无数次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第一个没有睡在孩子身边的晚上,听着电话里的哭闹声,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

我想成为一个好妈妈,但终于确认自己是“做不到”了。三

小核桃第一次上独立课,家长不能陪同。我们提前跟他聊过这件事儿,他瞪着眼睛听了半天,点头表示接受。进了教室,他挥挥手说:“你可以走啦。”

我格外钦佩,心想,男子汉啊!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顺利。

我退到教室外面的时候,看他拖着自己的小坐垫,慢慢挪到门口坐下。老师招呼他去教室中间,他摇摇头,紧贴着门口,时不时往窗外张望。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他之前问过我:“那我上课的时候,你在哪儿?”我说:“我会在门口等你。”

他想离我近一点。

那个瞬间,我忽然就流泪了。偷偷瞄了一下四周,几位妈妈都气定神闲地在看手机,或者闭目养神。我觉得自己很矫情,赶紧打开电脑,假装工作(事后我才知道那天只有小核桃一个小朋友是第一次上独立课)。

过了大概10分钟,教室里忽然传来一阵哭声,我听出来是小核桃的声音,但完全不知道该不该去干涉老师上课,只能无助地看着门口的督导说:“怎么办?是我儿子在哭。”

督导说,如果是第一次,你可以去陪他。

我几乎是“弹”进教室,小核桃一边抽泣一边努力跟老师表达,他希望能去找妈妈。

我抱着他坐到角落,他抽泣了一会儿,问:“妈妈,你还会走吗?”

在得到了我的保证之后,他很快开始专心听课了。

但是,他一只小手时不时会揪一下我的衣角。

趁他听课的间隙,我用纸巾挡住了脸,擦去眼泪。

那个时刻,我不是没有克制的,我心里也有声音说:你自己都这么情绪失控,那小朋友更不知所措了。

但是我做不到。

没过一会儿,我出去接了一个工作电话,前后10分钟,走回教室的时候,小核桃对着老师痛哭流涕:“我太饿了,我要找妈妈。”

我抱着他走出教室冷静了一会儿,下楼买了吃的。他说:“我们回家。”

还有1个小时才下课。我在心里斗争了1秒钟,就带他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跟他说:“你今天坚持了10分钟,我觉得你很棒。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告诉我那10分钟老师讲了什么故事。“那我们下次会坚持多久呢?”“两个10分钟!”他忽然高兴了。四

这件事儿,我几乎没跟别人说起。“太矫情,太作了,太没有办法了。”“孩子哭,你也跟着哭?你应该跟他讲道理,安抚他,等他冷静后再送进教室。”是会被这样评价的吧?

可是再选一次,我还会这样做。

那一刻,他很难过,我也很难过。

我真正难以启齿的是,我在那一刻的念头居然是“我对不起我的孩子”。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全职妈妈,给足了孩子所谓的陪伴和关爱,也许在那一刻我的反应会理智得多、冷静得多。但是,正因为常常怀疑自己做得不够,所以,当小核桃的哭声爆出来的那个时刻,我是心虚的。我偷偷地打量周围人的反应,生怕从她们的眼神中看出鄙夷:“哟,你平时都在忙什么呢?就没怎么照顾过孩子吧?你看他那么胆小!”

我答应了他,要在门口等他的。可是我离开了,为了一个工作电话。

本来他都好一点了,就因为这个电话!听到他的哭声,你让我怎么冷静呢?我简直像是小偷一样被人赃俱获了,羞愧极了,懊恼极了。我没有办法原谅那样的自己。

事情过去几个星期,我才跟朋友说起。

她说,我送女儿去幼儿园的时候,就没哭!“你看,就说你是个没出息的妈妈啊。”我心里的声音忍不住说自己。“不过我第一次送她,已经是她上幼儿园一周之后了。”

“……”“不敢送啊,提前很久我就跟老公说,第一天我是绝对不会送她去幼儿园的,因为肯定会哭成一团啊。结果,我老公第一天也不敢送,是她爷爷送去的。”

只有不上进的妈妈,才懂得不上进的妈妈啊。

鱼与熊掌,你不可能两个都要。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得不到,才不想再听什么“加油,你可以的”。这有多难,又岂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五

有一个想法,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你既然做了妈妈,就必须全心全意做一个妈妈。”

事实上,能够把这个想法说成一个“想法”,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想法的意思就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这样想,有的人可以那样想。但在我过去的人生里,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可选项。它就是一个天经地义的、毋庸置疑的“事实”。

有时候我想,如果能一直把它看成一个“事实”,那样的人生也会简单很多。你都已经当妈了,还想怎样呢?拿出从前在职场打拼的劲头,好好把当妈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做到尽善尽美,这就是你人生的主旋律了。你要一边工作一边带娃?那就找一份清闲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啊,一到下班的点就收拾东西走人。没有人责怪你,因为没有人会对你寄予希望,大家理解你是妈妈,一个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的“上进”的妈妈。

但社会还是变得多元化了,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是吗?

有选择做100分的妈妈,也有选择做60分、70分的妈妈。

一开始,你当然会想:“这有什么好选的!我当然做100分的妈妈。”我也曾这么想过。但是,一旦你意识到那只是可选项当中的一种,你就再也回不去了。

选它,或是不选它,你都会意识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我有过很多曾经优秀的女同事,试图家庭、事业两头挑,最终还是不得已做出取舍,泪别职场。也遇到过妍姐这样的女人,孩子发烧,她若无其事地在微信群里讨论工作,只是第二天早上说,今天要把孩子送到爷爷家,上班迟到一会儿。

她们谁比谁更正确、更上进呢?不知道。谁比谁过得更好呢?也很难说。

每个人都只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既然是选择,就没有绝对正确的一头。凡是选择,都必须有取舍。

还是会觉得有机会与这样的想法抗衡,也算是一种幸运吧。虽然一计较自己的得失对错,有时也会觉得迷惑、不甘,但想一想,为了成为现在的我,而保有这样的不甘,我义无反顾。疾病容易悲情化,残缺总是值得被歌颂我不是过了一种比较少的生活,而是过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一

倪萍老师上《朗读者》那期,讲了因为儿子眼疾,带儿子求医12年之路。

她说自己是从得知虎子生病那天开始吸烟的,黑暗里一根接一根地抽;每次复诊的头天晚上都通宵难眠,去医院的路上太困了,只能大声唱歌。

节目里,她朗读的是《姥姥语录》,说起姥姥给自己的鼓励,“你不倒下,谁也推不倒你”。

我妈在电视机前抽泣。

我到处给她找纸巾,心里也是难过的。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倪萍阿姨的声音几乎就等于年夜饭、新衣服和压岁钱,是喜气洋洋的。只要听到她的那句“观众朋友们”,新生活就随时要开启了。

可是她老了,老成这样子,让人跟着沉默。身材发胖,牙齿因为吸烟变得黑黄(演播厅的大屏幕还一遍遍回放她主持春节晚会的画面,那时她笑靥如花,牙齿像白色的广玉兰),还有走路时一瘸一拐,这一切似乎都是因为儿子的那场病。

沉重,从她的那句“如果一个人眼睛看不见了,那他这辈子还有什么意义”开始。

倪萍老师在电视上边流泪边朗读,我妈在电视机前不停地抽纸巾。

我开始有些手足无措。“你眼睛如果看不见了,这辈子还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虎子在长大过程中面对这句话时是什么感觉。

它让我有点儿喘不过气。当了妈妈之后,仅仅看孩子生病,都觉得是一种折磨。每个妈妈都一样,我们面对病痛,忍不住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但那份照料是有代价的。得到越多的照料,随之而来的限制就越多。照料本身在不断地提醒对方,“你是不正常的”。

如果病痛不能选择,“做一个正常人”也许是可以选择的。

想起曾经看过的另外一个“盲人”的故事。

你还记得吗?《奇葩大会》的蔡聪,10岁那年得了药物性青光眼,“这辈子要完蛋了”,他听到别人这么说。还是孩子的他,在那个瞬间无限恐慌。“要完蛋了”,那该是什么样的生活?

爸爸妈妈带他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发现没戏。他索性回学校继续读书。第一个月,一不小心考了全年级第一。“你们看看人家蔡聪,都这样了,学习成绩还这么好。你们有手有脚,眼睛又好,学习不好,你们觉得好意思吗?”——“我忽然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而且作为一个盲人,还走向了人生巅峰!”

生活总有另外一副样子。

慢慢地,他觉得不对劲,盲人怎么了?盲人怎么就生活完蛋了?

读大学后,他采访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第一个聋盲人,见到人家,他忍不住问:“你生下来听不见看不见,你父母没说把你给扔了啊?”

说完这句话,他忍不住笑了。虽说是在问对方,其实是他把这么多年的愤怒给消解了。“啊,我跟其他兄弟姐妹一样,是我父母的礼物,干吗要把我扔了?”

那些话,蔡聪一字一句都听进去了。他说:“当医生和父母发现我治不好了,他们说,那就换个活法儿吧。”

我没有被倪萍阿姨的“不要倒”弄哭,却被“那就换个活法儿”给戳了一下。

在我们的文化中,疾病容易悲情化,残缺总是值得被歌颂。教科书里的英雄们,个个身残志坚,带病坚守在伟大的岗位上。

一个正常人工作,就只是在工作,如果生病了,就显得格外伟大。

可是,因为这种没来由的伟大,它显得格外沉重。蔡聪很气愤,他说:“这个世界就不应该有‘残疾人’这一说,那不过是你们在固有认知中给我们贴的标签。”

如果,生病就是生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伤病只是一个人的特点和条件;如果,每一个孩子面对疾病时,能感受到妈妈的另一种态度,“我们只是换了一个活法儿”,那该多好!二

我曾在一家自闭儿康复中心做义工。那里的孩子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由爸爸或者妈妈陪同,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福建的小男孩儿,他叫豆豆,3岁。豆豆的爸爸浓眉大眼,“今天豆豆爸爸来吗”是康复中心女老师们说早安的方式。

以我最为明目张胆,每天跟在他身后。“因为他帅啊!”我理直气壮地回应其他老师的揶揄。

他跟我说:“豆豆呢,只是跟一般小朋友不一样罢了。你看,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看到他的眼神没?他在思考。”

后来他们要回老家了。告别时他说:“跟着豆豆到处旅行,还有点儿想家呢。得回去攒点儿钱,然后再开始新的旅程。”

他说:“这个小朋友到来后,我的生活就不一样了,到处行走,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他把到处看病叫作到处旅行。他说:“别着急!你非要把一个特殊的孩子给掰扯成正常孩子,做得成,是好事儿;做不成,也不是坏事儿。”

好多女老师都哭了。

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总忍不住赖在离他1米左右的地方。

因为太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再治不好,自己的孩子这一辈子就完了。在那片浓得化不开的愁云惨淡里,他是一束光。

高晓松跟蔡聪说:“你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因此体会到了别样的人生’。因为即使你有最强大的感知力,以5.0的视力,也不一定能感知到完整的世界。”

蔡康永说:“你不是过了一种比较少的生活,而是过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蔡聪跟同样是盲人的妻子生下了孩子之后,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将来会成为我希望他成为的那个样子,也不是因为他将来可以照顾老去的我。我爱他,只是因为他跟其他孩子有着同样价值的生命,这种价值不会因为外在的条件有任何减损。”

说这些话时,他已经是一名残障公益基金会的残障资助官员,同时还是残障意识培训师和非视觉摄影培训师。

他用生命的每一天告诉我们,什么叫“同等价值的生命”。天哪,我怎么这么像我妈!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这是成年人的妥协和责任。一

我女儿玩沙子玩得不亦乐乎,伸手要拉我的衣服:“妈妈,你快来。”

我一秒钟弹开:“哎呀,你手好脏。”

那个瞬间,我惊呆了,我变成了我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妍姐跟女儿从海边度假回来,除了一身海水和阳光味,还带回来这个悲伤的感悟。

为什么说她最讨厌这个样子呢?“小时候,我如果玩得一身泥,要妈妈抱,她就会说:‘哎呀,别碰我啊,手好脏。’好几次我都委屈得哭了,特别讨厌这样的妈妈。”

大家一下子七嘴八舌起来。

金金说:“小时候,每次我妈妈很不耐烦地跟我爸吵,我心里都很烦,有话不会好好说吗?怎么中年妇女都这么大嗓门!现在我一股火上来,跟我老公发飙的时候,也会打一个激灵:我变得跟我妈一样了吗? ”

Luna说:“以前我妈每次生气,都会一声不吭,满屋子到处找活干,我爸就跟在后面哄。我觉得特别矫情。现在倒好,我如果跟男朋友吵架,就会莫名其妙蹲在那儿刷马桶、洗衣服。男朋友嬉皮笑脸一直哄:‘别干了啊,休息休息吧!’那些瞬间,好像时光倒流了18年。”

飞飞说:“记忆中我妈每次不高兴,总是冷着一张脸,家里气氛就很差。我那时候真是气死了,‘你不知道你这样我们都很不舒服吗?’现在呢,我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是冷着脸,家里气氛一团糟。每次我都想,我这是怎么了?”

笑笑说:“小时候,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看到很多老人都没人陪,当时想:那些大人究竟有多忙呀,都不能多回老家,陪陪自己的爹妈,或者给家里死去的长辈上坟?长大后,我变成了我讨厌的样子:只有过年时才会回家,家里老人去世时我都不在。清明节的时候也没有回老家给逝去的姥爷、爷爷奶奶上坟。”

我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想起初中时爱美,夏天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在腰部打个结,露出半截。我妈也爱美,常要试穿我的衣服,可惜腹部总是小一号,我不屑地说:“你倒是锻炼啊,减个肚子还不容易。”

现在的我,眼看着马甲线一寸寸消失,肚皮松弛。

小时候吃完晚饭,写完作业,总想拖着爸妈去海边溜达,但妈妈会说:“我太累了,我只想上床睡觉。”每天把家务做完躺在床上,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我特别鄙视这样的大人。唉!可怜的中年妇女,一点儿朝气也没有。真扫兴!

现在大多数时候,我儿子在床上蹦来跳去。“妈妈,我们玩吧!”“妈妈,再讲一遍哆啦A梦!”我气若游丝,一头栽倒在床上:“别吵我啊,妈妈现在全身上下只有小拇指还有力气。我要睡觉。”

我变成了一个超级不酷的人,跟我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一模一样。二

这真让人沮丧。不是吗?我们曾经那么纯粹。

我们说,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人也许漂亮,身材匀称,保养得当,全身没有一块多余的脂肪;那个人也许智慧,思路清晰,妙语连珠;那个人也许气质超群,清高骄傲……总之,我要成为的那个人一定很酷。

我们把世界划分成两半:我喜欢的,我不喜欢的——什么叫这个世界不只有喜欢与不喜欢,还有很多无奈和不得已?不懂,不听,好麻烦!生活也是两半:妈妈去上班了,妈妈回来陪我玩了——什么?你回家还要做家务,还要加班!你怎么这么不酷!

很小的时候,跟爸爸一起看《侏罗纪公园》,问哪个是坏人哪个是好人,爸爸犹豫着说:“他也不算坏人吧,只是……”哪里听得进他的解释,捂着眼睛哇哇叫:“坏人死了没?”

心里想着,大人真面啊,拖泥带水,不痛快。

小孩子的世界,简单直接。我们都曾拥有过。

直到有一天,我们开始说:“好羡慕小朋友,每天都充满能量,那么单纯。”

或许早在那一天之前,我们就已经发现,事情已经有了变化。

我一边催促着儿子喝水,然后洗脸刷牙睡觉,一边心想,他应该会在心里念:这个妈妈好啰唆,她一点也不酷!

我们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因为我们终于承认,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这是成年人的妥协,这是成年人的责任。三

小孩子说得倒是轻松——“你这样不行,你这样不酷。”

他们永远很酷,是因为有人会为他们扮酷埋单。他们不知道,那些“不行和不酷”的背后有多少复杂和无奈,只有等他们长大了,走近七情六欲、一地鸡毛,才会发现这世界曾经欠他一个解释。

小时候,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在一整天高强度工作之后,真的会有颈椎刺痛、脑袋不转的时候,必须睡觉才能复原,因为明天会有更难的挑战等着我们。

也没有人告诉我们,你有满腹的情绪,却再也不能从摇滚和言情小说中得到慰藉,不能再冲着教导主任竖起中指。你对老公发火,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像一个泼妇。

也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保持美丽是需要成本的,在手脚必须快3倍才能应付得来的日子里,稍微照顾自己一下都是一个太奢侈的愿望。你想了又想,还是把健身的事儿往后放了放,排在陪孩子玩、加班处理工作或者让自己昏睡过去之后。

你终于理解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少女时代,你曾因为这句话感动得不行,但距离你真正“懂得”,中间的距离大概包括:一个孩子、一次婚姻、一份繁重的工作、一次创业、好多次争吵、无数次妥协。四

但我们真的变得不酷了吗?

不,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也许,是我们变得“更酷”了。

不信?最好的证据就是,儿子正在我身边蹦蹦跳跳:“妈妈!起来!起来玩!”

他哪里来的那么大能量?

就像小时候的我,吃饱喝足总惦记着到处玩。还不是因为有人烧饭洗碗、赚钱养家,那个人在我头顶撑起一片天,所以我自由自在、精力充沛。

公子木直到第一次被别人说“你好凶”,他才意识到,他对内要支撑一个家庭,对外要应付学术和职场,跟别人意见不一致时,真的再没有耐心去慢慢化解了。他评估了一下利害关系,就直截了当地把态度表达出来了,变得凶巴巴,像极了印象中那个“讨厌的、不会好好说话的”爸爸。

小时候的妍姐也从不知道,多洗一件衣服,妈妈就要少睡5分钟,而一家人的衣服加起来,妈妈要少睡半小时。她只记得,她从来都是穿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被人夸成小公主。

我们在世事澄明的那片天地里活蹦乱跳、畅想未来,而撑起这片天地的,是那个“讨厌”的人。

所以我要告诉你,也告诉我自己:我们变得更酷了!

因为我们变成了那个正在撑起这片天地的人。

孩子们的眼神清澈,像小动物一样好奇,他们说:我要成为很酷的人!我们听着,心里无奈又欣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