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心经释义(精)--国民阅读经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00:48:09

点击下载

作者:王孺童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刚经·心经释义(精)--国民阅读经典

金刚经·心经释义(精)--国民阅读经典试读:

金刚经释义

凡例

一、本书经本“原文”,为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日本《大正藏》为底本,采用《金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本对校。

二、本经层次难明,故详加“科目”以显次第也。

三、本书“疏解”,除注释必要名相外,着重依瑜伽行派教理疏解经义。后略述“大义”,以利凡俗。

四、本书所列“异译”,为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真谛译本”)、隋达磨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简称“笈多译本”)、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七七《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简称“玄奘译本”)、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义净译本”)。上述四译与“原文”,皆属瑜伽行派诵本,故能正本清源,以显法相之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义

甲一、序分 

乙一、证信序【原文】(1)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疏解】“证信序”,指证明佛经真实可信。由于佛经大多于开头,都要标示“信、闻、时、主、处、众”六个部分,以证明此部经所言真实可信,故又称为“通序”。“证信序”之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证明经中所讲之理,真实不虚,可为后世众生信受奉行;第二,区别于非佛外道所讲的经典道理;第三,树立正宗之地位,消除其它各种争论。“如是”,指复述之法。于今所复述之内容,与佛当年亲自讲说之内容,无有差异,故当可信。“我闻”,指闻法之人。只有说法者,无有听法者,必定可疑;若有亲自听法之人,则知此法非是杜撰谬传,故当信之。又此经为须菩提发起问佛,佛为须菩提解答,后须菩提问佛“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故知本经“我闻”指须菩提闻法,而非阿难也。“一时”,指说法之时。虽有说法、闻法者,然说法无时,亦不可信。若说法有时,故当可信。又此经乃佛饭食之后,须菩提发问而说,依“过午不食”之制,故知“一时”为午后时分也。“婆伽婆”,指说法之人。凡人、外道说法,必定可疑;而此法为佛所说,故当信之。婆伽婆,为梵文bhagavat之音译,意译为世尊,指具备众德为世间尊重之人,为佛之尊称。“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指说法之处。虽有说法,而无说法之处,必定可疑;佛每说法,必有处所,故当信之。舍婆提城,梵文之音译,又音译为舍卫城,意译为闻物城,为古代中印度北憍萨罗国(梵Uttara-)之都城。祇树给孤独园,梵Jetavanaanāthapindasyārāma,即祇园精舍,位于舍卫城之南。该精舍为祇陀太子(梵Jeta)奉献树园,给孤独长者(梵Anāthapindada)布施钱财,共同为佛修建,故名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指同闻之众。佛所说法,只有一人听闻,传于后世必定可疑;若有同闻众多之人,共相佐证,故当信之。大比丘,指烦恼断尽之阿罗汉。千二百五十人,指随佛出家的耶舍长者子(梵)及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梵Uruvilvā-)及弟子五百人、那提迦叶(梵Nadī-)及弟子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梵Gayā-)及弟子二百五十人、舍利弗(梵)及弟子一百人、大目犍连(梵Mahāmaudgalyāyana)及弟子一百人。此一千二百五十人为佛常随弟子,为感佛教化之恩,佛每次说法都常随不舍,故于佛经开端大多列此名数。【大义】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婆提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中,与大比丘僧众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异译】

真谛译本

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舍卫国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笈多译本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闻者游行胜林中,无亲搏施,与园中大比丘众共半三十比丘百。

玄奘译本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义净译本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

乙二、发起序【原文】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婆提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疏解】“发起序”,指发起佛讲经之因缘。由于佛经是佛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情景之下,为解决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人而讲说的,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每部经独有的,与其它经不相同的,故又称为“别序”。“食时”,指日中之前。出家之人,少欲不贪,于饮食亦以滋养色身、进取修道为目的,不追求食物的好坏多少,且有节量,故于每天日中一食,过午不食。“著衣持钵”,指出家之人,少欲知足,身无长物,唯以三衣一钵随身。三衣,指僧伽梨衣(梵samghāti)、郁多罗僧衣(梵)、安陀会衣(梵antarvās)。僧伽梨衣,意译为大衣,乃比丘托钵或进宫时所穿之正装,故经中“著衣”即指佛穿著僧伽梨衣也。钵,指比丘应用之食器。佛所持用之钵,乃佛将四大天王所献四个石钵压合而成,故钵身有四道环迹。“舍婆提大城”,即“通序”中之“舍婆提城”。此城据传纵广有十二由旬,居民有十八亿家,故又称为“大城”。“乞食”,佛乃金刚之体,不须世间饮食滋养续命,只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乞食。众生若见佛乞食,必定息灭各种憍慢烦恼,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古代印度社会有严格的种姓制度,高级种姓与低级种姓绝不混杂居住。按照世俗传统,古代印度之出家人大多不向低级种姓乞食。佛虽然于众生无有分别,以平等心而行乞食,但为了传播佛法,必须要随顺世间国法习俗。故佛入贫贱人家乞食时,不能让富贵之人看到,否则富贵之人就会对佛产生不恭敬心。如果这些社会上层人士都不敬重佛,那佛法是无法在世间确立并传播的。所以,只有佛才能做到无论贫贱富贵,都次第乞食,而其余比丘都不得次第乞食。“还至本处”,指佛回到祇树给孤独园。“饭食讫”,指佛吃完饭。佛在饭食之时,将钵内所乞之食分为三份:一份放在草叶之上,施与陆地众生;一份放在河水之中,施与水中众生;一份留给自己食用。而佛示现饮食之相,其实不食,凡俗不晓,唯诸天天人知佛不食现食也。“收衣钵”,指佛将僧伽梨衣脱下叠好,并亲自将钵洗净收好。“洗足已”,指将双脚洗净。古代印度之人出行,不著鞋履,出家之人亦赤脚行路,故回归精舍后需将脚上尘垢洗净,方能入座。然佛出行,足不著地,有莲花承接,蹑空而行,故无有尘垢。佛为严净威仪,故示现洗足之相也。“如常敷座”,指佛所坐之座,为佛宿世功德累积自然而有,不需人为施设敷排,佛坐则有,佛去则无。“结加趺坐”,指佛结两腿双盘而坐。“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之中,“坐”最为殊胜。因为“行、住、卧”三种,久则疲倦身倒,唯“坐”能随顺三昧,令己无患,又使他人见之发菩提心。“端身而住”,指佛身端正,安住不动,以表佛“身业”清净。“正念不动”,指佛心专一,定入三昧,以表佛“意业”清净。然心念无形,外人怎知有动无动?前佛身已端坐而住,故知其内必有定境,若心念躁动,则身必动摇。又下佛为须菩提演说妙法,以表佛“语业”清净。诸佛“三业”清净,才能生起般若智慧,断除众生金刚烦恼。【大义】

当时,快到正午吃饭的时间,佛便穿上袈裟,手持石钵,进入舍婆提城化缘乞食。在城中,佛次第乞食结束,就回到园中。在吃完饭后,佛收起袈裟与钵,洗净脚上尘土。然后像平常那样,佛铺好座位,将两腿双盘,端身而坐,一心正念无所动摇。【异译】

真谛译本

尔时,世尊于日前分,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国而行乞食。于其国中,次第行乞,还至本处。饭食事讫,于中、后时,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加趺安坐,端身而住,正念现前。

笈多译本

尔时,世尊前分时,上裙著已,器上络衣持,闻者大城搏为入。尔时,世尊闻者大城搏为行已,作已食。作已后,食搏堕过,器上络衣收摄,两足洗。坐具世尊施设,如是座中跏趺结,直身作,现前念近住。

玄奘译本

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整理裳服,执持衣钵,入室罗筏大城乞食。时,薄伽梵于其城中,行乞食已,出还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食后时,敷如常座,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

义净译本

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二

甲二、正宗分 【疏解】“正宗分”,指阐说一经宗旨之正文部分。六

乙一、演说正教 【疏解】

此为佛第一周说法,演说菩萨于大乘中发心等事,及遣由此而生诸疑。四

丙一、问答法义 二

丁一、启请圣教 

戊一、弟子礼佛【原文】

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疏解】“诸比丘来诣佛所”,指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弟子,全都集中到佛端坐之处。众比丘虽于修道闻法常随佛之左右,但若在日常生活中,也与佛贴身生活,则多有妨碍不便。依制他们要与佛保持一定距离,大都住于离佛一百到二百步方圆之外,各自随宜行道,不得任意近佛。于食时,佛亦与众弟子分开行乞,佛自持衣钵不将弟子,众弟子行乞亦不随佛。而佛常于饭食之后为众说法,故以威力加持,令众弟子集中于佛所。若佛不欲说法,不以威力加持,则众弟子安住本处,各自修行,无缘来诣佛所。“顶礼佛足”,指印度最高之礼法。头,作为一个人最高之处,故表尊贵;足,作为一个人最低之处,故表卑贱。以自己最高最尊之头顶,礼对方最低最卑之两足,表示无上恭敬之意。“右绕三匝”,指印度礼法之一,普遍用于对佛、塔、人等行礼。右绕,即顺时针旋绕主尊三圈,主尊始终在行礼者之右侧,以表至诚仰望之意。“退坐一面”,指众弟子在向佛行礼之后,不能与佛平起平坐,故退至一隅,整服敛容而坐,以期闻法也。【大义】

这时,诸位比丘全都来到佛的处所,顶礼佛足,并顺时针绕佛三圈后,都退到一面坐好。【异译】

真谛译本

时,诸比丘俱往佛所,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

笈多译本

尔时,多比丘若世尊彼诣到已,世尊两足顶礼,世尊边三右绕作已,一边坐。彼复时,命者善实,彼所如是众聚集会坐。

玄奘译本

时,诸苾刍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具寿善现,亦于如是众会中坐。

义净译本

时,诸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二

戊二、善现问法 

己一、赞佛希有【原文】

尔时,慧命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恭敬而立,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疏解】“慧命”,梵āyusmat,又意译为具寿。指具备“世间寿命”及“法身慧命”之人,后成为对佛弟子等有德比丘之尊称。“须菩提”,梵Subhūti,意译为善现,为佛十大弟子之一。因其善解空义,故被佛誉为“解空第一”。佛藏中之般若类经典,大都由其启请发起。“偏袒右肩”,指印度礼法之一。由于按照一般人之生理特征,右手多从事于劳作,故将袈裟、衣服等覆盖左肩,裸露右肩,表示听命顺服之意。“右膝著地”,指印度礼法之一。即以右腿单跪,又称“互跪”,表示启请法要之意。“合掌”,指印度礼法之一。按印度习俗,常以右手作洁净之事,以左手作不洁之事,故合两手为一,将人性不垢不净之本来面目呈现,表示一心虔诚之意。“希有”,梵,为赞叹之词。印度礼仪,欲请说法之前,必先赞叹说法者。此即须菩提欲请佛说法,故赞佛为世间少有难遇之人。“如来、应供、正遍知”,指佛三种通号。如来,梵tathāgata,指佛乃乘真如之道而来。应供,梵arhat,指佛应为一切人天之所供养。正遍知,梵asmyak-sambuddha,指佛正确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理。佛若通号具足,当有十一,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即以三,略带其余。“善护念诸菩萨”,指须菩提赞佛善于护念根熟菩萨,令其以智慧力成就佛道,以教化力度化众生。所谓“根熟菩萨”,即于地前性种解行中,观三种二谛、二种无我,修行即将满一大僧祇劫,所证也仿佛见理,无生法忍之光明已现在前分之中,具足功德、智慧二种庄严,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决定能证,初地永不退失而得根熟,但未证初地已上无生法忍大力菩萨也。“善付嘱诸菩萨”,指须菩提赞佛善于付嘱根未熟菩萨,令其于未得功德中进取修行,于已得功德中不退增长。所谓“根未熟菩萨”,即于习种性中“决定、不定”两种人也。决定者,无有退转。不定者,虽习世间闻、思、修等功德、智慧、诸波罗蜜行,未能决定入于性地乃至初地,若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教化,则能证得不退转境;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教化,则退失所发菩提心,而入外凡二乘之地。【大义】

此时,慧命须菩提在大众之中,从座位上起身,以袈裟覆盖左肩,裸露右肩,向佛合掌行礼,恭敬站立,并对佛说道:“真是世间希有啊!您是世间最为尊贵的人。如来乘真如而来、应受人天供养、真正无所不知,善于护持忆念诸位菩萨,善于托付嘱咐诸位菩萨。”【异译】

真谛译本

尔时,净命须菩提于大众中,共坐聚集。时净命须菩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右膝著地,向佛合掌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应供、正遍觉知,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由无上利益故;善付嘱诸菩萨摩诃萨,由无上教故。”

笈多译本

尔时,命者善实起坐,一肩上著作已,右膝轮地著已,若世尊彼合掌,向世尊边,如是言:“希有!世尊。乃至所有如来、应、正遍知,菩萨摩诃萨顺摄,最胜顺摄;乃至所有如来、应、正遍知,菩萨摩诃萨付嘱,最胜付嘱。”

玄奘译本

尔时,众中具寿善现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摄受,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付嘱,付嘱诸菩萨摩诃萨。”

义净译本

尔时,具寿妙生在大众中,承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利益,益诸菩萨;能以最胜付嘱,嘱诸菩萨。”

己二、发心四问【原文】“世尊。云何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疏解】“菩萨”,梵bodhi-sattva,指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人。菩萨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出世间菩萨,即初地以上之人;其二、为世间菩萨,即地前之人。世间菩萨又分两种:其一、外凡菩萨,即十信位之人;其二、内凡菩萨,即十住位以上之人。内凡菩萨又分两种:其一、为根熟菩萨,其二、为根未熟菩萨。承接上文可知,须菩提此问菩萨于大乘发心者,当就内凡菩萨而言。“大乘”,梵mahā-yāna,是相对于“小乘”而言。乘,梵yāna,指运载之工具。小乘,载人甚少;大乘,载人众多。故将只求自我解脱者,称为小乘;将既求自我解脱,又度化众生者,称为大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指发起无上正真道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anuttara-samyak-sambodhi,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指佛最上圆满平等之智慧。故经中所谓“于大乘发心”者,指发起追求大乘佛果之决定信心。【大义】

须菩提向佛问道:“世尊。如何菩萨在大乘法中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应该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降伏他们的心?”【异译】

真谛译本“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萨乘,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发起菩萨心?”净命须菩提作是问已。

笈多译本“彼云何?世尊。菩萨乘发行住应?云何修行应?云何心降伏应?”如是语已。

玄奘译本“世尊。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作是语已。

义净译本“世尊。若有发趣菩萨乘者,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丁二、佛善所问【原文】

尔时,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如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疏解】“善哉!善哉!须菩提”,指佛赞叹肯定须菩提之所问也。前须菩提赞叹佛善护念、付嘱诸菩萨,并向佛发起菩萨云何于大乘中发心等诸问,然须菩提乃声闻乘人,如何能启问菩萨乘事?一切声闻、菩萨于佛前发问,若不蒙佛加被,则不敢发问。故知须菩提乃得佛冥加之力,故能于佛前启问大乘之事。为遣此疑,佛故当众赞叹“善哉”,以证须菩提所问契于理也。“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前已释二种菩萨之义,然此二种菩萨若无佛护念、付嘱,则其发心所行境界必有错谬退失,不能决定证于性地,故须佛护念、付嘱方能速入初地。又佛并非仅护念根熟菩萨,而不护念根未熟菩萨;并非仅付嘱根未熟菩萨,而不付嘱根熟菩萨。只为彰显经义之要,故单列一边,当知佛皆护念、付嘱二种菩萨也。又佛应度化一切众生,为何仅护念、付嘱诸菩萨?诸菩萨为修习大乘行法之人,以四摄六度教化一切众生。故知如来护念、付嘱诸菩萨,即是护念、付嘱一切众生。“谛听”,指对于经义法相,认真审听。弥勒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八三《摄异门分》上:“谛听者,谓于如是相法,劝令审听。”【大义】

当时,佛告诉须菩提道:“善哉!善哉!正如你所说的:‘如来善于护持忆念诸位菩萨,善于托付嘱咐诸位菩萨。’你现在认真谛听,我当为你讲说,如果菩萨在大乘法中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应该这样安住,这样修行,这样降伏他们的心。”【异译】

真谛译本

尔时,世尊告须菩提:“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是善男子,如来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无上利益故;善付嘱诸菩萨摩诃萨,无上教故。须菩提。是故汝今一心谛听,恭敬善思念之,我今当为汝说,如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乘,如是应住,如是修行,如是发心。”

笈多译本

世尊命者善实边如是言:“善!善!善实!如是。如是。善实!如是。如是。顺摄,如来,菩萨摩诃萨最胜顺摄;付嘱,如来,菩萨摩诃萨最胜付嘱。彼善实听善,善意念作,说当如菩萨乘发行住应,如修行应,如心降伏应。”

玄奘译本

尔时,世尊告具寿善现曰:“善哉!善哉!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摄受,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付嘱,付嘱诸菩萨摩诃萨。’是故,善现。汝应谛听,极善作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摄伏其心。”

义净译本

佛告妙生:“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来以胜利益,益诸菩萨;以胜付嘱,嘱诸菩萨。’妙生。汝应谛听,极善作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摄伏其心。”

丁三、愿乐欲闻【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是。愿乐欲闻。”【大义】

须菩提对佛说道:“世尊。正是这样。我十分欣愿高兴想听闻到您的说法。”【异译】

真谛译本

须菩提言:“唯然。世尊。”

笈多译本“如是。世尊。”命者善实:“世尊。边愿欲闻。”

玄奘译本

具寿善现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愿乐欲闻。”

义净译本

妙生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四

丁四、佛答所问 四

戊一、云何发心 【原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生如是心:【疏解】

此乃佛正答须菩提第一“发心”之问,菩萨于大乘中应生起四种深利益菩提心。【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诸位菩萨应当生起如是之心:【异译】

真谛译本

佛告须菩提:“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行菩萨乘,应如是发心:

笈多译本

世尊于此言:“此善实。菩萨乘发行,如是心发生应:

玄奘译本

佛言:“善现!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当发起如是之心:

义净译本

佛告妙生:“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当生如是心:

己一、广心利益【原文】‘所有一切众生众生所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疏解】“卵生”,指依卵壳而生,如禽鸟类众生。“胎生”,指依胎腹而生,如哺乳类众生。“湿生”,指依湿气而生,如昆虫类众生。“化生”,指依变化而生,如天、地狱众生。“有色”,指有形象之众生。“无色”,指无形象之众生。“有想”,指有意识活动之众生。“无想”,指无意识活动之众生。“非有想非无想”,指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之众生。

以上九种众生,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三类,即:前四种,乃依托生形式而分;中二种,乃依身体形态二分;后三种,乃依意识状态而分。每类皆含摄一切众生,非众生只划分为九种。换言之,一切众生依托生形式,可分为四种;一切众生依身体形态,可分为二种;一切众生依意识状态,可分为三种。又菩萨发心含摄一切众生之类,故此心具有广大甚深利益。【大义】‘所有一切众生包括的各种类别,如: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有形象的、无形象的,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的。【异译】

真谛译本‘所有一切众生类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乃至众生界及假名说。

笈多译本‘所有,善实。众生众生摄摄已,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色、若无色,若想、若无想、若非想非无想。

玄奘译本‘所有诸有情,有情摄所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乃至有情界施设所施设。

义净译本‘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尽诸世界所有众生。

己二、第一心利益【原文】‘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疏解】“界”,指类别。“无余涅槃”,即无余依涅槃。断除一切烦恼而得寂灭,称为涅槃。众生证入涅槃之后,若残留五蕴色身为其依处,称为有余依涅槃;若全无五蕴色身无所依处,称为无余依涅槃。“灭度”,即涅槃之意译。灭,指灭除;度,指度脱。灭度,指灭除烦恼,度脱生死也。

弥勒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八〇《摄决择分》中《菩萨地》:“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时,一切众相非悉永灭,异熟粗重亦非永灭,由彼说有烦恼习气。”故知小乘之人烦恼习气未得永灭,故住有余依涅槃。而经中须菩提所问乃为菩萨于大乘中发心,故佛答令入无余涅槃也。【大义】

所有各种类别的众生,我都让他们证入无余涅槃而灭度生死烦恼。’【异译】

真谛译本‘如是众生,我皆安置于无余涅槃。’

笈多译本‘所有众生界施设已,彼我一切无受余涅槃界灭度应。’

玄奘译本‘如是一切,我当皆令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

义净译本‘如是一切,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己三、常心利益【原文】“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疏解】“无量”,指数量无限。“无边”,指空间无限。“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指菩萨不执著于有众生之相。“何以故”,指为何菩萨广度众生,而又无有众生得度?故有此问。“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指菩萨于自身与众生,一体观照,无有分别,众生身犹如自身,自身犹如众生身。菩萨令众生得灭度,自身亦得灭度;菩萨自身得灭度,无异众生得灭度。故菩萨应视众生同于自身,以恒常之心不舍离众生;若只起众生之想,而不生同自身想,则就不是菩萨。【大义】

像这样灭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其实无有任何众生获得灭度。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认为于自身之外,别有众生相可得,那他就不是菩萨。【异译】

真谛译本“如是涅槃无量众生已,无一众生被涅槃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想,即不应说名为菩萨。

笈多译本“如是无量虽众生灭度,无有一众生灭度有。彼何所因?若,善实。菩萨摩诃萨众生想转,不彼菩萨摩诃萨名说应。

玄奘译本“虽度如是无量有情令灭度已,而无有情得灭度者。何以故?善现。若诸菩萨摩诃萨有情想转,不应说名菩萨摩诃萨。

义净译本“虽令如是无量众生证圆寂已,而无有一众生入圆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萨有众生想者,则不名菩萨。

己四、不颠倒心利益【原文】“何以故非?须菩提。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不名菩萨。”【疏解】“众生相”,指五阴假身相续不断之相。“人相”,指一期生命暂住不断之相。“寿者相”,指命根断灭还生六道之相。“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不名菩萨”,指菩萨应视自身与三相无别,不应于自身之外别起三相之执。【大义】

为什么说他不是菩萨呢?如果菩萨于自身之外,生起对众生相、人相、寿者相的分别执著,则就不能称之为菩萨。”【异译】

真谛译本“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

笈多译本“彼何所因?不彼,善实。菩萨名说应,若众生想转,寿想若、人想若转。”

玄奘译本“所以者何?善现。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说言有情想转。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转,当知亦尔。何以故?善现。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

义净译本“所以者何?由有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故。”

戊二、应云何住【疏解】

菩萨若能具足生起以上四种深心利益,功德满足,则能于大乘中安住其心。此四种深心,即为菩萨大乘住处,故佛已答须菩提第二“住心”之问也。

戊三、云何修行【原文】“复次,须菩提。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疏解】

菩萨虽以生心住于大乘初地,然行未究竟,故还须进修六度之行也。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经中但举布施,当知此即以一摄六也。布施,可分为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三种。财布施,指布施一度。无畏布施,含摄持戒、忍辱二度,指菩萨对已作恶之众生、或欲作而未作恶之众生,以持戒之力,无有报复之心;以忍辱之力,无有嗔恨之心,故使其无有怖畏。若菩萨有所嗔恨报复,则已作、未作恶之众生必生恐惧。法布施,含摄精进、禅定、智慧三度,指菩萨以精进之力,日夜修学五明论智;以禅定之力,了知众生根性利钝;以智慧之力,善解二谛如实说法。“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指不著自身而行布施。菩萨不畏自身生死存活,故能不著自身行于布施。“无所住行于布施”,指不著报恩而行布施。报恩,指恭敬供养。菩萨常念供养一切众生,不求他人供养,故能不著报恩行于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指不著果报而行布施。菩萨修行为证无上菩提,不求人天果报,故能不著果报行于布施。

若执著自身得失,则不会行于布施;若只为获得报恩或是果报而行于布施,则与追求菩提佛果的宗旨相违背,从而丧失修行布施之真正意义,故菩萨当不住于三事行于布施。此即佛答须菩提第三“修行”之问也。【大义】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道:“菩萨不能住于任何事相来进行布施,要无所住行于布施,不能住于色布施、不能住于声、香、味、触、法布施。”【异译】

真谛译本“复次,须菩提。菩萨不著己类而行布施,不著所余行于布施,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应行布施。”

笈多译本“虽然,复次时,善实。不菩萨摩诃萨事住施与应,无所住施与应,不色住施与应、不声、香、味、触、法中住施与应。”

玄奘译本“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不住于事应行布施,都无所住应行布施,不住于色应行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应行布施。”

义净译本“复次,妙生。菩萨不住于事应行布施,不住随处应行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应行布施。”三

戊四、降伏其心 

己一、不住相想【原文】“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想。”【疏解】“菩萨应如是布施”,指凡人皆为三事而行布施,而菩萨不住三事,如何能行于布施?为遣此疑,佛对须菩提再次明确菩萨应不住三事行于布施。菩萨虽不住三事,但为求佛果,故能慈愍众生行于布施。“不住于相、想”,指虽已明菩萨不住三事行于布施,然仍不知菩萨观何境界,能够于布施行中降伏其心。为遣此疑,佛进而指出菩萨乃不住于相布施、不住于想布施。所谓相,指外相,即布施之财物及接受布施之对象。所谓想,指内想,即自身行于布施时之心想。故菩萨若能不著施物、受者、施者行于布施,则内外无别,方能降伏其心。【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菩萨就应该这样布施,不执住于施物、受者等外相,亦不执住于施者之内想。”【异译】

真谛译本“须菩提。菩萨应如是行施,不著相、想。”

笈多译本“如是此。善实。菩萨摩诃萨施与应,如不相、想亦住。”

玄奘译本“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如不住相、想应行布施。”

义净译本“妙生。菩萨如是布施,乃至相、想亦不应住。”

己二、布施利益【原文】“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疏解】“不住相布施”,指前“不住于相、想”布施,即不住于施者、施物、受者三相而行布施。“福德聚不可思量”,指菩萨若不住相布施,即无我、我所之别,有人谓此与无心之行无异,如何能感召福德?为遣此疑,佛再申明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多不可思量。

菩萨不住相布施,乃于三相不生执取,非为无心之行。若住相布施,乃有漏之因,只能感召世间有为果报。若不住相布施,乃无漏之因,能感召出世间无为佛果,故谓其福德聚多不可思量。【大义】“为什么呢?如果菩萨不住相行于布施,那他的福德聚集起来是不可思量的。”【异译】

真谛译本“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无执著心行于布施,是福德聚不可数量。”

笈多译本“彼何所因?若善实。菩萨摩诃萨不住施与彼所。善实。福聚不可量受取。”

玄奘译本“何以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都无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

义净译本“何以故?由不住施,福聚难量。”

己三、福德难量【原文】“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2)

佛言:“如是。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聚,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复告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是行于布施。”【疏解】“四维”,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前虽云:“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然其不可思量之义未显,故于此再举譬喻,以证福德聚多。佛先举东方虚空为譬,以证不可思量之义。然又恐凡俗误作只东方虚空不可思量,余方虚空为可思量,故举四方、四维、上下,总为十方虚空皆不可思量。“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聚,亦复如是不可思量”,指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聚之不可思量,犹如十方虚空之不可思量。“菩萨但应如是行于布施”,指佛再明菩萨应不住相行于布施。前虽已反复言说不住相布施之福德广大,然仍有凡俗疑之行此布施,能否毕竟得成广大菩提无量功德?为遣此疑,佛以一“但”字强调,只要信受佛语,如佛所教,不住相行于布施,必得无为法身大福德聚,毋须怀疑。无疑,则心自降伏。此即佛答须菩提第四“降伏”之问也。【大义】

佛问须菩提道:“你觉得东方虚空可以思量其大小边界吗?”

须菩提回答道:“不能。世尊。”

佛说道:“正是这样。那你觉得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西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其大小边界吗?”

须菩提回答道:“不能。世尊。”

佛说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菩萨以无住相布施所获福德聚集起来,也如同十方虚空一样不可思量其大小多少。”

佛又告诉须菩提道:“菩萨就应该这样无住相行于布施。”【异译】

真谛译本“须菩提。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数量不?”

须菩提言:“不可。世尊。”

佛言:“如是。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虚空,可数量不?”

须菩提言:“不可。世尊。”

佛言:“如是。须菩提。若菩萨无执著心行于布施,是福德聚亦复如是不可数量。”

笈多译本“彼何意念?善实。可前方虚空量受取?”

善实言:“不如此。世尊。”

世尊言:“如是右南、后西、高北、下上方,顺不正方,普十方可虚空量受取?”

善实言:“不如此。世尊。”

世尊言:“如是。如是。善实。如是。如是。若菩萨摩诃萨不住施与。彼所,善实。福聚不可量受取。虽然,复次时,善实。如是菩萨乘发行施与应,如不相、想亦住。”

玄奘译本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取量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善现。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周遍十方,一切世界虚空可取量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若菩萨摩诃萨都无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亦复如是。”“善现。菩萨如是,如不住相、想应行布施。”

义净译本“妙生。于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知量不?”

妙生言:“不尔。世尊。”“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虚空,可知量不?”

妙生言:“不尔。世尊。”“妙生。菩萨行不住施,所得福聚不可知量,亦复如是。”二

丙二、断生疑心 【疏解】

前已广辩菩萨于大乘中应发四心以为安住,应行布施以为修行,应无住相以为降伏。然无住相布施乃无相之因,当成无相之果。今佛亦垂化人间,示现生、住、灭等有相之果,反推其因当亦有相。故知无有无相之因,如何能成无为法身无量福德之果?为遣此疑,佛示法身无为之相。

丁一、应报有为【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相,即非相。”【疏解】“相成就”,指佛应身、报身。应身成就,示现八相成道;报身成就,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佛应、报二身之相,皆有为相也。“如来”,指佛法身。法身之相,乃无为相也。“如来所说相”,指佛自说修行成道等之应、报之相。“非相”,指非法身无为之相。

此佛以问答,示佛应、报二身有为之相,非是法身无为之相,不可以有相之果同于无相之果。故无住相布施,必能成就无为法身大福德聚。【大义】

佛问须菩提道:“你觉得可以通过佛所成就的各种诸相来见到如来法身吗?”

须菩提回答道:“不能。世尊。不可以通过佛所成就的各种诸相得以见到如来法身。为什么呢?如来所说成就各种诸相乃是有为之相,非是如来法身无为之相。”【异译】

真谛译本“须菩提。汝意云何?可以身相胜德见如来不?”“不能。世尊。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胜德,非相胜德。”

笈多译本“彼何意念?善实。相具足如来见应?”

善实言:“不。世尊。相具足如来见应。彼何所因?若彼如来相具足说,彼如是非相具足。”如是语已。

玄奘译本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可以诸相具足观如来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说是语已。

义净译本“妙生。于汝意云何?可以具足胜相观如来不?”

妙生言:“不尔。世尊。不应以胜相观于如来。何以故?如来说胜相,即非胜相。”

丁二、法身无为【原文】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语。若见诸相非相,则非妄语。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疏解】“凡所有相”,指一切有为之相。“妄语”,指虚妄不实。“诸相”,指一切有为之相。“非相”,指非是无为之相。“见如来”,指见如来法身无为之相。

此虽明一切有为之相皆是虚妄,然无为之相并非无相,乃是如来法身有真如解脱之相,不同于应、报二身之相也。【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凡是一切有为之相,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果见到一切有为之相,非是无为之相,这就不是虚妄不实的。像这样见到一切有为之相非是无为之相,就见到了如来法身之相。”【异译】

真谛译本“何以故?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所有相,即是真实。由相无相,应见如来。”如是说已。

笈多译本

世尊命者善实边如是言:“所有,善实。相具足,所有妄。所有不相具足,所有不妄。名此相不相,如来见应。”如是语已。

玄奘译本

佛复告具寿善现言:“善现。乃至诸相具足,皆是虚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虚妄。如是以相非相,应观如来。”说是语已。

义净译本“妙生。所有胜相,皆是虚妄。若无胜相,即非虚妄。是故应以胜相无相,观于如来。”二

丙三、生疑致问 

丁一、法不空说【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末世,得闻如是修多罗章句,生实相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颇有众生于未来世、末世,得闻如是修多罗章句,生实相不?’”【疏解】“须菩提白佛”,指正法时;“未来世”,指像法时;“末世”,指末法时。“修多罗”,梵sūtra,意译为契经。此即指佛之前所演说之教理。

前所谓无住相布施,乃佛说因深义;如来无为相,乃佛说果深义。须菩提及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等,亲闻佛说,自然生信。然未来世及末世众生,善根微薄,听闻如此甚深经义,不能生信以为实相。则佛今之说法,岂非空说而无所益?为遣此疑,佛云“莫作是说”,以显如来乃一切智人,不空说法也。【大义】

须菩提对佛说道:“世尊。如果有众生于未来像法世界、末法世界,得以听闻到佛所说的圣教章句,能够对此经生起信心以为实相吗?”

佛告诉须菩提道:“不要这样说:‘如果有众生于未来像法世界、末法世界,得以听闻到佛所说的圣教章句,能够对此经生起信心以为实相吗?’”【异译】

真谛译本

净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于今现时及未来世,颇有菩萨听闻正说如是等相此经章句,生实想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于今现时及未来世,颇有菩萨听闻正说如是等相此经章句,生实想不?’何以故?须菩提。于未来世,实有众生,得闻此经,能生实想。”

笈多译本

命者善实世尊边如是言:“虽然,世尊。颇有众生当有未来世、后时、后长时、后分五百,正法破坏时中、转时中,若此中,如是色类经中说中,实想发生当有?”

世尊言:“莫。善实。汝如是语:‘虽然,世尊。颇有众生当有未来世、后时、后长时、后分五百,正法破坏时中、转时中,若此中,如是色类经中说中,实想发生当有?’”

玄奘译本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颇有有情于当来世,后时、后分、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分转时,闻说如是色经典句生实想不?”

佛告善现:“勿作是说:‘颇有有情于当来世,后时、后分、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分转时,闻说如是色经典句生实想不?’”

义净译本

妙生言:“世尊。颇有众生,于当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闻说是经,生实信不?”

佛告妙生:“莫作是说:‘颇有众生,于当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闻说是经,生实信不?’”二

丁二、三人能信 【原文】

佛复告须菩提:“有未来世、末世,有菩萨摩诃萨,法欲灭时,有持戒、修福德、智慧者,于此修多罗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疏解】“菩萨摩诃萨”,乃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梵bohdhisattva mahqsattva)之略称,意译为大有情。此即指大菩萨。

既然法不空说,则必有众生于未来世、末世,闻此修多罗章句,能生信心以为实相。然前未明何等众生,今佛告须菩提有三种大菩萨,能于未来世、末世,于此修多罗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三种大菩萨,即:持戒者、修福德者、智慧者。【大义】

佛又告诉须菩提道:“于未来像法世界、末法世界中有大菩萨,在正法即将灭亡的时候,他们持戒律、修福德、证智慧,就能对我所说的圣教章句,生起信心,以为真实。”【异译】

真谛译本“复次,须菩提。于未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有诸菩萨摩诃萨,持戒、修福及有智慧。”

笈多译本“虽然,复次时,善实。当有未来世,菩萨摩诃萨,后分五百,正法破坏时中、转时中,戒究竟、功德究竟、智慧究竟。”

玄奘译本“然复,善现。有菩萨摩诃萨于当来世,后时、后分、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分转时,具足尸罗、具德、具慧。”

义净译本“妙生。当来之世,有诸菩萨,具戒、具德、具慧。”三

戊一、地前菩萨 

己一、闻教生信【原文】

佛复告须菩提:“当知彼菩萨摩诃萨,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行供养,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而种善根。”

佛复告须菩提:“已于无量百千万诸佛所修行供养,无量百千万诸佛所种诸善根,闻是修多罗,乃至一念,能生净信。”【疏解】“彼菩萨摩诃萨”,指持戒、修福德二种人。“修行供养”,指修福德者。此菩萨于诸佛所,广施珍财,修诸波罗蜜行。“种诸善根”,指持戒者。此菩萨严持戒律,于大乘中,发菩提心,奉教修行。“闻是修多罗,乃至一念能生净信”,指闻教生信。此二种菩萨属地前菩萨,故只能闻教生信,而非证信。然此闻信,乃于久远无量佛所持戒、修福而得,虽生一念之间,毕竟决定不退,无有疑浊,故为净信。【大义】

佛又告诉须菩提道:“应当知道那些持戒、修福德的大菩萨,不是在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处所修行供养,也不是在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处所种下善根。”

佛又告诉须菩提道:“那些持戒、修福德的大菩萨,已经在无量百千万诸佛处所修行供养,无量百千万诸佛处所种诸善根,他们在听闻到如是圣教章句后,乃至于一念之间,能够生起清净信心。”【异译】

真谛译本“须菩提。是诸菩萨摩诃萨,非事一佛,非于一佛种诸善根。”“已事无量百千诸佛,已于无量百千佛所而种善根。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正说如是等相此经章句,乃至一念,生实信者。”

笈多译本“不,复次,时彼,善实。菩萨摩诃萨一佛亲近供养当有,不一佛种植善根。”“虽然,复次,时,善实。不一佛百千亲近供养,不一佛百千种植善根。彼菩萨摩诃萨当有,若此中如是色类中经句中说中,一心净信亦得当。”

玄奘译本“复次,善现。彼菩萨摩诃萨非于一佛所承事供养,非于一佛所种诸善根。”“然复,善现。彼菩萨摩诃萨于其非一、百、千佛所承事供养,于其非一、百、千佛所种诸善根,乃能闻说如是色经典句,当得一净信心。”

义净译本“而彼菩萨,非于一佛承事供养,植诸善根。”“已于无量百千佛所,而行奉事,植诸善根。是人乃能于此经典,生一信心。”

己二、佛悉知见【原文】“须菩提。如来悉知是诸众生,如来悉见是诸众生。”【疏解】“知”,指如来以佛智知。“见”,指如来以佛眼见。“诸众生”,指持戒、修福德二种菩萨。

二种菩萨虽生一念清净闻信,然非证信,不知是否决定不退。为遣此疑,佛以知、见为证,此二种菩萨决定能信此经。【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如来以佛智全都能够了知这些众生,如来以佛眼全都能够观见这些众生。”【异译】

真谛译本“须菩提。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

笈多译本“知彼,善实。如来佛智。见彼,善实。如来佛眼。”

玄奘译本“善现。如来以其佛智悉已知彼,如来以其佛眼悉已见彼。”

义净译本“妙生。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

己三、福德无量【原文】“须菩提。是诸菩萨生如是无量福德聚,取如是无量福德。”【疏解】“生”,指能生登地之因。“取”,指能取成佛之果。

此二种菩萨虽信此经,然以闻信,不知于未来有所得否?为遣此疑,佛谓此二种菩萨以地前闻信,能生无量福德以为登地之因,能取无量福德以为成佛之果。【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这些地前菩萨能生如是无量福德聚集,能取如是无量福德聚集。”【异译】

真谛译本“须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生长无量福德之聚。”

笈多译本“一切彼,善实。无量福聚生当取当。”

玄奘译本“善现。如来悉已觉彼一切有情,当生无量无数福聚,当摄无量无数福聚。”

义净译本“彼诸菩萨,当生、当摄无量福聚。”三

戊二、登地菩萨 【疏解】

此明第三种菩萨,即智慧者。智慧菩萨,道登初地,现见我、法二空,故其能信此经,乃为证信,而非闻信也。二

己一、我法无相 

庚一、我无四相【原文】“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无复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疏解】

此明智慧菩萨证我空,而无我等四相。“何以故”,指前已明二种菩萨,未明第三种菩萨,故有此问。“我相”,指妄取五阴差别为我之相。其余三相,前文已释。【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这些初地菩萨已证我空,不再执著于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异译】

真谛译本“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无复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

笈多译本“彼何所因?不,善实。彼等菩萨摩诃萨我想转,不众生想、不寿想、不人想转。”

玄奘译本“何以故?善现。彼菩萨摩诃萨无我想转,无有情想、无命者想、无士夫想、无补特伽罗想、无意生想、无摩纳婆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转。”

义净译本“何以故?由彼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

庚二、法无四相【原文】“须菩提。是诸菩萨无法相,亦非无法相;无相,亦非无相。”【疏解】

此明智慧菩萨证法空,而无法等四相。“无法相”,指一切有为诸法悉皆空寂,本来不生,故云无法相。“非无法相”,指一切有为诸法体相空无,然真如佛性妙然常住,非是性空之无相,亦非龟毛兔角之虚无相,故云非无法相。“无相”,指真如体相妙有妙无,非如有为诸法之有,非如龟毛兔角之无,双遣有无之相,故云无相。“非无相”,指真如体相妙绝有无,然亦可由诠悟理,证入真如法体,并非全无体相可寻,否则修学成佛等同妄谈,故云非无相。【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这些初地菩萨已证法空,不再执著于法相、非法相、无相、非无相。”【异译】

真谛译本“是诸菩萨无法想、非无法想,无想、非无想。”

笈多译本“不亦彼等,善实。菩萨摩诃萨法想转、无法想转;不亦彼等,想、无想转不。”

玄奘译本“善现。彼菩萨摩诃萨无法想转、无非法想转,无想转,亦无非想转。”

义净译本“彼诸菩萨非法想、非非法想,非想、非无想。”

己二、法无取有【原文】

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若取法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若是菩萨有法相,即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疏解】“何以故”,指前已明智慧菩萨证我、法二空,为何于此又言取法著我,故有此问。初地菩萨虽得我、法二空之解,断初地粗惑,然仍有二地以上微细惑未断,由无明所使,于我、法二空之解而起分别。若执取有法空之相,则与执著有我等四相无异。【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如果这些初地菩萨仍执取法空之相,则为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这些初地菩萨仍存有法空之相,则为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异译】

真谛译本“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若有法想,即是我执,及众生、寿者、受者执。”

笈多译本“彼何所因?若,善实。彼等菩萨摩诃萨法想转,彼如是,彼等我取有、众生取、寿取、人取有。若无法想转,彼如是,彼等我取有,众生取、寿取、人取有。”

玄奘译本“所以者何?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有法想转,彼即应有我执、有情执、命者执、补特伽罗等执。若有非法想转,彼亦应有我执、有情执、命者执、补特伽罗等执。”

义净译本“何以故?若彼菩萨有法想,即有我执、有情执、寿者执、更求趣执。若有非法想,彼亦有我执、有情执、寿者执、更求趣执。”

己三、证智舍法【原文】“何以故?须菩提。不应取法,非不取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筏喻》法门:‘是法应舍,非舍法故。’”【疏解】“何以故”,指前既云可依诠悟入法相,又云不可执取法相,有无不定,故有此问。真如法体乃中道之相,若以有无判之,必堕二边,而著我等四相也。“不应取法”,指真如法体,虽依诠悟入,然非音声名相,不应执取声教为法体之相也。“非不取法”,指真如法体,虽无相执取,然非无法可证,仍可藉取声教而悟入法体也。“如来常说《筏喻》法门”,指如来声教。若人欲渡大河,必乘船筏,方可得渡;渡河达岸,必弃船筏,孤身前行。今以为譬,若人欲度生死瀑流,而达涅槃彼岸,不藉如来声教之筏,无以得渡。若人已度生死瀑流,达于涅槃彼岸,必舍如来声教之筏,解脱自在。故于生死此岸,当取法而不著法;于解脱彼岸,当舍法而不著法。若于此岸舍法、不取法,则永不达于彼岸;若于彼岸取法、不舍法,则永不证于解脱。

此明初地菩萨,以证智信受本经,不住声教章句,故能取舍无碍也。【大义】

佛告诉须菩提道:“不应执取如来声教之法,非是不藉如来声教而悟入真如法体。正是基于这个要义,如来于经中常说《筏喻》法门:‘如来声教之法最终是要被舍弃的,但非是于最初就要舍弃如来声教之法。”【异译】

真谛译本“须菩提。是故菩萨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为如是义故,如来说若观行人,解《筏喻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笈多译本“彼何所因?不,复次时,善实。菩萨摩诃萨法取应,不非法取应。彼故此义意,如来说《筏喻》法:‘本解法如是舍应,何况非法。’”

玄奘译本“何以故?善现。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故如来密意而说《筏喻》法门:‘诸有智者,法尚应断,何况非法。’”

义净译本“妙生。是故菩萨,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密意宣说《筏喻》法门:‘诸有智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七

丙四、为遮异疑 二

丁一、法无取说 【疏解】

此就前“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未尽之义,再行解说。凡有相者,应身佛、报身佛也;法身佛,无为法体,故不可以相见。虽不能相见,诸佛并非虚无,故必有所成就,有所说法。否则,释尊如何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如何于孤独园中演说妙法?为遣此疑,佛设问借须菩提口,复从三身佛而作解答。三

戊一、法体无为 

己一、无得无说【原文】

复次,佛告慧命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疏解】“如来”,指应身佛。“无得无说”,指如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树下悟道,发心教化,凡俗见之,必谓其有所得、有所说法。然释迦如来非法身佛,乃为众生感见而有之应身佛,实无四大体,亦无心意识,不从修证而成,既非真佛,又非说法者,故应身佛无所证得、亦不说法也。【大义】

接着,佛告诉慧命须菩提道:“你觉得应身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应身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道:“按照我所理解佛所说的要义,没有固定之法为应身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之法为应身如来可说。”【异译】

真谛译本

复次,佛告净命须菩提:“须菩提。汝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说义,无所有法如来所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法如来所说。”

笈多译本

复次,世尊命者善实边如是言:“彼何意念?善实。有如来、应、正遍知,无上正遍知证觉?有复法如来说?”

善实言:“如我,世尊。世尊说义解我,无有一法若如来无上正遍知证觉,无有一法若如来说。”

玄奘译本

佛复告具寿善现言:“善现。于汝意云何?颇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颇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是所说耶?”

善现答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少法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说。”

义净译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