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02:10:51

点击下载

作者:罗泰琪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作者:罗泰琪排版:会飞的鱼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68033800本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眉山苏氏一族《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一、眉山苏氏始祖1.宰相贬官眉山

1900年前东汉时期,陕西咸阳有个人叫苏章。苏章出身名门,八代祖叫苏建,做过汉武帝右将军;祖父叫苏纯,是东汉年间的奉车都尉,随军攻打北匈奴、车师有功;做过中陵乡侯、南阳太守。这个苏纯性格倔强,脾气急躁,看到别人有错误有缺点,总是毫不留情地当面批评。大家对他爱恨相交,既尊敬地叫他大人,又怕他、躲他。

苏章继承了先辈的优点,喜欢读书,善于写作,品行端正,被汉安帝刘祜任命为议郎。议郎是顾问类闲官,有事就来,无事不用每天上班,但每年享有朝廷俸禄600石。苏章精明能干,办事踏实,深得朝廷信任,职务不断提升,做过武原县县令、冀州刺史、并州刺史。苏章的脾气跟他祖父苏纯一样,刚正不阿。有一年因为触怒豪强,得罪权贵,他被朝廷免去并州刺史,到河北赵县隐居。后来朝廷重新起用苏章,叫他去河南当太守,可他看透官场,不愿再入仕途,婉言谢绝。

苏章的这些故事都有古书记载。南朝人范晔在所著《后汉书·苏章传》里,给我们讲了个苏章不徇私情、秉公处置清河太守的故事。苏章做冀州刺史的时候,接到报告说,清河太守有贪赃枉法的行为,便前去调查,发现果真如此。苏章鉴于清河太守是他的老朋友,先设宴款待清河太守,与他喝酒交谈,诉说平日友好交往的事情。清河太守高兴地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天,而我独有两个天。”苏章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清河太守回答:“你是我的上司,一定会处处关照我,就是我的天。”苏章说:“今天晚上我与老朋友你喝酒是我们的私人感情,明天我作为冀州刺史断案子,那就得秉公执法。”第二天,苏章升堂断案,不徇私情,判处清河太守有罪,给予严厉处罚。这件事传遍冀州,大家都知道苏章办公事不讲私情,于是都害怕他。后来苏章当了并州刺史,为民除害,除掉乡间豪强,违背了圣旨,“犯罪”被免官,便回到乡下不问时事,不与人交往。再后来,朝廷任命他为河南太守,他不接受。这时天下大势越来越坏,老百姓都很悲苦。有人向朝廷举荐,说苏章是国家干才,应当重新起用,但朝廷没有再任用苏章。苏章最后死在家里。

苏章的后人叫苏则,做过魏国东平郡的宰相,家族兴旺,形成苏氏河北赵县体系。到了唐朝,苏章有个后人叫苏味道,秉承先祖遗风,自小聪颖,文采出众,20岁即高中进士,在武则天朝登上宰相高位。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李显即位,苏味道因为犯事连连被贬,最后被贬为四川眉州刺史。眉州位于四川西部,距离峨眉山和成都百余千米,早先的名字叫齐通、青州、眉州,公元976年才正式叫眉山。《眉山县志》说:“峨眉揖于前,象耳镇于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象耳镇在眉山城西2千米处,相传是唐朝诗人李白少年时“铁杵磨成针”故事的发生地。

苏味道愤愤离京,长亭短亭,逶迤西行,翻越秦岭入川,正待前往贬地眉山,突然在半道上接到皇帝圣旨,改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益州泛指现在四川、重庆、陕南地区,大都督府治在成都,管辖三十八郡。苏味道接到圣旨后眉开眼笑,心想皇帝还没忘记自己,便吩咐管家轻车快马,兼程前往,没想到年岁已高,辛劳过度,加之十分兴奋,还未到成都,便在中途去世。这是公元705年的事。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做官,老二苏份是一介布衣,伴随苏味道入川。苏味道去世后,苏份料理完父亲后事,便留在了眉山,后来结婚生子,繁衍家族,成为眉山苏氏始祖。这件事经过苏洵考证确凿,记入《眉山苏氏家谱》。

苏份的第七代孙是苏杲,第八代孙是苏序,第九代孙是苏洵,第十代孙是苏轼、苏辙。苏杲生于公元944年,生活于五代十国后晋时期,信奉道家,自称白莲道人,家有良田两顷,乐善好施,娶妻朱氏,生有九子,只养活苏序一人。2.苏序喝酒砸庙

苏序生于公元973年,生活在北宋开宝年间,娶妻史氏生三子:苏澹、苏涣、苏洵。苏序家境富裕,广有良田,但乐善好施,勤俭节约,出门不喜欢坐马车。有人问,你为什么有车不坐,他说:“比我老的人都在走路,我要是坐车,见了他们不自在。”他的家很宽大,但十分简陋,家里伙食也不讲究,粗茶淡饭,就是客人来了也这样,可他并不觉得寒酸,不去迎合阔人的奢侈豪华。

有人不理解,背地里说苏序太抠门,但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们深感意外。这件事有书为证,书名《师友谈记》,作者是北宋陕西华县人李廌。此人生于公元1059年,小苏轼22岁,是苏轼的学生,公元1080年参加礼部考试,苏轼做主考官,还是落榜,后来再考也失败,便归耕写作于河南颍昌,写有《济南集》二十卷、《德隅斋画品》一卷、《师友谈记》一卷,记载苏轼的许多真人真事,确实可靠。李廌在书中记录了苏轼的一段自述。

我的祖父叫苏序,长得伟岸英俊,而且才气过人,虽说没有读多少书,但气度非常大。近些年居住在乡下,家里水田不多旱地多,就用旱地多种小米,然后用小米调换稻谷,储存在大粮仓。人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问他他也不说。储存多年后,他粮仓里的稻谷有三四千担。这年眉州遇到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缺少粮食。我祖父便将仓库的稻谷拿出来救济大家,先照顾苏氏族人,再照顾亲戚朋友,再照顾佃户、乡里贫苦人,帮助他们渡过灾年。大家这才明白苏序存储稻谷的原因,非常感谢他。

不难看出,在大灾大难面前,苏序不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还把粮食大量出让给灾民,而不是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这显示了苏序的大慈悲、大慷慨,与他平日的勤俭节约、斤斤计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一掷千金的大义举、大慷慨不是穷奢极欲者所能理解的。

苏序能这样做,一个原因是其豪爽性情所致。他生性豪爽,不拘小节,喜欢喝酒,不喜欢读书,爱作打油诗,往往酒酣之际便高歌低吟,胡乱作诗,数十年写了几千首诗,什么朝廷政事、地方法令,什么乡人杂耍、鸡鸣狗吠,管他平仄韵律如何,统而成诗,自然有雅有俗,纷乱杂陈,倒不失为乡间田野记录。

这里讲两个苏序豪爽的故事。

公元1024年,苏序的二儿子苏涣去京城开封参加朝廷考试,一举高中。因为要在京城应酬和等候朝廷分配,苏涣一时不能回。他见朝廷派遣差官去他老家送达封诰,报告喜讯,就把朝廷发给的东西,还有他赴京赶考带来的东西,托差官用车马送回老家,并给父亲苏序捎书信说明。苏序和村里人得知苏涣高中的消息十分高兴,这可是苏家,也是眉山这些年出的第一个举人。苏序大宴宾客,乡民也请苏序,于是大家连日喝酒,不亦乐乎。

这天,苏序正与人喝酒唱歌,突然屋外响起喧闹声,有人跑进来说:“苏老伯,你儿子苏涣的朝廷封诰到了!”果然,两位红衣官差接踵而至,给苏序送上朝廷封诰,恭喜苏涣考中举人,还将一个大包袱放在桌上说:“这是苏官人托我们捎来的官器。”

苏序这时正喝得满脸通红,浑身燥热,便摘了帽子,露出头顶戴的指头小冠,笑容满面,起身拱手道谢,指着包袱问差人:“都是啥子东西?”差人便解开包袱,拿出清单,一一点交给苏序。原来是朝廷发给苏涣的官帽、官服、笏板,还有苏涣从家里带去京城的水罐、杂物,最后还有一把椅子。苏序哈哈大笑说:“当官是得发把交椅。”一番应酬后,送走官差,苏序无心再喝酒,便对几个邻居小子说:“你们听着,本人现在是举人的老爸,你们都得听我的,把这些东西替我装布囊带回去,还有,桌上这些酒、牛肉,也装了带回去慢慢吃。”于是村民帮忙,收拾了两个布囊挑着回城,苏序骑毛驴唱小调走在前面,众多村民前呼后拥,嘻嘻哈哈,一路引来众乡亲驻足观看。

这个故事说的是苏序如何豪爽。苏涣中举是苏家大喜事,因为从唐朝苏氏来眉州落户之后,五代子孙没有做官的。同时,苏涣中举也是眉州大喜事,因为眉州偏西南,读书人都不热衷做官,几年前有个姓孙的好不容易考取举人,不知为什么举杯欢庆时突然死了,大家对当官越发没有兴趣。现苏涣高中,誉满川蜀,众学子纷纷起而效仿,热衷科举,使眉山学风焕然一新。这么大一件喜事,苏序却如此怠慢,什么仪式也不讲,把朝廷给的封诰、官服官帽与牛肉酒瓶一肩挑走,惹得众人笑他不懂规矩。

其实,苏序倒也不是故意怠慢,心里对儿子中举做官非常高兴,只是那时喝多了的缘故。所以,过了些日子,接到苏涣不日将返家的消息,苏序便决定隆重迎接,亲自坐车去剑门关迎接新举人。这个决定不容易,因为眉州去剑门关要经过成都、绵阳、广元,路途遥远。苏序心里高兴,不顾人劝阻,坚持要去剑门关迎接儿子还乡。苏序砸庙的故事发生在这次去剑门关的途中。苏序在三年前就砸过一次庙,现在为何又要砸庙呢?这是宋人李廌给我们讲的第二个故事。李廌说,苏序两次砸的是同一个菩萨,名叫茅将军,是某个穷凶极恶的天神。眉州人都怕他,而苏序偏不怕他,见他一次砸一次。茅将军怕苏序,从眉山躲到剑门关。而苏序又来剑门关打他,吓得他托梦给寺庙方丈,请求苏序手下留情,允许他窃食剑门关。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故事。

千百年来都是人怕神,这里却是神怕人。这个故事很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非常鲜明地刻画出苏序无所畏惧的气魄和不合事宜的傲劲。纵观苏序、苏洵和苏轼、苏辙三代,苏序是神怕他,苏洵是弃新学,复古文,苏轼和苏辙是反对新法,祖孙三代似乎都有这样的气魄和傲劲。这便是命中注定,现代科学叫遗传。

苏氏入川这段史实,口口相传,千年不绝,至今还流传于河北栾城、四川眉山、河南郏县的老百姓口中。苏味道的第四十三代孙叫苏士福,住在河北栾城,家里存有发黄的《苏氏家谱》。苏士福介绍说,苏洵祖上是栾城的苏味道,从汉末到唐初,栾城居住着苏氏家族,当时栾城归赵郡管辖,所以称为赵郡苏氏。苏士福说,苏味道的家应该是在现在马家庄乡大裴村一带,明代以前叫苏家庄,后来在“靖难之役”中被毁,改名为裴村,现在还在,分为大裴村和小裴村。二、苏洵娶妻攀高1.程府千金嫁苏

前面说了,苏序有苏澹、苏涣、苏洵三个儿子。老大苏澹从小读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得功名,反而熬坏身体,30多岁去世,死于父亲苏序之前,抛下妻子和两个儿子。老二苏涣聪慧能干,博览群书,公元1023年,23岁的他参加乡试考中第三名,公元1024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宝鸡县主簿。老三苏洵这年16岁,见二哥考取功名做了官大受刺激,决定痛改前非,好好读书,将来也像二哥一样飞黄腾达。父亲苏序听了笑道:“我看你是三分钟的热情。”

知子莫如父。苏洵果然如此,努力学习了一阵,就喊头晕眼花,松懈下来,照旧游山玩水,纵情自然。他的母亲史夫人想让苏洵考取功名,要苏序严加管教。苏序笑而不答。有邻居说,你再不管教苏洵就完了。苏序说:“吾儿当忧其不学耶?非尔所知也。”意思是,我儿应当担心他不学习吗?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啊。苏序心里的想法是,苏洵是个聪明人,一定有解决的办法,我才不为他担心。

话虽如此,苏洵成绩依旧不好,所以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027年,苏洵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再次名落孙山。史夫人着急。苏序依旧还是那句老话。这年苏洵19岁,已到婚娶年纪,不好因未取功名而耽误,苏序夫妇便替他张罗起来。那时眉山有程家、石家、苏家三大家族,因为讲究门当户对,所以三家都有一些亲戚关系,比如苏序的小女儿就嫁给石家公子石扬言。苏序夫妻询问儿子苏洵对婚事的意见。苏洵说:“要找就找程家。”苏序哈哈大笑说:“自不量力,程家怎么会招你这样的姑爷?”

这是实话。眉山三大家族,最富裕最有权势的是程家。程家祖上叫程仁霸,是眉州府录事参军,负责监察事宜。程仁霸的儿子叫程文应,在京城开封大理寺,也就是全国最高法庭,做大理寺丞,负责判刑。有关程家的情况,清朝乾嘉年间学者王文诰有发言权。他是研究苏轼的专家,编写了一本书叫《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介绍说: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的祖父叫程仁霸,是正八品的录事参军,曾与眉山尉因为断案发生分歧,结果囚犯逃跑,他被罢官,回乡养老,与乡邻和睦相处,受人尊敬,活到90岁。程仁霸的儿子叫程文应,开始发达,做了大理寺的官。程文应的儿子叫程浚。程浚的儿子叫程之才,就是苏洵的妻子程夫人的侄儿兼女婿,程夫人把女儿苏八娘嫁给侄儿程之才。

这些情况苏洵自然知道,苏洵也不是强人所难硬要攀高枝,而是与程文应有一段缘分,心里对程文应大有好感,所以开口便要找程家。这是一段什么样的缘分呢?原来,苏洵曾偶然帮助过程文应。有一年初春,积雪融化,道路难走。程文应这年50多岁,出门办事回家,在路上接连摔跤十分狼狈。这时苏洵正好路过,见程文应浑身是泥,就走过去帮助他,陪他回家。二人谈得很投机。谈到科举考试时,苏洵认为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以诗赋取士,学堂就只教声律属对,而轻视策论训练。程文应同意苏洵的意见,也认为科举考试和教学内容应当有所改变。

苏序便派人前去程府提亲,希望程文应把女儿嫁给苏洵。程文应这个女儿生于公元1010年,时年18岁,从小跟随父亲识字读书,熟知经史,能文能诗,此刻正待字闺中,含苞欲放。程文应征求家人意见。有人说苏家只有百亩地,仅够吃饭养老,又少有人在朝做官,苏家老二苏涣,也不过是刚刚做上九品小官,门不当户不对,还是婉言回绝为好。程文应思考再三,觉得选婿不是选官阶、选钱财而是选人品,又觉得苏洵此刻虽说没有功名,但有学识有见解,他日必当出人头地,还觉得苏洵肯帮助自己,助人为乐,君子之举,便决定将女儿嫁给苏洵,并为女儿准备了“一双祖传的玉佩和十车嫁妆”。

苏洵迎娶程氏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眉山苏氏兴旺发达的起点,因为:一来“程氏富而苏氏极贫”,程氏嫁给苏洵后,提升了苏家经济水平,解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安心读书,游学访友,进京赶考;二来程氏知书达礼,善解人意,是苏洵的贤内助,是苏轼、苏辙的良师;三来程苏联姻为苏洵提供了广泛的官场人脉,对苏洵后来结交雅安知府、成都知府,甚至朝廷大员,进而名动京师,享誉天下大有裨益。这是后话,暂且不表。2.道观玉环换画

苏洵娶了程氏,二人自然卿卿我我,恩爱有加,小日子过得十分红火。过了一段日子,甜头吃得差不多了,小夫妻开始闹矛盾。苏洵还是20岁不到的懵懂青年,从小喜欢游山玩水,结了婚有所收敛,但此刻游性复燃,三天两头往外跑,一年半载还要出去长游几次,至于家里的生计则是一概不管,也管不来,甩手掌柜做惯了。至于读书学习,那更是说丢就丢,一耽搁就是十天半个月。

这一来程氏有了意见,开初新媳妇刚入门不好发言,只是皱眉蹙额,后来见他还是不懂事,便背着父母向他小声嘀咕,夫君应当以读书学习为重,再到后来见他越发糊涂,便直截了当对他说:“夫君,你这样长此以往怎么行?既然成了家,就得有家长的责任,上得替父母分忧,管好家里经济,下得读书学习,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一番话说得苏洵面红耳赤。苏家此时老的老,苏序和史夫人都是上岁数的人了,老大苏澹已经去世,留下一妻两子在家,老二苏涣在外面做官,家人也在家里,再加上男仆女佣,一个大家几十口人,的确需要苏洵出面主持。这也是苏序和史夫人的意见。所以,苏洵听了无言答辩,搔头嬉笑。

苏洵开始管家,出现新问题,钱不够用。苏家有一百亩田土,一年收入仅够吃饭穿衣应付家用,略有盈余,说不上贫穷,但也说不上富裕,要是遇上天灾人祸,还得勒紧钱袋,甚至卖出存粮贴补家用。苏洵管家时正好遇到四川旱灾、河南水灾、陕西蝗灾,加之他正好遇到一件急事需要一笔钱,实在无法可想,便找程氏商量,问她可不可以请娘家支援一下。程氏说了下面一通话,苏洵便不求程家了。这通话后来被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收录在案,铭刻在程氏墓碑上,成为千古趣谈。程氏是怎么回答苏洵的呢?司马光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

苏洵的夫人叫程氏,是眉山籍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18岁的时候嫁给苏洵。程家富裕,苏家很穷。程夫人嫁进苏家门后,谨守妇道,孝顺公婆,伺候丈夫,勤俭持家。全家族的人认为她既不忧郁也不傲慢,都对她很好。苏洵因为经济紧张,有一次对程夫人说:“你的父母很富裕,又很爱你,如果你去求你的父母支援,应当没有问题,我们何必再过粗茶淡饭的日子呢?你为什么不向你父母提出来呢?”程夫人回答:“是的,我去求我父母支援,确实不是不可以,但是,万一有人说我的丈夫求人支援来养活自己的妻子儿女,我将怎么回答?”

不难看出程氏聪明机智。苏洵是读书人,情愿吃粗糙的饭食,也不愿人家指责自己靠别人援助养活自己妻儿,所以无话可说,只好讪讪放弃请求程家援助的想法。

程氏这个回答机智而得体,关心丈夫形象,从丈夫的角度否定丈夫的无理要求,既让丈夫能够接受,又含蓄批评丈夫不当之处,波澜不惊,一举两得,比直接回绝,甚至批评指责,不知高明多少。

这样做虽然于名节为好,但囊中羞涩依旧,苏洵十分头痛。他对程氏说:“你不是要我好好学习吗?我也愿意好好学习,只是这么大个家需要我管理,没钱用了要找我,我就得放下书本去处理,既耽搁时间又靡费精力,还怎么好好学习?”程氏莞尔一笑说:“你愿好好学习太好了,我早就想听你说这句话。我也愿意尽力帮助你。这样吧,你不是希望我找娘家支援吗?我这就回娘家找父母商量,我们也做点生意。今后你读书我找钱,读书经济两不误。”

于是,程氏把娘家陪嫁变现做生意,又找娘家支持,在城里租房办起纱谷行,做起纱谷生意。几年辛苦,财源滚滚,苏家成为眉山富家。这样一来,不仅苏洵可以心无旁骛,专心读书,就是后来的苏轼、苏辙,也无须劳作找钱,只管一心学习,以至于后来横空出世,成为大儒,都与程氏创办苏氏纱谷行不无关系。

读到这里,前节所说“程氏嫁给苏洵后,提升了苏家经济水平”便有了呼应。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想想,苏序这么豪爽,苏涣这么有知识,苏洵这么有抱负,却没能使苏家过上富裕日子,而刚进门不久的年仅十八九岁的一介弱女子,却凭借自身优势开行经商,大赚其钱,让丈夫及其两个儿子除却后顾之忧,专心读书,占有唐宋八大家三个席位,确实令天下丈夫汗颜。要是没有程氏“以生累我可也”之壮举,苏洵穷于家计,怕是废学到底,那又何来苏轼、苏辙名震天下呢?换句话说,三苏的成功有程氏一半功劳。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苏洵、程氏还有个矛盾,那就是孩子。孩子怎么啦?孩子未满一岁突然得急病不治夭折,令苏洵和程夫人痛不欲生。当然,难过归难过,日子还得过,苏洵希望程夫人再怀龙胎,可事与愿违,一切都正常,而且一晃过去四年,就是没有动静。这时苏记纱谷行正办得风生水起,程夫人忙得不亦乐乎,而苏洵呢?答应程夫人专心读书的话,没过多久便化了,他还是贪玩好耍,不思科举。程夫人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问苏洵学习的事究竟做何打算。苏洵看她一眼,没好气地反问她:“夫人别急,还是想想该你急的事,什么时候有孩子啊?”程夫人顿时张口结舌,无言答对。她何曾不知道该急的事,丈夫有意见,公公婆婆还有全家人,即使当面不说,背后也会议论,但肚子不争气,除了自怨自艾,哪还有话说丈?夫?

这也不怪苏洵着急。他这年22岁,比程氏大一岁,早该做父亲了,可膝下无子,又为读书不读书之事与妻子程氏闹别扭,雪上加霜,也就说气话来堵程氏的嘴,但这气话好比双刃剑,既伤了夫人也伤了自己,实在也高兴不起来。过些日子,公元1030年9月,收了稻子,秋高气爽,苏洵便约上三五个好友到成都游玩。成都好玩处多,近有杜甫草堂、武侯祠,远有都江堰、青城山,不过最令苏洵向往的却是玉局观。

成都玉局观是一处道观,位于城南杨柳堤。传说东汉时期,道教始祖李老君来这儿传道,席地而坐,地上便冒出玉床。李老君坐床讲道,讲的是《南北斗经》。讲经结束,李老君拂袖离去,玉床轰然塌陷,形成石洞,深不可测,据说与青城山天师洞一脉相连。于是,后人便在此地建玉局观纪念李老君。从唐代开始,玉局观成为成都著名道场和游览场所,每年春秋时节,众多市民前来祈福游玩。每年重阳节,这儿举办成都药市,商铺林立,热闹无比。

苏洵来玉局观,除了信奉道教前来祭祀,还有祈祷求子的私愿。道教主宰送子护子的神仙叫禄星,是五代时期眉山人张远霄,道法高超,神力无边,深受信徒信赖。苏洵正是奔送子神仙禄星而来的。进得玉局观,只见人头攒动,香火袅袅,苏洵也顾不得观赏,径直来到专卖求子卦的地方。这里设有众多摊点,有的替信徒讲解卦象,有的出售求子护子吉祥物。苏洵东张西望,一眼看见不远处的摊上挂着一幅画像,心里咯噔一下,梦里寻他千百度,此画像正是自己要的东西,便疾步走过去仔细端详。这是一幅禄星张远霄的画像。张远霄神采奕奕。经过一番讨价,苏洵用所配玉环换得张远霄画像。

过了几天回到眉山,苏洵兴高采烈地把张远霄的画像挂在卧室,自己动手写副对联贴在画像两边,上联是:打出天狗去;下联是:引进子孙来;横批是:子孙万代。他还拉着程夫人一起焚香祷告,跪拜求子。程夫人自然也是信的,便与夫君每天早上做求子功课,乞求禄星早日送子。禄星似乎太忙,无暇及时送子,一直拖到四年后的公元1034年,程夫人才生下一个儿子,便是苏洵的长子苏景先,也就是苏轼、苏辙的哥哥。

史书关于苏景先的记载不多,且互有矛盾。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说:“君娶程氏,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三子,曰:景先,早卒。”没有说出生时间。刘少泉《苏洵年谱》说:“程夫人约于是年(公元1030年)冬生长子景先。”曾枣庄《苏洵评传》说:“苏洵长子或生于此年(公元1034年),考见宝元元年谱。”既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手里又只有这三个选项,我同意曾枣庄先生意见,理由是公元1030年9月苏洵正急于求子,说明程夫人还没怀孕,不可能在这年冬天生子。

顺带说一下,苏洵与程夫人急于求子护子,不是不能生育,因为结婚第二年程氏即生一女儿,但不幸夭折,而此后数年没有再怀孕。现在有了大儿子景先,夫妻自然格外珍惜,可带到4岁,景先不幸夭折,令他们悲痛万分。不过此后,或许因为有了禄星张远霄护佑,景先之后,程夫人于公元1035年生的女儿,和后来所生苏轼、苏辙都得以顺利养大。所以,苏洵和程夫人养大成人的孩子有三个,就是苏八娘、苏轼、苏辙。

苏洵求子成功,更加崇拜禄星张远霄,公元1048年他特意写作《题张仙画像碑》,说禄星张远霄待人接物真诚,没有欺骗我。3.苏洵续写家谱

正当苏洵、程夫人天天祭祀禄星张远霄的时候,苏家出了一件大事:苏洵的母亲史夫人因病去世,于是全家人痛哭流涕,抛开一切事情为史夫人做丧事,把史夫人安葬在苏氏祖坟,地点在眉州修文乡安道里。

史夫人的二儿子苏涣,早先考中进士,在陕西凤翔府宝鸡县做主簿,因为干得好,第二年调到陕西凤州做司法官,后来也辞官回眉州来为母亲守孝三年。苏洵向来佩服二哥苏涣,现在有时间朝夕相处,便天天向苏涣请教,所谈涉及学问、官场、时事。苏涣大苏洵九岁,又是官员,见多识广,自然是主讲。他滔滔不绝讲了很多,让苏洵大开眼界,又见苏洵已经二十多岁,读书学习还未走上正轨,便心生一计,建议苏洵重修苏氏家谱,暗地里要苏洵好好地系统地读读古书,比如《史记》《汉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于是,在苏涣的指导下,苏洵开始系统阅读古书,即使是在程夫人生长子景先、苏八娘的时候,也都请保姆照顾,苏洵一直没耽搁学业,一门心思放在修家谱上。通过翻阅古书和走访苏氏老人,苏洵慢慢了解到苏氏祖先的一些情况,知道在历史上,苏氏一族就出了许多英雄豪杰,比如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汉朝的平陵侯苏建,出使匈奴、不辱使命的苏武,南洋太守苏纯,冀州刺史苏章,唐朝宰相苏味道等,不禁豪气大增,越发想知道祖先们的史实,于是他索性把历史上的主要史书都弄来一一细读,日日读写,心无旁骛,不与玩耍的朋友往来。接下来的日子,苏洵夜夜写读,孤灯青烟,全身心投入到与苏氏祖先的神交之中。

苏洵刻苦的情况,文学博士张桂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端午节,程夫人看苏洵一早就待在书房里面,也没有吃早饭,便特地剥了几个粽子,端了一碟白糖送了进去。近午时分,程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但白糖却原封未动,而在砚台四周却残留着一些糯米粒,再看苏洵嘴边上一片黑一片白,黑的是墨,白的是糯米粒。程夫人强忍着笑,从墙上取下铜镜交给苏洵。苏洵一照,两个人不禁笑成一团。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错把砚台当成了糖碟,蘸着墨汁,有滋有味地吃完这一盘粽子。

苏洵这样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一学就是七八年。在这期间,苏洵曾多次参加朝廷考试,但都名落孙山,令人丧气。苏洵经过反复思考,才领悟到自己过去学习写作的问题,是偏离了古人圣贤文章的轨道,于是他勇敢地承认错误,把自己所写的几百篇文章付之一炬,开始学习《论语》《孟子》和韩愈的文章,结合时事,重新思考,重新写作。

苏洵对这个时期的学习和思考有如下自我评价:

我少年时没有好好学习,到了25岁才开始知道什么叫读书。我跟随学士、君子游学,自认为年纪偏大,对自己要求又不严格,常常以古人自嘲,又觉得同辈人都不如自己,就自以为可以了。可后来觉得很困惑,就把古人的文章拿来阅读,才觉得古人的意境和自己大不相同,便不时自我反省,觉得自己不至于就这样了,于是烧掉过去写的数百篇文章,拿来《论语》《孟子》及韩子和其他圣人的文章,整天端坐,学习了七八年。

这是苏洵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抛弃北宋初期流行的、沿袭晚唐五代的萎靡不振、空洞无物、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文风和声律章句之学,开始追求复兴明体达用、具有劝导教化功能的先秦古文。三、苏门婆媳佳话1.程氏教子有方

苏洵努力学习的时候,天降大喜,公元1036年12月19日,苏府突然响起阵阵婴儿哭泣声,随即有人跑来报告苏洵说,给三老爷报喜,程夫人生下个儿子,母子平安。苏洵喜不自禁,放下书本,抬脚走出书房去后宅,果然看到接生婆抱出来的婴儿,红脸眯眼咧嘴大哭。虽然看不出模样像谁,他却喜滋滋地说:“儿子像我,儿子像我。”苏洵的父亲苏序此刻年过60岁,听说又得一孙,满心高兴,喝酒作诗纪念。这就是苏洵的第二个儿子苏轼。苏轼的出生极其平常,可后来成为一代文学宗师后,情况悄然起变,各种传说纷至沓来。南宋谢维新编撰的《古今合壁事类备要》说,“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南宋张端义编撰的《贵耳集》说,“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无草木),东坡死复青”。这些自然言不符实,不过是人们崇敬苏轼罢了。

苏轼出生后,程夫人叫家里女佣任采莲做苏轼的乳母。任采莲这时刚把苏八娘带到一岁断奶,正好接着喂奶苏轼。苏轼出生第三年,公元1039年2月20日,再逢甘露,程夫人生下儿子苏辙,由保姆杨金蝉抚养。苏轼和苏辙的出生地都在眉山街上的一处大宅院,是程夫人为了做生意特地租用的,占地五亩,有数十间房子和花园、池塘,园里长着花草树木,风景秀丽,鸟语花香。过了几年,苏轼、苏辙都满地跑了,苏府后花园便成孩子们玩耍的天堂。二姐六七岁是头子,苏辙最小,两三岁是尾巴,苏轼最精灵是先锋,孩子们在园里捉虫采花挖何首乌,忙得不亦乐乎,程夫人和孩子们的保姆边照顾孩子边聊天。有一次,几个孩子在灌木上发现鸟窝里嗷嗷待哺的小鸟,稀奇得不得了,争先恐后去抢夺。程夫人见了急忙说:“你们别动小鸟,小鸟也是生命。”孩子们虽然不懂,但碍于程夫人素来严厉,都乖乖地再也不捉小鸟了。

公元1038年,苏洵的大儿子苏景先不幸夭折,年仅4岁。苏洵此时刚从京城开封参加朝廷考试铩羽而归,郁郁寡欢,得知长子夭折无异雪上加霜,肝肠寸断。苏轼此时虽说只有2岁,尚不懂事,可后来对这位早逝的小哥仍一往情深,作诗云:“兄弟本三人,怀抱丧其一”,说他还在大人怀抱的时候便丧失哥哥。

公元1047年,安静了九年的苏家又接连遭遇两个打击,一是75岁高龄的苏序赫然仙逝,二是苏洵的次女,苏轼、苏辙的二姐突然去世,一前一后,祸不单行的悲恸令39岁的苏洵、11岁的苏轼、9岁的苏辙悲痛不已。苏序去世时,苏洵不在家,正在外地游贤交友,途中得知父亲去世才急忙赶回眉山。苏洵回到眉山,将父亲苏序安葬于眉山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父亲生前,苏家大事概由父亲做主,父亲走了,重担全落在苏洵身上,感受格外不同。苏洵对两个儿子有极大希望,叫来苏轼、苏辙,对他们做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这番话就是后来有名的《名二字说》。

苏洵说,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整车有职责,但作扶手的横木,唯独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苏轼啊,我担心的是你因为不会装饰自己的外表而让别人不知道你的作用啊。天下的车没有碾过后不留下车轮印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尽管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车轮印。这车轮印,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苏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苏洵从此加强了对两个儿子的教育,除了送他们上私塾学习外,还天天给他们布置功课。有一次,他布置他们读《春秋》,规定完成时间。两个孩子不敢耽搁,抓紧时间读书,可因为年纪小,阅读能力差,时间到了才读到桓公、庄公部分,不及全书三分之一,心里十分紧张,害怕父亲哪天前来抽查,但最后还是在父亲检查前完成了功课。五十年后,苏轼对儿时这种心情记忆犹新,作诗《夜梦》回忆说: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安葬好父亲苏序之后,苏洵和苏涣兄弟照例守孝三年,便在家安心读书写作。三年守孝结束,苏涣出任河南祥符县令,离家而去。苏洵开始出外访友,去四川犍为县拜访县令吴中复,祝贺他荣升湖南潭州通判。这期间,教育苏轼和苏辙的任务落在程夫人身上。程夫人在娘家时读了许多史书,又受了在大理寺做官的父亲的影响,素来崇拜历史上的清官能臣,她便利用空闲时间讲给两个儿子听。这天,程夫人讲的是东汉政治家范滂的故事。范滂刚直廉洁,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最后遭到奸臣陷害,被处极刑。范滂上刑场前与母亲诀别说:“母亲大人,我即将被问斩,不能再尽孝了,对不起母亲大人了。他母亲听了泪流满面,强忍着悲伤说:‘儿子你是忠义之臣,死而何恨?娘支持你!’”苏轼听了故事说:“妈妈,倘若我也做范滂这样的人你同意吗?”程夫人愕然一惊,随即回答:“儿做范滂,妈就做范滂妈。”2.馒头黠鼠诗赋

大概受爷爷苏序影响,苏轼从小就对诗歌倍感兴趣。7岁的一天,程夫人带苏轼去庵里祭拜。来到庵里,程夫人和朱尼姑谈天说地。苏轼在一旁玩耍。拜祭结束回家,走在路上,苏轼兀自大声朗诵:“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程夫人大惊,这不是五代十国时期花蕊夫人《玉楼春》里的词吗?他怎么会念?便问苏轼:“孩子你念的什么?”苏轼回答:“刚才朱尼姑念的。”程夫人笑容满面说:“好,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公元1041年的?事。

41年后的公元1082年,苏轼48岁,被朝廷贬官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却还记得“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两句,还觉得佳句难舍,便以这两句开头,写成《洞仙歌》,并作序说:我7岁的时候,见过眉州姓朱的老尼姑,90多岁了。她自己说,她曾经跟随师傅去过蜀主孟昶的宫中。去的这天天气很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里在摩诃池上纳凉,花蕊夫人作了一首词,朱尼姑在一旁听了牢记于心。现在这事过去40年,朱尼姑早已去世,人们都不知道这首词,只记得其中开头的两句。我空闲时想,难道是洞仙歌吗?就把这首词补足。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星名)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样的事的确不同凡响,要知道苏轼那时只是7岁的孩子,还没正式读书,是否认识和理解“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都是问题,怎么会成为一生记忆呢?联想苏轼的爷爷苏序,文化不高,喜欢作打油诗,一生作诗上千首,大概是他把作诗的基因遗传给苏轼了。

严格来说,苏轼接受正规教育,即读小学,是在7岁的时候,即公元1043年,地点在眉山天庆观北极院,老师是天庆观的道士张易简。这个天庆观,据考据,就是眉山三峰寺,是一座始建于唐的古刹,气象恢宏,院落众多,苏轼与几百个同学在这里读书住宿,但似乎并不影响道士念经。这儿由道士当老师讲课,学生数百,规模宏大,应该是一所特殊学校,也许就像有人说的,是眉州公立学校。

苏轼的学习成绩很好,位列数百同学前两名,经常受老师表扬。眉州有个矮道士叫李伯祥,会作诗,曾以“夜过修竹寺,醉打老僧门”诗句闻名遐迩。有一次,李伯祥来天庆观找张易简交谈,看了苏轼的作业赞叹不已,说:“这个小孩将来是贵人。”张易简是苏轼的老师,自然熟知苏轼的情况,回答:“本道也有同感。”

又一天,京师开封来人会见张易简,引来一帮同学爬窗听门,好奇围观。那人告诉张易简,京城来了消息,仁宗皇帝决心改革朝政,启用晏殊做宰相、贾昌朝做参知政事、杜衍做枢密使,范仲淹、韩琦、富弼做枢密副使,王素、欧阳修、余靖、蔡襄做谏官。张易简极为兴奋,拍案叫好。那人又说,有个叫石介的人,特地写了《庆历盛德诗》广为传播,大力赞扬仁宗皇帝的这个做法。说着,那人拿出那首诗,大声读给张易简听。

苏轼在窗边听了极为兴奋,一时冲动,也不管老师批评不批评,站起身抬起头,对屋里的张易简发问:“张先生,仁宗皇帝重用的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啊?”张易简和客人大吃一惊,随即哈哈大笑。张易简说:“不好好背书,躲在窗下听啥子?你一个小孩子,问这些大人的事干啥子?”苏轼说:“张先生,他们是天人吗?那我不敢问,如果是人,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张易简和客人再度愕然,没想到小小苏轼说出这等大人的话来。张易简说:“言之有理。苏轼你们几个都进来,先生这就告诉你们。”苏轼等人便一拥而进。张易简告诉他们,刚才所说的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都是大宋朝的高官,都是学富五车的人间豪杰。苏轼敛笑肃然。

苏轼在眉山天庆观接受正规教育,知识日长,逐渐超出一般同学,开始体现超越的才能。10岁的时候,他父亲苏洵叫他写一篇论述夏侯玄的论文。夏侯玄,字太初,三国时期曹魏的将军,参与密谋推翻司马师活动,事情败露,被司马师抓获,宁死不屈,从容就义。苏轼熟知这个故事,提笔皱眉,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苏洵看了说不错,指着其中一句说:“这句好。”这句是这样写的:“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意思是说,人能摔碎价值千金的美玉,却可能因瓦盆破裂而惊吓;能和猛虎搏斗,却可能被野蜂吓得变色。含义是,人能够经得住大事,却可能在小事上失败。苏轼得到父亲的夸奖暗自得意,且牢记于心。后来,公元1075年,苏轼在密州做知府,还把这句话用在所做《颜乐亭诗并序》上。

程夫人对苏轼、苏辙的教育也抓得很紧,天天在苏府南轩给他们讲课,要求他们读书作文,特别强调要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这些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如下记载:程夫人喜欢读书,且能够读懂书中的大意。苏轼、苏辙小的时候,程夫人亲自教他们,常告诫说:“你们读书不要像一般人那样只想读书出名而已。”还常常引用古人重名节的故事鼓励他们说:“你们果然能为正义献身,我就没有忧虑了。”

苏轼8岁进天庆观学习,在那儿学了四年多。苏辙小苏轼3岁,6岁进天庆观学习,与哥哥苏轼同学。苏轼13岁转学到眉山寿昌书院,苏辙也跟着去了。苏氏兄弟在寿昌书院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随着年纪的增长,天天向上,学问大有长进。书院有位教授叫刘巨,字微之,擅长作诗,写了《鹭鸶诗》读给学生听。苏轼听了有想法,童言无忌,对刘教授说:“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不如改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芦苇)。”刘巨默然无语。事后,刘巨反复吟唱修改句,觉得苏轼改得好,便在课堂上承认自己这两句不如苏轼,还说:“吾非若(你)师也。”这年苏轼13岁。

十年后,苏轼、苏辙双双中举,名扬天下。刘巨十分欣喜,作诗《赠苏轼兄弟》曰:“惊人事业传三馆,动地文章震九州。老夫欲别无他祝,以愿双封万户侯。”刘巨把二苏的诗文作为案头书阅读。刘巨去世,北宋著名史学家范镇作诗悼亡,有“案头曾立两贤良”句,即指苏轼、苏辙。不难看出,苏轼有锋芒且毕露,学生无忌改师诗,也不难看出刘巨虚怀若谷,师生情深,千古美谈。

苏轼比苏辙大3岁,学在前面,苏辙还在学作诗时,苏轼已开始作赋。这天晚上苏轼被老鼠闹得没睡好,第二天头昏脑涨,思绪不安,便忌恨老鼠,提笔戏作《黠鼠赋》自娱。苏辙看了说妙,又说开头“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特别好。苏轼得意扬扬地说:“好的还在后面”,说罢往下背诵道:“使童子烛之,有囊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

苏辙尚小,不太明白,便打断苏轼的话,问:“兄长碰到鬼了吗?”苏轼说:“不是鬼,是老鼠狡黠装死,童子把老鼠倒在地上,它拔腿溜之大吉。”兄弟二人大笑。同学知道苏轼作《黠鼠赋》都争着阅读模仿。老师知道要来看了说妙,要大家向苏轼学习。苏辙不服气说:“老师,我现在小不会作赋,但会作诗。”老师说:“好好,苏轼作赋苏辙作诗,哥俩都不错!”苏轼说:“老师莫信他。他不会作诗只会连句。”大家哈哈笑。

这天下大雨,苏辙、苏轼和同学程建用、杨尧咨在学舍休息无事。苏轼说:“我们来玩连句吧。”大家说好。程建用张嘴就来第一句:“夜松偃仰如醉。”杨尧咨说:“夏雨凄凉如秋。”苏轼说:“有客高吟拥鼻(仰头)。”苏辙小他们好几岁,既不会作诗也不会连句,但一看几个大的口吐莲花,不甘落后,便信口开河说:“无人共吃馒头。”大家哈哈笑,问苏辙什么意思。苏辙说:“我兄长说客人正忙着仰头朗诵,不是没人吃馒头了吗?”大家又笑。3.王氏屏后听话

公元1053年,苏轼、苏辙在寿昌书院学习期间,他们的姐姐、苏洵的女儿苏八娘突然病逝,年仅19岁。苏八娘死得冤枉,好好一个人,嫁到程家才两年,就被程家虐待而死,叫苏家所有人,包括程夫人都很气愤。八娘的丈夫程正辅是程夫人的侄儿,尽管如此,苏家人纷纷指责程家虐待苏八娘的行为,并与程家断绝往来。

那时苏轼17岁、苏辙15岁,对姐姐之死愤愤不平,立即与姐夫程正辅断绝关系,且四十多年不再往来。四十多年后,苏轼流放岭南,偶遇正在广州做提点刑狱官的程正辅。二人说起这事禁不住泪流满面,最后都看在程夫人的面子上,相逢一笑泯恩仇。

女儿之死最愤怒的自然是作为父亲的苏洵。苏洵接到女儿死讯后痛不欲生,怪自己没有保护好八娘。八娘从小乖巧可人,敏而好学,能诗会文,18岁嫁到程家,明珠暗投,不堪忍受,不久即回娘家哭诉,希望父亲替她做主,可苏洵却一味强调为人妇的品节,要她忍辱负重,独善其身。结果,八娘生下儿子,不堪程家虐待,抱子回娘家没多久,儿子即被程家人抢走,气得八娘旧病复发,第三天即一命呜呼。苏洵对八娘的灵柩说:“都怪父亲糊涂啊,父亲要是出面替你主持公道,他程家敢如此嚣张吗?”程夫人夹在苏家和程家之间,一边是自己的女儿,一边是自家娘屋人,且这门亲事又是她一手促成,便只好自咎无言,以泪洗面,眼睛哭得红肿。

事情过去八年后,苏洵仍愤愤不平,于是不顾程夫人关系,写《自忧诗》痛斥程家,怀念八娘。苏洵的这首诗写得凄惨万分,仿佛命悬一线的八娘做最后挣扎的呻吟,读来令人毛骨悚然。诗中有这么几句,说八娘回娘家治病,慢慢有所恢复,却遭遇程家抢走孩子的恐惧和愤怒,旧病复发,三日不治而亡。

经旬乳药(饮药)渐有喜,移病余舍未绝根。

喉中喘息气才属(有望),日使勉强餐肥珍(滋补品)。

舅姑(公婆)不许再生活(活着),巧计窃发何不仁!

婴儿盈尺未能语,忽然夺取词纷纷。

传言姑怒不归觐,急抱疾走何暇询(没有征询)。

病中忧恐莫能测,起坐无语涕满巾。

须臾病作状如故,三日不救谁缘因?

不过接下来,老天有眼,苏家苦尽甘来,喜事连连。八娘去世第二年,即公元1054年,苏洵和程夫人商量,苏轼已经18岁,该娶妻成家了,又认为这些年苏家霉事不断,也该迎娶新人冲喜。程夫人因为女儿八娘与自己娘家侄儿的事不甚烦扰,总觉得娘家在这件事上对不起苏家,心存内疚,便不吝钱财,积极张罗,以求弥补。

苏轼这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在家里读书、写作、画画,写了一些文章,准备随父亲去成都找高人指点,为下一步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他听母亲程夫人说成亲的事,愕然不已,心里完全没有准备,便再三推辞,说去成都归来后再说。程夫人自然不答应,理由是父母之命不可违,便将这事定下来,开始四处替苏轼物色能做妻子的好姑娘。

苏轼无奈,只好找弟弟苏辙发牢骚。苏辙16岁,正在父亲苏洵的指导下做三篇文章,就是《夏论》、《商论》、《周论》,忙得不亦乐乎,回答说:“请问兄长,有志丘壑这话谁说的?”苏轼茫然,转而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口头禅吗?便打苏辙一下说:“兄弟取笑我胸无大志?”二人大笑。

苏家这时经济富裕,又有苏涣在外做官,门楣生辉,自然有不少人家愿意与苏家结亲,所以苏家刚托了媒婆放出替苏轼找媳妇的消息,便接到不少愿意的回音。程夫人和苏洵经过严格筛选,最后看中青神县的王弗姑娘,理由是,王弗的父亲王方是乡贡士,在青神书院教书,而王弗姑娘,据见过的人讲,温文尔雅,知书识礼,此刻16岁,待字闺中,含苞欲放,正是苏家理想的儿媳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苏轼再怎样有意见也无济于事,何况19岁年纪正值青春懵懂之际,于是便在这年7月娶进王弗姑娘,在唢呐声声和摇曳红烛中,身材颀长、面庞清瘦又气质儒雅的苏轼,喜滋滋地进洞房做了新郎。

对于这段婚姻,或者说对于人生是否要结婚要做官,苏轼有话要说,但18岁时他迫于父母之命未能声张,直到公元1094年,苏轼从礼部尚书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来到广东惠州时,在饱含沧桑之际,他才说出一直隐藏在心底的肺腑之言。苏轼在《与刘宜翁使君书》里说:“轼龆龀(童年)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逃避)。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意思是,我从小喜欢道教,本来不准备结婚做官,但被父亲、兄长所迫,坠落到世俗之中而不能逃避,但我并没有忘记初?心。

虽然如此,苏轼的婚姻生活还是幸福的,毕竟他是18岁的热血男儿,何况夫人王弗虽说小他3岁,也没有他那么有学问,但敏而好学,洞察人情,是苏轼的贤内助。苏轼在家读书,王弗总是红袖添香,一旁随伺,而且把丈夫诵读的文章诗词铭记于心,在丈夫偶尔忘记某些词句时,竟能脱口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令苏轼惊讶。这件事有史书记载而非杜撰。颜中其编注的《苏东坡轶事汇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轼与四川青神县乡贡王方的女儿王弗结婚。王弗那年16岁,一开始并没有说自己读过书,后来见苏轼整日读书,就陪着苏轼读书不离开,耳濡目染,学了不少知识。有一次,苏轼自言自语,忘记某典故出自何处。其夫人脱口说出出处。苏轼大为惊讶,问她怎么知道,又问其他知识,见王弗竟能答上一些,于是越发喜欢王弗。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王弗在娘家做姑娘时读过不少书,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王弗对社会人世比较敏感,谨小慎微,对丈夫苏轼大而化之的性格十分担心,就爱打听丈夫出门的事,见过谁,说些什么,希望苏轼如实相告。苏轼性情率真,口无遮拦,眼里没有坏人,对妻子也是这样,所以也爱把自己的见闻告诉王弗,并不觉得妻子有违女戒。有时候家里来客人,王弗不便出面接待,便在苏轼与客人谈话时,躲在客厅屏风后面偷听。客人走后,王弗告诉苏轼,某客人如何,某客人又如何,要苏轼格外注意。苏轼往往不以为然,说王弗妇人之见。王弗也不计较,客人来了照样偷听无误,事后照样提醒无误。

王弗说得如何,一时无法印证。事隔多年,王弗去世二十八年后,公元1093年,重用苏轼的高太后去世,哲宗皇帝亲政,苏轼遭新任宰相章惇迫害,被罢去礼部尚书,贬到广东惠州。苏轼在惠州作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章惇在京城得知,说苏轼日子过得很舒服,又将苏轼贬到海南。章惇是苏轼青年时的密友,王弗在时,曾多次来苏府。王弗偷听他们谈话,告诉苏轼“章惇不可交”。苏轼在海南回忆王弗此话时泪水涟涟。第二章名动京师《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一、成都知府荐苏

公元1054年,正当苏轼忙于结婚之时,京师开封悄然发生重大人事变化,一批推行新政的大臣,欧阳修、富弼、韩琦等,陆续重新受到仁宗皇帝重用,朝廷气象焕然一新。苏洵远在四川眉州,孤陋寡闻,自然无从知晓,仍忙于读书写作,持家教子。过了些时日,有朋友从成都来,说益州换知府了,新知府叫张方平。苏洵无官无功名,素来与官场无涉,听了索然。又过些时日,来了几个专程拜访苏洵的成都朋友,问苏洵怎么还不去成都,这令苏洵大惑不解,反问为啥要去成都,几个朋友便把个中缘由讲了出来。苏洵听了愕然,还有这回事?

原来,成都新知府张方平上任伊始,求贤访才,四处打探四川有何藏龙卧虎之人才。张方平得知眉州苏洵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便想见上一面,看能否重用。这便是几位成都朋友带来的消息。苏洵听了暗自思忖起来。过了几日,朝思暮想,苏洵决定不采纳朋友即去成都的建议,而是投石问路,先写信给张方平试试。于是琢磨再三,苏洵给张方平写信说了自己的情况,表示愿意做张方平门人,不知张方平愿不愿意收他做门人。苏洵信中这几句写得婉约生动,不卑不亢:

贫穷不如富裕,低贱不如高贵,吃菜不如吃肉,在民间为民不如在朝廷做官,这些道理我苏洵自然明白。我们这里的官员都对我说:“我们知道张方平张公的为人。他今天来四川当官,必将推举有才识的人做官,最恰当的就是你;他必将寻找能够依赖的人,最恰当的就是你。”我笑着说:“我当然愿意做张公的门下,但张公同意我做他的门下吗?”过了数月,有人告诉我说:“张公已推举你。”我听了肃然自贺说:“我知道自勉。”

张方平,河南商丘人,时年47岁左右,做过江苏昆山知县、浙江睦州通判、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和滁州、南京、杭州知府,新近调到四川做益州知府。益州管辖今天四川、重庆、陕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府治成都。

张方平读了苏洵的信,立即复信,说了一通仰慕的话,请苏洵方便时来成都一见。苏洵接到复信乐不可支,立即准备前去成都拜见张方平。最重要的准备自然是自己写的文章,于是苏洵端出书箱,从六十多篇文稿中精挑细选,选中《几策》《衡论》《权书》《洪范论》等,集中精力将这些文章锦上添花,再作修饰,然后精心抄写备用。苏洵的另一个准备是进一步熟悉这些文章的背景材料,以备考问。从眉州去成都七八十千米,有丈余宽的石板马车道,坐马车去朝发夕至。苏洵十分重视这次拜访,准备了新马车,车上带着行李、书籍、文稿和礼品,准备了新衣新巾,头上戴着束发帛巾,身着丝绸长褂,格外儒雅,还叫苏轼随行,让他增长一些见识。

来到成都,苏洵带苏轼多次上门拜访张方平。张方平礼贤下士,不拘礼节,每次都着便衣在后厅会见,并破格为苏洵、苏轼安排座椅。期间,张方平读了苏洵送来的文章后十分赞赏,夸奖苏洵的文章兼有左丘明、司马迁、贾宜的优点。这是非常高的评价,又出自一言九鼎的知府之口,苏洵惶恐不安。张方平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过了些时日,苏洵君果然来见我了。我听了他的介绍,知道他了解各种事物,通达古今,又读了他写的《权书》《衡论》,因而给苏洵君的评价是:“苏洵君兼有左丘明、司马迁善于叙事,贾谊善于阐明治理国家道理的本事。”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史学家,著有《左传》。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著有《史记》。贾谊是西汉政论家,著有《过秦论》《吊屈原赋》。三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史大师。张方平说苏洵的文论既擅长叙事又擅长说理,兼有三位大师的长处。

张方平对苏洵的文章有如此高的评价,大概还有一个原因,与当时文坛上时文和古文的斗争息息相关。前面说了,苏洵早先追求的是科举文章,但屡遭科举考试失败后,他认识到科举文章不可取,于是便烧掉历年所写文章,抛弃北宋初期流行的、沿袭晚唐五代的萎靡不振、空洞无物、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文风和声律章句之学,从头学习先秦古文,揭开他求学生涯崭新一页。张方平是先秦古文的倡导者,看了苏洵这样的文章,引为同类,自然格外惊讶而不吝词语,大加赞赏。

逗留成都期间,苏轼也开始崭露头角。他在父亲苏洵的支持和推荐下,向张方平献上所写《正统三论》。苏轼的这三篇文论是针对当时开展的关于正统的大讨论,他支持欧阳修,驳斥章望之,很有见解。张方平与欧阳修政见不同,但文论相近,所以看了苏轼的文论后大为称赞。这时苏轼不过20岁。苏轼大喜过望,事后记叙这事感叹不已,说:“我20岁时,以县学学生名义去成都拜见张方平公。张公初次见我,便以国士礼节招待我。”

益州知府张方平经过与苏洵的几次接触,又仔细阅读了他的文章,确定苏洵才华出众,堪当重任,便给朝廷写推荐书,推荐苏洵出任益州学官。朝廷接到张方平的推荐书,交吏部处理。吏部查阅苏洵的档案,没有考取过朝廷任何科举考试的记录,不符合出任州学官资格,但朝廷鉴于张方平是地方大员,不好直接驳斥,便推三阻四,不予答复。

苏洵在成都等了一段时间,见张方平举荐之事没有响动,不免失望,怅然回到眉州,稍事休息,带着苏轼与苏辙,去四川雅州,拜访雅州知府雷简夫。雷简夫时年54岁,陕西合阳人,做过秘书省校书郎、秦州观察判官、陕西坊州、四川简州知府。苏洵对雷简夫说了去成都拜见张方平的事,送上所著文章求教。雷简夫早知苏洵大名,热情接待他们,在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再次请来府上叙谈,特别对苏洵《洪范论》以高度评价,认为现在早已读不到这样好的文章了。

在知道张方平推荐苏洵做益州学官没有回信后,雷简夫立即给张方平写信说,我最近读了苏洵的文章,他的《洪范论》是真正的王佐之才,他的《史论》是真正的良史之才。我看他不只是西南之秀,还是全国奇才。他的年纪将近50岁,为什么还让他在官途上徘徊呢?唐朝礼部侍郎萧昕推荐张镐说,用之则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叟耳。希望明公继续推荐苏洵,直到苏洵出来做官为止。

苏洵得知雷简夫全力推荐自己的事,上门拜谢,感谢雷简夫推荐之恩。雷简夫说:“不用谢我,该我谢你,你的文章让我看到大宋文脉希望之所在,应当让你出来为朝廷文坛承担更大的责任,振兴大宋文坛。你放心,张知府那里要是不行,我直接给宰相韩琦写信,给文坛领袖欧阳修写信,一定让朝廷重用你。”苏洵感动得热泪盈眶,给雷简夫稽首道谢。

离开雅州,苏洵和苏轼一路南下,行程三百千米,来到四川犍为县,拜访县令吴照邻。吴照邻是河南许昌人,做官几十载,与当朝名臣包拯、梅尧臣、欧阳修等关系良好,也是苏洵的老朋友。苏洵知道吴照邻将去京城开封,特地来与他告别,并向他说了自己的情况,想听听他的意见。

吴照邻说:“你把文章给我,我替你带去京城给欧阳修先生他们看看,想必会受到欢迎。你是知道的,这些年,京城文风时兴太学体,内容空洞无物,文字险怪奇涩,不合时宜。我与欧阳修先生有书信往来,知道他正大力提倡古文,反对太学体文。你的文章正合他的口味。”苏洵说:“这正是我忧虑的。不瞒你说,过去二十多年我的书都白读了。后来家兄要我重修家谱,把先秦诸子的文章系统读了才恍然大悟,晚唐五代以来的骈文实在不合时宜,我这才拨乱反正,重做学问。”

事后,吴照邻去了京城开封,把苏洵的几十篇文章送给欧阳修,欧阳修这才知道四川有个大学问家叫苏洵。吴照邻是提携苏洵的伯乐。这不是杜撰,有史为据。三十年后,公元1084年,苏轼被一贬再贬,从湖北黄州被贬到河南汝州做团练副使,坐船过慈湖时,遇见吴照邻的两个儿子。他们拿当年苏洵赠吴照邻的诗给苏轼看。苏轼看了热泪盈眶,写下《跋先君送吴职方引》,回忆三十年前尘烟往事。苏轼写道:

我去世的伯父苏涣考中进士,那时我的父亲苏洵还在家里学习,默默无闻,世人不知。后来,吴照邻吴公带上我父亲所写文章来到京城拜访欧阳修。欧阳修才知道我父亲。吴公与欧阳修结交很久,欧阳修贬官在湖北夷陵时,赠送吴公诗中有“落笔妙天下”之语。我从黄州迁到汝州的时候,船过慈湖,遇见你们兄弟,看到你们出示的先父苏洵赠吴公的诗,万分感动,非常感谢吴公当年对先父的举荐,于是哭着写下这篇文章。元丰七年四月十四日,苏轼谨记。

苏洵告别吴照邻,回到眉州,与程夫人商量苏辙的婚事,替苏辙物色到眉州史家15岁的女儿史氏,并于当年完婚。第二年,苏轼去成都玩耍,住在西郊净众寺。净众寺建于东汉,唐宋时期兴旺发达,既是成都名胜,又是宋代佛教文化荟萃之地。苏轼在此逗留期间,画了张方平的画像留给寺里。

转眼就是三月,莺飞草长。苏洵接受益州知府张方平的建议,带着苏轼、苏辙离开眉州,去京城开封参加朝廷科举考试。从眉州进京途经成都,苏洵再次拜见张方平。张方平热情接待他们,对苏洵说:“我已经给欧阳修先生写信推荐你了,附上了你和苏轼的文章。你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