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04:08:21

点击下载

作者:高亚鸣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作者:高亚鸣排版:吱吱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1-01ISBN:9787214065728本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名门之后1、常州望族

小桥,流水,垂柳依依;黛瓦,粉墙,桃花朵朵。千层百纳的圆口布鞋,沿着青石板路一路前行,是两千五百年的烟云,常州(古名延陵等)开郡之祖季札,春秋时期礼让毗陵的碑亭任时光抚摸。这两三里的深巷里,日子低调而沉蕴,米店、当铺、杂货铺子……人间烟火优雅地散落。枕着喧闹的市井声息,醒来,原是一个前朝的梦。青果巷,这条卧于江南水乡的巷子,凝聚了历史文化名城常州的精华,荟萃了无数人文精英,风骨里蕴涵着格调高雅的书卷气。

青果巷原名千果巷,它在明代万历年(1581年)前为繁忙的运河之岸,当时船舶如梭,商贾云集,日渐成为南北果品的集散地。沿岸果品店肆鳞次栉比,四面八方的人们赶集于此,热闹非凡。正如《常州赋》所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这条带着果香的长街,名字也带着果子的香甜味儿,虽然后来运河改道,仍保留其巷名。也由于运河重拓,曾几何时,巷内的商户纷纷搬迁店铺,巷中竟生出静谧之色,不想却吸引了诸多书香人家,纷纷来此围墙扩院。数百年来,青果巷许是淡了世俗气,浓了书香味,竟然书风盈巷,墨香飘河,明清两代居然出了近百名进士,并被冠以“进士街”的美名。现代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就生于斯、长于斯,从容、淡定地从这里走出来的。

古巷头枕运河,无论春夏秋冬,时光顺悠悠河水往前流。推窗见波,碧云、烟树入帘,诗情画意映窗,说不尽的前朝旧事。青果巷的儒风由来已久,自季札当年奠下基础,经历代文人薪火相传,青果巷成了常州名门望族的聚居地。当年城中有“刘半城,庄一角,青果巷唐家半条街”之说。说到青果巷唐氏家族,明朝时出了一位了不起的文人叫唐顺之,号荆川,与王慎中、归有光并称“嘉靖三大家”,是著名文学流派“唐宋派”的精神领袖,晚年又率兵出海大战倭寇,屡立战功。明嘉靖八年(1529),博学多才的唐顺之中了进士,举家欢庆之余在巷子里种了八棵桂花树,意为“蟾宫折桂”,更是赋予了“进士街”的灵性。明代时,唐家拥有宏大的“唐氏八宅”,有贞和、筠星、礼和、八桂、松健等八堂散布巷中,层层进进,雕梁画栋。后来,礼和堂归于显赫的周氏家族居住。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第一章名门之后周家祖籍江苏宜兴,周有光的曾祖父周润之是清朝的官员,也是早期的爱国实业家,后在常州开办棉纺厂、织布厂、当铺等产业。他为人正直,敢为人先。在他的经营下,家族生意兴旺,周家富甲一方。清道光年间,太平军攻打常州城,城里的军队联合起来抗击。常州是水乡,当时水路、陆路均被阻断,城里无法跟外界联络,常州被围困起来。周润之和城中一些望族倡议守城,全力支持军队,守城将士的军饷全部由周家来承担。太平军攻打不下堡垒似的常州,便掉转矛头去进攻南京,并成立了太平天国。又过了两年,太平军重新杀到常州。由于寡不敌众,常州城在抵抗多日后终被攻破。太平军的厮杀声已渐渐逼近,周润之回望身后的家业,满脸凝重。当周润之投水自尽的消息传遍常州城时,城中男女老少无不为之哀悼。他那肃穆的表情早已定格在周家世代相传的记忆里。

周家的荣耀当然来自于周润之。自常州失守后,周家的大部分房子被烧掉了,很多工场、店铺都关闭了,万贯家财损失殆尽。好在太平天国灭亡后,朝廷追封周润之为“世袭云骑尉”。这个官衔可是护荫子孙后代,子孙们不用做官,每年可以领到很多俸禄,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由于时局变幻,到民国年间这福就没得享了。但周家这个架子还在,排场很大,日常花销流水一样,后来只得靠卖房子来维持家用……2、诗书熏陶

临近年关,青果巷里挨家挨户张罗着过春节,从农历十二月初便开始备年货、做团子、掸烟尘……周家除了准备迎接新年,最让人期待的是周太太肚子里的孩子眼见着快要生了。周家就盼着有个传香火的儿子,年富力强的周保贻更是想要给祖上争个面子。夫人徐雯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前面两个都早夭了,因此这第六胎便盼着是个男孩。徐雯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知书达礼,自从嫁到周家后,过着相夫教子的和美日子。她性格温和,上自公婆,下至仆人,都相处得很好。这次怀胎的感觉似乎不同以往,腹中孩儿好不安分,闹腾得很。周保贻每天在学堂跟孩子接触,于“之乎者也”中传授古籍的韵味。他一直在想着给孩子取名,祈望孩子平平安安。这天,周保贻刚下课回来,便得知夫人生了,全家一片欢天喜地。一个男孩洪亮的啼哭声传遍青果巷,遂取名为耀平(原名),意为光耀、平安。他就是周有光。这一天,正是1906年年初,周家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亲朋好友都上门祝贺,贺礼从门口一直摆到堂屋。周家的宴席摆了上百桌,忙碌地分派着喜果喜蛋,整条青果巷都洋溢着喜气……

春天是和燕子一起飞进巷子里的。转眼间,临河的雕花长窗前,祖母正在教3岁的周有光念唐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孟浩然)祖母念一句,周有光跟一句,一颗小脑袋趴在河窗边,若有所思。碧绿的河水被微风吹皱,轻盈的柳丝在岸边垂拂,堂前已有燕子衔泥筑巢。眼前的春光和祖母的诗句,像春天的蒲公英一样,在周有光的脑海里着陆。祖母的娘家也是望族,她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且能写诗作词,非常有学问。祖母最疼爱这个小外孙,喜欢经常带在身边,教他念唐诗。有月亮的晚上,明月映在大玻璃窗上,祖孙俩一边欣赏天上的和水中的两个月亮,一边念叨着李白的诗句,念对了便奖赏一粒糖果。这唐诗的滋味在香甜的果香中弥漫。

周有光的三个姐姐已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便请了三位老师,分别教她们中文、英文和舞蹈。只要一传来风琴温暖的琴声,周有光便跑去姐姐们的课堂。他还不够课桌高,进去只能是捣乱,所以大人不准他入内。没有办法,他只有好奇而可怜地趴在门缝里偷看。只见那位秀丽的女老师在弹风琴,边弹边优美地回转头来,姐姐们跟着拍子唱歌或跳舞,像小天鹅一样骄傲又美丽。当时,周有光的妹妹和弟弟们还没出生,姐姐们又比他大,家中唯他一个男孩儿,所以全家格外地溺爱他。周有光很调皮,有时模仿教古文的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背上几句《三字经》;还像模像样地说着变调的英文,满嘴吐葡萄皮一样,让大家笑疼肚子。姐姐们自从上课后,更是不理会这个不懂事的小弟弟。他活脱一个孤独的小宝玉,整日介在家中玩来玩去,庭院里的几缸金鱼常常遭殃。只是玩湿了一身衣裳,冷风一吹,常常会伤风感冒,自然又是一番折腾。小时候,周有光的身子较弱。民间的说法是,男孩子小辰光不好养,等到大了才好。至于读书,父母跟祖父母的想法倒是一致的,不要压这孩子读书,早读书对身体不好。虽然周有光没被逼着苦读,但他在玩乐中获得不少知识,这也源于大人们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周有光同普天下的孩子一样,喜欢热闹好玩,最盼过节过新年。他老听母亲说自己最有吃福了,因是农历十二月生的。在姐姐们上课,家中上下忙碌时分,周有光常常趴在乌滑的木窗沿上数船只。江南枕河人家,前门上街出行,有轿子等在门前。后门是个水码头,可乘船外出,又作生活“运输”,柴米油盐都打这里进门。白天,周有光用手指头数着从眼前划过的船只,看着一篮筐一篮筐的物品搬上后门石阶。最让周有光兴奋的是那种脚划船,快如穿梭又戛然而止,精瘦的船夫肯定送来时鲜货了。果不其然,又是送来江阴姑母烧的新鲜河豚鱼,好吃极了。于是,周有光嚷嚷着下楼通风报信,这自是家中一大喜讯呢!

每个孩子都有他看待世界的方式,懵懂中,周有光觉得河流该是安然抵达外部世界必经的通道。正是河道在清寂中饱含着的馨蜜、嘈杂的人间情味,催促着周有光渴望外面的大世界。及至长大后,周有光无论走到哪里,内心里都藏有这样一条稔熟的河流,好让他依傍着它,安身、安心于这个世界。

周家拥有丰厚的藏书,藏书间散发着一种老旧的檀香味,好闻又有点刺鼻。童年的周有光一闻到这股味道,必定要打上几个响亮的喷嚏。在周有光的印象中,父亲闲下来就捧着一册古书,有时会把周有光抱在膝头,教他认上面的字。父亲平日里很忙,他那时开办了一个国学馆,专收学生教授古文。儒雅的父亲是个好脾气的男人,虽然有了姨太太,对母亲还是很好的。当时常州已经创办了几所新式小学,6岁那年,家里商量决定让周有光进育志小学读书。清末民初,与周有光同龄的孩子大都读私塾,而他却是第一批进洋学堂的小学生,这全有赖于父母开明的思想。

育志小学是由旧庙改造而成,分为男生部和女生部,说说上课在同一个课堂,其实根本没有交谈时间,女生全由女舍监带着上下课,只是男女同校让人感觉很新鲜。这无形中影响了大人孩子的传统观念。小学课程有国文、英文和算术三门,四年初小、三年高小,属于七年制小学。周有光功课很好,门门领先,只是淘气依旧。这旧庙里面有不少麻雀窝,改造时光顾着把菩萨打拉下来,没想到要收拾麻雀窝。下课时,一帮小学生搬梯子爬上去掏麻雀蛋,一掏一个准,用衣服兜了大家一块分了吃。这下可急坏了麻雀父母,它们在自家窝边盘旋,叽叽喳喳个不停,从哀求到愤怒,最后群起围攻也不见效。周有光和一群同学,拖着鼻涕的,掉了门牙的,都乐开了花。学校里成立童子军,经常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户外活动。周有光四年级时加入童子军,神气地戴一顶高高的英式帽子,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每人拿到一根棍子、一条绳子,在野外进行“过河”和“爬树”等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团结互助的观念,并从中学到本领。

那时候,周家已是在靠卖房子过日子了,卖一处花几年,再卖一处花几年,没落家族的日子表面上依然体面风光。家里专门有一个男工,每天忙碌着一家一家去送礼。父亲办国学馆的收入甚少,当然维持一个小家庭还是可以的,但是担当一个大家庭断然不行。母亲虽是持家能手,但是也无法挽回这种局面。每当年节,家里照旧大摆宴席请客吃饭,且礼数周全。周家亲戚很多,周有光只记得仰着头叫过无数的伯伯、叔叔们。

可是小孩子全然不知,他们就盼着热闹头呢!周有光看到后码头运来大筐大筐的东西,就知道要拉开春节的序幕了。青果巷过年做团子的花样可是真多,必做的大团子有一条大龙、十二条小龙、元宝、猪头、鲤鱼、秤砣、扁担等等,上面点着喜气、吉祥的红印子。过年时,家里要拿出珍藏的各代祖宗画像,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厅堂。除夕时分,红烛高照,香烟缭绕,全家老小济济一堂,依次磕头,祭拜祖先。祖宗画像都是天然精工彩绘,几百年鲜润如初。祭拜完毕,周有光便跟一帮兄弟姐妹们玩儿。接下来有两个节目是小孩子最盼望的:除夕撞钟和吃压岁盘。吃完年夜饭,全家人便去钟楼寺撞钟。传说钟楼寺的钟本是哑的,明清时候常州书生汤雨生中了秀才,把这口钟给敲响了。汤秀才给后人留下两句话:“万事有败必有成,钟楼寺钟似有神。”烛火通明中,德高望重的寺院宗师撞起了铜钟,老百姓和着回荡的钟声,唱起了《击钟偈》:“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周有光牵着母亲温暖的手掌,口里跟着念念有词。回家的路上,周有光坐在母亲的怀里,问着《击钟偈》的意思。向来温和的母亲笑而不语,拍着孩子日渐圆润的肩膀,在熙攘、嘈杂的人群里,那有节奏的拍子散发着安宁的力量。第二天一醒来,周有光一把就抓着了枕边的压岁盘,里面装着瓜子、长生果、糖和压岁钱,原是大年夜临睡前祖父母给孩子们准备好的。新年的滋味就是香甜而满足的。

周有光并不知道,其实母亲一早做出决定,周家已败落了,势必要分开了。母亲眼见家中坐吃山空,生怕孩子们受影响,就在周有光小学毕业没多久,带着孩子们离开常州搬到了苏州。父亲跟姨太太还是住在常州。3、迁徙苏州

临河的青砖小瓦,高墙深院,已在嘎吱嘎吱的摇橹声中,渐次后退,伴随而来的是清爽的河风。母亲面容清秀,嘴角微微上扬,一应船只在她的指挥下有秩序地前行。孩子们在摇橹声中,渐渐入梦。多少次,周有光在梦里听到那水声不急不缓,踏梦而来。顺流而下,便是自己要去的地方。

周家在苏州原是有一处大房子的,由于年久失修,住在那里不安全,要是修缮还得筹资。后来母亲果断地把它给卖了,再租一进大户人家的房子,这样才算有了落脚之地。母亲脾气很好,宠辱不惊,脸上永远笑笑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条不紊。记得母亲常说的一句古话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小孩子自然爱问“为什么”,顺着母亲的视线,只见船来船往,遇桥而九九归一。

母亲帮人做女红,以维持全家的生活,像母鸡一样呵护儿女们。母亲的手自然很巧,长年累月地接些针线活,她坐在窗前绣花的身影早已成了周有光姐弟的童年底片。俗话说“一笔千线”,信手一笔,刺绣就要千针万线。那些红红绿绿的丝线仿佛天上彩虹,巧手穿引,心手相传,一针一线地落到了一方布片上。母亲的嘴唇抿一下线头,眯起眼,穿针引线。母亲的唇色属淡水红的那种,细看,唇面上织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皱纹。孩子们老爱数母亲唇上的道道,可怎么也数不过来。周有光身子较弱,母亲惯用唇片试试他的额温,然后笑吟吟地,又勾着头做针线活。也怪,经母亲一吻,周有光心里就好踏实。母亲的唇似乎含有魔力,那种安宁的气息给予周有光极大的慰藉和依托。时光的浪头平静地冲刷着每一条生命甬道,及至周有光成年,他忽然洞悉到母亲唇上那股神秘的力量。岁月和爱都浸润在唇纹里,一个嘴唇并不诱人,唇纹千丝万缕的女子,心里面永远有新样子,她历经生活风雨,从她的双唇,可以无误地看到:坚忍、宽容、善解人意,以及人生的全部内容。这该是年华最丰厚的馈赠,也是母亲给予周有光最好的人生礼物。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母亲非常能吃苦,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们,最关心的还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12岁那年,周有光从育志小学毕业后,就上了常州中学。在清王朝日暮途穷之时,各地不得不废科举、办学堂。1907年,江苏省集资设立了常州府中学堂,也就是常州中学,是国内一流的中学堂,首任校长正是屠元博。作为追随孙中山的同盟会会员,屠元博为开拓常州的现代教育事业,为办好常州中学殚精竭虑。他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介绍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人的进步思想,一些教师受其影响,和他一起积极参与常武地区辛亥革命活动。他办学有方,诚邀名师担纲执教,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秋高气爽的九月天,周有光牵着母亲粗糙的手掌,按按贴身的口袋,带有体温的学费,是母亲省吃俭用、东挪西借来的。踏上校门前的玉梅桥,低首只见桥下清溪逶迤,桥畔垂柳婀娜。校门口欢迎新生入学的字幅散发着翰墨清香。这一天,周有光和无数学子一起,成为常州中学的一员新生。常州中学的校训是“存诚,能贱”,入学的新生看了都不解其意。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童伯章特地给新生讲了这两句话的含意:“存诚”是做人要老实;“能贱”是不要轻视卑微的工作。对此,周有光永远铭记心间。

这是1918年的新学期,周有光由于年龄不到,又没上过私塾,所以上中学要先读一年预科班。正是这一年的预科班让周有光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从小跟随祖母念诵唐诗的周有光,特别喜欢看《左传》,这部讲解孔子《春秋》的史书令他痴迷。许是男生天性喜欢打打杀杀,叙写战争的《左传》让周有光废寝忘食。在老师“之乎者也”的吟诵中,许多同学昏昏欲睡,周有光却凝神侧耳。课堂上,周有光沉浸于老师的讲解,沉浸于一系列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齐晋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战役,在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的战争气氛中,游刃有余地插入生动有趣的细节,全然是一篇篇历史散文佳作。周有光悟性很好,在《曹刿论战》中悟到两军交战智者胜,从《晋公子重耳之亡》中读出磨难是一笔财富,还有利令智昏必遭惩罚的《蹇叔哭师》,更有依靠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的《展喜犒齐师》,等等。周有光在摩拳擦掌之际,篇篇佳作朗朗上口,日久便出口成章。家喻户晓的《古文观止》,也在课堂里滋养着周有光。那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许多时候也是津津有味的,《桃花源记》的逼真,《北山移文》的华美,《前赤壁赋》的恣肆,更在韩愈佶屈聱牙的字里行间,读出一些日后享用不尽的财富。夜深人静的时候,周有光躺在校舍的硬板床上,脑海中默读着书中字句,不知不觉中便进入梦乡,那些美好的篇章已然深深地融入了内心深处。

常州中学是男校,学生平时都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星期六这一天,家里定然打牙祭,看着日渐壮实的长子狼吞虎咽,母亲感到很是欣慰。她边做针线活,边看着捧着书本时而蹙眉、时而欣喜的周有光。母亲从小有着深厚的古文底蕴,在穿针引线之际,母子俩玩味着或细腻、或夸张、或风趣的篇章,使得周有光的古文进步更是飞快。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成长时期,对一生的成长影响最大。周有光进校这年,正值屠元博英年早逝,噩耗传来,全校师生悲恸不已。次年,已是初中一年级生的周有光,目睹校门外南侧矗立的屠元博先生纪念塔,上有校长童伯章的题词,深为先生振兴教育、救亡图存的理想所感动。4、“五四”启蒙

正是创办人屠元博的先见之明,常州中学聚集了当时最好的老师。他们学识渊博,思想开明,勇于接受新思想,无形中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户。每次上体操课,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在风雨操场,个个精神抖擞。当年刘伯能老师在前面呼立正,铿锵有力地喊道:“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为立正!”如果碰到酷暑天气或者阵头雨,身为同盟会会员的刘伯能宏亮地呼道:“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刘伯能老师呼立正的声音代代相传。周有光虽然身体细弱,只要一听到体育老师呼立正,便热血沸腾,操场回荡着齐刷刷的声音,人生立身大训便于此立下。正是这些胸怀民族和国家的好老师,使少年周有光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内心激荡着将来报效祖国的情怀。令周有光印象深刻的师长,还有音乐老师刘天华和古文老师吴山秀。

常州中学非常注重课外学习,上午九点上课,安排三节课,每节课五十分钟,下午则是游艺课。孔子曰,“依于仁,游于艺”,说的是人要有“仁”的内在修养,心理上就有了安顿的地方;有“艺”的熏陶,人生就有精彩的地方。游艺课的教学理念正基于此。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自由选择课程。比如,喜欢古典文学的去上古文课,喜欢音乐的就听音乐课,爱好书法的就去书法班,各类课程都有,极大地开扩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学生自己组织的学社、学会、乐团、剧社等,办得热热闹闹,真是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游艺课不用考试,全然凭个人兴趣,因此大家学起来兴致勃勃。正是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大家读书都很自觉、很用功,教室里、操场上经常晃动着青春矫健的身影。

周有光爱好广泛,他经常串门子,有时会钻到打拳班,在北拳和南拳的爆发力中,在拳师的进攻和防守中,观摩中国工夫。每到下午四点钟,学校的军乐队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一听到昂扬的军乐声,大家都跑到教室外观看。周有光跟一帮同学跟在军乐队后面,随着乐音开心地蹦跳。戴着圆眼镜的刘天华,在一边指导学生的演奏。刘天华是学校的音乐老师,枯燥的乐理课经他一讲便令人神往。年轻有为的刘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学习西洋音乐,回国后又主攻民族音乐。他在母校组建了军乐队与丝竹合奏团,全然提升了学校的音乐素质,展现了学校不同寻常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之余,刘天华专研西洋音乐,大胆借鉴西洋演奏技法以改革国乐,最终成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

校长童伯章不仅学识渊博,上课生动,还精通音乐,担任学校游艺部昆曲班导师,笛、箫、笙、三弦、二胡、唢呐等各种乐器无一不能。在童校长的影响下,周有光喜欢上了音乐,一气选修了好几种乐器,弹月琴,拉二胡,吹笛子,忙得乐陶陶的。周有光天分很高,在刘天华手把手的指点下,提高了音乐修养,增强了欣赏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每天下午,周有光早早来到西园的音乐教室,摆弄乐器。下午的校园里,琴声、歌声、书声相应和,令人陶然。音乐像舒缓的河流,带着周有光神游万里,在思维体操中翩跹。

吴山秀饱览经史子集百家书籍,中文课上的是出名的好。他面容清瘦,须发花白,一件浅色长衫衬托着他洒脱的学者风度。每天清晨,他布衣长衫地步行来到学校,看到正在做操的学生们则颔首微笑。吴山秀上课没有教案,因为教案早已烂熟于胸。他讲屈原的《离骚》,先抑扬顿挫地背上几段,他非常注重分析时代背景,如此这样分析透彻之后,作品的主旨及屈原的爱国热诚和高尚情操自然浮现;他讲庄子的《逍遥游》等,令人生发展翅高空的情怀,同时理解大背景下的情状。吴山秀讲解课文,善于体察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写作动机和心理活动等因素。他经常会把思绪甩开去,在引经据典中结合趣味故事,因此听起来特别生动。吴山秀对学生要求很严,两节作文课须当堂完成作文,不许打草稿,还要求用毛笔工整地书写。正是这样的严格训练,周有光打下了扎实的文言文功底,作文常常得高分。夜深人静时,回想着课堂上老师风趣生动的讲解,一个个古人形象都翩然而至,与周有光时而亲切、时而激昂地交谈,令他理解了代代古人的情操,体会了古典文学的精妙,学会了写诗作文的构思和技巧。

吴山秀曾秘密参加常州地下革命组织,以手中犀利之笔,创办了常州第一张报纸——《公言报》。他虽然教授古文,全然没有迂腐之气。当时,“五四”思潮已席卷而至,白话文运动的主帅胡适,早在1915年就率先提出“文言文是死文字,白话文是活文字”的见解,1918年又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就在这一年《新青年》全部改为白话文。与此同时,中国涌现出了400多种白话报刊,由这种白话文的新媒介,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猛烈地爆发出来,形成了强大的潮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它使“无声的中国”变成了“有声的中国”。吴山秀密切关注白话文运动,积极倡导白话文国语。由于当时处于过渡时期,上课、作文仍然是文言文,国语大多在校比赛时才用。但是吴山秀在课外指引学生看白话文,《新青年》的传阅令周有光大开眼界,胡适的《尝试集》更是萌发了周有光的兴趣,这本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犹如一颗定时炸弹,炸开了少年周有光的思想之花,影响了周有光的一生。

周有光跟高一级的吕叔湘经常一起讨论,在学校图书馆,在校园的亭石花木树间,两人一起品味《诗经》与《尝试集》的真味。日后成为中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的吕叔湘,对国文和英语最感兴趣,有空就呆在图书馆广泛阅读。学校的英文老师水平很高,都是圣约翰大学或者东吴大学的高材生,有的还在西方留过学,学校甚至引进外籍教师。当时,外国语、外国史地、数理化等课程均采用英文原版教科书,强大的氛围让周有光中学毕业时,达到不打草稿就可用英文写文章的水平。而毫无障碍的英文阅读,也让周有光接触到国外最新的书籍和报刊,接受新思潮的精神洗礼。

在中学时代接受了“五四”洗礼的周有光,左手古文,右手英文,心中装着鲜活的白话文和中西方音乐,扎实的基础、广阔的视野、开明的思想,为他日后的人生准备好了一副飞翔的翅膀,成为一个真正从“传统”成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第二章青葱岁月1、借当上学

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江南大地全面进入铁路时代,江苏跟上海的距离更近了。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外国的新思潮、新生活都从上海传到江苏,离上海最近的苏州无疑最早领先潮流。苏州人向上海看齐,读书也是,读完中学一定要上大学的。周有光在常州中学念书时,母亲一早就在发愁他上大学的学费。光凭着给人家做女红的收入,只能勉强应付家里的开销。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贫苦的家庭,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佩戴上大学校徽而含辛茹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杭、广州和一些通商口岸等地区。当时大学分为三大类,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而隶属国立大学的师范学校是不收学费的,这成了穷苦家庭的“香饽饽”。临近中学毕业时,懂事的周有光就跟母亲说,自己要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常州中学的学生大都是富贵子弟,大家很佩服成绩优异、兴趣广泛的周有光,平时玩在一起,很合得来。有几个先周有光毕业的同学,就鼓动他去考上海圣约翰大学。这可是贵族大学呀,大名鼎鼎的美国教会大学,一个学期的学费就要200多银元。听说考圣约翰大学比考状元还要难,许是初生年犊不怕虎,周有光想试试看到底有多难考,没想到经过六天的不停挥笔,顺利考取了。而后,他又轻松考上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无需权衡,周有光自然选择了去南京上大学。当时,周有光的姐姐在上海教书,有位同校的苏州女同事听说此事,便古道热肠地向自己的母亲借学费。这学费是她母亲的一只皮箱,里面装着很多珠宝,拿去典当行当了,正好交了圣约翰大学的学费。其他的,也只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人生本来如此。

人生的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在亲情、友情的支持下,周有光在苏州火车站熙攘的大厅,穿行在高大的方形柱和拱门下。同学们扶着母亲一直送到月台上,来来往往的旅客都操着吴侬软语,流动小车卖的是采芝斋的松子粽子糖和黄天源的糯米糕。这时哨声四起,脚夫站在进站口的凳子上大叫道:“火车来哉!这是苏州开往上海的N次列车!”浓烟缭绕中,蒸汽机车渐行渐缓地进入车站。周有光在母亲殷切的目光中,拎着行李挤上火车。一路回望城里一望无边的粉墙黛瓦,耳边竟然响起嘎吱嘎吱的摇橹声,那是母亲传递而来的信念和嘱托。顺流而下,便是自己要去的地方。

周有光内心激荡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他随着人流挤出了拥挤的上海北火车站。在南来北往的人群里,周有光好不容易来到偏僻的静安寺,候客的车夫倏地拉着独轮车到了面前。木制的独轮车中间是高起的车轮,左边坐人,右边放铺盖。这是上海滩最早出现的车子,也就是“江北车”,送货、载客很是便利,且价格便宜,颇受欢迎。“是去梵皇渡上学吧!”瘦黑的车夫帮着把行李搬上车,看着周有光腼腆的样子,笑呵呵地便推起车子往前行。

从繁华如流的市区来到郊区,周有光还真有点不太适应。没多久眼前是一派农村风光,独轮车在田埂上慢慢前进,吱嘎吱嘎地,交相呼应。回头一看,后面还跟着四五辆独轮车,同样向梵皇渡前进。这一路下去,便是沿着广阔的苏州河前行了,这条源于太湖、穿过运河、流经苏州等地的大河,浩浩荡荡奔地在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它在梵皇流转了一个180度的弯,形成一个美丽恬静的半岛。19世纪末,圣约翰大学的创始人被两岸旖旎的风光深深吸引,由此建校,从此校园传奇的气息沉淀了岁月的风华,弥漫着历史的醇香。2、传奇大学

1923年,周有光坐着古代的独轮车,来到圣约翰大学报到,感受到跨时代、跨国界的巨大冲击。这所旧上海声名显赫的教会大学建成于1879年,是中国最早的西式院校,享有“东方的哈佛”等美誉。在新生典礼上,年近六旬的卜舫济校长,金发碧眼,声如洪钟。这位生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人,热爱古老的中国文化,24岁就担当了圣约翰大学校长的重职。每天清晨,当曙光抹上圣约翰的校舍,师生们汇集一堂,感怀上帝的恩泽。卜校长在庄严的仪式后,照例是一番训导。多年后想起,他高大的身影在宿舍舍监的陪同下,散发着温和、谨严的气息,像圣诞老人一样把关爱播撒给每一位学子,把品格教育的理想播撒到每个人心里面。

圣约翰首开西方教学风格之先河,一年级不分文理班,注重基础课程,同时注重课外活动对造就人才的影响。学校印有一本小册子,是介绍圣约翰教学理念的,表明本大学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培养完美人格的,由此才可以发展成为专家。这与常州中学的教学方针颇为契合,周有光很快便融入了校园生活。课堂上,每位老师都会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这种拓展阅读使思维像触角一样伸向各个领域。碰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便让大家去查百科全书,以此鼓励自学。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看英文报。周有光中学毕业时英语已不在话下,因此看起来很是轻松,当然看完也就一扔了事。这样看了一段时间,却引出一个如何看报的大问题。这天上课,洋老师先笑眯眯地问大家:“你们天天看报,是怎么看的?”大家七嘴八舌地,很多学生都认为“看报就看报,没怎么样”。老师的目光投向周有光,周有光也跟大家一样耸耸肩。安静下来后,洋老师若有所思地说道:“其实看报和吃饭一样,如果看了就了事,跟肠道没有吸收营养一个道理。要使自己每天看报都吸收到营养,看完后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第三个问题是这条消息的背景自己知道不知道。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赶快去查书,查书首先查百科全书。”大家一听如醍醐灌顶,马上按照老师的方法去看报,不仅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从此,周有光爱上了百科全书,甚至后来得了一个“周百科”的绰号。

在中学啃惯英文原版教科书的周有光,在圣约翰如鱼得水,看、读、听、说、写的英语语境,让他恍如置身于国外。26个英文字母简简单单,却有无数种排列的可能,这让大一新生周有光对语言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比照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国方块字,文化精英们在20世纪初有着极端的呐喊。早在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说:“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鲁迅、胡适等也高举废除汉字的旗帜。中学时期的双语学习,使得周有光对语言的看法更为理性和科学。他喜欢这种简便、自如的语言环境,学校用字母来管理的方法大大让周有光开了眼界,为他日后研究语言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校的课外活动很丰富,学生组织很多,如定期举行戏剧表演、中英文演讲、体育比赛等等,大家非常活跃。而校报《约翰声》开创了高校学生自编校刊的风气,诸多新思想散发着翰墨芳香,伴着周有光度过了许多个夜晚。自由活动的间隙,周有光最喜欢徜徉于花园般的校园。圣约翰的校园至纯至美,原是英国商人霍格在上海西郊的私家花园,后来霍格将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给了美国圣公会,圣公会在那里创办了圣约翰书院,后来才发展成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现址)。

校园一幢幢红墙或灰砖的别致小楼,西式拱门配着中式的飞檐,带有浓浓的思念和寄托,化为一颗颗感怀的心。教学楼怀施堂是圣约翰的标志性建筑,19世纪末为纪念学校创始人施约瑟而建。内部则是一座中式四合院,绵长的回廊,青灰的砖墙,深红的地板。每次走到这里,周有光都习惯性地抬眼望望,好似感受上帝的光芒。正门的塔楼上悬有一口大钟,钟声悠扬而沉静,仿佛久远的关切,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学子们,留下了多少校园的记忆。这里,走出了政界要人、商界巨子、学界名流和外交界元老,如创办三联书店的邹韬奋,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林语堂,著名外交家施肇基和顾维钧,还有宋子文、荣毅仁等。“光与真理”的校训令所有师生激动而铭记——光即知识,真理为基督,这也是它的建校初衷。而孔子《论语》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是它独具中国特色的校训。刚入学时,周有光和同学一起去找寻所镌刻的校训,前者刻在怀施堂前面的纪念坊背面的横额上,是1929年为了纪念圣约翰建校五十周年而建的;后者刻在西门堂大门的那块基石旁,边上盛开着一丛鲜艳的玫瑰。

无数个清晨和黄昏,周有光握着书本,沉浸在校园美景之中。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钟声伴随着日出日落,祈祷声和读书声声声入耳。当丽日的夕阳伴着校园里隐约的歌声,慢慢地从郁郁葱葱的树梢西沉时,苏州河已美得入画了。依傍着美丽的苏州河,夜深人静时的桨声灯影,让周有光思念起豁达的母亲,娴静的姐妹,家乡的美食,院子里海棠的身影。古河道散发着宁静的力量,临窗观河,似乎伸手就可触到温润的水花。河水绿而稠,在灯影下泛着清丽的光泽,只有河边少年的叹息声,轻轻地惊扰它沉静的心。

还有那些高大挺拔的樱花树,每到春天,满树如云彩般烂漫,映衬得两旁古朴的建筑生机勃勃。每到夏天,阳光透过法国梧桐树的叶片,筛得满地迷离。秋天的银杏树叶,则如千万只黄色蝴蝶停泊于半空。高耸入云的树木述说着悠久的岁月。在那些高大的树阴下,多少学生曾经得到它的庇护,糙糙的树皮触及周有光内心最柔软的一面。生活就像眼前的绿树、流水,沉静而低调,绵延千年。圣约翰美如童话般的校园生活,让周有光暂时忘却现实世界,忘却母亲的操劳和白发。周日学校放假的时候,他有时会重新坐上独轮车,去看望在上海教书的姐姐。周有光心里很清楚,在这座象牙塔读书来之不易,幸得全家人的支持,所以格外勤奋。如果没有那一声枪响,宁静的校园生活将会继续到戴上方帽子的那一天。

如果俯看当时的中国地图,上海和很多大都市一样,已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25年5月,上海日本纱厂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等,激起上海各界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纷纷集会抗议,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血腥镇压,酿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中国人民纷起反抗,掀起了大规模的爱国反帝运动。五卅惨案的枪声回荡在上海的天空,火速漫延到各大校园。就在英国巡捕血洗南京路那天的黄昏,有位学生亲眼目睹真相后,狂奔几十里地来到圣约翰,此事在全校顿时炸开了锅。

圣约翰大学的师生们义愤填膺,当晚通宵印传单、写标语,并决定第二天早晨不按惯例去学校教堂做早祷,而是去思颜堂开会。风华正茂的孟宪承首当其冲,组织学生游行等事项。这下可急坏了卜舫济校长,面对自己器重孟宪承,都急红了鼻子,一再劝说:“你们在校内开会都可以,就是不要出去,太危险了!”面对恩师,孟宪承据理力争,坚决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圣约翰的老师大半是外籍的,只有少数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面对如火如荼的运动,此情此义外人是无法理解的,最终中国师生与校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意愿。周有光和同学们都紧紧跟随孟老师,个个都熬红双眼,紧握双拳。这块燃烧的热土再也等不了了,老师和学生都不顾个人前途和后果,最终毅然宣布脱离圣约翰,走到热火朝天的上海街头。这一天,正是6月3日。3、良师益友

这一天,圣约翰大学人头攒动,中国师生们个个一脸严峻,携带衣物铺盖,纷纷离开这所江南第一教会高等学府。6月的阳光已然灼人,周有光拖着简单的行李,跟大家一起跨出校门。这一跨,将成永别,何去何从让周有光心生茫然。然而,反帝爱国的热潮挟裹着一颗年轻火热的心,就像当年在常州中学拿着旗子,到茶馆去演讲一样,民族的存亡早已唤醒整个中华大地。苏州河边,师生们三三两两地前行,一路上集思广议,团结一致向前进的号角已然吹响。

离开圣约翰后,孟宪承联合一些教育界人士,决心另建学校。这一想法获得许多学生家长的支持,特别是一些爱国贤士的赞助,尤其是时任北洋政府任命的松沪道尹张寿镛。他像一位热心化缘的老和尚,四处奔走,筹办新大学。“六三离校事件”发生后,张寿镛积极与英租界当局进行交涉,同时快马加鞭地着手筹办光华大学。在酷暑难耐的8月天,当周有光他们搬进上海霞飞路(今淮海路)的大学校舍,抚摸着眼前的一桌一椅、一床一铺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就这样,在反帝爱国的热潮中,著名的私立大学——光华大学在上海落成,张寿镛任首届校长,第一批师生员工五百五十多人就是从圣约翰大学愤而离开到光华大学的。当时的校舍是张寿镛为了安置圣约翰离校的师生员工,而暂时筹资租赁的房子,但圈地建校之事还是迫在眉睫。

张寿镛是明代民族英雄张苍水的后代,当时已年近五十。当时,光华大学一直得到王丰镐的热心支持,老先生是一位清末明初的洋务人才,向来不畏强暴。这一天,王老先生对上门来访的张寿镛摊出了老底。时已年迈的他在沪西法华乡(旧大西路底),置有地产60亩,表示愿意捐献,以筑校舍创办大学。当张寿镛听闻此言,激动得俯首叩拜。王老先生赶紧扶起张寿镛,恳切地说:“这块地产本来是打算留给家属的,如今我已经和家人商量,与其日后让我的一家子弟受益,不如今天捐出兴学,让大众子弟受益。”张寿镛临走前,王老先生再三关照说:“收回教育权,固吾志也。”等到师生们搬进新校舍时,已是1927年。

光华的管理纪律严明,学风甚佳,特别注重国文、外文和数理等基本科目的教学,教师上课都用英语。光华初期的教学骨干是从圣约翰辞职的近二十位中国教师,另有许多博学人士纷纷前来光华任教,以表示对爱国斗争的支持。

周有光的同学大都是富家子弟,毕业后的风向标早就定好了,去美国留学是最好的选择。周有光没敢往那方面想,在校时一心想着勤工俭学,少让母亲做缝补。当时校长室需要一名秘书,是在本校张榜招考,周有光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课外就协助校长工作。张寿镛校长名声在外,他在辛亥革命之后,曾当过十多年的财政官员,看尽人间坎坷,然而他的内心却更加激越了。他看到的是沧海横流,听到的是哀鸿遍野,但他不与世故沾边,希冀人生抱负。在风云突变的1925年,他弃官筹建光华大学,不辞奔走呼号,为再造山河创百年树人的大业。对此,周有光如雷贯耳。

与张寿镛近距离接触后,周有光深感校长的平易近人。张寿镛戴一副金丝边圆眼镜,校园里常常能看到他儒雅的身影。他早起晚睡,凡事必亲自处理。周有光协助校长做一些案头工作,这个戴着近视眼镜的学生,笔头快,人又机灵,深得校长的喜欢。“张校长生平三大快事,做官不在其列。”这一点,光华的学生都知道。张寿镛学识渊博,虽未中进士,但也中了举人,此为“第一快事”。“第二快事”是婚姻生活,贤内助蔡瑛像温暖的港湾,与他患难与共,替他分忧解难。光华的成立当是张寿镛“生平第三快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简朴的校舍里透出朗朗朝气,这是中国的未来,这足以令他心慰。张寿镛像父亲一样对待周有光,严中有慈,还常常邀请他上自己家里去吃饭,感受亲情的温暖。对于男儿立身大事,张寿镛曾语重心长地对周有光说:“一个人立身处世,不可把自己看得太重,太重则一切不肯牺牲,也不可把自己看得太轻,太轻则认为一切非我所能做到。”毕业时分,他劝导周有光说:“有光,你就留在光华教书,很适合你的个性呀!”就这样,周有光先在光华大学附中教书,没多久就在大学吃起教书这碗饭。

在光华大学任教,使周有光更深刻地理解张寿镛的办学理念。光华校训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知行是一回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离。可见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每年的开学典礼上,面对一张张青春飞扬的面孔,校长无不激动地说,要“贵在实行,不尚空谈”,要“说得出,做得到”。从光华当时开设的专业来看,除了一些基础课程外,很大一部分是有关发展实业的,包括土木工程、经济、银行、工商管理等。光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切忌“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参与社会实践,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脱离实际,这就是光华的“知行合一”。纵观张寿镛的一生,历经风雨,却能处之泰然,乐观向前,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信心。周有光平时与校长接触最多,早已熟稔他的两句座右铭:“天生我才必有用”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乐观和责任感令人肃然起敬。这一点,令周有光终生难以忘怀,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周有光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校园,安宁的氛围也很适合他的脾性。生于水乡的他,顺流而下,从常州到苏州,再到上海,如今在国际化的大都市扎根,应是幸事。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年轻人应该干一番大事业,不能在沉溺于自我的小天地里,有种说法是三年最好换个地方工作,这样才能保持激情与活力。孟宪承也是江苏籍,长周有光七岁,两人可以说是亦师亦友。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的孟宪承,曾留美赴英深造,专攻教育学,回国后受邀于圣约翰传授智慧,而光华大学的创办他功不可没。从师生到同事,周有光一直很崇拜这位思想开明、敢为人先的兄长,平时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各种问题。

孟宪承从小由寡母抚养成人,深知民众疾苦。他的二伯父孟昭常是晚清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提倡设立公民学堂以扫成人之盲,对他有很深的影响。当孟宪承欧美留学归国时,正值国内倡导新教育运动的高潮,他火热地投入其中,创办刊物,发表论著,介绍新学。看到中国大地满目疮痍,民众穷困不堪,孟宪承立志教育救国。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中,身怀理想的孟宪承越来越清晰眼前的道路。当时,他已经注意到了中国的乡村教育。这些先进的思想,常常在无数个宁静的夜晚迸发火花,对周有光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孟宪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江苏民众教育学院,他鼓励周有光跟他一起去无锡乡下:“有光,你在光华教书当然很安定,但我劝你不要老待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就没有朝气了。年轻人要走出去,增加人生阅历,丰富人生经验。我们要有我们的心思,并且运用我们的毅力,去开展民众教育。”其实这正好说中了周有光的心思,他也确实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周有光便从光华辞职,跟随孟宪承来到了无锡乡下。孟宪承对于乡村学校,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他敢想敢干,周围聚集了一帮热血的知识青年。他带领大家从事民众教育事业,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苦心规划学院的发展和民众教育实验区。在民众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不断思考中国自己的教育道路。

1930年,应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布雷邀请,孟宪承又出任浙江民众省立教育实验学校校长。于是,周有光又一次跟随孟宪承起程,坐火车来到了美丽如画的杭州。日后执掌华东师范大学的孟宪承,高瞻远瞩地站在国际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的民众教育发展,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将成人补习教育纳入学制系统,构建了民众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所作所为深深影响了周有光,使他对大千世界有了更深远的认识。第三章执子之手1、张家有女初长成

在周有光从苏州到上海读大学,后又辗转至杭州教书的岁月里,他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张允和。她小他三岁,苏州是他俩缘起之地。

张家祖上是合肥显赫世家,当地有民谣《十杯酒》曰:“一杯酒,酒又香,合肥出了个李鸿章……三杯酒……合肥又出张树声……”张树声也就是张允和的曾祖父,曾任晚清江苏巡抚、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等。张家拥有良田万顷,在张允和父亲张武龄的名下,每年就有十万担租,是典型的豪族。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催生的大多是纨绔子弟,但张武龄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从小洁身自好,嗜书如命。在张允和的记忆中,她的父亲“痛恨赌博,从不玩任何牌,不吸任何烟,一生滴酒不沾”。沉闷的大家族生活令张武龄几近窒息,幸得大他四岁的贤内助、扬州名门闺秀陆英的关爱,才让他感受了生活的真谛。为了不使子女们受到陈规陋习的影响,张武龄夫妇带着一应儿女,举家迁往上海,后又搬至苏州。这是1917年,张允和8岁。在这座秀丽的江南古城,张武龄毁家办学以振兴教育,他的宏大理想是建立一个“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教育体系。

张家早先住在寿宁弄,这是一座有三进房子的苏州私家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古朴而安静,从前是官宦人家的老宅。陆英为张家养育了四女五子,其中四姐妹依次名为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名字里分别有两只脚,意味着长大后都要远走高飞的。这也是张武龄的寄托,希望女儿们迈着健康有力的双腿走向社会。多年以后,张家四姐妹声名远播。张允和排行第二,自幼聪明调皮,最受父亲的宠爱。父亲最享受张允和拿梳子给他篦头,篦着篦着便在沙发上睡着了。这座花园房子成了张允和姐弟们的童年乐园。她们每天在书房跟先生念书,耳朵却支楞着听花园里杏子落地的“啪、啪”声,课间抢着去捡树下大大的荷包杏子,怕先生发现有的藏在书桌里都溢出了芬芳。还有那两棵大玉兰花树,不但好看而且好吃,央求厨子把肥美的玉兰花瓣放油锅里当茨菰片炸,又脆又香!有时,又文雅地学王羲之“临池洗砚”,弄成个大花脸。更多的时候是大呼小叫地爬山、戏水、荡秋千,一天下来衣服脏得要洗掉好几脸盆水。虽然孩子们自由自在地任由个性发展,但同时又很有教养。如果家里来客人的话,孩子们都侧身站在客厅,规规矩矩地躬身招呼,糖果糕点端上来后,再嘴馋也不能吵闹着要吃。张武龄为了给孩子们全面的教育,请了两位先生教白话文和文言文,稍大后又请了一位女先生教女儿们音乐、舞蹈和算术。张允和最爱穿上白色的练功衣和软底鞋,小精灵般随着音乐舞动身体,舞动自由的灵魂。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第三章执子之手这些美好的日子像珍珠般串起,成为张允和珍藏的童年记忆:“在苏州,我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父亲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当时能订到或买到的所有报纸他都要看,《申报》《新闻报》《苏州明报》《吴县日报》等,以及一些比较有名的小报,如《晶报》《金钢钻报》等。至于家里藏书,在苏州是出了名的,据讲不是数一也是数二。家里专门有两间很大的房间,四壁都是高及天花板的书架,整整齐齐摆满了书,除了为数不少的善本和线装书外,父亲不薄古人也爱今人,现代和当代出版的书籍,各种名著和一般的文艺作品他都及时买进。尤其是‘五四’以后一些最新鲜最富营养的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有许多流派的新书名著他都一本不漏。

父亲的藏书我们可以自由翻看,他从不限制,书籍给我们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快乐。但钟鸣鼎食、诗书传家的生活并没有使父亲满足,他想让更多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接触新思想,接受新生活,用知识和文化的力量,使她们摆脱旧的陈腐的道德观念的束缚,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1921年这一年,对于张武龄来说,亦喜亦悲。深受“五四”影响的张武龄,一早就有办学的思想,他同蔡元培、马相伯、陶行知等教育界名士都有密切往来,深受他们的启发,并于1921年创办乐益女子中学(苏州第一中学前身),取“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意。张武龄立志办学,倾家荡产,子女们要等到乐益女中的经费筹到了,才能出去上学。这简直令亲友们不可思议,因此人称“张疯子”,但他乐此不疲。《苏州教育志》这样记载:“张冀牗,‘五四’运动后,接受新思想,深知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的重要,乃于1921年变卖部分家产创办乐益女子中学于憩桥巷。后在城中王府基购地二十余亩,兴建校舍四十余间及风雨操场一座;并购置理化仪器、钢琴、图书、运动器械等教学设备。在校园植白梅四十余株,建筑茅亭回廊,为师生教学休息提供了优美安静的环境。”

然而,就在乐益开学后不久,陆英却因病早逝,留下九个孩子和唯一一张照片。照片里的陆英一身西洋装束,显得温婉高雅,眼睛里却透出坚定的神情。张允和正是继承了母亲高贵的品质,在日后的风雨人生中勇敢绽放。

1923年,张允和三姊妹(四妹从小抱养给人)进乐益上初中,既学古文,又学习很多现代化的新知识。国文课先生张闻天的教材与众不同,是世界名著的白话翻译本,其中法国文学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激发了大家的爱国心。在周有光和圣约翰的师生愤怒投身五卅运动时,张允和也跟乐益的同学们跑遍苏州的八个城门去募捐,手中的竹筒总是满当当的。乐益女中的募捐独占鳌头,后来就是用这笔捐款开辟建成了“五卅路”,成为乐益女中支持五卅运动留下的永恒纪念。在爱国运动的长河中,新思想、新观念在课堂内外润物细无声,只是当时不知张闻天是共产党员,更不知苏州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建立在乐益。

等到张家儿女渐长,张家就搬到了五卅路南口一条小弄堂,也就是九如巷。在乐益女中教书的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因为父母的感情深深影响了她们一辈子,张允和到老都记忆犹新:“我们在苏州的家里,爸爸和大大(妈妈)各有一间书房,中间隔着一个芭蕉院,有时可以看到他们隔窗说话,那永不落叶的芭蕉像一条绿色的绸带连着爸爸大大的心,书房平时没有人去,我曾偷偷钻到母亲的书房看过,记得最清楚的是母亲的书桌上有一个铜镇尺,上面刻着七个字‘愿作鸳鸯不羡仙’,这一定是爸爸妈妈的共同心愿。”

这个“共同心愿”一脉相承,糅进张允和的骨子里,直到遇见了周有光。2、恋爱三部曲

在上海读大学的周有光是母亲的骄傲,也成了众姐弟的榜样。妹妹周俊人自幼聪慧,在几个姐姐和哥哥的影响下,常常接触进步书刊,是觉醒了的新女性。1925年,周俊人考入心仪已久的乐益女中读书。这个清秀文静的女孩正好跟张允和同学,两个女孩子彼此吸引。她俩都剪着一头乌黑的短发,一样的白衣白裙,没几天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学校宿舍后面的亭子里,两人常常一起下五子棋,下了一盘又一盘,不知不觉天色渐暗。花开季节,学校似百花园,尤其是亭边各色梅花绽放,香气袭人,人在花丛中更加美丽。放学或者假期里,两人互相约好做完功课一起玩。张家跟学校是连在一起的,走来走去很方便。如果从九如巷巷子里走,也别有味道,细长幽深的小巷静卧于青瓦白墙间,弓指敲响一扇再普通不过的木门,门里别有一番新天地。张家的庭前院后,同样种有各种花草树木,植物的芬芳一如张武龄的开明思想与办学盛举,惠及苏州许许多多的女孩子。张家兄弟姐妹多才多艺,个性自由奔放,周俊人常常被校长家中和谐浪漫的大家庭生活所感染。

张允和也经常去周家玩。她一蹦一跳地走在小巷里,还没跨进院子就大声地喊道:“周妈妈,周妈妈,周俊人在家吗?!”这时便会响起一连串的“我来啦”,周俊人早已兴冲冲地迎了上来,像两个久违的朋友。周妈妈很喜欢这位张家二小姐,不仅活泼漂亮,而且有股子灵气,很讨人喜欢,时常会带些甜点跟大家分享。周有光早就听说张允和了,真当见面了,也就腼腆地笑笑。在张允和眼里,周有光就像是自己的哥哥,她会好奇地问起他大学里的事情,上海滩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她,令她憧憬。一来二往地,年纪相仿的张家和周家兄妹们,假期里经常玩在一起,阊门至虎丘一带很好玩,青春时光轻舞飞扬。“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这是陆机在《吴趋行》里提到苏州的第一句话。苏州最好玩的地方莫过于从阊门到虎丘,那肯定绕不开山塘街的。江南水乡,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城内,一条温婉的山塘河依傍繁华的山塘街,各式船只往来于水巷。有些做买卖的还摇着小船,沿着人家的后码头,柴米油盐酱醋,样样不少。这样买东西还很省心,不用下楼,只要用绳子把竹篮子吊下去,就可以吊上来各取所需。热闹的山塘街上,商铺和住家一家挨着一家,悠长而响亮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平素还有花花朵朵点缀着,茉莉花、白兰花、栀子花……花香袭人,素雅于女子们的胸前、髻旁。山塘街一头连接繁华地阊门,一头连着名胜地虎丘山,自唐代以来成为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真正是一派“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由于它长约七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一群少男少女神采飞扬地逛着山塘街,像逛庙会一样热闹。沿路过去,大家吃着各式小吃,满嘴喷香,快乐无比。这一带的房屋多为前街后河,过街楼最为显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这里真正是“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难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里盛赞不已。

两家兄妹们平时最爱去虎丘玩,大家想尽办法玩出点乐子来。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