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 新探索: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2011、2012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06:46:58

点击下载

作者:甘霖,李金发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时期 新探索: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2011、2012辑

新时期 新探索: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2011、2012辑试读: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又需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多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推进学生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深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学生工作队伍,建立了“围绕一个问题,开展一次研讨,建立一套机制,打造一个品牌”的工作模式,坚持“每月精读一本经典书籍、每月举办一次辅导员论坛、每月开展一次学习测试、每年作一次公开读书报告、每年结集出版一本论文集”的“五个一”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先后就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状况、学生党建、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对学习活动阶段性成果及时巩固和升华,我们对近年来学校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们撰写的论文进行梳理和编排,最终形成书稿。

本书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紧紧围绕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招生就业、校园文化、素质拓展等诸多方面展开内容,所精选的论文是华中农业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多年研究、实践学生工作的心血和结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我们从中欣喜地看到广大学生工作者凭着他们对事业的热爱与对工作的执著,善于思考,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形成了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和及时总结的良好传统。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也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能在书中一一罗列,唯盼今后有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高校学生工作,在此领域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编者2013年6月思想政治教育

用“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育人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新时期新探索

鄢万春 刘凡摘要:“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育人理念体现的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内在统一,体现的是科学精神与实践精神的内在契合,更体现的是“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百年育人理念的文化传承。通过深入挖掘这一文化溯源,充分阐述其育人理念的精神内涵,从而得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先进典型的激励教育、坚持强化实践育人的作用和坚持加强实践创新的氛围营造”是将“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育人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知行合一 手脑并用 思想政治教育

知行关系一直是我国历史上历久弥新的话题。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创办湖北农务学堂时就提出“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这一办学理念一直影响和指导着华中农业大学的发展。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青年学子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此,研究和探讨“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知行观对于身在新时代的华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理念的文化溯源

溯源而上,较早明确论述了知行关系的人是伟大的教育先哲——孔子,其在《尚书》中提出了“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知行思想,一方面强调知对行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又指出道德认知的目的全在于践行。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知行合一”的观点,把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推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主张“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知外无行,知而必行;践行良知,知行合一”,更进一步强调“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极大地拓深了对知行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国后世特别是“有教无类”、“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从认识论而言,“知行合一手脑并用”体现的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知行关系的认识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知行观也更多地具有时代特征。现代意义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涵义:其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德育上而言,意识离不开行为,行为也离不开意识;其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实践出真知”,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更是提升和拔高了这种认识的高度,它认为主客体是辩证统一的,认识和实践密不可分,应该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因此,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的知行观,实质上是强调人的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也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知行观内在契合,体现的是一种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需要有机结合的科学发展观。

2.从人才培养的理念而言,“知行合一手脑并用”体现的是理论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统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当前,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学风的熏染,而培养精英人才、领袖人才的高校育人诉求更需要纯化“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育人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均深刻地指出了大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的重要性,这也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是要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既要学会动脑,也要学会动手。“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则成为实现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3.从文化精神的传承而言,“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是一种华农历史与现实文化的精神传承

早在湖北农务学堂创立初期,张之洞就提出了“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办学思想;国难当头的湖北省立农学院时期,确立了“耕读不辍学行兼优”的培养目标;到了改革开放的华中农业大学时期,学校践行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大学精神。百年而下,张之洞先生开创的“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育人理念,经历岁月洗礼、穿透百年光影,至今仍然是振聋发聩的,对我们更新育人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仍具有重要的参鉴意义。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则也是体现着一种学问立足大地、实践服务社会的精神,更是修身齐家、兼济天下的知行观念。因此,“知行合一手脑并用”与我校的百年校训在精神内涵上是统一的。二、“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育人理念的精神内涵“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育人理念,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品格和心灵熏陶,它不仅是一种科学发展的育人理念,更是一种立足本土、求实创新的精神传递,传递着华农人的人格品性,也延续着华农人的文化血脉。其育人理念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是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求索过程的精神源泉,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作为当代青年,既应该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更应该有将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相统一的实践诉求。秉承知行合一,指的是让青年能始终恪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能不为名利默默耕耘,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用青春丈量大地,将学识文章写在大地上;坚持手脑并用,指的是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遵行科学的研究范式。如果说“知行合一”要求我们立足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手脑并用”则要求我们注重探索的方式方法,唯有两者并重,才可能达到知行的目的,成就学习实践的意义。

2.“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是独立治学精神和坚定爱国热忱的厚重传递,引导学生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非学无以广志,非学无以致知。青年的治学精神是与青年的使命感和实践观密不可分的。当代青年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应该有厚重的担当意识和爱国热忱,这是知行合一的内在夙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治学精神,要求学生有着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践理念,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爱国热忱,则要求学生知道为何学习、为谁学习,明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大众是一种爱国体现。挖掘“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厚重人文底蕴、锤炼创新育人理念的精神内涵也将成为我们宣扬科学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思想利器。

3.“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是立足实际和身体力行的现实感召,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加强大学生“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观念,实质是从意识上教育大学生应该立足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科学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培植国情意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我们应该从灵魂层面以这一理念影响和鼓舞学生,号召学生将自己化为一滴平凡之水,融入到实践的浩瀚大海中。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召广大学生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倾注于广阔的实践中去,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融入到祖国期望和人民需要中去,怀揣着建功立业的青春豪情,在实践中锻炼成才。三、“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育人理念的实现途径

当然,“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育人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铸就。作为培育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担负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也承载着祖国交给我们的时代使命,任重道远。如何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开展工作,如何真正实现“人人都能成才”的育人理念,既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育人理念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要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合理需求为导向,以科学高效的工作服务学生“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学生的全面成才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做“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践行者,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育人的过程中去,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工作理念,时刻将学生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将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将学生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积极扮演好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扎实做好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和帮助人的工作。

2.坚持立足学校实际和特点,挖掘、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以优秀人物的知行精神感染人,以先进人物的事迹鼓舞人”一直是我校倡导的优良风尚。百年以来,几代华农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理念,将“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人文精神一脉延续,涌现了一大批可敬可佩的“华农好人”。例如,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厚重的社会担当;“棉花奶奶”李文英,放弃大都市的优越生活毅然走向田间,扎根基层,50余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向农,实践不止,与棉农心连心,以脚板和赤诚丈量广阔田畴、孜孜奉献敬农爱农情怀,闪耀着炫丽光彩的人性光辉。他们生动鲜活地诠释着百年华农“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精神内涵,也正是他们,将这种“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实践精神与社会担当的完美淬砺,成就了可歌可泣的壮丽人生。这种薪火相继的传递鼓舞和激励了几代华农人,并将在华农人身上代代延续。

3.坚持强化实践育人的作用,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以扎实有效的实践教育培养学生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专业教学的重要性,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言传身教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结合实际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并提升学生脚踏实地、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引导广大学生树立“顶天立地”的理想信念,以真知实干报效祖国。

4.坚持加强“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教育,用务实创新的氛围感染学生

当代大学生是有着较高自我认知和自主意识的新青年,有理想、有抱负,更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学生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价值判断。人人都是育人环境,事事都是育人氛围,用华农优良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不断加强“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教育,使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的校园文化内化为华农人的自觉行动,让人人成为“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时代先锋,个个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用之才。参考文献

[1]谢四平.强化知行合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2]顾玉东.手脑并用积聚创新潜能[J].世界科学,2006(2).

[3]吴文新,孙武安.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何以必须被信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6).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构筑多元立体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模式

构筑多元立体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模式刘进摘要: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当代大学生的杰出代表和榜样,引领着大学生成长的方向和风尚,激励着大学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研究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成长规律,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构筑多元立体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水平。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

中共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了许多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新成果。特别是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不断涌现,成为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显著亮点之一。2011年7月7日,教育部、湖北省委、省政府与光明日报社在武汉联合召开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座谈会,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正式推向了公众视野。一、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优秀典型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时代的呼声,洋溢着时代的风采,推进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当代大学生的杰出代表和榜样,引领着大学生成长的方向和风尚,激励着大学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加强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先进典型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

社会的空前变革推动着社会现实和观念多样化进程急速而又深广的发展。一个社会越是走向多样化,越需要高扬主旋律,越需要强化主导性的社会价值体系,越需要承载着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文化的英雄楷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大学生先进典型体现了时代精神,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

2.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展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先进典型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也是外界了解和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窗口。先进典型的出现,既有偶然因素,更是校园文化长期浸润熏陶的结果。培育先进典型,不仅是树立学校声誉的需要,也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自我检视的需要。

3.典型示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强调:“培育选树大学生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领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好形式、好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先进典型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一个贴近大学生的先进典型可以影响和激励一大批青年学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二、“四大工程”推进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全程化

1.沃土工程“沃土工程”即营造良好氛围,为先进典型生根开花提供肥沃的土壤。具体可从制度建设、氛围营造等方面开展工作。(1)思想教育常规化。将思想教育贯穿始终,让思想教育无处不在,成为常规性工作。从入学教育到文明离校教育,从日常管理到各类学生活动,都是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2)典型宣传多样化。加强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和交流会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典型、学习典型。(3)激励措施制度化。制定激励措施,对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见义勇为等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为先进典型的涌现奠定良好基础。

2.新蕾工程“新蕾工程”即先进典型的选苗工作,立足早发现、早培养。在选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选苗过程中,学院的视野里是全体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好或者平时表现乖巧的学生,调皮的学生中也可能产生先进典型。只要培育得当,充分挖掘每名学生的潜力,野百合也有春天。

二是要尊重学生个性。现在的先进典型不一定是高、大、全的形象,我们应尊重个性和本色,选出具有时代精神、贴近广大学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好苗子。

三是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先进典型要来自于学生,也要成为学生争相学习、效仿的榜样。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选出自己心中的典型。

3.雨露工程“雨露工程”即先进典型的培养。先进典型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帮助,特别是大学生先进典型,更需要学校阳光雨露般的关心和爱护。(1)定向指导。这是指根据苗子的不同特点和类型,指派专门老师一对一进行指导。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工作上指导、心理上支持,为他们创造进一步成长成才的良好条件。(2)制订计划。老师与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大到人生规划,小到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督促和引导学生成长。(3)搭建平台。先进典型的成长需要机会,更需要平台。教师根据先进典型的不同类型和成长的不同阶段为他们搭建不同的平台,鼓励他们在平台上主动学习、快速成长。

4.暴风工程“暴风工程”即在培育过程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方式让培育对象接受实践锻炼和考验。

一是进行党性锤炼。使培育对象在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中服务同学、奉献社会,提高觉悟、升华思想。

二是承担工作任务。安排培育对象进入学生组织工作,承担一定工作任务,全面锻炼个人能力。

三是制造困难挫折。给培育对象布置突发紧急任务,加大工作量,对培育对象要求严厉而苛刻,从而提高培育对象的抗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构筑多元立体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模式

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总结经验和规律,将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与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围绕“四大工程”,着力解决以下四大问题,构筑多元立体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模式。

1.如何从“靠天吃饭”到“未雨绸缪”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出现有其偶然性,“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花气力培育的对象并没有获得我们预期的效果,相反我们并没有注意的学生却突然从某个角落崭露头角,于是有人认为大学生先进典型是“靠天吃饭”,为此花费太多精力没有必要。还有人认为,讨论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问题本身就是我国行政体制下根深蒂固的“政绩观”思想在作祟,甚至对此不屑一顾。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先进典型的脱颖而出固然需要机遇,但是本身的基础和实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先进典型的出现提供肥沃的土壤、适宜的阳光雨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贯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善于发现和激励具有典型潜质的学生,为他们的成长铺平道路、搭建平台,未雨绸缪、聚力推捧。具体而言,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典型人物培育的思考与研究,结合实际,编写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材料,认真分析近年来学校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主要特点和成长经历,从中概括和提炼出大学生先进典型成长的基本规律,设计出大学生先进典型成长路径图,并通过相关制度予以保障,从而进一步完善学院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体系。

2.如何从“千人一面”到“各领风骚”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习惯思维里,一说到先进典型,就会想起雷锋、焦裕禄;一说到大学生先进典型,就会想到徐本禹、洪战辉、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仿佛先进典型就一定是又红又专、道德高尚。我们树立的典型更多是强调奉献,典型身上让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苦情与悲壮,而缺少快乐与激励。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标准,对究竟应该通过典型树立怎样的价值导向,其实我们一直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如何从“千人一面”到“各领风骚”,如何让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类型更加多样,如何合理调节先进典型群体中的悲喜色,让学生不仅能够从悲痛中感受震撼、净化心灵,也能够从欢悦中获得动力、奋勇争先,从而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先进典型选树格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如何从“昙花一现”到“四季常青”

先进典型树立之后,可能在当时受到各方关注和追捧,在校园乃至社会上掀起一阵风潮。但是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不断更新和叠加,成名容易,遗忘也容易。我们要树立愈久弥坚、四季常青的典型,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未来,这个典型都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实践的检验,而不只是昙花一现。为此,我们首先要让典型产生于普通学生、根植于普通学生,要让典型可亲、可信、可学,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脱离实际而“圣化”,否则典型就失去意义;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典型的持续培养,在不断选树新典型的同时,关心老典型的发展,要引导他们珍惜荣誉、正确对待荣誉,鼓励他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发扬特长、永葆先进;再次我们要有培育典型的持久耐心,一个典型的出现,可能在刹那间,也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培育。有的典型可能是在校期间以学生身份出现,而有的典型可能会在走出校门以后以校友身份绽放,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毕业之后,典型的出现都和学校的培育息息相关。

4.如何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先进典型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感召力,通过先进典型,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树立标杆,带动和引领更多大学生向先进靠拢,这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从徐本禹到后续的支教者,很难说后来者没有受到前面典型的影响。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实现大学生先进典型群星闪耀,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为此,我们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制度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制度成为培育先进典型的助推器;二要进一步增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和效果,挖掘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进一步扩大典型的影响力;三要进一步密切先进典型与广大学生的联系,让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让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先进典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鲜活、生动的教材。在平时的培育中,我们要坚持把广大学生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把广大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坚持把广大学生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解思想之惑、解文化之渴、解生活之困、解心理之压、解就业之难,使广大学生“求学无忧”、“就业有望”,先进典型自然层出不穷。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切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内心关切、利益诉求,着力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推动形成“一花引来百花香”的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我们将以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

[1]邵春明.遴选大学生先进典型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

[2]曹坤明,吴巧玲.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突破大学五十五道侃》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3).

[3]耿昕,董俊,乔颖.创新大学生先进典型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J].新长征,2010(2).

[4]唐小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具体化、大众化探索[J].学理论,2010(2).

[5]乔颖,耿昕,董俊.大学生先进典型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

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的探索

陈柳摘要:农科类院校因其自身专业特点,在形势政策教育方面既存在与其他高等院校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及目标,研究建立具有农科类院校特色的形势政策教育模式,探索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当代大学生的新途径、新方法。关键词: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形势政策教育是指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为主要内容开展的教育。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发展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农科类院校因其自身专业特点,在形势政策教育方面既有和其他高等院校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特殊性。一、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研究意义

新时期,农科类院校如何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校实际,切实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他们树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理论意义

对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还有助于推动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规范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1)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要求。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加强高等院校形势政策教育建设,与时俱进,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课题的研究。(2)推动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规范化模式。农科类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力量的重要来源,是科教兴农战略的有力支撑,且肩负着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科技农业人才的历史使命。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人才的培养、输送和补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作为培养人才的农科类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国家的农业政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规范化模式,培养学生以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指导,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奉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政治抱负,唤起农科类院校大学生献身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和时代责任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2.研究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现实意义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加快步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大力度培养新时期具有农科类专业背景的,符合时代需要、社会需要和民族需要的合格人才势在必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研究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1)深入推动落实形势政策教育在农科类院校的有效开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年,教育部社政司下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由此可见,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据调查,形势政策教育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内容不够充实、课堂略显沉闷、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此外,形势政策教育并没有有效结合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对于农科类院校,要求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农科特色专业大学生,但在其普及化过程中没有体现特殊性。(2)为农科类院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供建设性意见。自2003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锁定三农问题,这足以体现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2005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延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如果没有一大批能够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动力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难以取得较大进展。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的农科类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要吃透中央文件精神、充分理解国家政策对人才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时代需要、社会需要、民族需要的合格人才。(3)引导农科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择业观。形势政策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引导其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当前,农科类大学生面临包括就业、心理、经济等多方面压力。例如,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农科类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功利化、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农科类专业信心不足,认为其是没有前途的专业。另外,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中国和世界的双向互动中掌握主动权,成为形势政策教育的时代要求。二、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研究内容

当前,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弥补当前学界关于形势政策教育研究的不足,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首先应该将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形势政策教育及其组成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各组成部分的设置及其内在联系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研究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现状,梳理和总结高等院校形势政策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对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通过对比,我们应重点查找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存在的特有问题,结合农科类院校的特征,探讨解决的办法和建设性意见,改进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有效途径。

其次,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分析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模式的构成部分和运行保障体系,牢牢把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探寻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新渠道、新方法和新模式。通过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新模式以及建立形势政策教育新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创新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模式,可使其体现农科类院校特色,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提供有利支撑。

最后,我们还应研究国家各领域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机遇和挑战,认真领会党中央文件精神,提高农科类院校在新的国内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为自身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争取更多机会。与此同时,通过研究搭建农科类院校特色的形势政策教育平台的方法和有效途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的重点

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在于突破形势政策教育传统模式,探讨建立满足农科类大学生需求的特色新模式。因此,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将形势政策教育从第一课堂拓展为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第二,突破以往研究中高等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普遍性原则,着重结合农科类办学特色和依托国家政策的不同倾向,提出具有农科特色的形势政策教育研究模式;第三,以农科类大学生的需求为基点展开形势政策教育研究,将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学校政工干部日常工作中,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有效的研究对策。

3.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的难点

在研究形势政策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农科类院校与其他院校所具有的共有属性,又要弄清楚农科类院校所具有的独特性。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将研究结果一般化,即得出的结论虽具有普遍意义但不具有针对农科院校的特殊意义。同时,由于受到研究时间和研究经费的限制,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不能对接收具有农科特色的形势政策教育的学生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不能得出形势政策教育对其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的直观数据。因为与其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致,形势政策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所以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研究在短期内难以给出确切的结论,即加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是否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合格大学生。三、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研究目标

开展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调查研究意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推进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建设进程,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新模式(图1),为培养富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大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图1 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体系

第一,调查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现状,查找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原因和提出有效对策,为农科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开展和谐教育及最大限度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本课题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研究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现状,分析查找出农科类院校目前形势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梳理和总结高等院校形势政策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对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找到属于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存在的特有问题,结合农科类院校的特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设性建议。

第二,结合农科类院校办学特点,构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模式,为农科类院校形势政策教育的安排提供参考。首先,第一课堂的建设。教育部根据中宣部关于形势政策教育的部署,每年将制定两期形势政策教学要点。农科类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突出重点,有效利用教学要点,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全面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课程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广泛组织学生学习。其次,第二课堂的拓展。各院校应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挖掘教育资源,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开展主题选创教育活动,把形势政策教育与党团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理解政府的政策方针,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

第三,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的农科类大学生。在当前新形势下,农科类大学生面临巨大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功利化、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农科类专业信心不足。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学校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使他们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决心,使他们最终成为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

[3]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4]申献忠,冯巧兰,黄春国,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孔燕.国际视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对策研究

吴斌摘要: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同时还是高校党建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影响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关键词:高校党支部建设对策研究

中央16号文件指出,“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学生、团结学生、引导学生以及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并落实到学生中去的重任。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和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质量,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一、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1.党支部结构较完整,设置有待合理化

本科生党支部以班级、专业、年级和混合建制四种方式为主,在高年级班级建立党支部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以班级为单位建制的党[1]支部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85.6%的党支部支委会仅设有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但党支部成员过多,党员人数超过20人的支部占党支部总数的25.2%,再加上党小组划分情况不理想,导致党支部工作灵活性不够,影响到党支部工作效率。

2.党支部成员变化大,干部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党员发展力度较大,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数量会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在学生进入大三、大四阶段,会经常出现支部重新划分的情况,当某一支部的支部干部培养成熟以后就面临着新的支部干部出现的情况。有的新党员在入党后即被调整到新的支部,对原所在支部的建设工作开展极为不利。另外,大四学生还面临考研复试、求职面试和工作实习等在校外长期居住的情况,无法继续有效开展支部建设工作,这些都是目前学生党支部干部在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客观问题。

3.组织生活能坚持,内涵形式有待多样化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党员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到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从组织生活的频率、效果和党支部成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态度来看,本科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坚持得较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组织生活的形式主要以“会议”和“讨论”为主,较为单一,缺乏内涵,严重影响到组织生活的效果。70.1%的党员认为影响组织生活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4.指导教师稳定性不高,支部建设缺乏系统指导

从事学生党支部建设指导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以学生辅导员为主,他们一边要承担繁重的学生工作任务,一边又要指导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学生的日常管理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工作难免会力不从心。同时,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长期缺乏系统的指导。

5.党支部制度较齐全,执行效果亟需提升

本科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情况较好,制度也较齐全,但85.3%的党支部没有很好地建立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32.0%的党员只有在参加党内活动时才佩戴党徽,12.7%的普通学生不知道本班是否有下班党员。这些情况暴露出党支部执行制度不力的现象比较普遍,党支部制度执行有待进一步有效化。

6.党员整体素质较高,教育管理有待强化

本科生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时对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情况以及群众基础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发展党员的标准把握得较好,从“入口”上把好了质量关。但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来看,部分本科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够,党员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由此可见,党员的教育管理是需要花大力气去重点抓的工作。二、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新思路

1.创新支部设置模式,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的发展及生活、学习的不同特点,尝试多样化的学生党支部建立模式。如在学生公寓中建立党支部,几个连片学生寝室的党员成立一个支部,通过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在学生公寓中发挥引导和带动的作用;也可尝试不同年级的党员成立党支部,高年级党员带动低年级党员,强化交流和教育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更多学生党支部的建立模式,突破原有的以专业、班级为基础的划分方法。

2.创新指导方法,加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指导力度

在学生党支部指导老师的配备、培训和激励上要注意政策引导,并且邀请一些老党员参与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工作。指导老师不仅要参与党支部发展党员的过程,还要注意对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指导,包括支部活动的开展、支部党员的继续教育、支部工作的制度建设等。指导老师要注意创新指导方法,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学科特点,不能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要尊重和满足大学生党员的教育需求,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党员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

3.建立健全组织制度,规范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

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除了为党支部提供建设思路、建设方案之外,还要为其制定相应的约束制度,为党支部建设工作提供工作指导和工作思路。如制定相关的党支部工作条例、考核条例、学生党员发展的相关流程制度等。加强制度建设,使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可以保障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合理、有序、有效地展开。

4.强化学生党建队伍的培训指导,发挥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作用

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党领导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头雁”。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多由辅导员或者高年级学生担任,精力上往往投入不够,业务也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他们理论功底尚浅,也缺乏党员教育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所以,学生党建骨干的培养,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指导,使其系统学习党务专业知识,熟悉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提升学生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最大程度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开展。

5.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组织生活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党员教育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员先进性、积极性以及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学生党组织要坚持和完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同时要开展主题鲜明、思想性强、具有较强吸引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生活,在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同时教育广大党员。

6.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凸显教育管理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党支部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实际,在党员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突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首先是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党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如对低年级党员要重点进行端正入党动机的再教育,不仅完成组织上入党,而且要使其从思想上入党。其次是找准切入点,注重针对性,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党组织应注意分析新时期党员的特点和思想动态,注重教育的针对性,通过社会实践、政治理论知识竞赛、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参考文献:

[1]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2]陈大云.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王轶,何晓琼.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创新[J].文教资料,2010(9).

 [1] 这是一个关于《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的问卷调查统计,本文未特别说明的所有数据均来源此项调查的统计结果。

六位一体,助推入党积极分子成长发展

丁记峰摘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是党员发展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做好启蒙教育、规范选拔程序、突出实践锻炼、成立示范岗位、建立成长档案、落实发展标准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前期选拔、中期培养和后期发展,能够较好地实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核体系的完善,实现党员发展工作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强化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学生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积极地、慎重地发展党员,是为我们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实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的指导原则,以及十七大“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对于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对于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广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程度也不断得到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加大在大学生中的党员发展力度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同时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中的启蒙教育力度不够、选拔培养不够规范、发展工作标准随意等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三、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体系的实践途径

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同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管理体系。

1.重视启蒙:做好启蒙教育、拓展覆盖范围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首先注重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启蒙教育。一方面,从大学生入校伊始,就要在全部新生范围内开展入党教育启蒙讲座等活动,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引导,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另一方面,在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邀请广大同学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预备党员中期答辩、党员发展观摩会等,帮助广大同学提前熟悉组织生活、参与组织生活,从而扩大党组织在广大同学中的向心力、吸引力。

2.把好入口:规范产生程序、保证选拔质量

在入党积极分子产生环节,高校应严格按照组织发展工作相关要求,规范入党积极分子产生程序。积极分子必须要经过主动递交申请书、参加班级团支部推优、班级小组讨论筛选、学生党支部讨论推荐、上级党组织审核批准等环节,保证能够将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强的青年团员选拔到党的后备组织中来。

3.强化实践:突出实践环节、增强奉献意识

在入党积极分子产生后,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党校集中学习、参加团支部党小组活动、上交思想汇报等,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锻炼和考核,通过创新实践载体、丰富实践途径,探索实际可行、具有推广意义的新方式、新做法,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锻炼环节,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奉献意识、参与意识。

4.公开示范:成立示范岗位、发挥模范作用

入党积极分子是广大青年团员中的骨干,如何实现入党积极分子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仅关系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更关系到党组织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实现。工作中我们可以考虑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设立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岗,鼓励积极分子申报创先争优示范岗,公开承诺事项,明确职责范围。通过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岗,可进一步增强模范意识和奉献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和自身能力,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

5.规范记录:建立成长档案、见证成长点滴

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贯彻和执行。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中,我们可以参考党员档案的内容和格式,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为入党积极分子建立成长档案,规范对入党积极分子成长发展情况的记录。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详细记录并规范整理了入党积极分子在一段考察期内的承担社会工作情况、获得奖励情况、实践活动情况等,量化了入党积极分子在理论学习、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并帮助入党积极分子牢固树立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6.落实标准:坚持发展标准、保证发展质量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是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前提保证,党员的发展标准制度将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发展工作中,我们只有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严格落实党员发展标准,并坚持做到发展标准与培养标准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发展工作和党建工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向作用。在党员发展人数上,我们应严格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坚持个别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保证每一个培养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都能达到党员标准,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总结与思考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既是组织发展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推手之一。在工作中,高校应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置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大局之中,作为拓展学生党建工作方式和覆盖范围的新载体、新途径,实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衔接和相互促进。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政治觉悟、思想修养、理论水平、学风建设、志愿服务、学生工作等具体标准为考核培养导向和党员发展导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组织发展工作、党建工作、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从而发挥党建工作的龙头带动作用。参考文献:

[1]邹积英.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2]祝学文.大学党校在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2010(4).

论资源与环境学院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种途径

蒋朝常 魏鹏 吕叙杰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育人”氛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紧抓机遇,因势利导,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形成了“抓教师队伍,促学术育人;抓班主任队伍,促学风育人;抓辅导员队伍,促管理育人”的基本模式,旨在突出教师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进步。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班主任辅导员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一项根本任务,而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主体就是高校的广大教师。尽管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是非常尽职尽责的,但目前也存在部分教师只热衷于搞科研、做课题、写论文,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和思政管理,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纽带,这样势必给大学生的培养带来不好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力度,体现高校教师的崇高价值,近几年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以下简称资环学院)紧紧围绕着教师教书育人这条主线,狠抓班主任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抓师资,促课改,占领思政教育主阵地

课堂是思政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是学生接受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第一课堂。所以,任课教师对思政工作的开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过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着力开展整顿课堂、随机听课、期中教学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课堂管理,保证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尊重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作用,对学生提出的少数课堂教师存在的教风不正、带情绪上课甚至出现教学事故等现象和问题,加大整改力度。

同时,学院紧紧抓住新生入学教育和老生返校的关键期,开展专家学者进迎新点、进课堂、进宿舍面对面交流的活动,开展专业教育导学,鼓励和支持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强调大学的学习方法、思想道德培养和学术精神;坚持开展院领导听课制度,院领导、系主任、专业主任带头,不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学院领导轮流到场巡考;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开设团课、党课、形势教育课、就业政策课、考研动员课、英语四六级考试动员、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SRF)讲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拓宽思政课堂讲台,扩大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坚持实践育人,采用学校实践劳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实践场所的建设,在湖北咸宁、湖南株洲等实习基地大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针对学生实践课较为薄弱的现状,学院提出,入党之前,积极分子必须做到“三个一”——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观一次革命遗址,参加一次生产实践课——以夯实思政工作基础,提高思政工作效能。二、爱学生,勤交流,健全关爱学生的长效机制

视学生为己出,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关爱和关心学生是资环学院长期秉持的基本理念和做法。学院通过开展“绿博轩——师生面对面”和领导学者进寝室、进课堂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将学生的事情当作大事、要事、急事来处理。

学院努力建立健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学院领导、专家教授、骨干教师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好传统。在重大时间结点如新生入学、学生开学、毕业离校等时节,院领导及学院各系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专业主任和班主任等骨干教师集中走访看望学生,深入学生宿舍慰问学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积极争取校内外学生奖学金,定期举办奖学金颁奖大会,学院全体领导参加,鼓励学生学习先进,形成“比、赶、超”的良好氛围;结合学校“创先争优”工作部署,创建教师队伍“关爱学生示范岗”;通过教师参与学生集体活动,如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大二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SRF)宣讲、CET4模拟考试、大三考研动员、大四毕业教育等,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三、常下寝,多听课,提升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思政工作的最主要抓手之一,班主任的工作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与学生多交流、常交流是了解学生的主要手段,是开展工作的有力方式。资源与环境学院班主任很重视与学生在一起交流沟通,拓宽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他们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鼓励和安慰;他们时常进入课堂听课,针对学生迟到早退的情况提出批评并从专业知识的角度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探讨;他们经常参加学生班级的活动,召集班会,共同研究班级事务,并在班级活动中增进与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加深与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为提升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资源与环境学院还做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激励、问责和淘汰机制,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研讨会,将班主任工作经历作为学院教师提职晋升的必要条件;每年从年终分配奖金中拿出相当数额的专项资金作为班主任津贴,提高班主任待遇;严格班主任考核,对不负责任的班主任一律实行淘汰制;安排新进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担任班主任工作。四、重教务,强学工,两条战线互促互进

教学战线和学工战线紧密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院长期秉持教务战线与学工战线齐抓共管的共同育人理念,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同室办公,随时研讨学风建设问题;坚持辅导员“专人专事”,确保辅导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学工、教务战线合力开展大型教育活动,新生入学教育、CET-4动员、考研动员等活动都由学工、教务的同志共同组织、共同负责。

教务战线在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过程中,总是将学工战线同志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学生学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学工和教务一致努力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辅导员队伍始终坚持每周听课1至3次,将听课记录、到勤情况、纪律情况和教师备课及课堂效果跟教务老师反映,教务系统通过例行的会议进行通报和整改。针对选课、学分预警、退学休学及学籍异动、学位获取等问题,教务系统会结合学工战线所获取的一手材料进行协商处理,共同为学生做好相关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教务老师还将监考、《大学生手册》讲解等工作交由辅导员老师处理,这不但增进了辅导员老师对教务工作的了解,还从侧面加强了辅导员老师做思想组织工作的理论功底。五、倡师德,创品牌,树立思政典范与标杆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创育人活动品牌。为树立思政典范与标杆,学院加强对绿色协会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绿色协会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绿色协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内重大赛事活动,积极开创学院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新品牌。目前,学院绿色协会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内“全国十大湿地使者”、“全国高校优秀环保社团”、“全国十佳社团”、“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等荣誉称号,2009年绿色协会还代表中国青年赴韩国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工作会。同时,学院借本院学生在2010年国际数学建模中荣获一等奖的契机,进一步打造我院科技创新品牌。

学院密切结合学校思政工作特征和整体部署,推陈出新,在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近年来学院涌现出大量杰出思政工作榜样和标杆。其中院党委书记冯永平同志获评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院长黄巧云教授获评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吕国安教授被评为学校首届师德先进个人,赵劲松等一批同志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胡红青教授、蔡建波老师被评为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冯雄汉教授被评为武汉市洪山区十大杰出青年,乔学琴老师被评为校优秀辅导员。同时,学院还将教学先锋岗、教学管理示范岗应用到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号召学院师生向先进看齐、向标杆学习,努力为学院思政工作添砖加瓦。据统计,学院自开始设立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以来,先后产生了15名优秀教职工党员先锋,而直接与大学生思政工作有关的教学示范岗、关爱学生示范岗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六、拓思路,立新意,迎接思政网络化挑战

学院思政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用新手段、新工具、新渠道,拓宽思政工作渠道。借助现有思政平台,在沿用传统交流方法的基础上,广泛采用QQ、微博、手机网络(Twitter等)、飞信、人人网等方式,尝试用留言、网络交流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交流的时效性和感染力,并在此基础上高度关注学生的新动向和日常生活学习,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和管理。

现代网络具有使用面大、受众面广、影响度大的特点,加之当代大学生网络技术和网络语言增强,网络覆盖面广,用这样的新型交流手段和方式展开工作较为简便,易于接受,应该也必须在思政工作的平台上发挥更大效能。我院创立了辅导员博客和微博,采用使用面较广且较易被接受的方式展开思政工作,促进我院思政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辅导员博客不仅仅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条例纪律等生硬的说教,还包括辅导员个人的生活、学习、情感、理想,也包括照片、文字、视频、音乐等载体,通过使用这些较为人性、较为生活化和较为贴切的内容,既丰富了辅导员博客的可读性,又增强了博客的渲染,容易为学生接受,甚至产生共鸣,更增强了思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是贴近大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七、重联合,促交流,搭建家校联合思政平台

学院紧紧围绕“校企联合、家校联合、校社联合”的管理理念,创新家校联合教育举措,以传统家访、书信方式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沟通渠道,形成一条适合高校的家校联合教育模式,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以家庭信息库为基础,坚持家校书信来往。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学生和家庭信息库,并定期更新。黑龙江一名家长在写给资环学院党委书记冯永平的回信中说:“这封以古朴形式发出的信,映衬了你们育人的真实,踏踏实实工作的一种精神。”二是深入开展家访教育活动。资源与环境学院定期在全院开展“走进学生家庭”家访活动。三是用现代网络“hold住”家长,促进网络平台交流。资源与环境学院建立家长交流QQ群、新浪微博账号、人人网公共主页,四是编撰电子家长简报,定期将学校重大事件、学生工作新闻等信息发布在上述三个沟通平台之上。

为完善工作机制,固化教育模式,学院成立武汉高校首个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在新生入学适应阶段的重要作用;让家长参与制定学院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如《公寓电脑使用管理规定》;邀请家委会代表进入课堂听课,参与教学评教,为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学院所做工作受到《楚天都市报》、新华社、中国教育网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梁玲.浅论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的时代必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

[3]钟志奇.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不断增强党在高校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4]郭凯.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

[5]谢相勋,彭巧胤.试论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浅析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途径

高亮摘要:学习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追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深刻理解学习型党组织的核心、关键和方法。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综合性的工程,必须运用系统性的观点和理论作指导。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需要从核心价值的坚持、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坚持以人为本、改进管理模式等角度进行。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学习途径一、背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完善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而进行的,是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坚强基石,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十分必须的,也是十分紧迫的。二、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和理解

学习,是人类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要求,是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的本质的工具,也是促进个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学习的重要载体,组织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组织学习和学习型党组织是具有一定区别的,学习型党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型党组织的目的——提升执政能力,稳固执政地位

党组织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提高应对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判断和处理潜在冲突和危险的能力,进而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更新,科技的更新换代加速,知识发展的爆炸性,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始终站在发展的前沿,紧跟改革开放的全球化步伐。

3.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系统、全面、整体性的思考

系统的思考方法,全面看待问题的角度,能有效地避免单项思维和狭隘的问题解决方式,能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做好解决问题的各项准备,这样才能高效、正确、迅速地处理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需要接受系统性的学习,做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多视角、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完善思考方式,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4.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组织能力学习

组织的学习组织能力,一般包含组织整体对组员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组织成员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组织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契合程度以及组织成员对所处的组织目标的坚定程度等。因此,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组织的学习组织能力建设,将各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要素进一步结合,发挥各个子系统实现组织目标的合力,使组织的力量系统得到良好的运行,发挥学习型党组织基础的最大潜能和能量,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5.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

时代的进步发展是依靠各个阶层力量的推动才得以实现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其实质就是要不断地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保持各个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各个阶层中的民众,必须发挥这些民众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需要坚守党的群众路线,需要在学习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不管面临的条件多么艰苦,遇到的困难多么强大,都始终在学习,都始终将自身的学习内化在国家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在新时期构建学习型党组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核心价值观,吸收百家之长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指导的政党组织,其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同时,要善于吸收其他思想的合理之处,为我所用、补我不足,这样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弥补理论上的相对薄弱之处,发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2.坚持学习方式多样化,跳出学习 “旧怪圈”

传统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表现为一种政治思想教育的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而产生的,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和局面,因此,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处理问题的需要。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不仅仅需要组织内党员个人主动的学习,还需要组织内团体的相互学习和组织的共同学习,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因此需要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党员个人的学习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最基本的条件,组织内团体的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组织的学习是在组织内团体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和升华。

3.以人为本,支持和鼓励创新型人才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对象表面上看是组织本身,但实质上是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因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组织内成员的发展来推动和实现,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组织内成员的作用,做到“以人为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组织内成员的全面发展,以组织成员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找到其与组织需求直接的切合点,将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组织成员个人的需要相结合,帮助组织内的成员制订个人发展规划,进而实现个人目标、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三位统一。同时,要支持、鼓励和发掘组织内创新型人才,并将其树立为榜样,进而带动组织内其他人的学习和发展。

4.改进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绩效

任何一个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有一个领导团队和领导模式,而其领导模式则会反过来影响组织的运行。同样,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需要一个高效、灵活、敢于创新改革的领导模式。传统的党组织模式是一个权力过分集中、上级决定一切的组织,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构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管理弊端。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改进,不断提升管理的绩效。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一种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减少直线性管理,促进组织内成员的平等交流和沟通,提倡民主平等讨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组织内的成员感受到组织的开放和包容,这样将有助于组织的成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信息沟通的相互性,进而形成一种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合作的良性循环的管理模式。四、总结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含很多的子系统,需要整合多种资源,需要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而发挥出超出整体的功能。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核心是解放思想,要紧跟时代需要,不能固守常规,不能故步自封;关键是实事求是,懂得取舍,不能照搬照用,要结合实际需要,对学习的知识理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基本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敢于走出传统限制,敢于挑战传统规则,以适应新时期建设发展的需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过程,需要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共同推动。参考文献:

[1]谢春红.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仇明.学习型组织及其创建途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2(1).

[3]陈江,曾楚宏,吴能全.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3).

[4]张声雄,徐韵发.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大学生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耦合联动机制的探索

孙倩茹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员教育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大学毕业生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发挥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形成两者双赢的局面,是值得高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大学生党员就业现状为基础,探索建立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耦合联动机制,希望为高校育人提供新的理念与参考。关键词:党员教育就业指导联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2010年近630万,2011年达660万,2012年更是达到了680万,屡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旧如此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此外,高校党建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团体,对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在工作中融入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地将大学毕业生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实现毕业生党员教育与就业工作双赢的局面,是目前值得高校工作者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一、大学生党员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党员在就业中的优势

1)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

大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端正,方向明确,且成绩名列前茅。大多数的学生党员在校期间都曾获得过专业奖学金,或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期间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锻炼。他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这些经历极大丰富了他们的阅历。

2)政治素质过硬,品德修养好

学生党员都是经过高校基层党组织严格筛选出来的。作为党内的新生力量和大学生中的骨干,在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带头的作用。他们服从组织安排,积极配合组织完成工作,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同时,大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定,遇到问题能从长远和全局出发,思想政治觉悟较高。

3)服务意识与奉献意识较强

党章里明确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群众基础的好坏是考察学生入党时的重要依据,只有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同学才有机会被同学推选到党这个先进的组织中来。

2.大学生党员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好高骛远,功利性强

近年来,高校就业指导在引导毕业生形成“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上下足了“力气”,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心浮气躁、功利性强”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毕业生党员中较为突出。学生注重理想化职业,往往忽略个人在岗位上的实际效能与贡献;注重工作环境与区域,而忽视能否发挥专业优势、体现个人价值;注重工作的舒适度,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2)忙于自身,忽略模范

进入大四,学生就开始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大部分学生把关注力逐渐放在自身发展方面,对身边同学及学校其他事物的关心减少。党员在就业过程中通常比较主动,自主性较强,但恰恰在此阶段也失去了以往对学校工作的热情,奉献精神有所松懈。在这个阶段,有的毕业生党员容易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毕业生党员教育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

1.党员教育与就业意识引导效果存在差异

目前,部分高校中出现“毕业生入党热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人才竞争激烈;第二,党员素质较高,为用人单位所欢迎;第三,入聘学生党员,为单位提升品牌。在多数单位“党员优先”的招聘要求影响下,部分毕业生将入党作为增加自己应聘成功率的筹码,这样就造成一部分党员客观上存在着信仰、信念不够坚定和政治热情不高的现象,与纯正的为人民服务、自身坚定的信仰等动机相脱离。

2.党员考察与就业推荐不匹配

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教育、党员考察再教育是党建重要工作。学校通过党员参与组织活动、思想汇报、日常行为规范等全方位了解和评价党员的优秀程度。就业中,部分用人单位希望学校推荐学生,但学校往往忽视从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考察的角度来参考和比较,也不能及时建立信息库,当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时,只能凭借印象予以推荐,不能在毕业生具体情况和就业单位需求间达到最佳平衡。

3.党员教育与就业实习要求冲突

进入大四后,毕业生党员会出现降低自身要求的问题。因此,党性修养教育、感恩奉献教育等加强和巩固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十分必要。但是,学生既要完成毕业设计,又忙于就业市场的实践,这为学校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实施带来困难——主观上党员教育可能不能引起毕业生党员的关注和兴趣,客观上学校的党员教育对学生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党员教育组织管理与就业工作缺乏整合性

高校在基层组织的管理上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即毕业生分属基层支部和分管就业的专职教师进行组织上和业务上的教育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既要完成就业面试、实习任务,也要参与支部的各项组织活动,同时还要完成导师给予的毕业设计任务。由于学生精力分散,各项任务均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使学生党员滋生不良情绪。另外,由于综合素质高的部分高年级党员往往扮演着党支部书记、支委等党建工作学生骨干与就业工作协调骨干的双重角色,既要在党员教育、组织管理中协助基层党委开展各项工作,又要协助辅导员、管理人员开展就业指导相关工作,导致部分工作难以推进。三、建立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耦合联动机制的途径

1.党员党性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联动,深化教育管理内涵

鉴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浮躁,端正其择业观尤为重要。深化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理念,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道路。因此,将党员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以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毕业生入党动机与就业观协调统一,对提高党内活动的吸引力和增强就业指导思想的可接受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强化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在党课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增强对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引导,发挥学生党员教育“群体效应”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另一方面,把握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时机,促进两者耦合作用的发挥。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均具有连贯性和阶段性。连贯性即党员教育和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阶段性即在各个大学阶段需要结合大学生发展具体特点分重点、分形式开展教育。

2.党员教育考察与就业推荐联动,增强教育管理实效

构建包括思想动态、日常表现、特长特点、职业目标、考察情况、就业去向、就业现状等方面的党员信息平台及就业档案,一方面便于党组织对其进行考察、总结和再教育,另一方面有效快捷地掌握党员情况,为毕业生党员推荐提供依据,有利于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另外,通过分析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去向、就业层次等数据,结合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为今后的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3.思想教育与就业信息联动,拓宽教育管理渠道

毕业生党员迫于就业压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参加招聘会、双选会或就业实习,流动性较强,这与丰富的党员教育计划存在冲突。对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对毕业生开展思想教育,提供就业信息,借助人人、微博、QQ、微信、党建专栏等形式,方便毕业生党员及时与党组织联系,加强信息交流。

4.党员骨干与就业骨干联动,整合教育管理资源

构建党员骨干与就业骨干联动机制,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党支部-党员骨干-党员-普通学生”五级就业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学生党员骨干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引导普通同学积极就业;通过发挥先进党员的示范作用,开展“朋辈辅导”,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另外,将党组织活动与就业指导活动相结合,通过各类党支部立项活动,整合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党员教育与就业工作高效性。

5.理论培训与业务交流联动,发挥教育管理合力

针对高校党员教育与就业工作管理队伍力量不足、交流配合不畅等问题,需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强化培训,提高毕业生党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努力探索有效的工作形式,共同寻找适宜的途径来提升自身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促进党建和就业工作人员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形成教育管理合力,推进党员教育和就业指导耦合联动机制的发挥。

就业工作与党员教育同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与必然要求。高校应以党建为核心,以就业为载体,将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充分耦合联动,以发挥毕业生党员自身人力资本的最大效用,开创党员教育和就业双赢的局面,为推进社会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1]徐微.党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作用发挥的调查分析[J].大观周,2012(17).

[2]李娜.发挥学生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3]胡文淑.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双赢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3).

[4]虞蓉,丁红娟.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与就业工作双赢模式的研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5]林雪岩,高永新.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

[6]张海涛,白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生党员作用研究[J].商情,2010(12).

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武文军摘要:人的思想活动是有特定规律性的心理活动,研究心理活动就必须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投入产出率不高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有效地应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工作。本文提出应充分提高对心理学知识的重视,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力度,科学运用它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心理学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被教育者的思想为研究对象,对被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塑造过程。人的思想活动是有特定规律性的心理活动,研究心理活动就必须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由此可见,心理学知识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熟悉和掌握心理学知识,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人的思想形成过程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从量变到质变、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反映,它必须经过感知、思维、认同三个阶段,才能最终由社会思想内化为个体思想,有效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人的思想感知是指人们对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的思想体系的感受和印象。人的思想感知往往是具体的、生动的,对复杂思想问题的把握也是有限的、表层的。思想思维是主体在思想感知基础上凭借理性能力对思想感知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比较、分析和认识过程。在思想思维的基础上,个体经过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实现了社会思想向个体思想的转化,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约束机制。个体一旦遇到类似的状况就会以一种“强迫”心理迫使自己采取相应的行为进行处理,而相反方式的行为则会令个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不适,从而有效地约束个体的行为。

如某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人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即最初的思想感知;接着他联想到自己曾经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座后得到了多数人的夸奖和少数人的嘲笑,进而他分析多数人是认可这种行为的,少数人因为个人素质低才对这种行为产生了非议。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同样也会有人为自己让座,这正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所以这样做是正确的。经过一番“思想思维”他产生了对自己行为的认同,并将此“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就会主动让座,然后产生心理愉悦感;反之则心理上产生愧疚感并“迫使”自己主动让出座位。此例对人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当然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具有反馈影响机制的心理过程,很多问题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分析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学校也都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从教学计划安排上,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各学习阶段都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调整实施的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即05方案)中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时为224学时,约占目前高校本科总学时数的9.3%;从队伍配备上各级学校都安排有专兼职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客观上讲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何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等知识的感性认知是到位的,“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依然存在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中指出的“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严峻的事实迫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和解决目前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产出率不高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宏观环境上看,目前全社会尚未完全达成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共识

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向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关心、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但往往更多地侧重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意义和方式方面的研究,而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机理和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共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掀起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潮,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但明确提出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还为数不多。心理学原理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达成普遍共识。

2.从中观环境上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大多数人员心理学知识基础非常薄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一般都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这支队伍中除占比例较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受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训练外,其他大多数工作人员多为跨学科、跨专业工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知之甚少。工作过程中往往依靠个人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的理性思考,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凭借简单的批评和说教难以收到良好效果。

3.从微观环境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对学生个性需求心理的关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已日臻完善,但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进而由社会思想内化成学生的个体思想,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体行动,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通过课程考试,至于学习效果则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学生上课时因对课程缺乏兴趣,逃课者有之、睡觉者有之、看小说者有之,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仅靠考前大突击就可以高分通过。难怪很多学生感言,上了几十个学时的课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考前的这三五天。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源泉,是思想和活动的动力。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为什么对课程不感兴趣?我们对学生的需要真正关注了多少?为什么专业课的课堂效果比政治理论课要好?为什么学校各种素质讲座总是人满为患?如果总是将原因归咎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教育体制有问题,那我们是否反问过自己究竟对提高教学效果做过哪些有效的工作?三、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要充分提高对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开展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使他们熟悉并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能够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有效地指导工作实践。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人都有一双知“心”的眼睛,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知“心”人。

1.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首先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心理和人格心理的分析上,而后才是进行课程内容的搜集、归纳和整理以及授课方式的组织设计上。要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多种心理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授课信息的心理反映和心理接纳的规律。通过分析归纳不同学生的心理和人格特点,对学生接受外界刺激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对学生易于接受什么形式的信息以及何种信息有充分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然后结合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的不同作用机理有针对性地准备授课内容、设计授课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心理方式多种多样,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心理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重视差别、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切不可万人一个腔,“白菜萝卜一个样”、“有枣无枣三竹竿”。与心胸狭窄、性格孤僻的学生谈心,语言要迂回些、婉转些,做到柔和平静,朴实亲切,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与直爽开朗、性格豪放的学生谈心,则可以一针见血、开诚布公、直言不讳、畅所欲言。与素质较差、性格暴躁的学生谈心时,言语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和风细雨、形象生动;与素质较好、性格稳重的学生谈心时,要风度文雅、旁征博引、高明深刻、以理释事。

3.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大多数思想问题是由心理问题转化而来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调适,或者调适不当、引导失误,就很容易转变成思想问题。如一些性格内向、孤僻、多疑的学生,一般能与之接触的人很少也很困难,而多数同学则不愿与之交往。这样他们在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中,看到他人三五成群,而自己却形单影孤,或者他想参与集体活动而又不易被人接纳时,便易产生极度的失落感,进而引发对抗情绪,甚至敌视他人、冷漠集体。这时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心理问题,已涉及到集体观念、组织荣誉、团结互助等,已转化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了。对于一些因社会问题(如因家庭成员下岗所引起的经济窘迫,错失机会而导致人生命运的差异,体制机制原因而导致的社会不公等) 所诱发的心理困惑、情感冲突,更需要从心理层面及时、有效地疏导和帮助,否则极易演化成为错误的社会认知、扭曲的价值评价,产生疏离社会的思想倾向,诱发消极的人生态度,甚至动摇其政治信仰。如果对这些“思想问题”只是简单地从“思想”、“价值观”的层面去训导学生,不仅难以产生心理共鸣和价值认同,反而可能强化对立情绪,加重逆反心理。只有认真了解情况,深入分析其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只有以满腔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从心理层面及时正确地加以疏导,帮助他们彻底释放心理困惑,缓解情感冲突,提高社会认知水平,才能真正从“灵魂深处”解决“思想问题”。

4.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辅导具有前瞻性,是针对大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或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先期教育,通过“预防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心理辅导既可以减轻个别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服务对象。心理辅导可与有关专业人员相结合,共同做好工作。请心理专家、医生等专门人士,从科学的角度揭示生理、心理的联动性、客观性及其规律性,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必要时,还可以心理治疗和生理治疗相互配合,“两药”齐下,则更容易收到“药到病除”的良好效果。心理咨询则多为个案治疗,其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有集体咨询的形式,但要解决的一般是个别的、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问题,这就大大加强了其针对性,强化了“治疗”效果。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若能相互配合、交替使用,必能扬长避短、互为补充,收到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

5.科学分析,合理运用,促进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

心理咨询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思想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相关性的客观存在。首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加强二者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其次,就学生本身而言,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是可能相互转化或者相互强化的。因此,我们既应该清醒地看到二者的相关性,主动采取措施,使二者相互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要特别注意将二者加以严格区别。不论是方法、手段,还是要求、原则都各有特点,绝不能混为一谈或相互代替。心理咨询方式是自愿的、保密的,只能采取分析诱导的方法,帮助咨询者放下包袱,而绝对不能强行要求其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不同,可以采取公开、主动的教育方式,可以向对方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要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既符合青年大学生身心发育的客观规律,又能借助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多种教育方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谢晓青.关于德育内化问题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3]赵克平.略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学的结合[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4]朱仁宝.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人本化的心理学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

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吴斌摘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只有在坚持“以生为本,学生之上”的工作理念的基础上,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转变教育观念、延伸教育阵地、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提高媒介信息质量,才能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新媒体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手段等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和新的教育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拓展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利用新的教育载体探索多样化有效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开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和知识的获取具有自由化和自主化的特点。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单相思”式的理论灌输而形成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与要求,引导大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鼓励大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师生互为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形成教师与学生协同学习的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二、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实现教育阵地的延伸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坚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疏导、家庭辅导、自我提高等多种方式协同联动的大学生立体教育网络,积极利用新媒体,开辟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将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更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建设好诸如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逐步拓展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触手可及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三、扩大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范畴,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和知识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生活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获取媒介信息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是培养起来的对繁杂的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表达、思辨性应变的能力,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针对所有公民的学习能力。高校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新媒体知识,将新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四、加强新媒体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的结合,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包括校园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在内的文化建设纳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氛围和优势,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战线和战略,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渠道建设,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视频直播、大家名家讲座点播等人文素质网络课堂建设,通过开展校园网络达人评选和优秀博文、优秀博客、创意微博等评选活动,培育和宣传网络达人典型,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网络娱乐、网络休闲和网络学习等新媒体校园文化。五、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有效监管机制,提高媒介信息的质量

面对日益国际化的新媒体信息潮流,开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强化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监控和管理,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加快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法规建设,开展新媒体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信息行业主管部门要提高新媒体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新媒体信息,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完善自身的信息素质,了解新媒体特征和新媒体文化特点,有效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探究新观念、新途径和新方法,在自身成长为新媒体健康信息发布者、传播者的同时,还应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提前防范,从而切实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对新媒体的价值影响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形成高质量、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参考文献:

[1]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2]郭欲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7).

[3]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4]张建中,李华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6).

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析

丁记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背景,客观地指出高校新生党员身上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党性意识不强等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和笔者工作实践提出开展谈话教育、组织学习培训、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联系制度等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建议。关键词:高校新生党员 教育管理 对策探讨一、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推进,党对中学阶段的党员发展工作也逐渐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各个高校的入学新生中,学生党员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2010年新生党员人数为79名,2012年新生党员人数为91名,新生党员比例将近2%。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新生党员的比例甚至达到5.8%和11.7%。由于新生党员身份的特殊性,加强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高校新生党员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高中阶段发展的党员,高校的新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思想觉悟、个人品德、学习成绩、群众基础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体现了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培养发展的成效,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生党员身上还普遍存在着某些不足,与其新生党员的身份特征和现实期望有较大差距。

1.入党动机不够纯化

绝大部分新生党员入党动机端正,都是“为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是,通过深入谈话可以发现,相当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够纯,往往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实用化倾向。更有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存在明显偏差,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及家庭的某种目的或者表达某种朴素的感情而要求加入党组织,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

2.理论知识不够丰富

大部分新生党员的专业文化知识非常扎实,但政治知识却不够丰富,思想觉悟不够高。这体现在:新生党员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缺乏清楚的了解,对党的事业还没有形成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对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缺乏关心和掌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了解不够清楚;对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学习不够,理论水平、思想觉悟水平有待提高。

3.党性意识有待加强

新生党员往往缺乏对党员先进性的深刻理解和科学认知,对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党员先进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想问题、做事情时,没有将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从外部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同时,大部分新生党员不能很好地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4.成长定位不够清晰

新生党员到校后,面对新的环境,普遍对自己的身份缺乏清楚的定位,部分新生党员甚至产生了迷茫和困惑。同时,因为没有经过大学阶段入党积极分子到学生党员的管理、培养和考察,新生党员身上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不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在新生中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高校新生党员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入党行为不主动

根据近年来对新生党员以及部分中学教师的了解,相当一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行为不是自发主动的,往往是在父母、老师等外在因素的主导下开始提出申请入党。他们的入党行为仅仅源于外界的暗示或要求,对党缺乏清醒深刻的认识,对入党行为缺乏来自内心深处的向往和动力,对党员身份缺乏内心深处的敬畏。这一部分新生党员在入党动机上呈现多元化、功利化、复杂化、世俗化等倾向,对入党后个人如何发展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思考。

2.入党程序不规范

在新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以及新生党员资格审查工作中,普遍出现新生党员发展程序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以及发展材料存在纰漏的情况。规范有序的组织发展工作既是保证组织工作合理统一的必备环节,也是严格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要求,更是进一步对发展对象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审查新生党员材料时发现,集中发展的时间段是高三阶段的5月至8月,部分材料中突击发展的迹象很明显。

3.成长环境不理想

高中尤其是高二、高三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升学压力,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毋庸置疑是所有学生的重心。在这种绝对以文化知识学习为重的宏观环境下,党员发展的机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表现直接挂钩。因而,新生党员无论是发展前还是发展后都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员权利义务等的学习,也缺少各种接受培训的机会。同时,高中阶段第二课堂建设比较滞后,新生党员缺乏锻炼成长的空间和平台。四、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讨

1.严格审查材料,切实规范发展程序

各高校要严把新生党员材料审查关,对于审查时出现的时间倒错、填写错误、涂改破损、材料缺失等问题,要同新生党员进行谈话了解,仔细询问,必要时可以通过函调等方式同发展单位进行核实;对于出现缺失、虚假的,应要求发展对象及时补齐;对于考察培养不合格的,要重新制订培养考察计划,助其成长,通过完善发展材料、规范培养考核计划,帮助入党对象认识到党员发展的严肃性,做好对高中阶段培养教育工作的补充完善;对于发展中存在违规程序、弄虚作假甚至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应酌情予以发回重审甚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处理,严把党员入口标准。

2.开展谈话教育,进行入党后再启蒙

在新生党员入校后,各基层党委可以邀请主要党政领导、党建工作专家以及离退休老党员开展专门的谈话活动,对新生党员进行入党后再启蒙和再教育。基层党委可通过谈话对新生党员进行系统深入的入党启蒙教育,助其改变思想误区,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一唯一正确入党动机的准确内涵和客观要求,并端正入党动机。

3.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理论知识休养

新生党员由于各种原因在理论知识学习、先锋模范意识等方面往往存在各种不足,基层党组织要帮助其客观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要为之组织学习培训的机会,令其尽快成长。工作实践中,一方面,各高校可以要求新生党员再次参加大学党校学习,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觉悟和党性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专门针对新生党员的学习活动,明确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促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强化组织管理,提升党性模范意识

在新生党员入校后,基层党组织应尽快将其编入支部,实现新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正常化和规范化。这包括:通过学生党支部会议,帮助新生党员了解并熟悉高校组织生活的形式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通过支部立项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化新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支部日常管理和考核活动,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先进性意识,进而使他们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

5.分配工作任务,搭建锻炼成长平台

在编入支部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应分配新生党员适当的工作任务,为新生党员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应对新生党员从事学生工作进行统一要求,并适当地提供便利,通过给新生党员交任务、压担子,一方面可以检验新生党员从事社会工作和服务工作的能力,检验其服务意识和思想觉悟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和工作中锻炼其意志品质和服务同学的工作水平,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

6.完善联系制度,提供有效个性化指导

在新生党员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后,党支部应当为新生党员配备联系人,为其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有效指导。工作中,党支部可以通过从高年级党员中选派优秀党员作为联系人的方式,为其配备组织联系人,助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帮助新生党员向组织反馈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提供针对本身个性特点和优势、劣势的指导,使之成为新生中的先进分子,扩大新生党员和党组织在新生中的正面影响。

7.严把转正关口,确保教育培养效果

新生党员在入校时往往都是预备党员身份,高校基层组织没有发展与否的主动权。所以,各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新生预备党员转正这一关口,把预备党员转正作为再次培养、再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党员转正标准,确保新生党员在预备考察期的教育培养效果,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参考文献:

[1]宝峰,林道通.大学生新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0(12).

[2]陈涛,陈才烈.重塑大学新生党员的理想与信念[J].新西部,2011(18).

[3]黄成忠,陈飞旋.当前高校新生党员的特点及教育管理探析[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

[4]连漪,蒋元春.大学生新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途径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7,3(21).

[5]王伯涛.高校新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世纪桥,2010(10).

[6]向波涛.切实加强高校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

[7]赵国年,王智广.大学生新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张瑞雪摘要:当代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农林”的偏见,使得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呈现出独有特色。环境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后天养成。本文探讨通过建立“教”、“结”、“导”、“放”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知”、“行”、“意”的综合发展,旨在为我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环保型人才。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环境意识培养模式

近年来,“绿色GDP”、“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等凸显环保意识的概念和口号逐渐成为举国强音。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意识这一概念至今还未形成共识,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指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反映和认识,包括人类对生态环境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以及行为取向。环境意识是多层次、全方位对人与环境反映的内容体系,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又是一种行为指导。美国环境教育专家Davidw曾评论说:“人们普遍认为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某种技术解决。先进的技术固然有用,但现在的危机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环境危机是一种教育的危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的手段。”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的步伐。一、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

在我国,环境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高校环境教育工作取得明显的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显著增强。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学校环保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的课程中,对生态环保等内容有所涉及,但深度不够。其二,环保活动不够深入。大学生环境保护类活动日益增多,但形式比较单一,活动的范围也有限。其三,与专业结合力度不够强。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为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但是行为上却不知如何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来保护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二、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特点

目前由于高等农林院校专业的特色、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对“农林”的偏见,使得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亦呈现出独特之处。一方面,大学生专业设置的特点决定他们在探索采用现代生物科技技术提升传统农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学习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沿技术手段,建立起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对农林院校的偏见,导致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空间狭窄,学校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紧张,与研究型大学所需条件有差距。这些特点反映出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的环保要求和办学条件间的矛盾,对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大学生环境意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三、完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模式

环境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与所在的培养环境密切相关。高等农林院校应结合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需要从具体问题出发,密切联系本专业特色,调动学生实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仅仅靠技术的治理,而是需要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重在预防和保护。

1.培养目标

通过“教”、“结”、“导”、“放”四位一体,激发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能力,增强学生环保信心,引导学生成为专业素质过硬、环保意识够强、意识与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2.具体实施方案“教”,即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环保能力。环境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能力,且最终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环境教育中要努力做到使学生能够“知”、“行”统一。“知”是指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行”是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为取向。目前,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知”的方面比较片面,这也导致了“行”的片面性。因此,要将大学生环境知识的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直面环境问题。比如通过环保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亲身考察环境情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能力,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巩固和提升。“结”,即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强化环境教育的应用性。目前高等农林院校课程中都设有环境保护的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使大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教育毕竟是短暂的、阶段性的,其持久力不够。环保教育只有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才能对学生的环境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个体或集体在环境知识技能、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素质,积极参与协调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活动,从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环境不断改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导”,即塑造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环境意识,产生持久导向作用。环境意识形成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渠道也应该是多样的,美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力是巨大的,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就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扩展大学生环保视野,普及环保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放”,即鼓励大学生亲自动手参加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增强其环保信心。高等农林院校在水土保持、资源环境、农田水利、水污染治理、农学、林学、动植物保护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且某些方面更是比较权威。高等农林院校可把环保课题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来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进而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这不仅使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研究,更能加深他们对环保现状的思考并增强其环保信心。四、结语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到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从机器轰鸣的工业社会到以信息、电子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每一次跃进都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人类想要维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不得不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塑造。“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在高等农林院校开展环境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学生生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要在一种强烈的环境教育氛围中通过情景的熏陶而形成。高等农林院校更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享资源,为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环保型人才。参考文献:

[1]李珊珊.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

[2]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 (4).

[3]郭彬.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关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2008(4).

[5]万佳选,喻荣春.论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J].科技广场,2008(6).

[6]钱德洲,张剑仲,倪浩.重点农林院校研究型大学转型期节约型校园建设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

[7]梁礼明,陈云嫩.论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高教论坛,2008(4).

[8]陈旭.建立新的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9]刘正远,呼汉卫,王洪来.高等农林院校实习教学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10(3).

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初探

罗晓峰摘要:本文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阐述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背景、意义,论证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思考。关键词:辅导员课程化改革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当代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然而,由于辅导员所负责学生的人数众多,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导致辅导员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除此之外,许多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只是停留在表面,突出表现在辅导员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大量学生事务性工作上,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辅导较少,尤其是围绕学生人际交往、职业规划、心理健康、个性化发展的专业化辅导还不足。因而,有必要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来应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所遇到的“瓶颈”。这里提出的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提出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辅导员应履行教师的职责,通过上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职业规划、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辅导。有文献显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工作内容进教材,工作方式进课堂,工作安排进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笔者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应该根据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将辅导员的部分工作内容纳入课程化管理。通过辅导员工作的课程化,辅导员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辅导,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辅导员的悉心教育,兼顾了公平和效率。

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吗?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相同的两个事物,但是不能只看到学生的个性而忽略了他们的共性:基本相同的年龄,相似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连课程安排和课外活动也几乎一致。辅导员课程化的辅导是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需求的。当然,对于个别极具个性的学生,我们可以回归到与学生交心谈心、网上交流、社会实践、开展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必要性

1.激励辅导员提高工作理论水平

一名有“心”的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导师一词源自古希腊,象征有相当的知识和智慧。要真正做到人生导师,不仅需要辅导员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需要辅导员知识渊博,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理论需求。正因如此,这就需要辅导员结合当前的学生思想状况,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教育部24号文件还提到: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辅导员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有利于辅导员不断学习能满足学生所需求的知识,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理论水平。

2.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

一名有“情”的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朋友,泛指志同道合的、交谊深厚的人。有的辅导员在日常事务管理中,吩咐学生或命令学生来执行任务,这远远不能达到知心朋友的涵义。辅导员要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如果只是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心谈心,不仅时间精力上不允许,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与你成为朋友。通过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方式,师生距离近了,辅导员也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去感染每位学生,在课堂上以交心的方式与更多的学生交流,心自然而然也就近了。三、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思考

现阶段部分高校已陆续出台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的方案,例如学生晚点名制度、年级大会制度等,但各种方案的制定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可以由各高校学工和教务部门结合辅导员的工作特性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立足本校实际,发挥优势,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实现教学计划内课程和教学计划外课程的有机结合。课程内容可包括新生适应性教育、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内容。课程一旦确定,就需要制定教学大纲,编出相应的教材,安排符合辅导员工作进度的“课表”。有了这些,辅导员可以根据课表,依据教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上课”。辅导员可以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学,也不会因为临时突发性问题干扰教学进度,从而保障了学生接受辅导的全面性。

教师,其主要特点应该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站上讲台,各方面要求应更高。

1.备课内容要“全”

有了课程的安排,需要辅导员备课时能全面去掌握需传授的内容。毕竟,如果只是单纯地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能体现辅导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能通过课程引起学生的共鸣,那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将变成例行公事,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甚至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作为一名教师,站稳讲台是基础,在“上课”之前,一定的技能培训是必要的。同时,还需要一些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的备课方式,例如,每周可以安排固定时间的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时,可以邀请资深的专家分享授课经验。辅导员可以通过此环节集思广益,多角度、全方位收集授课内容,从而达到针对性教学的目的。

2.授课目标要“实”

不同于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的这门课程,旨在辅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规避风险、环境适应、思想稳定、心理调整、职业规划等内容,通过尽量多的身边事例的描述,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树立相关意识。

目前,各高校大部分辅导员还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同志,大多数辅导员的校园学习生活经历与在校学生基本相似,这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进一步拉近话题距离。如果授课内容能让学生感同身受,更能树立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辅导员的这门课程,目标不在于让学生去参透深奥的内容,而在于普及如何做人的道理。

3.教学方法要“活”

辅导员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设置,既可以自己上台讲授,也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学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学生演讲等方式。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不仅能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也能够锻炼学生某方面的能力。例如:针对某话题的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针对某些现象学生发表的演讲,可以锻炼学生演讲与表达能力。我们还可以开展针对毕业生的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如组织学生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总的来说,教学方法应当为满足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作出适时适当的调整,多与实践相结合。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更是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尝试。相信在相关人士的合力推进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2]焦剑龙.以“深度辅导”为核心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J].高校辅导员,2010(4).

[3]叶芜为.工作“课程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8,1(3).

[4]肖文学,叶玉清.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现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班主任助理工作的启示和问题研究

陈炉丹摘要:班主任助理是高校重要的学生干部队伍。本文在集体访谈的基础上,欲通过组织激励理论分析有利于促进班主任助理努力的激励因素,以为其他学生干部系统提供借鉴,通过角色理论探究班主任助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分析结果表明认同度高、成就感强、自主权大、亲和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工作内容是激励班主任助理努力的重要因素,而角色不清、角色冲突和角色中断是班主任助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关键词:班主任助理角色激励问题研究

班主任助理是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引导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上。本文在访谈的基础上,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组织激励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为什么学生对班主任助理这一职务如此热衷这一现象,并从中获得一些有利于学生工作开展的启示;二是在角色理论的基础上,了解班主任助理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探索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一、班主任助理工作的启示

班主任助理和团委学生会是两个重要的较为稳定的学生干部系统,但学生对这两个系统的热情却存在一定的差别。从一学院2010年和2011年的竞聘情况来看,便可见一斑。该学院两年共需招募31名班主任助理,有144人申请,录用比例为21.53%;招募42位团委学生会部长级以上学生干部,有95人申请,录用比例为44.21%。在平时工作中,班主任助理相比于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更有热情。正如爱德华·劳勒(Edwrad E.Lawler)和莱曼·波特(Lyman Porter)所说的那样:“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激励因素是影响学生干部工作情况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欲通过激励理论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于学生工作的启示。具体原因如下所述。

1.从报酬上看,认同和成就感是极具价值的激励因素

乔治·麦考尔和J.L.西蒙斯认同理论认为有三种基本的报酬类型:外部报酬,如金钱;内部报酬,如满意;对角色认同的角色支持,并认为报酬的价值递增。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也认为尊重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而认同便是满足个人内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助理的这种需要主要来自于他所负责班级的学生和管理他们的老师,多数班主任助理都能从这两者处获得认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而许多学生干部却与之相反,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难以与学生建立亲和的关系,难以获得他们的认同,而多数学生干部与负责团委学生会工作的老师接触机会较少,也难以从老师那里获得认同。

2.从组织结构上看,平台化管理是有力的促进因素

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Mcclelland)的激励理论认为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亲和需求是导致人们努力工作的激励元素。而权力需求和亲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的设计。团委学生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典型的科层制结构,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有稳定的规章制度,因此,对于多数成员来说,权力需求和亲和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班主任助理的组织结构更多体现的是平行性,班主任助理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互不隶属,班主任助理和学生之间更多是一种亲和关系,不存在等级关系,而且班主任助理对班级事务的管理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能使其权力需求和亲和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3.从工作本身来看,工作内容丰富是班主任助理工作的重要激励因素

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认为工作丰富化是促动人们工作的核心所在,将工作本身、社会承认、责任、成就、发展等称为“激励因素”,将工资、工作条件、上下级关系、安全、地位等称为“保健因素”。团委学生会由于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使得工作内容较为固定和单一;而班主任助理则负责学生班级的方方面面,工作内容较为丰富,工作的挑战性也相对较大,有利于激励其工作热情和激情。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认同程度不同、成绩感不同、自主权大小差异、人际关系的亲和程度和工作本身内容的丰富程度等都是造成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和班主任助理工作热情不同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都能成为激励学生干部努力及努力程度的激励因素,学生工作者应当重视将这些激励因素注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之中,以更好地提高其努力程度。二、班主任助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角色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在假定他人也在扮演一定的角色,从而在社会情境中构建角色和实践角色,且角色总是在不断的校正过程中。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班主任助理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角色不清问题

角色领会是角色扮演的开端,是互动行为发生的基本机制。但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许多班主任助理谈及不知如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遇到某一问题时不知该怎么做为好,从中可知班主任助理中存在着角色不清的问题,对这一角色的行为标准领会不够。正如上文所述,班主任助理的工作内容丰富、自主权大,但对其职权进行限定的规章制度有限,缺乏指导性的行为规范,致使这一问题的出现。这必然会导致工作效果的减退和班主任助理自身成绩感的减弱等一些不利结果。

2.角色冲突问题

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班主任助理面临的角色冲突主要是角色内冲突,即同一个体承担的不同角色之间由于其期望和规范的不同而导致的冲突。班主任助理本身是学生,又是学生干部,是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同时其班主任的职责要求其扮演老师的角色,多种角色对其所提出的期望、义务、权利和行为规范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导致班主任助理在角色扮演情景中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此外,由于班主任助理这一角色既要是严格的管理者,又要是亲密的伙伴及良师益友,不免让部分班主任助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3.角色中断问题

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角色扮演者没有为后来的角色作好充足的准备。班主任助理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上任初期,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而新生班级领导和管理组织尚未成立,班主任助理更多扮演了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班级领导和管理组织成立之后,这两种角色往往随之减弱甚至消亡,但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却尚未适应,从而出现角色中断。在访谈中,多数班主任助理表示“现在好像自己不重要了,这个班级不再需要自己了”这样的观点,这便是角色中断所导致的结果。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认同度高、成就感强、自主权大、亲和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工作内容是激励班主任助理努力的重要因素,应当继承和发扬,想方设法运用到其他学生干部系统之中。同时,针对班主任助理面临的角色不清、角色冲突和角色中断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解决。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改进班主任助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人们的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应当遵守哪些行为规范、应当实施怎样的行为是班主任助理角色不清、角色冲突和角色中断的原因所在,也是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所在。各高校应在保持班主任助理具体工作的自主权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的工作规则,明确班主任助理的角色定位,从而使之清晰了解人们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克服角色不清和角色冲突的问题,同时还应明确班主任助理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变化,以解决角色中断问题。

2.加强对班主任助理的工作指导和培训

加强对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履行好辅导员的指导和管理义务,在班主任助理之间保持平行关系的基础上,加强班主任助理之间的交流,实行例会制度,特别是在新生到校初期,事务繁杂,更应实行例会制度,这能为辅导员指导班主任助理工作和班主任助理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同时,我们要注重班主任助理工作中存在的角色中断,指导班主任助理作好充分准备。

3.通过多种途径树立班主任助理的权威

在班主任助理所承担的角色中,由于其本身是学生,所以他的班主任、教育者和指导者这些角色形象容易模糊,权威难以树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更应当注重对这些角色的塑造,提供强大的角色支持,角色支持起先来自于他们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这应当成为其树立权威的起点,而这种权威主要是相对于其所负责班级的学生而言的。提高竞选标准、加大助理班主任在新生中的宣传力度都是树立班主任助理权威的有效途径。

班主任助理作为一支传统的重要学生干部队伍,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在对班主任助理的领导和管理工作中,各高校应当注重对有利于班主任助理工作的激励因素的运用,认清班主任助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尽量加以解决。参考文献:

[1]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M].邱泽奇,等译.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5]王铭玉.组织激励理论综述[J].河南科技,2009(8).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对武汉市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证研究

韩伟 常慕佳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根据在武汉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展开的问卷调查结果,从职业进入、岗位实践、职业出路三个维度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化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扩大专职辅导员队伍规模,严把入口关;加强培训、完善考核,提高职业化水平;提高待遇、提升地位,满足辅导员发展需求等脱困之道。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困境出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成为共识。为客观了解武汉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现状,华中农业大学课题小组在武汉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开展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调研,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七所高校的部分辅导员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36份,其中有效问卷630份,有效回收率为90%。一、困境:武汉市部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武汉是中国高等教育重镇,高校云集,学生众多,武汉高校在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具有一定代表性。近年来,武汉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仍然在职业进入、岗位实践、职业退出等各环节中面临诸多问题。(一)职业进入的困境

1.专业背景

辅导员职业化离不开人才支撑,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理论水平的辅导员才能有效推动辅导员职业化的长远发展。调查发现,作为职业准入条件之一,辅导员的专业背景日趋多元化,专业配置不够合理,可能成为影响辅导员职业化的制约因素。受访辅导员中,121人(19.2%)拥有工科背景,所占比例最大,但拥有教育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仅有64人(10.2%)。这种专业配置显然不够合理,影响辅导员队伍向着职业化方向发展。

2.队伍规模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要以适度规模的辅导员队伍为依托,教育部规定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例不得小于1∶200。调查发现,武汉部属高校普遍存在小于该比例的现象,大部分辅导员表示其所在院系的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例介于1∶200~1∶500之间(457人,占72.5%),而大于等于1∶200的仅占23.7%(149人)。这表明,武汉部属高校辅导员队伍规模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未能达到国家规定,这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效果和可及程度。

3.队伍结构

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是促进辅导员职业化走上正轨的有力保障。换言之,在辅导员队伍中,专职辅导员人数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使辅导员职业化成为可能。调查显示,在汉部属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兼职辅导员人数占据相当比例(29.1%),专兼职人数比与学历层次高低有负相关关系,学历越高的辅导员,从事兼职人数越多。这种局面的长期持续不利于高学历者进入辅导员行业,对专家型、学者型辅导员队伍的形成有负面影响。(二)岗位实践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1.工作待遇与社会认同度偏低(1)工作待遇。

通过对“年薪”、“与同层次任课教师薪金比较”两个指标的交互分类,我们发现,武汉高校辅导员的工资普遍偏低,且相比之下,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比同层次的任课教师更差,年薪1~5万的受访者占绝大部分(520人,占84.7%),且这部分辅导员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工资偏低;年薪5~8万的收入较高者也同样认为收入偏低。实际上,在所有有效样本中,认为工资待遇与同层次任课老师相比较高的仅1人,其他受访者均认为待遇偏低或基本一致(认为基本一致的占22.5%,认为远低于或偏低的占77.4%),由此可见,武汉部属高校辅导员对其工作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而高校辅导员福利待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工作积极性、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职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社会认同度。

调查显示,仅有19.7%的受访者(127人)认为“自己与同层次任课教师处于同等地位”,而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辅导员地位较低,但能勉强接受”(286人,占44.3%)或“没地位,较自卑”(168人,占26.0%)。由此可见,辅导员普遍认为,与同层次任课教师相比,自己的社会地位不高。而现实情况是,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度较低,辅导员岗位经常被默认为人人能干的全能职业,不能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必然导致辅导员队伍后劲不足,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从而制约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

2.辅导员深造需求无法充分满足

辅导员职业化必须有相关专业作为依托,辅导员的学识储备、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辅导员职业化要以专业支持为基础。92.8%的受访者(539人)认为“学校应该有选拔优秀辅导员攻读与本职业相关学位的计划”,而事实上,仅有67.5%的受访者(392人)表示“所在学校有此计划”。由此可见,武汉部属高校选拔优秀辅导员攻读与本职业相关学位的政策还不够完善,普及率不高,不能满足广大辅导员的需要。

3.考核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

高校辅导员职业考评就是对辅导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出评价的过程,是对辅导员在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系统的描述。59.9%的辅导员(375人)认为目前的辅导员考核机制是合理的,11.5%的辅导员(72人)认为目前的考核机制不合理,28.6%的受访者(179人)表示说不清。这表明,武汉部属高校辅导员对现行考核机制的认同感普遍较高,但仍有改进余地。(三)职业化辅导员的出路问题

1.辅导员自身职业规划趋于多元

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规划是影响辅导员职业化的关键内在因素,也最能反映辅导员职业化的水平。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不会将辅导员作为长期从事的职业,他们只是想将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转入其他行政岗位(303人,占48.1%)或教学岗位(127人,占20.2%)的平台,或利用高校的学习资源和环境继续深造,而一旦拿到学位就转入教学岗位,甚至到校外求职(39人,占6.2%)。

2.辅导员职业心态不稳定

在被问及“如果目前有机会,是否愿意变换职业”时,63.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398人),这又一次验证了“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把辅导员工作视作转入其他岗位或继续深造的跳板”这一结论。而关于变换职业的原因,受访者的回答主要集中于工作压力大(149人,占23.7%)、收入和福利待遇低(126人,占20.0%)和职业发展前景不好(110人,占17.5%)三个选项。这表明,由于辅导员工作价值得不到肯定,工资待遇尚未完全落实到位,以及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晰等原因,社会和辅导员自身对本职工作认同感普遍偏低,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直接制约了武汉部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二、出路: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建议(一)扩大专职辅导员队伍规模,严把入口关

1.加大选聘力度,扩大队伍规模

建立一支政治硬、专业强、素质高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是辅导员职业化的前提条件,兼职辅导员只能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补充。目前,武汉部属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例还不能达到中央16号文件要求的1∶200。各高校要充分重视专职辅导员的选聘工作,严格按照学生人数确定辅导员编制,足编配岗。

2.明确学历专业要求,保证队伍质量

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才能顺应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武汉市部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更应该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拟招聘辅导员所在学院的专业要求,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规定辅导员的学历结构、学科背景及年龄结构,推动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二)加强培训、完善考核,提高职业化水平

1.加强岗前、在岗培训,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必由之路,职业化是专业化的高级阶段。要想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必须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辅导员培训可分为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两大类。目前,在汉部属高校普遍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岗前培训计划,在岗培训还有待进一步形成体系,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现有做法的基础上注重总结提炼,将专业化辅导员的各项要求指标化,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培训效果。

2.明晰职责、完善考核,树立行业规范

虽然在汉各高校都有辅导员考核制度,但考核标准不尽相同,辅导员对考核制度的满意程度也有所区别。笔者呼吁,国家应该尽快明晰辅导员岗位职责,并形成文本,在此基础上制订统一的辅导员考核办法,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富有张力的职业绩效考评机制,根据考评结果形成奖惩体系,从而起到考评、激励、优化辅导员队伍的效果,为行业规范的树立夯实基础。(三)提高待遇、提升地位,满足辅导员发展需求

1.提高辅导员待遇

待遇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种职业的社会声望,公众也会以待遇的好坏来评价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给予不同的社会认同。辅导员工资待遇偏低的现实不利于辅导员职业在社会分工中占据与其工作内容相匹配的社会地位,不利于职业化发展。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完善辅导员薪酬制度,使辅导员享受与同级别教师相同的工资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关注辅导员发展

发展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多数辅导员年纪较轻、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高校领导层应该对他们的个人发展给予更多关注,有关部门要出台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更高学位的政策,鼓励他们在学历、专业、技能提升上有更高追求,让年轻人看到可期盼的未来。同时,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关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主动找他们谈心,帮助其减轻工作压力,提高职业化的可持续性。参考文献:

[1]付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以江苏省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2]罗炎成.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思路[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徐涌金,章珺.关于有效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4]周琴.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0(3).

大学生“双班主任制”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为例

王瑞斌摘要:本研究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出发,在认真分析了目前学院班主任工作现状和大学生群体结构特点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就实行大学生“双班主任制”工作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旨在顺应形势变化需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祖国培育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词:大学生双班主任制实践

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指导者和良师益友。在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班主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引发的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生群体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和困难群体数量日益增多,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的影响日益增强,这些给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课题,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班主任工作重新审视和思考,进行新的探索,建立新的机制,以顺应发展,促进工作。一、实行大学生“双班主任制”的意义

1.实行大学生“双班主任制”,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首先,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重视,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标准和工作要求。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次,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的影响日益增强。最后,学院大学生群体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本科生女生比例超过40%,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和困难群体数量日益增多,加之专业的特异性,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给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对现行的班主任工作重新审视和思考。

2.实行大学生“双班主任制”,是改进并加强目前教师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补充

目前,学院班主任老师大多为年轻教师,他们知识丰富、思想活跃、富有活力。同时,其同样面临着科研繁重、教学繁忙、经验不足的现实。因此,面临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的大学生,班主任会感到工作有些力不从心,表现为投入不足、深入不够、工作不实。因此,需要找寻新的力量来补充。

3.实行大学生“双班主任制”,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的助推器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需要给予不同的指导与帮助。第一,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需要细致周密的适应指导;第二,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的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第三,个别特殊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需要不同知识背景和社会阅历的人来协助开展。二、大学生“双班主任制”运行的探索

1.学生班主任运行情况

学生班主任是学院通过一定的选拔机制,在高年级学生中选取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乐于奉献的优秀学生来担任新生班主任的助理,协助开展班级工作。在以往的工作实际中,学生班主任对新生的成长和班级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引导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上,促进了新生又好又快地实现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学生班主任作为师兄师姐,自身要完成学业,时间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帮扶时间有限,对学生的引导帮扶有限,基本上只在大一期间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学生班主任自身是学生,没有工作经历,知识、阅历较浅,对行业状况和社会现实了解不深,因此,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指导有限,尤其体现在对所带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

2.企业班试点情况

在近几年的校企合作中,学院和企业联合举办了一些虚拟的企业班,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华扬班。这个班只在毕业生中挑选,临时组建、临阵磨枪,有效果但没有结果。主要表现为:课程安排仓促、培训内容简单,学生可固化、内化的东西不多;交流方式单一、沟通了解不深,学生对企业文化不认同、对企业发展不看好、与单位不签约。一是扬翔班。这个班在全校学生中选拔,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有成绩但没有成功。主要体现在:班级成员广泛分布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平时交流少、人员组织困难、活动难以开展;重在宣传企业,缺少对学生的实际关怀,尤其是职业规划、实习实践、就业指导。

3.企业班主任运行状况

自2010年以来,学院分析了以往企业班运行的情况,结合学院学生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现状,提出了聘任企业班主任的设想,经学院党委讨论通过,在与企业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的基础上,开展了企业班主任聘任工作。学校首先聘任了10位企业优秀员工在大三学生班级中分别担任班主任。在此期间,企业班主任以多种形式与学生交流,如讲授行业发展现状、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现身说法创业、接纳学生教学实习、开展文体活动等,这些都对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大学生企业班主任运行的现行模式

1.学生诉求及意见

通过对全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80%的学生认为企业班主任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二就聘任企业班主任,75%的学生有意向去企业实习。学生认为企业班主任有如下作用:一是加快思想转变,大多数学生也意识到只有“主动”才能收获更多,只有那些主动去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二是帮助职业规划,相比较在校的大多数学生而言,企业班主任有助于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了解行业知识及行业的发展状态、提前确定自己以后的发展,此外,公司严格的劳动纪律和企业管理要求使学生提前从“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三是增加实践机会,可将教学实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四是促进能力提升,可以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生存需求的其他技能。

2.企业班主任运行的现行模式

目前,学院聘任了21位企业班主任,制定了《动科动医学院企业班主任工作条例》,发放了《动科动医学院企业班主任工作手册》,建立了企业班主任例会制度(每学期一次)。企业班主任主要有以下职能:协助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特殊群体的关注帮扶工作;极力引导学生作好生涯规划和实践实习;努力解决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积极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双班主任制”工作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切实发挥班主任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学院在充分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学院班主任工作现行模式,即“双班主任制”,采用“1+1”分段式聘用模式。大一,“教师班主任+学生班主任”,教师班主任主体负责班级工作,学生班主任主要做好引导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工作;大二以后,“教师班主任+企业班主任”,教师班主任主体负责班级工作,企业班主任主要协助做好生涯规划、实践实习、就业指导和个别学生思想工作。此外,班主任的运行模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学院对班主任的培训和对工作的考核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高校寝室长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吴斌摘要:本文对高校寝室长队伍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深入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寝室长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寝室长队伍建设,重视长效机制建设,规范选拔与培养制度,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注重系统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寝室长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信息发布、收集与反馈作用,学生成长示范、榜样与带动作用,以及活动组织、管理与协调作用。关键词:高校寝室长队伍建设对策

寝室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寝室长是高校学生骨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寝室长在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现阶段高校寝室长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期望对加强和改进寝室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寝室长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所启示。一、高校寝室长队伍作用

高校寝室长队伍建设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这支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真正做好学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前,高校寝室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信息沟通、桥梁与纽带作用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中西文化、各种意识形态在寝室碰撞,寝室极容易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寝室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低估。一名高校辅导员管理几百名大学生的局面普遍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网络信息化形势下,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寝室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占领主阵地,充分发挥寝室长在学生思想动态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功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依靠寝室长,借助QQ群、微博等新兴媒介,建立各类信息实时发布平台,及时、准确、便捷地将学校、学院的动态以及各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进行发布和分享,满足学生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信息的有效对接,以服务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成长示范、榜样与带动作用

寝室长是学生寝室的领导核心。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寝室长在同学中的示范、榜样作用。寝室成员来自不同地域,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