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学观——来自一线的教学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04:58:03

点击下载

作者:杨勇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的语文教学观——来自一线的教学智慧

我的语文教学观——来自一线的教学智慧试读:

农村学校国学教育路径初探

四川省中江县古店乡中心学校冷胜火

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多传统美德,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其对塑造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应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在少年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词,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国学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操作空间比较大,学生年龄段合适,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笔者认为国学教育活动应该把经典的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和课程中,努力让儒家传统道德走进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个家长的心中。应该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解析和经典诗词赏析等一系列国学教育活动,让国学经典走进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灵魂深处,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即诵其文,即知其意,即见其行,在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立足校情乡情,开展国学教学。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因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居农村。由于家长对孩子缺乏关爱、管教和引导,孩子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对父母不尊敬、不爱做家务、缺乏礼貌、不热爱学习等。为了改变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塑造他们的良好品格,我们在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时,要以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和解析等活动为载体,增强孩子们的人文知识的积累,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同时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中培植下爱心、诚心、孝心的种子。通过学习《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他们懂得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懂得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懂得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二是立足课堂研究,打造国学课堂。农村学校国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在课堂。笔者认为国学课必须列入学校课表,每班每周固定安排一节至三节国学课。国学课要有专任教师、有教材,教师上课要有教案、有记录,还要定期开展国学教育研究。要以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解析和经典诗词赏析为主,初步形成国学校本教材,教材内容要包含孝道篇、礼仪篇、勤学篇、经典故事篇、传统节日篇。教材内容必须经过教师们精心挑选,旨在用经典中的传统美德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课堂教学要寻找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典型文本和教学方法,进行重锤敲打,在组内研讨、上课,然后推选优秀课在全校交流,寻找国学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实现国学教育常规化、常态化、长期化。

三是将国学教育融于德育教育中,探索国学教育新路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年级开展国学教学活动。低年级诵其文、讲其事、见其行,中年级诵其文、知其意、见其行,高年级诵其文、知其意、明其理、见其行。以诵读经典、书写经典、唱奏经典、舞动经典、评选经典、讲经典故事等多种形式开展国学教育。诵读经典,开展语文课“课前一吟”、集体放学、升旗仪式、大课间活动吟诵每周一诗活动,让学生在每天的吟诵中体会传统经典。书写经典,开展硬笔、软笔书法训练,上书法课。书写《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内容。奏唱经典,结合民族器乐培训、合唱队等活动,开展民族经典曲目器乐演奏训练和奏唱经典活动,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动经典,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讲经典故事,结合国学校本教材,让学生明白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国学传统美德,促进学生的持久兴趣和国学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们还要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国学传统教育:清明节与生命教育结合、端午节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重阳节与尊老爱老教育结合……让每个节日所开展的活动都具有传统文化的含义,让每一个节日都代表一个文化符号。如果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其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将会固化在学生一生的生活行为之中。同时开展国学汇报表演,邀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这样既检验了国学教育的效果,又提高了学校国学教育的社会效应。

四是国学教育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国学文化特色。我们还可以以国学教育为主题,认真开展走廊文化、楼道文化、广场文化、班级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师书卷味、学生书生味、校园书香味的“三书”型国学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国学经典,通过浓厚的国学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耳濡目染,达到传统经典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乐疑,善疑,能疑——浅淡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质疑能力培养

四川省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李传春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先学后教”一类模式的运用,“导学案”的使用,等等,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效率新的增长点。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教师固有的训练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正在不断地退化,究其原因,这与教学中忽略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得以回归的重要途径。

一、乐疑,质疑氛围的营造

(一)构建和谐,师生对话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共同分享探究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只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拓展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二)创设情境,唤起欲望

教学是引导的艺术,教师的提问和引导是唤起学生质疑的最佳途径,思考的开始,也就是质疑的开始。一是课前的谈话导入或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自然地聆听中产生质疑。二是行课过程中的充分留白,给学生以质疑的暗示。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很少看到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行课过程中的充分留白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让学生在读中疑,在疑中读。(三)巧用矛盾,激发兴趣

要善于利用文本本身的疑点、矛盾和悬念等,把学生引进一个又一个的文章“陷阱”,激起他们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思考,学生自然就有了质疑的欲望。教学《藤野先生》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文章用了较多的篇幅来交代作者在东京和仙台的经历和事情,而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处却只有几个片断和细节。先让学生看看题目,教师不急于点明,问学生有什么思考和疑问,学生自然会质疑以下问题: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课文的主题到底应该是什么?随着这样的推进,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探讨和巧妙的复线结构安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善疑,质疑方法的指导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对于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养成在学习全过程中质疑的习惯。(一)预习中质疑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在语文预习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地读书和质疑,特别是与课文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常识、背景知识等,学生如能在质疑的过程中查阅搜集,寻求究竟,便可在课堂上轻装上阵。同时,自学中除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课堂才能变得真正高效。(二)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上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一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三)阅读中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四)教学后质疑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和以前学过的文章时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拓展延伸,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

三、能疑,质疑能力的提升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学生在其质疑能力形成的初期,所质疑的问题往往处于零散、浅显的阶段,甚至有可能很多的问题会与课文的主题和内容无关,有时会让教师感觉到浪费时间。实际上,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需要慢慢细心培养的。

1.学生的质疑能力受到其知识结构的影响。积累也是质疑的基础,学生积累越丰富,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也就越多,所提出的问题也就越有价值。而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长期的构建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应放弃让学生积累,尤其不能忽视学生在预习和拓展学习等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习惯的培养。

2.学生的思维成长也有一个过程。思维训练是每堂语文课都应该重视的,学生的综合思维越强,其质疑的水平就越高,所提出的问题就越有价值。

3.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是对学生质疑的重要引导和“技巧暗示”,当教师的点拨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学生的质疑能力也会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总之,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在教学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情感体验

四川省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邓金河

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只有拥有真切的学生情感体验互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情感体验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就教师而言,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一、在文本的关键处引导情感体验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教师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而教材的情感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情感体验便会如约而至。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触及点就在儿童喜欢玩乐的天性上。因为喜玩,所以百草园有无限的乐趣;因为好乐,所以三味书屋的教学才枯燥无味。有了这点契合,对整篇文章就有了体验的基础,就能以此生发出更富开放性的理解,而不会回到过去“结论式”的展现。

二、在入课的导语处引发情感体验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情感激发因素,这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通过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中引入情感体验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学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有个性。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对文本有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平台。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中,我让学生以批评家的眼光对文章特点和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进行审视并发言。一位同学说:“这篇文章出现用词上的重复是不应该的,作为名家名篇是应该避免的。在倒数第二段中,赞美志愿军战士时写道‘他们的灵魂多么美丽和宽广’,其中‘美丽和宽广’这个短语与开头第三段中‘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中的词语重复。”另一位同学说:“文章开头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这里‘东西’两个字用得不妥当,‘东西’一般指的是物,从全文看,感动作者的是诸多的事而不是物,所以应该改为‘事情’。”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敢于质疑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种思考的过程,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四、在学生朴实和纯真的情感中释放情感体验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初中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已经有情感的积淀。只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么在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也就诞生了。

五、在课后的深入反思中体验情感

教学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成熟的。那么,如果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行为,回味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在课后的反思中,学生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上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学生会为自己的表现无意识地进行情感体验。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地体验教学的甘苦,也将使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在文本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它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和激情。

浅谈语文合作性学习的组织

四川省中江县凯江中学校黄艳

初中语文合作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正受到广大教师们的关注,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同时也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探讨、解决。合作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小组学习,它能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发展其交往和评判能力。近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就如何组织好语文合作性学习,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要重视准备工作

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合作性学习的结果,而对课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对于有些必须走出课堂、学校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往往出于安全考虑,而让学生闭门造车。这只能做做表面文章,却使整个活动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有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教研课上,时间就显得更为宝贵了。所以我们的部分教师担心时间不足,往往将合作性讨论学习作为一种形式。经常是问题一提出,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就组织学生讨论,使得讨论不够深入,只局限于问题的表面,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许只能作为旁观者、听众,不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因此,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为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不要随意中断其讨论,应给足时间,让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与合作中得到锻炼。

三、合作学习内容应有价值、有力度

我们一些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讨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广泛参与,他们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学习,根本不考虑问题是否有价值、有力度。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有必要吗?如果问题过深过大,学生摸不到头绪,这样的问题能调动学生去参与吗?

笔者在讲授《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时,对文章主人公元方的表现提出了一个问题:“元方对陈太丘的表现是否失礼?”问题一提出,学生中间就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这时笔者马上组织同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同学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成立,在小组内共同协商,各抒己见;有的同学挖掘课文内容信息,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表现谈个人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也较高。究其原因是这一问题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是文章的精华内容所在。

四、成员分工汇报

教学时可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解,明确指定给相应的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将各自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机的组合以圆满达到学习目标。汇报时每人负责阐述自己负责的那个部分,并力争将这个学习成果融入学习小组的成果中,为提升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而努力。

五、教师要有效地适时调控

目前,我们大多数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只作为旁观者、局外人,或者只作为纪律维持者在课堂中出现。其实不然,为了有效地完成合作学习,教师应在课堂中当好主持者、引导者,随时对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监督,防止合作性学习变质、变味。

六、留有余地,给学生延展的空间

笔者在教学《风筝》第一课时,把这一课的主题交给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参与,但各自所持观点的角度不同,主题也就不同,同学们争论不休,在文中也都找到了自己的理论依据。这堂课结束时,学生也很想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仍将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再去读鲁迅的其他文章。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浓厚,找到了大量的资料,有的同学在网络上查资料,也有的同学利用周末走进了书店。这样一个问题就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习由课内延展到了课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要重视反馈与评价

在合作性学习中,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往往把评价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掌握上。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合作性学习教学的困难是有的,但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倡导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小组;只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精神,语文合作性学习活动一定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课程标准勾画的蓝图一定会变成现实。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

四川省罗江县鄢家初级中学校魏清

俗话说,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古语亦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都说明了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思考、质疑、合作、探究的重要意义,方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课改”思想引导下,笔者仅就如何引领学生思考和质疑,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浅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转变观念,该放则放

新课改会有一个阵痛的过程,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均如此,这就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身去经历、去质疑、去探究,此过程为师者万不可代劳!要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否则,学生永远只是一部学习的机器——被动接纳的学习机器!

当然,新课改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需要冷静与理智,需要实实在在的过程,需要结合校情、班情、生情的方式方法,切忌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要想让学生学会思考,就得像“放风筝”,舍得把线放长些,才能飞到天空的高处,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味那知识殿堂中的美味琼浆,逐渐激发其思考、探究的盎然兴趣。

二、预习中质疑、存疑、释疑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预习时把不懂的问题归纳罗列出来,先自行独立分析、思考,尽力解决部分或全部问题;对于未解决之疑问,要做好笔记。课中要特别注意教师与同学的解答、观点,不断积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这样的好习惯:不盲从、不自欺、不装懂、不苟且,对一切新奇与未知的事物,都要始终保持较浓厚的兴趣与热情;遇事多问“为什么”,直到弄懂为止。

三、教师要适时指点迷津

所谓“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最重要的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后的解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指点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好“火候”,努力做好“启”“导”的角色。为师者的职责并非大包大揽,这时,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思考的兴趣,正所谓“好学不如乐学也”。

四、课中勇于提出问题

问与学,相辅而行,“学是问的先决,问是学的进步”。学生在学习中,若浅尝辄止,等于没问。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同‘智’)也”,就是告诉我们,不知并非可羞可耻,人并非生而知之的,虚心求教乃天经地义。所谓“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正是聪明人的正确做法。一旦形成好的习惯,并形成良性循环,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及其整个人生都将增添无穷的正能量而使其终身受益。

五、努力做到不耻下问

两千余年前的孔子曾提出“不耻下问”的观点,至今这一观点仍具有重要而鲜活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些同学对胜于、强于自己的人愿意问,对与自己旗鼓相当者可以问,而对自认为不如自己者就不屑于问了,否则,就失了“面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与偏见。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来都有长有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别人的长处或许正是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是“不耻下问”的重要目的,从而使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能。

六、准备随时反问

对帮自己“过河”的人“反将一军”,对所提问题反过来问一问,“打破砂锅问到底”往往会使问题得到更透彻的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定得注意秉持诚恳的、务实的学习探究态度,不可借此故意“刁难”他人,让对方尴尬、难堪,否则真的就成了“过河拆桥”“不仁不义”了!

七、勤于自省、自问

俗话说:“刀子不用易生锈。”经常自省、自问,可提高与保持探究问题的自觉性与热情度,也可经常发现自己学习的得失或经验教训,以期达到触类旁通、“问”一反三、“问”以致用之目的,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内外质疑与思考永无止境——就像人类锲而不舍、永不言弃地探索未知领域一样,那么,我们的教与学就是成功的,我们最终也会看到学生的进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我们要始终重视学生平时学习与生活中的“疑难杂症”,引导、启发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论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四川省什邡市实验外国语中学贾国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阅读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中还提出:“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在相关教材的单元说明中也提到了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所谓“整体感知”,又称整体感悟、整体领悟或整体把握,就是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是有别于肢解文章、破坏文章整体性的一种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然后再进行局部把握。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并未遵循由整体到局部这一原则,而是把文章条分缕析,任意肢解。有的甚或只为考试服务,仅对文章中的某些段落大讲特讲。比如某教师教《济南的冬天》时,只重点讲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

那么,为什么要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呢?

我国传统文化对“整体感知”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的先哲相信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大化流行的整体,认为无所不在的“道”均匀地散布到世间的一切,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万物各具其性,各得其所,整个宇宙所流行的是“惟天然”的一片生机,一种温和恻怛而兼容并包的气氛,使整个宇宙化为一片和谐。无论我们有没有概念和法则或用不同概念和法则去讨论它、表现它,宇宙万物这一整体的演化、生存的运动都在继续着。因而,老庄哲学严厉地反对用人为的假设和概念化的努力去对浑然不分的宇宙现象作分化和简化,提倡“天人合一”“天道合一”,提倡虚以待物,融入自然万象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这对我国传统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国画虚静空灵、宁静超脱的美学性格,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形成,莫不如是。既然艺术创作遵循了整体性原则,那么,作为艺术审美的阅读教学,也概莫能外。我国古代诗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苏轼有诗放言:“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诗中以精妙的比喻,表明了琴、手、心合一的重要性,道出了整体把握的实质。

怎样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呢?

一般说来,先让学生初读或听范读文章,把文章看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凭初感让他们自个儿去玩味,揣摩涵泳于整篇课文中的情感基调、主题思想、独有的写作方法等,下面用我曾经讲授的一堂市级新教材示范课教案予以说明,权当参考。

“诗五首”教案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背一首学过的古诗。

2.教师: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之中,反映人们的劳动、生活及精神面貌等。诗歌经不断演变、成熟到唐宋时达到鼎盛时期。同学们最熟悉的诗人有哪些?

3.介绍李白的经历(略)。我们今天要学的五首诗大多都是作者在降职或归隐之后的作品,都有清纯恬淡、优美自然的风格特点。我很赞同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的分析:苏东坡走出朝廷纷争,走出躁动和浮华,才有了宁静与凝重,才有了赤壁幽情、大江东去。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诗人,感谢诗人的选择,感谢生活的厚赐。不然,谁来造就如此优秀的诗人,谁来创作这样优美的诗作呢?

二、朗读

1.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学生朗读。

3.教师指导朗读方法——准确、节奏、感情。

三、概括五首诗的共同点

1.提示:找五首诗中共同出现的一个字“山”。后由学生推导“山→水→风景→美”。

2.风格:纯净、恬淡。

3.创作心理:寄情山水。

四、找一找五首诗的不同点

1.形式。(1)字数:七言、五言。(2)句式:律诗、绝句。

2.内容:指导学生理解、归纳各诗主题。

五、找出你喜欢的诗句,说说理由六、读、背七、建议多背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五首古诗,品味了它们的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作者田晓菲十三岁考入北大,并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其成功主要得益于小时候背古诗。那时,她父亲每天抄一首诗在香烟纸上让她背,积少成多,使她积累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希望同学们热爱古诗,多读多背古诗!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真正理解了它们的内涵,并正确地加以应用,才能搞好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也应“求甚解”

四川省绵竹市紫岩雨润中学张晓君“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在其《五柳先生传》中明确提出了他的读书观:“不求甚解。”先来看看词典对该词的注释:“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据此观之,陶潜读书,重点落在一个“意”上。何为“意”?主旨、要旨也。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于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行文至此,不禁小有疑问:读书是否均应如此?读任何书,不求甚解都是好的吗?即便是还没有太深厚文化底蕴的初中生,是否也应不求甚解?

先来看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关于初中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研读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它实际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即准确、有效、有个性(有创意)。那如何才能很好地做到准确、有效、有个性(有创意)呢?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多“求甚解”。此处就准确解读文本和个性解读文本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准确解读文本需要“求甚解”

先来看一个实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羚羊木雕》,讲述的是父母要求孩子要回已经送出的羚羊木雕。《教师教学用书》是如是分析的:“问题探究: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研究这个问题,应该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抓住几个关键,例如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父母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句句生硬……据此,作者的褒贬倾向很明显了。”

鉴于教师教学用书上如此分析,很多教师便把这篇文章的主题确立为:批评父母重财轻义。

作者的情感倾向真是这样吗?整件事情真的只怪父母吗?笔者只能惋惜地认为,这大概就是编者们“不求甚解”的结果吧。还是以此句“这能全怪我吗”为例,我们来仔细咀嚼一下其中的深意。首先看句式,若将此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即为“这事不能全怪我”。仔细品品该句,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怪父母,二也怪我,我们双方都是有错的。作者在文末其实已经肯定了“我”的做法是有错的。据此怎么能得出“怪只怪父母,作者的褒贬倾向很明显了”这一结论呢?此种解读,简直是对文本价值倾向的极度不尊重。

众所周知,上好阅读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正确、准确解读文本则是执教每篇课文的底线。

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呢?抓文眼、关键词、句式、关键信息(如课文题目);抓行文思路和情感脉络;联系学生实际来揣摩和考量文本最大的人文价值取向和追求;走出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文本内容和最大的人文价值取向进行审视和评价……以上种种,都需要用“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来完成。

二、个性解读文本需要“求甚解”

文本是作者特定生活情境的语言结晶,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也包含着许多语文知识和技能。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同文本及文本作者展开对话的过程,也是理解文本之象(文道质)的过程。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由于各自的阅历、动机、能力、眼光等的不同,所以即便是对同一文本的“文、道、质”也会做出不同的解读,也就是个性化的解读。小举一例: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里有这样一处很好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淘金者对生死的思索:“逼着他向前走的,是他的生命,因为它不愿死。”

赏析这一句时,学生敏锐地抓住了文本中的一个“它”字。为什么不是“他”而是“它”?这个“它”应指代什么,有什么深意?“它指代生命。这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只是附着于我们身上,它需要我们给予它充分的尊重。”“生命不愿意死,更说明淘金者对生的执着。”“用这个字,意在提醒我们人类应该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仔细地咀嚼一个字,得出异彩纷呈、个性鲜明的答案,不也是“求甚解”的结果吗?

其实,无论是“不求甚解”还是“求甚解”,都是不错的读书方法,使用时还是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对于还处在积淀文化底蕴的中学生而言,文本解读还是多“求甚解”为好。

求实

尚简

——我对语文本色教学的几点认识

四川省广汉中学实验学校秦彬

从语文的工具、人文性的大讨论,到多元阅读是否有界的辨析,再到语文味的课堂建设,深度语文、素读语文、本色语文的交锋,语文界内外对于语文教育教学的交流和研讨从未停止。纵观现在的语文教育,在对传统的批判和现实的建设中,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许多教师能做到目中“有”人,学生的体验和观点得到了尊重,语文课堂变得热闹了,变得更具观赏性了。但细究之下,却不难发现不少的课堂都虚多实少,花艳果瘪,耗费高而产出低,失掉了语文的本色。这是为什么?真正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怎样的呢?什么才是语文味的课堂?现实呼唤语文本色教育教学的回归。

求实

早在2004年年底,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先生将“闽派语文”精神概括为“求实、去蔽、创新、兼容”八个字。在今天看来,这八个字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颇具借鉴意义和警醒作用。孙先生将“求实”作为“闽派语文”的第一要务,是对那种一味追求繁华、热闹效果的语文课堂的含蓄的警示和批判。随着新课改的展开,为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教师可谓煞费苦心,在教学环节中,从导入环节中声情并茂的煽情开始,到教学中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讲述,到结尾部分的无限的道德上的拓展和提升,可谓精彩之致;在教学手段使用上,谜语、影视作品观看、书画、歌舞、课本剧表演、法庭审判等形式被大量引入课堂,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幅提高,课堂极具观赏性。

那么,什么才是“求实”的语文课堂呢?用陈日亮老师的话说,那就是“真实”“扎实”“朴实”。在我看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注重对话,建构文本”。其中,“立足文本”是根本,语文课的根本是通过引导学生在文本文字中走几个来回,达到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注重对话”是形式,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形式和真知实得的交流,形成临时性的共识;“建构文本”是目标,是通过师生反复进出文本的体验和交流,达到对文本的超越和意义重构。我们倡导语文教学的求实,是讲求有切实的语文教学内容、有扎实的语文训练,讲求学有实得、学有实效,不搞哗众取宠,少搞形式包装,追求一种真实与常态。尚简

语文是个复杂的学科,承载着较多的任务:既要有扎实的语言训练,又要突出“文以载道”,讲求“文道合一”;既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语文能力、语文品质的培养,又要兼顾学生的审美能力、个性品质的熏陶。上语文课,需要讲、可以讲的内容实在太多。但由于语文教师个体在理论修养、文化储备、个人喜好方面的差异,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也就千差万别。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存在着在一堂课中眉毛胡子一起抓,各种语文元素都涉及,听、说、读、写都要体现,课内课外都要兼顾的课堂乱象,其结果却让听课者满头雾水,给人主次不分的感觉。

细究之下,这种课堂乱象为何颇有市场?一方面,教师自身缺乏对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和课堂的认识;另一方面,现有课堂教学评价指向也难辞其咎,存在导向上的偏失。现在不少学校的评课方案,特别是比赛课,在评课时多一味地强调“出新”,过多关注普通话、板书等教师基本素养等细节,关注教师“如何教”(形式)远大于“教什么”(内容)。在强调课堂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同时,强调教学方式、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色体现。特别是在大力提倡建设“语文味”的课堂风气之下,使得有的语文教师在面对一篇课文,还未及深入感受文本、研读文本、占有文本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出彩的问题,思考的是如何做精美的课件,在哪里、在哪个环节可以“小组合作”,在哪个环节可以“拓展阅读”等教学技巧问题。导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贪多求全,出现了语文课堂中教学预设复杂、教学内容复杂、教学手段复杂、教学环节复杂的离乱局面。这种认识下的语文课堂必然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必然是浮华背后空无一物。我们很难想象这种教师以其昏昏,如何达到使其(学生)昭昭的。

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语文教学,必须“大道至简”,必须返璞归真,必须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应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在教学中,面对庞杂的语文内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要懂得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有舍才有得。要会做减法,要减少不必要的、非语文的内容。在这里,尚简不是“唯简至上”,它不等于轻慢和随意,它是冷静思考后的沉淀,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教学本真的一种回归,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呢?用崔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我想,我们语文教学若能在变革创新中,不忘坚守传统的精华,坚持感悟语言训练之本,追求返璞归真,有意识地倡导求实、尚简的精神,多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文的灵动的本色之美,致力于建设那种“简约而不简单,求实而又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这也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不懈的追求。

让语文味浓浓情深深

四川省广汉中学实验学校向东霞

在繁忙而紧张的教学间隙,在职业倦怠情绪时有出现的季节,在2012年11月13日的下午,我非常激动地再次走进了西华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2)——农村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短期集中培训班”。这是四川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二期集中学习。在语文教育大力革命的今天,我们教者最需要沉静下来,认真反思,理智地研究自己的教学,深钻教材,夯实基本功,努力走好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一、深钻教材,夯实基本功

在听名家、大师的讲座或示范课时,我们总是仰视他们,总是被他们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技能所深深折服。其实,他们也何尝不是一步步走来的。只是我们缺少那份倾情的坚韧,缺少那份反思的定力,缺少那份研究的执著。当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是一名思想者和行动者,不能盲目崇拜权威,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学习借鉴,灵活运用。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加强“充电”,夯实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日常教学的备课环节,我们应深钻教材,研究教材,不受教参的束缚,甚至多备“素课”,多问问“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等问题,以便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倡导“青春之语文”的王君老师强调:语文教师一定要以一见钟情的情怀来读文本,要以面壁破壁的精神来读文本。如果都能这样做,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永葆青春。

二、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都不可偏颇

新课标中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应重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既然是语言文字学科,语文课就应该上出语文味。有人曾用12个字给语文课下了一个定义:咬文嚼字、多情善感、死去活来。我认为这很好地诠释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既要重视语文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又要重视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必然联系;既不能忽略语文的人文性,更不能放弃学生对文本的工具性的把握。听、说、读、写训练永远是语文教学亘古不变的主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语文教学已走入一些误区:或乏味,或空洞,或形式主义,或粗制滥造……都令人担忧,亟待改进。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为重要。只有学生热爱语文老师,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语文课,学生才会对语文情深意浓。因此我在重视用教材教学生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语文活动的开展。例如,以自然随性的“语文沙龙”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演讲、基础知识擂台赛,提供说文解字间、课外阅读屋、写作奇葩园等平台,促使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三、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解读的快乐

为了有效地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我们首先应具备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的实力,并且我们一定要做有心人,要做细心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选准切入点,以便“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如果教得专业而艺术,学生定会学得轻松而愉悦。当然,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与教师课堂管理中的师生交往技巧密不可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上巨大的不幸与失败,其根源常常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四川师范大学的李华平老师就在从文本解读的专业性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启迪。重庆南开中学的颜运静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课堂教学有效化策略。这些无形中都冲击着我们的教学思想,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我思我行”, “在场且在状态”!我一定会继续坚持语文教学的研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我坚信:只要认准了目标,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会收获路途无限的风光!

文言文教学“十化”法

四川省德阳中学付先庆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笔者在这里不揣浅陋,谈点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文以载道的“思化”法

选入教材的古典文学作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浩瀚的文学典籍中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较为完美统一的艺术珍品,其思想内容广阔而又深刻。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必须克服“咬文嚼字、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而立足于古,着眼于今,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能动地发挥教材中固有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熏陶作用。

二、熟读勤背的“诗化”法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就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学生有毅力、有兴趣,尽可以放手让他们大量阅读、背诵、摘抄古诗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它为契机,突破文言文这一学生颇感吃力的学习难点,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求训索旨的“实化”法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是前人对古籍训诂的基本要求。今天,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一些关键词句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逐渐摸索、寻求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循序积累、落实掌握相当数量既了于心又较熟悉的常用实词、虚词、句式。这对培养初中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考察高中生适应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用的。

四、分类梳理的“识化”法

要读懂文言文,除需要掌握大量的虚词外,还得了解相当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包罗万象,它与文言文课文中的许多知识相交叉,又多散见于课文和课文注释中。“点”多而“面”广,是文言知识中一个很有学习价值的综合性侧面。可抓住这个知识“面”,按称谓、地名、官职、科举等分类梳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采用“编歌诀”“编句式”“列图表”等适合学生识记的方法,让他们学得轻松有趣,只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真正“识”得尽可能多的文化常识,以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联系现实的“时化”法

要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必须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出来。高中三年级第五册有《唐诗三百》一课,上课伊始教师板书“唐诗一句值千金”,学生不解其意,于是教师给他们讲了报纸上登载的一则时事消息:中国葡萄酒从香港出口时,港督说按规定土酒要征80%的关税,洋酒要征300%的关税。中国葡萄酒要按洋酒征税,因为英法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当时在场的四川农学院留法研究生李华博士吟出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并解释说中国在唐朝就能生产葡萄酒,远在英、法之前,使港督无言以对,只好承认中国葡萄酒是土酒,征80%的关税。这样古今结合、联系现实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在注意力集中、精神亢奋的状态中,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

六、以身垂范的“示化”法

想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背不出上百篇的优秀古诗文,这样的功底如何能适应语文教学的要求呢?笔者曾讲公开课《琵琶行》,不但全诗背诵如流,连注解也记得准确无误。学生们一个个睁大眼睛,屏声静气,聚精会神,沉醉于优美典雅的艺术境界中。这样的以身垂范,也许比只看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的讲解更有魅力,更能激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瑰宝的珍视与热爱。

七、直观点拨的“视化”法

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优势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利用图标、投影、录像、计算机等增加视觉刺激的强度,协同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八、激趣览胜的“事化”法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生动有趣、新鲜奇异的东西。精选一些与文言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用形象的语调讲出来,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愉快活跃。实践证明,精选的故事是造境的奇葩,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还激发了学生对名家手笔探幽览胜的渴望。

九、设疑达标的“试化”法

教师们往往把文言文课上成文言词句的落实课、翻译课、串讲课,这样最好上但也最平淡。一篇古文,典型的字句总是那么多,似乎很少有变通的天地。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要在教学形式上动点脑筋。只要学生思维的波澜被掀起了,学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教学目标也能顺利达成。

十、系统实用的“式化”法

近年来,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一讲到底”的做法,而代之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文道统一”原则贯穿始终,从字词着手,从文章整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查阅工具书、讨论、总结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法。笔者把它叫作“文言文四程序教学法”,即导(教师首先讲明本课要点)、听(学生边看边听教师范读、范背课文)、读(学生带着问题粗读、细读、研读课文)、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文言文的若干知识点,依据一定的顺序和类别,进行一定范围和数量的归类)。这种没有花架子的“四程序教学法”,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绝大多数的同学能当堂解决问题,这就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