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第2版) (当代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14:38:28

点击下载

作者:陈筱洁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第2版) (当代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系列)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第2版) (当代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系列)试读:

总序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在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起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开始,一些学校自发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除心理的困扰。到了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开展了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将心理健康课列入教学计划,每周或每两周上一次,通过故事、阅读、讨论、游戏、心理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真正领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有的学校将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或成长的困扰给予有效的干预和提升;有的学校特别注重校园环境的优化和心理氛围的改善,借助板报、橱窗、广播、报刊及影视等媒体,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并透过各科教学、日常管理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的地区还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课题,通过科研活动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开展的同时,高等学校也从原来单纯面向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模式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家教育部多次颁发文件,反复强调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招标课题,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许多高校开设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并通过心理成长小组、拓展训练、朋辈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及心理健康月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辅导专业水平的提升也逐渐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因为要想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绩效,就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因此,许多教育部门加大了对老师的培训力度。比如广东省在各地市分别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对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C证”的培训;而挂靠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又负责对全省中小学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B证”和“A证”的培训。几年来,有上万的中小学老师接受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老师们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怎样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具体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只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培训,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论,能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但因为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而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内容更为全面、实操性更强的书籍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当代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系列”图书,就是为满足上述老师们的需要而编写的。该套图书共有4册,包括《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此套图书的总主编王玲同志具有多年的心理咨询教学和实践经验,各书的主编都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老师和博士。他们作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主要成员,不仅承担了对中小学老师的培训任务,还经常下到基层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有时还直接给学生做咨询,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丰富经验。因此,由他们编写的丛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每本书都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出中肯的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疏导的过程与要求。这些内容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初入道者无疑具有较大参考和借鉴价值。

理论不空洞,方法可操作。相信大、中、小各级学校的学生、老师及家长均可从此套图书中受益。郑日昌2005年10月15日于上海浦东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初中生的整体身心特点可以用“在矛盾和不平衡中快速发展”来概括。无论是生理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都符合这个特点。从生理上讲,初中阶段的少男少女会在短时间内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从心理上讲,他们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即将迈出独立的成人生活的第一步。初中生们就像一群从未接受训练的临时演员,正在等候着导演点名让自己第一次正式上场去出演主角一样,好奇、兴奋、跃跃欲试,同时又紧张、害怕、不知所措。(一)初中生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其中身体外形的变化、内脏机能的成熟和性的成熟号称“青春期的三大巨变”。

外形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身高和体重都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体形和面部轮廓也开始褪去儿童时期的“大头娃娃孩子相”,变得身材匀称,眉开眼阔,接近成年人的体形比例和面貌特征。

内脏机能的成熟:初中生的体能随着心、肺功能的迅速增强而快速提高,脑的发育也在13、14岁进入加速生长的时期。

性的成熟:最为突出的生理变化是性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大多数女生在初中阶段出现月经初潮,男生出现首次遗精。嗓音、体形、体毛等副性征也陆续出现。当然,各种生理机能的发育水平和时间早晚是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本身也可能是造成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

青春期是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初中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显著的异时性和不平衡性。在这一时期,初中生在生理上迅速发展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对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感到兴奋的同时,与之相应的心理机能的成熟却没有同步发生。他们的价值观、交往能力和策略、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水平、把握社会规范的能力和经验、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巧等各个方面都依然停留在一个相对幼稚的阶段,需要逐渐累积,缓慢发展,在探索中前行。这种身心不平衡性不仅会贯穿整个初中阶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高中阶段。

2.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性

生理上的急剧成熟,使初中生迅速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希望能够像成年人一样独立自主,不受父母和老师限制,自己决定自己的一切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由于这种成人感非常强烈,为了捍卫自己的成人“权利”,初中生们甚至会出现一些“神经过敏”、“防卫过当”的现象。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个人云亦云、跟在老师和父母后面作“应声虫”的小孩子,而是一个与众不同、有主见的“大人”。尽管他们急于要大家认识到他们新的“成人形象”,但是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发展水平却远远达不到成人的标准,依然带着浓厚的孩子气。即使是他们表达和理解成人感的方式,也具有明显的简单、片面、绝对化的特点,反映出明显的幼稚性。这些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孩子一边在断乳,一边也还是恋乳的。初中生的成人感往往只是在生活照顾和情感依赖方面比小时候更独立、更希望成人放手,与此同时,他们在精神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方面对成年人却是十分依赖的。

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在初中生身上会作为主要的心理矛盾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成为影响初中生心理成熟的一个最为显著的内在因素。主要体现为如下四点:(1)与父母、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出现明显的反叛性和闭锁性。

反叛是初中生对待父母和教师的常见方式。心理学上把青春期称作“第二反叛期”。大多数孩子都会有对父母和教师的管教不认可、不服气、不照办、不接纳的心理或行为,只是程度和表现方式因人而异。

闭锁是初中生用来面对父母和老师的另一种方式。很多家长和老师会发现初中生开始和自己疏远,有话不主动对成人讲。有些初中生做什么事情都尽量避开父母,情愿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还有的学生给自己的东西上锁。(2)与同年龄伙伴的交往更为开放和密切。

初中生向父母和老师闭锁的心事可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自己信任的同学。在这一点上,初中生又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由于把自己和父母、老师及关系一般的同学隔离开来,他们常常会体验到孤独和寂寞,迫切地需要别人的理解,所以遇到自己认为谈得来的人时,不管这个人是谁,都会给予对方百分之百的信任。当然,由于交往范围的限制,多数初中生选择的倾诉对象还是自己班上要好的同学。现在,由于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通过网络结识朋友,这种隐蔽性很强的网上交友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要,但是其安全性也是需要给予保护和关注的。(3)对异性同学既有好感又显紧张。

随着生理的成熟,异性同学开始出现相互吸引,彼此对对方都会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在最初常常是以相反的交往形式表现的,如故意的冷漠、不理不睬、保持很远的距离,或者表现出对异性同学的轻视,甚至对抗。在初中阶段的后期,不少学生会喜欢班上或亲戚朋友中的一个异性的同学或伙伴。多数情况下这种喜欢也就是好感,甚至仅仅是自己心里的一个小秘密,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学或转学等因素会自行淡化或消失。(4)自我概念的动荡性。

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容易出现摇摆不定或容易走极端的特点。比如在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和眷念童年等心态之间飘忽不定,一时间觉得自己踌躇满志,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感,一时间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十分渺小;一时间盼望长大,觉得身边的小孩子、同学幼稚可笑,一时间又害怕长大,担心自己不能应付各种学习任务和社会要求。

3.心理和行为偏差的普遍性

初中生感受着种种成长中特有的心理压力和烦恼,面临着各种心理矛盾的交织缠绕和重重包围,因此,这个阶段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和心理偏差的年龄。比如对自己的身体发育过度关注、对正常疾患有夸大的担忧,自杀这种在儿童期极为少见的念头和行为,从青春期开始直线上升,从15岁开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他一些如神经官能症、病态人格的发病率也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显著增多。因此,我们也常将这个“以不正常表现正常”的时期视为心理保健的重要时期。二、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思维方式上的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逐步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方式,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的成分还是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初中生可以比较好地运用假设进行逻辑推理,能辨别推理过程本身的逻辑方法和形式上的差别。另一方面,初中生的思维也经常受到具体形象成分的影响,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还是会习惯性地关注表面的、直接的关系,难以突破感官经验的限制而达到对现象背后的本质的了解。(二)思维品质上的特点

1.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由于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初中生看问题的深度、广度和客观性比小学阶段明显增强,能够对各种观点做理论思辨,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的或书上的言论。同时,由于意识到形式逻辑思维的有效性和深刻性,他们急于要用这些新的认知工具来重新审视和寻找客观规律。因此,初中生们一般求知欲十分旺盛,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想象奇特而丰富,对一些深奥神秘的现象也希望了解一二。

2.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片面性主要表现为:爱走极端,钻牛角尖,只顾一点不计其余。他们在谈论一些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在批判一种倾向时走到一个极端上去,比如,他们认为题海战术有违素质教育的主旨,就连必要的练习都拒绝。表面性主要表现为: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表面特征和感性经验的左右。比如,很多初中生会认为,一支蜡烛的光在夜晚会比在白天照得更远。

3.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次出现

初中生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关注的东西别人一定也都关注,而他们最关注的是自己,于是认为所有的人都时刻注视着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出现了两种典型的思维方式:假想的观众和独特的自我。他们在心理上假想出自己的观众,并且认为自己时刻在受观众观察和评价,这样,他们的行为带有了一定程度的表演性,动作夸张、表情戏剧化。而且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和议论高度敏感,尤其在公众场合,常常认为所有的人都在关注他们,会比较容易紧张、兴奋。与“假想的观众”同时出现的是“独特的自我”,他们会高度关注自己的一切,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任何事情都肯定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初中生们经常夸大自我的感受:“虽然我们脸上都长了一些小痘,但是你长的是正常人都会长的小痘,过几天就会好的,而我恐怕永远都好不了了,还会留下难看的疤痕,甚至会影响我毕业照片上的样子。唉,你们怎么能理解我的痛苦呢!这世上谁也没有我痛苦啊!”三、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一)情绪和情感在分化水平上的特点

进入初中阶段,情绪和情感分化的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情绪体验会明显丰富和细致起来。与自我有关的各种情绪和情感比如自卑、自豪、自爱、自重、自尊、自立等都迅速发展起来。他们能体验到许多深刻而细腻的情感和情绪变化;能够领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发展过程,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感受;对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要好的朋友、父母、喜欢和不喜欢的老师的情感更加深厚,学会体谅对方、体察对方的感受和心情。所以很多初中生一方面容易对父母和教师发泄不满,事过之后又能体会到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能感知父母和老师的辛苦和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所以往往在冲突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后悔、自责。(二)情绪表现方面的特点

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两大特点:一是两面性明显,二是消极心境大量出现。

1.两面性(1)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的强度常常不一致。他们可能表现出强烈的愤怒或者失望,但是这种情绪体验可能并不很深,很快会因为一件高兴的事情而转换情绪。由于高度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经常会有十分强烈的情绪,但是这种强烈却往往带有自我夸张的成分。初中生的情绪经常在暴风骤雨和温柔细腻之间摇摆不定,使得他们表现出情绪反应上明显的不稳定性。(2)情绪表现的隐蔽性和表演性共存。初中阶段学生的情绪表达已经能够顾及自己的形象和当时的情境,有意识地掩饰、修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方式和程度。与此同时,为了掩饰与理想形象不一致的真实情绪,他们常常会要求自己按照理想自我认为的最应该表达的情绪来表现给别人看。然而这种紧张而认真的“情绪表演”常常会因为经验不足、过分强调而变得不自然。所以,我们也常常发现初中生的行为举止有时显得过于兴奋,有时又显得过于淡漠,好像很难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2.消极心境大量出现

初中生的消极心境主要有烦恼、压抑、孤独等。

烦恼:进入初中之后,各种各样的新问题纷至沓来,其中最令他们困惑的问题有如下几个:一是不知道该怎样和父母相处,亲子关系成为引起初中生烦恼的一件大事;二是和同学的关系加深、自我意识的增强,要求他们在同伴面前保持一种良好的形象和地位,而同学之间的竞争也会引起烦恼;三是面对自己的烦恼,不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他人的面前,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龄是个缺乏稳定角色规范的年龄,但偏偏这个年龄的孩子又对自己的公众形象和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于是烦恼便会成倍地增长。

压抑和孤独:初中生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却常常因为自己的能力、经验不足,屡屡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使他们明显感受到压抑的存在。这种压抑由于他们心理的闭锁性无法向父母和老师表达,从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许多初中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想摆脱这种讨厌的生活,寻找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地方的幼稚幻想,有些学生冲动之下甚至会离家出走。

当然,初中生们也并不都是生活在消极情绪的阴霾下的,他们也会有一些积极的情绪,比如憧憬美好的明天、期待真正长大的日子,为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和帮助而感到愉悦,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骄傲等。但是相比小学和高中阶段,他们内心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在这个时期是比较多的。四、初中生的个性特点

严格地说,初中生的个性心理还远未发展成熟,初中阶段的孩子显露出的性格苗头,可能只是一个特殊阶段的特殊反映,我们必须结合这个特殊年龄的特殊问题,用发展的眼光面对种种个性现象。总体来说,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呈现出暂时的不平衡和偏激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进入自我意识从外化向内化转变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活动空前高涨,但他们对自己形成的自我观念却常常是动荡和片面的。一方面,自我意识的高涨使得初中生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目光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人际关系和价值理念。他们的内心世界迅速丰富——围绕“我”的问题层出不穷,因而围绕“我”的探索和体验也迅速展开,为他们培养自知力和自控力提供了可能,也为他们接受社会行为规范、学会与别人沟通和相处提供了强烈的主观愿望。另一方面,他们经过反复的思考也不一定能对有关自我的种种问题有什么明确的客观的结论,有时会因为认识能力和社会经验的不足,让自己陷入经常性的迷惘和困惑,乃至对人对事出现一些敏感、偏激的认识,过度地强调自己的观点,使其自我观念中伴随着夸大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二)个性的发展特点

反抗性是初中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突出的个性发展特点——对一切外在的力量予以排斥或拒绝的意识和行为。

1.反抗性出现的原因

初中生出现明显的反抗性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我意识的高涨导致初中生急于向人们树立和维护独立自主的自我形象,一旦这种自我独立的诉求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便会偏激地认为是对方在妨碍自己,于是产生逆反心理;二是性生理活动中神经系统的过分活跃与性腺的尚未成熟之间的不协调引发行为和态度上的过敏,对少量刺激给予极大反应,也容易表现出行为反应过当的情况,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会被大家理解为反抗性。

2.反抗性的典型情形

一般而言,初中生容易在下列情况下出现反抗行为:一是独立意识受阻,比较典型地体现在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和关心表现出极力拒绝和厌烦;二是自主性被忽视,当初中生们的主张被父母或教师否定,他们会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挑战父母或教师的权威,如果他们的提议被驳回,或者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形,会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满;三是当成人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观点或行为方式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并不盲从,他们常常不会一口答应,会表现出反抗的倾向。

3.反抗性的表现形式

初中生们表现反抗性的方式各不相同,常见的有两种:一是硬碰硬式。一般出现在性格外向、个性张扬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遇到自己不愿顺从的人和事时会公开拒绝,很容易与对方发生激烈争执。这种对抗往往是突然爆发的,并且任何方式的劝解都会无济于事,但是事过之后他也会很快平静下来。二是冷漠式。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内向的学生身上,女生比较多见,他们以沉默和不置可否来表达反对。这种不愠不火的态度比较固执,不容易平息、转移和分散。

4.反抗性的特点

初中生的反抗性有容易迁移和泛化的特点。当他们对某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言行不满时,会将这个人全盘否定,而且会使他们对对方所在的集体或同一类人都产生抗拒。因此初中生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老师某一次不小心“伤害”了他,这个老师就被他看成是一无是处的;妈妈的话引起他反感,爸爸的话也很快失效。这很容易使他们的对抗心理和对抗行为的结果更加恶化,产生被孤立的主观感受和极度压抑的情绪体验。这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显然是很不利的。第二节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别

初中阶段是个充满了不平衡和矛盾的时期,是一个“以不正常表现正常”的年龄。我们有必要对初中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一、初中生心理问题类别

关于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划分标准,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

二分法: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提出的二分法,把问题行为分为扰乱性的(如不守纪律、不道德等)和心理性的(如退缩、抑郁等)两大类。我国学者孙煜明也把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型、攻击型的,一类是内向型、退缩型的。

三分法:美国心理学家奎伊认为,除扰乱性的和心理性的两大类外,还存在青年早期表现出来的在情绪上和社交上的不成熟,如活动过度、低级趣味、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第三类问题行为。我国学者魏庆安把青少年问题行为分为三个方面:学生智慧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学生品德发展方面的问题;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台湾学者杨国枢则把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违规记过行为、心理困扰行为和学习困扰行为三大类。

四分法:我国学者左其沛把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攻击型、压抑型和品德不良型四类。

五分法:日本心理学家古泽赖雄把问题行为分为5种类型:①神经性行为,主要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如咬指甲、习惯性抽筋、习惯性痉挛等;②人格问题,如反抗、粗暴、说谎等;③智力问题,如智力不能适应学习、学习成绩不良、逃学等;④精神病行为,指由精神病引起的行为异常;⑤社会性行为问题,如不良品质和犯罪行为等。我国学者彭驾梓也把青少年学生反社会行为分为五类:攻击性行为、不诚实行为、冲动性行为、违规行为和逃学离家行为。

上述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心理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将其常见的心理问题作如下的分类。

学习问题:学习是初中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无论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从思维的类型和逻辑性水平上,都和小学大不一样。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不仅面临学习方法上的适应、学习习惯上的优化、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的维持与调整,也面临着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带来的对成绩及其成就意义的正确理解的问题。此外,考试焦虑的问题当然也是他们在学习中比较容易遇到的一个持久的话题。本书将对其中的学习动机缺失、学习习惯缺陷、学习倦怠、学习挫折、学习成绩波动和考试焦虑等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人际交往问题:由于半成熟半幼稚的年龄特征,初中生们一方面渴望自己能够熟练地与别人进行适度的交往,以树立自己的“成人”形象,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接纳;另一方面又缺乏相应的交往技能,也不知道自己在交往中应该如何把握卷入和自我暴露的尺度,因此,他们也容易出现一些交往问题。有的过于小心谨慎,变得退缩和孤独;有的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印象,变得过度敏感猜疑;有的自控能力较差,造成严重的人际冲突和对抗,这些问题都会在本书中进行探讨。

自我意识问题: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心理特征。由于自我意识处于不平衡的发展迅速的状态下,他们经常面临一些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比如,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强烈的独立需求带来的逆反心理,强烈的自尊和片面地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形象而产生的嫉妒心理等,都反映出初中生们由于自我意识飞速而又不平衡的发展而出现的问题。

个性心理问题:虽然初中生们的个性远未定型,但是在这个性格开始出现雏形以及对自己优点和缺点高度关注、逐步选择自己认同的价值观的年龄,个性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个年龄的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尚未发展得很好,需要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个性问题给予重视。初中生可能出现的人格障碍主要有依赖、回避、强迫、被动攻击和自我中心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会给初中生以后的性格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情绪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消极情绪比较多见的时期。虽然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的侵扰,但是这些情绪一般比较容易消除和转移。如果一种消极情绪长期得不到消除,成为学生的主导心境,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造成全方位的危害。初中生常见的情绪障碍有焦虑、抑郁和恐惧等。

各类不良行为问题: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初中生对自己行为的理性选择和自主控制的能力也不够强,容易发生由于冲动、自制力弱、爱慕虚荣等导致的各类行为问题,比如偷窃、撒谎、网瘾、追星、攀比消费等。有些行为已经构成品行问题,有些虽然不属于品德不良,但是也严重影响他们学业和性格的正常发展。

性心理问题: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迅速萌发是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一个初中生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类问题。虽然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摸索和师长的教育下可以顺利适应这个新的身心变化,但是也有不少学生会因为受到不良媒体的宣传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或者自身知识与控制能力的缺陷,出现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性心理或性行为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对他们以后的身心发展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

一般性适应不良:这是一类面对情境因素的变化时,由于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心态或行为规范而导致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心理不适应的问题。初中生常见的情境变化有教师的更换、转学、升学以及家庭方面的变化,如父母离异、失去父(母)亲等。这些变化对于正面临自己的一大堆青春期问题的初中生而言,无疑会增加心理适应的难度。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在发现学生生活中出现上述变化时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促使学生顺利、及时地做好心理上的适应工作。

应激与突发事件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性适应问题主要面对的是可预测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或提前就可以做些准备。在初中生的生活中,也会有极少的时候遭遇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或挫折,比如生急病、重病、失恋、重大考试失误、意外的人际冲突或创伤等。这些问题对于经验较少、刚刚步入独立生活领域的初中生来说当然是很难自行处理和面对的,更加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特别的关照、支持和引导。二、判别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标准

一般而言,心理问题的判别可以依据下面的几项标准综合进行。(一)经验的标准

经验的标准包括初中生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心理疏导者的职业经验。初中生自己感觉到焦虑、压抑、烦恼等消极情绪,或者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严重下降等,都可以作为判别心理问题的依据。当然也有一些时候他们会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这也是某些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之一,可以作为判别的标准。心理疏导老师自身的职业经验也是我们常用的标准。只是这种标准的个体差异和主观性比较大。因此,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同一个初中生做专家会诊,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大的判别差错。(二)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的人对其社会身份、角色、职责等有相对稳定和明确的意识,能够适应自己的社会生活。而心理问题常常导致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出现适应上的种种困难和偏差,或者对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行为准则等出现错误的认识和与之不一致的言行。因此,当事人的社会适应水平也可以作为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这种标准常常有社会文化的差异。(三)症状和病因是否存在的标准

有些心理问题有它特有的典型症状或形成原因,而这些典型症状或原因在心理正常的人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初中生具有这些症状或原因,也可以成为判别其心理问题的标准。这种标准对于症状和原因典型的心理问题的判别的准确性很高,但是对于症状和表现不够典型、形成原因比较广泛和复杂的心理问题则很难测定。(四)统计学的标准

这是依据当事人的心理或行为表现与其他人的正常的心理或行为表现的差异程度而进行的统计学判别。一般配合心理测验量表等工具使用。由于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一般是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使用的反复验证过的有效的检测工具,因此这种标准一般比较客观、准确。但是统计学上的“异常”在其离差程度处于临界值时也是很难判别的。因此,上述判别标准常常不是单一地使用,而是互相配合,互相借鉴的,以期能相对准确地进行心理问题的判别。三、判别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注意事项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独特性,我们在对其进行判别的时候,除了综合使用上述的四种判别标准之外,还应该注意如下事项:(一)注意辨别“正常”的不正常和“不正常”的正常

如前所述,初中阶段是一个“以不正常表现正常”的年龄。这里说的不正常是指从一般心理健康的标准上看,初中生的心理和行为经常出现种种程度各异的“不正常”,如明显的逆反、情绪不良、闭锁、自我中心思维、偏执等,而这些对于其他年龄的人可能会被判断为心理异常;同时,对于长期与初中生们相处的父母而言,他们可能会感到孩子忽然变得不听话。但是这些貌似不正常的变化对于初中生而言,可能仅仅是他们年龄特征的正常反映。相应的,完全不出现这些“不正常”表现的中学生,也可能正是有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在对初中生的问题进行判别时,不仅应该注意提醒自己不要将他们这个年龄特有的、对于他们而言是属于正常范围的“不正常”的行为和心理简单地按照常情判断为心理不正常,也应该对那些看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初中生给予适度的关注。

当然,也不能因为初中生们本来就“不正常”,而对他们进入青春期之后的种种心理和行为变化不予重视。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做到准确区分初中生身上“正常”的不正常和“不正常”的正常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当问题的严重程度处于临界点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小心谨慎地对待。通常我们是根据某种心理或行为的症状特点、严重程度、发生频率或次数、影响其社会生活和适应水平的广度和深度来进行综合评价的。(二)要分清心理问题的主次和先后,抓住关键问题

有心理问题的初中生常常不止一种问题,而是经常表现出许多综合性的症状,但是学生来诉说的问题往往只是表面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判别的时候需要深入、全面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复杂的问题中哪是最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根源性的,哪些是其他问题的相关结果;哪些是学生本人的主观感受,哪些是客观的事实。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地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工作,并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理论与心理疏导的理论与技术。必要的时候,应该考虑进行专家会诊,或邀请专家对疏导过程进行督导。(三)克服先入为主的判别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十分明显,“问题”也相对典型,因此,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判别中,先入为主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现象。我们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在全面了解事情之后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问题。因此,不管在最初的一两次接触中我们对来访的初中生的问题是否有清晰的判断,都需要提醒自己小心先入为主的陷阱。第三节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家庭原因

从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的早期经历的发掘到观察学习理论对父母榜样力量的强调,再到人本主义倡导的对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心理学中的各家各派都对孩子成长中的家庭因素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导致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可能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家庭的消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程度、家庭的社会关系以及孩子的出生顺序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其中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显著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养成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不仅如此,父母的教养方式还会与整个家庭的教育氛围、生活情趣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具体地说,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主要有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暴虐型几种。在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中生活的学生,容易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民主型的家庭中,父母能与子女建立平等互爱的角色关系,父母尊重子女的意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性,提供机会让他们自主活动、自主决策。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容易形成自信、诚实、忍耐、安定感、独立、珍惜友情、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性格特征,是最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一种教养方式。专制型父母则时时刻刻都在管束和限制他们的孩子,孩子比较容易变得粗暴、执拗或者盲从、胆怯;溺爱型的父母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骄傲、任性和依赖;放任型的父母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放任或怀疑、报复的性格特征;暴虐型的父母容易使孩子养成粗暴、冷酷、反社会、攻击性强或悲观、自暴自弃的性格特征。(二)家庭成员的性格和品行

父母和家庭的其他成员性格健康、品行正派,能给初中生提供良好的模仿榜样,并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稳定的积极心境。如果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个性怪异,如自私、孤僻、冷漠、主观臆断、情绪冲动、性情古板等,或者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违法行为,容易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伤,给初中生们带来各种消极观念和消极情绪,衍生出种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三)父母关系的和睦程度

父母关系和睦,会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心理感受,使用一致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实施教育,给孩子提供家庭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利于维持孩子良好的情绪、亲子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如果父母关系紧张,家里经常发生冷战和热战,会令孩子长期生活在惊恐和担忧之中,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家庭观念、干扰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父母的关系往往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好转的,“战争”一旦发生,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初中生的心理尚处在“断乳期”,它的实际成熟水平和应对家庭危机的能力是比较弱的,长期目睹父母的感情裂痕,甚至会导致对异性的恐惧和仇恨,对于孩子成年后理解和处理各种异性关系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四)家庭生活事件

每一个家庭都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正常或不正常、预料中或预料外的变化。大到亲人亡故、夫妻分离,小到搬家换房、家人生病、出差等,都会给家庭以及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带来压力和冲击。初中生本身面临自己特殊的心理发展的问题和矛盾,家庭生活事件的发生很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和适应上的困难。许多时候家庭生活事件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和显现中起到了催化剂或显影剂的作用。由于家庭事件属于学生的隐私,心理辅导人员很难及时触及,这就使得家庭生活事件在心理疏导中成为一个不容易获得的信息,需要给予初中生特别的关注和主动的关心,建立稳定的辅导关系,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和原因。二、学校原因

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学校教育的因素是被列为首位的。学校教育因素对初中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教师的因素

与初中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是教师。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既有与父母类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于父母的一面。其中,教师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很大。

由于初中生对教师的敬佩和反感都容易泛化,对于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和对其他同学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公平与否十分敏感,教师身上的不良个性和品行不仅容易成为初中生模仿的榜样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和品行,而且容易引起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中的种种误解、摩擦、冲突和抵触,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据研究,教师本人的下列特点对学生的性格影响较大:精神振作或沮丧、兴趣广泛或狭窄、性格恬静或暴躁、意志坚强或懦弱、处事果断或犹豫、教学和生活有条理或杂乱无章。通常,教师兴趣广泛,学生中也多有业余活动爱好者;教师态度安详,学生也多心平气和;教师偏袒、不公平,学生也多任性、猜疑、自负或自卑。

教师本人促进与维护自己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也会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经常将生活或工作上的消极情绪带到课堂上来,甚至性情冲动,不计后果,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师生冲突等教学事故的发生,不仅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严重的影响。(二)学业压力过重

青少年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承受着各种学业压力: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等。这些压力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初中生常常缺乏成熟的应付学习压力的策略,如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时不能恰当地应付,则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三)同学的因素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同年龄伙伴在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经比小学阶段明显增加,同学因素在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中有着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同学因素中有三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

1.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与异性同学的相处和交往在初中阶段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正常情况下,初中阶段的异性同学之间可能出现模糊的好感,只有极少数会发展成为稳定的恋爱关系。这种模糊的好感带来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压力是每一个萌发这种感情的同学都要面对的问题。如果学生本人或家长、教师处理得不好,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

2.同学中价值观和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影响

学生中可能会流行一些不正确,甚至是不健康的价值观,对于求新、求异、求奇的初中生是很有诱惑力的,容易被他们不加辨别地认可和相信,例如,曾经流行过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会读书的上大学,不会读书的赚大钱”等不良价值观,都对一部分初中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3.紧密小圈子内相互间的消极影响

班级中或班级外存在的一些消极性的,甚至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非正式群体,其执行的团伙规矩中往往带有一些容易导致恐惧、强迫、焦虑的内容。如果学校教育和控制不力,在校园内出现几个这样的群体,对于参与该团伙和被这些小团伙危害的初中生,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威胁。(四)学校教育和管理

学校教育和管理上的问题也会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校园的氛围、校风校纪、学风学纪、学校教育对不良的社会影响的抵御和纠正意识与效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及其联系是否紧密等,都会对正处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急切需要正确的生活引导和必要的安全保护的初中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校园突发事件虽然发生的比例较小,但是对在校初中生的心理冲击却是巨大的。大到校园暴力事件、危急事故,小到失窃、节假日管理和日常安全常规的缺失,不论是对学校正常教学和学习秩序的维护,还是对初中生心理健康都是值得重视的大事。三、个人原因

除了家庭和学校的因素之外,初中生自身也对其心理问题的产生负有责任。具体说来,容易导致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自身因素有以下三点:(一)身体因素和生理缺陷

有身体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比正常的学生承担的心理压力要大很多。由于这种缺陷常常难以改变或好转,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如果这种缺陷被同学们知道并当作玩笑的话题,情况就会更为严重,不仅容易引发学生个性上的问题,而且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也常常受到影响。

青春期生理发育是初中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他们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和学习活动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他们还处在积累应对经验的阶段,性生理发育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多数时候引起的只是短暂的心理困扰,但也有特殊的时候,会在少数同学身上引发比较严重的问题。(二)不良习惯和个性特征

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化与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样性质和强度的刺激,发生在不同性格特点的人身上,其结果和表现也都不一样,有的产生身心障碍,有的没有明显的异常反应。另外,有些心身障碍和个性特点之间有着较为稳定的密切关系。比如,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多为自卑感强、苛求自己、依赖性强、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等;强迫症的病前性格多为谨小慎微、求全责备、自我克制、优柔寡断、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己等;癔症的病前性格多为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善于幻想、自我中心和爱自我表现等。(三)特殊的早期经验

一般认为,早期生活在单调、贫乏的环境中的孩子比生活在刺激丰富、照顾良好的环境中的孩子在心理发展和心理潜能方面要相对滞后一些,尤其是早年的一些创伤性经验。

总之,导致初中生发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我们在实际的心理疏导工作中要抱着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对症下药的态度来降低、消除他们对初中生们的消极影响。第四节初中生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原则一、心理疏导的含义

心理疏导,即心理辅导。关于心理辅导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

香港林孟平教授对心理辅导的定义是: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致力于与来访者建立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至于可以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概括以上观点,我们对心理疏导的定义如下:学生心理疏导是由学校心理教育专业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顺利进行,维护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潜能充分发挥的工作或过程。

对此心理疏导的定义的理解,需要澄清下列问题:(1)心理疏导的执行者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它不同于在教学过程中由各科教师自发进行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劝导。(2)心理疏导工作的主要形式是一对一的辅导或者团体辅导,针对的主要是特定个体的特定问题,而不是一般学生的普通问题或者共同问题。这一点和大范围的心理学知识的教学是有区别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心理疏导工作面对的就一定是有明显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一切都正常的健康学生也可能就某些心理问题来请求咨询和帮助,因此他们也是心理疏导的对象。(3)心理疏导工作的适宜人群是除有严重心理疾病之外的正常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因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仅仅依靠心理疏导可能是很难治愈的,常常需要心理的和医学的模式结合起来才能生效。(4)心理疏导是透过特定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这种人际关系具有治疗的功能,这种特定的以治疗或辅导为目的的心理关系不同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安慰和互相帮助。(5)心理辅导不是教导,而是协助,协助对方的自强自立。(6)心理辅导是个历程,是一系列朝向目标的行动和步骤,而这个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解除各种心理的困扰,促进其自我了解、自我接纳和自我的健康成长。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功能和内容(一)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

学校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两种形式。

个别辅导,是指一位辅导员对单个来访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辅导的形式。这种辅导过程没有他人在旁,辅导对象一般顾虑较少,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倾吐内心的秘密,是心理辅导中最常用的类型。

团体辅导,是将具有同类问题的学生组成小组或较大的团体,进行共同商讨、指导或矫治的形式。团体辅导的优点是:(1)团体辅导是一种多向性的交流,小组成员看到其他人有着与自己类似的痛苦,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安定情绪,并进而相互支持、相互影响;(2)团体辅导效率高;(3)团体辅导对于帮助那些具有害羞、孤独人际交往障碍者有特殊的功效。(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

根据心理辅导的功能,学校心理辅导可以划分为三种功能的辅导:一是治疗性的辅导,二是预防性的辅导,三是发展性的辅导。三种不同功能的辅导在对象、目标和方法手段上都有所不同。

治疗性的辅导:以诊断和治疗已经出现了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为工作重点;辅导对象仅限于少数有问题的学生;经常使用测验或其他评估工具,并注重测验结果的解释、运用;大部分偏重个别咨询式的辅导;注重与教师和家长的联系。

预防性辅导:以预防某种可能发生或已然发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或扩大为工作重点;预防对象以少数有问题倾向的学生为核心,根据需要扩展到一定范围的学生,以个别咨询式的辅导为主,辅以团体辅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扩展到咨询范围;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为预防措施之一。

发展性辅导: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辅导重心,目的在协助整个学校之教育措施,提供最佳的学习情境,以利学生整体的发展;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注重从发展的观点上对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等提供积极性的建议,以作为教师的参考;与家长的关系亦着眼于如何共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协助学生发展等。(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一般涉及这样几方面的内容:生活辅导、学习辅导、生涯辅导及心理健康辅导等,其中生涯辅导在初中阶段较少涉及。

生活辅导:所谓生活辅导,即指辅导人员协助学生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等生活获致良好适应的历程。学生所生活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其共同约定的生活习俗与规范,亦有其认同的生活意识形态,必须遵从,才能为其他成员所接纳,如其违背生活团体的共同模式,则可能被视为“异类”或适应不良。如何协助学生遵从生活习俗与规范,以增进其适应各种生活情境的能力,即为生活辅导。

学习辅导:所谓学习辅导,即指辅导人员协助学生发展潜能,增进学习的效果,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常因学习材料、方法、过程、动机、兴趣、智能、性格等因素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有的学习效果高,有的学习效果低。对于较高成就的,设法协助其获致更高的成就;对于较低成就的,亦应利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协助解决其学习上的困扰,提高学习的效果。这种协助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以增进学习的效果,即为学习辅导。

心理健康辅导:所谓心理健康辅导,即指辅导人员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认知模式,懂得以恰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青少年学生处于情绪不稳定的阶段,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容易被各种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所影响,出现消极情绪。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可能会带给他们许多困扰,如处理不好甚至会产生心理疾患。另外,青少年学生处在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怎样发展良好的个性、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也是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总之,这种以促进学生健康情绪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工作,即为心理健康辅导。三、心理疏导的原则

心理疏导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从事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应遵循下列原则:(一)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疏导工作的基本职业准则之一。要求心理疏导老师为来访学生提供的所有个人资料严守秘密。许多时候来寻求帮助的学生是鼓足勇气才肯对心理疏导老师做自我暴露的,因而自我暴露之后会有巨大的焦虑。如果心理疏导老师不能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不仅是对来访学生的不尊重,对双方良好的信任关系会造成致命破坏,而且这种危害涉及的不仅是当事人,还会影响到对当事人十分重要的其他人,比如其任课老师、家庭成员、同学等,甚至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迅速恶化。

保密性的范围包括为当事人谈话内容保密,不随便公开当事人的姓名,拒绝关于对当事人情况的调查,尊重当事人的合理要求,当事人的资料需要用于科研、教学或其他正当工作时应事先征求当事人的同意等。当然,在当事人出现自杀意图、存在伤害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疾病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或人员反映,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二)尊重与理解的原则

心理疏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辅导关系的影响。如果来访学生得不到心理疏导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一方面来访学生一旦感受到心理疏导老师的淡漠、不屑、居高临下,就不容易敞开心扉向疏导老师述说自己的真实想法、特殊经历和感受;另一方面心理疏导老师如果不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准确地理解他的想法,也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关键所在,即使给出了建议,来访学生也很难认可和接受。因此,没有对来访学生的尊重、理解、平等相待,心理疏导工作是难以进行下去的。

尊重和理解的原则,要求心理疏导老师不是用传统的“老师教训学生、专家指导新手”的心态和身份来面对来访学生,而是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同辈,平等、热情、亲切地接受来访学生求助,要将自己当成帮助者,而不是一个训导者的职业角色。(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心理疏导老师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全过程中,始终将来访学生的整体和全面发展与康复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一个情绪与自我意识不相干、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两分离的现象,因此,心理疏导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一点,不计其余。

遵循整体性原则,就是在考察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时,全面考察学校、家庭、个人、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和相对重要程度;在确定关键问题和主要症状的同时,也要对其他的问题和症状心中有数;在选择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考虑到某种方法对主要问题的疏导效果之外还会带来哪些其他方面的影响;在制订心理疏导方案的时候,要关心来访学生长期的持续的心理发展;在评价疏导结果的时候,实事求是地记录来访学生已经发生了的变化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四)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首先要求心理疏导老师将来访学生当成一个正在发展之中的、有理解自己、不断成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可以发生变化和改进的帮助对象来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调动来访学生的成长愿望,帮助他们发现和完善自我教育、自主适应的能力,真正对来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发展性原则还要求心理疏导老师客观地、准确地确定来访学生面临的问题属于心理问题中的哪一个阶段和哪一种程度,不仅要了解其问题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结果,也要对其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所预测,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具体问题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把握,建立合理的积极预期,增进学生的信心和主动性,促进其心理问题尽早解决。(五)启发性原则

心理疏导不同于一般的专家解决问题,只要专家自己明白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就能由专家制订一个解决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心理疏导的最终目的是必须帮助来访的学生自己认可、建立和自觉执行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从中获得应付这类问题的一般策略和一般能力。因此,心理疏导老师不能采取简单快速的直接告诉、包办代替的方式,而是要在认真了解问题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使用肯定、鼓励、提示等方法启发学生在理解自己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同时,注意学习看待这类问题的方式、角度和策略。(六)艺术性原则

心理疏导不是给学生上心理课,心理疏导老师不是只将自己知道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来访学生就行,而是要在通晓心理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前提下,通过恰到好处的语言提示和表达、分寸适宜的情感表达和传递、灵活准确的沟通和适时适度的引导技巧,给不善沟通和表达的来访学生建立顺利沟通和表达的桥梁,也为头绪万千、情感混乱、顾虑重重、被动退缩的来访学生营造良好的咨访氛围,促进他们理清思路,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从而使心理疏导工作能够无阻碍地有效进行。

艺术性的原则对心理疏导老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心理疏导老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意识地积累和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养。(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心理疏导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问题开展的工作。心理疏导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帮助来访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不管来访学生和心理疏导老师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多么真诚、多么随便,心理疏导的过程都不能转移中心,不能偏离以学生为主体的航向。心理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