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机密档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15:01:51

点击下载

作者:火器堂堂主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抗战机密档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

抗战机密档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试读:

第一章 概述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基本上仍使用中世纪技术的农业国,其工业发展的水平距离胜任一场现代化防御战争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抗战前,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国防设计委员会对中国国情的调查报告。

第一节 抗战前的时代背景概述

一、抗战前的中国

民国16年(1927年)4月18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定都南京,中国在形式上结束了清末以来的分裂局势。实际上,国府的政令始终不能通行全国,中国仍是四分五裂的局面。东北三省到民国17年(1928年)12月29日才宣布“易帜”,四川一直到抗战军兴,刘湘病死,才真正受到国府的节制,云南到抗战结束,才解决龙云。其他的还有粤系的南天王陈济棠,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西北军前有冯玉祥、后有宋哲元,山西的阎锡山等,都掌有一方的军政大权。

另一方面,国府既然是中国的主权政府,就得承继由前清至北洋政府留下的各种借款、赔款的烂摊子,其中包括“庚子赔款”、“甲午赔款”等,本金利息达到了8亿9300万美元!民国16年(1927年)至民国26年(1937年),国府各级人员,在内忧外患之下,建设国家,缔造出了辉煌的成果。中外人士常称这段时期为“黄金十年”。今日的南京市,仍可见到整齐划一的道路,成荫的法国梧桐,也算是“黄金十年”为南京人留下的一份礼物。

民国16年(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武装起义”,从此开始了武装斗争,前后建立了江西井冈山、瑞金等苏维埃政权。在“安内攘外”的指导原则下,从民国19年(1930年)11月起,国民政府进行了五次围剿,迫使其向西退却,展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最后于民国25年(1936年)10月抵达陕西延安。

民国18年(1929年)3月,桂系与国府因湖南省主席鲁涤平事件,兵戎相见,一直到6月5日才以桂军的失败而结束。北伐时期的蒋介石,领军逐鹿中原。中华民国从此定都南京,进入训政时代

民国19年(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联合“倒蒋”,是为“中原大战”。起因为北伐后军队的编遣、权力分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终于爆发了这场大战。此战前后历时6个月,各方动员军力百万以上,军民死伤近30万人,豫鲁两省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民国20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借口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沟附近的南满铁路,大举进攻北大营,“少帅”张学良谕令:“遇有日军寻衅,务须慎重,避免冲突。”日本人得寸进尺,不断扩张,至民国21年(1932年)2月5日,占领东三省全境。国府代表施肇基在国联会议上抗议,国联组成李顿调查团,其结果虽无效果,但最终致使日本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

随即由于国民党内宁、沪、粤各派的内争,12月15日,蒋介石辞去所兼各职,由广州的国民政府入主南京。

民国21年(1932年)1月28日,由于中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先是日侨在上海生事,继而国民党第19路军在闸北与日军产生冲突,引发了“一·二八”淞沪事件。第19路军坚守阵地,国府虽不愿在此时与日本人翻脸,也暗中派出精锐部队,组成第五军开赴上海增援。日军虽数易主帅并一再增兵,始终无法突破国军阵地,最后以国军撤至二线阵地,中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而结束。国府表面上低调处理,希望以地方事件了结,却再度背负了不抗日的骂名。此役使外国人士对国军战力刮目相看,国人心目中,对日本人更加憎恨,对后来提早对日作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九一八”以来,日本人气焰高涨,但国府深知,此时开战,必无胜算,只有忍气吞声,厚植国力,再求一战;“一·二八”之后,国人反日情绪已经到了沸腾之地步,即使国府一再呼吁、禁止、镇压,民间抗争行动仍持续不断。

民国25年(1936年),蒙古德王部队,在日本人的支持怂恿之下入侵绥远,国府主动反击,傅作义兵分三路。在百灵庙附近将其击溃,陈诚指挥中央军的汤恩伯部,与傅作义的部队配合,决心乘胜追击。然而此时发生了“西安事变”。

民国25年(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事件和平解决,国府被迫停止剿共,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为“七七事变”埋下了无可转圜的伏笔。二、抗战前的日本

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司令官贝利(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4艘军舰抵达相州浦贺海面,是为“黑船来航”,敲开了日本的锁国政策。惊于西方科技人文之进步,日本开始了一连串急速西化、模仿的改革。蒋介石头像章,背面刻有“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为孙中山赠黄兴的一幅联语,亦曾题赠给蒋介石。此处为按孙中山之原字镌刻

1.对内方面

1868年睦仁天皇即位,改元明治,此时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均已完成,从此开始了“明治维新”。

1871年4月,公布户籍法,编制户籍,平民百姓开始称姓,到1875年2月,强制性规定平民必须有姓。1871年5月,制定了新货币条例。

1873年1月,制定征兵令,将全国分为6个军管区,建立了国家化军队的基础。

1875年8月施行“学制”,建立了现代化国民义务教育的基础。

2.对外方面

1875年,废琉球王,并琉球为日本冲绳县。

1885年,利用朝鲜的“甲申政变”,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两国对朝鲜有同等的派兵权。

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颁布日本宪法。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清政府与日本同时出兵朝鲜,是为“甲午战争”。中国海陆大败,不但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赔款,还割让了中国台湾。

针对中国的行动另有1900年的“义和团”之乱,日本参与八国联军的行动,攻入北京。

1904年,日俄开战。主战场却在中国东北。日本虽然付出惨重的代价,终于以俄国请和告终。日俄战争的结果,将日本晋级为世界强国之列。

1910年,日本废韩国王族,正式吞并朝鲜。

1911年,日本派使赴俄,订定密约,划中国长春以南及内蒙古东部为日本利益范围。

1915年,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山东胶州湾。同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消息泄露之后,中外哗然,在列强的干涉之下,日方只好作罢。

1925年,上海的日本纱厂厂主虐待中国工人,鞭挞致死,又于工人代表与厂主交涉时,开枪击毙工人一名,是为“五卅惨案”。“一·二八”淞沪事件之后颁发给南京地区人民自卫组织有功人员的奖状。足见此次事件后国民政府亦在暗中多方进行准备“一·二八”淞沪事件时增援上海的第5军士兵以厄里肯机炮作防空射击。虽然参战的中央各部队数量、质量都超过第19路军,为了保持低调,国府从未正面承认此事,造成了第19路军独力抗日的假象。图中前面的一名军人从穿着的大氅来看,可能是军官,将小帽帽沿放下,可以避寒、防尘,终于有照片可证

1928年5月,国民革命军克复济南,日军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并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是为“五三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占领东三省。

1932年,在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日本在沈阳成立“东北行政委员会”,旋即改称“满洲国”,定都长春,年号大同,以清废帝溥仪出任执政。

1933年,日军1月进攻山海关,2月进攻热河,又攻长城各关口。中央军及西北军誓死抵抗,尤其是在喜峰口等地,成功阻挡了日军的攻势。但国府最后被迫签订《塘沽协议》,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

3.日本国内

1932年,发生“五一五”政变,日本首相犬养毅被一部分海军军官及陆军士官生刺杀。之后又有“神兵队事件”(日本部分右翼团体和军官发动的政变),以及“士官学校事件”(以日本土官学校为首的军官和学生于1934年8月发动的政变)。经过这几次阴谋政变,日本的军方势力甚嚣尘上。1936年的“二二六”事变,皇道派军官21人、军士94人、士兵1358人,杀死了数名内阁大臣,并提出八项要求。由于事后日本政府处置态度软弱,军方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扩张权力,造成少壮军人颐指气使的情势。

1937年1月,日本陆军常备军人数增至45万,同年,海军人员也大幅增加,军事预算额占全部国家预算总额的60%以上。

军方和其他拥护扩张领土的人认为,依赖外国市场是日本处于困境的根源,日本应建立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的帝国。军方一直在鼓吹这一项理论,而世界性大萧条的破坏为他们提供了听众。抗战宣传木刻。抗战时是中国木刻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由于缺乏照相器材,木刻是最容易传播信息的视觉媒介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在给天皇的奏书中说:“英国可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日本,粮食和原料供应相比人口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发展贸易,必将失败……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取得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

战前,日本军力达到了空前的境界。放眼亚洲太平洋地区,只有美国、俄国算得上是日本对手,国际上日本又与德国、意大利合流,可以说是跃跃欲试,踌蹰满志,准备放手一搏,争霸天下。三、国际情势日本声称中国军队在柳条沟附近炸毁南满铁路,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图为日本披露的证据:掳获的捷克式步枪、刺刀及炸毁的枕木与铁轨。这是东京游就社发行的“满洲上海事变纪念绘叶书”明信片之一

1921年11月,由美国国务卿查理·修斯(Charles E.Hughes)及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葡萄牙、荷兰、中国、比利时等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其中的一个议题是商讨亚太地区情势,确保门户开放及中国之主权完整。会议结果之一是限制了各国海军的吨数,及鉴于中国军阀混战的情况,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于1922年2月6日签订《九国公约》,以十年为期。《九国公约》组织后来演变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地区的主要国际组织,一直到“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国仍期待其干涉、调停,但是届时该组织已经完全破产了。

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市崩盘,经济危机漫延全球,是为世界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1933年底,才稍许复苏了些。直到1935年,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产量,多未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都处于动荡飘摇的形势中,国与国之间签署各种不侵犯条约、同盟条约,但这些条约如同废纸,是否有效,完全视情势而定。弱小的国家希望仰仗国联,强权觉得国联碍手碍脚,动辄威胁要退出,注定了国联的失败。

针对“满洲国事件”,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Henry L.Stimson)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Stimson Doctrine):凡是有损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是使用违反《巴黎公约》行为而造成的条约,美国一概不予承认。当时,美国国会、内阁受到大萧条的影响,正笼罩在孤立主义的气氛之中,反对美国卷入国际纠纷。

在德国,希特勒于1933年率领纳粹党赢得选举,1933年10月退出国联。

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合约》,宣布重整军备。10月,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下令入侵埃塞俄比亚(Ethiopia)。

德国在1936年初派兵开入莱茵区。同年,德国与日本签订了反共协议,意大利在一年后加入。6月17日,西班牙驻扎在摩洛哥的军队叛变,内战全面爆发。德国、意大利都积极援助法朗哥将军,并派志愿军参与,俄国及共产国际则大力支持共和军。世界各国人士亦纷纷以私人名义志愿参战,包括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从1937年下半年起,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漫延至其他许多国家。希特勒接见满洲国特使。由于德国承认满洲国,中德正式断交(图片刊于日本世界画报16期)日本天皇裕仁在靖国神社。他任由军人颐指气使,挑起战争,战后奇迹般地逃过了战犯的审判(图片刊于日本世界画报16期)

第二节 战争前夕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牺牲一切之决心。”这是在民国26年(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时说的一句话。国民兵基本教育期满证书

北伐统一之后,国家动荡不安。除了战乱之外,民国18年(1929年),陕西、甘肃等省大旱;民国19年(1930年),陕西、山西等省水旱虫风;民国20年(1931年),江苏、安徽等省大水;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决口;民国24年(1935年),黄河、长江泛滥;民国26年(1937年),安徽、四川等省大旱。这些自然灾害,动辄导致千万灾民。

虽然如此,由于国府的经济政策正确,关税收回自主、统一国币、推行国民教育、建立户口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国家的体制,同时为了强化国防系统,在民众、学生中推行军事训练等措施,成立了大量的地方保安团。

民国23年(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了“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演说,为新生活运动揭开序幕。新生活运动的中心思想是“礼、义、廉、耻”。这个运动“要改革社会,复兴一个国家和民族”,希望能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现代国民道德和国民意识,从根本上建立一个新的社会。

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实施兵役法。先就豫、鄂、皖、赣、苏、浙六省划定12个师管区,试办征兵事务。其余各省,多已施行国民兵役,为征集现役兵作准备。7月至12月,征集入伍新兵5万人,受过军事训练的壮丁50余万,正在训练中的壮丁约百万人。

民国24年(1935年)1月26日,在南京召开全国军事整理会议,部署整军工作。3月1日在武昌秘密成立“陆军整理处”,以陈诚为处长,开展工作。军队经过了多次的整训,编制不断地修正,德国顾问协助训练。军官们开始了参谋演习、实兵演习等活动。民国24年(1935年)起,在庐山开办训练团,召集党、政、教、警、军训、政训、童军、新运干部人员;另有庐山军官训练团,培训旅长以上军官,都是为了培养、储备现代化的民间及军事领导人才。

国府对日交涉的底线是日本须退回“九一八”之前态势,日本则妄想全面控制中国,国府深知,中日终将一战。“黄金十年”不但是在公开建国,也是在秘密备战。日本虽仍强于中国,然而中国在这十年中的发展超过日本,时间越长,对日本越不利。当时许多人以为,抗日战争越晚爆发对中国就越有利,再过几年,甚至更有胜算。上面证书拥有者受国民兵教育时用的胸章正面及反面殷汝耕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于民国24年(1935年)在河北通州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中国境内另行成立政权、发行货币,视中国主权如无物。“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七七事变”之后不久,由于其“治安军”反正,烟消云散

战前,中国国民党向德国订购了12艘潜艇,海军人员赴德国受训。虽然中日海军实力天差地别,但是订制潜艇明显是一种主动攻击的策略。民国26年(1937年)8月,宋子文向日本特使说:“现在最危险的情况是,日本军队低估了中国,中国军队却高估了自己。”这一句话,可以说非常传神地描述了当时的现象。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河北宛平,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坚持要进入县城搜索,驻军吉星文部拒绝,双方于下半夜互相开火。后来日本人虽承认该名士兵已经归队,仍要求中方道歉、退兵。谈判破裂,战事升高,“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第29军坚决抵抗,国府也派大军兼程北上,准备增援抗日。

事件至此,日方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准备以蚕食方式,再取华北。但此时中方态度之强硬,也出乎日本人意料之外。由此可见,日本只有战术家,没有战略家,由当时的时局态势,日方应该心知肚明:

1.华北已是中原,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政权能坐视中原沦陷,而不奋起而战的。

2.国共合作,其目标即是日本,各党派、民气均已凝结一致。

3.十年建设小有所成,“一·二八”又表现不俗,中方也有准备算账的决心。

此时,中央筹建的大钢厂、炮厂、汽车厂、飞机厂、机械厂等尚无一完成,但在内外交迫的环境下,只好放手一搏。“七七事变”之前的卢沟桥新闻照片“八一三"淞沪战役时,第87师士兵在上海作战,图片为当时的明信片“四行信托部、沪分部仓库”(即大陆、盐业、中南、金城四家银行),俗称“四行仓库”。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1营(杨瑞符营)400人左右,在谢晋元中校的指挥下,由民国26年10月27日坚守到10月31日,为“八一三”淞沪战役画上了休止符

为了避免重蹈蒙古铁骑由北而南,席卷南宋的覆辙,国府决定在上海另辟战局。大军由南京、两广、川滇各地,兼程奔赴上海。民国26年(1937年)8月9日,日军两人在虹桥机场附近被第88师卫兵打死,双方展开谈判,情势紧张。中方决心已下,8月13日,国军在上海主动出击,开辟第二战场。第88师第262旅第523团第1营(易瑾营)首先在闸北与日军遭遇,自此,全国走上了八年抗战的征途。“今后我们只有全国一致,发动整个应战的计划,拚全民族的力量,来争取最后的胜利,以保障国家民族的生存。”民国26年(1937年)8月1日蒋介石在南京中央军校扩大纪念周讲话中说。中国台湾于民国64年发行的抗日英烈邮票。左起:高志航、张自忠、戴安澜、谢晋元、萨师俊、閰海文

国民政府抗战时期颁领绶云麾勋章。杏黄旗矗立云霄,周有光芒。荣获此章者为:

1.治军有方成绩显著者。

2.发明新兵器用以杀敌而获成 效者。

3.筹划作战允洽机宜因而致胜者。

4.剿办股匪收复匪区被占地方者。

5.镇守地方肃清潜伏盗匪而能 使四境安宁者。

6.临阵勇敢率先夺取军械及捕获叛党与匪首者。

7.冒险达到命令中之任务者。

8.破获国际阴谋扰乱机关证据确凿者。

9.办理困难或危急事件甚切机宜者。

10.服务成绩特别优良者。

国民政府抗战时期颁领绶宝鼎勋章。鼎为我国古代传国之宝,荣获此章者为:

1.身先士卒迭歼巨寇者。

2.忠勇奋发达成任务有事实证明者。

3.歼灭顽寇获致胜利者。

4.平定内乱功绩卓著者。

5.镇压内乱擒获叛党首魁及逃潜者。

6.镇压内乱夺取被据城池者。

7.长官因公陷于危急极力救护以立功者。

8.捕获或轰沉叛逆之军用舰船或击落飞机及捕获战车者。

9.冒险救护遇难船只或飞机得获安全者。

10.于一次任务中空中击落敌机三架以上,地面击毁敌机五架以上者。

11.本舰或他舰航海停泊中遇有危险冒险之事得以免其他危险者。

12.空中轰炸命中敌之次要根据地、前进阵地、飞机场、港湾、桥梁、各级司令部、械弹库、各种轻型舰船、大型商船,或其他各项相当重要军事设施,使之全毁或沉没,而有充分证明者。

13.捕获海贼或国际海贼证据确凿者。

14.空中侦察所得敌情直接致我军予敌 有重大损失或达成其他相等重要任务者。

第二章 抗战时期的兵器工业

“我们今日最感缺乏者,非钢铁、非石油、非金属、非金钱、非车辆、非人力,而为人的聪敏得法之管理。”

——第二十二兵工厂厂长周自新(第二十二兵工厂抗战迁滇纪实,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工商企业)。

第一节 兵工管理组织

中国自古以来,征战不断,军械制造自然不是件稀罕之事。北宋时已经有组织地从事火药生产,当时设有军火监,监下分设火药作、金作、猛火油作、火作(生产火箭、火炮、火蒺藜等)等11个大作坊,工人多时达到4万余人,其中以火药作为首。

清末之时,八旗已不能战,改为绿营,绿营不振之后,又启用团练,湘军、淮军等均由此而来,虽然保住了大清江山,但也将国家军队变成了地方及个人所有。随之而起的现代兵工生产事业也成为地方自行筹办事业。

自从鸦片战争给中国开了眼,见识了西方的船坚炮利,中国就开始筹造现代军械。各地纷设机器局,主要目的即是制造洋枪洋炮。但是由于当时各省自行筹备,彼此互不统筹,有大有小,质量、效益也有极大的差异。一张估计源自金代的狩猎图一角,描绘一个猎者使用一种肩射火器,对树上的一只鸟瞄准。这可能是当今世上最早使用肩射火器的图画记载(由本土收藏家提供)北洋陆军部军械司的枪械印记,一直延用至抗战之前

辛亥革命之前,朝中已有人建议将生产军械的兵工厂统一办理,设东、南、西、北、中5大厂。民国成立之后,所有军械生产单位,归于陆军部军械司管理。由于很快就形成了南北军阀分立的情况,其管辖的局厂也仅限于上海、汉阳、德县、巩县等几个局厂。当时在长辛店设有枪炮试验场。其执掌事务为:

1.关于军用枪炮弹药之制式筹划支给交换及检查事项;

2.关于军火禁令事项;

3.关于各项器具材料之管理及检查事项;

4.关于各项器具材料之制式筹划支给交换事项;

5.关于要塞备炮事项;

6.关于军队通信用及铁道气球飞行器用之器具材料之支给交换事项;

7.关于攻城守城交通所用兵器器具材料之备办事项;

8.关于技术审检院兵工厂军械局事项。

第二节 兵工署的成立

北伐之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民国17年(1928年)11月21日明令成立“国民政府军政部”,下辖兵工署。兵工署之任务为掌管兵工技术、军火制造、军械行政事务。兵工署下辖:在民国25年的一个(斯奈德)火炮测试中。图中兵工学校学生参加人员的制服,仿自德式军服,区别于一般军人的制服。联勤总部照片

1.各硝磺厂;

2.各制药厂;

3.各兵工学校;

4.各兵工材料局厂;

5.各兵工厂;

6.兵工材料购办委员会;

7.兵工研究委员会;

8.监查科;

9.检验科;

10.设计科;

11.总务科。

兵工署成立之后,历任署长有张群、杨继曾、陈仪等。弹道学家俞大维博士于民国22年(1933年)就任兵工署署长,开始建立标准,提高产能,并研制相关产品,例如光学仪器、防毒面具等,为后来的抗日战争,积极进行准备。民国23年(1934年),建立了统一的兵工厂会计制度。俞大维担任署长的时间最长,其贡献也最大,是近代中国兵工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民国22年(1933年)各部改为署本部及资源司、行政司和技术司;民国24年(1935年)又改为署本部及制造司、技术司和军械司。其各部执掌事项以下详细介绍。

制造司分事务、会计、考工、核料四科,主要掌管:

1.关于各厂及材料保管处、库之各种组织事项;

2.关于各厂及材料保管处、库职员之任免、升补事项;

3.关于各厂劳工事项;

4.关于各厂所用护照、执照及运输事项;

5.关于各厂及材料保管处制造费及经费之支配、预算、财务之审核及各厂会计制度之规定事项;

6.关于各厂作业计划拟订、工作分配、成品与成本之稽核事项;

7.关于各厂机器设备及房产之调查登记稽核事项;

8.关于各种图样公差详表及其他标准规格等之整理、颁发及保管事项;

9.关于各厂材料之支配、统计、稽核及料库管理方法之规定事项;

10.关于各厂工具之制造、统计、稽核及工具管理方法之规定事项;

11.关于废料、废品之稽核及处理事项;

12.关于新设制造工厂之筹备及各厂新建设之指导、督促事项。

技术司分理化研究、设计、教育三处,及弹道、步兵器材、炮兵(要塞)器材、运输器材、通信器材、特种兵器六科,掌管事项为:

1.关于兵器、弹药之制式划一事项;

2.关于兵器、弹药及各种军用器材之设计及改良事项;

3.关于各种兵器、弹药、军用器材、兵工原料材料之检验、审查、研究事项;

4.关于兵器弹药使用保管之规定及说明书之编撰、译述事项;

5.关于兵工技术人才之培养及派员出国考察、调查事项;

6.关于发明、改良兵器、弹药、军用器材案之审核事项。

军械司分检验、保管、出纳三科,掌管事项为:

1.关于各军械库之组织事项;

2.关于各军械库职员之任免、升调事项;

3.关于各军械库预、核算之审核事项;

4.关于械弹及军用器材之出纳、保管、补充、修理、调查、统计、审核、验收、运输事项;

5.关于军械库之建设、整理事项;

6.关于械弹及军用器材代金之核拟及代造、价发、损失赔偿、缉获俘获、损坏消耗之审核事项;

7.关于军械人员之训练事项;

8.关于械弹及军用器材之废品处理事项;

9.关于军火禁令及民间自卫兵器之取缔事项;

10.关于编撰械弹及军用器材之各种法规历史及统一名称等事项。

第三节 国产武器型号

火器出现以来,中国一直没有系统化地给予型号的习惯。这也显示了中国一直没有量产、标准化的观念。宋朝以来,只有大型火炮会被赋予名字,一般是给予像军中职务一样的名称,例如“威远大将军”等。

清末开始仿造西式武器,当时虽已知道西方用年份作为型号名称,如1888式、1903式等,国产武器仍承袭以往的旧习惯,称之以名,如“快利”、“新利”、“华宁”等。其他的称呼则甚为含糊,如老毛瑟、新毛瑟、大口径毛瑟、小口径毛瑟、七厘米九后膛快枪等。

不过“式”一字,在清代即已使用。西方常用“Model”或不同语言中相同的字来称呼型号,如M1898、M1903等。中国清代即译成“式”。日本人虽也用“式”,但在翻译成英文时,却偏爱使用“Type”一词,如“有坂明治38年式”即译为“Arisaka Type 38”。国产武器在译成英文时,亦多用“Type”一词。

民国肇建之后,首见用“式”来作为国产武器型号,如“元年式”、“四年式”等。各地兵工厂,不论是否遵奉“中央”号令,均按此习惯,如东三省兵工厂的“十三年式步枪”、太原兵工厂的“十三年式七五山炮”等。但也有例外,如上海兵工厂的“克式七五山炮”、巩县兵工厂的“巩九八式步枪”、汉阳兵工厂的“卅节式水冷式重机枪”等。

当时许多来往文书,仍改不了旧习,均以口径称呼武器,如“七九步枪”、“六五步枪”、“32号手枪”等。

当时另一种特殊现象是,国产武器,尤其是轻武器,少有在枪上打印型号的。

国府兵工署时代,武器定型虽有规范,采用民国年度,定为制式。如“二四式马克西姆重机枪”、“二七式掷弹筒”、“三一式六零迫击炮”等。但仍有例外,如“中正式步骑枪”,原为“二四式步骑枪”,又重回以名字定型的旧习惯。

同一品名亦有例外者,如国产防毒面具有“二四式防毒面具”及“二七式防毒面具”,中规中矩,但是又出现了一个“四十二厂式防毒面具”,就完全不符合规范了。

当然,最有名的汉阳兵工厂所生产的“汉八八式步枪”,这个“八八式”实际上与中国任何一个年代都无关,是由原来德国生产的型号“一八八八式”沿用而来的。如果以中国采用的年代来称呼,应称为“光绪二十一年式”(1895年)。后来汉阳兵工厂步枪厂转交给21厂后,应改为“二十八年式步枪”,但实际名称为“汉式步枪”。

最特别的是,抗战八年最主要的轻机枪ZB-26,国内有大量仿造,却没有一个型号,仅称之为“捷克式轻机枪”。

检讨起来,光以型号命名就可以反映出当时兵工系统的混乱。型号命名不一致,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政令不统一,另一个原因是主事者没有权限。据说“中正式步骑枪”是俞大维的主意,兵工署署长都这么说了,还有谁会反对?其实要取名为“中正式”也可以,但是仍旧应该给予一个正式的型号,两者可以并存。“捷克式轻机枪”没有型号,可能是主事者的疏忽,虽然国内早已开始仿造,也可以比照“二四式马克西姆重机枪”的先例,统一图样之后,径行命名。“巩九八步枪”的枪匣,印记只有厂记及生产年、月,无型号。国产“二四式防毒面具”

其实命名规则的制订并不难,是现代作业、计划管理方法中都必备的一项程序,重点是在当时缺乏管理制度的大环境下,这一个环节也没有办法切实执行。

第四节 战时生产管理

民国28年(1939年)时,除署本部及制造司、技术司和军械司之外,另设有兵工研究委员会及购料委员会。虽然兵工署属于行政院,是行政机关,但管理人员均为军职,实行准军事管理。署内办公、起居、作息均以号声通知,各职员须着制服,署及司处均设有值班官。

民国28年(1939年)5月,兵工署训令:“查本署前以抗战期间,兵工厂工人任务甚重,应按部颁工人待遇暂行规则第七条之规定,确定工人身份一律视为军属,俾得以军法管理。又以工人赶造械弹供应前方需要,其任务实与作战士兵同样重大,不仅技术工人工作不宜间断,即普通工人之经训练者,亦不宜常常更换,致碍兵工制造,实应予以缓役。经拟具将各厂现有工人开列名册,呈部备案,以作缓役之根据。”

民国30年(1941年),重庆市国民兵团曾发出通知,要求各兵工厂内适合兵役男子,不服常备兵役者,应与他人一同参加训练,服国民兵役。军政部批示:“查该署各工厂技术普通工人,凡在编制以内,一律视为现役军人。”因此确认了兵工从业人员“现役军人”的身份。

即使非技术人员的叙级支薪办法,亦“照原叙陆军阶级或同陆军阶级,照陆军官佐待遇支薪”。

民国25年(1936年)6月,兵工署为使各厂产品检验制度化,制订了《验收各兵工厂成品暂行办法大纲》。由技术司派成品检验员长期驻厂,负责验收各厂之成品,“未经验讫者,一概不得出厂库”。经检验合格之成品,则在装箱后在箱面上加盖验讫符号——或用大印、或用钢印、或用封条,才可以发缴;检验末合格之成品,由原制造厂收回。这也是国产武器与欧美武器不同之处,国外兵工的惯例为直接在武器上打印验收章,因为以上的缘故,国产武器上看不到验收合格的印记。抗战时某兵工厂一角军政部制发之枪油壶。一面写有“军政部制”,另一面写有“擦枪油1/10公升”

由于抗战前方武器弹药的需求日益迫切,后方的材料供应及资源开发常常供不应求。为解决供需平衡,在美国顾问的建议下,民国33年(1944年)底国民政府成立了“战时生产局”,“以达到军用及主要民用物资之最大生产为目的”。该局最主要的任务是关于军用物资的生产、运输,军用材料的标准化管理、技术改进,及军用物资的采购分配。同时,作为战时重工业主要经营与管理部门的“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之下属各厂,也将其产品的部分供给各兵工厂。

兵工署所属的各兵工厂组织为厂、处、制造所三级制。根据民国32年(1943年)4月6日兵工署颁发的兵工厂组织系统表,各厂下设的处级机构有会计处、福利处、办公厅、技术处、工务处。

会计处下设审计、薪工计算、成本计算、簿记等负责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

福利处下设供应、训育两课,及子弟学校、农场、医院等福利部门,负责企业员工及家属的福利事项。

办公厅下设人事、文书、庶务、购置、出纳、营缮、运输、成品等课及警卫稽查组织,负责企业综合性事务。

技术处下设设计室、化验室、检验科和实验工场,负责企业技术性事务。

实际组织生产的机~。工务处下设工作准备、工作支配两科,及物料库,另设有培训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该处亦负责图样分发、材料配备、任务分配、员工培训等实际生产组织的各项业务。

制造所由工务处管辖,在接受工务处分配的任务后,由制造所负责组织制造,一般按产品零件及工艺相似部分组织,设立加工部。因生产的业务不同,各厂制造所的数目也不一定。

兵工厂的员工,除享有工资之外亦加发实物,如米、油、盐等。职工住宅亦由厂方安排,不收费用。另有奖金制度,以鼓励生产。

第五节 抗战时期兵工生产概况

“抗日战争,实为军工事业之大分水岭,战前各项器材皆系依赖舶来品,而战后一切皆设法自给。”

——军用器材展览,民国31年(1942年)3月18日重庆大公报。一、 概述《抗战建国纲领宣传指导大纲小册》倡导抗战、建国同时进行

民国23年(1934年)1月20日,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确立今后物质建设方针案,提出了关于今后国防建设的设想:“于经济中心区不受外国兵力威胁之区域,确立国防军事中心地……全国大工厂、铁道及电线等项之建设,均应以国防军事计划及国民军事计划为纲领,由政府审定其地点及设备方法……将内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国家及私人大工业今后避免集中于海口,以各种合作社筹划农业金融,并以政府之力推销农作物,使经济中心区之农业复兴;改订赋税缉纳制度,以保工商业之发达;道路航路之开辟,须首先完成西向之干线,使吾国于海口外,尚有不受海上敌国封锁之出入。”此处明确提出经济建设需着眼于未来国防需要,在国际战争中,沿海不可恃,必须经营内地经济地区以长久支撑。

民国26年(1937年)抗战爆发,战时“第一期的工业政策,其中心工作就是协助厂矿内迁”。8月10日,行政院第324次会议通过了资源委员会关于拆迁上海工厂的提案。

兵工厂和军需厂的拆迁工作由军政部兵工、军需各署负责执行。民国26年(1937年)10月以后,上海炼钢厂、电信机修厂、交通机械厂、株州炮技处、武昌被服厂、制呢厂等先后奉命迁往后方。抗战爆发前后兵工署生产的装备上用的印记抗战末期兵工署统一使用的印记,大约启用于民国31~33年间

在搬运过程中,除了机具,同样重要的是抢运原材料。当时许多兵工原料都依赖进口,如果失去了原料,生产立即面临停顿的危机。抗战时滇缅公路曾一度被英国关闭,兵工产量立即下降;这个问题后来由后方工厂研发出各式原料才得到解决。严格说来,当时中国的兵工生产,只是来料加工而已。采购人员按洋行提供的目录,购买各部分应用的适当材料~。由于来料运输时间长、单价贵,因此大量生产是不可能的事;最后成品的价格,也不会比外国同型军械便宜太多,也难怪当时不断向外采购武器。一些国外收藏家常说中国枪械材料不好,其实一直到抗战中期,中国兵工厂使用的各式钢材,和德国、奥地利所造军械使用的没有差别。

对于零件的加工,也有一定的程序,与外国生产方式一致。如21厂对渗炭件的热处理方法如下:(1)渗炭——用固体(皮革炭)渗炭法,其温度为850~880℃,保温3小时,然后在箱中缓慢冷却至常温。(2)第一次淬火——对渗炭件内未渗炭者之淬火,淬火温度在900℃左右,保温5分钟,急冷之。(3)第二次淬火——对渗炭层之淬火,淬火温度在760~780℃之间,保温5分钟,冷于油中。(4)退火——视各种枪件所需之韧性决定其温度。

步、机枪出厂之前,都要发射高压弹,确认机匣及各零部件没有损坏后才能出厂。通过今日尚存的“中正式”步枪,我们知道其枪匣的热处理非常透彻,强度比外国生产的枪匣还好。

许多研究中德关系的资料中认为在德国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时期,德国顾问对中国的兵工事业有重大的贡献。实际上,中德官方关系多是商贸性质的。虽然当时曾倡议修建株州炮厂、炮弹厂、大汽车厂、中央炼钢厂等事业,但主要是整厂输出,而且无一在抗战爆发前完成,对抗战并无直接的帮助。国府聘请的德国顾问,则着重于军队的训练、组织、指挥等,另外还会在军械采购上建议合适型号。各兵工厂中,并无德国顾问与中国技术人员并肩工作的时候。

中国的兵工事业,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因为没有配套工业,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事实。直到抗战中期,各项工业齐头猛进,才将情势改观。当时的兵工厂,的确有各国的顾问,例如一个归化中国的俄国人拉力果夫,在航空兵器研究所工作,后来研制出了二八式枪榴弹发射器。

回顾战前的生产量,虽然年年有增加,但属于一种渐进式的成长;抗战开始之后,各项成长却是飞跃式的。这就完全推翻了任何一种外力使中国兵工事业起飞的说法。

抗战初期,兵工署开始了另一项重大的改革,也就是专业兵工厂的设置。以往中国的兵工厂是由枪到炮,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抗战时,开始规划军械生产的集中化。例如51厂生产捷克式轻机枪;20厂则集中了各厂的子弹生产机械,专业生产弹药;50厂为炮厂;1厂、11厂、21厂生产步机枪等。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被史学家忽略的重大改变,这项措施使管理人员能专注于擅长项目的生产。有的人却以为是政府为了控制兵工厂,造枪即不造弹,这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偏颇说法。

抗战一爆发,中国工业就开始了一次西向的大迁移,兵工生产事业迁到了后方。主要的目的地为四川重庆附近。有的工厂迁到了湖南,后来因为战事的漫延,必须再度迁移,例如广东兵工厂先是迁到广西,后来被迫再度迁往贵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