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16:51:16

点击下载

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排版:昀赛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516617595本书由新华出版社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代序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则与途径

王炳林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其中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是大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从大学实际出发,归纳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探讨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大学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一)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工业化社会,专业分工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视不够。国内外大学都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把目光投到文化领域,希望通过文化育人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战后,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强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的知识财富,传授共同的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民主社会中的责任者和公民。赫钦斯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针对当时美国大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推行“芝加哥计划”,要求学生精读西方经典名著,防止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过分专门化。早在20世纪初,北京大学实行废科设系,旨在“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以达到培养硕学宏材的目的。钱学森晚年在思考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时,也提出大学教育要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近年来,我国大学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培养取向,通过大类招生、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文化素质课、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社会实践等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大学的文化育人虽然取得了一些新成绩,但仍未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的学科交叉,文理交融取得了一些新突破,但仍未适应形势的发展;大学人文校园建设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仍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加以强调,不仅仅是丰富和深化了对大学功能的认识,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一同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使对人才的培养真正回归到人的本质需求上来。(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需要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对大学外延式发展的扬弃。如果说大学外延式发展注重数量、规模等硬件方面建设的话,那么,内涵式发展指向的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教育质量、管理制度、人文氛围等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大学软件建设,需要发挥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人、用崇高的大学精神凝聚人,用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人,用浓郁的人文气息感染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对大学发展同质化的扬弃。同质化已成为当前大学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同质化的集中表现就是各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校训校风、评价标准、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大学同质化分散了学校的精力,直接导致本校原有特色学科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大学同质化还造成学生的学业、就业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人才培养中,学生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导致专业基础不扎实,学生无法接受本专业所特有的行业文化传统的熏陶,导致专业情感不牢固。在就业时,由于培养质量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大学发展同质化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学培养理念的缺失、大学精神的匮乏和学术风气的浮躁,归根结底是大学文化的问题。因此,解决大学发展同质化问题的出路在培育大学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打破大学同质化,实现大学的特色发展,需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三)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30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学作为独特的文化机构,汇聚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具备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良好条件,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力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有更大的作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文化创新中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而我国当前无论是人才的规模还是人才的素质都难以满足文化发展的需求。“据统计,我国总体文化产业人员只有1200万人,只占总人口的1%左右;而美国纽约文化创新产业占总人口的12%。拿数字艺术产业来说,这项新型文化产业前景广阔,但人才缺位形成了行业桎梏。目前需要大约40万[1]数字艺术人才,但目前行业从业人员仅有3万余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大学在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文化研究的能力,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的问题,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关系的问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理论上予以深入研究,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大学必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大力服务文化繁荣发展,为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学加快文化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大学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素质,培育理性社会心态,需要大学发挥好文化示范、文化引领的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大学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服务文化发展,发挥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二、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一)文化传承创新的渐进性原则

文化既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又有着内在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建设不能一劳永逸,要长期孕育、持续推进、不断积淀;文化建设不能单靠“外部输入”,要立足实际、合理规划、内部培育;文化建设不能单方面推进,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协调发展;文化教育不能急躁冒进,要春风化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坚持文化传承创新的渐进性原则,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要以普及为基础,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忽视普及,不愿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一味追求提高,不但达不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个原因就是理论普及不彻底。课堂教学与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还有隔膜。在理论知识普及不彻底的情况下,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就不牢固,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比较困难。(二)文化传承创新的融合性原则

文化传承创新不是一个学科所能够独立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哲学社会科学所能够实现的。不同的学科只是研究文化的某一个方面,因此,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学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不仅哲学社会科学直接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自然科学在文物保护、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出现了跨学科合作、文理工融合、多领域协同推进的局面。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这为学生多方面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发思想,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有益处的。坚持融合性原则,既是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优势,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三)文化传承创新的开放与自由原则

任何思想文化的创新都是在批判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离开文化的开放性,文化传承创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要本着兼收并蓄、宽容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宽广的文化视野,吸收优秀文化的精华。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离不开自由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的本质是治学精神的自由,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学术研究中,不盲从学术权威,敢于挑战,不拘泥现成结论,敢于创新,不满足已有成果,敢于超越,通过争鸣、质疑、批判来推动学术的发展。倡导学术自由要处理好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的关系。任何自由都是一定限度内的自由,学术自由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实现求真与求善结合。倡导学术自由要处理好一元指导和多元并存的关系。文化传承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解放思想、自由探索。三、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一)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大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文化机构,其关键在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特质。大学核心价值观既是大学文化的提炼和总结,又会对大学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多元价值背景下,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大学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凝聚、精神激励、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中的有效作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和有效途径。

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既要恰如其分地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基本精神,又要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精炼的表述、鲜明的特色。这是一个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集中智慧、形成共识。

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要抓住大学本质。大学作为传授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其本质属性在于学术自由,思想批判。大学没有自由的环境,学术便失去了生存的条件;没有批判的精神,思想的源泉也就堵塞了。提炼和表达大学核心价值观,理应反映大学这一本质属性,从而为形成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探索创新、勇于批判的良好氛围打下思想基础。

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学校特色。不同的学校,其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办学层次和风格各不一样。综合性大学和行业特色大学不一样,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也不一样,即使同为行业特色大学,农林、石油、邮电、地质等大学也不一样。大学核心价值观若不能体现学校特色,那么就模糊了核心价值观的适用范围,在实践中就不能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体现学校特色,要与本校的校风、校训有机衔接,把学校的历史传统、理念风格、办学特色渗透其中。

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要增进师生认同。大学核心价值观只有获得师生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在现实中发挥作用。提炼和表达大学核心价值观要集中全校智慧,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形成学校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大学核心价值观的表达要简洁明快、易于识记,用最少的词尽可能体现最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题写的,是对北师大百年办学理念和风格的凝练与概括,是北师大精神的体现,也是北师大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二)将文化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跨学科合作、文理工融合、多领域协同推进的独特优势。引导学生通过跨专业选修课程,鼓励文科的学生选修一些理科课程,理科的学生选修一些文科课程;跨院系参与学术文化节、读书文化节、民俗文化节、饮食文化节、戏曲文化节、国际文化节等文化活动;跨学科参加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在多样化的文化熏陶感悟中开阔视野、增加见识,进而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素质。

把书本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不能在思想理论层面兜圈子,要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体验、感悟、成长。道德品质需要在实践中养成,道德说教极容易导致“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脱节,只有参与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实践锻炼,才能体会到奉献最快乐、劳动最光荣。艺术魅力需要在实践中品味,不是在课堂上通过语言的描述或看录制视频所能够领略的,只有现场聆听、动手练习,才能感受音乐之美、创作之美。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文化育人要从学生的实际上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我们头脑里幻想出来的需要出发,要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儿上,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合理的文化需求。现在有一种现象,大学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而学生真正愿意参与的却不多,能够受益的则更少。有些时候,为了增加活动的人气,用强制的办法要求学生参与某些形式化的活动。这种脱离实际需要的文化活动,不但起不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培育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文化基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要引导学生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当代价值与历史局限,而不是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个人修养、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功能,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思想文化创新的能力

文化传统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传统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我们需要更多地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一要运用中国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大学运用中国传统节日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增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要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道德规范。当前,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失范、价值迷茫、诚信缺失等现象,这也造成了大学生的道德困惑。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思想文化创新的能力。通过创新,为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大学作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是孕育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场所。增强思想文化创新的能力,一是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大学相继设立了15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些研究基地已成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力量。三是发挥好国家级课题在文化研究中导向作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些项目可以设立文化研究专项,促进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四是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果转化。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成果转化是文化成果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的迫切需要。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凝聚着诸多文化人才的智慧,其整体水准比较高,有利于引领文化发展。(四)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主动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大学作为文化高地,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大学要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扩大文化交流范围。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周边国家还是非周边国家都要开展文化交流。不仅要与大学进行文化交流,也要与文化科研机构、文化企业、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格局。

二是丰富文化交流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可以多角度展现中华文化。丰富文化交流形式要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在“走出去”中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请进来”中使外国友人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把短期交流和长期合作结合起来,通过短期访学、参观等形式让更多的师生有机会走出国门,也可通过联合办学、出国留学等形式深化交流。

三是拓展文化交流内容。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向介绍中国改革发展成果拓展,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从京剧、功夫、红灯笼等文化符号的交流向文化价值的交流拓展,展示中国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爱好和平的价值观念;从艺术交流向学术交流拓展,推动科研合作、促进学术研究。

四是构建文化交流机制。建立文化交流机制有利于畅通文化交流渠道,是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经常化、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大学要在相互理解、相互尊敬的基础上,建立双方互惠的文化交流机制,定期、有序、全面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5期,收入本书时有增补)

作者: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教授

[1]李可:《他们是最鲜活的部分》,《光明日报》2011年12月9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黄坤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大大提升了我们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艺评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把文艺评论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抓好评论工作。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作生产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他指出,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通过文艺评论,可以帮助创作者进一步总结创作得失,理清创作思路,改进文艺创作。通过文艺评论,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在各种良性的争鸣比较中,辨析美丑、区别高下,从而引领人们提高审美水平,从根本上发挥思想启迪、艺术熏陶的作用。通过文艺评论,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化现象,端正文化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文艺评论放在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部分中,鲜明强调了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作用。我们体会,党中央对文艺评论高度重视,既把文艺评论工作作为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把评论作为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文艺评论把党的文艺主张融汇到学理评论中,指导创作、引领思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手抓创作,一手抓评论,已经成为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认识文艺评论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

近年来,各地文艺评论工作组织力度明显加大,阵地建设明显加强,种类、形态更加丰富,学术水平和专业性有了较大提高,评论机构建设取得稳步进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也应当看到,文艺评论仍然是文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些文艺评论对新人新作新现象关注不够及时,未能真正走入广大群众之中发挥应有作用。一些文艺评论习惯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解释中国的创作实践。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个别文艺评论受利益驱动,参与低级炒作和庸俗捧场,不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二、如何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准了当前文艺评论的脉象,开出了改进评论工作的良方,明确了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措施办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评论的新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方向是文艺评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始终是我们文艺评论的主心骨。无论理论如何更新、思潮如何涌动,我们都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提高全面、辩证、综合、创新的科学思维能力。比如,文艺评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评判标准,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摆脱宣扬“自我中心论”、“一切向钱看”和游戏人生等倾向。坚持实践性、时代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时代条件,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反对抽象人性论等。坚持追求真理,勇于褒贬、去伪存真,对错误观念毫不妥协。坚持辩证统一,全面客观地进行甄别把握,防止观察问题片面性、绝对化以及碎片化、浅表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很多重要文艺问题上,作了全面丰富、具体明确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蕴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艺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多年来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概括。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文艺理论的研究,在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美学和话语体系,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评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的文艺评论要讲政治,在事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增强政治敏锐性,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对有错误政治倾向的作品和思潮要立场坚定,给予有力地批驳。要把握时代主旋律,对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现实背景、未来道路有充分的判断和认识,有整体视野和大的格局。要把握好主流和支流的关系,用文艺评论来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当下,匡正以偏概全的倾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评论,把握好评论的价值导向。

文艺评论既是理性的抽象思辨过程,也是感性的审美鉴赏过程。我们的评论,一方面要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来评价指导文学艺术作品,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发现和揭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另一方面,要注重把抽象的观念概念转化成具体丰富的文艺话题和内容,转化为个性化的对象分析、专业化的学术语言,找到评论和作家艺术家的交汇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创作和评论中的自觉遵循。要多开展有益于向善、向真、向美的文艺评论。致力于发掘蕴藏在文艺作品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深刻揭示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责任感,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坚持中华文化立场,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当前,中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高度关注,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部署和要求。

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一样,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当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通过文艺评论阐释好、彰显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发扬光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文论著作,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和理论创造。要向先贤取经,接续好中华文脉,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传统。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艺理论评论文体,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履行文艺评论的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文艺评论工作者和媒体,都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树立强烈的底线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不良作品和思潮勇于站出来说“不”,进行有力的批评,让读者和观众更多地关注到优秀的文艺作品,绝不把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甚至导向错误的作品推向社会,绝不给不良思潮提供传播的渠道,使我们的文艺始终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评论要建立和执行科学的评价标准。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文艺的最高标准,辩证地看待市场因素的影响,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合理设置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的权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二者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于社会效益,市场目标要让位于导向正确,杜绝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从事评论工作的评论家、编辑、管理者要努力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抵制“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的庸俗吹捧,努力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文质兼美的评论作品赢得人民的尊重和欢迎。

坚持与时代、与实际相融合,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融入时代、融入实际,是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针原则。我们要把科学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实践当中,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地评论。文艺评论要及时精准,有的放矢,深度进入文艺现场,第一时间关注创作动态和思潮变化,打捞出新鲜而有价值的现象和线索,作出准确的判断。要重点加强对优秀作品的评论,加强对新人新作的评论,加强对焦点热点的评论,加强对网络文艺的评论,为创作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增强文艺评论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同时,文艺评论还要善于批评,增强实效性。理想的文艺评论是融科学与艺术、智慧与美感于一体的。我们倡导生动活泼、富有真知灼见的文艺评论,避免空话、套话,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现象和作品做具体的、个性的、科学的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电视等媒体蓬勃发展,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经验的深刻变化,改变了文艺评论的形态。网上评论、电视评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评论在内容、方式、语言上存在一定不适应。要因势而变,坚持创新创造,大力推进评论载体、传播方式、评论内容形式的创新,把网络评论、电视评论作为突破口,扩大主流评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好影响力资源,突出正面声音。评论要适应电视、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和规律,电视评论要紧密跟踪焦点问题,多角度报道、深层次分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媒体权威性。网络评论要快捷反应、加强互动,网上来网上去,评论及时到位,增强时效性和亲和力。要发挥好网台联动的积极效用,让文艺评论在全媒体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注重语言和风格的创新,内容深入浅出,语言新鲜活泼,风格质朴清新,篇幅短小精悍,网言网语、快人快语,贴近广大基层读者观众的审美习惯。

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是文艺评论不断发展的动力。唯有争鸣,才能有创造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理越辩越明。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团和气”不是良好的批评生态,“一评就跳,一评就骂”更不是衡文论艺的正常氛围。我们鼓励不同文艺观点、审美立场进行自由争论,提倡风格多样的评论形式。各级媒体,在舆论引导、社会宣传和大众传播上负有重要责任。要把握好学术争鸣与媒体责任、评论自由与宣传导向之间的关系,在繁荣中加强引导,实现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专业性的评论期刊报纸更多鼓励思想碰撞和学术争鸣;大众传播媒体更多致力于用文艺评论带给广大群众思想艺术启迪,引领健康的文艺鉴赏。

敢不敢实事求是,是开展文艺批评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的原则,倡导公道直言、实事求是的评论风气。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评论家和作家艺术家之间,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要敢于实事求是,论理讲美,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文艺评论,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好群众评论的作用。

文艺评论除了依靠评论家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行之有效的领导,提高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为文艺评论创造更好条件。要建立和完善文艺评论工作机制,集中组织重点评论项目,巩固和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巩固和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分尊重文艺规律、尊重评论家的创造性劳动,不断营造有利于文艺评论繁荣活跃、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原发表于《求是》2014年第21期)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蔡赴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高屋建瓴,提出了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又春风化雨,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神圣的责任和使命。讲话发表以来,激发起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奋发豪情,召唤出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巨大力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承担着引导和管理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的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艺作品的社会化传播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明确了创作生产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和出版高质量的文艺类图书是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领会,重点把握,着力推进。一、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要以中国精神为魂,以人民群众为根“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任何文艺作品要想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唯有紧扣其魂才能成其大,依傍其魄才能成其盛。文艺创作之魂魄决定了作品的生命力,魂魄相依,神气相从,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就是我们当前这个时代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些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艺创作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文艺作品能够跨越时空、成为旷世经典的前提和要领。

中国精神内涵丰富,意旨深远,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价值的精神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创造实践过程中,又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图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情怀,凝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灯塔,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影视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鲜活塑造中国形象,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对于文艺创作来说,讲好中国故事是传递中国精神最有效的载体。中国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象。文艺创作要善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运用深邃的目光、敏锐的触觉、丰富的感受,从宏大场景和日常细节中去捕捉和发现蕴藏在中国大地上的创造性实践和美好生活。五千年以来的中国文明史让我们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气质,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矿藏,这就是文艺创作中的“思接千载”;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再次创造了中国崛起的世界性传奇,形成了人类进步史上难能可贵的发展经验,这也必然成为文艺创作形成灵感、抒发情怀、寄托希望的宝贵资源,这就是文艺创作中的“视通万里”。中华民族已经创造了璀璨的五千年文明史,我们文化工作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有信心、有能力去弘扬和发掘;伟大祖国正在奋力于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艺创作也必须要有情怀、有高度地去传达和表述。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对中国精神最好的弘扬,是优秀文艺作品的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文化部门和文艺工作者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大力气、大功夫。一度曾在少数文艺创作中所出现的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试图用西方文明、西方价值、西方精神来抹杀和取代中华文明、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创作偏颇,都是侵蚀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病毒,我们要高度警惕,决不容许其侵蚀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肌体。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人民群众都是活跃于其中的主体力量,中国精神之魂寄托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当我们强调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时,必须强调文艺创作的人民性,中国精神是魂,人民群众是根,人民群众之根是支撑中国精神之魂的全部力量。文艺只有和人民水乳交融,休戚与共,才能够根深叶茂,结出硕果。这就要求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要把创作者的身份认同和人民保持一致,在认识、理解和尊重人民的过程当中认识和理解创作者自身,在书写人民情怀的同时表达自我追求;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对象的主体,让人民群众成为故事的主人、情感的主宰、思想价值的主旨;要把文艺作品的最终完成与人民群众的口碑评价高度融合,在人民群众的流传和检验中获得价值实现。文艺创作和人民群众的一体化关系,既解决了文艺工作者“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也找到了优秀作品的灵魂和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对此我们要加深理解。人民群众是真善美的创造者、呈现者、传播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会表达出更多让人动心的真善美的力量,把更多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传达出来,把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传递下去,真正做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中国精神为魂,以人民群众为根,以真善美为体,就会使文艺工作者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二、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要以提高质量为本,勇攀艺术高峰

近年来,我国影视文艺创作生产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成为影视生产和图书出版大国。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仍然突出存在。在每年生产的大约600部电影、15000集电视剧和25.6万种出版物中,精品力作仍然欠缺,能够影响当代、留给历史的经典之作更为稀少。虽然数量是某个历史阶段艺术生产力活跃的直观显示,但也不可回避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当中存在着产能过剩、质量平庸的结构性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可谓切中肯綮、一语中的。集中全部精力和优质资源,重点打造优秀文艺作品,提高质量、提高学养、提高审美能力是当前文艺创作生产当中的重要任务,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文艺繁荣兴盛的核心课题。

提高质量,就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目标,把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要树立文艺创作的长远意识和终极意识,以影响当代、亘古流传为远大志向,精心研磨、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摒弃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浮躁心态;要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优秀作品,努力挖掘最生动、最鲜活、最富有生命力的题材和素材,精心配置创作力量,着力完成由题材素材向优秀作品的转化与实现,克服平均用力、散而不聚的创作生态;要提倡文艺创作有感而发、以情动人,真正做到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以生活为实,以精诚为核,杜绝闭门造车、空洞无物的创作形态。

提高学养,就是要提高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自身的精神境界、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必由之路。当前影视文艺创作和图书出版中之所以出现大量质量平庸、品位不高的情况,与文化部门组织协调、引导管理不力不无关系,与文艺工作者的学养、修养不足不无关联。要想创作生产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置身于文明进程中革新嬗变的历史潮头,放眼于世界艺术发展进步的宏阔背景,真正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提高审美能力,就是要做到对中国精神和人民性的高雅表达、优美表达和有效表达。应该看到,我们有些文艺作品立意和初衷都是好的,但在作品传播过程中却难以奏效,形成作品与受众之间的隔阂,使其所蕴含的思想价值难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得以实现。因此,文艺创作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外,必须要充分尊重艺术规律,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找到传播的最佳方式和最佳途径,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古人云,“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的标准都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和谐统一。只有坚持这个统一,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才能为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淀作出我们的当代贡献,才能攀登上艺术创作的高峰。三、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重在加强引导和激励促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文艺创作现状时指出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要实现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的繁荣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从加强引导和激励促进两个层面展开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作为依法行政的文化管理部门,要正确理解并忠实履行好职责,寓管理和引导于服务之中。要引导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准确把握两个效益、两个价值的辩证关系。文艺作品是具有独特属性的精神产品,决定了文艺作品不能被市场一味地牵着鼻子走,“当市场的奴隶”。但这并不意味着影视作品不需要观众,文艺图书不需要读者,而是要用高尚的灵魂、充沛的情感、生动的形象去吸引、感染、征服观众和读者,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要破除唯收视率、唯票房论、唯点击量、唯发行量为唯一判断标准的偏颇倾向,坚决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艺术魅力放在首位,把观众口碑放在首位,把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作为文艺创作的目标,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出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在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的管理引导上,要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防止低俗之风、颓靡之风、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的蔓延。

激励和促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影视文艺作品和文艺类图书出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和氛围。

当前我国电影、电视剧和文艺类图书出版整体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和受众国;国产电影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经受了考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欢迎;文艺类图书品种繁多、读者广泛。这种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倍加珍惜,要努力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激发文艺创作生产力,真正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

要真正与广大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与他们做知心朋友,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关心他们的创作和生活,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尊重艺术个性和艺术劳动,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形成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影精品创作资金、电视剧剧作扶持资金、精品图书出版扶持政策,为优秀作品的脱颖而出提供政策优惠和扶持保障。好马配好鞍,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优秀作品要实行资金倾斜。

还要看到,当前影视创作和图书出版界有大量人员身处体制外,要在政治上给予信任和呵护,在创作上给予激励和扶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和爱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打造人才辈出、佳作叠现的繁荣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当前文艺界的总动员,又是对今后一段时期文艺工作的总部署,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工作遵循。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巨大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崇高理想。伟大的时代一定会催生出伟大的文艺作品,我们有信心、有力量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一起,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原发表于《求是》2014年第22期)

作者: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表述

董学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大气磅礴,内涵丰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习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新总结,是对建设文化强国构想的新概括,是对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文艺走向的新定位,也是对未来文艺工作的新部署。这一讲话,对文艺界统一思想,凝魂聚力,开创新局,必将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从学理的意义上讲,习总书记的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时代语境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丰富和深化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有力地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方面,这个讲话是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产生出来的最新的成果。它是我们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文艺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文献。

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通篇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这种方法和精神,又同当下的时代主题、历史方位和文艺形势高度结合起来,因而使所阐述的各种文艺观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使命感。这篇讲话,科学地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态势、新情况、新问题,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和怎样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工作的方向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遵循,同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社会主义文艺未来发展的灿烂前景和宏伟蓝图。这篇讲话,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观之间息息相通的灵魂脉动,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精神正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给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艺界和文艺家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热能。讲话中许多透辟犀利、发人深省的阐述和表述,可谓是在新的时代环境与文化土壤中绽放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绚丽花朵。

众所周知,把文艺事业看作整个党的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看作党的事业的一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常识。列宁曾指出,文艺不能成为“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而应当“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宗明义就讲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以便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他系统地谈了“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谈了“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习总书记的讲话,无疑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表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这个“重要”二字,不仅赓续了上述思想,而且依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把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来重视革命文艺“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不主张“为饱食终日的贵夫人”、“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把这发展成“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一个原则。为了体现这个原则,经典作家一直希望“工人阶级对压迫他们的周围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作的令人震撼的努力”,“应当在现实主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希望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转变立场,和人民群众在思想和感情上打成一片,真正做人民的歌者。

习总书记的讲话,极其鲜明地坚持了这一思想,并把对人民的热爱提高到了对作家、艺术家要求的更新的层次。习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并且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人民”一词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实为罕见。讲话把作家“深入生活”具体化为“深入群众”、“扎根人民”,把社会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唯一源泉的思想,升华凝练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这样的阐释,就使文艺上的唯物史观得到更彻底的贯彻,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文艺批评,学界都知道恩格斯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美学的和史学的”的批评标准。毛泽东也论述过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我们的批评,也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但“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不难发现,这些批评标准的设定都含有当时历史背景的因素。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也谈了“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问题。但是,他有两个创新点:一是提出了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就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文艺批评标准的意蕴和内涵。因为增添“人民的”和“艺术的”两条,既触及批评的立场性判断,又关涉批评的专业性强调,比只谈“美学的和史学的”观点,只谈“内容”和“形式”的观点,是明显地推进了一步。主张从“历史”、“人民”、“艺术”、“美学”四种维度和观点来评判和鉴赏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