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21:00:53

点击下载

作者:陈晓辉,一路开花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作者:陈晓辉,一路开花排版:skip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ISBN:9787502058111本书由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辑青春,始于谎言

我曾不怎么相信这个世界会安排我和好人相遇,直到很多个故事发生在我身上,我才得以明白:当我们还没有失去那颗纯净的心时,人生路上一直都有善良的人陪在我们身旁。当我躺在城市的天桥下饥肠辘辘时,他们会给我面包;当我在街头遭遇欺凌时,他们会给我臂膀;当我在便利店为追一个女孩而犹疑徘徊时,他们会为我加油……落在沼泽地里的花瓣文/阿建

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走进市郊那个破烂的小院,女儿厌烦地跺着脚,她想把鞋上的灰尘,连同突然被宣布不是小公主的伤感一同跺掉。此刻,正值春天,院子外面各种草木正恣意地葱茏着。他的心却彻骨地寒凉,如掉入冰窟窿里一般。

只因一时草率的决策,他遭遇了生意场上的“滑铁卢”,尝到了懊悔不已的惨败:公司破产了,债主们纷纷追上门来,刚买的别墅属于别人了,奔驰车的钥匙交出去了。家中值钱的东西,几乎都被变卖抵债了,还欠了银行300多万元贷款。

他坐在那张吱吱呀呀的破椅子上,透过租住的小平房灰蒙蒙的窗玻璃,他的目光也黯淡下来。他把烟灰掸落在水泥地上,长长的叹息在小屋内随着烟雾一起缭绕着。

好几天了,他就那么长时间呆呆地坐在屋子当中,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没有半点儿的生气。很聪明的他,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似乎一直都很顺,顺得他不禁飘飘然了,结果栽了一个大跟头,一个让他一时难以爬起的跟头。

日子总要往下过。他翻看报纸上的各种招聘启事,好不容易发现几个感觉合适的岗位,电话打过去或上门面谈,迎接他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他更抑郁了,开始借酒浇愁。

做了十几年全职太太的她,在家中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后,仍每天衣着整洁,面色淡然,一副临危不乱的镇定。除了更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她还去家政公司做了登记,频频地出去打零工。她每天忙里忙外,十分辛苦,收入也不多,但她脸上总显露出知足的神色。

她在窄窄的窗台上摆了两个捡来的有豁口的花盆,栽了从田野里挖来的山药花。粉红的花朵,散着泥土的馨香,给简陋的小屋,添了一抹亮色。

那天,她去为某局长做家政服务,夜色很深了,她才忙完,拖着一身的疲惫往家走。

在一个街角,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孤独地守着一小堆有些发蔫的小白菜,似乎不抱希望地等着买主过来。

这么晚了,这么偏僻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再有顾客了,这位老人为什么还不回家?她不禁好奇地走过去。

显然,老人以为她相中了自己的菜,眼里立刻流露出欣喜的目光,热情地告诉她,那是她自己种的小白菜,是真正的绿色蔬菜。她微笑着蹲下身来,随手拿起用草绳捆扎的一小把白菜,顺便与老人聊了起来。

于是,她知道了——老人唯一的儿子被车祸夺走了生命,儿媳带着孩子远嫁他乡,她一个人过日子,只靠很低的特困补助。好在她自己动手,在一个废弃的砖窑旁,种了一点儿蔬菜,给自己吃,还可以换几个小钱儿,赚一点儿快乐。

真是一个不幸的老人!她不由得心生同情,要把那些白菜都买下了,老人却不同意:“买几捆吃个新鲜吧,喜欢的话,明天可以再买。”

她愕然,继而有些感动:“我想买回去,明天给城里的邻居们分一分,让他们也尝尝这正宗的绿色蔬菜。”

老人相信了她故作轻松的撒谎,帮她把那些菜一一地塞进她随身携带的购物袋里。老人固执地要优惠她一块钱,理由是她照顾了自己的生意,让自己可以早一点儿回家休息。

她拿出刚刚领到的一张百元钞票递过去,老人挠了挠头:“我没有零钱啊?找不开的。”“那您就先拿着吧,等哪天我从这里路过时,您再找给我。”她心里很想说不用找零了,但她没说出口,她怕自己的善意伤了老人的自尊。“那你先拿着,哪天从这儿路过,你给我捎来就行了。”老人比她还爽快。“您那么信任我?”她心里暖暖的。“有啥不信任的?我一看你就知道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老人很自信地笑着。“谢谢您!还是您先拿着吧,可能我这几天要出差……”她刚才在路上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大学老师想请一位月嫂,给的报酬还可以,她答应了过去做。“你先拿着,我常在这里卖菜,你顺道给我带来就行。”老人不由分说地决定了。

拎着那一大袋菜,她的脚步突然轻盈起来。老人皱纹舒展的笑容在她面前不停地晃动,她忽然想起一篇文章——《落在沼泽地里的花瓣》,想起那位在战争中失去5位亲人,自己也瘸了一条腿的老战士,曾说过这样的话:“看到那些沼泽地里的花瓣,你就知道,不管多黑的天,总会亮起来的。”

是的,多黑的天,都会亮起来的。她要马上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他必须告别叹息。

很快,她熬的一大锅白菜汤飘出缕缕清香,开始成熟的女儿,从轻轻哼着歌的母亲脸上,看到了一种青春般的阳光。而他的眼睛被汤碗里升腾起的热气打湿了——柔弱的她,一直无怨地操持家务的她,面对骤然翻转的生活,竟能回以男子汉般的坚毅与坦然,他不由得为自己一度的消沉而羞愧起来。

那是一顿自一家三口搬到市郊后第一次吃得如此畅快的晚餐。她贤良的微笑,就是艰难的日子里最好的煲汤。深受感动的他,猛然扔掉缠绕在身的沮丧,大声地向她和女儿宣布,他要从头再来,努力打拼。女儿也懂事地表示,她也要好好学习,用更多的优秀证明自己。

她却笑着说:“能够快乐地享受富裕的日子,也懂得从苦日子里品味快乐,才算真正地懂得了生活。仰起头来,能看到幸福,低下头来,还能看到幸福,这才算是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他惊讶道:“真没想到,当了这么多年的全职太太,你的认识还这么深刻!”“别忘了,你的妻子绝不只是一个家庭保姆啊,她的美丽和智慧,你当年就看到了。还记得我们去教堂举办婚礼时,我们相互保证过:不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郁,我们都会把爱进行到底,都会让生命中拥有更多的阳光吗。”她似乎又被带回到了婚纱披肩的那个幸福时刻。“你说得对,我们没有理由让失败阴影一样地追随在身边。”他突然发现这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他一直拥有着,从不曾失去。他不禁激动地与她深情相拥。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她把那个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挖了排水沟,种了一大排花,姹紫嫣红,香气弥漫。小屋里的各种用具因陋就简,但布置得很别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馨。只要她在家里,就展示一下自己的好厨艺,用最寻常的蔬菜,烹出让一家人欢悦的美味。

如今,见到他们的人,都特别羡慕和赞叹他们无遮拦的幸福,都不相信他们曾从千万富翁在一夜之间沦落为“穷光蛋”,至今还背着200多万元的债务。因为在所有见到他们的人眼睛里,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落在沼泽地里的花瓣,也一定要美丽,一定要芬芳。”这是她喜欢的一句话。选自《做人与处世》2011年第16期

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心都要阳光。无论别人给的是热脸还是冷脸,都不要去在意。因为自己才是主宰。灵魂的救赎文/旭旭

爱是火热的友情,沉静的了解,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谅;爱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影响的忠实;爱是人们之间取长补短和承认对方的弱点。——安恩·拉德斯一

这几天,表妹正跟爱人闹别扭,一气之下,她跑回娘家。她躺在床上,边看电视,边在心里默默数落着丈夫的种种不是。她觉得丈夫太窝囊、太没本事、太普通了,工作十几年了还是一个小职员。每月挣得那几个钱,刚刚糊个口,买不起房、买不起车。

想想自己几个闺蜜,不是嫁了个当官的,就是嫁了个“富二代”,她们哪个不是小日子过得风风光光,有声有色。想当初自己真是瞎了眼,怎么嫁了这么个没能耐的人。表妹越想心里越烦、越伤心。

突然,电话铃声响了,她懒洋洋地拿起电话。电话是她的一个同事打来的,同事告诉她,她们公司黄师傅的爱人昨天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了。

她听了,一下子惊呆了,黄师傅的爱人她见过,一个非常热情、憨厚的人。没想到,这么一个好男人,竟遭遇不幸,过早地离世了。他这一走,黄师傅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怎么过啊!想着想着,表妹不禁潸然泪下,泪湿枕巾。

她突然想起自己的丈夫,丈夫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但他很爱她,一直把自己当作个珍宝,对她很关心、很照顾。

他知道她的胃不太好,每次吃饭前,总要让自己喝几口他做的“开胃羹”,使得自己胃痛的毛病再也没有犯过;孩子上学后,全是他去接送和辅导,从没有让自己操过心。

忽然之间,这些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此时竟充满了温馨和甜蜜,这一件件凡俗的小事,竟变成他种种的优点。她越想越感动,越想越温暖。

原来,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不过是:你在,我在,大家都在好好地活着。想到这,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手机里刚刚传来一声“喂”,她就泪流满面,哽咽地说道:“老公,你回来在路上可要注意安全,我马上回家烧好饭菜,等你回来一起吃!”二

这几天,好友华正跟同事闹着矛盾,互相不理睬已有几个星期了。其实,说起来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心胸狭窄了些。这些天,大家表面上不露声色,其实心里却是翻江倒海,时时刻刻想着这些事。这些事,就像是个可怕的幽灵,如影随形,令自己苦不堪言,备受折磨。

这天,华正在电脑上写文案,忽然从电脑下方跳出一则快讯:今天上午,在雨山路一辆小车突然失控,路边两个行人当场被撞身亡。

看到这则消息,他忽然想起自己与同事之间发生的那些矛盾。此时想想,这些矛盾简直不足挂齿,他想起的竟是同事种种的好来。那次,自己生病没来上班,同事不声不响地把自己的那摊事给干完了。事后,同事一点没提起,后来他还是从别人口中知道的;还有一次,自己的自行车坏了,不能骑了。同事发现了,主动把自己的自行车给他骑,而他自己却走着回家了。

这些平常发生的小事,此时竟清晰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是那么地明媚和温暖。他心里荡起层层涟漪,涌起缕缕甜蜜和温馨。想到这,他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拨通了同事的手机号码。

手机里传来同事熟悉的声音,他只说了句:“你有空吗?我想到你那儿坐坐!”同事亲切地说道:“有空、有空,还是我到你这儿吧!”三

平大学毕业后,很快在城里安了家,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后,他就很少再回到乡下父母那儿去了。乡下父母思儿心切,每次打电话或托人捎信给他,让他有时间带上媳妇和孙子回老家看看时,他都推托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回家。

他想,媳妇是城里人,根本吃不惯老人做的饭菜,睡不惯老家的木板床,喝不惯老家的水;儿子要吃肯德基、麦当劳,可老家没有。老家只有菜地里长的苦瓜、黄瓜、地瓜,这些儿子根本不敢兴趣。为了不影响老人们的心情,他每次都推辞说自己忙。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已有几年没回老家了,父母的印象在自己脑海里也渐渐模糊了、淡忘了。

一天,他的一个老同学打电话哽咽地告诉他,他父母乘坐的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了,一直没有爸爸、妈妈的音信。失联,是亲情最大的缺失,他再也联系不上他的爸爸、妈妈了。说罢,老同学悲伤地痛哭起来,那哭声,深深地刺痛了他,他也呜咽起来。

他想起了自己乡下的老父母。父母那慈祥的面容、那粗糙的双手、那满头白发;想起了那土屋上冒出的袅袅炊烟,那屋后盛开的一片片粉红色的桃花,那门前小河潺潺的流水,还有院子里那可爱的小花猫,这一切竟变得格外亲切温暖。

想到这,他抓起手机,拨通了父母的电话号码。电话里刚刚传来父亲的声音他就热泪盈眶。他哽咽地说道:“爸爸,明天一早我就带着媳妇、儿子回来看你们,你们要多保重啊!”选自《药物与人》2010年第6期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总会丢失些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那些最真实的温暖和爱,还有最亲的人。我们总是看不见自己的幸福,总是看到别人的光鲜。只有失去时,才知它的宝贵。青春,始于谎言文/安一朗

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席慕蓉一

16岁那年,我上高一,中考成绩一般的我只考上了县里的一所普通高中,但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我能去市里最好的高中读书。他们在市里买了房,还花高价买了一个借读的名额,让我去了实验中学。

父母经商,家境殷实,钱对于我的父母来说不算一回事,只要我能离开县城,去市里最好的高中读书,花多少钱他们都觉得值。我心里面一直是恐慌的,我知道实中的学生都非常厉害,我去了那里,还不是垫底的份儿?我也害怕万一别人知道我是花钱买进去读书的而看不起我,我不敢跟父母说我心里所想的,怕他们失望。

硬着头皮,我开始了在实中的学习生活。第一天上课时,看着别人兴高采烈地呼朋引伴,我觉得自己特别孤独。在这里,我没有一个熟悉的同学,我的同学都还在县城。我沉默地观望着别人的快乐,他们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考进来的,唯有我那么不光彩。

暗自庆幸,这里没有人认识我,只要我不说,没有人会发现我的秘密,我知道这事连任课老师都不知晓。这样想时,我慌乱的心才暂时安稳一些。

我的同桌杨旭,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排座位前,我就听到他和别人的聊天,知道他中考的分数非常高,整整多了我80多分。当老师安排我们坐在一块儿时,他一坐下就询问我考了多少分。

我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考得不好,比你差远了。”我说的是实话,但我没有勇气把自己的分数公布出去,怕自己在这个班里再也没有立足之地。“刘康伟,你真谦虚!能考进实中的,哪个都不差,以后一起努力了!”杨旭拍拍我的肩膀,友善地说。我的脸倏地涨红,急着干咳几声,掩饰了自己的慌张。还好前桌的女生柳叶转过头来找杨旭说话,无意间帮我解了围,柳叶和杨旭是初中校友,以前就认识。

毕竟刚上高中,教室里喧闹了几天后才渐渐步入正轨。二

实中是重点高中,校风严谨,这里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随便找出一个同学,都有可能是某一科的尖子生,或是某一方面的达人。他们看上去很普通,可能跟我一样,或许还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发光发亮。

在良好的学习风气影响下,我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得过且过的想法了。在这里,稍不努力就会被人远远落下。我在班上几乎不说话,我用沉默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我怕万一说漏嘴了让自己抬不起头来。

我不敢再掉以轻心,每天都埋头苦读。为了跟得上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进度,以前从来没有预习习惯的我,也早早预习好第二天的课程。我把预习、听课、复习、写作业,安排得有条不紊,虽然很辛苦,但我辛苦并快乐着。

进入高中的第一次大考,在开学的20多天后进行。老师说这次考试,一来检查一下大家以前的知识功底,二来看看能否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

我的心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惴惴不安了。没考试前,只要我不说,谁也不知道我以前是什么样的成绩,我又是以何种方式进到这所学校。可马上要考试了,分数一公布,我就得原形毕露,到时候,我还有何颜面再在这里待下去呢?班上的同学会如何看我?年轻的心,都特别敏感,他们会接受花钱买借读名额而进来的我吗?

思绪纷乱如云,我心里被恐慌塞得满满的,透不过气来。我一次次在心里怨恨父母的虚荣心,一次次后悔不该来到这里等着被众人嘲笑、讽刺。可是我已经进来了,没有退路。

帮老师去拿教案时,我发现办公室只有最里边的角落有一个老师,他正埋头工作,根本没看见我进去。放教案的柜子边上,是隔壁班数学老师的办公桌,他的桌面上放着一摞试卷,只用一本书压在上面。我随意瞟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那不正是我们几天后考试的试卷吗?

我的心里莫名地紧张起来,连手也在抖,手心沁满汗水。鬼使神差,那一刻,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匆匆抽了一张试卷出来,我紧张地折叠好,藏在口袋里,然后飞也似的离开,连教案都忘了拿。跑到楼梯口,才记起自己的任务,于是又返回去。

回到教室时,我气喘如牛,额头上满是冷汗,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同桌杨旭关切地问我怎么了?他说我的脸色看起来很不对劲。我忙说没事,但心一直在“怦怦”跳,忐忑不安的感觉真难受。

我不是小偷,我只是不想自己在实中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就垫底,不想被班上的同学看不起,不想被任何人窥探到我的秘密。我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回到家,我认真地把那张试卷做了一遍,不会的题,我就照着书上的例题一点点想。我不敢去问同学,怕事情败露,两天后,终于迎来了考试。数学原先是我最害怕的,但因为已经做过一遍试卷了,心里倒是安定一点。

我不知道那几天里我是如何度过的,既渴望早点公布成绩,又害怕成绩公布后自己无法面对,我还害怕我偷试卷的事情败露,让自己无地自容。沉默的我变得更加沉默,神经紧绷,一点点风吹草动我就惶恐不安,如坐针毡。三

度日如年的感觉让我要窒息了。

老师似乎是故意在考验我的忍受力,在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时,终于开始发试卷了。语文、英语……每一科虽不尽如人意,但也没有垫底。当数学卷子要发下来时,我屏住呼吸,竖起耳朵聆听老师说的话,生怕漏了一个字。“刚上高中,估计大家中考后都玩儿过头了,一时还没回过神来……这次的考试成绩居然只有5个人90分以上,这里可是重点高中,你们可是市里最好的学生……以后大家一起努力吧,我相信你们不会只有那么点能耐的……”数学老师娓娓道来,时而严厉,时而鼓劲。

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师念一个分数,发一张试卷。“刘康伟,98分,全班最高。”

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时,我心跳骤然加快,我低着头,匆匆走上去。面对老师赞赏的目光,我却感觉那目光似乎要穿透我的心。“刘康伟,你好赞呀,真人不露相!”杨旭凑过头来,搂住我的肩膀。

我却是敏感地坐直身子,分析他话中的意思,会不会折射别的什么意思。杨旭比我少20分,他说以后要多向我请教。我却感觉他是在试探我,脸涨得通红。

前桌的柳叶在哭,虽然她的语文和英语都考了全班第一,但数学的不及格让她痛哭流涕。她哽咽着说:“我从来就没有考过不及格的……”

叹气声此起彼伏,我却没有一丁点初战告捷的喜悦,我知道我的成绩是假的,如果没有事先偷到试卷,我到底能考多少分呢?我并不想考第一名,只希望自己的成绩不垫底,自己在这个班上能够有立足之地就够了。但现在,事情的发展由不得我了,大家都以为我是“高手”,一个“不露相”的高手。他们羡慕的目光让我芒刺在背。

我撒下了第二个谎言,以卑劣的手段。第一次是父母帮我一起撒下的,但后果只能我来背。

我无路可退了。四

我让父母帮我请来最好的家教老师,自己也重新调整学习计划,为了不让自己的谎言败露,我只能全力以赴。

我相信“天道酬勤”,虽然我的起点不如别人,但我可以重新开始。我如饥似渴地把学习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比任何时候都更想要读书。

父母看我知道要读书了,一脸欣喜,他们说我长大了,说我进了重点学校就是不一样。我提的要求,他们全都答应。看着乐滋滋的父母,我心里其实很难受,我知道父母对我的期望高,知道他们为了我花再多的钱也不在乎。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我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让谎言被揭穿。

一夜长大,或许就是这样的吧,我的蜕变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每天仅留下半小时的工夫吹我喜欢的葫芦丝,那片刻的放松,可以让我重新积蓄力量,每天都斗志昂扬、精神焕发。

杨旭说我变了,柳叶也这样说。

我只是微笑,无法解释,但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在为我鼓劲:“你一定可以的。”我相信自己可以,我要把曾经的谎言变成现实,唯有这样,我才能让自己的心得到安宁。我不断在心灵上自我修正,并且在努力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上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感。

整个高中阶段,我像上紧发条的钟,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家教老师的课外辅导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第二次考试,第三次考试……我都没有让自己失望。

实中毕竟是重点学校,高手如林,虽然我没有进入尖子生的行列,但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成绩还是让我找到了满满的自信。特别是数学,曾经让我痛苦不堪,后来也被我征服了。

青春年少时,我们可能都撒过这样或那样的谎,为了谎言不被揭穿,为了自己能被别人认可,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虽然这一切,始于谎言。选自《读者·校园版》2014年第1期

青春,是人生中最鲜活的字眼,纵使为了虚荣心,做出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在今天看来也是美的。因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我们都是最好强的!8个人的希望录像文/一路开花

我的希望是想确定因为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了一些。——林肯

这八个人,第一次面对镜头,都显得有些拘谨。

谈及希望这两个字时,他们会有点害羞,有点恍惚,甚至躲闪镜头。

她,河南人,住在北京清河,每天凌晨三点起床,五点赶到北影厂门口摊煎饼,一摊就是七年。风雨无阻。她希望有更多人来买她的煎饼,这样,她就可以多赚几块钱,让念书的孩子吃好点。

他,58岁,没有老伴,无儿无女,在公园做了五年的绿化工。他每天的饭菜就是馒头萝卜白菜粉丝……偶尔,他可以攒起一堆易拉罐,赚点小钱。他希望每个星期都能吃上两次肉,不管猪肉还是牛肉。

他,18岁,成绩一般,高中毕业之后,也许只能上个大专。他趁暑假出来当了两个月的协警,每天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他希望能在学校里好好表现,将来当个公司的小职员。

他有点胖,三十来岁,是个出租车司机,每一次大班要连续不停地开18个小时的车,跟女朋友一周才能见上一次。情况好的时候,每个月交完租金,还能剩下3000块钱。他希望一个月能好好休息两天,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能够理解他。

他,20岁,成天穿个红色的T恤溜达在北京的天桥上和小区里发广告。不管大雪还是暴晒,他都得一直站着,一直跟来往的人说“您好,麻烦您看看”。每当遭遇白眼和呵斥的时候,他心里会很难受。但他是个外乡人,没办法,只能这么糊口。他希望能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不再让家人担心。

他是簋街上的一个卖唱歌手,吉他是他每天晚上唯一的伙伴,他的收入要看当天的运气和客人的心情。有时碰上小混混,唱了半天,一分钱拿不到不算,还得请他们喝扎啤酒。他希望人们能给卖唱歌手多一点尊重和支持。

他是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24岁,来北京投了200多份简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北京人才市场报》是他每天必看的报纸。他仍然在投简历,仍然在各大招聘中心徘徊。他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份工作,不管干什么,最好明天就能找到。

他是个裸婚族,25岁,上个月儿子刚出生。一家三口,住在15平方米的房子里。他是个送水工,他希望每天能多送点水,500桶,1000桶,甚至更多,他都没有问题。送完一桶水,他可以提成两毛钱。很多时候,都是从没有电梯房的一楼搬上六楼,问他累不累,他笑笑:“男人的肩膀硬得很。”

这是真实的八个人。他们在杨嘉松的《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里,他们的每一张脸都镌刻着未来,他们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

他们都没有绝望,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希望?选自《青年博览》2012年第7期

他们都是平凡的人,每天全力以赴地维护着自己的梦。生活是什么呢,恐怕这就是了。母爱如饺文/鲁珈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母亲一大早就跑到镇里去买做饺子所要的馅料,儿子在外乡务工跑业务,常常不能按时吃饭,日积月累得了胃病。所以母亲这次最想要买的是羊肉,听别人说羊肉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祛寒暖胃。

母亲绕着镇上的菜市场转了三圈都不见卖羊肉的,她不相信这是事实,反反复复问了几个卖猪肉的人,其中一人说:“您又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年三十,卖羊肉的人早回家过年了。”

母亲心想:儿子今天回家,一定要赶在他回家之前把饺子做好,一定要让他吃到最好吃且新鲜的饺子。可整个市场转了无数圈都没见卖羊肉的,母亲盯着肉案上的猪肉,急得直掉眼泪。

擦完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交待父亲在家擀面皮,便马不停蹄直往市里赶。虽然她知道市场上有用机器做出的饺子皮,一斤才五块钱,包起来也方便快捷。可是她知道那种皮的味道绝对没有自己做的好吃,只要能让儿子吃得开心,再麻烦也值。

想起一年来没见面的儿子今天就要回家,她的脚便有使不完的劲。平日她走十里的崎岖山路要花一个半小时,现在只用了一个小时。急匆匆赶到城里时已是中午十二点钟,市里最大的鲜肉市场只剩下两家没歇业的了。气还没匀一口的母亲赶紧问:“老板,羊肉,来五斤。”“对不起,大姐,刚卖完!”“那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刚才买羊肉的人走了多久?”“不久,大概离开三分钟。”“老板,朝哪个方向走的,我马上去找。”

母亲朝着卖肉老板手指的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拉着别人问有没有买过羊肉,别人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她。菜市场已跑到了尽头还是没问到,母亲颓丧地反转回来,正当她用衣角去擦脸上的汗时,只见拐角处一老大爷正弯腰挑拈荸荠。这东西便宜,儿子打小就爱吃,她也想称两斤。

母亲弯下身子时,眼睛陡亮,老大爷的菜篮里分明有一块羊肉。就是他,就是他,他就是刚才买下最后一块羊肉的人。

母亲高兴地问:“老人家,这羊肉真新鲜,多少钱一斤买的?”老人如实回答,母亲这时压低声音用几乎哀求的语气说:“我儿子今日要回家,想吃我包的羊肉饺子,可是到处都没的卖的,师傅,可不可以匀一半给我,我给您三倍的价钱。”“我这块才二斤不到,给了你,我们吃什么?!再说我孙女最喜欢吃的就是我包的羊肉饺子,超市里卖的她一吃就拉肚子……”

母亲一急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泪眼模糊。“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好吧,给你半斤,只能半斤……”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

老人随母亲重新回到肉摊边,肉摊老板依照老人的吩咐切下一小块。母亲拿着一小块的肉欣喜万分,脱口而出:“菩萨保佑!谢谢老师傅!”

回家的途中,母亲喜不自禁,看着那一小块好不容易得来的羊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欣喜中,她仿佛看到儿子小时候把她刚做好的饺子傻乎乎往口里塞的馋样,那时儿子才四岁,她打他的手,让他不要偷食。儿子一颠一簸欢呼地抱着她的腿说:“妈妈做的饺子,真好吃!”想到这儿,母亲一阵心酸,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只听到嗵嗵的脚步声响遍了蜿蜒的山路。

母亲回到家时,父亲的面皮早已整齐地躺在桌上,像随时待命的士兵个个雄纠纠气昴昂。母亲扑哧一笑赶紧捂住了嘴,抓紧时间开始剁馅,肉剁得细如雨点,点点滴滴地与葱花、地菜相映成趣。母亲把爱、把亲情包在里面,一个个捏出荷叶边,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如涟涟荷花并举,清香诱人。

眼看着一个个饺子脱颖而出,父亲这才发觉两个人打早一心只顾着要包饺子还没吃午饭,便对母亲说:“我们把没包完的面皮再和一点面粉做疙瘩吃吧。”母亲说:“你丢两个饺子进去,我们一人尝一个,看味道如何。”

煮好了,母亲从父亲手中接过碗,轻轻地把饺子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味,突然皱起了眉,大惊失色:“唉,咸了!”母亲着急,赶紧把手中的碗撂到一边。“吃了再说,你不饿我可是饿得头晕。”父亲津津有味地吃着圆溜溜的面疙瘩,望着母亲急迫的样子想笑。

母亲跑到厨房东翻西找,“乒”传来碗跌碎的声音,父亲惊问:“你要干嘛?”

母亲找来一个矿泉水瓶,用针刺出一个小孔,打开蜂蜜鑵,把蜂蜜倒入矿泉水瓶中。她再把原来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打开,挤出一滴蜂蜜注入,然后把饺子的荷叶边重新修复。“你绣花啊?不嫌麻烦,用个小匙把蜂蜜往饺子里面倒不就行了?”父亲埋怨她。“这才叫均匀,不然依你的做法,到时甜的甜,咸的咸怎么吃?”母亲挤蜂蜜的手在空中轻舞飞扬,心底的喜悦像梅超风得了《九阴真经》一样乐不可支。一双妙手竟把原先有些扯碎的饺子恢复得天衣无缝。

日幕时分,父母亲见儿子还未归家,忧心如焚。母亲叫父亲在家烧开水,自个拿着手机跑到村外去接儿子。时间一点点地在母亲的眼眶中流淌,母亲在寒风中不停地兜圈,不停地搓着手。

母亲不会拨电话也记不住儿子的号码,只是不断地把手机贴在自己冻得通红的脸上。手架酸了,又把电话放在胸前暖和一会,再把电话贴向耳朵边,生怕漏接了儿子的电话。

远处的爆竹声声震响,烟火在空中如仙女散花,舞着璀璨的花雨,直看得母亲揪心地痛。“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一声清脆的女声乍然响起,母亲吓了一跳,马上按了手机上面的绿键。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的声音:“妈妈,我的车票与钱包昨天在火车站被别人偷了。今早排了一上午的队才重新买到票,马上我就要上车了,明天下午可以到家。”“这傻孩子,早不说。”母亲的泪在慌乱中如烟花一样飘了下来。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之前在网上看到这两句精典的对白,一度哽咽难语。母爱之情,鱼水情深。

初一下午,儿子平安到家,吃着母亲做的饺子赞不绝口:“好吃,又香又甜,真鲜美!”母亲喜极而泣,可儿子哪里知道母亲为了他能吃上一顿美味的饺子,整整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一天精密地构思配料,一天精心细致地捏做,一夜无眠忐忑不安地想念。

母爱是温暖的呼唤,母爱是遮挡风雨的绿荫,母爱是滋味可口的饺子,母爱是眼角思念的泪滴。

母亲把所有的爱都调成养料放到了饺子里。当儿子深深咬下去的时候,那分明是母爱正在为儿子开天辟地。选自《阅读》2016年第5期

母爱是一首无字的歌,再亮的歌喉也唱不出她的音符;母爱是一架无弦的琴,再纤长的手指也弹不出她的旋律;母爱是没有边际的海,你望断天涯也找不到岸;母爱是没有翅膀的美丽天使,随时随地地守护着我们。葛藤依依,千丝万缕文/商艳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常常会想念一个女子。

20年岁月如风消逝,自己的面庞已然不再有青春的颜色,作为一个女孩子的年纪仿佛隔了万水千山般遥远,不会再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会再有无言独上西楼的萧索。

那样的年纪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可是却没有生长出年少轻狂的花朵。很少将回忆触碰那曾迷茫惶恐的年纪,原本应该装满欢声笑语的行程里,因为有太多黯淡而难以欢喜地回首来面对。

可是,在那暗暗的如灰尘般散去的日子里,始终有一抹微光决然地闪着光辉。她曾轻抚过我自卑敏感的脆弱,她曾悲悯叹息过我的聪慧,她曾于那五十多个别无二致的孩子中,缓缓地向我散出温暖,带我从心灵的迷失里找到现在的方向。

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她今时的模样,不愿意将20年的风霜刻画在她的面庞上,不愿意想象她鬓边也会染上白雪的沧桑。在我已越过她当年青春风采的年纪后,她却从不曾老去。

总是会想念那些清晨,她抱着厚厚的一摞书本,微笑着走向我们。细密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像她的笑容,温婉美丽地照耀着每一个孩子的心。

我们在上初中,而她刚刚大学毕业,二十多岁,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教语文。我们都不喜欢语文课,因为总是朗读背诵分段概括这些枯燥的事情,我们也不喜欢写作文,每次作文都像在应付差事。孩子们的心事怎么会写到作文里去呢,没有人肯听我们的真话。

可是我们喜欢她,她总是面带笑意,然而也会板起面孔,她那么年轻,但就连最调皮的孩子都不会在她的课堂上捣乱。分段、总结、概括每次都是一样的,我们总是给足面子地听着,因为她常常会跳开教案,跟我们慢慢地讲那故事之外的事情,听着听着一节课就结束了。

那天要讲一篇议论文,正值炎炎的夏日,是个下午,有的孩子已经趴在桌子上表现出恹恹欲睡的神态。她让我们翻开那一课,明显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厌倦,忽然叹口气,以无限难过的表情说道: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不喜欢这一课,唉,我也不喜欢。可是我是老师,无论如何也要讲,咱们就讲得快一点,让烦恼早点过去吧。

哈哈,这一下子,所有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因为老师多像孩子,她能准确地知道我们内心的苦闷,她替我们表达了对枯燥的不满。那样的文章我们都不喜欢,可是我们愿意忍耐着,听老师讲完,像做任务一样。

她果然用飞快的速度讲了下去,好像是一个女孩子在生气却又不得不负责任地去完成工作一样,没有任何感情地帮我们解决了一个烦恼。可是那堂课,每一个想睡觉的孩子都在认真地听。

所以我们更喜欢每一个她来班里的早自习,早自习上她从不讲课本里的内容,不会说你们要预习或者复习。她不,她只按照自己的喜欢,仿佛那是她终于能够任性地讲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刻。

她说,你们每个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来跟着我学些别的东西。

于是,每次便是一首诗或者一首词,她写在黑板上我们抄下来,跟着她一遍遍朗朗地读。就是在那些时光里,我们的内心才终于开启了一道温柔的光。原来,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藏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原来文字可以散发出如此迷人的魅力,原来会有那么优美的句子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去品味。

年少时的忧伤就像被现实熨平的抹布,热气腾腾却又总是感觉到苦涩冰凉。她来了,如那前世温热的一壶茶,在崖边接住了我们的青春。她说:这是我唯一能够做的指引。

我认真地做着笔记,感觉每一个句子都泛着我无比的热爱。灰暗忧郁的童年结束了,另一种奇异的情怀涌上来,说不清道不明,封闭的内心忽然就这样被掀开了一角,季节的感伤便渗透进来。

10年后,20年后,我常常于文字的自由中想念那些时光。是她,轻轻地挽住一个少女的孤单,将她引领进文学的殿堂,而这份真实的感激也许她从来都没有想到。

那时的自己并不出众,沉默寡言,连笑容都是浅浅的,朋友很少,不喜欢与老师接近,也从未被谁真正地关注过。

我从不想得到谁太多的抚慰,情愿一个人孤单地成长。可是那次考试结束后的一次课堂提问,她却叫起了我说:“你看看,五十多个学生,你的排名在前十名,你是多么优秀啊!”

我却惭愧得很,自卑仿佛是天生的夙命,像任什么也弥补不了的伤痕一样,也许是从小得到父母的关注太少,我永远也不能自信起来。可是,那一刻我体会到老师是喜爱我的,她对我总是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是有些焦急的。是的,我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从来不向老师请教额外的事情,从来不活泼,一点儿都不像个青春飞扬的少女,她一定是看在了眼里。

我只是喜欢读书,读一些无用的书,我按时完成老师留下的所有作业,却绝不肯再多下一点儿功夫,我只是找来小说、散文、诗,废寝忘食地读。除了读,我便一无所长了。哪怕上体育课都一动不动,所以体育老师说:“一到体育课,你就站在操场边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你要多运动,你不运动你就会变笨,你成绩怎么样啊?”一样一样问下来,他叹口气说,不运动也罢了。

我依然用沉默来持续着自己的孤独,我以为我一定是被老天遗忘在世间的尘埃。可是那一日,在发下来的笔记本上,她用大红的字,仿佛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痛一般,重重地写道:你在向着深渊走去。

深渊,我望着那两个字良久,小小的内心里有着丝丝的疼,我知道,老师是多么懂我。她一直望到了我深藏着的悲哀里,她知道我是不用心地在成长,她知道我原本应该做得更好,可是我不肯。

这样的悲悯,是一个老师对孩子最痛的怜惜,可是我不肯珍惜,也不肯回头。我总是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苦楚里,自我麻醉,自我哀伤,我陷得太深,所以不肯迎着老师的光线,健康地长大。

可是,那细微的关怀,我却始终都是铭记的。18岁高中毕业后,我不愿意再去忍受枯燥的学习,以为工作会有些许的自由便辍学了。然而只是在泥泞中慢慢煎熬,青春耗费殆尽后,才知道有多少时光容不得这样的蹉跎,也终于像老师当年一样,心慢慢地疼了。她是看到了很远的我,知道我是终将会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代价。

也幸好,曾在人生之初遇到这样的老师,那些唐诗宋词的清晨,早已浸润了我一生的文学情怀。若不是她将我们带进那所殿堂,想必我的路将走得更为崎岖,或者会与文字失之交臂。在我文字的长路上,她是第一个帮我的人。

而在很多年后,也终于读懂了她所有的宽容与悲悯,开始试着用体谅的心理解童年的一切,也读懂了被自己无限放大的苦难原来根本不值一提。而在所有的怀念里,我总希望用自己的心,真真切切地为她写一些文字,哪怕她看不到,哪怕她早已忘记了我。

总是会想念那些清晨和下课的间隙,我坐在第一排,离她很近很近,看她在一字一字地描画着什么。带着孩子不谙世事的好奇,我站在她身边观看,那是她的名字“葛依”。

在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名喈喈。”葛藤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婉转声清丽。

我想,老师就是那葛藤,如读经般曼妙依依,轻灵而又飘逸,美好而又绝尘。虽在尘世游走,内心坚韧却脱不开诗经里的辗转、宋词里的优雅。

这20年,她的桃李定是满了天下,不知她可还会想起初登讲台的年代,在那无数飞逝着老去的容颜里,有一个平凡的女孩子,一直在心底珍藏着她青春的模样。她不是春雨,可是她滋润了整个季节,她不是清风,可是她吹皱了一池春水。想念或者纪念,是我对她再难倾诉的感激。选自《新青年》2014年第8期

师恩难忘,那些年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老师,都已经老了吧?可是他们的样子我却一直记着。一个英雄的小要求文/汤小小

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亚于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时还能激发别的美德。——伏尔泰

这件事的开头很普通,一辆车驶过,一个老奶奶躺在血泊中。来来往往的人不断,驻足观看的人也不少,但是,没人想在这个时候做善事。

一个中年男人骑着电动车停下来时,事情有了转机。他开始拦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不等他把话说完,一踩油门,飞似的离开。

五辆车飞走后,他急得跺脚,当第六辆车驶来时,他干脆一个箭步冲过去,径直拦在车面前。司机紧急刹车,伸出头来破口大骂,他赶紧递过去一沓人民币,一连声地说:“兄弟,救人如救火,你不能见死不救啊!放心,不管出了什么意外,我们都不会找你!”

司机终于点头,他转过头来,看着地上的老奶奶,又双手合十向旁观的人哀求:“求求各位了,帮帮忙,把她抬车上去。放心,不会找你们麻烦的!”

有人伸出援手,老奶奶顺利地被抬上车,他也一拉车门坐了上去,把崭新的电动车扔在了马路边上。

在车上,他打了医院的电话,等停车时,院方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高昂的住院费让他陷入窘境。他掏出身上所有的卡,又打车跑回去,把电动车卖掉,终于勉强把钱交上了。

身无分文的他在医院走廊里坐了一夜,也饿了一夜。医生告诉他病人醒了,他爬起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病房,紧紧抓住老奶奶的手,说出的第一句话,却让所有人跌掉眼镜:“你家人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他这么拼命地救人,谁能想到,他竟然和老奶奶素不相识。下一秒,大家又开始为他担心,老奶奶可是出的车祸,家属万一赖上他,可就惹了大麻烦了。

有人劝他赶紧走,别和家属见面,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执拗地等着家属来。人们不得不猜测,难道,他想向家属要奖赏?

老奶奶的儿子女儿媳妇女婿来了一大堆,第一反应很正常,认为他是肇事者。在对方的怒吼声和拳头下,他找来出租车司机和几个围观者,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家属们还算讲理,弄清了事情原委,没有再为难他,而是道了谢,并把所有花费都赔给他。

事情到这里,按说已经很圆满了,他成了救人于危难的英雄。

可是,他依然呆在医院里,不肯离开。这下,轮到老人的家属们心里发慌了,这年头哪有人甘愿当英雄啊,肯定另有所图。那些医生和护士,也对他投来了异样的目光,救人要酬劳的事儿,他们不是没见过,以为这人是英雄呢,原来小人一个。

家属们不打算被讹,出出进进的,全装作没看见他,以前为他担忧的那些人,也不屑于再理他。

他在医院徘徊了一天,到了晚上,终于怯怯地走进老人的病房,对老人的儿子说:“我有一个要求,能不能……”“我们之间已经算清楚了,你别想耍花招!”不等他说完,老人的儿子急忙打断他。

然后,是其他家属的一致声讨和责难,他的嘴张张合合,说出的话就像鱼儿吐出的水泡,一瞬间就融入空气中,不见踪影。

等众人再也找不到谴责的词汇了,他的声音才终于又响起来:“我就是想让你们给我做个锦旗,送到我家,当着我女儿的面,感谢我一下。”

家属们面面相觑,然后,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钞票,一边往家属手里递一边说:“不用你们出钱,这些钱足够买锦旗和来回的车费了。”

众人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些,这年头,有人想用锦旗搏名声,也正常。不过,谁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不会用这个去行骗吧?

见众人依然疑惑,他挠挠头,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跟你们实说吧,我坐过牢,刚出狱不久!”

众人一听,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一脸紧张地盯着他的双手,生怕他会变戏法似的拿出武器来。

见些情景,他凄然一笑:“我女儿和你们一样,对坐过牢的人有成见,她觉得我是个坏人,因此不肯和我亲近,甚至连话都不想跟我说。可是,哪一个父亲不爱女儿呢?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说什么我也不会做错事,现在,我只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去弥补。我希望女儿知道,她的爸爸,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为了她,我愿意做一个英雄,哪怕是一个被人鄙视的英雄!”

在场的人静静地看着他,看着一个男人为了搏得女儿的好感,那么努力地做英雄,又甘愿默默忍受各种委屈。如果不是心中有爱,谁会这么做呢?

老奶奶的儿子终于红着眼眶,郑重地说:“我们一定买锦旗,亲自到府上答谢您,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选自《意林·少年版》2015年第2期

浪子回头金不换。每一个真心改错的人都应该被尊重,在他们需要自我救赎的时候,别人的爱都是非常可贵的鼓励。如果你遇见这样的人,不妨慷慨地献出你的爱。你说呢?善念相伴,花开似海文/彼岸花香

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冰心

他是扔到人堆儿里便很难找见的,极普通的人。可是,因为一句话,而且是一句谎话,他红了,红遍全国。其实他知道,他没干什么惊天地的大事,他只是以自己的善良,坚守了做人的底线。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在途经黄河北大街时,一辆疾驰而来的电动车,把他撞出老远。他感到自己像物体一样飞了起来,又像石头一样重重地落下来。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个小伙子就跑上来,一把将他扶起来,惊慌失措地问:“大爷,您没事吧?我送您去医院啊!”

他这才明白,自己被撞了,眼前的人就是肇事者。“你咋骑这么快啊?”身体的疼痛袭来,他强忍着问,面露愠怒。“不好意思,对不起大爷!我亲戚住院,要做手术,我着急往医院赶。”小伙子一再道歉,解释。“哦,家里有病人啊,那你走吧。”他善解人意地说。“大爷,不能让他走!你被撞得那么狠,得去医院检查检查啊!”“下班时段还骑得那么快,没一点公德意识,让他出点‘血’长长教训!”“你那么大岁数了,检查检查吧,别有个好歹的就麻烦了。”他这才发现,现场已经围了很多人,大家七嘴八舌,无不谴责莽撞的肇事者。再看惹麻烦的小伙子,正窘迫地望着他,紧张得直搓手。

他心下一软,说:“孩子,你走吧,我有医保。”他又对围观的人说:“谢谢大家关心,我没事儿,让他走吧,他赶时间呢,下次注意点就行了。”“急着走就掏500块钱吧,让大爷自己去医院。”“对!对!”围观的人纷纷赞同这个意见。“不用,不用!他家里人看病要花钱,我叫沈飞,是国家干部,有医保,就让他走吧。”

围观的人散了,小伙子走了,他感到整条左腿麻麻的。他想了想,咬咬牙,决定奢侈一把,花钱去公共浴池泡个热水澡。一瘸一拐,好不容易到了地方,脱下厚厚的棉裤他才发现,左腿青了一大片,肿得好高。

放好衣裤,他急忙跳进热水池,暖流袭来,舒服极了。泡了一个多小时,他感觉好多了,这才洗了全身,擦干,穿衣回家。

他的家极其简陋,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看上去都有些年头了。唯一能看出模样的是一个小方桌,桌上摆着个大药盒子。这个盒子分量重着呢——他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都装了进去——他老伴病着,没工作没社保,常年吃药,全靠他那点工资。

见他回来了,老伴端来了晚餐:一小碗咸菜,一大碗米饭。五分钟没到,他解决了晚饭。坐了一会儿,他掏出烟口袋,拿出半张纸,撕了一条,捏了一些烟叶放到上面,卷好后悠然地吸起来。他的烟叶,二两十块钱,够他这样美美地享受一个月。“今儿回这么晚,又装车去了?”老伴问。平时,为了补贴家用,他常常去做力工赚钱。“没,今天不小心摔了一跤。”他若无其事地说。“啊?咋样,没摔坏吧?”老伴急了。“能有啥事?咱这身子,铁打的一样,杠杠地!”他笑着说。“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老伴还是不放心。“哪有那闲钱?有钱咱俩买肉包子吃,多解馋!”他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笑嘻嘻说。“那,胳膊腿都不疼?”老伴仍有些担心。“你就放心吧!告诉你吧,今儿我去腐败了,花钱泡了热水澡,那家伙,老舒服了!还别说,钱真不白花,能舒筋活血,全好了。”他得意地,美美地说。

没错,他根本不是什么沈飞干部。他只是个大半辈子出苦力,被迫买断工龄、然后四处打零工的工人,半年前才有了相对安稳的保安的工作。所以,他也没有医保,他只是为安抚众人,帮小伙子脱身,才撒了个善意的谎。

他以为,这事做过了,也就过去了。没想到,三天后,全国各地各路的媒体纷沓而至,他懵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一点事,也没啥大不了的啊。”“我这辈子从不坑人骗人,当然也不会讹人,这是我做人的底线。”“什么,好大爷?还是国家级的?哈哈,我成国宝大熊猫了!哈哈……”

他就这样火了,好事一件接一件等着他:他被所在物业破格提拔为保安班长;公司老总承诺,年终要重奖他;沈阳463医院中医科门诊为感谢他传递正能量,承诺为他提供今后的免费体检和医疗救治。

他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以自己善良的本份待人。但他撒下了弥足珍贵的善良的种子,善良能让这个世界芬芳美丽;善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种习惯。善念相伴,花开似海。他——王福顺,以自己60年的修行,赢得了“中国好大爷”的美誉。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4年第8期

一个经常撒谎的人,品德是有问题的,可是如果一个人经常撒善意的谎言,却是至善的。爱就是这样微妙,瞬间把人分个三六九等。第二辑赤橙黄绿是生活

我只希望,全天下的母亲能自私一点,把从天性里赋予我们的爱护,收回一点儿,分配到自己身上。我们没有理由去要求任何一位母亲再经受苦难,惟能督促她们,多爱自己一点儿。若真如此,那全天下的儿女,才算是行了真孝。愿母自私文/李兴海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惠特曼

我时常能读到这样的作文,年幼的学生们用稚嫩的笔触写着,他们的母亲是多么平凡而又伟大,因为她们吃足了人间疾苦。为了力求感人肺腑,他们不惜把自己的母亲写得万般悲惨。或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足以打动我这位铁石心肠的老师吧。

孩子们的目的达到了,我时常被他们这些不知真假的故事糊弄得泪眼涟涟。让我一整个清晨,午后,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忧伤之中。

几年后,这些孩子都长大了,陆续上了大学。再翻阅他们之前给我写的作文时,我竟有了一种惶惑:为何所有的母亲都得这样悲苦?难道不悲苦的母亲就不是好母亲吗?

经常能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类似的报道:某省某市的某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甘愿捐出肾脏,更或者牺牲自己的性命,以保全孩子。某镇某村的某位母亲,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步入学堂,接受知识,甘愿下洞挖煤,过着牛马一般的生活。

铺天盖地的新闻,纪实,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明白并坚信,尘世中的每一位母亲都有着一块无私的角落,用以安放自己的孩子。我们为此哽咽,为此流泪,甚至觉得,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也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足以堪称母亲。

我们要求这样的感动,要求这样的悲苦来填补我们日渐麻痹的心怀。我们需要有这么一些母亲站出来,作为代表,为我们诠释,母亲这个职业的伟大。

实质上,从过医的人,全然不用看这样的报道或是故事。他们明了,一个女人要从妻子变成母亲,势必要经历尘世中最强烈的苦痛。

医学上,把人所能感受到的疼痛等分为十级。蚊虫叮咬为一级,分娩生子为十级。

我们尚且不说,这疼痛的等分合理不合理。就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一个男子,因癌细胞扩散至下体,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倘若,让他不施麻醉,毫无怨言地承受这整个手术过程所给他带来的苦痛,行吗?

我想,尘世中,几乎没有几人能承受这样的苦痛。而类似这样的苦痛,每一位母亲,却真切地尝试过了。

落笔之前,我曾去医院打听,每一位即将分娩的女子来此,医生都会问,要不要施用麻醉?施用的话,就不会有那么痛苦,只是,很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据跟我解说的这位医生的言辞,没有一位母亲要求施用麻醉。她们宁可承受尘世中最大的苦痛,也要避开这万分之一的会影响到孩子身体健康的几率。

单从这一点来说,就足以让我们感动了。

前些天,笔者母亲生日,有文朋问及,你送你母亲何物?我答曰:仅四个字,愿母自私。

我自觉,已没有任何能送母亲的礼物了。唯可让她高兴的,怕是我与弟弟的身体尚且安康吧。

未曾小学毕业的母亲不明我这几个字的深意,但我想,此时的读者是明白的。我只希望,全天下的母亲能自私一点,把从天性里赋予我们的爱护,收回一点儿,分配到自己身上。

我们没有理由去要求任何一位母亲再经受苦难,惟能督促她们,多爱自己一点儿。若真如此,那全天下的儿女,才算是行了真孝。选自《意林》2009年第10期

我们经常用“自私”二字去贬低一个人,殊不知母亲一直很笨,笨得只知道奉献,笨得不知道为自己自私,哪怕一点点!老根叔文/崔永照

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不焦躁恼怒。——穆尼尔·纳素夫

老根叔在村里辈分大,才五十五六岁,但大半个疃家中的人都是他的晚辈。他农活把式高人一筹,不到20岁就当生产队长,没两下子谁服哩?他养了个好儿子,大学毕业分到北京,混得人模人样儿。才三十郎当岁,听说已当上和县太爷一般大的官儿,老刘家祖坟冒烟儿哩!疃家中的人一提起刘二爷,哪个不竖大拇指头?

但是,这两年人们说起老根叔,背地都骂他财迷,说他天生是打钱眼儿里钻出来的。人这一辈子,有啥都好,就是别有权、别有钱,一有这两个玩意儿,好人都变坏人哩!

无风不起浪,疃家中的人也不是生着法儿说老根叔的不是,这人实在是舍命不舍财,叫财迷了心窍哩!

三年前,儿子把他老两口接到北京,不说住洋楼,也不说茅坑(厕所)在炕头,更不说顿顿拎着小酒壶,单说那大伙儿心里景仰的天安门,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你见天溜达一趟天安门,瞧瞧那共和国开天辟地放礼炮、升国旗的地界儿,那心里恣儿得要上天,一准得活到九十九哩!

老根叔是天生出大力的命,过不了城里人那舒服的日子,没挨到仨月就跑回村里来了。人们问他咋回来了?他说待不惯,见天闲得浑身不自在哩!人们笑,说别人做梦都巴望的好日子,你却有福不会享哩!

他诡谲地笑笑,骑着驴(背着手)叼着小旱烟袋去山上陂里转悠去了,好像他又是当年的生产队长。有时候,坐在那地头上,望着那满地野草,眉心儿里拧起一个大疙瘩。

那时候,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天南地北地打工去了,家家承包的土地都撂了荒。土里抠钱难,没出息,没人做那营生,他却打起这些撂荒地的主意。果然,他东家进,西家出,和人家合计那撂荒地的事儿。条件十分简单:你家没人手,地俺种,村里上缴的粮食俺缴,所有花费俺担,你啥心甭操,等有了人手,地仍归你。

这里头的好处谁心里都是明镜儿,老街古邻,一疃一庄,谁好意思?个个都一个音儿说:“老根叔,亏你的一片心哩!”他说:“撂荒白丢白瞎,丢上种就打粮食,土能生金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