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20:21:23

点击下载

作者:邵明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

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试读: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最后三十余年时间里,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许多突出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出现了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的全球性产品生产协作,即原本集中于一国或一地的产品生产过程,开始分散到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专注于产品的某个特殊环节,这就是全球产品内分工。伴随着这种新的国际分工方式,诞生了企业创新型的生产模式—IT外包。它能够帮助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有效的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外包被管理学家誉为20世纪组织和产业结构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IT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的“可贸易”程度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领域不断拓宽,软件服务外包继制造外包之后,成为一项新兴的、增长迅速的商务活动。

软件外包是“服务外包”实践的主要推动力量。当面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劳动和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容量有限的发展瓶颈时,跨国公司在导演了第一轮制造业产业转移之后,正在积极地将更多的服务环节进行全球配给,形成了全球产业转移的第二波浪潮。很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凭借其劳动力、资源、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优势,成为跨国公司的服务产业转移首选目的地。在这些服务承接地,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服务供应:一种是跨国直接投资,另一种是跨国外包。

外包对于中国并不陌生,我们正是借助制造外包,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伴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国逐渐成为其他国家关注的服务外包焦点。因此,深入研究软件服务外包机理和决策,对于指导我国如何在激烈的外包市场竞争中,把握国际机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跨国外包承接地,具有重要意义。《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在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为依据,研究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过程、风险、决策策略,以及中国开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与建议,希望能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南。《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共分7章,各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是绪论部分,概述了本项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方法;第2章是软件服务外包理论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第3章阐述了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第4章先利用经济学原理分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软件外包产生的动因,然后采用博弈论分析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及它的均衡状态,深入讨论了IT外包项目中合作双方的博弈关系;第5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构建数学模型来分析软件外包中如何在信息不对称下,设计最优契约,来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第6章是基于改进的神经网络方法在承接商选择中,如何进行筛选、评估;第7章是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展望与研究总结。在此,感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对本书的支持。《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的视角。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IT外包在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特别在中国经济转型、调结构的情况下,更是需要大力推行。然而国内企业多仅是参与其中,对其内在机理以及风险控制问题,尚缺乏深入探讨。《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将引入委托代理理论,宏观和微观层面相结合,对软件外包进行探讨。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在目前文献中尚属前沿,因而形成本研究全新的理论视角。《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认为软件外包是在中国政府大力扶持,通过规模效应、外部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微观企业之间建立契约,进行利润分享这一机制下,才得以蓬勃发展的。整个研究就是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开展的,丰富了软件外包的动因理论,开拓了IT外包研究的新视角,客观、全面地揭示了IT外包特有的属性和产生机理。

第二,研究的方法。《软件服务外包的机理与运营策略》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基本原理与假设前提,将不完全信息情况下IT外包中博弈双方的激励因素、奖惩机制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分别引入并建立模型。通过最优化、委托代理原理和纳斯均衡分析其中各影响因素,最后还构建一个基于AHP-BP方法的选择策略,来选择承接商。并通过实证验证了我们模型的有效性。在论证软件外包的动因时,引进了博弈论的原理,准确地描述了合作双方的关系以及合作机理。这些研究方法对将来的后续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我国2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以及走访主要IT外包相关的企业,可知,中国ITO的深入发展,是我国政府强有力推动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是几股合力共同促成。其次,软件服务外包决策博弈具有合作的特征,但与合作博弈又有根本差别。不同于零和博弈谈判中的我赢你输的竞争关系,软件服务外包决策的博弈过程具有合作的特征,更多体现出的是正和博弈的状态。最后,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下的服务外包均衡解是有差异的,当今服务外包的决策均衡接近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动态博弈均衡。在完全信息情况下,只有一个子博弈完美均衡:含义就是外包项目合作对双方都有利;而在不完全信息下,可能出现两个完美贝叶斯均衡解:含义为合作与否主要依赖发包方的决策。同时,本文设计了一个最优契约模型,可以有效地指导企业进行外包合作,达到共赢的结果。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还处于成长初期,从软件产业外包的角度,分析其外包策略,以及它的发展状况。希望得出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够对中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提供有益的帮助。邵明2015年7月书成于复旦大学北区公寓第1章绪论1.1发展历程

软件服务外包实质是外包实践的形式之一,因此在回顾外包的发展历程中,来进一步理解其来龙去脉。

经查阅文献,从辞源上探究,Outsourcing(外包)这一单词最1早出现于1979年。外包一词虽然出现较晚,然而作为组织的运作流程形式,却有着较长的历史。在它之前转包(Subcontracting)这个术语一直为人使用。在16~18世纪对外分活制可以视为转包的滥觞。转包最初定义为:采购一项服务或一种零件的活动中,被采购的服务或零件一般可以在发包方自己的企业内实现生产,同时发包方需要向供应商提供可行性操作细则。在1990年,加里哈梅尔 (Gary Hamel)和普拉哈尔德(Praharad C K)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指出外包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利用、整合外部资源,来降低运营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维基网上百科全书作出的解释是,所谓外包,“即是将自己公司产品的非核心工序或者工作交给另外一个公司完成(比如通过转包合同的方式)的一种商业模式”。依据所外包产品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不同类别,比如计算机软件的外包、服装制品的外包、机械产品的外包等。

可从以下三个阶段,来看外包发展的历程。1.1.1 20世纪80~90年代,外包概念的形成阶段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英、美两国为代表,刮起了一股私有化之风,在美国掀起了公用事业放松规制(Deregulation)的运动,纵向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的快速兴起大大颠覆了公用事业领域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格局。企业外包活动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缘起于世界各国发生的一股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浪潮,使原来的企业组织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评价一个企业,往往看重的是它的规模,大而全则是好企业。现在取而代之的观点是企业的盈利性和增长性,这才是企业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同时在理论上,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开始注重研究一体化与长期合作的比较问题。另外,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管理学领域开始萌芽。事实上,供应链管理中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赋予了外包一词新的生命力,使欧、美一些以汽车业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大量极端一体化和彼此竞争性合作关系进行对比,发现厂商与供应商协作的好处远大于自己生产。1.1.2 20世纪90年代,外包的发展阶段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流程再造运动的延续,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外包越来越普及。1992~1995年企业界再次掀起了一次结构调整和瘦身运动的高潮。另外,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实践促使90年代初的管理理论界空前活跃,比如90年代初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思想、敏捷制造观点以及在生产运作领域的精益生产理论等开始盛行,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一体化的认识逐步深化,外包作为反向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的一种组织或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1.3 进入21世纪,外包的高速发展、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外包便开始了真正的黄金发展期,这归功于IT行业的迅速发展并进入细分化和成熟化,使企业以外包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如Klepper和Jones通过对IT领域的外包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程序化论述,使外包纳入如同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施一样的项目管理范畴,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组织结构向着扁平化、小型化甚至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凭借信息技术、宽带网络、IT通信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和企业对其核心能力的重视以及新兴行业的兴起,企业的外包活动开始涉及几乎所有职能和业务领域,如软件服务外包、售后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等。

由于外包已渗入到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人们已不仅仅单纯从经济管理方面去研究外包了,而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角度、多个视角对外包进行全方位的阐释。

IT服务外包是计算机产生和普及的产物。计算机和IT技术本身的专业性很强,在企业界普遍使用计算机和IT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很多相关服务成为适于外包提供的对象。1.2概念界定

虽然目前外包已经从制造外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服务外包,但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服务外包还没形成统一的认识,相关概念还比较混乱。本文主要是探讨基于IT的服务外包,即软件服务外包。

首先,分析外包的基本概念。由于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都涉及外包这一活动,不同产业根据侧重点不同,外包的概念和含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

成立于1993年的美国Outsourcing Institute协会指出:“外包是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通过有选择地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通过第三方的协作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企业的重新设计。” Heywood(1994)指出:“外包是将企业内部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资产,连同其相关的职能,转移给一个外部服务商或供应商,由这个服务商或供应商在一段时期内按照一个规定的但受到限制的价格提供特定的服务。”Greaver(1999)认为:“外包是一个组织将决策权及内部重复发生的活动通过合同或契约的方式转移给外部供应商的行为。”

国内学术界目前多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外包的定义进行阐述的,引用较多的定义为“外包是企业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以降低成本、提高绩效为目的,把非核心资源剥离出来,借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借此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综合上述各个定义,可以看出外包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外包不仅涉及相关的资源转移,而且涉及相关职能的转移;②外包的内容是可以整合在企业内部日常流程中的;③外包的形式介于完全外购及完全自制(或完全一体化)之间;④外包的内容是重复性的,外包活动双方的合作不是一次性的购买关系。本文试图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去探讨外包研究的机理,因此,希望能给出一个更具一般性的定义。结合外包自身的特点,可以将外包概括为:“外包是企业按照一定的合作方式,将企业内部相关的资源(包括人员)连同某些业务职能或流程的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外部产品或服务提供商,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重构),由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和水平提供产品或服务。”

厘清外包的概念之后,我们进一步来分析软件服务外包的概念。软件服务外包有两个层次:狭义的软件外包是指软件开发与测试等直接与软件相关的服务外包,是将软件产品或应用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委托承接商来完成,主要包含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应用系统的数据服务以及测试与维护等;广义的软件外包是指企业将非核心的IT相关业务委托给外部承接商来完成,就是常说的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包括IT系统部件的采购、安装、集成与支付使用;IT系统构架、性能评估、更新策略和升级;应用软件系统的策划、开发、测试与交付;IT及软件系统的维护、评估、更新策略和升级;业务所需的数据服务、格式转换、维护与更新;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更新与维护等。本文采用广义的软件服务外包,即ITO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为了行文方面,在书写时软件服务外包、ITO、IT外包可能会交替出现,但是都为同一个内涵。

下面是国外一些学者对ITO的概念阐述,分列于表1-1中。表1-1 不同时期ITO概念的阐述

从表1-1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学者对ITO的理论内涵表述上大同小异。其中Grover等学者所给的定义均未谈到ITO发包方与承接商之间的关系,在后来的研究中才逐渐加入契约关系。而后契约关系慢慢延伸为合作关系,同时随着IT技术环境的改变及企业战略的影响,再进一步转为战略联盟的合作形态,最后发展为伙伴关系。伴随着对ITO概念的逐步深化,可以看出ITO的演进过程是由传统的契约关系延伸成为合作型关系、伙伴型关系。这是ITO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资源互补、取长补短,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得生存。

本文通过对ITO概念的研究,可以初步看出ITO对一个企业来讲,具有非凡的意义:首先在战术上,通过ITO企业可以降低和控制经营成本,获取内部稀缺的资源,减少非核心业务投资,克服职能管理与失控的困难。其次在战略上,企业可以释放资源用于其它目的,改善业务关注点,促进组织内部重组,获取一流的IT技术。

ITO的分类如下。

① 根据IT外包的程度,可划分为整体性外包和选择性外包。

② 根据客户与承接商建立的外包关系,可划分为市场伙伴关系型外包、关系型外包、中间关系型外包。

③ 根据战略意图,可划分为信息系统改进型外包、业务效果提升型外包和商业开发型外包三种类型。

④ 根据价值中心法,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型外包、服务中心型外包、投资中心型外包和利润中心型外包。1.3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ITO的形成机理 首先,我国ITO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国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基础上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伴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一些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如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和就业压力增大等。迫切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大力促进ITO产业正是有效解决上述压力的途径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和培育ITO产业。所以,我国ITO产业的形成是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是政府和市场合力的结果。通过分析我国ITO形成的各因素,以及发包方和承接商之间的博弈,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一产业发展的机理,才能更好地发展ITO产业。(2)ITO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通过分析ITO的风险,知道它源自于三方:发包方、承接商、交易过程。前两者,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来进行规避。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交易过程的风险。选择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即激励奖惩模型。通过分析其中相关因子的影响,可以得到发包方应该如何通过激励和奖惩的方式,来让承接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努力工作,最终达到双方共赢的一个结果。(3)ITO的选择策略 在ITO过程中,由于承接商的千差万别,会给发包方带来不同的结果,轻则导致成本增加,或者套牢(lock-in),重则甚至导致整个外包项目的失败。所以,如何选择一个优秀的承接商是至关重要的。运用AHP-BP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和选择合理的指标,结合承接商的自身实力情况,可以从中选择出需要的承接商。(4)中国ITO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根据钻石理论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以及机会和政府,这六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发展ITO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给出了发展ITO产业的政策建议。1.4成果小结

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研究问题的切入点上,选取我国软件行业外包的机理进行研究,多方位探讨了其演化机理。以往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一单一理论或某一角度来阐述,不足以解释外包的动因。

第二,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经济学中博弈论原理,分别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情景下,探讨了企业外包决策的行为动机,并结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模型,详细推导出外包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激励、奖惩如何约束承接商努力工作,以及如何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构建了一个AHP-BP的决策方法,对于外包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三,在研究的内容上,从宏观数据和政策着手,结合企业微观主体,一起论证了影响我国软件外包兴起的真实因素,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忽略宏观层面的缺陷。运用钻石模型从六个角度分析了我国ITO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并提出了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和企业反馈急需国家支持的政策建议。第2章软件外包概述2.1软件外包研究现状

通过查找文献,可以了解到软件外包研究的现状。利用维普数据库,以外包为题名,对2009年核心期刊中的软件外包文献进行检索,共查到112篇,从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类型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2.1.1 研究对象(1)按照软件外包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建议分类,其中主要研究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现状的文章有39篇,占34.90%;研究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趋势的文章有21篇,占19.21%;研究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对策建议的文章有42篇,占37.17%;其他10篇,占8.72%(图2-1)。图2-1 研究对象分类统计(2)按照承接业务类型分类,其中对软件外包的研究较多,占38.61%;其次是金融财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和采购物流外包(图2-2)。图2-2 研究对象按照承接业务类型分类统计(3)按照服务外包类型分类,其中研究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的文章有42篇,占37.16%;研究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的文章有48篇,占43.20%;研究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的文章有10篇,占19.64%(图2-3)。图2-3 研究对象按照服务外包类型分类统计

纵观国内期刊文献,具体来讲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T外包的概念、特点和实现形势,而对外包的动因和形成机理的研究则较少。与此同时,对ITO的研究热点,越来越集中,体现了产与研结合的特征。2.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按照研究的理论基础分类统计,其中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文章有46篇,占40.94%,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契约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运用管理学理论进行分析的文章有52篇,占46.98%,主要集中在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的文章有14篇,占12.08%,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理论(图2-4)。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理论对IT外包进行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图2-4 应用理论分类统计32.1.3 研究类型与方法

按照研究的类型与方法分类统计,其中规范型文章有5篇,占4.33%;属于描述型的文章12篇,占11.20%;文献型文章11篇,占9.75%;概念型文章有67篇,占60.37%;实证型文章有7篇,占6.42%;定性经验型文章有10篇,占7.93%(图2-5)。图2-5 研究类型与方法分类统计

我国学者对ITO的研究,主要以管理学理论(如企业核心能力)和经济学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平台,研究集中在企业外包相关概念、形式选择、管理过程等方面。尚缺乏站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对ITO项目的研究,特别是宏观与微观企业的结合研究(刘景江、互联网实验室等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定的尝试),以及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问题的探讨。2.1.4 研究热点问题与研究机构2.1.4.1 热点问题

服务业外包与制造业不同,将以往的理论分析框架套用服务领域不一定适用,需要在中国特有的背景下进行系统研究,从理论上揭示其存在发展的内外因,全面描述其最新进展和重要特征。近两年的软件服务外包理论研究的热点与趋势集中在以下方面。(1)IT服务的定义、范畴、测度。(2)软件服务外包的定义、产业的分类、IT外包国际竞争力。(3)软件服务外包与全球价值链理论。(4)软件服务外包的动因机理。2.1.4.2 主要研究机构(1)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COI)。(2)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3)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4)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5)清华大学软件学院。(6)中欧国际工商学院。(7)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8)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9)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10)苏州服务外包学院。2.2国外情况概述

IT外包行为首先是企业的一个经营行为。早期只是少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因素而发生的单一现象,后来才成为一个全方位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问题。通过查阅外文文献,从以下几个角度梳理出国外学者研究IT外包的成果。2.2.1 IT外包的动因

IT外包的初始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因此成本的比较是企业考虑是否外包的首要因素。

Monteverde和Teece(1982)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对资产专属性进行分析,指出专属性高的企业则应进行一体化内制,反之就外包。

cheon、Grover和Teng(1995)通过分析资源依存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找出企业外包的理论依据,他们认为之所以外包,是因为企业某种程度上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同时也是出于获取这些资源的战略考虑需要。

Aidan R.Vining和 Steven Globerman(1996)认为,外包能否成功节约成本,前提是企业必须站在自身未来发展的角度,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分析框架,全面了解IT外包中产生的费用。外包的成本包括产品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产品成本可以直接比较自己生产和从外部采购的成交成本,交易成本包括谈判合同细节增加的成本、因合同改变使得企业面临新的环境带来的成本、监管合同履行的成本以及合同履行破裂带来的成本,机会成本主要产生于选择不同合作伙伴可能产生的成本。

Uday M.Apte(1997)等在对美国、日本和芬兰数百家公司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对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的态度以及今后IT业务外包的发展趋势,认为大部分企业对软件的全球外包充满了热情,成本降低是影响企业发包的主要考虑因素。

Vining和Globerman(1999)站在成本的角度,当生产成本、谈判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之和最小时,此时企业可以考虑外包。

Grossman和Helpman (2002)研究得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投资策略组合,外包与自制可以灵活转换。

Grossman和Helpman (2003)则考查了在承接商企业必须先进行一定投资的情况下,行业规模、合同性质、成本差异及相对工资等因素对行业生产组织结构的影响。

Grossman 和Helpman (2004)根据产业中企业之间的异质性,推出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同时还研究了成本下降对企业外包决策的影响。

Bruce Cronin(2004)等认为,在外包中存在5个方面比较明显的成本:寻找成本、转型成本、协调成本、交换成本、战略潜力成本。

Feenstra和Hanson (2005)建立外包模型并对中国加工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中国出口加工企业的所有权通常属于跨国公司,而其中间品购买权则归中国公司控制。这对于外国跨国公司在华进行业务外包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Spencer(2005)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是否外包,主要看外包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合作双方的合同约定,以及相关的匹配度等。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研究表明,服务外包不仅给发包企业带来成本上的降低,还带来其他方面的收益。根据UNCTAD和RBSC2004年的一项调查,大部分欧洲大型跨国公司认为,离岸外包给他们带来的收益超过了他们的预期,这些收益主要包括:外包业务由发包方的后台服务成为接包方的前台服务,服务提供商更加注重提高服务的质量;在大多数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从事外包业务的人员素质往往比发包发达国家的从业人员素质要高,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质;通过标准化的工作外包,发包企业可以将有限的资源更加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业务。

还有学者看到一些其他方面的驱动因素。

如Wendell Jones(1997)提到,大部分外包咨询和分析人员认为离岸外包从短期和长期经济利益来看,都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态势。从短期来看,在当今竞争高度激烈的全球市场,成本降低幅度高达30%~40%。从长期来看,劳动合同的灵活性、获得外部技术来源、商业机会的扩张和变动成本的降低对大多数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Michael Fraster(2004)认为,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在考虑发展国际外包,在实施国际服务外包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既有商业上的,也有政治上的。其中,商业上的考虑因素包括成本降低、企业的革新、信息的安全性和文化差异,政治上的考虑包括对低成本劳动力的开发、垄断竞争等方面。2.2.2 IT外包的风险

在看到IT外包带来收益的同时有些学者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风险,比如:①从外包项目的控制角度考虑,存在的风险有:成本失控、质量失控、信息安全失控、知识产权泄露等。②Michael Earl(1996)则提出了另一角度的风险,他认为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最终会导致组织自身失去学习新技术的机会,进而组织变革受阻。Clark、Zmud和Mccray(1995)对外包风险进行了总结,认为IT外包会丧失外包企业的三种灵活性,即适应能力、进化性和短期灵活性。③外包的缺陷: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主要是Lacity、Hirschheim和Willcocks(1994),他们通过大量实证,找出IT外包存在的缺陷,比如信息缺陷、管理缺陷等,并提出针对性的补救措施。④Wendell Jones(1993)认为,外包不是万能的,有20%~30%的软件外包合同最终失败。他在肯定外包带来利益的基础上提到,外包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困难,如难以解决最终用户和商务分析人员面对面交流的问题、高估离岸外包带来的成本节约、文化的错位、社会公众对企业离岸外包动机的误解等。⑤Ramy Elitzur和Anthony Wensley(1997)从博弈论的角度切入,认为在外包中,参与双方都假定能从中获益,要求双方合作,但是也有风险存在于双方的潜在冲突中,包括财务风险、商务风险和技术风险。⑥William Friedman(2005)担心,由于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忠诚的老员工担心随时被国外的同行竞争而失去工作机会,因此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2.2.3 IT外包的对象选择

Theodore Ling(2003)认为,加拿大由于在知识产权保护、劳工制度、数据隐私等方面的法律与美国有很大的相似性,加上从中国、印度等国移民的大量进入,从而使得加拿大成为很多外包商的选择对象。

A.T. Kearney公司开发了一套工具来帮助确定哪里是最具吸引力的开展外包业务的目的地国。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标准是成本(劳工、基础设施成本和税收)、环境(经济和政治风险、基础设施条件、地理空间、知识产权的安全性)和人才(工作经验和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规模、文化兼容性、语言障碍和员工稳定性)。

Klepper和Jones(1998)认为,现在发包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选择多个服务提供商,以求利用全球不同地区资源以最适合的价格获得最高技能的服务。T.lam(2005)提到为避免太过于集中于一个国家,J.P. 摩根已在寻找其他有潜力的离岸外包地点,主要是东欧,也包括中国和菲律宾。

Naureen(2003)指出在选择承接商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承接商的信誉问题;目前有哪些客户;客户的满意度;承接商的基础条件;承接商安全措施如何,服务价格如何;承接商的灵活性;承接商的金融安全性等。

Robinson 和Kalakota(2004)给出了一个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具体步骤。①筛选阶段:确定外包管理团队;明确选择标准;寻求与标准相吻合的外包企业。②询问信息阶段:准备好问卷;问询对方企业规模、稳定性、员工、项目经验、项目技术和质量,向选择的外包服务提供商发放问卷。③评估信息阶段:观察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反应;将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资历与选择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缩小待选公司库。④要求提供方案阶段:涉及和发送方案选择标准;设定回复的最后期限。⑤初步考察阶段:评估反馈信息;与相关客户了解;选择核心的备选公司。⑥实地考察阶段:考察外包设施;评估外包服务提供商的企业、人员和流程;评估外包服务提供商的技术和基础。⑦试验检验阶段:试验项目达到管理水平;评估工作质量;评估外包服务提供商的人员和管理。⑧最终确定阶段:作出最终的选择;确定业务模式;签署合同。

Peter Bendor-Samuel (2000)等在分析外包给一个单一外包商和多个外包商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外包给单一外包商是否有能力满足发包商的特殊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彼此之间的关系、服务涵盖范围、在确定时间内调整提供服务的能力,选择好接包商之后需要建立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2.2.4 IT外包的绩效

针对IT外包的绩效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①认为外包本国的业务会对母国的人员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大量失业人口的增加;②与之相反,认为外包本国业务不会造成自己的员工失业,恰恰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中,通过分析爱尔兰电子产业的厂商层面的数据,Gorg and Hanley(2004)研究发现,在一定期限内外包会降低本国工人数量的需求,造成一定数量的员工因此失业。其中在原材料外包中这一现象更明显,而服务外包则影响甚微。而Amiti and Wei(2004)采用美国的数据,则得出外包并不是导致失业的直接原因,其中一个行业就业人数的减少,正好可以去那些新兴起行业中找到工作岗位。Feenstra and Hanson(1997)研究了IT外包对工人工资的影响,发现外包与否并不是影响工人工资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比外包高出了20%~35%。

外国学者对于IT外包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组织的经营目标、节约成本、组织财务、信息服务、技术和技能、人员问题、组织变革以及组织政治等几个方面。2.3国内情况概述

IT外包首先是在实践领域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当时IT外包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到9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研究开始活跃、丰富起来。随着跨国公司外包活动的日益活跃,学者们纷纷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对IT外包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2.3.1 IT外包的动因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IT外包动因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源利用、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等方面进行考察,主要观点如下。

韦有臣(2004),针对传统企业不擅长IT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了他们是为什么需要IT外包的。比如:购置IT设备占用资金、需要招聘新员工、IT技术升级带来的费用等。

吕惠明(2004)站在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外包的动因,比如:应该注重成本和质量、竞争的压力、组织结构的优化、财务部门的重组等。

李小卯(1999)等人,则提出企业外包IT资源,不是仅仅为了节省成本,而提高核心竞争力、追求效率提高将是未来的趋势。认为通过寻求合作伙伴,能改进企业信息系统,增加商业附加值,构建或优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运作有很多正面影响,把IT外包提升到企业的战略上来。

胡浩、王永日(2005)从成本角度去分析,指出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是每个微观企业追求的目标,当外包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企业就会自动选择外包。

荆林波(2005)从“降低成本假说”开始,探析IT外包动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收益方面的影响,并为一些误解做了辨析,对ITO的理论研究很有帮助和借鉴意义。

陈菲(2005)以美国为例进行分析,从投入、产出的数据研究外包的动因。她发现IT技术是推动外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人均GDP和经济全球化也对其产生影响,还作出预测:IT外包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最后趋于平缓。

甄炳禧(2005)则是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的IT外包状况,从中找出IT外包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杨圣明(2006)分析指出,IT外包是新贸易的一种。它的兴起和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还提出外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中国市场是机遇和挑战并存。2.3.2 IT外包决策的研究

IT外包决策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是否采取外包、采取何种方式的外包以及外包对象如何选择等方面,主要观点如下。

江兵、夏晖、刘洪(2002)选取中外IT外包实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外包的三种策略,重点研究了经济、业务、技术对外包决策的影响。比如从经济角度看,企业的IT规模达不到临界点时就应该外包;从业务角度有,则是看IT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为区别性和非区别性,指出非区别性的就外包出去;从技术角度看,则是分析技术关联度和成熟度,两者越高,越应该外包。作者给出的三种衡量外包的决策标准,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浩(2004)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指出IT外包与否主要看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风险厌恶程度、双方的差异性、监督成本的大小等。作者提出了观点性的建议与策略,本文受此影响,将进一步从数理推导的角度,进行演绎。

杨波、左美云(2003)提出IT外包分类的划分方法:比如,从企业战略高度分类,分为业务效果提升型IT外包、信息系统改进型IT外包、商业开发型IT外包;以价值中心观点分类,分为服务中心型外包、利润中心型外包、成本中心型外包等。

周丽虹(2002)从IT外包业务在企业战略中的位置、组织学习能力、项目的特点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外包决策的依据问题。

杨波(2005)从控制机制的角度分析,提出IT外包中包含有权力控制、价格控制和信任控制,在不同的外包类型中,三种控制机制发挥不同的作用。还总结了IT外包的发展特点,最后指出外包方和承接商应该建立合作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客户和服务商的关系。站在战略的角度指出,两者未来的关系一定会演化为共享利润、共担风险,这才是共赢的战略。这个观点,具有开创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毋建宏、骆正山(2004)通过分析我国IT外包的现状,指出了外包决策影响因素:其一,外包风险能否可控;其二,成本的节约和后期可否进行有效管理。

吕惠明(2004)把核心竞争力与IT外包两者关系,作为外包的依据。指出关系紧密时,就不需要外包,并针对整体外包和选择性外包给出不同的策略。

樊治平、王欣荣(2002)从技术、战略、质量、经济和管理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一个模糊多属性的决策方法,作为企业外包决策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王兴鹏(2005)分析指出IT外包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开辟了一个崭新道路,但是不可以盲目外包,需要企业高层明确需求,谨慎决策,才能从外包中获得收益。2.3.3 IT外包风险的研究

IT外包的风险和收益两者如影随形,所以从外包之初,就不断有人关注这一问题,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胡浩(2004)从IT外包的动因出发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总结出外包的风险是随着企业追求目标而变化的,其中控制缺失风险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祁亚辉(2004)指出风险无处不在,不光企业外包有风险,承接商本身也有风险,所以一定要加强IT风险管理。IT的风险管理除了具有风险管理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网络风险、泄密风险、IT应用风险等,最后还将风险进行分类。

梁新弘(2004)从控制的角度、不确定性的角度、灵活性角度等分析了IT外包的风险,并给出指导意见。

刘继承(2005)指出IT外包存在两类风险:其一,综合风险;其二,阶段风险,并分析其具体风险的表现。其中学习能力退化风险有详细的诉述,最后还给出了控制风险的措施建议。

李小卯(2002)针对IT外包中的套牢(lock-in)问题,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投资的专用性。并从 “套牢”数量化分析可看出,交易前组织专用性资产可能成为对方谈判的威胁祛码,企业为保证这些专用性投资利益最大化,不得不接受对方“不公平”条件。最后他建议采用系列合同和评估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受其启发,将会设计一个最优契约,来解决外包中的控制风险问题。

林则夫(2004)等把企业的 IT外包风险归为三类:①IT投资的灵活性风险;②错误选择承接商的风险;③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降低的风险。同时还从四个方面对风险的监管做了论述。

温绍国(2005)等根据外包的动因不同,产生不同的风险,并一一给出阐述,进而提出控制措施。

相对以前的IT外包文献,现在的研究表现为:在内容上,增加了外包与就业、外包与创新(研发)、外包与网络、外包现状与趋势;在方法上,增加了量化的方法,以及对外包的决策、外包与技术研发、外包边界等的探讨;在研究热点上,IT外包成为新宠。

总结:国外学者主要是基于母国的角度去考量外包的动因、风险、对象以及绩效,研究对象多是企业微观视角,目的是为本国的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由于IT外包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因此国内的学者,对于国外的IT外包研究的态度,主要以吸收借鉴和发展为主,没有形成争论的状态,基本上是遵循国外学者的思路,以本土企业为出发点,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方面,较少论述宏观层面对IT外包的推动作用,以及外包项目实际运转中牵涉到的双方互动机制等。第3章中国ITO现状分析3.1国内ITO背景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产业转移ITO已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尤为显著的是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起初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美国企业率先兴起,英国紧随其后进行软件服务外包。当时由于通讯工具,以及网络技术的限制,影响了ITO的发展速度。在第二阶段,服务外包发展波及西欧,促使呼叫中心兴起和发展。这是由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定的约定,促进了制造业和商业中软件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在第三阶段,ITO在欧洲市场上崭露头角,加上后来实施的统一税制,使IT外包迅速涉及爱尔兰、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并同时直接导致了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及其他亚洲国家政策环境的改善,尤其是通信及IT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环境的改善使得ITO的发展领域更为广泛。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相应外包产业所涉及的技术同样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改革。在ITO中,开发的技术多样化,各种技术长期并存,相互之间的竞争,新技术的不断推出,都会使主流技术面临着市场份额减少,甚至被新技术替代的可能性。例如,订制应用软件开发的技术从 C/S(客户服务器模式)到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过渡过程中,使得 PB、DELPHI、VISUAL STUDIO 等许多开发工具市场份额锐减,取而代之的是以 J2EE、.NET 为开发工具的新主流技术。软件服务外包中的各种技术快速变革要求企业积极地去了解新的技术、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淘汰。

随着信息技术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竞争不在是本土范围,而是和全世界同行在同一起跑线,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为了专心于自己核心能力的提高,在竞争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部分或全部外包IT技术的策略,以便使自身能够更集中精力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还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使用更好的技术。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实施,以及中国经济不断快速稳定地发展使之成为稳定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来中国投资或者开办子公司。由此,中国逐渐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外包基地。随着外包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软件外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许多大的公司、企业都将它们的软件开发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外包到其他国家,从而一方面降低了自己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公司或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软件外包的主要市场之一。基于劳动力、市场、税务以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的考虑,许多公司都开始在华投资。然而据统计,虽然中国的软件出口额有了较大的提高,从2001年的7亿美元发展到2015年的400多亿美元,但它仅是印度软件出口额的1/3,只占中国全部出口额的1.3%左右。现阶段,中国的主要IT外包市场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方面的企业,因为他们之间的文化比较接近。而印度的主要外包市场是英国、美国的企业,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有较好的英语背景。正因为这一差距的存在,中国政府必将越来越重视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3.2国内ITO现状分析3.2.1 国内服务外包现状概述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外包产业受到一定挫折,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通过积极推进扶持政策、大力开拓国内市场、重视提升企业素质等措施,使外包产业总体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14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309家,新增从业人员71.1万人。2014年全年共签订承接服务外包合同203852份,合同金额10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执行金额813.4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图3-1)。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执行金额55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图3-1 2014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状况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3.2.2 国内软件概况3.2.2.1 总体市场规模

2015年1~11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8217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比1~10月下降0.2个百分点(图3-2)。图3-2 2015年1~11月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1~11月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3.2.2.2 产业结构情况

软件行业业务收入包括软件产品收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收入及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等,其中软件产品收入占比最大,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达到32.34%、32.19%和30.41%。2012年、2013年、2014年软件产品收入分别为8091亿元、9877亿元和11324亿元,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2014年度软件行业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图3-3所示。图3-3 2014年度软件行业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可以看出我国软件业已经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步入稳定上升阶段,尤其软件服务增势更加明显,这可能是国家十大振兴规划的实施,促使内需大增的缘故。3.2.3 国内软件服务外包现状3.2.3.1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2014年我国全年共签订500万美元以上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2264个,合同签订总金额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1%和7.9%;共签订200万美元以上的在岸服务外包合同2747个,合同签订总金额178.8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1%和37.0%。产业逐渐从规模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变。

2015年1~11月,软件业实现出口437亿美元,同比增长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9.3个百分点,低于全行业增速11.2个百分点,比1~10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1%,增速比1~10月回落2.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4.8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增长4%,增速比1~10月回升1.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图3-4)。图3-4 2015年软件出口增长情况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1~11月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3.2.3.2 国内IT服务细分市场

2015年1~11月,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9750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运营相关服务(包括在线软件运营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在内的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长19.3%,增速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包括在线交易平台服务、在线交易支撑服务在内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收入增长24.9%,增速比1~10月提高0.4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实现收入1296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1~10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其他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系统集成、运维服务、数据服务等)收入增长16.4%,增速比1~10月下降0.3个百分点。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2172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信息安全产品增长16.5%,增速比1~10月提高0.5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6295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4个百分点,比1~9月下降2.6个百分点(图3-5)。图3-5 2015年1~11月软件产业分类收入增长情况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1~11月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3.2.3.3 发包市场分析

我国作为国际软件服务外包的重要接包国之一,外需市场发展十分迅速。由于语言、文化传统接近、留日的IT人脉网络、日本外包业务起步略晚于欧美、业务层次较适合我国软件企业等原因,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的主要市场仍然是日本。日本在海外发包总额中,流向我国外包的订单高达65%,我国是日本的最大外包基地。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软件外包服务的国际业务中,61.7%的发包来自日本,20.6%的发包来自美国,5.5%的发包来自欧洲,三个地区的发包量占我国国际业务接包总量的87.8%(图3-6)。目前随着我国对欧美外包市场的重视,该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欧美区域的比重正呈上升之势。图3-6 2008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发包市场结构数据来源:国际数据公司(TDC)3.2.3.4 承接市场分析(1)接包渠道 目前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企业获取项目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或位于中国国内的离岸开发中心接包;二是直接和国外发包商或国外上游接包商发包、分包或转包;三是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取得项目。在欧美市场,由于处于开拓阶段,当前我国软件企业直接在美国市场“打单”的企业很少,主要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借助与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合作取得项目。在日本市场,已有近十年的业务经验,一些骨干企业已逐步与日本的总承包商一起面对用户,总体来说,以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为主。(2)主要承接企业 在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目前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有东软集团、浙大网新、海辉软件、大连华信、中国软件、博彦、文思创新等。2014年中国服务外包大中型企业的比重和企业业务规模有所增长,全年服务外包合同签约规模超过5亿美元的企业有8家,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126家,签约总金额达295.3亿美元,占比达27.5%,其中,离岸企业接包额超1亿美元的有75家,合同总价值177.2亿美元。2015年6月8日,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网发布了2014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排行榜入选单位。前五位分别为:电讯盈科企业方案、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柯莱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武汉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3.3国际ITO形势分析3.3.1 国际ITO市场总体状况

根据IDC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3698.4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829.8亿美元,同比增长8.6%。2014年美洲、EMEA、亚太地区服务外包离岸发包规模仍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美洲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发包市场,美国、加拿大是该地区主要的发包国家。EMEA地区的服务外包业务需求仅次于美洲,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士是该地区主要的发包国家。亚太地区服务外包业务需求增长迅速,日本是该地区最大的发包国家,见图3-7。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