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套装共4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04:31:39

点击下载

作者:朱增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套装共4册)

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套装共4册)试读:

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历史卷

作者:朱增泉排版:KingStar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10ISBN:9787020120864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自序

这套《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共分四卷:历史卷、人物卷、战争卷和游记卷,一百多万字。

我从

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诗,后来转向散文与随笔写作。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写诗越来越少,写散文与随笔越来越多。我写的诗歌,曾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汇编出版过《朱增泉诗歌

卷集》:一卷政治抒情诗《中国船》;一卷军旅诗《生命穿越死亡》;一卷抒情诗《忧郁的科尔沁草原》。但我的散文与随笔没有汇编过。

近二十年来,各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随笔年选和其他各种选本,几乎年年都有我的文章入选。我一直想编一本散文选,但由于各种选本选编视角不同、类别不同,把收入各种选本的文章放到一起,显得较杂,这个想法就放弃了。2015年大病一场,停笔不写了。养病期间,把散乱无序的散文与随笔旧稿翻出来倒腾了一遍,经过分类,形成了现在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

卷集子。还有一些归不进以上类别的文章,虽然也有一些获得过好评的篇目,但未能编入。

为什么要用“散文与随笔”来命名我的这四卷集子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本人向来以“写作无定法”为信条。动手写每一篇文章时,从来不会刻意考虑散文应该怎么写、随笔应该怎么写,只以表达出我想表达的内容为目的。我是一名业余作者,写作的随意性是我与生俱来的习惯。自从有了“大散文”一说,我就更少注意散文与随笔的文体区别了,写作时更加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这就有利有弊。有的评论家认为我这种写法是一种优点,曾把我作为“跨文体写作”的成功例子。但另一方面,各地出版社的编辑专家们,还是会根据我的文章所具有的不同文体特点,分别选编进他们定名的“散文选”或“随笔选”中,这说明我写的文章“文体”不够一致。我接受这种“裁定”,因为我承认凡事都得有所规范。

鉴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我这四卷集子中的文章均可分属两类,有的可称散文,有的可称随笔。不过,从文章内容上区分,历史卷、人物卷、战争卷和游记卷的界定是清晰的。

我对历史散文有些偏好,写得较多,也有些心得。我既注意写一些中国

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大起大落、大分大合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从中发现一些我们今天仍然值得观照的历史规律;也注意写一些特定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中的特殊情景、特定人物、特殊事件,表达我对某些问题的历史见解。

我的人物散文,最早是写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中有军嫂、士兵、诗人、航天员、元帅、领袖,后来写历史人物较多,成为我历史散文的一条支脉。历史都是由人创造的,有些文明成果也是被人毁灭的,讲历史不可能不涉及具体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蝇头小吏、黎民百姓。写古今中外的战争,同样离不开写人物,比如二次大战期间的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朱可夫等,又比如伊拉克战争中的萨达姆、反恐战争中的本·拉登、北非和中东风暴中的卡扎菲、穆巴拉克等。有的评论对我的历史散文和人物散文给出了如下综合评价:“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有秦始皇、汉武帝、项羽、刘邦、曹操、严嵩等历史人物,有秦行大统、楚汉相争、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无论钩沉历史,臧否人物,讲述王朝的兴衰存亡,勾勒以史鉴今之道,无不立意深远,取材精到,夹叙夹议,文字洗练,尤其战争题材,纵横捭阖,酣畅淋漓。”故我的历史散文和人物散文赢得了不少读者。我十多年间写下的大量历史散文和人物散文,成为一种重要的积累和准备,为我后来系统撰写五卷本《战争史笔记》打下了基础。历史卷中的《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楚汉相争一局棋》《安史之乱》和人物卷中的《曹操》《成吉思汗》《严嵩倒台》等篇目,其实是《战争史笔记》一书有关章节的摘录。这类文章,我追求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叙述能给人以相对完整的轮廓,夹叙夹议地发表一些见解。

这次收进战争卷的散文和随笔,不包括古代战争内容。这卷集子中的文章,以我当年跟踪观察伊拉克战争所写成的《观战笔记》一书为主,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了广泛注意。2010年末至2011年初,突尼斯爆发了以网络推手引发群体性事件为特点的“茉莉花革命”,这场风暴很快席卷北非和中东。我写了一批观察分析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通过低烈度战争(以网络推手和街头事件为主)发生政权更迭的现象,还写了分析叙利亚战乱、伊朗核危机等一些文章。这些文章以研究新一代战争中以“非战争”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全新战争样式为主,兼带时事评论性质,政论色彩较浓。一般来说,这类文章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色。然而,我在书中对美军打信息化战争新的作战理念、新的作战样式和新的作战手段的概要介绍,对二十一世纪美国战略思维及其战略走向的分析和预判,对二十一世纪亚洲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机遇及必将面临美国战略遏制的分析和预判,正在“不出所料”地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认为这些文章仍有某些阅读价值的理由。顺带说明,这一卷中的萨达姆、卡扎菲和本·拉登,分别是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9·11”恐怖袭击三场战争的三位主角,因我对这三位人物做了较为透彻的剖析,故也将这三篇文章收入了人物卷,但题目与战争卷中不同,内文相同。

我写的游记包括国外和国内两部分。国外部分,我对访问俄罗斯所写的一组文章较为满意。当时我是带着满脑子问题去的:搞了七十年社会主义的苏联,为何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如今到底如何?我在俄罗斯接触了各个阶层的人物,同那里的新旧官员、普通工人、失业的集体农庄主席和向往西方民主制度的青年人有过面对面的对话和讨论,对俄罗斯的现实社会生活做了我力所能及的详尽观察,我找到了一些我想找到的答案,解开了我的一些心头疑惑。对于普京将以何种方式带领困境中的俄罗斯前进,直到今天,我一直觉得我当初所做的分析是对的。普京以其非凡的魄力,依靠彼德大帝崇拜、东正教信仰、苏维埃情结这三样东西重建俄罗斯民族精神,既不走西化道路,也不重走苏联老路,在苏联崩溃的废墟上,放平了他的“三足大鼎”,正带领俄罗斯艰难前进。我写的国内游记也不少,这部分文章虽然不像历史散文、人物散文那样厚重,但就文章写作而言,却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部分。这些文章大都比较短小、轻灵,较有文化内涵,其中有的篇目曾被选作高考语文题,有的篇目被选入高中和普通高校语文教材。

总起来说,我的散文与随笔,具有我自己的一些写作风格和特点。比如有些评论提到的大气、厚重、具有历史纵深感、有独特见解等。但写法不很一致,水平参差不齐,这些也是明摆着的文本事实。切盼读者和评论家们多多指教。朱增泉2016年3月27日

凭吊一处古战场

提起韩信这个悲剧人物,不由得你不为他发出深长感慨:他的战绩何其辉煌,他的命运何其多舛,他的结局何其惨烈!上苍以强烈的色彩反差,为韩信绘就了一张悲愤脸谱,让他横刀立马长天一啸,然后永远背水而立,面对每一位来者发问:“你们从背水之战中看懂了什么?”

韩信创造的不朽战例背水之战,作为历史故事,我是在小学课堂上就已听过的。“背水一战”作为一句成语,后来在各类政治的、历史的、军事的、文学的书籍中屡屡见到,但往往只注意它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再不去过问它发生的具体地点。这几年,断断续续地听说,背水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就在离我现在居住的这座城市西去不远的那片山里,而且正在成为一处旅游景观,但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最近,我领着两个女儿去看了一次背水之战古战场,那是因为大女儿面临高考,小女儿要考高中,压力山大。我只能以军人独有的方式,激励她们“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自古以来就是一道军事学命题,但它何尝不是一道人生命题?二

背水之战的古战场遗址,湮没在太行山东麓井陉县境内那片苍茫的荒山野岭之间。井陉为“太行八陉”之一,“陉”即山间通道,井陉是古代秦晋与燕赵间的咽喉要道。秦始皇所修的驰道中,通向燕赵之地的一条就从井陉隘口通过。

井陉古关,地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除了韩信在此创造过背水之战的辉煌战例外,唐朝的郭子仪、李克用,北宋爱国将领种师闵、北魏将军于栗碑、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都在这里打过仗。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京津陷落,慈禧、光绪西亡长安,保定、正定相继失守,获鹿驻军退守井陉,晋东防务吃紧。清末将领刘光才正在前去大同就任总督的途中,于河北栾城顷接上司来电,命其驻守井陉督防。他在井陉就地组织防御,顽强阻击法寇于关前,坚决制止联军西进,史称“庚子之役”,这是清末抗击外侮的少数几次胜仗之一。当时的石垒防御工事尚存,称“庚子长墙”。

井陉关终于成为一种象征。清末壮士谭嗣同曾写过一首寄托情怀的《井陉关》:

平生慷慨悲歌士,

今日驱车燕赵间。

无限苍茫怀古意,

题诗独上井陉关。

从韩信到刘光才,茫茫两千余年间,有多少将领士卒,为社稷,为朝廷,为民族,在井陉关慷慨拼杀,血写春秋。雄哉井陉关,壮哉井陉关!

自从清末修筑了正太铁路,以后又修通了公路,铁路公路都绕关西去,沟通了冀晋交通,繁忙了两千多年的井陉古关狭窄孔道终于沉寂荒废,渐渐被荒草淹没,断了人迹。唯其荒废得杳无人迹,这些沧桑陈迹才得以残存至今。

井陉县是河北省贫困山区之一。井陉人千百年来安贫说古,祖祖辈辈守着这片古战场,给孩子们讲述悠悠往事,说古国之兴衰存亡,讲古人之得失成败。改革开放以来,被搞活经济的大潮所推动,井陉人一夜间有了“背水一战”的紧迫感。他们深知韩信背水之战的历史知名度,决定将此古战场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从此,沉寂已久的井陉古道上重新有了人迹。人们踏着陈迹斑驳的石板路拾级而上,登临远眺,凭吊往事,感悟人生。三

背水之战古战场的中心位置,名叫白石岭。白石岭两峰夹峙,鞍部即为古代井陉隘口孔道,现存城堡式关门一座,为清代重造,称“东天门”,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岭西望,居高临下,白石岭西山坡谷底是一条狭长的带状盆地,韩信背水为阵的绵水河自南向北流过。绵水西岸,便是太行山主脉,崇山峻岭。当年,韩信的军队就从太行山以西一路向东征战过来,在陕西夏阳强渡黄河,安邑一仗平定了魏国,阏与一仗又平定了代国。现在,他要越过太行山,前来平定赵国了。但是,这时他的精锐主力已被刘邦调往荥阳前线去抗击项羽,只让他带领号称“数万”,实际仅有几千人能作战的杂牌部队前来击赵,而赵王歇和辅佐他的安成君陈余,急调二十万兵力扼守井陉关隘口,以白石岭为主阵地,凭险向西组织防御,迎击韩信。韩信一路疲惫征战,精锐已被抽走,横在他面前的关隘却是那么险要,双方兵力又是那么悬殊,此仗还能否打胜?不必为古人担忧,韩信恰恰要在这里展现他的非凡军事才能,创造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辉煌战例。

汉楚相争之时,双方为了争夺地盘,每打下一地就封一个诸侯王,然后继续进军。地方势力却往往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今天刘邦占上风就倒向刘邦,明天项羽占上风就倒向项羽。有的干脆在混乱之际自立为王。故,刘、项在分兵合进击败秦军之后,双方都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难境地:一方面双方要在正面战场展开决战,另一方面又要各自回马扫平地方叛乱势力,巩固各自的战略后方。双方你争我夺,此起彼伏,刘邦几至绝境。而韩信,这位善于指挥大兵团连续作战的天才军事家,在刘、项之间何去何从,具有非同寻常的决定性意义。虽然韩信曾对刘邦阐述过他的精辟见解: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是,在这风起云涌的军争之际,决定谁胜谁负的最高手段却是军事斗争。就这一点而言,刘、项双方却是“得韩信者得天下”。

最早看透这一点的,是刘邦的谋臣萧何。起初,韩信是项羽帐下的一名侍卫,为项羽执戟站岗,常好在项羽面前发表一点军事见解。项羽此人刚愎自用,不屑一听,免不了还要呵斥他几句。韩信不得见用,转而投奔刘邦。但刘邦也只让他当了一名粮秣管理员,怀才不遇使韩信再一次愤而离去,于是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了刘邦破格拜韩信为大将之举,并积极采纳了韩信的战略性建议:挥师东征。

刘、项相争之初,刘邦采纳韩信的计谋,趁项羽忙于镇压关东诸侯叛乱之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打出汉中,出兵关中,击败雍王章邯,降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了三秦。接着,刘邦集中五六十万大军直取长江下游之彭城,欲端项羽老巢,企图一举夺取天下。项羽从齐国地面疾速回师,亲率三万精兵直击灵璧,濉水大战,汉军死伤之多竟使濉水为之不流。刘邦惨败,逃回荥阳。彭城失利后,刘邦改变策略,兵分两路:南路由他自己率军继续在正面战场与项羽周旋;北路任命韩信为左丞相,前去平定关中以北、以东的诸侯各国,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战略后方。韩信不辱使命,强渡黄河,连克魏、代,势如破竹,连战皆捷。

现在,韩信来到井陉关前,他又将如何运筹?韩信不急。他命令队伍在井陉关三十里外停下,亲自抵近前沿勘察地形,侦察敌情。知己知彼、深思熟虑之后,他一反作战常规,连夜派出两千轻骑先头出发,直插赵军侧后,每人带小旗一面,准备偷袭赵营。他自己率领正面部队背水列阵,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命人摇旗擂鼓,诱敌出阵。赵军讥笑韩信不懂兵法,犯了背水列阵之兵家大忌,必败无疑,遂倾巢而出。韩信佯败,退回水上;忽地回马力战,勇不可当,与先头派出的两千轻骑前后夹击,一举攻陷井陉险关,射杀赵军主帅陈余,生擒赵王歇,赵地又告克复。背水之战终成韩信杰作,传诵千古。

韩信破赵后,又采纳李左车建议,挟余威“不战而屈人之兵”,威服了燕国。然后继续挥师东向,攻陷齐国。韩信挥师东征三年,连克魏、代、赵、燕、齐五国诸侯,横扫千军如卷席,气吞山河,威震天下。一连串的大战役,一连串的大胜利。战略进攻的大箭头,从今陕西中部成弧形直插今山东腹地至胶东半岛,伟乎壮哉!而这时刘邦自己在正面战场上却屡屡受挫,毫无起色。但韩信已为刘邦的汉家王朝廓清了地基,摆好了柱础,只待泗水亭长为营造大汉宫殿选定吉日了。

当巍峨高山的一面阳光耀眼时,它的另一面却在漫起浓重阴影。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恰恰是韩信为刘邦建立的盖世奇功,成了他同刘邦恩怨的缘起。四

我在这片古战场上踏看寻觅,力图找到某些同韩信直接有关的历史陈迹。最后只在白石岭西山坡上找到一块断碑,刻有六字:淮阴侯谈兵处。碑为明末崇祯年间范志完所题,断裂处的款识已很难辨认。此碑“文革”中被毁,断成两截,被当地农民埋入土中,后挖出,用水泥拼接重立。

我如慰抚韩信般抚摩着这块灰黑的断碑。伟哉韩大将军,你应该站在这里,这里是你的一块福地。当你摆出背水之阵时,连那些跟随你南征北战多年的老部下,都不信这一仗能打胜,埋怨你今天摆的是什么鬼阵?你却对大家说:“打败赵国,傍晚会餐!”他们到底服了你的神算,战斗竟进展得那么神速,胜利来得那么不可思议!战斗结束后,你就坐在这片山坡上同大家一起会餐。在一片欢庆声中,部将们才敢把刚才的担心和埋怨向你倾吐出来,你批评他们没有读懂“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兵法要义。你说完放声大笑,你的笑声震响了四围群山,在绵水河上久久回荡……

哦,韩大将军!他们在这块碑上却不应该将你刻成淮阴侯,那时刘邦还没有封你为淮阴侯;你后来也不应该去做什么齐王、楚王、淮阴侯,命运注定你只有在驰骋拼杀的疆场上,才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你一旦离开疆场,走到哪里都像鱼儿离了水一样,蹦跳无济,不得要领……

整个古战场上,同韩信直接有关的遗物,只有这么一块断碑。它孤零零地立在衰草萋萋的荒山坡上,那么凄凉,那么孤独。

不无讽刺意味的是,白石岭的东山坡上却有一座“白面将军祠”。“白面将军”即陈余,他是被韩信在背水之战中射杀于阵前的手下败将。此次战役,他作为赵军主帅,指挥无方,不堪一击,关隘失守,赵王被擒,赵国沦陷,何来为他建祠纪念之理?自古世事胜败论英雄,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偏偏又有“不以胜败论英雄”一说,故历朝历代均有不重功臣重败将之怪现象。我进祠去看了一下修祠年代和纪念陈余的理由,令我又大长见识。据介绍称,该祠初建于宋,后几经重修,断断续续,香火未绝。纪念陈余的理由是“感念”他在背水之战中“乱箭射身而躯体不倒”,“其志难夺,其节可嘉”。这里又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同一个问题的另一个层面,重“气节”而不重其行为效果。

更让人感慨莫名的是,曾在“庚子之役”中击退了法寇西进企图的清将刘光才,战斗胜利后,特意为这位葬身白石岭上的陈余之墓立了一块“忠碣碑”,由其副将李永钦撰写的碑文竟称,他们之所以能在“敌炮累累”的井陉保卫战中击退法寇,全赖陈余将军“神灵保佑”之故!打了胜仗的将领,居然不敢相信自己能打胜仗,而相信两千年前一位丧国败将的亡灵在冥冥中“保佑”了他们,这反映了什么呢?它充分反映出晚清这个没落朝廷已完全丧失了自信力,它们手中那支军队已完全丧失了自信力。刘光才他们虽能偶获小胜,但从根本上说,已于江山无补,朝廷最终还得在《辛丑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军队,竭力推崇所谓的“气节”,恰恰反映了这个朝廷气数已尽,亡相毕露;这支军队也已毫无“元气”可言。这同韩信靠弱兵之旅、背水为阵,一举攻陷以十倍于己兵力把守的井陉险关所表现出的强大自信力,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但胜利者韩信在这里所得到的,仅仅是西山坡上那块孤独凄凉的断碑而已;失败者陈余却在东山坡上拥有一座避风雨、享香火的祠堂,这又是另一种多么鲜明的对照?中国的许多事情,历来就这么怪!五

在白石岭新设的一间简陋无比的展览室里,墙上抄录有刘禹锡感怀韩信的一首短诗:

将略兵机命世雄,

苍黄钟宝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

每一寻思怕立功。

一个人的某种天赋、才能过于出众,功劳太大,究竟是祸是福?这的确是个电子计算机也无法算清的复杂问题。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关系,始终是那么微妙。萧何向刘邦力荐韩信时,韩信的军事才能尚未得到任何证实,但刘邦相信萧何的政治眼光和对人才的鉴别能力,故他敢于破格拜韩信为大将,令三军为之惊愕。刘邦的纳谏如流、用人气量,也真够气派,这是他性格的一面。刘邦作为封建政治家,他的性格还有另一面。当韩信在实战中显露出非凡军事才能后,刘邦却开始了对韩信的提防,韩信的战功越大,他的提防也越紧。因为刘邦深知,非凡的军事才能,再加上兵权、战功、声威,这些都足以成为略地为王的资本。他需要韩信,但决不能让韩信壮大到驾驭不住的地步。

彭城失利后,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让他独当一面,去完成平定诸侯的战略任务;而同项羽较量的正面战场,则仍由他亲自领军。他这时已明知韩信的军事才能强于自己,但他仍如此分配任务,从中不难窥见刘邦用心之精细。韩信强渡黄河,连克魏、代之后,刘邦又立刻将他的精锐调往自己指挥的荥阳前线,只让他带残弱之旅去完成任重道远的东征后续任务。而韩信却并未因此放慢东进速度,胜利一个接一个,队伍愈战愈勇,兵力愈益壮大。相反,刘邦自己虽然调去了韩信的精锐,却依然不敌项羽,兵败荥阳,逃往成皋,又被项羽围困。他只身逃出成皋,潜入韩信驻地,趁韩信兵营内尚未起床,伪称“汉使”,骑马驰进韩信军帐,夺去了韩信的印信和兵符。回头又捎话过来,让张耳留守赵地,命韩信收拾残部继续进攻齐国。这等于明白告诉韩信:第一,你必须为我多打胜仗,越多越好。第二,你的兵权不能太大,拥兵不能太多。第三,你打下的地盘必须交给别人看守,你的任务只是打仗。

韩信的军事天才也的确过于出众了,他一路打了那么多大仗,不但一次也没有得到过刘邦的增援,反而一次又一次被刘邦调走了精锐。但韩信从未流露半点灰心情绪,也从未发过牢骚,似乎越是给他设置障碍、增加困难,越能激发他的骁勇无敌。他收拾整顿了一下残存部队,就地征集了一批新兵,又继续向齐国进发了。这一次,对方除了齐国本土军队,项羽又派大将龙且前来增援齐国。交战结果,龙且被杀,齐王田广逃跑,韩信又获全胜,齐国又告平定。对此,刘邦将做何感想?

正是从这时起,韩信自己却为刘邦对他的担心一次又一次提供了“把柄”。从此,他将用军事上的一连串胜利,去换取政治上的一连串失败。

一败请立齐王时。

韩信攻下齐国后,劳苦功高,人也觉得有些累了,于是想到自己的地位、名分也该有个着落了。也许他倒真是为刘邦巩固已经打下的地盘着想,也许两者兼而有之。他派人给刘邦送去一信,信中分析说,齐国伪诈多变,反复无常,又与南边的楚国接壤,如果不立一个齐王,恐怕齐国的形势不会稳定。信末,请求刘邦恩准他自立为“假齐王”,以便在此稳定齐国局势。客观,真诚,战战兢兢。但是,这时刘邦已同项羽在荥阳争战相持长达三年,胸部还带着项羽的箭伤,心烦意乱。他拆信一看,破口大骂:“浑蛋!我被围困在此,天天盼望他来增援,他却想自立为王!”陈平在桌子底下踩他的脚,张良附耳对他说:“这里形势严峻,不如同意立他为齐王,让他稳住齐国。要是激怒了韩信,说不定会有不测。”刘邦毕竟是刘邦,马上改口骂道:“他妈的,他韩信大丈夫南征北战,平定了诸侯各国,要做就做个真齐王,哪有做假齐王之理,封他为齐王!”

封王就坏。韩信一封王,刘、项的矛盾焦点就向他身上交会。如果说,在韩信拜将之前,只有萧何看到了刘、项双方“得韩信者得天下”,那么现在,连项羽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项羽派说客武涉前往齐国,劝说韩信与项羽联合,争取与刘邦三分天下。韩信则表明自己“忠汉之心,虽死不变”,将武涉斥去。但他从此再不会有清静日子。齐人蒯通又来劝说韩信:“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并告诉他说,你现在已经摆脱不了两难境地,归附哪一方都有危险。自古“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你渡黄河,虏魏王,擒夏说,下井陉,杀陈余,灭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军二十万,东杀大将龙且,功劳盖世,无人能比,威名压倒了刘邦。你是“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之人。归楚,楚国不会信任你;归汉,连刘邦都害怕你。“有什么办法吗?”“与汉楚三分天下,鼎足而居。”“汉王待我甚厚。”“人心难测。”

蒯通向他讲了一系列初为“刎颈之交”,后来反目成仇、互相残杀的例子。最后,蒯通对韩信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熟虑之。”韩信脑子里闪过一丝犹豫动摇:“让我再考虑考虑吧。”不祥之兆已经出现。但刘邦知道,这时对韩信下手为时过早,不能惊动他。

再败于改封楚王后。

刘邦为了争取韩信参加垓下会战,欲擒故纵,干脆与韩信、彭越来个“共分天下”,把自河南淮阳至东海的广大地域全划给韩信。你不是想要地盘吗?先让你过把虚瘾。韩信得到地盘,非常高兴,很快和彭越一起挥师南下。垓下会战,韩信是主力,刘邦大获全胜,项羽全军覆没。刘邦大功告成,立即削去韩信兵权,将他改封为楚王。这又一次显示了刘邦作为一位封建政治家的治人之术。韩信是为他打下江山的大功臣,不封韩信为王,失人心,天下不允。那好,我封你。但封你为王,又必须被我牢牢控制在手里。你想要齐国不可能,齐国是一片农业土壤和文化土壤都很深厚的土地,要是让你韩信在那里扎下根去,你很快就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想砍伐你就难了。楚国是项羽旧地,我将你韩信从齐国这片沃土上拔出来,移栽到项羽新亡的这片瓦砾堆上,不能让你长得根深叶茂。另外,西楚霸王不是曾经不可一世吗,现在他怎么样了?把你韩信封为楚王,其中意味你自己去琢磨吧!

三年后,刘邦当皇帝的登基大礼也举行过了,朝廷政务也理出了头绪,汉朝天下算是大定了。这时,他可以回过头来瞄一眼韩信了。终于被他抓到一个把柄。项羽有个老部下钟离眛,大概有些谋略,刘邦忌恨之,却与韩信有私交,项羽死后投奔了韩信。刘邦要韩信将他抓起来,韩信不理。违抗君命,如何了得!刘邦正在咬牙,马上有人上书诬告韩信谋反。先传旨,皇上要到云梦泽游猎,顺便会见诸侯,请韩信前往迎驾。韩信猜出刘邦用意,心里有些不安。他面前有两步棋可走,要么反抗,要么就擒。又一想,自己没有什么对不起刘邦,反抗不好;但也不能束手就擒。他想走另外一步棋,刘邦讨厌钟离眛,我把他的头提去交给刘邦,他还能说什么?于是,他去找钟离眛商量,请他自动献出脑袋。钟离眛大骂韩信不够丈夫,拔剑自刎。韩信持钟首级往见刘邦,以表忠心。刘邦喝令将韩信拿下,戴上刑具,装上囚车,押回洛阳。到了洛阳又确实找不出多少韩信谋反的过硬证据,又赦了他,降为淮阴侯,但将他“养”在洛阳,不得去封地。事出有因,证据不足,宽大为怀,降职使用,这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先威后恩,权术也。此时之韩信,已如断爪之虎、拔羽之鹰,威风已经杀尽,一边待着去吧。刘邦制服韩信,也是做给各地诸侯们看的,韩信功高盖世都能动得,你们诸位还在话下吗?权术也。

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刘邦知道他内心不服,找他谈过一次话。谈话的中心内容是关于他们两人的能力谁强谁弱的问题。刘邦同他谈这个题目,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的。你韩信不是总觉得能力高过我刘邦吗,我倒先要问问你韩信,在军事能力之上,还有另外一种能力你韩信有吗?刘邦问他:“你看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韩答:“陛下至多能带兵十万。”又问:“你能带多少?”答:“多多益善。”刘邦放声大笑:“那你为何能被我擒住?”韩答:“陛下不善带兵,却善带将。”韩信这句话说对了,刘邦笑而不答。但韩信下面这句话却大错而特错:“陛下靠的是天意,不是靠你的能力。”既然他承认自己只善于“带兵”,而刘邦却善于“带将”,哪种能力层次更高,不是很清楚了吗?但韩信始终没有弄懂,刘邦是在同他谈政治,而他的思维却钻在军事范畴内出不来。因此,他在军事上无愧于雄才大略,在政治上永远是侏儒,处处碰壁,直至被杀,不足为怪。即使他被杀前呼天抢地也无用,苍天不会来救他。这天下应该是刘邦的,不可能给你韩信,给了你也治不了。

韩信在军事上的思维是如此超群,而在政治上的思维却是如此之幼稚。他越是战战兢兢,刘邦越是觉得他心怀叵测。他先是容留刘邦忌恨之人钟离眛,将私人友情置于皇命之上,授人以柄。大祸临头时,韩信又去求私友钟离眛之头,欲解自己之危,这不仅是他政治上的幼稚,更是他人格上的一次失败。

三败长乐宫。

韩信经云梦一劫,威风扫地,对他的身心打击可想而知。这时他才真正明白过来,由于自己的军事才能、战绩、声威超过了刘邦,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进而明白,刘邦同他的怨结,自此之后,已经再也无法解开。他回顾一生,少年落魄,漂母赐食,胯裆之辱,坎坎坷坷,之所以没有丧失鸿鹄之志,皆为求一展雄才,不枉此生矣。不错,是你刘邦给了我机会,知遇之恩何尝忘怀?武涉说项,我斥去之;蒯通献计,我不用之。我韩信何罪之有?他越想越不平静,常常称病不朝,懒得再见刘邦。他终于消沉了。

消沉,就有鬼来敲门。伴君之人,根本不容你有消沉的资格。有个叫陈豨的,被委派到赵地去任相国,离开洛阳前去向韩信告别。此人心怀不轨,他知道韩信痛恨刘邦整他,便在他面前挑唆了一番,同韩密谋反刘。当时韩信如何表态,史无详载。但可断定,这时的韩信已不可能像回绝武涉、蒯通那样回绝陈豨,更不可能再从他嘴里说出什么“汉王对我不薄”,“忠汉之心,虽死不变”这样的话来了。

陈豨反,刘邦欲带韩信同去征讨。韩称病,不去。暗中派人给陈豨送信:“你举兵,我在此策应。”并同家臣密谋,趁刘邦不在,准备在宫中起事,要出出心中这口恶气,这是真正的谋反了!但他韩信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却压根儿不是搞政治的材料。先就从家里泄露风声,被告发。吕后这老娘儿们根本不用请示报告,决心来得异常果断和迅速:“杀掉韩信!”于是萧何假传消息,将韩信骗至长乐宫,被斩,夷三族。“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知己者,萧何也;两妇人,一为漂母,一为吕后。历来的后人均感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应当说萧何无罪。韩信只懂军事,而萧何搞的是政治。他把萧何看作生死知己,当时他本意不愿进宫去,但别人的面子能驳,唯独萧老相的面子不能驳的。再说别人可能对他有诈,萧老相能对他韩信使诈吗?不可能。就这样,韩信按照超政治的思维习惯想问题、搞分析、作判断,服服帖帖跟随萧何走向断头台。而萧何的思维方式就根本不同于韩信了,他当年月下追韩信,把韩信追回来,是为了刘邦王业;今天他把韩信领上断头台,也是为了刘邦王业。怪不得萧何的。

吕后这老娘儿们,长期同刘邦在一起耳濡目染,政治手腕也好生了得。她得悉韩信密谋造反,真有点“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周密布置,不动声色。她让萧何去将韩信骗进宫来,实在是非常精明而关键的一招。别人不可能“请”动韩信,只有他萧何了。同时,叫你萧何去“请”韩信,也是在脑壳上敲你萧何一棒,当初不是由你月下追韩信追回来的这个孽种吗?如今他想谋反,是不是你在背后支持他呀?萧何老谋深算之人,怎能揣摸不到吕后这妇道想说而未说的意思?如果他不把韩信“请”来,在刘邦面前脱得了这干系吗?他把韩信骗进宫来,吕后喝令下刀,韩信一命呜呼之后,老萧何这才转过身去悄悄擦拭额头的冷汗和满脸的泪水。冷汗是被吕后吓出来的,满脸泪水是为韩信流的。

呜呼,韩大将军!1994年10月

寻访赵王城

天下人知邯郸者众,知赵王城者寡焉。

赵都邯郸,是秦始皇的出生地、外婆家。仅此一点,你敢小觑邯郸吗?邯郸是这样一座城市,随便找一处城郊的山冈坡地,或是城内残存的某处老墙根挖下去,都可能挖出层层相叠的古文化遗存来。上至新石器时代邯郸“磁山文化”特有的石搓板(碾粟工具)、支架陶罐(炊具),时代稍后的红顶陶碗;下至春秋时代的各种青铜乐器、王侯印玺、大小酒器、玉璧、铜镜、织物、铸有“甘单”(邯郸)字样的一枚枚锈蚀斑驳的古币……面对这样一座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战国时代的赵国国都、军争重地,两汉时代闻名华夏的五大繁华商都之一,你能对邯郸漠然视之吗?

漫步邯郸,百步有典。流经城内的沁河之上,有小石桥一座,桥头立有石碑:学步桥。踏上小桥,我不无感慨,鼎盛时期的邯郸,真可谓领天下风气之先,居然外地人来到这里,都竞相模仿邯郸人走路的步态,以至“邯郸学步”成了一句流传到今的成语。当我看完石桥栏板上的一幅幅人物浮雕,顺着石阶走下桥来,立刻又想,如何学会用双脚走路,竟是一道十分古老,又非常切近的重大哲学命题。于是提醒自己,还是学会走自己的路吧。

在挤挤挨挨开满了时髦商店的那条街上,保留下一条古老小巷,陈砖土瓦,矮房老墙,很不起眼。巷口赫然一座石碑:回车巷。伫立碑前,浏览碑文,我仿佛见到那位驰骋疆场,功高豪迈,一度闹过思想情绪,后来又主动负荆前来向蔺相如请罪的老将军廉颇,烈士暮年,垂垂老矣。我似乎听见“患难思良将”的赵王在向人打听:“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的仇人趁机贬毁他说,廉颇已老得不中用了,赵王“遂不召”。这分明是一个凶兆,赵氏王朝鼎盛将逝,衰亡将至……“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邯郸,这座典故之城,堪称古代中国一部兴衰史的袖珍版百科全书。如今,市内正耸立起一座座玻璃大厦,铲土机正在轧轧轧铲走一堆堆陈砖旧瓦。玻璃大厦的反光里映照出满街车流如梭、人影匆匆,铲土机的轰鸣中正扬起阵阵千年陈土。一想到这里的每一块断砖里都有一个悲愤灵魂,每一片碎瓦里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片断,心中不免感叹“兴衰沧桑千古事,而今朝夕换人间”。

赵王城,你在哪里?二

这些年,因工作关系,我每年都要来一两次邯郸。每次来邯郸,都不免要想起实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如同我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故乡时,总要悠悠想起伍子胥和孙武子等先贤们一般。他们都是些给人以沧桑感的历史人物。像邯郸这样的城市、赵武灵王这样的人物,是足可借以解读出“存亡之道”这句兵法要义的。因此,我每次来邯郸,都曾一次次打听:赵王城遗址的确切位置在哪里?被问者每每用茫然的眼神看着我,答不出。我一次次谅解了他们。的确,比我年轻得多的每一个人,应该更多地面向未来、关注未来,而我总向他们打听遥远的过去,我应该谅解他们。

兴盛一时的赵国灭亡得实在太久了。

赵王城湮没得实在太久了。“听说只剩下一个土堆,什么也没有了。”

偶然遇到能这样作答的人,也仅仅是“听说”而已。就像我从史书的字缝里“听说”古都邯郸“袨服成市”的繁华景象一般,遥远而朦胧。

大幸。这次他们终于为我寻访到一位满头白发,掉了门牙,业已退休的赵文化考古专家陈光唐教授。陈教授原籍福建,却在这里搞了一辈子赵文化发掘研究工作,以致在此落户生根,再不肯离开这座古都。在酷夏暴雨刚过的泥泞中,陈老欣然领我登上了赵王城遗址,登上了那座荒凉土丘。的确连废墟都称不上,只是一座荒凉土丘。我随他转身四顾,他向我指点陈迹,纵论往昔。

当年,是他亲自主持了对赵王城遗址的部分动土发掘工作,有一系列重要发现。但他亲自撰写的发掘报告上送后,据说因为一个学术观点的独到见解,被冷落搁置了多年。看来不只官场有“官僚主义”,学术界也有“学僚主义”。倒是海外的一些有识学者,后来终于从刊物上读到了他那洋洋三万余言的发掘报告,于是远涉重洋,不远万里,纷至沓来。每次都由陈教授亲自陪同,前往访谒这座荒凉土丘;回到下榻处热烈讨论苍茫史事,探微钩沉,高士宏论。“国内特意前来寻访赵王城遗址的,不多。”

老教授站在荒丘上,不无寂寞感慨。我忙用玩笑安慰了他一句:“我代表赵武灵王感谢你!”他满头白发秋草般在野风中飘动起伏,笑得满脸皱纹,满脸沧桑。

赵王城遗址位于今邯郸西南四公里,由西城、东城、北城三部分组成,各有城墙,自成单元,又成“品”字形相连。每座城内都荒废得只剩几个长满荒草,或被当地农民种上了庄稼的夯土台基。三座小城的四围城墙轮廓尚存,城门位置依稀可见。据分析,当时赵国从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迁都至邯郸,是先建西城,再建东城,后建北城,分步实施,逐步扩大,终成规模。因怕敌国放水淹城,故先高筑台基,在台基上建筑殿宇。最大的一座夯土台基在西城,这是王宫所在位置,民间称“龙台”。基座每边长约三百米,成台阶状向上层层叠升,顶部宽广平坦。东城内有“南将台”“北将台”,与西城的“龙台”成相守相望之势。东、西两城构成昔日赵都政治中心。北城似是王侯贵族们的家居之所,存夯土台基数座。

古籍中称,古时邯郸有“十二连城”。但现在已经发现的,除上述三座“连城”外,仅发现它的东北面是一座范围大得多的“大北城”。那是建赵王城之前就有居民聚居,赵都迁来后迅速扩大的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它与现在的邯郸市西半部重叠,大多遗址均已埋入地下。赵武灵王修筑的阅兵台,即著名的“丛台”,位于“大北城”东侧,估计当时那里尚是郊外。丛台现存,位于今邯郸市中心。

我们在“龙台”上盘桓良久,从各个方位向四周瞭望,竭力寻找冥冥中的赵王城往昔声威。在被农民翻耕过的、长满庄稼的台基地里,我俯身拾到几块小小战国碎瓦。据陈教授向我介绍,在他们对“龙台”进行的部分动土发掘中,曾在台基东侧清理出两排气势恢宏的回廊柱础,因无力投资保护,只得重新用土覆盖起来。闻而不得见,比未闻时更觉遗憾。

那么,让我们从三国文学家刘劭那篇《赵都赋》中,去领略当年赵都宫殿的雄伟和富丽吧!

且敝邑者,固灵州之敞宇,而天下之雄国也。……尔乃都城万雉,百里周围,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薨,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

我终于在邯郸市博物馆内,见到了赵王城出土的几件实物:铺设在城墙排水槽上的一节节槽瓦,每片瓦竟有五十厘米分见方。王城内出土了几口大井,都是用整圈烧制的陶井圈从井底一节节套接至地面。博物馆内展出了几节井圈原物,竟像一座粮囤似的。还有一方硕大的赵都王侯大印……凭此,你去想象这座王城当年的气派吧!

古人论治,概括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时间空间、主观客观,均已顾及了。赵氏立国,始于“三室分晋”,自赵敬侯将都邑由中牟迁往邯郸建都起,至秦国灭赵,传八代而亡,历一百五十八年,盛衰兴亡何其匆促短暂!

东周衰微,诸侯并起,逐鹿中原,乃其时天下大势。赵氏分室立国,乘势而起,得于天时。

邯郸西依太行山脉,东向冀豫鲁平原,域内有滏阳河、漳河、洺河、沁河灌溉土地,粮食丰足。粮食,是当时群雄有实力去争战天下的基本战略资源。陈教授他们在发掘“磁山文化”遗址时,竟发现了八十八座地窖式粮仓,最深的一座深达六米。窖内储满粟子,均已炭化,插进探针时瞬即塌缩陷落;市内博物馆中就有一瓶当时出土的炭化粟子标本。同时发现的还有三百四十余座较浅的粮窖。其粮窖之多,藏粮数目之大,实为我国考古发现中罕见。由此可见古代邯郸土地之肥沃,产粮之丰稔。在赵敬侯迁都邯郸之前,其实他的前辈赵襄子就曾酝酿过迁都邯郸之事,下臣向他力陈的主要理由,就是“邯郸之仓廪实”。后来赵国终于据“富冠平原”的邯郸为都,从此有了足够的粮食资源繁衍人口,扩充军队。邯郸以西山区矿藏富集,足供冶炼锻造,改善装备。又凭借“关天下之形胜,绝天下之传输”的有利战略位置,西可借太行屏障以抗强秦,东可纵横驰骋向弱小诸国扩张疆土。此乃得地利之便。

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等著名典故,则表明赵国得“人和”之利又在列国之上,更使其天时、地利之便收到倍增之效,故能迅速崛起,终成“山东六国之强”。三

赵国由勃兴至鼎盛,关键人物是赵武灵王,关键因素是他发动的那场“胡服骑射”改革。那时,他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壮志凌云,治国执政已有足够经验,不愿守成无为,而思开拓图强。

赵武灵王首先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位善于治军征战的军事家。他深入分析了当时诸侯林立的“国际形势”,以及赵国的现状:“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当时又未发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诸侯各国争战不休,天下远未大定。他得出的结论是:“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他在苦苦寻找开拓图强的根本出路。

春秋时,东吴的伟大军事家孙武便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问题,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当时的诸侯各国均已懂得。但赵武灵王进一步洞察到,强兵之术,远未穷尽。同样数量的军队,谁家的军队战斗力超过别人,谁就能占得上风。

赵武灵王深知,要想推行改革图强之策,必须首先闯过“统一思想”这一关。为此,他在执政第十九年的春天,“大朝信宫”,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干部扩大会议,为改革进行思想舆论准备。又亲召大臣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君臣相对而坐,促膝长谈,足足讨论了五天。他向肥义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战略意图:我一心想继承祖先赵襄子的业绩,继承他的遗愿,消灭中山,征服胡人,但长期不能实现。为了取得“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又能继往开来,强盛称霸,“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但担心“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打消他的顾虑说:“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战国初期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升时期,诸侯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如魏国的李悝、赵国的公仲连、楚国的吴起、韩国的申不害、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商鞅,都先后发动了变法或改革。但他们进行的这些变法与改革,都是在本土文化范围内的“变”与“改”,而赵武灵王所进行的改革,却是要突破本土文化的框框,大胆吸纳“异族文化”优长的改革,其意义是前所未有的。他的改革主张虽然得到了以肥义为代表的改革派大臣们的积极支持,却遇到了以公子成为代表的贵族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而公子成又是他的叔叔,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这场拥护与反对改革的大争论,思想分歧的焦点是:一、如何看待本土文化与“异族文化”的优劣?二、如何看待祖宗留下的文化传统?以公子成为首的保守派认为,脱下长袍改穿胡人短装,学习胡人骑射,这是舍近求远,弃优取劣。并且进一步上纲说,这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的叛道行为。赵武灵王对这种思想反弹早有精神准备,心想改革只是“逆”保守派之心而已。他成竹在胸,对各种异议一一据理驳斥。他对祖传遗产亮出独到见解:“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高屋建瓴,力排众议,不同凡响。

第二年,改革开始付诸实施。赵武灵王先让近臣王缫去给公子成传达了一个通知:“我明天将改穿胡服临朝,请叔叔务必也穿胡服上朝。家听于亲,国听于君,这件事你必须听从我的。”接着又对他晓以大义,“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希望叔叔以强国富民大局为重,“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他威恩并用,终于说服了公子成,争取到了他对改革的支持。第二天,公子成果然改穿胡服来朝,并“再拜稽首”,检讨了自己思想认识上的错误。于是赵武灵王“始出胡服令”,改革由此全面推开。这场以革新军事体制为主要内容,实际上对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全面重大影响的改革,为赵国的迅速崛起注入了强大活力。赵王城北去十余里,在赵武灵王阅兵台以西不远有铸箭炉遗址,铸箭炉以西的那座山称“插箭岭”,以上广阔地幅构成了赵武灵王的浩大练兵场。旗幡猎猎,烟尘滚滚,人喊马嘶,热气腾腾。一支装备一新,战法高超,战斗力极强的新型骑兵之旅,很快就要从中原腹地出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北杀去。

经过短短几年征战,赵国终于“灭中山,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西北疆域一直扩展到河套以北。至此,“山东诸国足可抗秦者,赵国也”,声威盛极一时。四

得闲访古迹,聊忆兴亡事。

我终于寻访到了赵王城遗址,了却了萦绕于胸多年之一愿,有一种难言的满足。

但当我从荒废得一无所存的赵王城遗址归来,心中却平添了几分莫名的惆怅。闪念间感情用事地胡思乱想,地理条件如此优越,又诞生了像赵武灵王这样伟大改革家的赵国,凭其改革思想之先进,也应由它来完成统一中国之大业,而不应当是秦国。但盛极一时的赵国,最终为何反被秦国所灭?

归途中,我就赵国何以速兴速亡的问题,向陈教授请教。

陈教授回答得异常干脆而简洁:“用人问题。”

赵武灵王死后,自孝成王之后的几代国君都很昏庸,他们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排斥甚至错杀忠良,在用人问题上一错再错,导致国家迅速走向衰亡。他举例说,孝成王六年的长平之战,实际上是秦、赵两国最终决定谁兴谁衰、谁存谁亡的生死大决战。两军对垒于长平旷日持久,长达三年,当时双方各有胜负。但在这场大决战的生死关头,孝成王听信奸臣谗言,说廉颇年高胆怯,并有投秦之意。孝成王于是罢免了富有实战经验的沙场老将廉颇,委任只会纸上谈兵的青年竖子赵括前去接替指挥,结果被秦将白起大败,赵括丧命,赵国损失四十五万大军于一役,从此国力大损,一蹶不振。以后虽然苦苦转战挣扎达三十二年,但毕竟亡相已露,难有起色。后来,在秦国灭赵之战的最后一仗中,赵国最后一位君王赵迁,在兵临城下之际,竟又听信间谍谗言,错杀大将李牧,终被秦将王翦攻陷赵都邯郸,赵国至此而终。

陈教授紧紧抓住用人问题论析赵国败因,见地精当。但除此之外,我想恐怕还有另外几个原因,不可不察。

其一,赵武灵王虽无愧于伟大的改革家称号,但是,任何人都是有局限性的,古今都是如此。一方面,赵武灵王具有非凡治国才能,使国势大盛;另一方面,他却处理不好家政,种下内乱祸根。他因宠爱姬妾吴娃,便早早地将王位传给了吴娃所生的次子赵何(惠文王),自称“主父”,退居二线。吴娃死后,他复又怜悯起长子赵章来了,居然想让两个儿子“二王而国”。这一荒唐主张虽然未能通过,但已引起满朝思想混乱。最后,终于导致贵族大臣间对立的两派分别挟其二子相争,发生沙丘之乱。长子赵章作乱兵败,逃进父亲宫中,贵族公子成和大臣李兑以此为借口,将赵武灵王围困在沙丘行宫内长达三月有余,将他活活饿死。一代英主,一位伟大的古代改革家竟然落此下场,岂不令人扼腕!不管人们怎么看,怎么说,怎么评论,怎么呼吁,政治这东西,它本质上是残酷的。赵武灵王当初是因为怜爱次子赵何,早早把王位传给了他,却因他在二子相争中站到了长子赵章一边,赵何便再也不念父子之情和传位之恩。让他们去围就围吧,让老子饿死就饿死吧——政治的残酷性只能使赵何做出这样的抉择。由于赵武灵王自己一念之差引起的这场内乱和灭身之祸,对赵国政治遗下的不良影响,是绝不能低估的。

其二,赵国初兴之时,的确得了西依太行、东向平原、地肥粮丰的地理之便。但是,在这场诸侯各国争夺天下的激烈竞争中,一旦西方秦国日益强盛起来,国力超过赵国,那么,赵国的地理优势也就即刻转化为劣势。太行山成全了赵国从初兴到鼎盛的百年基业,太行山也局限了历代赵国统治者的战略眼光。赵国鼎盛时期的疆域,也就是与太行山大致平行的一条狭长地带。赵武灵王敢于超越祖先的文化传统,却未能超越得了祖先的战略眼光。他对父王赵肃侯筑南长城之举历来是很赞赏的,“我先王因势之变……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因而他在击败胡人之后,遵循祖上遗训,又在大青山麓修筑了一条北长城。历代赵国统治者的战略思想,始终是围绕太行山来构想的,背靠太行山,南长城与北长城好比张开的双臂,企图依靠这簸箕形的屏障围守而安,始终未脱战略上的小家子气。殊不知,从更高层次的战略全局上看,赵国恰恰处在最无安全可言的群雄逐鹿中原的旋涡中心,守则四面受敌,攻需四面出击,战略地位十分脆弱。

秦国则不同了,它的战略思想则是沿着浩荡东去的黄河流向来构思的,要比赵国大气得多。秦始皇上溯六代的秦孝公,就“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它的西面,广阔的战略后方总的来说相对稳定和安宁,后顾之忧不大,可以集中精力东向以图。秦国的统治者们放眼东望,那道赵国命脉根基所系的太行山,仅仅是横在他们家门口的一道小山岗而已,远不像秦国西去路上的万里群山那么难以逾越。秦国大军一旦越过太行山,再向东进军,简直就是一马平川了。赵国眼里的漳滏之水固然可以浇灌一个殷富小国;秦国眼里的黄河长江却能灌溉万里河山。华夏大地在历经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群雄纷争之后,注定要有秦国这样能够孕育出大气派统治者的国度来统一天下了。因而“及至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威震四海”。此一时,彼一时。故赵国之亡,亦是变化了的时势所必然。

这时,陈教授在饭桌上端起啤酒同我碰了一下杯:“你讲得很好!”

我马上意识到,陈教授是位忠诚得像程婴似的“赵国不该灭亡论”者。我慌忙笑着伸过杯子去说:“全是酒话,教授别见笑。”五

赵国是被秦国灭亡的,那么,赵王城是被谁夷平的?《史记》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都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一脉两支,从源头分流而下,经过一段漫长的激荡回旋,重又会合,秦灭赵,又归一。

赵国强盛之时,与秦国激烈争战,秦昭王的一名王孙即子楚,被押在赵国当人质,以防秦国攻赵。子楚娶吕不韦门下舞女赵姬为妻,生嬴政,嬴政在邯郸度过了他的童年。后来秦赵开战,子楚逃回秦国,扔下赵姬与嬴政母子。吕不韦恐赵国将赵姬母子杀害,买通城卒,使其母子得以潜出城外,藏于民间。战场形势不利于赵,赵国为了求和,将赵姬母子找回,送往秦国。再后来,一位大帝在秦国横空出世,他就是长大了的嬴政。秦始皇童年和母亲在邯郸历险之事,陈教授一路上讲得精彩,我们一行人听得兴趣盎然。

秦国灭赵后,秦始皇巡幸邯郸。可能是他对童年历险之事记忆犹新吧,将他母亲家的仇人统统活埋,但他并未夷平赵王城。

夷平赵王城,是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二年,天下开始大乱,陈胜、吴广的部下陈余、张耳在邯郸拥立赵王后代赵歇为王,秦将章邯引兵攻陷邯郸。章邯比秦始皇的手段更厉害,“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在赵王城遗址发掘调查中,发现“龙台”西侧夯土基址上有大面积灰烬层,为火烧宫殿痕迹;四周城墙两侧滚满夯土土块,亦属人工毁城所致。

赵王城被秦国夷平不久,秦国自己的阿房宫也被项羽的一把大火烧了。至此,同出一宗的秦、赵两家两国的恩恩怨怨才算彻底了结。但是,中国依然存在,恩恩怨怨、兴衰存亡仍在永无休止地继续……

正是这连绵不断的恩恩怨怨、兴衰存亡,激荡着历代文人墨客的丰富情感。历朝历代有关邯郸的诗文连篇累牍。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这样写邯郸的:

醉骑白花骆,

西走邯郸城。

……

平原三千客,

谈笑皆豪英。

毛君能颖脱,

二国且同盟。

皆为黄泉土,

使我涕纵横。1994年10月

秦皇驰道

秦皇驰道是什么意思?两千二百多年前,横贯中国大地的高速公路!

古井陉关秦皇驰道遗迹,仅存约一公里,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井陉古关白石岭关隘口。这是秦皇驰道北方干线中最险最窄的路段。《史记》中称:“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列阵”,指的就是这一段。

我是从关隘东侧新修的简易便道走上坡去的,路旁站着几尊元代石雕人像,浑朴敦厚模样。看样子是从别处移来的,想必原来在某处守墓站岗,一站就是几百年,从未擅离岗位一步。如今这里已变成旅游景点,他们也离开旧主人,来这里赶时髦,为游人们当仪仗。看得出他们脸上也隐隐洋溢出一丝含蓄的笑意,连他们也在为时代的进步而高兴。但这几尊元代石像的存在,同秦皇驰道毫不相干。

顺坡往上走,见路旁有座“白马告状庙”,一间简陋小屋,里面站着一匹泥塑白马。倒是这座小庙,最先给了我一些关于这条古道昔时繁忙景象的确切信息。井陉关为古时“燕晋通衢”,关险路窄,商贾往来,十分繁忙。繁忙到什么程度呢?这里聚集了一群靠帮人推车上坡谋生的人。相传有位商贩赶车载物途经此关,由于车轻马壮,无须帮推,不想多花那几个钱,但这群古时的推车汉们,车主不叫推,就在后面暗使伎俩,叫他拉不上去。那商贩一时性急,用刀子往马腚上猛扎几下,白马剧痛之下猛冲上坡,倒地而死。不久,那几位恶作剧的推车人相继死去,死时都学马叫。说是白马到阴间去告了一状,让那几人造孽遭报应,来生也变驴做马,受人驱使。剔除这则民间传说的迷信成分,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这条关隘古道的陡险和繁忙。

再往上坡走,来到一座古驿站。三间石砌小屋,正中门楣上方,有石刻“立鄙守路”四字。经考,此驿站建于清嘉庆辛未年(1811年),有清道光年间陕甘总督那彦撰写的《平定州东路修治石道碑》碑文佐证。路旁崖壁上另镶有清雍正十三年间(1735年)的修路碑刻一块。诸多实物史料都足以证明,这条秦皇驰道自开辟以来,两千余年间始终作为一条交通干线,一直沿用至清。自秦以降的历朝历代,只是对它不断做些修缮维护而已;修路碑刻众多,又足见此处关隘古代交通繁忙。驿站建立至今一百八十余年,与秦皇驰道相比,它的资历实在太浅了一点。但由于战争频繁,世道变迁,连这样的驿站,全国也仅存两处。另一处在苏州横塘,为砖木结构。这两处古驿站,均被研究古代交通邮政史的学者视为至宝,倍加珍惜。过去我一直认为,驿站,是古代信使交接邮件的中转站而已。但这座驿站门楣上那“立鄙守路”四字应作何解?查阅古驿史学者许锡良先生文章得知,它语出《国语·周语》:“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栽树成行,标明道路,途中置馆舍,以待过往信使和官员,这是周朝就已制定的交通法规。如此说来,这是一处古代邮政所兼官方招待所。鄙,是离国都很远的地方,古时称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鄙,距国(都)五百里”,这当然只是个大概数。鄙从“邑”,即有人居住的偏远小地方。在远离大城市的交通要道旁,设站接待信使和来往官员,这便是“立鄙守路”的意思了。秦始皇在修筑驰道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馆驿制度,“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古驿站现已被当作临时展览室,唯一的一件实物展品,竟是一块被磨得光光的石头,中间有一道尺把深的光滑凹槽,我不识其为何物。一看说明,大吃一惊,秦皇驰道上千百年车轮碾出的车辙!

急问:“哪里出土的?”

答:“山上一路全是,上去看吧。”

我疾步上山,看到了!从山体上凿出的石头路面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像铁路路轨似的,向西穿过关门,延伸到山坡那边缓缓下坡西去。看到如此年代久远、见所未见的历史陈迹,连我的两个女儿也惊叹不已:“呀,呀……”车辙上,按照西安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原大尺寸,复制了一辆战车,由四匹骏马驾驭,轮子压在车辙内,栩栩如生,欲驰欲奔。井陉古关隘口的狭窄孔道,的确只能容纳这样的驷马单车通过,我终于弄明白了古时候这段路程“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列阵”的意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