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人气血更通畅的饮食调养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17:30:24

点击下载

作者:余瀛鳌,陈思燕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女人气血更通畅的饮食调养书

让女人气血更通畅的饮食调养书试读:

前言

中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无数先贤的智慧结晶,其中不仅包括治病救人之术,还蕴含修身养性之道,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在悠久的岁月里,默默守护着华夏一族的健康,为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了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但很多新型疾病也随之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痛苦。虽然医疗技术不断创新,但疾病同样“与时俱进”,在现代医疗技术与疾病的长期“拉锯赛”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古老的中医药并没有过时,而且,在很多疑难杂症、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正因如此,一股学中医用中医的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很多外国朋友开始尝试用中医治病,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例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游泳金牌的天才选手菲尔普斯,就曾顶着一身拔罐后留下的痕迹参赛,着实为中医免费代言了一把。在国内,中医药的简、便、廉、验,毒副作用小,也收获了大量忠实爱好者,他们极其渴望获得大量的中医药科普知识,但是,中医药知识深奥难懂,传承普及都不容易,这一现象也造成了此领域鱼龙混杂,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一些伤害。

鉴于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其办公室设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其成立目的就是整合中医药科普专家力量,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创作一系列科学、权威、准确又贴近生活的中医药科普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科普需求。

在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出版了《一家人的小药方》系列丛书,市场反响热烈。如今,我们再度集结力量,出版《一家人的小食方》系列丛书。两套丛书异曲同工,遥相呼应,旨在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给大众。书中选择的大都是一些简单有效、药食两用的食疗小方,很适合普通人在家自己制作;这些药膳小方有些来源于中医古籍,有些来源于民间传承,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检验,安全可靠。在筛选这些药膳方子时,我们也针对现代人的体质特点和生存环境,尽量选取最能解决人们常见健康问题的方子,并且按照不同特点,分别编成8本书,以适合不同需求的人群。

为了更加直观地向人们展示这些药膳,我们摄制了大量精美图片,辅以详细的制作方法、服用注意事项。全书图文并茂,条理分明,让人们轻轻松松就能做出各种营养丰富、防病强身的药膳,只要合理搭配,长期食用,相信对大家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都有巨大的帮助。

为了确保书中所载知识的正确性,我们特别邀请中医药专家余瀛鳌教授领衔编写本套丛书。余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教授,曾任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古籍整理,民间偏方、验方的搜集整理工作,有着极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本丛书提供了相当权威、可靠的指导。在此,我们对余教授特别致谢。

在本丛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在此对所有为本丛书编写提供指导的专家表示深深的感谢,对为本丛书出版辛苦工作的众多人员致以真切的谢意。最后,还要感谢与本丛书有缘的每一位读者。

祝愿大家永远健康快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范吉平2017年8月8日壹女人全靠气血养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

中医认为,人体存在气、血及津液等精微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对身体的骨、肉、脏、腑相互作用及影响,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

调养手记《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聚则人生,气血和则人存,气血盈则人强,气血亏则人衰,气血竭则人亡。”人活一口气气是什么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并且运行不息的一种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存在于人体的脏腑组织,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反映出来。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可以说,人体生命的维持有赖于气。

调养手记《难经》:“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类经》:“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的主要功能

推动作用:气是人体的动力之源,它激发和推动着生命的运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保证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和功能的正常发挥。气不足,则发育缓慢,人体早衰,脏腑功能衰弱,运化及代谢功能都会出现障碍。

温煦作用:气能调节体温,温度低时蓄热保暖,温度高时则发汗散热,使人保持体温恒定,以保障脏腑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如果阳气不足,人就会出现畏寒怕冷、脏腑功能衰减等情况。

防御作用:气是人体的护卫者,是防病抗病的关键。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并将病邪驱出机体。气可以化邪、化湿、化寒、化毒、化脂、化瘤,将体内百毒“气化”,通过代谢排出体外。

固摄作用:气能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起到统辖、固摄、防止流失的作用。如对唾液、汗液、胃液、肠液、尿液、经带、精液等进行固摄,调节并控制其分泌、排泄量,防止其过多流失。如果气的固摄功能减弱,就会出现月经失调、自汗、遗尿、泄泻以及各类出血症等情况。气的固摄作用还包括托举脏器,保持其稳定,气不足则容易导致各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都是气虚的表现。气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气虚:正气不足,阳气虚弱,脏腑机能衰退,阴寒弥漫。脾气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浮肿、脏器下垂等;肺气虚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喘促、出虚汗等;心气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怔忡等。

气滞:气机阻滞不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秘以及胸胁、乳房、腹部等部位胀痛。

气郁:多因情志不舒而致气机郁结,常表现为抑郁烦闷、多愁忧愤、失眠、食少等。长期气郁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形成血瘀,引发多种疾病。

气逆:气机升降失调,气不降反而上逆,常表现为头晕脑胀、头痛易怒、泛酸、恶心呕吐、咳喘等。

气陷:在气虚的基础上出现气的升举无力状况,常表现为头晕倦乏、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腹部坠胀、脏器下垂、脱肛等。养正气,祛邪气

气分正气和邪气。只要身体里正气充沛,邪气就进不了身体,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防范疾病的根本就是养护好一身正气。正气充足则抗病力强,即使有外邪侵犯也不致发病;正气不足则抗病力弱,外邪容易入侵而发生疾病。一旦发病,正气与邪气的强弱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正气强于邪气,则邪气不能深入,疾病很快自愈;正气弱于邪气,则邪气由浅入深,疾病日益加重。邪气

邪气指人体内外一切不正之气,泛指各类致病因素。因来源不同又分为外邪和内邪。

内邪:是由正气失和而产生,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滞气、逆气、瘀血、痰饮、七情太过、劳逸等。

外邪:即外界不正之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气。

营气和卫气

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动作和防卫免疫系统

阳气:分布于脏腑,构成脏腑阳气,运行于经络,有推动、温煦作用,主升、出、散、开、宣、动、化等,组成卫气。正气

正气指真气、元气,是构成人体各种活性物质的统称,也可以理解为人体的生理机能,表现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正气主要包括阳气、阴气。

阴气:分布于脏腑,构成脏腑阴气,运行于经络,包括精气、血气、津液之气,有濡养、凉润作用,主降、入、敛、合、纳、静、藏等,组成营气。人靠血滋养

血通过气的推动,循着经脉运行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为人体各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营养。血的主要功能

滋养作用:血在脉中循行,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若血虚失养,便会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四肢麻木等症。

养神作用:血与神志活动有密切关系。只有血液充足,才能保持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血虚则会出现烦躁、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甚至神志恍惚、谵妄、昏迷等症。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血虚:血虚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嘴唇和指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月经延期、量少色淡,甚至闭经。

血瘀:由于气滞或寒凝血脉造成的瘀血阻滞,常表现为胸胁痛、脘腹胀痛、乳房胀痛、头痛、瘀肿疼痛、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以及妇科囊肿、结节、肿瘤等。

血热:血热多是由于阴虚内热造成的,常表现为身热、心烦不眠、疮疡肿痛及各类出血证。气血互生,相互依存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与血在人体内各有不同作用,而又是互相滋生、互为依存的。气足则血行畅顺,血足则气行健旺,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血没有气的统领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没有血作为基础,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不能传递到全身各个脏腑。气与血任何一方的长期亏损,都将导致另一方的亏虚。所以,气血往往同亏,而在补益时也常常需要同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所以补血时常要同时补气,“气血双补”才能见效。气血良好的基本条件

1 气血要充盈,不能亏虚

亏虚就是不足,气不足、血不足或气血两亏,使人体失去了健康的物质基础,必须及时补益。

2 气血要畅通,不能瘀滞

气不足则推动无力,气太过则滞留窜痛,都易造成血瘀,久滞必瘀,引发疾病,因此,气血不仅要充足,还要动起来。女人以气血为本

气血对女人尤其重要。女性的一生要经历经、孕、产、乳等过程,气血损耗相当大,并且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周期性的剧烈变化,这些都会使身体发生相应的改变,使女性更容易出现气血亏虚的状况。因此,注重气血调养是女人一生的功课,它不仅关系到女性的面容、体型、衰老程度,还对女性的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可以说,女人健康、美丽的根本都在于气血。而气血的充盈、调和与饮食又有很大关系,所以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说明饮食调养的重要性。察颜观色,气血养出好容颜

气血充盈畅达,是女人容颜娇美、青春常驻的真正秘诀。健康之美是整容、化妆等外在技术无法达到的自然美状态,也是血脉运转良好、正气充足、没有疾病的体现。而气血不足时,气血难以滋养头目,上荣于面,必然会出现面色不佳、皮肤粗糙、毛发枯黄、早衰易老等问题,影响容颜。

眼睛:气血顺调者眼睛灵动有神,气血虚弱或瘀滞者多眼睛干涩、眼神黯淡、目光呆滞、视物昏花,常见眼袋、黑眼圈等问题。

嘴唇:气血佳者嘴唇丰盈饱满,血色充盈,有自然的红润,气血不佳者则嘴唇干皱、唇色苍白或青黑暗紫,没有血色。

头发:气血旺盛者头发浓密,乌黑亮泽,气血不足者发量少,头发多枯黄、分叉、脆弱易断,或早白、脱发严重。

面色、皮肤:气血充足者面色光泽红润,皮肤柔滑细致,不论肤色深浅,都明亮鲜活,光彩照人。而气血不足者多面色萎黄或苍白、黯沉,没有血色及光泽,皮肤有粗糙、干痒、多皱、松弛老化等早衰迹象,给人疲惫、憔悴之感,气血瘀滞者则多有瘀斑,如常见的黄褐斑,严重影响颜值。身材适中,体形胖瘦看气血

好气血的女人骨骼强壮、肌肉丰满、骨肉均匀,身材适中,不胖不瘦。体形偏胖要补气

胖人一般气虚者居多,体内阳气不足,新陈代谢缓慢,就容易有痰、湿积聚,不易去除,造成水液及脂肪的代谢障碍,从而造成肥胖、水肿。肥胖严重的女性多有内分泌失调,会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等,往往高发妇科疾病。体形偏胖者常需要补气,以推动机体运作,代谢的功能增强了,体形自然正常了。所以说,补气是减肥的有效方法。体形偏瘦要补血

体形偏瘦者代谢过于旺盛,或精力、体力消耗较大,往往阴血不足,容易出现阴虚火旺、内热亢奋等状况,造成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故瘦弱的女性常出现闭经、不孕、早衰。因此,偏瘦的女性应注意养阴补血,不仅能使人珠圆玉润,更重要的是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月经顺畅,气血状况晴雨表

女性以血为本,月经的状况是衡量女性气血状况的晴雨表。月经规律、顺畅的女性一般气血充盈、畅达,健康状况良好,容颜美丽,情绪稳定。而气血不足或瘀滞可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直接表现为月经不规律、经色或经量异常、容易痛经,甚至闭经,并常伴有性欲冷淡、心情烦躁、疲惫乏力、容颜早衰等问题,对女性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由于女性每月一次的经血来潮,失血较多,也因此形成了女性的造血及自我修复能力更强的特点,所以女性的血色素普遍高于男性,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也正是由于女性的身体每月都通过月经来自我调整,及时修复,并对身体的不良状况发出相应的警示,使得月经成为了女性的“守护神”。绝经之前的女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而绝经之后,发病率就会大幅提高。

女性的月经一旦出现异常,就说明气血状况出现了问题,此时如能及时调整,重点在补肾气、养肝血、健脾胃,调整寒热并疏解肝气瘀滞、活血化瘀,就能调畅经血,全面改善女性健康。手脚冰凉,寒湿偏重补阳气

不少女性手脚总是冰凉的,这是由于体质偏虚寒、阳气不足、失于温煦造成的,多表现为形寒肢冷、手足不温、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喜热饮热食、面色苍白、虚胖、肌肉松软、精神不振、疲乏嗜睡、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淡胖润、舌边有齿痕等。

这类表现者多为体内寒气偏重、脾虚、湿邪内郁、阳气偏虚,易患痰饮、咳喘、肿胀、泄泻、寒湿痹痛等证,女性还容易痛经、宫寒不孕、容颜早衰。

阳虚体质的女性重在补阳气,要切记“宜温暖,忌寒冷”的原则。

要多在阳光充足时,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季节,以振奋、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

夏季暑热多汗,易致阳气外泄,要尽量避免强力劳作,出汗过多,贪凉饮冷。

秋冬季节要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的保暖。

饮食上,多吃温热食物,忌生冷寒凉。

按摩、艾灸、泡足也是很好的助升阳气的方法。内热烦躁,阴血亏虚重养阴

与虚寒的女性不同,不少女性手足心常常热得发烫,这可能不是身体强壮的实热,而是体内阴血津液亏少、阴虚内热的虚热表现。

虚热者除了手足心热外,还常有身体燥热、面色潮红、眼睛干涩、口燥唇干、头痛咽肿、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少且黄、眩晕耳鸣、烦躁失眠、潮热盗汗、舌红苔少等状况。

阴虚和血虚常相伴而生,此类女性多形体消瘦、情绪烦躁、贫血、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干皱、容颜早衰、月经延期、经少色淡、甚至闭经。

阴虚内热体质的女性重在养阴补血,清热润燥,静心安养。

日常生活中“宜静养,忌熬夜”。中医认为,“动能助阳,静能养阴”,疲劳、熬夜都是暗耗阴血的重要因素。

人们常说“美人是睡出来的”,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是阴血亏虚者最好的保养方法。

阴虚内热的女性往往容易上火,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应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及时转移不良情绪。

饮食上,注意多吃生津液、益气血的食物,如鸭肉、鱼肉、豆腐、牛奶、燕窝等,以补血养阴、生津润燥。忌辛辣刺激、温热香燥的食物,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燥热。体弱多病,提高免疫护正气

气虚体质者可以用“体弱多病”来形容,防病、抗病及病后恢复能力均较差。这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容易因外邪侵袭或内邪气盛而导致多种疾病发作。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邪气之所以侵入人体而致病,是因为人体的正气不足,不足以抗邪,故邪气就显得强盛。

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动则喘息、精神不振、体倦疲乏、不耐劳作、肌肉松软下垂、易出虚汗、便溏、水肿、脱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气虚的女性除了容易体形肥胖外,因气不足以固摄血液,还容易出现月经先期、经量多、色淡、非经期出血、神疲肢软等状况。

气虚体质者要特别注意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在饮食上,多吃补益脾气、肾气、肺气的食物,忌油腻、辛辣、苦寒及容易破气、耗气、散气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切忌劳作出虚汗后受风。

可选择一些比较柔缓的健身运动,如慢跑、步行、太极拳等,以流通气血,改善体质。怀孕产后,调养气血关键期

25~35岁的女性身心成熟、气血旺盛,生殖系统最为活跃,是孕产的最佳时期。而女性特有的怀孕、分娩、哺乳等生理过程都会耗损大量的气血,如果不注重补养气血,容易造成日后气血亏虚,从而影响体质。因此,从备孕开始,一直到产后哺乳期,都是女性调养气血的关键时期。

备孕期间,如果女性的气血不足,容易出现宫寒、月经不调,导致难以受孕。

十月怀胎时,孕妇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气血滋养,胎儿也全依赖母亲的气血供养,一旦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贫血、水肿、流产滑胎、早产、胎儿先天不足等问题。

分娩时体力消耗过大、失血过多或剖宫产,都容易引起贫血、气血两亏的情况。严重者易出现产后身体恢复慢、乳汁不足、产后抑郁等产后综合征。

产后哺乳期的母亲更需要补益气血,因乳汁全赖气血化生,长时间的哺乳对身体的损耗很大,补益不足容易透支健康,出现筋骨酸软、白发、脱牙等早衰现象。

女性在孕产期气血调养得当,不仅有益孩子的健康,更可为中年阶段的健康保驾护航,让身体素质甚至比怀孕前更好。所以,千万不要错过孕产期这个调养气血的最佳时期。更年调养,妇科疾病不上门

45~55岁处于更年期前后,女性的月经逐渐停止,体内雌激素陡降,人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内分泌紊乱,加上这个年龄容易出现肝肾不足、心肾不交等问题,导致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十分常见。

更年期综合征一般表现为潮热、多汗、烦躁或抑郁,并常伴有胸闷眩晕、失眠心悸、疲劳倦怠、腰背酸痛、骨质疏松等问题,身材明显变得肥胖,体态逐渐沉重下坠,衰老的步伐加速了,开始出现皮肤和肌肉松弛、头发变白脱落、牙齿松动、骨质疏松、视力减退等情况,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也开始多发。

此外,一些妇科疾病也常常在这个时期乘虚而入,如阴道炎、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这都与气血亏虚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一般来说,平稳度过了更年期,人体逐渐适应了体内的激素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平衡阶段之后,女性的衰老速度会逐渐减缓。因此,更年期养好气血,对女性老年阶段的健康状况有非常大的影响。

女性更年期调养重点是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多吃一些养阴益血、延缓衰老的食物,尤其是富含植物雌激素的大豆类制品,多饮牛奶。

日常生活中要坚持适度的锻炼,以促进气血运行,多晒太阳,及时补钙。

调节情绪,远离各类负能量,保持心情平和。

定期体检(加强妇科检查),预防老年疾病及妇科病。心平气和,妇人之病多气生

女人一般比较感性,容易抑郁不畅、敏感多疑、生闷气,从而造成气机郁滞,出现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精神疲惫、胸胁及乳房胀痛、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气郁不舒,易致百病丛生,且难以治愈,因此有“妇人之病多气生”之说。

气郁的女性多形体偏瘦,性格较为压抑、内向、不稳定,也有部分女性偏亢奋,激惹易怒或喜怒无常,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在阴雨天尤为明显。

了解女性容易气郁的心理,在调养时就更要注重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活血化瘀,首先让心平和下来,把气理顺了,让气机调和,血脉畅行,就能防止情志过度而转化为邪气伤身。“心病还需心药医”,女性心理方面的调养是关键,应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最忌生闷气,有不良情绪时要想办法及时化解,以防过极。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也有助于放松身心、和畅气血、减少忧郁。

调养手记《女科百问》:“气和则生,气戾则病。结为积聚,气不舒也。逆为狂厥,气不降也。宜通而塞则为痛,气不达也……内经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惊则气乱。九气不同,故妇人之病,多因气之所生也。”五脏滋养全靠气血

心、肝、脾、肺、肾,为人体的五脏。五脏全靠气血的滋养,才能阴阳平衡、各司其职、和谐运作,五脏调和,人体自然会健康强壮,气血通畅。

五脏的健康状况往往会通过外表反映出来,五脏气血调和的女性肌肤润泽、身材匀称、神采奕奕,女性之美也会由内而发。反之,任何一脏或多脏之间的气血不调,都会打乱全身的平衡状态,不仅容貌受影响,还会给病邪以可乘之机。所以,女性要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五脏的气血调养。肾气充足,青春长驻

肾是人体生命之源,又被称为“先天之本”。

肾主管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衰老、死亡的全过程。肾气充足时,人体生命力旺盛,有精气神,活力十足,容光焕发,生殖功能良好。而肾气虚衰时,人就会疲惫乏力、性功能下降、容颜早衰,女性还易出现宫寒不孕、经带异常,且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及囊肿、更年期提前等。

肾主水,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肾气不足,容易造成水肿、出虚汗等水液代谢失调现象,面部则多见黑眼圈、眼袋、暗斑等问题。

肾生髓主骨,且“齿为骨之余”,肾精不足,会出现牙齿松动、骨质疏松、腰酸腿疼、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肾“其华在发”,肾与头发的枯荣有直接关系,头发枯黄、白发早生及脱发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肾气失调有关。

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女性肾虚易出现非正常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带下、滑胎、子宫脱垂等问题。

人体的衰老也是从肾开始的。所以,想要容颜不老、青春永驻,首先就要养好肾。

补益肾气除了要注意劳逸不可过度、避免熬夜、纵欲外,食补也非常重要。日常饮食中多吃些山药、枸杞子、黑芝麻、核桃仁、莲子、栗子等食物,都能起到补肾抗衰的作用。脾胃健运,肌肉丰满

脾胃可以吸收和运化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化生为精、气、血、津液等,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人肌肉丰满、四肢健壮。所以说,脾胃是人身气血生化之源,又被称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起主要作用,具有运化水谷、水液的功效。脾虚则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水肿等症。

脾主统血,脾既可生化血液,又对血液有固摄作用。脾虚的女性不仅容易贫血,还常出现经血异常及各种出血病证。所以说,“血虚源于脾虚,补血必先补脾。”

脾主四肢和肌肉,开窍于口。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面色和口唇红润,皮肤有弹性,四肢灵活健壮,肌肉丰满紧实。脾气不足,容易出现面色苍白萎黄、口唇色淡、皮肤松弛多皱、肌肉消瘦或虚胖水肿、大便稀软、易于泄泻、四肢倦怠无力等。

养护脾胃是补益气血的关键,而养护脾胃的关键还是饮食。日常多吃粥最养脾胃,米面谷粮、豆类及豆制品、肉类,都是有利于补益脾胃、增强气血的理想食物。脾虚的女性可多吃大枣、山药、糯米、小米、莲藕、豆腐、牛肉、鸡肉、猪肚、莲子、牛奶等食物。

此外,健脾还应注意保持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或贪凉饮冷,避免思虑过度、过度操劳或久坐不动。还应特别强调,过度节食减肥有伤脾胃及气血,弊大于利。肝血通畅,容颜娇美

俗话说“肝好才漂亮”,养肝对女性格外重要。“肝为血海”,肝藏血,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如果肝有病,藏血功能失常,不仅会出现血量变化和血流、循环的失于条理,还会影响到机体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肝血亏虚易产生疲倦萎靡、肌肤失养、月经量少、闭经、惊悸多梦、夜寐不安等问题;如果肝不藏血、血热妄行,则可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等。

肝主疏泄,可保持全身气血畅通调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顺畅,气血调和。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会出现肝郁化火、气血瘀滞等问题,女性常表现为面色铁青、黯淡无光、面部多黄褐斑或痤疮、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乳房或胸胁胀痛、精神抑郁或易怒、烦躁失眠、食欲不佳等。

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眼睛只有得到肝血的充分滋养,才能炯炯有神,否则易双目干涩、昏花。肝血的盛衰,还影响指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指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指甲软薄,枯干变色,甚至变形脆裂。

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怒最伤肝,养肝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情,切忌愤懑抑郁、暴怒生气,只有心胸畅快、情绪平和的女性才会有柔和润泽之美。

在饮食上,多吃菠菜、柑橘、胡萝卜、豌豆、绿豆等,对养肝补血、疏肝解郁、清肝解毒有益。心神安宁,气血和顺“心为君主之官”,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营养各脏腑,并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畅通,血液才能正常运行。心的气血不足、心血瘀阻,则会出现心悸、胸闷,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

心主神志,藏神。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不足或心神失养,会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常表现为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志不宁、烦躁不安、哭笑无常等状况。

心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在窍为舌。所以,心气不足、心血亏虚也常出现虚汗多、面色苍白无华、口舌生疮、反复口腔溃疡等问题。

养心最重要的方法是避免情志过度,让身心充分放松,以宁静灭心火,以改善心悸失眠、情绪烦躁等问题。女性容易受情绪影响而扰乱心神,或者操心、烦恼的事太多,这些都不利于养心,所以,女性尤其要注意让心宽一些。

心的气血不佳者也可通过饮食来调养。如大枣、龙眼肉、樱桃、葡萄、莲藕、百合、柏子仁等食物可养心血、安心神,适合血虚心烦失眠者;山楂可活血化瘀,软化心血管,适合心血瘀阻者;红豆、西瓜、番茄、莲子心等食物可清心火,适合血行过旺、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者。肺气畅通,皮毛润泽

肺主气,主呼吸,通过吐故纳新来进行体内外气体的新陈代谢,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以维持生命。肺气充足,则呼吸均匀调和,气机顺畅。若肺气不足或肺气不宣,易导致呼吸无力、咳喘、气短、胸闷、体倦乏力、声音低怯、自汗、怕风、伤风感冒等症状。

肺主皮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毛孔的开合,所以,皮肤的好坏与肺息息相关。皮毛为一身之表,也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气充足,则皮肤、毛发润泽光亮,毛孔开合正常,外邪也不易通过皮毛入侵人体。若肺气虚弱,一方面容易伤风感冒,另一方面,易出现皮肤干燥无光、面色苍白憔悴、头发枯槁早白等状况,且癣、疹等各类皮肤病多发。

所以,肺弱的女性多体型消瘦,皮肤干枯不润,娇弱易生病。只有养护好肺,才能使肌肤水润光泽,并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肺喜润恶燥,护肺气就要远离伤肺的内外因素,如吸烟、干燥、寒冷、风邪、空气污染等,让肺能自由、畅快、清爽地呼吸。

此外,避免过度疲劳、缓解悲忧情绪也有利于肺气的维护。

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些梨、牛奶、银耳、莲藕、百合、山药、萝卜、杏仁、白果、核桃仁、甘蔗、豆腐、蜂蜜、燕窝等,对补肺气、润肺燥、清肺火均有益。调养气血从饮食入手

气血的化生主要来源于饮食,食物是人体获取能量,得以持续运转的基本要素。因此,三餐定时定量、营养充足平衡,才是气血良好的最有效保障。药膳食养有学问汤水最宜女性调养

俗话说“女人靠水养”,这话非常有道理。从人体结构上来说,女性身体的含水量要大于男性,难怪《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女性尤其适合用汤水来调养。由于女性的经、带、孕、产、乳等生理原因,阴血耗损较大,阴血、津液常不足,所以,女性在补养时,一定要重视养阴、补血、生津液、补水,这就是女性要“靠水养”的原因。

在日常饮食中,女性可多通过温热的汤、粥、茶、饮等形式补益,不仅使食物的营养更易吸收,有助于养护脾胃及气血生化,还能补充足够的津液和水分,改善皮肤粗糙、毛发干枯、心烦口渴等现象,使人更滋润、更年轻。秋冬最宜补气血

秋收、冬藏,这两个季节以收敛、潜藏为主,最有利于人体进补。通过饮食摄入的营养也最易存留于体内,不像春夏季节有太多的宣发和耗散。

气血不足的女性在秋冬季可加强食养,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养好秋冬,来年春夏时,就会看到一个肌肤润泽、光彩照人、健康有活力的女人。分清寒热

药物、食材都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寒”“热”并不是单纯指温度,而是指药物、食材的内在性质,即食用后对人体产生的相应影响和作用。《黄帝内经》中记载,“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说明了不同体质者选择药物、食材的原则。

我们经常食用的日常食材以平性居多,对各种体质者均宜。体质偏阳虚畏寒者可多吃些温性、热性的食物,避免寒、凉食材,而偏阴虚内热者可多吃些寒凉食物以清热,不宜多吃温性及热性的食物。

适合寒性体质者

热性食物:使身体生热,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扶助阳气、祛除寒邪等功能。如肉桂、干姜、花椒、辣椒等。

温性食物:比热性食物相对温和,具有发散表寒、温中散寒、温通气血等功能。如羊肉、鸡肉、桂圆、红枣、核桃等。

各类体质者均宜

平性食物:性质不寒不热。具有健脾开胃、强壮补益等功能,各类体质者均宜。如米、面等粮食,根茎类、瓜茄类蔬菜,菌类等。

适合热性体质者

凉性食物:比寒性温和,具有清热养阴、益阴除烦等功能。如梨、西瓜等水果,百合及部分绿叶蔬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等。

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燥湿、凉血等功能。如绿豆、金银花、菊花、荸荠等。五味有不同“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不同的味道对人体五脏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即“五味养五脏”。所以,也可以根据“五味”来补益五脏、养生保健。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过度,适当地加强某种味道可以起到补益作用,而味道过重,反而会损伤脏腑。气血亏虚的调养法虚者补之

人体某些组织、脏腑或整体的功能低下,体内阴、阳、气、血虚弱不足,即为“正气虚弱”。

虚者普遍有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气短等症状。又根据证候不同,细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虚证。中医养生的方法是“虚者补之”,体虚者可根据自身较为明显的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益。

由于人体气血阴阳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以单一的虚证并不多见,往往是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虚证相伴而生,因此,如果兼有两种虚证的症状,最好能同时进行补益,才有更好的效果。对证补益气滞血瘀的调养法理气化滞的饮食法

气滞比较多见的是脾胃气滞和肝气郁滞。尤其是女性,肝气郁滞的情况更为常见,而肝气横逆又常犯胃,引起脾胃不和,产生多种症状,所以,二者往往相伴而生。气滞者可根据自身症状,找到适合的食物调理,以达到理气宽胸、疏肝解郁、破气散结、行气止痛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