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时间不够这回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04:45:18

点击下载

作者:战拖达人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哪有时间不够这回事

哪有时间不够这回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哪有时间不够这回事作者:战拖达人设计:上官雅弘排版:郝禾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31691938本书由北京兴盛乐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p r e f a c e

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他们为生活操心,为生计奔波,为工作劳碌,忙于处理没完没了的烦琐事务,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想把时间的弹簧拉长一些,在时间的海绵中多挤出一点来。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可是许多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为什么时间总是那么少?”“我的时间又被占用了。”“时间总是和我作对。”“我挪不出时间。”“工作时间太紧张。”“没有时间休息,太累了。”“只要我有更多的时间,我就会……”

他们不断地抱怨。但是他们没有发现,其实时间一直在他们手中,占用时间的正是他们自己,使时间变少的也是他们自己。他们所说的那些话,正说明了时间是可以被自己管理的,可以被自己掌控的,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为什么时间总是那么少?”——时间是可以量化的所有物。“我的时间又被占用了。”——时间可以被拥有。“时间总是和我作对。”——时间可以影响心理状态。“我挪不出时间。”——时间可以被挤出来。“工作时间太紧张。”——时间可以分配。“没有时间休息,太累了。”——时间可以抽出来。“只要我有更多的时间,我就会……”——时间可以被支配。

这些话告诉我们,时间是可以被个人制造、拥有、使用的能源,是可以为个人所掌握的。

每一天我们都过得不一样,但如果以一个时间段来看,你对于时间的利用与分配却是大致相同的。你也许常常会看表,知道每一个时刻,但你可能并不知道时间是怎么消失的,不清楚它们是怎么被你用去的。这些都源于你不会利用时间,不会管理时间,不会驾驭时间,因此你总是被时间牵着走,永远感到时间不够用。

是时间不够,还是你不会用时间?其实没有时间不够这回事!珍惜时间的人,永远有时间;漠视时间的人,一直缺时间。勤奋的人,时间越来越多;懒惰的人,时间越来越少;积极行动的人,占尽时间先机;拖延散漫的人,处处落后于时间;懂得规划时间的人,是时间的主人;不善管理时间的人,成为时间的奴仆……

本书从当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状况出发,剖析了人们工作、情绪、生活失衡的种种现象,揭示了人们感觉时间不够用的内在原因。同时,本书提供了一系列掌控时间和工作的高效方案,引导广大读者科学统筹时间,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利用时间,走出忙碌、盲目、茫然、无序、低效的泥潭,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游刃有余,创造高效的人生。

时间永远够用,就看你怎么用!一本适用于任何人任何情境的时间管理手册,为你带来一场时间管理的革命。翻开本书,你的人生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掌控时间,掌控工作,掌控人生,从本书开始。PART 01时间不够?哪有这回事我们时常感叹时间不够用,然而我们又时常漠视时间、虚掷时间。想一想,你有多少时间花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上了?有多少时间花在自由散漫上了?有多少时间花在无休止的抱怨上了?有多少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网、聊天上了?有多少时间花在拖延上了?……时间是最伟大、公正的裁判,如果你荒废时间,等待你的将是时间的无情惩罚。时间无限,人生短暂,记住: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是时间不够,还是在虚度年华

现在不少人时间观念不强,不珍惜青春时光,缺少上进心,不愿意在学习和业务技能上投资时间,而是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他们抵不住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沉湎其中,流连忘返,以至忘了时光的存在。

每一天下班之后,或者节假日,我们就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或电脑,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是通宵,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质量。

我们也在第二天艰难起床时发过誓,今天再也不要看那么久电视,上那么久网,然后,到了晚上,看电视依旧,上网依旧。

我们看电视看什么?看电视连续剧。上网干什么?大多数人是在刷微博、聊微信或者玩游戏。总之是一句话:不是打发时间,就是被时间打发。

电视和网络,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明知道这样会消耗掉我们的大把时间,会耽误学习、工作,甚至是透支健康,可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我们难以拒绝,也因为我们不想拒绝。

电视和网络上的内容再精彩,也不是我们的真实生活。我们真正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之中,在社会舞台之上。

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诱惑不止电视和网络,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去哪里,可是面对这些诱惑时,我们依然驻足。

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没有战胜眼前诱惑而遭受灭顶之灾的人,数不胜数。对于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来说,每一种诱惑都难以拒绝,因为它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和快感。

有的年轻人会说,这个世界很无奈,很无助,我们需要精神寄托。我们已经走得很累,活得很辛苦,只有在电视和网络上,才能让自己稍作停留。

我们有多少时间被电视剧吸引?有多少时间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有多少时间在胡思乱想?“没时间、没精力干这件事情”,其实意味着我们还没有把这件事真正纳入到日程上来。“谁若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浪费时间就是在虚度年华,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成功只能与你无缘,幸运也不会光顾你这里。

我们的精彩,在人生的舞台上,不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今生不是为了当一名看客,而是要成为精彩剧情的主角。是时间不够,还是在耽于空想

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多年以后,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呢?是这些目标不切实际吗?是这些目标遥不可及吗?还是我们没有这个实现的机会?都不是。

一项计划很容易在脑海里呈现,让我们坚定不已,甚至还确信这是必将实现的计划。由于工作繁忙,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所以一推再推,“反正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紧张呢?等忙过这阵再做也不迟嘛。”当我们一次一次这样想的时候,这个计划在脑海里就渐渐淡漠了。

有想法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着手去做的人不多。我们总是给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借口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由,只要想做,总会挤出时间。那些忙得不亦乐乎的人,有多少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成功不是等来的,把希望寄托在将来,是一种无意义的等待,只会使你的计划落空。那些说时间不够用的人,不是时间太少,而是他们要干的事情太多。那些无意义的、琐碎的事情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你没有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换句话说,这件事对我们来说还不是很急迫。

当我们有一份工作可以解决温饱的时候,对今后的人生构想可能就不急于去付诸实施,因为我们还没有紧迫到那种程度,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驱使我们硬着头皮去做我们要做的事情。

延误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荒废我们的生命。

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些成功人士,都是计划的有效执行者。光想不做的人,惰性十足,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进,那种想归想,做归做的做法,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这种人除了抱怨以外,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

别不在乎时间,一眨眼几年过去,时光流走不再回,逝去的不仅是时光,还有失败和无尽的悔恨。等到穷途末路的时候,再想扭转乾坤,谈何容易!等有一天我们眼前的路越走越窄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正值青春年少,在这个时候不打好基础,等精力、体力都不在的时候,想努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剩下的只有叹息。

如果我们有梦想,就该脚踏实地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把想做的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行动构筑成功的基石,没有行动的计划永远都只是空谈。只有行动,才能让梦想实现,才有可能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宰者。是时间不够,还是在偷懒散漫

有一位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家,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某山区的一个村子很穷,穷得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于是他便决定向那个穷山村捐一笔钱,用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捐钱之前,企业家决定亲自到那个村子看看。他去了一户村民家里,在那个黑洞洞的屋子里,他看到那家人正在吃饭。他们没有桌子,没有凳子,甚至连双筷子也没有。一家人就这样捧着饭碗蹲在地上,用手抓着饭吃。看到这一幕,企业家有一种揪心的感觉,恨不得立刻就能改变这个村的现状,他决定回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把钱拨过来。

可是当他走出那户村民家后,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回去之后,他撤销了捐助的决定。对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企业家道出了原委:原来就在他走出那户人家时,突然注意到门前有一大片竹林。“守着竹林,他们连桌凳和一双筷子都懒得做,给他们钱又有什么用呢?”企业家非常痛惜地说。

人都有惰性。睡在阳光下,暖洋洋的不想起来;坐在树荫下聊天;不愿工作或沉迷于娱乐厅中流连忘返,致使好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也使好多本应成功的人平平淡淡,其罪恶之首,就是懒惰。

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隆身边曾有过一名懒惰而又贪睡的助手,由于他的失职,使弗拉马隆对星球的观察不止一次地遭到失败。有一次,这个助手又睡得错过了每天一次的夜间星球观察。弗拉马隆实在忍耐不住了,便生气地对他说:“又错过机会了!就在你睡觉这段时间里,这颗星已经跑了几亿公里了……现在你给我到草垛里找针去吧……”

佛经上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有些人本来自身存在着潜能,却不知道开发利用,而是一味地向别人求乞或甘于沉沦。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惰性是最大的敌人。

有了惰性后,人做事就会变得自由散漫,可以马上做完的事不立即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现今许多年轻人奉行“今天不为待明朝,车到山前必有路”。结果,事情没做多少,青春年华却在这无休止的拖拉中流逝殆尽了。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崇尚竞争和效率,赢得时间就是赢得了更多的机会,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从而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时间就是生命,就是效率”便是最好的写照。浪费时间,实在是一件“罪莫大焉”的事。

浪费时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主动浪费,一种是被动浪费。所谓主动浪费,是指由于自身的原因而造成时间的浪费。譬如说,你明明知道睡一觉时间会白白地逝去,可你偏偏要睡一觉。所谓被动浪费,是指由于他人的原因或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比如说在你工作时,同事与你白白闲聊了两小时,这两个小时就是被动浪费了。

许多人的懒散,是因为形成了习惯。对于这样的人,无论用什么理由,都不能使他自觉地行动起来。因此,需要重新训练,培养良好的积极工作的习惯。

如果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戒懒,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设想、计划,就宛如细小的泉水滚落积水深潭一样,难得再奔跃向前。那么,所谓成功、攀高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是时间不够,还是在消极颓废

消极情绪,包括愤怒、悲伤、憎恶、不安、惊慌、恐惧、委屈、痛苦、张皇失措、不满、嫉妒等。据心理学家研究,消极情绪会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浑身无力,长期呆滞而不知所措。经常反复出现情绪失调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之后神经机能病就转成各种各样的疾病。

人一旦产生消极情绪,就会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于是时间就在他的声声叹息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由于事物是独立于人们主观想象之外的,人们常常希望如愿以偿,但人们的主观愿望往往和客观事物相矛盾。所以,在人生道路上,出现不顺心的事,甚至痛心疾首的事在所难免,要善于摆脱消极情绪。消极改变不了过去,更不能改变现在,与其悲伤,不如行动,给自己规定有意义的目标,并马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努力。193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谢灵顿,出生于伦敦贫民窟,又是一个孤儿,从小沾染了不少恶习,周围的人断定他成不了器,他处之若泰,无意悔改。长大成人后,有一次他向一个在牛奶棚工作的女工求婚,那女工回答说:“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淹死,也不嫁给你。”女工的鄙视和拒绝深深刺痛了谢灵顿,使他从迷雾中惊醒。于是他悄然离开伦敦,致力攻读,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理学家。

我国古代理学家程颐说过:“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自暴自弃。”自暴自弃,像条永远啃啮着心灵的毒蛇,吸取着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洒入令人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如果一个人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吓破了胆,从此自暴自弃、消极起来,那么,成功将同他绝缘,失败就成了他一生事业的终结。爱迪生在回答记者问他获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时说:“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一部科学史表明,在科学研究中失败多于成功。同样是曲折的道路,有志者认为是大好时机,懦弱者却视其为不可逾越的高山。

美国的“支配时间专家”,在向人们介绍支配时间的秘诀时指出:“摆脱消极情绪。你这个人好比是一个容器,里面盛着的流质是时间和精力。消极情绪就好比这个容器底部的漏洞,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堵塞住这些漏洞,就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待你去完成的事情。摆脱消极情绪,你就会发现你有了意想不到的时间、精力和能力。”一位不知名的哲学家把这点概括得很好:“一个人生活中的阴影,多半是他本人挡住了太阳光所形成的。”

时间的大河滔滔而过。曾经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不幸的人们,让我们像爱迪生、谢灵顿等人那样,“摧伤虽多意越厉,直与天地争春晖”,客观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认识环境,摆脱消极情绪,抬起头来,勇敢地驾驭生命的航船,开足马力,追上去!是时间不够,还是在沉湎往事

由于社会结构与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遗憾。

从主观方面来看,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至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至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现实。另外,个人的失落感也容易导致人们产生怀旧心理,以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

有的人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这是对过去的友人、恋人的怀旧和依恋。这包括幼儿园园友、小学校友、中学校友、大学校友……有的男士女士,过去曾有过一段恋情,因故未成连理,如今已届中年,旧情萌发,开始“第二次握手”。

有的人过分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想当年”那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些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里时常有失落感。其实,这种怀旧心理,渴望“回到从前”的愿望,只是心灵的谎言,是对现实的一种不负责的敷衍。

现代人常说“活在当下”,就是指活在今天,今天应该好好地生活。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都可以轻易做到。

昨天就像使用过的支票,明天则像还没有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是现金,可以马上使用。今天是我们轻易就可以拥有的财富。一个人如果沉湎过去,无异于是对时间的无度挥霍,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璞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但是,过分地沉溺在对往事的追忆中,就会变成病态的怀旧。这种心理不仅阻碍个体适应环境,也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在人际交往中只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今天更真实了。即使能回到从前,也会有太多的遗憾,就像一个早已愈合了的伤口,又被我们重新揭起。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些我们无力填补的空白,都是因为我们当初错过了“今天”的结果。

迎接今天的最佳姿势就是站立,用你的手拂去昨天的狂热与沉寂,用你的手推开明天的迷雾与霞辉,用你的手握住今天的沉重与轻松。把迎风而舞的好心情留在今天,把若隐若现的阴影也留给今天。

对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不该,那也不该。理智的人不注重过去留下的脚印,而应该立足今天,珍惜和把握今天的宝贵时间。是时间不够,还是在闲谈聊天

传说,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年,缠住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了一个公式:A=X+Y+Z。这个青年问道:“先生,这是成功的秘诀吗?”爱因斯坦告诉他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青年又着急地问道:“Z代表什么呢?”爱因斯坦回答:“代表少说废话。”

爱因斯坦把珍惜时间、少说废话,放在和艰苦劳动、正确方法的同等地位上,作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条件,而且他本身就是这方面的楷模。物理学家英费尔德曾经十分生动地描述了爱因斯坦珍惜时间,不说废话的情形。有一次,英费尔德去找爱因斯坦,看见他穿着没有领头的衬衫,皱得一塌糊涂的裤子,一双光脚塞在皮鞋里……见面后竟连一句“忙啊”“什么时候到的”这类家常话也不说,只问英费尔德懂不懂德语,后者说懂得之后,爱因斯坦就说:“那我们谈谈,现在我正在研究什么吧。”嘴里叼着那早已熄灭的烟斗,不时提一提那条太大的裤子。一直讲到下午结束时,才说了一整天来第一句,也是唯一的一句与物理学无关的话:“从这个窗户看出去景色多美呵!”大科学家牛顿也是不说一句废话的,有一次参加一个会议,半天只说了一句话:“把那个窗户打开。”

空话是很要不得的。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魏晋空谈风之盛、之荒诞,实在出人意料,令人震惊,有人谈起空话来饭也不顾吃,有的空谈起来则连性命也不顾。鲁迅先生说:“社会上……许多人只会无端地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是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这就是说空谈之风影响到社会,大家都空谈,不务实际,是要唱“空城计”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靠唱“空城计”能持久吗?所以历代贤君明相大都是反对空话、空谈的。《朱元璋传》里,谈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报告五件事,写了17000字,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读到6370字,还听不到一点具体内容。朱元璋发火了,把茹太素打了一顿。第二天夜里,又躺着让人读来听,读过16500字,才有5件事的具体内容。5件事中,竟有4件是可行的,就赶快令人去办。朱元璋又做了自我批评:“今朕厌听繁文而驳问忠臣,是朕之过。”并从此规定了上书陈言之法:“若官民有言者,许陈实事,不许繁文。”洪武十二年,又立“案牍减烦式”,颁发各衙门。

人生有限,知识无穷。富兰克林青年时代为了学到知识,曾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订了一项包括13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比如为了矫正空谈和说笑话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不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奉劝那些嘴上喊“忙呀”“时间不够呀”,可就是不好好实干,爱吹牛聊天的人,不妨向富兰克林学习,闭上你聊天的嘴巴,塞上你爱听无聊传闻的耳朵,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吧!是时间不够,还是在抱怨不休

生活中,很多人爱抱怨,对他们来说,抱怨是一件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

早上起床晚了,抱怨的人会想“唉!又要扣工资了”;走在路上,与别人撞了一下,抱怨的人会想“没长眼睛啊”;到了公司,有个同事对面走过连个招呼也没打,抱怨的人会想“对我有意见?我还懒得理你呢”;喝口水呛着了,抱怨的人会想“怎么这么倒霉,喝水都要找我麻烦”;吃饭咬到沙子,抱怨的人会想“谁洗的米,沙子都不去掉”;下班了,领导说大家留一下,晚上要开会,抱怨的人会想“又开会,怎么不在工作时间开啊?我和女朋友的约会怎么办”;晚上回到家,累得不行,抱怨的人会想“为什么生活会这么累啊”……

抱怨,在很多人那里,是一种习惯。该上课的时候却抱怨天天上课累得要死,没课的时候却抱怨没事可做闲得要烂掉;晴天时抱怨天天是太阳真没创意,雨天却抱怨这鬼天气下得人真烦。

但是,抱怨对生活有助益吗?本来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你的抱怨把焦点投注于人或事,事情本身便被放大了、看重了。

本来不去注意就很快会消失的情绪,因为你负面的反应,变得恶化了,因此抱怨的结果徒使事情更加恶化而已,于事无补。抱怨不仅伤害情绪,而且还浪费时间和精力,以致丧失机遇。

在一个旅店中,女主人天天牢骚满腹,让人不胜其烦。但是有一天,一位旅客发现,三个黑人小孩正趴在桌上认真地写着什么。

这位先生好奇地问道:“小家伙们,你们在做什么呢?”

最大的一个男孩子,十岁左右的样子,头也没抬地答道:“哦,先生,我们在写感谢信呀!这是妈妈吩咐每天必做的。”

果然,每个人的纸上都有几行字,最大的孩子写了五六行,其次的写了还不到三四行,最小的一个四五岁的样子,写了不到两行。

只见他写道:“路边的小花今天开得很漂亮,我今天吃到了一块很好吃的蛋糕……”简单而幼稚的文字中处处充盈着幸福的味道。

聪明的母亲正在教孩子们感恩生活,而自己却在时时地抱怨生活,所以没能看到从身边溜走的幸福。

你整天抱怨,抱怨就成了一种葬送时间和生活的习惯;如果你像故事里那三个小孩一样,每天用心感谢生活,让感恩成为习惯,那么幸福也会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永远不要抱怨。抱怨是没有用的,时间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增加,生活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抱怨只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是时间不够,还是在故意拖延

18世纪英国诗人爱德华·扬曾经大声疾呼:“拖延是偷光阴的‘贼’。捉住它!”

有的人在决定做一件大事时,总是会徘徊犹豫,反复斟酌到底要不要做。这种矛盾的心理常常会让我们拖延,一直到放弃,我们的目标也因此与我们拉远了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该做的事,不是我们没有想到,而是我们没有立刻去做。可能是因为忙,比如一个事务繁忙的人,想到某一件事该做,但他当时没有时间,于是想“等一下再说吧”,但等一下后又为其他事务分了神,就把这件事忘了。还可能是因为懒惰的恶习,比如有些人虽然不忙,可是他喜欢拖延。该做的事虽然想到,却懒得立刻着手去做,心想“以后再说吧”,可时过境迁,已经失去适当的时机了。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常听人说:“我知道今天该做这件事,但是今天我情绪不好、状态不好、条件不好,这样那样不好,这件事肯定做不好,还是以后再说吧。”这些理由都会导致无止境的拖延,最后造成了办事效率低下,也让本不该错过的机会也失去了的结果。

曾经有一个人养成了偷偷摸摸的习惯,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正正经经地做人,要懂得是非好坏和礼义廉耻。偷东西可绝不是好人的行为啊!”这人听了,表示要坚决改正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既然如此,就让我慢慢地改正吧。从今天开始,我少偷一些,由每天偷一只改作每月偷一只,到明年再停止偷吧!”既然知道自己错了,就应该立即改正,何必要等到明年呢?

很多人喜欢拖延,将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将明天的事情拖到后天,这样一拖再拖,就有很多事情给拖拉下来,而时间却悄无声息地流失了。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那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有一些谚语和格言很值得拖延的人体味。“犹豫是时间的盗贼。”“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今天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去做,明天做的事,今天要去想。”“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年少力强,急需努力;错过少年,老来着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路从脚下起,事从今日做。”

拖延就是在荒弃时间,拖延是失败的祸根。其实拖延就是纵容惰性,也就是给了惰性机会,如果形成习惯,它会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我们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养成一种办事拖拉的坏习惯。

做人永远都不要拖延,要准时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你的时间就是这样被“吃掉”的

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阿尔福德说:“片刻的时间比一年的时间更有价值,这是无法变更的事实。时间的长短在重要性和价值上并不成正比。偶然的、意想不到的5分钟就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但谁又能预料这个重要时刻在什么时候来临呢?”

每天的时光都是造物主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它新奇、亮丽,充满着各种美妙的机遇。岁月易逝,不要为了无用的念头就虚度年华,浪费精力;不要眼盯着时钟,企盼光阴飞逝;不要虚掷它,不要浪费它,因为你未来的财富就在今天珍贵的时间里。

所以,你的时间就一定会花在高价值的活动上(无论是为了成就或让自己开心)。希望你先认识清楚,哪些是把时间“吃掉”的低价值事务。

以下列出最常见的10项,以防你有所疏漏:(1)别人希望你做的事。(2)老是以同样方式完成的事。(3)你不擅长的事。(4)做时无乐趣可言的事。(5)总是被打断的事。(6)别人也不感兴趣的事。(7)如你所料已经花了两倍时间的事。(8)合作者不可信赖或没有品质保障的事。(9)可预期进行过程的事。(10)接无用的电话。

果断抛开这些事,绝不要让这些琐碎的事情占用你的时间。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具备一个基本特征——善于利用他们的时间去做高回报的工作。高回报工作就是肯定能带给你最大回报或报酬的工作。当你在工作中攀登成功阶梯时,你就会感到有越来越多浪费时间的琐事发生。为了能够集中精力去做重要的事情,你必须摆脱这些琐碎的事情的干扰。你可以先将各种浪费时间的情况一一描述,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用以避免或者更有效地处理这类情况。PART 02追随时间的人,时间也追随他人生于天地之间,犹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如果你跟得上时间的步伐,你就不会被时间抛弃,你就不会默默无闻。我们应当学会用现代人的标准来严格地要求自己,紧紧跟上时间的步伐,成为一个有崇高生活目标的人,一个攀登不息的人,一个刻苦进取的人,一个不畏牺牲的人,一个有着深刻时间观念的人。追随时间的人,时间也追随他。时间,只属于与时间同行的人。时间属于勤奋努力的人

时间属于勤奋的人。据说,苏东坡没有事的时候喜欢静坐读书,一坐就是半天。他还作了一首诗道:“无事此静坐,一日为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另有一个古人喜欢睡觉,一睡就是半天。一次,他的朋友去看他,快到晌午才见他懒洋洋地爬下床。这位朋友就戏改苏东坡的诗讽嘲他说:“无事此静卧,卧起日将午,若活七十年,只算三十五。”

我国著名诗人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匆匆》中有这样一段生动而形象的描绘:“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去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因为时间是转瞬即逝的,只有勤奋,才能抓住时间,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成功者,不是勤奋的人,在中国古代有如映雪(孙康性嗜学,家贫无油,冬夜尝映雪读书)、囊萤(车胤恭勤博览,家贫不常得油,夏日以练囊盛数十萤火,夜以继日)、画荻(欧阳修生四岁而孤,母亲教读书,家贫无纸笔,以荻画地学书)、啖粥(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僧舍修学,唯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越宿逐凝。刀划为四块,每餐取一块,断韭菜数茎于盂,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而在国外,据说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一生中共有121次休假,却没有真正休过一次,其中前61次用来做实验,后60次用来搞研究。达尔文说:“我相信我没偷过半小时的懒。”有一次,他连续发烧几个星期仍然坚持工作,费尔巴哈指出:“他认为哪怕有一个小时没有献身于知识,那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爱迪生则是“除了睡觉,没有一分一秒闲着”。据说门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以后,引起了很多想成名成家而又懒于动脑的年轻人的兴趣。有一次,一个青年问他:“您是怎样想到你的周期系统的?”门德列夫听了,大声笑起来,回答说:“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您却以为是突然就成的,事情并不是这样。”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时间是人的财富、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结果。”勤奋工作的人,视时间如财富,他们珍惜手头的每一分钟,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工作,因此他们能够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时间,也能取得比一般人更多的成就。时间属于锲而不舍的人

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是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后19个月便患了一场猩红热,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她又聋又瞎,同时嘴巴也发不出声了。看来这么一个五官三废的一岁半的幼儿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后来由于她顽强不屈、刻苦奋斗,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但奇迹般地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而且知识渊博,她学懂的文字就有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之多,出版了14部著作。她从24岁大学毕业后到她逝世这60多年的时间里,跑遍美国各地,周游世界各国,全心全意为聋盲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做贡献,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可以想象,一个自幼五官三废,世界对于她来说是一片黑暗和寂静的聋盲人,要学会读书、说话、写字,最后成为著名作家和学者,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啊!然而海伦在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小姐的指导帮助下,锲而不舍,刻苦学习,终于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读书关、写作关……正如海伦·凯勒所说:“我碰到了数不胜数的障碍,跌倒了,然而我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迈步上去。一次次奋斗的结果都是一个胜利,而沿着这胜利连接起来的云梯,我就一定能到达那光辉的云端,碧天的深处——我希望的绝顶。”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但是有的人,却不想沿着斜面向上走,而是向下溜。比如每当一个工作开始时,订计划,写保证,“决心”很大,可是中途一遇到困难便垂头丧气地放弃了计划。到了年终的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所成,便又后悔起来,于是重新再下决心。但是,当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又和过去一样,决心又消失了。这些人每次所下的决心,都因为屡次所遇到的困难不能加以克服而落空了。

时间,永远属于刻苦磨炼、锲而不舍、永远进取的人。时间属于毅力坚强的人

在漫长而崎岖的成功之路上,每一个跋涉者都将经受一种严峻的考验,那就是毅力的考验。毅力是人才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居里夫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达尔文说:“任何科学工作都是通过长期的考虑、忍耐和勤奋得来的。”在科学家的眼里,毅力甚至比智力还要宝贵。英国物理学家哈密顿说过:“在物理学上,任何人只要有耐心,四体灵活,感觉敏锐,即使智力中下也能发现新事实。”有一位科学家在挑选助手时,提出这样的条件:“智力,中等以上即可,但必须刻苦、有毅力。”古今中外的名人巨匠,如此众口一词地赞美毅力,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人才造就功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相反地,它要求有志者进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奋斗。在自学成功的道路上,有些人开始又是买书,又是订计划,废寝忘食,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劲头变小了,热度降低了,以至半途而废。这些人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毅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毅力,就没有成功;没有毅力,就没有人才!

毅力,它既是成功之路上的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也是控制时间的流速和流向的开关。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周说过:“人生天地之间,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自己稍一松懈,时间便会悄然而去。所以,要控制时间,就要有坚强的毅力,否则,时间会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随意改变航向,以至触礁沉没。

如果说时间像山溪,那么毅力能使它穿过一条条细小石缝,挤进一条条岩孔,钻过一个个山洞,向伟大的目的地——东海之滨跑去。没有毅力,就没有奇迹;在成功史上一翅冲天、平步青云的人物是没有的。成功者都是牵着“时间的鼻子”,穿岩过隙“钻”过来的。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位业余作家。他在26岁的时候,魏玛公爵请他担任繁忙的行政工作,还长期担任舞台监督,直到晚年才有较多的时间写作。他一生留下的作品共有143册,其中世界文学的瑰宝——《浮士德》,长达12111行。歌德用惊人的毅力,想尽一切办法,让生命的小溪不停地穿过一条条岩缝,在时间的罅隙中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到达了事业的“东海”,所以他“一生当有大贡献”。

如果说时间如流水,那么毅力就是把时间的流水积聚起来发电的“拦河坝”。时间给予人们金色的年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让时间闪耀出金子般的光彩,只有用毅力在时间的长河中筑起一座“拦河坝”,才能发光、发热。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也独树一帜。据说年轻时他曾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础石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来,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的篆刻艺术品来对照。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夜以继日地刻个不停,直到一担础石都“化石为泥”,他的篆刻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齐白石老人学篆刻的事迹启迪我们,只有用“化石为泥”的毅力去奋斗,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只有用毅力筑起截取时间流水的“拦河坝”,才能使从我们身边流过的时间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如果说时间如闪电,那么毅力就是控制时间电流的开关。如果说精彩的电视、舒适的被窝、亲切的交谈,很容易让时间流逝掉,那么,毅力能帮助你克服贪玩、贪睡、好凑热闹等坏毛病。时间属于雷厉风行的人

伴随着你的出生,时间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时时刻刻守在你的身边,它不向你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向你支付大把大把的日子。但时间是有个性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

怎样让每一分钟时间都有用呢?那就是——雷厉风行,立刻行动。

我们要知道:在相同的时间内,用相同的劳力做尽可能多的事情的最佳方法就是即时处理。

所以,简单地说,就是凡决定自己要做的事,不管它是什么事,就要雷厉风行,立刻动手去做,“立刻”这一点至关重要。

立刻动手,这不仅省去了记忆、记载,或从头再干的工夫,而且可以解除把一件事总记挂在心上的思想包袱。

脑海中一旦闪现出对工作有用的想法和主意时,要马上动手记下来。无论什么事,拖拖拉拉都会造成时间浪费。诚然,有些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是需要花时间考虑的。但对于不太重要的事,该做决定就应立即做决定,并马上动手去干。

然而,有一些人工作总是喜欢拖拉。其实,拖拉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能拖就拖的人心情总不愉快,总觉得疲乏。因为应做而未做的工作不断给他压迫感。“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拖延者心头不空,因而常感时间压力。拖延并不能省下时间和精力,刚好相反,它使你心力交瘁,疲于奔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最好的办法是“逼迫法”,也就是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让自己动手。要能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时就马上行动,那么就克服了惰性,摆脱了拖延的习惯。

也许,在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做到“立即行动”很不容易,因为这样难免发生失误。但最终你会发现,“立即行动”的工作态度,会成为你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方法。当你养成“立即行动”的工作习惯时,你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秘诀。当你下定决心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做事时,你就朝自己的成功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无论什么事情你一旦拖延,你就总是会拖延,但你一旦开始行动,通常就会一直做到底。所以,凡事行动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动应该从第一秒开始,而不是第二秒。

只要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你就马上行动起来,一直行动下去,对每一件事都要告诉自己立刻去做。你会发现,你整天都充满着行动力,这样持续三个星期,你可能就养成了马上行动的好习惯了。

现在,请你不要再想了,再想也没有用!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起要养成雷厉风行、马上行动的好习惯。时间属于攀登不息的人

时间老人公正无私,分配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天24小时,一个小时都是60分钟。每个人都在时间这杆秤上,生命的轻重却是那样悬殊:有的人硕果累累,有的人枉活一世;有的人活的似乎少于他的实际年龄,有的人的“生命”却与世长存。究其原因,不能不考察其对待时间的认知态度。古今中外一切成功者,都是热爱时间的人,时间属于登攀不息的佼佼者。

时间属于登攀不息的人,古今中外取得杰出成就的名人们,无一不是惜时如金、孜孜以求、奋力进取的人。《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他读书困倦时就枕着圆木睡觉,只要一翻身,枕木就会滚走,人就会惊醒。他用这种方法来强制自己,挤时间刻苦读书。司马光一生与那个名曰“警枕”的枕头做伴,用了19年时间,编写了共294卷300多万字、所载史实历1362年、囊括16个朝代的我国第一部最富史料价值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全稿完成后,在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

英国细菌学家欧立然,在研制消灭人体内的锥虫、螺旋体病原虫的药物过程中,经常几个晚上彻夜不眠。实在困了,他便用书本当起枕头,和衣躺在实验室的长椅上稍睡片刻,然后又投入紧张的工作,最后,终于研制出六○六药物。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各种电器设备的过程中,也是经常彻夜不眠,困了就伏在椅子的扶手上睡一下,醒了又继续进行研究。德国的细菌学家柯赫,在研究细菌的生命代替规律时,往往用劈柴做枕头,日夜不停地进行致密的科学观察。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多斯塔之窗”写作时,夜以继日,工作非常紧张。疲倦时,他也常常用块大劈柴当枕头,使自己不至于睡得过久。正因为这样,他们赢得了比常人多得多的时间,做出了比常人大得多的贡献。

俗话说:“苍天不负有心人。”苍天就是时间。时间决不会辜负一切热爱、珍惜它的人们。

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需要有登攀不息的精神。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地。”王国维这段话的确道出了治学的真谛。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是一个笔耕不辍的书法家,相传他为了写字,40年不下楼,写秃的笔头装满了五大竹簏,将这些废笔埋于地下,谓之“退笔冢”。据记载,他“兼能诸体,于草最优”。苏东坡评他的书法“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他的书法,对唐初的书坛影响很大。他在世时,每天请他写字的人川流不息,门槛磨穿了,用铁叶包裹起来,谓之曰“铁门坎”。

时间属于登攀不息的人。那些徘徊在知识宝库门外的“散兵游勇”,白白消磨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那些走到知识宝库的门口,轻轻地叩一下门或伸进头去看一眼,就自以为登堂入室,而不肯不断登攀的人,也只能白白浪费大好光阴。

就是在科学上取得了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也还要不断登攀,否则也会白白消磨时间,半途而废。即使像牛顿那样的举世闻名的一流科学家也不例外。正如朱克曼女士在《科技界的精英》一书中写道:“几乎所有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极为关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这个有限的资源,正如其中一位所说:‘我一向关心时钟和日历。’他们自己一心一意把时间用于追求知识。”时间属于抓紧学习的人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与科技文明的进步,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地步。任何一个人如果仅靠学校阶段的学习或年轻时候所学得的智能,来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竞争及个人生涯发展的需求,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珍惜时间,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新的机遇。

时间属于刻苦学习的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小时候没有机会上学,十五六岁就投身军队,常常是靠用嘴说处理军务。孙权有一次对他和蒋钦说:“你们现在掌管军事,应当多读点书。”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恐怕没有时间再读书了。”孙权说:“你们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少年时候读过《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有《易》没有读。管事以来,又读了三史、诸家兵书,自己感到很有用。”孙权还用汉光武帝“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曹操“老而好学”的例子教育他们,要他们“宜急读《孙子兵法》《左传》《国语》及三史”。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始就学,笃志不倦”,进步很快。原先轻视他的大都督鲁肃有一次经过吕蒙兵营,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条对付蜀国军队的策略,鲁肃慨叹地说:“非复吴下阿蒙。”后来,吕蒙智取荆州,活捉关羽,鲁肃死后,他接任大都督,总领江东各路兵马。孙权说他“学问开益,筹略奇至,仅次于公瑾(周瑜)”。

中国古代学者刘向说:“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现在有些人,一提起读书,也和吕蒙起初一样,总是说“工作忙,没有时间”。确实,现代人因为工作忙,时间确实不够用,但是,是不是忙到挤不出时间读书写作呢?不是。列宁从1917年3月到10月,他写的著作组成了四个单卷,共1700多页。在苏维埃政权成立的第一年,列宁工作不能说不忙,但除了从事繁重的工作外,列宁同时读了大量书籍,还写了1400页左右的书笺——这几乎等于《列宁全集》中的三个单卷。《汉书·刑法志》载:秦始皇“躬操文墨,书断狱,夜理书”。秦始皇身为开国皇帝,一天忙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他还是要“夜理书”。曹操、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都是掌过大权的忙人,他们坚持读书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时间属于效率高的人。爱迪生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他在百忙中要求自己每天要读三本书,而且很善于在短时间内精通一个方面的内容,把前人和当代人达到的水平掌握到手。每当一个试验要进行时,不管理论方面有多大困难,他先把凡是可以借到的有关著作集中起来,一本一本地啃,然后做实验。有一次,在研究打字机一个部件时,爱迪生让所有的制造商约好在某一天把需要的打字机的样子都送来,并各派代表前来予以说明。这时,他把图书馆有关这个机件的书都借来,在客人们到来的前一天晚上,集中精力阅读一遍。第二天爱迪生就对客人们头头是道地讲起来,这里应该怎么改,那里又应该如何设计。事过之后,爱迪生的助手把爱迪生那个晚上读过的书借来通读一遍,结果竟用了11天的业余时间。

时间属于刻苦学习的人。自学,被人们称之为“月光底下的工作”,因为这大多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对于一个在职工作的人来说,既要工作,又要安排家务。如果等到什么时候闲了再去学习,那恐怕一辈子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有抓住饭前一刻钟,睡前半小时,学几个外文单词,看上十几页书,研究一点问题,那么,日积月累,肯定会取得显著的成绩。在我国古代,西汉的路温舒边放羊边读书,终于成为当时一位精通法律的学者;东晋的葛洪白天砍柴,晚上抄书,后来成为我国有名的化学家和医生;再如朱买臣担柴赶路读书,王冕放牛听书,沈麟士织帘诵书,等等,都堪称楷模。

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你如果能时时注意去读一些书籍,去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这必将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助益。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抓紧时间学习,我们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才能不断获得高能力、高素质,才能够不停顿地走向成功。时间更属于有时间观念的人

时间精神是一种忘我的献身精神。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说过:“我是属于那些没有留下一天时间干私事的人们中间的一员。”

时间精神是一种惜时如命的精神。童第周说:“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阴必争!”

时间精神是一种严格自责的精神。诗人但丁说:“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浪费时间的痛苦。”著名作家冰心在说到时间时,列了一个乘法题,算出自己八十岁等于二十五亿二千二百八十八万秒,并说,“在这八十年中,我浪费了多少的年、月、日、时、分、秒啊!我若是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地争分夺秒的话,我可以做多少工作啊!一想起来,我是多么难过,多么后悔啊!”

古今中外许多事业卓然的伟人都是具有时间观念的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严守时间,一到约定的时间,他就看表。秘书几次迟到,都推说手表不准。他就爽直地说:“或者是你换一只表,或者是我换一个秘书!”在列宁的会议桌上,摆着带有秒针的钟。人民委员会和联邦劳动国际会议,遵照列宁的嘱咐,把迟到的委员登记在册,并且注明迟到几分钟。列宁还严肃地警告一再无故迟到的人:“再犯就登报!”

时间观念,是当代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时间精神,是现代人的重要特征。据国外研究机构研究出的现代社会的人与传统社会的人相比较有九个特点,其中四个与时间有关:第三个特点是现代人时间观念极强,按时间表行事,办事讲究准时;第四个特点是工作讲究效率,厌恶拖沓浪费,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第五个特点是计划性强,有条不紊,能够在科学预测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顺序,以求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佳的效果;第九个特点是以竞争为荣,以奋斗为乐,安于现状等于自我否定。从此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有时间观念的现代化,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物质的现代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物质现代化实现的快慢和程度。

在“钟表王国”瑞士温特图尔钟表博物馆里的一些古钟上,刻着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如果你跟得上时间的步伐,你就不会默默无闻。让我们以现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紧紧跟上时间的步伐。时间属于积极追求梦想的人

一个人有了梦想,而不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梦想也只是空想,耽于空想就是在浪费时间,荒废青春。

时间属于积极追求梦想的人。只有积极行动,努力追求,才能抓住时间,让梦想变成现实。

卡拉·莎莎娜是美国纽约百老汇最年轻、最负盛名的年轻演员,她是这样讲述她的成功之路的。

几年前,当莎莎娜还是一名学生时,她参加了一次校际演讲比赛,她将自己的梦想告诉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学毕业后,我要成为百老汇一名优秀的主角。”

演讲结束后,莎莎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质问她:“为什么现在不去百老汇非要等到毕业后才去呢?”莎莎娜想了一下说:“是呀,大学并不能帮我实现梦想。”于是,她决定一年以后就前往百老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老师又生气地问:“为什么今天不去,非要等到一年后去呢?”

听完老师的话,莎莎娜觉得很有道理,对老师说:“我决定下个月就出发。”老师又紧跟着问:“这个月去跟下个月去,有什么不一样?”莎莎娜有些不知所措,那个辉煌的梦想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终于下定决心,这个月就前往百老汇。

老师又问:“为什么今天不去呢?”莎莎娜激动不已地说:“好,我现在就去订机票,马上出发。”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机票我已经帮你订好了。”莎莎娜当天就飞赴她梦想中的殿堂。

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正在征最佳女主角。要求是在100个人当中挑选10个,然后再在10人中选择最优秀的一个。挑选方式是,让他们每人念一段剧本中主角的台词。

莎莎娜千方百计地从一个化妆师手里得到了将排的剧本。然后闭门苦读,悄悄演练。正式面试那天,她是第40个出场的应聘者,制片人问她是否有过表演的经验,莎莎娜甜甜地一笑说:“我可以给您表演一段曾经在大学里演出过的剧目吗?”制片人不愿打击一个热爱艺术的青年的心,便同意了。当制片人听到莎莎娜使用的台词正是将要上演的剧目中的对白时,被她那真挚的感情、惟妙惟肖的动作惊呆了,他立刻宣布面试结束,女主角已经找到了。

就这样,莎莎娜刚到纽约就顺利地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穿上了她人生第一双红舞鞋。

很多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梦想,也曾制订过目标,可那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制订完了就把它束之高阁,没有为此付出行动,最后仍然是一事无成。只有行动才能达到目标,让梦想变为现实。当你在不断尝试、不断行动之后,其实你已经掌握了一种使人生最有效率的方法。

时间属于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人。任何一个愿望和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只是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依赖于你的实际行动和你艰辛的劳动。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有多少奇思妙想,关键在于你能否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时间属于有崇高生活目标的人

在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看来,时间不是个物理概念,不是时针的转动,而好像是个道德概念。在他看来,浪费时间就好比夺走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好比滥用和抢走他服务对象的时间。他相信,时间是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时间观与人生观相关联。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他的时间观,研究人生,必须研究人是怎样生活在时间中、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时间观中包含着人生观。研究时间,必须研究时间中的人、时间与人的关系。许多年轻人,也包括中年人和老年人都知道时间的可贵,但却仍然缺乏内在的力量去把握时间,让时间白白流失。那么把握时间的力量在哪里?它就在你身上,在你高尚的生活目标里。

一个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生活目标,明确在什么地方有权使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在什么地方无权滥用,有一个使用时间的道德限度,才能正确对待时间,把握时间,利用时间,成为运用时间的人才。

16世纪意大利思想家康帕内拉在法庭上受审时,曾与罗马教皇的使节有过一段对话。使节问:“你从哪里知道你从来没有学过的东西呢?”康帕内拉愤怒地回答:“我点过的灯油比你们一辈子喝的酒还多。”

康帕内拉年轻时为探索真理,晚上就独自躲在修道院的单人房间里的灯下看书,常常学个通宵,积累了非凡的学识。后来因反对意大利南部的西班牙统治而入狱,受了最残酷的长达40小时的“维里亚”(不眠)刑讯折磨后,因失血过多而昏死过去。他从昏迷中苏醒后的第一个信念是:“我能思索,我还活着!”他不怕死,但绝不能让他的理想与他一同被火刑场的烟雾吞没。他多么希望在死亡来临之前,能写出充满理想生活的《太阳城》!狱医给他拿来了纸。

可是,他的胳膊似乎已经僵死,连一杯水都够不着,更无法托起写字的小木板。但他没有屈服,他忍着剧痛让父亲和弟弟给他揉手,终于能勉强拿住笔杆,以惊人的毅力写出第一个弯曲的字母。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写成了《太阳城》,这时他才33岁。

人生,就是这样的不同。为什么?因为在堕落的人看来,时间就要用来“及时行乐”。而在具有崇高生活目标的人看来,“时间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去的时间相比了”。

时间属于有崇高生活目标的人。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公正而无情。当罗马教皇的使节们烂醉如泥、昏昏欲睡时,康帕内拉却积累了非凡的学识;当康帕内拉的名字永远载入史册,被人们传颂的时候,罗马教皇的使节们却早已进入历史的垃圾堆。PART 03早起“鸟儿”的时间修习功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