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实战攻略——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时代的城市变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21:32:21

点击下载

作者:李福亮,唐晟炜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慧城市实战攻略——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时代的城市变革

智慧城市实战攻略——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时代的城市变革试读:

前言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句座右铭用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愈加真切了。

火车代替马车的蒸汽时代仿佛还没有走远,互联网时代带来的“面目全非”似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不进则退,唯有淘汰。

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传统形态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影响,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各地政府以及家庭对互联网的应用越发普及,资讯传播、在线视频、网络游戏、社交网络、手机 App越来越多的技术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各级政府的负责人来说,如何在新形势下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提升政府办公和服务的效能成为一项课题。在全球信息技术快速变革和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国内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潮。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下身担改革、发展与民生重担的各级政府负责人更应该与时俱进,唯如此才能够稳健地推动城市与社会发展。作为“一把手”如何理解、运用和掌握尤为关键,很多项目的推动都属于“一把手工程”。

本书旨在全面、科学、高效地为各级政府提供专业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及揭示互联网给城市带来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立足互联网领域,按照科技进步、城市应用、智慧化技术方案和路径的编写体例,将各个主流技术进行逐一盘点,通过思路讲解和实际案例来深入浅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旨在全面、科学、高效地为各级政、企事业等人员提供专业的理论技术指导,探索城市智慧化的技术方案和路径。

本书分为技术篇与应用篇,第 1~6章为技术篇,分为智慧城市驱动力、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感知、云计算与智慧城市、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之安全攻略,将主流技术与智慧城市应用进行了逐一盘点,并讨论了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框架。第 7~11章为应用篇,分为运用项目管理方法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智慧城市的移动互联网变革、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和 O2O如何拉动地方经济、智慧城市新媒体管理、智慧城市的智库建设。首先政府必须树立项目管理理念和引入项目监理才能确保 IT项目顺利实施,讨论了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O2O等应用对智慧城市生活方式和商业业态带来的变革,提出了政府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行之有效管理的思考,讨论了智慧城市的新媒体管理,为政府政务公开、关注民生、舆情应对提供了参考。最后讨论了智慧城市的智库建设,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指导建议。

本书由李福亮、唐晟炜著,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构思还是全书的布局,均得到了业内众多科研单位及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分别是:澳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宋思轩,阿里巴巴国际站衡水中供拍档总经理王朝军,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刚,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程卫东,北京邮电大学公关管理学院、成都清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中智科博(北京)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永刚,网络安全专家张宝林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另外,在写作过程中来自互联网行业一线的工程师李鹏玉、马泽峰、刘晨光、梅映雪、崔铭阳、李晓楠,帮助作者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另外,本书的有关内容也参考了百度百科等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我们尽可能在参考文献中予以列出,限于有些作者佚名,不能列全,还望见谅,在此深表歉意,也对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书从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变革的角度,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目标、方法、标准。借此希望对各级城市管理者、政府经信委、信息办、商务部门、中小企业局、行业协会等机构有所帮助。我相信凭借各级领导的政府管理智慧,结合本部门工作以及综合项目实施做到灵活运用,一定会跟上智慧城市的潮流,甚至引领潮流。

当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本书的内容很难涵盖所有内容和最新成果,只能是抛砖引玉,智慧城市建设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由于编写时间紧迫,加之编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许多不周到或不准确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第一篇 技术篇第1章 智慧城市驱动力

1980 年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撰写的一部经典作品《第三次浪潮》产生了巨大轰动。书中阐述到,人类迄今已经历了两次文明浪潮,第一次是“农业革命”,即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历时几千年;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历时 300年,它摧毁了古老的文明社会,工业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10 年达到顶峰。在第二次浪潮时期,以使用不能再生产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技术突飞猛进,出现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家庭不再是共同劳动的经济单位,小家庭、工厂式的学校加上大公司,三者形成第二次浪潮时期的社会结构;第三次浪潮时期,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这个时代,鼓励个人人性发展,但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培养一种新的社会性格。

托夫勒在 30多年前预见的未来是: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 SOHO (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动手做)的兴起……时过境迁,如今我们才发现托夫勒的预言竟大多已成为现实。

我们现在生活在充满智慧的城市里,享受着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纵观城市的发展进程,每一次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进步,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科技进步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如何利用技术手段,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地发展,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是当今领导者的历史使命。

本章通过回顾科技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中领悟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了解信息化带来的城市变革,进一步厘清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脉络,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1.1 技术变革与城市演进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又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技术变革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认识城市的起源,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了解技术变革对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有效地开展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1.1 回顾历史——科技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前农业化时代,人类由居无定所、散若星辰的生存方式发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并小规模聚合,最终过渡到定居于乡村聚落;第二次大的变动是在农业化时代,固定城市的出现,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次是在工业化时代,城市星罗棋布,城市化浪潮势不可挡,居住于城市成为人类生存方式的主流。第四次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出现为信息处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城市变得越来越智慧。

1.农业革命催生城市的产生

远在距今约 10 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伴随原始人群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发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人们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耕作农业和养殖业也诞生了,继而发生了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们选择有适合耕种土地的地方定居下来,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聚落)。

由于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人们一般在水源、交通路口等地带开展农业活动并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乡村。据考古资料,大约在 6000年前,我国最早固定的乡村诞生在山东省中部。如山东省淄博市的周村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渔猎开垦,繁衍生息,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

新石器时代后期,金属工具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兼做工具的手工匠独立出来,成为专门从事工具生产的手工业者,从而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手工业者为便于生产和交换,选择交易方便的地方集中居住,导致集市的产生,集市已经包含了城市最基本的内容与功能。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商业交换应运而生。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让一部分人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进而奴隶制度逐渐形成,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

随着商品交易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业务的中间人(即商人),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分离)。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剩余农产品成为商品,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及非农业人口的集中聚集,从根本上决定了聚落的分化,使人类的原始聚落最终化为乡村和集市两种性质不同的社区,一部分集市形成了早期城市的雏形。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城市发展的经济原因。

由此可见,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人类原始的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催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导致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

2.工业革命加速近代城市的发展

1640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致了 18、19 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了城市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工业生产技术、交通技术、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的日臻完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数目众多、规模巨大的近代城市,城市的地位、作用、性质和功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城市发展推进到城市化的新阶段。这段时期城市的发展有以下特征。(1)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心,集聚效应使生产原料、劳动者、资金以及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迅速向城市集中,带动了城市交通、市场的发展,使之同时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电灯、电话、上下水管道及各种公用交通,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整体上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伦敦于 186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1890 年建成电气化的地铁网络。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上已经有 20多个城市修建了或大或小的地铁,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2)城市人口及规模急剧膨胀。市场的发展使城市同时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大工厂和金融机构取代了封建城堡和教堂,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力。社会财富和社会消费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大大提升和巩固了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另外城市服务于农村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为城市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人口,储备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导致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成为社会进步的发源地。(3)城市中心地位得到了提高和巩固。工业革命使人口和资本在城市大量集中,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科技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巩固。同时对各类人才和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教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使城市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新技术纷纷问世,极大地提升了城市作为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在机器大工业和商业贸易的驱动下,在铁路、轮船、公路、航空等现代化运输体系的支撑下,新兴城市以迅猛之势扩大,迎来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高潮,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和城市化的进程。

3.信息革命加速现代城市化进程

1946年 2月 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第一次信息革命旋风。此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由此迈向信息社会。

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 1967年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预言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在麦克卢汉看来,“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是全球化理论的萌芽,对后来研究全球化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传统形态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影响,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信息技术、资本等因素对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态与社会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信息城市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逐步增大,信息产业比重保持平稳,并且能够带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同时在城市文化方面,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网民数量以及网络普及率激增,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随之逐渐增大。城市发展由数字化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1.1.2 审视现实——现代城市化进程的瓶颈

城市化(Urbanization)主要是指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等相关过程与状态。广义地讲,自从城市产生后,城市化的过程便开始了。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同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衡量,而基本的还是数量指标,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城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即

城市化不仅涉及人口结构的城市化,而且还涉及居民生活方式、生产结构、环境载体、经济、信息等方面的城市化。要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和发达程度,除城市化的数量指标外,往往辅以质量指标或复合指标。一般情况下,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化程度越高,即第二、第三产业越发达,则城市化程度越高。

自 20世纪 40年代,一些 100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伦敦、纽约等)开始出现,并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巨型城市带”(“Megalopolis”)。20世纪中期以后,这种发展势头席卷全球。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超过 40%,进入 21 世纪后,这一指标已达到了 50%,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发展到 70%~80%,预测到 202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6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吸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小城镇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

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城市化进程发展瓶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病问题逐步开始显化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物质空间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型的现代化工厂、高层住宅和行政商务楼宇、各种文化背景的标志性建筑物不断崛起,现代化的交通设施立体布局、纵横交错,构成全新的城市物质空间。整个城市内部空间出现了显著的功能划分,中心商业区、商业及轻工业制造区、居住区自城市中心向外成圆形扩张,并出现了由主城和卫星城组成的复合城市。城市畸形发展和扩张,工业生产在城市高度集中,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城市问题开始暴露并日趋严重。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布局混乱、用地不足、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城市中心区逐渐开始衰落,形成所谓腐烂的中心。

2.加大了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就业岗位是否少于其取代的就业岗位还有争议,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的就业结构向智能化趋势发展却是共识,即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在工业社会,人们居住地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交通距离、环境条件、个人收入三个因素,而在信息社会,人们的居住地主要取决于环境和收入,而收入主要取决于智力高低,这势必造成人口进一步分化,在城市空间上产生严重隔离,因此破坏了合理的社会结构,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办法在于人们要“终身学习”,这要求城市教育信息网提供方便。

3.人类信息环境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

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了高效、方便的信息服务,同时也使人类信息环境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如隐私权受侵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信息污染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随着世界大部分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地区,城市水、电及交通等关键系统已不堪重负、几近崩溃。

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1.1.3 智慧城市——突破瓶颈的必由之路

对城市居民而言,智慧城市的基本要件就是能轻松找到最快捷的上下班路线、供水供电有保障,且街道更加安全、生活学习购物更方便等。如今的消费者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希望在城市负担人口流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关于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众说纷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认为:“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城市信息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更高级的智慧化发展,它将促进我国能源有效利用、绿色环保、居民安居乐业和创新型国家发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给出的定义则是:“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法,目标是使得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其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中所作的定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要解决和实现的目标是 “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让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惠民”的好处。

总之,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1.2 信息化带来的城市变革

信息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的转变,人类生活方式也日益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当人们热衷于憧憬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未来时,必须思考并回答一个命题:信息技术的本质在于为人类服务,社会组织的各个部门如何共同贯彻并执行这一理念,真正让信息技术为人类创造城市生活的美好未来。1.2.1 现实和虚拟的转换——数字化的城市“数字化城市”广义上讲,是指城市的信息化。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性的一种描述。

数字化城市狭义的概念,就是要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通过政府的组织行为,对城市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有效的整合,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城市信息体系;建设具有统一信息平台和完善的各类信息数据库;开发地理信息、专业应用、社区服务等一系列应用工程,形成整个城市发展、管理、服务功能的信息数字化,并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革命性的手段,使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已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实质和价值,并进行多年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喜人成绩,数字化城市建设在全国铺开,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实施方案》(建办城函[2005]404号)。同年,选择了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上海市卢湾区、南京市鼓楼区、扬州市、杭州市、烟台市、深圳市、成都市和武汉市10个城市(区)开展试点工作。

2006年建设部公布了数字化管理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确定天津河西区、天津大港区、重庆高新区、河北石家庄市等 18 个城市为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二批试点城市(城区)。

2007 年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07]42 号)公布了重庆市万州区等 25 个数字化管理第三批试点城市名单。要求各试点城市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资金投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在全国铺开,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截至 2012 年年底,全国共有 285 个地级市、860 个市辖区、368 个县级市、1453个自治县,以及 4044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在全国铺开,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1.2.2 去中心与城市群落——网络化的城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将使城市居民的工作、教育、生活、购物、就医、娱乐等打破时空限制,人们对办公室、学校、购物中心、医院、交通工具等的依赖性大大减弱;部分工业生产对资源和高度集中的生产规模的依赖性也降低,削弱了集聚的动力。这就大大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城市发展可以根据各自所需更自由地选择其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

近年来,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发展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探索的前沿。在美国,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大都市区的多中心化现象。而在欧洲,更关注由多个同等规模城镇组成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在我国,随着大城市郊区化发展,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等已显现出多中心空间结构。而且随着这些中心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城镇群体化、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正在从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区域(或区域城市)转变。网络化大都市作为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模式,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指出,要打破传统的单中心聚焦蔓延的空间发展模式,北京全市域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了“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并明确提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杭州不仅提出了构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并且组建了“推进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领导小组”,开始了实质上的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1.2.3 人与城市的深度融合——智慧化的城市

1.智慧城市的提出

2008年 11月初,IBM 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以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演讲报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 年 1月 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会上,彭明盛再次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建议新政府投资建设下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并将其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 2月在北京召开的IBM论坛 2009上,IBM更以“点亮智慧的地球,建设智慧的中国”为主题,宣传这一创新理念,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作为近年来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一个进程,“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其实智慧城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抽象,它的一些功能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市民卡、校园通、手机挂号、短信群发、手机银行、电子政务等,都早已在一些城市推广应用。未来,生病不用住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监控器让医生了解到病人的血压、心脏、脉搏等情况;交通流量大时可提前疏导;河流被污染时可马上发现排污口等。人们可以用手机移动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方便轻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梦想一定可以照进“智慧城市”现实。

2.智慧城市的驱动力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始于 2000 年,当时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为核心进行数字化城市建设,可称为 1.0 时代:数字城市。其主要特点是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应用范围只限于一些专业机构,服务对象有限。随着互联网、宽带及无线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从 2005年开始进入 2.0时代:互联城市或无线城市。其主要特点是全方位的信息化和互联化,应用范围几乎扩大到所有行业,服务对象则涵盖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个方面,但各类应用相对贫乏,数据孤岛现象仍大量存在。

2005年 11月 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物物相“联”,天罗地网。物联网的产生,是互联网高度发展后产生的必然需求。物联网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其前景非常广阔。今天,一些较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已经开始出现,例如食品溯源、安全防范、环保监测、城市管理等。

2009—2011年,随着智慧地球、感知中国、第三平台等概念的提出,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始进入 3.0 时代:感知智慧城市,其主要特点是物联网技术开始大量应用于前端的感知与数据采集,3G或 WiFi技术用于数据的传输,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用于后端的数据存储、处理与挖掘,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比 2.0时代更为广泛和深入。

3.智慧城市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互联网+思维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中提到:“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挑战,其中最严峻、最重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理解并塑造本次新技术革命,这不亚于人类的一次变革。这次革命刚刚开始,正在彻底颠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互相关联的方式。无论是规模、广度还是复杂程度,第四次工业革命都与人类过去经历的变革截然不同。”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成为所有工业革命中最具破坏性的一次革命,它为商业模式带来了几个重要的转型。

创意经济。顾名思义即利用创意来增值地方经济。这个词来自于 Richard Florida对美国加州硅谷、德州奥斯丁科技集团和东伦敦科技城等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归类及描述。

创享经济。像 Airbnb 和 Uber 的崛起震惊了传统市场,对全球生产和分销链造成深刻影响,并促成了新的商业和创新模式兴起。

循环经济。即没有浪费的经济,它是通过有意识地重复利用资源来确保环境的长期可持续性。这与我们目前的线性生产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的规模化量产经济将大量原材料快速转化为可使用商品,但许多商品在很短时间内会被丢弃,最终形成浪费。

共同创造。新兴的初创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展开合作,这个概念可以扩展到公民与公共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重大变化都可以用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它们将对未来的技术和生物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变化即将来临前,必须注意到人们的心态和观点将是走向智慧城市和成为智慧公民的关键。技术只是造成改变的手段。但技术的引入必须彻底,才能成功实现各级智慧城市的项目。1.3 新型城镇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

城市化包括以下基本特征: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城市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城市公用设施现代化;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相应的变化等。其结果是显著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实质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本节讲述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以此来确定城市化建设的战略要点。1.3.1 返璞归真——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外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能量和空间。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弄清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

1.突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传统的城镇化追求的是规模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走的是城镇建设扩容、大兴土木造城的外延式发展路线。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不是外延式发展,追求的不仅仅是扩大投资规模,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镇化率,根本的目标是符合全面小康社会、现代社会要求的民生改善和人居环境改善,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人们对自身发展空间的崭新追求,通过城镇化打造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达到生产更先进、生活更舒适的目的。现实生活中,提高城市化率,将城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搞房地产,上投资项目,都不能离开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否则,很容易出现舍本求末、喧宾夺主的情形,违背了城镇化的根本和初衷。所以,城镇化发展要围绕提高人的幸福指数,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体现人际公平、代际公平。

2.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并进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城镇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有工业化,后有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问题是如何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要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加大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投入,加快房地产、现代商贸、旅游、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完善城镇功能,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优质的工业发展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提升工业化的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工业化的推进,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既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也提升了城镇化的品质。需要指出,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并非是两者平分秋色、平均使用力量。应该突出新型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引导作用,通过城镇化规划好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优质资源、创造良好环境。

3.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核心是处理好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带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城镇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特别是针对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现实,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城镇化不是简单养活农民,降低农业的比重,而重在支持增加对农业的基础性投入,进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告别传统的小农经济、小商品、小生产农业方式,用科技武装农业,促进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进而使农民富裕。在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重要关节点。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经济。应扶持现代农民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业生产,不但增加收入,同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在农村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高品质生活。

4.集聚、集约和低碳发展

相比于传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就是通过优势和优质资源的集聚,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在总体上,比原来更经济、更舒适、更完善、更美好。

但反思前些年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所内含的发展优势并未充分凸显。突出的是土地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城镇化在宏观上是减少土地占用的,是对土地的节约,居民生活的环境也应该更加优美,但在现实中存在着历史欠账。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就是推动城镇化在集约、绿色、低碳、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应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在园林、绿化、生态、山水、品质、舒适度上有统筹考虑和安排,为建设美丽城镇奠定坚实基础。

可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小区、绿色产业等,共同构建生态城镇。应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作用和正确的消费观念,打好“低碳牌”,建成一批低碳城镇。主要是注重配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节水及绿色交通设施,取缔小锅炉、小烟囱,大力引进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供暖新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使城镇居民过上低碳生活。

积极发展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多样化的智能服务。保障城镇运转更节能、更环保、更低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它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3.2 去伪存真——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循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完全契合的,建设智慧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体现资源节约、环保节能和绿色经济本质

现代很多城市病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形成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借助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实践,能促进人们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推动绿色消费、清洁生产和敏捷制造,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在未来的智慧产业中,通过建立一批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基地,直接推广一批低碳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此外,借助于智慧治理,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潜在的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改进监测、预警的手段和控制方法,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调配和使用水、电力、石油等关键资源,减少浪费。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智慧型城市,通过智慧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信息、知识、技术和脑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使经济发展更具“智慧”。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产业具有关联效应和催化效应,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海量的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和智慧设备,由此将形成市场大、范围广、关联多、链条长的智慧产业链和产业群,并催生一大批新的智慧产业。

3.智慧城市建设引发科技创新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撑,而每种技术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此外,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向这些智慧产业集聚。可以预计,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引发新一轮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浪潮。加快信息服务业创新,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创新并培育新兴业态。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以“创客”“众包”和“众筹”等新型社会化生产、创业、就业模式,推动城市中智慧产业发展,并由此进一步改善民生。

李克强总理在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同时创新也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经济引擎的重要手段。

4.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为实现智慧城市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协同运作和智能处理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例如,云计算技术将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海量信息存取处理、资源共享协同和智能计算等提供技术与服务;物联网技术将为智慧城市实现“人、物、环境”三位一体提供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和全新运作模式;新一代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将为城市中信息传输搭建高速通道,为市民提供无处不在的公共信息服务,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网络通信基础支撑;大数据技术将对智慧城市中庞大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存取、挖掘、管理、处理提供支撑。

智慧城市所提供的智慧化的城市服务手段,可大大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助于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

5.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贯彻“互联、整合、协同、创新、智能”的智慧城市理念,涉及公民权益的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支点,需要将政府服务、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多层协同服务全面融合,通过市民卡、市民网页、手机 APP应用等多种载体,最终彻底根除当前各类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系统面临的“信息孤岛”症状,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全面解决条块分割、信息共享的问题,形成便捷高效的公共事务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的协调高效运行,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和谐。1.3.3 千与千寻——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SmartCity)”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国内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而当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战略确实上升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战略层面时,各地政府就没有理由再继续沉默观望,于是各地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了能在该战略中快走一步,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这里归纳整理并总结了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做法及经验。

1.IBM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2009年 8月,IBM发布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白皮书中,把“智慧城市”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

IBM“智慧城市”的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在中国

2010年 11月 2日,由科技部等单位举办的“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在武汉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2014年 3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智慧城市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14年 8月 29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意见提出,到 2020 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 2016年 6月,我国 95%的副省级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 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构建智慧城市的相关方案,国家批准建设的有 300余个。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对有的城市来说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的城市则需要 10 年甚至更久。智慧城市应用在各地百花齐放,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工业、智慧农业等领域。智慧城市应用相对集中,缺乏创新性与广泛性。智慧城市需要构筑足够丰富的应用,以规划为先导,以需求为导向,并且要创新应用,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

在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统一。

上海市在“十二五”期间,率先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深圳以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被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2012年宽带无线网覆盖率达到 100%,组建了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等。

南京提出要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将“智慧南京”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以智慧城市建设驱动南京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沈阳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致力于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 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打造“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

宁波将以建设 6 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6 大基地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

佛山市为了打造“智慧佛山”,提出了建设智慧服务基础设施十大重点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便民工程、城市数字管理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

杭州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把“绿色”和“智慧”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路径,着力发展以信息、环保和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智慧产业,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建设“天堂硅谷”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