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下的中国历史:全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2 08:02:52

点击下载

作者:许家强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刀锋下的中国历史:全2册

刀锋下的中国历史:全2册试读:

姜尚

姜尚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暮年得志,可以成为那些怀才不遇郁闷者的励志对象,他建功立业,裂土分封,更可以成为野心勃勃、胸怀大志者的励志对象。

在民间,姜尚则以姜子牙的形象出现,这是个能画符、会捉鬼,腾云上九宵、人地见阎王的人物,这要感谢《封神演义》小说在民间的流行。但据考证学家们研究,《封神演义》也不完全是那个许仲琳的创作,而是历朝历代民间传说故事的积累,许仲琳不过是巧用手指,点化成书。这说明姜尚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半史实、半传说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因为其不确定性,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发挥空间,也带来许多争议,比如对他出生地的争议,对他前半生事迹的争议。

在司马迁笔下,姜尚的祖籍地是很明确的,不明确的只是姜尚的前半生事迹,司马迁用了个“或曰”,那就是口头传说,而不是真实史料了。

姜尚的祖上姓姜,是所谓的“炎帝之裔,伯夷之后”,因为掌管四岳有功,被封在吕这个地方,所以又以封地为姓,姓起了吕。如此,姜尚又姓吕,名牙,唐代的司马贞写《史记索隐》,又认为姜尚名尚,牙是字。后世一般也就这么叫了。

这个名字叫做吕的封地,地域很明确,是“在(河南)南阳苑县西”。但《史记》中称姜尚为东海上人,于是姜尚的出生地一下子又东移了一千里。其出生与祖籍产生了很大的距离,为后人的补白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据说,姜尚自幼好学,博学强记,才高八斗。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姜尚积极投身到商政府的建设事业中去,却不怎么被商纣王喜欢。只好拍拍屁股,挂冠而去。又不甘心把自己的才华埋没蒿莱,就去游说各部落首领(说的好听点,叫诸侯),这些半原始的部落首领并不比商纣王高明,姜尚横跨大半个中国(那个时代就是整个中国了),从东海走到西歧,终于遇到了他的真命天子周西伯姬昌,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老年生涯。

还有一个传说,姜尚并不是那么热心于功名事业,他只是一肚子才华而已,生活中甘于清贫,不抛头,不露面,很符合后代想象的高人形象,在东海这个地方隐居着。但天将降大任于姜尚,先将周西伯姬昌送进了商纣王的监狱,周西伯的部下散宜生等人久仰姜尚大名,知道没这个人救不了主子,就去吸收姜尚进人他们这个阴谋造反的阵营。姜尚说了句有趣的话:“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周部落的反商洪流中去。

诸葛亮出山第一功,《三国演义》说是“火烧博望坡”,是为“火攻计”。姜尚的出山第一功,《史记》中则说是向商纣王行贿,贿品是美女,是为“美人计”。这一计横行中国几千年,没有几个帝王将相大小官僚不被打的落花流水。大智大慧的姜尚使将出来,更是举重若轻,商纣王在美女怀抱里举手投降,周西伯姬昌大摇大摆地从监狱里出来,与姜尚等人回到他自己的部落,秘密打造反商基地。从此后,周西伯也就不叫周西伯,而成为周文王了,姜尚也不再是姜尚,而成为姜太公。后来更升格为周武王的“师尚父”(意思是“师之,尚之,父之”)。

姜尚的第一种出山方式,与后世的热衷名利没多大区别,只是他肚子里学问大些而已,虽然可能最接近真实历史,却不符合一般人对历史大人物的崇拜式想象;姜尚的第二种出山方式,已经有传奇色彩了,但在女人身上下功夫,总觉得有点不够“正面引导”。于是,可能最不靠谱、却最被人们所接受的姜尚第三种出山方式,就粉墨登场了:说的是,姜尚先在朝歌(现在的河南淇县)当杀牛的屠夫,再去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卖大碗茶,这两种生意把他的头发胡子熬白了,也没有哪个部落首领找他礼贤下士。越来越老的姜尚没力气杀牛,也没心情熬大碗茶了,就到渭水上游一个叫皤蹊(其地在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的地方,钓鱼为生,过上了艰苦却无公害的田园生活。史书上对磘蹊有段描写,非常让人神往:“磘蹊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太公钓处,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泽秀阻,人迹罕至。东西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

水次有磘石可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其投竿跪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磘蹊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

中国的歇后语中,有这么一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是的姜尚钓鱼用的鱼钩,是直的,鱼儿争先恐后吞直钩,是因为崇拜姜尚,情愿为这个偶像献身。史书上的记载,与这个歇后语却有些差异,姜尚在那个环境优美的地方连钓了“三日三夜”鱼,一条也没钓上来,姜尚气极了,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居然气得把衣服脱光了。

但磘螇的鱼儿不吃这一套,使美人计得心应手的姜尚,使用美男计效果不佳。还是一个务农的邻居告诉他:你再次垂钓时,把钓线搞得细一点,诱饵搞得香一点,静悄悄放线,别吓着鱼儿。姜尚依此而行,果然连续钓出鱼来,并且他在刮鱼肚子时,居然从鱼肚子里找到一封信,信上写:“吕望封于齐”。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姜尚还不能叫吕望(可以叫吕尚)。因为天天巴“望”他的贵人还没出现。

这个贵人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周武王要出去打猎,打猎前先卜一卦,卦象说他此行猎不着象样的野兽,倒是能获得自己事业上的好战友。于是周武王出行,在渭水边遇到姜尚。

也有个说法,是周武王晚上做梦,梦见插翅的大熊扑到他怀里,于是出猎,于是遇到姜尚。

不管怎么说,两个伟人终于在渭水边胜利会师了。周武王紧握姜尚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我们家的太公(老爹)一直叨咕,说有圣人来帮助我们,您今天终于来了,我们家的太公盼望您太久了。

从这一句话开始,“太公望”成为姜尚的另一个名字,吕望、姜望之类的别名才开始出现。

两位伟人深入交换了对时局的看法,取得一致意见,胜利完成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见。然后一同乘车去周部落首都,继续深人探讨行动的纲领及步骤去了。

经过长时间酝酿准备,周武王终于举起大旗,西风烈烈,旌旗漫卷,直下孟津,共有八百个部落参与了这次行动。此时周的威望与实力已达于极盛,来参与军事会盟的八百家部落首领(诸侯)一致表衷心:“纣可伐矣”。但姜子牙审时度势,认为彻底推翻以商纣王为代表的腐朽没落阶级,时机还不成熟,他说:“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要等商朝腐而近朽、垂而近死,失去最后的抵抗力量时,再动手将它掐死,这样干净利落不费事。各位部落首领听了,也挺好,这样既能捞好处,又不用付出多少。于是大家大吃大喝赌咒发誓一通后,各自回家了。

此后不久,东海那个地方的东夷部族叛乱,给了商朝很大的困扰。据说姜尚少年时曾经在那个地方生活过,应该有些老关系,所以有人认为这个东夷叛乱本就出自姜子牙的挑拨,也不无道理。

如此兵连祸结两年多,看不明白形势的商纣王又把他最大的忠臣、国家栋梁比干给杀掉了。周武王认为时机到了,出兵伐纣。出发前占了一卦,卦象非常不吉利。老天爷也在此时开了一个玩笑:“风雨暴至。”所有大臣都害怕。这个时候,姜尚显示出政治家、军事家的冷血、铁血精神,把用来占卜的龟甲扔到地上,踩上一只脚,说:死鳖盖子,怎能阻止我们的行动。下令出发,果然于牧野之战中,一战成功。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姜尚成功了,所以他不畏天变、不惧凶卦成为诠释“坚持”的不朽佳话。

这个让姜尚一战功成的牧野之战,在中国战争史上,相当有名,是继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商汤与夏桀的鸣条之战后,按时间顺序,排在第三位的中国历史上灭国改朝的大战争;如果以真实性而论,前两战半神话半传说,无法以信史对待,而牧野之战,却一直被广泛认可。

牧野之战的真实性固然已不必质疑,但牧野之战的规模,却一直是笔糊涂账。最早记载牧野之战的历史文献《尚书》中,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只带了三百辆战车,三百个战士,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人数太少了,并且小气到一辆车只分配给一个战士,让这个战士边驾车边作战,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也与此文献中的记载人死得“血流飘杵”对不起来。所以后来就有人出来做解释,说这是抄写失误,应该是三百辆车三千个战士,一车十人,比较靠谱。

后来周武王的部队人数被司马迁记录为四万八千人,商纣王的部队人数则是七十万。在那个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远古时代,这样的战争规模,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牧野之战的规模如何,并不影响其真实性,也不影响其重要性。就凭这一战,周王朝开国,姜尚也确立了自己兵家之祖的地位。

姜尚被封到临淄,建国为齐,他也有了一个新名字:齐太公。

不过那个时候的革命成功,与我们现在习惯了的革命成功,不太一样。周武王所推翻的那个商,说撑了也就是个大部落联盟而已,各部落自己管自己的事,商王更像是名义上的联盟盟主,因为他世袭,并且对下属各部落多少有些领导权、约束力,较起真来,杀个把下属部落首领也是正常,比如那个周文王就差点被商纣王杀了,靠送礼才改判有期徒刑,给了姜子牙搭救他、显示自己智谋的机会。周武王推翻了这个部落联盟头子,他自己当上的也是部落联盟头子,而不是后世专制体制下的皇帝。部落联盟头子与皇帝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皇帝一旦换了,整个国家机器跟着转向,他立即获得了掌控天下的权力,有敢不听话的,他可以随时集中全国的军事力量进行镇压。部落联盟则有点类似于城邦制,各部落尊奉你号令程度是很松散的,他就是不听你的话,你也很难集中全国的军事力量去镇压。

从这样的部落政府中得到的任命,公信力很有限。周武王拿着地图(那时候可能没有地图,但应该有类似的区域标识)画大饼,把齐这个地方封给姜尚,姜尚就以齐国的国君自居,也许在他心目中,这一封就等于把那块土地用铁圈给他圈起来了,上任途中,游山玩水,潇潇洒洒,也许他认为齐那个地方的老百姓要扎灯结彩欢迎他呢。

临近齐地,姜尚还是游哉悠哉。晚上住宿,很突然地听到有旅客对他这样上任表示奇怪,并认为他这个速度会让他的封地得而复失。姜尚终究是个有智慧的人,他立即醒悟到,周武王的封赏并没有多么高的法律效力和强制力。他立即穿衣戴帽,连夜赶往封地。天亮时赶到,正好遇上附近的蛮夷部落莱国国君带人来争他这块地盘。及时赶到的姜尚多么大的仗都打过,当然不会让那些根本不知兵法为何物的野蛮人把自己的肥肉抢走,他赶走莱人,在营丘建立了齐国首都。

到这个时候,姜尚算是修成了正果。在他的余生里,他又东征西战,把营丘(临淄)周边那些不大服从的小部落一一纳人自己的国土,齐国渐成大国。齐鲁文化也由此萌芽,千年不绝,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体系之一。

姜尚活了一百多岁。

孙武

姜尚在历史上,有一个被后人追加的尊称:兵祖。兵家之祖。也就是后世军事家的老祖宗的意思。

在姜尚之前,历史也记载下了各式各样的战争,那些战争中也有妙计奇谋,但那些战争,掺入的传说、神话太多,如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雨师风伯之类的神仙助战,导致其战争过程、谋略过程的真实性大大降低。周是《史记》中开始准确记年的第一个朝代,周的史官以及齐的史官所记,距司马迁时代不远,就算秦始皇焚掉了那些竹简,传说的掺水率也不会高。所以,姜尚为周武王伐商所出的计谋,牧野之战的过程,都称得上真实可信。从这个角度来看,姜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实可信的大军事家,是历朝历代军事家之“祖”。

有一部叫做《六韬》的兵书,作者名字署为:“姜尚”。但在中国军事著作史上,一直不被认可,向来被说成是后人伪托之作,但这个“后人”是谁,争议颇多。公元二十世纪,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中,均出土了《六韬》残本,据此推断,这本兵书大致写成于战国时代。《六韬》共六卷,分别是: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书中的文韬讲的是治国用人的策略,武韬讲用兵,龙韬讲军事组织,虎韬讲战争环境及武器、布阵,豹韬讲战术,犬韬讲部队训练指挥。这是先秦兵书中字数最长的一部,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集大成的军事著作,对后世军事学说影响巨大,姜尚的兵家之袓的地位,主要由这部大约不是他写的兵书奠定。

相比起《六韬》,《孙子兵法》的篇幅要少一半还多,其中心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战略战术上。但要论及影响,不只《六韬》不及,中国所有军事著作中,没有一部及得上《孙子兵法》的影响,并且这部书漂洋过海,出现在世界军事著作之林中,基本被看成中国军事艺术的巅峰。大部分人并未读过《孙子兵法》原文,下面抄录几段:“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第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第三)“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第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第三)“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第六)“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军争第七)“凡用兵之法……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第八)“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奚;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倶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第十)“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九地第十一)两千五百年前孙武的智慧,是用兵之道,是伟大的军事思想。同样,这也是做人之道、工作之道,同样是伟大的职场宝典。人生常理,人生至理,是一脉相通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在后世研究者笔下,系“由孙武草创,后经其门弟子整理而成,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但《史记》孙子列传中,明确记载,吴王阖闾见到孙武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十三篇兵法,我都已经拜读了。这说明《孙子兵法》即使有孙武弟子的参与,最多只是润色罢了,《孙子兵法》在孙武手里,已经完成了(也有另一种说法:《孙子兵法》共三卷,十三篇为上卷,另有中、下两卷)。

孙武是齐国人,他是受

伍子胥

的引荐到吴国去的。

春秋战国,那是一个人才鼎盛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最伟大的军事家(孙子)等等,都出现在那个时代。

何代没有人才,为什么独独春秋战国才有诸子百家、争奇斗艳的场景?很简单,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

生在那个时代的孙武无疑是幸福的,齐国看不到他的才华,他可以自由地来到吴国,可以自由地与吴国国君对话。吴国国王阖庐居然可以把自己后宫的美人儿统统招集起来,供孙武演练军队使用。

阖庐宫中的美女,一共一百八十人,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阖庐最宠爱的两个美女,分别担任队长。

孙武先告诉那些美女,队伍要怎样进退操练。孙武的要求很通俗,他问:你们知道你们的胸口、左右手,以及背心的位置在哪儿吗?美女们可能没想到部队操练是这么简单,回答的也简单:知道。孙武于是下令:我说向前的时候,你们就向胸前方向走,我说向左,你们就向左手的方向走,我说向右,你们就向右手的方向走,我说向后转,你们就转到背对的方向,明白吗?美女的回答很一致:好的。

规定宣布之后,孙武派出专人,手持利斧,担任督察。孙武的这一举动,可以视为游戏,也可以视为他要动真格的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孙武与美女视为对手,则孙武处于情况不明的状态,对当时的美女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先听令,看孙武此后的行动,再下判断,再做出是认真落实还是敷衍了事即可的决断。

吴王阖庐的美女显然认为她们是大王的人,只要大王满意,没有人能拿走她们的所得。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孙武,谅来也只是与她们游戏一场,博大王一笑罢了。

孙武的军令,并非只说一遍,《史记》在这里创造了一个成语:三令五申。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反复强调。

我们可以想象孙武在反复强调时的态度,那一定是面相严肃,丝毫不假辞色。

等美女们回答都记熟了,这才开始正式操练。没想到军令一下,美女们不但没按孙武的教导演练,反而“大笑”。孙武自我责备:“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孙武的自我责备,事实上是给了这些美女们改正错误认识的机会。因为这样的自我责备,只可能发生在要“玩真的”的前提下。如果仅仅是游戏,其实那些美女的大笑,已经给了吴王阖庐很大的快乐了。

很可惜,美女们因为自己是吴王身边人而带来的优越感,让她们最后一次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的能力。她们很好玩地看面前这个表情沉重的孙武将军,重复告知那些已说过多遍的操练步骤,然后她们再次表示记熟了。

三令五申之后,再次正式操练开始。这次还与上次一样,美人们听着孙武的军令,没有反应,只是“复大笑”。这次孙武不再责备自己了,他认为自己的领导职责已尽到,队伍仍然不能听从指挥,责任就在战士以及他们的带队人身上。他毫不迟疑地下令斩杀两位带队的美女。

在台上以看戏的心态看操演的阖庐,看到孙武居然玩起了真的,马上派人去向孙武求情:没有这两个美人,我觉都睡不好,饭都吃不下。孙武回答:睡觉吃饭是你自己的事,“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终于把两个美人的头砍下来。

随后的演练很容易了,军容严肃,战斗力陡然提高。孙武请阖庐下台观看。阖庐正为两个美人伤心,不去看。孙武说了这么一句话:“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孙武的这句抨击,有点冤枉阖庐,阖庐是春秋末期最优秀的国王之一。他很快从痛失美人的伤心中振作起来,理智告诉他:孙武是卓越将才。阖庐没有被感情淹没理智,他拜这位斩杀了自己最宠爱的美人的家伙为大将,率军出击。

孙武在后世,被称为兵家之圣。他没辜负信任他的阖庐,率三万吴军西破强楚,击败二十万楚军,五战克郢(楚国首都)。把楚国打服之后,兵锋北向,指向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晋和齐,这两个都曾是春秋霸主的国家,在孙武卓越的军事才华面前,俯首帖耳,尊崇此前在他们心目中是个化外蛮国的吴国为霸主。

孙武一生,战绩赫赫。但他起步,并最为后世所熟知的,就是他斩杀阖庐两爱姬。——我们可以说,孙武的成功,是从“君命有所不受”开始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古人一般是姓名连称,但伍子胥则以字行于后世。《史记》中也将其列为《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的一生,都是在不屈中奋斗挣扎前行,这是一位包含了几乎全部悲剧要素的英雄。

伍子胥的悲剧,开始的莫名其妙,说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毫不为过。他本来出身于楚国显赫的官僚世家,前途一片光明。就因为楚平王给儿子娶媳妇,娶出了后来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楚平王的太子名建,楚平王为他娶的媳妇是秦国公主,时任秦国国君秦哀公的妹妹孟赢。这个孟赢长得太漂亮,去迎亲的楚国大臣费无极(《左传》为费无极,《史记》为费无忌)巴结在任的一把手楚平王,告诉楚平王:这个女子是天仙下凡。把个楚平王说得心痒不已,直接把儿媳妇占为己有,为太子建另外换了个媳妇。费无极大受赏赐。

但太子建毕竟是法定的候补一把手。楚平王不可能万寿无疆,一旦驾鹤西去,费无极今天的风光,就可能成为明日的丧钟。于是费无极就天天到楚平王耳边说太子建坏话。

在楚平王心目中,为自己贡献了漂亮女人的人,比儿子要亲近得多。费无极的坏话说多了,楚平王真的相信了——也不一定是费无极的坏话起作用,也可能是楚平王做贼心虚,只有看不到太子建的影子,他才可以放松地享用原该属于太子建的女人。

楚平王先是把太子建打发到外地,又试图罗织罪名干掉他。于是召见太子建的老师伍奢,让伍奢大义灭亲,勇于揭发自己的学生。伍奢却没有划清立场站对队的觉悟,引得楚平王发怒,抓起伍奢,派人去杀太子建,并将伍奢的两个儿子召回京城。

太子建提前得到通报,跑到宋国去了。伍奢的大儿子伍尚回到京城,被连同父亲伍奢一起砍了,伍奢的二儿子伍员,就是伍子胥,打听着太子建的出逃路线,也跑到宋国去了。

伍子胥出逃之时,楚国的抓捕部队已经追上他了,但伍子胥只是执弓面对,抓捕部队居然没人敢逼近一步,使伍子胥从容逃去。可见伍子胥的威名,此前已经在楚国部队中广有流传。伍奢临死之前,听到伍子胥成功逃脱,叹息一声:楚国君臣以后会有苦头吃了。也体现出他对儿子的绝大信心。

伍子胥和太子建在宋国会合了。宋国发生了内乱,他们一起跑到郑国。

伍子胥父子的苦难,是从维护太子建开始的。但显然,他们看错了人。太子建和伍子胥在郑国受到空前礼遇,接受高规格接待。不过郑国的军事力量比楚国差得太远,靠郑国复仇不大靠谱。太子建就到当时中原第一军事强国晋,试图寻求支持,没想到晋顷公给了他这样一个选择:既然郑国这样毫不见外地信任你,你就回去做我的内应吧,帮我们把郑国拿下来,我就将那里封给你。

受到郑国高度礼遇、高度信任的太子建答应下来。

在听到太子建回来复述这个计划时,伍子胥的内心是悲痛的。伍家父子,为了他们心中的天理和正义,破家杀身,流亡千里,没想到,他们所维护的这个人,居然是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白眼狼。

这是个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计划,不听伍子胥劝阻、一意孤行的太子建,在计划泄露后,遭到郑定公悲愤的质问,随即人头落地。冯梦龙在记述这段故事之后,有这样两句感叹:“人情难料皆如此,冷尽英雄好义心。”

从历史记载来看,郑定公是一个极其大度的“英雄好义”之人。他把忘恩负义的太子建杀了,却没有布下网罗,缉拿伍子胥,所以伍子胥得以从容逃脱。

离开郑国容易,逃离一心一意诛杀他的楚国网罗有点难。伍子胥要往吴国去,有一处必经之地,叫昭关,这个昭关在现在的安徽省含山县西北处。在两千年前的那个交通高度不发达时代,昭关,是伍子胥的唯一活命之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头白。”

白头发掩护了伍子胥,让他顺利通过昭关,却没能摆脱楚军的衔尾追捕,在他东逃至长江之畔时,追兵掩至。江上恰好有渔舟,舟中的渔人又恰好知道伍子胥父子,更幸运的是这位关心国家政治的渔人非常有正义感,同情被冤枉的伍氏父子,他冒险将伍子胥渡过江去。伍子胥感激不尽,解下身上的佩剑送给渔夫,说:这把剑能值百金,就送给您吧!渔夫拒绝了,渔夫的回答让人感动,按楚国的法律,能抓住您的人,可以得到五万石粮食和很崇高的爵位,我渡您过江,难道只是贪图您这把百金之剑吗?!

伍子胥之所以解剑相赠,实在是因为他身上没钱了。他随后上路,路上没钱吃饭,他没舍得卖剑,而是靠乞讨活命,顽强地进入吴国,见到有志夺取王位的吴公子姬光。

后世演义出一种更传奇的说法:伍子胥到吴国后才开始乞讨,吹着箫,唱着曲乞讨,目的只是引起吴王的注意,结果第一个注意他的是吴公子姬光。

后一种说法比较传奇,也被一般读者所接受。总之,伍子胥见到了吴王僚和公子光,并且在吴王僚和公子光之间作出了选择:扶持公子光,夺取吴王位。

于是在伍子胥的引荐下,专诸登场亮相。于是,中国春秋史上很传奇的一幕上演:专诸刺王僚。刺王僚所用的鱼肠剑,当时其实真的只是指这把剑正是放在鱼腹中,后世渐渐衍化成一种短剑的通用名称。

公子光登位接班,成为吴王阖庐。伍子胥成为他的第一功臣。伍子胥的精准选人也得到丰厚回报,阖庐给了伍子胥充分的权力,让伍子胥去实施他的复仇战略。要知道,当时吴国的国力,远逊于楚国。复仇之战要是搞砸了,吴国有可能面临覆亡的危险。

伍子胥没有辜负阖庐的信任。伍子胥更没辜负自己这经过九死一生才争取来的机会。此前的伍子胥,展现的只是他个人英雄主义的魅力,此后的伍子胥,展现的是一位军事家的卓越才华。

伍子胥首先向阖庐推荐了《孙子兵法》的作者、大军事家孙武,励精图治,短短数年内,将不起眼的吴国军队,打造成春秋末期天下第一精兵。然后,伍子胥为统帅,孙武为副手,伐楚。

数年之内,吴军三次伐楚,战无不胜。公元前506年,第三次伐楚,五战而取楚国首都郢。当时在任的楚国国王楚昭王逃亡。

冤杀了伍子胥父兄的楚平王,已经死去多年了。时代最靠前的史书己载,伍子胥鞭打了楚平王的坟。时代靠后的史书则记载着: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尸骨从地底下挖出来,一鞭鞭抽打,边抽边哭。他是报了仇,但他也失去了父亲与哥哥,失去了自己的故乡,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多年时光,也始终生活在颠沛流离、生死边缘,就算后期在吴国执掌大权,复仇的念头也让他片刻不得安宁。

伍子胥一代人杰,他后来成为吴国的耿耿忠臣,为了吴国的安全,他不惜得罪后来的吴王夫差,并且在明知道自己的忠诚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的情况下,仍然忠心不改,挺身赴难。这说明在伍子胥心中,曾经给予他最大信任并为他解决了复仇大事的吴国,就是爱他也被他深爱的祖国,为这样的国家而死——哪怕是冤枉地死,也是他所认可接受的。

吴起

一部《二十五史》,万千人才中,也许找不到比吴起更有能力的军事家、政治家。

做将军,吴起百战百胜,有关他的记录中,没有一次败绩。并且他是在多个国家、多种阶层的将领职位上,率领不同的部队作战,这比后世将全部精力锻造一支军队,如岳飞岳家军、曾国藩湘勇等大大不同,其难易程度根本没有可比性。像吴起这样,手中有任何部队,都可以成为战无不胜的将军,除了他之外,历史上没有过。

做宰相(就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了),吴起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让他所辅佐的国家迅速富裕强大,其他所有国家都畏惧服从,这又是多么优秀出色的治国能力。

比较起个人功业,在后世历史上,既是治国的丞相,又是带兵打仗的统帅人选中,最出色最出名的是诸葛亮,但诸葛亮终生,鞠躬尽痒,都终于没能让蜀国成为三国第一军事、经济强国。就个人能力而言,走到哪国让哪国迅速富强的吴起显然要强多了。

但在后人眼中,吴起显然远远比不上诸葛亮。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忠诚。

为了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付出的是生命。

茅庐三顾,白帝城托孤,鞠躬尽痒,死而后已,这让诸葛亮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道德完人,为后世景仰。

春秋战国,这个空前自由的大舞台,给了吴起施展才华的机会,却还没有形成后世所特别讲究的尽忠报国的舆论环境。所以吴起可以凭个人能力在列国中自由来去,却难以赢得后人的认可。

吴起的人生起点不低,他既是富家出身,又是名门弟子。但所有的天纵奇才,都不屑于靠这点东西打天下。吴起也一样。他年轻时自负天才,奔走四方,到处投简历进面试,以他的才华,不是普通考官就有资格识别的,于是他处处碰壁。他富有的家产也在一次次交报名费住宿出行费的过程中败落下来。他的家乡人笑话他,吴起听不得讽刺话,居然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个看不起他的人。

仅就这一点而言,吴起在身负绝世才华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性格缺陷。这让他从此远离了“完人”境界。但他能一口气杀掉三十多人,又说明他的军事家身份不仅仅是读书思考中来的,他的身手,应该够得上武术家段位。

杀人之后的吴起,并没有立即潜逃,而是从容回家,在他的祖国卫国的国门前,与母亲诀别,他咬着手臂上的肉,发出这样的誓言:如果您的儿子不能光宗耀祖,决不再回家乡。

清代诗人黄仲则,写过这样一首诗,真实摹写了儿子为求取功名,远离母亲,母亲那凄苦的心境:“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离开母亲后,吴起投到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学问家曾参门下。曾参是孔子有名的高徒,大学问家,这样货真价实的大知识分子,理该有识别人才的慧眼。曾参收下了吴起。

一段时间后,家乡传来消息,吴起的母亲去世了。

吴起没有回家奔丧。

曾参因此看不起吴起,鄙薄吴起。吴起的学历教育,到此结束了。

吴起随后又到鲁国。曾参既然瞧不起他,开除了他,胸怀天下的吴起也不稀罕这个老师。他收起老师的学问,以自己的军事韬略到政府应聘。

当时齐国军队正骚扰鲁国,鲁国国君比较欣赏吴起的军事能力,却又因为吴起娶的是齐国老婆,怕吴起暗中偏向丈人之国,犹豫着不肯任命。

这个时候,出现了令吴起在人品上永远无法翻身的事件:吴起老婆死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自相矛盾,先说吴起为了当鲁国将军,杀了齐国妻子。随后又说这是嫉妒他的人恶语中伤他的话。

死了妻子的吴起,终于平生第一次挂帅出征。他没辜负这千辛万苦得来的机会,率军大破齐兵,战绩辉煌。

很遗憾,吴起遇到的鲁国国君,不具备成为伯乐的能力。他很快解聘了吴起。

吴起很快在当时最优秀的国家领导人魏文侯那里找到位置。他被魏文侯任命为将军。

魏文侯在使用吴起之前,曾问过一位亲信李克,吴起是个怎样的人?李克很客观地在道德层面上批评了吴起一下:这个人太贪名,还好色。又很客观地在工作能力上肯定了吴起:然而吴起却是位可以与前代大军事家相比而不逊色的优秀将领。

魏文侯果断启用了吴起。

吴起不负所望,带兵西攻强秦,占领了秦国的不少地盘。随后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太守,秦军从此不敢正眼看魏国。

英明的领导并不万寿无疆,这让人无奈叹息。魏文侯死了,儿子魏武侯继任。魏武侯到西河视察,与吴起坐同一条船,河中泛舟,他指着两岸险峻的地势说:“这样坚固的地势,可称为魏国的宝贝了。”吴起回答:“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是政治清明,百姓乐业,而不在于是不是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如果国家领导人拿着老百姓不当人,那么同一条船中的人,也可能成为敌人。”

一个人的忠心,只适合奉献给对自己充分信任的人,所以千古第一国士豫让才有这样的话:“待我以国士,我以国士报之;待我以路人,我以路人报之。”吴起上面这番话,是人间的实话,但实话未必让人听起来愉快。吴起敢于跟领导说这样不大好听的实话,是出自他的诚恳与忠心。吴起的实话,只适合说给魏文侯这样的领导听。魏武侯在主观上肯定也希望能成为父亲那样的英明领导,但人的能力、胸襟,不是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他虽然当时对吴起的话表示了赞同,但他显然也并没有给予吴起足够的信任。后来魏国死了宰相,新上任的宰相公叔是魏国的驸马,自知能力不及吴起,很害怕吴起抢了他的位子,就设了个套,先去跟魏武侯推荐,说吴起是个大大的人才啊,但他不是魏国人,就怕不跟魏国人一心。魏武侯问:那可怎么办?公叔马上献计:您把公主嫁给他,如果他接受,说明他就是一心一意要做魏国人,为魏国效力;如果他拒绝,就说明他心怀二意。献完这一计后,公叔抢在魏武侯找吴起做媒之前,请吴起到家,故意当面惹恼公主,引导毫不知情的公主当着吴起的面发作,让吴起对娶公主为妻心怀畏惧。然后魏武侯作媒,要配个公主给吴起。吴起亲眼见过公叔宰相受公主欺负,对当驸马很不感冒。魏武侯果然对吴起起了疑心,明显表示不再信任吴起。吴起后来到楚国去了。

公叔这么做,保住了自己的宰相位子,但却深深伤害了魏国,因为在当时,魏国的军事力量在吴起的调教下,天下第一,如果吴起再升任宰相,把他在楚国进行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治改革在魏国提前推行,魏国将是一统天下的第一候选国。

吴起到楚国,在当时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楚国当时的国王是楚悼王,这是位真正求贤若渴的卓越领导人,他用来接待吴起的,是国家二把手——宰相的位子。吴起则呕心沥血,报答知遇之恩,仅仅两年时间,楚国迅速富强起来,军队更是在吴起带领下,战无不胜,威震天下。

在楚国,吴起在表现出他军事家的卓越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他政治家同样的卓越。他严明法令,精兵简政,撤除冗官,褫夺了许多国君宗族的爵禄,降其为平民,再让他们去立功,将进步的机会大量给予平民子弟。

吴起的这些改革,非常类似于后来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在改革的前期,他们也都取得了同样的成果。

很可惜,楚悼王的寿命也太短,两年多后就死了。这次吴起没有一走了之,他与给予他最无私信任的领导楚悼王一起,被因为吴起改革而利益受损的楚国贵族们,射成了刺猬。吴起的改革,在他死后,也被楚国的继任者废弃。这是楚国的遗憾,因为如果吴起的改革能够坚持下去,楚国极有可能走在秦国之前,靠改革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更是吴起的遗憾,改革的被废弃,让他大政治家的一面,永远沉埋在了史书的角落。

吴起做将军,没有将军服,也没有小灶,他的衣着食物,与最低级的战士一样;驻扎之时,战士们是席地而卧,吴起的身子下面照样是泥土,而不为自己垫一块哪怕是最单薄的布毡;行军之时,吴起也是有马不骑,有车不乘,与战士们一起徒步行军,两脚血泡;他自己带的行军干粮,他自己亲自包裹了背在身上,如果看到战士身上有过多的负担,他甚至要分过来帮忙背着。史书记载,战士中有生疮的,吴起亲自为之吸脓,这位战士的母亲知道此事后,为之痛哭。别人很奇怪,问她:你儿子只是一位普通战士,吴起将军居然亲自为他吮吸脓疮,这是你儿子的骄傲呀,你哭什么?这位母亲回答:你不明白,当年吴起将军为我儿子的父亲亲自吮吸过脓疮,孩子他爸到战场上后,勇往直前,面对敌人,宁死也不退半步,最后死在战场上;现在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亲吸脓疮,我真不知道我儿子会在哪里战死,所以我才痛哭。

一部在中国兵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兵书《尉缭子》,这样评价吴起:给他七万战士,他将天下无敌。

田穰苴

魏文侯任用吴起之前,问亲信李克,吴起是个什么人时,李克评价吴起的军事能力,原话是这样说的:“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这个司马穰苴,就是田穰苴。姓田,名穰苴。之所以叫司马穰苴,是因为他担任过大司马职务。田穰苴是把姓改了,杜甫则是因为在工部当了个芝麻绿豆官,名就改了,叫杜工部。

李克拿着田穰苴打比方,来解释吴起的军事才干。说明田穰苴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杰出军事家的代名词。

田穰苴虽然军事才干出色,他却不像吴起那样,到处跑官要官。所以他在被任用之前,并不怎么出名。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杰出人才的出现,总要经由另一些已出头的杰出人才来推荐或提拔。如果没有这些赏识的人,所谓杰出人才,往往也就烂到泥里去了。而历史上有资格赏识使用人才的上位人物中,够得上出色的实在并不多,所以历史上烂到泥里去的人才,要千万倍于挣出头来的人才,所以韩愈那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才那么振聋发聩,成为千古名言。

田穰苴很幸运,他成长起来的时候,齐国的传奇人物晏婴还在位。晏婴称得上中国历代宰相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作为一国政府首脑,他对自己管辖下的人才情况了如指掌。

当时齐景公在位,西面强大的晋国入侵,与齐军战于东阿、甄城一带,北面的燕军南侵,在黄河(古黄河)南岸的沧州德州一带与齐军作战。两线作战的齐国军队节节败退,军事前景一片黯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田穰苴。晏婴言简意赅,用八个字概括了他对田穰苴的评价:“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齐景公是齐国历史上一位名声不大好的国君,但他与晏婴的君臣搭配,则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成功的黄金配对。他对晏婴推荐的人才非常重视,马上召见田穰苴,一番长谈,“大说(悦)之”,马上任命田穰苴统帅三军,出兵抵抗晋、燕侵略军。

田穰苴提出了这么一个请求:我就是个平头百姓,您一下子把我提拔起来,越过那么多大小官员,大家心中肯定有看法,无论是号令士兵,还是取信百姓,都不够分量,希望您能安排一个您一向信任的政府高级官员,来担任监军职务,这样事情就好办了。

这个请求很古怪,非常不合情理。战争不是儿戏,那是生死屠场,战场形势,瞬息千变,它要求主帅根据形势,随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发布最正确的命令。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来自不懂军事却又权力大过主帅的人的掣肘。中国历史上,将明兵勇,却因为监军的愚蠢功亏一篑的例子,比比皆是。监军发挥作用而使战争取胜的例子,罕之又罕。

田穰苴是大军事家,这样简单的问题,他不会想不到。想到了居然还主动要人来掣肘自己,他的目的,一定不会是字面上这样冠冕堂皇。

在当时,齐景公没有多想,田穰苴的话说得正正当当,齐景公一口应承下来,安排他宠信的大臣庄贾去当监军。田穰苴当即与庄贾约定:明天中午日正中时,在部队大门口相会。

当监军是件很荣耀的事,战争打胜了,立大功,受大赏,光宗耀祖;战争打败了,责任也是将军的,与监军无关。所以庄贾很高兴地答应下来。不只他很高兴,他的亲戚朋友也为他凭空拾得这个大金元宝高兴,第二天上午都去给他送行,跟他一杯杯碰酒,祝贺词儿一堆堆送上。庄贾则来者不拒。他可能没有忘记田穰苴和他的约定:日中会面。但他绝对没拿这个约定当成大事。

军营之中,此时一片整肃,田穰苴早早赶到,赶到后只做了一件事,立起木杆为表,看太阳的移动,放好水漏为计,计算中午时分的到来。

三军整肃,将士们持戈列队,惊奇地看着这位他们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主帅。主帅军纪严整,面无表情。将士们心存疑惑,队列沉默。

太阳就这么一点点升上中天,立下的木杆从长影缩至最短,又一点点开始拉长,水漏滴水,也表示正午已过。

沉默的主帅发话了,他的第二个军令很奇怪,让人把木杆推倒,水漏倒掉,然后,登上点将台,一条条发布军令,申明约束。

一身酒气的庄贾赶来时,田穰苴的讲话已经结束了。就在大军注视下,田穰苴问庄贾:为什么迟到?庄贾的酒估计此时醒了些,他向田穰苴承认了错误,解释说:没想到同事和亲戚们都来送行,所以多留了一会儿。田穰苴说了下面一段话:“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抱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转头问部队执法官:“不按规定时刻到位,军法如何论处?”执法官回答:“当斩。”

田穰苴要杀庄贾的这番大道理,与田穰苴要求庄贾来监军时的大道理一样,都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问题只在于,如果他不说这两番大道理,庄贾不来监军,或者他就不理会庄贾,按说对三军出征都不会产生影响。

如果田穰苴是齐国领兵已久的名将,上述道理绝对成立。

只是,田穰苴从未领过兵,他是从无名的军事理论家一跃而成为三军统帅的,他吃几碗干饭,是个干嘛的,战士们、副将们谁也不知道,大家如何服从他?他的每一条军令,如何才能得到完整执行?

大家不知道他是干嘛的,总该知道君王是干嘛的吧,总该知道久在君王身边,最受宠信的人是个什么身份吧。如果他的第一刀下去砍的是这么个最受君王宠信的人的脑袋,那么,他的刀,就有资格砍下君王之外任何一个人的脑袋。

你可以不知道这位大将军吃几碗干饭,但你一定要知道他有资格要你的脑袋。那么,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听话。

这其实就是古往今来,对部队的第一要求: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这一要求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庄贾的命运,其实从田穰苴答应为将出征时,就注定了。当然可以不是庄贾这个具体人,可以是国王高度信任或喜欢的任何一个人,要点只在于,这个被杀的人,他的被国王高度信任或喜欢,一定是被一般人所熟知的,杀这样的人,才具备立威的条件。譬如兵圣孙武首先杀的,就是吴王的两个宠姬。庄贾和宠姬很不幸,成为这两位军事家起步的垫脚石。他们又很幸运,跟着两位军事家名传千古,虽然他们自己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名传千古。

当齐景公派出求饶赦免的使者快马加鞭,气喘吁吁赶到军营的时候,庄贾的脑袋早已与脖子分离,成为一件最直观的纪律条文,让“三军之士皆振栗”。

派人向齐景公求救,是庄贾临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其实田穰苴可以阻拦,他没阻拦,等着的就是这个君王使者。田穰苴首先让部队听到自己的声音:“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又问部队执法官:“在军营中飙车该怎么处理?”得到的答复仍然是:“当斩。”

在此时,已经不会有任何人怀疑田穰苴有砍君王使者的胆量。那个使者面对庄贾的脑袋,更没有任何怀疑,求饶,成为他唯一的,也是明智的选择。

这次田穰苴倒没砍使者的脑袋,只砍了驾驶员的脑袋及马车上的立杆。这显示出田穰苴不只是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手腕老到的政治家。正如后世整理他的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展现的不仅仅是战略战术,还包括治国治军方略。

田穰苴用过庄贾的脑袋后,没再提派监军的事,随即出兵。此时已完全确立了主帅权威的田穰苴,对待士兵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风格,举凡士兵们住宿吃饭饮水病痛用药,他都亲自过问关心,亲自安排,他将自己的所有工资津贴补助全部拿出来分给士兵,他自己则与士兵们平等分配,对病弱的士兵特别照顾。如此三天以后,整编部队,“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面对这样的强人,晋军、燕军还有什么脾气?齐军还没到达战场,晋、燕两国部队,就逃命般地撤走了。

孙膑

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距离孙武的时代大约有一百多年(从孙武与伍子胥率吴军攻破楚国首都郢,至孙膑率齐军在马陵道上射杀庞涓,其间共一百六十六年),按二十五年一代人计算,孙武大约是孙膑的太太爷爷。据《越绝书》记载,孙武墓在江苏的吴县,说明孙武虽然是主要地盘在山东的齐国人,但他后来还是定居在了江苏。《史记》中说孙膑出生在山东东阿鄄城一带,那么孙武的后人又迁回了山东。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江苏待不下去。

孙武的兵法在他尚未被伍子胥推荐、吴王重用之前,就大致写出来了,后来随着他的赫赫战绩,名重一时,流传天下。孙膑作为孙武的直系后人,家中没理由没有太太爷爷的遗留。但孙膑却要出门求学,跟着别人学兵法。据此,可以推测,在孙武至孙膑这百多年间,孙家似乎发生过一些不太平常的变故。

出门求学的一大好处,是结交同学。

照顾他的这个同学叫庞涓,他是孙膑的高年级校友,毕业比孙膑早,两人在学校里的时候,关系应该相当铁,所以庞涓来到社会上就业后,能够有福同享,立即召约小师弟孙膑也来就业,孙膑也高高兴兴地立即前往。

那个据说叫鬼谷子、也据说叫王栩(号鬼谷子)的师父,应该很有资格骄傲,这不单是他教出了两个名传千古的军事家学生,还在于他教出的学生,就业看来一点都不困难,庞涓的就业岗位,直接做到了当时天下第一军事强国魏国的三军统帅位置上,我相信在学生时代,庞涓不可能有机会在战场上展现他的军事能力,他直接登上高位,即缘于他的才华打动了魏国领导人,也要归功于他老师的教育影响力。

庞涓约孙膑一起到魏国就业,出于什么心理,后世有很多种说法,但若说庞涓最初的目的就是嫉妒孙膑之才,召约他是为了干掉他,似乎有点说不大通。因为庞涓如果不约孙膑,孙膑未必就一定能在其他国家受到重用,就算在其他国家受到重用,也未必就与魏国是敌对国。

但若说庞涓召约孙膑时,居心多么善良光明,更说不通。因为孙膑赶到魏国后,庞涓根本就没有向魏王推荐。庞涓与孙膑同学多年,不用等到魏国重见才知道孙膑的才能在己之上,才突发恶念。

总之,庞涓召约孙膑,却不将其推荐给魏王,而将其砍去双脚,脸上刺了字,却又不杀。这是个很奇特的行为。后世万千文章,对此做过种种解释,大都显得民间故事化。

庞涓将孙膑搞残废后,好像没怎么再限制孙膑的自由,所以孙膑才有机会在听说祖国齐国的外交大臣到魏国后,可以悄悄去见这个外交大臣,并有充足的时间,说服这个外交大臣对自己刮目相看。要知道,要一个高官相信一个素昧平生的残疾人,并且冒着个人和国家的双重危险,把残疾人带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说明孙膑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口头表达能力。那个使者也有了不起的识人慧眼,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伯乐,可惜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

魏国的国都,距魏齐边境最少也有几百公里距离。以那个时候的交通条件,走个十多天很正常。齐国使者把孙膑偷偷拉走,起码在十多天内,庞涓没有发现。说明庞涓虽然认可并嫉妒孙膑之才在自己之上,却终究也没太把孙膑放在眼里,没有严格地关照他,控制他。

到齐国后,孙膑并没有能直接见到齐王,而是由齐国部队领导人田忌接待了他。这个田忌就是田穰苴家族的后世子孙,祖上同为著名军事家,很容易就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第一次展现孙膑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的机会,很快到来。田忌与齐王玩赛马赌钱,老是输。孙膑跟过去看了看,发现田忌的马与齐王的马差距不大,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都很接近,但就是这毫厘之差,让田忌在三局两胜的游戏中,胜少败多。孙膑向田忌建议:用你的下等马去赛齐王的上等马,用你的上等马去赛齐王的中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去赛齐王的下等马。

如此一来,胜负毫无悬念。此前屡战屡胜的齐王现在屡战屡败,很不理解,问田忌用了什么办法,田忌趁机推荐了孙膑。

这个齐王是齐威王,是齐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国王,他即位之初,长达九年的时间,沉溺酒色,不理朝政。一位叫驺忌的琴师,自称可以为齐威王弹琴,齐威王召见后,却只谈乐理而不抚琴,齐威王追问他,驺忌回答:我只是一会儿不弹琴您就不高兴,可您手拿着齐国这把大琴,长达九年不弹,您问过百姓高兴不高兴吗?齐威王由此痛改前非,一举成为齐国历史上最优秀的领导人之一。

这样一位优秀的国家领导人,当然不会放弃孙膑这样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才,一番长谈后,孙膑成为齐国军队的军师。

时间如流水。孙膑的机会随流水的时间悄悄到来。魏国人侵赵国,当时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开始不久,军事上的威力还没有显现出来,魏国的军队尚继承了吴起时代的精神,战斗力仍然是天下第一,赵国很快抵挡不住,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任命孙膑为部队统帅,带兵救援。孙膑推辞,只愿做个军师。于是孙膑的伯乐田忌担任元帅,孙膑作为军师,坐在敞篷车里,随军出发。

中国军事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经典战例,由此产生:围魏救赵。

孙膑认为:不能攥着拳头去解除纷缠凌乱的线头,也不能直接以助拳参与战斗的方式去拉架,那样只会越搞越乱。只有避实就虚,让形势发展受到阻滞,事情自然就缓和松散了。魏国入侵赵国,最精锐的部队必然在前线,齐军只需去佯攻魏国首都,魏国必然回救。届时以逸待劳,魏军必败,赵围必解。

事情的发展如孙膑所料,齐军大败魏军。残疾人孙膑让他的同门师兄庞涓结结实实领教了什么才是大军事家。

又过了十多年,军事力量仍然称雄天下的魏国,不甘寂寞,入侵韩国。这次是赵国配合魏国攻击韩国,可见在利益面前,什么样的前仇和矛盾都可以化解。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派田忌担任元帅,孙膑担任军师,去救韩国。

这次不用再讨论了,齐国军队直奔魏国首都去了。魏军统帅庞涓这次学精了,提前防备到这一手,探子一报告齐军动向,他就立即撤兵回去,试图与齐军一决胜负。

当时的情况是:齐军进人了魏国国土,直指魏国首都,庞涓率魏国精锐部队,紧跟在齐军后边追赶,其间距离,应该只有一天的路程。

也就是说,只要魏国国都能坚守一天以上(这个应该没问题),齐军就会被包饺子。

紧追不舍的庞涓,每天观察齐军烧火做饭的灶台,发现灶台每天都在减少——这说明齐军战士知道危险,越来越多的人开了小差。

这一减灶之计,《史记》中是这样说的:“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二万灶)”。

三天时间,开小差的人达到三分之二,你信吗?

从司马迁写出这一段历史以来,对此抱有怀疑态度的后世读者并不少。宋朝学者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中,有这样的表述:司马迁说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盘后,第一天修了十万个灶台,第二天修了五万个灶台,第三天就成了三万个灶台。当时正是身处敌国,紧张行军,每天晚上居然还有耐心去修灶台,不知道战士们有什么精力时间来干这事?又何必一个人一个灶台呢?庞涓跟有齐国军队屁股后头追赶三天,因为灶台数量,大喜说:齐国战士超过一半开了小差。那说明庞涓每过一个齐军营盘,就要安排人一个个细数齐军的灶台,这是急着回国救急杀敌的军队可能干的事吗?

洪迈的质疑,有拘泥的地方,譬如十万灶五万灶,我们可以理解为供十万人就餐供五万人就餐的灶台,是个大致数字,不必一定是一个战士一个灶台。但在紧张的行军与追赶过程中,是不是真的有时间有耐心停下来修灶台数灶台,真的要打问号。

我写这部书,并没有考证历史文献及事件真伪的目的,偶尔在文章中对文献资料及事件做一点考辨,主要还是用来调节文章叙述节奏,同时希望这部书的读者知道:对同一件历史事件,历史上往往有不同的说法,我在我的书中介绍给您的,只是最主流或我所认可的一种。如果希望了解更多,我还是希望读者朋友可以去阅读尽可能多的历史原著。

按《史记》及《资治通鉴》的记载:数完灶台后,精神备受鼓舞的庞涓生怕齐军不用打就溃散了,于是率领最精锐的战车部队,脱离行动迟缓的步兵,加速追赶。

这一天傍晚,追到马陵道,道边有大树,树皮剥下来,露出白生生的树干,树干上写了字。庞涓让人举火把去看,是这样几个字:庞涓死于此树下。

读过这几个字,庞涓终于明白,齐军减灶只是故意示弱、引诱自己冒进的计策。此时齐军伏兵四起,箭如雨下。庞涓长叹一声:“遂成竖子之名”。拔剑自刎。

不知庞涓拔剑之时,心中会是何等凄凉。千秋万代,庞涓作为嫉妒、小气、恶毒的代名词,被人唾骂、耻笑。但庞涓当初,只要再狠一点,不只是让孙膑变成残废,而是直接让孙膑变成死人,哪有后来的马陵道之败?《孙膑兵法》在《汉书》中有记载,说全书共八十九篇,还有四卷图。但在东汉以后,就再也没有记录,从此失传,由此引发后人的种种猜测,很多人认为这个《孙膑兵法》只是对孙武的《孙子兵法》的误传,孙膑本人没有兵法行世。直至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其中的《孙膑兵法》残简,共三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孙膑卓越的军事才华,才重新被世人认识。

乐毅

诸葛亮躬耕陇亩之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一代名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乐毅则是一代名将,以弱燕击强齐,几乎覆灭了齐国。

乐毅是名门之后,他的祖先叫乐洋,是魏文侯时代的将军,曾为魏国吞并了中山国,称得上一代名将。只是他同时代有个更卓越的名将吴起,把乐羊的光芒遮掩去很多。

乐羊死后,中山国复国,几十年后又被赵国吞并。乐羊后人一直定居在那里,稀里糊涂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也在赵国当了官,当时赵国的国王是那个胡服骑射的一代名君赵武灵王。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应该是人才的最佳选择,只可惜赵武灵王被一场政变,活活地饿掉了性命。乐毅对赵国很失望,出走魏国。魏国倒也重视人才,给他官当,却没有用其所长,只是个闲职,这显然不能让胸怀锦绣的乐毅满意。

就在这段时间,燕国出了一场非常有寓言意味的内乱,燕国国君姬哙居然向上古时代真假难辨的尧舜禹学习,以禅让的方式,把他的国家,和平地交给他的相国子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例信史记载的和平禅让,而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是儒家学者顶礼膜拜拼命鼓吹的帝王榜样,姬哙也是听信了那些儒家的鼓吹,才甘心情愿地放弃权力,禅让王座。

以人品而论,我绝对相信姬哙是个近于伟大的国君,在信史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国君有他这样放弃。但这样一个对儒家学说信之行之的国王,却没能得到后世儒家学者的推崇,原因只有一点,尧舜禹是榜样,榜样只能摆在那里看,是不能效仿的。东施效仿了一次她的榜样西施,后果是出丑两千多年,姬哙效仿了一次儒家偶像,后果则是把国家搞乱。

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仅靠个人品格,是无法把好事长久办好的,因为我们无法要求所有人都是圣人。姬哙可以放弃手中的荣华富贵,他的儿子姬平不愿意,通过几年地下活动,姬平起兵攻击子之,子之反攻,双方打的不可开交。相邻的齐国趁机侵略燕国,仅用五十天时间,就攻下燕国首都,子之被砍成肉酱,佛一样的姬哙死于乱兵。关于姬平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领导燕国人民反击齐军,把齐军赶出国土,他即位成了燕昭王;还有一个说法,姬平也战死了,赵武灵王把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公子姬职送回燕国,继位成了燕昭王。总之,不管是哪个,姬哙的勇于放弃权力,给他本人、他的家族、他的人民、他的国家,带来的是同样的灾难。而燕国虽然经过艰苦抗战,把侵略者赶出国土,却也受到很大伤害。新上任的国王燕昭王耿耿于怀,一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