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22:17:55

点击下载

作者:冈田尊司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试读:

前言

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会觉得生活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这个所谓“相当长的时间”,说得更具体些,应该有十年以上了吧。不,也许有二十多年,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直持续到今天也说不准呢。不过,现在这种感觉已经淡化了许多。最开始有这种感觉,还是在高中的后半期,大学时期则达到了顶峰,一直到快三十岁开始工作时,仍然有这种感觉。差不多快三十五岁时,这种情况才开始有所好转。

虽然当初我放弃文学部的哲学专业,转而进入医学部学习,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的这种“麻烦的感觉”,连去听课的次数也只是维持在必要的最少限度而已。至今我仍记得,医学部一年级时,我住在京都大学后面的吉田山。更准确地说,是当时吉田山上有一座名为“真如堂”的寺院,那里的红叶特别好看,而我则寄宿在其后的民宅里。当时的房租非常便宜,只需要一万日元。从山坡上走下来的途中,会经过一处叫作“吉田山庄”的地方,那里有着很气派的大门,还有非常漂亮且宽敞的庭院,那是一家非常高级的日式旅馆,常常会有黑色的轿车运送客人至此。据说当时在那里吃一顿饭要花费好几万日元,而我每天的伙食费还不到一千日元。

曾经有朋友特意来我寄宿的地方看我。因为我总是蜗居在那里不去上课,他担心我可能连考试这件事都不知道,所以特地过来通知我。实际上,我当时确实不知道有考试。不过,当他看到我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只能苦笑着说“冈田君,你肯定能长寿”,后来他非常热心地告诉我可能会出题的考试要点,临走时还特意嘱咐我只要把这些内容掌握了,考试就没问题了。

但是,即使我知道了会有考试,即使朋友特地前来告诉我考试的要点甚至是问题的答案,我却仍然不想学习。就那样恍恍惚惚地度日,或是去做别的事情。极力让自己不去想考试的事,就这样直到夜晚来临,我觉得反正就这样了,于是又一觉睡到天亮。当时想着肯定要挂科的,现在再去手忙脚乱地复习也不是办法,所以就啥也没做地一直躺着。到离考试开始差不多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我才急急忙忙地起床,把朋友给我的讲义大概地扫一眼。看看表,好像时间还来得及,这时才想着尽可能地多记住一些内容,也就是说直到最后关头,我才改变了想法,针对考试开始准备复习。当我骑着自行车从山坡上长驱直下往学校赶时,还在后悔要是早一点去做就好了。真的是不到火烧屁股,就不会去行动啊。

为什么会那样的暮气沉沉呢?总是要逃避应该做的事情,明明什么事都没做却感觉非常的疲惫,我想还是因为当时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很“麻烦”吧。而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每天面对和那时的我有着相同状态的人,为他们加油、打气,想想还真是不可思议的机缘巧合啊,不过我也确实能够理解这些人的心境。

当时,我为了挣生活费不得不去打工,即便那样仍然让我感觉“麻烦”,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生存就要吃饭。要吃饭就得劳动。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充满了麻烦与痛苦。所以会觉得,生存这件事本身就是麻烦和痛苦的。

当时我常常幻想的一件事,就是有朝一日能像牛马一样以食草为生。大家也许都知道,人体内无法分泌出可分解植物细胞壁纤维素的酶,所以即使把草吃下去,也消化不了,最多也就是会闹肚子而已。假如我们的唾液或者胃液中,含有能分解纤维素的酶的话,当我们感觉饿时,只需要吃下树叶和杂草,就能填饱肚子了。当然,随便吃别人家院子里的树叶可能也会被骂吧,可要是野生的那些杂草什么的,相信就没有人会抱怨了。这样一来,我们就从麻烦事中解放出来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要是那样的话,一天中除了草什么也不吃,很容易导致身体营养不良,而且大便与屁的量也会变多,导致肠子变得很长,说不定又会引起什么麻烦的情况。

我幻想的另一件事情,要更加现实一些。虽然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实现的,但至少比起上面这件事来,并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那就是,通过写小说一举成名,然后过上靠版税生活的日子。这样的话,即使不劳动也能活得很好。相信本书的读者中,肯定也有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吧。说起来非常不好意思,那时的我真的是很认真地在想这件事。甚至可以说,把这当成了那时唯一的生存希望呢。

获得小说的新人奖,拿到一大笔奖金,然后向每天对我板着脸、还时不时故意刁难我的雇主说“我要专心写小说,所以就不在你这儿干了”,我不止一次地幻想着这一天的到来。

可现实情况是这一天终究还是没有到来,我依然每天要看着雇主的脸色,担心会不会被他炒鱿鱼,提心吊胆地度日。那时我构思创作过一部小说叫《时间经纪人》,故事情节就是诞生自我头脑中的幻想。讲的是某个不想工作的青年,有一天遇到了专门买时间的“时间经纪人”,然后向其出售时间的故事。“时间经纪人”并不要求以工作这种“野蛮”的行为作代价,而是纯粹地只购买时间。不需要做麻烦痛苦的工作,可以只用时间换金钱的故事设定,可能就源自我当时想要逃避现实的想法吧。

而且,出售时间的方式也有区别,既可以出售“现在的时间”,也可以出售“未来的时间”。开始时,主人公还只是满足于出售“现在的时间”,但随着对金钱的欲望越来越无法满足,终于也开始出售“未来的时间”……整个故事差不多就是这样。因为我想成为小说家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所以这部作品也一直没有机会发表。不过,当时的我确实很认真地想以这部小说出道,从而将自己从麻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呢。

讽刺的是,当我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原先那种“极力想逃避麻烦、逃避生活”的想法后,我终于可以写书和发表自己的作品了。越是想逃避麻烦,就越是逃避不了,反倒是通过一点点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原本感觉麻烦的事情,变得不再麻烦,各种机会也随之而来了。这不仅限于我自己,相信很多经历过这些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吧。

话虽这么说,但是突然一下子勉强自己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能有效果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甚至生活背景,所以适合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只有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到底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方式,并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能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做出判断,关键还是在于适不适合自己。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特点,思考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现在,不仅仅是年轻人,甚至有很多成年人,也无法从“麻烦的感觉”中摆脱出来。关于这一点,我将在第五章中进行详细的解说,不过统计数据显示这样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那么,这种“麻烦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改善和克服这一问题呢?

本书将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和具体事例,从各种各样的人生中总结经验,并结合精神病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介绍前人的智慧和最新方法的同时,思考如何摆脱“麻烦的感觉”和“回避型人格”,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书中所提及的普通人的临床案例与事例,都是基于真实的案例改写的,与特定的个案并无关联。另外,有关伟人、名人的案例描述,则取材于其自传或他人所著的传记等公开发表的资料。第一章活着尽是麻烦事

对于看什么事情都很麻烦的人来说,活着与其说是一件快乐的事,

倒不如说是要忍受痛苦、逃避麻烦与危险的过程。

肩上的责任与负担稍微增加一点点,

都会如临重负,想要抛下一切选择去逃避。

在这些感觉麻烦的人的内心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与他人见面很麻烦

让人感觉麻烦的事情有很多,但相当多的人会觉得与他人见面也是一种很麻烦的事情吧。面对他人时的紧张,还有敏感地在意他人的脸色、过分地关注别人,这会让人感觉与他人见面这件事,“麻烦”的一面要胜过“令人愉悦”的一面。

不仅仅是与他人见面,就连“接电话”也会感觉很烦恼,继而觉得“让他人接电话”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明明一通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总是迟迟拨不出去。

感觉麻烦的人,会厌烦于亲自去和他人见面、应对或是交涉,所以常常会依赖于某个人来扮演“代理人”的角色。孩童时代,父母亲就是其代理人,而在结婚以后,大多是由伴侣来继续扮演这一角色。

原本亲自打个电话就能直接说清楚的事,却偏偏要拜托某人去做。最好由本人亲自去做的事情,也倾向于让代理人代为行之。这样由于中间存在着第三方,导致最后往往会变成“传话游戏”,使整个事态无法取得进展。然后,又不会向对方直接明说,而是把抱怨抛向代理人。作为夹在中间的一方来说,替人做了事情,结果还落得一身埋怨,真是无处说理啊。

由于一直依赖代理人,自己就越来越不会亲自与人交涉或是行动。这样一来,就更加感觉社交生活是非常麻烦的。

感觉与人接触是非常麻烦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人对于与人接触这件事完全就不关心、不感兴趣。即使他人聊天聊得甚欢,但他仍会觉得这与我毫不相干,所以只会继续埋头于自己所关注的事情。

与他人进行交流,原本是能带来愉悦的一件事,但是对于这类人来说则不同,他们认为与人来往只会耗费精力让人疲劳,除此之外看不见任何的好处。

最近,这类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全社会对于这类人的心理特点却没有充分地理解,仍然基于以往“与人交流才是正确的”这一一般判断标准,所以也会希望他们能去与人交流。一旦对方不符合这种期望,就会招来“不够努力”“不合群”这样的指责。

但是,对于这类人来说,就好像原本是对牛奶过敏的人,却偏偏因为“牛奶对身体有益”这样的理由,而被强迫去喝牛奶。这完全是一种倒添麻烦的“好意”。

感觉与人见面很麻烦的,还有另一类人,而他们所占的比例会更多些。这类人对于与人接触这件事本身是有要求的,他们希望能与对方共享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者关注的内容,从而让彼此都能够有一个愉快的交流体验,但这样过高的要求必然会让人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从而对与人见面这件事产生厌烦的情绪。

觉得与人见面这件事会让自己很累,大多还是因为过于在意对方的感受。如果是这样的话,说到底也就是有“不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坏印象”这样的心理活动吧。不想被对方讨厌、不想从对方那里获得负面的评价。反过来说,基于想让对方高兴的心理,就不能得罪对方或者让对方失望,会非常在意不让对方给出负面的评价。

总之,可以说这类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他人的评价会非常的敏感。这一点,与前一类人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类人不仅对他人毫不关心,对于他人的评价也是毫不在乎的态度。而相对地,后一类人则会一直在意他人的反应,会观察对方是否对自己所说的内容感兴趣。而当他们确信所有人都对自己的话题不感兴趣时,就会刻意地选择回避聊起自己的事情。

对于他人的拒绝或否定十分敏感的人,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缺乏自信,所以才会很容易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反正别人都是会否定我的”“我一定是个讨人厌的家伙”这样的想法越强烈,就越会让他感觉在与人接触时充满了不安与痛苦。让自己努力很麻烦

觉得所有事情都很麻烦的另一个征兆,就是觉得“努力”这件事很麻烦。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明明有能力、有时间,同时也有机遇,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成的事情,就是不愿意去做。或者明明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让事情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就能迎来更多的机会,但就是不愿意去努力。就那样一直拖着,直至事态严重到回天乏术的程度,最后不得不以放弃而告终。

虽然身体陷入不想动的忧郁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心情是很消沉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去做,仅仅是因为莫名的原因不愿意去行动而已。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槛,但就是跨不过去。所有的准备都已做好,只需迈出最后一步即可,即便这样也不愿意迈出这一步。整个身体就那样蜷缩成一团一动不动。对于“努力”这件事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即便周围人都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只需要自己去走个形式参加面试或者考试就可以的事情,也是一点儿也不想去。

这种状态下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对任何事都提前下结论,觉得“反正到最后是要失败的”“反正最终什么也做不成”。这种毫无根据的结论,是会影响到当事者的心态的。既然最终都是要失败的,那不如一开始就什么也不做最好了。他的心理活动就是不想让这些“无用功”给自己带来伤害。

在很多案例当中,当事者都是曾经有一段时期是很努力的,但是逐渐就不再努力了,人生因此呈现出“失速”的状态。而且,一旦陷入这种“暮气沉沉”的状态,再想恢复就得花上好几年,有时甚至是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行。

面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想去做,这种状态下很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表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没有特别想去做的事情”等。这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当事者自己没有想好要做什么,所以才不想去行动,或者是面对不确定的事情,不想因此而失败的一种心情。

即使劝他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他们好像也听不进去。究其原因,如果是做实验的话,失败了也无所谓,但是人生一旦失败了,就会受到伤害。而对于“感觉凡事都很麻烦”的人来说,“受伤害”就是其最讨厌的状况。被期待很麻烦

伴随着“觉得努力很麻烦”的状态,往往还会觉得“被期待”很麻烦。当我们的成绩取得进步时,会得到来自周围人的表扬和赞赏,而这也会激励我们,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拿学习来说,偶尔几次考得了好成绩被夸奖“了不起”,我们会非常的开心,然后就会想要继续努力学习。弹钢琴时也是一样,当别人夸奖你“好有才华”时,你肯定也会得意扬扬并继续刻苦练习吧。

但是,对于“感觉凡事都很麻烦”的人来说,被表扬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当别人夸奖自己“了不起”时,比起被表扬了会很高兴的心情来,他们考虑更多的可能是下一次如果没有考一个好成绩的话,是不是就会让对方失望?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压力。当被他人期许着“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时,就会非常纠结和不安于“会不会让对方失望”这一问题,所以想在对方还未失望前,就赶快逃离。

因《狂热分子》《码头日记》等书而闻名于世的社会哲学家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他在中年以前就一直觉得活着是很麻烦的事,并且常常为此而困扰。据他在自传中描述,他因为“心因性原因”在七岁到十五岁这段时间里,眼睛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失明”状态,所以没有办法去上学,只能一边兼职做体力活,一边自学文化知识。后来很多人发现了他的才华,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并希望能将他介绍给大众,但每次面对这样的期待,他都选择让自己躲藏在自己的文字背后。

曾经有一位年轻美丽的UCLA大学的女研究生,被埃里克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所吸引,希望他能去UCLA大学做一名旁听生。即便埃里克也是非常爱慕这位女士,可由于害怕辜负了对方的期待,最终他还是一言不发地选择了逃避。

还有一次,一位生物学的教授注意到了当时在餐馆里打工的埃里克身上所隐藏的才华,拜托他做德语翻译的工作,并帮助讨论柠檬白斑病的原因。结果,埃里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出了原因,这让教授非常惊讶。于是,他希望能雇埃里克当自己的助手,成为一名正式的研究者,但是这种期待让埃里克感觉到了自己将要身负重任,他又一次选择了逃避。把竖着的东西放倒很麻烦

青年时期常被认为是一生中最具活力的时期,但是实际上,这其实是最懒惰的时期。我的母亲就常常会感叹于我的懒惰“把竖着的东西放倒,你都会嫌麻烦吧”,这种懒惰的倾向,在青年时期往往会变得很明显。

更小一点儿的孩童时期,行为上反而更加地勤快,可进入十几岁以后,逐渐就变得越来越懒惰了。对于父母亲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从父母亲的角度来看,也许就会感觉这孩子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动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儿科医生比较喜欢给出的一个病名叫“起立性调节障碍”。那些早上起不来、做事没有干劲儿的孩子,被家长带去看儿科医生,常常会被诊断为这种病。一般来说,分别测量我们坐着时与站立时的血压,可以发现站立时的血压是要高出十多个数值的。但是,患有起立性调节障碍的人,其站立时的血压却是不升反降。因为,原本为了保证我们站立时有血液流向大脑,身体末梢的血管会进行收缩,这样血液就不会向下流动,但是,如果这种自律神经的反应变得很迟钝的话,那么即使我们的身体姿势发生了变化,但是血液仍然会向下流动。所以,患有起立性调节障碍的人,在站立时会有眩晕的感觉,或者早晨很难起床,整个上午都不在状态,非常容易有疲劳感。

实际上,由于在学校遇到了某些厌恶的事情而心情低落、不愿意起床上学的孩子,也会被诊断为这种病。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律神经的发育要落后于身体的成长,二者发育程度上的差距,导致了起立性调节障碍的产生,所以才会被诊断为这样的病症。因为心情上的抑郁,或者晚睡等原因,身体一直处于“不清醒”的状态,这些都会加重起立性调节障碍的症状。但是,这也只能算是伴随症状而已,并非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无论怎么治疗这种起立性调节障碍,都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改善。

不过话又说回来,处于青年时期的年轻人,总体上会呈现出“没有朝气”“觉得凡事都很麻烦”的状态,其中的一个原因,也确实是因为身体在快速成长的同时,自律神经等控制系统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像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人,虽然他们的体力和瞬间爆发力都有所衰减,但是却能干劲儿十足地完成工作,就是因为其自律神经足够发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十几岁的时候,比起站着我更喜欢躺着,觉得那样更舒服,这么看来多多少少也是有生理上的原因的。

而长时间盯着屏幕看的“夜猫子”生活方式,则会让这种不利的状况变得更加严重。不仅会加重起立性调节障碍的症状,还会使体内的生物钟紊乱,一整天都没精打采、毫无生气。去学校上学很麻烦“感觉凡事都很麻烦”的一个明显表现,就是认为“去学校上学”很麻烦了。当然,去学校上学本身就不是一件完全愉快的事情。首先,早晨不得不早起。即使是寒冷的时节,也要离开暖和的被窝。而酷热的时节,身体很容易感觉到疲劳。特别是对于低血压的人来说,夏季其血压容易变得更低,所以早上要睁开眼睛起床,也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像怎么也发动不了的引擎。而“长时间盯着屏幕看”的现代人,常常不自觉地就会熬夜晚睡,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很差的人来说,早起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但是,很多的案例都显示,感觉去学校上学很麻烦的真正理由,却并不是因为要早起。大部分是因为感觉上学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同时又没有获得与之相对应的“回报”,一系列负面条件的累积,最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其实,只要这件事是这个孩子或者这个人真正想去做的,那么不管早起有多么的痛苦,他也一定能自己爬起来。例如,某个高中生早上怎么也起不来。通常都是睡到九十点钟,甚至还有睡到中午十二点的情况。上学迟到和旷课也是常有的事儿。但是,如果某天是要去进行自己喜欢的钓鱼活动,那么无论多早的时间他都能起来,准时出门。此外我们也常会有类似的经验,在学校上学时早上怎么也起不来,可是工作了以后,早上无论多早都能起床出门。

像这样的例子,往往都是因为对上学产生了逃避反应或者抗拒反应。在学校经历了挫折或者受到了伤害,从而对于上学产生了心理上的抗拒反应。而这种心理上的抗拒反应,也可能并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挫折或者被欺负等显在的原因。就像我们不知什么时候就患上了花粉过敏症,或者对房间里的灰尘开始有了过敏反应,就在我们每天与其接触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就变得过敏了。而且,一旦患上这种过敏症状,就很难再恢复了。

以《桧伯的故事》《冰壁》《敦煌》等作品而闻名的作家井上靖,在他的《年幼日子之事·青春流浪》一书中就曾说过自己不去学校的理由。井上将其归结于中学时代所遭遇到的校园欺辱经历,以及与老师之间的对立矛盾所带来的不愉快。

即便如此,井上一直到中学的前半期,都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由于家族代代都是医生,所以他也被家人期待着能成为一名医生,但是,他逐渐发现自己在理科方面的能力不足,这给他的内心带来了挫折感。对井上来说最悲惨的事情是当时为了不违背父母亲的意愿,在自己很不擅长理科的情况下,依然在高中时选择了进理科班。而这就让他进入自己所擅长的文科专业学习的机会,变得更渺茫了。

井上的成绩非常差,逐渐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特别是在进入大学学习以后,这种倾向变得更为明显。虽然他被九州大学法学部录取了,但是人却一直生活在东京,几乎就没有去学校念书。两年后,由于京都大学哲学部招生名额未满,他又转学到了那里,开始了在京都的生活,不过据他自己说“好像东京时期的‘懒惰’也一起跟着过来了,只去过两三次学校,剩下的时间除了去食堂吃饭外,几乎从未迈进过校门”(摘自《青春流浪》)。同系的同学中有后来成为指挥家的朝比奈隆,但上学时二人竟然从未打过照面。

巧合的是,我自己上大学时也是寄宿在吉田山的民宅里。虽然与井上不是同一时期,但是他的大学生活与我非常相似。井上的毕业论文也是拖延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开始动笔,那时他已是三十岁的年纪了。“我当时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很麻烦,甚至连毕业也打算放弃了”(摘自《青春流浪》),后来,还是他的妻子发来电报告知了毕业论文的截止时间,并且含泪请求他务必今年毕业,他才开始着手撰写毕业论文。做决定很麻烦

青年时期也是要决定未来人生道路的时期,必须要做出决定自己人生方向的重要选择。但这种“决定”对于“感觉凡事都很麻烦”的人来说,就显得格外的麻烦。

即便不是如此重要的选择,对于感觉麻烦的人来说,面对必须要做出决定的局面,还是会将其视作一种负担。无论是对穿衣的选择,还是日程的安排,只要涉及选择,就会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害怕决定了之后又遭遇失败。不想做出失败的决定,就要投入精力和时间。这样一来又更加想要逃避做决定,能往后拖就往后拖。

但是,社交生活也好,职场生活也罢,如果缺少决断力就很难继续向前推进。就像无论性能多么优异的电脑,还是会在等待输入信息的状态时停止运转,所以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会停滞不前。

由于自己无法做出决定,所以就会想依赖父母亲或者伙伴这样的“代理人”代为做决定,甚至还有周围人直接帮他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的情况。因为,如果是将工作拜托给这样的人,肯定是难以推进的,所以周围的人干脆就越过他,直接替其做安排了。

尽管可以安排一切事情,但是总归还是有几个重要的决定,是需要当事者自己去做的。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对他人的依赖,他的这种决断力根本无法得到锻炼。

更加悲剧的是,有时候即便自己无法做出决定,也不能由他人代为决定。那样的话,人生就像是一直放置在那里等待输入信息的电脑。放弃了做选择,也就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

常常是眼前的课题和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堆积如山,可自己还是只顾着玩乐和消遣,就是为了逃避做决定。

我曾经度过了十年的大学生活,但即使是在进入医学部学习之后,我头脑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也还是终于可以将“做决定”这件事再往后拖六年了。

因《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作品为大众所知晓的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n Somerset Maugham),他当年在考入医学院时也与我有着相同的想法。毛姆由于双亲早逝,一直受到伯父的照顾,但是身为牧师的伯父非常严格,他要求自己的侄子不要再跟那些玩艺术的朋友来往,否则就要停掉他的生活费。因此,为了获得伯父的认同,他不得不妥协地考进医学院。他这么做的理由无非是想将人生的选择再往后拖延几年。所以,最终毛姆从医学院毕业后并没有去当医生,而是成了一名作家。走上社会很麻烦“感觉很麻烦”的状态达到顶峰,就是在将要走上社会的时候,即不得不面对要寻找工作开始自食其力的时候。

为什么“走上社会开始工作”会被视为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呢?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包含了此前我们提到过的所有“麻烦”的要素。走上了社会,肯定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可能会遇到性格有缺陷或者很强势的人。刚刚走上社会,肯定都是从最底层做起,所以又不得不十分在意周围人的评价。这些都会让人感到疲惫。特别是对于那些心思特别细腻的、待人又特别紧张的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拿了工资也就意味着肩上的责任和负担加重了,同时雇主对业绩也会提出要求。在学校学习时的成绩,如果是因为懒惰等原因导致分数下降,那还可以把责任归咎到自己一个人的身上。但是在职场上,由于这会关系到客户或者自己的公司和所属的部门,所以不是说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就能解决问题的。给别人添了麻烦,或者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他人不得不去低头认错,这无形中也会给自己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我的弟弟学的是水力发电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检测的工作。就是检查电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发电机等设备是否都能够正常运转等,要找出其中的异常。因为一旦电路发生异常的话,就会产生很强的电压,烧毁设备的零部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事故,所以检查电路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刚进公司那会儿,也曾听他说犯过很多的错误。设备的零部件一个个都很大,而且都贵得离谱。本以为没问题了便接通电源,结果瞬间就把零部件烧毁了。一个零部件可能价值好几千万、好几亿日元呢。但是,那一瞬间就被烧得焦黑。好几次都让人提心吊胆的,但也正是不断地积累了这些经验,才让他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不过,大部分人如果知道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造成了几千万日元的损失,估计也很难满不在乎地一笑而过吧。一旦对失败产生了恐惧的心理,那么工作就很难做下去了。实际上,由于这份工作本身的严酷性,再加上长时间的加班,一不留神手中的钳子就会脱手掉落。和弟弟同期入职的员工中,几乎每十个人里能留下的不到一个。进入公司后,肯定是会感受到与以往相差很大的压力。

相信有很多人都曾想过“有没有不劳动就可以维系生活的方法”或是“有没有不需要去上班的生活方式”。或者即便是要去上班劳动,也希望能将其稍稍往后再拖延拖延。前面介绍的井上君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从九州大学中途转学至京都大学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虽然并不是特别想要学习,但是京都这片土地还是很有魅力的,同时还能继续过着靠父母亲养活的生活,而走上社会找工作这件事,又可以再往后拖延三年时间。”(摘自《青春流浪》)恋爱很麻烦

2015年,一家相亲网站进行的名为《2015年度恋爱、婚姻调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二十多岁的单身男性群体中,不仅现在没有对象,甚至此前也从未与异性交往过的人,占到了41.9%。

另外,曾因被CNN报道而成为热门话题的、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2014年度关于“结婚、成家”的意识调查报告)也显示,在目前没有交往对象的二十多岁的群体中,大约有四成的人表示“不想找对象”,其中有近半数的人给出的理由是“感觉恋爱很麻烦”。根据“全国第十四次出生动向基本调查”结果显示,三十多岁的未婚男女中,大约每4人中就有1人从未有过性经验。

很早以前人们会使用“草食动物”这样的词,来形容那些在性方面不积极的人,但这种类型的人在生育能力最强的年龄层中,也只占很少的比例而已。

前面所介绍的相亲网站的调查,还体现出了一种趋势,那就是越没有对象的人,其表白的次数也就越少。就算是再蹩脚的枪法,连着开几次枪也有打中的时候,但是如果连开枪的意愿都没有的话,那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那些感觉恋爱很麻烦的人,自然也就与恋爱对象渐行渐远了。

根据该网站此前所进行的调查,还可以发现“有对象的人”,与那些“想找对象但是又没有的人”相比,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追求对方。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因为“自己主动去追求别人这件事非常麻烦”这种想法的人增多,所以才导致“从未与异性交往过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呢?

虽然在这其中,确实会存在对性方面不感兴趣、没有欲望的人,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对“性”抱有需求,可一想到不愉快的方面或是烦恼的事情,就觉得“还是算了吧”的情况吧。

甚至已经结了婚,但是却没有性生活的夫妻也越来越多了。

另外,由于互联网带来的性产业的发展,人们不再与现实生活中的恋人或伴侣做爱,取而代之的是借助网站上的内容或是视频网站,来发泄自己的性欲,这主要还是因为大部分人觉得这样不会感到“麻烦”。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比起直接发生关系来,这种通过屏幕和网络建立起的两性关系,更让自己觉得安心。成家养育孩子很麻烦

结婚时间越来越晚这件事,换个视角来看的话,还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结婚”这件事很麻烦吧。

日本在这二十年间,平均的结婚年龄增加了三四岁,而选择不结婚的人,其比例也是在成倍地增长。这种趋势不仅限于日本,像出生率较高的美国也遇到了这种情况。美国人口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1970年,40岁~44岁的男性群体中,从未结过婚的人所占的比例仅为4.9%。但是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增长了3倍多,达到了20.4%。女性群体中的比例也同样是从6.3%倍增至13.8%。

一说起日本人不结婚的主要原因,往往就会归结于经济,但是人均GDP不到日本十分之一、大部分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结婚率。由此可见,仅用经济原因不能解释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

说到底,还是因为大部分人觉得“结婚”这件事很麻烦吧。

实际上,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交往了好几年,但是却一直没有结婚的情侣。即便其中某一方想要结婚,但另一方却还是犹豫不决,时间就这样在拖拖拉拉中过去了。

常常在聊到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时,彼此就会非常开心地交谈,但是一说到结婚或者孩子的话题,就马上三缄其口,一副非常麻烦的样子。

对于想与自己爱的人一起组建家庭,然后生儿育女的人来说,对方的这种反应则会让其非常的困惑,并陷入不安之中——对方真的爱我吗?

对方可能会给出“不想那么着急结婚”“眼下还有更想去做的事情”“经济上压力大”等理由,但是给人的感觉,都只不过是还想再逃避几年的借口罢了。既然对方不想更进一步,那么就不得不让自己面临选择了,是继续一起享受当下,还是分手去找新的伴侣?有时,在等待对方的过程中,女方就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

但是,从不愿结婚的人的角度来看,结了婚就意味着会被家庭所束缚,就会背负过重的负担,本能上会有一种近似“被活埋”的恐惧感。

而且,一旦有了孩子,这种责任感就变得更重了。感觉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所以要让自己去养育一个小孩,真的是很难做到的事。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小孩哭闹这件事了。因为对方既不讲道理,言语上又无法交流,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依赖别人很麻烦

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就是学会去“依赖别人”,学会求助于他人。但是,对于“感觉凡事都很麻烦”的人来说,依赖别人则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比起自己去做,向他人求助更让自己感到麻烦。

如果是要拜托别人或者找他人商量,就必须要与人见面才行。而这首先就是很麻烦的事情。然后,还必须告诉对方自己的弱点,以及说明内情,这些都是麻烦事。

而且,感觉生存非常麻烦的人,会觉得反正他人最终都不会愿意帮助自己。如果对方露出厌恶的表情,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的话,肯定就是表示无情地拒绝了吧。要是这样的话,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去求助。

在街头流浪者的群体中,也会有人认为与他人交谈或者办理福利接济手续会非常的麻烦,所以与其去做那样麻烦的事情,不如就这样一直在街头流浪着算了,像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虽然以正常的观点来看,似乎很难理解这一点,但确实有人就是会对依赖他人、与他人交谈感到非常的烦恼。

虽然大部分人怕麻烦的程度,还不至于严重到像街头流浪者那样,但越是重要的事情,可能越是不愿意与他人商量。也许是因为不想让对方感到厌烦,也许是害怕将不体面的内情公之于众,所以就想着靠自己去做些什么。结果,这大多会让事态变得更加糟糕。活着很麻烦

对于看什么事情都很麻烦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尽是些麻烦的事。比起喜悦与快乐的事来,生活中充满了让人担心和烦恼的事情。无论想要做成什么事,都不得不去依靠他人的好意或热情,但是即便想让对方听取自己的意见,但对方真的就愿意这么做吗?这让人感到非常的焦虑。何况,对方也有可能违背之前的约定,或者做一些不讲道理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更加的痛苦。总是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感觉自己一直在吃苦头。

此外,他们还会一直担心事情“会不会进展不顺?会不会在最后关头发生不好的变故,让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心中充满了这种负面的想象和担心。

活着与其说是一件快乐的事,倒不如说是要忍受痛苦、逃避麻烦与危险的过程,这完全就是毫不愉快的苦役。

可是,死亡也是让人恐惧的事情,可能会让人更加痛苦。所以,只好维持着“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消极的生活方式。而且,为了忘记这种无意义的不安感,只能不断地借助可以麻痹自己神经的行为。

原本应该是快乐的生活,却变成了处处充满麻烦的事情,让人感觉到负担,而且是毫无出头之日的煎熬。肩上的责任与负担稍微增加一点点,都会如临重负,想要抛下一切选择去逃避。其实,我们可以将目光从麻烦事上移开,只要能够忽视它就行了。心中明明还有想做事的冲动,但就是迈不出那一步。明明是前途有望的年轻人,却宛如时日不多的老年人,过着谨慎保守的生活。

有这种倾向的人正越来越多。蜗居在家中拒绝上学的人在增多,不愿结婚的人在增多,不想恋爱的年轻人、无性婚姻的夫妻也在增多,这其中涉及诸多方面的原因,无法单纯地一概而论。但是,面对与社会接触、身上的责任增加这些事,想要从这种负担感和麻烦感中逃避的心理,肯定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且,这不也正是大部分人的真实感受吗?

那么,在这些感觉麻烦的人的内心深处,到底又发生了什么呢?第二章何谓“回避型人格障碍”“感觉麻烦”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

想要从人世间的烦恼中逃离,想要回避现实中的问题,这被称为“回避型”。

虽然说感觉活着十分麻烦,但是也没有严重到走投无路想要去死的地步,

所以就只是维持着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这样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感觉麻烦”的本质是什么?

正如第一章中所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对于“感觉麻烦的人”来说,却可能会让其产生负担感,严重时甚至会因此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这类人只占极少数的话,还可以将其归咎于当事者自身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类“感觉麻烦的人”的数量达到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恐怕就不能再简单地说是因为懒惰或者没有干劲儿导致的了吧。

这种“感觉麻烦”的状态,在精神医学上很可能会被诊断为一种“抑郁”。但实际上,通过与这类人的接触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也会有不想去上班上学、情绪低落、寝食难安等表现,但是“感觉麻烦”的心理是要先于这些产生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变得抑郁之前,是先有“感觉麻烦”的想法。他们为了逃避麻烦的事情,结果却使事态变得更糟,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表现出接近“抑郁”的状态。

顺便说一下,性格忧郁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如做事认真、诚实、责任感强、从不偷工减料的人,可以说这和天天把“麻烦”挂在嘴边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还有一些表现为“间歇性抑郁”的人,大多原本也是很开朗的、在社交场合十分活跃的人,而这与常年“感觉麻烦”的人,也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样看来,将问题归咎于“抑郁”的状态,也只能算是捕风捉影而已。

既然不能被当作抑郁症,那么这种对凡事都“感觉麻烦”的表现,又是因何而起的呢?而且,这种状态还会一直慢性持续着不被人所察觉。显在的三个因素

在我常接触的这类人群中,能明显地感觉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存在。

其一,这类人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理想化的人,或者是过上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一旦现实中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完美的自己或者平凡的人生,就容易产生“活着没有价值”的想法。基于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感觉自己也必须是足够特别的人才行,这种被称为“自恋型”。也就是说,在这种强烈自恋的状态下,一旦现实不如其意,就会觉得一切都了无意义,非常的麻烦。认为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总是碌碌无为。因为其设定的目标过高,所以反而无法满足于平凡普通的生活状态。除了轰轰烈烈的事情外,其他都是让人感觉麻烦的事情。

其二,就是对于生存以及自己的存在这件事,没有找到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往往会陷入虚无或绝望之中。否定自己,觉得所有人都不会爱自己,甚至会做出一些自残的行为,这种被称为“边缘型”。在这种边缘化的强烈想法下,即使有能力、有机遇去取得成功,但仍然无法改变他内心中空虚感的产生,最终还是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麻烦。

上述的“自恋型”与“边缘型”都属于非常现代的问题,但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在迅速增加的。那就是“想要从生活的痛苦与麻烦中逃离”的心理,更直白地说就是,这种“感觉麻烦”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想要从人世间的烦恼中逃离,想要回避现实中的问题,这被称为“回避型”。目前对于“自恋型”和“边缘型”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学者们对于“回避型”问题的了解还不够充分。

虽然说感觉活着十分的麻烦,但是也没有严重到走投无路想要去死的地步,所以就只是一直维持着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方式。实际上,这样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那么与这种状态关联最深的,应该还是“回避型”的问题。本书讨论的中心也正是由这种“回避型”问题所导致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害怕被别人轻视,所以会对于一切与社会有关的事情或者是与别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等,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基准

美国精神医学会于2013年新公布的诊断基准DSM-V,基本上仍沿袭了此前一直使用的DSM-Ⅳ标准中的内容。但是,就像后文中所介绍的那样,这次公布的诊断基准虽然是一种具有替代性质的新方案,但是还谈不上十分完善,所以也可视作一种过渡方案,是在以往发布的内容之上所提出的一种试行方案。

DSM-Ⅳ以及DSM-Ⅴ中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基准,如下页中所示,必须要满足七条诊断项目中的四条及以上才可以。另外,还必须要符合人格障碍的一般性诊断基准。人格障碍的一般性诊断基准的内容为:①患者的想法、感受、人际关系的相处方式、行为方式(这些也被称为“个人行为类型”)都明显地偏离了其所属的文化范围;②个人行为类型缺乏灵活性,不仅限于私生活,甚至会渗透到整个社交生活中;③会给实际生活带来明显的障碍或痛苦;④大多数行为可追溯到青少年时期或刚刚成年的时候,会持续很长的时间;⑤无法归于其他的精神疾病或者药物性、身体疾病。

但是像DSM这样具有可操作性的诊断基准,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要满足了四条及以上的项目,就可以被诊断为“障碍”,而如果只满足三条的话就是“健康”的,这样人为划定界限的诊断方式太过于机械化。三条项目与四条项目只是一线之隔。到底是属于“障碍”还是“健康”,并不是靠这些诊断条件的累计。与其明确地区分出“障碍”和“健康”,不如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具有倾向和特点的状态。

因此,本书在后续的内容中,除了特指重度的状态以外,都不会使用“回避型人格障碍”这样的说法,而是采用“回避型人格”“回避型”这样的用语。这些词既可以指接近“健康”的状态,也可以包含形成明显“障碍”的状态。诊断基准在社交行为上表现出抑制、缺陷感以及对负面评价的敏感等,从成年早期阶段开始明显呈现出的种种状态中,满足下列项目中的四条(或以上)即可做出诊断。(1)害怕被批评、指责或拒绝,所以对需要与人接触的工作,采取回避的态度。(2)除非确信自己是受欢迎的,否则就不愿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3)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或是被嘲笑,即使是在亲密的关系中也会有此顾虑。(4)在整个社交过程中,会因别人的批评、拒绝而内心受到伤害。(5)由于缺陷感的存在,所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6)对社交活动感到不适应。觉得自己没有长处,总是低人一等。(7)由于有丢脸出丑的可能性,所以对于需要冒个人风险,或者某项新的工作,总是会夸大其潜在的风险。(据日本精神神经学会监修高桥三郎等人翻译的DSM-V《精神疾患的诊断、统计指南》2014年版)

那么,接下来就按照每一条诊断项目,来具体说一说“回避型人格”的表现特征。不仅仅是基于DSM-Ⅳ诊断基准中的内容,还会涉及新的DSM-Ⅴ诊断基准试行方案中,经过整理、改良过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回避型人格”的整体特征。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

首先,第一大特征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对“被拒绝”“被否定”表现出过度的敏感。由于总是特别在意这一点,所以一旦发现有了苗头,就会一下子变得很神经质,情绪也会变得低落,整个人都很消沉。即使对方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开个玩笑,但仍然会觉得自己被对方蔑视了,从而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可以说,“回避型”的人之所以会想要逃避人际关系和社交场合,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过度敏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想要获得正面评价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害怕从对方口中听到否定的评价,这两种矛盾的心态同时作用在一个人的身上。

这种状态表现在男性身上,就是“自尊心很强,却又没有自信”。“回避型”的人,总是想要避免袒露自己的真心话,或者避免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出来。只会说一些漂亮话、场面话,而不想继续深入聊一些麻烦的问题。对于自己的弱点和让自己困扰的事情也是三缄其口。这种倾向可以看作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而导致的。在自己的弱点被他人看到前,赶紧“踩刹车”就此打住。

不过,仅仅是“容易受到伤害”,还不足以让我们做出诊断。实际上,是否回避社交活动、是否成为一种障碍性的问题,这才是判断的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就如诊断基准中所说的那样,是否主动回避那些以与人接触或交涉、与客户打交道为主的职业。

尽可能地回避接待客户、接听电话,抑或回避以这些业务为主的工作,那么可以说就是“回避型人格”了。恐于构建亲密的关系

害怕被拒绝、被人轻视的心情,还会使“回避型人格”表现出另一大特征,那就是特别害怕与他人构建亲密的关系。

如果想要与他人变得更亲密,就必须能与对方坦诚相待、推心置腹才行。而一点儿也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人,将很难与他人产生亲近的感觉。“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件事总是惴惴不安,同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感触,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就会给人一种疏远的距离感。即使是在对方主动来接近的情况下,“回避型”的人也往往因为犹豫或不安感,而表现出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结果就是,原本抱有好意和关心的对方,也会认为自己被忽视了或者被拒绝了,最后弃之而去。

但是,当事者对于自己构建出的这道“壁垒”却毫不自知,他只会注意到“对方离自己而去”这样的结果。然后,还会认为像自己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有人来关心,大家都会选择离开,这不过是印证了自己之前的想法罢了。

不过,这也不是说“回避型”的人就完全没有社交活动、完全不与人交往或者结婚。只是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感觉到害怕而已,所以如果是真心想要与人交往的话,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够与他人建立起毫无隔阂甚至是亲密的关系。所以说最开始的时候,才是最大的难关。

那么,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与“回避型”的人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呢?我们要向他表现出关心与好意,同时还要热心地、不厌其烦地去接近他才行。让他明白我们的好意与关心,同时也让其确信自己是被他人热切期盼着的,这样一来,在他的心中才不会觉得可能被拒绝,或是因为“自作多情”而被嘲笑,从而积极主动地迎合我们。这一点也已被列为诊断基准中的一项。

而且,为了走进“回避型”人的内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被拒绝,我们要拿出足够的热情与执着。尝试进行一两次的对话,哪怕对方没有一点点的反应也没关系,完全没必要把这看作不好的苗头,继续进行第四次、第五次的交流,逐渐地对方就会给出反应。

在与人交往和结婚这件事上,“回避型”的人也很少会为达目标,让自己主动去接近对方。这类人的基本战略就是,一边在心中偷偷期待着对方能主动来找自己说话,一边就这样一直等待着。从不去向对方表露内心的想法。因此,这就需要对方不怕麻烦地多次向他表白了。

与“回避型”的人谈恋爱,往往都是在分出彼此的胜负上耗费时间,而最终却很难得到一个结果。虽然这样一来,少了被对方抛弃所带来的伤害,但是相应地,成就一段恋情的机会也很有限。

也有运气好的时候,例如“回避型”的人从说媒的人那里知道了对方也对自己有意思,这样的话就会很安心,也会去向其提出交往的想法。

还有被之前完全未曾料想过的人表白的情况,虽然一开始会感到很困惑和想要拒绝,但是对方却明确地表示不怕被拒绝。对方厚着脸皮三番五次地单方面主动接近,这就让“回避型”的人原本“想要避免受到伤害而与之保持距离”的战略失去了意义。让“拒绝对方”也变成了一件麻烦的事,不知不觉间反而接受了对方。

面对异性积极的表白,自己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被卷入其中,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这在“回避型”人群中是很常见的情况。《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也是这样。野兽因为自己外表丑陋,所以认为谁都不会爱自己,整日将自己关在城堡里过着孤独的生活。野兽的这种因为对自己缺乏自信,从而逃避世界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很相似。

而不谙世事的可爱少女却误入了他的世界。面对这个美丽的闯入者,一直以来将自己关在人际关系之外的野兽,他的“回避战略”也出现了破绽。不知不觉间,美女就住进了野兽的心里。即使是亲密的关系,也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

要想与“回避型”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着实要费一番功夫,但是一旦彼此变得亲密之后,他们也是会与人交往、恋爱、成家生子的。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说完全没有障碍或者困难了。

由于在与人接触方面感到十分棘手,而且还会有负担感,所以在与邻居或亲友之间来往时,“回避型”的人往往也是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大部分人升级做了母亲后,仍然不擅于和其他做母亲的人进行交流。

不仅仅是在社交的场合,即使是面对最令人安心的挚友、恋人、伙伴等人际关系时,“回避型”的人也会刻意地去保持距离。更倾向于抑制表达或表露自己的情绪。害怕违背对方的意愿而招致厌恶,往往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主张,抑或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都是无足轻重的,不具有说给对方听的价值,所以就选择憋在心里闭口不谈。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过于担忧的结果。这种无法言说的想法,在不知不觉间不断地累积,终究会有达到极限的时候。直到表现为身心方面的问题时,才开始注意到自己“过于回避”的事实。

很多人即使是面对有多年交情的挚友,也不愿意说出真正困扰自己的事情或是内心的真实想法。之所以会这样,既有“将这些内容告诉给对方后,会使其情绪也变得很糟糕”的担心,也有“即使说了对方也不能理解,说不定还会对我这个人产生厌烦”这方面的考虑。而作为对方来说,往往也会有生分的感觉,觉得这段友情还存有缺陷。

即使是面对恋人或配偶,也不愿意交流重要的事情。只是自己一个人扛着、苦恼着。表面上却还装作一副“没什么事”的样子。害怕一旦说出来就会被当作一件大事,从而让自己连逃避的余地也没有了,于是选择保持沉默。为了不让事态恶化,所以选择回避面对问题。

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这与“回避型人格”具有强烈的羞耻心有关。这一类人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当作一件很可耻的事情,这通常会表现为“所有人都不会爱我”“所有人都不会接受我”这样的想法。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羞耻心,所以“回避型”的人才会特别抗拒将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展示给他人。他们会觉得自己这种不完整的、毫无价值的样子或者内心的想法,是最最羞耻的东西,肯定是谁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回避型”的人不喜欢会暴露自己身体的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了。即使有着匀称的身材和姣好的面容,但仍然会对“穿着泳衣”“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皮肤”有抵触情绪。而且,对于让自己一丝不挂地呈现在别人面前,甚至是要让对方看见自己的身体,发生让身体直接接触的性行为,都是非常抗拒的。过分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和他人的评价

虽然这与一开始描述的项目略有重复,但是“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的批评或拒绝,确实是极为敏感的。他们会非常在意会不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或者让对方讨厌,抑或被对方拒绝。正因如此,即使是在一些不必太在意他人看法的场合下,他们也会过分留意。当不得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们往往只关心这一方面。头脑中一直想的就是“与他人会面时,对方是怎么看我的”。还会将自己说过的话,以及对方的反应都逐一进行回忆,反复地回味斟酌,“果然还是说错话了啊”“要是不说那件事就好了”“这么做肯定让对方觉得我很奇怪吧”,像这样一直在思考这些事情。“回避型”的人懒于和他人见面的主要原因,包括特别的怕生、一见面就会紧张、不善言辞等,甚至在会面结束后,仍然会受到当时情况的影响,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感觉非常的疲惫等。不管怎样,对于这一类的人来说,与他人会面,包括从事前的心理准备,到之后的种种影响在内,都是其他人所无法想象的一件“力气活儿”。

在DSM-Ⅳ等以往的诊断基准中,特别重视“受制于他人的评价”这一点,甚至单独将其列为一条项目,但是在DSM-Ⅴ的代替方案中,则被整理归入了“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非常的敏感”这一项中。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

即使实际沟通交流的能力一点儿也不差,但对于“回避型”的人而言,还是会感觉自己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或是没有自信。而且,深信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所以觉得肯定无法与他人构建和谐的关系。

之前介绍过的作家井上靖,他在回忆自己当初在报社工作的情形时,就曾做过以下的描述。“那时,我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无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当我遇到问题想要去求助别人时,在向对方开口之前,其实就已经预想到了不成功的结果。”(摘自《我的成长史》,收录于《年幼日子之事·青春流浪》)

实际上,井上靖作为报纸记者经常要见许多人,当然也会有被对方喜欢的情况,但是,他却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非常的不自信。

相反,假如是其他类型的人,例如“自恋型”的人,在双向沟通的过程中即使遇到了问题,也完全不会认为自己在“与人交往或交流”这方面非常的糟糕。会把“自己单方面说个没完”当作在进行“沟通交流”,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很擅长表达呢。从这一点来说,这种“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是否超出了实际的程度,也是怀疑是否为“回避型”的一个关注点。

对这种关联性的判断,容易出现一种混淆的情况,就是其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关系。“自闭症谱系障碍”主要是表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上存在困难、固执于某一种行为模式、兴趣狭窄、过于敏感等特征的一种问题状态,就“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障碍”这一点来说,确实与“回避型人格”有重合的地方。

不过,即便是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也很少会有“回避型”的倾向,而是多表现为“自恋型”或其他类型。而非“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场合,因为后天的因素而引起强烈“回避型”的情况也有很多。所以说,“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形成“回避型人格”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必要因素。

诊断基准的第五项“由于缺陷感的存在,所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与后文将要介绍的“因为较低的自我评价,从而在社交活动中产生不适应感或自卑感”,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处,不过在最新的DSM-Ⅴ试行方案中,已经不再将其当作一项诊断依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