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诩临证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11:07:29

点击下载

作者:徐世杰,唐仕欢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孔令诩临证精要

孔令诩临证精要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孔令诩临证精要/徐世杰,唐仕欢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ISBN 978-7-117-21760-6

Ⅰ.①孔… Ⅱ.①徐…②唐…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82292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孔令诩临证精要

主  编:徐世杰 唐仕欢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1760-6

策划编辑:马光宇

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作者简介

孔令诩 主任医师(1939-2015)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孔令诩先生青年照孔令诩先生与妻子张宝珍女士孔令诩先生与妻子、儿女孔令诩先生与亲友合影(左起:孔令谦、陈刚、孔令诩、孔令誉、沈莉)与女儿孔晶及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张晓彤主任孔令诩先生诊治患者孔令诩先生书写医案中孔令诩先生与部分弟子合影

内容提要

孔令诩,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之嫡孙,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中医诊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胃癌和艾滋病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期临证范围集中于疑难杂症。在临证中主张以辨证为主,四诊合参,尤重舌诊和脉诊,善于调肝,注重养生。本书分为临证思想、临床验案、医论医话和门人心得四个部分,其中,临证思想反映了孔先生的临床思维和特点;临床验案为其传承人收集的先生诊治的临床案例,并附有部分按语,以加强理解;医论医话是孔先生自己执笔并发表的部分论文;门人心得收录了部分传承人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本书集先生临证经验之精要,可供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者参阅。序

孔令诩先生是我敬仰的前辈。我对先生的尊敬,不仅是因为他年长于我,也不仅因为他是名医之后;我敬重的是他的医德,佩服的是他的医术。多年以前,我就与罗卫芳女士商量过,要一起拜孔令诩先生为师,当时蒙孔师欣然允诺。但因种种缘由,未能达成此愿,常引以为憾,而私淑之心未泯,尝多方搜集孔师临证处方,每得之则喜不自胜,装帧以藏之。

甲午岁初,禁不住同门中人的撺掇与鼓励,复经孔师首肯,鄙人不揣浅陋,承担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孔令诩学术思想传承研究”。而本书诸编委,多为课题组成员。项目批复不久,孔师便因身体原因,不克临证之劳。经张宝珍师母精心照料,似有转机。去年2月16日孔师和师母曾召集孔氏门人共聚一堂,当时大家还商议,来年春节后还和孔师来聚。不意今年1月20日,孔师驾鹤西归!

孔师辞世,给我们完成项目带来了不少难处。诸位门人化悲痛为力量,共议务必在出版社要求的期限内,完成整理和撰写有关孔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书稿。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学术传承人张雪亮师兄和彭锦师姐的出师总结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期跟随孔师出诊的罗卫芳师姐、唐仕欢博士、杨杰博士和我的硕士研究生李娟为本书成书付出了巨大心血。我的博士研究生姜秀新、王国为、徐雯洁,硕士研究生张琰琨对本书的完成也做了大量工作。

本书为了最大可能再现孔师治学思想和学术经验原貌,各位整理者对可获得的孔师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录入和反复校对,医案部分基本是照录,一些医案之后加了门人按语。医论医话部分皆为孔师原著,未做任何改动。门人跟师心得部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孔令诩先生的医德、医风、医术。

本书的完成,也得益于师母张宝珍女士和孔晶师妹的大力支持及所提供的方便。孔令谦师叔为我们提供了29卷孔师在孔医堂出诊时的处方,现正处于整理阶段,未及择其佳者入书,亦是美中不足,有俟再版或另行出版之时补入。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由于时间紧迫,书中难免遗漏和错误之处,敬祈大家指正。愿吾辈继续努力,为孔师的学术传承竭尽所能。愿孔氏医学之树常青,泽被后世苍生!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特此鸣谢!杏林后学 徐世杰岁次乙未仲夏草于京华填海居

孔令诩先生简介

孔令诩(1939—2015年),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1939年10月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山东,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医专业学士学位。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50年,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养生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孔伯华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还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分册编委,气功养生分支学科副主编、主编,北京市政协第八、九届委员等,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孔令诩先生大学毕业后服从分配,到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在长春临诊治学二十一载。因学识出众,于1985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担任养生研究室主任。临床实践的同时,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先生承祖父孔伯华、父亲孔祥琳及孔氏医学传人的教诲,并博采众长,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先生一生秉承“低调为学,踏实治病”的理念、“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以卓著的疗效享誉杏林。

临证感言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医科研工作,曾参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肾小球肾炎、尿毒症、阿狄森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胃癌、艾滋病等中医治疗研究,后期临证范围集中于疑难杂症。

在40年的临证实践中,深感中医治病仍应以辨证为主,证不同则治不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可偏执。舌诊、脉诊均为中医临证重要依据,不可轻忽,细心体察,必有大用。四诊所得不一致,应深究熟虑,以定取舍,取有所本,舍有所依,治以平阴阳、和气血、调五脏为主。

认为当今之病,多有积久,难于执一,而涉及肝木者居多,此与社会竞争日剧、心理压力日增、心态难于平衡有关。

参加中医养生研究以来,深感养生之法虽多,然养生之本首在养心。观诸多百岁老人,职业各异,嗜好不同,生活条件与环境亦千差万别,惟有一点相似,即心境平和而鲜见有形如烈火或多愁善感者。养生次在养体,饮食宜杂不宜偏,食量宜少不宜多,进食宜定时不宜任意,工作休息需张弛有度、动静结合。

细细回味大半生之临证,深感学无止境,识有深浅,回忆初学伯华公医案时,讶于涉肝之多,以为是时世之限所致,乃至行医近30年始觉以己之诊识,涉肝之多正符现实之状。对名家之心得,未必一索即得,常是在反复体验、印证、思索之后始能领悟。作为临证医家应终生孜孜以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将至善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孔令诩于2005年秋第一部分 临证思想一、神圣工巧 临诊入细最为先

孔师尝言:医之难,既在于技,技不精则治不验;更在于心,一心在于病人,方是真的医生。认证准确是确保中医疗效的关键和前提,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凡例》中便明确提出“识证”较“立法”、“用方”更加重要:“医道在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如法与方,只在平日看书多记……至于识证须多参古圣先贤精义,由博返约,临证方能有卓然定见。若识证不明,开口动手便错矣”。

孔师在认证时还反复强调四诊合参,不可偏颇。只有四诊合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求得认证准确,并常以经文为训:“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参合而行之,可以为上工。”(《素问·脉要精微论》)1.微妙要脉 不可不察

脉诊,古人虽然有数种方法,但只有寸口诊法沿用至今且被临床广泛应用。寸口又分寸关尺三个部位,分主不同的脏腑,大致为:左寸主心与膻中,左关主肝胆与膈,左尺主肾与小腹,右寸主肺与胸中,右关主脾胃,右尺主肾与小腹(偏于命门)。总的原则是上(寸)以候上,中(关)以候中,下(尺)以候下。《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既然寸关尺三部分主不同的脏腑,临证诊脉务需三部细致比较,如此,方可提高对疾病的辨证水平,临床疗效也自然会随之提高。

掌握寸关尺三部脉的细微区别,有利于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这是众多医家的共识,如名老中医邢锡波说:“如右关脉独沉,知胃有宿疾;若右关脉沉滑,为食热壅滞;如右关脉现沉弦,为肝气犯胃;若右关脉独沉涩,为脾胃虚寒;若脉偏沉,惟右寸浮大,为风热犯肺;若右尺浮滑,为湿热下注,或风火下犯膀胱,可有尿急、尿频、淋血等症。”刘树农教授则认为细辨六部脉象,分辨脏腑病变的可靠性可达到70%。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令人非常痛惜的,目前中医临床诊病鲜有三部脉细致分候者,大多数仅是大致候出是哪种脉为主,如有人统计了1991—1993年的《新中医》和1995—1997年的《中医杂志》,其中刊登的四诊记录俱全的典型病例约3000例,脉象细分到寸关尺的竟然不足3%。孔师临诊,必左右手三部脉细心揣摩,用心体察,如此,方能认证明确,疗效自然也就不凡。孔师常常强调要辩证地看待脉诊,一方面不可故弄玄虚,如有的江湖游医云:“单靠脉诊即可诊断出人体具体哪个部位长了肿瘤、结石、囊肿等”,若果真如此,CT、核磁等先进的检查手段还有何用?另一方面,“脉理精微,其体难辨”,王叔和云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说明脉诊的难度和不易掌握,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临诊细心揣摩体会,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便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 视舌苔可现六淫之浅深

古人曾有“伤寒重脉,温病重舌”之说,尽管孔师在脉学上的功夫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地步,但他认为,必须舌脉并重,不可偏颇,只有详求细索,方能认证准确,据证论方,才觉心中踏实。

虽然中医素有“心开窍于舌”之说(一般舌体的病变多从心论治),但舌并非独为心窍,与五脏均有直接的联系,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均可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根据舌上不同部位的变化,可知内脏的病变,其划分方法大体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旁四部分。舌尖部位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位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部位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旁部位反映肝胆的病变。清代江笔花在其《笔花医镜·望舌色》中云:“凡病俱见于舌,能辨其色,证显自然。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

正是由于舌体的不同部位分主不同的脏腑,舌体的前中后三部,分别代表人体的上中下三焦,所以,在察舌时尤其要仔细观察舌体三部分的差别。以养阴为例,众所周知,裂纹舌乃由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所致,但从分部察舌来看,舌前部有裂纹代表上焦津液亏损,中部有裂纹则说明胃液不足,后部(舌根部)有裂纹则说明阴虚较重,乃是肾精不足或肝肾阴虚的表现。对于裂纹舌,孔师有两点看法:其一,尽管肝属中焦,但舌体中部有裂纹并不代表肝血亏虚,因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舌根部有裂纹方是肝肾阴虚的表现。其二,在治疗上,上中焦阴液亏虚的治疗并无明显差异,均可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玉竹、花粉之类以甘寒生津。下焦阴亏,多选用生地、白芍、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等填精之品,甚则选用龟板、鳖甲类味重之品以直入下焦,所谓“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另外,对于舌苔比较干净者,孔师常常询问患者早晨刷牙有无刻意刷刮舌苔,因为临床有时可见到如下情况:一是患者舌苔偏厚偏重,患者便有意在刷牙时刷刮舌苔;还有的患者无论舌苔厚重与否,长期形成了刷牙时刷刮舌苔的生活习惯。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以使患者舌苔变薄甚或舌光无苔。若医者不知有此种情况或忘记主动询问患者(患者未必能主动提起),则该舌象必为假象,诊断不准,疗效岂能令人满意?3.俞穴按诊 欲得而验之

俞穴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点部位,也是五脏六腑之气所转输的地方,它可以通过经络的联系对机体内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因此,通过按俞穴,了解俞穴的变化与反应,也可以作为诊察内脏疾病的依据之一。《黄帝内经》早就有关于按俞穴方法的记载,《灵枢·背腧》篇曰:“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如果背部俞穴按诊有明显的压痛或敏感反应,甚至摸到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说明其相应内脏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因此可作为对内脏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孔师在临床应用俞穴按诊时往往重视三点:①俞穴按诊尤其重要,因为俞穴在背部依次排列,易于探查,较易反映各个脏器的特异性情况;②在其他诊断方法如舌诊、脉诊病理变化情况等不是特别清楚时,俞穴按诊就显得更为重要;③幼儿就诊无论舌诊、脉诊清楚与否,应常配合俞穴按诊探查,因为小儿表述不清,问诊困难之故也。4.问诊务细 治病求因

孔师反复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确保辨证准确的前提。色脉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却是问诊。特别是病因,靠诊脉望舌是难以详细了解的,必须要依靠耐心而详细的问诊方能获得,正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所说:“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牗,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数问其情”便要求问诊务细,若三言两语,迅即处方,可能有所不明,或者误辨,用药于是少数。医圣张仲景也极力反对那种“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粗劣作风。5.能合色脉 可以万全《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史介生在第一本总结舌诊的专书《敖氏伤寒金镜录·自序》中强调曰:“诊断之道,欲知其内者,当观乎其外,诊察于外者,斯知其内。盖有于内者,必形诸外,若不内外相参,而欲断其病势之逆顺,不可得也。故为医者,诚能察其精微之色,诊其微妙之脉,内外相参,则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矣。此即《素问》所谓‘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之意也。然古人谓‘望而知之谓之神者’非只望其面色而已,凡舌苔、毛发、筋骨、齿甲之类,俱包括于望字之中,但望色不及于验舌。”

孔师对“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的诠释为:①不要跟着西医病名走,必以色脉等所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辨证是前提,是确保中医药疗效的关键,在证与病(西医的病)的关系上,必须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②不要跟着主诉走,不可舍舌脉而从症。不论是什么表现,不可拘于众多教科书上的证型分类,根据色脉等四诊所见辨证,“有是证即用是药”。根据主诉处方用药难免有先入为主之见,充其量为治标之法,而“有是证即用是药”方是治本之法,这便是古人“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识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之意。当然,标本同治最为理想。③舌诊、脉诊与问诊的解释要吻合,尽量不可取舍。以细脉为例,若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伴头晕乏力,胸脘痞闷,纳差,大便溏薄,则为湿盛;但同样是细脉,头晕乏力,若舌淡苔少,伴腰膝酸软,耳鸣寐差,五心烦热等,则为虚证。二、博采众长 门户之见不可有1.辨证灵活 不拘一格

孔师在临诊辨证时采用的辨证方法常变化不一,有时用三焦辨证,有时用卫气营血辨证,有时用六经辨证,有时用脏腑辨证,有时用经络辨证,更多的时候则是两种或多种辨证方法参合使用。2.方从法立 以法统方

孔师认为,在认证准确、确定治法的前提下,方药可以灵活多变,不必拘泥于古方经方之一成不变。社会在发展,病种在改变,每位患者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抱着“方证相应”说去对号入座,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关于这个问题,孔师认为徐灵胎早已论述得较为清楚。徐氏在《医学源流论》中说:“欲用古方,必先审病者所患之证,悉与古方前所陈列之证皆合,更与方中所用之药无一不与所现之证相合,然后施用,否则必须加减,无可加减,则另择一方。”我们可以师历代医学大家之法,但却未必要拘泥其方。那么,按照这种思路的组方是否属于“有药无方”呢?徐灵胎云:“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也就是说,“有药无方”是指那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各种药物的杂凑之方,对于有严格治法指导,遵循方剂组织原则或借鉴经典方剂,甚至含有数法之方,怎能称其为“有药无方”呢?与“有药无方”相比,孔师认为应特别注意“有方无药”的问题,即如徐灵胎所云“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方证相应”是自古存在的,是在辨证论治纯熟的基础上的高度概括,但必须认证准确,方证对应,丝丝入扣,中间必须有治法确定的重要环节,越过治法,直接以方对症甚至对病,不符合中医理法方药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属于“有方无药”的范畴。3.证有简繁 方有大小

临床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中医历来有“药专效宏”之说,但那是针对较为单纯的病情或“急则治其标”的情况而言的。而临床之中,更多的情况则是,同一位患者可以患两种以上的疾病,而证更是可以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复杂的病情治疗有时须分先后,有时则宜兼顾。兼顾时多有所侧重,恰当的则症随药减,未当的则药而难效。务须用心揣摩,甚至不断调整,方可渐渐药病相符。有的医生常常对大方嗤之以鼻,认为方宜精简而不可太大,药味不可太多,岂不知证既有简繁,方当有大小。大方小方、药味多寡当随具体病情而定,《温病条辨》中就有“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之语。对于病情复杂需要数法同治的所谓“杂方”,清代·龙之章《蠢子医·杂货汤歌》特别强调说:“惟杂症则不然……岂知医道精良亦如此,药不杂兮不成方。但是药杂心不杂,总要病上去着忙。……盖病杂,故用药亦杂,要以脉理为准。”孔师治疗杂病,就常常采用数法同治的方法,治法杂,药物自然也杂,但只要认证准确,治法得当,杂而不乱,自然就会取得满意的疗效。4.筛选用药 务须细心

孔师除临诊入细,认证准确,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外,在具体用药上也往往是煞费苦心,尤其注意同类药的筛选,以消导之药为例:单纯消食常用焦三仙,有瘀血者宜用焦山楂,因为它既能“消食积”,又能“行瘀血”(《本草经疏》),对于久病之人也可用之,因为“久病入络”,往往可以伴有瘀血之形成。对于伴气郁,痰浊之人,则选用莱菔子,因为它消食除胀之力颇强,又能祛痰降逆止咳。对于儿童,常用鸡内金,因其消食之力较强,又能健胃,小儿脾虚积食,最为适宜;结石患者也首选内金,因其尚有化坚消石的作用。对于老年人或失眠患者,孔师常选用合欢皮,其除具有安神作用外,因其解郁之功而有宽肠胃之效。对于脾胃虚弱,常易外感之人,常选用葛根,因如李杲所云:“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也。”总之,孔师认为将中药单味药的每种作用烂熟于胸中,在同类药中仔细甄别筛选,将大大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5.对湿证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1)寒湿固有,热湿尤多:

孔师认为:现代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每喜膏粱厚味,故湿邪患者在临床非常多见。湿邪蕴久,多从热化,故《温病条辨·加减木防己汤》条下汪案有“寒湿固有,热湿尤多”之语。温病大家叶香岩也强调无论患者体质如何,总是化热者居多,他在《外感温热篇》中强调说:“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孔师在治疗湿证患者时,如果没有明显的寒象,即使尚未化热,也多加以清热之药。待其化热而后清,则如渴而穿井,不亦晚乎?(2)细脉并非皆主虚:

脉细主虚,尤主阴虚,为习医者所尽知,然湿阻经络,脉也可见细象又有几人重视?其实,细脉主湿古人早有论述,李时珍《濒湖脉学》明云:“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经汗泄来。”张路玉也云:“头痛,脉细而缓,为中湿”。细脉既能主虚,又能主湿(且非常常见),至于主虚抑或主湿,临床上应当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分析,于细微处见功夫。(3)湿证表现复杂多样:

孔师认为,湿邪为病,表现最为复杂多样,且多有容易使人认证迷惑之处,除常见的眩晕、泄泻、腹胀、纳差等以外,另有口干、乏力、便秘等诸多容易误作他证之表现。孔师认为,湿证的表现主要是以脾胃为中心,如章虚谷所云“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然而,湿邪容易阻碍气机,致阳气不达,故而变证百出。阳气不达四末,可致四逆;不达腹部,可致腹中发冷;不达阴部,男子可阳痿,女子则可宫寒不孕。湿邪阻于中焦,气机不得上达,脾津不得上输,故可口干;湿性重浊,湿过则清阳不升,故令肢体困顿乏力,且脾主肌肉,脾胃既然为湿邪所困,自然影响到其所主。《张氏医通》也有“身重多属于湿”之语。湿邪郁遏了气机,导致升降失常,气机下达不利,还可发生便秘。与虚秘、实秘、风秘、气秘、冷秘、热秘等相比,我们不妨可以称其为湿秘。总之,湿邪容易郁遏气机,自然可以变证百出。对于此类复杂之象,必须认证准确,针对病因而施以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等祛湿之法,所谓“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利小便只是祛湿一法)是也。湿去则阳郁得解,阳气通达,不治湿而阳气自通,寒象可解,口干乏力可除,大便得通,如此等等。(4)气化则湿亦化:《医方论》曰:“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湿证也是如此,无论是先气郁而发湿郁,还是因湿郁而影响到气机之调达,在治疗时均应首先理气,重视调达气机,“气化则湿热俱化”(《温病条辨》三加减正气散条下)。吴鞠通治疗“三焦湿郁”、“秽湿在里”之五个加减正气散中,均用了陈皮、厚朴等理气之品。孔师在治疗湿证时也是如此,不论是芳香化湿、清热利湿,还是苦温燥湿,均配以调达气机之品,以通宣三焦,如此则疗效更佳。三、治调结合 养生理论贯始终

孔师从事中医养生理论研究多年,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之养生气功部分主编。从临床角度而言,孔师认为很多疾病不能单纯着眼于治疗,一是很多疾病特别是许多老年病、慢性病确实难以治愈,如百姓俗语所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当“三分治,七分养”,治养结合,使其尽量保持在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方能徐徐收功。另外,疾病的治疗当本着中医“医者意也”之古训,综合性治疗往往较单纯药物疗法效果更加显著,而中医的食疗、动静结合、“以情胜情”、“脾胃为后天之本”等诸多养生观点其实均不失为一种治疗手段。1.视病情不同而选用不同剂型

市售有限的中成药品种远远不能满足中医临床应用的需要,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决定了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仍应以饮片配伍为佳。但限于种种原因,有时患者不能服用汤剂,而又没有较为合适的中成药可以选用,这种情况下,孔师认为,饮片配伍并不见得要使用汤剂,应当为患者选择一种较为合适的剂型,照方加工。如此,既能确保辨证论治为治疗大法,又能方便患者服用,兹以孔师常用的两种剂型为例。(1)代茶服用,常选花药:“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对于上焦有火,心肺热盛者,孔师常选用轻清之花药,如金银花、野菊花、槐花、合欢花等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如儿童,常积食生热,花药味道鲜美,每日泡茶,适宜儿童长期坚持服用。(2)丸者缓也,久病缓图:

李东垣《用药法象》云:“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孔师认为,对于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服药的病人来说,一种是病情不稳而易变的,以汤剂为宜,可以随机应变,因变定方,得以随心所欲。一种是病势难以速效而变动不多,应以守方长服为好,而丸剂正符合需要,且有利于病人坚持服用。持之以恒,可达目的。许多慢性疾病治疗不可急功近利,应当徐徐而图,加工成成药,既能方便患者长期服用,又能逐渐收功,两全其美,岂不美哉!孔师认为,这也是“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的含义之一。2.慎用补药“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中医之补法补方补药,乃为虚人虚证而设,乃为形、精等等不足而设。补剂用以补虚,无虚切勿妄补。然而,临床所见病人喜补者多矣,有些医生或为迎合患者心理,或为求稳妥,置中医辨证论治之基本原则于不顾,动辄处以补药,针对此类现象,孔师认为有以下两点尤其要引起注意:(1)年壮气实未可补:

社会上总是盛行一种现象,即中年男子喜服补肾之品,君不见各种补肾之药品保健品广告满天飞乎?其实,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早在《景岳全书·卷十三·瘟疫》就强调过“年壮气实未可补”,因为年壮气实之体,形气俱充,动辄进补,则犯“实实”之诫。如用参、茸之类壮阳之品,可使阳气上亢,或可动血,或可动风;龟胶、鹿胶之类滋补精血,其阴柔滋腻之性或可伤阳助湿,或可阻碍气机。即使患病,也少虚证(当然不可绝对),慎用补药,以免留患。(2)提高免疫力不等于必须服用补药:

很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等疑难重症,在西医讲确属免疫力低下,众多患者甚至部分大夫认为既然免疫力低下,就当服用补药,无形中将免疫力低下等同于中医的虚证。如此,参、芪、虫草、鳖精、灵芝、阿胶、蜂制品等补益气血阴阳之各类药品保健品便理所当然地在首选之列。殊不知,免疫力低下未必属于中医的虚证,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提高免疫力也未必要用补药,若南辕北辙,误用补药,虽也可一时收功,然犯“实实”之诫,终至病情更甚,甚至可以发生“人参杀人无过”之悲剧。“有是证即用是药”是中医的精髓,补药可以提高免疫力,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同样可以提高免疫力,要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千万不要跟着西医病名走,也不可混同中西医名词。3.重视食疗

祖国医学历来强调药养与食养相结合,《黄帝内经太素·卷二》调食专篇讲述了中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配合五果、五谷、五畜、五菜辅助治疗,以“养精益气”。《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出“五入”之名:“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是谓五入。”《金匮要略·腑脏经络先后病篇》也有“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之名言。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夫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孔师在临诊时,常根据不同的病情、证型而吩咐患者饮食上的宜忌。食物如药物一样,也是有性味之别的。以肉为例,羊肉性热,牛肉偏温,猪肉偏凉。虚寒之体,冬季寒冷季节,自然应选择羊肉,吃热御寒。如果体质偏热,容易上火,就不宜多吃羊肉,可以适当吃一些牛肉、猪肉。总之,根据自己的体质,来有选择的选择一些食物,可以帮助改善体质,甚至有助于病情的康复。对食物性味的纯熟使孔师在安排病人食疗时得心应手。4.重视调节精神情志

不良的精神情志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脏腑的功能,甚至发生疾病。《灵枢·寿夭刚柔》云:“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而一旦患病以后,精神情志的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医历来就有以情胜情之精神疗法。精神情志的调节有时对某些疾病的治疗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如曾治一严重失眠患者,女,25岁,患者每夜几无睡眠,用安眠药剂量逐渐加大而收效越来越难。伴有心情郁闷,喜悲伤欲哭,口苦口干,时头痛耳鸣等症,也曾遍寻中医,历经疏肝解郁,安神定志、活血化瘀、交通心肾等法而效果不显。孔师细细询问,乃知其自婚后与婆母共居斗室,关系互相处理不好,每日怄气,却又不便说出,有苦难言,日久积累而发不寐之证。孔师云,此心病也,非药物所能收功。乃嘱其夫另寻住处,嘱患者凡事尽量看开,保持心情舒畅。果不其然,患者自与其婆母分开居住以后,不到月余,每晚即可安睡4~5小时,其他症状也逐渐减轻。尽管孔师也经辨证而处以方药,但孔师认为,收功者主要非药物也。这也是治病求因,审因论治的典型病例之一。5.重视顾护脾胃

中医历代医家重视顾护脾胃者多矣,其理自不待详述。孔师认为,凡药久服要么护胃,要么伤胃。所以,无论是何病、何症,在处方用药时务必考虑到顾护脾胃。顾护脾胃的要点是切忌一味呆补,动辄参、芪、苓、术等一派健补之品,特别是伴有瘀、湿等实邪时,若一味呆补反碍祛邪。重在活泼脾胃之气,舌苔稍重,即化滞和中,当仿枳术丸、黄连化滞丸立方之意。具体是以化滞为主,还是以健中为主,当视脾虚、滞象孰轻孰重而定。孔师常举枳术汤和枳术丸为例,枳术汤、枳术丸药味虽然相同(均是枳实、白术两味),但立方意义却不尽相同,各有侧重。枳术汤原方为枳实八钱、白术四钱,枳实用量大于白术,化滞理气之力自然大于健脾和中之力,主治脘腹积滞、坚满,有积块等症。枳术丸原方为枳实一两、白术二两,白术用量大于枳实,而成健脾和中、扶助中焦的方剂,健脾和中之力大于化滞理气之力,用于脾虚较重,滞象较轻者。对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古训,孔师也认为“实脾”不是治法,而是目的,是要恢复中州运化之权。而欲达到“实脾”的目的,关键是调达脾胃气机,而不是一味培补中土。案如钱女,26岁,胃脘痛,心下痞,伴纳差、乏力、心烦易怒、经行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略弦。孔师辨为肝气犯胃,中焦运化失职,治当平降肝经逆气,活泼中焦气机,方用仲景旋覆代赭汤化裁,方中未用参、枣,虽用了茯苓,但重用枳实、莱菔子、焦三仙等化滞消导之药,以免呆补碍脾,药后果然应验。孔师治疗肝胃同病尚且如此,治疗脾胃病更是强调活泼中焦气机,万勿呆补碍脾。6.重视四季养生《内经》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人体的生理病理也在随四时的气候交替而变化。中医把人体的生理病理与自然气候结合起来研究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又作为临床处方用药时考虑的因素之一。对同一证候,在不同的季节,应适当地运用不同性能、分量的药物,尤其是复方中药物的剂量应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增减。以春季为例,“阴逢阴盛,阳逢阳旺”,春季肝气较旺,若需凉肝清肝,则非其他三季所能比,则当适当加大剂量,方能取效。即使没有肝旺的证候,也可在方中适当加入平肝之品,以求在春季肝旺之季节相吻合,其他季节也是如此。第二部分 临床验案肺系病证感冒案一

袁某,女,52岁。就诊日期:2013年4月25日。

外感3日,前额痛,清涕,脉弦细。旧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常有便结,今又三日未行。辨治:

风袭于外,疏解兼调胃肠。处方:

桑枝叶各10g,杏仁10g,荆芥15g,防风10g,白芷10g,黄芩10g,法夏10g,白僵蚕10g,川芎5g,知母5g,枳实10g,槟榔10g,火麻仁15g,川朴10g,生白术10g,甘草3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二

侯某某,男,43岁。就诊日期:2013年4月18日。

3日前外感,鼻塞,有涕,胃不适或兼反酸,便欠畅。舌红苔薄,脉滑细,右关显弦。辨治:

清疏利肺,兼和中土。处方:

冬桑叶15g,杏仁10g,白僵蚕10g,辛夷(包)10g,黄芩10g,川朴10g,野菊10g,川芎5g,枳实10g,焦白术10g,知母5g,槟榔10g,川楝子5g,火麻仁15g,法半夏10g,瓜蒌15g,建曲10g,生甘草3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唐仕欢按:

此两案均为风邪外袭,侵犯卫表,同时兼有中土之疾,在疏风解表之时,加以兼顾中土,在临床应用中,孔师疏解肺卫常用桑叶、菊花、荆芥、防风、白僵蚕、辛夷之属,其疏风之力虽不及麻桂,然确有平中见奇之效。兼顾中土壅滞之象,常用枳实、白术、厚朴、槟榔、火麻仁等,化滞和中,行中有补,以行化为主。此类患者,多数3~5剂,外感之证全退。案三

邓某某,女,76岁。就诊日期:2010年5月12日。

患者畏风凉,不慎则外感,盗汗,易激动则血压不稳,形瘦。高血压病史,肾功不佳。舌红苔少,脉细左部显弦。辨治:

阴虚而热,卫气不固。处方:

炙鳖甲15g(先下),生地10g,沙参15g,麦冬10g,黄芩10g,杭芍10g,寄生15g,茯苓15g,淮小麦30g,当归5g,生芪15g,防风10g,焦六曲10g,石韦10g,竹叶15g,黄精10g,草蔻10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二诊:

2010年5月26日。

药后症缓,似较合拍。舌红而绛苔厚少,脉弱。辨治:

时已入夏,且舌绛,上方加清热滋肾。处方:

上方加小蓟15g,麦冬10g,生杜仲5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李娟按:

畏凉易外感是卫表不固,用玉屏风,但患者形瘦、盗汗、舌红少苔,确为阴虚,经言“卫气出下焦”,阴虚肾气亦不足,卫表则不固。案四

申某某,男,33岁。就诊日期:2009年2月18日。

患者7天前受凉后全身骨节疼痛,发热咳嗽,晨起背痛,活动后减轻,服用西药未效。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滑。辨治:

祛风解表,清热化痰。处方:

桑枝15g,桑寄生15g,防风10g,羌活10g,蝉衣10g,银花15g,银花藤25g,白芷5g,大青叶15g,牛蒡子10g,白僵蚕10g,桃杏仁各10g,川芎5g,茯苓15g,川牛膝15g,葛根15g,内金15g,地丁1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李娟按:

外感病风寒、风热并不是单独的,常表寒未解,已显内热,孔师身疼痛多桑枝、桑寄生同用。咳嗽案一

赵某某,男,59岁。就诊日期:2011年9月7日。

咳嗽约2、3年,多处就诊未见效果。略感外邪则作,鼻塞咽不利。舌红苔满,脉滑数。辨治:

痰火郁结,清化降逆。处方:

生牡蛎30g(先煎),生石膏30g(先煎),桃杏仁各10g,黛蛤散25g(包),浙贝母10g,瓜蒌仁30g,冬瓜仁30g,竹茹30g,黄芩10g,炙桑皮10g,白僵蚕10g,葶苈子10g,半枝莲25g,天竺黄10g,川芎10g,锦灯笼10g,生甘草3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二诊:

2011年9月28日。

服药3周,药后咳止,痰未净,成块不出,息声不利。舌红苔白两条褐,脉数。辨治:

再宜上方加减。处方:

上方去白僵蚕、锦灯笼,加莲子心5g,射干10g,地龙10g,天花粉15g,炙麻黄3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三诊:

2011年10月19日。

咳痰续减。早起咽不适,咳出小块黑褐痰则声嘶,易感冒。舌稍淡苔薄,脉小滑弱。辨治:

清热化痰,利咽。处方:

生石膏20g(先煎),桃杏仁各10g,炙麻黄1.5g,射干10g,瓜蒌仁30g,冬瓜仁30g,生苡仁30g,黄芩10g,桑皮叶各10g,陈皮10g,法夏10g,大青叶20g,青果15g,地龙12g,半枝莲25g,天竺黄10g,蛇舌草30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四诊:

2011年11月2日。

仍有痰,右喉内若有物,常欲外感,鼻失嗅。舌色红苔厚。辨治:

上法加消食化滞通窍。处方:

上方去射干,生苡仁,青果,加莱菔子10g,焦三仙各15g,辛夷10g(包),白僵蚕10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五诊:

2011年11月16日。

咽燥,声急,气憋,咳不畅。舌深苔薄褐,脉细滑。辨治:

痰热化燥郁阻,清热化痰,润燥降逆。处方:

生石膏25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桃杏仁各10g,天花粉15g,北沙参20g,瓜蒌仁30g,黄芩10g,射干10g,炙桑叶15g,地龙10g,炙麻黄3g,葶苈子10g,莱菔子10g,地骨皮15g,半枝莲25g,龙葵15g,川芎10g,火麻仁15g,夏枯草15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六诊:

2011年12月21日。

咳续减,咽不利,失嗅,夜间盗汗重。舌红赤。辨治:

上法加养阴敛汗。处方:

上方去炙桑叶,火麻仁,加炙鳖甲15g(先煎),银柴胡15g,五味子10g,百部10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李娟按:

此病人初诊时咳嗽不止,痰阻难咯声不利,舌红苔满,脉滑数。孔师辨为痰火郁结,治以清化降逆。咳嗽久不愈,左关弦或右寸弦当是肝火犯肺,孔老师喜用黛蛤散,此案未记录,当是左脉有弦象。右关滑大多是胃热,必用石膏清胃热。方中仁类化痰润燥,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降气。二诊取射干、麻黄治“喉中水鸡声”意,治喉中痰多声不利,地龙清肝定喘,药理研究表明地龙可缓解支气管痉挛。莲子心清心,“实则泻其子”。痰火郁结日久,随痰化热去而咳渐止,痰热去后,渐现阴虚之象。案二

陈某,女,43岁。就诊日期:2012年2月29日。

患者1周前感冒发热,服药后热退,身痛缓,干咳未去,咽痛不爽,早醒。舌红夹深苔薄满,脉细滑。辨治:

邪热伤阴,肺气不降。治以清热化痰,养阴降逆。处方:

生海蛤30g(先煎),生龙骨15g(先煎),生石膏20g(先煎),竹叶10g,瓜蒌15g,法夏10g,杏仁10g,青果15g,锦灯笼3g,炒麦芽10g,浙贝15g,沙参20g,花粉20g,白扁豆10g,大腹皮15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012年3月28日,随其女诊病时言服药两周后咳嗽、咽痛不爽已愈。李娟按:

外感热退,余有干咳,乃邪热伤阴,肺气不降,取竹叶、石膏清余热,生海蛤、瓜蒌、浙贝清热化痰,青果、锦灯笼清热利咽。阴分已伤而气分有湿,沙参、花粉养阴,白扁豆、大腹皮、炒麦芽化湿和胃。案三

王某某,女,39岁。就诊日期:2013年5月9日。

咳嗽约一月,曾服多药,未能止,卧则重,多痰涕,顿咳,舌红,苔白满,脉弦滑。辨治:

两清肝肺。处方:

生石膏(先煎)25g,生海蛤(先煎)30g,杏仁10g,白僵蚕10g,清半夏10g,竹茹30g,瓜蒌仁30g,冬瓜仁30g,浙贝10g,半枝莲25g,陈皮10g,炙桑皮10g,葶苈子10g,赤白芍各10g,刘寄奴15g,蛇舌草30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四

李某,女,45岁。就诊日期:2013年4月11日。

春节时感邪而咳,至今未止,引腰痛,尿失控,感凉作泄,咽痒喉痛。舌红绛苔偏重,脉右关滑大,余部细。辨治:

清和肺胃,兼护肾气。处方:

黄连5g,黄芩10g,杭芍15g,乌药10g,杏仁10g,茅芦根各15g,蝉衣10g,葛根15g,野菊10g,黛蛤散(包)20g,白僵蚕10g,桑寄生15g,川萆薢10g,百合15g,半枝莲15g,炙百部10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五

患者魏某某,女,49岁。初诊时间:1999年10月9日。

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无痰,以夜间为甚,用数种抗生素、中药汤剂、成药而效果不明显。刻下闻其咳声阵阵,声音嘶哑,舌红苔黄略腻,脉左关独盛。辨治:

本例辨证的要点在于左关独盛,左关主足厥阴肝经,左关独盛者,厥阴经有热也。木火刑金,故干咳不已。治以清肝肃肺法。方药:

黄芩10g,生海蛤30g(先下),青黛10g(包),瓜蒌15g,地龙10g,蝉衣10g,赤白芍各15g,沙参15g,杏仁15g,天竺黄10g,半枝莲10g,生甘草10g,芦根20g,苡仁30g,冬瓜仁30g。

上方服7剂后夜间已不咳,白日有时阵咳,改蝉衣为桑皮10g,继服7剂而愈。案六

万某,女,27岁。就诊日期:2013年5月2日。

咳嗽每于春季发作,约1~2周可止。近咳月余未止。舌红苔薄,脉滑,左带弦。辨治:

肝热犯肺,肃降不利。处方:

生海蛤(先煎)30g,黄芩10g,青黛(包)10g,郁金10g,杭白芍12g,瓜蒌仁30g,冬瓜仁30g,半枝莲25g,炙桑皮10g,葶苈子10g,地骨皮10g,川贝粉(冲)2g,丹皮5g,西青果3g,木蝴蝶10g,生甘草3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徐世杰按:

咳嗽一症,曰外感,曰内伤,动辄牵涉五脏六腑,因机繁复。徐灵胎在《兰台轨范》中言:“诸病之中,惟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治之稍误,即贻害无穷。余以此证考求四十余年,而后稍能措手。”诚经验之谈,观孔师之案,于宣降肺气之外,或清肝,或和胃,而擅用石膏,乃孔氏特色。心脑病证高血压案一

郝某某,女,59岁。就诊日期:2013年4月25日。

高血压,头痛反复发作2年。屡用中成药等未效,现改西药降压。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约180/100mmHg。头痛,乏倦,舌红,苔厚而黄,脉滑而实。辨治:

滞热内结,宜以清通。处方:

黄芩10g,知母10g,川朴10g,槟榔10g,杭芍10g,杭菊10g,钩藤(后下)10g,枳实10g,麦芽10g,制军10g,生龙骨(先煎)15g,珍珠母(先煎)30g,葛根15g,桑寄生2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二

刘某某,女,58岁。就诊日期:2011年4月20日。现病史:

患者数年前发现血压升高,被诊为“心脏病”“高血压”,目前有服用降压保心药物,但常失眠,时感胸闷,胃脘不适,或痛或食下不畅。舌红苔薄微黄,脉细弦滑数,两关甚。辨治:

肝热胃滞,上扰心神,清降安神。处方:

珍珠母25g(先煎),生龙齿10g(先煎),黄芩10g,杭白芍12g,黄连5g,生地10g,枳实10g,姜半夏10g,茯苓15g,川朴10g,焦白术10g,台乌药10g,焦槟榔10g,沙参15g,丹参10g,合欢皮10g,葛根10g,炒麦芽10g,知柏各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唐仕欢按:

高血压之证,孔师认为,从临床实际来看,多数兼夹数证,总体来看,肝经阳热上扰,故很多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中焦脾湿不化,故有胃肠不适,舌质红,苔厚腻等表现。治疗时,一方面清降肝经阳热,一方面化解中焦脾湿之滞,有的患者需要适当滋肾,根据临床表现,可以适当畅络或祛风。此两例即是如此,以珍珠母、生龙齿、黄芩、郁金、菊花、钩藤之品清降心肝之热,以枳实、半夏、茯苓、厚朴、白术、槟榔等品化滞运脾。案三

瑞某某,女,51岁。就诊日期:2008年7月3日。

高血压,肢麻有腔梗,行步不正,有头晕痛,肾盂肾炎史,舌欠鲜,舌薄满,脉细弦。辨治:

瘀滞不清,肝络不畅。处方:

枳实10g,川朴10g,槟榔10g,藿香10g,桃仁10g,赤芍15g,当归10g,当地10g,鸡血藤10g,天麻10g,川芎10g,橘络30g,瓜蒌15g,川断10g,内金15g,茯苓15g,黄芩10g,川牛膝1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四

施某某,男,33岁。就诊日期:2008年8月14日。

高血压,有家族史,今日头重,近查血压160/110mmHg,口服降压药,症状缓解不理想,兼有糖尿病症状表现,舌红苔白滑,脉沉。处方:

黄连5g,枳实10g,内金15g,砂仁(后)5g,佩兰10g,荷叶15g,陈皮15g,川芎5g,黄芩10g,萆薢15g,桑寄生15g,清半夏10g,天麻10g,神曲10g,藁本10g,白蒺藜1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五

张某,男,62岁。就诊日期:2013年1月10日。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支架术后,胰岛素应用中,空腹血糖8~9mmol/L,餐后高于20mmol/L,胸背刺痛,肢端有麻木感。体丰,形壮。舌红苔薄白。脉滑细。辨治:

痰热内蕴,久而阻络,宜从清化畅络。处方:

桑枝10g,桑寄生15g,黄芩10g,钩藤(后下)10g,杭芍10g,橘络15g,六曲10g,川贝粉(冲服)2g,栀子10g,银花15g,地龙10g,天麻5g,葛根10g,槟榔10g,知母10g,内金15g,红藤10g,天花粉15g,桂枝10g,山萸肉10g。14剂,水煎服。案六

姜某,女,57岁。就诊日期:2013年4月25日。

高血压,严重颈椎病及较大肝囊肿。多眩晕,易激动,时有悲泣,体重降,失眠重而难入睡。舌红苔薄腻,边齿痕,脉弦细数。辨治:

肝郁久而化热,上为眩晕,扰及神明,故失眠易激动,中运不佳而湿象显,体重反降。治宜清疏平肝,健中化湿。处方:

黄芩10g,青黛5g(包),钩藤10g(后下),桑寄生15g,杭芍15g,杭菊15g,郁金10g,龙胆草5g,土白术10g,茯苓15g,法夏10g,川楝子5g,炒苡仁30g,藿香10g,炒秫米15g,知柏各5g,夜交藤25g,砂仁5g(后下),百合15g,甘草3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七

应某某,女,50岁。就诊日期:2008年5月15日。

高血压史20年,血糖升高6年,均在药物控制中。但不能稳定,与去年停药相关,症状渐显,苔白腻,脉滑弦而数。辨治:

湿热内蕴,先重清化。处方:

佩兰10g,砂仁(后下)15g,清半夏10g,藿香10g,茯苓15g,内金20g,槟榔10g,知母10g,桑寄生15g,川芎10g,丹参15g,白薇10g,川朴10g,苍术10g,陈皮15g,黄柏10g,天麻10g,萆薢15g,白蒺藜1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八

邹某某,男,52岁,就诊日期:2008年5月15日。

患者2年前体检发现血压、血脂升高,时有发作性头痛,查体有“脑左侧局部梗塞灶”,舌红苔重欠鲜,脉沉弦滑。辨治:

肝热络阻,治以清化畅络。处方:

珍珠母30g(先煎),黄芩10g,川芎10g,杭菊15g,夏枯草15g,杭芍12g,僵蚕10g,知母10g,陈皮15g,槟榔10g,茯苓15g,桑寄生15g,桃仁10g,橘络30g,甲珠3g,川贝粉2g(分冲)。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徐世杰按:

高血压一症,关乎中医眩晕、头痛为多。虽以风、痰、虚、瘀、相火括之,而今见证,因虚者诚不多见。因痰、因瘀、因风、因热者比比皆是。证之诸案,循此以治,思过半矣。中风案一(脑梗后遗症)

李某某,男,75岁。就诊日期:2012年5月9日。

两年前脑梗后现左半身麻,左指抖颤。舌红苔满,脉弦滑而劲。辨治:

肝家旺象重,拟柔肝平肝健中。处方:

生石决30g(先煎),杭芍10g,黄芩10g,钩藤10g(后下),寄生25g,络石藤10g,天麻10g,地龙10g,桑桂枝各10g,焦槟榔10g,内金15g,川芎5g,佩兰5g,知母10g,浙贝15g,炙乳没各10g,竹茹30g,夏枯草15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二诊:

2012年5月30日,服药3周,无不适,左肩痛难上抬,已诊有肩周炎,手指显僵,右侧如常。舌微红苔薄白,脉弦滑。辨治:

再宜上方加减。处方:

上方去焦槟榔、佩兰,加秦艽10g,红藤10g,土虫5g,独活12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李娟按:

左指颤抖,脉弦滑而劲,是肝风内动之象。清肝平肝孔师喜用生石决、杭芍、黄芩,熄风用天麻、钩藤。脑梗后左半身麻2年,属痰瘀阻络,浙贝、竹茹清热化痰,炙乳没、川芎活血,桑桂枝、地龙、络石藤通络。苔满乃湿滞,用焦槟榔、内金、佩兰化湿消食导滞。左肩痛甚,加重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之品。案二(脑血栓后半身不遂)

郜某,男,75岁。就诊日期:2013年3月14日。

脑血栓后,腰腿不利,左半不遂,少力,二年后力略增,左腿活力仍差,此前有前列腺肥大,但排尿等正常,2008—2009年以尿闭行导尿处理,现夜间尿频。有糖尿病史。舌嫩红而边光,苔中黄腻,脉弦滑。辨治:

气阴虚,痰热在,经络阻。处方:

桑枝10g,红藤10g,金银藤30g,地龙10g,生地10g,山萸肉10g,生黄芪15g,太子参10g,黄芩10g,知母10g,桑寄生15g,川断10g,石菖蒲10g,虎杖10g,生牡蛎(先煎)30g,浙贝15g,杭芍10g,六曲10g,川芎5g,赤芍15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三(颅内左侧血管间壁瘤术后)

韩某某,女,59岁。就诊日期:2013年4月25日。

颅内左侧血管间壁瘤术后半年。形体瘦削,失语,右侧偏瘫。食欲不佳,腹中不适,大便不畅,右足肿。舌红苔薄,脉右滑实,左弦细。辨治:

肝阳化风,清平舒络,消肿健中。处方:

生石决(先煎)30g,杭白芍12g,钩藤(后下)10g,络石藤10g,桑枝10g,桑寄生15g,生地10g,山萸肉10g,麦冬15g,石菖蒲10g,淡苁蓉30g,橘络30g,木瓜15g,砂仁(后下)5g,龙胆草5g,莲子15g,生芪15g,生白术15g,乌药10g,羚羊角粉(冲)0.6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唐仕欢按:

中风后遗症,有气虚血滞者,有痰热阻络者,有肝肾不足者,临床多见虚实夹杂,尤其是久而不愈者。孔师治疗此证,仍然坚持辨证论治原则,有肝阳上亢者,平肝阳,常用石决明、钩藤、生牡蛎、白芍等;滋补肝肾,用地黄、山萸肉、桑寄生、肉苁蓉;畅络舒筋,用络石藤、橘络、木瓜、川芎、赤芍等。对于心肝热盛者,加用羚羊角粉0.6~1.2g,随汤药冲服。坚持治疗,往往可以获得佳效。失眠案一

程某某,女,37岁。就诊日期:2013年6月27日。

眠浅,醒早,偏头痛,先固定在左侧,现刻右侧亦有,或伴耳鸣,舌红绛,苔中间黄。脉弦细滑,左部偏细。辨治:

阴虚肝热,中土滞象。滋阴平肝,和健中土。处方:

生石决(先煎)10g,生石膏(先煎)18g,杭芍10g,知母5g,黄芩10g,柴胡3g,炒麦芽10g,枳壳5g,陈皮10g,荷叶15g,川芎3g,钩藤(后下)10g,生地10g,玄参10g,丹皮5g,麦冬10g,夜交藤25g,五味子3g,牛蒡子10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二

倪某某,女,40岁。就诊日期:2012年1月11日。

患者1月来失眠,早醒,心窝部不适,畏凉物,或有反酸,咽中如阻。舌红苔薄白,脉滑稍弦。辨治:

肝热胃滞。治以和调肝胃。处方:

珍珠母25g(先煎),黄芩10g,杭芍10g,法夏10g,陈皮15g,竹茹20g,川朴10g,乌药5g,砂仁5g(后下),川楝子5g,丹皮5g,柴胡3g,竹叶10g,川芎5g,苏子10g,生甘草3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二诊:

2012年2月29日。服药后心下不适,咽中异物感渐去。现早醒。舌红尖赤苔薄满,脉滑稍弦。辨治:

清心肝,宁心神。处方:

生龙骨15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炒栀子10g,灯心3g,黄芩10g,寄生15g,夏枯草15g,钩藤10g(后下),生麦芽10g,牛蒡子10g,茯苓15g,夜交藤25g,杭芍10g,川楝子10g,丹参10g,生甘草3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李娟按:

舌脉症相符,可辨为肝热胃滞证,清肝、平肝孔师喜用珍珠母、黄芩、杭芍。方中寒热并用,陈皮、乌药、砂仁辛温化滞和胃。“诸呕吐酸……皆属于热”竹茹清热化痰和胃,柴胡、川楝子量小疏肝解郁。方中含小柴胡汤,又有半夏厚朴汤意治咽中异物。竹叶、生甘草清心利尿。案三

林某某,女,57岁。就诊日期:2013年7月11日。

患者经常失眠,有子干扰后则难眠加重,性格急躁,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辨治:

肝胆痰热内蕴,治宜清热化痰。处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