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的逻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22:34:56

点击下载

作者:王松,张劲帆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危机的逻辑

危机的逻辑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危机的逻辑作者:王松,张劲帆设计:小暑暑排版:小暑暑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ISBN:9787513921275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美国篇毒害全世界的次贷危机关键词次贷危机量化金融产品有毒资产评级机构 引言

2008年9月15日,世界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标志着震撼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式开场。很快,美林证券将自己出售给了美国银行以避免类似的覆灭命运,而之前几个月贝尔斯登刚刚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勉强将自己贱卖给了摩根大通银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五大著名投资银行就死伤过半,连最负盛名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只是在美国政府的羽翼保护下才勉强涉险过关。甚至连美国保险业巨头、百年老店AIG(美国国际集团)都因为豪赌次贷相关金融产品,最终被美国政府接管。

这场发源于美国的巨大金融危机最终席卷全球,引发全球股市房市暴跌,超过2万亿美元的金融财富灰飞烟灭,全球经济陷入一片萧条。希腊、爱尔兰和冰岛这些曾经富裕的欧洲国家甚至出现了国家破产的情况!美国的失业率一度从危机前的5%倍增到超过10%;西班牙的失业率更是高达25%,每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中国自然也不能幸免,据估计,有超过1000万农民工由于工厂停工被迫返乡。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000万人失去工作,5000万人重返贫困线以下。为了拯救经济,救助危机重重的金融机构,美国政府大举借债,使得美国国债占GDP的比重由危机前的65%迅速扩大到100%左右。中国政府也没闲着,一方面直接祭出了4万亿元财政进行刺激,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体系释放高达10万亿元贷款来避免经济硬着陆。此次金融危机的烈度和各国政府的反应,均堪称百年一遇。

与那些失去财产、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普通大众相比,最让人寒心的是危机的制造者们几乎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毫发无伤:雷曼兄弟的五位高管在金融危机前的八年时间里赚取了超过10亿美元的总收入!Countrywide银行因为疯狂发放问题贷款最终倒闭,但其首席执行官安吉洛·莫兹罗(Angelo Mozilo)在危机发生前的年薪竟高达4700万美元,此外他还在危机前一年通过出售股票赚取了1.4亿美元!美林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史丹利·奥尼尔(Stanley O'Neal)在2007年因为把公司带入绝境而遭到解职后,竟然获得了1.5亿美元的离职补偿!

不得不说,整个金融系统的贪婪和由此衍生的系统性欺诈正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 量化金融产品经济学

要理解次贷危机,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量化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大量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转行进入了金融业。从过去设计制造原子弹,到现在设计交易各种复杂量化金融产品——用股神巴菲特的话说,就是生产制造金融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很多金融衍生品本质上就是一个个赌局,这些赌局可以是关于某支股票未来的价格,整个股票市场的指数,黄金、石油等商品的未来价格,甚至可以是未来的天气情况等等。由于为各类投机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金融衍生产品的规模和种类增长十分迅速。

量化金融产品既可以作为投机工具纯粹用来赌博,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保险工具。这一特性造就了它天使和魔鬼的双重特性。一方面,有些量化金融产品的特性确实有利于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另一方面,其赌博特性又使得它可能加剧金融体系的动荡。由于利益集团的长期活动,再加上量化金融产品自身具有的复杂性,导致监管机构在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方面存在巨大的盲区和漏洞。事实上,美国商品期货监管委员会曾经试图出台措施监管日益庞大的衍生品市场,但最终被利益集团所阻挠。参议员菲尔·格兰姆(Phil Gramm)甚至引入立法,彻底排除了这些衍生产品被监管的可能性。毫不奇怪,他从参议院退休后便成为了著名投资银行UBS(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副总裁,而他的太太则长期担任安然公司董事,该公司以金融衍生品交易和财务造假臭名昭著。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也是反对监管的重要推手,他在退休后从华尔街一家大量交易金融衍生品的对冲基金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收入。更不要说两位实权派财政部长鲁宾和保尔森。他们在担任财政部长之前都是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的董事长。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更是历史上最受华尔街热爱的联储主席,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减少对金融系统的监管。

可以说,正是由于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造成了学术界和监管机构的理论匮乏和思想混乱。由于理论完全落在了实践的后面,再加上来自于华尔街的大量政治献金和游说,造成了空前宽松的舆论和监管环境。华尔街培育并充分利用了这样的大好时机,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出复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的大量量化金融产品,其影响之深远前所未闻。美国首富盖茨曾经感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他非常受华尔街欢迎,大家都想听他讲讲软件工程师将如何改变世界。但是很快,再也没有华尔街的人对他感兴趣了,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都被华尔街招募去开发量化金融产品了。更有甚者,目前全美国每年超过一半的物理博士毕业生都被华尔街所雇佣!这些量化金融产品一方面为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创造巨额利润,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的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可以说,由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复杂性,使得金融机构自己都没有能够充分意识到其中蕴含的重大风险。正是这样一个快速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一个宽松监管的大环境,加上一群贪婪无知的华尔街银行家,为次贷危机的上演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住房抵押债券的逻辑

在华尔街令人眼花缭乱的量化金融产品当中,有一种叫作MBS(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化)的产品直接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过去的住房按揭模式和我国类似,都是商业银行吸收储蓄并以此发放按揭贷款。这些贷款往往长达20至30年。在此期间,银行的收益是每月按揭贷款的还本付息。如果一旦违约,银行虽然可以获得房产,但是不免蒙受损失。因此,银行在发放按揭贷款时会非常小心,尽量避免违约损失。与此同时,银行能够发放贷款的数量也受到自身资金量和监管部门的双重约束。

为了能够发放更多贷款,赚取更高收入,同时减少风险,美国商业银行联合华尔街投资银行家发明了MBS。按照这个新的玩法,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以后,并不继续持有这些按揭贷款,而是将它们转卖给投资银行,由投资银行把大量类似的按揭贷款捆绑在一起打包,然后切割成风险程度不等的债券,这些债券经过评级机构评级后,最终卖给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养老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这些按揭贷款每个月产生的利息被汇总,然后按照住房抵押债券的优先级被逐级分配给购买不同债券的投资者。较高优先级别的债券优先获得还本付息,较低优先级别的债券后获得还本付息。较高优先级别债券风险较低,相应的利率也比较低;较低级别的债券风险较大,相应的利息更高。住房抵押债券的好处是银行不需要大量资金来持有这些抵押贷款,几乎不用承担任何按揭违约风险,还可以通过发放并出售这些贷款赚取巨额利润。

投资银行通过购买大量按揭贷款并把它们捆绑在一起进行切割,一方面可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创造不同风险程度的债券,迎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比如,对冲基金偏爱高风险高收益债券;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更喜欢低风险债券;而共同基金的偏好介于两者中间。投资银行的做法就好比将鸡切割成鸡腿、鸡翅、鸡胸、鸡架,分别出售给不同买家,从而获得优于整鸡出售的利润。通过这样的切割把这些住房抵押贷款卖出一个好价钱。风险评级公司乐得通过给这些新债券评级来增加收入,而投资者也因为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收益率以及更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而积极参与。正是因为住房抵押债券链条上的各方都能从中受益,MBS问世伊始便获得巨大成功。

最初投资银行只是把最优等级借款人的按揭贷款作为原材料,生产出住房抵押债券,慢慢地金融工程师们在利益驱动下开始使用那些信用评级比较低、风险比较大的借款人的按揭贷款作为原材料,生产出所谓的次贷债券。这也成了金融危机的元凶。 博弈的各方

本来按照我们所分析的那样,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可以成为一项成功的金融创新。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各参与方的激励机制逐渐出现扭曲,导致很多欺诈手段开始在债券产生的各个环节中涌现,最终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祸根。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参与各方都使出了什么样的诈骗伎俩。

商业银行

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银行自从参与了住房抵押债券的利益链条后,急速扩大抵押贷款的发放,全美国的新住房按揭贷款发放数量从2000年的1万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近3万亿元。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银行不再需要持有这些贷款并承担违约风险,他们认真甄别借款人的激励不复存在。与此同时,一旦一笔抵押贷款发放,转手卖给投资银行就可以获得利润和奖金,尽量多放贷款就成为主要激励,因此按揭贷款的质量开始明显下降。最后,为了进一步发放更多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开始把主意打到那些过去没有资格获得按揭的人群身上。

在美国,如果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较低,这种按揭贷款就叫次级贷款。这些人往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些根本没有收入证明,另一些有严重的违约历史,放贷给这些人的违约风险很大,过去银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敢发放少量按揭贷款给这个群体。但是由于激励机制的改变,银行开始越来越多地给这个群体发放贷款,这些次级贷款被卖给投资银行,捆绑后切割成不同的债券,也就是次级债。次级按揭贷款的规模由最早的一年不足300亿美元,在不到十年时间里猛增到2007年的6000亿美元。

在危机爆发前的2005年和2006年,为了能够发放更多按揭贷款,各种五花八门的欺诈手段被银行设计出来,吸引那些很可能没有偿还贷款能力的普通人。比如当时有人报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市场上有超过150种不同条款的按揭贷款合同,即使是一个数学博士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合理,哪些具有欺诈性。Countrywide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莫兹罗可以说是一位欺诈集大成者。在公开场合,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位穷人之友,喋喋不休地兜售他关于要想致富需买房、要想买房需找Countrywide贷款的理论。同时他的公司设计出各种能够最大化自己利息收入的复杂按揭产品兜售给穷人。讽刺的是,越是那些教育程度低的穷人,越需要那种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像是火箭工程师设计出的复杂按揭。这些人最终从中受到的伤害也最大。比如,一些按揭只需要很低的首付,而且在前三年甚至不用支付本息,但是在此之后突然就要支付很高的本息。这类按揭产品专门引诱那些想要拥有住房,但短时间内支付本息有困难的贷款人。莫兹罗一方面兜售自己银行的次级按揭贷款,另一方面却在私下里承认这是他职业生涯里从未见过的“有毒”资产。恰恰是这些“毒资产”给他带来了每年数千万美金的个人收入。莫兹罗甚至直接用脚投票,一直不动声色地出售自己持有的Countrywide股票,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共计卖出4亿美元。Countrywide在2000年的时候,年利润还只有不到4亿美元,2003年的利润就超过了20亿美元。然而骗局总要被揭穿,最后Countrywide有高达20%的次级按揭贷款出现了违约,直接导致该公司的崩溃。极为讽刺的是,调查发现Countrywide这家银行为了游说政府不要过问其次级贷款放贷行为,竟然为许多政府高官发放了低息按揭贷款,其中就包括次贷危机后领导检讨监管失职,并主持制定《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重量级参议员多德本人!莫兹罗最终被判罚2200万美元,但相比他从次贷骗局中攫取的数亿美元,实在是微不足道。

投资银行

商业银行敢于肆无忌惮发放按揭,一方面是由于房价不断上涨,按揭违约风险较小(即使违约也不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可以把按揭卖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通过包装和重组这些原始贷款制造出抵押债券,再通过出售这些债券赚取利润。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些本来无人敢于接手的次级贷款,利用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都叹为观止的复杂数学模型,再经过层层打包分割,其中60%竟然奇迹般地被贴上无风险债券标签,和美国国债平级,从而实现了高价出售!

这个过程不仅让外行,也让众多金融从业者感到匪夷所思。事实证明,复杂的数学模型只不过是掩饰虚伪的外衣。而投资银行希望能够从一堆垃圾里面炼出黄金的想法,很可能不仅仅出于发明永动机或搞炼金术的狂妄和无知,更是有意为之!比如,在2006年高盛集团一方面向投资者高价兜售这些被错误定价、错误评级的次贷债券,另一方面通过衍生产品和保险巨头AIG对赌自己出售的次贷债券必将出现违约。这还不是最令人瞠目结舌的,高盛在与AIG集团下注价值220亿美元的赌局后,由于担心AIG可能因倒闭无法支付这笔钱,又额外花了1.5亿美金购买关于AIG倒闭的保险。这样即使AIG出现倒闭,高盛也将获得巨额赔偿!精明如高盛,无愧于华尔街第一投行的头衔。最终,美国检察官表示“高盛集团需要为其严重的失当行为负责,该集团曾错误地向投资者保证其所出售的债券由健康的抵押贷款提供支持,但实际上该集团明知其中充满了很可能出现违约的贷款”。最终,高盛为它的欺诈行为支付了51亿美元罚款。高盛并不是唯一一个一方面兜售自己次贷产品给客户,另一方面对赌这个产品会出现违约的投资银行。其他因为类似欺诈行为被罚款的银行还包括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前者被罚26亿美元,后者被罚72亿美元。

评级机构

投资者为什么会购买这些次级抵押债券呢?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相信了高盛们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因为信用评级巨头穆迪、惠誉和标准普尔的配合。高盛等投资银行的金融炼金术要想把垃圾炼成“黄金”,必须要获得评级机构出具的最终“检验合格证书”,也就是较高的债券信用评级。事实证明,这些评级机构根本就不具备对次贷债券这类复杂金融资产进行正确风险评估的经验和能力。但是在数十亿美元的巨大利益诱惑面前,他们却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益链条中来分一杯羹。要知道,评级机构的利润完全来自于那些请它们评级的投资银行。评级机构面对次级抵押债券,本来就没有真正的评估能力,如果还不愿配合投资银行,那么人家完全可以把几百万、几千万的评估费交给愿意配合的其他机构。结果,这些鼎鼎大名的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在利益面前沦为了收钱的橡皮图章。仅穆迪一家的净利润就从2000年的差不多7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超过20亿美元。评级机构没能抵挡住糖衣炮弹、履行金融系统防火墙的义务。由于误导投资者,穆迪被判罚8.64亿美元,标准普尔被判罚15亿美元。但是他们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又岂止这一点钱呢?很多养老基金就是因为听信了这些评级机构的报告,购买了次贷债券,最终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惨痛损失,背后则是大量退休老人生活质量的下降。

普通家庭

那些偿还贷款比较困难的家庭为什么要借入次级贷款买房呢?他们看到美国房价从1996年到2006年,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买房变成了发财致富的代名词。这时候,商业银行的按揭贷款经理主动找到这些普通家庭,告诉他们银行可以提供按揭贷款,虽然贷款利率要高一点,但是考虑到房价上涨速度还是很划算的。如果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付首付,可以大幅降低首付;如果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可以帮忙伪造收入证明;如果一开始付利息都有压力,可以前几年支付超低利息然后再开始支付较高利息。最不济,如果几年以后实在无法偿还按揭,也可以卖掉房子偿还贷款,由于那时候房价已经上涨,剩下还是赚的。很多人可能还会追问,如果房价下跌了怎么办?这时按揭经理会告诉他们,过去若干年的房价何曾下跌过?每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面对如此万无一失的完美投资,很多家庭动心了,迫不及待投身到这样一场财富盛宴之中。事实上,这些家庭的顾虑是对的,如果他们不只看10年,而是看更往前的110年,刨除通货膨胀后,每年房价正常的增长其实只有差不多1%。那10年恰恰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房地产泡沫!刨除通货膨胀因素,从1996年到2007年,房价在短短10年间上涨了一倍。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国花了100年才实现房价翻倍!当然,即使一个家庭了解历史,按揭贷款经理还是会劝导他们,这次真的不一样,你看你的邻居A、B、C、D都因为买房发了财。天下没有暴涨而不跌的资产,最终很多家庭的多年积蓄由于支付按揭利息和房价下跌损失殆尽,成为次贷危机最惨痛的受害者。

监管机构和学术机构

任何一个系统性的重大骗局都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姑息和舆论的放纵。美国金融机构很早就明白营造宽松监管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性。他们充分利用了金融创新的复杂性,一方面对监管机构极力游说,另一方面费尽心思影响学术界。华尔街常年雇佣了几千名游说者在华盛顿对国会和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游说,力求减少政府监管。据统计,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10年里,华尔街花费了几十亿美元专门来进行游说工作。除此以外,对乐于配合的重要政府官员,华尔街为其提供了退休后的丰厚收入。这些官员退下来后或者出任虚职,担任顾问、董事等直接获得高额报酬,或者穿梭于华尔街各种聚会从事付费演讲工作。

金融机构把同样的手法也用到了学术界。学术界虽然没有权力,但他们是影响舆论导向的重要力量。很多重要学者在担任华尔街大银行董事和顾问的同时,收取佣金从事具有一定导向性的研究工作。比如2006年,曾经担任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哥伦比亚大学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教授(这位教授的书现在是我国经济金融学的主要教科书之一)在收取了冰岛商务部12.4万美元佣金后,撰写了一篇关于冰岛金融体系的论文,其主要结论是冰岛金融体系健康而稳健。为了增加影响,第二年冰岛商务部如法炮制,又找到了伦敦商学院的著名教授波特写了篇几乎同样结论的论文。当冰岛金融体系在随后的次贷危机中土崩瓦解后,米什金教授竟然在简历中把自己写的冰岛论文题目由《论冰岛的金融稳定性》改为《论冰岛的金融不稳定性》。当有人指出这一点后,米什金教授说这是出于笔误。2004年时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的格伦·哈伯德(Glenn Hubbard)教授和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威廉·杜德利(William Dudley)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盛赞那些后来引发次贷危机的金融产品。可以想象,哈伯德教授也在众多金融机构里担任顾问或董事。 音乐停止的时候

正如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名言,“狂暴的快乐往往预示着狂暴的结局”,那些在音乐中疾驰的舞者,以为可以在音乐停止的刹那停下舞步。但是随着音乐戛然而止,他们重重地摔倒在地。次贷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垮了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体系。

次贷危机中定乾坤的关键因素是房价。房价在2007年以前大幅连续上涨了10年,使很多人产生了房价会永远上涨的幻觉。很多故事被编造出来(比如IT革命,美国吸引更多移民,住房用地即将用尽等等)解释为什么这次不一样,房价会永远上涨。事实证明,房价上涨根本上源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美国长期采取的低利息政策,另一个是房价长期上涨形成的涨价预期。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美国采取了很长时间的低利率政策,低利率使得很多人能够负担起房屋贷款,从而创造出对于房屋的有效需求,促进房价上涨。当越来越多的人预期房价会持续上涨,银行创造出次贷产品,降低贷款标准,减少首付要求,故意提高房价评估,为更多家庭提供贷款,从而促进房价进一步上涨。由于上涨的预期得到了证实,因此人们的预期进一步增强,最终造成房价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所有这些都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到最后很多人其实负担不起如此昂贵的住房和房贷,他们买房纯粹是期待通过房价上涨获利。当房价上涨持续到甚至连次级贷款都难以发放的时候,房价就涨到了尽头。

房价停止上涨使得那些原本付不起房贷的人没有理由继续持有住房,他们开始加速出售房产,导致房价大幅下跌。最终,越来越多的人只能通过违约来处理他们的房产,从而蒙受巨大损失。美国的房贷款违约率在2006年以前只有2.5%左右。自2006年底开始,违约率迅速攀升,最高超过10%。全美的平均房地产价格从2007年初的高点下跌了近1/3,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房价腰斩!房价的迅速下跌使得次贷按揭出现大范围违约,并传导到次贷债券出现大规模违约。华尔街投行根本没想到违约会这么快发生,蔓延会这么广,猝不及防间由于手头还有很多没有销售的次贷产品,因此也蒙受了巨额损失。更糟糕的是,这些投资银行的很多钱都是通过抵押自己库存的次贷债券获得的短期贷款,债主们眼见违约率快速攀升,再也不愿接受任何次贷债券作为抵押物。由于突然间切断了投行的重要融资途径,2008年3月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贝尔斯登率先倒下了。最终,在美国政府的干预和保证下,以2美元一股的价格狼狈卖给摩根大通银行。贝尔斯登是幸运的。2008年9月雷曼兄弟土崩瓦解的时候,连愿意扶它一把的人都已经找不到了。随后,那个和高盛对赌次贷的保险巨头AIG也倒下了。为了避免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美国政府花了7000亿美元救援金融体系,包括将AIG收归国有,为残余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巨头们注入巨资,在市场上广泛收购各类债券等等。当AIG被收归国有后,AIG之前对赌协议中输掉的610亿美元,通过使用纳税人的钱,得以全数偿付给了对赌方,其中就包括高盛集团获得的140亿美元。别忘了美国当时主导救助AIG的财政部长保尔森正是高盛的前CEO!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IG、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著名金融机构在倒闭之前甚至还享有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评级机构几乎最高等级的信用评级! 分析与点评

次贷危机已经过去近10年,但是世界经济依旧没有恢复过来,好像一场还没有完全清醒的宿醉。一个必将在今后很多年挑战人们的问题是,出现在链条各个环节上的骗局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员、华尔街的银行家、评级机构的分析师其实都是普通人,除了贪婪,还有什么因素使他们几乎步调一致地投身到一场很多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骗局中呢?花旗银行前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在危机爆发前夜有一句名言,后来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只要音乐没有停下来,我们就必须翩翩起舞”。当一项新的未经验证的金融产品被开发出来,如果它带来的收益是实时并且巨大的,而可能的风险和危害要过许多年才能够被知晓,那么即使一家金融机构希望采取谨慎策略,也很难抵御竞争对手给予的巨大压力,最终不得不被裹挟其中。这是机构层面上的羊群效应。

投资银行家个人层面的羊群效应其实更加明显。业绩提升带来的巨额工资、奖金以及快速提升是即时发生的,未来带给机构的损失要很多年才能显现,到时候自己可能早已离职。因此对这些金融机构里的个人来说,投身带有巨大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新业务实质上等于用客户或者公司的钱来赌博。赢了好处是自己的,输了是客户和公司的。这种极度的机制扭曲,导致了大量欺诈手段在很多金融产品中横行。

我们一直在探索一个谜一般的事实:为什么那些“金融工程师”的收入数倍于一个真正的工程师?这些“金融工程师”一定会告诉你以下几句话:“我们的金融工作很重要”,“但是太复杂你们不懂”,“金融危机纯属意外”,“再也不会发生了”。我们相信,次贷危机揭示出的人性贪欲的强大和金融体系中信用链条固有的脆弱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正是这种矛盾,一方面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抵御欺诈,另一方面也衍生出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金融制度设计和金融诈骗正是互为攻守的矛和盾,在彼此的消长中推动金融体系的制度文明不断向前演进。小偷小摸的超级银行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储户身份盗窃集体诉讼 富国银行的大发展

提起国际知名的大银行,大家会想到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等。这些银行出名,大抵是因为它们在世界各地设了很多分行,业务也做得很广。比如花旗银行在100多个国家都有业务,还发展到了中国香港、澳门和内地;再比如汇丰银行承担了港币的发行,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其实世界上还有一家超级大银行,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那就是美国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它的总资产达到了19000亿美元,超过了花旗银行。2013年富国银行的市值超过了中国工商银行,成了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商业银行。大家不熟悉富国银行,是因为它只在一些少数国家开展业务,还不包括中国。

美国的大银行主要坐落在东海岸的纽约等地,而富国银行却孤零零地驻扎在了西海岸的旧金山。当年中国闹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美国西部正好是淘金热。当时纽约一家银行有两个经理,一个叫Wells,一个叫Fargo,看到了西部的商机,便拿着资金到旧金山另起炉灶,开了家小信贷银行,专门为那边的淘金者提供存钱、取钱和寄钱的服务。这两个经理把自己的名字拼在一起,就成了富国银行的名字Wells Fargo。这两人还把银行名字编成了宣传语“together we will go far”,就是“我们一起可以走得很远”的意思。那时候美国西海岸刚刚开发,银行业不发达,所以富国银行的发展没遇到竞争对手。淘金的人还没富起来,富国银行就已经先富起来。100多年来,富国银行通过一系列的兼并发展成美国重量级的银行寡头,在美国“四大银行”的排行榜上一直坐得很稳。 富国银行的低级盗窃

然而这个世界第一的位置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2016年9月,富国银行内部一桩欺诈丑闻被揭露了出来。这个事件不光让富国银行的形象受损,而且让富国股票的市值一周就掉了10%。后来接二连三发生了储户退款和投资人撤资的事情,让富国银行的市值从此一蹶不振,也失去了世界第一的排名。

说起这桩丑闻实在是丢人,这个作为全球龙头的超级银行,竟然偷偷摸摸乱给储户开假账户。这么做虽然没坑到什么钱,但手法确实很低级。

事情是这样的:在富国银行有专门负责开户的客户经理,他们平日的业绩考量以开户的总数目为标准。开户越多,薪金拿的越多;开户越少,越有可能下岗。有些客户经理为了多开账户,就走了偏门。他们偷偷拿来储户信息,暗地里开设了一个又一个账户:储蓄账户、支付账户、网上账户、信用卡账户等等。这些账户都开在了储户本人的名下,但储户并不知情。即便被发现了,银行经理也假装说搞错了,把违法账号消除就算了事。

这些客户经理的冒名开户只需要做到两点:首先是要做得隐秘,其次只要达到开户目的就行,不需要涉及大笔转账。经理们盗用信息开了违法账户以后,就把原账号的钱偷偷转过来,钱的数目也就几百美元,够开设账户就行。违法账户有钱了,就可以去申请借记卡。等卡办好以后,这些客户经理再自己去激活、设密码。有些客户经理还给他们的储户暗地里开办了网上银行,假装储户用自己的手机或电脑在线管理账户。开设网上银行需要有电子邮件地址,为了隐瞒,这些客户经理就随便在网上注册个邮箱拿来对付。

虽然开这些假账户也不是为了偷钱干坏事,纯粹就是为了开户而开户,但毕竟储户受到了影响,而且个人信息也被盗用,事情的性质其实很恶劣,够得上刑事责任。而且有的储户也确实损失了财务:因为开违法账户,储户原账户的一部分钱没有了,如果原账户的钱降到了银行的警戒线标准以下,银行不但不付给其利率,反倒要加收管理手续费。富国银行支付账户的警戒线是3000美元,如果账户里的钱达不到这个金额,每个月就要缴25美元的管理手续费,一年的手续费就占了存款的10%以上。

更让人恼火的是,有些客户经理还擅自给他们的客户申请了信用卡。信用卡和银行账户、借记卡又不一样,因为办信用卡需要一系列的身份验证,不光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账号,还要去信用评级机构申报。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储户的信用记录。信用卡消费本质是借钱消费,债务越多,信用分数越低,储户再去买房买车,付的利率就会越高;若是信用分数太低,甚至有可能贷不到款。

最关键的是美国信用卡的费用很高,偿还年利率一般在12%~24%的样子,如果到期偿还不了还要交罚款。而且,信用卡每年还要缴不少年费。储户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申请了信用卡,看到年底的年费账单既吃惊又糊涂。有的储户缺钱花,有了信用卡也不问出处,拿去就刷,最后欠下了高额的利息。

上述情况在富国银行并不是特例。据统计,从2011年一直到2015年,一共有5000多个客户经理干过乱开违法账户的事。被冒名开设的银行账户一共有150万个,信用卡账户57万个,受影响的储户比美国缅因州的人口都多。

事情败露以后,为了尽快息事宁人,富国银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补救措施。首先马上弥补受害储户的财务损失,钱倒不多,一共240万美元,平均到每个储户头上也就25美元的样子;富国银行也承认不该给员工太多销售压力,导致违法事件的发生;最后,富国银行解雇了那5000多个涉嫌违法的客户经理。 控告与反控告

很多牵涉其中的储户非常气愤,想到法院去告,但是考虑到美国昂贵的律师费,以及胜诉的可能性,大多数人就只能作罢。

相对个人诉讼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诉讼是更好的办法,也能让更多的受害者参加到控告团队里来。最终3名被坑的储户牵头,找了20几个有同样遭遇的储户,决定组团状告富国银行。

在美国,法律诉讼可以是公开的听证会,也可以是庭外仲裁。公开的听证会,记者、媒体、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参加,那样富国银行劣迹的种种细节就会人尽皆知。庭外仲裁就是原告和被告关门商量解决案件。如果是庭外仲裁解决,富国银行可以自己选择仲裁者,一般都是银行体系的非司法的机构或个人,也很有可能也是富国银行的关系户。这肯定是富国银行想要的。

美国大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官司,大多数都是闭门仲裁的形式。这并不是客户的选择,而是因为在双方最初签订的商业合同里往往都会有“如果产生纠纷当闭门仲裁”这样的条款。这句对客户不利的条款被藏在厚厚的合同文件里,很容易被忽略,许多人没注意这一点就把合同签了。

在富国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合同里,也有这么一条“未雨绸缪”的条款:“如果储户和富国银行有纠纷,只能在法庭外靠仲裁的方式解决,而不能到法庭提出控告。”凭该条款,富国银行要求法院不受理那20几个储户的集体诉讼,改用闭门仲裁的方式解决。富国银行主张,这些储户只是被冒名开设账号和信用卡,并没有造成实际的财产损失,背后的意思是事件的性质还不够恶劣,不属于诉讼范围。到本章截稿时,该集体诉讼还没有下文。 修理富国银行

富国银行的做法激起了很大民愤,美国政界有人为了支持民意,要求富国银行放弃那项“未雨绸缪”条款,改在法庭上公开应对起诉。美国国会还召开听证会,把富国银行的大老板约翰·斯坦普夫(John Stumpf)召唤过来问责。一位女议员气愤地指责了这位大老板:“如果有人从你抽屉里偷钱,那是盗窃,要进监狱……但是这些年你的银行也竟然偷偷搞起诈骗挣钱……你应该把你这期间挣来的几亿美元还给储户!你应该辞职,并接受犯罪调查!”当时正在竞选总统的希拉里也站出来说话,意思是不能让大公司逃避责任。

听证会过后没几天,斯坦普夫突然退休了。斯坦普夫不光管理着富国银行,同时也是美联储经济顾问团的12人之一,一年去首都华盛顿4次,讨论国家经济和银行业的大事。富国银行也是美联储的股东之一。富国银行出事以后,美联储的高层一直没人站出来说话,没有指责也没有支持。

想要告富国银行的有很多人,最后真正做到的是美国的一个政府部门,叫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这个部门专门负责金融领域的利益侵害案件。该政府机构和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属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的性质查不多,只是职责范围更广。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以民事诉讼的方式把富国银行告上了法庭,由于案件所有的脉络都很清晰,富国银行想赖也赖不掉。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富国银行交付1亿8000万美元的罚款。和解中还规定,富国银行在训练员工时,需要增加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不管效果如何,有这样的课程总比没有强。最后,真正能解决本质问题的改变是:富国银行答应把销售业绩等衡量指标从员工评价系统里拿掉,雇员的薪金去留不再与开户的数目挂钩。 分析与点评

美国人的储蓄和信用卡

富国银行的客户经理为了多开账户不择手段,甚至欺瞒储户,这源于富国银行的员工激励制度。

在美国的公司体制下,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是上市公司,就要把公司股票的长期价格搞上去。公司股东里面也包含了公司高层管理者,比如富国银行刚退休的CEO约翰·斯坦普夫,手里就有650万股的股份,两亿多美元市值。为了让自己的这一部分财富增加,公司高层会想尽办法让股票上涨。对于富国银行来讲,多开户、多办信用卡、多创造销售业绩就会让市场看好这家公司,股价自然就会上涨。从2011年开始开设违法账户一直到2016年被揭发,富国银行的股票从20多美元涨到50多美元,这里面除了经济复苏的原因,也有很大部分得益于增长的账户数目和信用卡数目。

在美国,账户数目和信用卡数目确实能影响银行的收益。首先美国人的储蓄率很低,只占GDP的5%,挣100存5块,这个比率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所以银行要是增设账户数目就需要把储户的钱分散开来,这样一来储户在每个账户的存款会变少,如果低于银行规定的数额(例如支付账户3000美元,储蓄账户300美元)就需要付给银行存款管理费。

美国家庭不光存款很低,而且信用卡负债很高,平均每个美国家庭的信用卡负债额是16000美元,相当于10万人民币。只要给一个美国人开信用卡,欠债额度就会轻易上千,而且一般都还不上本金,只能交利息度日。美国的信用卡利息很高,一般都是10%~24%以上再加上每年的手续费。这样的暴利也鼓励了信用卡业的发展,不光是银行开办信用卡,连街头的小超市、汽车修理铺都争着办信用卡业务。

为了多开账户、多办信用卡,整个银行系统刮起了“浮夸风”,只要能让数字增加,哪怕是拼凑的假账户也可以。统计显示,富国银行的每个储户平均在银行里竟然有6个账号,而一般的日常生活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银行账号。但该公司的高层还不满足,2015年要求把每个用户的账号数目提高到平均8个。不管是6个还是8个,这些不切实际的数字给了员工很大压力,肯定会出问题。为了完成任务,客户经理们往往精疲力尽,最终铤而走险,欺瞒客户。

还有一批富国银行的前客户经理,因为没有乱开账户影响了业绩,以致于被银行解雇。这些丢掉工作的客户经理也联合在一起,提起了集体诉讼,把富国银行告上法庭。

富国银行的开户制度是一个行业现象,其他大银行也都有这个问题。曾经有电视台采访摩根银行的客户经理,他们抱怨说如果开户达不到公司要求的配额,就很有可能被炒鱿鱼。

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

富国银行的这种制度问题没有在中国出现。根据笔者对两家国有银行客户经理的采访,他们所属的银行没有把开办的账户数目作为激励措施。员工办普通借记卡没有提成,即便是办月消费几十万的VIP卡,提成也不多。真正可以激励员工的是客户的数量和资金的数量。比如有的客户本来在别的银行,你把他挖过来,把他的资产转移过来;或者是已有的客户,你鼓励他增加存款,都可以拿到不错的提成。这些工作直接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也和员工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在考察员工时,审核的标准还包括经办员工的严谨、勤快、服务态度和综合能力等等。

关于妥善管理储户账户,中国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一般不会出现富国银行那样每人6个到8个账户的荒唐现象。以前在中国国内,1张身份证在1家银行最多可以开4个账户、申请4张储蓄卡。2016年12月出台的新规定,将每个人的所有账户整合成三类账户,只能办1张储蓄卡。中国的银行监管制度也较好地防范了身份盗窃的事情。以建行为例,制度规定关于信用卡从员工到行长都要签一个“三亲见”协议:1.必须亲见客户本人;2.必须亲见客户本人签字;3.必须亲见客户身份证原件。因此不管是银行内还是银行外的不法分子,都很难假借他人之名开假账户。

即便如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中国的储户还是要增加一些防范意识。首先,不管在哪家银行开户,都要搞清楚自己在这家银行下有几个账户,有没有自己不知道的账户。你可以直接打电话询问,也可以去当地分行查询。为了确保没有账面损失,过去的账也应该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扣钱,有没有莫名其妙的交易费或手续费。同样,如果你已经在某家银行办理了助学贷款、房贷或信用卡,也要查一查银行是否加收了一些合同之外的费用。

其次就是要检查自己的信用记录,看看有没有在自己名下的来路不明的信用卡。在中国的征信系统里,个人可以在人民银行查询和打印自己的征信记录。银行贷款部门也可以进入这个征信系统查询客户的信用记录。

万一你“被”办理了信用卡,只要卡在你手上,就不必立刻把卡注销。因为把信用卡关闭以后,你的信用分数会减少,影响你买车、买房的贷款。最好的办法是保留此卡,但不欠费,这样你的信用额度会因为这张卡增加,时间长了还会提高你的信用分数,反而对你有利。当然这里并不是要鼓励疯狂申请信用卡。实际上政府并不鼓励个人办理过多的信用卡,为了防止过度负债,明确规定个人在单家银行的信用卡不能超过5张,在整个国内银行一共不能超过7张。

银行系统中的理财诈骗

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更应该防范的是与理财产品相关的诈骗。一直以来,银行都在代售理财产品,近些年银行账户的理财功能更加突出了,现在银行还为所有人另立了第二类账户专供理财使用。

实际上银行销售的很多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自己的产品,而是来自外围的基金公司和集资组织,这其中就可能有诈骗团伙。例如2014年发生的邱爱玉案,此人及其团伙借用银行柜台办理虚假理财产品,诈骗投资人存款,并买通银行内鬼转移赃款,犯案金额高达4亿元人民币。2014年仅仅北京市发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欺诈案件,受害金额就高达540亿元,接近e租宝在全国造成的祸害。销售骗子产品的银行,不乏国字号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也有著名的民生银行、中信银行。

普通人在银行理财的骗局中往往非常脆弱。他们相信大银行,认为自己的投资有保障,毫无疑虑地把钱交出来。这些银行里面的骗子,其实也就是柜台上负责转账的职员,轻轻松松就能把这些钱转到场外的同伙手里。因此我们在银行办理理财产品也需要多加小心,比如开通转账短信提示业务、设置网银权限、定期查询等等。投资前要搞清产品的风险,因为即便是大银行也一样有可能会出问题。

虽然银行的理财“飞单”都是银行雇员的个人犯罪,但银行的管控体系肯定难辞其咎。有鉴于此,2017年8月中国银监会发布新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在销售专区装配电子系统,并对每笔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这项规定未必会是一个完全有效的办法,但至少会让银行的内鬼有所忌惮。

在美国的银行系统里,银行的理财飞单非常少见。如果发生这类诈骗,银行就要负担全责,全额赔款。这个政策也同样适用于信用卡盗刷,以及其他类似的恶性事件。在这种约束下,银行就要想尽办法杜绝欺诈事件,从而加强员工监督并购买责任保险,更重要的,审核理财产品的真伪。这也是银行业运作成熟的表现。

目前在中国,银行对于理财欺诈的态度往往是推脱责任,不负责赔偿,只是把涉案的员工开除了事,甚至向罪犯控告索赔都很少去做。当受害人上门申诉时,银行又把包袱推给法院,让法院来裁决是否应当赔偿受害人,最后大都不了了之。更关键的是,政府规定银行理财风险由买者承担,形成了银行不作为的保护伞。火山岛上的斯坦福银行关键词海外投资空壳公司离岸银行短期存款庞式骗局 火山岛岛主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位于大洋深处。这里有一个火山岛叫安提瓜(Antigua)。岛上只有三万多居民,经济非常落后。

二十几年前的某一天,岛上有两个人秘密地举行了一个歃血为盟的仪式:他们用刀把手指划破,把彼此的血溶在一起,结为生死弟兄。他们用蘸着血的手指,在一个协定上按下手印,发誓永不背弃这投名状。这两个人一个是安提瓜岛负责银行监管的政府官员,另一个是美国开银行的亿万富翁。按照协定,美国富翁给官员一大笔贿赂,作为交换,当地政府准许他在岛上开设银行,并且对银行任何违法违规的事情绝不过问。一个惊天骗局就这样开始了。

这个美国人名叫罗伯特·艾伦·斯坦福(Robert Allen Stanford),1950年出生。罗伯特在岛上有一家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斯坦福国际银行,资产达到30多亿美元。对这个弹丸之地的小岛来说,这家银行无疑是庞大到有些恐怖的金融怪兽。

凭借雄厚的财力和当地政府的放任,罗伯特理所当然成为了安提瓜岛的“岛主”。那时你登上这个小岛,会看到马路上到处都是罗伯特的照片及其银行的广告标语。当地报纸也是该银行办的,目的是为岛主歌功颂德。此外,安提瓜的航空公司也属于该银行,飞机上都印着银行的名字。当地政府从这家银行借债8000多万美元,为此岛上的国王还敕封罗伯特为爵士。

罗伯特是一个很能挥霍的人,光私人飞机和直升机就花了一亿多美元。他在岛上有一艘大型豪华游艇,他花了1000多万美元,竟然只为了把艇身略微加长。罗伯特在美国各处都有豪宅,他在佛罗里达有一栋一千多平米如同城堡的房产,有五十几间屋子,以及一个瞭望塔。在这里住了一年后,罗伯特觉得腻了,也不出售,直接让施工队把房子给拆了。

罗伯特是个板球迷,也是全世界板球运动最大的赞助商。他在小岛上修建了一个巨型体育馆,用来举办板球世界杯。在英国的一次板球比赛上,他坐着直升机降落到赛场中央,从里面搬出了一大玻璃箱钞票,里面一共有2000万美元,要用卸货机才能移动。这些作法无非是在告诉世人,他有多成功。

罗伯特姓斯坦福,和美国顶尖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名字一样。斯坦福大学由一对姓斯坦福的夫妻创建,跟罗伯特没有一点关系。罗伯特想和斯坦福大学攀亲戚,结果被学校严词拒绝。他想给学校捐款,也被拒收。他在一些场合谎称跟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有血缘关系,甚至还找来基因专家鉴定,结果被学校告上法庭。

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罗伯特的钱100%都是骗来的。他从银行开业的第一天起就开始造假演戏。回顾罗伯特的发家史,就像是在看一部好莱坞电影。 蒙人的银行岛

罗伯特来自民风骠悍的德克萨斯州,身高近两米,体重三百多斤,看着很威猛。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这人很暴虐不好相处,但能办成事情。20世纪80年代,罗伯特在德州开过健身房,后来破产了。为了逃债,他远走他乡到了加勒比海上一个名叫蒙塞拉特(Montserrat)的火山岛上谋生。这个被哥伦布发现的岛,现在是英属领地,因为火山活动频繁,岛上有一半的地方禁止随便进入。

罗伯特到这个岛上,一开始的职业是潜水员教练。如果能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这个风景不错的地方生活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不安分的罗伯特总想借机发财。他逐渐发现了这个岛上很有趣的事情,机会来了。

蒙塞拉特岛真就是一个蒙人的岛。岛上人口五千不到,但银行有三百多家。叫它“蒙人岛”,是因为这里的银行几乎全是诈骗工具,你只要花几千美元就可以买个银行执照,几乎所有银行都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皮包公司,甚至有些银行的注册地点是酒吧。该岛政府对这些银行基本上没有监管,因此很多由于信用太差在自己国家没法开设银行的人,都会跑来这里。当地政府不仅给银行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如现代化的电话、传真及邮递服务,而且还为银行提供很好的保密服务。这里理所当然就成了银行诈骗犯的天堂。

这里的银行诈骗有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骗存款。让人把钱存在银行里,然后卷钱逃走;还有一种常见的是骗贷款。骗子银行向美国本土的正规银行申请贷款,用造假的活期存款证当抵押,等把贷款拿到手,就卷钱跑了;也有的银行骗贷款手续费,就是诱骗别人向这个银行申请贷款,让受害人交付手续费,结果手续费被卷走,贷款却无影无踪。

和别的骗子一样,罗伯特也从容地在岛上开起了银行。罗伯特的骗人套路是简单的骗存款。他对外吹嘘银行有600万美元的资产,其实他除了几个潜水员氧气罐什么都没有。罗伯特还编造了一个辉煌的家族史,说他爷爷是美国当地的银行家,经营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到处挖掘客户。罗伯特知道骗美国人英国人不太可能,因为这些人都明白这个岛上的银行是怎么回事。罗伯特便把目标锁定在拉丁美洲。这些国家政局不稳,很多大户担心自己的存款可能朝不保夕,都渴望把钱存到海外。

罗伯特在拉美国家打了很多广告,雇了许多漂亮女人做宣传。他的广告卖点主要是很高的存款利率。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能实现这么高的利率,他就解释说是因为当地税收很低,不需要缴太多税,听起来就比较可信。很多拉美大户轻易地上当,把钱存到了罗伯特的斯坦福银行。两三年间,罗伯特的银行就吸纳了一亿美元的存款。

在正规的银行运作里,银行吸入存款以后,要把钱进行放贷或用在别的投资上面,有了投资回报才能贴现储户的利息。可罗伯特的银行根本就没有投资,罗伯特从吸入存款的第一天起,就没打算把钱再吐出去。他把这些钱当成了自家财产,任意挥霍。有些储户的存款到期后,罗伯特就劝他们接着存,必要的时候用更高的利息引诱。要是储户实在要把钱提走,罗伯特就挪用别的储户的钱给他,同时他也招揽新储户,骗更多的存款来偿还以前储户的债。这完全就是庞氏骗局的运作模式。

罗伯特银行里的客户里不光有企业家和有钱人,也有国际上通缉的毒犯。其中一个储户是哥伦比亚的大毒枭,在英国也有案底,还被英国的谍报部门苏格兰场盯上了。苏格兰场发现这个毒枭的钱也存在了罗伯特的银行里,只不过罗伯特不敢骗这个毒枭的存款,更多的是在帮他洗钱。蒙塞拉特岛是英国的地盘,英国人的调查延伸到了罗伯特这里,当地政府迫于压力,吊销了罗伯特的银行执照。

虽然罗伯特没能在蒙人岛站稳,但他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创业”失败之后,他一刻也没耽搁,马上就在相隔3公里的安提瓜岛另起炉灶,接着大干一场。吸取了上一次被查的教训,罗伯特躲开了拉美那些有问题的大户,把诈骗目标直接锁定在了美国本土,重点是他的老家德州。 登陆美国

罗伯特在美国骗人的套路是这样的:先在大城市休斯敦设立一个办公楼,里面装修得超豪华,名贵木材的家具再镶上金子。除了制造夸张的外表,他还撒谎说银行是祖传的老字号,增加人们信任。

有了银行壳子,罗伯特再去骗人来他这里存钱。大家去银行存钱无非就是赚些利息。罗伯特给出的短期利率要比美国的一般银行高1.5%,他还是那一套说辞:自己的银行建立在离岸地区,税收比美国本土要低一些,所以可以少交税,多攒下一些利润,所以就能给储户多付一些利息。除了短期存款,罗伯特还卖理财产品。他骗投资人说这些理财产品主要是低风险的债券和基金,还说他的理财产品都有保险,如果亏钱,投资人会获得保险赔偿金。这当然也是假的。

为了招揽储户和投资人,罗伯特招纳了很多投资顾问到他的帐下,许之以高薪,让他们充当传销中介。这些投资顾问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些客户名单,是他们以前工作攒下的人脉。这些客户对投资顾问也都比较信任,很容易就被拉进了罗伯特的诈骗朋友圈。当时这些投资顾问并不知道罗伯特的银行有问题,也是被忽悠入伙的。为了把戏唱到位,罗伯特还雇用了一些无良律师,证明公司里的一切操作都是合法的。这样他的投资顾问就可以放心替他招揽客户了。

罗伯特的骗局迅速扩张,在美国各地建立了30多家办公室。到2004年,斯坦福国际银行的资产已经从3.5亿美元的规模涨到了30几亿美元;到2009年,这家银行的存款达到了70多亿美元。这些存款绝大部分都没有回到储户那里,有些直接被罗伯特挥霍,有些转到了瑞士银行。为了掩盖罪行,罗伯特在账面上造假,捏造假投资、假回报的数据。罗伯特很擅长伪造文件,他的投资收据、保险保单、监管机构的审核文件,都是他伪造出来愚弄投资者的。

为了保护自己的秘密,罗伯特花了很大力气搞反侦查。他雇来的保安总管是原联邦调查局在迈阿密的负责人,罗伯特同时还把银行的保密工作外包给了美国顶级的安保公司Kroll。每一年,罗伯特都要花几百万美元弄清楚有没有人正在调查他,如果有就一定要先搞垮对方。曾经有记者写文章揭露罗伯特的银行是骗局,结果罗伯特马上就告他诽谤。 担惊受怕的变节者

罗伯特雇用的投资顾问,并非都是坏人,很多也是受了罗伯特的欺骗。有两个顾问发现了银行造假的问题,于是决定离开罗伯特,带着自己的客户另起炉灶。这惹恼了控制欲极强的罗伯特。

凭借无中生有的罪名,罗伯特上法院控告这两个“变节者”,目的是要摧毁其职业生涯。除了泄私愤,这样做也是告诉自己身边的人: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这两个人被搞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只好跟罗伯特拼个鱼死网破。

这两个人在还没离开的时候,趁罗伯特不注意,把一些造假的报表、单据复制了出来。重压之下,他们决定把这些证据递交给美国证监会。为了防止被跟踪,两人投案的时候各自开一辆车分头行动。

美国政府的监管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最后对斯坦福银行展开调查的是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简称证监会),而不是负责银行监管的货币监控办公室(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相当于中国的银监会,以下简称银监会)。证监会调查罗伯特,是因为他的假投资涉及到证券业务。问题在于,证券欺诈只是罗伯特的副业,他真正的主业是骗存款,这其实是银监会的职责范围。

银监会的监管不严令罗伯特的骗局不断做大。不过罗伯特也采取了几个关键步骤让他躲开美国的银行监管。原来,斯坦福银行在美国骗到钱以后,并没有把赃款转到离岸的银行总部,而是以再投资的名义把钱转入了美国境内其他受罗伯特操控的本土银行、投资公司里。从表面上看,这符合银行吸储投资的正规做法,而且资金全部都在美国国内,没有大规模外逃的迹象,因此银监会也没有多加提防。

罗伯特的斯坦福银行从未加入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s)系统。这个保险系统是美国政府为了保护储户设立的,如果银行倒闭,储户可以得到最高25万美元的赔偿。美国一般的大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美国的分行,都在这个系统里。按照该系统规定,所有银行都要定期向银监会提交自己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状况、储蓄情况、运营情况等等。对罗伯特来讲,只要加入这个系统,骗局就会暴露,所以肯定要避开。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案件调查过程中,美国证监会和银监会之间没有配合。其实这两个机构只要能相互通通气,交换一下信息,很快就能拆穿罗伯特的骗局。

证监会一开始的调查非常费劲,因为罗伯特确实把自己掩护得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