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21:32:55

点击下载

作者:吴江梅 鞠方安 彭工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试读:

前言

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的学术会刊,一年一度的论文集《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在会员单位各位老师的鼎力支持之下,在我们分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再次出版了。

论文集收录了58篇论文,作品来自分会所属16所高校、3所科学院、2所军事院校及8所外地高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从事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第一线教师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一位外语编辑。论文集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分会一年一度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推进研究生(包括博士生)英语教学的论坛,与分会的年会相辅相成,促进了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增进了分会教师之间的了解;论文集也为分会成员单位的教师提供了展示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平台,为教师的职业进步助力。每年都有一些资深教师提出真知灼见,也有一些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以规范的论文展示了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建树。今年的论文集包含17篇校级科研项目、2篇北京市级科研项目、3篇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

根据稿件内容,论文集分为七个板块:(1)教师职业发展。研究生英语教师不仅及锋而试,进一步探索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还高屋建瓴地提出面临挑战将自我培养为复合型人才、成就职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论。(2)教学新研究新模式。从教学各因素的相关性、学生心理、评价体系做出了切合实际的研究,对翻转课堂、慕课进行了脚踏实地的尝试,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恰如其分地融合在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见解。(3)语言技能培训。老树开新花,虽然这是外语语言课的传统培训目标,但应用新的理论,从词汇和语篇层面,对阅读和口语技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性教学,显示了教学的活力。(4)学术英语研究与教学。今年比以往的论文数量增加,凸显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方向与趋势。多方位的关注点反映了研究生论文的研究现状和普遍问题,启示了论文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提供了论文写作教学方式的经验。(5)文化研究与教学。这是研究生英语教学又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不仅有传统的跨文化教学研究,还有持续数年逐步深入扩展的有关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各种因素的探究,更有系统成型的中西文化对比的课程教学。(6)笔译与口译研究。以不同的翻译理论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不同形式的翻译。(7)书评与语言研究。对各种作品或语言现象做研究。这是我们论文集的传统模块,今年更集中反映了研究生英语教师的个人兴趣。

多年的论文集编辑显示我们分会教师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研究课题一直遵循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和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科学性和理论高度,论文的撰写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式,体现了作者应有的学术和道德水准。对于极少数论文的缺陷,今后投稿应注意,参考文献一定要在正文中有所引用,否则不可列入参考文献;摘要一定是全文各部分主要观点的高度概括总结,不能抄写部分背景介绍,也不能是没有具体内容的空话;语言要避免口语化。

论文集倾注了分会教师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心血、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血,也体现了我们分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办好论文集的拳拳之心。感谢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也感谢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支持!愿《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能为研究生英语教学发挥一些作用。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彭工2018年6月16日第一部分教师职业发展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Career Development of Non-English-Major University Students’ English Teachers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桂荣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刁惠悦

摘要: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新形势下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要迎接挑战并管理好自己的职业发展需要教师认清新形势下自己工作的本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从合理的出发点、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要想职业发展顺畅,这些教师必然要成为复合型人才。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学生的需要是教学型教师职业发展的催化剂。教学型英语教师在成就学生英语学习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成就自己职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 职业能力 职业发展

Abstract: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English teachers are faced with multiple new challenges.For them to face the challenges and manage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well,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ir work nature and desig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scientifi cal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ir work and benefi t their students greatly.Good career development requires proper starting up and good guideline.For these teachers to ensure good career development, they are required by the challenges to be“multi-competent”with their work.For teaching teachers,students’ needs are the catalysts for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teaching English teachers’ work value is maximized with the maximizing of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value.

中国各类公立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进入21世纪以后,这些教师的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相关部门和很多教师自己很关注的事。时代发展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变化了,社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提高了,相关部门对这些教师业绩的评价标准也变化了,但是这个庞大的教师群体,除了个别大学中的教师以外,从总体上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其主流结果就是:社会上很多人批评,学校里领导施压,学生抱怨,教师忙碌、茫然;只有少数学校教师团队和一些学校的教师个体迎接挑战,发展自己,适应需求,将自己的发展与工作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

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管理部门改变管理规章和管理方式外,最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的变化和发展。要变化和发展,首要任务是制定符合教学实际需要,能够真正指导自己发展的职业发展规划;然后切实地把既定规划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一、职业发展规划依据

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本质上)不是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师。尽管这些英语教师自己都是英语专业毕业,但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师,在做职业发展规划时不要以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而要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需要出发(即使是语言文学类学生,也不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否则他们就不会以英语为其外语了)。出发点是发展道路的起点,决定发展的方向。出发点和方向正确,职业发展才会有更好的效率和效果。

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要结合自己工作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通常情况下,岗位职责是管理部门对自己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具体描述,也是评价自己工作的主要依据。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大多数是以教学为主型的教师,其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反映出来的。所以,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来说,教师教学和科研满足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的需要和教师对自己岗位职责的履行之间非但不互相矛盾,反而极其统一。也就是说,教师在做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实现自己的规划时,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或使两者相互矛盾,显然是不科学的,必然会给自己的职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至少是某一方面的重大损失。

在很大程度上,学校里的任何学科对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智慧、增多学生的视角。从这个角度来说,具体的知识和理论只是学生增强心力和脑力、增多视角的训练工具,学习知识和理论的过程是提高智慧、增多视角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用来掌握的语言工具。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如果不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能够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但不容易理解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理论——跨越专业领域很容易理解的东西,由于深度不够,对学生的心力和脑力训练难以起到较大作用。正因如此,大多数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始终是“公共英语(general English)”;也正因如此,无论“公共英语”教学怎样“改革”,始终难以把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到较高水平。“公共英语”,即“常识性英语”,能够使学生用英语写出从智慧的角度看“孩子们”能够写出的文章,但很难使学生用英语写出从智慧角度看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正常的“大人”能够写出的文章。“公共英语”能够使学生用英语“漂亮地”展示自己缺乏深度、缺乏说服力、缺乏逻辑力的演说水平,能够使学生“非常流利地”用英语“侃侃而谈”“我们都知道(as we all know)”的东西,但很难使学生用英语顺畅地表达他们的专业思想和超群的智慧。没有用英语“见”过也没有用英语“想”过,更没有用英语艰难地“思索”和“推理”过,怎么可能会用英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表达一般人需要经过思索和推理才能表达出来的东西呢?

英语课虽然是外语课,但却是学生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和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的水平保持一致,应该在课程体系统一作用中发挥正向作用,为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智慧、增多学生视角做出贡献。

具体来说,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获取和表达承载英语文字的思想来感知英语的本质,掌握英语的言语生成机制,使英语成为自己除汉语以外的另一种工作语言。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专业思想是载体,英语是附着在专业思想上的工具;没有用专业思想承载的英语,就没有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如果不在自己专业领域操练英语语言,就很难真正把握英语语言。隔行如隔山,如果无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使用英语,就很难在其他领域使用英语。所以,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在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时应该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从教师的工作机会的角度说,在当今社会,学生就是自己的饭碗,没有这些学生就没有教师岗位;不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的英语教学和职业发展最终会困难重重。

教师因其工作依岗位而存在,教师工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岗位职责。在做职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按照不同等级岗位的职责列出自己职业的起始点、至高点和两者之间的各个结点,还要进行任务分解,即把从起始点到至高点整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岗位职责分解为自己为实现职责而做的具体任务,从而把比较笼统的岗位职责变成需要一个个去实行的具体目标,避免虽有“雄心壮志”,却日日“蹉跎岁月”,最后只能“望洋兴叹”。

学校文件中列出的岗位职责是“普适性”的。教师在做自己的规划时要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和职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形成自己“独有”的路线图和路线图上一个个清晰的标志。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虽然传统上被称作“公共”英语教师,但是这是对群体的称谓,作为教师个体而言,最好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公共”英语教师——教师自己把自己当作“公共”英语教师的时代(除非有奇迹出现)应该永远一去不复返了。这些教师一入职,就要了解学校的整体状况,特别是学科状况和学生英语水平状况,从而经过认真研究和思考确定自己英语教学的学科领域和语言理论重点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包括典型语言现象,如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文体学上一直研究的语言现象;典型语言现象密集出现的经典作品,如经济管理领域的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Smith 1999),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Keynes 1997),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s and Principles(Drucker 1985), Economics:An Introductory Analysis(Samuelson 1964),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Drucker, 2002)等;语言水平堪称经典水平的人物,如经济管理领域的亚当·斯密、彼得·F.德鲁克、约翰·M.凯恩斯、保罗·A.萨缪尔森等。不同学科领域,从语言角度看,经典作品不同,语言上经典的人物也不同。对中国大学来说,特别是对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来说,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师个人而言,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最好不存在“公共英语教师”,只存在具体的某个学科领域的英语教师;即使是目前,在分工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情况下,也最好只存在学科大类领域的英语教师,如“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英语教师”“政治法学类学生的英语教师”、“理学类学生的英语教师”“人文类学生的英语教师”等。从这样的职业定位出发,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做出来的职业发展路线图不再是“原地转圈”的样子,而是一条有明确方向的清晰的、向前延伸的道路。这条道路上的不同标志既代表着教师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代表着教师个人职业成就的不断提升。二、职业能力评价元素

作为以教学为主型的教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教学,其科学研究工作的现实需求主要来自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的成果主要用于提高教学质量、把握教学发展方向、推动教学水平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最直接地表现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其科研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够直接转化为教学能力。文化能力和专业性社会服务能力也是其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起着重要的启迪和支撑作用,专业性社会服务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在本职工作以外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不断提高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如笔者下表所提,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职业能力评价元素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文化能力和专业性社会服务能力。表1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职业能力评价元素表续前表

如上表所示,评价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四大类元素中都有起点较高的能力,即起点是“好”或“一般”的能力;也有起点很低的能力,即起点是“非常弱”或“弱”的能力;还有在评价时被认为影响不特别直接的能力,即在“弱”或“一般”时对其他方面职业能力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性社会服务能力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只是在“好”或“非常好”时才被看作对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性社会服务能力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启迪灵感、提高悟性、产生激情、敏捷思维、拓宽视野,是教师情感能力和工作动力的重要源泉。

如上表所示,起点比较高的能力与这些英语教师作为学生时的专业训练有关,起点比较低的能力与目前这些英语教师在其学生专业领域的专业性训练有关。可以看出,导致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职业能力高低不同的关键元素是与这些教师在其学生专业领域用英语表现的知识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关的元素。如果以权重的方式给各项职业能力元素打分并算出总得分,更容易看出这些元素中哪些元素是基础性的,是初级的、原始的,哪些元素是高级的、亟待加强的。三、职业发展规划样例

如果与其他类别的大学教师一样,把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涯看成是30年或40年,以其变化的显性标志即职称变化看,这些教师职业发展的轨迹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如果教师职业发展比较顺畅又没有被“特批”的话,这个轨迹需要15年到20年,教师从入职到获得教授职称;如果教师继续努力,用15年左右的时间,从教授四级升至教授三级、二级或一级;然后以三级、二级或一级教授身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工作10年左右的时间。就像“公共英语教师”是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群体的称呼一样,“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也是对这类教师群体的称呼,对教师个体的称呼应该是具体的,如“法学学生的英语教师”“管理学学生的英语教师”“经济学学生的英语教师”“文学学生的英语教师”“化学学生的英语教师”等——在很大程度上说,英语教师的教学分工越细,其教学效率和效果越好(就学校资源而言,能否做到是另外的话题;就学校和外国语学院领导的视野和胆识而言,是否愿意做也是另外的话题)。教师个人角度设计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标题应该是“学生所在的学科+学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或者“英语教师+教师名字(教师工作岗位确定,教师名字代表具体的工作岗位)+职业发展规划”。如果教学分工还不能做到更细更具体,至少可以按学生所在学科分成大类,如经济管理类、人文类、公共管理类、法学类、理学类等。从学生所在学科的大类来看,如果一个英语教师的工作对象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生,那么这个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标题就是“经济管理类学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以教师张三为例,就是“英语教师张三的职业发展规划”。从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情况出发,以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文件(中国人民大学,1998A;1998B;1998C;1998D;1999;2007A;2007B;2007C;2015A;2015B)精神为基础,以入职教师(“张三”)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从大学本科不间断一直到博士毕业就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师为例,这个职业发展规划可以简化如下:表2 经济管理类学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英语教师“张三”的职业发展规划)续前表续前表

以常识看,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应该是一般教师常态下经过努力可以顺利实现的条件。如上所列,发展顺畅的教师用20年左右时间成为教授,然后用10年左右到20年左右时间工作直至退休,这是一条效率比较高的职业发展道路。然而,纵横观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有多少是比较顺畅地发展的?那么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的发展都不顺畅,主要原因是什么?单从职称来看,很多教师用30年到40年的时间(入职时间不同)走其他专业领域教师20年走完的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用30年走其他专业领域教师用10年走完的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条路走的效率不高。发展效率不高的“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生涯实际上也映射着“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和发展状况有差距。四、接受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挑战

上述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样例除了传统“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显示的基本元素——进行英语语言文学领域专业性研究并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公共英语教学——之外,还明确显示了一条非传统元素——从一入职就开始抽出时间学习自己学生(其中也包括人文类学生)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逐步进入到学生所在领域学术研究的行列。规划样例中显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研究是非传统元素。尽管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传统职业发展规划中有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但基本局限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研究的是“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本文显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研究与其有质的不同,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也有质的不同。

如规划所示,这个规划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意味着很大的挑战,但这却是或早或晚这类教师——特别是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中的这类教师——必走的路。“或早或晚”具有双重意义:走的早,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会较早有质的变化,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会较早改观,中国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会较早起到更好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走的晚,目前现状会保持更长一段时间。

对具体教师而言,要按照这个规划的精神管理自己的职业发展,实现这个规划的目标,走这个规划的道路,在目前的中国英语界,还需面对几个方面的挑战:来自自身的挑战、来自学生的挑战、来自现有制度的挑战、来自保守同行的挑战和来自英语界“行业保护主义”领导的挑战。从改革开放后近20年中英语及英语从业者在中国社会的“宠儿”地位逐渐演化到新千年以来中国社会对“公共英语”从业者工作效果抱怨的现状,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领域形成了沉重的非积极性思想:教师们说,“我们教英语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他们这些外人(“这些外人”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导师、非英语专业出身的领导)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外国语学院领导说“他们(“他们”指教育部和学校)拿外语专业要求的成果来考核我们(“我们”指外语学科),我们只能让大家做我们该做的(指能为外语专业学科评价得分的科研成果)”;也有不少教师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学得好(指所谓积极进取者)不如嫁得好(指丈夫事业很成功者)”;还有一些领导和教师说,“绝对不能让这种叛徒(指适应现实需要而倡导和积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者)得逞,一定要把它(指改革者的改革思想和行为)掐死在摇篮里”。这些非积极性思想给本来就需要革命性变化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的任务设置了一道道障碍,使这些英语教师宁愿待在“安乐窝”里,对外面的世界掩耳盗铃,或者在短暂的行动后又“退守”到“安乐窝”里。可是,如果“再想想”,公平地按事情的本来面目看问题,就会看到: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最直接相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这些教师和他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教师的教学决定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的价值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对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如果教学水平不高(除了能帮学生修够学分,顺利获得学位之外),不仅不会起好作用,反而会对学生造成某种损害:浪费学生学习时间、误导学生、把成年学生的思维控制在“孩子”状态。学生实质上是教师工作岗位的提供者。除了反映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教学工作和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教师的科研活动之外,其他的行为和活动实质上都是这种关系的副产品,在教师职业管理决策中所占比重应该很少。在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领域“是非”依然很复杂的局势下,无论是要对学生的时间价值负责,还是要对教师自己工作价值的最大化和职称晋升负责,“功到自然成”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职业管理的最好策略。

目前,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师要想自己职业发展比较顺畅,必然要成为复合型人才:既是英语语言专家,又系统掌握自己学生所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这类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职业发展效率高(成果多,职称晋升不拖延)、效果好(学生受益大,教师工作价值高),最直接的道路就是以英语语言的科学知识分析和生成学生专业领域的语言文本:在语言应用领域,教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徒弟”;“师傅”把“徒弟”领进门,“徒弟”才能好好“修行”。这类教师职业发展效率和效果最弱(迟迟不出成果,职业发展初级阶段持续延长,学生实际收益不大,教师工作价值不能最大化)的道路就是教师始终不进入学生专业领域,也由于没有科研成果考核要求的压力而停止了在自己本学科(英语语言文学)领域的学术活动;教学内容始终不能超越“常识性”英语语言文本;教师科研工作始终达不到“水到渠成”的状态。而这类教师职业发展虽然看似很顺畅(科研成果多,职称晋升快),但也没有实现效率和效果最大化。教师的学术活动始终坚持在英语语言文学领域并始终以中国英语语言文学领域传统上所接受的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学术活动,教师的学术活动基本上与自己学生所在专业领域中所认定的“漂亮”英语语言文本没有直接关系,教师的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公共英语”教学阶段,基本上与自己学生的高层次实质性需要没有直接关系。这些教师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主要是因为他们勤奋、上进心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基础好;如果他们的教学能够适应学生需要,如果他们的研究能够加上学生需求这一催化剂,他们的成就会更大。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关于申报教授职务基本条件的暂行规定[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8A.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关于申报副教授职务基本条件的暂行规定[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8B.

[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关于申报讲师职务基本条件的暂行规定[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8C.

[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补充规定[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8D.

[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技术职务聘任实施办法[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9.

[6]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办法[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A.

[7]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办法[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B.

[8]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职务任职基本条件[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C.

[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II)[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5A.

[1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征求意见稿IV)[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5B.

[11]Drucker P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s and Principles[M].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5.

[12]Drucker PF.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 2002.

[13]Keynes JM.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M].New York:Prometheus Books, 1997.

[14]Samuelson PA.Economics:An Introductory Analysis(6th ed.)[M].New York:McGrw-Hil, 1964.

[15]Smith 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1999.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学术文化动因Acade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for Non-English-Major Postgraduates昆明理工大学 蒋倩昱

摘要:在中国英语教育接受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标准之际,研究生英语教师的学术文化发展引领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根植于英语语言教学的本质功能,跟随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趋势发生变迁;因而国内英语教师教育应该以特定的教学文化环境为基础,建立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学术文化动因揭示出当代英语语言教学的学术文化含义,是促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 教师职业发展 学术文化交流

Abstract:As English educators in China accep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cade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for non-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directs the academic trends of English teaching reforms.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English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ems from the nature of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Therefore, Chinese educators could decide the scope and content of teachers’ education according to our own cultural contexts, so that English teachers would reveal the academic meaning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play a more positive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进一步的深化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国际学术交流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国际上盛行的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专门用途英语(ESP)等教学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外语界热议的话题,然而这些热门方法概念所蕴含的学术文化意义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已经从灌输语言语法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接受外来的教学理论方法,而且必须应对传统学科地位缺失、英语课程学时学分减少的职业困境。不断变化的课程要求给教师带来再次接受专业学习的挑战,而英语教师的学术发展仍是解决英语教育职业困境的出路。由于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知识背景,所以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学术性集中表现于语言所传达的专业知识和现实文化意义。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揭示出国内英语教学改革的学术文化动因,对于探索适应于中国语言文化环境的英语教学内容方法至关重要。一、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虽然学习英语的热潮早已席卷全球,但由于国外的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相对滞后于语言习得和教学研究,因而国内此起彼伏的英语教学改革浪潮带来的英语教师职业教育研究和学术文化环境研究也相对较少。国外语言教育专家提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交际技巧、语言主题知识、教学推理决定技巧,以及语言文化环境知识等6个方面(Richards 2006:39-42)。尽管其中的教学理论、交际技巧、教学推理决定技巧,以及语言文化环境的认知、识别能力都与教师的职业信念、教育哲学观点直接相关,但是国外学者很少从英语教学的文化背景来考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学术方向。究其根源,英语语言教学所涉及的学术交流、知识经济竞争、个人发展机会都曾经引起国家之间的竞争、合作或冲突。因此,英语语言教学本身所牵涉的学术文化、意识形态争议都让他(她)们望而却步。诚然,教育领域的英语语言教学有别于政治领域的意识形态、权力之争,然而过去几百年以来,英语语言教学范围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确实来自教育学术文化领域之外。

只要回顾一下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强国的对外扩张和经济文化影响是英语语言发展为国际通用语的直接原因。英语从英国的民族语言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历史证明,语言交际活动本身就具有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早在16世纪,昔日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是英语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直接原因;“二战”后产油国家、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大量引进英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所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教学(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1960年代以后,旨在满足学习者的职业、学术发展需要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加入了国际科学、技术和经济交流,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可见,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霸权和文化渗透是英语语言教学在国内外广泛兴起的历史原因,但过去几百年来,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却很少关注非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环境。二、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学术文化现状

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逆转,而当代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学术文化动力仍旧来自国际科学、技术和经济交流的现实需要。国外教育家将英语教学与人类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学科的学术研究联系起来,提出语言教学不仅传递外国文学文化信息,而且教授文本展现的内容事实(Kramsch 2006:227-253)。当然,英语语言媒介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传播政治文化影响力的一个途径,但是政治强权控制学术教育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任何反对英语语言教学的空洞口号都无益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利益。事实上,英语语言教学的学术文化研究既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科技的必要过程,也是推动当代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唯有批判、反思西方列强的侵略历史,摒弃英语语言文学的殖民主义色彩,发现语言教学的本质规律,才有利于促进国内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建立起英语语言学科的稳固地位。

从语言教学的本质来看,英语语言教学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所以许多国家的英语语言能力界定都超出词汇、语法结构的范畴。语言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类似的语法组织原则,但是这些普遍的语言范式、规则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无法通过人的生理或基因遗传机制习得(Widdowson 1996:4)。尽管语言学家假定,人类语言具有普遍的语法规则体系,人类可以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自然平等的交流,但真实文化环境中语言交际的意义、功能都超出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学知识范畴,语言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社会政治功能就更加难以统一概括。1960年代以后,非洲的喀麦隆等国家都相继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政治统治,然而殖民主义的教育文化影响仍然难以涤除,渗透在地方部落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之中。因此,南非的英语教师将英语语言教学的能力要求重新界定为,应用英语语言知识结构表达学习者的观点,抵制英语文化影响的能力,试图用这一国际语言建立起独立的本土民族语言文化立场,脱离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Kramsch 2006:227-253)。可见,殖民主义的教育遗风已经将英语语言教学的学术内容和政治功能混为一谈,后殖民主义时代语言交流的人际情感价值与国际科技和经济交流的需要互相关联。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力量,国内的英语教学改革不能单一地引进国外教学方法、模式、技巧,而是要立足本国的历史文化环境,寻求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学术途径。三、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学术途径

为了彻底批判国外殖民主义教育的残余影响,国内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理应立足于本国的学术文化实践,区别英语语言教学的方法和学术内容,构建恰当的语言教育文化环境。目前的英语教师教育研究大多侧重语言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研究,但脱离学术文化内容的语言教学理论只会让教学改革的效果流于形式,而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项牵涉语言教学理论方法、文化含义和多学科学术内容的复杂工程。20世纪语言教学方法从结构主义的语法、语音教学过渡到后结构主义交际教学法的历程表明,英语语言的含义变化和语言教学方法的革新都与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各种语言之间的本质差别,交际教学理论正是应1960年代之后大批移民、劳务工人的学习需要,以及英国、欧洲语言教学实践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Richards 2006:39-42)。尽管如此,开展交际教学的前提在于人类具有共同的人性经历,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符号构建他(她)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增进相互理解。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用不同的语言建立跨文化、跨学科的人际交流渠道,让来自各个学科专业、文化环境的研究生发现他(她)们共同的人性价值。

由于当代语言交际教学实践涉及语言文化含义和学术研究的现实差别,而教育学术文化交流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与语言文化交际的效果有关,所以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也来自各专业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研究生都是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高级专门人才,他(她)们需要增进同行之间的专业技术交流,但是又感到难以应对不同语言媒介带来的文化差异。再加上“文化”的概念含义复杂多样,所以英语语言意义的文化差别不仅表现于日常生活习惯,而且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即使他(她)们用英语表述同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也会因为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不同的学术思想、情感价值。比如,“工程师”一词在法国、德国的职业含义分别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用抽象的数学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专家,以及能够用现代技术解决复杂科学问题、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环保责任的高级专门人才(Kramsch 2006:227-253)。如果不了解这一概念的文化含义差别,理工科的学术交流也可能出现误解。可见,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价值在于发现各个学术文化领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扩大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肃清过去殖民主义教育遗留下来的文化交流或负面人际情感障碍。四、结语

在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发展之后,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容纳众多中国教师的学术职业。生长在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环境之中,非本族语英语教师容易在教学工作中感觉到自己的语言劣势;因此国内的教师习惯于接受国外语言专家的理论观点,实践从国外引进的教学技巧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机、策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广大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奉献精神也让我们忽视自身的发展。我们未能强调教育文化环境对语言教学立场、态度、观点的影响力,很少对比英语语言的跨文化含义差别,因而难以发现英语语言教学的学科专业地位。本文论述表明,国外教育专家提出的交际教学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专门用途英语(ESP)等理论都是确定英语教学大纲、教材的依据,然而只有符合中国社会文化实际的学术研究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克服国外英语教学的历史文化积弊。各专业学科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是推动研究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动力,而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英语语言学科的前景也是促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必要因素。参考文献:

[1]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227-253.

[2]Richards JC.Beyond Trai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39-42.

[3]Widdowson HG.Linguis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6:4.“互联网+”教育时代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探析Role of Teachers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via the Internet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王玮 娄瑞娟 姜佳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从模式、内容到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翻转课堂作为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学模式变革的一个典型代表,受到了学者专家以及教师的关注。本研究对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尤其是翻转课堂与慕课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了探讨和总结,提出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希望能给教师带来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教师角色 翻转课堂 英语教学 互联网信息技术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refor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changed remarkably in many aspects ranging from model, content to concept.Flipped classroom, as a representative reform in the teaching model in the era of Internet+ education, has aroused concern among scholars and instructors.This study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l ipped classroom and MOOCs, especially the teachers’ role based on this mode, and attempts to summarize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hoping to give instructors some suggestions as a reference and for refl ection.

Keywords:Internet+ education; teachers’ role; flipped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得到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日益受到关注并且逐渐深入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和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都做了相关的研究。高朝邦等在《互联网+教育——教学软件课堂应用与评价》一书中对“互联网+”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软件的融合做了全面的研究。首先是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软件发展的四个过程:单机教育教学软件阶段;网络教育教学软件的发展阶段;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教学App的发展阶段和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教育教学软件的发展阶段。至此,“互联网+”教育赋予了教育新的理念和手段。该书总结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软件的融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推送与发布;“互联网+”教学管理与评价;“互联网+”教育教学授课助手;互联网+教学微课的制作(高朝邦,梁华,周强2017:2)。郑勤华、陈丽、林世员认为MOOCs的出现是互联网教育应用的一个分界点,是互联网背景下全新的大学课程组织实施模式(郑勤华,陈丽,林世员2016:4)。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和雨课堂为代表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二、“互联网+”教育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突破传统、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使用慕课的优质在线资源,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设计混合学习方法。在课下指导学生进行视频内容的学习,练习习题,参加论坛交流;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点分析、知识总结,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馈评价。翻转课堂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使学生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师生交互与个性化沟通,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焦建利,王萍2017:107-108)。随着慕课的出现,大量的视频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交给学习者,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翻转课堂与慕课的结合,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先进性。焦建利、王萍在《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一书中设计出的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借鉴(见图1)。图1 基于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三、“互联网+”教育时代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

随着互联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技术介入所引发的新型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被实践不断地推动发展,产生着细微的变化(赵新龙2017:54)。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也在发生着众多变革。赵新龙在《“互联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一书中总结出六大变革:学生需求变革;学生认知变革;教育服务变革;学习空间变革;教育实践变革和学校发展变革。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毋庸置疑,教师是主导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真理。自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认可和接受后,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动摇。“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更是颠覆了传统理念,教师不再单单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更是学习者、参与者和管理者。加拿大数字学习专家斯蒂芬认为,21世纪的老师已经无法像从前一样,只是高高在上,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兼具4种不同的角色:专家、教练、设计者和学习者(焦建利,王萍2017:108)。我们认为,“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最重要的定位是学习者和参与者。

◆学习者“互联网+”教育带给教师最大的挑战是新技术的应用,无论是软件系统还是硬件的配置,教师只有跟进时代,了解并学习网络和其他相关信息技术,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因为“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学离不开网络和社交通讯平台。学生本身就是各种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引领者,这样的学习者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要想得到学习者的认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必须学习并学会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们绝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框架和模式,应该知道什么是MOOC,知道如何制作微课,如何使用雨课堂进行教学和句酷网在线平台批阅作业,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或者仅仅使用PPT在课堂上演示。比如,在MOOC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必须学着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围墙,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踪调査,获得大量的互动数据,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料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教师可以将这些数据应用到传统的教学中,这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王晨,刘男2015:200)。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参与者

作为教育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表现,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与学习者的交流和沟通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和一对一的辅导,而是更大的平台、更多人的参与和更快捷的方式。从最初的互联网E-mail、QQ到现在的微信,“互联网+”教育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便利的全方位的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时时在线交流沟通,既可以单独与个别学习者交流,也可以群体讨论;既可以在线辅导、发通知,也可以在线布置和批改作业,出测验题;既可以发布预习文档、视频和试题,也可以发布参考书目、网址和图片。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不仅执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更是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虽然学生拥有了更大的选择自主权和话语权,但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尤为重要(叶玲,章国英,姚艳丹2017:6)。郑勤华等在对师生教学交互状况的调查中发现:48%的学习者喜欢用实时交流的同步交互方式;52%的学习者喜欢与教师在论坛进行异步交互。在交互内容方面,47.2%的学习者认为,教师主动调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其次是课程答疑和课程内容的讲解。同时,更多的学习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交互内容对学习者的促进作用更大(郑勤华,陈丽,林世员2016:160-161)。四、问题与思考

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要通过翻转课堂模式,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所有课程进行统一设计,而不是局部或零星的调整(赵新龙2017:56)。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教师能力所能完全实现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学校的支持,教育部门的认可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改革尤为如此。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软件的开发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教学体系建设、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的管理也同样需要管理部门的协调。

教师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主角。“互联网+”教育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教师除了需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外,还需应对更加繁重的工作。如果教师承担课程所付出的时间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极限,翻转课堂的开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赵新龙2017:56)。调查发现,一位教师如果要在MOOC平台上进行教学,需要花费100多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而在传统的授课中只需要花费几十个小时。而且在MOOC上课时,教师还会收到学生发来的大量邮件,需要花时间去回复,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王晨,刘男2015:200)。教师普遍反映学生数量多、课程多应付不过来。许多教师认为本来在学校就要操心很多事,现在还需要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处理邮件,有时候甚至因为处理铺天盖地的邮件而耽误正常的工作。教师的时间有限,根本满足不了众多学生提出来的疑问,因而如果在运行MOOC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太现实的,学校应该自主制定相应的规则,在保证课程顺利进展的同时减轻MOOC教师的工作量,保证他们正常的生活(王晨,刘男2015:199)。翻转课堂和慕课都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产物,是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印证。“互联网+”教育给教师带来的压力也是动力。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课堂课外的“教”和“学”的方式,也翻转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作为学习者和参与者,一方面要学习新技术并运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引导和参与学生的学习和讨论,解答他们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与学习者交流沟通的同时也能从中了解新信息、学习到新技术的使用;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参考文献:

[1]高朝邦,梁华,周强.互联网+教育——教学软件课堂应用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6):2.

[2]焦建利,王萍.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107-108.

[3]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6):199-200.

[4]叶玲,章国英,姚艳丹.“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7(6):6.[5]赵新龙.“互联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5):54-56.

[6]郑勤华,陈丽,林世员.互联网+教育——中国MOOCs建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